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墨

  • 墨非墨
    慶友從油畫轉入“焦墨”作畫亦有兩年有余。這兩年間在京城熱鬧演繹脫穎亮麗登場的“十墨”——冰墨、炒墨、氣墨、射墨、香墨、涂墨、砸墨、炁墨、煙墨、銹墨!今兒個畫壇墨氣十足,唯缺用堅硬油畫毛筆刻出來的“焦墨”!陶慶友乃為“焦墨”代言人?!澳笔菄?,而將其傳統精神解構重構,是需要創造的勇氣,非湖南人莫屬!齊白石早年“北漂”經歷相當坎坷!對其帶有湘野筆法的繪畫書法篆刻,京派眾矢之的“野狐之禪、俗氣熏人”,要不是陳師曾和徐悲鴻先后出手相助,齊白石恐怕很難登大雅之堂,

    美術界 2022年11期2022-12-08

  • 探析焦墨畫技法在當代仙游國畫藝術中的應用
    ,焦為其中一色,焦墨比濃墨更黑,為五色之首。焦墨也稱為枯墨,是含水量極小或不含水的墨汁,所以也有稱:濃墨之杰為焦。干筆濃墨,不借助于水的滲化作用,是我國最古老的畫法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彩陶繪圖,其實就是焦墨畫法,隋唐時期興盛起來的洞窟壁畫也基本上是焦墨。唐宋以后,隨著宣紙的普及推廣,利用水在生宣紙上的洇化作用,水墨畫遂逐漸盛行。文人畫家更崇尚水墨,以水墨為“戲”,推動了中國畫技法的迅速發展,使其走向成熟。水墨畫的“韻味”,水暈墨彰的雅致效果,幾乎

    名家名作 2022年14期2022-09-08

  • 高古風骨 大寫春秋
    獎牌,創新性提出焦墨畫“五墨二十四筆法”,中國焦墨畫領軍人物。摘 要:焦墨山水畫作為中國山水畫中的獨立分支,在當代中國畫中顯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穆家善致力于中國焦墨畫創作與革新,他的作品從形式到內容,匯集傳統筆墨以書入畫與當代中國畫風骨的品格,形成自身標志性筆墨語言特色。從“焦墨情緣”梳理其傳承之路,從“千毫皴”探尋其革新之路,從“風骨內象”映射其焦墨品格,梳理穆家善意象焦墨的描繪方式與他對當代焦墨畫創新的獨特貢獻。關鍵詞:穆家善;焦墨;“千毫皴”;風骨焦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2年1期2022-03-05

  • 謝迪:青年才俊 其藝可期
    穆家善焦墨法是中國繪畫古老的技法,最早可見于仰韶文化陶罐中的狼形紋寫意表現。到兩宋時期,山水畫中焦墨法的運用尤為廣泛,它被用來為畫面立骨,成就了中國美術史上輝煌的兩宋范式。到清代的程邃和戴本孝則以焦墨表現技法獨立去完成作品,他們減少皴和染的層次,以枯筆線性技巧來讓焦墨線條流露出“干裂秋風,潤含春雨”的審美感受。這一探索啟發了近代黃賓虹,他晚年對中國畫大徹大悟,嘗試純以焦濃之墨進行山水畫創作。黃賓虹的焦墨畫不同于前人,他的勾皴更近乎書法,極具書寫性,這在焦墨

    走向世界 2022年5期2022-02-24

  • 從《千巖競秀圖》看程邃晚年的焦墨山水畫風格
    之一,畫中對枯筆焦墨的運用十分成熟。全畫純以枯筆皴擦,但干澀中吐露出一股潤澤之氣,層次豐富,寂靜、平淡的意境自然流露出,是他晚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文章通過對《千巖競秀圖》的個例分析,從多個角度來窺探程邃晚年的山水畫風格,深入探討其焦墨山水畫形成的原因。關鍵詞:《千巖競秀圖》;程邃;焦墨;山水畫縱觀程邃的山水畫,可將其繪畫生平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而《千巖競秀圖》是程邃83歲所作。這一時期,程邃從長期生活的揚州遷返南京,是他生命的最后時期。經過一生的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1年6期2021-09-06

  • 穆家善:用焦墨為祖國山河立傳
    善,近年來在中國焦墨山水畫領域掀起的風潮一浪高過一浪,被美國《世界日報》《華盛頓新聞》《太陽報》《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和鳳凰衛視、臺灣東森電視等海內外主流媒體頻繁報道。這種不斷登上熱搜的“穆家善現象”,肇始于他2011年首創的中國焦墨山水畫獨特皴法———“千毫皴”,該技法被普遍認為是對傳統中國畫的承傳與發展,對中國畫技法武庫的新建樹;他畫遍名山大川,用焦墨“為祖國山河立傳”,并在華盛頓、舊金山、洛杉磯、巴黎盧浮宮、上海美術館、中國美術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等

    華人時刊 2021年5期2021-06-18

  • 源古求變呈新貌
    45×65cm 焦墨 2019 年作思考與回顧焦墨畫的歷史演進及探源過程,是思辨與實踐焦墨畫創作的方向。對于焦墨繪畫的起源,我認為應從上古時代的中華文明史談起。對于“上古時代”,世界各地的時間定義不盡相同,而中國人則從夏朝往前推論和定性?!兑住は缔o》曰:“‘《易》之興,其于中古乎?’然則伏羲為上古,文王為中古,孔子為下古?!闭\然,中國對于三古的論斷也不完全一致,如《禮記·禮運》中論述為:“始諸飲食?!碧瓶追f達疏:“伏羲為上古,神農為中古,五帝為下古?!睂τ?/div>

    藝術品鑒 2021年10期2021-05-10

  • 黑白融理趣 焦墨寫人生
    斌/作一、寄情焦墨且孜孜不倦的畫癡在中國畫眾多的技法中,焦墨技法是既古老又具有難度的技法之一,往往以不滲水分的飽和濃墨渴筆作畫,以皴擦替代渲染,用筆鋒含墨量的多少和下筆的輕重緩急來實現焦墨山水干裂秋風、潤含春雨的畫面效果。用單一的不滲水分的濃墨來實現畫面的虛實、濃淡、干濕的層次變化,產生焦而不澀、渴而能潤的滋潤感和層次感,完全依靠對濃墨運用的把握和健舉的筆力。焦墨是一種古老的繪畫技法,不僅要求畫家有嫻熟、深厚的筆墨功底,還要求畫家有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人格

    名家名作 2021年1期2021-03-01

  • 繼承與革新
    ,同時,所進行的焦墨山水畫實驗創作,獨具創新。他把審美風格扎根在民間,積極介入時代,反映生活。在藝術批評領域,張仃先后參與了20世紀“50年代中國畫問題大討論”“80年代的中國畫窮途末日論”“90年代的筆墨之爭”三次討論,為中國畫的發展探尋出路。關鍵詞:張仃;藝術家;焦墨;中國畫革新一、“畢加索”與“城隍廟”“畢加索加城隍廟”的彩墨裝飾畫風格源于張仃在20世紀60年代的繪畫探索,他把現代主義繪畫形式與中國傳統繪畫相結合,既守護傳統又鼓勵創新?!爱吋铀鳌笔菍?/div>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1年11期2021-01-03

  • 彭國柱和他的《情系瀏陽河》
    會會員。彭國柱于焦墨畫用工最深,早年追隨湖南省九哥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張楚務先生,打下了深厚的傳統基礎。彭國柱淡泊名利,深居簡出,聽說他近些年全力創作巨幅焦墨山水《情系瀏陽河》,筆者特前往一窺究竟。創作緣起彭國柱祖居長沙縣河田鄉江背村焦灣里,自幼便是喝著瀏陽河里的水、聽父親講著瀏陽河的故事、跟老師學著唱《瀏陽河》長大。瀏陽河,讓他魂牽夢縈了幾十年。2015年9月15日,彭國柱全家受好友瀏陽市張坊鎮張自良夫婦的邀請到張坊鎮做客,游玩了仙姑巖、瀏陽河的源頭小溪河、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20年6期2020-08-03

  • 畫外之韻 神形玄妙
    作品。陶古先生的焦墨山水作品恰恰具備了這些“天賦”,所以他的作品給人以起點高、立意高、技法高之藝術的沖擊力!先說說起點高。別人學畫可能先從花鳥魚蟲,一枝一葉開始,而陶古先生作畫,一開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古法學習,向傳統學習,向名師學習。眾所周知,在中國畫諸多技法中,焦墨法是既古老又具有難度的表現技法。作為中國傳統國畫技法,其歷史源遠流長,五千年前的彩陶就是焦墨法,隋唐時期興起的壁畫基本上也是焦墨。到了北宋,雖有了水墨的濃淡變化,也仍以濃墨為主。真正把焦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20年12期2020-04-06

  • 畫外之韻 神形玄妙 ——陶古焦墨山水藝術品讀札記
    作品。陶古先生的焦墨山水作品恰恰具備了這些“天賦”,所以他的作品給人以起點高、立意高、技法高之藝術的沖擊力!先說說起點高。別人學畫可能先從花鳥魚蟲,一枝一葉開始,而陶古先生作畫,一開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古法學習,向傳統學習,向名師學習。眾所周知,在中國畫諸多技法中,焦墨法是既古老又具有難度的表現技法。作為中國傳統國畫技法,其歷史源遠流長,五千年前的彩陶就是焦墨法,隋唐時期興起的壁畫基本上也是焦墨。到了北宋,雖有了水墨的濃淡變化,也仍以濃墨為主。真正把焦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20年12期2020-02-26

  • 程邃焦墨山水畫的美學特征
    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焦墨山水畫,開創了中國繪畫史上焦墨山水一門,同時也拓寬了中國繪畫的審美領域。焦墨畫法,古已有之,但形成單獨畫種并確立自己的獨立的審美特征,則始于程邃對焦墨山水畫的創造。程邃的焦墨山水畫的美學特征不僅體現在干裂秋風般的焦墨之美,同時,他把最擅長的篆刻藝術中一些創作元素融匯到繪畫中去,通過金石同貞的用筆之美和分朱布白的圖式之美,抒寫內心的情感,營造出了中國歷代繪畫所追求的荒寒蕭森的意境之美。一、干裂秋風的焦墨之美“干裂秋風,潤含春雨”是程邃繪畫

    中國畫畫刊 2019年2期2019-12-12

  • 調墨技法
    的墨色】 濃墨=焦墨+1份水 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調出來的墨為濃墨。 重墨=焦墨+2份水 將筆全部浸入水中,提起筆時用筆輕輕在筆洗邊刮一下,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調出來的墨為重墨。 淡墨=焦墨+3份水 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這樣重復蘸兩次水調出來的墨為淡墨。 清墨=焦墨+4份水 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這樣重復蘸三次水調出來的墨為清墨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16期2019-09-10

  • 調墨技法
    水的比例。濃墨=焦墨+1份水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調出來的墨為濃墨。重墨=焦墨+2份水將筆全部浸入水中,提起筆時用筆輕輕在筆洗邊刮一下,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調出來的墨為重墨。淡墨=焦墨+3份水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這樣重復蘸兩次水調出來的墨為淡墨。清墨=焦墨+4份水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這樣重復蘸三次水調出來的墨為清墨。注:對水的用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9年8期2019-08-29

  • 調墨技法
    水的比例。濃墨=焦墨+1份水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調出來的墨為濃墨。重墨=焦墨+2份水將筆全部浸入水中,提起筆時用筆輕輕在筆洗邊刮一下,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調出來的墨為重墨。淡墨=焦墨+3份水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這樣重復蘸兩次水調出來的墨為淡墨。清墨=焦墨+4份水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刮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這樣重復蘸三次水調出來的墨為清墨。注:對水的用

    戀愛婚姻家庭 2019年24期2019-08-26

  • 名家談穆家善焦墨
    貌。他的山水畫以焦墨體格為描繪方式,以書寫式的用筆用線為集中的語言,以蒼?;车漠嬅娓裾{蔚成中國當代山水畫創作中一道獨特的景觀。薛永年:浩歌驚世俗筆墨任天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焦墨山水難度極大,減少了用水,行筆就滯澀,易于刻板,難于氣韻流動,但卻為發揮用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頗得書法運行妙諦的穆家善開辟了新的空間。穆家善的焦墨山水,多畫高山大壑,跌宕起伏,山奔云走,浩渺蒼茫,時而也有梯田的旋律,雁陣的節拍。他畫的不是眼前的風

    走向世界 2019年14期2019-06-11

  • 蒼?;衬录疑?/a>
    榮寶齋畫院穆家善焦墨山水畫研究工作室導師。歷任南京大學中國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院長、美國蒙哥馬利學院中國畫教授等十余所大學容座教授、中國畫學會(美國)名譽會長等,當代中國焦墨畫領軍人物,被中國駐美大使館授予“中國文化大使”稱號。2011年再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他獨創的“焦墨千毫皴”技法,填補了中國山水畫技法空白,引起中國學術界數十位頂尖專家熱評。上世紀八十午代起,先后榮獲“美國二十世紀成就獎”“杰出亞洲藝術家獎”“日本國際水墨畫

    走向世界 2019年14期2019-06-11

  • 焦墨重彩 ——易圖境寫意花鳥畫研究
    必要了。易圖境的焦墨重彩以自己的艱苦探索和獨特的藝術創造無疑對中國畫的推陳出新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廣闊的時代生活中找到了他自己的獨特感受,在創作激情的沖擊中迸發出來有血有肉的有生命力的藝術形式。一、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易圖境,湖南省懷化學院教授,出生在湖南一個美麗的小山村。他從小就喜歡畫畫,他的父親非常支持他,自己也會畫點漆畫,到外面做生意時,給他買來紙和筆,還有一些畫,后又得到了一本《芥子園花畫譜》。沒有老師教,就照著臨摹自學,看到什么就畫什么,花、鳥、蟲

    大眾文藝 2019年8期2019-05-08

  • 焦墨干擦出詩意人生的畫家 ——郭斌
    文 / 寧文英焦墨畫是一種難度較大的用干筆蘸濃墨直接入畫的古老畫法。畫得好則鏗鏗鏘鏘,剛健有力;畫不好則枯燥乏味,形同柴槁。一般畫家很少去觸碰它。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敢于挑戰自己,挑戰極限之人,比比皆是。郭斌,這位生在陜西,工作在甘肅的秦風隴韻熏陶出來的西北漢子,硬是摒棄了畫界的坦道,自己把自己逼上一條險途,憑借自己過人的藝術天分和強烈的創新意識,一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最終絕處逢生,開辟出一片世外桃源來,蓬蓬勃勃地演繹著他焦墨山水世界的詩意人生……另辟蹊

    西部大開發 2019年3期2019-04-25

  • 雅逸婉轉 一任自然 ——談林漢濤藝術
    墨山水,而后專攻焦墨山水呢?林漢濤喜好專研繪畫技法又熱愛桂林這片哺育他、給他無限藝術靈感的土地。于是,他不斷創新學習,把焦墨磅礴的氣質融入對桂林山水的刻畫中,以黑白來呈現無窮的藝術可能。他寄情于山水間,走遍了桂林的每一寸土地,畫盡了桂林的每一座山峰。焦墨山水,即單純用濃稠焦枯的原墨所繪制的山水作品。作畫過程極少有水的參與,隨著墨汁的減少,筆鋒易枯,運筆易遲鈍、滯澀,對藝術家的筆墨功底有著十分嚴苛的要求。林漢濤從幼年時期就特別注重書法和線條的練習,從其作品中

    中國書畫 2019年11期2019-04-10

  • 程邃晚年繪畫風格變遷研究
    遷后所形成的枯筆焦墨畫法在當時真可謂獨樹一幟。關鍵詞:晚期繪畫;焦墨;枯筆一、程邃晚年繪畫風格的不同階段與代表作品解讀(一)程邃寓居揚州晚期的繪畫風格程邃自順治五年(1648)前往揚州定居,到康熙十九年(1680)離開揚州前往南京。這期間有三十多年,可以說揚州是程邃漫長的藝術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站,同時也是程邃的繪畫風格從單純的摹古進而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而程邃繪畫風格真正意義上的確立是在寓居揚州的最后十年里,也就是在他六十五歲之后,在這期間里程邃的繪畫風格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8年5期2018-07-30

  • 淺談張仃的山水畫藝術
    而且將中國傳統的焦墨法發揮的淋漓精致,在墨法上達到了“潤含春澤,干裂秋風”的高度,影響深遠。一、張仃山水畫創作歷程(一)時代背景19世紀正處于激烈的社會變革時期,中國傳統藝術受到西方寫實藝術的影響。到了20世紀中葉關于中國畫的發展方向的討論仍在激烈進行,一部分堅守傳統堅決抵制外來藝術,一部分則要全部拋棄傳統而接受西方藝術。甚至在當時的國內美術學院,部分學生對中國傳統藝術也保持一定的懷疑態度。1954年,張仃在中央美術學院任職期間與很多當時的藝術研究者探討中

    東方教育 2018年13期2018-06-09

  • 焦墨的文脈傳承
    ,四百年間有一條焦墨的文脈隱秘相傳。在中國的筆墨體系中,焦墨作為墨法中的一種,是根據墨的濃淡程度而劃分色階中居于最濃最黑階位的墨色。中國的墨法體系又是根據中國哲學的“陰陽五行”學說而來,唐代王維的《山水訣》首倡“夫畫道之中,水墨為最上?!彼恼軐W依據就是陰陽五行?!澳治迳?,焦濃重淡輕,可以窮盡宇宙間一切色相,而無需倚靠丹青朱粉,這其實是一種古老的素描觀念,而中國最早的水墨畫,比之于勾線填色的丹青繪畫,更接近素描,因為“墨分五色”,是有濃淡深淺的。黃賓虹

    中關村 2018年2期2018-03-31

  • 焦墨風骨林蘭子
    焦墨,又稱枯筆、渴筆、竭墨??梢哉f是最干的濃墨。在中國畫眾多表現形式中,用干筆蘸濃墨作畫的焦墨法,是非常獨特的一種畫法。清代程邃焦墨山水畫在歷史上獨領風騷,黃賓虹的晚期作品也多有枯筆山水,當代張仃、林蘭子專攻焦墨山水,豐富發展了焦墨技法,張仃的焦墨山水超凡脫俗,意向萬千,林蘭子則集當代焦墨畫于大成。著名藝術評論家郎紹君先生曾說:“焦墨就等于一個人把自己逼到絕路上再找一條活路?!贝司淞芾毂磉_出焦墨之艱途、險途。而林蘭子卻硬是在這險途的焦墨領域開創了一番自己的

    環球人物 2017年23期2017-12-25

  • 玄素渾厚寄鄉情 ——邵陽焦墨創作中的鄉情賞析
    寄鄉情 ——邵陽焦墨創作中的鄉情賞析◆聶世忠(湖南邵陽學院)本文記敘了焦墨藝術在邵陽的興起,概括闡明作為“黑色文化”的焦墨藝術的歷史發展與藝術特色,指出焦墨的“黑與白”既是“玄與素”的關系,玄是宇宙的根本,繪畫中如果去掉黑色那么就會“玄之所去,器弊神逝”。文章從邵陽本土焦墨畫家們作品中玄素渾厚寄寫鄉情的厚拙與虛簡、單純的鄉情靜謐美、勾勒皴擦神采飛逸的鄉情美、古典雋永蒼潤渾厚的鄉情美等方面賞析了“敢為人先”的“寶古佬”畫家們焦墨創作中的濃厚鄉情。玄素 焦墨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17年11期2017-12-18

  • 玄素渾厚寄鄉情
    摘要:本文記敘了焦墨藝術在邵陽的興起,概括闡明作為“黑色文化”的焦墨藝術的歷史發展與藝術特色,指出焦墨的“黑與白”既是“玄與素”的關系,玄是宇宙的根本,繪畫中如果去掉黑色那么就會“玄之所去,器弊神逝”。文章從邵陽本土焦墨畫家們作品中玄素渾厚寄寫鄉情的厚拙與虛簡、單純的鄉情靜謐美、勾勒皴擦神采飛逸的鄉情美、古典雋永蒼潤渾厚的鄉情美等方面賞析了“敢為人先”的“寶古佬”畫家們焦墨創作中的濃厚鄉情。關鍵詞:玄素 焦墨 寶慶 鄉情一、焦墨畫在邵陽的興起我跟方偉在上世

    文藝生活·上旬刊 2017年11期2017-12-11

  • 劉國玉焦墨風骨立乾坤
    受訪者提供劉國玉焦墨風骨立乾坤文:雨葭 圖:受訪者提供劉國玉“煙火人無欺世筆,荒涼地有絕俗花”。在采訪劉國玉時無意瞥見畫桌鎮紙上刻有一小聯,這正是他豁達人生的縮影。多年來他隱逸翁山,以中國傳統文人的方式潛心修煉,讓翁源這一彈丸小城文脈昌盛。廟堂雖高,江湖雖遠,卻不能隔絕劉國玉在當下的文化擔當,數十年來磨一劍,誓要在焦墨山水領域這條“絕路上覓得生路”。他堅持以傳統的筆墨滲入現代理念,將傳統水墨語匯與現代構成理念相融,而逐步成自家風貌,成功地將中國山水畫眾多語

    收藏·拍賣 2017年11期2017-11-23

  • “它山之石 ——張仃誕辰100周年紀念展”前言
    他在一本黃賓虹的焦墨山水冊中獲得了內心的安寧和寬慰,那墨色世界的大千萬象,那墨韻中所蘊含的五彩乾坤,喚起張仃文化的深層記憶。張仃沒有流連于自己在色彩、裝飾、構成等方面的藝術成就,毅然轉向研究中國水墨傳統,向清代程邃、髡殘和近代黃賓虹的繪畫語言學習,在焦墨的生成,焦墨的特點,焦墨的審美習性諸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并以大量的實踐體驗焦墨之美學境界,在探索的道路上“叩寂寞而求音”,并將焦墨的局限化為極致,以干求濕,以燥求潤,以骨法的線性表現自然形質,以墨的蒼

    國畫家 2017年2期2017-07-19

  • 投身自然間,筆端現墨韻
    國畫諸多技法中,焦墨技法既是古老又具有難度的表現技法之一,將焦墨作為一種繪畫手段運用于寫生之中進行創作卻開始于現代。本文通過對黃華明教授焦墨山水畫寫生中筆墨關系的研究及作品分析,進一步探討山水畫筆墨的藝術語言。關鍵詞:寫生;焦墨;焦墨山水畫;用筆中圖分類號:J21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152-02一、山水畫寫生觀任何一門藝術,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就是深入自然,感受自然,于自然中才能觸動到藝術的神經,才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7年6期2017-07-15

  • 枯筆焦墨,力遒韻雅
    張玨【摘要】焦墨的使用歷史悠久,是對筆墨最純粹的運用。焦墨畫興起于清,當下有不少人熱衷于焦墨畫的創作。黃華明教授的焦墨風景寫生畫力遒韻雅,別具一格,值得借鑒和學習?!娟P鍵詞】黃華明;焦墨;寫生;風景畫焦墨畫指的是墨不沾水,用焦墨、枯墨或純墨作的畫,是以清代程邃的焦墨畫為代表發展起來的一種畫種。但在此之前,焦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晉代,是一種古老的繪畫技法。黃賓虹曾說:“畫有焦墨法,最為古樸?!?span class="hl">焦墨山水畫古人有程邃,今人有張仃。張仃先生注重傳統筆法,用筆遒勁,風

    美術界 2017年1期2017-06-22

  • 在藝術道路上永遠前行
    書畫家協會理事、焦墨山水專業委員會主任。師承當代著名畫家蹤巖夫、范揚、王心昌、陳志良、汪港清諸先生,擅長焦墨山水,是焦墨重彩畫的創始人,書法功力深厚,尤其喜歡草書。我喜歡書畫藝術屬于半路出家,1983年我考入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1987年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本來是學歷史的,為什么喜歡畫畫了呢,其實也是命運的安排。大學時,住的宿舍和美術系的同學正好是鄰居,沒事兒的時候就跑去他們的畫室看他們畫畫。當然也是從小喜歡的緣故,那個時候因為家窮,買不起筆墨紙硯,父母都是

    新天地 2017年6期2017-06-14

  • 黑白“焦”融 心象獨韻
    。中國畫的新品種焦墨山水畫,作為以最自然、本質、純粹的黑白焦墨方式來表現,無疑是極為困難的。它不僅需要畫家有師古人的功力、師自然的能力,還要有師我心的智力和較高的文化修養。周光輝耳目一新的焦墨山水畫,明顯地展示出其技法嫻熟、功力不凡,很有格調,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筆和墨是構成中國畫最基本的零件元素和獨特的造型手法,在我國繪畫史上更是先重用筆,而后重用墨和色的發展過程。南齊謝赫在他的《古畫品錄》中提出的“六法論”里第一法便是“骨法用筆”,即“骨法”與“用筆

    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 2017年5期2017-06-08

  • 曹玉林:靈魂的吶喊和生命的變奏
    習慣性思維,全用焦墨作出,豪邁粗獷,霸悍雄沉,其鋼筋鐵骨的風貌和力能扛鼎的氣勢,以及大黑大白的強烈對比,具有一種振聾發聵的陽剛之氣,彰顯出驚世駭俗的極則之美,給人以巨大的心靈震撼和視覺沖擊,一舉在眾多優秀作品中奪得了“最佳作品獎”。200了年,他的另一幅焦墨作品《九華山居圖》經中國美術館評鑒委員會研究決定,作為館藏品收藏。作者朱松發,是一位有著獨立藝術個性和強烈個人風貌的山水畫大家。其山水畫作品大氣磅礴,老辣蒼勁,有著極強的抒情性、寫意性和沖擊力,在當今群

    收藏與投資 2017年4期2017-05-30

  • 張培公個人藝術簡歷62蛟龍騰云舞動翰墨
    西襄汾,師從著名焦墨大師張仃先生,書法師從著名書畫家王鏞先生?,F為中國山水畫創作院畫家,中國王羲之書畫研究院理事,山西省書協會員。長期從事藝術創作,精研國畫。在書畫創作中,他注重將各種藝術中精華和技法相融合,形象逼真,有出有進,有濃有淡,饒有趣味,口碑甚好。李畇龍先生勤奮好學,技術精湛,性格謙和,為人低調,對藝術追求執著,曾多次參加國家及省,市書畫展并獲獎,作品被單位及個人所收藏。實力派書畫家。李畇龍善于用最簡單、最傳統的工具,憑一條墨線,似春蠶吐絲,無限

    中國新農村月刊 2016年11期2017-04-06

  • 焦墨山水畫家初中海
    論畫》、《一道論焦墨》、《一道論焦墨要旨論略》、《大道.大雅.黃賓虹-賓虹之黑與新安之辣》、《一道論道初中海教學論稿》、《國之焦墨》、《海上虹影-黃賓虹上海三十年藝術活動之雪泥鴻爪》。繪畫專集出版:《一道焦墨山水》、《大道至簡-一道山水》、《大道有形——一道焦墨山水》等等若干冊。書法專集出版:《初中海書法》、《初中海草書千字文》等若干冊。繪畫與書法作品和理論文章先后在《美術》《美術觀察》《中國畫觀察》《國畫家》《收藏》《中國收藏》《中國書畫報》《美術報》《

    祖國 2017年3期2017-03-16

  • 獨樹一幟的陳家樣 ——借古開今的陳云積墨、焦墨、簡筆寫意山水畫藝術
    開今的陳云積墨、焦墨、簡筆寫意山水畫藝術左莊偉我們在考量一位當代中國畫家的藝術成就時,主要是看他能否在縝密而完善的中國傳統繪畫脈絡中,仍然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藝術理念、藝術語言與審美理想圖式,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傳統,建立起自己鮮明獨特的個人藝術風格。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州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福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云從中國傳統繪畫中古老的,漸已消失的積墨畫法、焦墨畫法中發現它們的內美,并予以發展。經過長期的研究探索和創作實踐,在中國畫壇形成獨樹一幟的陳家樣

    國畫家 2017年1期2017-03-07

  • 鄉情遺韻入畫來
    近來偶然看到一本焦墨山水畫作品集,十分喜愛,因為這種畫作時下并不多見。作者傾情焦墨畫法,善用其表現山水鄉情。這個胸懷淳樸求真之心,探索創作之道者,正是重慶實力派畫家劉俊奇。劉俊奇,1956年生,祖籍四川瀘州,現居重慶。他自小酷愛丹青并開始習畫,30多歲起專攻焦墨山水,取法宋、元及現代名師,至今已有20余年。畫家經歷坎坷,受時代所限,未曾進過美術學院,僅在一家大型兵工企業從事過宣傳工作。但他矢志不渝,傾情墨海,終于修得正果,自學成才,作品多次發表在國內一些報

    企業文明 2016年12期2017-01-14

  • 一紙渾厚蒼茫,滿卷正大氣象——讀張宏林的焦墨山水畫作
    象——讀張宏林的焦墨山水畫作獨立藝評人 陳 焱張宏林張宏林(洪霖),1963年10月24日出生,甘肅臨洮人,哲學與藝術專業博士,博導為清華大學朱耀奎先生,受教于著名畫家李寶林、賈又福、于復千、劉牧等諸先生。張宏林(洪霖),1963年10月24日出生,甘肅臨洮人,哲學與藝術專業博士,博導為清華大學朱耀奎先生,受教于著名畫家李寶林、賈又福、于復千、劉牧等諸先生。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深造于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李寶林工作室,為著名畫家張步先生入室弟子。2003

    中國民族博覽 2016年12期2016-12-20

  • 乾坤定矣 墨語飄香
    人敬佩與感動的,焦墨的性情與韻味給人以本真的體味。觀其作品似是進行一場旅行游歷,讓我們挖掘出作品背后情緒的溫度與詩意的回響。焦墨之約對于每一位觀畫者而言,他的焦墨畫作似乎喚醒了一份潛藏的情懷,讓我們于靜觀玄覽間陶醉流連。他將眼見心悟描繪于尺幅之中,從而開辟了畫面里這一片廣闊天地?!耙砸还苤P,擬太虛之體”是中國畫的藝術理想,南朝宗炳曾在《畫山水序》中寫道:“崑閬之形,可圍于方寸之內。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笨梢娚剿嬤@種“以形媚道”的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4期2016-11-19

  • 焦墨疏論
    陳 云焦墨疏論陳 云在中國畫諸多技法中,焦墨技法是既古老又具有難度的表現技法。焦墨法的使用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彩陶繪畫,隋唐時期的壁畫和五代北宋的一些山水畫也使用了焦墨。唐代以前的傳統繪畫主要使用焦墨作畫,自從唐人王洽開始使用潑墨、王維倡導水墨畫后,水墨技法逐漸成為中國畫的主要表現技法。用純焦墨創作的中國畫,以明末清初的程邃為始,近現代的黃賓虹、潘天壽時常以純焦墨作畫,當代有張仃等人。焦墨技法是以飽和的濃墨,不摻入水分,渴筆作畫,用單一的濃墨實現畫面的

    國畫家 2016年4期2016-08-22

  • 蛟龍騰云 舞動翰墨
    西襄汾,師從著名焦墨大師張仃先生,書法師從著名書畫家王鏞先生?,F為中國山水畫創作院畫家,中國王羲之書畫研究院理事,山西省書協會員。長期從事藝術創作,精研國畫。在書畫創作中,他注重將各種藝術中精華和技法相融合,形象逼真,有出有進,有濃有淡,饒有趣味,口碑甚好。李畇龍先生勤奮好學,技術精湛,性格謙和,為人低調,對藝術追求執著,曾多次參加國家及省,市書畫展并獲獎,作品被單位及個人所收藏。實力派書畫家。李畇龍善于用最簡單、最傳統的工具,憑一條墨線,似春蠶吐絲,無限

    中國新農村月刊 2016年10期2016-05-30

  • 解讀焦墨藝術家邵璞
    主要著作有《邵璞焦墨藝術》《邵璞詩選》《至璞之境——王界山邵璞中國畫聯展作品選集》。有詩歌作品收錄于《朦朧詩選》,有美術作品收錄于《中國夢·太行魂——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等畫集。從張仃先生的焦墨寫生到邵璞的焦墨山水創作,從客觀臨寫到主觀情感的抒發,我覺得這之間像是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我們現在不怎么提倡“筆墨當隨時代”或者是“用筆墨反映和謳歌時代”這樣的話語,但有一點十分重要的是,邵璞的焦墨山水明顯讓我感覺到像是一列火車脫離了軌道,突然開向了自己的原野,我特別喜

    當代人 2016年11期2016-01-11

  • 向維果先生的焦墨
    書長、四川中國畫焦墨研究會會長;現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特約館員。維果先生現雖屬古稀開外之人了,但目測其精神面貌、繪畫熱情和藝術思維,不過耳順之年左右。先生幼時承蒙家學影響而學習繪畫藝術,后得益于蜀中名流吳一峰、劉既明、陳子莊等諸老前輩的面授點撥,其繪畫技法、畫學修養和詩文史論有很大的突破和提高。改革開放后,他與眾多的中國人一樣,思想、言行從十年的禁錮中解放出來,變得像一只雛鳥在藝術的自由天空中飛翔,很快就形成自己初步的風格面貌,即:用積墨疊色、渴筆滃

    文史雜志 2015年2期2015-09-10

  • 焦墨山水畫發展脈絡透視漓江畫派焦墨山水畫藝術哲理
    530004)從焦墨山水畫發展脈絡透視漓江畫派焦墨山水畫藝術哲理張明學,李霜平(廣西大學 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焦墨山水畫是中國山水畫的一種表現形式。自20世紀80年代,張仃先生創立現代焦墨山水畫以來,中國畫壇由北至南涌現出一批以焦墨畫為主要表現風格的畫家,焦墨畫以其獨特的語言魅力在當代畫壇日漸興盛?;钴S于嶺南地區的漓江畫派,同樣不乏有多位畫家以焦墨作為表現語言,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漓江山水、桂北風情。通過梳理焦墨山水畫發展脈絡,分析南方漓江畫派

    賀州學院學報 2015年4期2015-03-28

  • 淡漠輕塵—— 觀魏延杰山水畫有感
    賞到魏延杰先生的焦墨山水作品,那低沉迴轉,骨透清和,氣宇宏灑的特殊筆墨氛圍,不僅令人駐足,更令人心儀。焦墨畫有著悠久的歷史。至近代,以黃賓虹老先生為杰出楷代。焦墨技法的掌握,看似簡單隨意,其實不然?,F代許多筑畫者并未真正掌握“骨法用筆”,“墨分五色”,“陰陽相合,動靜相宜”的技魂。因此說,一幅好的焦墨畫作品中,能夠達到筆力健舉,深秀清晰,并且畫面干烈秋風,潤含春雨的效果實屬不易。由于焦墨畫是不加色彩的,脫離了五彩斑斕和萬紫千紅的顏姿,所以,技法上,意境上若

    中國民族博覽 2014年1期2014-12-13

  • 獨樹一幟的陳家樣山水
    消失的積墨畫法、焦墨畫法中發現它的內美,并予以發展。經過長期的研究探索和創作實踐,在中國畫壇形成獨樹一幟的陳家樣積墨山水畫、焦墨山水畫和簡筆寫意山水畫,使這一高難度的藝術語言得以傳承下來,在當今時代的中國畫壇發出別樣的光輝。陳云深諳“山水媚道”,不惟一味游目山水,而是澄懷觀象,含道映物。不為客體之纏縛,創畫格為主觀,以寄山寄水抒情達識,蒙養浩然之氣以升華胸中丘壑。畫家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觀審視大自然,山水非眼中之山水,山水就是我;畫不是單純模寫自然

    領導文萃 2014年22期2014-11-18

  • 穆家善,焦墨千毫皴技法開創者
    王其團焦墨畫始于明末清初,它作為中國畫的一種是采用干筆濃墨而不依賴借助于水滲化作用的一種畫法。它給人的感覺渾厚華滋,既簡約又不失雅韻。繼一代大師程邃、黃賓虹、張仃之后少有人對焦墨畫技法有新的突破。許多大家對焦墨畫也是淺嘗輒止,難以深入研究。旅美畫家穆家善先生十多年來將焦墨作為主要課題不懈鉆研,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貌,在中國畫創作的發展上起到了推動作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筆者走進了穆家善的焦墨藝術世界,領略了焦墨畫帶給我的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與震撼力。曲高并

    中國經濟周刊 2014年46期2014-09-10

  • 焦墨疏論
    國畫諸多技法中,焦墨法是既古老又具有難度的表現技法。焦墨法的使用可以追溯五千年前的彩陶繪畫以及隋唐時期的壁畫,北宋的山水畫也使用了焦墨。用純焦墨創作的中國畫,以明末清初的程邃為始,現代的黃賓虹、潘天壽也時常以純焦墨作畫,以及當代張仃等人。焦墨技法是以飽和的濃墨,不滲入水分,渴筆作畫,用單一的濃墨實現畫面的虛實、濃淡、干濕的層次變化。以皴擦替代渲染,筆鋒含墨量的多少和下筆輕重緩疾,是掌握焦墨技法的訣要。焦墨技法的難點,在于濃墨中不摻入任何水分,卻使畫面具有滋

    領導文萃 2013年24期2013-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