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精

  • 味精加熱超過100℃會致癌?
    流言:味精加熱溫度超過100℃后,形成的焦谷氨酸鈉會致癌。真相: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其水解為谷氨酸。谷氨酸有鮮味,是人體所需的一種氨基酸,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但其本身不會增加食物的鮮味,只有被提煉出來變成游離的氨基酸鹽時才能為食物增鮮。谷氨酸鈉在超過120℃時,容易轉變成焦谷氨酸鈉。其實,焦谷氨酸鈉并不會致癌,只是沒有鮮味而已。況且,味精的說明書都會建議我們出鍋前放味精,這時溫度并不太高,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供圖/銳景創意

    科學大眾 2022年10期2022-05-26

  • 味精分子熱穩定性研究
    050035)味精是一種重要鮮味調味料,主要化學成分為谷氨酸鈉,在食品工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1]。在菜品烹飪的過程中,味精會轉變為焦谷氨酸鈉。焦谷氨酸鈉不僅沒有鮮味,還會影響菜品的品質[2-4]。目前,中紅外(MIR)光譜及變溫中紅外(TD-MIR)光譜廣泛應用于有機物的結構[5-8]及熱穩定性研究[9-15],但味精的相關研究少見報道。本文采用MIR光譜和TD-MIR光譜對味精的分子結構和熱穩定性進行研究。1 實驗1.1 材料味精:梁山菱花生物有限公司

    江蘇調味副食品 2022年1期2022-05-16

  • 這“健康殺手”比糖和鹽還可怕
    “健康殺手”——味精!味精、雞精是烹飪時常用來提鮮的調味劑,而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很多人喜歡多放點。但也有人認為味精會致癌,不能吃,選擇雞精更好。其實,二者都是谷氨酸鈉構成,功能差別不大。只是雞精的谷氨酸鈉含量比味精少,并且在味精的基礎上,額外添加了雞肉或雞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鳥苷酸、雞味香精、淀粉等物質,使之更加鮮美。在超過120℃的溫度下,谷氨酸鈉就會變成焦谷氨酸鈉,不過目前并沒有證據證明其致癌性,只是會失去鮮味。味精雖然無毒無害,卻含有不少鹽,如果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8期2022-04-02

  • 這5樣菜千萬別放味精
    就成了谷氨酸鈉。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2.有雞蛋的菜不用放。雞蛋營養價值高,有眾多成鮮味兒的物質,有雞蛋的菜再加味精基本上是多余。3.炒蘑菇類的菜不用放。蘑菇本身就含有谷氨酸,是非常天然的鮮味劑,如果再加味精,就是畫蛇添足了。4.炒醋溜菜不用放。烹飪酸辣土豆絲、醋溜白菜等帶有酸味的菜品時,不宜加味精調味。因為味精在酸的環境中不容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如果想給“酸辣”或“醋溜”味的菜肴提鮮,可以適當加點糖。5.油炸類的食物不用放。味

    江蘇衛生保健 2022年12期2022-02-11

  • 味精貴用巧 禁忌須知曉
    王延群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是以糧食為原料,以微生物發酵、提取、精制而成的產品,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而人體的味覺器官中存在著氨基酸特異性受體,因而當味精被人們食用后,刺激位于舌部味蕾的氨基酸受體,就能使人們感到可口的鮮味,從而使味精發揮增進食欲的作用,并且誘導消化液分泌,促進食物消化吸收。鮮,是人們烹調時的第一追求。所以,味精這種方便又能明顯提鮮的調料,就成了每家每戶廚房必備品。味精只要適量地食用就是安全的,而且有益于人體健康???span class="hl">味精如果使用不當

    養生月刊 2021年5期2021-05-11

  • 四類菜不宜放味精
    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味精,會抑制甜鮮的本味,并產生異味。2.加了醋的菜。在酸味菜肴中,味精等鮮味調料不能顯現鮮味,反而會出現奇怪的澀味。3.高溫煎炸燒烤類菜肴。過高的溫度會使部分谷氨酸鈉變成焦谷氨酸鈉,雖不至于讓人中毒,卻會失去鮮味。4.海鮮類菜肴。蝦、生蠔、蛤蜊等海鮮,本身帶有天然的鮮味,加了味精會破壞其原有的鮮味。烹調菜肴時,加味精還有一些小技巧:一是出鍋前放,放太早鮮味就不明顯了;二是拌涼菜時,需提前用少量熱水將味精融化,再配合其他調料一起拌菜,因為味精

    江蘇衛生保健 2021年12期2021-03-27

  • 味精貴用巧 禁忌須知曉
    味精只要適量地食用就是安全的,而且有益于人體健康???span class="hl">味精如果使用不當,不但會毀了菜肴的美味,甚至還會危害健康。那么怎樣適量地科學地食用味精呢?高湯不加味精用高湯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為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清的特點,使用味精,會將高湯的本味掩蓋,使菜肴的口味不倫不類。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味精不宜

    自我保健 2020年11期2021-01-13

  • 味精價格大漲 調味品“漲價潮”或將延續
    剛發布提價公告,味精價格又創下近十年新高,調味品行業的“漲價潮”或將持續。面對上游味精原料供應商的順勢提價,在終端產品價格已經“漲了一輪”的情況下,下游以味精作為原材料的調味品企業或將陷入“兩難處境”。味精價格創近十年新高2021年11月以來,味精價格每噸上漲超過千元。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分析師陳瑩瑩對記者表示,11月中下旬,2021年大包裝味精(40目)年均價達到8870.8元/噸,同比上漲25.1%。11月30日,大包裝味精(40目)主流成交價格達

    中國食品 2021年24期2021-01-13

  • 味精的恐懼,從來就是錯的
    物質,成了后來的味精?!?span class="hl">味精”,當看到這兩個字時,恐怕大家都條件反射般搖搖頭。當職場人不得不外出就餐、點外賣,味精都是第一恐懼源頭。為了健康著想,不少人在喊老板“來一份XX”時,都不忘加上一句“等等,別放味精?!?span class="hl">味精比鹽含鈉更少數數指頭,這些年來“味精”的日子真不好過。關于“味精”的謠言像雪花一樣,隔三差五就飄來一次。對味精的惡意,不止在國內,甚至背鍋都背到了國外去:一旦老外就餐后發熱頭疼,一定是在中餐館味精吃多了。在美國紀錄片《1000 種死法》里,就有

    東西南北 2020年8期2020-12-29

  • 味精結構快速鑒別研究
    050035)味精的化學成分為谷氨酸鈉,是一種重要的鮮味調味料,在食品工業中應用廣泛[1-2]。農村市場上存在著一些假冒偽劣味精,嚴重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目前,對于味精的鑒別多為感官鑒別(包裝鑒別、外形鑒別、滋味鑒別及手感鑒別等)[3]。如何快速科學地鑒別優劣味精困擾著市場監管人員。中紅外(MIR)光譜廣泛應用于有機物結構的研究工作[4-7],但味精的 MIR 光譜研究未見相關文獻刊載。因此,本文開展了味精的 MIR 光譜(包括一維 MIR 光譜、二階

    江蘇調味副食品 2020年4期2020-12-22

  • 味精會致癌嗎?
    味精作為一種廚房中常見的調味品,雖然比不上食鹽、醬油在味道上起的關鍵作用,但也能帶來鮮味口感。然而味精在致癌的“民間傳說”中變得地位尷尬,往往不被許多家庭看好。食用味精真的會致癌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水解后成為谷氨酸。我們舌頭辨認出的“鮮味”便是谷氨酸的味道。谷氨酸是人體所需的一種氨基酸,其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由于其他食物含量少,人們察覺不出鮮味或者只有少許鮮味,只有被提煉出來變成游離的氨基酸鹽時才能為食物增鮮。我國用大米、玉米等糧食作物作為原料

    東方企業家 2020年9期2020-08-29

  • A QUESTION OF TASTE
    SG為什么人們對味精如此警惕?“W hy doesn’t everyone in China have a headache?” food critic Jeffrey Steingarten asked in his 1999 essay of the same title in Vogue magazine,hoping to debunk the popular claims that have circulated in the US since

    漢語世界 2020年1期2020-02-14

  • 比較食鹽和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曉杰食鹽和味精是常用的調味品,這兩種物質都可溶于水,在相同條件下,哪種物質的溶解能力更強呢?為此,小明進行了實驗探究:小明在兩個同樣大小的燒杯甲和燒杯乙中分別倒入50克冷水和50克熱水,用天平分別稱取20克食鹽和20克味精,之后,把食鹽倒入燒杯甲的冷水中,把味精倒入燒杯乙的熱水中。用玻璃棒攪拌,使它們充分溶解后,燒杯甲中食鹽還有剩余,燒杯乙中味精全部溶解。請分析并且回答下列問題:1.你認為小明的實驗設計有缺陷嗎?2.我們平時使用的味精,無論是晶體狀還是粉末

    閱讀(科學探秘) 2019年11期2019-12-27

  • 味精對身體不好?
    Z真相味精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提純的谷氨酸鈉結晶,食用后,谷氨酸鈉與人體內游離氫離子結合生成的谷氨酸,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鮮味”來源。谷氨酸天然存在于糧食、豆類和魚肉類當中,是人體和動物的重要營養物質,可以刺激食欲促進消化,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覺得加了味精的菜肴更好吃。同醬油提鮮一樣,味精也只是一種普通的調味品。谷氨酸還可用于恢復運動疲勞,是一種理想的鈉鹽替代物。所以,在正常范圍內食用味精,是不會對健康有任何損害的,更不會導致脫發和致癌等其他謠傳情況的發生。但

    戀愛婚姻家庭 2019年35期2019-12-26

  • 味精對身體不好?
    味精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提純的谷氨酸鈉結晶,食用后,谷氨酸鈉與人體內游離氫離子結合生成的谷氨酸,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鮮味”來源。谷氨酸天然存在于糧食、豆類和魚肉類當中,是人體和動物的重要營養物質,可以刺激食欲促進消化,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覺得加了味精的菜肴更好吃。同醬油提鮮一樣,味精也只是一種普通的調味品。谷氨酸還可用于恢復運動疲勞,是一種理想的鈉鹽替代物。所以,在正常范圍內食用味精,是不會對健康有任何損害的,更不會導致脫發和致癌等其他謠傳情況的發生。但是過量

    戀愛婚姻家庭·青春 2019年12期2019-12-26

  • 味精那點事
    味打造的產品——味精作為不少家庭的烹飪調味品,被餐飲廣泛使用???,這種調味劑也曾經被貼上“有毒”標簽,遭到消費者的強烈抵制。有人甚至認為:做菜不能太早放味精,因為溫度只要超過100 ℃,味精就會發生化學變化,不但會失去鮮味,而且會讓人致癌。那么,做菜過早放味精,真的會致癌嗎?味精的安全性如何?我們又該如何正確使用味精呢?本期就讓我們聊聊關于味精那點事。問題一:味精到底是什么?味精是指以碳水化合物為原料,經發酵提純制成的谷氨酸鈉含量大于等于99%且具有特殊鮮

    質量與標準化 2019年9期2019-11-26

  • 雞精和味精原來是“一家人”
    里炒菜總會放一點味精,那時大家都在用,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雞精就慢慢取代了味精的位置。相比味精包裝的質樸,雞精的包裝袋子上會有一只傲嬌的雞,時刻提醒著消費者:俺是“雞”精,健康、營養、高大上!于是,消費者真真地就轉舵,開始吃雞精了。其實,雞精和味精的關系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樣。通過配料看本質,它倆其實是“一家人”要想了解食物的真相,看一看配料表就明白了。味精的配料很簡單,主要是谷氨酸鈉,而在雞精配料表中占首要位置的也是谷氨酸鈉,只不過,雞精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又

    樂活老年 2019年5期2019-07-25

  • 有些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雖然可以提鮮,但并非所有的菜都適合放味精。加了醋的菜 老醋花生米、老醋拌蟄頭、醋熘白菜等加醋的菜,如果再加味精,就會產生谷氨酸二鈉,出現奇怪的酸澀味。海鮮類菜肴 蝦、生蠔、蛤蜊等海鮮,本身帶有天然食物的鮮味,加了味精會破壞其原有的鮮味,起到相反的效果。加了糖的菜 味精用咸不用甜。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增鮮,反而抑制甜鮮的本味,并產生一股異味。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自帶鮮味的菜 炒肉菜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3期2019-06-11

  • 食用味精有害嗎
    常聽說味精是工業制成的,食用對人體有害,這是真的嗎?這么說其實冤枉味精了。味精其實是十分天然的一種調味料,它的主要成分也就是提供鮮味的成分便是一種天然的氨基酸——谷氨酸鈉,這種物質廣泛、天然地存在于豆類、糧食、海藻、魚等食物當中。說工業制成主要說的是提煉這種物質的工藝,其實味精生產的工藝與釀酒十分類似,即用糧食做原料經微生物發酵并提純得到,雖然是工業化規模生產,但并不改變其天然的屬性。美國的權威部門曾研究發現過量攝入味精會導致體重超重與鎂、鈣、鋅等微量元素

    祝您健康 2019年6期2019-06-03

  • 你對味精有多少誤解
    文/阮光鋒?味精和雞精有什么區別?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這也是鮮味的來源。我們經常形容味美的食物 “鮮”,鮮是一種味道,它是1908 年由日本科學家發現并命名的,最早發現鮮味來源物質就是谷氨酸鈉。1909 年,“味之素”味精開始在日本大量生產,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目前大量生產味精的方式是細菌發酵,工藝和釀酒、制醋、造酸奶類似,根本不是什么化學合成。而雞精因為它的形象里有一只肥雞,很多人就認為它是雞肉做的、更健康。其實,這完全是你自己的個人想象。雞精的

    飲食科學 2018年8期2018-11-22

  • 味精與雞精
    年前,張女士就把味精從自家廚房清理了,取而代之的是雞精,認為雞精是從雞肉里提取的鮮味,比味精有營養。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味精最先是在海帶湯中被發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因各種蛋白質中一般都含有谷氨酸,水解后釋放出來,就會形成谷氨酸鈉,所以,現在的味精是通過糧食發酵生產,跟醬油、葡萄酒、米酒的生產方式沒有本質區別,并不像一些人所想那樣是化學合成的。而雞精外包裝上往往會印一只肥母雞,在食品添加劑一欄還標有雞肉、雞蛋,但實際上,雞精并不

    金秋 2018年16期2018-11-19

  • 味精加熱后真的有毒嗎
    溪因受到網絡上“味精有害健康”傳言的影響,一些消費者對使用味精有顧慮,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認為味精在高溫烹調時會生成有毒物質,對健康有害;還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食用味精會引起以頭暈、惡心、胸悶、四肢麻木為特征的“中國餐館綜合征”。味精加熱后真的有毒嗎?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表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它在超過120℃時,容易轉變成焦谷氨酸鈉,但焦谷氨酸鈉對人體無害,只是沒有鮮味而已。味精加熱到270℃時才會分解破壞,在一般食品的烹調溫度條件下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2018年9期2018-09-27

  • 味精加熱后真的有毒嗎
    五樣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誰!》稱“溫度只要超過100攝氏度,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币蚴艿骄W絡上“味精有害健康”傳言的影響,一些消費者對使用味精有顧慮,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認為味精在高溫烹調時會生成有毒物質,對健康有害;還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食用味精會引起以頭暈、惡心、胸悶、四肢麻木為特征的“中國餐館綜合征”。味精加熱后真的有毒嗎?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表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

    科學導報 2018年48期2018-05-14

  • 味精與雞精
    年前,張女士就把味精從自家廚房清理了,取而代之的是雞精,認為雞精是從雞肉里提取的鮮味,比味精有營養。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味精最先是在海帶湯中被發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因各種蛋白質中一般都含有谷氨酸,水解后釋放出來,就會形成谷氨酸鈉,所以,現在的味精是通過糧食發酵生產,跟醬油、葡萄酒、米酒的生產方式沒有本質區別,并不像一些人所想那樣是化學合成的。而雞精外包裝上往往會印一只肥母雞,在食品添加劑一欄還標有雞肉、雞蛋,但實際上,雞精并不

    金秋 2018年24期2018-03-26

  • 味精加熱超過100℃會致癌?只是沒有鮮味而已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其水解為谷氨酸。谷氨酸有鮮味,是人體所需的一種氨基酸,其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但其本身不會增加食物的鮮味,只有被提煉出來變成游離的氨基酸鹽時才能為食物增鮮。我國用糧食作物,如大米或玉米來生產味精,所以味精也算是天然食品,并不是化工合成制品。那么,味精經高溫加熱后真的有毒嗎? 谷氨酸鈉在超過120 ℃時,容易轉變成焦谷氨酸鈉。但實際上,焦谷氨酸鈉并不會致癌,只是沒有鮮味而已。況且,味精的說明書都會建議我們出鍋前放味精,這時溫度并不太

    新疆農墾科技 2018年11期2018-02-13

  • 味精加熱后真的有毒嗎
    五樣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誰!》稱“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因受到網絡上“味精有害健康”傳言的影響,一些消費者對使用味精有顧慮,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認為味精在高溫烹調時會生成有毒物質,對健康有害;還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食用味精會引起以頭暈、惡心、胸悶、四肢麻木為特征的“中國餐館綜合征”。味精加熱后真的有毒嗎?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表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它在

    家庭醫藥 2018年18期2018-02-01

  • 別用味精給自己下毒
    味精是一種增鮮劑,屬于調味品的一種,它本身是一種安全的物質,是以糧食為原料發酵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在人體內會被分解成谷氨酸,可參與人體蛋白質的合成,被人體吸收利用。當然,適量吃一些味精是可以的,但是下面3種致命的情況,一定要知道,吃了等于吃慢性毒藥。說下面3種情況之前,先說說現在很熱的“味精、雞精致癌”的問題。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呢?這是因為味精、雞精里面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在超過120℃的時候,容易轉變成可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其實,這種說法過于

    飲食保健 2018年1期2018-01-27

  • 味精加熱后真的有毒嗎
    五樣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誰!》稱“溫度只要超過100攝氏度,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因受到網絡上“味精有害健康”傳言的影響,一些消費者對使用味精有顧慮,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認為味精在高溫烹調時會生成有毒物質,對健康有害;還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食用味精會引起以頭暈、惡心、胸悶、四肢麻木為特征的“中國餐館綜合征”。味精加熱后真的有毒嗎?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表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

    益壽寶典 2018年35期2018-01-26

  • 味精可改善癡呆癥患者記憶
    要調料—日常食用味精—對癡呆癥患者的記憶力有所提高?;颊邆冊跍y試中能想起更多詞語,也能比較輕松準確地說出時間??茖W家尚不確定這種調料能增強記憶的原因。但有一種理論認為,味精能夠促進鋅的吸收,而鋅有助于修復受損腦細胞。味精是一種具有提味作用的鹽基化合物,過去100年來一直在東方用于烹飪。日本鳥取大學的科學家在進行實驗表明味精可以提高老鼠腦功能后,他們想檢驗味精對于癡呆癥的作用。他們對200人進行測試后發現,與不吃味精的患者相比,吃味精的患者癥狀有所改善。他們

    養豬 2018年6期2018-01-16

  • 味精加熱后有毒嗎?
    :網上總有流傳“味精是化學合成產品”、“味精加熱會致癌”的傳說,說“當溫度超過100℃時,味精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健康甚至致癌”。味精到底是怎么做的?真的會致癌嗎?到底還能不能吃?真相:只要出鍋前放味精,溫度并不會很高,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味精和雞精,到底有什么區別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這也是鮮味的來源。我們經常形容味美的食物“鮮”,鮮是一種味道,它是1908年由日本科學家發現并命名的,最早發現鮮味來源物質就是谷氨酸鈉。1909年,“味之素”味精

    健康博覽 2018年8期2018-01-03

  • 歐盟對味精設定限量了,味精還能吃嗎?
    各種食品話題中,味精差不多可以算一個“年經”主題詞。尤其年輕人,經常吃餐館、叫外賣,更是不知道“吃了多少味精”。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一撥“味精能不能吃”“味精與雞精有什么不同”的帖子刷遍朋友圈。很久以來,在學術界和權威監管機構那里味精早已不是問題。不管是世衛組織、美國食藥局(FDA),還是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味精都被分類為安全性最高的食品添加劑。只要不怕加多了味道惡心,生產者可以隨便加。不過最近歐盟拋出了一份專家意見,建議“對味精設定限量標準”。這條

    女友·家園 2017年12期2017-12-14

  • 主婦須知的有關于味精的5個常識
    第一追求。所以,味精這種方便又能明顯提鮮的調料,就成了每家每戶廚房必備品???span class="hl">味精如果使用不當,不但會毀了菜肴的美味,甚至還能危害健康。1. 拌涼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涼菜之中。2. 味精用咸不用甜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鮮美表現,

    烹調知識 2017年12期2017-12-12

  • 味精吃多了會變傻?
    王國義“味精吃多了會變傻”的說法流傳已久,導致很多人再也不吃味精了。味精是糧食經過微生物發酵制成的天然調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醬油、雞精、豆瓣醬等調味品中都含有此成分。谷氨酸鈉是谷氨酸與鈉結合成的鹽,谷氨酸也是構成人體蛋白質的主要氨基酸,即使不吃味精,人體也能自身合成谷氨酸,參與蛋白質與糖的代謝,對大腦皮質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起到良好作用。換句話說,谷氨酸與葡萄糖的供應可保證大腦的正常機能。由此可見,吃味精不可能使人變傻。但過量食味精會對身體不利,攝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7年7期2017-12-06

  • 味精吃多了會怎么樣
    文/康康味精吃多了會怎么樣文/康康很多人炒菜時習慣放味精,但據調查發現,約有30%的人由于攝取味精過量而出現了嗜睡、焦躁等現象。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這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就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于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等一系列癥狀;有人還會出現焦躁、心慌意亂;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會覺得骨頭酸痛、肌肉無力。另外,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

    飲食保健 2017年13期2017-07-31

  • 味精真的有百害而無一利嗎
    邱欣曄味精曾是廚房里最常見的調味品,不過隨著一些論調的出現,味精幾乎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壞東西,被“請”出了廚房??墒?span class="hl">味精真的有百害而無一利嗎?主要用于提鮮味精屬于調味品的一種,其是利用淀粉糖發酵法生產而成。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種類主要有99%味精、加鹽味精、增鮮味精三種。由于谷氨酸鈉具有一定的鮮味,而天然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谷氨酸鈉,所以菜肴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鮮美的感覺。再向菜肴中加入谷氨酸鈉則可以提鮮,增加我們對于食物的愉悅感,促進食欲。由此看來,味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點通 2017年4期2017-04-20

  • 味精 適量食用
    味精 適量食用味精為什么有如此高的鮮味呢?這是因為它的主要成分麩氨酸鈉在起作用。味精味道鮮美,能刺激味覺細胞,促進食欲,能使消化液分泌旺盛,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益。但是過量就可引起“美味綜合征”。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有許多人在食用了過量的味精后,出現了頭昏腦漲、眩暈無力、心慌氣喘的癥狀,還有少數人出現上肢麻木,下肢顫抖。人體攝入過量味精后,味精中的麩氨酸鈉大量分解為谷氨酸,引起人體新陳代謝異常,導致上述表現。所以,味精雖美味,但要適量食用。(金慰鄂/文,摘自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4期2017-04-06

  • 她要的從來不是那一撮味精
    ,問服務員:“有味精嗎?”那是個吃都吃不飽的年代,服務員露出了嘲諷的神情,冷笑著說:“沒有?!蹦腥撕髞戆雅苏埖阶约旱膯紊硭奚?,自己動手為心愛的女人做了一碗湯。在女人喝之前,他說:“等一下,我放點味精?!彼檬帜罅艘稽c粉末放進湯里,然后說:“喝吧?!迸撕攘四峭霚鬅o限地滿足,后來,她就嫁給了那個男人。其實在那個時候,味精根本找不到,男人只是放了一點鹽。個人是沒有能力反抗大環境的,如果這個世界給予人的生活就是像那碗刷鍋水般的肉湯一樣寡淡無味,甚至糟爛無比

    祝你幸?!ぶ?2016年12期2017-01-06

  • 食用味精的飲食注意
    健康是一門學問。味精,又名“味之素”,學名“谷氨酸鈉”,是目前國內外廣泛使用的增鮮調味品之一,其主要成分為谷氨酸和食鹽。就營養上來說,味精對人體沒有直接的營養價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人們食欲,有助于提高人體對飧物的消化率。那么,食用味精時有什么飲食注意呢?1.味精使用時應掌握好用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度是3000倍,人對味精的味覺感為0.033%。在使用時,以1500倍左右為適宜,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中產生似成非成,似澀非澀的怪味,造成相反的

    幸福家庭 2016年10期2016-11-25

  • 味精超100℃會致癌嗎
    張連敏味精超100℃會致癌嗎張連敏在我國,味精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無論什么擱點味精,都會鮮美許多。然而,從上世紀80年代起,關于味精的各種爭議多了起來,有傳聞味精有毒,并稱其發明國日本已禁止食用味精,還有人說溫度超過100℃,味精就會變成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這些言論一度讓習慣用味精調鮮的中國菜在國際上遭到冷落。漸漸地,國人對味精也有了偏見,味精到底安不安全?即使味精是安全的,使用的時候有沒有什么禁忌?這些疑問存在于許多人的腦海中。首先,味精

    新農村(浙江) 2016年9期2016-10-13

  • 不宜放味精的家常菜
    味精是烹飪中最常使用的一種調料,但是味精吃多了對身體有很多的害處,而且有一些菜里是不宜放味精的。1.炒肉菜不用加味精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后,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2.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3

    職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6年2期2016-05-30

  • 雞精、味精真能致癌?
    鄒靜味精和雞精都是提鮮必不可少的調料,但是近幾年,味精、雞精致癌的傳聞屢屢觸碰一些人敏感的神經,有些人甚至不敢吃味精、雞精……這些曾經在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而今備受冷落。味精、雞精不能吃是謠言還是真理?真的會致癌嗎?味精也是天然食品不少人排斥味精,是認為味精是經過化工合成的,但其實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味精是利用擅長分泌谷氨酸的細菌發酵得到的,一般的原料就是玉米淀粉,所以味精也算是一種天然食品,并不是人們認為的化工合成制品。谷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呈鮮物質。谷

    家庭醫藥 2016年4期2016-05-04

  • 三種人少食味精
    三種人少食味精研究表明,在所有的調料中,味精的調味作用明顯,做菜時放入少許味精,不僅可以調味,而且可以增強大腦機能,這是由于味精所含的谷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谷氨酸在腦組織中在以維生素B6為輔酶的谷氨酸脫羧酶的催化下可以變成氨基丁酸,這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氨基丁酸生成不足,容易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如出狂躁或者抽搐。因此,適量吃些味精,對于維持神經系統的功能是有益的。味精成分的80%谷氨酸鈉,20%是氯化鈉。做菜放一點可提鮮味,不過有

    鄉村科技 2016年34期2016-04-10

  • 五類菜不宜放味精
    遇加熱后,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2.放醋的菜 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被溶解,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也就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宜放味精。3.拌涼菜 味精在80℃~100℃時才能發揮提鮮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不易溶解,甚至還會直接黏附在原料上。如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要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4.調餡料 許多人在調餃子餡、春卷餡時,都會放點味精,這樣很

    婦女生活 2015年9期2015-09-14

  • 做什么菜不用放味精
    時總是喜歡添加些味精來調節食物的香味。但是,味精并不是每一樣菜都適合添加,所以在平時應該要多加了解,避免不正確地食用味精。那么,味精對于哪些食物是不能夠食用的呢? 1.放醋的菜最好別放味精 很多朋友都喜歡在菜里面放醋跟味精,那么,兩者放在一起是否對人體健康有益呢?對此,相關專家指出:在炒菜時如果添加了醋就不應該再添加味精,這是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最好都不要放味精。 2.拌

    伴侶 2015年2期2015-09-10

  • 鮮味的精華
    920年代,天廚味精的創始人吳蘊初通過研究日本的“味之素”,發現其成分就是谷氨酸鈉,并找到了工業化生產的方法。他將其命名為“味精”,取“鮮味的精華”之意,從此,現代漢語詞典里便有了“味精”一詞。世界上具有鮮味的東西有很多,其呈鮮物質歸納起來可分為三類:氨基酸類,比如本文的主角——谷氨酸鈉,即味精;核苷酸類,比如肌苷酸、鳥苷酸;有機酸類,比如琥珀酸二鈉。在味精發明之前,人們用什么來增加鮮味呢?《養小錄》里記有用干筍和干蘑菇磨成的增鮮粉,《調鼎集》中則記載了幾

    食品與生活 2015年2期2015-09-10

  • 味精的五個禁忌
    第一追求。所以,味精這種方便又能明顯提鮮的調料,就成了每家每戶廚房必備品???span class="hl">味精如果使用不當,不但會毀了菜肴的美味,甚至還能危害健康。健康常識專家提醒大家使用味精的禁忌。1.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2.拌涼菜不宜放味精。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

    農業知識·百姓新生活 2014年5期2015-01-20

  • 5種菜不宜放味精
    肉菜不加味精 肉類中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經加熱后,自然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除肉類外,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不必加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放醋的菜不放味精 醋加得比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也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放味精。拌涼菜不放味精 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附著在原材料上

    婦女生活 2014年11期2014-09-10

  • 醋加味精易中毒
    味精的正確用法味精中含鈉,過多攝入有可能導致高血壓。老年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應該少吃味精。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甚至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而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WHO規定1歲以下的兒童食品禁用味精,我

    莫愁·時代人物 2014年12期2014-04-08

  • 如何識別真假味精
    ■文/季書青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它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味精質量的高低是由其所含谷氨酸鈉的多少來決定的,常見的有含量為99%、90%、80%三種, 谷氨酸鈉含量越高,其鮮味越大。下面介紹幾種對摻假味精感官鑒別的方法。外 形結晶狀味精,呈長柱形均勻結晶顆粒,光亮、潔白、透明。若發現其中有纖維狀結晶,可能是摻入了石膏;有大小不一的不定形顆粒,無光澤、不透明,可能是摻入了食鹽;有泛白的方形顆粒,則可能是摻入了蔗糖。消費者可以不打開味精的包裝袋,將袋平放桌面,平

    中國質量監管 2012年1期2012-07-30

  • 味精吃多了發胖
    究顯示,攝入較多味精(谷氨酸鈉) 的人,出現超重甚至肥胖的幾率會增加。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中國1萬名成人的飲食習慣進行了5.5年的跟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與每天攝入味精量少于半克的人相比,攝入超過5克的人,5.5年后超重或肥胖的幾率要比前者要高30%。味精是全球最普遍使用的調味料,美國人平均每天攝入的味精量只有半克左右,日本和韓國人的攝入量介于1.5—10克之間。除了飯菜外,味精還普遍用于加工食品。常見的沖調即飲湯料通常含味精量較大。方便面調

    共產黨員(遼寧) 2011年14期2011-08-15

  • 味精選購小竅門
    ■文/連衛政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它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味精質量的高低由其所含谷氨酸鈉的多少來決定,谷氨酸鈉含量越高,其鮮味越大。按國家標準規定,谷氨酸鈉的含量有99%和80%兩種。以下有幾個選購技巧,可以幫助您買到既合心意又有質量保證的味精。1.購買味精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場、購物場所,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且盡量選購不易摻假的結晶形態的純味精(99%味精)和特鮮(強力)味精,谷氨酸鈉含量80%的為加鹽味精。切勿貪圖便宜,以免購買到含量不達標的產品。2.

    中國質量監管 2010年12期2010-06-13

  • “山寨味精”愁壞越南食客
    ,撒上晶瑩剔透的味精,再淋一勺香氣撲鼻的牛骨濃湯,堪稱越南一絕。近來“山寨味精”卻讓越南食客犯了愁,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將“山寨味精”運到河內等大城市銷售,讓食客們“望粉卻步”。據“越南之聲”網站3日報道,越南百姓對“Ajinomoto”等品牌味精很是青睞。不法分子趁機將每包25公斤裝的普通味精分裝到這些名牌味精的包裝袋中,使其搖身一變成了“大牌”正品。凈重25公斤的“山寨味精”進價約60萬越南盾(約合33.7美元),經過黑心商販的精心包裝,可以賣到1

    環球時報 2009-07-072009-07-07

  • 味精調味要有“道”
    趙華實味精,有的優,有的劣,也有的摻假。這就需要人們加以正確鑒別:優質味精:從外觀上看,顆粒形狀一致,色澤白,有光澤,顆粒間呈散粒狀態。取少量放在舌頭上,有冰涼感,有魚鮮味,味道適口。稀釋至1:100的比例,口嘗仍能感到鮮味。劣質味精:顆粒形狀不統一,顏色發烏,發黃,甚至有顆粒結塊的現象。稀釋至1:00的比例,感到苦、成或甜,沒有鮮味。摻假味精:摻假物主要有食鹽、淀粉、小蘇打、石膏、硫酸鎂、硫酸鈉等。摻假味精色澤異樣,顆粒不均勻,或粗糙,或過分滑膩。有的苦

    養生大世界 2009年12期2009-04-10

  • 科學食用,無須擔心味精副作用
    鄒新元味精的使用在我國非常普遍,幾乎每家每戶都要食用味精,飯店餐館的廚師們更是不能缺少它,炒菜做湯,只要加入少量,就可以大大增加鮮味。但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大家對于味精議論紛紛。說它會引起頭痛、臉發麻、口渴、胃腸不適等病癥。統稱“味精癥狀”,那么,味精究竟是不是“害人精”?味精的廬山真面目味精是一種白色晶體,化學名稱叫谷氨酸鈉,英文縮寫為MSG。味精是從大豆蛋白、小麥面筋或其他含蛋白較多的物質中提煉的。也有用淀粉發酵制成。它吸濕性強,易溶于水。就是溶于

    祝您健康 2008年6期2008-06-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