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閣

  • 清朝內閣制度研究
    023)一、清代內閣制度產生的背景任何一項政治制度的產生都絕非偶然,而有著其興起的背景,清代內閣制度也不例外。通過查找相關資料可以發現,清代內閣制度的產生是建立在對明代內閣制度的繼承、發展以及其自身的文館制度的基礎上的。(一)自身制度淵源清朝政權在其入關之前就設立了性質、職能與內閣和翰林院相仿的輔政機構。依照保存下來的清朝相關典籍記載:“皇朝敘官,初以內閣、翰林院之職統于內三院?!盵3]而內三院又是從文館發展、演變而來的,因此,清朝內閣的一部分是從入關之前

    今古文創 2022年42期2022-11-24

  • 閣部升替:明代景泰朝中樞輔政格局之變
    樞輔政;司禮監;內閣摘 要:景泰朝中樞輔政格局的變化,不僅是動態的更是深刻的。土木堡事變后,以于謙為代表的六部因在維持王朝統治、化解皇權危機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一躍占據了中樞輔政的核心地位。但內閣、司禮監則憑借在明代中樞輔政體制中固有的定位和職能優勢,以及在“易儲”事件中的突出表現,使得自身地位在中樞輔政體系中再度超越六部,并進一步鞏固了“雙軌輔政”的中樞集權模式。尤其是內閣政治在景泰朝有了長足發展,內閣群輔的政治經濟地位得到了整體提高,內閣運行的體制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22年4期2022-05-30

  • 淺析明代閣臣的政治形象與權力特點
    罷丞相、撤中書,內閣之職應運而生。在明代的政治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的閣臣以其特殊地位和身份影響著有明一代的政治畫卷。其歷史形象和內閣的權力演變是了解明代歷史的一條重要脈絡。關鍵詞:內閣;明代;閣權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意在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權,中書省與尚書省的裁撤,事務由六部分擔,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其建立皇權中心的目標。君主忌憚丞相擅權,起初閣臣僅“侍左右,備顧問而已”,后來“成祖繼位,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③。內閣初具政務,但職能品階

    文學天地 2021年7期2021-11-12

  • 英國內閣及其參謀輔政體制
    西方具有典型性。內閣是英國最高行政機構。首相辦公室、內閣辦公廳、內閣委員會作為首相施政的重要輔助機制,協助首相領導內閣和政府。本文擬對英國的內閣及英國首相的參謀輔政機構予以分析介紹。內閣制度: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的核心位于倫敦的唐寧街10號是英國首相和英國最高行政權力的象征。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建于1680年,是一座喬治亞風格的歷史建筑,首相在此居住、辦公、舉行會議、制定政策、會見社會人士和外國領導人。這里地處倫敦威斯敏斯特區,毗鄰白金漢宮,距議會、財政部、

    世界知識 2021年18期2021-09-30

  • 第二次西園寺內閣期間“增師案”與政黨軍部之間的博弈
    第二次西園寺公望內閣與陸軍在“增師案”問題上展開了激烈博弈,最終陸軍強行倒閣,引發第一次大正護憲運動?;诓┺恼摰囊暯?,為首相西園寺公望與山縣有朋在幕后支持的陸軍圍繞該問題分別采取的決策提供解釋,研究發現憲法賦予的“特權”會使陸軍方面主觀低估博弈的成本,民意支持則使西園寺在博弈時的決策更偏向于保持強硬。由此可知,綜合實力是博弈中占據優勢的基礎,民意支持是政黨政治發展的根本,近代日本資產階級政黨沒有擺脫封建殘余的影響,缺乏戰略眼光。關鍵詞:西園寺公望;內閣;

    西部學刊 2021年9期2021-08-06

  • 四成莫迪內閣部長面臨刑事訴訟?
    度總理莫迪日前對內閣進行大規模改組,一些新面孔閃亮登場。不過這些新官上任沒幾天,就被爆出很多人官司纏身,有的人甚至被起訴意圖謀殺。據《印度快報》11日報道,選舉權利組織民主改革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莫迪7日新任命的78名聯邦內閣部長中,33人身背刑事訴訟,比例達到42%,其中24人甚至被指控涉嫌嚴重刑事犯罪,包括意圖謀殺、謀殺未遂、搶劫等。報道稱,民主改革協會的報告是基于對“78名內閣部長宣誓書”的分析。除了刑事案件外,78人中有70人資產超過1000

    環球時報 2021-07-122021-07-12

  • 從票擬透視明代閣權大小
    苗摘 要:文章從內閣的主要事務—票擬入手,根據歷史記載,縱觀明代內閣權力的發展演變,以內閣的權位變化為線索,從一個側面展現內閣權力,給內閣一個客觀的定位。關鍵詞:明代;內閣;票擬在明代中期以后,許多官員和百姓把當時的內閣看作歷代的丞相。自黃宗羲以后,這種觀點更是成為史學界的普遍觀點。明代的內閣是否可以與前朝的三公、宰輔相提并論呢?本文將從內閣的主要事務—票擬入手,以內閣的權位變化為線索,從一個側面展現內閣權力。1 閣制初置《明史·職官制》記載:“自洪武十三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24期2021-02-24

  • 明朝宦官與內閣的斗爭
    關鍵詞:宦官;內閣;皇權;二十四衙門;斗爭明朝之所以會出現中國歷史上第三次宦官專權的局面,究其原因要歸結于其獨特的政治體制,和極具特色的權力運行機構。種種原因綜合在一起就造成了明朝宦官亂政的局面。本文將從明朝的政治體制特點入手淺析宦治與內閣之間的關系。一、明朝政治體制特點1368年作為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之后不久便統一了全國,建立中原最后一個漢族政權--明朝。鑒于元朝迅速滅亡的歷史教訓,朱元璋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而又極具特色的行政體制。先

    時代人物 2020年19期2020-11-12

  • 明代風骨錚錚的知識分子是如何煉成的
    鍵詞:東林書院;內閣;理學清代史學家趙翼曾慨嘆曰:“不知主德如此,何以尚能延此百六七十年而不遽失,誠不可解也”?;仡櫄v史,秦隋兩朝暴君繼位,二世而亡;漢唐盛世,遇一昏君而中衰(漢元帝唐玄宗),趙翼的慨嘆是真的“誠不可解”嗎?而我認為這應該歸功于明朝的知識分子,明朝知識分子總體上是由一群堅韌、有氣節、有擔當、有勇有謀又稍帶偏執的忠志之士組成的。游覽東林書院,近距離接觸明代知識分子,我的靈魂仿佛穿越時空,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我要書寫這些有膽有識的"奴才

    高考·上 2020年10期2020-09-10

  • 內閣相否?
    李文玉摘要:“內閣相否”是明代一個突出的政治話題。與明亡后的制度檢討不同,明代以外朝官員為主體的持論者,把心目中認為理想的內閣,與以往朝代的丞相制度相比照,得出“內閣非相”或“內閣為相”的結論,作為一種“他者”話語,這帶有更多改變現狀的意圖。其中的矛盾性源于內閣權力與職責相割裂的制度特征。這一制度特征與持續百年的他者話語一起,深刻影響了明代內閣的政治演進和閣臣對于“內閣相否”的自我認知。關鍵詞:明代;內閣;丞相;時論明朝廢除丞相制,首創內閣。但人們仍習慣于

    史學集刊 2020年4期2020-08-04

  • 關于明朝內閣地位走向頂峰的探討
    姍摘 要:中國的內閣制度始于明朝,在中國政治制度發展史中占據很高的地位,但是該制度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明太祖時期丞相制宣告結束,內閣制取而代之。內閣的正式設立在明成祖時期,其地位經過洪熙、宣德朝得到逐漸提升,到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時期達到頂峰,但是這與宰相有很大區別。內閣制在明朝地位的演變有著很深刻的歷史原因。關鍵詞:首輔;皇權;內閣一、引言在明太祖廢除宰相后,中國源遠流長的宰相制宣告廢除,內閣建立起來,并成為新的權力中樞。但是其地位的演變經歷了一個漫長

    青年時代 2020年5期2020-05-11

  • 臺新“內閣”被稱“失敗者聯盟”
    院長”賴清德率“內閣”總辭,蔡英文隨后宣布71歲的蘇貞昌“回鍋”接任。盡管此番變動是意料中事,在島內政壇引發的“震蕩波”依然不小。除去蔡蘇之間過往“不愉快”的關系這個槽點,蘇貞昌及“內定”副手陳其邁都是“九合一”選舉中的失敗者,“敗軍之將何以言勇”因此成為島內“主流聲音”。分析認為,蔡英文希望以這樣的安排為2020年“大選”“先手布局”,但蔡英文換誰當“閣揆”“都沒用”,因為她看不清“自己面臨的根本就是死局”。換將——一個引用金庸名句,一個自比丘吉爾“今番

    環球時報 2019-01-122019-01-12

  • 從明朝高官不入閣的角度探究高層管理人員企業文化構建
    03摘要 從歷代內閣制的歷史發展以及內閣官職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歷代高官不入閣臣的奇怪現象,通過對內閣成員構成進行簡要的分析,我們發現,高官不入閣不僅與帝王的意志以及祖訓相吻合,更與權責屬性的差異及時代的發展浪潮相關聯,亦是一種權力分化現象。本文的創新點在于借古喻今,將明內閣制度與企業文化構建相聯系。關鍵詞 內閣 企業文化 官職制度明朝(1368年-1644年),自太祖洪武帝朱元璋始至崇禎帝朱由檢終,歷時276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王朝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18年7期2018-12-14

  • “歷史解釋”不能先入為主
    相權,官僚制度,內閣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演0457-6241(2018)11-0063-04“歷史解釋”作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已正式列入新頒布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之中。何為“歷史解釋”?課標所述:“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能力與方法?!敝鞚h國教授認為:“歷史學科諸素養中關于運用的要求,都可視為歷史解釋”,“一般地說,一切歷史敘述都是歷史解釋”。①由此可見,“歷史解釋”整合了過去三維目標中的“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8年6期2018-07-30

  • 臺“內閣”大改組被指“論功行賞”
    為選舉服務的選舉內閣”。此次改組備受爭議,多數輿論對“教育部長”和“內政部長”人選不看好?!爸醒肷纭?2日稱,葉俊榮過去在臺大法學院任教,曾擔任“研考會主委”,擔任“內政部長”期間經常強調救災與防災的重要性。不過之前在野陣營質疑他曾在大陸授課,情節是否與“拔管案”(當局以在大陸講課為由阻止管中閔出任臺大校長)主角管中閔相似,恐怕將再掀起一波爭議。臺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直言,“擔心新部長對課綱議題不熟悉”?!皣绦袆勇撁恕崩硎麻L、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

    環球時報 2018-07-132018-07-13

  • 英國薩頓信托基金會分析新內閣成員教育背景
    sa May)新內閣成員的教育背景發現,這屆內閣中有私立教育背景的人數比例略高于上屆內閣。分析顯示,新內閣中有34%的人有私立教育的背景,這一數據略高于特蕾莎·梅2016年的第一屆內閣(30%);新內閣中有24%的人就讀過選拔性的公立學校,這一數據明顯高于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2015年的內閣(7%),略低于特蕾莎·梅2016年第一屆內閣(26%);新內閣中有41%的人就讀過綜合性公立學校,這一數據略低于特蕾莎·梅第一屆內閣(44%)和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5期2018-04-11

  • 臺“內閣”改組被批換湯不換藥
    民進黨當局此次“內閣”人事變動,幾乎就像“大風吹”一樣換湯不換藥。島內媒體紛紛質問,都是陳水扁舊人馬在那換來換去,又能給臺灣帶來什么新氣象,解決什么新問題呢?更綠人士能釋出什么善意臺灣“內閣”改組底定,共有5名新任部會首長,分別是“外交部長”吳釗燮、“國防部長”嚴德發、“勞動部長”許銘春、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和“退輔會主委”邱國正。臺灣《聯合報》25日稱,陳明通早在2000年到2004年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就是她的副手,兩人合作整整4年。由于曾經長期共事

    環球時報 2018-02-262018-02-26

  • 臺“內閣”大換血,“獨派”受重用
    者會宣布了這份“內閣”改組名單。徐國勇說,陳明通由于要辦理借調手續,“陸委會”職位先由副主委林正義暫代?!皠趧硬块L”改由高雄市副市長許銘春接任?!巴溯o會”主委由前“參謀總長”邱國正接任。臺灣“中央社”稱,5個“部長”職位變動中4個與“國防外交”、兩岸相關。吳釗燮曾任“駐美代表”“陸委會”主委,熟稔“外交”兩岸領域。嚴德發出身“陸軍裝甲兵”,曾擔任“參謀總長”“陸軍司令”“國防部”軍備副部長等職務。陳明通曾任“陸委會”副主委、主委,此次是再次“回鍋”擔任主委

    環球時報 2018-02-242018-02-24

  • 內閣對弘治中興的影響
    以及評價。分析了內閣對“弘治中興”的影響:認為除孝宗皇帝銳意求治,積極選拔賢能之士外,其選用的內閣大學士如徐溥、劉健、丘濬、李東陽、謝遷對弘治中興的治績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和作用。弘治時期的內閣無論從才學、能力還是品質,都堪稱是明朝最成功的內閣之一。內閣輔佐皇帝革除弊政,敢于諫言,最終形成了弘治時期朝政穩定,經濟相對繁榮的局面?!娟P鍵詞】 內閣;弘治中興;影響明朝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到1644年大順軍攻入內城,明崇禎帝在萬壽山自縊,明朝一共統治了2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2期2018-01-23

  • 法度、尺度與溫度
    關鍵詞 內閣,法定,歷史教學,微信群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57-6241(2017)21-0030-05當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歷史研究和教學發生了巨大的革命。備課中存在的疑點、難點,教師都可以通過網絡聊天群向同行求助。理越辯越明,持續而深入的群聊,常常為一線老師大開腦洞,解決許多教學和研究上的困惑。最近,由一批知名特級教師聯合創辦的微信群“新歷史教育——名師工作室論壇”,就明朝內閣是否法定及權責大小的問題,各方展開了一次唇槍舌劍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17年11期2017-12-23

  • 林全“內閣”總辭震動臺灣
    辭職,他領導的“內閣”將于7日總辭。從去年5月至今,民望一路狂跌的“英全政府”持續僅一年多時間便畫上“短命”的休止符。雖然林全給出的辭職理由是“階段性任務完成”“時間到了就要走”,但在輿論眼中,他更像是蔡英文的替罪羊。無論是林全“內閣”,還是蔡英文本人,目前的支持率都已不足三成?!靶姓洪L”的位子據報將由民進黨的政治新星、臺南市長賴清德接任,蔡英文希望通過這次改組挽回“跌跌不休”的頹勢,同時也能“就近看管”這個潛在的黨內競爭對手,問題是她能如愿嗎?國民黨文

    環球時報 2017-09-052017-09-05

  • 明末的中樞決策與權力格局演進:以崇禎帝“改票”為視角
    禎帝在位期間,對內閣票擬意見的更改成為其理政的慣性,“改票”之舉成為崇禎朝凸顯的政治現象。崇禎帝通過對大小章奏的“改票”,試圖表明其在理政能力上對閣臣群體的全面超越,同時展現出對士大夫輔政的戒備與疏離。閣臣對崇禎帝“改票”的態度,經歷了從試圖匡救國事到完全將順逢迎的前后變化。崇禎帝的“改票”使得原有的票擬-批紅決策模式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同時“改票”之舉也消解了內閣的輔弼職能,并為宦官參政提供了更大空間。由崇禎朝的“改票”現象向前回溯,可以勾勒出明末皇權強化

    求是學刊 2017年3期2017-05-31

  • 我的班級“內閣
    過來:這不就是“內閣”的選舉嗎?一周的時間很快過去,我心里并非有十足的把握,這種團隊競選的方式是不是合適呢?利用課下的時間,我去觀察、了解學生們的準備情況,發現他們還挺像那么回事兒!大家都認真交流,選擇適合自己競選團隊的伙伴,并沒有單憑交情或者座位的遠近隨意組合。例如為了增加競爭力,一組男同學為主的競選隊伍就拉進了幾位成績優秀的女同學;而為了彌補體育上的不足,一組以女同學為核心的競選隊伍就吸納了幾名男同學??吹竭@些,我的心踏實了。又是一周班會課,我把時間交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5期2017-05-16

  • 淺析明代內閣制度發展南昌大學
    士協助理政,此時內閣的地位只是皇帝的秘書,遵皇帝的旨意起草文件而已。內閣的正式成立,始于成祖。此后,內閣經洪熙、宣德年間地位逐漸提升,嘉靖之后,內閣“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至萬歷年間,張居正任內閣首輔,內閣權力達到巔峰,儼然與宰相無異,甚至超越宰相。關鍵詞:內閣;權力制約;權力發展中圖分類號:K248.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1-000-01自秦漢以來,我國封建社會經典架構中的丞相制度為歷朝歷代所承襲,直至洪武十

    現代經濟信息 2017年1期2017-03-30

  • 明代內閣制度研究回顧
    16000)明代內閣制度研究回顧謝文森(遼寧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近三十年以來,隨著明史研究的不斷深入,關于明代內閣的研究出現了繁榮的局面,學術界從明代內閣制度的創立和發展,以及對內閣在明代政治中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研究,盡管在一些問題上存在著分歧,但也取得了許多豐碩成果。然而,對內閣制度的研究也出現了瓶頸,逐漸從繁榮走向停滯,急需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內閣;皇權;相權;地位自80年代以來,學術界對于明史的研究不斷深入,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年4期2017-03-10

  • 歷史的發展是“慢鏡頭”的 
    主立憲制中的責任內閣制,從其產生到發展為憲政意義下的“責任制”政府經歷了至少200年的時間,但是我們的教科書由于自身局限往往會簡化這一歷程,文章以介紹“責任制內閣”發展為載體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關鍵詞]責任制內閣教學慢鏡頭[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30092在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和發展過程中,“責任制內閣”的出現無疑是“重頭戲”。但在人教社《歷史》必修一第7課關于此部分的敘述似乎過于簡略。在講述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6年5期2016-06-13

  • 明人內閣性質觀點述評
    20115)明人內閣性質觀點述評李宜春1李羽千2(1.寧波工程學院 中國東海研究院,浙江 寧波 315211;2.武昌理工學院 商學院,湖北 武漢 420115)摘要:由于朱元璋對外朝和內輔領袖的猜忌,明朝內閣始終沒有從制度層面被明確為像以前朝代那樣普遍存在的具有政務統籌、內輔作用的機構;而行政體系運行的慣性又要求有一個這樣的機構存在。明代朝野對于內閣的指責,既有不尊祖制、越位,又有缺位、不作為。而明朝人士關于閣臣“只備論顧問之職,原非宰相”與“雖無相名,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3-23

  • 有明之無善政自內閣
    罷丞相始”。明代內閣政治的產生,就是遵循著既要維護皇權的高度集中,又要解決中樞決策低效的難題。但內閣政治的發展,卻沒有使內閣體制的界限固定下來,相反,還引發了明代中后期皇權的肆意表達與宦官政治的異化。與其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毋寧說有明之無善政自內閣始。關鍵詞:內閣;集權與效率;政治文化;明代作者簡介:王劍,男,歷史學博士,吉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明清史研究;李忠遠,男,吉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痦椖浚簢疑鐣茖W基金一般

    求是學刊 2015年3期2015-05-21

  • 淺析明代中樞機構的權力制衡
    府宦官系統,與以內閣、六部為代表的外廷文官及武官系統,以及都察院無所不在的監督系統,構成了明代中樞機構的權力制衡體系。十三道監察御史與六科給事中所構成的“言官”系統,也在這一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關鍵詞:皇權;內閣;司禮監;權力制衡;監察系統一、明代中樞權力機構的設置(一)外廷:內閣制度在國家權力中的地位與“六部九卿”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誅殺胡惟庸,與此同時,撤銷了中書省,廢相制,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此后,朱元璋獨攬朝政,日理萬機。但在

    法制博覽 2015年35期2015-02-06

  • 淺談司禮監的發展演變以及對明朝政治的影響
    ]司禮監;批紅;內閣;明朝政治司禮監始設于洪武十七年,司禮監設提督太監一員,掌印太監一員,并設秉筆太監、隨堂太監若干。彼時司禮監的職責是“掌宮廷禮儀:凡正旦、冬至等節,命婦朝賀等禮,則掌其班位儀注,及紛察內官人員違犯禮法者”。[1]由此可見,此時的司禮監主要負責的還是宮廷禮儀等方面,并未像明朝中后期那樣成為舉足輕重的宦官衙門。洪武二十八年,太祖朱元璋對宦官部門進行了第二次調整,司禮監排列于內官監后面,仍屬于宦官的一般衙門。明成祖朱棣稱帝以后,為了加強對全國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5期2014-11-10

  • 安倍內閣顯“資本家做派”
    6日報道說,安倍內閣于15日公開了包括首相在內的19名內閣成員的個人家族資產情況,每人平均資產約為1.0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90萬元),是前任野田內閣的2倍左右。其中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以4.71億的個人資產排名第一,日本輿論分析認為,盡管安倍內閣閣僚平均資產額在近年來不算最高,但奪回政權的自民黨政權已經重新顯露出“資產家做派”和“金元內閣”的形象。報道指出,安倍內閣中共有6位閣僚個人資產(包括配偶家屬資產)超過1億日元,首相安倍晉三公開的個人資產總

    環球時報 2013-02-172013-02-17

  • 李書福的神秘“內閣
    于李書福和他的“內閣”之間博弈、制衡的故事布滿了吉利迄今的發展歷程?,F代汽車業的進步始終依賴兩個關鍵因素:打破常規的領導者,及其背后將規則沁入肌理的管理團隊,這在本田宗一郎和他的工程師團隊、亨利?福特二世和他的精明小子團隊那里得到印證。多年來,李書福和他的核心管理團隊始終在尋求這種牢固的互補關系。對這個團隊的成長而言,2009年值得銘記。在得到雙龍、福特等公司的長期供應商DSI后,吉利擁有了四速和六速前、后驅動的大扭矩自動變速器系列產品和技術,同時,DS研

    環球企業家 2009年9期2009-05-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