?

文化平衡的人性向度*

2024-05-10 09:33傅有德
關鍵詞:科學技術信仰理性

傅有德

(山東大學 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2)

當代科技發展迅猛,尤以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為甚。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科學技術的膨脹性發展?或者問,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人應該怎樣生活?在這里,其核心要義是要解決好文化平衡與人性健全的問題。本文試圖回答:人是什么?人應該成為什么?面對高科技,我們能夠做什么?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對于事物的認識都是片面的。同時,這個故事也暗示一個道理:如果把各個片面的認識整合起來,就可以得到對于事物整體相對真實的認識。

所幸的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不乏對于人是什么的界說。亞里士多德說:“人是理性的動物”。在古希臘以及后來的西方哲學中,主流的人性論是理性主義的,這種人性論可以借用“我思想,所以我存在”來表達。希伯來《圣經》和基督教以“上帝”信仰為前提,由信仰解釋人的生命來源和生活準則,這實際上是將信仰或靈性當作人的本質。這一思想可以借用“我信仰,所以我存在”來表達。還有突出人之欲望的一派,如中國古代的告子所說:“食色,性也”,這一派的簡化表達是“我有欲,所以我存在”。歐洲傳統中有唯意志論者,如叔本華和尼采,二人分別以生存意志(will to live)和權力意志(will to power)為根本原則,該原則可以用“我意愿,所以我存在”概括之。中外有不少哲人突出人的情感,如孔子的“仁”、孟子的“惻隱之心”,猶太-基督教中的“愛”,佛陀的“慈悲”,等等,這一派的人性論可以簡化為:“我有情,所以我存在”。馬克思、杜克海姆等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強調人的社會性,其學說可以簡化為“我能群,所以我存在?!睆哪骋粋€側面考察人性并界定人的思想家還有許多,這些思想都揭示了人性的一個要素,但又都是片面的。我們的任務就是把它們整合為一,也就是把理性、欲望、情感、意志、信仰、社會性等要素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綜合性的人性論。于是,我們得出一個命題:人是人性要素的復合。每個人都是欲望、情感、意志、理性、社會性、信仰等人性要素的集合體。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其中的任何一個要素都不是人的本質,它們的整體才是人之為人的本性。

如果說“人是什么”是關于人的存在論,那么,“人應該成為什么”則是從倫理學而言的價值取向。人性是靜態的、無指向的人的內在結構與共通機理,而“應該成為什么”則為人的生活指示了方向和目標。那么,“人應該是什么?”回答是:人“應該成為”其“所是”。換言之,“人是什么”就應該“成為什么”。人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超乎人性以外的存在。在這里,人性作為本真的存在與人生價值是同一的。要言之,既然人是人性要素的復合,那么,人就應該“活出人性”,即把人性諸要素都實現出來。

人性的實現就是人生的完善(well-being,圓滿、幸福)。人性要素實現得越多、越充分,人生就越圓滿,在這個意義上,人性的實現與完善的生活是同一個意思。實現人性進而過完善的生活,乃是人生的目的所在。

那么,人性與文化是什么關系呢?人是通過行為實現人性的,而行為的產生是由動機引起的。行為動機即人的內在心理傾向,沖動、驅動力,馬斯洛稱之為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嚴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因為從本質上說,自我實現是所有需要都要求的,所以可以將之改換為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超越性需要。上述7種需要形成一個由低到高、層次分明的結構或系統。(1)傅有德,王海東.人性、需要與好生活:文化學要義訪談錄[J].國外社會科學前沿,2022,(3).一般而言,低級需要滿足之后就會產生高級需要,需要越高級,生活的質量也越高;當然在某些極端情形之下,也會出現需要錯位的情況,如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等。人的行為盡管復雜多變,但歸根到底是由這些需要引發的。

人的需要結構與人性結構之間有對應關系。大致說來,生理需要對應于欲望;安全、愛(歸屬)、尊嚴的需要對應于社會性;愛與尊嚴的需要還對應于情感;認知的需要對應于理性;審美的需要對應于感性和情感;超越性需要對應于信仰或靈性。(2)傅有德,王海東.人性、需要與好生活:文化學要義訪談錄[J].國外社會科學前沿,2022,(3).當然,其中有些是交叉重疊的。由于需要與人性之間有對應關系,所以,需要的滿足就是人性的實現。人性、人的需要、人的行為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交互性的,即人性是需要的存在論基礎,需要是人性的心理傾向(動機、驅動力),需要引發人的行為;反過來,人的行為實現人的需要,最終實現人性。

動機引發行為。人的行為作用(work)于自然界與社會,產生出效果或產品,這些效果和產品就是文化。文化指所有人造物品,包含物質性的,制度性的,也包含精神性的。由于文化是行為的產物,而行為背后的動機是人的需要,所以,文化既反映人的需要,也是滿足需要的條件和手段。一言以蔽之,文化是人創造的,也反過來滿足人的需要,實現人的本性。文化反映人的需要,意味著文化也像需要那樣分層次、有等級,而且文化的層次與需要的層次是一致的。也就是說,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嚴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認知的需要、超越的需要,通過相應的行為產生出相應的文化。與此相聯系,文化便有了層次,如物質文化(飲食男女)、安全文化(道德規范、法律、秩序)、情感文化(愛情、友誼)、尊嚴文化(自尊、名譽、地位)、認知文化(科學技術),信仰文化(宗教與理想主義)等等。(3)傅有德,王海東.人性、需要與好生活:文化學要義訪談錄[J].國外社會科學前沿,2022,(3).

人是在一定的環境(自然、社會以及既定文化)中創造文化的。由于環境或條件的不同,人性和人的需要諸要素展現的程度也就不同。有的人性要素和需要得到了充分的實現,有的則不充分,有的則受到壓抑而很少展現出來。一種文明,如果它反映的人的需要和人性越全面、越充分,就越健全,其服務于人的功能就越強大,其文明程度就越高、越優秀。

在此,筆者以科技為例進行剖析。無疑,科學技術屬于文化。由于文化的功能是滿足人的需要,那么,作為文化之組成部分的科學技術當然也是以滿足人的需要為目的的。在這個意義上,科技具有工具的價值和意義??萍嘉幕鳛槿说睦碇?理性)發展的結果,同時也開發人的智性,滿足人的認知需要,實現人的理性本性。同時,科學技術的應用創造出了豐裕的物質財富,不僅維持了人的生存,還極大地豐富了人的物質或生理需要。此外,科學技術還被廣泛運用于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等各個領域,為人類的安全需要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傊?科技的發展不僅對于個人物質和精神價值的實現,而且對他人、社會福祉的提高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那么,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否已經過度了呢?回答是否定的。這是因為,科學技術的本質是認識世界、滿足認知需要、實現理性本性,進而服務個人與社會福祉。但是,就人們對于物質世界的認識而言,不論在宏觀領域還是在微觀領域,科學所獲得的認識據說尚不到總量的5%,對于人的內在精神世界,例如人的意識、無意識的本質、結構和功能的認識,就更是微不足道了。這說明,人的智性還遠遠沒有充分實現,人的認知需要還遠遠沒有得到滿足。再者,科學技術作為認知文化,可以應用于經濟、政治、社會、精神文化的許多領域,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例如,科學技術運用于經濟,創造了空前充裕的物質財富,大大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要,提升了人的安全和健康。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目前世界上富人還是少數,多數人還不夠富裕,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比較貧困,對于后者,其財富遠沒有超出其正當的需要,健康和安全尚未得到應有的保障。一句話,從人的本性要素——理性和人的認知需要的實現程度而言,科技本身的發展尚未充分;從科學技術與其他文化層面的關系看,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無疑,這里有一個在文化各個層次以及不同需要之間平衡發展的問題。一個失去平衡的文化將是一個畸形兒。因此,文化層次以及需要之間的平衡發展理應成為一個原則,用以衡量一種文明的健全程度與好壞。從理論上講,確定一系列文化指標并借以衡量單項文化或一種文化整體是否失衡,是可以做到的。

我們知道,科技成果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造福人類,另一方面又會造成危害,甚至可以成為生死攸關的威脅。原子彈、化學武器、人工智能、生命基因的改變,等等,莫不如此。然而,科技本身是中性的。能否趨利避害,不取決于科技本身,而取決于掌控科技的人,即取決于他們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只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確??萍汲晒恼斒褂?。所以,我們能夠做的,不是去遏制科技的發展,而是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盡力促進人性及其需要全面、充分地實現,培育健全、高尚的人格,進而確??茖W技術沿著增進人類福祉(well-being)的方向發展。由此可知,各文化要素的均衡與充分發展,不僅是人性的需要,也是促進人更好地生活和社會和諧有序的必要前提和條件。

猜你喜歡
科學技術信仰理性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2021年CCF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2)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與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論信仰
鐵的信仰
“本轉職”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歸
理性的回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