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部

  • 學部制改革究竟改的是什么?
    太原理工大學召開學部啟動會,正式成立包括理學部、信息與電氣學部、材料與化工學部等在內的八大學部。啟動會上,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學部未來將致力于提高學術水平,優化學術資源,促進內涵發展,加快學?!半p一流”建設提檔升級。 無獨有偶,不久前中山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成立暨干部聘任儀式在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舉行。這是中山大學成立的首個學部,標志著學校學部制改革正式啟動。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半p一流”建設不斷推進,國家政策層面對高校開展交叉學科研究的重視程度不斷

    科學導報 2023年4期2023-01-18

  • 學部制改革究竟改的是什么?
    太原理工大學召開學部啟動會,正式成立包括理學部、信息與電氣學部、材料與化工學部等在內的八大學部。啟動會上,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學部未來將致力于提高學術水平,優化學術資源,促進內涵發展,加快學?!半p一流”建設提檔升級。 無獨有偶,不久前中山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成立暨干部聘任儀式在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舉行。這是中山大學成立的首個學部,標志著學校學部制改革正式啟動。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半p一流”建設不斷推進,國家政策層面對高校開展交叉學科研究的重視程度不斷

    科學導報 2023年4期2023-01-18

  • 一周七日稱為“星期”始于1909年
    科舉制度,成立“學部”,袁嘉谷奉命調入學部籌建編譯圖書局,后任該局首任局長。編譯圖書局下設編書課、譯書課,任務是研究編寫統一使用的各種教材。教科書的編寫中自然會遇到“新名詞”該怎么處理的問題。為了統一規范教科書中的名詞術語,1909年,編譯圖書局設立了一個新機構。袁嘉谷親自參加了這個機構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統一的名稱。把一周七日稱為“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摘自《百科知識》)

    華聲文萃 2022年9期2022-07-06

  • 中國科學院學部咨詢工作的演進及特點
    意義]中國科學院學部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咨詢機構,在不同時期為國家發展戰略提供決策參考。本文分析了學部咨詢工作的演進歷程及特點,以期為國家高端智庫的研究和建設提供借鑒。[方法/過程]本文利用檔案和文獻資料考察學部咨詢工作的歷史,探究了學部咨詢工作的演進歷程,分析了不同時期學部咨詢模式,并對學部咨詢工作的特點進行了討論和總結。[結果/結論]各個時期的學部咨詢工作模式不同,學部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實質效果。國家高端智庫建設為學部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22年3期2022-07-04

  • “中國科學院學部”專欄按語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于1955年,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咨詢機構,目前設有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和技術科學部六個學部。學部充分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加強前瞻性重大科技問題研判和重大選題策劃,組織開展高水平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和決策咨詢研究,為黨和國家決策提供咨詢意見和建議,在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和政策制定中發揮了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國家高端智庫建設使學部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高度。為呈現學部在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試點中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22年3期2022-07-04

  • 一周七日稱為“星期”始于1909年
    科舉制度,成立“學部”,袁嘉谷奉命調入學部籌建編譯圖書局,后任該局首任局長。編譯圖書局下設編書課、譯書課,任務是研究編寫統一使用的各種教材。 教科書的編寫中自然會遇到“新名詞”該怎么處理的問題。為了統一規范教科書中的名詞術語,1909年,編譯圖書局設立了一個新機構。袁嘉谷親自參加了這個機構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統一的名稱。把一周七日稱為“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摘自《百科知識》)

    文萃報·周五版 2022年23期2022-06-16

  • 工科研究型大學人文社科學部構建研究
    那些跨學科互動的學部和學樓、跨學科本科生核心課、跨學科性質的研究生項目和各類學術研究委員會的合力,成就了芝加哥學派的卓越[2]。而學部作為圍繞學術活動這一大學的根本特性而展開的一種管理組織模式,對指導學科分類、落實教授治學和民主管理有著重要作用。工科研究型大學應在立足于“工科特色”建設的同時,著力構建人文社科學部,積極推動人文社科發展,應根據自身特色與優勢,培育與工程直接相關的特色文科并鼓勵學科的交叉融合。一、學部制的類型及我國工科大學學部的構建現狀(一)

    江蘇高教 2022年2期2022-03-24

  • 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
    院士中,數學物理學部12人,化學部11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9人,信息技術科學部10人,技術科學部13人。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7.4歲,最小年齡45歲,最大年齡68歲,60歲(含)以下的占76.9%。院士隊伍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特別是通過特別推薦評審機制,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有5人當選,新興和交叉學科領域有3人當選。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等規定,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共選出中國工程院院士84人,其中女性科學家6人。在新當選

    科學導報 2021年80期2021-11-27

  • 高比探測率和高速石墨烯/n-GaAs復合結構的光電探測器
    大學 材料與制造學部,北京 100124;2. 北京郵電大學 電子工程學院,北京 100876)1 IntroductionGraphene with atomic layer thickness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unique electronic, optoelectronic, mechanical properties[1,2].Recently, hybrid gra

    中國光學 2021年1期2021-02-05

  • 伍法權教授當選第一屆聯合國科學院院士
    ,分為生命與健康學部、人工智能與電子科技學部、網絡與信息工程學部、生物工程學部、航空航天學部、裝備與制造學部、化學工程學部、冶金與材料學部、地理與海洋學部、能源與礦業學部、土木水利工程學部、環境與生態工程學部、農業科技學部、工程管理學部、科學技術學部、探索未來學部、金融科學學部、和平使者學部、社會科學學部和智慧城市學部等20個學部。聯合國科學院院士由具全球聲譽的科學家及工程師構成,原則上為某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聯合國科學院新增院士的選舉每年舉行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01-30

  • 華中師范大學成立全國首個AI教育學部
    首個人工智能教育學部在華中師范大學成立,副校長夏立新兼任部長。據夏立新介紹,學校將建設“人工智能+教育”集成攻關大平臺,構建“人工智能+教育”復合型高水平人才培養模式,打造“未來教師”職前培養、職后培訓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人工智能教育學部由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等4個原有二級建制教學科研單位和深圳研究院等7個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及其他機構組建整合而成,設置了教育技術學、科學教育、電子信息等多項本碩博專業,并將根據學部辦學目標定位對部分專業做出調整。未來教育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0年8期2020-08-24

  • 晚清學部的建立及作用研究
    1905年建立了學部,傳統官僚體制被突破,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于中央和地方建立起系統的專門教育行政機構。完善癸卯學制的同時,還推廣了女子教育、初級教育,提倡了實業教育、師范教育、留學教育等。雖然學部反映的是統治集團的利益,但在其主導下,新式教育和文化事業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發展,對民國乃至以后的教育和社會變動都有著深刻的影響。關鍵詞:學部;教育;作用一、學部的建立及過程。中國傳統中央官制中沒有專門統管全國教育的機關。甲午戰爭的失利,使開明官紳反思,日本不僅是軍事的

    青年與社會 2020年2期2020-05-25

  • 星期天為何不叫星期七
    科舉制度,成立“學部”。晚清狀元袁嘉谷奉命調入學部籌建編譯圖書局,編譯圖書局下設編書科、譯書科,任務是研究編寫“統一國之用”的官定各種教材?!靶瞧凇钡慕蟹ň褪沁@個時候確定的。我國古代歷法把二十八星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復始,稱為“七曜”。西方歷法中的“七日為一周”,跟我國的“七曜”暗合。袁嘉谷覺得“一周”叫起來不順口,而且使用起來不方便,與大家商量后,決定將一周翻譯成“一星期”,以“星期天、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稱周內各

    文萃報·周二版 2020年15期2020-04-30

  • 深圳大學藝術學部
    校,深圳大學藝術學部是深圳擁有藝術類學科較為齊全的學部。學部于1987年設立工業設計專業,1998年由原設計系與師范學院藝術系合并成立藝術學院。2019年1月,為構建高水平的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學院和學科優化調整,深圳大學將原深圳大學師范學院相關專業、原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進行整合,成立深圳大學藝術學部。深圳大學藝術學部下設3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戲劇影視學院。廣東省版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版畫》雜志副主編,中國版畫博物館學術委員

    ViVi美眉 2020年1期2020-04-26

  • 我國大學學部制構建現狀與未來走向
    建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福建 福州 350117)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完善治理結構”,這意味著國家開始將大學治理的重點從外部轉向內部。近些年,為了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提高治理能力,國內部分大學開始試點和推行學部制改革。與此同時,也逐漸出現了有關學部制改革的相關研究。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學部制改革的動因、學部制改革的困境和學部制的運行機制等方面,如嚴蔚剛和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 2020年2期2020-02-24

  • 以嚴復與詹天佑的人生際遇看清末留學事業的深遠影響
    船政學堂;留學;學部【中圖分類號】H159 【文獻標識碼】A嚴復,生于1854年,卒于1921年,中國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清末極具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詹天佑,生于1861年,卒于1919年,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后世尊為“中國鐵路之父”。二人生平所處時代較為接近,且頗具相似之處。一、求學福州,任職母校嚴復和詹天佑的相同經歷始自他二人都曾在福州船政學堂學習和任教。福建船政學堂是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學堂設造船、輪船駕駛兩個專業,分別聘請當時世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8期2019-07-09

  • 為什么星期日不叫星期七?
    科舉制度,成立“學部”,袁嘉谷即奉命調入學部籌建編譯圖書局。1909年,編譯圖書局設立了一個新機構統一規范教科書中的名詞術語。把七日一周制定為中國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我國古代歷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復始,稱為“七曜”;西洋歷法中的“七日為一周”,跟我國的“七曜”暗合。但袁嘉谷感到不順口,使用起來不方便,與同事們商量后,將一周稱一星期,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稱周內各日。這就是既與

    中外文摘 2018年18期2018-11-21

  • 日本的高原肺水腫
    大學醫學院第一醫學部 ,呼吸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過敏性疾病學部,日本 松本 390-8621)1 IntroductionHighland is a low-oxygen environment,and alveolar hypoxia caused by reduced inhalation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induces various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the body.When a h

    中國高原醫學與生物學雜志 2018年3期2018-09-26

  • 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于北京召開
    并審議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工作報告;各學部院士聽取并審議本學部常委會工作報告;舉辦第六屆學部學術年會;頒發2017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證書;頒發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討論學部工作等。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的主要議程有:黨和國家領導人作重要講話,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作主席團工作報告,組織院士學習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和報告,修訂《中國工程院章程》,選舉中國工程院院長、副院長、主席團成員,聽取各學部常委會工作報告,選舉新一屆學部常委

    創新時代 2018年7期2018-09-13

  • 淺談集團化辦學背景下學部教育科研工作的考核
    有九個校區十三個學部。如何在集團化辦學背景下實現對各個學部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考核,以此提高集團教育科研的工作成效?筆者做出了如下思考。一、教育集團的界定教育集團是指在教育均衡與教育優質的張力下,在教育行政部門的主導下,以當地一個或若干個發展較好的學校為核心,通過聯合、共建、調整等方式,把具有互補優勢或相似學科或專業的各個獨立的法人主體,以資產聯結或契約合同為紐帶,建立起來的一種大規模、多形式、多層次結構的學校法人聯合的組織形態。東北育才學校在辦學品質穩步提

    新課程(下) 2018年9期2018-02-26

  • 論“治理”視域下的大學學科建設
    設;學科帶頭人;學部學科是構建現代大學的基本組織單元,是大學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工作的核心依托,在大學履行職能的過程中起著基礎性作用。簡單來說,學科就是學術的分類,就是知識領域、知識門類或教學科目。學科在研究對象、研究范式和語言系統等內容上具有相對獨立的特征。學科建設是大學發展的基本路徑,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學科建設的實質是對學科的發展加以規范、重組和創新。教育部《面向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的兩大重

    中國大學教學 2017年7期2017-09-25

  • 舊學商量加邃密 新知培養轉深沉
    史證明,蔡元培改學部為教育部非但沒有犯下錯誤,倒是有歷史性建樹。謝、雷之文提出建議改教育部為學習發展部之類的名稱,筆者以為教育部名字不必改,先進的理念與執行力比名稱更重要。[關鍵詞] 教育本源;教師角色;學生為本;學部;教育部[中圖分類號] G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9-0046-09久違了,深沉耐讀有見地的教育改革之文!近讀《決策與信息》2017年第6期劉道玉先生《中國教育改革必須從本源抓起》、謝小慶先生

    決策與信息 2017年9期2017-09-07

  • 造紙行業5位教授入選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候選人
    55.78歲。各學部候選人情況為: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54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63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70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72人;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61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48人;農業學部58人;醫藥衛生學部67人;工程管理學部40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共有48人提名,其中包括5位造紙行業教授:齊魯工業大學陳嘉川教授;華南理工大學邱學青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孫潤倉教授;華南理工大學萬金泉教授;廣西大學王雙飛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

    中國造紙 2017年5期2017-01-19

  • 編訂名詞館與《數學中英名詞對照表》的編訂
    編訂名詞館是清末學部負責統一各學科名詞的機構。在數學名詞方面,該館統一了算學、代數、形學、平三角、弧三角、解析形學等類名詞約1000個,將其編訂為《數學中英名詞對照表》。編訂名詞館統一數學名詞的活動開創了中國官方統一數學名詞的先河,這一活動所遵循的原則是:有選擇地采用舊譯詞;常發掘雅馴的古字來另譯新名;基本不直接采用日譯詞。盡管由于日譯詞涌入并流行以及白話文普及對文言文的沖擊等原因,具有嚴譯風格的雅馴譯詞后來被淘汰,但《數學中英名詞對照表》中“仍從舊譯”的

    中國科技術語 2016年3期2016-07-27

  • 北京市育英學?!氨馄交仃囀健惫芾淼暮诵氖敲裰?、高效
    門設置小學低年級學部、小學中高年級學部、初中學部(含初中預備年級和七、八年級)、九年級學部、高中學部和國際部。校長任課程研究院院長,各服務中心主任、各學部主任直接對接校長,避免了以往學校管理的多層級現象?!八闹行摹币罁约旱墓ぷ鲗傩宰龊帽局行牡姆展ぷ?;各學部主任負責本學部的教育教學、人事聘任,享有調動學校各種教育資源的權利;課程研究院面對各學部,探索與之相匹配的課程開發、課程管理及課程評價機制?!氨馄交?矩陣式”管理的指導思想是民主決策、民主管理。通俗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學部60年回溯 ——中國科學院學部歷史的幾個片段與初步思考*
    京 100190學部60年回溯 ——中國科學院學部歷史的幾個片段與初步思考*文/王揚宗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北京 100190文章簡要介紹了中科院學部60年的歷史,將其劃分為4個時期,繼而闡述了學部作為中科院最高決策機構和學部轉變為最高咨詢機構的前因后果。最后就學部的發展改革提出了兩點淺見,即一方面學部要進一步完善組織架構,提升學術職能,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學部在我國科學共同體建設中的作用。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共同體,職能,歷史中科院學部自1955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5年3期2015-08-27

  • 中國大學學部制改革的問題反思① ——基于三所不同類型大學的調研分析
    97)?中國大學學部制改革的問題反思① ——基于三所不同類型大學的調研分析韓強(南京師范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7)中國大學進行學部制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對三所不同類型的大學學部制改革情況的調研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和疑惑主要體現在學部制改革是否必要、學部的設置是否合理、學部的功能定位是否準確、學部的層級結構是否合適、學部的組織架構是否合理、學部的運行機制是否完善六個方面。推進中國大學學部制改革,不僅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反思,更需要正確的態度和實際的行動

    現代教育管理 2015年9期2015-03-01

  • 引導管理者定期進行自我診斷
    管理結構,賦予了學部主任和學科很大的權力和職責。為了幫助他們積極尋找工作中的問題,不斷改進工作,降低風險,確保實施過程的安全性,十一學校實施了每學年學部主任和學科主任工作的診斷制度。每個學年度結束前,學部主任和學科主任向他管理的年級或學科的全體教師進行工作述職,由學校課程委員會成員和學部任課教師或學科任課教師對自己的直接領導一年的各項工作進行打分。為了減弱這些工作的評價壓力,從幫助發現和診斷問題出發,以促進學部和學科健康成長為目的,在各項指標的表述上,主要

    未來教育家 2014年10期2014-12-31

  • 學部制平衡大學內部權力的功效研究
    學科門類的整合,學部制成了改革的焦點。所謂“學部制”,是指在高等學校內部校和學院兩個層次之間增加“學部”一級學術性組織或一級管理機構。[1]學部制旨在優化大學內部管理體制,促進學科專業間的協同發展與有機融合,平衡大學內部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關系,這是由學部自身的功能與組織特性決定的。一、學部的功能與組織定位學部的定位形態在不同大學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其作為一級行政組織與作為一級學術組織的功能發揮也有顯著差別。作為大學的一級行政組織,學部功能的發揮通過行使行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08-15

  • 我國學部制發展歷程概述
    30000)1 學部制的內涵發展12世紀歐洲中世紀大學學部是現今學部制產生的濫觴,學部、民族團、學院或學寮是中世紀大學的內部的組織分類,當時中世紀大學主要包括4個學部:文學部、法學部、神學部和醫學部。學部最初的內涵是指某一學科領域,在此后的1個世紀,歐洲諸多大學相繼開始采用學部制,學部制的外延也隨之擴大為某一學科領域的專家和大師聚集、實施教學與研究的專門機構。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風東漸的浪潮下,學部傳至亞洲的大學。在我國,學部有2種解釋:第一種是指最

    江蘇科技信息 2014年13期2014-04-04

  • 我國高校學部制改革動力機制、制度安排和功能效用研究
    0 引言在我國,學部制改革是企業和政府的“大部制”改革的復制品,學部是建立于學院、學系之上、學校之下的一級組織,是“超越學院層次的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的開放式跨學科組織”[1],目的在于促進學科融合發展,規范高校內部權力運行,提升學術權力作用。1 學部制改革的動力機制鄒曉東和呂旭峰認為研究型大學學部制改革包括內外兩層動力,其外在動力在于社會經濟和科教發展的推動,其內在動力是高校內部管理模式的轉型的需要以及協調內部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要求。夏茵基于知識變遷

    江蘇科技信息 2014年12期2014-04-04

  • 大學學部制改革四問
    0余所大學實施了學部制改革。特別是2009年6月29日《人民日報》報道了北京師范大學組建教育學部并產生較大影響之后,大學學部制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快,越來越多大學加入學部制改革的行列,還有一些大學也正積極開展改革的準備工作。學部制改革逐漸成為大學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研究和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但總體來看,目前大學學部制改革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有一些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有待深入研究,在改革的必要性、學部職能的定位等關鍵問題上還存在諸多爭議?;诖?,筆者試圖就大學學部

    中國輕工教育 2014年5期2014-02-05

  • 高?!?span class="hl">學部制”改革的必要性及權利范式研究
    0007)1 “學部制”改革的研究背景“學部制”這一名稱最早起源于歐洲的中世紀,主要是指某一學科領域的專家和大師聚集在一起,實施教學與研究的專門機構,并一度在歐洲各國大學頗為盛行。在我國,對學部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是指清末掌管全國學務的官署,民國以后改為教育部;二是指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按學科領域設置的機構,由若干院士組成,院士由院內外著名科學家和領域內的高端學者擔任。學部制是超越學院層次的更高起點、更高標準、更高要求的一種開放式跨學科組織。其基本形式是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13年1期2013-06-08

  • 學部對清末實業教育的制度規范
    410004)學部對清末實業教育的制度規范彭 爽(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政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清末學部存續的6年里,對實業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實業學堂設置、課程開設、教科書管理、學生入學、畢業獎勵、實業留學、教員資格和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制度規范,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癸卯學制”,是清末實業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部;清末;實業教育;制度規范1905年學部成立后,即成為規范實業教育制度的主要擔當者。在存續的6年里,學部擬奏的重要實業教育制度共16件,

    湖北社會科學 2012年1期2012-04-12

  • 中國石油新增兩名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9個學部共選舉產生54名新院士和6名外籍院士。中國石油孫龍德當選能源與礦業學部院士,胡文瑞當選工程管理學部院士。至此,中國石油院士總數增至17名。2011年院士增選是中國工程院1994年建院以來的第10次。1月至4月,經各渠道遴選及院士提名,共產生485名有效候選人,經過兩輪評審和最終選舉產生54名新院士。院士總數達到783人。這次增選結果與此前相比,當選人數有所增加,60歲(含)以下的人數所占比例也有所增加,平均年齡為56.7歲。(簫鈴201

    石油工業技術監督 2011年12期2011-04-13

  • 張之洞與編訂名詞館
    30072)晚清學部增設編訂名詞館實為近代漢語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近代中國官方統一名詞的第一次大規模嘗試。在這一機構出臺的過程中,曾主管學部的張之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名詞館的籌設得其贊同,始能成事,而且其對新名詞的政治考量使得名詞館的出臺并不單只是為了統一名詞,也暗含了借此糾正士風、嚴防邪說暴行的潛在目的。張之洞寄予名詞館的這一潛在目的,揭示了清政府積極介入名詞審定的關注所在,即通過審定名詞來加強對民眾思想的控制,遏制各種不利于清政府統治思想的傳播,是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年1期2010-04-08

  • 2009年去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
    姓名 性別 所在學部 當選時間 生卒時間黃勝年 男 數學物理學部 19911932.02.10-2009.01.08陳慰峰 男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19951935.11.22-2009.01.26吳式樞 男 數學物理學部 19801923.05.27-2009.02.27吳傳鈞 男 地學部 19911918.04.02-2009.03.13林尚安 男 化學部 19931924.06.08-2009.03.17錢令希 男 技術科學部 19551916.07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0年1期2010-02-16

  •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和藝術學學部2009年度工作會議暨學術研討會召開
    、新聞傳播和藝術學部主辦、山東大學社會科學處與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承辦的“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和藝術學學部2009年度工作會議暨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大學威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30余位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與藝術學學部委員和特邀代表參加了會議。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長張東剛出席大會開幕式,并分別致辭。此后,張東剛副司長在學部2009年年度工作會議上就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工作要點做了重要講話。講話總結了社科委2004

    文學評論 2009年6期2009-12-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