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貝母

  • 浙貝母葉片SPAD值與葉綠素含量的相關性分析
    研究葉綠素儀在浙貝母葉片葉綠素含量測定的準確性和最佳測定部位確定,以重慶市萬州區龍駒鎮梧桐村種植的浙貝母為研究對象,用便攜式葉綠素儀測定浙貝母葉片的SPAD值,用丙酮法測定其葉綠素含量,并進行兩者的相關性分析。結果:浙貝母葉片的SPAD值與葉綠素a、葉綠素b、總葉綠素含量間均呈極顯著相關性(p關鍵詞 浙貝母;葉片;SPAD值;葉綠素含量;相關性分析中圖分類號:S567.2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5期2023-07-30

  • 不同株行距對浙貝母異地引種后的質量分析
    404120)浙貝母是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鱗莖(FritillariathunbergiiMiq.),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等地,含有生物堿類、核苷類、氨基酸類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散結消癰等生物活性[1],為養陰清肺丸、通宣理肺丸、羚羊清肺丸、金花清感顆粒等多種中成藥的主要原料[2],為著名的“浙八味”之首[3]。目前,浙貝母野生資源日益減少,市場上的浙貝母多為人工栽培[4]。隨著中醫藥健康體系的快速發展,浙貝母的市場需求與日

    浙江農業科學 2023年3期2023-03-11

  • 浙貝母優化施肥節本增效初探
    315000)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的大宗中藥材,以地下鱗莖入藥,是浙江地區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1]。浙貝母種植歷史悠久,主要栽培于浙江地區,目前金華市磐安縣和寧波市鄞州區(現海曙區)是浙貝母的主要產區[2-3]。浙貝母主要由散戶種植,在栽培管理和施肥方式上不盡相同,導致浙貝母的產量和品質參差不齊。集約化栽培的浙貝母產量高,耐肥性較強,農戶常通過增加施肥量來獲得高產,而過量施肥可能

    浙江農業科學 2023年3期2023-03-11

  • 免疫誘抗劑對浙貝母生長與抗病的影響
    13-16]。浙貝母是浙江省的道地藥材之一,由于浙江省夏季高溫多雨,浙貝母栽培病害較重?;颐共?、黑斑病等是浙貝母的常見病害[17],生產上常使用化學農藥來防控,導致浙貝母鱗莖農藥殘留及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本研究開展了植物免疫誘抗劑BKL1在浙貝母生產上的田間應用試驗,探討植物免疫誘抗劑對浙貝母農藝性狀、產量和抗病性的影響,旨在為浙貝母種植中農藥減量增效技術的探索提供科學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本試驗以狹葉型浙貝母為試驗材料,于2020年11月

    浙江農業科學 2022年12期2022-12-09

  • 不同栽培模式對浙貝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浙貝母栽培要點*
    中藥貝母可分為浙貝母、川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和安徽貝母等。浙貝母在浙江地區栽培歷史悠久,為浙江地區藥材“浙八味”之首,以鱗莖入藥,具有較高的藥用和經濟價值,農民種植積極性較高。舟山海島地區浙貝母的種植面積較大[2],2016年種植面積達146.7 hm2。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連作年限的增加,浙貝母病蟲害發生逐漸嚴重,大量施用農藥造成農藥殘留過量,嚴重影響了浙貝母的品質和食用安全[3-4]。為此我們研究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對浙貝母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并于2

    上海蔬菜 2022年1期2022-12-08

  • 浙貝母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150076)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又名象貝、珠貝、大貝和元寶貝等,為百合科貝母屬植物,是被浙江省列為“浙八味”之一的道地藥材。浙貝母在中醫藥中應用廣泛,療效顯著,早在《本草綱目拾遺》中便有“解毒利痰,開宣肺氣,凡肺家夾風火有痰者宜此”的記載?,F代醫學研究表明,浙貝母中主要含有生物堿、多糖、總皂苷、黃酮類成分和揮發性成分等,具有鎮痛止咳、抗炎抑菌和抗癌抗腫瘤等功效。浙貝母為藥食兩用藥材,目前已獲批作為祛痰止咳的保健功能性食

    特產研究 2022年1期2022-11-30

  • 浙貝母化肥定額制實施成效評價與分析
    310051)浙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鱗莖,是浙江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具清熱散結、化痰止咳功效,為常用中藥[1]。浙江是全國浙貝母主要種植地區,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90%左右[2],磐安縣作為主產區之一,種植浙貝母是本地農民致富的主導產業。據調查,目前藥農在浙貝母種植過程中,存在大量施肥、施肥品種單一、肥料利用率低等情況,造成土壤酸化、養分失衡、耕地質量下降等問題頻發[3]。本研究對浙貝母

    浙江農業科學 2022年9期2022-09-08

  • 鈣、鎂、硫元素對浙貝母生長及產量品質的影響
    404120)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Miq.)以干燥鱗莖入藥,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等功效[1-2]。浙貝母主要栽培在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區,近年來在重慶奉節也有小規模成功引種栽培[3]。浙貝母生長喜溫濕忌干旱,適宜栽培在土質較優、水分充足、陽光充沛的環境下[4-5]。施肥是浙貝母栽培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目前對浙貝母需肥規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量元素肥料和部分微量元素,如磷肥和微量元素硼顯著提高浙貝母鱗莖的產量[4,6],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22年8期2022-09-05

  • 不同種源和規格浙貝母中礦質元素和總生物堿含量分析評價
    404120)浙貝母(Fritillana thunbergiiMiq.)為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1]。原產于浙江寧波,現在江蘇、重慶、江西等地均有種植栽培[2],其入藥部位為地下鱗莖,具有清熱、化痰、解毒、消癰等功效[3]?,F代研究表明,浙貝母也具有鎮痛抗炎、降壓活血、溶石止瀉、抗菌抗腫瘤等藥理學活性[4],與白術、白芍、延胡索、杭白菊、溫郁、玄參、筧麥冬等合稱為“浙八味”[5]。隨著中醫藥健康體系的快速發展,浙貝母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全國年需求量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22年5期2022-05-28

  • 浙貝母灰霉病病原真菌的分子鑒定
    為了鑒定引起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灰霉病的病原真菌,于2015年-2019年收集浙貝母灰霉病樣品,采用常規組織分離法在PDA培養基上分離純化獲得10株葡萄孢屬Botrytis真菌。進一步以內轉錄間隔區(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RNA聚合酶亞基Ⅱ(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the nuclear RNA polymerase enzyme Ⅱ

    植物保護 2022年2期2022-04-04

  • 生物炭對浙貝母產量和品質及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310021)浙貝母又名大貝、象貝、元寶貝,為百合科植物,是“浙八味”中最主要的中藥之一[1],用于風熱咳嗽、肺癰、痰核等多種病癥的治療[2]。浙貝母藥用有效成分是生物堿,其中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含量較高,是評價浙貝母有效成分的重要指標[3-4]。近年來,浙貝母主要產地寧波市鄞江鎮、龍觀鄉、章水鎮等地由于連作種植,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結構退化,營養失調,病菌積累,植株枯萎病發病嚴重。土壤理化性質成為制約浙貝母生產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土壤物理結構,提

    浙江農業科學 2022年3期2022-03-19

  • 基于紫外烘曬干燥技術的浙貝母加工工藝探析
    321017)浙貝母是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鱗莖,是“浙八味”之一[1]。浙江省種植浙貝母的歷史悠久,產地加工方法也在不斷改進[2-6],目前初加工以先切片后烘干為主[7]。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與普通烘干法比較,紫外烘曬干燥法可提高浙貝母的品質,從成本、外觀顏色、成分含量三方面綜合分析,紫外烘曬干燥法適于農戶開展浙貝母的產地初加工。目前,浙貝母無硫化加工工藝的研究報道較少,且主要考察干燥溫度對浙貝母

    浙江農業科學 2022年3期2022-03-19

  • 浙貝母栽培加工技術研究進展
    225300)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浙產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以其干燥鱗莖入藥,主要活性成分為貝母甲素、貝母乙素等,具有止咳祛痰、清熱散結等功效。浙貝母主產地在浙江,其他地方也有栽培,野生較少。目前人工栽培區域主要集中浙江省、江蘇省、江西省和福建省等地。但人工栽培出現產量較低,鱗莖較小、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等情況,影響了浙貝母的品質。因此,從不同種源、繁殖方式、種植模式、田間管理和加工方法等角度探究提升浙貝母產量和品質的有效途

    南方農業 2021年17期2021-12-27

  • 浙貝母配方顆粒的指紋圖譜建立及3種成分的含量測定
    要 目的:建立浙貝母配方顆粒的指紋圖譜,并測定其中3種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以貝母素乙為參照,采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2012版)》繪制13批浙貝母配方顆粒的HPLC指紋圖譜,并進行相似度評價,確定共有峰;采用相同的HPLC法測定浙貝母配方顆粒中貝母辛、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的含量,并比較不同生產企業樣品的質量差異。結果:13批浙貝母配方顆粒中共有5個共有峰,相似度為0.669~0.971;指認了貝母辛、貝母素甲和貝母

    中國藥房 2021年20期2021-10-29

  • 浙貝母產業現狀及思考
    315100)浙貝母是我國臨床常用大宗中藥材,又名大貝、象貝、元寶貝,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浙貝母最早記載于《軒岐救正論》,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鱗莖,味苦,性寒,歸肺、心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的功效,臨床用于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證候[1]。除傳統湯劑使用外,臨床常用的養陰清肺丸、通宣理肺丸、羚羊清肺丸等120多種中成藥均以浙貝母為主要原料,市場需求量

    浙江農業科學 2021年10期2021-10-19

  • 浙貝母栽培加工技術研究進展
    陳文慧摘 要 浙貝母,俗名叫浙貝、象貝,是“浙八味”之一,是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鱗莖入藥,具有清熱化痰、散結解毒之功效。近年來,隨著浙貝母的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大,浙貝母人工栽培的面積也不斷擴大。從種源、繁殖方法、種植模式、田間管理和加工方法等方面對浙貝母的栽培和加工技術進行綜述,旨在為浙貝母的栽培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關鍵詞 浙貝母;栽培;加工中圖分類號:S567.23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

    南方農業·中旬 2021年6期2021-09-05

  • 不同基肥對浙貝母根際土壤養分及其入藥品質的影響
    研究不同基肥對浙貝母根際土壤養分和入藥品質的影響,為浙貝母規范化施肥和品質提升提供科學依據?!痉椒ā恳灾貞c萬州浙貝母為試驗材料,分別施用有機肥(S1)、復方無機肥(S2)和有機無機復混肥(S3)3種不同基肥,以不施基肥為對照(CK),測定不同處理的浙貝母土壤理化性質、土壤酶活性及浙貝母鱗莖的生物堿、核苷和氨基酸含量,分析3種基肥對浙貝母根際土壤養分和入藥品質的影響?!窘Y果】與CK相比,3種施肥處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浙貝母根際土壤養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多酚氧化

    南方農業學報 2021年12期2021-04-15

  • 浙江省浙貝母生態種植模式及效益
    主要總結浙江省浙貝母產業基本情況,分析比較了浙貝母/甜玉米/秋大豆旱地新三熟種植模式[2]、浙貝母/西瓜(生姜)一年兩熟高效栽培模式、浙貝母-水稻水旱輪作[3]等主要栽培模式的經濟效益,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1 現狀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的大宗中藥材,是浙江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浙江浙貝母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90%左右,主產于磐安、東陽、海曙、仙居、縉云、永康等縣(市、區)。2019年全

    浙江農業科學 2021年3期2021-03-08

  • 生防菌劑“寧盾”對浙貝母的防病促生作用△
    a并列第一作者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屬百合科(Liliaceae)貝母屬中藥材,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其以鱗莖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止咳化痰等功效[1],目前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蘇等省[2]。生產規模的擴大和連年種植,導致浙貝母病蟲害問題日益突出。浙貝母根腐病由鐮刀菌引起,被侵染的植株鱗莖發生不同程度的腐爛,葉片因水分和營養的供給不足而發黃、枯萎[3]。目前,對于浙貝母根腐病以化學防治為主,而這種防治方法會帶來環境

    中國現代中藥 2020年11期2021-01-04

  • 不同干燥方法對浙貝母品質的影響
    要:為了提高浙貝母的品質,比較了不同干燥方法對浙貝母品質的影響,選擇最佳干燥方式,分別采用日光自然曬干、普通電加熱烘干、紫外烘曬干燥法三種方法對生切片后的鮮浙貝母進行干燥,分析干浙貝母的性狀、水分、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的總量,并對不同干燥方法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三種干燥方法均能符合2015年版《中國藥典》的要求,但是紫外烘曬干燥所得浙貝母性狀、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的總量優于其他兩種干燥方式。紫外烘曬干燥法可以提高浙貝母的品質,從成本、外觀顏色、成分含量和

    新農業 2021年24期2021-01-02

  • 浙貝母最佳干燥條件的選擇
    “浙八味”之一浙貝母是著名的中藥材,是浙江省磐安縣、青田市、文成縣、鄞州區、慶元縣等地山區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也是當前山區脫貧的重要支柱產業。浙江省浙貝母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3 667 hm2左右,年商品產量約為9 000 t,產值近9億元,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90%以上[1]。浙貝母通常在9月份種植,來年5月份采收,一般采用產地干燥初加工方式處理,可以量價而沽,適合小農戶生產。浙江省實施浙貝母無硫加工以來,浙貝母產地初加工主要以烘干為主[2]。浙貝母

    浙江農業科學 2020年11期2020-11-05

  • 響應面法優化超聲輔助提取浙貝母蒽醌工藝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712046)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是藥用部位[1,2],產于四川、云南、浙江、陜西、甘肅等地[3,4]。該植物具有清熱化痰、散結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療風熱咳嗽、肺癰喉痹、瘰疬、瘡瘍腫毒等癥?,F代藥理研究證實,浙貝母具有鎮咳、祛痰、松弛氣管平滑肌、鎮痛抗炎、降壓、抑菌、活血化瘀、抗潰瘍、止瀉等作用[5-9]。在2020年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的中西藥結合治療中,浙貝母是中藥配方中組成藥味之一,其為止咳良

    江西農業學報 2020年10期2020-11-04

  • HPLC-ELSD法測定誘變育種后浙貝母生物堿活性成分的研究
    315100)浙貝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屬百合科屬種。藥用部位主要集中于地下鱗莖,由2~3枚鱗片所組成,呈元寶狀或半球形狀。浙貝母鱗莖藥用部位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開郁、散結等功效[1-3],尤以治風熱咳嗽,肺癰喉痹,瘡瘍腫毒為最佳,因此,具有極高的藥用應用價值,在民間,應用較為廣泛[4-6]。目前,浙貝母主要分布和種植于浙江南部、江蘇北部和湖南等地區,其中,道地藥材尤以浙江的浙貝母為最佳,其主要分布和種植于寧波樟水鎮四明山麓一帶

    人參研究 2020年5期2020-10-21

  • 浙貝母栽培技術研究進展
    404120)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g.)為百合科貝母屬(Fritill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狹葉種、寬葉種、多籽種和小三子等種類[1],其入藥部位為地下鱗莖,原產于浙江寧波象山,現在浙江、江蘇、福建、江西等地都有種植栽培[2]。浙貝母是民間常用中藥材,為“浙八味”之首,有清熱散結、止咳化痰等功效[3]。近年來,浙貝母野生資源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人工種植已經逐漸取代野生浙貝母,但因產地、管理等各種因素,其質量也參差不齊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20年5期2020-06-10

  • 浙貝母智能化分級設備研究及應用
    浙八味”之一的浙貝母藥用歷史悠久,是貝母類品種中用于藥廠投料最大的品種[1]。據了解,在浙貝母種植前需要對其進行選種工作,種子有大、中、小籽三種類型。經比較,大籽兩瓣分散,不適于機械化播種;小籽種植后產量低;而中籽(2-3cm)種子飽和,適合機械化種植。但浙貝母數量多,人工分選任務重,同時為了便于銷售及規范生產,對浙貝母進行智能分級是很有必要的[2]。然而,現有的作業裝置僅以薯類挖掘機具來代替,機具較單一、品種少[3]。除此之外,浙貝母的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

    福建茶葉 2020年2期2020-04-23

  • 基于HPLC-ELSD對浙貝母功效成分地理變異的研究
    ] 目的 探討浙貝母的功效成分地理變異情況及其形成的原因。 方法 采用Kromasil ODS C18色譜柱(20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0.03%二乙胺水,流速為1 mL/min,柱溫40℃;運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結果 麗水市云和縣龍埠村(LS-YH-LB)貝母素甲、乙的總含量最高;14個產區的貝母素甲含量高于貝母素乙,5個產區貝母素乙含量高于貝母素甲;聚類分析中,LS-YH-LB、溫州市樂清市盛家塘村等8個高

    中國醫藥導報 2020年3期2020-04-02

  • 浙貝母病蟲害發生及農藥使用現狀調查
    322300)浙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著名的中藥材“浙八味”之一,以鱗莖入藥,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等功效[1]。浙江省作為全國浙貝母的主產區,種植面積和產量約占全國的90%以上,主要種植區包括寧波市鄞州區、磐安縣、縉云縣等地[2]。由于生產規模的擴大和連作,浙貝母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日益突出,盲目和過度使用農藥可能會造成產品藥物殘留過高,從而對浙貝母的質量安全造成隱患[3-4]?;诖?,通過對浙江省浙貝母的主要種植區病蟲害的發生和

    浙江農業科學 2020年3期2020-03-24

  • 道地藥材浙貝母的研究近況
    祝之友※中藥浙貝母是浙江的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是常出現在中藥處方中的藥味。在中醫中,浙貝母歷史悠久,療效顯著,應用廣泛。時至今日人們對浙貝母的研究如火如荼,在保存浙貝母的傳統功效的同時,也為現代醫學帶來新的治療思路。本文根據浙貝母的歷史,采集、炮制、品鑒方式以及產地變遷近況和藥理作用、應用效果幾個方面展開詳述。1 浙貝母的歷史沿革浙貝母屬于百合科植物,最早出現有關貝母的記載是在春秋時期,之后在漢代《名醫別錄》中,才又發現記載浙貝母功效的文字,書中收錄

    光明中醫 2020年20期2020-03-04

  • 不同產地浙貝母生物堿含量及其合成相關基因表達研究
    ?要:為了探究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藥效成分積累量與生物堿合成相關基因表達水平之間的關系,該研究采用UPLC-MS、qPCR技術分別測定不同產地11個樣品中總生物堿(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之和)含量和3個參與生物堿合成途徑相關基因(HMGR、FPS和DXR)的表達量,同時運用生物統計學方法分析成熟期鱗莖生物堿含量與各基因表達量之間的相關性。結果表明:不同產地浙貝母成熟期鱗莖總生物堿含量存在顯著差異(P關鍵詞:浙貝母, 生物堿含量

    廣西植物 2020年12期2020-01-18

  • 多角度探尋提高浙貝母產量的有效途徑
    藥貝母主要分為浙貝母、川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平貝母和安徽貝母等。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作為浙產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以其干燥鱗莖入藥,具有止咳祛痰、清熱散結等功效,主要活性成分為貝母甲素、貝母乙素等[2-3]。浙貝母原產于浙江,少有野生,目前,藥用浙貝母主要來源于人工栽培,主產地分布于浙江、江蘇、福建、江西[4]。人工栽培品種易出現產量下降、鱗莖變小、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等問題[5]。本文從施肥、種植密度、輪套種、病害防治和

    浙江農業科學 2020年4期2020-01-14

  • 磐安縣浙貝母重金屬污染調研
    賀筱蓉摘 要:浙貝母越來越成為磐安中藥材市場的支柱,但其市場成品仍存在少部分重金屬超標的現狀,通過走訪磐安縣的市場監督局、農業局、中草藥種植基地,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雖然采取一些積極措施,包括改良土壤、合理使用堿性肥料、農藥等,但在產品的抽樣檢測中問題仍然存在。該調研旨在為促進磐安縣浙貝母的規范化和品牌化發展提供幫助。關鍵詞:浙貝母;重金屬;改良土質;現狀;建議中圖分類號 X50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23-0034-02浙貝

    安徽農學通報 2019年23期2019-12-27

  • 連作對浙貝母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結構的影響
    :以浙江省磐安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為研究對象,利用PCR-DGGE技術,研究連作對浙貝母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連作條件下浙貝母根際土壤細菌群落結構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細菌種群數量顯著減少;但連作年限對浙貝母根際土壤細菌多樣性的影響較小,細菌群落結構變化不明顯。對浙貝母根際土壤細菌種群的DGGE電泳結果進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所取浙貝母土壤樣品的細菌優勢種群為蠟樣芽胞桿菌群(Bacillus

    大東方 2019年9期2019-10-21

  • 浙貝母黑斑病病原真菌的藥敏性研究
    目的:通過檢測浙貝母黑斑病病原真菌對常用殺菌劑的敏感性,篩選抑菌效果好的藥劑用于田間防治。方法: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測定鏈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細極鏈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菌絲和孢子對咪鮮胺、苯醚甲環唑、異菌脲的敏感性。結果:經生長速率法檢測,咪鮮胺、苯醚甲環唑、異菌脲對鏈格孢菌菌絲的 EC50(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半最大效應濃度)分別

    海外文摘·學術 2019年8期2019-09-10

  • 切塊繁殖對浙貝母生理生化特性與藥效成分的影響
    315100)浙貝母別名浙貝、大貝、象貝、元寶貝、珠貝,其干燥的鱗莖是著名的中藥材“浙八味” 之一,含有生物堿、蛋白質、糖類、礦物質、氨基酸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散結功能[1-4]。光照、溫度、水分、土壤質地等生態環境因子都會影響浙貝母的生長,從而會影響浙貝母的產量和品質,對其理化及藥用成分的形成、積累也會起到一定的影響[5-8]。浙貝母在相當時間里種植范圍狹小,幾乎形成了“一地生產,供應全國” 的局面,資源極其緊缺。六七十年代以后,在國

    中成藥 2019年6期2019-07-23

  • 硼肥施用量對浙貝母產量及其利用率的影響
    324300)浙貝母為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鱗莖入藥,為大宗常用中藥材,具有清熱散結,化痰止咳等功效[1]。衢州市地處浙西,山地較多,中藥材資源豐富,浙貝母種植歷史悠久,適宜本地區的浙貝母栽培技術研究較少。浙貝母種植以鱗莖繁殖為主,投入較大,近兩年浙貝母價格下滑導致浙貝母種植收益降低,為此我們從微量元素硼肥施用量對浙貝母產量的影響的角度來探索提高浙貝母產量的方法。1 材料與方法試驗用鮮鱗莖2017年9月購買于江蘇,選用直徑2.5~4.0 cm、

    浙江農業科學 2019年4期2019-04-19

  • 浙江省浙貝母無硫整治長效市場監管機制探索
    文/李斌浙貝母作為“浙八味”之一,為浙江省道地藥材,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的功效,可用于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1]。藥材市場上硫熏浙貝母的存在,嚴重影響浙貝母的產業發展,影響浙江省道地藥材的聲譽。本文從浙貝母無硫整治背景、浙貝母監管現狀出發,分析浙貝母無硫監管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探索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浙貝母長效市場監管機制,有助于促進浙貝母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與維護公眾用藥安全,打造浙江中藥材“道地、綠色、放心”品牌。一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 2019年5期2019-01-28

  • 浙江省浙貝母產業化發展策略
    潘萍摘 要:浙貝母是浙江省的道地藥材,產業發展歷史悠久,產業基礎良好,但是在生產種植、加工方法、銷售對象、文化傳承方面仍存在著諸多問題??赏ㄟ^科學規劃、適度發展,規范市場管理秩序、提高從業者水平,多渠道做好品牌傳播、做優品牌形象,注重拓寬產業鏈條、拓展產品市場空間,強化科技興藥、夯實產業基礎,建設中醫藥特色小鎮、形成大健康產業等多種措施促進浙江省浙貝母產業化發展。關鍵詞:浙江;浙貝母;產業浙江省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考試周刊 2019年9期2019-01-26

  • 密度對浙貝母產量和收益的影響
    324000)浙貝母為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鱗莖入藥,為大宗常用中藥材,具有清熱散結,化痰止咳等功效[1]。衢州市地處浙西,山地較多,中藥材資源豐富,浙貝母種植歷史悠久,但適宜本地區的浙貝母栽培技術研究較少。浙貝母以鱗莖繁殖,導致浙貝母種苗投入較大,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研究浙貝母適宜的種植密度,對降低浙貝母種植成本具有積極的意義。為此進行種植密度對浙貝母產量和收益的影響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試驗于2017年在龍游縣

    浙江農業科學 2018年12期2018-12-19

  • 激光拉曼光譜無損分析浙貝母
    310032)浙貝母是著名的中藥材“浙八味”之一,野生浙貝母多生長在林蔭處,現多為栽培。浙貝母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蘇、安徽、湖南等地,浙江的浙貝母產量最大,主要分布于寧波鄞州區和海曙區、東陽市、縉云縣、磐安縣、舟山市定海區等地,其中寧波鄞州區和海曙區為浙貝母的原產地。根據《中國藥典》記載,浙貝母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等作用,用于治療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1]。激光拉曼光譜是一種散射光譜,通過與入射光頻率不同的散射光譜進行分析以得

    浙江農業學報 2018年7期2018-08-03

  • 輻照處理對浙貝母成熟鱗莖理化成分的影響
    310023)浙貝母又稱大貝母、象貝母,是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5大類貝母中主要的珍貴藥材。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蘇等省,在浙江寧波地區有大批種植[1]。中醫認為浙貝母苦、寒,主要以鱗莖入藥,具止咳化痰,清熱散結等作用,主治痰多、咽喉腫痛、十二指腸潰瘍、支氣管炎、肺熱咳嗽、乳腺炎、甲狀腺腫大、痛癤腫毒等[2-3]。輻照技術能利用放射性元素的輻射來改變物質的分子結構,導致食品中某些成分發生微量的變化。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射線對食品進行輻照,使食品中的微生

    中國現代中藥 2018年3期2018-04-11

  • 不同品種浙貝母誘變育種前后生物活性堿成分的比較
    湖北工業大學浙貝母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藥,是“浙八味”中最主要的中藥,目前主要生長于我國浙江與湖北兩省。浙貝母一年之中的地上生長時間不足三月,整體經濟效益相對較低,通過誘變育種方式能夠進一步加長浙貝母的地面生長時間。但現階段的研究結果顯示浙貝母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生物活性堿,若單純加長浙貝母的生長時間而無法提升生物活性堿成本則誘變育種必然沒有意義[1]?;诖朔N情況,在本文筆者對不同品種浙貝母誘變育種前后的活性生物堿成本進行了比較研究,現對相關內容報道如下。1

    食品安全導刊 2018年33期2018-03-26

  • 浙貝母種植模式調查與探討
    321400)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是傳統“浙八味”草本中藥材之一,浙江省主要分布在磐安、東陽、縉云等縣市,有300多年的生產歷史,常年生產面積2 100 hm2左右,一般鮮貝母產量10.5 t·hm-2左右,產值36萬~40萬元·hm-2。雖然單位面積產值較高,但由于投入的種子等生產成本需20萬元·hm-2以上,再加上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及連作障礙等因素影響,農民擴大浙貝母生產的積極性不高。磐安、縉云的好溪流域沿溪兩岸大面積的沖

    浙江農業科學 2018年3期2018-03-21

  • 川貝母、浙貝母功效沿革考辨
    川貝母、浙貝母功效沿革。先秦時期,統稱貝母,療郁結之疾。最早記載于《詩經》朱熹《詩疏》載“貝母,主療郁結之疾”。明末至清前期,從區分到明確。魏晉南北朝時期《名醫別錄》、《本草經集注》貝母條中的浙貝母,因品種未明確,其功效認識也未獨立出來,多夾雜在貝母功效的綜合敘述中;明末后川貝母、浙貝母始區分出來,對兩者功效的認識也逐漸明晰?!侗静輩R言》強調川者和土者(浙貝母)應區別使用,且川貝母以“潤肺消痰、止咳定喘”見長,浙貝母以“解癰毒,破癥結,消實痰,傅惡瘡”為佳

    中醫文獻雜志 2018年6期2018-01-18

  • 十種含浙貝母中成藥中的二氧化硫殘留量分析
    一法對10種含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中成藥中的二氧化硫殘留量進行測定和分析。結果表明,有2個廠家的2種中成藥的二氧化硫超標,合格率為86.7%。關鍵詞: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中成藥;二氧化硫中圖分類號:S567.23+1;O61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11-2128-03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

    湖北農業科學 2017年11期2017-07-13

  • 主成分分析下磐安浙貝母鱗莖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成分分析下磐安浙貝母鱗莖最佳采收期的研究樓柯浪 陶倩 張水利 俞冰 睢寧 張春椿浙江中醫藥大學 杭州 310053[目的]測定磐安浙貝母鱗莖主成分的含量,確定浙產浙貝母最佳采收期。[方法]分別采用HPLC-ELSD、酸性染料比色法、生物量法測定磐安地區浙貝母不同生長期鱗莖中貝母素甲、貝母素乙、總生物堿和生物量。[結果]磐安地區浙貝母鱗莖總生物堿含量在3月底、4月初最低,在5月初達到峰值,而鱗莖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含量變化規律則與其相反。結合生物量后,浙貝母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7年4期2017-05-10

  • 浙貝母連茬連作和休耕栽培試驗研究
     吳祖建摘要 浙貝母是“浙八味”中藥材之一,連茬連作對其病蟲害發生及產質量影響較大。對浙貝母連茬連作和休耕栽培進行對比研究。結果表明:浙貝母連茬連作不但病害嚴重,而且連作地塊所產出的成品貝的個頭相對較小,商品性較差,而休耕及施用微生物菌劑處理對產量和品質均沒有影響,尤其是微生物菌劑的使用不但可以有效解決連茬連作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提高浙貝母的有效成分。關鍵詞 浙貝母;連茬連作;休耕栽培;病害;產量中圖分類號 S56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4期2017-04-10

  • 浙貝母葉與浙貝母花醇提物的止咳、化痰及平喘活性研究
    楊曉春,崔明超浙貝母葉與浙貝母花醇提物的止咳、化痰及平喘活性研究王翰華1,楊曉春2,崔明超1目的考察浙貝母葉與浙貝母花醇提物的止咳、化痰及平喘活性。方法分別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和豚鼠枸櫞酸引咳法研究浙貝母葉與浙貝母花醇提物的止咳活性;小鼠氣管酚紅排泌法研究化痰活性;豚鼠整體動物引喘法研究平喘活性。結果浙貝母葉醇提物可明顯延長小鼠和豚鼠的咳嗽潛伏期并減少咳嗽次數,顯著增加小鼠呼吸道黏膜酚紅的排泌量,顯著延長豚鼠哮喘潛伏期(均P<0.05);浙貝母花醇提物可明顯

    天津醫藥 2016年10期2016-11-12

  • 不同栽培方式對浙貝母產量品質的影響
    不同栽培方式對浙貝母產量品質的影響姜娟萍1,孔海民1,張曉明2,陸中華1*(1.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2.磐安縣農業局中藥材站,浙江 磐安 322300)目的:研究鋼架大棚與常規露地栽培2種不同栽培方式對浙貝母產量品質的影響。方法:采用鋼架大棚和常規露地栽培兩種方式,以產量及有效成分貝母素甲(C27H45NO3)和貝母素乙(C27H43NO3)總含量為指標。結果:試驗表明:鋼架大棚栽培浙貝母,每公頃平均產鮮鱗莖1.78萬kg,比

    中國現代中藥 2016年4期2016-09-25

  • 浙貝母加工與質量安全研究進展
    15161)?浙貝母加工與質量安全研究進展康孟利1,戴永峰2,俞靜芬1(1.寧波市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寧波市農產品加工研究中心,浙江寧波315040;2.寧波市鄞州皎溪貝母有限公司,浙江鄞州315161)摘要:浙貝母是藥材“浙八味”之一。通過從浙貝母分布、加工技術與質量安全、主要活性成分及存在問題與前景綜述,提出了浙貝母今后加工發展思路,為浙貝母產業發展提供有益參考。關鍵詞:浙貝母;加工技術;質量安全;發展思路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

    農產品加工 2016年5期2016-03-28

  • 浙江磐安攜手鄞州推進浙貝母產業發展
    磐安和鄞州都是浙貝母的主產地。其中,磐安浙貝母的產量占全國60%以上,僅新渥鎮種植面積就達4 200畝?!秱渫洝访鞔_兩地政府要強化信息互通,相互通報兩地浙貝母每年的種植、采收、產量、市場行情等,強化技術交流,開展無硫加工技術研究,推進浙貝母無硫加工標準化,提升浙貝母質量和產業規模。兩地還將重點打擊跨雙方區域非法收購銷售含硫超標浙貝母的行為,共同切斷非法購銷含硫超標浙貝母地下產業鏈,遏制各類有損浙貝母質量聲譽的違法行為。

    河北中醫 2015年8期2015-03-20

  • 不同肥料及施肥量對浙貝母產量的影響
    肥料及施肥量對浙貝母產量的影響劉洪見,錢仁卷,鄭 堅,陳義增,張旭樂(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浙江溫州 325005)研究不同種類的肥料及施肥量對浙貝母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無機肥較有機肥能更顯著地提高浙貝母產量;氮、磷、鉀三元素對浙貝母的增產效用不盡相同,其中,以磷對浙貝母的增產效用最為顯著,而氮和鉀則無顯著作用,但在磷肥基礎上加施氮、鉀能進一步促進浙貝母增產。浙貝母;肥料;產量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為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

    浙江農業科學 2014年7期2014-03-10

  • 浙貝母產銷分析
    322300)浙貝母產銷分析周曉龍(浙江省磐安縣中藥材研究所,浙江 322300)通過對浙貝母供需形勢、價格走勢、當前市場狀況等方面的調研,對其后市進行分析。浙貝母;產區分布;供需形勢;價格走勢;后市分析浙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鱗莖,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之功效[1],是我國傳統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近三年來,浙貝母市場價格波動頻繁,市場關注度居高不下,產銷形勢也發生著變化,分析如下。1

    中國現代中藥 2013年2期2013-09-26

  • 近20年浙貝母研究文獻的定量分析及評價
    315100)浙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的干燥鱗莖是道地藥材“浙八味”之一,以金華磐安、寧波鄞州為主產地。性苦、寒,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和解毒散結消癰等功效,用于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等癥[1]。浙貝母具有逆轉腫瘤細胞多藥耐藥作用,可用于治療白血?。?]。浙貝母的主要成分是生物堿類[3-4]。筆者對1989年以來的浙貝母研究文獻進行統計和分析,具體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資料來源選用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為資料

    浙江農業科學 2013年10期2013-09-12

  • 浙貝母主產地栽培品種與生產現狀調查研究
    226000)浙貝母主產地栽培品種與生產現狀調查研究張彥南1,陸兵2,王康才1*,張曉倩1(1.南京農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5;2.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0)目的了解浙貝母主產地栽培品種與生產現狀。方法查閱和整理文獻,并對浙江寧波、江蘇南通等浙貝母產地進行實地調查。結果兩省產地均存在品種退化現象、栽培技術不配套等問題,并且許多產地存在品種混雜現象。結論建立浙貝母種苗繁殖基地,加強浙貝母育種工作,改進浙貝母栽培及加工技術勢在必行

    中國現代中藥 2012年10期2012-11-0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