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廁

  • 如何培養幼兒的如廁習慣
    出現以下信號時,如廁訓練就可以提上日程了?!駥殞氃谝惶熘械囊欢螘r間內能保持尿布干爽至少2小時,或者白天小睡后仍舊保持尿布干爽,說明他逐漸對膀胱有了一定的控制力?!駥殞毻V雇嫠?,待著不動,看著你,試圖告訴你發生了什么,說明他已經能意識到自己正在排尿或排便?!耠m然充分飲水,但寶寶的尿布經常是干的,說明他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控制不排尿?!衲苈爮闹噶?,希望討好你、模仿你,并對大人使用廁所表現出興趣?!駥殞毐憩F出各種獨立意識,渴望能自己做些事?!駥殞毮軌騾f調動作,舒適地

    婦女之友 2023年7期2023-08-02

  • 下期預告:如何幫助幼兒愉快、輕松地進行如廁訓練?
    平時穿內褲,等到如廁時也會要求換上尿不濕。家長嘗試進行如廁訓練,也是困難重重。有的孩子有了便意只會來回跑動,就是不肯去馬桶,有的直接偷偷躲起來隨地大、小便??傊?,對于個別幼兒來說,如廁訓練很難開展。想要幫助孩子們比較愉快、 輕松地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愿意自主如廁,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3年3期2023-05-30

  • 本期話題:如何幫助幼兒輕松、愉快地進行如廁訓練?
    平時穿內褲,等到如廁時也會要求換上尿不濕。家長也嘗試過如廁訓練,只是困難重重。有的孩子有了便意只會來回跑動,就是不肯去馬桶;有的偷偷躲起來隨地大、小便??傊?,對于個別孩子來說,如廁訓練很難開展。想要幫助孩子們比較愉快、 輕松地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愿意自主如廁,我們可以怎么做呢?(話題來源:江蘇省蘇州市民治路幼兒園? 劉琛韞)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3年4期2023-05-22

  • 如廁的快樂還給幼兒
    著尿不濕,只是在如廁時要求穿戴,說明這部分幼兒其實已具備初步的自主控制如廁能力。從身體感官上看,使用尿不濕進行如廁一定是不舒服的。但是,為什么這些幼兒明明可以嘗試去馬桶如廁,卻寧愿不舒服也要穿著尿不濕呢?1.問題根源何在首先,幼兒是否有用馬桶如廁的不愉快經歷?當幼兒如廁把衣服弄臟時,家長是如何對待和處理的?若是家長對幼兒自主如廁的觀念、認知不夠科學,當幼兒尿濕、弄臟衣服且伴隨著情緒失控,而哭鬧、發脾氣等,則很有可能在幼兒嘗試自主如廁的初期一味地批評、指責。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3年4期2023-05-22

  • 不哭不鬧,輕松如廁
    班中有部分孩子對如廁表現出恐懼,一旦如廁時沒有尿不濕就會哭鬧,甚至偷偷躲起來隨地大、小便等。我認為這主要由兩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能力還沒有發育成熟,導致不能及時上廁所,或是不能及時感知排便信號,而便后才發現自己已經解便了。二是結合埃里克森的發展階段,可知2~3歲的孩子正處于自主對羞愧階段。一方面,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人,并且他們渴望自己獨立做事或者作決定;而另一方面,在解便的過程中因為褲子被尿濕,他們又不得不需要成人的幫助,因此容易產生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3年4期2023-05-22

  • 如廁訓練,父母和孩子都要做好準備
    孩子2歲左右開始如廁訓練,然而早已習慣尿不濕的個別孩子并不愿意嘗試使用小馬桶。這時如果盲目地強行如廁訓練,會對孩子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還容易激起其較強烈的反抗情緒,父母也會因此陷入既心疼又挫敗的狀態中。要想順利開展如廁訓練,一定要確認父母和孩子都做好了全面的身心準備。一、孩子的準備為了保護孩子如廁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避免揠苗助長,在進行如廁訓練前,我們要觀察確認孩子是否已做好認知、身體發展技能、情感態度三個維度的準備。1.認知準備在如廁前,孩子需要知道小馬桶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3年4期2023-05-22

  • 德國:從小就上“廁所課”
    們從小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一兩歲左右,家長就讓孩子與可攜帶的“兒童廁所”親密接觸,這種廁所看起來像玩具,體積小,能讓孩子對廁所形成早期認識。稍大一些,家長會教孩子坐在成人馬桶上如廁。不過,這些馬桶都裝上了可調節的馬桶圈。孩子如廁時,只要翻下兒童圈即可,還有一把小梯子,孩子可以爬上去如廁。3歲進入幼兒園,上廁所也是一件大事。第一天,老師會帶孩子們一起到廁所,學習如何上廁所。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里,廁所都是不分男女的。而且,大人們會教育孩子不要站著尿尿。以免把馬

    文萃報·周二版 2021年11期2021-04-06

  • 一種方便老人洗頭和如廁的可拆分成輪椅的多功能醫用病床
    種方便老人洗頭和如廁的可拆分成輪椅的多功能醫用病床,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護理業服務受到了嚴峻的挑戰,醫療和社會保險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為老年患者服務的護理型病床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多。本設計詳細論述了對于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以及行動不便的病人設計的多功能護理床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該病床能夠幫助病人坐起、方便洗頭、排便、出行,解決了護理病人過程中的諸多不便。關鍵詞:醫用病床、輪椅、如廁、洗頭、拆分前言:在現在的醫院面臨護理水平和技術快速提高的總要求下,配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2021-02-18

  • 《指南》背景下如廁環節的再思考 ——淺談小班幼兒輕松如廁的有效策略
    訓活動,經過小班如廁環節的觀察,反映出目前小班如廁環節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做法。下面我以案例為載體,嘗試對當前小班幼兒如廁如廁環節中的四個做法進行反思,以此來探尋有效途徑。一、“單一責罵”——“多元融入”:解決幼兒尿褲子的問題,培養幼兒如廁能力如廁是小班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過程中的難題之一,老師應該要用接納、溫和的態度對待幼兒的如廁行為,營造輕松的如廁氛圍,及時滿足幼兒的如廁需求。晨間區域活動,楠楠手上捏著橡皮泥,身體左右扭動、兩腿夾的很緊,老師還沒來得及提醒,

    魅力中國 2020年7期2020-12-07

  • 讓盥洗如廁習慣成自然
    常規中,幼兒盥洗如廁是重要的一個生活環節,不可忽視,直接關系到幼兒的身心健康。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如廁時間都不固定且自理能力有差別,更需教師有媽媽似的愛心、細心和責任心;在生活環節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有的孩子總是不愿在幼兒園上大號,甚至苦憋著,說什么也不愿意入廁,這樣就會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從而使有些活動不能有精神地參與,這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業務素質,不僅要掌握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知識,還要掌握衛生保健知識。因此,在《指南》風向標的引領下,結合班級和幼

    新教育論壇 2020年5期2020-09-10

  • 一種助老機械裝置的設計與結構分析
    計了一種新型沐浴如廁輔助裝置[1]。論文重點從輔助老人洗浴、如廁和順利起身這三個動作相結合的機械裝置進行創新設計,并利用三維軟件繪制了三維圖,并對關鍵部件的結構強度進行了分析。與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輔助裝置相比,這套裝置具有整體可折疊,占用空間小,適用范圍廣和成本低等優點?!娟P鍵詞】機械裝置;輔助起身;沐浴;如廁;折疊【Abstract】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afety problems of the eld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20年4期2020-07-20

  • 輕松如廁協奏曲
    夏良慧如廁是人類最重要和最頻繁的行為之一,許多心理學理論就是建立在對這一行為的研究之上。其中,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指出:“3歲末之前,幼兒必須學會控制生理排泄,使之符合社會的要求,也就是說必須形成衛生習慣?!庇變簭募彝淼接變簣@,面對生活環境的變化,在心理上會形成一定的壓力。幼兒在家里一般使用抽水馬桶或痰盂,有的家庭還會有孩子專用的小抽水馬桶,幼兒如廁時也都會有長輩幫助。部分家長擔心幼兒在學校會出現如廁問題。在幼兒園上廁所對于幼兒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如廁

    幸福家庭 2020年6期2020-06-19

  • 中國人的坐蹲便 ——為公共建筑內國人如廁衛生尋求的解決方案
    析公共建筑內國人如廁面臨的尷尬:一是座便器即馬桶,一種西方方式的如廁器具,進入中國后卻水土不服,衛生狀況一直令人生畏;二是蹲便器,一種中國方式的如廁器具,部分人群使用時會覺得不適應,舒適度不夠,如圖1、圖2。(一)公共建筑內座便器的擔憂座便器即馬桶已經普及到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但在公共建筑內的使用中卻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馬桶的衛生狀況。1991年英國一項針對528名女性如廁方式的調查,85%蹲在馬桶上,12%使用座套,僅約2%會直接坐在馬桶上,這項調查表明馬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20年3期2020-05-01

  • 小班幼兒如廁環節的組織策略
    良好習慣的培養。如廁是幼兒一日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體現幼兒最基本的衛生習慣。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有益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對幼兒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孩子在如廁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生活就是教育,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身體狀態和具體行為,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本文主要從實際觀察的情況出發,分析當前幼兒存在的如廁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實用性的建議,供各位幼師參考。小班幼兒的如廁問題教師要注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獨立性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仔細

    幸福家庭 2020年20期2020-03-12

  • 新型馬桶防員工“帶薪如廁
    吃力、不得不加快如廁進度。據開發者表示,產品靈感源于英國雇員低效的如廁方式。調研顯示,“帶薪如廁”為不少企業造成較大損失,有的公司平均每名雇員每周上廁所長達兩個半小時,這種超長工間休息預計每年為英國造成40億英鎊損失。設計者表示,傾斜式馬桶雖然用著不舒服,但能鍛煉腿部肌肉,相比之下,普通馬桶更易引發痔瘡或導致骨盆底肌變弱。目前,這款新產品吸引了一些企業的關注,也同時引發了網友的吐槽。有人諷刺道:“這算什么,血汗馬桶嗎?連上廁所都讓人上不踏實,這些資本家還想

    環球時報 2019-12-182019-12-18

  •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在幼兒如廁環節的實踐研究
    幼兒教育實踐中,如廁作為過渡環節的主要內容,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不斷結合幼兒生活實踐來科學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引導幼兒科學辨識廁所的標識,真正做到文明如廁?,F階段廣大幼兒教師在幼兒如廁的過程中,并沒有注重環境的創設,也沒有全面滲透生活教育的理念,整個如廁環節相對比較機械和單一,沒有真正突出幼兒的主體性地位,不利于幼兒科學如廁習慣的培養。因此,在幼兒如廁環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應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從環境創設入手,全面培養幼兒的主體性地

    新生代 2019年15期2019-11-13

  • 培養低年級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幾點思考
    自理能力)洗手 如廁 【中圖分類號】 ?G625.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126-01一、研究意義當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也許有些人會不自覺地笑起來,這些看似非常普通的動作,也值得研究,需要特意培養嗎?可不是嗎?對于成年人來說,除了有缺陷的以外,一般人都可能不是問題,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寵溺也比較多,很多孩子不具備最基本的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19年23期2019-09-10

  • 讓“私密陣地”陽光化
    陳曉妮摘要:如廁作為幼兒一日生活的重要環節,體現著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重視幼兒的如廁教育,是貫徹與落實學前教育保教結合原則的重要保障。目前,幼兒如廁問題主要表現為:弄臟衣服、如廁時吵鬧和排便不規律,通過分析總結出廁所環境、幼兒認知和教師引導等影響因素,提出院方、教師和家長的多方聯合策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健康成長。關鍵詞:幼兒;如廁;策略一、現今幼兒如廁現狀及原因分析1、把衣物弄臟幼兒的生理系統和神經系統還沒有那么健全。幼兒的膀胱、尿路還沒有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2019-09-10

  • 如廁并非本能,而是一種需要學習和訓練才能掌握的社會行為
    孫夢如廁訓練,是寶貝鍛煉自理能力很重要的一步。如何在合適的時間,用合適的方法讓寶貝順利掌握這一技能呢?一起來聽聽專家怎么說吧。讓孩子學會獨立如廁,到底難不難?如果你是焦慮型父母,孩子在面對來自你的壓力時,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學不會獨立如廁。其實,作為父母,我們不妨反過來想一想,如廁之所以需要訓練,是因為其并非本能,是我們第一次可以教授孩子用特定的順序去做一件事情,從而得到特定結果的過程。不如放輕松,學學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輕松學會如廁吧。在杰米·格洛瓦基

    父母必讀 2019年1期2019-09-03

  • 本世紀全球露天如廁人數減半
    球各國被迫在露天如廁的人數已減少近一半。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8日報道,這份報告對全球各國家庭獲取水、衛生和清潔服務的狀況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顯示,被迫在露天環境下排便的人數已經從2000年的13億人下降到2017年的6.73億人。報告顯示,露天如廁人數下降最為明顯的地區是中亞和南亞,從2000年的58%下降到2017年的20%。在印度,結束“露天排便”已成為一項政治目標,總理莫迪2014年宣布在全國開展修建廁所工程,希望在今年10月之前消除這一現象。在撒

    環球時報 2019-06-192019-06-19

  • 改善失能老人的“如廁
    .床上便盆、床旁如廁、紙尿褲等多種方式。2.多數時候通過開塞露、果導片等就可以解決排大便。3.部分便秘嚴重,需要用手摳大便。二、如廁難的情況1.無論是居家還是養老機構的衛生間,80%以上面積小,輪椅沒有回旋空間,輪椅只能直進直退,即使輪椅進去了,護理者也無法進入,門也無法關閉。重度失能老人只能在護理者的攙扶下進出衛生間。2.馬桶的左右空間距離,90%沒有達到60cm以上空間,許多馬桶連設計規范要求的30cm都達不到。絕大多數的馬桶設計在衛生間的角落,輪椅根

    健康人生 2018年11期2018-05-14

  • 輕松如廁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郝燕峰摘要:如廁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生活環節,它能反映一個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幼兒期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如廁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對幼兒智力、情感、獨立性、克服困難等能力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關鍵詞:幼兒;如廁;生活衛生習慣一、“輕松”如廁教育定位概述如廁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生活環節,它能反映一個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從現實來說,幼兒入園后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的壓力,加上幼兒的大腦神經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8年1期2018-05-10

  • 應用行為分析在唐氏綜合癥兒童如廁、喝水行為訓練中的應用
    進行輔導,訓練其如廁、喝水的行為,效果顯著。關鍵詞:應用行為分析;唐氏綜合癥兒童;如廁;喝水;問題行為一、 前言應用行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簡稱ABA),也稱“行為訓練法”、“行為改變技術”等?!靶袨榉治觥笔茄芯啃袨?、行為的變化及影響因素的一門科學,是將行為分析所得的結果進行應用,以達到理解行為和環境之間功能性關系的科學[1-3]。目前,ABA在全世界具有廣泛影響,它非常完善地詮釋并運用了“正強化”、“懲罰”、“消退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8年1期2018-05-10

  • 小班幼兒如何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周正琴幼兒如廁能力是指幼兒會獨自如廁、自理如廁的基本生活技能。如廁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生活環節,它能反映一個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于幼兒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有明確的要求:“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等等。這對于指導幼兒園以及家長教育幼兒有非常重要

    世界家苑 2018年3期2018-04-27

  • 自閉癥兒童如廁困難家庭干預個案研究
     519070)如廁技能是生活自理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能,獨立且成功地上廁所是兒童在生活自理方面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自閉癥兒童不能掌握獨立如廁技能,衣服經常被弄濕,會讓家長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消耗在對孩子的身體護理上。糟糕的如廁衛生習慣以及被弄臟的衣物也會明顯影響其他人對自閉癥兒童的接納度。有哪些因素導致自閉癥兒童如廁困難?檢索文獻,結果表明國內基本沒有相關的實證研究,僅有柴麗慧等對國外的相關研究進行了述評。針對自閉癥兒童如廁訓練的主要方法有快速如廁訓練法

    綏化學院學報 2018年4期2018-04-16

  • 德法院:上班如廁受傷不算工傷
    體上引起討論,而如廁時滑倒的機械師也已經提起上訴。據“德國之聲”8日報道,海爾布隆市的一名機械師在單位的廁所不慎滑倒,導致腦震蕩。事后,行業工傷保險協會拒絕認定這起事故為工傷,認為如廁是私事,與工作內容無關,拒絕對其進行賠償。這種觀點得到了海爾布隆社保事務法院的支持,“如廁行為本身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因此這是私人性質的、工傷保險范圍之外的行為?!辈贿^,法院認為,前往廁所的路上和返回的途中如果受傷,則屬于工傷。這并非海爾布隆社保事務法院首次作出類似判決。之前

    環球時報 2018-04-092018-04-09

  • 多功能公廁
    還沒有養成文明的如廁習慣,比如,有人便后不沖洗,再比如占位用時過長,看手機、看報紙,既影響了他人使用,也不利于自己的健康,而盜用或者浪費廁紙等不文明行為也屢見不鮮。因此,在針對如廁不文明行為進行系統分析與研究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種倡文明多功能語音提示公廁。本設計綜合運用傳感器技術、光電檢測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C語言技術,實現了預設的各個功能。作品以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結合光電傳感器、語音提醒模塊、按鍵控制電路、自動沖水裝置等硬件組成。作者在競賽現場作品創新點

    青少年科技博覽(中學版) 2018年11期2018-02-18

  • 如廁”和“入廁”的誤用研究
    下,“入廁”和“如廁”時常出現在公廁標語或媒體報道中,如“文明入廁”“如廁后請沖水”等。受用字習慣和出現頻率的影響,當看到“如廁”時,總會有人不自覺地將其視作錯別字,并認為此處當是“入廁”。雖然高山水在《是“如廁”還是“入廁”》(2014)中已經指出表達“上廁所”之義時,還是用“如廁”為好,但是為什么是“如廁”而非“入廁”,兩者又為何會混用呢,該文并未明確回答,而且目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并不多見,所以本文將先陳述“如廁”和“入廁”的使用現狀,然后分析兩者的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17年10期2017-11-13

  • 如廁”和“入廁”的誤用研究
    王 濤“如廁”和“入廁”的誤用研究王 濤當下,“入廁”和“如廁”時常出現在公廁標語或媒體報道中,如“文明入廁”“如廁后請沖水”等。受用字習慣和出現頻率的影響,當看到“如廁”時,總會有人不自覺地將其視作錯別字,并認為此處當是“入廁”。雖然高山水在《是“如廁”還是“入廁”》(2014)中已經指出表達“上廁所”之義時,還是用“如廁”為好,但是為什么是“如廁”而非“入廁”,兩者又為何會混用呢,該文并未明確回答,而且目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并不多見,所以本文將先陳述“

    中學語文 2017年28期2017-11-07

  • 瑞典公廁考慮播放音樂
    放音樂,掩蓋人們如廁時發出的尷尬聲音,打消學生們在校期間對上廁所的顧慮。因為怕被別人聽到如廁的聲音,瑞典一些中學生在校期間整天不上廁所。瑞典電視臺也曾經報道過一些中學生在學校上廁所時的此類顧慮。因此有人建議,在學校每一個廁所都有音樂播放。這個建議還被視作環保之舉,可避免如廁者故意開大水龍頭或撕扯手紙以掩蓋上廁所的聲音。(新華網)述評:大作曲家可以開始構思《如廁之歌》或《茅房進行曲》了!

    現代家庭 2017年8期2017-08-16

  • 如廁訓練,準備好了嗎?
    張姣 編輯|嚴芳如廁訓練,準備好了嗎?文|張姣 編輯|嚴芳會自己上廁所,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里程碑。如廁訓練是一個有趣但不太輕松的話題,什么時間開始比較合適?訓練過程中會遇到哪些讓媽媽煩惱的問題?好習慣培養方案可以開始如廁訓練的信號寶寶大約18個月大時,開始進行如廁訓練比較好。不必過早,寶寶還做不好,反而會給家長帶來麻煩,同時增加孩子的挫敗感。媽媽可以注意觀察,如果寶寶表現出以下跡象,就可以開始了:● 寶寶能夠自己穿衣服,會簡單詞語,有前后空間感,排便有規律等

    父母必讀 2017年6期2017-06-23

  • 有創意的太空便便處理方案
    苦事:在宇航服內如廁困難重重,甚至相當痛苦。為了解決宇航服內如廁難,讓宇航員或者太空旅游者能夠無憂地享受太空生活,美國航天局向民間求助,發起了宇航服內如廁難題解決方案的征集活動,規定有創意的可行方案將獲得一萬五千美元獎金。一位外科醫生開始研究在宇航服內如廁的問題。剛開始時,他找不到好的思路,滿腦子胡思亂想,卻始終理不出頭緒。忽然有一天,醫院微創手術的情景啟發了他:醫生憑借在病人身上開啟一個微小的創孔,就可以借助誘導管,將手術器械送抵人體各處,在人體內的許多

    知識窗 2017年5期2017-05-17

  • 中學要求學生上廁所帶“如廁牌”
    學生上廁所需帶“如廁牌”,此種牌每班一塊,每次限一人使用。學生在上課期間帶了牌子才能如廁,否則將被記過,班主任將遭罰。該網友貼出的照片顯示,“如廁牌”是一張紅底的方形塑料牌,上面印有黃色的“貴陽市清鎮養正學?!弊謽?,以及“如廁牌”3個藍色大字。其公布的制度表顯示:“每班發放如廁牌一塊,專班專用,不得外借。使用時必須掛在脖子上,每次只能準許一人使用,且不能以上廁所為由在外逗留。不得故意損壞或丟失,不得亂畫亂刻亂貼,違者將賠償50元?!薄?span class="hl">如廁牌”一事很快引發網

    課堂內外·創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2期2017-03-10

  • 換種姿勢 緩解便秘
    方面的調整之外,如廁的方式也要重視。自從馬桶被發明以后,坐著如廁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依然習慣蹲廁。因此,坐廁和蹲廁哪一個更健康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近日,西悉尼大學胃腸病學家何永燊為公眾介紹了蹲廁的幾大好處,證明蹲廁比坐廁更健康?!穸讕徑獗忝厥紫?,當直腸里充滿糞便時,它會自動收縮,使肛管表面的肌肉放松。之后,環繞在直腸周圍的恥骨直腸肌會拉動直腸,形成一個直腸肛管角。排便時,恥骨直腸肌會放松,同時直腸肛管角將變大。實踐證明,蹲廁的方式會讓肛管角進一步

    祝您健康 2017年2期2017-02-10

  • 1/3英國人上廁所玩手機
    1/3的英國人在如廁打電話或玩游戲。成年人平均一年中如廁用手機的時間超過26個小時。在18-34歲的人群中,一年中如廁時使用手機的時間超過54個小時?!短枅蟆返恼{查還指出,成年人平均每天要看85次手機。睜眼第一件事是看手機,閉眼睡覺前最后一件事也是看手機。18-34歲的成年人一年中用手機玩游戲的時間長達4天半,用53個小時閱讀娛樂圈或名人新聞。而00后中一年自拍的時間有54個小時?!ㄍ跣艔姡?/div>

    環球時報 2016-10-182016-10-18

  • 如廁訓練準備好了嗎?
    長大,得對他進行如廁訓練了!訓練肯定會遇到諸多問題,爸爸媽媽需要有足夠耐心:給寶寶一些時間來練習,他需要怎么做,并習慣這種做法,從而最終完成他人生的第一項“重大任務”——獨自上廁所。你是否準備不讓寶寶再用尿布?但寶寶呢,他是否從心理和身體上都做好準備了呢?媽媽細心觀察寶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寶寶何時開始如廁訓練?如廁訓練一定要等寶寶在心理上和身體上都準備好才可以開始。1歲半以前的小寶寶身心剛開始發育呢,尿床和尿褲子是無法避免的,那就讓他

    母子健康 2016年7期2016-07-20

  • 鄭大女生《討如廁不沖檄》奇文走紅
    手書古文呼吁文明如廁”的微博,并曬出了三張圖片,內有該校女生手書的一篇檄文:“鄭大正大,正則居華夏之中,大則有國士萬千,才俊泱泱,芝蘭叢集……”文中委婉勸誡同學們文明如廁:“稷下眾生,玉手纖纖,輕按一扭,并不損其玉質冰潔,而使環境優羨……”(全文見本期雜志82頁)該微博發出后,不少人點贊、評論并轉發?!耙豢淳椭朗俏膶W院的妹子寫的,有才……”“我覺得這也可以方便上廁所忘記帶手機的小伙伴,順便學點文言?!睋?,這篇《討如廁不沖檄》的作者叫高子倩,是鄭州大學文

    課堂內外·創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5期2016-06-17

  • 自閉癥兒童如廁訓練的研究綜述
    0)?自閉癥兒童如廁訓練的研究綜述柴麗慧廖婷徐芳(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浙江杭州310000)如廁技能是一項至關重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自閉癥兒童的如廁訓練具有其特殊性,掌握獨立的如廁技能事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生命尊嚴。文章介紹了自閉癥兒童如廁主要存在的問題,總結了國外近50年來有關自閉癥兒童如廁訓練的主要方法:快速如廁訓練法(RTT)、生活自理流程圖、錄像示范法和社會故事法,以期為在國內開展自閉癥兒童如廁訓練的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自閉癥兒童;如廁

    綏化學院學報 2016年4期2016-04-13

  • 穆斯林難民入德遇如廁尷尬
    沒想到,因不同的如廁文化,讓馬桶成了問題。 德國之聲網站2月28日報道稱,不同文化下的如廁文化也不同,許多穆斯林國家仍是使用傳統的蹲式廁所,如廁后傳統上是用水沖洗潔凈。報道稱,難民中的許多人估計都不太適應上廁所用紙擦的習慣,或者即使入鄉隨俗地這么做了,仍然覺得不用水擦拭是一種不衛生的方式。坐式馬桶更是讓許多難民感到困惑。 報道稱,安哈爾特-薩克森州一家衛浴公司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推出多元文化廁所:在西式馬桶兩側各留兩塊可以蹲腳的地方。該馬桶一經推出,已

    環球時報 2016-03-012016-03-01

  • 歐美專家提倡蹲廁
    恩德斯認為,蹲著如廁才是更有效的排空腸道方式,坐著如廁則不利腸道健康。她說,蹲著如廁更合乎自然,西方人憩室炎和痔瘡等腸道疾病發病率比亞洲人高正是因為西方人大多用坐便器。恩德斯在她寫的一本關于腸道健康的書中闡述這一觀點,這本書在德國暢銷數周時間。美國醫生約瑟夫·梅爾科拉認同恩德斯的觀點。英國《每日郵報》援引梅爾科拉的話報道:“小孩本能地蹲著排便,世界上大多數人也是這樣排便,但是不知怎么西方人認定坐著如廁更文明?!泵窢柨评f,坐著如廁使膝蓋與腹部成90度夾角,

    藍盾 2015年7期2015-07-06

  • 古人如廁趣談
    。翻閱史書,僅在如廁的稱謂上便有諸多文雅的說法,如更衣、出恭、登東、便旋、行清、解手等等。莊子說過“道在屎尿”,意在表達萬物都存有一定的道理,不在于事物的大小。宋明理學講求“格物”,喜歡窮究事物的道理,結果王陽明對著家中的竹子“格”了三天,大病一場,也沒格出什么道道來??善陀腥藦?span class="hl">如廁中悟出一番道理來,比如戰國時的李斯。李斯在未發達時,曾做過鄉間小吏。一日他上廁所,看見廁中的老鼠吃著人的糞便,又瘦又小,見人來,便驚恐逃竄,后來他去倉庫巡視,發現那里的老鼠

    大作文 2015年1期2015-03-24

  • 嗆爆鮮詞
    著職場人士。帶薪如廁有網友發帖:在公司如廁,親,別在家里。因為這樣一來,如廁占用的是你的工作時間。假設你每天要花10分鐘如廁,一年下來,你就會有40個小時的帶薪如廁時間,相當于5天年假。這樣的如廁行為被稱為“帶薪如廁”。網絡移民網絡移民,指從一個網絡產品移民到另一個產品的現象,比如從微博到微信。在網絡BBS時代,網絡移民指在一個論壇里待膩了就換個地方的人。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則是用戶在不同客戶端之間的轉移,玩膩了微博玩微信。外向孤獨癥外向孤獨癥,指那種看上

    意林 2013年20期2013-05-14

  • 如廁,坐著好還是蹲著好?
    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如廁最自然的姿勢,直到馬桶出現,坐姿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關于“蹲著如廁健康,還是坐著如廁健康”的爭論,卻始終沒有停止過。網上有傳言說,蹲姿比坐姿更健康,理由是人在蹲著的時候更放松、更徹底。諸如痔瘡、便秘等疾病,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坐著如廁造成的。那么,這樣的說法真的靠譜嗎?哪個如廁姿勢更放松?“挺蹲派”認為,排便時的放松,并不是說兩條腿省力、舒適,而是特指人體內一塊叫“恥骨直腸肌”的肌肉。恥骨直腸肌像一個環,正好把直腸鉤拉住,使直腸形成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3年8期2013-05-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