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稻

  • 再生稻低碾壓高留茬機械化收割技術
    收割技術能降低頭季稻稻茬損失率,提高再生率和生產效率。1.低碾壓技術要點①優化收割設備。提高收割機械的智能化程度,通過智能系統自動設置收割機行走路線,有效減少無效碾壓;優化履帶設計結構或使用較窄履帶的收割設備,減少碾壓接觸面積;使用不超過4噸重的小型收割設備,減小碾壓力度;加強對設備的維護和保養,保持設備的穩定狀態,減少作業過程中故障和損壞的發生。②優化收割路徑。規劃最優機械作業路線,采用“回”字形行走路線,減少轉彎次數,縮短卸糧距離從而降低綜合碾壓率、減

    湖南農業 2023年9期2023-11-26

  • 再生稻優質豐產高效生產技術要點
    參考。一、種好頭季稻是前提1.選用頭季稻高產、再生力強的雜交組合。雜交組合不同,再生力強弱存在著較大差異,一般應選頭季稻產量較高、生育期適當,莖稈粗壯不倒伏,根系活力強,稻稈上休眼芽成活數多的雜交組合作再生稻培育。目前適合自貢市蓄留再生稻的雜交組合有宜香優2115、泰優808、千鄉優101、碧優華占等。2.無人機輕簡化寬窄行條播。根據自貢市水稻生產實際,建議采用無人機輕簡化寬窄行條播栽培,在中稻收割時可以有效避免稻樁碾壓,無人機寬窄行條播規格為(40 厘米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23年9期2023-10-13

  • 水稻“一種兩收”豐產高效栽培技術
    培模式。它是指頭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或潛伏芽,給予適宜的水、肥、氣、熱條件,加以培育,使之萌發成再生分蘗,進而達到抽穗結實,再收獲一季水稻的栽培方式。為落實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確保和縣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農產品有效供給,大力推廣再生稻種植,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有利于全面推動和縣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發揮好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作用。我國再生稻開發利用有1 700 多年的歷史,尤以近年來的發展成果顯著。據農業農村部統計資料,2018 年全國

    園藝與種苗 2023年6期2023-08-22

  • 再生稻綠色豐產增效技術
    再生稻是指利用頭季稻收割后稻樁上的腋芽,經合理的肥水調控,使其再次發苗、抽穗、灌漿成熟,實現“種一次收兩季”的輕簡高效水稻。再生稻模式具有 “一種兩收”——只需育、插1次秧,就可收獲兩季水稻,“四省”——省種、省工、省肥、省秧田,“四高”——投入產出率高、勞動效率高、經濟效率高、土地利用率高等特點。發展再生稻,既可以緩解在種植雙季稻過程中出現的勞動力短缺和人力成本高的問題,又對保證區域口糧安全、優化糧食生產結構有重要意義。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生產的必然選擇

    農村百事通 2023年7期2023-08-05

  • 化肥與有機肥配施對再生稻稻田土壤容重、pH 和碳氮代謝的影響*
    種植[2]。與單季稻或雙季稻相比,再生稻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收益,因此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3]。目前,再生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種改良和栽培耕作等對再生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4-5],關于再生稻土壤的報道較少。土壤是植物生長的物質基礎和水分養分吸收的介質,健康的土壤是提高水稻產量和農業可持續的基石[6],因此有必要對再生稻土壤展開系統的調查研究。氮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元素[7]。尿素是最常用的氮肥類型,具有氮含量高,釋放速率快,不殘留有害物質等優點[8]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23年7期2023-07-24

  • 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探析
    再生稻的生長與頭季稻有密切關系再生稻是通過頭季稻的稻樁發育而來,并且再生稻的稻穗在頭季稻稻穗收割前就已經開始發育,因此再生稻的生長與頭季稻有密切的關系。再生稻的稻穗與頭季稻的稻穗成正比,并且再生稻的稻穗穗形與頭季稻的稻穗形狀有密切的聯系。頭季稻的稻穗大,再生稻的稻穗也會大,因此在進行再生稻的栽培時,就要對頭季稻進行高產培育措施,這樣能夠有效保障再生稻的產量豐收。1.2 再生稻的根系與頭季稻的根系有相同的重要價值頭季稻殘留下來的根與再次萌發的根系共同組成再生

    新農民 2023年8期2023-04-15

  • 再生季稻與同期抽穗主季稻干物質分配特性及機制研究
    林文雄,,*再生季稻與同期抽穗主季稻干物質分配特性及機制研究吳冬青1李 洲2郭春林3鄒京南1龐孜欽3林非凡1何海斌1林文雄1,3,*1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農業生態過程與安全監測福建省重點實驗室, 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研究所, 福建漳州 363005;3福建農林大學作物遺傳育種與綜合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福建福州 350002研究再生稻干物質積累與轉運特性對深入理解再生稻產量形成的生理機制及進一步挖掘增產潛力有重要

    作物學報 2023年3期2023-01-16

  • 建甌市再生稻品種篩選試驗
    再生稻是指利用頭季稻收割后的稻樁,通過栽培技術措施,使頭季稻收割后稻樁上存活的腋芽(休眠芽)萌發,長成稻株,抽穗成熟,再收獲一季水稻的種植模式。建甌市在海拔300 m以下單季稻區發展再生稻具有重要意義。與單季稻相比,充分利用光溫資源,能增收半季稻谷。與雙季稻相比,雖然稻谷總產略低,但省工、省時、省種、省藥、省肥,增加效益明顯。從2017年以來,頭季機收再生稻在建甌逐步興起,由于實現頭季機收,頭季稻收割成本大幅下降,同時也實現了再生稻種植的全程機械化,有利于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2年11期2022-12-28

  • 季稻—再生稻—馬鈴薯水旱輪作種植模式
    力成本上漲、“雙季稻”改“單季稻”面積不斷擴大等形勢的壓力,如何提高復種指數、穩糧增效,創造新的高效種植模式是當前農業的迫切需求。再生稻是指早稻或一季中稻收割后,再給予適宜的生長發育條件,使稻樁上的休眠芽萌發生長、抽穗再結實的栽培方法[3],具有省工、省肥、省秧田的特點[4]。冬馬鈴薯于一季稻收獲后開始種植,具有生長周期短,種植成本低,經濟效益高的特點。為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探索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研究結合霞浦縣的自然氣候生態特點,以早稻作為頭季稻,開

    福建稻麥科技 2022年4期2022-12-21

  • 開州再生稻產業現狀及發展
    ]。再生稻是在頭季稻收獲后的稻樁上,利用休眠芽萌發生長抽穗結實再收一季的水稻種植模式[2]。再生稻栽培具有眾多優點,最為突出的是縮短了水稻的生育期,同時兼具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水稻栽培模式[3],近年來隨著再生稻技術的逐步成熟,再生稻栽培模式對增加單位面積稻谷產量,提高稻田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再生稻可有效提高稻田利用率。另外,雜交水稻品種的日益豐富、種植技術的成熟,也為發展再生稻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再生稻面積正在逐年增加。1

    耕作與栽培 2022年4期2022-12-05

  • 六安市金安區再生稻栽培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季)、省工(再生季稻不用栽插等)、省肥(再生季稻用肥少)、省藥(再生季稻基本不用農藥)、省秧田(再生季稻不用育秧)、提高稻田復種指數[2]和產量、稻米(包括頭季稻稻米)品質好、日產量高、經濟效益高等優點的再生稻,成為當地農業農村部門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工作。選擇或選育高產、優質、抗病蟲害、抗逆性強、宜機收的再生稻品種,提高金安區糧食產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成為當地農業科研機構、種子企業、農業工作者的首要任務。但是當下金安區再生稻

    園藝與種苗 2022年7期2022-11-26

  • 春優590再生稻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以建甌市為例
    織專家對示范片頭季稻和再生稻進行測產,順陽鄉吳林村示范片,頭季稻產量平均610.3 kg/667m2,再生稻平均產量301.2 kg/667m2,兩季總產量911.5 kg,比對照甬優4949增產9.1%。2 主要特征特性2.1 生育特性春優590再生稻于2021年在順陽鄉吳林村示范種植,3月5日開始播種,4月10日移栽,8月3日頭季稻成熟機械收割,頭季生育期151天,比對照甬優4949遲熟4天。再生季于10月23日成熟收割,再生季生育期81天。全生育期2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2年9期2022-11-25

  • 秈粳雜交稻甬優4901作再生稻栽培的特點及配套栽培技術
    對甬優4901頭季稻插秧密度、頭季稻收割留樁高度、再生季施肥等關鍵技術點進行試驗研究,并開展百畝高產示范。本文將浙江常山甬優4901再生稻試驗示范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形成適合甬優4901作再生稻的栽培技術體系,為適宜地區示范推廣提供技術借鑒。1 試驗地點及氣候條件常山地處亞熱帶東亞季風氣候區。光溫資源豐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 760.4 mm,年平均氣溫17.7 ℃,年日照時數1 730.6 h,年蒸發量1 483.4 mm,年無霜期平均279 d。2 甬

    浙江農業科學 2022年11期2022-11-07

  • 晶兩優534在雙峰縣作再生稻種植表現及高效栽培
    每667平方米頭季稻產量為740.65千克、再生稻產量為262.47千克?,F將晶兩優534在雙峰縣作再生稻種植表現及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一、品種特征特性1.產量高晶兩優534生長勢強、穗型均勻、結實率高、熟期落色好。頭季稻平均株高120.1厘米、穗長27.9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7.9萬個,每穗總粒數212.3粒,每穗實粒數193.4粒,千粒重23.5克,每667平方米理論產量813.5千克。再生稻平均株高101.3厘米、穗長19.4厘米,每667

    湖南農業 2022年9期2022-11-04

  • 不同肥源及其施肥運籌對中稻-再生稻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1]。在種植單季稻溫、光資源有余,而種植雙季稻溫、光資源不足的地區,再生稻可有效提高復種指數,增加單位面積水稻產量[2]。此外,再生稻具有省工省肥、低投入、低污染和米質優良等優點,對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益和實現水稻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3-4]。關于再生稻生長,有早稻-再生稻和中稻-再生稻2種模式,其中,早稻-再生稻是主要種植模式,該模式通常在3月下旬于保溫棚育秧,4月中下旬移栽[5],這限制了冬季作物的生長時間;而中稻-再生稻模式可以在5月中旬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22年8期2022-10-03

  • 川南雜交中稻-再生稻高產品種產量形成特點
    響。其中,選擇頭季稻產量高、再生力強的品種是再生稻高產的重要基礎。因此需要明確頭季稻及其再生稻高產品種的庫源特征。在頭季稻高產品種的庫源特性研究方面,袁隆平[11]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品種的株高、上部三片葉形態、株型、穗重、穗數、葉面積指數及葉粒比的具體指標。周開達等[12]認為,亞種間重穗型雜交稻是水稻超高產育種的發展方向。徐富賢等[13-15]前期也對中稻高產品種的庫源特征、穗粒結構與品種類型進行了相關研究。關于再生力與頭季稻庫源的關系研究方面,黃新杰

    核農學報 2022年9期2022-09-21

  • 川南冬水田區雜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品種比較
    生稻,平均產量頭季稻530 kg/667 m2、再生稻140 kg/667 m2左右,高產區頭季稻650 kg/667 m2、再生稻250 kg/667 m2,兩季產量達900 kg/667 m2以上。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產量較高、米質優、省種、省工、節水、調節勞力、生產成本低和效益高等優點,是充分利用川南冬水田區秋季光熱資源的一種重要種植模式[1]。由于每年審定的雜交中稻品種多,生產上品種更新快,開展適應再生稻種植的新品種篩選,對促進川南水稻生產的發展

    耕作與栽培 2022年1期2022-04-07

  • 甬優4949在平江縣的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每667 m2頭季稻產量602.0 kg、再生稻產量317.5 kg,平均兩季667 m2產919.5 kg。2020年,平江縣繼續開展示范栽培,示范面積97.33 hm2,每667 m2頭季稻產量594.0 kg、再生稻產量298.6 kg,平均兩季667 m2產量892.6 kg。筆者通過對三市、加義、向家、大洲、上塔市和安定6個鄉鎮甬優4949示范栽培情況的調查取樣,總結出該品種在平江縣作再生稻的高產栽培技術。1 甬優4949種植表現與產量結構1.1

    鄉村科技 2021年18期2021-12-01

  • 優質香稻瀘優明占的特征特性及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
    56 hm2,頭季稻平均產量8 794.5 kg/hm2,再生季4 251.0 kg/hm2,兩季合計產量13 045.5 kg/hm2。2015年,尤溪縣梅仙鎮下堡村作煙后稻示范瀘優明占6.87 hm2,平均產量9 205.5 kg/hm2。2017年,在尤溪縣作機收再生稻種植7.07 hm2,頭季稻平均產量9 091.65 kg/hm2,再生季4 607.25 kg/hm2,兩季合計產量13 698.9 kg/hm2。在建寧縣作再生稻種植頭季稻一般產量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1年9期2021-10-09

  • 再生稻甬優秈粳雜交稻品種生長特性及適應性分析
    發生重大變化,雙季稻面積下降,單季稻增加,水稻種植面積下降。雙季稻面積20世紀70年代占水稻面積95%以上,近年來雙季稻面積不足30%。而雙季稻二季產量(667 m2)較單季稻提高60%,667 m2增產稻谷300 kg以上。提高單位面積的水稻種植指數,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在有限的土地上保障糧食安全和增加稻農收入具有重要意義[3]。我國早期再生稻種植主要在四川、重慶、福建等地,近年在湖北及浙江西南部地區種植再生稻取得較好的增產增效效果[4-10]。水稻頭季

    浙江農業科學 2021年8期2021-08-18

  • 甬優系列品種作再生稻栽培比較試驗
    度1.2萬叢。頭季稻分別在8月10日收割,留樁高度30 cm左右;8月22日收割,留樁高度40~50 cm。再生稻分別在11月9日、11月26日收割。田間管理按當地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措施進行[4-6]。2 結果與分析2.1 生育期從表1可以看出,頭季稻在8月7日之前成熟的品種有3個,分別為甬優4149、甬優4901、甬優2640;8月10—13日成熟的品種有5個,分別為甬優7053、甬優6760、甬優6763、甬優6711、甬優7753;8月18—23日成

    浙江農業科學 2021年1期2021-03-29

  • “稻-再-油/肥”輪作和施氮對水稻產量及籽粒灌漿特性的影響
    的種植模式,即頭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實現稻田一次耕整、育秧和栽插,收獲兩季稻谷,有利于增加單位面積有效產量,促進農民增產增收[4]。高菊生等[5]研究表明,與冬閑處理相比,冬季種植綠肥油菜的早、晚稻產量均有提高。張江林等[6]應用Richards模型研究不同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對水稻產量及灌漿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移栽密度不僅影響水稻產量,而且還影響籽粒灌漿起始勢、灌漿速率和灌漿時間等灌漿特征參數。籽粒灌漿是影響水稻產量和最終粒重的另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21年1期2021-03-12

  • 贛南地區雜交水稻組合再生稻篩選及產量構成因素分析
    00)再生稻是頭季稻收割后蓄留樁,栽培存活的休眠芽萌發、生長、抽穗至成熟的水稻。再生稻優點突出,生育期短,一種兩收,復種指數高,省工、省種、省水,生產成本低。因此,發展再生稻對緩解農村勞動力不足、提高稻田復種指數和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有重要意義[1]。我國再生稻的栽培種植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但直到近幾十年才得到長足發展。隨著雜交水稻組合汕優63等一批頭季高產、再生能力強的雜交水稻組合培育成功,再生稻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水稻產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2]

    江西農業學報 2020年12期2020-12-26

  • 達州市再生稻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一種兩收”,從頭季稻收割到再生稻收獲大概只需要70 d 左右,具有生育期短、省種、省工、省水、米質優和效益高等優點,是種植一季稻熱量有余而種植兩季稻熱量不足稻區及雙季稻區只種植一季中稻的稻田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稻谷單產和提高種植比較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1]。四川、重慶等西南生態區是全國再生稻五大適宜區域之一,達州市位于四川省東北部,是四川農業大市,水稻常年種植面積19 萬hm2左右,其南部大竹縣、渠縣和東中部達川區、開江縣的低海拔地區地理條件和光熱資源適宜發

    中國稻米 2020年2期2020-12-23

  • 福建沙縣:全程機械化再生稻示范片頭季稻再獲高產
    高效示范片進行頭季稻產量現場機割測產驗收。經測算:該合作社種植150畝甬優1540全程機械化再生稻高產高效示范片,頭季稻平均畝產達703.6公斤,增產稻谷23.1噸。2020年,沙縣一手抓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糧食生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縣篩選確定8家新型經營主體實施百畝全程機械化再生稻高產高效核心示范片,面積共3 590畝。示范片全面推廣全程機械化種植集成技術,冬種紫云英,減少化肥施用量,應用工廠化機插

    福建稻麥科技 2020年3期2020-12-19

  • 鄂東南作再生稻種植的雜交稻品種比較
    東南屬于湖北省雙季稻主產區,但是隨著農村勞動力結構變化、生產成本不斷增加,雙季稻種植面積呈縮小的趨勢,再生稻種植面積逐漸增加。但是,適宜的再生稻配套品種或組合不足,農民選擇性較小或不知該選哪些品種。鑒于此,本研究對當地種植的多種中稻品種進行篩選試驗,對其生育期、產量、再生力進行了考察,以期篩選出適宜當地種植的再生稻品種。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與試驗地點供試材料為5個雜交中稻品種,分別為Y兩優2號、深兩優5814、C兩優4418、廣兩優476、隆兩優

    湖北農業科學 2020年21期2020-12-16

  • 甬優1540 再生栽培播期試驗總結
    期施?;ǚ?。再生季稻促芽肥的施用時間為早稻齊穗后15-20 天,早稻收割以后及時追施發苗肥,早稻成熟后選擇晴天收獲并灌深水護芽。早稻收割留樁高度2O 厘米。病蟲害防治:早稻分蘗盛期噴灑1 次,中后期及再生齊苗后各噴灑2-3 次甲維鹽+吡蚜酮+笨醚甲丙環唑統防稻飛虱、稻葉蟬、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紋枯病等病蟲害。3 試驗結果與分析3.1 不同播種期對產量構成因素及植株性狀的影響試驗結果如上表所示,甬優1540 在3 月10 日~4 月1 日期間播種栽培,再生稻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10期2020-10-15

  • 豫南地區頭季和再生季水稻產量與品質差異分析
    ]。主要種植在單季稻年溫光積累量遠大于單季稻所需,而雙季稻又不足的地區[1]。河南省豫南地區位于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向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過渡區域,無霜期220~230 d,年有效積溫達5000℃以上,年日照時長達2000 h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達1000~1400 mm,是再生稻種植與發展的適宜地區[6]。近幾年來,強再生稻品種的育成以及栽培技術的進步與推廣促進了豫南稻區再生稻的發展[7],“中稻+再生稻”已成為當地新的種植模式。豫南地區常年水稻種植面積

    中國水稻科學 2020年5期2020-09-17

  • 種植密度對再生稻產量的影響
    比例為6:4。頭季稻收割前的15天需要追施一定量的尿素,收割之后的三天內也要施入一定量的尿素。采取科學的水分管理措施,在灌漿到收割期間保持淺水促芽,保證芽的活力。在頭季稻收割之后需要保證田間的濕潤,目的是更好的促進蘗的生長,在抽穗揚花期保持淺水,灌漿期的田地保持干濕交替,為保根和促進葉的發育奠定基礎。此外,采取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措施,綜合防治方法比較有效,重點防治紋枯病、稻瘟病和稻飛虱等,在頭季稻收獲的過程中保證留樁的高度,高度為35厘米適合。頭季稻插秧之后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7期2020-08-10

  • 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示范與推廣研究
    條件:1.1 頭季稻產量高再生稻的種植目的是提高水稻總產量。在頭季稻的生育期間,溫度、光照以及水條件普遍優于再生季,頭季稻的產量潛力會更大[1]。假如頭季稻的產量過低,再生稻的產量也難得到保證,全年高產目標無法實現。再生稻種植關鍵在于保證頭季稻的高產,有了高產基礎,才能提高總產,從而選擇最優組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2 再生能力強水稻具有再生能力,水稻組合的差異較大,再生能力自然有強有弱。必須選擇再生能力強的優良組合,保證頭季成熟時再生發芽率高,收割后再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8期2020-07-12

  • 不同雜交中稻品種在川南再生稻區的兩季產量及頭季稻米品質差異*
    。以上分別針對頭季稻產量與品質和再生稻高產的研究較多,而集頭季稻產量高、再生力強、米質優于一體的研究極少。為此,作者利用12 個雜交中稻品種,在川南再生稻區有一定生態代表性的4 個地點,開展了雜交中稻品種與環境互作對頭季稻及再生稻產量與頭季稻米品質影響的研究,以期為該區域雜交中稻蓄留再生稻大面積生產的高產、優質栽培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地點概況試驗于2018年分別在川南有一定生態代表性的隆昌、江安、富順、宜賓4 個地點的冬水田進行。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20年7期2020-06-30

  • 再生稻高產種質資源篩選及高產群體分析
    在我國溫光資源一季稻有余而雙季稻不足地區發展迅速[12]。推廣再生稻這種土地高效多熟的栽培種植模式,對提高我國稻田復種指數、增加稻谷產量和保證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3-14]。目前再生稻生產上還存在許多問題,缺乏具有強再生力的水稻品種是制約再生稻發展的關鍵因素[15]。研究表明,水稻再生力直接關系到再生季腋芽萌發的多少,是水稻再生季產量形成的關鍵因素[16]。為了實現再生稻高產,必須選育頭季稻產量高、再生能力強的水稻品種[18-19]。系統的理論方法和優

    作物雜志 2020年2期2020-04-28

  • 秈粳雜交稻“頭季稻+再生稻”畝產超噸糧栽培技術
    80年代以種植雙季稻為主,近年隨著農業勞動力轉移,勞動力成本提高,開始從種植雙季稻轉為種植單季稻。種植單季稻后,冬季作物種植效益不高,影響單位面積土地的收益。自2012年以來開始推廣再生稻后面積一直穩定在1 333 hm2左右,成為常山種糧大戶水稻生產的主要種植模式。2018年11月9日浙江省農業廳農業之最辦公室組織專家對常山縣球川鎮棋盤山畈秦代琴戶“甬優1540百畝示范方”再生稻進行測產驗收,平均產量為428.1 kg/667 m2,加上頭季稻 731.

    中國稻米 2020年1期2020-03-05

  • 水稻機收蓄留再生稻高效栽培技術要點
    題,緩和早、晚兩季稻時間緊張的矛盾;還能解決早稻秸稈焚燒難題,是一種好辦法,有利于實現高產高效的目標。1 選擇分蘗強的高產品種選用低節位分蘗強(再生能力強)、抗逆性好、不早衰、生育期為120~130 d、稻米品質達GB/T17891規定標準的優質稻高產品種,如泰優98、五鄉優絲占、晶優1068、野香優863、萬象優華占、五優5412、準兩優608、隆兩優534和甬優4949等。拋秧大田用種量1.5 kg/667 m2,直播大田用種量1~1.25 kg/66

    江西農業 2020年19期2020-02-11

  • 羅田縣再生稻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探討
    優199”等。頭季稻在立秋節前后收獲,不遲于8 月15 日,保證再生季在9月10日前后安全齊穗。海拔較高,光溫條件較差的地區,可選擇生育期較短的品種。2 頭季稻關鍵技術要求頭季稻根活、葉綠、稈直、芽壯,在收獲期達到根系有活力、葉片清秀、莖稈粗壯、腋芽活芽率高,其種植的關鍵技術總結如下。2.1 適時早播,培育壯秧確定頭季稻播種期,以日均溫度穩定通過10℃、可在8月10日前后收獲為原則。最佳播種期為3 月15 日-20 日。實行集中育秧,培育機插壯秧,秧齡25

    湖北植保 2020年6期2020-01-10

  • 季稻與再生稻稻米品質比較試驗
    [1-3]。在頭季稻收獲后,通過利用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長起來的再生蘗,利用良好的種植培育管理技術,以達到稻穗成熟的一季水稻?,F為推動再生稻種植推廣,對近年來南平市建陽區較具代表性的再生稻主栽品種的稻米品質開展研究,通過對頭季稻和再生稻的稻米品質進行比較分析,旨在指導糧食產業發展,促進稻米品質提升。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甬優1540、甬優2640、宜優673、深兩優5814、甬優9號、隆兩優華占、兩優688、晶兩優華占、天優華占1.2 種植方法供試材

    福建稻麥科技 2019年2期2019-07-11

  • 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
    一、精心種好頭季稻1.選用適宜品種。應選擇高產、優質、耐肥、抗病蟲、抗倒伏、再生能力強、頭季稻生育期130~140天的品種。如Y兩優9918、Y兩優2號、準兩優608等。2.秧田準備。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地勢平坦、鄰近大田的稻田作秧田,秧田與大田比為1∶(8~10)。育秧方式采用通氣濕潤薄膜保溫育秧。先將秧田干耕水整,每畝施48%(氮∶磷∶鉀=16∶16∶16)復合肥30公斤,耙平后整理成秧廂,秧廂寬1.2 米,溝寬 30厘米、深20厘米。3.適時早播

    農村百事通 2019年3期2019-03-26

  • 適宜作再生稻栽培的水稻新品種旱優73
    作再生稻種植,頭季稻生長勢強,株型適中,整齊度好,株高118.5厘米,穗長26.4厘米,每畝有效穗18.5萬穗,每穗總粒數165粒,結實率94.3%,千粒重27.8克,后期落色好,田間未出現倒伏現象;再生稻株高95.1厘米,穗長18.7厘米,每畝有效穗10.1萬穗,每穗粒數96粒,結實率88.5%,千粒重27克,田間表現群體整齊,耐肥性強,劍葉挺直,青稈黃熟,轉色好。該品種頭季稻于4月14日播種,7月20日齊穗,8月14日成熟,全生育期125天;再生稻9月

    農村百事通 2019年4期2019-03-25

  • 湘北丘陵區泰優390一季稻蓄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
    始引進該品種作一季稻推廣種植,表現出優質、高產、抗倒、抗病、再生力強、生育期適中的特點。湖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經過比較試驗和大面積示范,2018年4月將泰優390等10個品種作為湖南省第一批再生稻主推品種。1 泰優390一季稻蓄再生稻栽培效益分析再生稻是利用一季稻收獲后稻樁上存活的腋芽,依靠后期的溫、光資源,經科學栽培管理發育成新的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1]。一季稻蓄再生稻栽培具有省工、省種、省藥、省水、省肥、省秧田和增產、增收等多項優勢,可以有效地減輕勞

    種子科技 2018年11期2018-11-23

  • ‘徽兩優898’在湘北地區的種植表現及機插再生高產栽培技術
    湖濱,是典型的雙季稻區。近年來,隨著種田大戶承包面積的不斷擴大,勞工難請、季節緊迫的矛盾日漸突出,再生稻作為能緩解勞力不足、錯開季節矛盾的種植方式應時而生?!諆蓛?98’是安徽荃銀高科種業有限公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秈型兩系雜交水稻,2015年經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國審稻2015028)。2016~2017年湘陰縣引進‘徽兩優898’在水稻高產示范區多點示范,做再生稻種植,表現出高產、熟期適宜、農藝性狀好、米質較優、抗性較強等

    作物研究 2018年5期2018-10-17

  • 晶兩優華占作中稻—再生稻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生稻試驗,表現頭季稻群體整齊,劍葉直立,耐肥抗倒,分蘗力強,有效穗數多,后期轉色好,結實率高,再生力強,頭季與再生季產量高的特點,2017年在長汀縣四都鎮進行了中稻—再生稻示范,表現群體整齊,耐肥抗倒,分蘗力強,結實率高,豐產性好,再生力強。1 主要種植表現1.1 產量表現2016年晶兩優華占在長汀縣四都鎮圭田村作中稻—再生稻試驗,面積667 m2,頭季稻每667m2產量697.2 kg,再生季每667m2產量362.7 kg,二季合計每667m2產量1

    福建稻麥科技 2018年4期2018-04-03

  • 甬優2640頭季機收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
    植多年,但由于頭季稻要人工收割,造成人工成本增加,種植面積逐年減少。解決頭季稻機收問題成為推廣再生稻的關鍵技術。近年來,通過對再生稻的品種篩選和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究,特別是從2014年開始福建省農業廳組織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組織篩選適合福建省頭季機收的再生稻品種。甬優2640是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以甬粳26A(原名A26)×F7540(原號F9250)配組而成的三系秈粳雜交水稻品種,2016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稻201602

    福建稻麥科技 2018年2期2018-03-31

  • 水稻-再生稻體系干物質積累及氮磷鉀養分的吸收利用
    分積累量,研究頭季稻和再生稻干物質積累和氮、磷、鉀養分吸收積累動態及分配、轉運規律。頭季稻總干物質積累量在整個生育期表現為“慢-快-慢”的增長趨勢,莖、葉干物質快速積累期分別在分蘗-齊穗期和孕穗前,增長量分別占其最大積累量的81.1%和43.8%,且莖、葉的干物質積累量在灌漿-完熟期之間沒有明顯降低;從齊穗期至灌漿中期是穗的干物質快速積累期,在此期間增加的干物質積累量占總量的58.8%。再生稻的總干物質積累呈“S”形曲線,莖、葉的干物質積累量分別在灌漿期和

    中國水稻科學 2018年1期2018-01-22

  • 低留樁再生稻品種篩選試驗初報
    穗率再生稻是在頭季稻收割時蓄留稻樁,利用其腋芽萌發長成新的稻穗,再多收獲一季稻谷的栽培方式,種植再生稻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措施。傳統再生稻種植,為保護腋芽,頭季稻采取高位留樁人工收割方式。隨著農村勞動力急劇減少,人力成本大幅提高,機收已成為發展再生稻必由之路。然而,采取機械收割,經機械輾壓后,對留樁的高位芽容易造成損傷,有的再生芽就會喪失再生能力,造成產量下降,這成了制約推廣機插再生稻種植的重要難題。為探尋適合機收的再生稻品種,2016年在龍巖市永定區金砂

    福建稻麥科技 2017年1期2017-05-02

  • Y兩優9918再生稻機械化高產栽培
    每667平方米頭季稻產量674.6公斤、再生稻產量245.1公斤。1.播種育秧Y兩優9918是雜交中稻品種,要確保頭季稻在8月15日前能成熟收割,再生稻能在9月中旬。但辰溪縣春播育秧期間寒潮頻發,溫度偏低,易發生爛種爛秧現象,宜采用塑料大棚硬盤育秧。浸種催芽后,于3月24日播種,用精量播種機播種,一次性完成鋪土、播種、灑水、蓋土4道工序,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種量1.5公斤。播種后將秧盤在育秧大棚內堆放2~3天,待出苗后再擺入大棚育秧床。出苗期重點是保溫保濕

    湖南農業 2017年4期2017-02-25

  • 中海撥山區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
    要有;一是種好頭季稻,打好基礎;二是強化再生稻栽培管理。[關鍵詞]中海拔山區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中圖分類號]S 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1 89—01順昌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日照時數1700—1800小時,全縣平均氣溫為18.5℃,平均降水量1860.2毫米。順昌的氣象條件決定了在海拔300—500米的東北部西南部丘陵兩季不足一季有余稻作區,包括仁壽、洋墩、高陽的大部,雙溪、埔上、嵐下、元坑的

    農民致富之友 2016年6期2016-10-21

  • 促芽肥對頭季稻灌漿后期葉片蛋白質表達的影響
    02)促芽肥對頭季稻灌漿后期葉片蛋白質表達的影響陳鴻飛1,2,3,張志興1,2,3,林文雄1,2,3(1.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農林大學農業生態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2;3.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生態與分子生理學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福建福州 350002)為探究促芽肥對頭季稻的調控效應,以Ⅱ優1273為材料,在頭季稻齊穗后18 d設置施用促芽肥和未施用促芽肥2種處理,采用比較蛋白質組學的方法和技術,并結合相關生理指標測

    華北農學報 2016年3期2016-07-28

  • 不同播種量對直播-再生稻產量的影響
    ]。目前,南方雙季稻區機械化和輕型化栽培技術發展迅速,直播和拋秧是雙季稻地區正在發展和推廣的輕型化種植技術[3]。與移栽比較,水稻直播省卻了育秧環節,具有節工省力的優點[4-6]。在此基礎上進行水稻“直播-再生稻”栽培,能夠實現一次播種,兩次收割,是實現水稻輕簡栽培的捷徑。為此,試驗在前期篩選的優良直播再生稻品種的基礎上,結合當地應用較為廣泛的再生稻品種,開展了不同播種量試驗,旨在為南昌市的直播-再生稻的高產栽培技術提供科學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23期2015-12-22

  • 長江流域豐兩優1號水稻一播兩收栽培技術
    力強的特性,在頭季稻收割后,采用適當的栽培管理措施,使收割后的稻樁上萌發再生蘗,進而抽穗成熟為再生稻的栽培技術。該技術有如下優點:一是收了頭季稻后,可加收一季再生稻;二是再生稻無需播種、育秧、整田,栽培技術簡便,易操作,省種、省肥、省藥、省水、省工、省時;三是再生稻只需60多天的生長發育就可收獲,一般畝產可達250千克,高產的可達300千克以上;四是再生稻的米質明顯優于頭季稻,味道好,市場售價高。一、豐兩優1號的特征特性豐兩優1號系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科學種養 2015年10期2015-10-16

  • 簡陽常規稻有機種植示范獲高產
    村再生稻示范田頭季稻測產現場會上,專家隨機抽取村民李志國的稻田,現場收割、脫粒、上秤稱量,最后得出數據:測產面積80m2,含水量19.6%,總濕重92.46kg,折算成干谷子的標準重量是682.1kg/667m2。雙河村從2010年推行有機種植水稻,2015年栽種有機再生稻示范田3.33hm2,頭季稻從8月3日開始陸續收割,比當地水稻的收割期提前了整整1個月?!霸诤嗞柗N出再生稻,不是創新而是革命!”現場會上,四川省農科院再生稻專家徐富賢表示,簡陽氣候資源遠

    四川農業科技 2015年9期2015-04-04

  • 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促芽肥施用、頭季稻不同收割時期、“九二0”噴施等再生稻高產關鍵技術要點試驗,探究“中稻-再生稻”產量形成影響因素,以期建立一套完善的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促進水稻產量進一步提升。中稻;再生稻;高產;技術再生稻具有一種兩收,省工、省肥、省力的特點,適于在溫光資源種一季有余,兩季不足的我區中稻種植區域推廣和應用。但是,由于種植者對再生稻生長發育特性認識的局限,導致其培植技術整體性差,單產水平低而不穩。有鑒于此,旨在通過一系列試驗示范,研究集成一套再生稻優質高產

    四川農業科技 2015年3期2015-03-21

  • 抓關鍵技術奪再生稻高產
    的品種,一般以頭季稻在8月15日前收割為宜。二、種好頭季稻種好頭季稻是奪取再生稻高產、兩季豐收的基礎。應抓好以下主要技術環節:1. 采用旱育秧栽培,既可奪取本季高產,又可實現早播早熟,為再生稻早發高產創造條件。2. 要合理密植,加強田管,增加有效穗數,為二季多發再生苗打下基礎。3. 搞好頭季稻后期水肥運籌和病蟲防治,保證頭季稻成熟時谷黃、葉綠、稈青、根活的狀態,促進腋芽的萌發和健壯生長,多發并形成再生苗。4. 合理安排頭季稻播種期,確保在再生稻安全齊穗前2

    科學種養 2014年9期2014-09-15

  • 再生稻畝產250公斤的配套技術探索和應用
    件下抽穗揚花,頭季稻只有早播早栽早收割,才能避開9月上中旬的低溫時段,利于再生稻抽穗揚花,以提高結實率。經觀察測定,同一品種在春季提早4天左右播種,能提早1天成熟;同一品種同一播期早栽4天左右,能提早1天成熟。我鎮常年水稻播種期一般是3月1~12日,移栽期4月10~25日。根據多年生產實踐探索,2月20~28日時段內,水稻可以播種育苗,地膜覆蓋育旱秧,3月25日至4月10日就能栽秧。這樣就能使頭季稻提早4天左右成熟收割,給再生稻抽穗揚花提高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四川農業科技 2014年5期2014-08-15

  • 長汀縣2013年中稻—再生稻品種對比試驗初報
    高產栽培技術,頭季稻每667m2施純氮13.3 kg、P2O55.1 kg、K2O 6.5 kg,根據各品種成熟期于頭季稻收割前14 d施催芽肥,每667m2施尿素20 kg。頭季稻與再生季進行田間取樣考種和實割測產。2 結果與分析2.1 秧苗素質插秧前對各品種進行秧苗素質考察,考察結果葉齡在5.0~5.4葉,苗高18.4~26.1 cm,各品種均有分蘗,其結果詳見表1。2.2 生育期頭季稻成熟期Ⅱ優沈98最遲,全生育期150 d,閩豐優3301和Ⅱ優航1

    福建稻麥科技 2014年1期2014-08-09

  • 雜交稻頭季及再生栽培品種比較試驗
    產的主要因素是頭季稻產量高;中9優288、II優明86產量排第4位、第5位,顯著高于對照,主要是由于頭季、再生季產量較平衡;Y兩優1號產量排第6位,主要是由于再生季產量不高;對照豐源優272產量排第7位,其再生季產量排第3位,主要是由于頭季稻產量不高而影響雙季產量;其余3個品種產量較低。2.2 經濟性狀從表2可以看出,有效穗再生季是頭季稻的1.38~2.02倍,品種中9優288翻了1番還多;每穗總粒數再生季是頭季稻的38.8%~64.1%,準兩優608最高

    浙江農業科學 2013年2期2013-12-24

  • 再生稻產量形成與栽培技術研究進展
    是南方稻區種植一季稻熱量有余,而種植雙季稻熱量不足地區提高復種指數和稻田單產的措施之一[2]。栽培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省種、省工、調節勞力、節約成本、節水、充分利用光溫資源和效益高等優點。有效穗數、穗實粒數和千粒重是構成再生稻產量的三要素。提高再生稻產量首先是增加再生稻有效穗數,其次是增加穗實粒數。如何達到增穗、增粒的目的,是高產栽培的關鍵[3]。1 再生稻產量形成的生理特征1.1 葉位葉片對再生稻產量形成的影響頭季稻母莖葉片是再生腋芽萌發和生長的重要養分

    作物研究 2013年1期2013-08-15

  • 閩豐優3301作中稻—再生稻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試驗種植,表現頭季稻生長良好,株型緊湊,抽穗整齊,穗大粒多,產量達662.3 kg/667m2,再生季產量達364.5 kg/667m2;2011年、2012年進行較大面積的示范種植,2011年示范面積24 hm2,2012年示范面積40 hm2,2 a種植均表現良好,田間實割驗收2011年頭季稻平均產量達654.7 kg/667m2,最高產量達689.4 kg/667m2,再生季產量平均為352.6 kg/667m2,最高產量達376.6 kg/667m

    福建稻麥科技 2013年1期2013-04-18

  • 富順縣再生稻生產技術對策
    再生稻對母體(頭季稻)有較強的“依賴性”。再生稻是利用頭季稻莖稈上的休眠芽培育成穗形成產量的一個再生產過程,母體數量的多少、健壯程度、休眠芽活力,直接影響再生稻的成敗和產量;二是再生芽伸長萌發及穗分化與頭季稻灌漿結實具有“同步性”;三是再生稻生長發育有“速生性”。再生芽處于地上部的高節位,葉片數少且短,穗形小,生育期很短。3.時效性和關聯性特點 對再生稻而言,防治紋枯病和施促芽肥的時間性很強,不能錯過時機。每一項技術措施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前一個技術環節不

    四川農業科技 2013年9期2013-04-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