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蝦

  • 全椒縣稻蝦生產氣象災害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徽省滁州市全椒縣稻蝦生產實際,歸納制定稻蝦發育期時序圖;根據當地多年氣象資料,分析稻蝦發育期氣候特征;研究稻蝦主要氣象致災因子及“輕、中、重”等級指標,并采用加權綜合評價法進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結果表明,幼蝦生長期霜凍(倒春寒)、稻中蝦生長期干旱、稻中蝦生長期高溫、秋季蝦苗生長期連陰雨寡照為影響全椒縣稻蝦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其中幼蝦生長期霜凍(倒春寒)、秋季蝦苗生長期連陰雨災害指數分別為1.91、1.88,為輕度風險;稻中蝦生長期干旱、稻中蝦生長期高溫災害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4期2023-07-17

  • 《中國稻蝦綠色高質量發展研究》簡介
    稻蝦種養[水稻與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綜合種養]是稻田綜合種養模式中農民接受程度最高、面積增長速度最快、產業發展規模最大的一種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在穩定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引領農業綠色發展、助力農民增產增收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農業農村部譽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成功典范,現代農業的一次革命”。在稻蝦快速發展進程中,部分地區出現了重蝦輕稻、爭水爭地、水質污染等問題,水稻產量下降、生態環境惡化,違背了稻田綜合種養的穩糧前提和綠色發展的初衷。為促進中國稻蝦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23年4期2023-04-22

  • 海鹽縣稻蝦綜合種養示范項目對農戶影響的調查分析
    養模式包括稻魚、稻蝦、稻蟹、稻鱉、稻鴨等多種模式,通過小型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物質能量循環利用關系,實現稻田農業生產和附屬養殖產業的共同發展,進而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對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倪明理等對稻蝦種養對水稻產量和糧食安全的影響展開研究,通過多年定位試驗、不同生態區農戶調查和湖北省近10年統計年鑒資料的綜合分析,發現稻蝦種養提高了農民的種稻積極性,擴大了水稻種植面積,增加了水稻總產量,稻蝦種養面積與水稻種

    南方農業 2023年1期2023-03-22

  • 不同模式養殖紅螯螯蝦營養對比分析
    。尤其是因其適合稻蝦綜合種養[5-7],在我國獲得快速發展。自紅螯螯蝦引種我國以來,研究人員在遺傳育種[8-10]、養殖技術[11-13]、營養與飼料[14-16]、疾病防控[17-18]等方面已經開展了深入研究。在不同模式對養殖紅螯螯蝦營養品質影響研究方面,崔雁娜等[19]選取浙江省不同地區的池塘養殖和稻蝦共生2種模式的紅螯螯蝦進行營養價值和質構特性分析,發現池塘養殖模式下紅螯螯蝦肌肉的營養成分含量更高,稻蝦共生養殖模式下紅螯螯蝦肌肉品質更好。本研究采用

    浙江農業科學 2023年2期2023-02-18

  • 農產品品牌化與稻蝦戶水稻綠色投入品使用行為
    民收入同步增長。稻蝦共養模式是典型的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具備“穩糧增收”和“綠色生產”的雙重功能,是助推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踐路徑。稻蝦共養模式技術規范要求在水稻生產過程中盡量不施用傳統農藥和化肥,而是使用農業綠色投入品,諸如生物肥料、功能性肥料、新型土壤調理劑、生物農藥等。然而,隨著稻蝦共養模式的大力推廣與快速擴張,水稻生產出現了從精細化管理向粗放式發展的問題。一方面,在當前市場行情下,水稻的價格遠低于小龍蝦,農戶種稻的利潤偏低,蝦稻米的綠色有機價值

    農林經濟管理學報 2022年6期2023-01-25

  • 論構建縣級質量技術服務平臺的必要性及作用 ——以南縣稻蝦產業發展為視角
    支撐。本文以南縣稻蝦產業發展為視角,淺析構建“專精特新”的縣級質量技術服務平臺對縣域特色產業經濟發展的必要性及作用。1 構建縣級質量技術服務平臺是推進南縣稻蝦產業發展的戰略需求1.1 順應了南縣稻蝦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近年來,南縣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優質的農業發展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基礎,把建設和保護良好的生態,打造國內知名的農產品品牌作為努力目標,尤其是以稻蝦產業的發展為重中之重。據《2020年南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南縣糧食播種面積94.5萬畝(1畝

    畜禽業 2022年4期2022-12-08

  • 稻蝦種養對水稻產量和糧食安全的影響*
    揮著重要的作用。稻蝦共作作為稻田種養模式的一種, 通過田間工程的改造, 有機地把水稻種植和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養殖結合起來, 全國各地發展迅速, 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2020年全國稻蝦面積126.14萬hm, 開展稻蝦種養產業發展研究有很強的市場需求和科學價值。水稻生產一直是稻田的主要功能, 然而, 當前我國很多種養戶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重養殖輕種稻”“重經濟輕生態”的片面短視思想和行為, 在稻蝦種養過程中存在著小龍蝦養殖溝過寬、飼料等物料的投入過大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22年8期2022-08-13

  • 稻蝦香處是我家
    前提下,大力發展稻蝦共生產業,助力千家萬戶脫貧致富。俗話說:公路通,百業興。駐村幫扶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干部清醒地意識到,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在村里發展稻蝦共生產業,使之做大做強,就得先搞好村里的路網建設,使村里生產的稻蝦產品,走出交通閉塞的鄉村,香飄萬里。在實施修路計劃期間,駐村扶貧干部與村支兩委干部一道,不但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修路資金,而且還想方設法與在外發展的老鄉取得聯系,號召他們富了不忘眾鄉親,為家鄉修建村級公路捐款出力。除此之外,駐村幫扶干部還與

    西部散文選刊 2022年7期2022-07-23

  • 稻蝦綜合種養三產融合發展的對策研究
    卯林摘要:以江蘇稻蝦綜合種養為研究對象,對其三產融合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進行歸納、剖析,并提出完善融合發展規劃、強化技術集成創新、加強技術服務力度、堅持市場需求導向、加快產業融合發展、加大品牌創建宣傳對策與建議。關鍵詞:稻蝦;綜合種養;三產融合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識碼:A隨著我國《長江保護法》的實施,10年內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等重點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

    江西水產科技 2022年2期2022-05-17

  • 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稻蝦共作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 ——以安徽省六安市為例
    省六安市積極推動稻蝦共作產業發展,適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借助土地規?;洜I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助于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有力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和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本文以六安市發展稻蝦共作生產為研究樣本,分析其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對策,為稻蝦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從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一、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發展稻蝦共作模式對于六安市的重要意義1.有利于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三農”問題歷來是

    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 2022年2期2022-04-15

  • 江蘇“水稻-小龍蝦”綜合種養稻田雜草群落及其防控技術調查:以12個基地為例
    合種養稻田(簡稱稻蝦田)養殖面積占86%。江蘇是我國稻蝦綜合種養大省,2019年江蘇有稻蝦田14 萬hm2,約占全國稻蝦田總面積的13%[1]。江蘇稻蝦綜合種養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稻蝦輪作,水稻移栽前稻田養殖1~2 茬小龍蝦,水稻移栽后剩余少量小龍蝦在蝦溝中,水稻按常規方式管理;二是稻蝦共生,水稻移栽前養殖1~2 茬小龍蝦,水稻移栽后田間保持深水層,稻蝦共生,水稻季養殖1~2 茬小龍蝦[2]。目前,尚未有關于江蘇稻蝦田雜草群落結構和農戶控草技術狀況的研究報

    中國稻米 2022年2期2022-04-06

  • 貴港市稻蝦綜合種養發展對策研究
    興旺”為主捉手。稻蝦綜合種養是利用水稻種植與克氏原螯蝦養殖兩種模式的互惠互利作用和基于我國農村的發展特點以及國家提出的發展要求,行之有效的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模式,貴港稻蝦綜合種養初步發展始于2018 年,當地少數農業企業受到湖北等地的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啟發開始引入相關技術,但是發展數量少,發展速度緩慢,直到2021年才迎來全市大面積蓬勃發展時期,本文分析總結了貴港稻蝦綜合種養的發展背景和現狀,以期為貴港稻蝦綜合種養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理論基礎。1 貴港發展稻蝦綜合

    農業研究與應用 2022年5期2022-02-18

  • 智慧農業助推稻蝦產業高質量發展
    1 安徽省穎上縣稻蝦產業基本概況潁上縣隸屬于安徽省阜陽市,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與潁河的交匯處,地處淮北平原北段。潁上縣具有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水稻產量和質量較高,是中國重要的水稻農作物種植基地[1]?,F今,潁上縣為了進一步提高水稻種植效益,開展了“稻蝦共生”的農業發展模式,在水稻田中養殖小龍蝦,從而增加了水稻養殖的經濟收益,促進全縣農業經濟水平提高。截至目前,安徽省潁上縣稻蝦養殖超過2500畝,2018年,安徽省潁上縣當地農業部門領導與稻蝦產業合

    農業工程技術 2021年6期2021-12-23

  • 稻蝦綜合種養水稻品種篩選研究進展
    7萬hm2,包括稻蝦、稻魚、稻蟹、稻鱉等數十種模式,其中稻蝦綜合種養因淡水小龍蝦(克氏原螯蝦)消費市場巨大,成為當前發展速度最快、面積最大、總產最高、產值最多的模式。2020年,全國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110.54萬hm2,約占稻田綜合種養面積的50%,占全國水稻種植總面積的3.3%[2]。余開等[3]研究發現,與純種稻模式相比,稻蝦種養模式純效益增加29 400元/hm2。然而,筆者所在的研究團隊通過對江蘇省盱眙縣、泗陽縣等稻蝦綜合種養主產區的種養大戶現場

    中國稻米 2021年5期2021-12-08

  • 稻蝦田里說豐年
    察,最終發現搞“稻蝦共作”不僅見效快、收益高,還綠色環保。2017年,我們流轉1000多畝水田進行“稻蝦共作”。開始村民們擔心田地流轉出去,想種的時候要不回來,寧愿撂荒也不愿意流轉。那段時間,我帶領黨員干部到處串門,有拒之門外的,有摔盆子摔碗的,還有罵爹罵娘的。我們不急也不惱,一邊講政策算經濟賬,一邊用真情去感化大家。家里有留守老人的,帶點生活日用品,隔三差五去看望;家里有留守兒童的,我就聯系老師周末去輔導作業;家里有留守婦女的,我主動為他們就近介紹工作,

    黨員生活·下 2021年11期2021-12-03

  • 兩種不同稻蝦種養模式對比試驗
    宜荊州地區發展的稻蝦模式,筆者以一季中稻為參照對象,設置了兩種不同的稻蝦模式,對比三者的投入產出情況以及綜合經濟效益,以期篩選適宜荊州地區的稻蝦模式。一、材料與方法試驗地設在荊州市公安縣毛家崗鎮稻蝦種養基地內,該地區具有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3℃,年降水量1 100~1 300毫米,無霜期242~263天,土壤類型為潛育型水稻土。二、試驗設計1.稻-蝦輪作供試材料為小龍蝦和黃花水稻。稻田不挖溝,田埂用塑料薄膜等材料建造防逃設施。選用稻蝦專用復

    科學養魚 2021年10期2021-11-10

  • 浙江海鹽縣稻蝦三產聯動發展的實踐與思考
    ,海鹽農業把發展稻蝦作為產業興旺的“一號工程”加以推進,定位打造杭州灣稻蝦產業重要基地,2020年成功創建第一批省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第一批省級稻漁綜合種養重點示范縣。2021年上半年水產品總產量達5 311噸,同比增長16.4%(其中稻田小龍蝦對產量增長貢獻率達98.8%),產量、產值增幅位居嘉興市雙第一。一、稻蝦種養基本情況海鹽縣水稻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20萬畝左右,目前稻蝦綜合種養面積推廣達2.4萬畝,以稻蝦輪作為主導模式。調查統計,2018、201

    科學養魚 2021年10期2021-11-10

  • 試論稻蝦綜合種養模式與水稻可持續發展:以湖北省為例
    在長江中游興起的稻蝦綜合種養[水稻(Oryza sativa)與克氏原螯蝦(小龍蝦,Procambarus clarkia)共作]模式發展較快[1],對水稻生產和稻田生態的作用較大。湖北省在全國水稻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也是全國稻蝦模式發展面積最大的省份[2]。因此,有必要探討新時期下稻蝦模式與水稻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以期為稻蝦模式合理規范利用和水稻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1 稻蝦綜合種養模式發展概況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生態綜合種養模式,稻蝦模式近年來在湖北省發展

    作物研究 2021年5期2021-10-11

  • 不同克氏原螯蝦養殖模式下幼蝦生長、體成分和血淋巴生化指標的比較
    混養、蝦蟹混養、稻蝦養殖四種養殖模式的幼蝦的生長、體成分、血淋巴生化指標等進行了分析,為比較不同養殖模式的特點,生產優質綠色水產品提供基礎資料。1 材料與方法1.1 養殖實驗實驗用蝦均取自湖北潛江水產局后湖稻蝦養殖基地,其中蝦單養、蝦魚混養、蝦蟹混養養殖實驗于湖北百瑞生物公司仙桃基地內進行,實驗池為水泥池,大小為(6 m×6 m×1 m),小龍蝦養殖密度12 尾/m2,蝦魚(小龍蝦:泥鰍)和蝦蟹(小龍蝦:中華絨螯蟹)數量比均為12 ∶1。每組設3個平行,養

    淡水漁業 2021年5期2021-10-08

  • 安徽省稻蝦共作模式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
    230036)稻蝦共作模式作為稻漁綜合種養重要發展模式,集水稻種植與小龍蝦養殖于一體,可在減少化肥農藥投入的同時增加優質農產品產出,實現“一水雙用、一田雙收、生態高效”的效果[1-2],符合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求。近年來,安徽省先后實施了稻漁綜合種養“雙千工程”和“百千萬工程”,使得稻蝦共作模式推廣面積擴展迅速,其中2017—2019年面積增加近15萬hm2。然而,由于技術示范推廣不到位和經營主體傳統觀念等原因,產生了“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21年4期2021-07-02

  • 稻蝦生態種養綜合效應研究進展
    養模式[1]?!?span class="hl">稻蝦共作”生態高效種養模式曾被譽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成功典范,現代農業的一次革命”[2]。20世紀30年代小龍蝦由北美洲傳入我國,進入本世紀以來,小龍蝦養殖發展迅猛,消費市場持續放大,產業鏈不斷延伸。通過蝦稻互促,稻蝦生態種養在實現減肥減藥的同時,提升了稻田綜合效益,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對穩定糧食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文從稻蝦生態種養的發展現狀與主要模式、生態效應、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4個方面[3-5]進行綜述。1 稻蝦生態種養發展現狀與主要

    作物雜志 2021年2期2021-05-13

  • 湖北省稻蝦共作典型區域水稻施肥現狀評價
    推廣[1,2]。稻蝦[水稻(Oryza sativaL.)-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共作模式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一種新型的稻田種養復合生態模式,在稻田生態系統中引入克氏原螯蝦不僅能夠大幅提高水、肥和能量的利用率,增強稻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抗外界沖擊的能力[3,4],而且促進了系統中物質循環,阻止了稻田物質流的外溢,使稻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5]。該模式于2001年起源于湖北省潛江市,從最初的稻蝦連作模式發展成稻蝦

    湖北農業科學 2021年7期2021-05-09

  • 研究揭示稻蝦共作時空分布特征
    智慧農業團隊利用稻蝦共作水體季相差異特征,提取了稻蝦共作時空分布,揭示了其快速擴張下的典型時空特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農業系統(Agricultural Systems)》上。據陸苗副研究員介紹,作物生產與水產養殖相結合,可以緩解農業用地緊張、提高農田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稻蝦共作是一種水稻和小龍蝦復合養殖模式,已成為中國眾多稻田綜合種養模式中的新興農業生態系統。及時準確理解稻蝦共作的擴張特征,對合理利用水土資源,促進稻蝦共作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團隊針

    食品工業 2021年8期2021-04-17

  • 充足電助力稻蝦養殖
    塘區石卡鎮福龍村稻蝦養殖基地進行上門服務時,貴港市金祥龍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彭祥興激動地說。稻蝦養殖基地上的稻子穰穰滿家、稻香撲鼻,稻田里的小龍蝦色澤鮮艷、日漸肥碩。今年以來,貴港市覃塘區按照貴港市打造“中國富硒小龍蝦之鄉”的決策部署,把稻蝦綜合種養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結合自然條件、資源狀況、產業基礎等自身優勢,科學制定稻蝦綜合種養規劃,積極開展稻蝦技術培訓,加快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產業。稻蝦共作不僅實現了水稻種植與水產養殖的協調綠色發展,還

    廣西電業 2021年11期2021-03-28

  • 南縣稻蝦種養投入品現狀調查及對策
    調查,目的是摸清稻蝦種養投入品的使用現狀,以進一步規范稻蝦種養投入品監管,促進南縣稻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20年5月20日,南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種植、土肥、植保、綠辦和執法的業務骨干召開座談會,制作了調查表格,確定了有代表性的調查對象。2020年5月21日,南縣農業農村局領導帶領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入戶問卷調查。1 發展稻蝦種養的意義稻蝦種養是一種互利共生復合生態農業系統,具有節約空間、經濟效益可觀等優勢,有利于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促進農業增

    鄉村科技 2021年1期2021-03-27

  • 鄉村振興背景下稻蝦產業發展探析 ——以湖北省監利縣為例
    北省監利縣堅持把稻蝦產業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主抓手,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把實施稻蝦戰略與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機融合,主推“蝦稻共作”生態養蝦模式[2],產業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監利縣小龍蝦產量連續6年居全省第一,占全國總量的1∕7[3],獲得“中國小龍蝦第一縣”稱號,但是需要重視快速發展帶來的隱患。目前,有關監利縣稻蝦產業發展的文獻鮮見報道,因此,本研究分析了監利縣稻蝦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有利因素,旨在為監利縣稻蝦產業的發展與改進提供

    湖北農業科學 2021年4期2021-03-09

  • 稻蝦綜合種養財務決策分析
    ○楊群義稻蝦綜合種養“稻蝦互促,綠色生態”,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發揮了“穩糧增收”的雙重作用,受到農民青睞,政府推廣,得到快速發展。發展稻蝦綜合種養,既要抓好生產管理營銷,也要搞好財務決策分析,做好防范財務風險工作?,F運用量本利方法,對稻蝦綜合種養財務決策作一分析。一、稻蝦綜合種養量本利分析方法稻蝦綜合種養,目前普遍采用的模式是一年種一季水稻、養兩茬小龍蝦。他的“量”小龍蝦的產量,“本”指生產投入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大塊,固定成本主要有

    漁業致富指南 2020年13期2020-12-20

  • 江西省國營恒湖綜合墾殖場稻蝦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營恒湖綜合墾殖場稻蝦綜合種養的發展現狀,總結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效、糧蝦雙贏、生態環?!钡牡疚r綜合種養模式,提出了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的主要對策。關鍵詞:恒湖綜合墾殖場;稻蝦;稻漁綜合種養中圖分類號:S966.12? ? ? ?文獻標識碼:A江西國營恒湖墾殖場創建于1961年,屬圍鄱陽湖建場,圍墾面積6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位于贛江下游,鄱陽湖西岸,地屬南昌市新建區轄區。是江西農墾濱湖區域重點糧食生產基地之一。1? 恒湖綜合墾殖場稻蝦產業發展現狀201

    江西水產科技 2020年5期2020-11-30

  • 蝦米香飄致富路
    船,在自家11畝稻蝦田里,開始提起地籠子,也就是蝦籠子收取小龍蝦了。這是湖南省南縣青樹嘴鎮益豐垸村已脫貧的農戶,在今年5月的一天,打撈小龍蝦的一個鏡頭。湖南省南縣,位于長江中下游,是洞庭湖新淤積之地,境內屬亞熱帶過渡到季風濕潤氣候類型,冬暖夏涼,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充沛,日照時長,霜期短暫,是稻蝦共生的一個天然場地。4年前的一天,我受組織委派,來到了與大通湖只有一堤之隔的益豐垸村,開展了每月駐村不少于20天的精準扶貧工作。剛到這個村,就發現這里水源豐富

    新青年 2020年9期2020-11-02

  • 河南省稻蝦綜合種養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到潢川縣開展科技培訓
    3—4日,河南省稻蝦綜合種養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楊東輝、郭旭升、葉兆偉、趙良杰、馮德祥、雷宇杰一行6人赴潢川縣開展稻蝦綜合種養科技專題培訓。潢川縣工信局科長賈恬、潢川縣水產局副局長劉征、潢川縣小龍蝦協會會長李金貴出席了培訓會。此次培訓在河南華來時代農牧有限公司魏崗小龍蝦交易中心舉辦,來自潢川縣70多位稻蝦養殖戶參加了此次培訓。在培訓中,楊東輝團長首先代表河南省稻蝦綜合種養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介紹了今后稻蝦發展的趨勢和服務團取得的新技術、新成果;隨后郭旭升教

    鄉村科技 2020年26期2020-10-30

  • 湖南益豐垸村:稻蝦香飄致富路
    ,在自家11 畝稻蝦田里,開始提起地籠子(也就是蝦籠子)收取小龍蝦了。這是湖南省南縣青樹嘴鎮益豐垸村已脫貧的農戶,在2020 年5 月的一天,打撈小龍蝦的一個鏡頭。湖南省南縣,位于長江中下游,是洞庭湖新淤積之地,境內屬亞熱帶過渡到季風濕潤氣候類型,冬暖夏涼,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充沛,日照時長,霜期短暫,是稻蝦共生的一個理想場地。四年前的一天,我受組織委派,來到了與大通湖只有一堤之隔的益豐垸村,開展了每月駐村不少于20 天的精準扶貧工作。剛到這個村,就發

    民族大家庭 2020年3期2020-07-16

  • 江蘇里下河地區一稻三蝦生態種養模式的應用效益與前景
    要意義。關鍵詞:稻蝦;生態種養;高效模式;應用效益中圖分類號:S96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1302(2020)21-0116-03針對近幾年單一水稻種植模式效益不高的現狀,發展稻(水稻)蝦(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共(連)作既能保證糧食安全,又能顯著提高稻田綜合效益。稻蝦生態種養將是江蘇省蘇北里下河地區今后稻田生產的主流模式,對當地主導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著節本增效、高產優質、綠色生態的原則,稻田周年稻蝦共(連)作生態綜合種養高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21期2020-03-08

  • 農戶對生態農業技術采納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以稻蝦共養技術為例
    拋秧技術的影響。稻蝦共養技術是一種新型種養技術[8],該技術通過在水稻田四周挖環形溝用于小龍蝦生長和培育蝦苗,中間田塊進行水稻種植,小龍蝦生長初期投喂適量的人工餌料,隨著小龍蝦的不斷生長,水稻田中的部分雜草和害蟲會成為小龍蝦的天然餌料[9]。因此,稻蝦共養有利于節省單一養蝦帶來的餌料成本和單一種植水稻帶來的化肥成本,實現了“排泄物肥田,稻蝦共同生長”的效果,促進了資源循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減輕了農業生產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符合生態農業發展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期2020-02-19

  • 安鄉縣稻蝦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
    據目前安鄉縣發展稻蝦產業的前景、優勢、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重點分析并探索出該縣發展稻蝦產業的對策,為該縣的現代農業農村發展及鄉村振興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安鄉縣位于洞庭湖西北部--毗鄰湘鄂兩省交界處,信息通達,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是聞名全國的洞庭魚米之鄉。具有2萬hm2適宜養殖的清潔無污染的水面,以及幾十萬有著豐富水產養殖經驗吃苦耐勞的農民。如果我們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稻蝦產業為主的特種養殖,全力支持稻蝦協會、稻蝦合作社和稻蝦養殖企業,強

    農民致富之友 2020年2期2020-02-12

  • 稻蝦共養助農增收
    的一大片新擴展的稻蝦綜合種養水面,3位老人正從水中提起蝦籠,籠底的小龍蝦活蹦亂跳。4月-6月底正是起蝦期,桐城市寶地家庭農場共雇用了9名工人,負責日常喂料、起蝦、看管,目前家庭農場共流轉了190畝稻田發展稻蝦綜合種養。農場負責人2019年在九年村發展了90畝稻蝦綜合種養,年底收益15萬元,還獲得了2萬元的稻蝦綜合種養獎補,于是決定擴大規模,2020年2月又擴展了100畝稻蝦綜合種養。據孔城鎮水產站介紹,該鎮依托黨建引領扶貧民生工程,加強疫情期間就業以及發展

    科學養魚 2020年6期2020-01-06

  • 太湖縣稻蝦綜合種養水稻品種篩選試驗
    忠摘要?為了探索稻蝦綜合種養水稻品種的適應性和豐產性,對生產上審定推廣的16個水稻新品種進行觀察和鑒定,結合品種的產量、株型、長勢長相、熟期轉色、抗病性、抗倒性、耐熱性、品質等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桃優香占、徽兩優630、隆兩優1318、兩優671、荃兩優絲苗、隆兩優899、卓兩優1998、隆兩優3463、晶兩優534、兩優688共10個品種較適合用作稻蝦綜合種養和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主推品種。其中,桃優香占、徽兩優630、兩優671共3個品種是適宜稻田小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23期2019-12-30

  • 稻蝦綠色種養模式技術探討
    戶們的共同心愿。稻蝦綠色種養模式能夠大大提高稻苗的綜合質量,還能夠提高蝦的品質,可謂一舉兩得。既增加了養殖戶的收益,又提高了稻苗和蝦的產量,本文將會針對稻蝦綠色種養模式技術等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和論述,希望能夠為相關種植戶帶來一些幫助。關鍵詞:稻蝦;綠色種養;技術研究;模式分析稻蝦種養與傳統的稻田種植相比,具有很大優勢,首先稻蝦種養優化了稻田的生態環境,將稻田的整體質量大大提高,既充分利用了農田資源,又提高了食品的品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稻蝦綠色種養技術應當被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1期2019-12-26

  • 稻蝦共生 效益倍增 ——潢川“稻蝦產業”成為經濟發展快車
    國生點贊潢川縣“稻蝦共作”扶貧模式,讓潢川三源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程剛備受鼓舞。今年50歲的李程剛是潢川縣雙柳樹鎮李樓村村民,也是一名黨員。他于2013年開始承包土地搞種植、養殖,但收效甚微。如何讓農業更加高效,李程剛苦苦在尋找機會。雙柳樹鎮西接雙柳大河,東臨小河,南靠李樓大水庫,風景優美,山清水秀,田地肥沃。但近些年,大量務工人員外出打工,導致很多田塊荒棄。李程剛大膽嘗試成立了潢川縣三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承包這些荒棄的田塊。與此同時,2016年潢川

    農村.農業.農民 2019年21期2019-11-15

  • 常德市農業農村局到安鄉縣調研稻蝦綜合種養
    一行到安鄉縣調研稻蝦綜合種養產業。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安鄉縣安障鄉黃山崗村、安全鄉大港村、黃山頭鎮馬坡湖村現場調查稻蝦綜合種養的生產情況,并向相關負責人詳細詢問今年稻蝦產業的投入產出、發展規模、技術瓶頸、創新模式和價值提升等。在充分了解和交換意見之后,調研組對安鄉縣稻蝦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堅持適度引導、注重稻蝦共重、勇于創新模式等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并對安鄉縣發展稻蝦產業提出了“三個更加”的高要求:一是更加注重平臺建設,為廣大稻蝦種養戶提供技術支撐和信息保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19年7期2019-10-20

  • 稻蝦共作對稻田水體環境的影響
    410128)“稻蝦共作”模式就是在種植水稻的田間放養一定量的小龍蝦,兩者相互依存、相互生長、以廢補缺、化害為利的互利共生狀態。該模式實現了“田面種稻,水體養蝦,蝦糞肥田,稻蝦共生”的效果,有效提高了農田資源利用率和產出效益,拓展了發展空間,促進了傳統農業的改造升級[1,2]。小龍蝦作為我國重要的淡水經濟養殖品種,富含營養、味道鮮美,市場需求日益增大,其養殖前景巨大。因此,發展稻蝦共作模式可以豐富水稻和水產的可持續發展途徑,在保證稻米產量和質量的同時,還可

    作物研究 2019年5期2019-09-12

  • 稻蝦共作對稻田土壤耕作層養分的影響 ——基于益陽市南縣的實證分析
    難度加大的難題,稻蝦生態種養高效模式的興起,被譽為“現代農業的一次革命”[1],對農業生產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稻田綜合種養面積已達到160萬公頃[2],適宜稻蝦種養模式的稻田面積高達450萬公頃。稻蝦種養模式面積逐年擴大,但國內外關于稻蝦種養模式的研究多集中于對經濟效益和技術情況的評估,而對稻田土壤耕作層養分變化的研究較少。本文以洞庭湖區典型稻蝦共作地區——湖南省南縣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調研采

    作物研究 2019年5期2019-09-12

  • 養蝦有“稻”致富有方
    帶動大批農戶搞起稻蝦、稻蟹共作高效農業,大幅度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加快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2004年10月,許安康放棄復讀考大學的機會,成為一名軍人。2009年退伍后,他在福建等地從事建筑行業,成了讓人羨慕的“小老板”。2017年春節期間,許安康萌生了返鄉創業的想法。徐集鄉每年種植水稻4萬多畝,勞動力資源豐富。當時,“稻蝦共作”模式在外地剛剛起步,“錢景”廣闊。經過市場調查分析,許安康決定引進小龍蝦養殖項目,發展稻田養蝦,帶領鄉親們田里“刨金”。他籌措資

    農家致富顧問·上半月 2019年6期2019-09-10

  • 基于水體季相差異的稻蝦共作提取方法研究*
    和產業扶貧,其中稻蝦共作是主要的養殖方式。稻蝦共作作為一種新興的稻田養殖復合生態模式,將水稻種植和克氏原螯蝦養殖組合到同一個生態系統,兩者互惠互利,在時間和空間上充分利用水土資源,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1-3]。統計數據顯示,近年稻蝦共作面積呈持續增長態勢, 2017年全國稻蝦共作種養面積達到5.7×105hm2,占小龍蝦總養殖面積的70.83%,其中湖北省養殖面積超過2.5×105hm2,是稻蝦共作模式的重點推廣省份[4]。隨著稻蝦共作模式的不斷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9年3期2019-04-10

  • 落實“三年行動方案” 服務稻蝦產業
    市水產局以“服務稻蝦產業,推動提質增效”為題,組織縣市區10多名水產專家下基層、摸實情、把脈問診,共走訪稻蝦種養大戶、合作社30余家,專家們到田間、到塘頭,為養殖戶指出問題、找出差距、分析原因、解答疑難??偨Y過去、寄語未來,專家們認為,我市稻蝦產業要狠抓設施規范化、種養標準化、管理精細化,最終達到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據統計,今年我市秋冬季稻蝦綜合種養開發面積超過10000畝,標準高、質量好。為貫徹落實湖北省“稻蝦、稻漁三年行動方案”走出了堅實的一步。

    漁業致富指南 2019年4期2019-03-08

  • 山區稻蝦綜合種養技術要點
    黃宏摘 要 稻蝦綜合種養技術是將水稻種植與水產養殖進行有機結合,提高稻田的綜合生產能力和產出效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實現“一地多用,一舉多得,一季多收”的農業生產模式,達到穩糧增收的目的,對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關鍵詞 稻蝦;綜合種養;技術中圖分類號:S511;S966.1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16玉屏縣位于貴州東部,地處山區向丘陵過渡地帶,境內地勢高低不平,水資

    南方農業·下旬 2018年6期2018-10-31

  • 江西省稻蝦綜合種養模式發展現狀分析
    積過程中遇到的“稻蝦”爭地的問題,稻蝦綜合種養模式應運而生。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即水稻和小龍蝦(克氏原螯蝦)生產同時進行,主要模式是臺田種水稻,環形溝養小龍蝦,水稻收割后整個稻田覆水[1]。該模式作為一種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帶動群眾脫貧致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模式,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熟,并在我國南方各省份大面積推廣。目前,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長江中下游流域省份。據統計,2017年,湖北省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500萬畝。其中,潛江市的稻

    江西水產科技 2018年5期2018-02-13

  • 看,光山人這么種稻、養蝦
    業專業合作社的“稻蝦共作”示范田里,機聲隆隆、彩旗飄舞,生產場面火熱?!澳壳?,我們已經在610畝稻蝦共作示范區投放了蝦苗,在夏季上市能將小龍蝦賣出高價?!闭驹谑痉短锏奶锕∩?,合作社負責人信心滿滿。光山縣水資源豐富,水稻種植面積達78萬畝,發展“稻蝦共作”作條件得天獨厚,光山縣于是大力推廣“稻蝦共作”種養新模式,讓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為實現生產規范化、規?;?,充分發揮“稻蝦共作”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光山縣根據各鄉鎮水稻種植情況和當地水資源條

    中國老區建設 2018年6期2018-01-23

  • 泗洪縣龍集稻蝦綜合種養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
    和優化,衍生出“稻蝦共作”的養殖模式,即將環溝由原來的1~2m寬、0.8m深的小溝,改挖成4~5m寬、1.5m深的大溝。2016年,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龍集鎮在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率先開展稻蝦綜合種養試驗示范工作,經過2年多的發展,通過不斷探索和總結,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時,在稻蝦生產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現將龍集鎮開展的稻蝦種養情況總結如下。1 稻蝦綜合種養發展歷程泗洪縣龍集鎮處在洪澤湖和成子湖的交匯處,全鎮灘涂水域面積204km2,耕地面積 44

    水產養殖 2018年8期2018-01-17

  • 稻蝦共作模式的“雙刃性”及可持續發展策略*
    鵬麗, 陳松文?稻蝦共作模式的“雙刃性”及可持續發展策略*曹湊貴1,2, 江 洋1, 汪金平1,2, 袁鵬麗1, 陳松文1(1. 華中農業大學農業部長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 武漢 430070; 2. 長江大學主要糧食作物產業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荊州 434025)近年來, 稻蝦[水稻-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共作模式由于其較高的綜合效益而在全國范圍內得以大力發展。其中以湖北省稻蝦共作發展最為迅速, 面積大, 技術也較為成熟, 并形成了“潛江模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17年9期2017-09-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