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滴

  • 地形云微物理參數觀測的數字全息方法研究
    微物理參數是研究云滴凝結增長[3]、云滴碰并增長[4]、云中湍流[5]的重要參數。對云微物理過程的深入了解對于研究降水機制[6]、數值天氣預報[7]、人工影響天氣的準確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機載儀器觀測云微物理參數需要嚴格的空域申請,以及觀測時間、空間連續性、采樣頻率等有限。因此,在高山氣象站,可長時間連續地觀測地形云成為研究云微物理參數的主要研究對象。此外,地面和空間遙感技術在過去幾十年里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利用衛星和地基雷達測量的功率譜數據進行云微

    光子學報 2023年12期2024-01-15

  • 基于70 m3膨脹云室的暖云滴譜試驗研究
    點問題,氣溶膠對云滴譜的影響尚缺乏定量化結果。液態水存在條件下,氣溶膠數濃度增加導致云滴數濃度增加和云滴尺度變小,但云滴總的表面積變大,反射更多的太陽短波輻射使地表降溫,進而影響地球輻射收支平衡,即為第一間接效應。云滴尺度減小延長云的生命期,從而影響降水,即為第二間接效應。氣溶膠與云相互作用研究的關鍵是云滴譜的測量,飛機搭載測量儀器入云進行原位測量仍是目前最直接的測量方式。隨著我國機載探測能力的提高[1],對不同類型云的微物理特征的認識顯著提高,如混合相態

    應用氣象學報 2023年5期2023-09-28

  • 基于多步逆向半云模型的價格型需求響應不確定性建模
    R 的建模時,以云滴的分布形態和離散程度擬合用戶響應時的變化趨勢與不確定性(隨機性與模糊性),可實現半云模型下的PBDR 分析。方法原理如圖1 所示。圖1 方法原理圖Fig.1 Principle diagram of proposed method方法原理為:1)建立用戶參與PBDR 的數學模型并求出收益率er,定義收益率er作為用戶獲得收益的量化指標,以統一不同用戶的收益認知評估標準,并求出用戶的可轉移負荷量與所獲收益率最大值er,max,根據文獻[1

    電力系統自動化 2023年1期2023-02-02

  • 為什么雨點有大 有小
    這是因為雨滴是由云滴增大而成的,而原始云滴由于凝結核的大小不同,凝結發生的先后不同,大小就不相等,大小水滴因水汽壓的不同,水分容易由小水滴轉移到大水滴上去,使大水滴不斷增大,小水滴也會變小。而且云中各部分的水汽含量、溫度、亂流、云滴的多少、上升氣流的強弱等等,都不相同,因而云滴的凝結增大速率和碰撞合并增大速率也不相同,再加上云的厚度各部分有差異,不同云滴在云中移動的時間和路程也有不同,時間久、路程長,大小云滴之間水汽轉移多,碰撞合并的次數也多,使水滴的大小

    小讀者 2022年15期2022-11-20

  • 華南高山背景地區黑碳云內清除特征
    活化或者碰并進入云滴開始.雖然有部分BC可能會隨著云的蒸發被釋放回到大氣環境,但BC進入云滴的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BC濕清除的效率.由于觀測難度較大,目前BC云內清除的觀測研究還相對較少.通常用清除率(SE)定量表征云內 BC的清除效率[14].在國內外已有一些研究報告了不同地區 BC的云內清除率.有學者發現 Mt.Rax(海拔 1644m)和Mt.Sonnblick (海拔3106m)的BC清除率較高,分別約為54%和(74%±19%)[15-16];M

    中國環境科學 2022年10期2022-10-27

  • 華中地區一次氣溶膠與云微物理特性的飛機觀測研究
    探測冰晶粒子和大云滴。(3)云粒子探頭(CDP,Cloud Droplet Probe):該探頭為前向散射探頭,探測范圍為2~50μm,分為30 檔,用來探測云滴、霾等粒子。(4)氣溶膠探頭(PCASP,Passive Cavity Aerosol Spectrometer Probe):該探頭為氣溶膠粒子散射探頭,此次使用的氣溶膠探頭型號為PCASP-100X,探測范圍為0.1~3μm,分為30 檔,可用來探測氣溶膠粒子。(5)熱線含水量儀(Hotwir

    氣象研究與應用 2022年3期2022-10-24

  • 云微物理過程對黃山云滴譜離散度的影響
    的一個重要因子是云滴譜離散度(),它是標準差()和平均半徑()之間的比值。離散度影響著有效半徑和云雨自動轉化的參數化,從而影響模式對氣溶膠-云相互作用和云降水過程的準確模擬(陸春松等,2021)。根據絕熱凝結增長理論,由于云滴半徑的增長速度與半徑本身成反比(Rogers and Yau,1989),所以云滴譜很窄,但實際觀測到的云滴譜比理論結果寬得多,即離散度更大(Liu et al.,2002)。離散度受到諸多因子的影響。我國科學家曾深入研究了湍流起伏對

    大氣科學學報 2022年4期2022-08-05

  • 氣溶膠濃度對暖云不同生長階段物理特征影響的模擬研究
    Na)增大會導致云滴粒子尺度減小,云滴粒子譜變窄,抑制碰并過程,從而抑制暖性降水過程[6]。大氣中云凝結核(CCN)濃度增加引起小云滴數濃度(N)增加,碰并效率降低,抑制暖云降水[7]。Rosenfeld等[8]通過衛星觀測資料也證實增加沙塵氣溶膠使云滴半徑減小,抑制降水。另外,一些其他的觀測資料顯示增加氣溶膠濃度會抑制降水形成[9-12]。氣溶膠濃度增加后,因為活化產生了更多尺度較小的云滴,抑制了云雨的自動轉化,使大氣中滯留了更多的云水,暖云降水減小[1

    氣象與環境學報 2022年3期2022-08-03

  • 為什么雨點有大有小
    這是因為雨滴是由云滴增大而成的,而原始云滴由于凝結核的大小不同,凝結發生的先后不同,大小就不相等,大小水滴因水汽壓的不同,水分容易由小水滴轉移到大水滴上去,使大水滴不斷增大,小水滴也會變小。而且云中各部分的水汽含量、溫度、亂流、云滴的多少、上升氣流的強弱等等,都不相同,因而云滴的凝結增大速率和碰撞合并增大速率也不相同,再加上云的厚度各部分有差異,不同云滴在云中移動的時間和路程也有不同,時間久、路程長,大小云滴之間水汽轉移多,碰撞合并的次數也多,使水滴的大小

    小讀者·閱世界 2022年8期2022-07-06

  • 雙頻毫米波雷達反演云微物理參數的模擬研究
    合探測,成為獲取云滴譜的新技術。如果選擇適當組合雷達的頻率或波長,使得云滴粒子對其中一個頻段的雷達電磁波產生瑞利散射,對另一個產生非瑞利散射(米散射),那么雙頻雷達探測就可較準確地反演出云滴譜參數并得到其他微物理特性[1-2]。利用云滴群對雙頻雷達的衰減差異、垂直速度差異等,也能得到云滴群的粒子大小和數量的總體特性,有助于反演云滴譜和微物理參數。在地基雷達的雙頻反演方案早期研究中,任何距離庫上的滴譜參數都是計算兩個波段的差分衰減得到的[3-4]。Sekel

    氣象科學 2022年1期2022-06-01

  • 分布輪廓與局部特征融合的云模型不確定性相似度量
    體幾何特征與微觀云滴分布貢獻的不確定性相似度量方法。該方法首先利用較大范圍(即粗粒度)上云模型整體幾何特征(包絡帶)來確定云模型間的相似性計算范圍;其次,在此計算范圍內,結合云模型的微觀云滴分布貢獻,最終得到綜合考慮粗粒度和細粒度兩方面的度量結果?;谝陨喜呗?,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包絡帶及其云滴貢獻度的云模型不確定性相似度量方法(Envelope Area of the Contribution based on Cloud Model, EACCM),該方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22年4期2022-04-21

  • 基于熵權-云模型的配電網設備投資策略評價方法研究
    論1.1 云模型云滴的聚集構成了云,云中的每一個云滴都代表一個定性概念在論域空間中的具體實現,它是不確定的,而云模型能實現定性概念和定量表示之間不確定性的轉換。云模型將人類知識、事物、概念之間的隨機性與模糊性客觀反映出來,構成定量和定性概念間的相互映射,能有效描述信息的隨機性和模糊性,為定性評價和定量計算之間建立轉化通道。云模型的數字特征表示為( )Ex,En,He,可以用它來表征定性概念的基本特征情況。其中,Ex(expected value)表示數域空

    寧夏電力 2022年6期2022-03-02

  • 山西太原地區一次暖云云滴譜離散度和云滴數濃度垂直分布特征
    氣溶膠增多會導致云滴數濃度(Nc)增多和云滴平均半徑減小。在相同的云水含量下,個數少的大云滴比個數多的小云滴總表面積小,因此氣溶膠增多將導致云的反照率增強,使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減少,該過程稱為氣溶膠第一間接效應。云滴譜離散度(ε)是描述暖云微物理特征的重要因子。ε定義為標準差與云滴平均半徑rc的比值,是描述云滴譜型分布的重要參數。當ε為0時,表示所有云滴均在同一尺度上;當ε比較大時,表示大云滴和小云滴有較高的混合度[2]。Khain等[5]認為暖云的ε不僅

    氣象與環境學報 2022年6期2022-02-03

  • 基于航測的云底氣溶膠活化率與過飽和度估算
    有限的水汽,導致云滴變小(twomey效應)[16],從而延長云的壽命,抑制降水,提高云體反射率。另外,氣溶膠還能通過自身的輻射特性對云的壽命產生影響[18-19]。華北地區是我國氣溶膠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氣溶膠物理化學性質復雜多樣[20-23],地面和高空氣溶膠化學組成差異大[24-25]。目前,對于該地區高空氣溶膠性質的觀測資料仍相對匱乏,導致模式模擬氣溶膠對云和降水的影響時只能基于地面觀測資料或將高空氣溶膠組成和濃度設為固定值,模擬結果與實際往往差

    應用氣象學報 2021年6期2021-11-24

  • 青藏高原夏季對流云微物理特征和降水形成機制
    原強對流云系內大云滴/雨滴在下落過程中的碰并過程會增大地面的降水率;利用CloudSat/CALIPSO衛星資料,汪會等[35]發現高原的云滴譜較寬;李典等[36]利用CloudSat資料研究發現高原地區云內可降冰粒子濃度較高且集中在近地面;同樣利用CloudSat資料,陳玲等[37]發現高原地區的降水多為冷云降水,冰相粒子的有效粒徑大于四川盆地及過渡區,粒徑差異較大、滴譜較寬,因此更容易產生降水。數值模式是研究云微物理過程和降水形成機制的有效手段,唐潔等

    應用氣象學報 2021年6期2021-11-24

  • 江西地區層狀暖云微物理結構特征及云雨自動轉化閾值函數的研究
    轉化過程一般是指云滴碰并形成小雨滴的過程,它決定著降水的開始時間并影響降水總量。對于云雨自動轉化過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們對云的宏微觀性質以及云和氣溶膠氣候效應的科學認識。但是對于云雨自動轉化閾值函數(T)的關注比較少,在許多微物理參數化方案中,云水向雨水自動轉化的閾值常常設置為定值,這會增加模式對云降水能力預估的偏差。云雨自動轉化閾值函數(T)是衡量云雨自動轉化的重要參數,其數值的大小間接表示了云中碰并過程的強弱程度(Liu et al., 2005, 2

    大氣科學 2021年5期2021-10-28

  • 為什么天空會下雨?雨是怎么形成的?
    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撞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斷吸收云體四周的水汽來使自己凝結和凝華。如果云體內的水汽能源源不斷得到供應和補充,使云滴表面經常處于過飽和狀態,那么,這種凝結過程將會繼續下去,使云滴不斷增大,成為雨滴。但有時云內的水汽含量有限,在同一塊云里,水汽往往供不應求,這樣就不可能使每個云滴都增大為較大的雨滴,有些較小的云滴只好歸并到較大的云滴中去。如果云內出現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況,那么,這種凝結和凝華增大過程將大大加快。當云中的云

    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21年8期2021-09-12

  • 中國北方典型地區不同類型云微物理特征分析
    lei),會導致云滴數濃度的增加并使云滴尺度變小[1]。進一步加深對氣溶膠和云的相互作用的理解,需要深入了解云的微物理特性,包括云滴粒子數濃度、粒子有效半徑、液態含水量及粒子平均半徑等。不同類型云的宏微觀物理結構特征千差萬別,與產生該云的天氣系統、地域及所處云系不同的發展階段等密切相關,因此,為深入了解一個地區的云系物理結構,就需要對該地區的各種云系開展深入的探測研究。飛機探測可直接獲取云的宏微觀結構,且時間、空間分辨率都比較高,所以利用機載粒子測量系統對

    氣象科技 2021年3期2021-06-24

  • 層積云與積云中的微物理特征及其影響因子
    的層積云,得到了云滴粒子的垂直、水平和譜分布特征,分析了云的微物理特征;Lawson和Blyth(1998)利用飛機觀測資料,研究了熱帶地區發生在積云中的云滴凍結和降水發展過程;劉瑩瑩(2012)利用多普勒雷達資料和飛機穿云觀測資料,研究了西風槽影響下山西省一次積層混合云的形成過程和微物理結構。由于不同云系在微物理結構和形成降水的機制上有很大差別且缺乏對比研究,給數值模式中相關的微物理過程的參數化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層積云與積云在微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

    暴雨災害 2021年3期2021-05-21

  • 云中夾卷混合過程的研究進展
    尺度太過復雜,從云滴生長的微米尺度到大氣環流的全球尺度均有涉及。而云與其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會進一步增強云過程的不確定性,因為云與環境空氣之間的夾卷混合過程會導致云中微物理量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云-氣候之間的反饋(Chosson et al.,2007;傅云飛和冼桃,2017;Yang and Gao,2020)以及氣溶膠間接效應的強度(Shao et al.,2006;Xue et al.,2006;Zhao and Liu,2006;Xue and Fei

    暴雨災害 2021年3期2021-05-21

  • 福建九仙山一次佛光的云滴粒子尺度分析*
    云霧層,光線經過云滴粒子的衍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圓形彩圈,人影又同時投射到彩圈云霧層上,猶如“佛祖再現”,有幸置身佛光中的人們自然認為己有佛緣,乃至對其趨之若鶩。由于佛光的出現要求陽光、地形(人體位置)和云層(佛光位置)呈由上而下直線分布[1],能滿足要求的云層大多出現在高山地帶,因此佛光大多出現在山岳,由此而成為山岳的一項重要而獨特的氣象旅游景觀而倍受旅游者追捧,如峨眉山、黃山等[1-4]。關于佛光的成因,國內外學者提出過多種學說,有“復雜散射”學說[5]

    海峽科學 2021年12期2021-02-23

  • 機載220 GHz 云雷達衰減訂正模擬試驗
    會受到大氣氣體和云滴粒子的強烈衰減[5],使得雷達觀測到的云體回波強度低于真實強度,不僅造成了數據的不準確以及定量應用的誤差,也降低了雷達對薄云的探測能力。因此,使用頻率為220 GHz 的云雷達,必須要考慮大氣和云層的衰減作用,并對雷達回波數據進行衰減訂正,否則回波數據明顯偏弱。目前國內對220 GHz 云雷達的研究較少,還沒有投入業務使用的220 GHz 云雷達及其探測的云回波數據,針對該頻段的信號衰減訂正研究也很少。因此,本文利用離散偶極子近似法(D

    上海航天 2020年6期2021-01-18

  • 利用機載探測設備研究云中零度層附近云雷達反射率與液態含水量的關系
    雷達反射率反演了云滴譜參數,估算了卷云的冰水含量、粒子數密度等參數;FRISCH et al.[4]利用Ka波段云雷達、微波輻射計和簡易的降水模型對層積云內不同粒子參數進行了分析,基于多普勒功率譜反演出粒子數濃度、液態含水量等參數;HOGAN et al.[5-6]利用地基激光雷達結合毫米波雷達得到的光學厚度識別了過冷水存在區域,將雷達后向散射率與云中過冷水關聯起來;吳舉秀等[7-8]利用毫米波雷達參量識別了層狀云中過冷水,并利用多普勒速度的雙峰譜反演了混

    海洋氣象學報 2020年2期2020-07-21

  • 你不知道的雷雨知識
    ,降水的形成就是云滴增大為雨滴、雪花或其他降水物,并降至地面的過程。一顆云滴要成為能降落到地面的雨滴或雪花,必須經歷兩個過程:一個是云滴以凝結方式而增大。在雨滴形成初期,云滴不斷吸收云體四周的水汽來使自己凝結或凝華。如果水汽能源源不斷地供應和補充,那么云滴就會不斷增大,進而成為雨滴。反之水汽不夠,那么云滴則不能增大成為雨滴。二是云滴以碰并方式而增大。因為云滴經常處于運動之中,這就可能使云滴之間發生碰撞,當大云滴的體積和重量不斷增加,它們在下降過程中不僅能趕

    小天使·六年級語數英綜合 2019年6期2019-06-27

  • 基于貝葉斯理論的云模型參數估計研究
    不同的算法來生成云滴及其確定度,得到不同的云模型[11,12]。在云模型中,兩個最關鍵、最重要的算法是正向云算法[11]和逆向云算法。正向云算法是在已知云模型的三個參數Ex、En、He值的情況下,產生帶有確定度的云滴樣本。逆向云發生器是根據一定數量的云滴樣本得到表征定性概念的三個參數Ex、En、He的值。兩種算法綜合應用,共同實現定性語言值與定量數值之間的自然轉換。由于正態云的普適性[12]及其在云模型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正態云模型。在正態云中,

    統計與決策 2019年6期2019-04-22

  • 水云增長過程中的云滴譜及散射特性分析?
    物理學研究了水云云滴增長過程中的粒譜及散射特性.研究結果表明,凝結增長使粒譜半高寬和有效半徑不斷增加,碰并增長使粒譜出現多峰分布,有效半徑增加.在凝結增長和碰并增長共同作用下,有效半徑的平均增長速率為8 nm/s.凝結增長和碰并增長單獨作用下,消光系數和散射系數隨時間呈線性變化.在二者共同作用下,除3.2 mm波長外,消光系數和散射系數隨時間呈指數增長;1.064,2.2,3.7,12和22μm波長的不對稱因子逐漸趨于穩定,200μm的不對稱因子呈指數增長

    物理學報 2018年24期2018-12-28

  • 基于最大熵和云模型的RCC壩變形監控指標擬定
    布稱為云,x稱為云滴。在計算分析時,首先基于逆向云發生器,確定樣本的期望、熵及超熵(Ex,En,He),實現樣本特征的定性;然后據此通過正向云發生器獲得需要的正態隨機數,最終確定監測數據xi的云滴群分布,實現了樣本特征的定量。以ui作為監測數據xi的確定度,它代表了某種傾向的穩定程度,在圖形上主要表現為云滴是否集中。對于監測序列中每個數據xi而言,(xi,ui)便為論域C中的某個云滴的聯合概率。本文將常見的“鐘形”函數形式u=exp(-(x-a)2/(2b

    水利水運工程學報 2018年4期2018-09-13

  • 基于云模型的不確定性大群體多屬性決策方法
    [6]利用云模型云滴的隨機性和穩定傾向性的特點,提出了一種云模型云滴機制的量子粒子群優化算法。文獻[7]針對專家權重未知,評價值為不確定語言的多準則群決策問題,基于綜合云,通過Hamming距離求得貼近度大小,進而對備選方案進行排序。以上研究只是從云模型的數字特征出發對云模型進行的簡單比較,然而云是由一定數量符合一定隨機規則的云滴構成的,這就使得數字特征都相同的云其云滴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單純通過數字特征的計算來確定云的距離不夠合理和精確。文獻[8]從云滴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18年11期2018-06-01

  • 動 態 云 模 型 編 碼 的 圖 像 增 強
    生器產生云模型的云滴;確定云模型編碼域以及編碼規則,動態調整控制參數;對圖像像素背景區域和目標區分編碼,給出了增強過程。實驗仿真顯示本文算法對圖像增強清晰,運行時間較少,性能指標較優。1 動態云模型編碼過程1.1 基于高斯云的云滴產生器1.1.1云模型云模型是實現定性與定量之間相互轉換的不確定性模型[9-10]。設U是一個用精確數值表示的定量論域,C是U上的定性概念,對于論域中的任意一個元素x,且x是C的一次隨機實現,x對C的確定度μ(x)∈0,1,是有穩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8年3期2018-05-22

  • 雨來了
    把這種小水滴叫作云滴。云滴非常小,直徑大約為20微米(0.02毫米),相比之下一根頭發的直徑大約是云滴的4倍。由于云滴太小了,所隊云滴在大氣中下降的速度非常緩慢,一個云滴要從1 000米高空落到地面需要幾個小時,而實際上,云主要存在于對流層,從沒有云滴能直接落到地上,因為越接近地面溫度越高,云滴下落不久就會重新變成無形無色的水汽了。那么,要想讓云滴變成雨滴落到地面,云滴就要變大。那要變多大呢?一個雨滴的直徑大約是云滴的100倍,約2毫米。同學們讀到高中時會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8年7期2018-05-14

  • 一種對于版權保護算法及實現的研究
    文獻標識碼:A1云滴水印的生成本文中,用戶密鑰信息設定為四種:圖片、漢字、英文、數字。密鑰信息可以是其中的某一種也可以是四種的任意組合。針對不同輸入的版權信息所進行的處理流程也不盡相同。對于圖片的處理流程如下:(1)將密鑰圖像進行Arnlod置亂;(2)將置亂后的密鑰圖像讀取為二進制流I1對于漢字的處理流程如下:(1)將輸入密鑰漢字信息通過內碼轉換后得到系統可以識別的內碼字符;(2)將轉換后的內碼字符分為兩個字節分別進行處理;(3)處理每一個字節,一個字節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7年34期2018-01-31

  • 不同起電模式對雷暴云放電過程的影響
    電方案分別對霰與云滴以及霰與冰晶間的感應起電過程進行數值模擬并比較。結果表明:冰相粒子間碰撞的感應電荷分離會使得起電更強;霰和冰晶之間的感應起電過程能夠增強主負電荷區和上部正電荷區,并且保持偶極電荷結構不變;霰與冰晶間的感應過程會產生更多的閃電。感應起電;非感應起電;電荷結構;數值模式0 引言雷暴云的電活動伴隨著一系列微物理過程的變化,它的電場形成及發展都十分劇烈。強烈的雷電可以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損壞通訊設備和供電設備等電子、電氣類設備,對敏感的電子、電

    電瓷避雷器 2017年5期2017-11-30

  • 激光前向散射云滴譜探測系統
    一種激光前向散射云滴譜探測系統,利用空氣中的微小水汽粒子對激光的米氏前向散射信號來測量水汽的譜分布和大氣中的水汽含量。采用均勻強度紅光半導體激光器作為照射源,通過激光束準直、聚焦,在空間中劃出一定大小的采樣區。通過采樣區的粒子對激光產生散射信號,經過對前向散射信號的測量、景深內粒子判定,雙通道弱信號探測等手段,能夠實現對尺度為2?50μm的云粒子分布的測量。本發明具有體積小,結構緊湊,實時測量,測量精度高的特點,在實時指揮人工增雨作業、確定云粒子分布、云物

    科技資訊 2016年31期2017-03-30

  • 華北及臨近海域夏季不同降雨量下氣溶膠光學厚度與云滴有效半徑的關系
    氣溶膠光學厚度與云滴有效半徑的關系萬靈1,3,姚鳳梅1,張佳華2(1.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地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49;2.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數字地球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94;3.福建省氣象服務中心,福建福州350001)利用2008—2012年MODIS和TRMM衛星遙感數據產品逐日資料,分析華北地區及臨近海域氣溶膠光學厚度的月變化,以及夏季不同降雨量下氣溶膠光學厚度與云滴有效半徑的關系。結果表明:華北地區

    干旱氣象 2016年4期2016-09-22

  • 利用地基紅外高光譜發射率數據進行云參數反演(2): 云滴有效半徑和云水路徑反演
    數反演(2): 云滴有效半徑和云水路徑反演劉 磊*、孫學金、高太長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海洋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1云滴有效半徑和云水路徑等微物理參數是了解云的形成過程、輻射效應以及云、氣溶膠和降水相互作用等問題的重要數據。利用地基紅外高光譜輻射數據開展了云微物理參數反演方法研究。針對光譜數據的特點、進行了基于云層發射率光譜和輻射光譜的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云微物理參數與云發射率光譜差值和斜率等特征參數有關的查找表關系。具體特征參數包括:熱紅外波段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6年12期2016-06-05

  • 云微物理特性及云滴有效半徑參數化:一次降水層狀云的飛機觀測資料結果
    )云微物理特性及云滴有效半徑參數化:一次降水層狀云的飛機觀測資料結果解小寧1,王昭生1,王紅麗2,岳治國3(1.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 710061;2.陜西廣播電視大學,西安 710119;3.陜西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西安 710015)全球及區域氣候模式中云滴有效半徑的參數化對于理解云的輻射效應特別是氣溶膠間接效應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利用延安地區(位于中國西北地區)一次降水層狀云的飛機觀測資料,首先給出該次過程的

    地球環境學報 2016年1期2016-03-06

  • 東亞夏季氣溶膠—云—降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影響的資料分析
    ~23.6,水云云滴有效粒子半徑在20.2~25.6 μm,冰云有效粒子半徑在12.9~15.3 μm,云水路徑為222.2~243.8 gm?2,降水強度平均值3.6~8.6 mm d?1;珠三角氣溶膠光學厚度有顯著降低趨勢,年傾向為-3.31%,四川盆地云滴有效粒子半徑(冰云、水云)和云水路徑年變化趨勢為-0.42%、-0.49%和-1.26%,京津唐夏季降水量年增幅為3.24%。氣溶膠光學厚度和云光學厚度呈正相關,相關系數最大為0.77;在相對濕度較

    大氣科學 2015年1期2015-12-05

  • 基于云模型及可達性分析的復雜配電網可靠性評估
    達性分析法對每組云滴評估,得到n組可靠性指標;采用逆向正態云發生器將n組可靠性指標轉化成以數字特征表示的可靠性指標云模型。算例驗證結果表明,該算法是正確的,且能綜合反映指標的具體變化和分布,符合人們對不確定性的認知方式。云模型;云發生器;可達性分析;可靠性評估配電設備的可靠性原始參數具有隨機和模糊雙重不確定性。傳統的可靠性評估將原件可靠性參數作為常數加以評估,從而得到精確地評估結果。實際上,原始參數可能會因為人為統計和客觀環境等因素而具有不確定性。為消除這

    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年2期2015-07-18

  • 云模型在GNSS高程擬合中的應用
    換?!霸啤被蛘摺?span class="hl">云滴”(cloud)是云模型的基本單元[6]。設U是一個用精確數值表示的定量論域,C是U上的定性概念,若定量值x∈U,且x是定性概念C在論域U上的一次隨機實現,x 對C的確定度μ(x)∈[0,1]是有穩定傾向的隨機數,則數據元組(x,μ(x))稱為云滴[7],論域U中的全部元素xi(i=1,2…n)與其對C的確定度μ(xi)即n個數據元組(xi,μ(xi))構成具有n個云滴的云模型,x稱為云滴定量數據,μ(x)稱為云滴的確定度,云滴的定量數

    導航定位學報 2015年4期2015-07-07

  • 雨,一滴滴落下
    結或凝華的產物叫云滴。我們通常所見到的云,實際上都是由千千萬萬的云滴組成的。云滴并不都是小水滴,一片云中的云滴,可能是水滴,可能是冰晶,也可能是過冷卻水滴。大量的微小粒子形成大量聚集的云滴而成為云霧,云滴夠大且夠密集,則云滴間互相碰撞結合后體積增大,并且最終超過上升氣流的托舉能力,掉落下來變成一滴滴的雨。在雨的形成過程中,大水滴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降落途中,當水滴半徑增大到2~3毫米臨界值時,周圍作用在水滴上的壓力以及水滴內部的靜壓力差,均隨水滴的增長及下降

    知識窗 2015年5期2015-05-14

  • 云滴譜離散度對氣溶膠間接效應影響的研究進展
    01502008云滴譜離散度對氣溶膠間接效應影響的研究進展解小寧,劉曉東,王昭生(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 710061)氣溶膠作為云凝結核(CCN)或者冰核(IN),通過改變云微物理屬性可以間接地影響地氣系統的輻射平衡及區域乃至全球水循環。最新研究結果表明,云滴譜離散度對氣溶膠間接效應(包括第一及第二間接效應)有著重要的影響(簡稱為云滴譜離散度效應)。然而,在目前絕大多數天氣、氣候數值模式中并沒有考慮云滴譜離散度效應

    地球環境學報 2015年2期2015-02-28

  • 基于云編碼算法的圖像增強研究
    碼機制和基于順序云滴個體的適應度函數搜索云滴最優解;采用賭輪選擇法產生新一代云滴,用自適應的交叉概率求解相對某個解的最佳交叉概率,在保持云群體多樣性的同時,保證算法的收斂;通過整體目標函數淘汰適應度小的個體。實驗仿真顯示云編碼算法對圖像增強效果最好,處理時間少,信噪比大。關鍵詞: 云滴; 編碼; 自適應; 權值中圖分類號: TP 393文獻標志碼: Adoi: 10.3969/j.issn.10055630.2014.04.009引言圖像增強是數字圖像處理

    光學儀器 2014年4期2014-09-18

  • 山西春季一次層狀冷云的微物理結構特征
    特性很明顯。統計云滴譜譜型分布發現,雙峰型、多峰型出現幾率較高,指數型主要出現在層積云的中部和頂部,出現單峰型時LWC(liquid water concentration;液態水含量)小于0.03 g/m3或大于0.1 g/m3。層狀冷云;微物理結構特征;飛機探測0 引言層狀云系是一種主要的大范圍降水系統,尤其是層狀冷云,是我國北方冬半年的主要降水源,也是為緩解北方春季干旱開展人工增雨的主要作業對象。不同地區的云和降水微物理特征因氣象和地形條件的差異會有

    大氣科學學報 2014年4期2014-09-09

  • 基于云模型的定性評價方法
    ,通常超熵越大,云滴離散程度也越大,確定度的隨機性也越大.正態云是一種最基本的云模型,具有普遍適用性[5].正態云的期望曲線是一條正態曲線.正態云的正向云發生器是從概念表達的定性信息中獲取定量數據的范圍和分布情況,一維正態云實現算法如下:輸入:一維定性概念的數字特征(Ex,En,He)及云滴數N.輸出:N個云滴的定量值x以及代表概念的確定度y.1)生成以En為期望值、He為均方差的正態隨機數En′;2)生成以Ex為期望值、En′為均方差的正態隨機數x;4)

    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6-23

  • 云環境下的“云滴凍結”攻擊
    務攻擊模型——“云滴凍結”攻擊(Cloud-Droplets-Freezing,CDF).通過攻擊實驗,驗證這種攻擊不僅可以對云服務器集群的帶寬產生嚴重的擁塞,而且能夠極大地消耗物理主機的內存和CPU等資源,這使得本來能夠分配給合法虛擬機的資源被非法占用,從而達到拒絕服務的效果.1 “云滴凍結”攻擊1.1 網絡模型設網絡模型為典型的云服務器集群部署拓撲環境,如圖1所示.云服務器集群中存在P臺物理服務器,每臺物理服務器上通過虛擬機監控器(Virtual Ma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4年3期2014-06-09

  • 基于云模型編碼算法的圖像消噪研究
    正態云發生器產生云滴;接著正云滴映射為圖像中大于平均灰度的像素,負云滴映射為圖像中小于平均灰度的像素,不同云滴的編碼則表示不同的像素的灰度特征;然后根據編碼規則將圖像子塊分為平滑塊和非平滑塊,平滑塊區域保持其增強質量;最后給出了基于云模型編碼算法的圖像消噪模型和算法流程。實驗仿真顯示本文算法對圖像消噪效果最好,能以較大概率找到全局最優解。1 云模型編碼算法思想1.1 基于正態云的云滴產生器1.1.1 云模型描述李德毅等[6]提出了云模型,實現定性概念與定量

    圖學學報 2014年4期2014-03-28

  • 基于云理論的曲線擬合優化研究
    定度的凝聚性,即云滴的凝聚度。超熵的數值也間接地表征了云的離散程度和厚度,例如超熵的值越大,則云滴的離散度越大,云的“厚度”也越大。使用上述3個特征數值就可以對云進行描述,把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隨機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了定性語言值與定量數值之間的有效轉換。2 云模型簡介2.1 云模型云模型是進行定性語言值與定量數值之間轉換的基礎和模型,也是云理論的核心。云模型的單位是基云,與之對應的是自然語言中的基本單位語言原子。云模型能夠研究自然語言中的語言原子中

    電子設計工程 2014年9期2014-03-16

  • 基于云理論的房地產投資決策風險評價
    每一個x稱為一個云滴。1.2 云的數字特征云的三個數字特征是Ex(Expected Value)、En(Entropy)和He(Hyper Entropy),分別表示期望值、熵和超熵,用它們整體表示一個概念。期望值Ex是最能夠代表定性概念的點,是云滴x在論域空間分布的期望值,是概念量化的最典型樣本,對應著云的中心。熵En既是定性概念隨機性的度量,反映了代表定性概念的云滴的離散程度,又是定性概念亦此亦彼性的度量,反映了論域空間中可被概念接受的云滴的取值范圍。

    電子測試 2013年6期2013-09-14

  • 控制系統中基于映射云的不確定性表示
    述。云模型由大量云滴構成。云滴可定義描述為[9]:假設U是用數值表示的定量論域,C是U上的定性概念,?x∈U是定性概念C的一次隨機實現;x對C的確定度用μ(x)表示(μ(x)是有穩定傾向的隨機數,且滿足 μ(x)∈[0,1]);x在論域U上的分布稱為云,記為C(x),每一個x稱為一個云滴。在云模型的定義中,隨機變量x不再是簡單概率意義下的隨機變量,而是對它的任何一個實現(即云滴x)都存在一個確定度μ(x)。μ(x)是云滴x能夠代表定性概念C的程度,且確定度

    自動化儀表 2012年5期2012-07-26

  • 華北部分地區云凝結核的觀測分析
    條件下能夠活化成云滴的粒子,它可以直接定量地將氣溶膠和云相聯系,因此CCN研究是氣溶膠、云和氣候之間相互作用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開展CCN的觀測對研究天氣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CCN,大氣氣溶膠通過改變云的微物理和輻射特性可以間接影響氣候(楊軍等,2000;Mukai et al.,2003;黃夢宇等,2005;朱彬等,2006;任永建等,2009;銀燕等,2010)。國外對CCN的觀測研究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在污染云中CCN粒子增多,會出現

    大氣科學學報 2012年5期2012-01-16

  • 巨核對暖云降水影響的模擬研究
    考慮對流、擴散、云滴和雨滴的核化 (非核化)過程,再由氣溶膠質量的預報量顯式地計算出氣溶膠的數濃度。選擇了華北地區2005年6月25~26日的一次弱冷鋒過程,并以此研究了巨核對云和降水的影響。研究表明,巨核具有增強雨滴的凝結、碰并和云雨自動轉化過程的作用,使得云滴數減少高達40%,云水減少達20%,云滴有效半徑增加高達30%左右。在污染和清潔環境下巨核均可增加降水。暖云降水 巨核 模式1 引言早期關于云滴譜拓寬以及暖云中降水發展的假設是,氣溶膠中包含了巨核

    大氣科學 2011年5期2011-12-15

  • 華北地區氣溶膠混合狀態對暖云微物理特征的影響
    N)或者冰核改變云滴數濃度和譜分布,進而改變云的反照率和云的壽命,從而改變大氣輻射平衡,引起氣候變化(Lohmann and Feichter,2005;IPCC,2007),即氣溶膠間接氣候效應。但是由于不同背景大氣中氣溶膠的濃度和理化特性差異較大,因此到目前為止氣溶膠間接氣候效應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IPCC,2007)。氣溶膠數濃度、化學成分的尺度分布和混合狀態、云內過飽和度,是影響氣溶膠活化并造成間接氣候效應的主要因素(Ghan et al.,19

    大氣科學學報 2011年5期2011-01-30

  • 正態云模型霧化性質統計分析
    程.通過統計分析云滴離散的整體趨勢,說明超熵增大過程中,云滴整體趨于離散.通過分析各論域區間內云滴離散趨勢,說明靠近概念核心的云滴的離散速度相對緩慢.歸納云模型霧化性質:在超熵取值持續增大的過程中(He>En/3),正態云表示的概念的論域范圍持續增大,呈霧化狀態,但靠近概念核心的論域區間內的云滴不失數量優勢.霧化性質適用于建模偏離正態分布、缺乏共識的定量數據,期望表示概念語義值核心,熵描述概念語義的離散程度,超熵表示各種語義的共識程度,擴展了云模型知識表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10年11期2010-03-16

  • 基于云模型的文本數字水印算法研究與實現
    ,表征定性概念的云滴數目可以是不定的,而需要版權保護的文本字符數目往往也是不定的。根據這個特點,本文通過在文本中嵌入水印云滴的方式進行文本的版權保護,嵌入的云滴代表云的某種定性概念。文本包含的字符數越多,則文本中可以嵌入的云滴數就越多。當部分云滴被惡意攻擊后,只要是在一個閾值之內,并不能破壞代表整個云表征的定性概念。1 算法設計1.1 對稱云及其生成根據云模型理論,正態云模型云滴是滿足正態分布的隨機數,參數Ex、En和He的變化分別影響云模型的水平位置、陡

    電子設計工程 2010年5期2010-03-13

  • 一次降水性積層混合云系的微物理特征分析
    云下氣溶膠濃度與云滴數濃度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國外早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利用PMS作觀測試驗,Hobbs和Radke[12]對美國溫帶氣旋云系和地形云進行了探測試驗。Houze等[13]給出了溫帶氣旋計劃中鋒面云降水粒子尺度譜分布。Lo和Passarelli[14]研究了美國冬季風暴降水粒子尺度譜分布。Gorden等[15]分析了加利福尼亞雨帶降水粒子尺度譜分布。Grabowski和Moncrieff[16]對前蘇聯冬季積層混合云探測和人工影響試驗等

    大氣科學學報 2010年4期2010-01-30

  • 傾盆大雨須提防
    存在著大小不等的云滴,大云滴下降快,不斷與小云滴碰撞?合并,逐步增大,最后終于變成了雨滴,從天而降.由于暴雨來勢迅猛,可引起山洪暴發,江河泛濫,以致常常沖毀堤壩?房屋?道路?橋梁,淹沒農田,沖刷土壤,引起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給人們帶來嚴重災害.由于暴雨和洪水難以“分家”,難怪人們有“洪水猛獸”一說.當12 h內降雨量將達50 mm以上或者已達50 mm以上且可能持續時,氣象部門就要發布預警信號(按降雨量多少以及出現時間分為四級,分別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

    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物理人教版 2008年8期2008-10-15

  • 計量雨滴
    種不同的云內,其云滴大小的分布是各不相同的。云滴能不能增大到雨滴的大小,而且降落下來,要看云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與云中垂直運動的強弱。如果水汽含量越多,垂直的運動就越強,那么雨點子就會越大。首先,需要云很厚,云滴濃密,含水量多,這樣,它才能繼續凝結增長,其次,還需要存在較強的垂直運動,這樣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機會。而在比較薄的和比較穩定的云中,云滴沒有足夠的凝結和并合增長的機會,只能引起多云、陰天,不大會下雨。即使在同一片云內,所下的雨點子大小也不同。這是由

    百科知識 2006年18期2006-10-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