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意蘊探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選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原名為“舊事重提”),副標題為“舊事重提之六”。此文自1956 年首次入選初中《文學》 教材以來,多次以全篇或節選的形式入選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時至今日仍是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保留篇目。幾十年來,它以生動的文筆和豐厚的內涵滋養了一代代的中學生,成為不可多得的名篇。多年來,眾多欣賞評論文章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某些名家解讀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師對文章主題意蘊的理解和把握。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文章通過描述色

    吉林教育(綜合版) 2023年9期2023-12-18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自主探究式教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雖然寫作年代久遠,但內容貼近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生活情趣,所以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確保閱讀教學效果。一、精讀寫景段落習方法文章標題中“從……到……”的句式顯示,作者主要回憶了兒童時代兩個地點的生活,用對比寫法顯示百草園的快樂生活與三味書屋的枯燥生活,表達對自由無拘生活的向往與懷戀,客觀顯示出私塾教育的特點。為此,教學的第一個板塊可引導學生自主研讀文中對百草園的景物描寫,合作探究寫景段落的寫作方法。在學生自主閱

    中學語文 2023年30期2023-12-18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兩種教育情境的融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教材保留篇目,“百草園”“三味書屋”是兩種生活場景,如果從教育的角度來講,無疑是不同的教育情景。魯迅小時候在這兩個情景里生活,其感知體驗更為全面,通過文字傳遞給讀者的是鮮活的童年故事?!鞍俨輬@”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三味書屋”是正規的、嚴謹的,這兩種教育情景存在很大差異,但都為作者童年增加無限的樂趣和知識。教師不能將這兩種教育情景對立起來,“百草園”是快樂的樂園,“三味書屋”也是汲取知識促進成長的搖籃,作者無意褒貶兩種場景,讀者更

    新教育 2023年32期2023-12-09

  • “雙主體”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述了魯迅先生在百草園、三味書屋求學時的經歷,與學生的校園生活十分類似,可以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因此,在本節課上,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通過主導者的身份喚起學生的思考意識、豐富學生的閱讀想象,學生的主要任務則是根據自己的校園生活經歷與價值觀念,分析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百草園、三味書屋的不同情感。因此,筆者在備課標、備教材、備學情的基礎上,選擇了“雙主體”教學。設計學習任務單,營造深度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雙主體”教學取得實

    河北教育(綜合版) 2023年3期2023-09-11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問題設計探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課堂問題設計,并說明課堂問題設計思路。關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問題設計 問題設計思路問題設計是教師圍繞教學目標而進行的學習任務設計,它通常以“問題”的形式來組織課堂內容。問題設計是現代課堂教學中,連接教與學的橋梁。在語文閱讀課堂中,學生通常是圍繞問題進行學習的。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圍繞文本本身進行設計,深入淺出,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發現文本中的矛盾之處,通過問題解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關鍵問題的突破上,不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8期2023-08-22

  • 談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上的特點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所寫的一篇充滿童趣的回憶性散文。他在文章中以兒童的口吻追憶了自己快樂的童年時光。下面,筆者就來分析一下本文在表達方式、寫作方法上的特點,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作品,為以后的寫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一、多種表達方式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但它并不像其他的回憶性散文那樣重在記事,而是在記敘的過程中抒情,將大自然中的景象與作者童年的生活結合起來。作者在文章中記敘了自己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的一些趣事,展現了兒童眼中生動、美好、多姿

    語數外學習·初中版 2023年4期2023-07-04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與當代教育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部分內容對當今教育頗多啟示:教育的發展不僅需要教師擁有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格,還需要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也需要教師與家長對學生學習特點的正確認知以及對教育目的與教育理念的正確理解和認識。關鍵詞: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當代教育 教育啟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的一篇課文,選自魯迅的《朝花夕拾》散文集。對于這一篇課文,各教育專家、學者、一線教師都對其進行了研究和解讀。通過對這些已有研究進行分析和梳理,可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1期2023-06-07

  • 讀出深思與諷喻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回憶性散文的深思與諷喻,主要針對教條僵化的教育方式。魯迅巧妙地運用了“小”魯迅和“大”魯迅的雙重視角,表達他對自由自在、釋放兒童天性的“百草園”式自然生活的熱愛和留戀,對教條僵化、禁錮兒童好奇心的“三味書屋”式教育方式的不滿和反感。關鍵詞:初中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雙重視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統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9課,選自魯迅唯一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制造出震驚全國的“三

    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 2023年4期2023-06-07

  • 于紛擾中尋求生命的暖色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創作的時間、創作主題、創作風格頗為相似,由于這種內容上的互文性,在教學時,亦可以著眼于其一致性和連貫性。魯迅在這兩篇散文中采用了兒童與成人的雙重敘事視角,將童年的花蕾與中年的藤蔓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明暗交織的生命體驗圖。在講授這兩篇課文時,教師應該注重將文本解讀與學生的生命體驗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在魯迅的生命歷程中感悟人生況味,從而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懂得珍惜成長所必經的每個人生階段。關鍵詞:統編教材 《從百草園

    文學教育 2023年3期2023-05-30

  • 五感法寫景,景仿如眼前 ——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與優秀作文為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領略景色描寫之妙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描繪作者童年時期私塾生活的經典名篇,當中有一段景物描寫寫出了私塾生活的無限趣味,這段描寫作為五感寫作的經典佳句、佳段,即使時光已過幾十年,如今讀來依然有著別樣的風趣,景色更是仿如眼前。其一,視覺充滿美感。在作者的筆下,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都充滿了五光十色的生活味兒。從視覺的角度看,紅色代表熱烈,綠色代表平靜,這不就是私塾生活的兩個極端表現——上課時安靜聽講,下課時活潑奔

    課外語文 2023年1期2023-02-06

  • 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空間美育想象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聚焦于回憶的空間,展開了對空間的文化構建,其文化內蘊為當下作品解讀提供了一個新方向。正如錢理群先生所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正是一個兒童的成長,究竟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空間?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的問題”[2]。魯迅筆下的回憶,不僅為兒童描摹了一種獨特的成長空間,還給成年人提供了一種新的精神動力。散文中的文化內涵,將在空間敘事學理論下得到闡釋。而空間的文化內涵,不只是對“政治魯迅像”[3]的反撥,更是對中小學空間美育的新嘗試。一、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 2022年1期2022-11-25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本賞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1926年魯迅先生被迫南下,到了廈門不久后創作的一篇關于幼年美好往事的回憶性散文。當時,作者處于輾轉流徙的現狀,其內心十分孤寂、苦悶。為了在生活紛擾中尋得一絲閑靜,作者憑借著年少的回憶,打開了心靈創作之門,暫時揮去了現實生活中的愁苦,以尋求心靈的一些安慰。作者以如詩的筆觸、嫻熟的語言技巧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個有趣、充滿回憶的童心世界。一、整體感知,情趣向往魯迅先生筆下的散文作品并不多,但是每一篇都會令讀者陷入深思,使人感受到其中的人文

    語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5期2022-05-30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兩種教育情景的啟發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精細地描述了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中所描寫的兩種不同教育情景在當前依然存在,其中百草園就像是令人輕松愉悅的游樂場,而三味書屋則是嚴格正規的課堂。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情景對少年兒童的成長均有幫助,值得當前的教育工作者深思,并從中尋求啟發。本文主要分析了這兩種不同教育情景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以及給當前語文教學帶來的啟發與幫助。一、百草園:少年兒童成長的天然游樂園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是其童年時期的樂園,在這里沒有教師,也沒有

    語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情感結構與多重轉換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主體跳躍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并發表于1926年10 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19期。如果我們從整體的角度閱讀《朝花夕拾》,不難發現魯迅在其中灌注了相當多的暖色,而這種精神升華與情感流露不只是一種自我撫慰,而且也可能是一種極具代表性的關于中華民族的文化隱喻。當然,對于魯迅來說,最直接的首先是一種自我安撫,“在這個意義上……《朝花夕拾》是魯迅的‘安魂曲’。許多人在《朝花夕拾》里所感受到的是在魯迅其他作品中不容易見到的溫馨、慈愛,或者像我曾經說過的,是魯迅心靈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2期2022-03-18

  • 幽默中看智慧,趣聞里見真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本解讀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這部散文集創作于1926年,是魯迅唯一一部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后更名為《朝花夕拾》。一朝一夕,顧名思義,從年少的時光中拾取美麗的光影,在晚年的時候進行回味品析。這本回憶散文從多個角度記敘了魯迅先生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生活,這里有他在故鄉紹興生活的片段,有他輾轉南京出國留學的經歷,整本書為我們描繪了舊中國的各種生活現象,如實記錄自己在茫茫黑夜中求索并最終長大成人的歷程,并誠摯地寫下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

    語文天地 2022年6期2022-03-17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兩種教育情景的啟發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精細地描述了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中所描寫的兩種不同教育情景在當前依然存在,其中百草園就像是令人輕松愉悅的游樂場,而三味書屋則是嚴格正規的課堂。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情景對少年兒童的成長均有幫助,值得當前的教育工作者深思,并從中尋求啟發。本文主要分析了這兩種不同教育情景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以及給當前語文教學帶來的啟發與幫助。一、百草園:少年兒童成長的天然游樂園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是其童年時期的樂園,在這里沒有教師,也沒有

    語文天地 2022年10期2022-03-17

  • 從單篇閱讀到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朝花夕拾》為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統編版教材七年級第三單元里的精讀課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同學們對文中魯迅先生快樂有趣的童年生活非常感興趣。雖然現在的孩子們很少再能見到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輕捷的叫天子、肥胖的黃蜂等,但他們對園中的景物非常向往,至于美女蛇的故事、園中雪天捕鳥,孩子們更是覺得神秘異常,好奇心十足。哪怕是魯迅進入三味書屋學習的那一段,孩子們也是興趣盎然,模仿老先生搖頭晃腦讀書,談論魯迅逃課進后院摘梅花,等等。孩子們的情緒感染了筆者,趁著孩子們

    小學生學習指導(當代教科研) 2022年6期2022-02-09

  • 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思想價值引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思想價值引導存在不同論調,文章從學生成長的角度,客觀分析這篇文章的思想價值,指出語文教學應結合文章的特點,合理引導學生,依照個人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培養學生,堅持立德樹人的目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娟P鍵詞】語文;教學;思想價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家喻戶曉的教學名篇,是語文教學的典范作品。但對于作品三味書屋部分的思想價值引導卻有著不同論調。早些年的教學把思想價值定位為“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后來去掉這方面的定位,讓學生交流討論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42期2021-12-23

  • 人生第一次轉折:從玩童到學童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優美散文,對其主題一直存有分歧,主要圍繞是否在于“揭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而展開。筆者查閱資料后,對其主題有了新的見解——這是人生第一次重要轉折:從玩童到學童。關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主題 ?探討魯迅先生的優美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歷來都被各種版本的教材選入了初中課文??墒?,對這篇散文的主題卻存有分歧,主要圍繞是否在于“揭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而展開。早年曾在北師大和南開大學任教的李何林先生(1904—1988)認為:

    學校教育研究 2021年19期2021-12-10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魏明霞一、教學目標知識和能力目標:引導學生結合以往的學習經驗掌握“攢、拗、確鑿、輕捷”等字、詞的讀音,了解它們的意思,能夠自主完成近義詞、反義詞的學習和辨析;能夠應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學習文本的寫作背景,對文本呈現的情感和態度有初步的了解;能夠掌握文本框架,通過分析文本的內容走進魯迅的童年,了解他成長的這段過程。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習,掌握寫景狀物的方法,可以將這種方法應用于寫作中;能夠應用簡練、生動的語言來描述人、事、景,增強文本描述的畫面感;能夠將文本傳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21年9期2021-10-14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兩種教育情景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可謂是百讀不厭的經典作品,在這篇散文中,魯迅先生深情地回憶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從教育的角度看,他筆下本真的童年生活背后也折射出對教育方式的探索,每個人的一生大概都有“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兩種教育情景,百草園是天然的游樂場,它能激發一個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三味書屋則是正規的課堂,它能使人得到系統的文化的熏陶。仔細分析“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兩種教育情景,對語文教學和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一.天然游樂場:百草園“百草園”是小魯迅的

    文學教育 2021年9期2021-09-27

  • 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探討寫作訓練方法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探討寫作訓練的方法,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一、學習景物描寫技巧初中生閱讀量有限,在對景物進行細節描寫的時候,往往會受到自身語言應用能力的限制,很難將景物的細節之處描寫出來,景物描寫便成為了讓初中生較為頭疼的問題。而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有大量精彩的景物描寫,教師可以將其作為范文,引導學生反復研讀文中景物描寫的內容,學會抓住景物的特征,掌握基本的景物描寫方法。首先,作者描寫百草園的景物時,抓住了景物的特征,用詞生動準確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響樂 2021年3期2021-09-13

  • 新課改視野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的進展與問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為一篇經典名作,被收入部編版、蘇教版、北師大版、語文版初中教材以及滬教版小學教材之中。除語文版初中語文教材以外,其他版本的語文教材都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放在單元之首的顯著位置。自新課改以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展如何,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改進措施?基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筆者收集了12則具有代表性的課例(9篇教學設計、1篇課堂實錄和2篇說課稿),先從教材編排、教學目標預設、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運用四個

    讀寫月報(語文教育版) 2021年7期2021-09-07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幽默筆法探微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個很有意味的事情,開頭第一段作者就提到“百草園里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看來其實似有矛盾之處,但接下來從作者的描述:“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長吟的鳴蟬,……”我們就可以知道,原來這里除了野草還有這么多好玩的東西,有趣的事情。當然,如果是按照我們現在的思維仍是很難理解這其中的有趣之處,但只要一聯想到自己小時候老是跑到田間去玩,田里沒有什么可玩的,但我們卻能挖地瓜、摘果子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21年7期2021-08-27

  • 帶露的朝花,深情地追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進行文本解讀,揭示這篇回憶性散文的文本價值與教學價值,啟發學生閱讀此類文章的方法。[關鍵詞] 三層文本解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價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統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本文從釋義、解碼、評鑒三個層面對其進行文本解讀,助力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內涵、習得閱讀方法。一、文本釋義(一)內容概說這篇文章記敘了作者深深眷戀的百草園中天真爛漫、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以及三味書屋中貌似枯燥無味實則不乏樂趣的讀書生活,表達出豐

    中小學班主任 2021年14期2021-08-10

  • 巧設教學活動支架,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為例,探討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設計還原、勾連、質疑、探究系列活動支架,引領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讓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發展,進而提升個人思維品質的問題。關鍵詞:閱讀教學;思維提升;活動策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4-0187-0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93

    學周刊 2021年24期2021-08-09

  • “少講多引”閱讀教學策略的應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為例,論述“少講多引”策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建議教師通過預設閱讀任務、滲透閱讀思路、以問題導讀等具體方式,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娟P鍵詞】少講多引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閱讀教學【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21)13-0070-02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閱讀中能夠習得語文知識,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提升語用能力。課標要求,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語文閱讀活

    廣西教育·A版 2021年4期2021-07-06

  • 三代語文名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例縱向探微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選入各版初中語文教材的一篇經典敘事散文,上述三代語文名師皆執教過教材中的這篇經典選文,從他們不同的教學設計中可以發現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的轉變。一、三代語文名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例的共性(一)重視基于品味語句的理解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三位語文名師在執教時,教學目標中都包含以下內容:通過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品味課文中獨具特色的語言,學習其中動詞的選用、白描、抓住事物特征、詳略得當等寫作技巧;感受作者童年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生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期2021-03-11

  • 為朵“小花”入“樂園” ——解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童年生活的極好寫照,人們對這篇文章的主題歷來都有爭議,有人從魯迅的深刻思想內涵出發,認為這篇文章有反封建的思想在里面,批判了當時社會對兒童的摧殘,我認為這種說法過于勉強。對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寫作緣起和本意,魯迅有過明確的說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說道,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廈門這段時間寫的,在廣州編訂。其時正是魯迅生活中最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魯迅只能借回憶舊時的美好的事物,來排除目前的

    科學咨詢 2021年13期2021-01-02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2課時)課堂實錄
    ■曹津津一、教學目標及重難點1.閱讀承上啟下的過渡段,體會全文結構的精妙。2.了解魯迅先生兒時在三味書屋的學習情況和成長經歷,感受童真童趣。3.感受作者對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的向往與懷念,準確把握作品主題。二、教學流程師:上節課,我們隨著魯迅先生回到了他小時候玩耍的園子——百草園,同學們想想這座園子有哪些好玩、可玩的呀?生:雪地捕鳥。生:拔何首烏。生:吃又酸又甜的覆盆子。生:觀鳥,捉蟲?!瓗煟荷瞎澱n,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以“我的樂園——百草園”為主題,寫一

    初中生世界 2020年12期2020-12-18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精微設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層級閱讀理論;細膩描寫;多重對照;讀寫遷移【作者簡介】申煜,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初級中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論、初中語文教學?!净痦椖俊繃疑鐣茖W基金全國“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BHA17015)一、教學內容統編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9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二、教學目標1借助默讀,了解文章的結構、內容、情感。2評賞文章景物描寫的靈動、敘述語言的形象、對比設置的精準等寫作技巧,并嘗試用于寫作。三、三層設計

    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 2020年10期2020-11-28

  • 失“樂園”的慨嘆與自我的心理療治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會發現,文本是“我”在無聊、孤寂、郁悶的“現在”對“過去”生活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童年美好事件的有意識地“拾取”或構建,具有慨嘆失“樂園”美好經歷的不再,以及用美好回憶的文學敘事來慰藉自己苦悶、寂寞、痛苦的心靈,以實現自我內心“療治”的主題意義。關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敘事時間 主題闡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散文名篇,新中國成立后被收入在語文教材中。不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文章主題的闡釋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主要表現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0年14期2020-11-17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內容真實自然,貼近學生生活,長期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span class="hl">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先從作者在百草園的生活寫起,既描寫了勃勃生機的百草園,也講述了帶著神秘色彩的美女蛇的故事以及冬天里雪地捕鳥的經歷。接著,描寫了作者在三味書屋讀書的生活,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其當時所在私塾的某些狀況:先生知識淵博,教學認真,不太束縛也基本上不體罰學生;學生敬慕老師,學習認真,但也善于尋找讀書

    讀寫月報(語文教育版) 2020年8期2020-11-02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內容變化研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下簡稱《從》)以9次入選頻率,穩居人教版教科書散文選篇前列,其教學內容的發展具有連續性、內隱性、不確定性和增殖性。一、教學內容的嬗變軌跡語文教學內容的確定是以靜態的文選型教科書為依托,以編者的隱含意圖為線索,在師生交互作用的場域下動態生成的過程。語文教科書練習系統是教學內容預設的基本土壤,其流變直接影響著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呈現。(一)教材編制反映的教學內容演變結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第四學段閱讀教學目標和敘事性散文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20年9期2020-10-12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閱讀元素的挖掘與運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注意挖掘文中的閱讀元素,教給學生方法和技巧,掌握閱讀的要領。一、在“平衡應考”中,讓學生廣泛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出現了多達二三十種動植物的名稱。動物:蟬、黃蜂、云雀等,甚至傳說中的怪哉這蟲;植物:皂莢樹、桑葚、何首烏,等等。為什么少年魯迅知道那么多事物呢?據說,少年魯迅瞞著先生讀了:《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花鏡》《山海經》《毛詩品物圖考》等繪圖書籍??梢?,讀書出智慧,讀書出能力。以現代的眼光來審視魯迅小時候以讀書為主的學習

    語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9期2020-09-15

  • 魯迅文章生態與活性的魅力研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進行具體分析,闡述魯迅文章生態與活性魅力的具體表現。關鍵詞:魯迅文章;生態與活性;《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引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是魯迅先生在動蕩混亂的社會背景下創作出來的,文章內容主要是回望童年故鄉生活,文章的主題是對童年歡樂生活及故鄉風物的眷戀和不舍,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一、魯迅文章生態與活性的表現(一)魯迅文章自然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是文章描寫非常關鍵的寫作要素,自然環境的描寫能夠突顯任務形象的特征,還能夠增加讀者

    新教育論壇 2020年8期2020-09-10

  • 淺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寫景方法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其景物描寫精彩傳神、生動細膩,充滿了童趣美,能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下面,筆者就談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寫景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學習文中的寫景方法,并嘗試在寫作中運用。一、分類合理,景物出場有條不紊 這篇散文條理清晰,語言生動流暢,清新活潑。作者以時空為線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美好生活的回憶,表現了兒童熱愛自然,天真活潑、無憂無慮的心理,探求各種知識的廣泛的生活興趣,以及作者當時的童真童趣?!鞍俨輬@”

    語數外學習·初中版 2020年2期2020-09-10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及思考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的課堂學習就是遵循著系統性和層次性的統一。關鍵詞教學過程;層次性;《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童年生活中圖分類號:G642.1,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15-0150-01黃厚江老師說過:“每一個教學活動(都要有)教學價值和學習價值,每個教學活動之間應該具有內在的關聯和生長性?!蹦敲丛诮桃黄⑽牡倪^程中,該如何讓每個教學環節具有關聯和生長性呢?在執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過程中,筆者通過

    讀寫算 2020年15期2020-07-06

  • 用好教材經典,是打開寫作之門的金鑰匙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借鑒 寫作技巧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之一,是學生獲得寫作范例的唯一途徑。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主要在學校,所以必須在課堂的閱讀上多下功夫?,F在用的“統編本”初中語文教材,選編的都是通過專家精挑出來的文質兼美的文章,其中不少還是名家的經典之作。對于正在學習寫作的初中生而言,這些經典之作還是一個巨大的作文寶庫——不僅可以啟發學生的寫作靈感,提供豐富的作文素材,還可以從中借鑒實用的寫作技巧。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以教材作為依托,抓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20年13期2020-06-23

  • 統編本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注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注釋較人教版發生了一些變化,主要體現在注釋增刪調整、內容的完善以及注釋體現的時代性與規范性方面。統編本教材在尊重作品原著的前提下,既回歸到作品原文,又及時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使注釋內容與研究成果同步更新,提高了注釋的準確性和合理性,更好地發揮了注釋的助讀功能,有利于消除學生對該文理解方面的障礙,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意。關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統編本;人教版;注釋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

    西部學刊 2020年4期2020-05-13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策略改進研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文教學中,筆者反思目前存在的為梳理而梳理、以圖挈文法及比照式突出文章主題這三個突出問題,利用“從做中學”理論的有益啟示,從背景材料的選取、課前記錄與課上分享及課后閱讀與班會分享這幾個方面來談這一篇教讀課文的教學策略改進。關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做中學;教學策略改進【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1B-0097-03一提魯迅,我們就會本能地想到他的戰斗性與批判性,缺少這兩樣東西的魯迅

    內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1期2020-04-20

  • 初中語文文本細讀的策略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教學為例,論述文本細讀的策略,提出從讀真切、讀仔細、讀深刻三個方面引導學生感受文中蘊含的細膩情感,豐盈學生的內心世界,為他們的人生奠基?!娟P鍵詞】初中語文 文本細讀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2A-0066-02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是引領學生進行課文學習的燈塔,也是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理解情感主旨的鑰匙?!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廣西教育·A版 2020年2期2020-04-20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閱讀元素的挖掘與運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注意挖掘文中的閱讀元素,教給學生方法和技巧,掌握閱讀的要領。一、在“平衡應考”中,讓學生廣泛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出現了多達二三十種動植物的名稱。動物:蟬、黃蜂、云雀等,甚至傳說中的怪哉這蟲;植物:皂莢樹、桑葚、何首烏,等等。為什么少年魯迅知道那么多事物呢?據說,少年魯迅瞞著先生讀了:《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花鏡》《山海經》《毛詩品物圖考》等繪圖書籍??梢?,讀書出智慧,讀書出能力。以現代的眼光來審視魯迅小時候以讀書為主的學習

    語文天地 2020年26期2020-02-23

  • 談初中散文縱深化教學的方法 ——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分析縱深化教學的路徑。一、以學情為基礎準確切入無論是哪一種教學形式,學情都是教學的主要切入點。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曾說過,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效果的關鍵因素是“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教師應該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為基礎設計教學活動,落實教學活動。在初中散文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能夠從散文中獲取什么樣的信息、能夠讀懂散文中的哪些內容,這樣教師可以準確把握學情,掌握好教學的起點,明確教學的切入點,有利于縱深化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例如,

    語文天地 2020年5期2020-02-23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解讀史探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1931年首次入選中學語文教材。在過去的80多年間,該篇作為中學語文教材的經典篇目,歷來是一線語文教師的研讀名篇,其教學研究成果豐富。就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涉及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方式的革新和《朝花夕拾》的拓展閱讀,其中教學內容的選取和教學方式的革新屬于單篇教學解讀研究,《朝花夕拾》的拓展閱讀屬于整本書閱讀。以上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共時性的視角,就語文教育而言,共時性教學研究屬于微觀層面的研究。然而,隨著語文教育研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2期2020-01-18

  • 金色童年的回眸 ——重讀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處于獨特的地位:首先是寫作上地理位置的改變,《朝花夕拾》中的前5篇文章寫于北京,后5篇寫于廈門,小引及后序寫于廣東廣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正是魯迅廈門寫作的第1篇;其次,從寫作內容上看,不同于《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等懷人敘事類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憶及童年生活的一篇。相較于百草園而言,三味書屋看似壓抑兒童天性的一大場所,但仔細品讀之后會發現,它也正是和百草園同樣重要的活動場所。從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兩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20年12期2020-01-09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實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一同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走進他的百草園,走進他的三味書屋。(板書課題、作者。)師:同學們請看課題,大家能獲得哪些信息?生:“從……到……”,這是時間上的跨度。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是地點的轉變。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由小時候的玩耍狀態過渡到長大后的求學狀態。師:課題是文章的“眼睛”,讓我們既感知了文章的內容,也把握了文章的結構。因此,我們在學習一篇文章時,要學會從分析課題入手。這篇文章可以分成兩大部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學研究 2019年8期2019-11-05

  • 初中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方法探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其中的經典作品。這篇作品主要記敘了魯迅童年時期在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濃厚的童趣和對往事的懷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魯迅的作品一直被認為是最晦澀、最難懂的篇目,其獨特的文風和深邃的思想一直是學生理解的難點。通過正確的教學,讓學生深入地理解魯迅作品的藝術特點和思想內涵,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span class="hl">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作品中文學性與思想性并重的佳作,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重點。關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大眾科學·下旬 2019年5期2019-09-10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案例與評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章中主要是描寫魯迅兒時在百草園的生活樂趣,因此,主要是圖片導入,收集一些大自然的風景圖片提供給學生欣賞,以此來引導學生進入學習課堂。3.溫故而知新對課文中抓鳥的段落進行分析,主要是對描寫抓鳥的動詞進行分析,得出對語言的精準的運用,以此來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素養。4.合作研究用課文原文填空“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一段和“雪地捕鳥”一段。為后面體會描寫方法做準備。在使用填詞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經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明白

    語文天地·初中版 2019年4期2019-04-29

  • 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象聲號的修辭妙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人教版、蘇教版七年級下冊)中巧用象聲號(又稱曳引號)來描摹私塾先生壽鏡吾念書情景的范例:“先生自己也念書。后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了,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边@一段描寫雖用了語氣詞“呢”“噫”“嗬”來描摹先生讀書的語氣和腔調,但聲音的顫動延宕、抑揚變化,光靠這幾個語氣詞還無法完美表現。魯迅修改時,便在“千杯未醉嗬”增添了能活靈

    黑龍江教育·中學 2019年2期2019-03-30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看寫景類作文教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堂課,基本都能講到這篇文章中的寫景藝術,并且作為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但很少有老師能將文章中的寫景特色應用于寫景類作文教學之中。由于寫作不是專門開設的課程,是穿插在語文課程教學之中的,因而教師教學要注重閱讀講解與寫作相結合。目前語文教學里教材篇目講解落實在寫作方面時常一筆帶過,教師注重閱讀教學,忽略寫作教學。從課時安排上來看,語文課在初中一年級每天都至少有一節,但是作文課卻是兩周只有一次,時間為較長的兩個小時,習作課上教師進行簡要的理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2期2019-03-11

  • 關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主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主題一直是對封建私塾的批判,但也有另一種觀點是作者對兒時的美好回憶,不具有任何批判的性質。關鍵詞:文章主題;兒時回憶;《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的主題可謂是眾說紛紜。其中對百草園的認識可能并沒有多少不同意見,關鍵是對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的看法。對這個問題的探究,必須緊扣“先生”這個人物,因為他是三味書屋教學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書屋生活是“有趣”還是“乏味”,都是在他的直接作用下形成的,封建教育的反動性和現實性在

    新課程·中學 2019年12期2019-02-19

  • 三味書屋中的那位“先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本解讀的另一視角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為為數不多的先生回憶自己童年生活、學習的散文,記述了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天真爛漫、無拘無束的生活到三味書屋枯燥乏味但卻影響深遠的讀書生活的變化。對于這種變化,歷來解讀的角度各異,結果也不盡相同。這種多元性體現了文本解讀的多重視角。但對于教學來說,有一個視角卻不可忽視,那就是學生視角?;趯W生的視角,去解讀文本,應當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基礎。筆者在教學中,注意到學生對“三味書屋中的那位先生”饒有興趣,于是教材解析的起點就從此開始。一、先生

    中學語文 2019年33期2019-01-30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實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一同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走進他的百草園,走進他的三味書屋。(板書課題、作者。)師:同學們請看課題,大家能獲得哪些信息?生:“從……到……”,這是時間上的跨度。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是地點的轉變。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由小時候的玩耍狀態過渡到長大后的求學狀態。師:課題是文章的“眼睛”,讓我們既感知了文章的內容,也把握了文章的結構。因此,我們在學習一篇文章時,要學會從分析課題入手。這篇文章可以分成兩大部

    初中生世界 2019年32期2019-01-11

  • 小議象聲號的功能 ——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一個標點說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一處描寫三味書屋壽鏡吾老先生念書的情景。先生大聲朗讀了這么一段古文:“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边@段文字見諸于清代南菁書院刊行的 《清嘉集初編》(王先謙編)卷五《李克用置酒三垂崗賦》原文是這樣的:“玉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金叵羅,顛倒淋漓千杯未醉”。大家比較一下魯迅先生的文章和原文就會發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呢”、“噫”、“嗬”三個字原文中并沒有,是先生讀時加進去的語氣詞

    散文百家 2018年7期2018-11-15

  • 舊文教出新意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為例,試從長文短教激趣、美學角度感知、對比發現奧秘幾個角度來探討分析。關鍵詞:文本認知;思維革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由于初中生受詞匯、語言、生活經驗等因素的制約,對于一些經典作品他們不能完全理解其中豐富的內涵。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教學目標的引導,實現文本的無障礙理解,教師應當在心中有一個明確的教學引導思維路線,即首先以興趣帶入,接下來以美學呈現,最后進行拓展?,F筆者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長文為例,述說具體的

    語文教學之友 2018年5期2018-06-07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后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名篇,“人教版”教材每冊選一篇魯迅的文章,學生三年學下來,便給魯迅貼上了各種標簽:“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匕首”“投槍”“反封建斗士”等。我們更是在學生剛剛接觸魯迅及其作品時,就把所有能想到的人物標簽、作品標簽一股腦地先貼上,此謂“文學常識”。常識類的東西固然是要知道的,可是斷然不能用此常識去讀書。我曾經問學生,魯迅偉大在哪里,能夠熟背這些常識的學生卻啞口無言。所以,在準備這節課時,我盡量考慮如何直面文本,

    天津教育 2018年1期2018-06-05

  • 品味語言 凸顯“語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部分的教學片段為例,論述教師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領學生品味語言,凸顯“語用”。教師課前進行問卷調查,引出“如何突出重點”“應從何處落筆”以及“怎樣寫得生動”三個問題;課中,引導學生分別探究上述問題;課堂最后設置自主學習環節,引導學生品味重點段落并仿寫,學以致用,凸顯語文教學“語用”的特質?!娟P鍵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片段教學 語用【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3A-0084

    廣西教育·A版 2018年3期2018-05-29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失敗教學案例的反思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本單元說明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有幸福的回憶,美好的向往,也會有小小的煩惱。這個單元的文章,或記錄作者成長的足跡,或展示他人成長的歷程,都給我們以有益的啟迪。學習這個單元,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感情,注意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币?、案例簡介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本單元的所有課文我事先叫學生充分預習之后,再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并充分說明理由。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迅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8年3期2018-05-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