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棉

  • 早熟棉花品種中棉所9B02 選育及栽培技術
    改良,最終培育出中棉所9B02。1 親本來源及選育過程中棉所9B02 親本組合為中945/ 中964。 其中,母本中945 為自育早熟、豐產、轉基因抗蟲常規棉品系,父本中964 為自育早熟、優質非轉基因常規棉品系。 2009 年以中945 為母本,以中964 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同年F1送海南進行南繁加代。2010—2012 年采用多生態點選擇, 通過早代纖維品質測試、 抗病蟲鑒定等常規育種方法進行篩選,并進行冬季南繁加代;2013 年,對F8開展株行比較

    中國棉花 2023年12期2024-01-13

  • 甲哌與幾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混配對棉花內源激素含量及生長發育的影響
    55000;2.中棉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安陽 455000)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植調劑)調節棉花內源激素含量水平,進而調控棉花生長發育,是實現棉花高產、高效、優質栽培的重要技術手段[1-2]。在我國棉花生產中,植物生長延緩劑甲哌(又稱縮節胺)已普遍用于防止棉花徒長、塑造合理株型、優化成鈴結構和促進早熟等方面[3-4]。 同時,為進一步改善棉花葉片功能、增加結鈴數和提高鈴重,一些植物生長促進劑如蕓薹素內酯、胺鮮酯和復硝酚鈉等被用來與甲哌配合使用[5-

    中國棉花 2023年10期2023-12-11

  • 棉花種子萌發期耐鹽機理初探
    ,其中優質豐產的中棉9001[11]、豐產多抗的中棉所49[12]以及鹽敏感型棉花品系中J0102[13]均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優質高產宜機采的塔河2 號[14]和新陸中82 號[15]由新疆塔里木河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 試驗設計種子發芽試驗采用紙上發芽法。以200 mmol·L-1的NaCl 溶液進行鹽脅迫處理(S),以加相同體積的蒸餾水處理為對照(CK)。選取大小均勻且飽滿的棉花種子用10%(體積分數)的H2O2浸泡消毒15 min,

    中國棉花 2023年5期2023-06-29

  • 轉基因抗蟲雜交棉中棉所9711 的選育及栽培技術
    本來源及選育過程中棉所9711 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的抗蟲雜交棉品種。母本P521A 是以中棉所16優系作為輪回親本,與優質材料P521 進行回交轉育而成,父本GKz 中雜A49-668 是從中棉所17×GK1雜交后代中系統選育而成。2009 年配制雜交組合,2010-2012 年進行小區品種比較試驗,2013-2014年在黃河流域棉區(河南、河北、山東)的多點比較試驗中表現突出;2015 年和2020 年先后獲得有效區域為黃河流域的國家農業轉

    中國棉花 2023年3期2023-05-10

  • “寬早優”模式棉花纖維品質優勢探究
    包括新陸早50、中棉所641、中棉所92、中棉所70 F2。試驗小區行長10 m,寬2.28 m,小區面積為22.80 m2。 田間管理措施同當地常規大田。1.2 樣品采集及測定收獲前每個小區選擇有代表性的棉株5 株,分下(第1~4 果枝)、中(第5~8 果枝)、上(第9 及以上果枝)3 個部分收獲,5 株混合為1 個樣品。 軋花后取不同部位棉纖維15~20 g 送原農業部(現為“農業農村部”) 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HVI 校準棉花標準校準)纖維

    中國棉花 2022年10期2023-01-09

  • 早中熟常規棉中棉所96A(中棉所116)選育及栽培技術
    本來源及選育過程中棉所96A(中棉所116)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49[1]為母本,以自育品系中221 為父本,雜交后通過定向選擇、抗性篩選和生態選育而成的早中熟常規棉品種。1.1 親本材料母本中棉所49 為2004 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早中熟棉花品種。 父本中221是采用生態育種、 穿梭育種等常規育種技術手段,從三9757×中298 后代若干優系中篩選出的具有豐產、優質、抗病性強等優良特性的自育品系。1.2 選育過程2005

    中國棉花 2022年2期2022-11-23

  • 中熟轉基因抗蟲棉中棉所9708 選育及栽培技術
    0)1 選育過程中棉所9708 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的轉基因抗蟲棉品種,利用自育優質、高產材料P851A 為母本,以轉抗蟲基因材料GKz 中雜A49-668 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采用全程性狀鑒定和系譜法選育而成。 2003 年在河南安陽配制雜交組合,2004―2005 年混收混種,同時進行抗病蟲性鑒定;2006―2012 年,通過篩選優良單株、加代、株系比較試驗,優中選優;2013―2015 年進行多年多點品系比較試驗,中棉所9708 表現突出。

    中國棉花 2022年8期2022-11-08

  • 檔案見證歷史 承載“中棉所精神”
    檔案室(以下簡稱中棉所)舉辦了為期10天的檔案展覽宣傳活動,共展出12個展架,內容包括文件、圖片、實物等檔案材料共計200余件。目前,中棉所檔案室保存檔案共計1.3萬多卷,主要包括文書檔案4860卷、科技檔案4130卷、基建檔案3150卷、成果檔案970卷,檔案記錄和見證了中棉所從建所初期條件艱苦到今天取得豐碩成果的發展歷程。檔案宣傳展覽是挖掘利用檔案資料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是展示檔案資源、加強檔案宣傳、提升檔案價值的表現形式。本文通過檔案宣傳展覽活動,總

    辦公室業務 2022年12期2022-11-01

  • 抗病棉花品種中棉所143
    0)1 選育過程中棉所143(原代號為中1619)是以中棉所49[1-2]為母本,以中棉所12×庫車-6 的F1為父本,雜交后通過南繁加代和逆境篩選,系統選育而成的常規棉花品種。2006 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試驗農場配制雜交組合中棉所49×(中棉所12×庫車-6),同年將雜交F1種子進行南繁加代;2007 年在河南安陽種植F2種子, 同年年底在海南種植F3種子;2008—2009 年混收混種;2009 年從F5中進行單株選擇,共選出37 個單株;2

    中國棉花 2022年7期2022-10-08

  • 高溫脅迫對棉花葉綠素的影響
    上用的棉花材料“中棉92”、“中棉60”、“新海54”、“新海45”。于4月21日播種,種植密度1.5萬株·667m-2,按照常規栽培方法管理。1.2 高溫處理模擬大田種植的自然高溫脅迫環境,并保證非處理期間處理組與對照組種植條件無差別,參照小麥進行高溫脅迫處理類似的方法[3],于棉花盛花期直接在試驗田中設計增溫棚對處理組棉花進行高溫脅迫處理。增溫棚用0.1mm厚無色透明聚乙烯塑料薄膜制成,長2m,寬0.8m,高1m,并在里面放入溫度計測量溫度。在6月27

    農業與技術 2022年16期2022-09-01

  • 早熟抗蟲棉品種中棉所141
    本來源及選育過程中棉所141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自主選育的早熟棉花新品種。2010年以中棉425[1]為母本,以自育的結鈴性強的品系中619為父本雜交,經多年系統選育,以及抗病、抗蟲、豐產性、生態適應性鑒定,得到早熟、大鈴、穩產的決選系中棉EB003。2016年獲得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農基安證字(2016)第145號],準許在黃河流域生產應用,有效期為2016年12月31日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續申請國家農業轉基因生

    中國棉花 2022年5期2022-07-18

  • 早熟棉花品種中棉EB001
    為母本,與父本中棉425[1]雜交;在海南加代繁殖,從后代中篩選優良單株, 經多年株行、 株系的抗病、抗蟲、豐產性鑒定,得到決選系中棉EB001。 2014-2017 年,該品系參加多點品種比較試驗,表現出早熟、豐產、穩產,綜合性狀優良。 2018-2019 年參加河南省夏棉區域試驗和黃河流域棉區早熟常規品種區域試驗,2020 年參加河南省夏棉生產試驗和黃河流域棉區早熟常規品種生產試驗。 2016 年獲得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農基安證字

    中國棉花 2022年4期2022-06-29

  • 棉花品種中棉所135 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
    0)1 選育過程中棉所135(原代號:中MB1460)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和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優質轉基因棉花新品種。母本是原山東棉花研究中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合作選育的中早熟常規抗蟲棉品種魯棉研29 號[1],父本是在sGK9708×0-153 構建的重組自交系(RIL)群體中選育出的優質品系69307系[2]。 2008 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東場(河南省安陽縣)試驗地配制雜交組合,2008―2010

    中國棉花 2022年1期2022-04-06

  • 中熟轉基因抗蟲常規棉品種中棉EB005
    棉花研究所選育出中棉EB005。 下面對該品種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術要點進行簡要介紹。1 親本來源及選育過程該品種是2010 年以高產的育種材料102732為母本,與父本中棉425[1]雜交,后經海南加代擴繁,并進行抗病性、抗蟲性、豐產性鑒定,通過多年多代系統選育,2012 年進一步提純而選育出的新品系。該品系在2013―2017 年所級品系比較、多點生態適應性試驗中,抗病性、豐產性突出,且纖維品質優良。 2018―2019 年參加河南省常規春棉區

    中國棉花 2022年12期2022-03-16

  • 中棉所139的豐產穩產性及適應性分析
    的重要環節之一。中棉所139 于2021 年通過國家審定(審定編號: 國審棉20210021, 區域試驗代號: 中棉所99007)。 本研究以2018―2019 年黃河流域棉區中熟雜交品種區域試驗數據為基礎, 利用GGE 雙標圖對中棉所139 的豐產穩產性和適應性進行綜合評價,為品種推廣提供參考。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設計研究數據來自2018―2019 年黃河流域棉區中熟雜交棉組(D 組)區域試驗的皮棉產量數據(表1)。 2018 年參試品種13 個,

    中國棉花 2022年11期2022-02-14

  • 國審早中熟常規棉新品種 ——中棉所96B
    0)1 選育過程中棉所96B 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以98-119 為母本,以(新陸中36 號×29-1)為父本,采用多基因聚合育種系統選育而成的早中熟陸地棉常規品種。 2008 年在海南三亞配制雜交組合,2009年將F1種植在新疆進行抗病性鑒定,2010―2013年在新疆、海南兩地不同生態環境進行產量、品質和抗病性等鑒定與篩選,于2014 年選育出產量高、纖維品質優異、抗逆性較強、適于機采的新品系中棉所96B。 2017―2018 年參加西北內陸棉區

    中國棉花 2021年4期2021-12-05

  • 不同熟性棉花品種冠層溫度分布特點
    (0 Shi)、中棉所50(CCRI 50)、中棉所60 (CCRI 60)、冀棉研228 (Ji 228)、中棉所3799 (CCRI 3799)、通騫一號(TQ No.1)。 播種時間為4 月19 日,種植密度為10.5 萬株·hm-2,每個小區10 行,行距0.8 m,行長8 m,小區面積64 m2。 試驗地為冬季休閑的長期棉花連作地塊,土壤質地為輕壤土,均施基肥速效氮225 kg·hm-2,P2O5150 kg·hm-2和K2O 225 kg·hm

    棉花學報 2021年2期2021-04-14

  • 機采棉品種中棉所131 選育及栽培技術
    0)1 選育過程中棉所131(原代號:中MB901)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自主培育的優質轉基因機采棉新品種。 其父本MBI9915[1]是利用中棉所36[2]與海1雜交、 回交, 系選出的優質非抗蟲品系,CRI70-92是利用國審優質棉中棉所70[3]構建的重組自交系群體選育出的優質品系。 2012 年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自育品種中棉所112(中MB9029)[4]為母本,以MBI9915 和CRI70-92 分別為父本,在河南安陽配制中MB90

    中國棉花 2021年12期2021-03-23

  • 早熟優質陸地棉品種中棉113 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要目標[2]。 中棉113 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牽頭選育的綜合性狀優良、適宜機采的早熟優質陸地棉新品種,2019 年通過甘肅省農作物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甘審棉20190003),并通過同一生態區引種, 在新疆中試示范, 成為2021 年新疆兵團第六師、第七師棉花主栽推薦品種。 2020 年經農業農村部審核,中棉113 獲得進出口種子經營許可證和海關報關登記證書,允許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2019—20

    中國棉花 2021年1期2021-01-03

  • 不同硒源葉面肥對棉花的生長效應
    材料供試棉花品種中棉所65、中棉所76、中棉所71由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提供,晶華棉113、晶華棉116、錦紅棉15由湖北省荊州市晶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供試硒肥亞硒酸鈉(分析純,AR≥98%)為山東西亞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產品,EDTA Se為山東省曹州農用化學有限公司產品,生物有機硒為湖北華龍西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1.2 試驗設計采用裂區設計,以硒源為主區、品種為裂區。主區設4個處理:①Na2SeO4(A1);②生物有機硒(A2);③EDTA Se(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20年5期2020-09-28

  • 206份棉花資源的優選鑒定及聚類利用研究
    ,黃河流域棉區的中棉所58的生育期為102 d,是該批優選棉花資源中生育期最短的棉花品種??傊?,該批優選資源的生育期適中,是中早熟或早熟棉花新品種培育的理想親本材料。表2 優選棉花資源生育期棉區生育期/d資源/份占比/%黃河流域≤110.0(早熟)110.1~125.0(中早熟)123516.046.7長江流域≤110.0(早熟)110.1~125.0(中早熟)2192.725.3西北內陸≤125.0(早熟)125.1~140.0(中早熟)304.00.0

    種子 2020年6期2020-07-09

  • 1985―2019 年河南省棉花品種審定和利用情況概述
    50002;5.中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州450001)1993―2003 年, 河南省棉花種植面積僅次于新疆,位居全國第2,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近16年來,由于植棉費工、價格低迷等原因,河南省棉花種植面積下滑明顯[1]。 2019 年,河南省棉花面積為3.38 萬hm2,降至全國第8 位。 從歷史角度看,品種在棉花生產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河南省棉花生產的興衰與品種的選育、審定和利用有著密切的關系。 面對目前河南省棉花生產的不利形勢,如何從品種入手

    中國棉花 2020年5期2020-06-08

  • 2018年黃河流域棉花品種早熟組(運城點)區域試驗
    試驗。結果表明,中棉所1602的皮棉產量較對照中棉所50號增產極顯著,可以在山西省運城市進一步示范種植。關鍵詞? ? 棉花;品種;早熟;黃河流域;2018年中圖分類號? ? S562.037? ? ? ? 文獻標識碼? ? A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6-0034-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6期2020-04-23

  • 新疆南疆不同棉花品種的生長特征及其品質分析
    共計6個,分別為中棉所75號、魯棉研36號、中雜7號、中棉所57號、中棉所88號和中棉所60號,播期為4月10 ~ 17日,播種密度為15.25×104株/hm2。采用機采棉種植模式,1膜6行,每區5膜,9 m長,行距配置為(66+10) cm,小區面積102.6 m2。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其他田間管理同一般高產棉田。表1 新疆南疆阿拉爾地區氣候特征Table 1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Alaer Region in

    新疆農業科學 2020年4期2020-04-07

  • 早熟、高產轉基因抗蟲棉品種 ——中棉所94A2941
    本來源及選育過程中棉所94A2941 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于2010 年以豐產、 長勢強的育種中間材料055428 與055423 的F1為母本,以中棉425[1]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經海南加代,從后代中篩選優良單株, 經株行株系的抗病、 抗蟲、 豐產性鑒定,750513 品系表現突出,2012 年進一步提純,決選系為中2941(系名中棉所94A2941)。 在所級品比、多點生態適應性試驗中,表現早熟、穩產,綜合性狀優良。 2017―2018 年參

    中國棉花 2020年12期2020-01-08

  • 適宜機采的棉花新品種 ——中棉所126
    本來源及選育過程中棉所126(原代號:中棉所EM1706)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轉抗蟲基因早熟常規機采棉品種。中棉所126 是2012 年以自育早熟、優質、非轉基因育種中間材料071239 為母本,以早熟、豐產、抗棉鈴蟲材料中棉所94A1822[1]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經海南加代,從后代中篩選優良單株,經株行、株系的抗病性、抗蟲性、豐產性鑒定選育而成。 2018 年12 月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農基安證字(2018)第370 號

    中國棉花 2020年10期2020-01-08

  • 適合油(麥)后種植的高產優質抗蟲品種中棉所115
    0)1 選育過程中棉所115(區試代號CRIZ140203)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的高產、優質、早熟、抗蟲棉花雜交種(ZB1A×GKz 中雜A49-668)。 母本ZB1A 是以中棉所12 優系作輪回親本, 與優質早熟親本ZB1 進行回交轉育而成; 父本GKz 中雜A49-668 是中棉所17 與GK1 雜交,經多代系統選育而成。2009 年配制雜交組合,2010―2013 年在黃河流域連續開展多年多點評比試驗, 表現突出,2015 年獲得國家農業

    中國棉花 2020年5期2020-01-08

  • 中棉所99001在湖南省機采棉品種試驗中的主要結果
    德415101)中棉所99001 是以自育的常規高產抗病陸地棉新品系中9018 為母本, 以通過國家審定的轉基因抗蟲棉品種魯棉研28 號為父本進行雜交, 經過系譜法選育而成的適宜機采的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 2015 年獲得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農基安證字(2015)第 187 號],有效區域:長江流域。 2019 年5 月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審定編號:湘審棉 20190009)[1]。1 特征特性1.1 形態性狀中棉所99001 植

    中國棉花 2020年4期2020-01-08

  • 早熟、優質棉花新品種 ——中棉425
    陽455000)中棉425 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早熟、轉基因抗蟲棉品種。 2015 年4 月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生產應用)[農基安證字(2014) 第055 號],2019 年7 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棉20190013。中棉425 在黃河流域棉區夏播種植生育期98 d,纖維品質類型Ⅱ型,兼具早熟和優質的特點,適于黃河流域棉區麥(蒜)后直播,實現糧棉一年兩熟。1 選育過程中棉425 是2007 年以自育早

    中國棉花 2020年6期2020-01-07

  • 不同棉花品種棉葉螨的發生動態
    料供試棉花品種為中棉37、中棉42、中棉43、中棉47,種子從當地種子公司購買。中棉47、中棉43是當地常栽的棉花品種,中棉37 和中棉42 是新栽種的品種。1.2 試驗地概況試驗于2016—2017 年連續2 a 在7 月上旬到9 月下旬在阿克蘇柯坪縣啟浪鄉(東經78°02′~79°57′,北緯40°02′~40°57′)棉田進行。該地屬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日照充足、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春夏季多干熱風,年均氣溫11.4 ℃,年均降水72 mm,7—9 月

    山西農業科學 2019年8期2019-08-17

  • 中棉所100免整枝高產栽培技術探討
    培技術進行管理。中棉所100 是2016年通過國家審定的轉基因抗蟲棉常規品種,該品種具有豐產性好、早熟性好、抗病性好等特點[5]。2016―2017年對中棉所100 進行不同種植密度和免整枝栽培措施的試驗,以期對中棉所100 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1 材料和方法1.1 試驗地點和材料田間試驗于2016―2017年在中棉所試驗農場東場(河南省安陽縣)進行,試驗地為多年連續種植的棉田,中等肥力,有良好的排灌條件。播種方式為機器開溝,人工撒播,然后機器覆

    中國棉花 2019年7期2019-08-03

  • 中棉所41”棉花月球生長培育成功
    棉花研究所提供的中棉所41的棉花種子產生的。據悉,作為嫦娥四號創新之一的生物科普試驗,對生物物種的篩選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除了種子要能夠適應月球表面的極端條件外,還要能耐高溫、耐凍,并且能抗輻射、抗干擾。之所以選中棉花種子,是因為棉花具有良好的抗逆境能力,一直以來都是鹽堿旱地的“先鋒作物”。經棉花所對多個棉花品種進行比對和篩選,最終確定由“中棉所41”種子完成此次科研使命?!?span class="hl">中棉所41”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轉雙價基因抗蟲棉品種,其豐產性好,在國內

    農村百事通 2019年10期2019-05-29

  • 中棉所109在浙江金華植棉區油后直播對比試驗初報
    轉基因抗蟲雜交種中棉所109 進行油后直播對比試驗,為該品種在金華地區示范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為金華棉花傳統產業的振興發展提供可靠的技術儲備。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試驗地點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羅埠鎮(農業農村部棉花高產創建核心示范片)花園村和青陽鄭村,試驗田為多年連作棉田,前作油菜,土壤均為沙壤土。早熟棉品種中棉所109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提供,生育期99 d,適于油后直播;對照為當地主栽品種中棉所63,由中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市場

    中國棉花 2019年4期2019-05-15

  • 4個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種在九江地區的比較試驗
    000)為了驗證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種[1]在九江地區的適應性,示范和推廣雜種優勢強、高產穩產、優質抗逆的標準化雜交棉品種,2017年在九江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進行了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種比較試驗,通過集成新品種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為其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試驗在九江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九江市柴桑區馬回嶺鎮劉家村進行,試驗田土壤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油菜。供試棉花品種共5個:中棉所55、中棉所63、中棉所66、中棉所71、贛雜

    浙江農業科學 2019年1期2019-01-28

  • 豐產抗病轉基因抗蟲棉雜交棉 ——中棉9101選育
    本來源及選育過程中棉9101 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豐產、抗病、轉基因抗蟲棉雜交種,組合為中278 系×中 201 系。 母本中 278 系來源于冀棉616×中棉所 49, 父本中 201 系來源于中棉所25×中棉所12。 母本和父本選育經過:2007年以冀棉616×中棉所49 和中棉所25×中棉所12 分別配制雜交組合,2008―2010年采用冬季南繁加代,河南安陽、山東東營等多生態區選擇[1],早代進行纖維品質測試,抗病蟲性鑒定利用DNA 分

    中國棉花 2019年12期2019-01-04

  • 優質、早熟轉基因抗蟲棉雜交種 ——中棉所109
    本來源及選育過程中棉所109(區試參試代號CRIZ140103)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優質、早熟、轉基因抗蟲棉雜交種。父本為高抗棉鈴蟲的優良品系GKz 中雜A49-668,選育經過:2007年收集優良種質材料,配制組合中棉所17[1]×GK1 并南繁加代,在雜交后代各世代群體中選擇大量單株并對各項農藝性狀進行鑒定,通過優中選優的評比篩選培育而成。母本為豐產、抗病品系L28A,選育經過:通過將綜合農藝性狀優良的早熟豐產抗病品種中16 選系作為輪回親

    中國棉花 2019年4期2019-01-04

  • 新疆棉花主栽品種對2種棉花苗期病害抗性分析
    試品種及種子處理中棉系列品種有中棉32號、中棉43號、中棉46號、中棉49號、中棉50號、中棉66號、中棉72號和中棉88號。均從新疆中棉有限公司購買。新陸早系列品種有新陸早21號、新陸早36號、新陸早38號、新陸早40號、新陸早45號、新陸早46號、新陸早48號、新陸早49號、新陸早51號、新陸早53號、新陸早57號和新陸早61號。均從昌吉國際種子市場購買。種子處理方法為3% 次氯酸鈉液浸種1 min。1.2 方 法1.2.1 接種致病菌的人工接種均采用

    新疆農業科學 2018年6期2018-08-30

  • 高溫脅迫對中棉所63及其親本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影響
    0]。本文通過對中棉所63及父、母本在高溫條件下葉綠素熒光參數變化的分析,為中棉所63在長江流域棉區的推廣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及處理試驗于2016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東場高溫生長箱進行。供試材料中棉所63、中棉所63母本(9053)和中棉所 63父本(sGK9078)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育種室提供。供試材料于4月25日播種,5月15日定苗。中棉所63及父、母本各選擇長勢均勻、發育正常的盆栽20盆,每盆3株。7月5日,中

    中國棉花 2018年3期2018-04-09

  • 報告文學發展史上的新收獲 ——評長篇報告文學《中國棉》
    法,真實地記錄了中棉所近60年的發展歷史。作者在以不小的篇幅介紹了棉花的復雜坎坷的種植歷史后(這部分即可使讀者獲得豐富的關于棉花的知識),即以此為背景,開始了對中棉所發展軌跡的勾勒。從周艷麗的筆下,我們得知,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充分意識到棉花不僅是農業經濟作物,同時也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因此高度重視棉花生產,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必須把棉花抓緊”。即使在文革那樣的特殊歲月,毛澤東主席也從未放松對于棉花生產的關注。

    殷都學刊 2018年2期2018-01-23

  • 早熟、優質棉花新品種 ——中棉所103
    本來源及選育過程中棉所103(原代號新石K23)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與石河子農業科學研究院聯合選育的早熟棉花新品種。2007年以早熟、豐產品系05-13-50為母本,優質、抗病品系06-2-17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南繁加代;2008―2010年先后種植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枯萎病、黃萎病混生病圃以及枯萎病選擇圃進行連續定向選擇,提高育成材料的抗病性。2011―2013年參加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內株行、株系、品系預備試驗。中棉所103于2014

    中國棉花 2018年7期2018-01-15

  • 早熟轉基因抗蟲棉品種 ——中棉所94A1822
    0)1 選育過程中棉所94A1822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培育,以早熟、結鈴性好的育種中間材料502165為母本,以長勢強、抗病蟲材料中棉425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F1海南加代,2006年從其F2中選育優良單株,后經株行、株系的抗病、抗蟲、豐產性鑒定,以早熟、豐產為前提,兼顧株型、結鈴性與衣分諸因素的協調與配合,進行后代純化與提高,其中決選品系051822綜合性狀優良,定名為中棉所94A1822。該品種2015―2016年參加湖南省機采棉品種區域試驗,

    中國棉花 2018年4期2018-01-14

  • 中棉所50在鄂東棉區的適宜播期和種植密度探究
    um L.)品種中棉所50在鄂東棉區的適宜播期和種植密度,分別設置6個播期和6個密度進行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播期和種植密度對短季棉中棉所50農藝性狀和產量性狀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為確保獲得較高水平的產量,應在6月上旬之前完成播種,適宜種植密度為7.50萬~9.00萬株/hm2,最適種植密度為8.25萬株/hm2,當播期為5月25日,種植密度為8.25萬株/hm2時,其皮棉產量最高為1 445.29 kg/hm2。關鍵詞:棉花(Gossypium hirsu

    湖北農業科學 2017年22期2017-12-25

  • 外源水楊酸對鹽脅迫下棉花幼苗激素含量及生長特性的影響
    830052)以中棉所4l號和中棉所49號為試驗材料,通過盆栽試驗,研究外源水楊酸(SA)對鹽脅迫下棉花幼苗激素水平和生長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1)0.6%NaCl脅迫條件下,棉花幼苗葉片中ABA含量增加,CTK、GA和IAA含量減少,在0.05mmol·L-1SA浸種+0.2mmol·L-1葉面噴施復合處理下,中棉所 41號和中棉所 49號幼苗中ABA含量分別降低了 59.14%和 76.71%,CTK、GA、IAA含量分別提高了 55.39%、21.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7年5期2017-12-18

  • 略論民國時期河南美棉的引種與推廣
    廣,美棉取代傳統中棉成為棉花種植的主體。河南引進美棉品種是為適應近代棉紡織工業發展的需要,地方農政機關大力倡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鐵路開通等多種因素也為美棉的引進、推廣起到推動作用。美棉的種植,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改變了農作物的種植結構,提高了棉花生產的商品化。但美棉的推廣也使糧食作物種植受到擠壓,造成區域農業畸形發展?!碴P鍵詞〕 近代河南;美棉;中棉;三農〔中圖分類號〕K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769(2017)05-0193-

    社會科學研究 2017年5期2017-11-01

  • 陸地棉種質資源萌發出苗期耐鹽性鑒定
    疆自治區16個、中棉所26個、湖北省7個、遼寧省4個、北京市4個、山西省3個、江蘇省2個、陜西省2個、四川省2個、安徽省1個、云南省1個、上海市1個、海南省1個,以及美國16個、前蘇聯4個、其它外國地區6個 (表3)。試驗用種產自2013、2014年在山東泰安種植收獲的正常成熟棉花。1.2發芽率測定先對種子進行濃硫酸脫絨,然后選取飽滿一致的種子用0.1% HgCl2消毒15 min,洗凈晾干備用。處理設置鹽濃度為0.4%(鹽濃度為NaCl質量占干石英砂的重

    山東農業科學 2017年9期2017-10-17

  • 中棉所品種在新疆的推廣轉化歷程及未來展望
    陽455000)中棉所品種在新疆的推廣轉化歷程及未來展望黃殿成 孫君靈 趙 翔 張西嶺(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安陽455000)通過查找文獻,結合作者自身實踐,簡述了新中國成立后新疆棉花生產發展的成就,分析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品種對于新疆棉花生產做出的貢獻,總結中棉所在新疆推廣轉化品種采取的舉措,展望中棉所品種未來在新疆推廣轉化的前景。品種;推廣;舉措;展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下簡稱新疆)光熱資源豐富,具有發展棉花生產的獨特有利生態條件。但是在新中

    中國種業 2017年8期2017-02-02

  • 我國科學家成功培育“無膜棉”
    功無膜棉新品系“中棉619”,實現了不用薄膜也能種植棉花的重大突破。新疆是全國最重要的產棉區,但殘膜也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截至2016年,新疆的地膜覆蓋面積已近333.33萬公頃,地膜總使用量達15億千克。本次培育成功的無膜棉新品系“中棉619”,可以晚播種10多天,正好躲過了春天播種時的低溫;由于具有早熟的特點,又巧妙地躲過了秋天收獲時遇到的低溫霜凍等不良氣候。通過這些特點,實現了不再需要覆蓋地膜的目標。(蔣建科)

    今日農業 2017年9期2017-01-31

  • 品種質量改進與農業生產率提高 ——基于近代棉業調查的實證研究
    進;農業生產率;中棉;美棉一、引言農業是近代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其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截至20世紀30年代中期仍高達60%左右[1]272。對于農業經濟發展情況進行細致的定量研究,有助于學界對于近代中國經濟增長的整體趨勢做出清晰的定性判斷。然而,近代中國的農業經濟究竟是處于長期停滯狀態,還是經歷了一個溫和但真實的增長過程,學界并未得出一致性的結論。近年來,通過大樣本微觀歷史數據的詳細整理,現有文獻針對上述問題展開了具有開創性的實證研究工作。通過對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3期2016-06-07

  • 中棉所87
    中棉所87編者按:農諺說“谷雨前,好種棉”,很快就是棉花的播種季節了。本期特別策劃邀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的多位專家為讀者朋友推介新品種、解答棉花栽培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有問題的讀者也可致電0372-2562251、2562289進行咨詢?!?span class="hl">中棉所87”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的轉基因抗蟲棉雜交種(F1),于2013年1月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在浙江省及相似棉區種植。該品種為中早熟品種,植株筒形、較緊湊;莖稈柔軟,葉片中

    鄉村科技 2015年5期2015-08-15

  • 中棉所3013與中棉所49品種比較試驗初報
    勒 841503中棉所3013與中棉所49品種比較試驗初報王瑞軍1,羅巧2,馬冬梅3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庫爾勒 841000;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四團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庫爾勒 841506;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一團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庫爾勒 841503以中棉所3013、中棉所49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在地處新疆塔里木地區的三十一團、三十四團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兩個參試品種均適宜作為機采品種,中棉

    種子科技 2015年7期2015-05-24

  • 7個雜交棉品種在金衢盆地的試種表現
    棉新品種有7個:中棉所87,國豐棉12,金雜棉3號,中棉所63,南抗9號,湘雜棉21號,鄂雜棉10號;還有慈抗雜3號。1.2 處理設計試驗以品種為處理,以慈抗雜3號為對照(CK)。采取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22.70 m2,重復3次。小區行長473 cm,平均行距120 cm,株距43 cm。田間四周設置保護行。采用塑膜營養缽育苗移栽技術,4月15日播種,5月8日移栽。移栽時基肥667 m2溝施45%氮磷鉀復合肥15 kg,鈣鎂磷肥25 kg。追肥5月20

    浙江農業科學 2015年8期2015-03-11

  • 中棉所60』麥、棉高效套種模式
    中棉所60』麥、棉高效套種模式“十二五”以來,國家對糧食采取了最低收購價格保護政策,相對棉花而言,單作棉花并沒有種植糧食的效益高,因而出現了糧食與棉花爭地的局面?!胞?、棉套種”既能解決糧食供應問題,又能解決棉花供求關系,還能解決春棉單作帶來的冬春季棉田閑置問題,是一種值得研究推廣的種植模式。2010—2011年,筆者所在團隊在河南省扶溝縣開展了“中棉所60”與小麥不同套種模式研究(包括五一式、四一式、六二式),結果表明“六二式”栽培效益更優?,F將其主要技

    鄉村科技 2015年3期2015-02-21

  • 中棉所87
    中棉所87編者按:農諺說“谷雨前,好種棉”,很快就是棉花的播種季節了。本期特別策劃邀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的多位專家為讀者朋友推介新品種、解答棉花栽培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有問題的讀者也可致電0372-2562251、2562289進行咨詢?!?span class="hl">中棉所87”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的轉基因抗蟲棉雜交種(F1),于2013年1月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在浙江省及相似棉區種植。該品種為中早熟品種,植株筒形、較緊湊;莖稈柔軟,葉片中

    鄉村科技 2015年3期2015-02-21

  • 耐鹽差異性不同棉花品種的抗氧化酶活性及SNP/InDel分析
    耐鹽性息息相關。中棉所35 與中棉所12 親緣關系較近而耐鹽性差異顯著[8],其耐鹽差異性機理值得探討。本研究旨在揭示鹽脅迫下棉花抗氧化酶體系的生理活性變化,深入了解棉花耐鹽性生理調節機理;同時,以陸地棉遺傳標準系TM-1 為參考,對中棉所35 和中棉所12 單核苷酸多態性(SNP)進行初步鑒定,為棉花耐鹽分子育種提供科學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耐鹽材料中棉所35、鹽敏感材料中棉所12 和陸地棉遺傳標準系TM-1 均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國

    江蘇農業學報 2014年5期2014-12-23

  • 不同棉花品種棉纖維發育過程中生化物質的比較
    :選用陸地棉品種中棉42和新陸早36為材料,測定了開花后棉纖維發育過程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及相關酶活性的動態變化。結果表明,棉纖維發育過程中兩品種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在開花后7~21 d急劇下降,其中中棉42在開花21 d后趨于平緩,新陸早36在開花21 d后仍下降明顯,在開花后28 d才趨于平緩;可溶性糖含量在開花后7~14 d下降,至開花后14 d又急劇上升,開花后21 d時達到最大值,隨后又開始快速下降, 開花后35 d時可溶性糖含量最小,此后

    湖北農業科學 2014年4期2014-05-04

  • 不同雜交棉二代種子產量對比試驗
    .1 參試品種:中棉所48號F1、魯棉研15號F1、鑫雜0836 F1、中棉所 48 號 F2、魯棉研 15 號 F2、鑫雜 0836 F2,對照為常規品種中棉43號。1.2 試驗方法:試驗地位于阿克蘇市西郊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試驗站,前茬作物為玉米,土壤肥力中等,土地較平整,路渠配套。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設計,每個品種重復3次,共7個處理,共有小區21個。采用145 cm寬膜,一膜4行。株行距配置為 (30+50+30+60)cm×12 cm。試驗點的栽

    種子科技 2011年7期2011-11-15

  • 畝產過千斤的優質棉種中棉所63
    中棉所63是轉抗蟲基因中熟雜交一代品種,由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共同選育,2007年8月通過國家審定。中棉所63在湘北地區表現中熟偏早,生育期125天。植株塔形,株高130厘米左右。中部鈴重6.8克,衣分41.5%,籽指9.8克,霜前花率88.6%;耐枯萎病和黃萎病,抗棉、紅鈴蟲。2004~2005年參加長江流域棉區春棉組品種區試,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量分別為237.8、98.6和87.4公斤,分別比對照湘雜棉2號增產10.1%

    湖南農業科學 2010年22期2010-09-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