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秦論

  • 過秦論》對高中議論文寫作的啟示
    寫作水平。以《過秦論》為例,從理清結構和總結方法兩個角度入手,指導學生在名篇閱讀中學會謀篇布局、合理論證。關鍵詞 《過秦論》 議論文 謀篇布局 合理論證《過秦論》為西漢時期賈誼的政論文代表作,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秦王朝的過失。在形式上,《過秦論》大量運用了排比和鋪陳的寫作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氣勢。魯迅先生以“西漢鴻文”概述了《過秦論》的成就,并從“疏直激切,盡所欲言”的角度總結了《過秦論》的文言特征。我們可將其作為議論文寫作的范例,引領學生分析其篇章結構、論證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7期2023-08-26

  • 過秦論》對高中議論文寫作的啟示
    焦 嬌《過秦論》為西漢時期賈誼的政論文代表作,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秦王朝的過失。在形式上,《過秦論》大量運用了排比和鋪陳的寫作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氣勢。魯迅先生以“西漢鴻文”概述了《過秦論》的成就,并從“疏直激切,盡所欲言”的角度總結了《過秦論》的文言特征。我們可將其作為議論文寫作的范例,引領學生分析其篇章結構、論證方法等,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謀篇布局和合理論證的技巧,提升議論文寫作水平。一、理清結構,學謀篇布局謀篇布局是議論文寫作的關鍵。一部分學生在寫作議論文

    中學語文 2023年20期2023-08-18

  • 論《過秦論》對《諫逐客書》的效法師承
    書》和賈誼的《過秦論》。這兩篇經典名作歷史影響極大,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稱《過秦論》為“西漢鴻文”“沾溉后人,其澤甚遠”。兩文思想內容都是論述秦的過失,又都辯麗橫恣,有戰國縱橫家的氣度。兩文成文時間有先后,從賈誼的學術思想與創作淵源、《諫逐客書》的寫作背景與實際影響、文章的論證思路與手法以及語言風格等方面,可以看出兩文之間的師承關系。關鍵詞 《諫逐客書》 《過秦論》 傳統繼承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和選擇性必修中冊分別收錄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23年3期2023-06-26

  • 過秦論》的語言美賞析
    的藝術成就?!?span class="hl">過秦論》是其散文中的名篇。作者借秦國一統天下最終卻被“氓隸之人”所滅的事實,分析了秦國由盛轉衰的原因,得出了秦國之滅亡,是因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結論,希望能夠借此警示當世統治者多施仁政,善待百姓。文章論點鮮明,結構嚴謹,語言富有美感。下面,筆者就賞析一下《過秦論》的語言之美。一、駢散結合,氣勢雄渾《過秦論》全文共千余字,分為四個部分。前三個部分重在敘事,最后一個部分重在議論和抒情。為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作者在陳述史事的過程中靈活地使用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中旬 2023年3期2023-06-24

  • 淺說《過秦論》師法《諫逐客書》雙璧生輝
    書》和賈誼的《過秦論》。這兩篇經典名作歷史影響極大,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稱《過秦論》為“西漢鴻文”“沾溉后人,其澤甚遠”。兩文思想內容都是論述秦的過失,又都辯麗橫恣,有戰國縱橫家的氣度。兩文成文時間有先后,從賈誼的學術思想與創作淵源、《諫逐客書》的寫作背景與實際影響、文章的論證思路與手法以及語言風格等方面,可以看出兩文之間的師承關系。關鍵詞:《諫逐客書》;《過秦論》;師承關系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和選擇性必修中冊分別收

    學語文 2023年2期2023-06-10

  • 從言語形式的角度析《過秦論》的說理藝術
    中冊第三單元《過秦論》的教學中,可嘗試引導學生從言語形式的角度聚焦文本,感受“以賦體寫史論”的藝術特色。從言語形式的角度看,本文的說理藝術主要表現在鋪陳渲染的語言之美、共情共鳴的修辭之美、意脈流暢的結構之美。關鍵詞 《過秦論》 言語形式 說理藝術 語言 修辭 結構《過秦論》在語言表達上具有“一唱三嘆”“鋪陳渲染”的文賦之勢,在結構上有“一氣呵成”“行云流水”的流暢文脈。文章多用夸張、對比,通篇一氣貫注,氣勢充沛。分析言語形式是對本篇說理藝術進行鑒賞的最佳切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3期2023-05-30

  • 過秦論》:以賦體寫史論的經典
    □周嘉寅《過秦論》作為古文經典,是多本語文教科書的入選篇目。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將《過秦論》與《寡人之于國也》《勸學》《師說》四篇文章整合為一個單元,重視其議論的特點。不同于之前“一綱多本”時期的教科書將《過秦論》的教學重點放在“論”的分析和議論方法的學習與掌握上,統編版高中語文教科書在《過秦論》的學習提示中指出了其文體特點:“《過秦論》以賦體寫史論,多用夸張、對比,通篇一氣貫注,氣勢充沛,鋪張揚厲?!比绻凑宅F代議論文的寫作要求分析《過秦論》,只是

    學語文 2023年1期2023-04-06

  • 歷史觀與文言史論的耦合:《過秦論》的閱讀教學策略
    金登峰《過秦論》為西漢賈誼名篇,后被收于《史記》《漢書》?!?span class="hl">過秦論》共分三篇,高中語文教材所選為上篇。歷史上各家對《過秦論》贊譽有加,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與《陳涉世家》中皆有引贊。但《過秦論》多古字、異體字、通假字,并且文章內容敘述宏大,是一篇史論文。文中內容六國各方諸侯將相林立,縱橫局勢千變萬化。識別歷史人物和陣容成為了讀懂文章的關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本的閱讀門檻,導致很多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據此,學生要讀懂《過秦論》有需要對當時歷史有所了解

    中學語文 2022年26期2022-11-22

  • 歷史觀與文言史論的耦合:《過秦論》的閱讀教學策略
    合為基礎,以《過秦論》為例,致力于在教學環節加強歷史觀念與文言知識的聯系,培養學生綜合思考能力。關鍵詞歷史觀念人物認識《過秦論》《過秦論》為西漢賈誼名篇,后被收于《史記》《漢書》?!?span class="hl">過秦論》共分三篇,高中語文教材所選為上篇。歷史上各家對《過秦論》贊譽有加,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與《陳涉世家》中皆有引贊。但《過秦論》多古字、異體字、通假字,并且文章內容敘述宏大,是一篇史論文。文中內容六國各方諸侯將相林立,縱橫局勢千變萬化。識別歷史人物和陣容成為了讀懂文章的關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2年9期2022-10-22

  • 過秦論》的寫作手法探究
    者就探究一下《過秦論》的寫作手法。一、據史立論秦朝自建立到滅亡只有二十余年的時間。但是,通過數代秦君的努力,秦朝已然形成了大一統的格局。賈誼對相關史實進行了高度的概括,以史為據,提出自己的觀點,使整篇文章呈現出宏大的格局和健勁的風格?!爱斒菚r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這一段文字寫的是秦孝公的政績。秦孝公力排眾議,重用商君,改革舊制,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也為之后秦國吞并諸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div>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下旬 2022年4期2022-07-11

  • 名詞作狀語語法教學研究 ——以《過秦論》為例
    [2]。一、《過秦論》中的名詞作狀語現象探究《過秦論》中的名詞作狀語現象共有7處,共15詞分別是:1.有?席1卷天下,?包2舉宇內,?囊3括四海之意。2.?內4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5連衡而斗諸侯。3.?南6取漢中,?西7舉巴、蜀,?東8割膏腴之地,?北9收要害之郡。4.?南10取百越之地。6.胡人不敢?南12下而牧馬。7.天下?云13集?響14應,贏糧而?景15從。以王力先生的“三分法”為原則,這7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帶有比喻色彩的,如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 2022年11期2022-03-24

  • “議論”王朝興亡,秦之過
    精神。本文以《過秦論》教學為例,從課堂導入、教學重點、練習鞏固三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掌握《過秦論》一課中所蘊含的語文知識,同時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知識構建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關鍵詞:《過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218《過秦論》作為文言文,對高中生學習而言,既有一定的難度,也有簡單之處。對教師教學而言亦是如此。整篇文章涉及古代思想政治觀點,即賈誼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觀點。同時文章蘊含常用實詞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2021-11-18

  • 慷慨以任氣 磊落以使才
    胡建設摘要:《過秦論》《六國論》是中職語文教材拓展模塊中的兩篇政論文,教材導讀明確指出學習重點是:要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章的氣勢?!?span class="hl">過秦論》的文勢是靠鋪陳夸張的辭賦手法和對比手法來表現的;而《六國論》的文勢形成則源于論斷的斬釘截鐵,行文的縱橫恣肆,極力地蓄勢以至卒章顯志,水到而渠成。兩篇文章觀點鮮明,論證充分,切中時弊,語言簡練典雅,是古代政論文的典范之作。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擔當的家國情懷,并通過朗讀、背誦、演講、辯論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

    新校園 2021年3期2021-09-26

  • 單元目標貫通的政論教讀課堂:《過秦論》教學設計
    與學情分析】《過秦論》是部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第三單元第三課的一篇文質兼美的經典政論文章。西漢文帝時代,雖然較新建立之初社會經濟有所好轉,但潛伏著嚴重的社會危機。當時,權貴豪門大量侵吞農民土地,使農民破產流亡,苛重的壓迫剝削和酷虐的刑罰,也使階級矛盾日漸激化。針對這樣的社會現實,為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漢”,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按照“解讀內涵三層次方法”。文章第一層顯性內容是指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前四段敘述了秦國勢力的崛起、壯大直

    教育·教學科研 2021年5期2021-07-08

  • 過秦論》的文學史觀察
    作當推賈誼的《過秦論》。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稱之為“西漢鴻文”(1)魯迅稱:“誼尤有文采,而沈實則稍遜,如其《治安策》《過秦論》,與晁錯之《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皆為西漢鴻文,沾溉后人,其澤甚遠?!眳⒁婔斞浮稘h文學史綱要》,岳麓書社2013年版,第49頁。,文學史家也評價該篇說理透徹又極有文采,氣度恢宏,“為戰國文章所未有”[1]198,又“善于鋪張渲染,有戰國縱橫家的遺風”[2]135,而且“在遣詞造句中又處處流露出詩人的氣質,詞語講究,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8期2021-02-01

  • 過秦論》與《六國論》相關研究
    論家賈誼所著《過秦論》具備較為流暢的行文風格,且內容上情感真摯、波瀾迭起,使用各種對比手法進行逐層深入,令人感到氣勢磅礴;相對的,由宋朝文學家蘇洵所著《六國論》在行文上則呈現非常鮮明的對比,且內容上跌宕起伏,生動闡述內在道理,令人為之動容。二者均在結構和主旨上有各自的特色,一些細節寫作手法上卻又呈現出一定的異曲同工,對二者進行研究分析,將有助于語文教學的順利展開?!娟P鍵詞】語文研究;《六國論》;《過秦論》【中圖分類號】I206? ? ? ? ? ? ? ?

    課外語文·下 2020年10期2020-11-23

  • 淺析《過秦論》的論證方法
    文章的觀點?!?span class="hl">過秦論》是篇政論文,指出了秦王朝的過失。這是西漢“文景之治”前期的賈誼因不忍一些權貴豪門欺壓百姓而獻給漢文帝的治國之策。本文主要探究了《過秦論》中的論證技巧,以便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關鍵詞:論點;論據; 對比論證;舉例論證【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6B-0094-02一般來說,議論文最常用的論證方法是因果論證、比喻論證、舉例論證、歸納論證等。作者通過不同論證方法的使用,能凸顯出文章較強的說

    內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6期2020-11-23

  • 精巧布局,渾然天成 ——以賈誼《過秦論》為例談高考作文的框架藝術
    握。本文將以《過秦論》為例,分析若干與高考作文有關的框架問題。一、開篇扣題,鋪排炫示,先聲奪人高考作文的功利性與秒評模式,決定了其和普通作文在扣題方法上存在較大的差別。高考作文最好在開篇三行之內引材扣題,否則很容易失分;普通作文卻可以盡情鋪墊,隨性而為,在篇末扣題也無妨。高考作文的扣題最好是明扣或表層扣,讓閱卷者一目了然,無須深思熟慮地琢磨;普通作文卻可以暗扣或深層扣,讓讀者慢慢品味其中蘊藏的思想感情。當下,部分不懂高考作文閱卷規則的考生習慣在作文中“處心

    教學考試(高考語文) 2020年1期2020-11-13

  • 過秦論》的文本解讀與思想價值分析
    薇薇【摘要】《過秦論》是剖析“過秦”思想的一篇重點文章,作為一篇歷史宏文,《過秦論》以“民本”思想作為核心,抓住歷史中的重大問題,告誡人們要以史為鑒,以其獨具特色的語言表現力和深刻的儒家思想,成為千古流傳的文學精品。本文分析了《過秦論》的教育價值,針對《過秦論》文本進行了解讀?!娟P鍵詞】《過秦論》;文本解讀;思想價值;分析【中圖分類號】I2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8-001

    今古文創 2020年48期2020-09-10

  • 淺談課后補充知識對文本解讀的指導作用
    以金圣嘆點評《過秦論》為例,探討課后補充知識對文本解讀的指導作用。金圣嘆點評《過秦論》內容具體如下:“過秦論”者,論秦之過也。秦過只是末句“仁義不施”一語便斷盡。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間“然而”二字一轉。未轉以前,重疊只是論秦如此之強;既轉以后,重疊只是論陳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強,一句只是以陳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說六國時,此只是反襯秦;后半有說秦時,此只是反襯陳涉,最是疏奇之筆。三言兩語就把《過秦論》的內容、手法點透了?!按送ㄆ?/div>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20年7期2020-05-19

  • 過秦論》教學內容深度研究
    黃泫博漢初文人為了應對新時期的社會需要對秦王朝不約而同地進行著塑造,并心照不宣地塑造出相似的形象。這種塑造與漢初社會諸多不確定因素相關。在漢初文人群體的塑造活動中,賈誼的塑造最為成功,影響最為廣泛,這與賈誼成功的塑造手法息息相關。隨著考古發掘與文獻研究發現,漢初文人群體包括賈誼所塑造的秦帝國形象存在不實,但流傳廣泛、令人信服,也有其合理性。一、賈誼散文對秦帝國形象的塑造賈誼散文中涉及到秦帝國形象的篇目總共有《過秦上》《過秦下》《數寧》《屬遠》《時變》《俗激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1期2020-04-16

  • 以《過秦論》為例淺談思辨性閱讀
    】丁遠川.以《過秦論》為例淺談思辨性閱讀[J].課外語文,2020,19(03):121,123.當今語文教育界多次提到思辨性閱讀。那么,什么是思辨性閱讀呢?這里,我不妨引用兩個語文界前輩的話。一個是余黨緒老師曾給“思辨性閱讀”下過定義:“指導學生以批判的態度閱讀理性的文本?!绷硪粋€是黃玉峰老師的觀點:“批判性思維乃至思辨性閱讀應該包含兩個維度:第一是強調思維過程的反思性;第二是強調理性態度的重要性?!庇纱丝梢?,所謂“思辨”,從哲學角度講,就是指運用邏輯推

    課外語文·下 2020年1期2020-03-02

  • 以《過秦論》為例淺談思辨性閱讀
    》《六國論》《過秦論》等等,而思辨性閱讀對于說理性強的文章尤其重要。那么怎樣進行思辨性閱讀呢?下面以《過秦論》為例來探究思辨性閱讀。一、思辨什么:思辨性閱讀的目標我們讓學生進行思辨性閱讀時,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思辨什么內容,這就像我們上課要有教學目標一樣,否則就是無的放矢。思辨什么內容需要教師正確引導。以《過秦論》為例,《過秦論》是我國古代文壇上極富盛名的一篇賦體散文,其文氣勢充沛,波瀾起伏,一氣呵成,說理透徹,觀點鮮明,且敘議結合,讓人不僅理性上得到啟發,情

    課外語文 2020年3期2020-01-10

  • 過秦論》與《六國論》相關研究
    版教材中對于《過秦論》以及《六國論》均有入選,而且也是中職語文教學高考考綱中明確指定的閱讀篇目,二者均屬文言文議論文,而且論著的問題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span class="hl">過秦論》為中國進入到封建社會階段之初,由西漢文帝時期思想家、文學家以及政治家賈誼所著,《六國論》則由北宋時期文學家蘇洵所著,二者相距千年,且篇幅有差異,論點也不一致,不過,從整體上來看二者均屬時事評論,且均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上書當朝掌權者。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很多語文老師都會采取比較法來完成類似文章的教學任

    課外語文 2020年30期2020-01-08

  • 高中語文教學中《過秦論》的學習方法構建
    養語文能力?!?span class="hl">過秦論》是語文中的一篇典型的文言文,以該篇文章為切入點,分別使學生掌握學習目標設置能力、語言之美感受能力以及思維發展創新能力,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秦論》;方案設計本文將針對《過秦論》的教學方法展開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且會結合當前高中生的古文學習狀況以及學習能力進行相應的分析與探索,同時會根據實際課堂教學的狀況對相關內容做出一個全面的設計與分析,以此來達到高效的教學水平以及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另外,旨在通過該方法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48期2019-10-21

  • 過秦論》:史文結合的經典
    教材必修三的《過秦論》,是西漢奇才賈誼的作品。它既是一篇上書漢文帝的奏疏,又是一篇雷蟠電掣、辭采飛揚的絕美散文?!?span class="hl">過秦論》運用的對比排偶、鋪陳夸飾、先揚后抑等藝術手法在他人的文學作品中也很常見,為何此文能產生如此強烈的渲染效果?筆者認為,這與作者的史學視野有關系?!?span class="hl">過秦論》的史學視野對其文學手法的生成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使文章虛實相間、錯落有致在文學創作中,古人講究虛實結合。一篇文章,如果只有飛揚的文采而無具體的事實存在,就會流于虛無空泛。相反,如果只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9年8期2019-09-24

  • 過秦論》《阿房宮賦》《六國論》之比較
    摘要】文章將《過秦論》《阿房宮賦》和《六國論》三篇文章從背景、文體、寫作手法等方面進行了綜合全面的比較,較為深入地剖析了三篇文章的特點及其產生的原因?!娟P鍵詞】《過秦論》;《阿房宮賦》;《六國論》;比較《過秦論》《阿房宮賦》《六國論》這三篇文章,出自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朝代,雖然描述的都是戰國至秦的這一段史實,但有著許多不同之處,在中國古代史評類型的文章中各領風騷,獨樹一幟。以下試從幾個方面對三篇文章做簡要的對比分析。一、寫作背景《過秦論》描述的是戰國到秦朝

    教育界·下旬 2018年11期2018-12-19

  • 評《過秦論》之弊病,析議論文之寫法
    李雙英《過秦論》編排在人教版第三冊“閱讀鑒賞”部分第三單元古代議論文的第三篇,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借鑒古人議論藝術,學會如何清晰有力地表達思想和見解,借鑒學習立論方法,注意嚴密周詳的論證邏輯;而本冊書的“表達交流”的寫作專題是一般議論文的寫法;從選取立論,選取和使用論據,論證方法,議論中的記敘等幾個角度來學習議論文的寫法??v觀教材,整體規劃教學內容,古代議論文單元恰好是議論文寫作的很好的范式:《寡人之于國也》中,伴隨著孟子深入淺出,氣勢磅礴的論辯藝術,展示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4期2018-08-24

  • 挑戰不可能
    難背”的古文《過秦論》!聽聞此言,我真的有一種恨得牙根癢癢的感覺,也真想頑強地抵抗一次。一千多字??!還有那么多的生僻字和那么多難懂的典故,想想背《滕王閣序》時的艱難、痛苦,再看看這么長的一篇古文,我真是崩潰到了極點。周末,寫完了所有的書面作業,卻依然沒有一絲背書的欲望,我自顧自地讀起了有趣的《二戰故事》。老爸不懷好意地蹭進我的房間,遞過一張數學卷子,說是他增加的家庭作業。見到卷子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和符號,我心煩意亂,大叫著跳下床來:“老爸,你明知道我最討厭數

    課堂內外·創新作文小學版 2018年6期2018-08-16

  • 文言文課堂閱讀教學分析 ——以《過秦論》《阿房宮賦》教學為例
    的同類型之作《過秦論》,是配套讀本“興亡的評說”專題中的一篇文章。而賈誼的《過秦論》是最早論述秦代興亡的文章。高中選文著重評論秦始皇,綜論秦統一天下及其迅速滅亡的原因,指出秦亡是“仁義不施”,文章氣勢宏偉、筆墨酣暢,被魯迅稱譽為“西漢鴻文”。教師針對學生基礎薄弱這一問題,首先,處理文本文言部分,對文本文義有效落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陡咧姓Z文新課程標準》針對必修課程閱讀與鑒賞作出要求:“發展獨立閱讀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

    教師博覽 2018年8期2018-01-26

  • 過秦論》的教學設計
    姬 摘要:《過秦論》是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的自讀篇目,作者通過對秦的興起,強盛,衰亡過程的敘述,議論了秦亡的原因。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礎的文言知識,學習如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關鍵詞:過;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以史為鑒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7-0023-02Abstract: "on the qin dynasty" is a Chinese co

    數碼設計 2017年17期2017-10-20

  • 關于教科書《過秦論》中對“相與為一”“與”字解釋的討論
    中語文必修3《過秦論》中對“相與為一”“與”字的解釋似乎不妥,故稍作討論。關鍵詞:人教版;《過秦論》;相與為一;解釋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教科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教科書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為教師備課、上課、布置作業、學生學習成績評定等提供了基本材料;其二,教科書是學生在學校獲得系統知識、進行學習的主要途徑,它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師講授的內容,同時也便于學生進行預習、復習和完成作業;其三,教科書是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基本途徑,

    求知導刊 2017年21期2017-10-13

  • 古代地理(上)
    見九州同?!薄?span class="hl">過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毛澤東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毙翖壖苍~《南鄉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敝性河址Q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标懹巍妒緝骸吩姟巴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敝刚麄€黃河流域。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王勃《杜少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47期2017-06-06

  • 文以意為帥 ——《過秦論(上)》文脈條理分析
    意為帥 ——《過秦論(上)》文脈條理分析●安徽 黃曉明《過秦論》是一篇杰出的史論和政論,魯迅譽之為“西漢鴻文”,魏文帝曹丕更是給予此文在治國理政方面以極高的評價:“余觀賈誼發周秦之得失,通古今之制義,洽以三代之風,潤以圣人之化,斯可謂作者矣?!睆奈恼聦懽鞯慕嵌瓤?,此文亦極具典范的價值。關于文章的寫作構思,唐代的杜牧說 “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清人王夫之也說 “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兩人都強

    讀寫月報(高中版) 2016年5期2016-12-05

  • 過秦論》中賈誼的政治思想探究
    家,其所寫的《過秦論》通篇氣勢恢宏,通過揭示秦王朝的覆滅,來告誡漢初的統治者吸取秦王朝滅亡的教訓,以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賈誼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其所留下的政治思想卻值得探究,本文以賈誼的《過秦論》為例,來分析賈誼的政治思想,并在分析的過程中提出了自己的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及對賈誼《過秦論》中體現的政治思想的思考?!娟P鍵詞】賈誼;《過秦論》;啟示一、賈誼簡介賈誼,漢高帝七年生于河南洛陽,卒于漢文帝十二年,當前對賈誼詳細記載多參考《漢書·賈誼傳》。通過《

    青春歲月 2016年7期2016-05-14

  • 論《過秦論》與《阿房宮賦》的立意
    :比較賈誼的《過秦論》和杜牧的《阿房宮賦》,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賈誼作《過秦論》,年23歲;杜牧作《阿房宮賦》,年亦23歲。兩篇文章的寫作都是在皇帝即位的第二年:《過秦論》寫于漢文帝二年;《阿房宮賦》寫于唐敬宗寶歷元年。不過兩者寫作的動因卻不一樣,賈誼的《過秦論》是應文帝之詔而作,敘述了秦的盛衰歷史,總結了秦的興亡教訓,結論便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杜牧《阿房宮賦》并非應皇帝之詔而作,故文學想象大于嚴謹的論證。本文僅探討這兩篇文章在立意上的區別。關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6年6期2016-05-14

  • 過秦論》語言之美的課堂習得
    朽之名文——《過秦論》,這篇文章一直以來都為當政者及文人學士所重視,不僅因其內容的深刻博大,更因其語言的雄壯有力。若是深究《過秦論》文本,再比照傳統文章創作理論,可以發現,《過秦論》的有些語言運用是不符合通常的行文規范的,甚至有故意對抗理論的痕跡,而正是這種表面上的對抗,讓《過秦論》的語言顯得不流時俗甚至奇譎異常。教師如果能夠使學生發現其中的妙處,學生定能深得文章創作三味,利于其后續的古文學習與作文。為了幫助學生明了《過秦論》一文的語言特色,教師首先要做的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用《過秦論》教學構建學習能力的策略
    養語文能力?!?span class="hl">過秦論》是職高語文中的一篇典型的文言文,以該篇文章為切入點,分別使學生掌握學習目標設置能力、語言之美感受能力以及思維發展創新能力,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一、構建學習目標設置能力構建學習目標設置能力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明確學習目標,從教師角度來講,即是明確教學目標。對這篇作品的品讀,師生雙方均不能簡單將思維視角停留于某個具體的點上,更不能僵化理解,而是需要嘗試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對其加以分析。賈誼的這篇《過秦論》氣勢磅礴、波瀾起伏,有步步緊逼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6年6期2016-05-14

  • 論《過秦論》與《阿房宮賦》的立意
    馬志倫論《過秦論》與《阿房宮賦》的立意馬志倫比較賈誼的《過秦論》和杜牧的《阿房宮賦》,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賈誼作《過秦論》,年23歲;杜牧作《阿房宮賦》,年亦23歲。兩篇文章的寫作都是在皇帝即位的第二年:《過秦論》寫于漢文帝二年;《阿房宮賦》寫于唐敬宗寶歷元年。不過兩者寫作的動因卻不一樣,賈誼的《過秦論》是應文帝之詔而作,敘述了秦的盛衰歷史,總結了秦的興亡教訓,結論便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杜牧《阿房宮賦》并非應皇帝之詔而作,故文學想象大于嚴謹的論

    文學教育 2016年17期2016-04-03

  • 用《過秦論》教學構建學習能力的策略
    ◎張 玉用《過秦論》教學構建學習能力的策略◎張 玉語文學習,不但要學習語文知識,與此同時還要培養語文能力?!?span class="hl">過秦論》是職高語文中的一篇典型的文言文,以該篇文章為切入點,分別使學生掌握學習目標設置能力、語言之美感受能力以及思維發展創新能力,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一、構建學習目標設置能力構建學習目標設置能力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明確學習目標,從教師角度來講,即是明確教學目標。對這篇作品的品讀,師生雙方均不能簡單將思維視角停留于某個具體的點上,更不能僵化理解,而

    現代語文 2016年17期2016-03-02

  • 過秦論》語言之美的課堂習得
    馬治和?《過秦論》語言之美的課堂習得馬治和西漢初期,著名政論家和文學家賈誼,用一支雄健有力的筆,將秦朝之過描述得淋漓盡致,從而成就了千載不朽之名文——《過秦論》,這篇文章一直以來都為當政者及文人學士所重視,不僅因其內容的深刻博大,更因其語言的雄壯有力。若是深究《過秦論》文本,再比照傳統文章創作理論,可以發現,《過秦論》的有些語言運用是不符合通常的行文規范的,甚至有故意對抗理論的痕跡,而正是這種表面上的對抗,讓《過秦論》的語言顯得不流時俗甚至奇譎異常。教師如

    中學語文 2016年13期2016-02-15

  • 過秦論》三題*
    劉 躍 進?《過秦論》三題*劉 躍 進摘要:關于西漢賈誼名篇《過秦論》有三個問題:一是《文選》所收《過秦論》的文本來源問題。經考察具體文本可知,《文選》中所收《過秦論》的文本來源,可以肯定不是來自《新書》,而是來自《史記》或者《漢書》。二是關于《過秦論》之“過”字的內涵問題。三是《過秦論》的思想與寫作對于后世史論文章的意義與影響。關鍵詞:賈誼; 過秦; 曹冏; 干寶; 新書賈誼所撰《過秦論》是一代經典名篇,過去的研究,針對它獨特的文體、成為經典的過程等問題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1-28

  • 過秦論》語言魅力教學設計
    □楊小鳳《過秦論》語言魅力教學設計□楊小鳳一、朗讀導入請學生集體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語言特點。二、準備活動選取《過秦論》的一個段落,將其翻譯成現代漢語。讓學生比較現代漢語和文言之的不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學生也可將某一段落翻譯成押韻的現代漢語,比較二者語言之不同。提倡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三、合作探究《過秦論》的語言魅力體現在哪里?請同學說出自己朗讀時在語言特色方面感受最深的一兩點,同學交流,教師總結。(ppt展示)1.同義疊句,氣勢酣暢舉例:秦孝

    學語文 2015年1期2015-02-28

  • 淺論高中語文必修3古代議論性散文課后習題設計
    類題目。例如《過秦論》第四題:把“然秦以區區之地……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一段譯成現代漢語?!秳駥W》課后第三題:結合上下文,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釋義。(二)一般要求熟讀或背誦。例如《勸學》課后第一題要求背誦全文?!?span class="hl">過秦論》第二題: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并背誦課文最后三段。(三)課后習題都會設計一個關于文章論點、論據、論證等方面的題目。例如《勸學》課后第一題:說說本文的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的?!?span class="hl">過秦論》課后第一題:作者認為秦滅亡的原因是什

    現代語文 2015年29期2015-02-28

  • 淺析《過秦論》的藝術特征
    摘要:賈誼的《過秦論》是一篇出色的作品?!?span class="hl">過秦論》不論是前半篇的敘事,還是后部分的議論,都是在對比映襯中展開,在展開中文勢曲折,引人入勝;頓挫跌宕,姿態橫生。本文試圖就對比映襯,波瀾層析這一藝術特征對《過秦論》進行賞析。關鍵詞:《過秦論》 藝術特征宋人謝枋得說:“凡議論,好事須要一段歹說,不好事須要一段好說。如此則文勢亦圓活,義理亦精微,意味亦悠長?!薄?span class="hl">過秦論》正是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開啟了單篇議論散文對比論證的先河,影響著唐宋古文家,影響著《封建論》和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4年10期2014-10-13

  • 簡談賈誼《過秦論》暢吐的國家民族自強心聲
    摘要:賈誼在《過秦論》里引用秦人南平百越、北克匈奴的往事以彰顯秦朝國力之強,既是為了反襯證明“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道理,以使漢文帝充分認識到施行仁政對漢政權存亡攸關的重大意義,同時也傾吐了渴盼大漢王朝國家自強、華夏民族自強的澎湃心聲。它與《解縣》《威不信》《勢卑》《匈奴》等篇的論述,共同詮釋了賈誼文章里大漢國家自強、華夏民族自強的一個鮮明情感主題。關鍵詞:賈誼,過秦論,大漢王朝自強,華夏民族自強中圖分類號: C95 文獻標識碼: A賈誼生于漢高帝七年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2014-09-24

  • 西漢賈誼《過秦論》讀后之一得
    的政論家賈誼《過秦論》一文,初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篇末,褚少孫補《史記》,又附于《陳涉世家》的篇末?!稘h書·項羽傳》亦附于篇末。還被《文選》入載,且列為《論一》?!妒贰?、《漢》作者司馬遷、班固,皆史學大家,《文選》作者南梁昭明太子蕭統,亦堪為一代名儒。都能如此鐘情此文,其份量自然不可低估。對于秦始皇,古今論說向來褒貶不一,或稱其為“千古一帝”,或稱其為“暴君”,不一而足。此文力陳秦始皇及其王朝之過失,自然是貶其所為。我們作為老年朋友一道拜讀此文,聯想秦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2期2013-03-31

  •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過秦論》(上)的論點嗎 ——兼談《過秦論》(上)該不該退出教材
    》《六國論》《過秦論》《病梅館記》《石鐘山記》《五人墓碑記》等完整的古文名篇被撤下?!边@里我們得到一個信息:包括《過秦論》等在內的古文名篇的刪除只是要為中外當代經典留出版面。這樣的理由當然難以服眾,至少我們可以替被刪掉的名篇叫屈:為什么是我?筆者也記不清教過多少次《過秦論》,前幾天再一次備課時,我猛然發現,《過秦論》也許真的該退出教材了。二《過秦論》分為上、中、下三篇。因編選者不同,一篇《過秦論》,各取所需,有的取幾個段落構成獨立文章,有的隨意調整段落先后

    中學語文 2011年16期2011-02-08

  • 運用比較法 學習文言文
    〕 比較法;《過秦論》;《六國論》〔中圖分類號〕 G633.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 10(B)—0042—01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編了西漢賈誼的《過秦論》和北宋蘇洵的《六國論》,這兩篇文章都是議論文,且所論問題不無關聯。在教學中教師如能引導學生用比較法進行學習,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筆者在教學中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學習。一、寫作背景、寫作目的不同白居易曾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

    甘肅教育 2009年20期2009-12-15

  • 太史公也剽竊?
    然剽竊賈誼的《過秦論》!賈誼在《過秦論》里是這么寫的:“借使子嬰有庸主之材而僅得中佐,山東雖亂,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宜未絕也?!彼抉R遷在《秦始皇本紀》末尾是這么寫的:“向使子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眱啥卧捯馑枷嗤?句式相同,用詞相同,連字數和句讀都差不多。賈誼《過秦論》在前,司馬遷《史記》在后,毫無疑問,司馬遷是抄了賈誼。而且太史公膽大包天,居然在“向使子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09年3期2009-12-09

  • 賈誼故居在中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極為不易。唯《過秦論》一篇,作為賈誼的代表作,又被錄入中學高中教材,這就為我們今天解讀賈誼作品及思想提供了方便之門。長沙賈誼故居每逢《過秦論》教學階段,都需要接待眾多中學參觀團隊,語文老師也希望借此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賈誼及其作品。本文擬分析《過秦論》的教學意義、賈誼的教育思想以及賈誼故居怎樣更好地配合中學教學做初步論述。一、賈誼經典作品的永恒魅力值得我們今天更加充分地發掘其在教學中的價值在賈誼代表作中,《過秦論》之所以被選為中學高中一年級教材,源于其在兩千

    藝海 2009年10期2009-12-07

  • 溫故而知新例談
    《六國論》、《過秦論》等文章的時代背景都涉及戰國時代的歷史史實,這兩篇課文的作者對六國和秦的盛衰也各有評論。我在講授《六國論》時曾提供一些歷史資料幫助學生了解戰國形勢概況,后來學《過秦論》時,就讓學生先回憶《六國論》,再讀《過秦論》。因為《六國論》中的有些史實和觀點是已經學過的;而《過秦論》中的有些史實和觀點和《六國論》也有相通之處,所以聯系《六國論》來學《過秦論》,有許多地方可以相互印證,可以收到“溫故而知新”之效。在鞏固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新

    黑河教育 2009年5期2009-11-24

  • 另一只眼睛看“過秦論
    誼寫下著名的《過秦論》一文,并在文中發表議論說“(秦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然而好景不長,到了秦二世,“一夫(即陳勝)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賈誼認為這是秦王朝“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緣故。何為仁義?何為攻?何為守?賈誼富有煽動力的文字后邊,卻不免失之空泛?;仡櫣?20年至漢朝初期的那段歷史,帝國最令人苛責的是其暴斂無度的財政政策(包括徭役政策)。然而推敲其財政的去向,人們

    小康 2009年5期2009-05-22

  • 太史公剽竊案
    然剽竊賈誼的《過秦論》!的的確確,司馬遷是剽竊了賈誼,不是引用,更不是參考。賈誼在《過秦論》里是這么寫的:“借使子嬰有庸主之材而僅得中佐,山東雖亂,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宜未絕也?!彼抉R遷在《秦始皇本紀》末尾是這么寫的:“向使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眱啥卧捯馑枷嗤?,句式相同,用詞相同,連字數都差不多一致。而賈誼《過秦論》在前,司馬遷《史記》在后,毫無疑問,司馬遷是抄了賈誼。如果司馬遷仍然不注出處,我們仍然可

    幸?!傋x 2009年3期2009-04-08

  • 過秦論》對中學生議論文寫作觀念的反撥
    。學習賈誼的《過秦論》,教師不能僅滿足于課文文言字詞句的掌握和文意的疏通,還應該結合其藝術特點的分析,提升學生對于議論文寫作的觀念?!?span class="hl">過秦論》對中學生議論文寫作觀念的反撥,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對于“提出論點——論證分論點——總結”這種內容結構模式的反撥“提出論點——論證分論點——總結”是議論文最常見,也是最基本的結構模式。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學生作文的范文,大部分都屬此種模式。這種模式層次清晰,結構明了,又簡單易學,理所當然成為了中學生寫作議論文的首選。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09年2期2009-03-27

  • “誰何”究竟如何解?
    了西漢賈誼的《過秦論》(上篇)。這是一篇影響很大的古文名作,很多文學選本都有收錄??墒俏闹杏幸粋€詞的含義,歷來各家選本的解說或含糊不清,或言而無據,或注而不能令人完全信服。這個詞就是“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中的“誰何”。且看各家選本對“誰何”一詞的解說——《中華活頁文選(第二集)》(中華書局1961年版):“誰何,呵問是誰?!薄豆糯⑽倪x》(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誰何——問他是誰。這是嚴行緝查盤問的意思?!薄豆盼挠^止新注》(人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08年5期2008-06-18

  • 過秦論》與《六國論》比較談
    西漢賈誼的《過秦論》和蘇洵的《六國論》,堪稱“史論雙壁”,雖相隔千載,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兩文寫作背景相似,都寫于封建統治潛伏著嚴重危機的關頭。先看《過秦論》。賈誼寫本文時,正是文帝當政時代,西漢王朝雖已歷高帝、惠帝、高后三代的恢復發展,但因整個社會“元氣大傷”,仍舊沒有從困境中擺脫出來,故而當時的社會情形是:土地荒蕪,人口流亡,經濟凋弊,民不聊生。據史料記載,西漢初建時,連皇帝坐的馬車都選不出純一色的四匹馬,宰相只能坐牛車,當時的社會情形于此可見一斑。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06年4期2006-07-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