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宗

  • 孔子文化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印記
    王潔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廟,不僅是一座孔子嫡裔在宋時孔氏大宗南渡后的祖居之地,也是近年衢州這座浙西小城成功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禮”為城市品牌打響全國知名度的一張文化名片,已成為各界誠心拜謁的文化圣地。懷著對古圣先賢的敬仰和治學讀書的求知,筆者到訪素有“東南闕里·南孔圣地”之稱的浙江省衢州市。踏進衢州孔廟,漫步城市街角,在這座“最有禮”的浙西現代小城找尋孔子文化的當代印跡。一普天之下孔氏家廟有兩處,北在山東曲阜,南在浙江衢州。衢州孔氏南宗家廟是一所仿制曲阜孔廟規

    書城 2023年1期2023-05-30

  • 離念
    能和神秀,分別是南宗和北宗的創始人。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被勰芤矊懥艘皇祝骸捌刑岜緹o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蔽遄婧肴陶J為慧能更勝一籌。當然,神秀后來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后來,人們談論南宗和北宗的分歧時,常常會提到兩個概念:無念和離念?;勰苤鲝垺盁o念”,就是人的本性是念念相續,不可能念盡除卻。況且此念斷而他念生,依舊擺脫不了輪回。所以慧能主張的是發現作為根本的佛性,有了佛性,便

    讀者 2023年9期2023-05-26

  • 家鄉的祭孔大典
    位于新橋街的孔氏南宗家廟,是全國僅存的兩座孔氏家廟之一,俗稱南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游覽勝地。長久以來,祭孔大典是家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在孔子誕辰2570周年的時候,我有幸作為祭祀典禮生參加了祭孔大典。金秋九月,孔氏南宗家廟的庭院中銀杏參天、翠柏佇立。祭祀主場大成殿裝扮一新,黃、紅兩色地毯鮮明可見,置身其中,莊嚴感油然而生。祭孔大典有敬獻五谷、行禮、誦《祭孔子文》、朗誦《論語》章句、全場合唱《大同頌》等項目,合唱的場景讓我記憶尤為深刻。我和在

    作文新天地(小學版) 2023年2期2023-02-16

  • “論畫當以目見者為準”:董其昌建構南宗譜系的原則
    不言而喻。在建構南宗譜系的過程中,董其昌始終以“目見者”為準,尋找南宗的標準圖式和創作的圖像原型,從而實現對畫史的重塑。他認為南宗的具體譜系“自右丞(王維)始,其后董源……為嫡子”③,又說李龍眠、米芾父子等從董源而來,元四家都是董源正傳,文徵明、沈周又“遠接衣缽”④??梢?,董其昌將王維和董源樹立為南宗一派的關鍵畫家。為了在視覺上確立王維和董源作為南宗典范的意義,董其昌四處搜集他們的畫作。然而明代幾乎沒有王維的真跡存世,董其昌也未從傳世與王維有關的作品中發現

    大眾文藝 2022年21期2022-12-05

  • 孔氏南宗儒風不墜,文獻淵藪集為一編
    特殊宗族——孔氏南宗??资?span class="hl">南宗是孔氏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相對于以山東曲阜為中心的孔氏北宗而言的,其形成是宋金對峙、南北分裂的產物,因而構成了“南孔”“北孔”雙峰并峙的文化奇觀??资?span class="hl">南宗作為圣人之后,不僅延續著孔氏血脈,而且傳承著詩禮文化??资霞易甯鞔挤浅V匾曃幕逃?,孔氏南宗作為孔子世家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宋至今皆有著述,經、史、子、集皆有成果,富有學術和文獻價值。然而以往孔府文獻挖掘的焦點多集中在以曲阜為中心的北孔上,南孔文獻的挖掘、開發以及研究,則較

    藏書報 2022年32期2022-11-29

  • 百丈垂瀑
    一人,南宋金丹派南宗道教實際創教人白玉蟾道長就是其中的一位。2020年8月16日,筆者與徐世槐老先生在南田張坳采訪元末忠勇義士徐伯龍及其妻子節烈女夏淑榮的相關事跡時,無意間在乾隆庚子年刊刻的《南田徐氏宗譜》卷之六里發現了南宋道士白玉蟾的百丈漈仙跡——詩歌《百丈垂瀑》。品讀之下,頗具特色,與文人詩歌不同,給人以一種體驗百丈漈的感覺,但知者甚少,今摘錄如下:飛流百道散西東,捫石扳蘿一徑通。千尺孤高天際出,振衣如在白云中。通讀全詩,是一個體驗百丈漈的全過程。首句

    西部散文選刊 2022年8期2022-05-30

  • 南宗”畫論與“神韻”詩學的交鋒與融通
    亮,分別代表著“南宗”畫論與“神韻”詩學的理論高峰。二人曾有直接交鋒,并嘗試尋找“南宗”畫論與“神韻”詩學的契合點。一、“南宗”畫論的“氣韻”說與師法統序董其昌說:“畫中詩惟右丞得之,兼工者自古寥寥。余雅意‘六法’,而‘氣韻生動’,莫吾猶人,獨所心醉大癡山水?!雹诙洳?李善強校點:《容臺別集》卷四《畫旨》,嚴文儒、尹軍主編:《董其昌全集》第2冊,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年版,第610頁。謝赫“六法”以“氣韻生動”為第一義,可以認作“六法”的核心精神。郭若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6期2022-02-25

  • 董其昌“南北宗論”緣起與影響研究
    畫,把繪畫分為“南宗”和“北宗”的學說,對當時和以后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span class="hl">南宗”畫,以抒情為手段,以柔潤為形式,以不為皇家服務為原則,以文人士大夫、高人逸士以及雖居官位而心存隱逸,又非貴族的畫家為主要陣營?!氨弊凇眲t相反,它是皇家的產物,以剛性線條為形式,而缺乏柔潤與平淡天真的韻味,又以貴族和從屬于貴族的畫院畫家為主要隊伍?!澳媳弊凇碑嫷膮^分法是畫史上兩種精神狀態畫家不同的體現,反映了當時文人士大夫們的心理狀態。當時的時代思潮與董其昌的理論合拍,以禪論畫,

    美與時代·下 2021年11期2021-12-20

  • 矛盾研究法視域下的中國畫之南北宗論
    畫至今仍呈現以舊南宗為正宗的趨勢。南北宗論在中國繪畫史上曾多次引起熱議,然而討論多圍繞探尋南北宗論的提出者展開爭論,或評議倡導者南北宗論是否符合史實,亦或指證倡導者言論中南北劃分自相矛盾等。但鮮少有人從研究南北宗自身的矛盾關系出發,將事物發展的變化計入考量,從哲學的角度辯證的研究中國繪畫發展的問題。本文試以矛盾研究方法論來分析闡釋中國繪畫南北宗的對立統一與發展問題,為當今中國繪畫尋求南北宗新說,以便摸索出中國繪畫的發展規律和當前的主要矛盾,以便化解矛盾促進

    藝術品鑒 2021年26期2021-12-08

  • 南宗山水畫的特點及其發展歷程分析
    為文人所繪作品為南宗,行家所繪作品為北宗。該理論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被流傳至今。直至今日,縱觀中國繪畫史,南北宗論對傳統山水畫的發展影響極大,具有跨時代的意義。而南宗山水畫作家,由于是文人出身,從其山水畫意蘊來看,多數以隱居、野游為主,畫中大多體現的是對閑淡時光的向往和身處山林生活中的愜意。所以,很大程度上來說,南宗的山水畫中,蘊含更多的是感情,是充滿文學色彩的藝術文化。一、山水畫的概念及特性分析(一)山水畫概念從廣義角度上來說,所謂的山水畫指的就是用畫筆

    藝術品鑒 2021年35期2021-12-04

  • 南宗與北宗山水畫氣韻的異同
    的中國山水畫分為南宗與北宗二個流派,其中北宗以李成、范寬為主,南宗主要以董源、米家父子等為核心。兩派山水畫在表現形式、技法,尤其是在氣韻關系上有顯著的不同。北宗山水在表達氣韻關系時以表現雄厚、莊嚴、蒼茫、雄健為主,南宗山水主要以平淡、天真俊秀、溫潤為主。南北二宗論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創作理念和審美趣味。關鍵詞:南宗;北宗;氣韻;山水畫所謂南北宗論,是關于明代之前的中國山水畫繪畫史上的繪畫風格流派劃分的相關理論,它是由董其昌在其《畫禪室隨筆》中提出的。他認為南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1年6期2021-09-06

  • 明代土司羅謙端三元合修丹法思想形成考論
    點,學界界說金丹南宗時,多注意到其內丹修煉的方面。但是,道教南宗立足“不偏修一物”的修煉思想,實際上是以內外丹合修為修道原則的。(3)蓋建民:《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道派、歷史、文獻與思想綜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817頁。明代萬歷年間,地處黔桂交界的廣西那地州(今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第十一任土司羅謙端(1553-1613)宗法南宗丹道,為道教南宗陳致虛道脈西南地區后學。南丹縣丹爐山今天仍保存有完整的羅謙端丹道修煉遺跡和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4期2021-07-14

  • 《孔氏南宗文獻叢書》出版
    的重大事件,孔氏南宗于此后形成?!犊资?span class="hl">南宗文獻叢書》即是收集整理孔氏南宗相關文獻資料而成?!抖Y氏南宗文獻叢書》收錄文獻四十三種,其體例按孔氏南宗族人世系先后編排,同時兼顧撰者生年先后次摩。所收范圍為1949年以前著述,內容涉及孔氏南宗族人所撰籍述史部十五種、子部十四種、集部十二種,非孔氏南宗族人所撰著述兩種。所收文獻力求精準,原則上一種著運只收一種,微到不溫收。叢書不僅厘清了孔氏南宗內在的發展脈絡和機制,將推動孔氏南宗研完的深入開展,而且對江南學術的梳理、

    藏書報 2021年20期2021-05-30

  • 融南于北
    家風范。一、以“南宗”為主的早期畫風溥儒學畫以“南宗”入手,初學“四王”,多作墨筆或淺降山水,皴法以披麻為主,山體趨于圓渾,色調簡淡柔和,作品呈現出“南宗”一脈圓柔疏散的筆墨氣息。由現存的早期作品來看,他的學畫時間要遠遠早于其自述的“三十始習畫”,應始于隱居馬鞍山初期或更早?,F藏于首都博物館的《秋山圖》(圖1)創作于1912年,是溥儒17歲時的早期山水畫作品。圖中描繪深秋時節的山居景象,采用“四王”畫作中常見的“一層坡、二層樹、三層山”構圖模式,近景由坡石

    收藏家 2021年8期2021-01-17

  • 清代孔氏翰林院五經博士職責研究
    在衢州傳承,是為南宗。留在北方曲阜的孔子子孫,被金、元另封為衍圣公,是為北宗。后元朝統一全國,南宗讓爵于北宗,南宗至此則失去了爵位。明朝始設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北宗五經博士于明弘治十六年設立?!懊骱胍笔暝t以衍圣公次子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奉子思子祀事”[1](P7)。南宗五經博士于正德元年設立?!懊骱胫瘟陱尼橹菔厣蚪苤堅t設五經博士一員奉衢州祖廟祀事,孔彥繩五十九代由選舉,正徳元年授職為南宗博士之始”[1](P8)。清代仍設南北宗五經博士,“翰林院世襲

    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0年4期2020-12-19

  • 孔氏南宗對浙西地區儒學發展的影響
    知浙江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廟。清康熙衢州重修孔氏家廟碑上刻曰:“自唐開元后,郡邑皆立孔子廟……而為孔氏之家廟者,遍行天下,惟曲阜與衢州耳?!笨梢?,孔氏南宗的地位并不亞于北宗,誠如明正德衢州孔氏家廟碑文中所言,南北宗“實相輝映”??资?span class="hl">南宗的形成還要追溯至南宋建炎三年(1129),孔子第四十八世孫孔端友率領孔氏族人扈蹕南下,定居衢州,并于紹興六年(1136)奉詔改衢州州學為孔氏家廟。自此,孔氏世代祭祀孔子、繁衍生息、秉承家風、弘揚儒學,至今不輟;其支脈以衢州為中心

    華夏文化 2020年2期2020-12-06

  • “四王”“四僧”兩相宜
    初的山水畫,可謂南宗獨盛。王時敏年少時被董其昌納為關門弟子,董其昌謂自己為“傳燈”,王時敏乃其親傳,其他“三王”,則納入王時敏再傳體系。于是承上啟下,崇南貶北,形成一條清晰有緒的法脈。對“四王”這一派的繪畫,過去的批評不外乎因循守舊、一味摹古。王時敏現存的畫中,幾乎幅幅都能見到“仿董北苑”“仿倪高士”“仿梅道人”“仿黃大癡”之類的題識,而且他的仿古僅限于“文人畫系”和“南宗畫系”,絕不仿南宋四大家(指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等院體畫代表)。其中,對黃公望的

    新民周刊 2020年39期2020-11-06

  • 三十年來的孔氏南宗研究
    研究中心衢州孔氏南宗是相對于山東曲阜孔氏宗族而言的。南宋初,孔氏部分族人南遷定居衢州,至清末,世代繁衍,蔚為大觀,形成了孔氏南宗家族。在這近九百年的時間里,孔氏南宗形成了自己的家廟、宗族形態、教育方式與文化傳統。近年來,隨著學界對孔氏南宗關注度的提高,研究成果相應增多,研究視角日益多元化,這對于我們全面認識孔氏家族及元明清時期的社會面貌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在梳理孔氏南宗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三十年來的孔氏南宗研究成果作一述評,力求整體再展孔氏南宗的面貌。

    浙江檔案 2020年2期2020-03-20

  • 黃易的繪畫師承與交游
    黃易山水畫作以“南宗”為尚,他對惲壽平的特殊喜好,致使其筆下流露出荒寒、冷逸的氣氛。黃易與當時諸多畫家朋友交游來往,切磋畫藝,并借助朋友圈獲觀名作、豐富收藏。關鍵詞:黃易;繪畫;師承;南宗;交游黃易是清代乾嘉時期重要的金石學家,以篆刻著稱于世,兼通書畫。本文將梳理黃易的繪畫師承和交游活動,以展示黃易在繪畫方面的偏好和成就。一、繪畫師承黃易出生于書香門第,其父黃樹穀(1700-1751年)是當地知名的雅士,與丁敬、金農、黃慎關系甚好,擅書法,“所作篆隸淳厚有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10期2019-12-05

  • 文化基因視角下的家規族訓研究 ——基于孔氏南宗的案例分析
    基因的傳承??资?span class="hl">南宗是孔氏宗族在歷史影響下遷于江南地區形成的,雖然本質上與孔氏文化一脈相承,但卻因為不同的社會歷史地理環境具有了它的獨特性。這一研究意義,不只是適用于孔氏南宗,更是適用于當今社會的家文化建設——借歷史傳統而著眼現實,期望為家風家訓的培育與踐行做出貢獻。一、文化基因與家規族訓結合歷史變遷,從宗族性、地方性、政治性三個角度出發,孔氏南宗的文化基因可剖析為“厲行忠孝,詩禮傳家”、“經世致用,務實求效”、“禮讓治國,圣裔垂范”等內涵。歷史淵源是文化

    長江叢刊 2019年16期2019-11-15

  • 20世紀以來討論中的“南宗
    際又都是圍繞著“南宗”,就連“董其昌”這個概念,也是屬于“南宗”的知識范疇。反過來講,對“董其昌”的研究,潛移默化地都變成了對“南宗”的關注。1、藝術史理論內的“南宗”在一些重要有影響力的學術論文中,“南宗”問題涉及較多的概念分別是:“董其昌”、“南北宗論”、“文人畫”,以及《容臺別集·畫旨》關于南北宗的引文和文人畫的引文。比較明代“南宗”的概念而言,作為一個知識體系來說,最大區別就是“董其昌”也被作為一個重要的知識概念加入到“南宗”概念里了。與“南宗”有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2019-10-21

  • 試論董其昌早期繪畫的“不和諧”感
    和諧”感;借鑒;南宗董其昌(1555-1636),早年家貧,其竭盡所能,不斷進取,不僅最終成為一方豪富,更是在繪畫方面(包括理論與實踐)成為南宗山水畫的中堅人物。他或許超越了沈周、文徵明、祝允明之輩,卻在實現超越宋元繪畫的路上遇到了終其一生都未能越過的關捩—趙孟。趙孟的偉大主要原因是他為漢文脈存亡繼絕。出于時代原因,董其昌并無機會像趙氏那樣為文化續脈,但是他在書畫創作、藝術理論、藝術收藏方面著實有著過人之處。后世對董其昌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本文僅就一兩幅作

    書畫世界 2019年7期2019-09-09

  • 跨越亙古時光洞鑒家廟古今
    宗曲阜后,“衢州南宗”五十九世孫孔彥繩世襲“五經博士”,“婺州南宗”孔彥鐸世襲“奉祀禮生”。婺州南宗祭孔自明清代以來分為“各家墓祭”“合族廟祭”兩部分,是目前遺存的典型的南宗家祭型典禮,具有傳統家族風格。嚴格意義的“婺州南宗祭孔典禮”就是“合族廟祭”?!昂献鍙R祭”是全族人集中舉行的既隆重又莊嚴的祭祖儀式。一般在清明節舉行,其他如重修族譜或分譜也要祭孔,另外選定吉日良辰。其人員組成為櫸溪村孔氏子孫,出門在外的如能趕回來的都要趕回來,已遷移到外村的孔氏子孫派代

    東方收藏 2019年1期2019-05-14

  • 天臺山桐柏宮道教南宗洞經音樂初探
    秀美,是中國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宮原名桐柏觀、桐柏崇道觀,為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桐柏宮道教南宗洞經音樂,也稱桐柏宮全真龍門派十六韻誦經音樂,系由道教南宗始祖張伯端所創?!觥白详栒嫒恕迸c桐柏宮張伯端(984-1082年),字平叔,號紫陽,敕封“紫陽真人”。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北宋時浙江天臺人。自幼博學,三教經籍、醫、卜、兵、算,無不涉獵。曾長期居臺州府城臨海為府吏,后因火燒文書被流放嶺南。從此,浪跡云水,尋師訪道,修煉內丹。他的道教思想深受佛教禪宗影響

    民族音樂 2019年5期2019-01-09

  • 那年,油菜花開
    和曲阜一樣,孔氏南宗就此形成。元朝統一后,有大臣上疏稱,孔氏有南宗、北宗,但只應有一個“衍圣公”,應由孔子的嫡傳后裔,即衢州孔端友的后人襲封。元世祖覺得很有道理,便欽定南宗為“衍圣公”,且下令他們從浙江衢州搬回山東曲阜奉祀??资?span class="hl">南宗的第六代“衍圣公”孔洙奉詔入京,他對元世祖說,他的六代先祖都葬在衢州,并建有衢州家廟,實在不忍放棄衢州的祖墳,愿將“衍圣公”爵位讓給孔氏北宗。元世祖十分感動,稱贊他“寧違榮而不違道,真圣人之后也”。落地生根,除了不舍親人墓地,家

    黨員干部之友 2018年10期2018-10-11

  • 談佛教與藝術的關系
    間分為南北兩宗,南宗主"頓悟",北宗主"漸修",時稱“南能北秀”,即慧能主張“頓悟”,神秀主張“漸修”。明代畫家董其昌借鑒自己對禪宗里“頓悟”和“漸悟”的理解,提出了“南北宗論”。用禪的宗派框架對山水畫中兩種不同的創作風格加以區分,也就是將南宗所謂的“頓悟”與北宗所謂的“漸修”套用到繪畫風格的內涵里去分析,在董其昌看來,佛有南北,畫亦有南北。北宗則是以李思訓的著色山水為代表,南宗則是王維的渲染為代表。董其昌以禪喻畫,以禪喻詩,將“頓悟”作為第一要義,“漸修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8年11期2018-04-08

  • 《修真十書》研究文獻綜述
    書》以鐘呂金丹派南宗一脈相承的內丹著述為核心匯編而成,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為南宗大型文獻叢書,是研究金丹派南宗的重要文獻資料?!缎拚媸畷妨?,除少數在《道藏》中別有單行本,部分撰述止見于此書,如葉士表、袁公輔注《悟真篇》,蕭廷芝撰《金丹大成集》等,故而彌足珍貴。然而,當前學界仍無專著針對《修真十書》進行系統、完整的研究,亦無論文是以《修真十書》為主題進行文獻或是思想研究。鑒于《修真十書》在道教思想史上的重要性,以及文獻資料上的獨特性,前輩賢者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2期2018-01-30

  • 其 畫
    骕以至馬、夏輩。南宗則王摩詰始用渲淡, 一變勾斫之法。其傳為張璪、荊、關、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四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馬駒、云門、臨濟兒孫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詰所謂云峰石跡,迥出天機,筆意縱橫,差乎造化者,東坡睹吳道子、王維畫壁,亦云:吾于維也無間然。知言哉?!薄澳媳弊谡摗钡闹行乃枷?,就是將中國山水畫分為南北兩個派系、兩種風格。但二者并非平等,董其昌崇南貶北,認為南宗是文人畫、北宗是行家畫。這一論調影響巨大且深遠,幾乎沒有作品傳世的王維被推

    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 2017年9期2017-10-19

  • 南宗”與“北宗”之間的區別
    。以王維為首的“南宗”一派,與李思訓為首的“北宗”一派,分別從藝術特色、畫家身份、作畫目的等方面來進行論述。關鍵詞:禪宗;院體畫;文人畫南北宗論的提出在繪畫史上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有人說出自董其昌,也有人說出自莫是龍,原因是在陳繼儒《寶顏堂秘笈續集》中有記載說在莫是龍的《畫說》一書中有提到南北宗論。但是更多人認為是董其昌提出的,原因是董其昌好禪,南北宗論是借禪宗南北宗論來論述的,更有說服力?!澳媳弊凇痹馐侵付U宗的的兩個小宗派,慧能、神秀時出現,禪宗是佛

    東方教育 2017年14期2017-09-25

  • 婺州(金華)孔氏南宗文化內涵探討
    村,婺州(金華)南宗遷入之時這里還人煙荒蕪。就是在這樣的山野之中,孔氏婺州(金華)南宗創辦書院,培養后代,出過不少名士,不愧為圣人之后裔??鬃?2代孫孔挺,建杏壇書院,任松陽縣丞,著有《松陽詩稿》。54代孫孔思靖為東陽、永寧二鄉巡檢司都使。55代孫孔克英是元朝學者,任丹陽書院院長,自幼天資聰穎,好學上進,被人稱為奇童。宋濂曾在金華山聽其講學,“縉紳方滿座,而府君揚擢古今,陳義甚高者,蓋忻然無倦色”。死后,宋濂為其作墓志銘。56代孫孔希仁是永康儒學教諭?!俺?/div>

    魅力中國 2016年21期2017-04-19

  • 南北宗:山水畫的分野
    )、夏(圭)輩。南宗則王摩詰(維)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其傳為張躁、荊(浩)、關(仝)、董(源)、巨(然)、郭忠?。ㄎ酰?、米家父子(米芾和米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黃公望、王蒙、倪瓚、昊鎮)。亦如六祖之后,有馬駒(馬祖道一)、云門、臨濟兒孫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詰所謂:‘云峰石跡,迥出天機;筆意縱橫,參乎造化’者。東坡贊吳道子、王維壁畫,亦云:‘吾于維也無間然!’知言哉。南北宗原本是禪宗在唐代時期形成的悟道兩大流派,南宗主張頓悟(六祖慧能)立地成佛,

    美文 2016年15期2016-10-31

  • 淺談南北山水畫的不同
    。從技法風格上,南宗圓柔疏散,北宗方剛謹嚴;南宗多線型結構,北宗多塊面結構;南宗氣局尚平淡混穆,北宗體勢尚奇峭突兀;南宗傾向于自如而隨意,北宗傾向于刻畫而著意;南宗多用“積墨法”,一般情況下可改可救,北宗多用“潑墨法”,一遍寫就無以復加;南宗之力多包容,筆墨運行往往較從容豁散,北宗之力多外拓,筆墨運行則往往需要發力且迅走疾行。前人論書法有兩種傾向,一種是“內含剛柔”,另一種是“外露筋骨”(唐張懷瑾《書斷》),這一理論也適用于山水畫南北宗的不同筆路。無疑北宗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3期2016-10-25

  • 孔氏南宗家廟往事
    5年來,衢州孔氏南宗家廟與名人過往的點滴,從中可以看出中華優秀傳統的核心所在孔子思想與文化的深遠影響之一斑。清代浙江總督李之芳撰文說:“自唐開元后,郡邑皆立孔子廟……而為孔氏之家廟者,遍行天下,惟曲阜與衢州耳?!保ā肚蹇滴踽橹葜匦蘅资霞覐R碑》)南宋建都杭州。建炎三年(1129)高宗以孔子48世嫡長孫、衍圣公孔端友“扈蹕南渡”有功,賜衢州州學校舍暫作孔氏家廟,其后四址三遷??资系找峋痛税布裔橹?00多年,繁衍生息,并繼續行使“衍圣公”職權。從此,衢州成為孔子

    文化交流 2015年10期2015-10-15

  • 衢州風物志
    nanajoe南宗孔廟:北宋滅亡之際,孔子嫡裔負楷木南渡,定居衢州,從此開啟孔氏南宗。開化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體驗浙江母親河源頭的美麗風光。龍游石窟:輝煌的東方地下金字塔群,其開鑿的方法和用處仍然是千年之謎。龍游發糕:甜而不膩、糯而不黏,清朝貢品,江南一絕。江郎山:中國丹霞第一奇峰,“雄奇冠天下,秀麗甲東南”。常山胡柚:全國“名特優”新水果,果肉酸甜多汁,連胡柚皮都是可以拿來做菜的喲。常山國家地質公園:黃泥塘“金釘子”剖面被譽為“地質史上的活教材”。九華

    中學生天地(B版) 2015年8期2015-07-27

  • 董其昌“南北宗”畫論的理論價值及其影響
    即以王維為首的“南宗”和以李思訓為首的“北宗”。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山水畫理論,是對明以前繪畫的一大總結,遂成為對明以后中國畫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權威觀點。1 董其昌的生平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號思翁,又號香光,松江華亭(今上海)人。董其昌23歲習畫,初仿黃公望,后與著名書畫家、鑒藏家項元汴父子往來甚密,有幸得以觀賞項氏珍藏的書畫文物,這段經歷對他以后的藝術道路有巨大的影響。董其昌于禪學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這為他后來提出“南北宗”畫論打下

    宿州學院學報 2015年3期2015-04-10

  • 抽蕉剝筍論道史 層層求進必至頭
    而真正以道教 “南宗”、“北宗”之謂者,當于有宋一代。其中,以王重陽所創立之全真道被稱做道教金丹派“北宗”,而以白玉蟾所創立之教團則被冠以道教金丹派的“南宗”之稱。蓋建民教授的新作《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道派、歷史、文獻與思想綜合研究》(上、下兩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就是對金丹派南宗——這一在道教歷史上具有深遠和廣博影響的道教宗派,進行了系統而又深入細致地研究的鼎力之作。 作者在對南宗前四祖作出考證的基礎上,對于白玉蟾之身世之謎,則從關于

    社會科學研究 2014年1期2015-03-31

  • 南宗孔府記
    □喬 葉南宗孔府記□喬 葉孔府便門一這次隨著《江南》雜志到浙江衢州,知道了兩個詞:泗浙同源,南北一脈?!鬃拥膬蓚€脈流。很慚愧,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北孔曲阜。9月28日就是公祭大典之日,距現在還有六天時間,孔祥楷先生事務繁多,日程很滿。原定下午三點的采訪,被提到了兩點。據說因為某市長要來??碗S主便,我們只有依從。到達衢州,匆匆午飯之后,把行李放到酒店里,我們就直奔孔府。一點五十分,我們到達。朱門灰瓦,門庭靜謐。正門上面的匾額是:“孔氏南宗家廟”,金色的邊框

    江南 2015年2期2015-01-03

  • 金鳴的“漸修”與“頓悟”
    北宗論”,認為“南宗”是文人畫,其創作機制是“頓悟”,“北宗”是行家畫,是“漸修”,推崇南宗而貶低北宗。顯然,董其昌是把二者對立起來,而沒有辯證地看待,“漸修”是基礎,“頓悟”是結果,沒有“漸修”何來“頓悟”?金鳴兄為人沒有機巧,近如木訥,和其在書法上的“不聰明”一致。我想,正是金鳴兄的“不聰明”才有了今天的突破。君不見,當今書壇,多少年輕人嶄露頭角,卻又如流星轉眼即逝,都是因太“聰明”的緣故,他們太相信感覺,重“頓悟”而輕“漸修”,最終喪失了前行的動力。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14年8期2014-09-15

  • 稽考墳典 道派力作 ——蓋建民《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讀后
    支宗十三家”,“南宗”便是十三支宗之一,這也從某種意義上印證了中外宗教“分宗而教”的理趣。金丹派南宗是中國道教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響的一大道派,其開宗立派祖師白玉蟾有“有宋以來談道者罔不推為正宗,與紫陽、長春而并壽”[1]之譽,甚至連儒釋二家也給予了相當高的贊譽。由于金丹派南宗人物在官方典籍文獻、歷代正史和地方志記載甚少等諸多因素,有關這一活躍于東南沿海地域道派的宗教思想、譜系傳承等問題研究尚未系統、全面地展開,此學術高地遲遲未有占領者。新近由社會科學文獻出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12期2014-04-10

  • 李杜“南北宗”簡說
    流傳于南方,稱“南宗”;神秀重“漸修”,主要流傳于北方,稱“北宗”。兩者的差異,所謂“南頓北漸”。[1](P.175)受禪宗“南北宗”說影響,在繪畫領域,明代董其昌“以禪喻畫”,創立山水畫的“南北宗”說,基本內容為:自唐代起,山水畫與禪宗一樣分“南宗”“北宗”兩個系統,南宗創始于王維,北宗創始于李思訓父子;南宗出于“頓悟”的藝術天分;北宗出于“漸積”的苦修苦練。[2](P.418)在詩歌領域,雖然唐人早就借用“南北宗”概念,但只隨意而談,并未系統論說。偽托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1期2013-01-31

  • “百代之師”——黃公望的山水畫藝術
    究方向為美術學。南宗山水畫在北宋時期達到了第一個藝術高峰,這一時期,李成、范寬等人的北方山水畫派的影響最大。所以,整個北宋還是北方山水畫派畫家的天下。元代,董源、巨然所開創的南方文人山水畫派在這一時期成為了山水畫的主流,南宗文人山水畫在這一時期達到了第二個高峰。南宋以來的“院體”山水畫風被“柔美”的南宗文人山水畫風所取代。以趙孟、“元四家”為代表的山水畫家開創出南宗文人山水畫的一代新風,把南宗文人山水畫推向了藝術的高峰。一、閑云野鶴,書畫為樂黃公望(126

    名作欣賞 2012年24期2012-08-15

  • 中國山水畫“南北宗”論辨
    水畫也逐漸產生“南宗”與“北宗”之分,所以“南北宗論”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所謂“南宗”,就是以五代南唐董源、巨然為代表的南方派山水畫派。北方派以五代后梁荊浩、關同為代表。關于繪畫流派的劃分,歐洲繪畫史也有相似情況,例如對文藝復興時期繪畫流派的以地域來進行劃分。而“南北宗”這一理論到底是誰先提出的,較多論著與學者認為是明萬歷畫家董其昌首先提出的山水畫“南北宗論”。在其繪畫論著《畫禪室隨筆》中,董其昌將唐至元的繪畫歷史,按照畫家的技法、風格、身份分為兩大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2011-12-20

  • 解讀董其昌“南北宗論”之繪畫精神
    宗論”。他認為“南宗”繪畫是“頓悟”;“北宗”繪畫是“漸修”。在畫論中他有意推崇“南宗”畫中的“文雅、淡柔、多韻”的繪畫精神,有意貶低“北宗”畫中的剛硬線條、急烈皴法及憤滿不平之縱橫氣?!澳媳弊谡摗笔且粋€時代藝術思潮的產物,它對后世中國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繪畫理論史上,產生的中國繪畫理論固然不少,但使中國畫產生巨大改觀的只有五次。其一是顧愷之的“傳神論”;其二是宗炳的“山水畫論”;其三是以蘇軾為中心的“宋代文人畫理論”;其四是董其昌的“南北宗論”;

    賀州學院學報 2011年1期2011-08-15

  • 白玉蟾金丹派南宗戒律文獻初考
    玉蟾創立的金丹派南宗不但在宗教隊伍人員上有相當的規模,而且還有自己固定的宗教修行場所,并且有嚴密的宗教組織制度和宗教戒律。在宗教組織的戒律制度建設方面,白玉蟾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和主張,“即掌教,既當闡教而知堂務,要開堂,元明正己之方,以作律人之法”[1]308。金丹派南宗強調 “五湖云水,混處一堂。既集徒侶,須明紀綱”,“道規有?!盵2]311。白玉蟾自覺地意識到宗教戒律的意義,即作為一宗一派的掌教人,要肩負起傳道和弘教的責任,必須熟知道堂管理事務,制定道堂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年6期2010-04-13

  • 明清時期孔氏南宗宗族文化述評
    要明清時期,孔氏南宗族人繼承南渡以來的優秀傳統,謹守祖訓,承傳禮儀,不斷完善宗族規制,形成了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宗族文化。南宗族學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當時衢州儒學的發展方向,在與社會現實結合中推動了儒家在衢州地區的發展。南宗士人的詩文佳作蘊含深厚的人文內涵和具有崇高的人格風范??资?span class="hl">南宗憑借其獨特的宗族文化,與當地望族一道,身體力行,對促進當地和諧穩定、推動好學尚理之風、靜化民風民俗、豐富精神世界,都起到了示范輻射作用。關 鍵 詞 明清時期 孔氏南宗 宗族文化

    探索與爭鳴 2009年11期2009-12-15

  • 南宗孔氏家廟古今祭祀音樂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金鴿平“南宗孔氏家廟”即衢州孔廟,是全國僅有的兩家孔氏家廟之一,它有著近千年的歷史。北宋末年,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陷入金兵之手。宋高宗趙構倉促南渡,孔子第四十八代裔孫孔端友,背負著孔子和方官夫人(孔子夫人)的一對楷木像,在倉促之中離開了山東曲阜南下,最終定居衢州?,F址的孔廟為明朝明武宗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按照山東曲阜的規模建造而成。它地處于衢州城區東隅,總占地面積達20畝,其結構被分為孔廟和孔府兩個部分。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廟前設有“金聲”、“玉振

    藝海 2009年1期2009-02-17

  • 傅山與“南、北宗論”
    待當時炙手可熱的南宗領袖時,傅山的態度從其書論上便可看出。傅山說:“晉自晉,六朝自六朝,唐自唐,元自元,好好筆法,近來被一家寫壞。晉不晉,六朝不六朝,唐不唐,宋不宋,元不元,尚曖曖昧昧,自以為集大成,有眼者一見,便窺見室家之好?!边@里雖沒有點名道姓,但“集大成者”確指董其昌無疑(唐林曰,此為董文敏說法)??梢姼瞪绞欠磳@種所謂每家各取一鱗的“集大成”的。其次,在對待王維的問題上,傅山也有自己不同的理解。王維雖被推為“南宗”之祖,但傅山在繪畫上卻很推崇他,傅

    文史月刊 2006年1期2006-02-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