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癌

  • 1例宮頸腺樣囊性癌的臨床、病理特點及診斷
    000宮頸腺樣囊性癌是一種宮頸罕見的上皮性腫瘤,發病率低于宮頸癌的1%[1],與發生于涎腺的腺樣囊性癌組織形態學形似,但發生于宮頸的腺樣囊性癌惡性度相對更高,比宮頸同樣臨床分期的鱗狀細胞癌惡性度更高。1965 年McGEE 等[2]首次對宮頸腺樣囊性癌進行報道,至今多數為個案報道。宮頸腺樣囊性癌侵襲性高,且患者預后較差,早期診斷對此病診斷意義很大。本文回顧性分析1例宮頸腺樣囊性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并總結其臨床、病理特點及診斷方法。1 資料分析患者女,40歲,

    山東醫藥 2023年36期2024-01-09

  • 卵巢低級別漿液性癌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
    。卵巢低級別漿液性癌是一種少見類型的上皮性癌,約占所有上皮性卵巢癌的2%[1-3]。卵巢低級別漿液性癌和高級別漿液性癌是獨立的兩種病理類型,二者臨床特點不同[4]。卵巢低級別漿液性癌發病年齡較早,預后較好,但對初始化療耐藥率高[5-6]。由于發病率低、病例數少,我國及世界范圍內缺乏對卵巢低級別漿液性癌的大規模系統性研究。本研究通過總結卵巢低級別漿液性癌的臨床和治療特點,為臨床診療提供思路。1 資料與方法1.1 資料來源 回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

    現代婦產科進展 2023年12期2024-01-02

  • 《腫瘤預防與治療》文章薦讀:復發轉移性腺樣囊性癌的治療進展
    腺樣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是一種罕見的,惰性但又具有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在根治性治療后復發和遠處轉移很常見,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這使得復發或轉移性ACC(recurrent or metastatic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RM-ACC)的長期預后較差。四川省腫瘤醫院林桐榆教授結合相關文獻,介紹了RM-ACC 最新的臨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和治療進展,以期能夠更好地指導臨床治療和改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23年10期2023-12-25

  • 含ETV6基因重排的單房囊性涎腺分泌性癌1例
    029)涎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CSG),是一種少見的低度惡性腫瘤,因其類似乳腺分泌性癌而得名。Skalova 等[1]于2010年首次報道。WHO(2017)第4版涎腺腫瘤分類中正式提出并獨立命名為分泌性癌[2]。組織學上該腫瘤排列方式多樣,可呈實性巢狀、微囊狀、小管樣、乳頭囊或濾泡狀,但大囊性單房或多房生長模式罕見[3],國內報道極少。本文報道1例單房囊性生長的涎腺分泌性癌,并回顧了相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 2023年5期2023-12-20

  • 腮腺分泌性癌1例并文獻復習
    400)腮腺分泌性癌是一種少見的低度惡性唾液腺腫瘤。目前該病的文獻報道較少。本文通過報道1例青年男性囊實性腮腺分泌性癌病例,并復習相關文獻,旨在提高對本病的認識。1 病歷資料患者男性,32歲,患者自述入院前5年前,無意間發現左側耳后包塊,約胡豆大小,局部無壓痛,質中,邊界清楚,活動度可,無紅腫,無皮膚凹陷,無橘皮樣改變,無全身自覺癥狀,未予重視,未治療。入院查體:體溫36.6 ℃,脈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26/76 mm Hg;神智清楚,營養

    中國醫藥指南 2023年31期2023-11-29

  • 基于生物信息學途徑探究卵巢上皮性癌ctDNA體細胞突變*
    息。目前卵巢上皮性癌基因組學研究多來源于組織樣本,卵巢上皮性癌血漿ctDNA體細胞突變的研究不多,本研究通過下載TCGA數據庫卵巢上皮性癌組織體細胞突變信息,利用Maftools軟件包分析數據,探索卵巢上皮性癌組織樣本的體細胞變異情況,分析發揮作用的功能和信號通路,為研究卵巢上皮性癌血漿樣本ctDNA體細胞突變提供參考。1 材料與方法1.1 卵巢上皮性癌體細胞突變數據的獲取 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基因表達譜數據來自2021年6月1日TCGA(https://w

    現代婦產科進展 2022年12期2023-01-10

  • 結直腸轉移性卵巢癌2例并文獻復習
    75%為卵巢漿液性癌[1]。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是卵巢漿液性癌惡性度最高的亞型,有較高的侵襲性和轉移性,常見轉移部位為肺、肝、大腦、淋巴結、胸膜、脾和骨骼等[2],少見部位有皮膚或乳腺,轉移至結直腸的病例罕見報道。臨床醫師易將其與結直腸原發腫瘤混淆。本文回顧性分析2例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結直腸轉移的臨床病理學特征、免疫表型、診斷和鑒別診斷等,并復習相關文獻,旨在提高臨床和病理醫師對其的認識水平。1 材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例1女性,69歲。無明顯誘因出現大便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2年10期2022-12-19

  • 卵巢黏液性癌診治的研究進展
    第一位。卵巢黏液性癌(mucinous ovarian cancer,MOC)是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的一種病理類型,其臨床表現、生物學行為、分子機制、對治療的反應及預后與其他類型的卵巢上皮性癌存在諸多不同,值得關注,現對其診治研究進展進行綜述。1 病理特點2020年第5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腫瘤分類[1]中,將上皮性卵巢癌分為5種病理類型:高級別漿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

    現代婦產科進展 2022年6期2022-12-06

  • 原發性氣管腺樣囊性癌調強放射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原發性氣管腺樣囊性癌是一種原發于氣管的惡性腫瘤[1]。其發病率僅次于氣管鱗癌,位居氣管原發腫瘤的第二位[2]。氣管腺樣囊性癌的預后明顯優于氣管鱗癌,5年生存率分別為74%和12%[3]。氣管腺樣囊性癌病程發展較為緩慢,手術切除是氣管腺樣囊性癌的重要治療手段,完整切除的患者可獲得長期生存[4]。無法獲得完整切除的患者,經過術后輔助治療仍然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5]。對于不可手術切除的患者,放射治療可以作為一種可選擇的治療手段[6]。雖有報道鏡下切除后聯合放療也

    臨床肺科雜志 2022年8期2022-07-28

  • 涎腺惡性多形性腺瘤11例臨床病理分析
    例MPA中,侵襲性癌3例,非侵襲性癌8例。非侵襲癌中,4例可見包膜浸潤,但浸潤深度圖1 癌組織浸潤神經 圖2 片狀排列的肌上皮,細胞異型性不明顯,可見病理性核分裂象 圖3 惡性多形性腺瘤中可見玻變區 圖4 惡性多形性腺瘤中可見壞死 圖5 惡性多形性腺瘤中可見鈣化 圖6 導管癌周圍殘存肌上皮p63呈陽性,EnVision兩步法 圖7 導管癌周圍殘存肌上皮SMA呈陽性,EnVision兩步法 圖8 肌上皮癌細胞p63呈陽性,EnVision兩步法 圖9 癌肉瘤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2年4期2022-06-28

  • CEP55和PLK1在卵巢漿液性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肖 虹卵巢漿液性癌(ovarian serous carcinoma, OSC)是卵巢癌最常見的組織病理學類型,75%以上的卵巢漿液性癌患者就診時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僅為29%[1, 2]。在WHO女性生殖器腫瘤分類中指出,卵巢漿液性癌的發生、發展按照卵巢癌二元論的發病模型,分為低級別漿液性癌和高級別漿液性癌,并認為其絕大多數直接或間接起源于輸卵管傘端上皮[3]。中心體相關蛋白55(centrosomal protein 55kDa, CEP55)是一種

    醫學研究雜志 2022年12期2022-02-10

  • 子宮頸胃型黏液性癌18例臨床病理分析
    才子宮頸胃型黏液性癌是子宮頸黏液腺癌的特殊類型,發病率僅占子宮頸腺癌的1%~3%[1],由于其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細胞篩查和HPV檢測又常呈陰性,且組織分化好,與正常腺體區分困難,導致誤診率高達34%[2]。子宮頸胃型黏液性癌高度惡性,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為中晚期,預后差,因此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本文回顧性分析18例子宮頸胃型黏液性癌的臨床病理學、影像學、實驗室檢查及免疫表型特征等,并復習相關文獻,旨在提高對該腫瘤的認識水平。1 材料與方法1.1 臨床資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1年4期2021-06-17

  • 子宮內膜癌中關鍵LincRNA的篩選及與臨床預后的關系
    癌;Ⅱ型包括漿液性癌和透明細胞癌等[1]。EC是女性生殖系統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20%~30%[2,3]。近年來,EC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有所增加[4,5]。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287 000例新增EC病例和74 000例EC相關死亡病例[6]。EC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而且增加了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因此,明確其發病機制,尋找有效的分子生物標志物,對實現EC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全基因組測序和生物信息學技術的發

    巴楚醫學 2021年1期2021-04-07

  • 口腔小涎腺腺樣囊性癌局部復發及轉移的臨床分析
    口腔小涎腺腺樣囊性癌主要指發生在患者口腔粘膜下的小涎腺處的癌性病變[1]。已有相關臨床報告指出,癌癥發生位置、病理類型和臨床分期等均與口腔小涎腺腺樣囊性癌局部復發、轉移有一定關系[2]。但此方面報告仍然不多,本研究對于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頜面外科收治的口腔小涎腺腺樣囊性癌患者進行記錄和觀察,對口腔小涎腺腺樣囊性癌局部復發和轉移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為臨床口腔小涎腺腺樣囊性癌等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參考資料,現對研究結果進行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82期2020-12-26

  • 卵巢上皮性癌中西醫維持治療的研究進展
    053)卵巢上皮性癌是一種早期難以發現、復發率較高的婦科惡性腫瘤,2015年我國卵巢癌新發病例為52 971例,死亡達30 886例,其中卵巢上皮性癌占大多數[1]。維持治療是指完成術后化療,達到最大療效后,再延長治療的方法,理論基礎包括盡早應用低毒藥物維持治療可減少耐藥的發生;在腫瘤負荷較低時應用維持治療,清除微小轉移灶,減少腫瘤的復發、轉移;高效低毒的化療藥物和靶向藥物的出現使維持治療成為可能[2]。但有學者認為,首次治療后的間歇期能給予機體從化療不良

    醫學綜述 2020年19期2020-11-04

  • 卵巢漿液性癌中miR-203和miR-595表達與預后的關系
    R可作為卵巢漿液性癌的獨立預后因子,如miR-613[1]、miR-21[2]等。miR-203定位于人染色體14q32-33,為特異性上皮miR,文獻報道miR-203在不同類型腫瘤中的表達水平存在差異,如miR-203在喉癌中表達降低[3],而在乳腺癌中表達增加[4],目前關于miR-203在卵巢癌中的表達情況尚不明確。Tian等[5]研究發現,miR-595在卵巢癌組織樣本及細胞株中均表達下降,而關于miR-595在卵巢漿液性癌中的表達情況相關研究甚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0年6期2020-07-20

  • 免疫組化標記Pan-TRK有助于乳腺分泌性癌的診斷
    700.乳腺分泌性癌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其分子特征為t(12;15)(p13;q25)平衡易位導致ETV6-NTRK3基因融合。由于Pan-TRK抗體能夠有效識別TRK蛋白近C-末端保守序列,有文獻報道使用免疫組化Pan-TRK抗體有助于識別其他腫瘤類型的NTRK基因重排。作者采用兔單克隆抗體對24例乳腺分泌性癌、203例其他類型乳腺癌組織芯片和15例組織學相似病變進行Pan-TRK免疫組化染色,并對其染色強度和定位進行評估。24例乳腺分泌性癌中女性2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0年8期2020-02-28

  • 以三叉神經痛為首發癥狀的海綿竇區腺樣囊性癌1例
    0000)腺樣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多發于頭頸部腺樣組織,主要起源于上皮組織并具有嗜神經性這一獨特的生物學行為,緩慢生長。不同于其他腫瘤,腺樣囊性癌容易沿神經擴展并轉移,早期常出現神經受累癥狀,如面部感覺異常、麻木、疼痛及面癱等,晚期可發生轉移,肺部較為常見,顱內轉移相對少見,海綿竇區轉移而原發病灶不明的極為罕見。2019年7月我院收治1例以三叉神經痛為首發癥狀的海綿竇區腺樣囊性癌,完善相關頭頸部腺體檢查,未找到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20年4期2020-01-14

  • WNT1、β-catenin、PD-L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漿液性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5000卵巢漿液性癌是臨床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1],其預后較差,短期內腫瘤病情進展速度較快,患者的總體生存時間較短[2]。在揭示卵巢漿液性癌發病機制的過程中發現,腫瘤相關信號轉導通路的改變、免疫調節紊亂等,均可影響腫瘤細胞的生物學特征,促進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進而導致卵巢上皮性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3]。無翅型MMTV整合位點家族成員1(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1,WNT1)/

    癌癥進展 2019年17期2019-10-17

  • 晚期支氣管腺樣囊性癌化療有效1例
    患右支氣管腺樣囊性癌6年7 個月,為進一步治療入住河北省唐山市人民醫院?;颊哂?010年11月無誘因出現咳嗽、咳少量白痰。痰中有少量暗紅色血絲,無胸痛、無呼吸困難、無頭痛及頭暈等不適,未引起足夠重視。后癥狀進行性加重,為進一步治療于2011年5月11日本院就診,經病理確診為右支氣管腺樣囊性癌,肺CT 表現(見圖1)。評估病情:右支氣管腺樣囊性癌T4N2M0ⅢB期,考慮隆突受侵失去手術機會,遂行放化療聯合治療。經抗感染、止咳治療后于2011年5月16日開始行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9年10期2019-07-01

  • 外陰腺樣囊性癌復發超聲表現1例
    診斷為外陰腺樣囊性癌,術后未行化療;2周前自覺左側外陰“蠶豆”大小腫物,外院PCT/CT可見左側外陰代謝增高結節,提示腫瘤復發,為求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診。查體:外陰呈已婚經產式,陰毛分布正常,左側大陰唇腫物約3.5 cm×2.5 cm,質稍硬,壓痛明顯,皮膚表面無破潰。超聲檢查:左側外陰處可見3.2 cm×2.4 cm×1.7 cm不均質中低回聲腫物,邊界較清,呈分葉狀(圖1A);CDFI探及豐富血流信號(圖1B)。行外陰腫物切除術,術后大體病理見帶皮組織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9年6期2019-06-24

  • 甲狀腺濾泡性癌與腺瘤的圖像特征分析
    13)甲狀腺濾泡性癌是甲狀腺常見的第二大惡性腫瘤,發生率為9.0~22.5[1],僅次于甲狀腺乳頭狀癌。不同于其他甲狀腺惡性腫瘤,甲狀腺濾泡性癌在超聲影像上可呈現為相對良性的超聲特點,容易與甲狀腺腺瘤混淆[2]。本研究通過對比40例甲狀腺濾泡性癌以及40例甲狀腺腺瘤的影像學特點,為甲狀腺濾泡性癌與腺瘤的鑒別診斷提供影像學參考,現結果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納入40例甲狀腺濾泡性癌的患者以及40例甲狀腺腺瘤患者,患者經病理學確診為甲狀腺

    醫藥前沿 2019年12期2019-06-11

  • PDCD4和Clusterin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rin在卵巢上皮性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探討PDCD4和Clusterin與卵巢上皮性癌發生、發展的關系。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惠州醫院、廣東醫科大學惠州臨床醫學院)以及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門診活檢或者住院手術病理標本共95例,均為女性患者標本;其中35例卵巢良性腫瘤組織(子宮內膜樣腺瘤7例、漿液性囊腺瘤17例、透明細胞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患者年齡19~86歲、中位發病年齡5

    中國醫藥科學 2019年24期2019-02-15

  • 11例氣管支氣管腺樣囊性癌臨床分析
    氣管支氣管腺樣囊性癌是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低度惡性,生長緩慢,但有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的傾向。該病臨床發病率低,容易造成誤診漏診,為提高對本病的認識,作者總結2001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例氣管支氣管腺樣囊性癌患者的臨床特征,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選擇2001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1例氣管支氣管腺樣囊性癌患者,均有組織病理證實為腺樣囊性癌,并排除原發于唾液腺、宮頸、消化道、皮膚等組織器官的腺樣囊性癌。1.2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9年4期2019-01-04

  • SKA1及MMP-9在唾液腺腺樣囊性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
    張彬唾液腺腺樣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一種來源于上皮的高度惡性腫瘤[1],國內腺樣囊性癌的發病率占唾液腺上皮性惡性腫瘤的首位[2-3]。本病的典型特點是生長緩慢、廣泛侵襲、易沿神經擴散、遠處轉移及局部復發等[4-6]。盡管完全的手術切除和輔助放療已被證實可以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率,但患者的預后仍不理想[7]。因此,尋找新的治療手段和治療靶點一直是腺樣囊性癌的研究熱點。有絲分裂異常是大多數惡性腫瘤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 2018年6期2018-12-12

  • TACSTD2在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077)卵巢上皮性癌為女性生殖系統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其大部分組織學類型為高級別漿液性癌,發病時多為晚期,進展迅速,常伴盆腹腔轉移和不良預后。因此,針對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的研究具有切實的臨床意義。近年來,卵巢癌的起源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傳統的卵巢表面上皮起源學說受到挑戰,新的輸卵管起源學說獲得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最新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分期和美國婦科腫瘤協會的卵巢癌預防方案中均納入了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的輸卵管起源理論。在本實驗中,將采集卵巢高級別漿液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年12期2018-01-31

  • 乳腺腺樣囊性癌病理及免疫組化特點研究
    孟憲宇乳腺腺樣囊性癌是一種少見的乳腺浸潤性癌亞型,發病率僅0.1%~1.0%[1]。形態學常呈篩狀、管狀-小梁狀和實體型結構混合存在,術中冰凍及粗針穿刺病理診斷時易被誤診為其他類型良性病變或腺癌。有研究統計有超過50%的乳腺腺樣囊性癌被誤診為其他類型腫瘤[2]。與一般基底樣型乳腺癌不同,腺樣囊性癌預后較好。本研究通過對18例乳腺腺樣囊性癌臨床資料回顧分析,探討其病理和免疫組化特點,助力乳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1 資料和方法1.1 臨床資料 收集2006年2月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18年1期2018-01-15

  • Ki-67及PTEN在口腔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EN在口腔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王佳娜1沈建軍1張艷紅1王佳天1李文秀1潘軍英2目的研究口腔腺樣囊性癌(OACC)中Ki-67和PTEN的表達情況,及其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方法收集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實驗室證實的40例口腔腺樣囊性癌。另選口腔腺樣囊性癌患者標本癌旁正常腺體15例做對照組。免疫組化SP法檢測腺樣囊性癌中Ki-67蛋白及PTEN的表達。結果Ki-67蛋白在口腔腺樣囊性癌中的陽性率為70%(28/40),明顯高于對照組13%

    實用腫瘤學雜志 2017年6期2018-01-09

  • 肺腺樣囊性癌4例病例報告
    差萬別。肺腺樣囊性癌是涎腺樣中腫瘤的一種,發病率極低,在臨床極為少見。本文收集了2012年1月-2016年12月間我院收診的4例肺腺樣囊性癌患者,通過對患者病理學分型,免疫組化檢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及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突變檢測,影像學表現,治療及預后情況進行匯報,分析該疾病的治療及預后情況。1 病例資料1.1 病例

    中國肺癌雜志 2017年11期2017-09-09

  • 超聲對甲狀腺濾泡性癌與腺瘤的鑒別診斷價值觀察
    超聲對甲狀腺濾泡性癌與腺瘤的鑒別診斷價值觀察張 奕(湖北省武漢市第九醫院超聲影像科,湖北 武漢 430081)目的 觀察超聲對甲狀腺濾泡性癌與腺瘤的鑒別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且分析本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間經手術病理證實的50例甲狀腺濾泡性癌與70例甲狀腺腺瘤患者資料,并將其檢測結果分別設為研究組及對照組,比較2組超聲表現,并觀察研究組超聲表現評價指標。結果 經對比分析,中央為主型血流、側方聲影、環形鈣化及圓形均與甲狀腺濾泡性癌密切相關(P<0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34期2017-09-03

  • Omi/HtrA2在腺樣囊性癌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trA2在腺樣囊性癌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李立恒 王 蕊 王 芹 王鐘華目的 探討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差異,并評價其對腺樣囊性癌的臨床意義。方法 納入確診為腺樣囊性癌的患者100例,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方法,檢測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并檢測腺樣囊性癌轉移組和非轉移組患者中Omi/HtrA2表達情況。結果 Omi/HtrA2表達主要位于細胞胞質中,在腺樣囊性癌組織中其陽性率為83%;腺樣囊性癌低級組與高級組間表

    實用癌癥雜志 2017年5期2017-05-10

  • 趨化因子I-TAC及其受體3對腺樣囊性癌轉移影響的研究①
    其受體3對腺樣囊性癌轉移影響的研究①莊桂婧1,李鐵成2,邱 明2(1.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2.大慶油田總醫院口腔科,黑龍江 大慶 163001 )目的:初步研究趨化因子(I-TAC)及其受體(CXCR3)誘導血管生成擬態形成在腺樣囊性癌中的作用和意義。方法:實驗選用唾液腺樣囊性癌病理蠟塊24塊,綜合臨床癥狀和鏡下觀察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唾液腺腺樣囊性癌及正常唾液腺組織旁組織中I-TAC-CXCR3的表達并采用PAS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7年1期2017-03-30

  • 涎腺腺樣囊性癌患者生存及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分析
    曉龍?涎腺腺樣囊性癌患者生存及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分析王蕊李立恒謝麗娟胥愛文王鐘華朱曉龍目的探討涎腺腺樣囊性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以及生存狀況。方法回顧性分析確診為涎腺腺樣囊性癌的200例患者臨床資料,采用單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歸進行相關危險因素的分析,探討影響涎腺腺樣囊性癌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并運用Kaplan-Meier的生存曲線對腫瘤切除術后患者的生存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通過單因素分析:年齡、手術切緣是否干凈、病理類型、神經是否受侵、臨床分

    實用癌癥雜志 2016年8期2016-09-15

  • 乳腺腺樣囊性癌1例報道
    00)乳腺腺樣囊性癌1例報道陳臘梅,吳 剛(湖北省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湖北 天門 431700)乳腺腫瘤;癌,腺樣囊性;放射攝影術發生于乳腺的腺樣囊性癌少見,相關的文獻中以病理分析稍多,影像報道更少見。本文報道1例,并結合文獻復習,對其影像表現進行探討。病例女,45歲,自述2月前無意中發現左乳包塊,雞蛋大小,無疼痛、發熱、乳頭溢液。體檢左乳外上象限捫及一直徑約4.0cm腫塊,質硬,邊界清晰,可活動。鉬靶X線攝片(圖1,2)示左乳外上象限一類圓形高密度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6年11期2016-04-13

  • 腺樣囊性癌8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腺樣囊性癌8例報告并文獻復習連成,任夢薇,任立參,徐文*(吉林大學第二醫院 腫瘤血液科,吉林 長春130041)腺樣囊性癌為一種起源于上皮組織、具有獨特生物學行為特點的惡性腫瘤,多于頭頸部涎樣組織發病,其中以腮腺為主。常生長緩慢,但易沿神經擴展并順其逐漸轉移,早期常出現神經受累癥狀,如感覺異常、麻術、疼痛及面癱等,在腫瘤晚期可發生轉移,肺部較為常見[1]。腫瘤可發生在所有的年齡階段,中老年較多,無明顯性別差異,患者術后復發率、轉移率均較高,預后相對不佳。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6年2期2016-03-10

  • 前列腺假增生性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分析
    0)前列腺假增生性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分析丁豐平,章力(新昌縣人民醫院,浙江 新昌 312500)目的 觀察前列腺假增生性癌的臨床病理學特征并探討其鑒別診斷要點。 方法 回顧性分析6例經病理確診的前列腺假增生性癌的臨床特點、組織形態學特征、免疫組化表達以及隨訪信息。 結果 組織學上3例表現為結節狀推擠性生長,2例表現為復雜的分支狀生長,1例表現為腺病樣結構。腫瘤腺體中等偏大,6例內均局灶可見不同程度的腺體囊性擴張伴乳頭狀內摺,但缺乏明確的纖維血管軸心。6例腫瘤

    浙江實用醫學 2016年6期2016-03-03

  • 卵巢漿液性癌的病理發病機制研究分析
    500)卵巢漿液性癌的病理發病機制研究分析鄒紹蕾(山東冠縣人民醫院,山東 聊城 252500)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討和分析卵巢漿液性癌病理發病機制。方法選擇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20例卵巢漿液性癌患者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病理發病機制進行分析和探討。結果經過對2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和比較之后不難發現,卵巢癌早期不具有較為明顯的臨床表現,缺乏可靠、有效的生物學標志物,患者確診時一般都到中晚期,因為該種疾病化療具有顯著的耐藥性,預后

    中國醫藥指南 2016年33期2016-01-28

  • S?100和HPA蛋白在涎腺腺樣囊性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
    蛋白在涎腺腺樣囊性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王尚凱1,崔瑩2,劉紅3,高冰4(1河南省封丘縣人民醫院病理科,河南 封丘 453300;2鄭州市衛生學校病理教研室,3河南省武警總隊醫院,4鄭州大學護理學院,河南鄭州450000)目的:探討 S?100和 HPA在涎腺腺樣囊性癌(SACC)中的表達以及在嗜神經侵襲和轉移方面的意義.方法: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44例涎腺腺樣囊性癌中S100 和HPA的表達.結果:S?100與HPA在腺樣囊性癌(SACC)中的表達與腫瘤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5年8期2015-07-19

  • C-MET、HER-2和IGF1R在涎腺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和意義①
    1R在涎腺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和意義①麻春瑩1,閆冬梅2(1.佳木斯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2.佳木斯大學基礎醫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目的:研究C-MET、HER-2和IGF1R在涎腺腺樣囊性癌血清中的表達。方法: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方法檢測C-MET、HER-2和IGF1R在涎腺腺樣囊性癌血清中的含量。結果:腺樣囊性癌患者血清中C-MET濃度明顯高于正常人,C-MET濃度與腺樣囊性癌的轉移和侵潤關系密切。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5年2期2015-06-27

  • 宮頸腺樣囊性癌臨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組織化學表型
    730宮頸腺樣囊性癌臨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組織化學表型師曉華,武莎菲,凌 慶,霍 真,梁智勇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北京100730目的 探討宮頸腺樣囊性癌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臨床病理及免疫組化特征。方法 收集北京協和醫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數據庫及會診數據庫中診斷為宮頸腺樣囊性癌病例共4例;并采用免疫組化方法對石蠟組織標本進行檢測,總結其臨床病理特征、治療及預后。結果 4例

    協和醫學雜志 2015年3期2015-06-01

  • 淚腺腺樣囊性癌嗜神經侵襲生長機制的免疫組化探討
    論著·淚腺腺樣囊性癌嗜神經侵襲生長機制的免疫組化探討陳桂軍 丁素玲目的 探討淚腺腺樣囊性癌嗜神經侵襲生長機制的免疫組化情況。方法 分析40例淚腺腺樣囊性癌組織石蠟標本, 分為篩-管型20例, 實體型20例, 另外依據其嗜神經情況分為嗜神經組18例和無嗜神經組22例。結果 實體型淚腺腺樣囊性癌神經受侵襲比例高于篩-管型;實體型淚腺腺樣囊性癌S100、膠質細胞原纖維酸性蛋白(GFAP)表達陽性率均高于篩-管型;嗜神經組淚腺腺樣囊性癌S100、GFAP表達陽性率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年10期2015-05-09

  • 盆腔高級別漿液性癌的臨床病理形態學特征分析
    ?盆腔高級別漿液性癌的臨床病理形態學特征分析聶波陳瓊榮楊小玲作者單位:430070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聶波);430079 湖北省腫瘤醫院(陳瓊榮,楊小玲)【摘要】目的探討盆腔高級別漿液性癌的臨床病理形態學特征及其與腹膜漿液性癌的關系。方法回顧性分析100例盆腔高級別漿液性癌的臨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組織化學Envision法檢測Bcl-2 和P53印記在輸卵管黏膜上皮中的表達情況。結果100例盆腔漿液性癌的病理形態學十分相似,輸卵管上皮中Bcl-2表達及

    實用癌癥雜志 2015年1期2015-04-03

  • C-MET在涎腺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和意義①
    ET在涎腺腺樣囊性癌中的表達和意義①麻春瑩, 遲艷俠(佳木斯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目的:通過檢測C-MET在涎腺腺樣囊性癌組織中的表達,探討C-MET與腺樣囊性癌的關系及相關性,為臨床的轉移趨勢、預后判斷和術后的隨診監測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方法:應用SP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36例涎腺腺樣囊性癌和10例正常涎腺組織中C-MET的表達。結果:C-MET主要表達于細胞漿,在36例涎腺腺樣囊性癌中的C-MET陽性表達率為66.7%(23/3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5年4期2015-02-18

  • 乳腺腺樣囊性癌免疫組化表型與臨床特征探討
    田艷艷乳腺腺樣囊性癌免疫組化表型與臨床特征探討戶莊 馬明德 周振宇 常亮 田艷艷目的 探討乳腺腺樣囊性癌免疫組化表型與臨床特征。方法 對6例乳腺腺樣囊性癌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內容包括發病部位、治療方法及結果、隨訪結果、免疫組化表型等, 將上述資料給予統計學分析并得出結論。結果 發病部位為外上象限所占比例高達50.00%(P乳腺腺樣囊性癌;免疫組化表型;臨床特征乳腺腺樣囊性癌是臨床罕見的乳腺惡性腫瘤疾病, 發病率僅為乳腺癌患者總數的0.1%~1.0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年1期2015-01-24

  • 卵巢上皮性癌多起源學說的研究進展
    獻綜述·卵巢上皮性癌多起源學說的研究進展王麗麗 綜述 郭紅燕*審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北京 100191)卵巢上皮性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婦科惡性腫瘤,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及篩查方法是預后差的主要原因,與卵巢上皮性癌的異質性及來源的多樣性存在密切關系。傳統的上皮性癌來源學說認為上皮性卵巢癌來自卵巢表面生發上皮,“第二苗勒管系統學說”對上述觀點提出質疑,“二元論”學說徹底顛覆了傳統的理論,但上述理論均存在局限性。近年來,卵巢上皮性癌多起源學說逐漸成為討論熱點。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5年12期2015-01-24

  • 不同期別卵巢上皮性癌組織中結腸癌轉移相關基因1表達
    不同期別卵巢上皮性癌組織中結腸癌轉移相關基因1表達張瑞濤,任 芳,史惠蓉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鄭州 450052目的研究結腸癌轉移相關基因1(MACC1)在不同期別卵巢上皮性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及其與患者預后的關系。方法選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住院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2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檢測這些患者原發病灶組織樣本中的MACC1 mRNA和蛋白表達,比較不同臨床分期患者組織中的MACC1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14年1期2014-09-19

  • 面部皮膚腺樣囊性癌1例
    強面部皮膚腺樣囊性癌1例高文鼎 胡圖強臨床資料 患者女,85歲。右側面頰部腫物3年余?;颊?年前無明顯誘因右側面部出現一腫物,約綠豆大,無自覺癥狀,后腫物逐漸增大至拇指甲大,偶有輕微痛癢感,搔抓后易破潰出血?;颊咭话闱闆r可,既往體健,無特殊病史。體格檢查:系統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皮膚科檢查:右側面頰部可見一1.8 cm×2.0 cm×2.5 cm結節,暗紅色,表面呈蕈樣增生,質地中,活動度差,觸之有輕度浸潤感(圖1)。實驗室檢查:血常規:RBC 3.06×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4年4期2014-03-16

  • 4例乳腺腺樣囊性癌臨床病理和免疫組化特點分析
    01)乳腺腺樣囊性癌是一種罕見的乳腺低度惡性腫瘤,發病率僅為0.1%~1%[1],與其他類型的乳腺癌相比,乳腺腺樣囊性癌患者淋巴結轉移和遠處擴散少見[2]。國內相關文獻病例報道較少。為進一步探討乳腺腺樣囊性癌的臨床病理特點及鑒別診斷要點,本研究對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04-2014年收集到的4例乳腺腺樣囊性癌標本結合文獻進行臨床病理觀察分析, 并進行免疫組織化學雌激素(ER)、孕激素(PR)、C-kit原癌基因 (CD117)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14年10期2014-03-03

  • 外耳道腺樣囊性癌1例報告
    8500)腺樣囊性癌又稱圓柱瘤或圓柱瘤型腺癌,是浸潤性惡性腫瘤的一種類型[1],好發于腮腺、頜下腺等處,多起源于導管上皮和肌上皮細胞,在口腔、咽部和鼻竇等處的腺體也有發生,原發于外耳道者罕見。我院近期收治1例,現報告如下。1 病歷摘要患者,男,51歲,以“左耳疼痛3個月”之主訴就診。3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耳疼痛,無流膿、耳鳴和聽力下降,無頭痛、頭暈,在醫院按“慢性中耳炎”的診斷給予抗炎治療,疼痛暫時減輕,停藥后疼痛再現。查體見左側外耳道口前上壁,有一約0

    吉林醫學 2013年17期2013-11-11

  • 晚期腺樣囊性癌姑息性放療的臨床分析
    瞿琮腺樣囊性癌是較為常見的涎腺惡性腫瘤,是起源于導管上皮或肌上皮細胞的一類惡性腫瘤,多發生于頭頸部大小涎腺。腺樣囊性癌占涎腺腫瘤的5% ~10%,在涎腺惡性腫瘤中占24%[1]。其常規治療是手術切除輔以化、放療。外科手術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療腺樣囊性癌的主要手段。局部大塊切除是根治腺樣囊性癌的主要原則。即在功能影響不大的情況,盡可能切除腫瘤周圍組織,甚至犧牲一些肉眼看來是正常的器官,對于鄰近腫瘤的神經應盡量做追蹤性切除。但有些患者腫瘤的發生部位較深并侵及重要器

    中國實用醫藥 2011年35期2011-08-15

  • 誤診為神經系統疾病的腺樣囊性癌9例臨床分析
    54000腺樣囊性癌(ACC)是發生于頭頸部較少見的低度惡性腫瘤,易侵犯神經而出現神經受損癥狀[1],容易被誤診為神經系統疾病?,F將我科2006-2011年收治的外院誤診為神經系統疾病的9例腺樣囊性癌分析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本組9例患者中男4例,女5例;年齡46~78歲,平均58歲。誤診時間最短2個月,最長12個月,平均6個月。從事職業:農民5例,工人3例,知識分子1例。1.2 臨床表現 表現為舌部活動受限、伸舌偏向一側者6例;一側鼻唇溝變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年15期2011-02-09

  • 基質金屬蛋白酶-9及基質金屬蛋白酶-2與卵巢上皮性癌血管生成的關系
    )法檢測卵巢上皮性癌MMP-9及MMP-2的表達,探討其與局部血管生成的關系,為臨床上進一步了解卵巢上皮性癌腫瘤血管生成情況提供幫助。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收集河北省唐山市人民醫院1990至2005年卵巢上皮性癌初次手術切除標本存檔蠟塊75例(卵巢上皮性癌組),年齡36~62歲,平均年齡48歲;術前未做過任何化療和放療。按WHO分類標準組織學分類,漿液性癌27例,粘液性癌19例,子宮內膜樣癌16例,透明細胞癌13例。按照FIGO分期,Ⅰ期19例,

    河北醫藥 2010年20期2010-04-08

  • 卵巢上皮性癌組織中磷酸化信號轉導及轉錄活化因子3和 K i 67蛋白的表達
    法檢測了卵巢上皮性癌組織中p-STAT3和Ki67蛋白的表達,探討 2者在卵巢上皮性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1 材料與方法1.1 標本來源 收集河南省腫瘤醫院和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2007年 7月至 2008年 6月行手術切除的卵巢組織共 85例,患者年齡 32~68歲。85例中卵巢上皮性癌 35例 (高分化 11例,中分化 12例,低分化 12例;有淋巴結轉移 20例,無淋巴結轉移15例;FIGO分期:Ⅰ期9例,Ⅱ期10例,Ⅲ期13例,Ⅳ期3例),良性卵巢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年2期2010-03-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