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竇

  • 超聲評估糖尿病性胃輕癱大鼠胃動力
    于左肋弓下,觀察胃竇、胃體和胃底區域,以超聲全胃圓柱體法(ultrasonic whole stomach cylinder method, UWSCM)公式計算實驗餐后0(即刻)、30及60 min全胃腔容積[4];以左肝、腸系膜上靜脈及腹主動脈為定位標志,獲取胃竇短軸切面,計算實驗餐后0(即刻)、30及60 min胃竇面積[5];分別按照以下公式計算胃排空率(gastric emptying rate, GER)、胃竇收縮頻率(antrum contr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23年9期2023-09-27

  • 胃充盈超聲檢查評估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胃動力功能的臨床價值
    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胃竇收縮變化。1 材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選取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21年10月—2022年1月期間收治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作為對照組。研究組中,女22例,男8例,平均年齡(45.50±12.20)歲,體重指數(21.86±3.93) kg/m2;對照組中,女22例,男8例,平均年齡(47.33±10.21)歲,體重指數(23.22±2.44) kg/m2。兩組的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22年5期2022-11-12

  • 床旁胃超聲評估剖宮產者圍術期胃容量的臨床價值
    應用超聲無創評估胃竇部胃內容物不僅提高了麻醉醫師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麻醉過程的安全性[2-6]。本研究應用床旁胃超聲評估剖宮產者圍術期胃容量,比較不同體位測得胃竇橫截面積(cross-sectional area,CSA)的差異,旨在術前準確了解產婦胃內容物相關信息,降低其圍術期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資料與方法一、臨床資料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于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產科行剖宮產的產婦60例,年齡25~36歲。納入標準:①孕周≥36周;②產婦年齡≥1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2年10期2022-10-31

  • 電針調節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腸動力障礙及對胃竇組織鐵死亡相關因子的影響
    h 后,解剖取胃竇組織進行檢測。 胃竇組織取材方法:剪取一部分取胃竇組織,冰生理鹽水沖洗,然后放入4%多聚甲醛中4 ℃固定24 h 時,石蠟包埋備用,用于免疫組化檢測。1.5.1 胃內殘留率的測定[10]治療結束后,各組大鼠禁食24 h 后,給予每只大鼠按1 mL/100 g 灌胃容積灌服營養性半固體糊(羧甲基纖維素鈉5 g,奶粉8 g,糖4 g,淀粉4 g,活性炭3 g,蒸餾水約150 mL),30 min 后處死動物,打開腹腔,分離出胃。 沿胃幽門處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2年8期2022-08-22

  • 胃血管纖維黏液瘤樣增生超聲表現1例
    劑后行超聲檢查:胃竇小彎側胃壁局限性增厚,于黏膜層見一大小約35 mm×25 mm低回聲腫塊(圖1),內見條管狀回聲分布,表面黏膜破潰,見一大小約20 mm×15 mm 深大凹陷,可見斑點狀強回聲附著,其黏膜下層回聲連續,漿膜層回聲連續。超聲造影檢查:低回聲腫塊動脈期呈持續高增強(圖2),靜脈期緩慢消退(圖3)。超聲提示:考慮早期胃癌(胃壁內迷走胰腺合并潰瘍待排)。胃鏡檢查提示:竇后壁隆起異位胰腺。胃鏡活檢提示:“胃竇后壁”黏膜慢性炎伴增生性息肉改變。病理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2年4期2022-05-07

  • 比較環狀軟骨加壓與咽旁加壓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胃內容積及術后惡心嘔吐的影響
    腹部探頭觀察患者胃竇區并測量胃竇前后徑及頭尾徑。測量結束后開始麻醉誘導?;颊呙嬲治爰冄?L/min,靜脈注入舒芬太尼0.3~0.4 g/kg,丙泊酚1.5~2.0 mg/kg 及羅庫溴銨0.6~1.0 mg/kg。待患者意識消失后置入口咽通氣道,保證氣道通暢情況下行面罩加壓給氧,同時A 組患者使用三指法向后壓迫環狀軟骨,B 組患者使用拇指與其余四指分別壓迫雙側喉旁,3 min去氮給氧后行氣管內插管。氣管插管完成后再次B 超觀察胃竇并測量胃竇雙徑。術中以七

    現代實用醫學 2021年12期2022-01-26

  • 隔藥餅灸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大鼠PTEN-AKT抑癌途徑的作用機制研究
    模型鑒定,取大鼠胃竇組織并做HE染色,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大鼠胃黏膜組織病理學變化,觀察到大鼠胃黏膜出現萎縮、或/和腸上皮化生病理變化,確定模型成功。1.4 分組與干預至34周造模組大鼠死亡6只,取4只進行模型鑒定。造模結束余正常組大鼠12只,造模大鼠30只。剩余30只造模成功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隔藥餅灸組和西藥組,每組10只。正常組與模型組不進行任何干預,只做同隔藥灸組相同的抓取和固定;西藥組予葉酸懸濁液灌胃給藥(每100 g體質量給藥1 mL),每日1次,

    上海針灸雜志 2021年12期2022-01-05

  • 胃原發性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
    醫院。CT 示:胃竇分葉狀軟組織結節影,大小約46mm×24mm,增強掃描可見明顯不均勻強化,考慮腫瘤性病變(圖1)。胃鏡:胃竇部可見20mm×40mm 錐形增生物,表面較光滑,質硬(圖2)。超聲內鏡:胃竇及十二指腸球部降段巨大新生物組織阻塞腸腔,超聲掃描可見該新生物起源于胃竇前壁第4 層,截面大小約2.32cm×1.42cm,病變以腔內生長為主(圖3)。胃鏡下病理活檢示:(胃竇)送檢組織見梭形細胞增生,未見黏膜上皮。由于活檢組織較少,未進一步做免疫組織化

    中國腫瘤臨床 2021年21期2021-12-17

  • 早期胃癌的保留幽門胃切除術(PPG) ——待賞的孤芳
    學者嘗試進行保留胃竇及幽門的胃切除術,以減少幽門、胃竇喪失導致的傾倒綜合征與膽汁反流。Mikulicz于1897年就報道了節段胃切除(segmental gastrectomy,SG)用于治療胃潰瘍[1]。但因吻合口狹窄、潰瘍復發以及胃排空障礙等并發癥,該手術在上世紀20年代前后被摒棄[2]。上世紀50年代,Nissen 等[3]探索了高位胃惡性病變的保留胃竇、幽門的手術,并稱之為“保留胃竇(preservation of the antrum)”或“保留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21年5期2021-11-30

  • 危重癥新生兒胃腸動力的臨床研究*
    究方法2.1B超胃竇單切面法檢測胃排空:腹部B超定位:以劍突下縱截切面掃查橢圓形胃竇,以腹主動脈和腸系膜動脈上動脈為定位標志,用二維法測量胃竇面積。檢測時間:餐后5分鐘、下次餐前5分鐘。檢測指標:用B超測量胃竇截面積,計算出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GE),以此反映胃動力功能。① 胃竇截面積=π×(前后徑/2×橫徑/2)② 胃排空率=[(餐后5分鐘截面積-下次餐前5分鐘胃截面積)÷餐后5分鐘截面積]×100%。③胃竇收縮頻率(ACF):連續

    中國保健營養 2021年25期2021-10-18

  • 電針針刺足三里、內關穴用于四肢外傷飽胃患者術前準備的臨床觀察
    色多普勒超聲探測胃竇,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前準備措施實施前后胃竇截面積和胃竇蠕動頻率變化[4]。1.4 統計學分析數據納入SPSS 22.0 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2 結果2.1 三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胃竇截面積變化對比在胃竇截面積的對比中,在不用時間點,A 組跟B 組數據有顯著差異,A 組與C 組數據也有顯著差異,結果統計對比(P表1 三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胃竇截面積變化對比(,%)表1 三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胃竇截面積變化對比(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73期2021-10-04

  • 萸芪糖漿改善厭食大鼠營養吸收的實驗研究
    指標 ①比較三組胃竇黏膜、下丘腦、血漿β-Ep含量。②觀察實驗大鼠胃竇黏膜組織病理的變化。3.5統計學方法 同2.5相同。3.6實驗方法及結果3.6.1實驗方法 ①取出大鼠的眼球,取靜脈血,置于含有抑肽酶和10% EDTA -Na2的管中,充分搖勻,放入低溫離心機中離心l0 min,分離血漿,置于-70℃環境中保存[2,3]。②取出腦和胃。將胃壁組織和腦組織取出后加入生理鹽水,隨后將下丘腦分離并取出胃竇黏膜將其稱重后置于勻漿管中,隨后在勻漿管中加入1 ml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1年16期2021-09-05

  • 先天性胃竇隔膜超聲圖像特征分析
    江敏睿 楊春江胃竇隔膜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引起小兒不完全性幽門梗阻的原因之一[1]。長期嘔吐和流質飲食導致患兒營養不良,影響了生長發育。該病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易漏誤診[2]。該病目前尚缺乏有力的影像學依據,本研究回顧性分析總結了胃充盈檢查前后先天性胃竇隔膜的聲像圖特征,以提高超聲對該病的早期篩查能力。資料與方法一、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經開腹手術/胃鏡切除術后病理證實的24例胃竇隔膜患兒,男20例,女4例;年齡8 d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1年8期2021-09-04

  • 床旁B超用于評估剖宮產產婦術前胃內容物量的臨床研究
    本研究擬通過超聲胃竇單切面法探究產婦空腹狀態下的胃內狀態,并為評估返流誤吸風險,制定合適的麻醉方案提供參考。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院于2019年8月至12月,篩選101名產婦作為產婦組,并篩選156名成年非孕女性作為未孕女性組,其中產婦組101例,年齡20~40歲,體重50~90 kg,平均體重(68.9±8.4)kg,孕前體重40~80 kg,孕齡≥32周,ASA分級Ⅰ~Ⅲ級;未孕女性組,年齡20~40歲,體重40~80 kg,ASA分級Ⅰ~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2021-06-15

  • 賁門癌高發區自然人群胃內不同位點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現狀及與賁門癌的相關性研究
    ,這與胃癌好發于胃竇部截然不同。近年研究提示Hp感染與胃遠端腫瘤發生有較明顯關系[3],甚至能降低賁門癌危險。本地區土著自然人群Hp感染率高,且感染年齡早[4],反而賁門癌高發,值得關注和研究。為探討Hp感染與賁門癌的關系,作者隨機選擇自然人群各年齡段進行Hp檢測及胃鏡檢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隨機選擇本地土著自然人群共102例,其中20~29歲組12例,30~39歲組20例,40~49歲組20例,50~59歲組20例,60-6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38期2021-06-04

  • 氬離子凝固治療胃竇血管擴張癥的臨床可行性研究
    ,肖年軍,寧守斌胃竇血管擴張癥(gastirc antral vascular ectasia, GAVE)于1953年由Rider最初報道,1984年由Jabbari正式定義[1]。Jabbari等將GAVE的內鏡下表現描述為:胃竇部縱向、含有紅色可見的、擴張、扭曲的血管黏膜皺褶,與周圍組織邊界清楚,這些血管受壓后顏色變蒼白,胃鏡活檢可致出血,根據其胃鏡下表現,被形象地稱為“西瓜胃”。GAVE常常合并全身系統性疾病如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硬化癥、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1年1期2021-03-10

  • 超聲測量胃竇部橫截面積評估急診麻醉手術患者術前胃內容物及胃容量的價值
    的:探究超聲測量胃竇部橫截面積在評估急診麻醉手術患者術前胃內容物及胃容量的價值。方法: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64例急診手術患者為對象?;颊呔托g前運用超聲對胃竇部橫截面積進行測量,之后用胃管抽取胃液,計算胃容量,并將胃竇部橫截面積與胃內容物及胃容量行比對。結果:胃內容物及胃容量與胃竇部橫截面積呈正相關,與年齡及BMI值無關;且未禁食患者嘔吐發生頻率63.6%(7/11),禁食2h為16.7%(5/30),禁食4h為8.7%(2/23),嘔吐發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0年20期2020-11-13

  • 超聲對行擇期手術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狀態的評估價值
    運用床旁超聲測量胃竇部橫截面積估算胃內容量。儀器選用SonoSite SⅡ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Fujif ilm Sonosite,Inc.,國械注進20153233190),凸陣電子探頭頻率為3.50~5.50 Hz。通過比較兩組患者胃內容量,得出行擇期手術的糖尿病患者與非糖尿病患者在相同禁食時間的條件下胃內容量是否存在差別,進而判斷糖尿病患者在臨床麻醉中是否存在更大的反流誤吸的風險,對于反流誤吸的風險較高的患者及時調整麻醉方法。①胃竇部超聲檢查:超聲

    中國醫藥指南 2020年22期2020-10-14

  • 體重正常行婦科手術患者胃部CSA 與麻醉誘導期胃充氣及PONV 關系探討*
    旨在探討胃底和胃竇CSA 何者在反映胃內氣體量方面準確性更佳及胃充氣最佳診斷CSA 值。 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 年 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體重正常行婦科手術患者共82 例臨床資料。 納入標準:⑴均順利完成婦科腹腔鏡手術;⑵BMI≤25kg/m2;⑶年齡 18-80 歲;⑷ASA 分級 III 級。排除標準:⑴存在困難氣道危險因素;⑵既往胃腸道手術史;⑶食管或腹部疾病史;⑷臨床資料不全。 研究方案符合《赫

    江西醫藥 2020年8期2020-08-26

  • Imaging findings of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in stomach: Case report1例胃肝樣腺癌影像學表現
    CT:胃體下部與胃竇交界區前壁見約2.6 cm×4.0 cm×5.0 cm不規則分葉狀軟組織密度腫塊,邊界清晰欠光整,基底部縮窄呈寬蒂樣,瘤體凸入胃腔內(圖1A、1B),胃壁局限性凹陷而形成“臍凹征”(圖1A、1B);平掃CT值約42 HU,增強掃描動脈期明顯欠均勻強化,CT值約78 HU,靜脈期持續不均勻強化,CT值78~88 HU,其內未見明顯鈣化、壞死、囊變;胰頭周圍見多個類圓形軟組織密度結節,增強后輕-中度不均勻強化。影像學診斷:胃體與胃竇交界區惡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20年7期2020-08-06

  • 3D腹腔鏡下經漿肌層切除胃竇脂肪瘤
    腹部CT檢查提示胃竇部占位,脂肪瘤可能,大小40 mm×35 mm,無蒂(圖1)。胃鏡檢查提示胃竇黏膜下病變,間質瘤?超聲胃鏡檢查提示:胃竇黏膜下隆起,脂肪瘤可能(圖2)。初步診斷為胃竇黏膜下病變,脂肪瘤可能。于2019年1月9日全麻下行腹腔鏡手術。采取4孔法,術中可見胃竇前壁略隆起,術中行胃竇隆起表面漿膜肌層切開,可見胃黏膜下與肌層間脂肪瘤,完整剝離脂肪瘤,再行漿肌層連續縫合,術中無出血(圖3、4)。術后病理檢查:胃竇黏膜下脂肪瘤,大小3.8 cm×2.

    臨床外科雜志 2020年6期2020-07-24

  • 胃竇異位胰腺伴粘液囊腫一例
    圖1 橫軸面圖示胃竇前壁粘膜下囊性病變(箭),胃竇及十二指腸球部呈受壓樣改變(長箭)。 圖2 冠狀面圖示胃竇囊性病變呈“C”字型(黑箭),局部壁見明顯強化(箭頭),胃竇及十二指腸球部受壓(白箭)。 圖3 胃鏡示胃竇前后壁分別見半球隆起,長徑約3cm,下界至幽門。 圖4 超聲內鏡示胃竇規則無回聲區伴局部片狀低回聲,來源于胃壁第三層,似有包膜。 圖5 大體病理示病變切開后呈囊性,囊壁局部增厚,呈灰粉色,質韌。 圖6 胃竇黏膜下層及固有層內見多個胰腺導管及胰腺腺

    放射學實踐 2020年6期2020-06-23

  • 胃腸超聲造影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診斷價值
    優點,可直接觀察胃竇收縮及胃蠕動情況,可通過測量餐后胃的形態和體積變化來評估胃動力[7-8]。目前利用超聲造影了解FD患者胃動力情況的研究較少,本文通過觀察確診的FD患者胃動力影像學變化,并與健康人比較,為超聲造影在FD中的應用積累資料。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選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符合羅馬IV診斷標準[9-10]的FD患者30例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作為對照組,分析2組年齡、性別、診療等基本資料,所有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貴州醫科大學學報 2020年2期2020-05-06

  •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關系的研究進展
    染;消化性潰瘍;胃竇;十二指腸【中圖分類號】 R4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296-01前言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的是出現在胃部與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有關潰瘍的形成也會包括多種因素,1983年的有關研究中,在胃黏膜組織中發現幽門螺桿菌,證明其屬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已經證明當前有85%左右的消化性潰瘍是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形成的,但是二者之間的關系到底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夠了解。1 幽門螺旋

    健康大視野 2020年5期2020-04-17

  • 牛奶蛋白過敏誘發嬰兒胃竇息肉形成2 例報告
    起的息肉狀病變,胃竇息肉即長于胃竇處的胃息肉。早期或無并發癥時胃息肉多無癥狀,若息肉體積巨大可使胃輸出道完全梗阻而出現嘔吐、體質量下降、營養不良[1]。根據息肉的性質可分為炎性、炎性纖維素性、增生性、錯構瘤性、胃底腺性和腺瘤性。前5種為非腫瘤性息肉,而腺瘤性息肉有很高的惡變率[2]。胃息肉主要通過上消化道造影和內鏡檢查診斷。一般較小帶蒂息肉經胃鏡圈套電凝切除,較大寬蒂息肉可行病變切除后胃空腸吻合術。本研究擬回顧分析2例胃竇息肉患兒的臨床資料,進一步了解嬰兒

    臨床兒科雜志 2020年3期2020-04-04

  • 經腹胃充盈超聲造影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動力障礙的價值探討
    顯示胃底、胃體及胃竇,以胃角為界將胃分為胃體部、胃竇部,應用容積探頭分別對胃體和胃竇行三維容積成像,連續觀察胃竇部蠕動波3 min,并實時錄像。檢查完畢由兩名具有5年以上腹部超聲診斷經驗的醫師應用三維超聲計算機輔助虛擬器官分析(VOCAL)技術測量胃體和胃竇的體積;于胃竇中部測量胃壁蠕動波幅度、胃波凹陷時的胃腔直徑(D1)、胃波兩側約1 cm 處非凹陷處的胃腔直徑(D2、D3)、胃角部出現兩次蠕動波的時間間隔(T)、蠕動波由胃角移動至幽門的距離(△x)及時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0年2期2020-03-08

  • 胃竇黏膜條形充血與消化不良癥狀及血清5-羥色胺水平關系的研究
    現在UD患者中有胃竇黏膜特征性改變,如黏膜條形充血,鏡下的典型特征為紅色的充血條紋穿過胃竇,如車輪輻條樣匯聚于幽門,此種特征性改變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學機制,以及與消化不良癥狀之間是否存在聯系尚不明確。有文獻報道,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血清多巴胺水平高于正常人群[3],胃竇黏膜條形充血患者的血清多巴胺水平亦見升高[4]。胃鏡檢查觀察到的胃竇黏膜條形充血是否伴隨血清5-羥色胺(5-HT)水平的改變,尚未見研究報道。5-HT作為胃腸道重要的神經遞質,通過作用

    國際消化病雜志 2019年4期2019-09-04

  • 胃神經鞘瘤1例
    未見異常。胃鏡:胃竇前壁見約1.5 cm×1.5 cm隆起,表面黏膜光滑,觸之硬,不活動;鏡下超聲示病變似起源于胃壁固有肌層,呈不均勻低回聲。腹部CT:平掃示胃竇區類圓形軟組織結節,密度略低于肌肉組織,邊界清(圖1A);增強掃描病灶呈漸進性強化,包膜強化程度略高(圖1B、1C);CT診斷為胃腸道間質瘤。行胃竇腫瘤切除術,術中見胃竇前壁約2 cm×3 cm腫物,未侵及漿膜,質硬,邊界清,與周圍無粘連。免疫組織化學:CD117(-),DOG-1(-),CD34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19年5期2019-05-27

  • 超聲診斷胃竇壁異物1例
    B超見:胃空腹時胃竇部似見條狀略強回聲,飲水500ml使胃腔充盈,胃竇部右前壁胃粘膜局限性增厚,層次欠清,且壁內見長約5.8cm,寬約0.1cm的長條狀略強回聲,后方不伴“彗星尾”征,一端位于胃竇部胃腔內,一端沿膽囊右側刺入肝右葉內約3.4cm(附圖),超聲診斷:胃竇部右前壁內異物。擬以胃壁異物收住我院外科,急行LC手術探查,術中所見,肝右葉下緣淡黃色滲出液約20ml,見一牙簽由胃竇部前壁,順膽囊右側刺入肝右葉(附圖),順利取出牙簽,長約6.0cm。附 圖

    西藏醫藥 2019年2期2019-04-29

  • 直線切割閉合器在遠端胃竇癌根治Billroth Ⅰ式吻合術中的應用技巧及效果
    切割閉合器在遠端胃竇癌根治BillrothⅠ式吻合術中的應用技巧,探討其效果。方法:根據“雙盲隨機分組原則”將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收的胃竇癌患者7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前一組采取常規手術治療,后一組實施遠端胃切除聯合BillrothⅠ式吻合術治療。將兩組胃竇癌患者的臨床相關指標、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比對。結果:觀察組胃竇癌患者的遠端切緣長度、吻合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胃竇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9年3期2019-03-09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腸運動研究進展
    后食物分布異常、胃竇能力降低等類型。1 胃電活動異常胃腸道在缺乏食物刺激時,可自發地產生規律的電活動及機械收縮,這種胃電活動稱之為慢波(Slow waves, SW),慢波的形成及傳播有賴于胃腸道的起搏細胞——Cajal間質細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及其形成的互相聯系的信息傳遞網。生理狀態下胃電慢波頻率在體表反應為2.4~3.7次/min之間,且胃電主頻在65%以上。若正常胃電主頻百分比3.7次/min為胃電節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9年5期2019-02-26

  • 超聲胃功能檢測診斷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研究
    、胃大彎、胃角、胃竇、胃體前后壁;平臥位,掃查十二指腸球部、降部、水平部及升部,檢查胃及十二指腸壁有無水腫增厚、潰瘍、腫瘤等異常超聲表現。胃功能檢測:胃底容受性擴張及胃排空功能檢測,平臥位,左側腹掃查,顯示食管腹腔段、胃底,描記胃底最大橫斷面A1(圖1),30 min后,重復測量1次A2(圖2),胃底面積縮小率=(A1-A2)/A1,60 min后再次測量A3(圖3),胃底面積縮小率=(A1-A3)/A1;胃體下部+胃竇運動及排空功能檢測,探頭指向右肩方向

    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2019年1期2019-02-22

  • 胃炎樣胃癌1例報道
    示:淺表性胃炎,胃竇后壁局部黏膜隆起粗糙,病理示(胃竇小彎后壁黏膜):慢性炎伴腺體囊性擴張,部分腺體輕度不典型增生(見圖1),建議予藥物對癥治療后復查;后患者于2015年10月16日再次來我院門診復查胃鏡,鏡下表現:胃竇后壁局部黏膜隆起粗糙較前相仿,病理示(胃竇小彎后壁黏膜):慢性中度淺表活動性炎伴糜爛,部分腺體中度不典型增生(見圖2)?;颊咦允鲇形赴┘易迨?,要求早期干預治療。后患者與家屬商量后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北院進一步治療,吳云林教授了解情況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9年1期2019-01-24

  • 胃竇有黏液湖而胃底無黏液湖在右位胃內鏡診斷中作用的分析
    個內鏡下特征,即胃竇有黏液湖而胃底無黏液湖,并指出該征象對右位胃有較高的診斷價值[4],但因病例數較少,需累積病例進一步評估。關于哪一項內鏡下特征對右位胃最具診斷價值,目前尚無明確結論。筆者在上述文獻發表后至2018年間又發現了7例右位胃患者,共計9例。本文通過復習相關病例資料,分析胃竇有黏液湖而胃底無黏液湖在右位胃診斷中的作用。病例與分析:2007年7月—2018年5月南京同仁醫院消化內科共進行48 818例次胃鏡檢查,發現9例右位胃患者,其中男性2例,

    胃腸病學 2018年12期2019-01-23

  • 超聲診斷中晚期胃竇癌的價值與影像學研究
    110000)胃竇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多發的惡性腫瘤。臨床病理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胃竇癌僅浸潤黏膜層及黏膜下層,因病灶較?。ň?0 mm),組織改變輕微,超聲較難探及,在此暫不談;中、晚期病灶較大,病變浸潤肌層甚至漿膜層,轉移到肝、脾、胰腺等器官。胃癌的檢查方法較多,現介紹一種患者無痛苦,檢查費用低,準確率較高,易被患者接受檢查方法—超聲顯像法[1-2]。本組所有病例系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胃腸超聲檢查,被診斷為胃竇癌,并經手術

    中國醫藥指南 2019年23期2019-01-08

  • 三種常見類型胃息肉的分布及其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關系
    布于胃體、胃底和胃竇。Hp陽性率與息肉類型、息肉部位有關(P0.05)。胃竇與非胃竇部位之間增生性息肉的Hp陽性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女性胃息肉患者多于男性,胃息肉主要位于胃體、胃底和胃竇,Hp陽性率與患者性別和年齡無關,增生性息肉和炎癥性息肉的Hp陽性率均高于胃底腺息肉。胃息肉[1]是指突出于胃腔的局限性隆起性病變,多起源于胃黏膜層或黏膜下層,因缺乏特異性臨床癥狀而常被忽視。常見的胃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和炎癥性息肉,其

    胃腸病學 2018年11期2018-12-25

  • 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兒童胃黏膜血管活性腸肽及其受體表達與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及總IgE水平變化的關系
    日本)檢查并留取胃竇黏膜組織,對照組兒童活檢部位為胃鏡下未見明顯異常的胃竇部或異常部位旁開5 cm正常胃竇處。取得的標本組織行蘇木精-伊紅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胃黏膜中EOS的數量變化,測定胃黏膜中VIP及VPAC2含量。EOS數量在20~40個/HPF者為輕度升高,40~60個/HPF者為中度升高,>60個/HPF者為重度升高。1.2.2 石蠟切片的制備:將獲得的胃腸黏膜組織標本置于質量分數4%多聚甲醛中固定、脫水,置于體積分數75%乙醇4 h、8

    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 2018年2期2018-11-22

  • 以CK19為標記物研究pN0胃竇癌區域淋巴結微轉移
    標記物研究pN0胃竇癌區域淋巴結微轉移張明亮1,黃允寧1,盧 林1,李智勇1,馬強波1,馬海雁1,靳丁丁1,徐遠義2,趙 帥2,封存志1目的 通過檢測常規病理檢查結果為全部陰性的胃竇癌淋巴結CK19的表達量,證實pN0胃竇癌區域淋巴結中存在微轉移,分析微轉移與胃竇癌臨床病理學的相關性。方法 取20例pN0胃竇癌患者經常規病理檢測認為無轉移的區域淋巴結蠟塊99個,5例非腫瘤患者淋巴結蠟塊19個,用RT-PCR檢測淋巴結中K19mRNA表達,使用統計學方法分析

    寧夏醫學雜志 2017年1期2017-02-17

  • 胃竇部神經鞘瘤致胃套疊1例
    201800)胃竇部神經鞘瘤致胃套疊1例伏紅超,程 韜,盧國豐(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上海 201800)胃腫瘤;神經鞘瘤;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胃鏡檢查病例 女,72歲,10 d前突發中上腹疼痛不適,伴惡心、嘔吐,嘔吐后癥狀緩解。近6 d來無排便、排氣。體檢:神清,淺表淋巴結無腫大,腹軟,中上腹可觸及直徑約5cm腫塊,移動性濁音(-),腸鳴音無亢進。CT檢查:胃體明顯擴張,胃竇部胃壁增厚水腫、胃腔狹窄,胃竇部見大小約3.8 cm×3.5 cm類圓形團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6年4期2016-11-28

  • “假賁門征”:網膜軸型胃扭轉CT影像特征(附2例報告)
    示胃呈球形卷曲,胃竇位于左上方,食管胃交界處與胃竇幽門接近(見圖1B)。CT檢查顯示胃腔擴張、液體積聚,胃竇非正常位,向左上后方繞轉,居胃體的左上后方、食管(內見胃管留置)的前方,形似“賁門”(見圖1C),解剖的賁門位于下方層面。胃內窺鏡檢查:胃鏡探頭能按正常路徑順利到達胃腔,但胃竇難以察及,反方向進鏡后方可察及胃竇并見雙腔(見圖1D)。嘗試行胃鏡下復位,未成功。隨后患兒行全麻下胃扭轉剖腹探查術,術中發現胃體擴張,胃竇沿小網膜軸從右下方向左上方扭轉,旋轉角

    溫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6年9期2016-10-31

  • 超聲評估胃容量及胃內容物性質的研究
    食固體飲食后測量胃竇、胃體和胃底的截面?;诘贗階段研究的結果,選擇胃竇作為超聲觀察截面。在第II階段研究中,36名健康志愿者行胃竇超聲檢查,分析胃容量和胃竇截面面積的關系。結果 胃竇完整圖像獲得率較胃體、胃底高,為72%~100%。當胃容量<300 ml時,胃竇截面面積與胃容量呈直線相關(P<0.001),右側臥位時更為顯著(校正R2右側臥位=0.665,校正R2仰臥位=0.560)。胃容量預測公式為側臥位容量(ml)=-372.54+282.49×lo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6年4期2016-09-24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慮、抑郁狀態與胃竇黏膜GAS及SS表達的關系
    焦慮、抑郁狀態與胃竇黏膜GAS及SS表達的關系劉紅玉,李志婷(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河北唐山063000)目的觀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焦慮、抑郁發生情況,并分析其與胃竇黏膜胃泌素(GAS)、生長抑素(SS)表達的關系。方法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30例FD患者(觀察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對照組)的焦慮、抑郁狀態,兩組均行胃鏡檢查,采用免疫組化SP法測定胃竇黏膜GAS、SS表達,并分析其與焦慮、抑郁狀態的相關性。結果觀察

    山東醫藥 2016年18期2016-09-05

  • 口服胃腸超聲造影對焦慮癥患者胃動力的評價
    ,測量各時間點的胃竇收縮頻率、胃竇收縮幅度、胃竇動力指數(MI),計算胃排空率(GER),評價焦慮癥患者的胃腸動力參數。結果焦慮癥組胃竇收縮頻率及MI在最初2 min內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焦慮癥組造影后5~30 min內各時間點胃竇收縮幅度、胃竇收縮頻率及MI均較對照組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焦慮;胃腸超聲造影;胃排空;功能性消化不良焦慮癥是神經癥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主訴有嚴重的腹脹、噯氣、上腹痛等消化不良癥狀[1],而胃鏡等檢查往往無器質性的

    重慶醫學 2016年20期2016-08-12

  • X線分析消化道氣鋇雙重造影胃竇變形臨床體會
    化道氣鋇雙重造影胃竇變形臨床體會李長軍目的 通過對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觀察X線分析消化道氣鋇雙重造影在胃竇變形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 為今后的診斷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100例行X線消化道氣鋇雙重造影分析的患者, 并根據胃竇幽門部變形情況對不同的疾病所表現出來的胃竇變形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結果 本組100例患者經X線消化道氣鋇雙重造影診斷患者的疾病可以按照發病部位分為胃臟疾病與胃外疾病兩種, 其中胃竇炎11例、胃竇潰瘍23例、胃結核5例、十二指腸球

    中國實用醫藥 2015年3期2015-05-09

  • 不同時程海洛因依賴大鼠胃竇CD4、CD8和IL-2表達*
    程海洛因依賴大鼠胃竇CD4、CD8和IL-2表達*網絡出版時間:2015-03-19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2.5012.R.20150319.0959.017.html夏白娟, 李一欣, 洪艷, 韓晶, 梁文妹(貴陽醫學院 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 貴州 貴陽550004)[摘要]目的: 探討海洛因依賴期間大鼠胃竇內CD4、CD8及白細胞介素-2(IL-2)的表達。方法: 正常成年SD大鼠,隨機分為正

    貴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5年3期2015-02-25

  • 探討X線消化道氣鋇雙重造影在胃竇變形中的應用
    233600)胃竇變形在X線上常具有特征性顯像,雖然臨床疾病中常出現胃竇變形,但具有此表象的各種胃內外疾病的鑒別,以及疾病的良惡性鑒別經常比較困難。筆者采用文獻的報告方法,對變形改變進行各方面的分析討論[1]?,F將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8月~2013年3月100例引起胃竇變形的患者,男50例,女50例,年齡25~60歲。1.2 方法:首先制定胃竇變形的X線分析標準。具體如下:變形形態(向心性;偏側性);輪廓表現(

    吉林醫學 2014年18期2014-08-15

  • IL-2、IL-10和TNF-α在胃竇癌化療前后變化及臨床意義
    衛茹胃竇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惡性瘤,病死率高。我國胃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輕化。在腫瘤患者機體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細胞免疫抑制。IL-2和IL-10是反映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檢測指標。TNF-α有廣泛的生物活性,是調節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因子,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對于三者在胃竇癌患者表達的聯合觀察未見報道。本文觀察GAC患者化療前后血清IL-2、IL-10和TNF-α含量的變化,旨在探討其在臨床中判斷預后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河北醫藥 2014年24期2014-04-02

  • 胃絨毛管狀腺瘤二例
    腹部CT平掃示:胃竇壁廣泛性增厚,最厚處約3.4cm,伴軟組織腫塊影突向腔內,導致胃腔呈細管狀,鄰近胃壁正常;平掃CT值約42HU,增強后病變呈較明顯均勻強化,CT值約74HU(圖1a、b)。胃鏡檢查:胃竇部見巨大菜花樣隆起,大小約5cm×5cm,表面不整,質脆易出血。手術所見:胃竇部突出性腫塊,表面呈不均勻顆粒狀改變,粘膜蒼白,邊緣凸凹不平。病理診斷:胃竇部絨毛管狀腺瘤伴部分腺體重度不典型增生(圖1c)。病例2,患者,女,74歲。近期明顯消瘦,半日前進食

    放射學實踐 2014年2期2014-02-15

  • 消化不良病人胃竇胃體內鏡表現及病理對比研究
    化不良患者胃體同胃竇的癥狀表現和病理檢查的區別,對該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間收治的132例消化不良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對照分析,探討在內鏡下消化不良患者胃體同胃竇的癥狀表現和病理檢測的差異,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利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較對該院收治的132例消化不良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總計72例,女性患者總計60例,年齡跨度為19~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2.6)歲。其中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確

    中外醫療 2014年9期2014-01-26

  • 消化不良患者胃竇胃體內鏡表現及病理對比研究
    化不良患者胃體同胃竇的癥狀表現和病理檢查的區別, 選取2012年~2013年在鄭州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66例消化不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情況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013年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6例消化不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 有26例為男性,年齡在19~70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45.21±11.42)歲, 占39.39%;有40例為女性, 年齡在18~9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44.37±10.68)歲, 占60.61

    中國實用醫藥 2013年31期2013-12-01

  • 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胃動力學的影響
    供。1.2.4 胃竇收縮幅度、胃竇收縮頻率及胃排空時間的測定分別于治療前、治療第 6周末,于晨 8:00采用超聲技術測定胃動力學指標,測定前禁食、禁飲 12h,該檢測由解放軍第 102醫院 B超室專業技師完成。方法:應用(TOSHIBA-Xario)實時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 3.5M Hz。超聲檢查時受試者取半坐位,身體與檢查床呈 450,以劍突下縱切面掃查橢圓形胃竇,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為定位標志,用二維法測量胃竇面積,然后飲純凈水 500ml(水溫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3年8期2013-09-21

  • 一氧化氮在四磨湯誘導大鼠胃竇平滑肌收縮中的作用*
    受體)[2]促進胃竇平滑肌收縮。然而,作為一種含有多種組分的中藥方劑,四磨湯促胃腸動力的作用機制較為復雜,其對胃竇平滑肌收縮活動的興奮效應可能尚有其他機制參與。有研究[3]發現四磨湯的主要組分檳榔提取物能顯著抑制誘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鑒于一氧化氮(NO)在胃腸神經介導胃腸平滑肌松弛中起重要中介作用,推測NO可能亦參與了四磨湯對胃竇平滑肌收縮的調節。本研究以NO供體左旋精氨酸(L-Arg)預處理大鼠離體胃竇平滑肌條,探討NO在四磨湯誘導胃竇平滑肌收

    胃腸病學 2012年2期2012-10-22

  • 14v組淋巴結在胃竇癌淋巴結轉移中的分析
    準根治術,但是對胃竇癌進行D2根治術時是否需清掃14v組淋巴結仍然未達成共識。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胃竇癌淋巴結轉移的情況,探討胃竇癌D2根治術是否有必要清掃14v組淋巴結。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胃竇癌患者183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82例。年齡36~83歲,平均(63.6±12.3)歲。入組條件為:(1)患者手術前行胃鏡檢查,且病理診斷為胃竇癌;(2)術前行全胸X線片、盆腔B超、腹部CT增強等檢查排除遠處

    中國臨床醫學 2012年5期2012-09-01

  • 糖尿病胃動力障礙大鼠胃竇平滑肌組織中CNP和NPR-B蛋白含量變化
    肽(CNP)抑制胃竇平滑肌收縮的作用明顯增強[5]。我們于2009年12月~2010年5月進行本研究,擬繼續探討糖尿病胃動力障礙大鼠胃竇平滑肌對CNP敏感性增強的機制。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 Wistar大鼠,雌雄不限,體質量220~250 g,由延邊大學實驗管理科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鏈脲佐菌素(STZ)(Sigma);CNP、NPR-B抗體(Santa Cruz);RM-6240多道生理信號記錄系統(中國成都儀器廠);TD-2000型真彩病理細胞顯微分

    山東醫藥 2011年52期2011-08-15

  • 糖尿病大鼠胃竇平滑肌細胞Ryanodine受體表達變化的研究
    38)糖尿病大鼠胃竇平滑肌細胞Ryanodine受體表達變化的研究龍慶林,房殿春(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全軍消化研究所,重慶 400038)目的探討糖尿病大鼠胃竇平滑肌Ryanodine受體(RyR)的改變及其意義。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隨機分為糖尿病組和對照組,用鏈尿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3個月后測定胃排空時間,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測定胃竇平滑肌細胞內Ca2+濃度,Western blot法檢測胃竇平滑肌組織RyR蛋白變化。結果與對照組大鼠相比,

    重慶醫學 2011年6期2011-01-26

  • 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加胃竇切除術治療幽門梗阻的療效觀察
    期或晚期。其他如胃竇癌、胃粘膜脫垂、胃結核以及胃食道手術并發癥也可引起幽門梗阻。我科用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加胃竇切除術治療幽門梗阻,療效滿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科治療的幽門梗阻患者,共計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齡28~62歲(42±11)歲,根據癥狀、體征、病史、X線鋇餐檢查診斷幽門梗阻?;颊呔孪雀嬷?自愿參加本研究。1.2 治療方法24例病例全部采用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加胃竇切除術

    中外醫療 2010年3期2010-02-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