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身份

  • 流散視閾下《女勇士》的文化身份研究
    流散主體兩種文化身份由對立沖突到融合共存的動態過程,由此指出少數族裔主動建構混雜文化身份的重要意義。同時,她采用中西結合的敘事策略,賦予文本獨特的文學價值與現實意義,是創造混雜文化的實質努力。作家兼容并包、博采眾長的跨文化觀也在小說的文學主題與藝術表現形式中得以呈現。關鍵詞:《女勇士》 流散 母女 文化身份 混雜“流散”(diaspora)源于希臘語diaspeirein,其中dia表示“跨越”(about, across),speirein表示“播撒”(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8期2023-08-25

  • 跨文化語境下中國古典園林的四重身份
    園林。每一重文化身份都基于北美本土的宏觀、微觀社會語境而生成,代表了北美整體社會審視中國古典園林的視角與態度。關鍵詞:跨文化,中國古典園林,文化身份Abstract: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have four different identities in the cross-cultural context of North America. The classical gardens can be regarded as

    當代美術家 2023年4期2023-08-04

  • 身份協商理論視角下《無聲告白》中詹姆斯的跨文化生存困境
    人公詹姆斯跨文化身份構建的消極性表現,以及其在身份焦慮的干擾下采取的消極身份協商策略,以期為生活在現代美國社會中的華裔群體可能會面臨的跨文化生存困境起到警示性作用?!娟P鍵詞】《無聲告白》;身份協商理論;跨文化交際;文化身份;生存困境【中圖分類號】I7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2-0019-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2.

    今古文創 2023年12期2023-05-31

  • 象征主義在《藻海無邊》中的后殖民解讀
    安托瓦內特的文化身份和第三空間建構進行分析和解讀,以此幫助“少數族”尋求文化身份和發聲的空間。關鍵詞:簡·里斯 《藻海無邊》 文化身份 安托瓦內特 象征主義 第三空間簡·里斯(Jean Rhys)是著名的多米尼亞裔的英國作家,她出生于加勒比海域中的多米尼加島,是第三代克里奧爾人。作為混血兒的她在殖民地環境中生活和成長,同時被當地的黑人和白人排斥,因此對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感到困惑且無法確定自己的文化身份。在里斯的晚年作品《藻海無邊》(Wide Sargass

    文學教育 2022年12期2023-01-03

  • 新詩的“身份”與1990年代歷史意識
    業者對于民族文化身份的體認及審美話語權的訴求,以及歷史與現代性的思考,在今天仍具有反思的價值。關鍵詞:“世界詩歌”;文化身份;現代性自1990年代以來,逐步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當代文化提供了空前的動力和空間,也大大改變了詩人的主體位置和現實感覺。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混融,互聯網、商業媒體、文化創意行業的興起,詩人的“歸來”、“下?!?,乃至“二次歸來”,難免令人想起杰姆遜(Fredric Jameson)的定義:“美感的生產已經完全被吸納在商品生產的

    當代文壇 2022年4期2022-07-06

  • 伍爾夫“文化身份”的探尋
    把對精英主義文化身份的認同投射在拉姆齊夫人身上的,小說中一再提到她不想承認拉姆齊先生在學術界遭受冷遇的事實,也不想讓柴米油鹽的瑣碎破壞拉姆齊先生陽春白雪的學者形象,所以,拉姆齊夫人一直在精神上安慰和鼓勵丈夫,并且把家庭操持得井井有條,讓拉姆齊先生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學術研究,在她的心里,對于漁夫和他的妻子只是滿足于物質生活的人生追求,她是鄙視的,不愿茍同,所以,伍爾夫寫到漁夫去跟比目魚索求他妻子想當國王的愿望時,她借拉姆齊夫人之口表達了漁夫的妻子在道德上的淪喪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統合迷思及世俗性起點
    :灣區文學 文化身份 文化認同 文化世俗性大都市群時代、大灣區時代的到來,必然會迎來都市文學寫作的高潮和主潮,這種灣區時代的新文學也必然對過去的城市文學寫作形成兼容,產生變革,在兼容共同地域性、時代性、城市性、國際性基礎上,在葆有城市文化的連續性、保持文學創作所必然要求的識別度、個性化的前提下,呈現都市群文學主題的某種共性特征。這時候,很多人呼喚大灣區文學時代的到來,“灣區文學”的概念也隨之而出了。一對“灣區文學”命名,我們首先需要警惕其中的“統合”性命名

    粵海風 2022年2期2022-05-09

  • 民俗文化外宣翻譯與文化身份塑造分析
    宣翻譯及塑造文化身份方面的策略建議,如確定文化特點與翻譯原則,對專有名詞及民諺成語進行特殊處理等?!娟P鍵詞】民俗文化;外宣翻譯;文化身份【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2)01-142-03【本文著錄格式】白玲玲.民俗文化外宣翻譯與文化身份塑造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2,01(01):142-144.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帶一路’倡議下山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譯

    中國民族博覽 2022年1期2022-04-03

  • 湘西土家族擺手鑼鼓音樂民族志
    ”背景下,其文化身份在民間與官方的雙向互動中得到建構與認同。關鍵詞:湘西土家族? 擺手鑼鼓? 文化身份? 國家在場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22-0057-03基金項目:本文為2020年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和專業能力提升工程項目,項目名稱:湘西土家族擺手鑼鼓文化身份的構建與認同,項目編號:CX20201059。一、湘西擺手鑼鼓概述湘西土家族擺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及古老風俗的舞蹈,擺手舞又名“

    藝術評鑒 2021年22期2021-12-13

  • 《藏身之所》中湯米的文化身份建構
    主人公湯米的文化身份建構。小說中湯米經歷了文化身份迷失的困惑到通過回歸其民族傳統文化獲得文化身份的重建,這也暗示著非裔美國人只有不忘歷史,繼承并發揚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重建其文化身份。關鍵詞:后殖民 約翰·埃德迦·韋德曼 《藏身之所》 文化身份約翰·埃德迦·韋德曼(John Edgar Wideman)是當代重要的非裔美國作家之一?!恫厣碇分v述了以湯米為代表的非裔美國人在美國社會主流文化的沖擊下喪失了其文化身份,最后通過回歸和認同本民族文化完成其身份重建

    文學教育 2021年11期2021-12-06

  • 再媒介化視域下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化身份建構與傳播研究
    家肇[摘要]文化身份問題是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全球化與現代化的快速發展使得文化身份的語義不斷地經歷嬗變與轉化。在此語境下,當代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構不可避免地面臨兩難境地,即內在身份建構場域與外在身份建構情境的割裂與對立。再媒介化既廣泛存在網絡游戲、VR影視等視聽文本,為界定族群文化身份提供考察視角;又深耕于影像文本,借助文化還原、情境建構等動態化視覺體驗,為建構族群文化身份提供影像憑證。在再媒介化與族群文化身份的互動中,族群得以深度闡釋其

    民族學刊 2021年7期2021-11-30

  • 澳門土生文學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和審美選擇
    命題之一是對文化身份的探討。澳門土生族群是中葡文化的混血者,土生葡人作家創作時面臨多重文化背景,如何看待中國文化與葡國文化成為土生作家文化身份認同的首要問題。作者的文化認同又直接影響他的審美取向,特別是在澳門回歸前后的過渡期,土生文學中的審美選擇呈現出新特點,這與澳門的社會狀況和文化環境有密切的聯系。土生族群雖然努力在混雜狀態下重構自己的身份和精神家園,但完全融合是不可能的。關鍵詞:后殖民主義;土生文學;文化身份;審美取向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

    華文文學 2021年4期2021-10-16

  •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文化身份問題研究
    程中不斷加深文化身份構建。本文以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文化身份問題為研究重點,分析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定位,對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運行機制進行探討,然后探究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文化身份本體功能,并從文化身份構建角度探討電影節的作用,旨在為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文化身份的構建提供建議。關鍵詞: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文化身份中圖分類號:J99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6-0126-02基金項目:本論文為西安市202

    新聞研究導刊 2021年16期2021-10-12

  • 第三空間中的文化身份建構
    亞特·霍爾的文化身份理論為立足點,探析加西婭代表作《夢系古巴》中的文化身份建構。本文分析小說中古巴移民身份困惑產生的歷史原因、政治原因、社會文化原因,探討不同角色各自追尋身份認同的不同方法,以及選擇構建雙重文化身份的策略及意義?!娟P鍵詞】 混雜性;文化身份;《夢系古巴》;霍米巴巴【中圖分類號】I7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2-0014-03一、引言克里斯蒂娜·加西婭是一位古巴裔美

    今古文創 2021年32期2021-09-22

  • 傳統的發明與文化的轉型:當代土家族樂人文化身份的焦慮與反思
    樂人對于自我文化身份的焦慮與敏感。在“民族邊界弱化”的大文化背景下,民間藝人與非遺傳承人因身份的差異性,而導致當代土家族傳統音樂文化兩種完全不同的傳承及認知體系。只有不斷強化“族性”文化身份認同,加強地區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才能保持土家族傳統音樂文化良性循環發展。關鍵詞:文化身份;土家族;民間樂人;人文關懷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444X(2021)04-0087-06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21年4期2021-09-13

  • 淺談西方傳教士的文化身份及譯介策略
    教士具有多重文化身份,一種是他們的共同的原生身份,即傳教士,另一種是他們為實現傳教目的重新構建的文化身份。本文以利瑪竇為例,探討譯者在不同文化語境中的文化身份,以及針對各自文化身份采取的譯介策略。關鍵詞:宗教傳播;文化身份;利瑪竇;譯介策略一、引言十三世紀后期,文藝復興最先在意大利興起,隨后擴展到歐洲各國。經濟、科學、文化的全面發展極大地沖擊了羅馬天主教。為了維護羅馬天主教的地位,擴大其輻射范圍,傳教士們將目光轉向了東方。利瑪竇正是天主教在華傳教的先驅之一

    學習與科普 2021年10期2021-09-10

  • 用后殖民主義理論解讀庫切的《青春》
    有雙重意識和文化身份認同危機。本文將使用后殖民主義理論解讀庫切的《青春》?!娟P鍵詞】 后殖民主義;庫切;文化身份;雙重意識;《青春》【中圖分類號】I478?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1-0007-02《青春》講述了主人公約翰因無法忍受國內的種族隔離政策與新民族主義從而流落到英國,以及在那里的生活境況。在《青春》這部具有自傳性的小說中,庫切有意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更加冷峻省思地展現他那一代

    今古文創 2021年31期2021-09-10

  • 論哈金與譚恩美文化身份及其中國敘事
    金 譚恩美 文化身份 中國敘事中國1979以來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掀起了一輪新的移民浪潮,這一時期出國定居國外的人被稱為新移民。這些人中有的在國外繼續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后,用中文或外語進行文學創作講述中國故事,或再現新移民在外國的生活經歷,成為90年代以來華裔文學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創作力量,這批作家被稱為“新移民作家”。如果以文字為分水嶺,這個作家群可分出新移民華文作家群,即用中文進行創作的,如嚴歌苓、張翎、影虹等;以及用外文進行文學創作的新移民非漢語寫作

    文學教育 2021年8期2021-09-06

  • 勒克萊齊奧的非洲書寫與文明協奏夢:許鈞教授訪談錄
    情結、個體的文化身份、弱勢文明的生存困境三個方面展開。在訪談中,許鈞教授不僅介紹了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先生特殊的非洲文化背景與童年經歷對于其文學創作的重要影響,還深入闡釋了作者所希望傳遞給讀者的關于弱勢文明如何在當今世界生存的思考,并以譯者的身份強調了翻譯對于文化交流、文明共融的重要意義。關鍵詞:許鈞;勒克萊齊奧;非洲文學;文化身份;翻譯基金項目:本文系華中師范大學“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青年學術創新團隊建設項目(項目編號:CCNU19TD016)和國家社會科

    外國語文研究 2021年2期2021-07-20

  • 文化飛地對移民文化身份建構的影響
    :文化飛地 文化身份 《磚巷》 第三空間孟加拉裔英國女作家莫妮卡·阿里(Monica Ali)的第一部小說《磚巷》(Brick Lane)自2003年在英國出版后便獲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地評論家的關注,并獲得了許多文學獎項。在中國,這部小說在2003年被評為“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洞u巷》以主人公孟加拉鄉村女孩納茲奈恩隨丈夫移民英國后的人生軌跡為主線,揭示了孟加拉移民在英國社會中艱難而孤獨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態。雖然聚居在位于英國首都倫敦的塔村,孟加拉移

    文學教育 2021年6期2021-07-16

  • 奈保爾《模仿者》的霍米巴巴式解讀
    沈鑾關鍵詞:文化身份 《模仿者》 霍米巴巴后殖民主義《模仿者》是印裔英籍作家維·蘇·奈保爾后殖民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小說中,奈保爾描述了一個虛構的島國——伊莎貝拉從一個依附于英國的殖民地到獨立的新興國家所面臨的的窘境:歷史斷裂、文化錯位、社會混亂和政治腐敗。小說通過辛格的視角,再現了一個身處在帝國主義的殖民意識之下的流散者尋找文化身份的艱難歷程。從“模仿”的失敗,到身份的“雜糅”,最后努力尋找生存的“第三空間”,辛格離奇的一生都在扮演著“他者”的角色。

    文學教育 2021年6期2021-07-16

  • 從反本質主義的“身份”到逆向文化策略
     田雨摘要:文化身份長期被視為固定不變的本質。然而,斯圖亞特·霍爾從歷史唯物主義認識論視角出發,對“正統”文化身份發出了強有力的挑戰和質詢?;魻栆晕⒂^話語視角切入文化身份議題,揭示了宰制性資本主義主導權力話語對從屬社會群體和邊緣民族文化身份壓制和剝奪的實質,對意識形態的霸權微觀機制給出了新的批判維度。與此同時,霍爾還致力于逆向文化策略的探索,以期通過話語斗爭奪回文化身份署名權,力圖實現文化身份被壓制后的重返。當今,后現代的全球化進程促使文化身份焦慮問題愈發

    求是學刊 2021年1期2021-03-08

  • 在法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他者”身份
    其特殊的個人文化身份,又為實現東西方平等對話做出了貢獻。關鍵詞:陳箴;他者;融超經驗;文化身份中圖分類號:J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44X(2021)06-0011-07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b.2021.06.002自從20世紀80年代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進入法國國民議會后,來自東方的移民者逐漸被政治化地稱為“反向殖民者”。① 這一身份稱呼所宣揚的法國民族形態危機引起了部分西方學者的不滿,如法國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21年6期2021-01-11

  • 文化翻譯與文化身份的塑造
    化,塑造異域文化身份。本文立足于翻譯和文化兩者的關系,著重分析文化翻譯和文化之間的聯系以及哪些措施可用來塑造異域文化身份。文化身份具有開放性,譯者要能順應語境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不被強勢文化中心論左右,保留異域文化的本質,再現原語的文化特性。關鍵詞:文化翻譯 異化翻譯策略 文化身份一、引言就本質而言,翻譯活動實則是一項多元文化交流活動,改變語言符號,文化得以傳播、融合。有的翻譯理論家認為,翻譯不過是兩種文化的接觸和對話。但在后殖民理論學者眼中,翻譯如同創作

    公關世界 2020年22期2020-12-10

  • 城市文化身份與公共藝術研究
    共藝術與城市文化身份結合進行了深入思考,以期為城市公共藝術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指導和借鑒。關鍵詞:城市文化;公共藝術;城市發展;文化身份中圖分類號: J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20)09-0140-03城市文化作為城市的發展基礎,既展現了一座城市的魅力,也體現了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公共藝術作為展現城市文化的主要載體,其體現在自然與人類科技、情感和精神與物質等多方面的調節作用。自從西方工業革命發展之后,逐漸出現了現代簡約風格的

    今傳媒 2020年9期2020-10-29

  • 鄉村教師文化使命的隱匿、澄明及復歸
    教師兼具多種文化身份,這也決定了他們帶有特定的文化使命。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深入,鄉村教師逐步淪為了鄉土社會的陌路人,其文化使命隱匿在狂飆的專業化進程之中。理清鄉村教師的文化身份,可知他們的文化使命在于:開啟鄉村兒童知識視界,推動鄉村社會良性發展,促成鄉土文化再生產。促成鄉村教師文化使命的復歸,政府要推行“鄉土”指向的教師教育政策;學校要回歸真實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要主動參與鄉土文化再生產活動。[關鍵詞]現代化;鄉村教師;文化身份;文化使命;鄉土文化[中圖

    現代教育科學 2020年5期2020-10-26

  • 身份之殤
    移民;種族;文化身份【中圖分類號】I10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0-0020-03由于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20世紀下半葉以來移民人數一直在逐步攀升。同時科技、通信和航空運輸的發展也促進并加強了人員、商品、資本的流動,特別是文化的全球化傳播。這些文化信息的傳播決定了該文化群體在全球舞臺上所呈現出的文化特征和外貌。美國作為一個多族裔多移民的國家,美國文學包容了

    今古文創 2020年10期2020-09-10

  • 《天秤星座》中的身份焦慮
    ;階級身份;文化身份【中圖分類號】I7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6-0017-02基金項目: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蒲辛㈨楉椖?,焦慮視閾下唐·德里羅小說研究——以《天秤星座》為例,項目編號JYQZ19-21。唐·德里羅作為當代美國最突出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因其創作主題的廣泛性,被譽為“‘復印’美國當代生活的后現代派作家”。對于美國社會文化危機的持續關注是德里羅創作中

    今古文創 2020年16期2020-09-10

  • 華裔文化身份的持續追尋
    要想真正獲得文化身份,須首先回歸本國文化,在吸收中華文化的基礎上積極與其他文化進行交流溝通,從而獲得文化身份認同,達到真正的文化自信?!娟P鍵詞】《女勇士》;湯亭亭;東方主義;文化身份【中圖分類號】I1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3-0038-02基金項目: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生科研基金項目“后殖民視域下《桑尼的布魯斯》的身份構建”,項目編號:SSYB2019117。湯亭亭是美國華

    今古文創 2020年33期2020-09-10

  • 從跨文化敏感度視角對比分析新零售時代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在華營銷策略
    文化敏感度和文化身份的轉變有關。從跨文化的敏感度角度看,遇到來自另一種文化的咖啡時,中國消費者會經歷三個階段:反對、適應和接受。身份問題可以解釋不同文化中產生不同情感的原因。身份是動態的,隨著溝通發展而變化。因此,可以通過理解我國文化來重新定位咖啡。通過理論、跨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身份認同,從銷售特征、營銷策略、品牌文化等不同角度對兩個企業進行比較,分析兩者之間的異同,總結成功經驗。在中國,咖啡及其文化必須適應當地文化,并要了解中國人的文化身份,并得到消費者的

    戲劇之家 2020年22期2020-09-02

  • 《等待》中政治用語的跨文化翻譯研究
    裔作家的雙重文化身份對于跨文化翻譯的影響。關鍵詞:《等待》;政治用語;文化身份;跨文化翻譯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8-0053-02一、前言《等待》出版于1999年,獲美國筆會/??思{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思{獎評價哈金是“在疏離的后現代時期,仍堅持寫實派路線的偉大作家”,美國國家圖書獎評價《等待》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展示了一個我們必須了解的世界”。哈金通過英語講述東方異質文化獲得了西方主流文化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6期2020-08-12

  • 《別讓我走》中的文化身份探析
    亞特·霍爾的文化身份及族裔流散理論,結合記憶書寫,逐一解析克隆群體文化身份的確認、崩塌以及重構的完整歷程。分析克隆人在以人類為主導的現實社會所面臨的身份困境以及主人公在尋覓自我身份的過程中所經歷的自我身份的懷疑、覺醒以及反抗等一系列掙扎,克隆人的身份困境實際上就是作者石黑一雄對人類的生存現狀的隱喻,是作者懷著巨大的悲憫之情對現實世界產生的思考和探索。關鍵詞:斯圖亞特·霍爾;《別讓我走》;文化身份;族裔流散緒論小說《別讓我走》通過主人公凱茜·H的回憶,講述了

    青年生活 2020年27期2020-07-30

  • 影視媒體的文化自覺意識分析
    應具備明確的文化身份自覺和責任意識,將作品建立在人類一切知識成果和智力成果之上,自覺地參與和影響中國的社會、文化發展進程,致力于新的社會建構和人文建構,以期實現對中國歷史性的現代化改造。關鍵詞:文化自覺;文化身份;啟蒙意識;知識自覺;社會建構一、引言:“文化”之于影視的尷尬對于影視業者來說,被思想界、文化界,甚至報刊界的人士批評“沒文化”已經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事實上,在影視業者的組織環境和企業文化中,埋頭于操作實務是工作常態,而談論“文化”或“文化自覺

    廣告大觀 2020年9期2020-07-14

  • 民俗文化翻譯的難點及實證研究
    文化;翻譯;文化身份一、 民俗文化翻譯的難點分析民俗文化材料的最大特點在于文化要素,各個民俗在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異,這就導致在翻譯時出現了較大的困難。很多外國讀者由于不了解中國文化,無法對一些名詞進行直觀的解釋,比如說,三從四德、三十而立等,另外這些名詞在中英文表意方面具有很大的區別,如果進行直譯,有可能會產生誤會,這樣就會導致交流時出現問題,比如說,對于民俗文化當中,中國對喜鵲的理解為喜慶吉祥,也就是喜鵲叫,喜事到,而在西方文化當中,人們認為喜鵲是非常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1期2020-07-09

  • 新時代鄉村教師“新鄉賢”文化身份建構探究
    師具備的鄉賢文化身份日漸缺失。本文深刻剖析了鄉村教師鄉賢文化身份沒落的歷史與現實原因,并立足于新時代的發展特點和鄉村基層教育現狀,對新時代鄉村教師“新鄉賢”文化身份的建構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對策與建議。關鍵詞:鄉村教師;“新鄉賢”;文化身份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共同印發的《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對于“創新鄉賢文化”提出具體要求:“創新鄉賢文化,弘揚善行義舉,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鄉建設,傳承鄉村文明?!?/div>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0年6期2020-07-06

  • 從美劇《初來乍到》看華裔移民對文化身份的探尋
    的邊緣,建構文化身份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本文聚焦于美劇《初來乍到》,探討移民二代對文化身份的探尋之路。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華裔家庭;中國形象;文化身份作者簡介:蘇靖雯(1997.4-),女,漢族,黑龍江省牡丹江人,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方向:英國文學。[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20)-14--02近年來,出現許多華人主演的電視劇與影片,講述華

    青年文學家 2020年14期2020-06-08

  • 當代油畫人物創作審美趣味的文化身份書寫
    畫作品創作中文化身份的書寫和構建也在不斷深入和完善,油畫這種藝術形式,也從舶來品變成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文章介紹當代油畫人物創作,從這些油畫人物創作審美趣味中分析文化身份的書寫。關鍵詞:當代油畫;人物創作;文化身份;傳統文化自從我國開始有人接觸油畫、運用油畫的繪畫方法和技巧進行創作,油畫這種藝術就開始和我國的文化相融合,逐漸形成一種與我國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藝術形式。在我國幾百年的油畫發展歷程中,有很多杰出的油畫藝術家不斷涌現出來,用實際行動和優秀的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6期2020-06-04

  • 方言作為手段的意義及過度娛樂化的反思
    聽手段? ?文化身份? ?陌生化中圖分類號:J9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8-0151-02我國疆域廣闊,民族眾多,語言表達也豐富多彩,豐富程度用一句民間的話來說就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語”。全國眾多方言的存在,為國產電影中方言的運用奠定了基礎。在過去的2019年,隨著《被光抓走的人》上映,僅賀歲檔就上映了4部方言國產影片,全年有近10部方言

    藝術評鑒 2020年8期2020-06-03

  • 論陳丹燕的文化旅行散文
    看到她對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構和超越。關鍵詞:文化旅行 精神家園 文化身份1958年出生的陳丹燕是一位創作持續時間很長、創作成果頗豐的女作家,從1972年在《上海少年》上發表處女作,迄今已近50年。劉緒源在《陳丹燕論》中認為陳丹燕的創作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作為兒童作家的陳丹燕;第二階段——作為女性小說作家的陳丹燕;第三階段——作為暢銷書作家的陳丹燕。并認為她的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影響最大。[1]除了兒童文學和描寫上海的作品外,陳丹燕的文化旅行散文同樣值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0年5期2020-06-03

  • 后殖民視域中拉爾夫?埃利森作品的解讀
    來闡述他們的文化身份的寫作手法,體現作者對美國黑人和白人文化沖突的反思和對黑人生存和困境的關注,這對于探索當代黑人的文化身份具有重要作用。關鍵詞:空間策略 文化身份 后殖民視角中圖分類號:I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8-0098-02非裔美國作家拉爾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因寫長篇小說《無形人》聲名鵲起,家喻戶曉,被評為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耗盡畢生心血寫就的長篇小說《六月慶典》被評論界

    現代交際 2020年8期2020-05-27

  • 文化與翻譯:文化身份的建構
    化的過程中,文化身份的建構與彰顯對保持文化特色至關重要。關鍵詞:全球化 文化轉向 文化身份1.引言作為文化的使者,翻譯在傳播一國文化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濟的全球化帶動了英語語言的全球化,語言背后的英美文化正已經深入影響著全世界;隨著中國的崛起,漢語言所形成的中國文化正一步一步地擴大,通過翻譯向世界譯介中國,表達中國話語,構建中國文化身份正逐步繁榮。全球化對于文化的影響,不但沒有使不同的民族文化趨同,反而加速了文化向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使得翻譯研究逐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4-17

  • 民俗文化外宣翻譯與文化身份的塑造研究
    的深厚內涵、文化身份屬性,才能使目的語國家受眾理解區域的民俗文化。本文主要以廣西少數民族的文化宣翻為例,探討如何對民俗文化進行翻譯與介紹,才能傳達出民俗文化所包含的身份內涵?!娟P鍵詞】民俗文化;外宣翻譯;文化身份;塑造【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識碼】A基金項目:本文是2019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譯研究》的階段成果(項目編號為:2019KY1012)。前言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譯,是對原有文化內容的

    中國民族博覽 2020年1期2020-03-02

  • 《伯格的女兒》中羅莎的文化身份解讀
    探尋并重構其文化身份為表現內容,展現了種族隔離制度給身份認同造成的困境。在霍米·巴巴的文化身份建構理論視域下,本文分析了主人公羅莎經歷身份的“他者”之惑到身份的缺失,再到混雜場域中身份重構的過程,探討她在“第三空間”如何破除南非殖民文化造成的身份枷鎖,回歸南非的動因,并闡釋了羅莎重構自身文化身份的價值。關鍵詞:《伯格的女兒》 羅莎 文化身份 混雜性 第三空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南非作家納丁·戈迪默的《伯格的女兒》是她中期創作的代表性作品,當時正值種族隔離盛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3期2020-02-28

  • 釋意論視角下的口譯員文化身份
    點研究口譯員文化身份?!娟P鍵詞】釋意論;口譯員;文化身份【作者簡介】種超穎(1993.04-),內蒙古工業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翻譯;陳亞杰,內蒙古工業大學。一、釋意學派翻譯理論以塞萊絲柯維奇和勒代雷為代表的巴黎學派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釋意理論”,時至今日仍然對口譯實踐具有鮮明的指導作用。釋意學派認為,“語言有多少層次,翻譯就有多少層次”(汪家榮,1990:168)。該學派將語言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即語言、話語和篇章,進而對應地將翻譯劃分為詞義

    校園英語·上旬 2019年13期2019-12-20

  • 張炎創作分期及文化身份的政治歸屬
    創作分期 文化身份 政治歸屬關於張炎創作分期,學界看法有多種,主要有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的説法。關於張炎屬宋屬元的身份歸屬,僅從時間看,張炎在元時間長;臨安傾覆,張炎二十九歲,南宋正式滅亡,張炎三十二歲。張炎七十四歲或稍前逝世,失去家國長達四十多年。但他作爲前朝遺民不受元聘,一生處於流亡避亂,隱居避世的狀態。以身世之感抒寫亡國之悲是其詞作的主旋律。孫望、常國武《宋代文學史》,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的觀點頗具代表性;「在《山中白雲》中,比較有價值的

    詞學 2019年1期2019-12-16

  • 同一性與差異性
    亞特·霍爾的文化身份相關理論討論此小說集中移民者文化身份的構建過程。關鍵詞:文化身份;文化融合;移民文化短篇小說集《娜塔莎與其他故事集》(Natasha and Other Stories,2004)是猶太裔加拿大作家大衛·貝澤摩吉斯(David Bezmozgis,1973-)的處女作。作者貝澤摩吉斯出生于拉脫維亞,于1980年同父母移民加拿大多倫多,而后定居于此。這部移民小說是一部短片小說集,以伯曼家庭為主要敘述對象,通過男孩馬克·伯曼的視角描述了這個

    北方文學 2019年33期2019-12-10

  • 借助格雷馬斯行動元理論分析《美生中國人》人物的文化身份
    國人》一書中文化身份變化的脈絡和對個體成長的反思。從理論的三組行動元(主體與客體、接受者與發出者、幫助者與反對者),以及故事情節的四個階段(產生欲望、具備能力、實現目標和獲得獎賞),對應分析漫畫文本中的文化身份,探討漫畫文本研究的新思路和追尋文化身份應采用的態度方法。關鍵詞: 行動元模態和理論? ? 文化身份? ? 《美生中國人》格雷馬斯的《結構語義學》巧妙地將結構主義、符號學融為一體作用于敘事學中,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和拓展,運用邏輯思維構建語義模型,以

    文教資料 2019年26期2019-11-30

  • 華裔美國作家任碧蓮《典型的美國人》的中國敘事分析
    ;敘事模式;文化身份;身份構建一、緒論任碧蓮(Gish Jen,1955- )是出生于美國紐約市的第二代美國華裔作家,其主要代表作有《典型的美國人》(Typical American,1991),《應許之地的蒙娜》(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1996),《世界與城鎮》(World and Town,2010)等?!兜湫偷拿绹恕分v述華裔文化身份抉擇的故事,張家人逐漸意識到文化沖突與族裔問題源于文化身份的選擇。1991年《典型的美國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9期2019-11-29

  • 文化身份與民族交往
    征。關鍵詞:文化身份;認同;交往;民族關系身份認同的形式多樣,如血緣認同、地域認同等等,但文化認同是身份認同的核心因素,族群與個體的本質區別是文化的區別。文化是維系民族群體穩定的核心要素,“價值觀、行為模式、風俗習慣、語言和經驗等,都是通過特定民族的文化傳遞給此民族新的成員”。代際間傳承的民族文化一經形成,便具有了本民族的特質,這種特質是民族生存的經驗,是民族成員適應并改造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結果,這種特質通過文化的傳承而延續,成為民族新成員維系民族認同,

    鴨綠江·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11-05

  • 從奈良美智談文化身份對藝術家藝術創作的影響
    注的題材中,文化身份是藝術家們探討的永恒主題。文化身份具有民族文化與生俱來的系列共性,人類對文化身份的認定基本來源于對其民族文化的認同。文化作為傳承人類精神文明的載體,特點是大眾流行,而身份作為人類基本的存在形式,本身所攜帶的固有色彩,在更深層次上也暗示了認同的意義。身份與文化的同一性決定了它們的形成都需要大眾的認可與接納。當代社會對文化身份的探討表明該狀態在我們生活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包含了個人的人生價值。本文通過對奈良美智在不同民族的土壤里文化背景轉

    藝術大觀 2019年27期2019-10-12

  • 論伍慧明《骨》中文化身份的空間定位
    作者建構華裔文化身份的手段。小說中不同世代或背景的華裔對于唐人街的不同態度,體現出他們在中美兩種文化之間所做出的選擇。就小說而言,老一輩的華裔移民寧愿固守在唐人街的狹窄空間中,體現出他們對于中國文化傳統的留戀。新一代的華裔卻對唐人街有著更為復雜的情感,兩位妹妹在困境中選擇了死亡或自我流放,體現了她們對于身份的困惑。而小說的敘述者萊拉最終在出走和堅守之間做出妥協,選擇在華人社區與白人社會接壤的邊土地帶生活。因此,本文試圖通過探討不同人物的空間選擇,深入剖析空

    外國語文研究 2019年3期2019-10-09

  • 新媒體語境下網絡大電影的價值取向與文化身份
    網絡大電影;文化身份;價值取向 自2014年3月“網絡大電影”的概念被提出以來,網絡大電影已經成為當前媒介融合時代非常引人矚目的新媒體藝術形式①。據統計,2014年網絡大電影的市場規模約為1億元,經過4年發展,2017年網絡大電影的市場規模已經高達20億元,全年各平臺上映數量合計已達到1892部②。作為互聯網技術與媒介技術迭代升級的產物,網絡大電影呈現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交界融合而成的諸多媒介新特性與審美新特征。對于傳統電影藝術而言,網絡大電影的出現,一定

    文藝論壇 2019年2期2019-09-10

  • 美國華裔女性書寫
    人女性對自我文化身份歸屬與建構的思考。關鍵詞:《女勇士》;華裔女性;文化身份開始于18世紀末的“西進運動”拓寬了美國的疆土,也吸引了外國移民的洪流。尤其是19世紀40年代,人們在加州薩克拉門托附近發現了金礦,大量的冒險商人、投機家涌入西部。萬里之外的一部分中國民眾也被美國西部發現金礦的消息所吸引,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來到美國。然而,像許多其他少數民族進入美國時一樣,華裔受到美國社會、經濟、法律的歧視。這限制了他們的權利和機會,壓縮了他們的生活空間,使得他們只

    藝術科技 2019年10期2019-08-27

  • 從解構主義視角分析電影《綠皮書》中的文化身份
    兩位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試圖從解構主義視角分析電影中的文化身份。經分析,本文最終得出結論:文化身份不分種族,黑人可以具備傳統意義上的白人文化身份,白人亦可以具備傳統意義上的黑人文化身份,由此,種族歧視的根基被瓦解,奠定了兩大種族和諧相處的基礎。關鍵詞:文化身份;種族歧視;解構1 電影簡介電影《綠皮書》自2018年9月首映以來,一路斬獲奧斯卡多項金獎。該電影主要講述了黑人鋼琴家唐·謝利雇傭白人托尼·利普擔任其音樂巡演的司機兼“保鏢”的故事。在當時的美國南方,黑

    藝術科技 2019年7期2019-07-24

  • 巍峨在“流浪者”心中的喜馬拉雅: 合唱《喜馬拉雅》中的身份認同與現代言說
    在這部作品的文化身份認同與現代言說方式。關鍵詞:昌英中;合唱《喜馬拉雅》;文化身份;藏族音樂中圖分類號: J614?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4 - 2172(2019)03 - 0116 - 08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9.03.016當 代中國作曲家如何創作?這是一個重大的藝術創作命題。對于藏族作曲家昌英中(藏語名:尼瑪爾古·昌旺雍宗,1957— )來說,這一問題更具有特別的文化意義。自小

    音樂探索 2019年3期2019-07-17

  • 從后殖民批評角度分析《伊斯坦布爾孤兒》中的昆德拉咖啡館
    東西方交雜的文化身份,故而將后殖民的視角帶入了《伊斯坦布爾孤兒》這部小說,敘說土耳其社會在西化過程中的沖突矛盾。文章試圖以后殖民批評的方法,通過分析小說中最能體現矛盾沖突的“昆德拉咖啡館”來解構土耳其社會在這一過程中的身份迷失?!娟P鍵詞】后殖民批評;《伊斯坦布爾孤兒》;昆德拉;文化身份中圖分類號:I106?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5-0215-02《伊斯坦布爾孤兒》是土耳其作家埃利芙·沙法克的代

    戲劇之家 2019年15期2019-06-27

  • 論梁秉鈞小說的流散書寫
    下反觀香港的文化身份。關鍵詞:梁秉鈞;流散者;流散策略;文化身份作者簡介:張露(1996-),女,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當代文學。[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2-0-02一“流散”從由希臘文轉譯而來,意思是“散播種子或者撒播”。最早使用“流散”的英文單詞Diaspora時,首字母D是需要大寫。大寫的Diaspora專指猶太人的漂泊經歷,圣經《出埃及記》中記載了猶太人在埃及受

    青年文學家 2019年12期2019-06-06

  • 論《喜福會》中的飲食描寫對美國華裔文化身份的建構作用
    的描寫對華裔文化身份建構有重要作用。在女性的身份建構問題上,食物的意象暗示著第一代移民女性們的過去與現在的變化;從家庭關系的角度出發,食物的描寫象征著華裔們在美國所建構的“第三空間”;從文化沖突的角度來看,食物的背后暗含著土生的美國華裔在美國遇到的困境與希望。關鍵詞:《喜福會》;飲食;美國華裔;文化身份作者簡介:劉思彤(1995.3-),女,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

    青年文學家 2019年11期2019-05-09

  • 張家口高校英語教師文化身份探究
    高校英語教師文化身份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維度,采取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探索張家口高校英語教師的文化身份。主要研究張家口高校英語教師文化身份的現狀,特點及表現?!娟P鍵詞】文化身份 英語學習 英語教師【課題項目】本文系張家口市2018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張家口高校英語教師文化身份與價值開發研究。課題編號:2018047?!局袌D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202-01文化身份也叫文化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2019-04-27

  • 喜福會中他者的文化身份建構
    身份危機以及文化身份建構,譚恩美的雙重身份以及英文書寫提供了多視角的研究途徑,對于東西文化交流、西方眼中的國人形象,以及波伏娃所提出的“他者”形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伽德摩爾認為人的本質是語言性的。因此,語言是進行構建文化身份最根本的要素,基于上述觀點,本文將從語言的角度來闡釋具有雙重文化背景的美籍華裔的文化身份構建。關鍵詞:喜福會;文化身份;身份建構作者簡介:馬玉貞(1994.6-),女,青海人,青海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跨語言文化研究。[中圖分類

    青年文學家 2019年3期2019-03-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