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髂外

  • 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后髂支閉塞的腔內處理*
    ,2例髂支延伸到髂外動脈,且髂支遠端與血管成角(圖2),1例髂支近端被成角的支架主體擠壓閉塞(“蓋帽”)(圖3),1例腹主動脈末端狹窄致髂支相互擠壓(圖4)。均行血栓彈力圖檢查,6例均無血小板抵抗。圖1 例1,73歲,EVAR術后6個月右髂支閉塞,閉塞原因考慮為右髂支中段迂曲打折成角:A.EVAR術前CTA可見右側髂動脈扭曲成角;B. EVAR術后即刻造影見髂支支架形態尚可,血流通暢;C、D、E.EVAR術后6個月出現右下肢急性缺血,Rutherford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23年12期2023-12-29

  • 結直腸癌聯合多臟器及重要血管切除重建手術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脈、髂內動靜脈、髂外動靜脈;(3)無肝、肺等遠處臟器轉移。排除標準:(1)術后病理為非結直腸癌;(2)存在絕對手術禁忌,未進行手術;(3)手術過程中未涉及重要血管切除、重建;(4)患者拒絕手術。1.3 方法1.3.1 術前準備患者術前均完善腫瘤標志物、腹盆腔增強CT或MRI檢查,對部分難度較大病例完善血管三維重建?;颊哂谛g前一天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進行腸道準備。1.3.2 術中操作手術方式為原發/復發腫瘤切除+受累臟器切除+血管切除/重建/下腔靜脈癌栓

    結直腸肛門外科 2023年4期2023-10-12

  • 102例直腸癌側方淋巴結轉移患者臨床病理特點及生存預后分析
    端、閉孔淋巴結、髂外淋巴結與髂總淋巴結[7]。上述區域出現的淋巴結轉移定義為LPLN轉移,LPLND的清掃范圍定義為上述整個區域淋巴與脂肪組織的剔除。兩家機構均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LPLND。1.3 隨訪術后病理證實LPLN轉移的患者均推薦于術后4~6周后行輔助化療。對于術前接受新輔助放化療的患者,術后無論病理分期均推薦行共6個月的圍手術期化療?;颊咝g后采用門診的方式進行隨訪。前兩年每三個月隨訪一次,兩年后每6個月進行一次。每次隨訪需完善體格檢查、腫瘤標

    腫瘤防治研究 2023年1期2023-02-14

  • 超聲聯合CT、MRI診斷右側髂外-股總靜脈滑膜肉瘤累及大隱靜脈1例
    肢血管超聲:右側髂外-股總靜脈內見低回聲團充填,管腔內未探及血流信號,提示靜脈內占位(圖1A);盆腔CT/增強MRI:右側髂外-股總靜脈起始部腔內3.1 cm×2.0 cm×4.7 cm軟組織密度影/信號(圖1B、1C),增強后不均勻強化,內見斑片狀未強化區(圖1D),考慮血管源性腫瘤性病變。行血管危象探查修復和右髂外-股總靜脈包塊切除術,術中見右髂外-股總靜脈血管正常形態消失,局部形成3 cm×4 cm質韌包塊,累及大隱靜脈匯入段。術后病理:瘤體切面呈灰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22年11期2022-12-01

  • Viabahn覆膜支架治療下肢創傷性股動靜脈瘺1例
    側股深動脈進入右髂外靜脈,右下肢深、淺靜脈曲張并見大量側支循環血管,右側股總動脈至腘動脈及其伴行的靜脈不同程度瘤樣擴張(圖1②④)。下肢靜脈彩色多普勒超聲示:右下肢股總靜脈內徑增寬,呈混雜血流信號,右股深、腘靜脈血流通暢。入院后DSA造影示;右股深動脈開口處見AVF,瘺口直徑約為10 mm(圖1③),右髂外靜脈瘤樣變明顯。術前診斷:右側創傷性股動靜脈瘺伴右髂外靜脈瘤樣變。于2020年6月4日局麻下行經左股動脈逆行穿刺,翻山右側髂外動脈造影,測量股動脈直徑為

    介入放射學雜志 2022年10期2022-11-02

  • 高端螺旋CT直接法在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成像中的研究
    60 m m(包髂外靜脈、大隱靜脈、股靜脈)。參數:管電壓100 k V,管電流100 m A,球管轉速0.28 s/r,間隔1.72 s,共掃30 層(60 s,CTDI=33.02 m G y,DLP=528.28 m G y·c m,ED=7.92 mSv),其輻射劑量在個人年輻射安全劑量范圍內。首先通過肘靜脈注射對比劑行下肢動脈成像并延遲120 s后再向足部靜脈直接注射100 mL稀釋對比劑,行大腿根部靜脈同層動態掃描,對比劑的稀釋程度采用1:9(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2年16期2022-09-16

  • 下腔靜脈濾器術后閉塞合并復雜雙下肢靜脈血栓的腔內治療方案:病例報告
    靜脈彩超示:左側髂外靜脈內異常聲像,考慮血栓形成?,F患者為進一步診治,收住我科,發病以來患者精神可,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查體:T 36.0℃,P 80次/分,R 28次/min,BP 110/70 mmHg,左大腿腫脹十分明顯,腫脹局部張力高,皮膚色澤亮偏紅腫,局部壓痛,左側大腿腿圍:48 cm,右側大腿腿圍:44 cm;左側小腿腿圍:34 cm,右側小腿腿圍:31 cm,雙側足背動脈搏動可觸及,末梢血運良好。輔助檢查:CT靜脈造影見:下腔靜脈、雙側髂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22年3期2022-08-01

  • 保留髂外末端淋巴結聯合盆腔注射銅綠假單胞菌對早期宮頸癌術后盆腔淋巴囊腫及下肢淋巴水腫的影響
    較低[1],其中髂外末端淋巴結(以往稱之為腹股溝深淋巴結、旋髂節點淋巴結)的轉移率約占1%~2.4%,且孤立性轉移率極低(1 資料與方法1.1 資料來源 選取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婦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60例宮頸癌患者?;颊呔懈涡宰訉m切除+盆腔淋巴清掃術,并由同一手術團隊完成。納入標準:(1)病理確診為宮頸浸潤癌;(2)FIGO 2018術前臨床分期Ⅰb~Ⅱa期;(3)患者均為初次治療,行QM-C型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切除術+/

    現代婦產科進展 2022年5期2022-05-30

  • Beagle犬髂外靜脈與股靜脈切開插管的比較
    )Beagle犬髂外靜脈為后肢靜脈的主干,在骨盆腔前口腹股溝部毗鄰髂外動脈、股神經[1]。股靜脈位于髂外靜脈遠端,股靜脈切開插管是外科學動物實驗常見項目,經常用于建立靜脈通道。Beagle犬髂外靜脈切開插管在外科學動物實驗領域目前尚未見相關文獻報道。我們于2019 年10-12 月進行實驗,以傳統的Beagle 犬股靜脈切開插管作為對照,探討將Beagle犬髂外靜脈切開插管作為外科學動物實驗備選項目的可行性。1 材料和方法1.1 實驗動物與器械普通級Bea

    廣東醫科大學學報 2022年2期2022-05-11

  • 腔內介入治療髂外動脈瘤合并髂外動脈狹窄1例并文獻復習
    A)發病率低,而髂外動脈瘤(external iliac artery aneurysm,EIAA)更為少見[1]。近年來,介入治療髂動脈瘤因其具有微創、安全、見效快的優點,為臨床醫患所接受。但在基層醫院,應用該技術經驗相對較少。近期,在魚臺縣人民醫院救治1例破裂的孤立性髂外動脈瘤合并髂外動脈狹窄患者,我們采用覆膜支架封堵聯合彈簧圈栓塞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1 病例資料患者,男,78歲,既往“高血壓病、糖尿病”病史10年,未規律診治,余無特殊

    濟寧醫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04-21

  • 基于VLBM的髂外動脈血流動力學分析
    率則大于15%。髂外動脈是髂總動脈的終支之一,向下肢供應血液。準確的動脈血壓測量對判斷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程度十分重要,如脈搏波傳導速度,該指標是測量動脈硬化的可靠方法,但測量數值與血壓(舒張壓和收縮壓)的相關性較強[6-7]。有創動脈血壓(invasive blood pressure,IBP)是監測探頭經動脈穿刺置管后直接測量動脈血壓,是測量血壓的金標準,測量值準確可靠;但并發癥較多,容易造成血腫、血栓、感染、血管損傷等,并且對穿刺技術要求極高[8]。計算

    浙江科技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03

  • 髂外動脈-回腸輸出道瘺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341000)髂外動脈-回腸輸出道瘺為髂外動脈與尿流改道后的回腸輸出道形成的內瘺,臨床十分罕見,國內外文獻多以單個病例報告為主,最早于1971年由BEAUGIE[1]首次報告,目前暫無單中心經驗報道。髂外動脈-回腸輸出道瘺起病兇險,多表現為大量肉眼血尿,常合并失血性休克。髂外動脈-回腸輸出道瘺的常見治療方法包括開放手術和血管腔內微創手術,但開放手術難度高、風險大,治療相當棘手。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于2019年11月收治1例右髂外動脈-回腸輸出道瘺患者,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2021年11期2021-12-02

  • 罕見腹膜后異位妊娠術中超聲協助手術成功1例
    組織異位于腹膜后髂外動脈內側,既往未見報道,術前定位困難,后經術中超聲聯合婦產科腹腔鏡準確定位診斷,并成功切除病灶。1 病例報告患者,女,30歲,停經37 d,自測尿妊娠試驗陽性,于2021-03-17在武警特色醫學中心就診,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126.5 mIu/ml;停經39 d,血HCG 281.4 mU/ml,彩超檢查:子宮前后徑 5.1 cm,宮內膜厚 2.2 cm,右側卵巢

    武警醫學 2021年9期2021-09-28

  • 左腎不完全型雙輸尿管伴髂外動脈變異一例
    管并伴有左、右雙髂外動脈迂曲變異,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標本左腎形似蠶豆,長13.5 cm,中央寬7.4 cm,厚3.5 cm。雙腎盂移行為雙輸尿管,兩輸尿管在腎門處相距3.4 cm,由腎上極發出的輸尿管長25.7 cm,起始處外徑 2.7 mm;由腎下極發出的輸尿管長22.5 cm,起始處外徑4.5 mm。上位輸尿管走行于下位輸尿管的內側,兩輸尿管伴行并跨過髂外動脈,在膀胱底處匯合形成共同的壁內部,進入膀胱,匯合處外徑6.3 mm。自腹主動脈發出為一支左腎

    解剖學雜志 2021年4期2021-09-17

  • 結腸癌術后復發致髂外動脈-結腸瘺1例
    內動脈紆曲,左側髂外動脈不規則狹窄(圖1B),未見對比劑外漏,遂先以4枚可控彈簧圈(BOSTON Scientific,Interlock-35)栓塞左側髂內動脈及其分支;之后患者生命體征未見明顯改善,并再次突發便血約500 ml,疑腫瘤侵蝕左側髂外動脈所致,遂經鞘管再次造影,見左側髂外動脈大量對比劑外溢(圖1C),證實腫瘤侵蝕左側髂外動脈并形成髂外動脈-結腸瘺,于對比劑外溢處植入Fluency血管覆膜支架進行封堵;造影示出血部位封堵成功(圖1D),血壓升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21年8期2021-08-12

  • 右側髂窩移植腎失功合并同側髂總動脈夾層動脈瘤及髂外靜脈狹窄1例
    動脈夾層動脈瘤及髂外靜脈狹窄 A.移植腎動脈頻譜; B.CDFI; C.腹主動脈造影示右側髂總動脈夾層動脈瘤形成(箭); D.右側髂靜脈造影示右側髂外靜脈中段局限性重度狹窄(箭)患者女,45歲,因慢性腎功能不全接受右側髂窩腎移植術,術后4 h血壓進行性下降,給予多種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后血壓波動于30~50/20~40 mmHg,心率130~150次/分,失血性休克,伴右下肢腫脹逐漸加重。急診床旁超聲:右側髂窩移植腎大小正常,各級動脈血流樹稀疏,可見三級動脈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21年7期2021-07-21

  • 超聲造影診斷1例孤立性髂內動脈瘤并發髂外靜脈及輸尿管受壓
    立性髂內動脈瘤伴髂外靜脈及輸尿管受壓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分析,并結合相關文獻對其臨床特征及超聲造影在其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1 病歷資料患者男,73歲,以“左腹股溝區及雙下肢疼痛1周”入院。無誘因出現左腹股溝疼痛及雙下肢陣發性酸脹痛(左側較明顯),無間歇性跛行,入院后出現左下肢進行性腫脹。既往有腰椎病、膝關節退行性改變、高尿酸血癥史,無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入院前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平掃提示L2/3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 2021年2期2021-06-19

  • 髂外動脈、股動脈、腘動脈及其分支的變異*
    料,歸納、整理出髂外動脈、股動脈、腘動脈及其分支的多種變異類型供于參考。1 數據來源1999年到2020年,知網和萬方數據庫所收錄的,有關髂外動脈、股動脈、腘動脈變異的文章。2 動脈變異2.1 髂外動脈及其分支筆者將髂外動脈及其分支變異分為以下幾種:① 髂總動脈高位分支[1],存在右髂總動脈在第4腰椎體下緣水平分為右髂內動脈和右髂外動脈和左髂總動脈在第4腰椎體中下部分為左髂內動脈和左髂外動脈2種變異;②閉孔動脈起源于髂外動脈[2-3],其中1例閉孔動脈下方

    解剖學雜志 2021年1期2021-03-02

  • 超聲診斷二次腎移植術后左側髂外動脈血栓栓塞1例
    腎動脈與患者左側髂外動脈、供腎靜脈與患者左側髂外靜脈均采用端側吻合。第二次腎移植術后患者腎功能恢復延遲,術后多次床旁超聲檢查提示:移植腎動脈阻力指數偏高,移植腎各級動脈血流速度偏低(圖1),3 個月后復查超聲提示:左側髂外動脈吻合口近心段局限性管腔閉塞,吻合口遠心段呈反向血流,血流速度17.4 cm/s,阻力指數0.61(圖2)。DSA 檢查:左側髂外動脈起始段局限性管腔閉塞,于吻合口上方管腔閉塞處置入一枚支架,支架置入后左側髂外動脈管腔閉塞解除,患者尿量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0年12期2021-01-13

  • 婦科惡性腫瘤術后盆腔淋巴囊腫的CT、MRI影像分析
    1個,具體位置:髂外血管前緣及后緣分別有40和9個,騎跨髂外血管內緣和外緣分別有14和2個,髂內血管前緣3個。囊腫平均上下徑5.1 cm、前后徑3.5 cm、左右徑2.4 cm。囊腫形態均為不規則卵圓形,其中有桃尖征13個、葫蘆形6個、U形聯通管狀4個、腎形4個、啞鈴形2個、條帶狀1個,見封四圖1。行CT檢查患者30例中,CT值平均6.8 HU,增強囊壁輕度強化,囊壁顯示清晰度較低。行MRI檢查患者21例中,長T1、長T2水樣信號,DWI彌散受限高信號20

    實用臨床醫學 2020年1期2020-12-23

  •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Leriche綜合征1例
    主動脈下段及左側髂外動脈管壁增厚,考慮環形腹壁血栓形成合并部分管腔重度狹窄;雙下肢動脈CTA示雙側髂外動脈血栓形成,右側髂外動脈閉塞,左側髂外動脈重度狹窄,伴雙側側支動脈形成,見圖1。遂行雙下肢血運重建,經左肱動脈至腹主動脈造影示腹主動脈遠段重度狹窄,左髂外動脈重度狹窄,右髂總動脈遠段局限性重度狹窄,右髂外動脈起始段閉塞,雙側股動脈通過腹主動脈側支循環顯影。分別于左右髂外動脈閉塞病變處置入支架1枚,見圖2?;颊哐尾考半p下肢疼痛緩解,雙側股動脈、足背動脈搏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20年5期2020-10-27

  • 輸精管-髂外血管間隙在免水分離SPLPEC手術治療內環皺褶明顯兒童斜疝中的應用
    形并松動輸精管-髂外血管間隙,減少冗厚皺褶對輸精管的遮蓋,進而方便帶線鉤針在輸精管與后腹膜之間的間隙穿行。臨床觀察結果顯示該方法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材料與方法一、研究對象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收治的腹股溝斜疝患兒中,有126例采用免水分離SPLPEC手術治療內環皺褶明顯兒童腹股溝斜疝。腹股溝斜疝的診斷根據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彩超檢查結果進行判定。排除女性、因伴隨其他疾病而需要同時進行聯合手術以及彩超

    臨床小兒外科雜志 2020年5期2020-06-05

  • 宮頸癌IB 1期術后放療后右髂外假性動脈瘤輸尿管瘺一例報告及文獻復習
    頸癌術后放療后右髂外假性動脈瘤輸尿管瘺一例,并結合文獻分析如下。一、病例報告患者,女,55歲,因“宮頸癌術后放療后,反復血尿20余天”于2018年12月10日再次入院。入院后反復血尿,于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7日再發兩次大量血尿,分別約為500 ml、2 000 ml,均呈鮮紅色,可凝固,伴暈厥,有休克征象,每次大量血尿均需干預才能停止。2018年8月7日患者因“宮頸癌IB 1期”在我院全麻下行“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廣泛性子宮全切術+兩側卵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 2020年2期2020-06-03

  • 髂外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并乙狀結腸瘺一例
    )李 丹 彭秀斌髂外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并發乙狀結腸瘺在國內報道罕見,臨床以間歇性消化道出血為主要癥狀。我院2018年6月收治1例右髂外動脈假性動脈瘤支架置入術后6年并發乙狀結腸瘺?,F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患者,男,79歲,因“便血1月余,加重3天”入院?;颊?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鮮紅色血便,伴下腹痛,排便后可緩解,無惡心、嘔吐,予痔瘡膏處理后便血仍反復發作。近3天便血增多伴低熱、全身乏力,間有胸悶、心悸。查體:貧血貌,腹部見一造瘺口及手術疤痕。血常規:血紅蛋白

    罕少疾病雜志 2020年2期2020-04-20

  •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完全腹膜外化異體腎移植術(附3例報告)
    管吻合做準備。沿髂外血管縱行切開覆蓋在其上的腹膜約8 cm,充分游離髂外血管及右側髂窩,同時保護好打開的腹膜,為移植腎完全腹膜外化做好準備。將供腎(左腎)置入自制塑料腎袋并填塞冰屑(圖1C),在腎門處開口。將移植腎從臍部切口置入腹腔,放置在髂外血管內側,使腎動靜脈朝向髂外血管,輸尿管朝向膀胱。重新建立氣腹,用血管阻斷夾阻斷右髂外靜脈,縱行剪開1.5 cm開口,采用6/0 Gore-Tex CV-6縫合線將供腎靜脈與右髂外靜脈行端側吻合(圖1D)。完成靜脈吻

    微創泌尿外科雜志 2019年4期2019-10-24

  • 介入治療無癥狀孤立性左側髂外動脈夾層1例
    41)圖1 左側髂外動脈夾層 行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治療,術后左側髂內、髂外動脈及其分支血管顯影良好,未見假腔 A.CTA圖像; B.術前DSA圖像; C.術后DSA圖像患者男,56歲,因“發現可疑左側髂外動脈夾層5個月”入院;既往患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無外傷史。查體:左側股動脈搏動強度較對側稍弱,余未見明顯異常。下肢動脈CTA:左側髂外動脈起始段見9 mm×4 mm結節狀突起,管腔內見充盈缺損,考慮左側髂外動脈夾層并假腔內附壁血栓形成(圖1A),腹主動脈未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9年10期2019-10-22

  • 直腸癌TME術后局部復發規律對放療靶區設計的價值探討
    髂內淋巴引流區、髂外淋巴引流區、閉孔淋巴引流區、腹股溝淋巴引流區、坐骨直腸窩等部位界定及劃分參照直腸癌放射治療臨床靶區(clinictarget volume,CTV)勾畫國際及國內專家共識指南[7,11];4)盆腔種植: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為子宮、卵巢、輸卵管、膀胱等盆腔內器官發生腸癌轉移者;5)盆骨及髖臼部位復發。遠處轉移:腹主動脈旁淋巴引流區、肝、肺等盆腔器官之外部位的轉移。1.2.4 復發部位繪圖 在Varian靶區勾畫系統里,選擇1例直腸癌患者CT定

    中國腫瘤臨床 2019年10期2019-07-15

  • 腹腔鏡下膀胱全切除前后施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療效對比
    即旋髂深靜脈跨越髂外動脈處,上界至髂總動脈分叉處,外側界為生殖股神經,內側界為膀胱側壁。清掃方法及手術步驟為:(1)縱行切開髂外動脈血管鞘;(2)游離髂外動脈外側壁及后壁至腰大肌表面,切除髂外淋巴組織及腹股溝最上淋巴結(Cloquet淋巴結)(圖2);(3)游離髂外動脈內側壁,于髂外靜脈后方緊貼盆壁游離淋巴組織至閉孔外側壁(圖3);(4)游離髂外靜脈周圍淋巴組織;(5)沿閉孔外側壁向內游離閉孔及骶前淋巴結,用超聲刀切斷盆底靜脈分支,將淋巴組織于髂內靜脈及其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9年12期2019-02-13

  • 改良“三明治”技術在腹主動脈腔內修復中保留髂內動脈的初步臨床經驗
    管徑分別與髂內和髂外動脈相通;將支架導絲穿過左髂動脈并順行至髂內動脈。遠端位于髂內動脈,近端位于對側髂血管分支內,兩部分重疊3 cm,同側股動脈入髂外,引入覆膜支架:遠端位于髂外動脈,近端位于左髂靜脈分支上,重疊至少3 cm。再次造影顯示支架擴張良好,改良三明治接口處無內漏,雙側腎動脈血流良好,髂內和髂外動脈血流通暢。2 結 果在這項研究中,成功釋放了4個支架,并保留了髂內動脈。成功率75。手術后第10天進行術中血管造影和復查,顯示髂內動脈通暢,無內漏。隨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年27期2019-01-15

  • 單孔腹腔鏡盆腔淋巴結切除聯合陰式廣泛子宮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
    側髂總淋巴;打開髂外血管鞘膜,切除右側髂外淋巴結;切除右側腹股溝深淋巴結,顯露旋髂深靜脈;打開髂外血管與腰大肌間隙,尋找、顯露閉孔神經,向內推開髂外血管,切除右側髂總深淋巴結,顯露右側閉孔神經、腰骶干、髂腰靜脈;顯露右側髂內動脈及其終末支,切除右側髂內淋巴結、閉孔神經上方及下方淋巴結;切除右側宮旁淋巴結。同法切除左側盆腔淋巴結。處理雙側子宮動脈:近髂內動脈處凝閉子宮動脈、子宮淺靜脈并切斷,分離子宮血管上方結締組織。切除淋巴結組織分別裝于2個標本袋內,填塞于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9年6期2019-01-06

  • 改良“三明治”技術在腹主動脈腔內修復中保留髂內動脈的初步臨床經驗
    管徑分別與髂內和髂外動脈相通;將支架導絲穿過左髂動脈并順行至髂內動脈。遠端位于髂內動脈,近端位于對側髂血管分支內,兩部分重疊3 cm,同側股動脈入髂外,引入覆膜支架:遠端位于髂外動脈,近端位于左髂靜脈分支上,重疊至少3 cm。再次造影顯示支架擴張良好,改良三明治接口處無內漏,雙側腎動脈血流良好,髂內和髂外動脈血流通暢。2 結 果在這項研究中,成功釋放了4個支架,并保留了髂內動脈。成功率75。手術后第10天進行術中血管造影和復查,顯示髂內動脈通暢,無內漏。隨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9年27期2019-01-03

  •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后并發左髂外動脈假性動脈瘤1例報告*
    及外膜)[2]。髂外動脈等深部動脈的假性血管瘤多由醫源性原因造成。我院2018年7月收治1例機器人宮頸癌根治術后并發左髂外動脈假性血管瘤,本文探討其發生原因及防治對策,旨在提高廣大臨床醫師對手術中使用能量器械造成損傷的防范意識。1 臨床資料患者女,57歲,主因“宮頸癌術后2個月余,左下腹包塊伴間斷抽痛1個月”入院。2018年4月18日因宮頸癌ⅡA期行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宮頸癌根治術(廣泛全子宮切除+雙附件切除+盆腔、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手術過程順利,術中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8年12期2018-12-26

  • 左右髂總動脈缺如一例
    為6.18mm、髂外動脈起始處外徑為8.76mm;右側髂內動脈起始處外徑為7.10mm,髂外動脈起始處外徑為7.32mm。自腹主動脈分出后,左側髂外動脈向下延伸168.92mm,發出左側股深動脈(起始處外徑7.02mm)和股動脈(起始處外徑7.26mm),左側髂外動脈分叉處外徑為12.30mm。右側髂外動脈向下延伸172.10mm,發出右側股深動脈(起始處外徑6.48mm)和股動脈(起始處外徑7.12mm),右側髂外動脈分叉處外徑為11.40mm(圖1)。

    解剖學雜志 2018年3期2018-10-09

  • 血管瘤樣纖維組織細胞瘤致單側下肢腫脹2例
    內可見低密度影,髂外靜脈受壓變窄(見圖5)。PET-CT示:腫塊FDG代謝異常增高,余器官未見明顯異常。全麻下行腫瘤切除術,術中見見右髂窩腫瘤約7.0 cm×5.0 cm×4.0 cm大小,境界尚清,與右髂外靜脈、髂外動脈緊密粘連,右髂外靜脈受壓幾乎閉塞。游離腫瘤與附近組織,并將腫瘤完整切除,松解右髂外動脈和靜脈、髂外靜脈復張良好。術后病理示(見圖6):血管瘤樣纖維組織細胞瘤(實性型)。免疫組化:S100(小灶區+),Desmin(灶區+),CD99(+)

    醫學信息 2018年11期2018-08-30

  • 髂外動脈造影在瘢痕子宮產后出血子宮動脈栓塞術中應用價值
    巢動脈,尚欠缺對髂外動脈的研究。由于前置胎盤、瘢痕妊娠、曾行UAE術或髂內動脈結扎等[5],有剖宮產史產婦髂外動脈分支血管可能參與子宮供血。本研究回顧性分析50例瘢痕子宮產婦產后出血介入治療,探討UAE術中髂外動脈造影的重要性。1 材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50例瘢痕子宮產后出血接受UAE術治療產婦臨床資料。其中前置胎盤36例,平均年齡(34.1±4.7)歲;瘢痕妊娠 14例,平均年齡(33.9±

    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8年5期2018-05-24

  • 左側髂外動脈乙狀結腸瘺致下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組織腫塊影,包繞髂外動脈,其內側可見一瘤樣凸起。左側髂外動脈內側腸管內可見氣體密度影,因空回腸內氣體影少見,結合其位置,考慮為乙狀結腸(圖3);腹主動脈造影隱約可見左側髂外動脈內側一瘤樣突起,與CT相符(圖4)。結合患者噴射狀便血,考慮可能為主動脈消化道瘺。插管至左側髂外動脈造影可見明顯對比劑外溢,引入0.035英寸(1英寸=2.54 cm)加硬導絲(Stiff,泰爾茂公司)至股動脈遠端,嘗試引入6F翻山鞘未果。遂穿刺左側股動脈,置入8F鞘,5F Cobr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 2018年2期2018-05-16

  • 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術中髂外血管淋巴結轉移侵犯的處理
    提示,12例患者髂外血管周圍有增大淋巴結,且腫大淋巴結短徑均大于8 mm(目前臨床上多將膀胱癌患者影像學檢查中短徑超過8 mm的盆腔淋巴結和超過1 cm的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結考慮為腫瘤侵犯),其中右側6例,左側5例,雙側1例,淋巴結大小1.0~2.6 cm。12例患者均未發現遠處轉移。1.2 手術要點①靜吸復合全身麻醉,頭低腳高與水平成30°仰臥位。②常規五孔法經腹腔建立手術通道,觀察鏡Trocar置于臍緣上2 cm,便于行擴大淋巴結清掃。③沿髂血管走形切開

    微創泌尿外科雜志 2018年3期2018-03-04

  • EVAR術后髂支閉塞的危險因素分析
    1 髂支末端位于髂外動脈標準的EVAR手術要求髂支末端位于髂總動脈內,但當髂總動脈或髂內動脈呈瘤樣擴張時,往往需要將髂支末端延伸到髂外動脈,同時為了預防Ⅱ型內漏需要栓塞同側髂內動脈。但多個研究均發現髂支末端位于髂外動脈容易引起同側髂支閉塞。Convey AM等[8]回顧分析了1996~2010年661例接受EVAR手術的腎下腹主動脈瘤患者的病例資料,其中567例患者雙側髂支末端均位于髂總動脈內,94例患者至少有一側髂支末端位于髂外動脈內(22例是雙側的,共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 2018年1期2018-02-11

  • 獼猴異體子宮移植技術的應用研究
    供體的髂內動脈、髂外靜脈與受體的髂外動、靜脈使用端-側吻合法間斷吻合,術中根據移植血管的搏動、子宮的色澤判斷移植是否成功,術后給予他克莫司、環孢霉素、潑尼松三聯免疫抑制劑預防移植免疫排斥。結果受體獼猴移植雙側髂血管吻合成功,可觸及移植血管搏動,移植子宮恢復血流灌注后子宮顏色由灰白逐漸轉為暗紅。受體動物于子宮移植術后28 d死亡,評估死亡原因可能為慢性衰竭。結論獼猴是適用于異體子宮移植研究的大型動物模型,使用髂內動脈與受體的髂外動脈進行端-側吻合法吻合是可行

    生殖醫學雜志 2017年9期2017-09-20

  • 股動穿刺術的臨床應用與標本制作
    ,股動脈居中,由髂外動脈從腹股溝韌帶中點深面延續而來,下行向股三角尖,繼而沿收肌管下行,穿收肌腱裂孔至腘窩,變成腘動脈。股動脈的外側為股神經,股動脈的內側為股靜脈。股動脈在股三角內最為表淺,僅在闊筋膜深面。1.2股靜脈股靜脈與股動脈是伴行的,也是腘靜脈向上的延續,股靜脈于腹股溝韌帶后方,移行為髂外靜脈。在收肌管的遠端,繼而穿血管腔隙移行為髂外靜脈。在股三角的底部,股靜脈占據股鞘的中間部,股動脈與股管之間。尋找股靜脈時應股靜脈位于股動脈后外側,至收肌管近側部

    商情 2016年52期2017-04-14

  • 髂血管硬化患者腎移植術中血管吻合技巧*
    分顯露髂內動脈、髂外動脈和髂總動脈。依據觸及各髂血管的形態、長度、質地、波動強弱、管腔口徑、硬化斑塊的位置和大小等綜合判斷,選擇合適的血管吻合方式, 恰當修剪硬化斑塊。①術中探查發現8例髂內動脈從發出至遠端分支處2/3以上管腔布滿結節樣硬化,管腔狹窄,觸之波動明顯減弱、感閉鎖,放棄髂內動脈。其中5例髂外動脈內膜存在粥樣硬化斑,將其避開行供腎動脈-髂外動脈端側吻合;2例未能避開髂外動脈硬化處,剝除斑塊,行供腎動脈-髂外動脈端側吻合;1例未能避開髂外動脈硬化處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7年4期2017-01-13

  • ⅠA~ⅡA期宮頸癌患者髂外末端淋巴結轉移狀況的影響因素研究
    ⅡA期宮頸癌患者髂外末端淋巴結轉移狀況的影響因素研究李潔明,劉貴,李雪梅(四川省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四川廣元628000)目的探討ⅠA~ⅡA期子宮頸患者髂外末端淋巴結轉移的影響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行廣泛性宮頸或子宮癌切除+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623例ⅠA~ⅡA期宮頸癌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根據其病理結果分為髂外末端淋巴結轉移組和髂外末端淋巴結未轉移組,比較兩組的臨床病理資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6年18期2016-10-22

  • 經股靜脈成功穿刺置管后導管穿破血管1例
    被選用。股靜脈為髂外靜脈的延續,在大腿根部腹股溝韌帶下方與股動脈同行于股血管鞘內,位于動脈的內側,在腹股溝韌帶下1.5~2 cm處有大隱靜脈匯入。由于此處股動脈搏動容易觸及,定位標志明確,與之伴行的股靜脈直徑較粗大,因此行股靜脈穿刺成功率高。本例穿刺成功數小時后導管穿入腹腔實為罕見,相關報道甚少。究其原因,考慮可能為導管尖端在動脈不斷搏動的動力作用下,長時間沖擊血管壁,最終致使導管穿破血管壁入腹腔。以上情況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1)髂外靜脈的變異:髂外靜脈

    西南國防醫藥 2016年3期2016-02-21

  • 溶栓介入治療主髂動脈閉塞伴血栓形成一例
    脈末端、雙髂總及髂外動脈閉塞,右股淺動脈中段閉塞,左下肢動脈多發輕度狹窄(圖1A、1B)。下肢動脈多普勒檢查示:踝肱指數(ABI)左0.38,右0.31;腘肱比左0.34,右0.31;股肱比左0.56,右0.46。因患者發病過程中有急性進行性加重,且下肢動脈CTA見腹主動脈末端和雙髂動脈均廣泛閉塞,CT斷層掃描見閉塞段有低密度影,考慮動脈硬化閉塞基礎上伴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大,于是行動脈造影準備溶栓介入治療。局麻下左肱動脈逆行穿刺置管,長鞘經左鎖骨下動脈及降主

    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 2016年1期2016-02-09

  • 腔內治療主動脈分叉閉塞綜合征17例
    導管配合經右髂總髂外到達股深動脈,明確在真腔,保留0.014交換導絲。導絲導管通過左髂總髂外動脈到達左股總動脈進入血管鞘,由鞘內引出導絲,交換左股動脈穿刺鞘為6 F血管鞘。分別應用2枚4 mm×150 mm及4 mm×120 mm外周血管球囊,同時分段擴張雙髂外動脈閉塞段。采用kissing技術同時擴張腹主動脈下段及雙髂總動脈,壓力8 kPa,時間3 min。應用2枚6 mm×150 mm球囊再次擴張,造影見腹主動脈下段及雙側髂總髂外動脈局限性狹窄及局部夾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15年2期2015-12-24

  • 腹腔鏡擴大盆腔淋巴結清掃在高危前列腺癌治療中的應用
    進和骶前、髂總、髂外、髂內、閉孔5個部位淋巴結的轉移情況。12例手術均順利完成,無中轉開放手術,共切除淋巴結301枚,平均25枚,96枚發生轉移,轉移率為32%。對于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時行擴大盆腔淋巴結清掃,按照改進后的順序進行,可以避免遺漏和反復操作,同時能夠發現更多標準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范圍以外的轉移性淋巴結。其意義不僅在于能夠獲得更為準確的腫瘤TNM分期,更重要的是切除了尚未發現的微小轉移灶,有益于改善疾病進展和患者的長期生存。腹腔鏡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2015年12期2015-12-15

  • 腔內覆膜支架治療移植腎動脈吻合口假性動脈瘤
    別于移植腎動脈、髂外動脈內并行植入“對吻”覆膜支架成功修復動脈瘤。結果術后造影顯示假性動脈瘤消失,移植腎動脈及同側髂動脈血流通暢,隨訪6個月移植腎動脈血流良好。結論移植腎動脈吻合口假性動脈瘤為腎移植術后少見但嚴重的并發癥,手術治療效果差易發生移植腎壞死,腔內治療創傷小,成功率高,效果確切,但是其遠期結果仍需進一步隨訪觀察。腎移植;動脈瘤,假性;血管腔內治療;覆膜支架移植腎動脈吻合口假性動脈瘤是移植腎術后較為少見的并發癥,易壓迫移植腎動脈導致移植腎缺血及功能

    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5年11期2015-10-25

  • 豬妊娠期內分泌特點與妊娠診斷方法
    子宮中動脈在通過髂外動脈時容易找到,其向前向下伸向腹腔。髂外動脈沿髂骨的前內側邊緣向下向后伸向后腿,在成年豬直徑約1厘米。妊娠21~30天:子宮角分叉不明顯,子宮頸和子宮壁軟而薄,子宮中動脈直徑5~8毫米,更容易找到。妊娠31~60天:子宮頸觸診呈壁軟的管狀結構,子宮觸診不明顯,壁薄。子宮中動脈增粗至與髂外動脈同樣大小,最早在妊娠35~37天可感覺到震顫脈搏,觸診時可與髂外動脈進行比較。60天至分娩:子宮中動脈比髂外動脈更粗,震顫脈搏很強,此時子宮中動脈跨

    現代畜牧科技 2015年1期2015-10-21

  • 雙側髂動脈搭橋術后高HLA 抗體受者行再次腎移植一例
    合方式為受者右側髂外動脈與供者腎動脈進行端側吻合,靜脈吻合方式為受者右側髂外靜脈與供者腎靜脈進行端側吻合,輸尿管黏膜與膀胱黏膜直接吻合并常規留置D-J 管。術后常規采用三聯免疫抑制方案治療:他克莫司+嗎替麥考酚酯+糖皮質激素。術后受者恢復良好,血清肌酐逐漸降低,7 d 內降至正常水平。受者于術后第9 天突然出現無尿伴移植腎腎區疼痛,急診彩色多普勒超聲提示移植腎無血流,考慮移植腎動脈栓塞,予以急診切除移植腎并行病理學檢查。移植腎切除術后第14 天,受者手術處

    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 2015年1期2015-07-07

  • 髂外動脈有關的產后出血一例報道并文獻復習
    7%以上。然而對髂外動脈有關的產后出血及其介入治療鮮見報道,現報道在山西省人民醫院介入科接受治療的1例患者,并檢索國內外文獻,歸納整理,總結其共性,探討其影像特征及髂外動脈所相關的產后出血介入治療措施。1 病歷資料患者女,28歲。2013年7月因停經29周,發現前置胎盤3個月,無胎動3 d,就診于我院。外院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提示:宮內晚期妊娠,死胎,完全性前置胎盤。入院后行羊膜腔內依沙吖啶引產術,引產前為盡可能減少術中出血風險行UAE。以Selding

    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4年6期2014-11-01

  • 右側異常閉孔動脈1例
    合,使盆內血供與髂外動脈系統相連,從而形成骨盆單側的血供鏈[2]。異常閉孔動脈發生率較低,單側多于雙側。筆者在進行髂腹股溝入路治療骨盆骨折的解剖學研究時,發現一成年男性尸體標本出現右側異常閉孔動脈。1 解剖資料10%福爾馬林固定的成年男性尸體標本1例,身高約為172cm。解剖發現:于腹股溝韌帶深面上方,距離腹壁下動脈起點約1.5cm處,右側閉孔動脈以銳角發自腹壁下動脈,于髂外靜脈下內方走行,彎曲行經股環外緣繞向后方,約走行1.8cm后貼恥骨梳上方轉入小骨盆

    承德醫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3-26

  • 髂外靜脈撕裂病例1例
    張國輝 周志航右髂外靜脈撕裂病例1例張國輝 周志航1 病例資料患者萬某, 男, 24歲, 因“高處墜落后腹股溝處流血30 min, ”急診入院, 患者30 min前從工地約10 m高處落地, 并被一約半米長鋼筋從右大腿根部刺入, 工友自行拔出鋼筋,當時血流不止, 患者逐漸呈昏迷, 急由120患者送入本院,入院時查體:患者面色蒼白, 體溫不升, 血壓測不出, 脈搏捫不清, 右腹股溝處有一3 cm長圓形傷口, 探查通及腹腔,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5 ml。腹部CT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9期2014-01-23

  • 髂總動脈和髂外動脈彎曲畸形1 例
    九江33000)髂外動脈是髂總動脈的直接延續,很少發生畸形。作者在指導臨床醫學本科生局部解剖時,發現1 例髂總動脈和髂外動脈彎曲畸形,為積累國人體質資料,給臨床檢查、診斷與治療提供參考?,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0%的福爾馬林固定的男尸1 具,約45 歲,身高155 cm,發育正常,雙下肢對稱等粗,外觀無任何畸形。解剖顯露腹后壁及盆部的腹主動脈、髂總動脈、髂外動脈,用量角器測量其夾角,游標卡尺測量其徑線。2 結果圖1 髂總動脈和髂外動脈彎曲畸形解剖觀察腹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13年2期2013-02-22

  • 移植腎受者術前彩超檢查髂血管的臨床研究
    。主要檢測指標為髂外動靜脈位置、管壁及管腔情況,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頻譜情況[1]。2 結果①正常髂外動靜脈423例,在彩超下均顯示為內膜平整,管腔內的血流呈無回聲,高分辨率可顯示靜脈內流動的紅細胞,靜脈內徑大于伴行動脈的內徑,部分人能看見管腔內的瓣膜,髂外動脈內徑8.9mm±1.9mm,髂外靜脈內徑11.1mm±3.4mm,與臨床解剖文獻相似[2]。髂外動脈血流頻譜為高搏動性波型,舒張早期常有反向波存在,流速96cm/s±27cm/s;深吸氣后憋氣 (乏氏動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3年1期2013-01-24

  • 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并發髂外血管破裂1例
    骨折內固定術并發髂外血管破裂1例韓 娜,韓雙雙,李 泉髂外血管破裂;手術方法;并發癥;股骨頸骨折1 臨床資料患者女性,56歲。因右髖部摔傷后腫痛、活動受限3 d入院?;颊哂心X血栓病史11年,長期臥床,3 d前因不慎從床上跌落,出現右髖部腫脹、疼痛、活動受限。查體:右髖部輕度紅腫,右下肢縮短外旋畸形,右髖部局部壓痛(+),右腹股溝處壓痛明顯,右髖關節活動受限,右足背動脈搏動可觸及,右足趾端血運、感覺、活動可。DR示右股骨頸骨折。排除手術禁忌證,于入院后第2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13年5期2013-01-21

  • 髂外靜脈置管行血液透析臨床分析
    均有其優缺點,而髂外靜脈置管作為近年新發展的血管通路,近年漸有不少報告。本文將回顧性分析我院采用髂外靜脈置管行血液透析的病例60例,探討其應用前景及并發癥的防治方法,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采用髂外靜脈置管行血液透析,對照組采用股靜脈置管行血液透析。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礙、穿刺部位感染、腹水、過度肥胖及患者興奮、燥動不配合者。1.2 方法1

    河北醫藥 2011年15期2011-11-08

  • 兩種貓腎移植部位的手術方法比較試驗
    窩內,將腎動脈與髂外動脈端端吻合(end to end,ET E),腎靜脈與髂外靜脈端側吻合。左腎移植于右髂窩內,右腎移植于左髂窩內。另外一種是將腎動、靜脈分別與第4、5腰椎部位的腹主動脈、后腔靜脈端側吻合(end to side,ETS)。對比結果顯示,腎動脈與腹主動脈端側吻合術(ETS)與傳統的腎動脈與髂外動脈端端吻合術(ETE)相比較,能更好的顯露移植部位,更為方便的進行顯微操作,能有效的縮短手術時間、減少了移植臟器的熱缺血時間。并且能避免ETE術式

    中國獸醫雜志 2011年5期2011-02-14

  • 應用高頻超聲評價辛伐他汀對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兔的不同時期的左髂外動脈進行在體檢測血管內皮功能。1 材料與方法1.1 動物模型的制備日本大耳白兔50只,3~4個月,雌雄不限,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飼養,經1周適應性飼養后隨機分為3組:A組為對照組(5只),喂正常顆粒飼料;B組為AS模型組(25只),喂養混合飼料(含1%膽固醇+2%蛋黃粉+5%豬油);C組為辛伐他汀治療組(20只),喂養混合飼料4周后加喂辛伐他汀10mg/kg。各組兔每天飼料量約150g/只。動物單籠飼養,自由飲水,喂養至16周。1.2 試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0年8期2010-07-19

  • 應用高頻超聲評價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
    不同時期兔檢測左髂外動脈血管內皮功能,同時進行病理學檢查。1 材料和方法1.1 動物模型的制備日本大耳白兔35只,3~ 4個月齡,雌雄不限,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飼養,經 1周適應性飼養后隨機分為:A組,對照組(10只),喂正常顆粒飼料;B組,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組(25只 ),喂養混合飼料(含 1%膽固醇+2%蛋黃粉+5%豬油)。各組兔每天飼料量約150g。動物單籠飼養,自由飲水,喂養至16周。1.2 試劑與儀器使用 Logiq 9彩色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頻率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0年5期2010-07-12

  • Corona mortis的解剖學研究
    mortis是髂外血管系統和閉孔血管之間的吻合支血管,位于恥骨上支的腹側壁。它可以是動脈的吻合、靜脈的吻合,也可能是閉孔動脈發自于髂外血管系統的表現,存在率 80%左右[1~3]。在骨盆、髖臼骨折經髂腹股溝入路手術時,若傷及這個血管可引起大出血。2002年 9月~2004年 12月,我們對 40側骨盆尸體標本進行解剖,觀察介于髂外血管系統和閉孔血管之間吻合血管的存在率、部位、直徑,為骨盆、髖臼骨折經髂腹股溝入路手術提供解剖學依據。1 材料與方法經髂腹股溝

    山東醫藥 2010年44期2010-04-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