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性

  • 琦君散文的詩性探析
    來探析琦君在散文詩性美學上的執著建構?!娟P鍵詞】詩性;意象;語言;視角【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36-0042-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6.013琦君“愛的哲學”深刻影響她的文學觀,她崇尚以自然之筆寫真實之情,講究落筆要疏淡,抒情要濃厚。琦君“愛的哲學”不僅與家庭環境和教育有關,也與她從小在浙江溫州長

    今古文創 2023年36期2023-10-27

  • 論木心文學作品中的詩性語言
    關鍵詞] 木心;詩性;語言木心是出生于浙江嘉興、后移居國外的作家,顛簸坎坷大半個世紀,筆耕墨耘寫就數百萬文字,一生默默無聞,終在暮年,其作品被陳丹青等人高調傳入,漸漸為眾多讀者所了解和熟知??v覽木心的文學作品,包括多種文體,其中以詩歌和散文為主,精妙絕倫的現代化語言與脫胎于古典之美的理趣相結合,可以說給現如今的文壇注入了一種不流于世俗的個性化文學氣息。隨著木心作品的廣泛流傳,木心出現在更多人的視野之中,對于木心文學作品的相關研究更是層出不窮。本文將視野聚焦

    東方娛樂周刊 2023年6期2023-09-27

  • 《革命者》:中西方詩性語義下的記憶與生命
    命者》在中西的“詩性”語義下均搭建起了一種詩性的文本空間與情緒氛圍,而在此詩性空間的基礎之上,一個“記憶之場”又在此誕生,承載著國人的時代記憶,又表達著生命美學的崇高呈現,并借影像予以再塑,革命情感由此生生不息。關鍵詞:革命者;詩電影;詩性;集體記憶2021年7月1日上映的《革命者》作為建黨百年的獻禮作品聚焦于革命先驅者李大釗,將這一段曲折多變且滿目瘡痍的中國近代史進行影像呈現。但其在主旋律的既定規約之下,卻又破除傳統人物傳記片的線性敘事結構,集中在李大釗

    美與時代·下 2023年3期2023-06-08

  • 理解和把握詩性小說中的“詩性
    摘要:詩性小說突出地采用了詩歌的創作思維和藝術手法,追求詩歌的意境和韻味,從而使作品富有詩的激情或意趣,有其獨特的文化意蘊和較高的審美價值。有必要從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入手,對其基本特點作進一步分析和歸納,幫助教師真正觸摸到詩性小說的內在肌理。關鍵詞:詩性小說;基本特點;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環境描寫統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百合花》《哦,香雪》荷花淀X邊城(節選)》等課文,歷來被看作“詩性小說”。所謂“詩性小說”,簡言之,就是作者在小說中突出采用了詩歌的創作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3年1期2023-05-30

  • 李陽冰篆書中的“詩性”因素
    李陽冰篆書具有“詩性”的特點,不是虛言,“變化開闊,如虎如龍,勁利豪爽,風行兩集”。李斯、李陽冰的同字對比李陽冰相對于李斯的創造性,可以通過具體的字例來見證?!伴_創性”具有超級難度。有經驗的書法家從事創作,普遍可以感覺到一點,如果有可以參照的現成字例,難度要小得多?!盁o中生有”,乃是原創。李斯遺存于世的字例極其有限,這就逼迫了李陽冰去創造。關鍵是,他有這個能力。如圖,一組是和李斯的同字對比,一組是李陽冰代表作品中典型字例。李陽冰《城隍廟碑》《三墳記》字例李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22年9期2022-12-02

  • 詩性的消弭
    詞:《生死場》 詩性 消弭蕭紅在1934 寫作的《生死場》,可以說是“五四”文學中的一個“奇葩”。她在作品中呈現的散漫結構和個人體驗,具有散文化特質,就像一首敘事詩。而當六十多年過后,當代導演田沁鑫將《生死場》改編成話劇,原本屬于蕭紅的女性體驗和獨特回憶,以及自然的四時輪回都消失了,詩性的抒情讓位于歷史的宏大敘述。兩相比較,可以更好地感受蕭紅《生死場》中的詩性和“越軌的筆致”。一、自然時間的“在場”與“缺位”在蕭紅的小說中,四季的輪回作為她聯結人與自然的時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6期2022-06-15

  • 如何打通古詩詞與新詩的交流通道
    詩 文體 語體 詩性對于用母語寫作的我們來說,在漢語言文學中,古詩詞對新詩的影響存在一種交流電似的;那么,在這種“電流”中,如何打通古詩詞與新詩的交流路徑呢?這對我們寫作新詩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我們給“古詩詞”作個界定(也可作別的界定),這樣便于論述。我們這里所說的“古詩詞”包括古詩(古體詩是指在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楚辭、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宋詞(宋詞是詩余,也算舊體詩)。然后,針對新詩的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李陽冰篆書中的“詩性”因素
    李陽冰篆書具有“詩性”的特點,不是虛言,“變化開闊,如虎如龍,勁利豪爽,風行兩集”。李陽冰相對于李斯的創造性,可以通過具體的字例來見證?!伴_創性”具有超級難度。有經驗的書法家從事創作,普遍可以感覺到一點,如果有可以參照的現成字例,難度要小得多?!盁o中生有”,乃是原創。李斯遺存于世的字例極其有限,這就逼迫了李陽冰去創造。關鍵是,他有這個能力。如圖,一組是和李斯的同字對比,一組是李陽冰代表作品中典型字例。李斯作品從總體上來說,體現出大秦氣象,字形寬博、均衡、闊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22年9期2022-05-30

  • 指向“理性、詩性與人性”的語文課堂探析
    堅守理性,又釋放詩性,最后指向人性的涵詠。堅守理性是必然,釋放詩性應提倡,品匝人性應堅守。保持“三性共存”,打造有分寸感、個性解讀的人文課堂,應該成為語文教師的基礎性工作?!痘实鄣男卵b》一文正是打造“理性、詩性與人性”語文課堂的典范文本。引領學生沉浸其中,或能打造理想的“三性”課堂。關鍵詞:初中語文;理性;人性;詩性;皇帝的新裝語文課堂應該是理性的,理性分析語文要素,理性領會作者與編者意圖,理性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讓主流、正向的價值觀作用到學生身上,以提升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2年8期2022-05-30

  • 思維方式視角下“神思”與“詩性”的比較
    關鍵詞:神思 詩性 《文心雕龍》 思維方式學術界關于“神思”和“詩性”的研究大部分是從藝術思維和詩性語言方面入手,將詩性語言看作“神思”的一部分。劉勰《神思》篇認為,語言是將構思這種無形的意象之物轉化為有形的實體之物的載體,“刻鏤聲律,萌芽比興”“尋聲律以定墨”,指出作家要借助外在之物“聲律”來實現文學創作中“神思”所要達到的審美意象?!?span class="hl">詩性”回歸的說法大多體現在現代詩歌創作、繪畫藝術、書法藝術中?!?span class="hl">詩性”并非只有語言功能這一說,“詩性”對作家的藝術構思提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在地的行走與發現
    傳》? 在地? 詩性? 哲思為一個城市立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書寫者對城市歷史、現狀乃至未來的綜合認識與深入考察。如果僅僅有來自于紙上的檔案資料、地方史志,那么這樣的城市傳記書寫恐怕在當下又過于專業而離普通大眾太遠;又如果僅僅有對一座城市人文景觀、空間布局的實地探訪,那么城市的面孔則又太過纖細,缺乏厚重的質感。因此,無論是在歷史層面,還是在現實層面,為城立傳是極有難度的,也是對書寫者腳力、筆力與腦力的極大考驗。在這個意義上,王月鵬《煙臺傳:半島的此

    百家評論 2022年2期2022-05-23

  • 構景“重現”與詩性選擇
    現”思路與本身的詩性表現力,著重闡述電影紀實性與藝術性兩方面所涉及的美學表現方式,并分析該片獲得廣泛認可的主要原因,為國內傳記片提供一定程度的參考思路,為國產電影提升藝術性與表現力、成為國際佳片提供理論建議。關鍵詞:《末代皇帝》 詩性 藝術性 美學 敘事手法《末代皇帝》是由意大利知名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于1987年執導的作品,該片作為一部傳記電影,在對歷史基本忠實的基礎上加以藝術化的擴展,用詩性的設計手法雕琢敘事結構與場景轉換,在藝術性上享有很高的造詣。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試論沈亞之小說中的詩性特征
    亞之的傳奇小說是詩性的書寫,其《異夢錄》《湘中怨解》《秦夢記》《感異記》四篇傳奇皆具有濃郁的詩性特征。本文對這四篇傳奇中的詩歌數量與形式進行統計,著重分析了這些詩歌在文本中的功能,對小說中的詩化語言以及小說所表現出的意境進行了具體論述,進一步分析了沈亞之小說呈現詩性書寫的內在原因。關鍵詞:沈亞之 詩性 功能 詩化語言 意境中唐是唐傳奇的興盛期,這一時期涌現出不少以創作傳奇著稱的文人,沈亞之即是其中之一。一般認為沈亞之有五篇傳奇,《異夢錄》《湘中怨解》《馮燕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卷首語
    有學者對當下小說詩性品質的缺失做過恰當描述:“一些作品過分注重對于真實的開掘和敘寫,偏執地沉溺于故事性追求,而缺乏或者忽略將其提純為藝術的手段和能力,以至于作品幾近于新聞、紀實等體式”,“某些小說創作者似乎過度熱衷于書寫‘惡與‘丑,而忽略了對于‘美的發掘”,“過分注重故事性,則往往忽視或者漠視語言。準確性欠佳、冗長、粗鄙、直露的語言在小說文本中大行其道”。(仕永波《光明日報》)此言真矣。何為小說的詩性?如何寫出?是小說寫作的大問題。昆德拉將詩性定義為一部小

    福建文學 2022年5期2022-05-12

  • 詩性設計視閾下服裝設計的流變
    斷得到應用,其中詩性設計是一個重要的理念,能夠全面提高服裝審美意蘊,同時豐富服裝設計文化內涵,使得服裝具有人文歷史價值,是促進現代服裝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計模式。一、詩性設計的基本內涵分析(一)詩性概念的起源詩性的本質為詩的特性,英國著名詩人韋勒克認為詩歌的結構包括隱喻、象征、深化以及意象四個層面,是詩歌所具有的最基本屬性。詩歌的創作需要將節奏、意象以及情感相結合,詩性的核心也就是節奏、意象以及情感的基本概念。從學理方面來看,“詩性”一詞首次出現在意大利哲

    天工 2022年2期2022-03-18

  • 音樂形式語言的詩意與詩性并及藝術音樂論域五題
    表達的默認到結構詩性的確證;從結構詩性到音響結構的詩意存在;從音響結構的詩意存在到“之所以是”的聲音存在。進而,再推及藝術音樂論域,就音樂的藝術起源、音樂的審美發生、先驗聲音的感性顯現、聲音經驗的先驗表述、音樂與音樂學的共生等問題進行討論?!娟P鍵詞】 音樂形式語言;詩意;詩性;藝術音樂論域;藝術學學科基本問題100多年前,瓦爾特 · 帕特(Walter Pater)曾給出這樣一個近似于結論的看法—一切藝術(Kunst)都力求達到音樂的地位(All art

    藝術學研究 2022年1期2022-03-07

  • 基于生命成長的“詩性”閱讀研究
    、豐富、自由等“詩性”特征成就自己健康的生命情感。1.追根溯源育三觀。閱讀古詩文一般都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創作的年代背景,目的是為了了解作者的處世態度,更好地推測作品的本意和文學意義,進而感悟作品的藝術與美學價值。然而作品的美學價值,常常不能僅憑一篇詩作的背景和意象、意境、意旨的感悟就可以一探究竟,而要從深厚的社會背景、復雜的人生經歷和多樣的代表性詩作中層層推斷而來,教師要合理引導,形成勾連,幫助學生厘清作者的入世觀和出世觀,形成正確的認識觀,感受真實多

    河北教育(教學版) 2021年10期2022-01-14

  • 讓語文課堂彌散詩韻芬芳
    【摘 要】語文的詩性,是朦朧的、豐富的、難以具象的。只有當我們打開生命,進入特設的課堂情境,與語文渾然一體,才會產生靈魂的感動,才具有真實的“在場”體驗,才能真切地“覺著”和喚醒。走進敞亮的語文課堂,在師生共創的生命藝術中,發現詩性語文的秘妙?!娟P鍵詞】語文 詩性 敞亮課堂安徒生說,僅僅活著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陽光、自由和一點花的芬芳。生命當有這樣的詩韻氣質——沐浴陽光,可放飛自由且不失芬芳?;谶@樣的情懷,筆者一直在語文課堂尋尋覓覓,嘗試煥發生命的“詩性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1年10期2021-12-21

  •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理性、人性與詩性
    、品匝人性、張揚詩性。具體來說就是:夯實知識點的掌握,演繹理性;涵詠人情味的美好,品匝人性;追求個性美的張揚,釋放詩性。三者并無矛盾,如何平衡、如何取舍、如何高效演繹,考驗著小學語文教師。教師應該深度把握文本和教學參考書,應該真情作用于課堂和學生,應該具備一些難能可貴的浪漫情懷,真正讓“三性”共存。 關鍵詞:小學語文;理性;人性;詩性 小學語文課堂應該堅守理性、品匝人性、張揚詩 性。理性、人性與詩性的糅合并不矛盾,關鍵在于教師的合理取舍。究竟應該克制什么,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1年11期2021-12-14

  • 淺談詩性設計 ——以平面設計為例
    )一、何為詩在談詩性設計之前,首先得明確什么叫詩性。想了解什么是詩性,又得先明確什么是詩。詩,又稱詩歌,是一種用高度凝煉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詩乃文學之祖,藝術之根。詩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詩人用成熟的藝術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詩具有藝術性,它具有美感。但能流傳千古的詩,它必定不只是有美感,它同別的藝

    魅力中國 2021年21期2021-11-27

  • 論畢飛宇童年敘事中的“詩性”嬗變
    本顯露出濃郁的“詩性小說”特征,本文通過對畢飛宇小說中自傳性童年敘事與虛構性童年敘事兩類文本做比較分析,發現其詩性來源有三:對意識形態話語的戲仿、敘事空間的開放以及文本嵌套構成的隱喻性。童年作為一種工具似的存在,既承接現代文學史對抗“現代性焦慮”,更主要的內涵還是批判歷史的不幸。關鍵詞:畢飛宇? 童年敘事? 詩性? 歷史批判在現代文學史上,“童年”題材總是與“鄉土”題材聯系在一起成為作家們所熱衷的書寫對象,在四十年代因為東北作家群一度形成“童年書寫”熱,很

    百家評論 2021年3期2021-10-23

  • 回歸詩性的閱讀
    致語文課堂里缺乏詩性色彩。因此,解決詩歌教學中“詩性不足”的問題顯得尤為必要。關鍵詞:初中語文;詩歌教學;詩性【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5-0097-02Return to poetic reading——On Chinese poet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XU Huocheng? (Changchun middle s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25期2021-10-21

  • 淺析現當代中國寫意雕塑中的詩性表達
    程雪婷 摘要:詩性是對具體情境的形而上之思在藝術中的凝結,也是藝術的本源精神。當下,一些優秀的中國寫意雕塑藝術不僅以實踐駕馭雕塑的本體語言進入當代,而且凝練出具有哲學氣質的詩性表達。詩性之美在中西美學傳統中均有重要地位,形而上的詩性之美和現當代藝術觀念以物質性的雕塑語言密切結合,以系統的方法探討東西方美學傳統與當代藝術創造的內在邏輯,聯系形而下的規律和方法,有利于我們對現當代藝術創造重新進行解讀。關鍵詞:當代中國;寫意雕塑;詩性;美學;藝術觀念當下,雕塑

    美與時代·下 2021年8期2021-09-13

  • 高中語文古代詩歌鑒賞教學中的反思與研究
    靈魂在于詩歌的“詩性”,對古代詩詞的學習與鑒賞尤其要注重“詩性”。但是“詩性”在近年的應試教育中被埋沒,現在正是需要重新發掘、回歸“詩性”的過程,學習古代詩歌與學習如何鑒賞古代詩歌中的“詩性”能夠保證學生自身語文能力的提高,并且對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研究與反思高中階段語文古代詩詞鑒賞的“詩性”進行論述。關鍵詞:高中語文;古代詩詞鑒賞;“詩性”領悟我國作為唯一的一個傳承了五千年之久沒有中斷的文明古國,擁有著眾多的優秀傳統文化,而在這些

    高考·中 2021年3期2021-09-10

  • 生態·理趣·詩性
    理趣、吟詠不倦的詩性追尋。她的自然書寫既對解決當下生態問題極具啟示意義,也極大地拓展了散文藝術的審美境界。關鍵詞:林湄;自然書寫;生態;哲思;詩性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21)1-0077-05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說,“人生的目的就在于與自然和諧相處”,林湄早在文學寫作之初,就創作了大量寫景狀物和游歷紀行的散文,并在其中反思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隨著創作之路的深入,她散文中的自然書寫愈發顯得通

    華文文學 2021年1期2021-08-28

  • 內在張力散發絕美詩性
    。關鍵詞:張力 詩性 異質意象 反常關系 具象 抽象美國新批評派的艾倫·退特指出:“詩的意義,全在于詩的張力;詩的張力就是我們在詩中所能找到的一切外延力和內涵力的完整的有機體?!泵绹軐W家約翰·杜威也說:“如果沒有內在的張力,詩就流于內在的鋪陳,一瀉無余,當沒有所謂生長與完成?!边@不僅闡明了所謂張力,是指詩歌的內斂與外射在沖突對抗中達到的平衡態,這種矛盾的統一,成為詩意的綜合與渾融,發散與升騰,也強調了張力對詩歌的生成的重要價值和意義?!稖I水,無端地流》是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8期2021-08-27

  • 滿世界的詩性書寫
    想的力量和濃郁的詩性。關鍵詞:《滿世界》;散文詩;詩性;美感龔曙光對于人與自然、歷史與現狀、文化與藝術的描述和思考,遠遠超過以往的游記文學,充分展示著詩人和思想者的品質。他不以真實性作為創作的目的和追求,而是將心靈融化于所見所思的渴望之中,精細描述風土人情,呈現厚重歷史、文化與藝術,充滿思想的力量和如詩如畫的美感,具有濃郁的詩性特征。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說的,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他的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有預謀的靈魂越獄,有期待的生命

    文藝論壇 2021年2期2021-07-20

  • 鄉土書寫下對生命與生存的自審
    》中以樸素而富有詩性的語言對馬、人的生存狀況和生命意志進行深刻的審視和反思,在生存的急切 “逃跑”中,他發現人類在現代文明沖擊下所面臨的心靈焦慮問題。針對精神上的焦灼與空虛,他回歸鄉土,回歸自然,在“人”和“馬”生命的對照中感悟自然生物原始的生命欲望及生命關聯,思考生命的內在意識,在慢節奏的自我審視下,劉亮程以其獨特的生命意識和生活節奏消解現代生存的焦慮。關鍵詞:詩性 審視 心靈焦慮 生命意識 消解劉亮程的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以詩意的鄉村書寫承載生命意志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初中語文詩性教學的回歸重構探析
    師應積極重構充滿詩性的教學,將這種詩性融入學生心田,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詩性成長的一塊沃土。語文教師要對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充滿信心,懷著詩人的情懷去創設美好的課堂氛圍,指引學生在文學殿堂中揮灑詩情,在朗朗誦讀聲中品味詩趣,在真誠對話中呈現詩意,深切體會語文學科獨特的美感?!娟P鍵詞】初中語文;詩性;教學;回歸;重構【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12-0011-02《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1年2期2021-06-15

  • 江南文化需要“詩性”的表達方式
    為江南文化需要“詩性”的表達方式?!疤K州是江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它的魅力還在于都市文化的繁榮。持久而強大的創新能力,是蘇州得以保持鮮活文化個性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不能跳開經濟講文化,唯有雅俗之間的不斷互動,才能更好地推動江南文化發展,激發江南文化的永恒動力。在經濟發達的蘇州,江南文化要在文化表達上做加法,在經濟表達上做減法?!痹陉愱匮壑?,蘇式的江南文化具有強烈的文人性,包含著一種閑散、安逸和一點自我陶醉,這是區別于其他地域文化的顯著特征。其次,蘇州山水

    現代蘇州 2021年8期2021-06-02

  • 詩性設計視閾下服裝設計的流變
    15000)1 詩性設計的基本概念1.1 詩性概念的源流詩性即詩的特性,即使有同義反復的感覺,但從字面上解釋是順理成章的。英國韋勒克將詩歌的結構分為意象、隱喻、象征、神話4個層面,勾勒出詩歌的主要特征,也是詩性概念的重要參考。一首詩的誕生通常需要將情感、想象、節奏這三大特性進行結合?!?span class="hl">詩性”的核心也基本上以這三大特性作為基本概念。學理意義上的“詩性”(詩性智慧),語出18世紀意大利哲學家維柯[1]《新科學》一書,是原始人類在思維方式、生命意識和藝術精神等方

    紡織報告 2021年2期2021-04-23

  • 語言的詩性與蕭紅動物小說中的鏡頭推拉
    動物小說 語言 詩性萬物有靈,語言亦有靈。蕭紅的語言初看可能并無驚奇之處,讀完卻令人回味無窮,像綠茶,赤日炎炎的夏天猛灌一杯下肚之后,才驚覺喉舌的香醇與回甘。誠如蕭軍所言:“她的作品特點,簡單地說,就像秋天草葉上的一顆露水珠,在太陽底下閃爍。她的文章清新、秀麗、透明,也寫得很隨便。使你感覺到淡淡的哀愁。她真正告訴你悲哀了嗎?沒有,這就是她作品藝術上的魅力?!笔捈t的小說語言中帶有無意識的直覺與童心未泯的稚氣,詞語和句子沒有經過過多的理性過濾,就從筆端汩汩流出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詩性”的回歸
    梁玉燕摘 要:新《課標》大力倡導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在語文核心素養當中,審美鑒賞與創造則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高中階段,教師在日常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就應該將詩歌鑒賞作為載體,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審美與創造中,讓學生能夠獲取到更加全面和綜合的發展與成長。關鍵詞:詩歌鑒賞能力 培養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7.044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傳統文化缺失的現象。因此,高中階段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1年27期2021-03-21

  • 淺談中學詩歌閱讀教學“詩性”的回歸
    學中,如何找回“詩性”,讓“詩性”貫穿課堂的始終值得探討。關鍵詞:中學語文,詩歌教學,詩性詩歌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span class="hl">詩性”一詞源于十八世紀意大利哲學家維柯的學術著作——《新科學》。維柯把詩性看作是一種智慧,并稱之為“詩性智慧”。[1]中國古典詩歌,既是詩性智慧最直觀的物化形態。[2]‘詩性’狹義地講是指‘詩歌的特性’,廣義地說是指與邏輯性相對的藝術性和審美性?!盵3]“詩性閱讀”就是尊重詩歌特質的閱讀,尊重詩歌的情感情緒性、想

    文學天地 2021年11期2021-02-18

  • 探賾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有效路徑
    靈魂在于詩歌的“詩性”,對古代詩詞的學習與鑒賞尤其要注重“詩性”。但是“詩性”在近年的應試教育中被埋沒,現在正是需要重新發掘、回歸“詩性”的過程,學習古代詩歌與學習如何鑒賞古代詩歌中的“詩性”能夠保證學生自身語文能力的提高,并且對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娟P鍵詞】高中語文;古代詩詞鑒賞;“詩性”領悟詩歌鑒賞是高考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意象、情感、典故、手法的理解和分析,通過鑒賞點評,提高審美能力,豐富思想情感,提高語文核心

    紅豆教育 2021年26期2021-01-21

  • 文人畫的“詩性”與詩意空間營造
    。二、文人畫的“詩性”歷代的文人畫多為文化程度較高的“士人”所繪,而古時的“士人”多擅長詩詞并兼擅繪畫,詩詞和繪畫都是他們表情達意甚至記錄生活的工具,從而使得文人畫與詩詞具有先天的姻緣關系。文人畫作品多數具有“詩性”,這種“詩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創作思維方面,文人畫與詩詞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者說文人畫的創作表現出了詩詞創作所慣用的思維,那就是形象思維與感性思維,這是文人畫具有“詩性”的一個重要表現。先來看形象思維。唐代詩人在詩歌的創作中,運用“

    書法賞評 2020年1期2020-12-10

  • 詩性啟蒙,最基礎的藝術教育
    歌本身的內質就是詩性。詩性是什么?就是通過對世界以唯美為方向,不斷地重新理解、重新構建、重新關照,來確認人自身在世界中的一種自由、自在、自主的唯美存在感。我們在戀愛中所體會的甜蜜,正是這樣一種詩性生存方式。這種例子還很多,比如飲酒也與戀愛的體驗異曲同工。只不過戀愛與喝酒本身只是一種生物性自然體驗,離詩歌還有一步之遙。當我們把這種詩性內質抽離出來,讓它變得可以理性駕馭、可以重復體驗、可以放之四海,不再局限于自然性、生物性狀態,詩性也就水到渠成了。詩性本身就是

    環球時報 2018-09-212018-09-21

  • 詩性:長篇小說的魂 ——在劉長明長篇小說《龍鳳胎》研討會上的發言
    徐國強詩性:長篇小說的魂 ——在劉長明長篇小說《龍鳳胎》研討會上的發言徐國強多年前,一位作者問我如何寫好長篇小說,我自以為是、非常認真地告訴他:好的長篇小說一定都要有“詩性”。當時在場的一位寫詩的人中寫小說相當不錯的兄長對我的話不置可否,我以為我說錯了;那個作者也表現出漠然,我便住了口。一個標題式的答案,就這樣一直懸在唐山西北部那個簡陋酒樓美麗的上空,橫亙著。近日,我讀完詩人劉長明的長篇小說《龍鳳胎》,在我被這部現代大型企業生產、生活風云框架下,正義與邪惡

    唐山文學 2017年9期2017-11-25

  • 詩性閱讀的實踐
    湯 嵐“詩性閱讀”的理念基礎所謂“詩性閱讀”,就是把閱讀的作品當作詩一樣來閱讀,以詩的童心去感悟作品、體驗作品,和作品融為一體,整個閱讀過程是開放的,通過情緒感染,鼓勵每個學生馳騁想象,使每個學生在閱讀中發揮自我的主體積極性,這種閱讀是詩性的,是情感的參與和投入,它沒有嚴格的邏輯順序,重點不放在字詞句的研究上,它追求整體情感的感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span class="hl">詩性閱讀”是建立在以下的閱讀規律認識基礎上。一是語文閱讀的每篇文章都是美文,有情感的魅力,有溫度,

    小學教學設計(語文) 2016年12期2016-02-28

  • 學者的詩性情懷
    本刊編輯部學者的詩性情懷■ 本刊編輯部當下時代的知識分子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專以潛心治學,皓首窮經,經年端坐案頭的純粹學院派學者;另外一種就是以多種筆墨書寫人生的憂患型學者,他們在嚴謹的學術研究之余,常常以文學作品來展示其詩性的一面,展現其對社會的擔當。這種類似于公共知識分子的學者,近幾年來涌現出不少,他們在治學的同時,都寫下了不少見出真性情的詩性文字。從這些迥異于嚴謹學術的文字中,我們可以窺探其作為學者的詩性的一面,此可謂學者的詩性情懷。 其實,在現代中

    雨花 2015年16期2015-11-18

  • 詩性作文:學生語言的凈化器
    的正常進行。二、詩性作文——語文教育的唯美追求詩性作文,顧名思義是具備了詩性的作文,它是在詩性語文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那什么樣的作文才是具備了詩性的作文呢?1.詩性作文應該充滿美感詩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古往今來,只要提及詩歌,恐怕沒有人不發出贊嘆,不說那美的韻律、美的意境,就是那凝練唯美的語言,也要讓人感慨良久。當然,詩性作文并不是要求學生將作文寫得如詩般優美,而是一種美的追求,也就是要盡力寫好每一句話,讓每一句話都能像詩一樣綻放光彩。2.詩性作文應該是

    語文天地 2015年4期2015-08-15

  • 詩性美淺析傳統藝術的人性美
    050700)從詩性美淺析傳統藝術的人性美楊占成 李福全(河北美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700)詩性美印證和支持了中國傳統藝術的人性美,詩性美內涵的豐富性和外延的向他性給出了中國藝術的最高標準。中國傳統藝術以詩性美的手法建立起與人性美的關聯。從“自然-人性-詩性-藝術”這個四維坐標體系,切合人性美的觀念去感應詩性美、認識詩性美、表達詩性美、塑造詩性美,用詩性美的觸角探析傳統藝術的自然人性觀是本論題的基本立場。中國傳統藝術;詩性美;人性美;自然我認為,詩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4年8期2014-11-2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