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一體

  • 土木工程學科前沿講座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原則構建了“多元一體”課程教學模式,將土木工程學科前沿講座課程中的多學科基本理論、研究前沿和研究方法以及工程實踐等各部分內容看作一個整體,堅持“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采用多維互動式、多向拓展式、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學團隊式、討論式Seminar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等多元教學模式,充分激發研究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采取多元立體化評價考核模式,系統客觀地評價研究生的學習情況,這樣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強化了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總結回顧土木工程學科前

    大學教育 2023年5期2023-07-28

  • 借鑒融合與認同:“多元一體”視域下構建西北傳統音樂文化新生態研究
    樂文化形成“多元一體”的發展格局;進而逐漸縮小不同地區各少數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使其認同相一,反映共有的民族精神,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適應于新時代西北地區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的新生態?!娟P鍵詞】“多元一體”;西北傳統音樂文化;構建新生態【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8—123—04生態是生物之間和生物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與環境緊密相關。從音樂文化的角度來看是指地域與本體以及人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8期2023-07-12

  • 黃河中上游民歌的交融特點與文化內涵
    文化通道 ?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3)02-0071-05費孝通先生于20世紀80年代在闡述“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理論時,提出了“民族走廊”的概念。民族走廊指的是民族或族群長期沿著一定的自然環境,如山脈和河流向外流動和遷徙的路線。黃河發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脈,最終于山東墾利縣注入渤海。根據黃河流經地形區的地形特點和河道水文等情況,將黃河劃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段。黃河上游流經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

    藝術評鑒 2023年2期2023-06-21

  •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理解和認識
    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1.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基本內涵:(1)中華民族是包括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民族實體,這56個民族相互依存、統一而不可分割。他們擁有高度的民族認同意識,即共休戚、共存亡、共榮辱、共命運的感情和道義。在這個多元一體格局中,56個民族是基層,中華民族是高層。(2)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經歷了一個從分散的多元到一體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漢族起到了一個凝聚核心的作用。漢族把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23年19期2023-06-08

  • 中國現代設計審美體系建構研究
    民 現代性 多元一體一、為何建構中國現代設計審美體系(一)問題緣起隨著中國科技和經濟的成就日盛,國際文化競爭加劇,中國當代文化體系建構之不足已愈發明顯。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師正陷入文化迷茫,設計表達和評價方式的混亂是最直白的表現。電視節目中鄉村空巢老人住宅的改造成果、所謂“瞇瞇眼”現象等都引發了輿論熱潮,各種媒體討論大多未找到根本問題,甚至在模糊焦點?,F代中國的“大文科”的內容體系和價值觀念一直未能建構完成;相應的,中國現代設計的價值觀念、審美觀念也一直不清

    設計 2023年10期2023-05-30

  • 嵌入與融合:“多元一體”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創新研究 ——以河北省H大學社會工作實務教學為例
    踐相融合的“多元一體”社會工作實踐教學創新模式。一、社會工作實踐教學現狀與問題社會工作是一門實務性非常強的專業,只有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才能將理論知識內化為熟練的技巧,并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過去在教學實踐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實踐教學平臺單一、資源匱乏,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實踐內容與就業能力及職業素養塑造不相匹配、專業認可度或專業認同低”等系列問題。目前,從學生的培養機制與課程實踐體系來看,仍待進一步深化改革,從深度和廣度上切實達成理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2年22期2023-01-11

  • 三種進化模式:中國早期國家起源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進化模式;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K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0292(2022)01-0126-07[收稿日期]2021-11-10[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村落發展史(多卷本)”(19ZD191)[作者簡介]冉博文,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吳燦,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 中國早期國家的起源與形成過

    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2年1期2022-06-03

  • 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發展及實踐要求
    ]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民族,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經歷了從自在到自覺、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其核心是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和合凝一的狀態,又是各民族間彼此互動交往趨于緊密的過程,在思想上要樹立多元一體的觀念,在心理上要有“五個認同”意識,在發展上要著眼于夯實物質基礎,在制度上要有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做保障,這樣才能在實踐中鞏固鑄牢效果、增強鑄牢意識。[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多元一體;“五個認同”;民族復興[中圖分類

    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2022年8期2022-05-30

  • 積極構建“多元一體”勞動教育新生態
    推動小學生“多元一體”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構,努力嘗試將基于日常經驗的生產勞動與學科融通的智能化勞動知識相結合,通過較為完善、系統的課程體系建構,找到多維互動的有效銜接點,從而促進學生勞動素養的提升。一、創生課程體系,打造勞動教育新課堂1. 校本課程強化學校立足特色發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將勞動教育貫穿于學校德育全過程。結合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及個性成長需求,積極開發了內容豐富、系統完善的勞動教育校本教材。低年級從校內最簡單常見的擦黑板、掃地入手,聚

    新校園 2022年3期2022-03-29

  • 從“民族平等”到“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國共產黨民族觀的百年演變歷程
    華民族具有“多元一體”的獨特意蘊,如何正確對待多元性與統一性的關系是構建中華民族認同的關鍵。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便重視構建中華民族認同。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把“民族平等”作為自身民族觀的核心理念??谷諔馉幈l后,凝聚中華民族認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中國共產黨民族觀的闡述重點。新中國成立后,實施民族差別化發展政策,推動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民族工作的重心。面對十八大以來的新形勢新任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中國共產黨民族觀的最新成果。通過百年來的

    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17

  • 民間信仰文化認同與族際互動
    “家西番”;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B9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2)04-0030-05灶神,民間俗稱為灶王、灶王爺、灶君,鍋灶神君,灶公灶母、灶家娘娘,“司命真君”“九天東廚煙主”“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護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稱為“灶王爺”,全銜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廚房之神。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為“大通”),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大通歷來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

    西部學刊 2022年4期2022-03-04

  •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視域下的少數民族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多元一體”巴人聚居地位于貴州紫云縣的西北方向,北鄰安順市西秀區、西與鎮寧縣交界,屬紫云自治縣貓營鎮牛角井村,距離紫云縣城36公里。坐落在地勢險要、高海拔的大山之中。巴人生活的物質條件并不豐饒,文化程度不高,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貧困村,但卻有著較豐富的精神文明,他們深信自己就是夜郎王后裔,自稱“蒙正”,意為“遺留下來的民族”。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特殊的歷史背景、獨特的服飾、樸素的禮儀和規矩,形成了獨具本民族符號的巴文化。不管山外世事如何變化,巴人

    文學天地 2022年1期2022-03-03

  • 多元一體”與“多源一體”辨析
    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對這一歷史與現實加以概括。這一原創性社會發展理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此筆者嘗試提出一個問題:在進一步研究中,我們可否將“中華文明格局”的定義,由“多元一體”調整為“多源一體”?“元”和“源”一字之差,相去甚遠,有必要認真辨析。第一,從中華文明發展路向的考古實證來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秉持多學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圍繞公元前3500年到前1500年期間的多處遺址及周邊的聚落群開展大規??脊耪{查,在此基礎上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仔細辨

    文史哲 2022年6期2022-02-24

  • 赤峰古代民族考
    實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發展軌跡。關鍵詞:赤峰;古代民族;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K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2)01-0001-10赤峰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不同的歷史時段,諸多少數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使赤峰地區的文化發展、經濟類型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這些民族群落也為赤峰地區的社會發展做出了各自的貢獻,他們共同書寫了赤峰地區豐富燦爛的歷史。其中,匈奴族、鮮卑族、契丹族和蒙古族等民族都曾建立起強大的地方政權,從而對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02-14

  • 誰之“非遺”,何種展示
    方中心主義;多元一體隨著中國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國,“非遺”展覽日益成為我國藝術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等文博場館的重要項目,這無疑是我國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的體現。但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到,進入到公眾視野的“非遺”展大多仍以傳統的藝術作品展示的方式為主,即便是新興的“非遺”博物館,其展示背后隱含的邏輯無非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把“非遺”等同于藝術作品,每件單獨陳列,甚至將特別精美者置于單獨的櫥柜中和聚光燈下予以突出,作品說明也如藝術作品的說明一樣,強調其工藝之精湛

    美術界 2022年1期2022-02-05

  • 介于文本與史實之間:鸞鳥神話的多元一體認知
    傳承演變過程多元一體的內在特點,繼而為鸞鳥神話研究提供可行性的借鑒?!娟P鍵詞】 文本;史實;鸞鳥神話;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K24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01-0051-03“神話的歷史化”與“歷史的神話化”成了傳世文獻中極為明顯的特點。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強行介入,使得原本就比較模糊的文獻史料變得“失真”。但是,在經過對“鸞鳥神話”進行文本和史實分析后,發現

    今古文創 2022年1期2022-02-03

  • 雙重語境下的“多元一體”格局理論與悖論性的民族主義文本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以下簡稱“費文”)自1988 年演講以來,在國內外學界引起了極大學術反響?!百M文”事實上已成了當代中國研究中國民族關系的經典文本,“多元一體”的多層次民族認同理論被歸納為一種結構論。①然而, 國內學界真正對這一經典文本的深入分析比較少見。王銘銘認為,“費文”是一部多元混雜的中國史, 它以更為歷史的方式繼續吳文藻提出的民族與國家不對稱的理論, 旨在強調中國是一個超民族的“民族”、超文化的“文化”?!百M文”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2021-12-31

  • 中國民族音樂“多元一體”特征研究
    出民族音樂“多元一體”的共性特征。關鍵詞:中國民族音樂? “多元一體”? 撒拉族“花兒”? 侗族大歌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8-0029-06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體”理論,對中華民族的結構認知具有重大的啟示意義。民族音樂作為民族文化的外顯形式,突出地反映了“多元一體”的特征。一、民族音樂“多元一體”相關研究1988年,費孝通先生提出“多元一體”的概念:我國56個民族是基層,匯聚而成的中華民族是高層,

    藝術評鑒 2021年18期2021-10-21

  • 多元一體視角下的寧夏博物館石刻史書展廳設計研究
    篇章相吻合,多元一體共同營造生動有趣的博物館展陳空間,進而傳承好中國文化。關鍵詞:多元一體;寧夏博物館;展陳設計基金項目:本文系寧夏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多元一體視角下的寧夏博物館設計研究”(SK18014)研究成果。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

    美與時代·上 2021年8期2021-09-16

  • 面向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多元一體”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動為補充的“多元一體”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自身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得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可,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實現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關鍵詞:多元一體;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164(2021)05-0097-03基金項目:附件省教育廳中青年課題“獨立學院轉型背景下‘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研究”(項目編號:JAS180917)。人才培養是高等院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任務

    大學·社會科學 2021年2期2021-09-10

  • 內蒙古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過程中的歷史貢獻
    站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歷史的宏大背景中,對內蒙古歷史的總體特征和基本內涵進行了高度概括,對其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過程中的歷史貢獻進行了總結論述,文章主要的主題和視角是內蒙古區域史。第二篇來自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草原文化研究所康建國撰寫的《內蒙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思考——以內蒙古“沿黃河區域文化帶”的構建為例》,文章立足于地域文化視角,以作者承擔的《內蒙古黃河區域文化研究》項目為思考重心,對內蒙古地區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了文化學視角的闡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09-10

  • 多元一體”民族格局與蒙漢音樂交流(上) ——試論蒙漢民歌中的同宗曲調與同類曲調
    烏蘭杰(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100081)蒙古族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漫長的歷史歲月里,不斷地向鄰近民族學習。蒙古人曾先后拜維吾爾族、漢族、藏族等兄弟民族為師,吸收借鑒這些民族的先進文化,其中包括音樂在內。誠然,蒙漢兩個民族之間的音樂交流是多方面的,但從其深度和廣度來看,民歌交流則是最主要的音樂交流,帶有長期性和根本性。1998年,馮光鈺先生出版《中國同宗民歌》一書,率先提出同宗民歌這一概念,并得到音樂理論界的認可。所謂同宗民歌,指的是一些優秀民歌或民歌曲

    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 2021年2期2021-07-16

  • 近三十年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研究概況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的重要論述,這一理論成果全面概括和總結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在學術界影響甚遠。近三十年來,學術界關于“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研究成果頗多,研究角度也呈現多元化特點。文章圍繞“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就學術界近三十年來對這一理論的研究進行梳理,力求探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研究的更大空間。關鍵詞: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綜述中圖分類號:D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1)03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07-06

  • 新時代“五位一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探究
    數民族地區;多元一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圖分類號:C9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21)03-0010-11中國是一個從未中斷文明的古老國家,幾千年來各民族不斷溝通、交流、融合、文化碰撞、經濟互助,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即共同的地域、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記憶、共同的現實利益、共同的未來命運,將不同民族的人們緊密的聯系在一起。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談會上,首次提出“要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學刊 2021年3期2021-05-28

  • 多元一體格局視角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設
    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的肯定與升華,也是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重大創新。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我國需團結和凝聚各族力量,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法治等方面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詞]多元一體? 中華民族共同體? 民族團結[中圖分類號]D8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4245(2021)06-0016-05DOI:10.

    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 2021年6期2021-04-01

  • 提煉學習主旨,把握關鍵問題:“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教學設計
    ,百家爭鳴,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457-6241(2021)01-0017-05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絕不是取決于現成的歷史結論的記憶,而是要在解決學習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歷史,在說明自己對學習問題的看法中解釋歷史。①這就指導我們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史料為依托;在教學實施中,要以問題為引領;在教學評價中,考查學生獨立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歷史學科就是在依托史料探尋歷史真相的過程中,把一個又一個具體的問題聯系起來分析,逐步總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21年1期2021-02-21

  • 多元一體視閾下的“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教學設計
    摘 要 多元一體是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從新石器中期以來,這一特征就基本形成。本課圍繞“多元一體”展開教學,聚焦不同時期“體”的不同特征。從新石器中期到夏建立,這個“體”指的是共同的文化圈;夏商周時期,“體”指的是共同的王朝。王朝意義的多元時期,夏商和西周又有不同的“體”,夏商時期的“體”主要是通過內外服制度體現,西周時期的“體”主要是通過宗法分封制體現。關鍵詞 大概念,中華文明,早期國家,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457-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21年1期2021-02-21

  • 先秦歷史若干問題分析與教學建議
    、土地制度、多元一體格局、王官之學、王權和禮等一系列問題都和族關系密切。歷史教學可從宏觀處著眼,凸顯先秦制度文化在中華文明演進過程中的源頭地位,發揮好歷史碎片的大作用,這樣能較好地呈現中國歷史發展的獨特路徑。關鍵詞 早期國家,土地制度,多元一體,百家爭鳴,禮中圖分類號 K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457-6241(2021)01-0003-07統編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中第一單元為“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到秦漢大一統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把漫長的先秦歷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21年1期2021-02-21

  • 多元一體”視域下北魏宮廷音樂研究
    研究,提出了多元一體思想。中華民族“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雹僦腥A民族由多元走向一體,經過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不同民族的文化,借助民族融合的橋梁,也走出了多元一體民族文化融合的道路。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北方諸少數民族向華夏族群,逐漸靠攏的潮流,其中尤以拓跋鮮卑為甚。拓跋鮮卑源自大興安嶺呼盟阿里河鎮嘎仙洞,經過300余年

    黃河之聲 2020年18期2021-01-29

  •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歷史條件
    要】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有獨特的歷史條件。分析這些形成條件,需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入手,對“多元”和“一體”兩個方面展開深入地分析。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條件,既包括了作為多元基礎的各民族歷史文化的存在,也包括了構成一體的中華民族的初步形成和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娟P鍵詞】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歷史唯物主義【作 者】高永久,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南開大學-太和智庫邊疆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子曦,南開大學-太和智庫邊疆發

    廣西民族研究 2020年5期2020-12-28

  • 部編版教材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改進策略研究
    調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與時俱進地體現國家意志的特點。為了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初中歷史教學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基于此,教師需要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唯物史觀一以貫之歷史事實的闡述;強調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與時俱進體現國家意志;把握橫縱線,引導學生條理性認識歷史;講述史實時注意時空特征,明確因果聯系;借助圖片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鏈接古詩古文,實現學科之間彼此助力;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關鍵詞:唯物史觀;多元一體;橫縱線;

    考試周刊 2020年95期2020-12-23

  • 秉持“多元一體”原則推進“目標管理”實踐 ——小學教科研管理策略探析
    □聞丹靜在學校教學管理中,校本教科研是重要的內容。如何提升教科研水平,推動教學良性發展,是學校教學管理者需要直面的課題。一、完善機制,調動教師教科研熱情教師不僅是校本教科研的關鍵因素,而且是教育教學的主體,因此成功地調動教師參與教科研的主動性,是學校教科研順利推進的基本條件。為了進一步地激活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學校需要對相關教育教學機制做出完善處理,以及需要對教師開展教育觀的教育,特別是需要通過系統學習和培訓,讓更多教師獲取前沿教育理念,并且在教學實踐

    中小學校長 2020年10期2020-12-18

  • 多元一體”音樂師范生實踐能力養成路徑探索
    ,可以采取“多元一體”的模式,以校內課程為內核,“朋輩教育”“三大賽事”為輔助。以校外實踐活動為外延,將“農村支教”“三下鄉”結合多元的見習、實習模式,使音樂師范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關鍵詞:音樂師范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34-0134-04Abstract: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music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高教學刊 2020年34期2020-12-15

  • 為什么說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一,多民族,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7-6241(2020)21-0021-09這是一個來自初一學生的問題:“說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為什么更早的夏商周沒有這樣的稱謂呢?”這個問題實際上是“為什么我們認為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它關系到國家的起源和“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的認同問題,在此基礎上建構秦的統一對中國歷史發展、中華民族認同的影響和意義的認識,從而發現秦的統一是中華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20年11期2020-12-07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管窺
    共同體意識;多元一體;民族觀基金項目:新時期研究生第二課堂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證研究一、概念與理論淵源(一)概念溯源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9月28日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作出重要講話。而后,習主席又在一些其他公開場合使用了“中華民族”及“中華民族共同體”等相關表述。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隨后將其寫入修改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這表明了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背景下,黨和國家對新時代民族關

    時代人物 2020年24期2020-11-28

  • 華夏族的形成與發展探微
    民族交融 多元一體 民族認同《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要求:“認識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睂χ腥A民族的形成,初中歷史教材并沒有專門介紹,只是在介紹部落聯盟這一知識點時提到,炎黃“這一部落聯盟以后逐漸形成華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其形成與發展的過程散布于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從夏朝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史實中。然而,作為中華民族前身的華夏族,其形成與

    教育研究與評論(課堂觀察) 2020年4期2020-11-02

  • 多元一體視角下的西北民族研究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西北;民族研究中國自古即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現今的中國也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國家。民族融合是民族關系史的主要內容,古代民族之間的關系主要分戰與和,無論戰還和任何時期民族融合都是存在的,只是民族之間的戰爭和爭奪往往會加劇民族的融合。西北自古以來就是各民族頻繁交替居住和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歷史上很多強大的少民族政權或發跡于西北,或在此建立割據政權,是歷代中原王朝經略周邊少數民族的首要區域。時至今日,西北地區仍是我國多民族雜居,各民族文

    文存閱刊 2020年6期2020-10-21

  • 廣府音樂文化“多元一體”傳承教育實踐研究
    府音樂文化“多元一體”創新傳承教學模式,構建并實施多元一體融合發展的獨具地域文化特征的“廣府音樂文化”課程體系。發揮廣府音樂的藝術魅力,借助教育、社區、活動等有效媒介,形成音樂教育與本土音樂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把廣府音樂文化進校園作為一種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契機,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的培育方式,從廣府地方特色資源開發、廣府音樂文化特色課堂教學與課外拓展三個維度進行多元化的探索實踐,不斷開拓廣府音樂文化傳承教育的新局面。一、廣府音樂文化傳承教育的背景與意義廣府音樂以

    北方音樂 2020年16期2020-09-27

  • 略談清代云南釋奠禮樂研究的當下意義與價值
    中華音樂文化多元一體格局如何形成、如何發展的生動例證。[關鍵詞]釋奠禮樂;多元一體;文化符號;中國之“心”一、什么是“釋奠禮樂”?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了解的讀者都知道,清代的釋奠禮樂,就是一般所說的“祭孔禮樂”“孔廟禮樂”。但為什么《清代云南釋奠禮樂研究——以大理、臨安及麗江地區為例子》(以下簡稱《釋奠禮樂》)不直稱“祭孔儀式”或“祭孔禮樂”?其實,這是經過一番認真考慮的?!掇o?!愤@樣解釋“釋奠”:古代學校的一種典禮,陳設酒食以祭奠先圣先師?!抖Y記·文王世

    藝術學研究 2020年2期2020-07-06

  • 多民族視角下的中國儺文化
    ;中華美學;多元一體;一體多元中圖分類號:J8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444X(2020)02-0018-09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b.2020.02.003A Study on Chinese Nuo Culture from a Multinational PerspectiveLI Xianglin(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Sichua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20年2期2020-04-17

  • 統編高中歷史教材“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教學設計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國家治理,文明發展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0457-6241(2020)05-0011-092017年,教育部啟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統編工作。從2019年9月起,高中三科統編教材開始在部分省市正式投入使用。統編教材是國家事權、鑄魂工程,作為中學歷史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認真加以研究,努力吃透其編寫思想和設計意圖,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各欄目的功能,用活用好新教材。由此,我們嘗試設計了《中外歷史綱要》(上)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20年3期2020-04-05

  • 多元一體”格局下的中國少數民族民歌演唱與教學研究
    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的當代教學呈現及重要意義,對當下少數民族民歌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改革體系予以相關論述,深化學生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解與包容,重構他們對于族群歷史記憶與國家認同的集體觀念。[關鍵詞]多元一體;少數民族;民歌演唱;族群認同;教學改革中華民族音樂文化源遠流長,少數民族民歌是我國優秀傳統民族音樂文化資源寶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民族日常生活娛樂用以抒情達意的行為方式載體,也是族群歷史心性與記憶認同的有效符號表征。少數民族民歌的

    歌海 2020年1期2020-03-23

  • 從遼朝內民族交融看“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中華民族走向多元一體的過程呈動態發展,各民族并非彼此孤立、隔絕的個體,而是在經濟往來、文化交流中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聯系,眾民族圍繞漢族這一凝聚核心,在凝聚過程中既吸收其他民族特點,又保留本民族鮮明的民族風格,最終形成一體下的多元格局。遼朝作為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其境內所包含的數種民族在互動中不斷交融,成為多元一體格局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遼朝統治者為更好地處理境內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制定了相應的民族政策以維持治下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維護統治下各民族交流與融合,為

    泰山學院學報 2020年3期2020-01-09

  • 中國歷史演進的“走廊”與“廳堂”
    起源時就具有多元一體的先天基因;地理環境和宗法制則是中華文明延續的客觀和制度因素。中國古代史的分裂期越來越短,統一帝國的多元共生性越來越強,而民族融合是主旋律。培養中學生對于祖國統一的家國情懷需要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關鍵詞 統一,民族融合,多元一體,家國情懷統一是中國古代史演進的總趨勢。中華文明在起源時就具有多元一體的先天基因;地理環境和宗法制則是中華文明延續的客觀和制度因素。中國古代史的分裂期越來越短,統一帝國的多元共生性越來越強,而民族融合是主旋

    歷史教學·中學版 2020年12期2020-01-04

  • 多元一體
    展。關鍵詞:多元一體;文化認同;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多民族統一發展的基本國情,決定我國在建設、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應“將維護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視為各民族建設與發展的最高利益”、“加強中華民族共同意識的有效樹立,加快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而以“多元一體”為指導,在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實施認同教育,有利于中華民族共同意識的樹立,讓大學生成為改善民族問題的主力軍。一、掌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特征,明確文化認同教育重難點在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提升

    青年與社會 2019年33期2019-12-25

  • 西南聯大精神與北京大學
    在世界走向“多元一體化”的今天,西南聯大的合作精神、自己好也希望別人好的精神,更值得弘揚。關鍵詞:西南聯大精神;北京大學;多元一體;大同世界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以下簡稱“西南聯大”)是在抗日戰爭背景下形成的一所特別大學。在國破家亡的極端艱難環境下,西南聯大師生以天下國家為己任,懷著正義必勝、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肩負著對國家民族前途的崇高責任感,以“中興業,需人杰”自激自勵,團結合作,敬業求知,行大道,求真理,成就了人類教育史上的奇跡,引發了國內外的矚目和研究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10期2019-11-20

  •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辯證統一關系探討
    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1],是對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的集中闡述。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認識新時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辯證統一關系,可以深化對我國多民族大一統的基本國情的理解和對處理民族問題與做好民族工作依據的把握。一、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概念1990年5月17—19日,民族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以“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為中心議題展開討論,會議討論成果包括民族研究的新發展、對中華民族內涵與外延的探討、對中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9年10期2019-11-14

  • 中華民族歷史研究中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的四個問題
    諸如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凝聚力、新時期的民族關系等,仍有討論的空間。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中華民族各民族緊密團結、共同發展的主要原因。關鍵詞: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民族融合;民族觀中圖分類號:K20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9)08-0126-07民族史研究70年來,成績固然是可圈可點,但是有些問題仍需討論厘清,取得一致認識,比如中華民族多元一體

    中州學刊 2019年8期2019-10-11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屬性探析
    ;民族政策;多元一體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56個民族不斷進行經濟往來、文化交融、思想交鋒,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民族共同體。民族合力在共建中華民族和共享發展成果的過程中不斷增強。不難發現,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構在新時代背景下有其深刻的歷史邏輯、實踐意義和時代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盵1]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個方面的內在屬性,闡發了各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09-27

  • 多元一體”格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
    的發展史是“多元一體”的發展歷史。長期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政治上的統一為制度基礎、以經濟上的緊密聯系為物質基礎、以文化上的交流交融為思想基礎,在多元一體的格局下匯聚成了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凝聚民族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既需著眼于中華民族發展繁榮的現實需要,進一步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夯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又需在價值取向、文化基礎、物質條件、制度保障等四個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 2019年4期2019-09-10

  • 人工智能視角下計算機行業的發展趨勢研究
    ;人機交互;多元一體;人機矛盾中圖分類號: TP3?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9)16-0293-02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作為新型技術,人工智能在智能控制、自動規劃等方面的優勢較原來單純的計算機技術更為突出,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普及。人工智能在計算機中的運用不但能夠體現人類的智慧結晶,還能充分實現極高的社會價值和科學價值,大到國家科技、小到日常生活,人工智能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的生活越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9年16期2019-08-12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探索
    認同”。在“多元一體論”引起的學術熱點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提出具有豐富的理論背景,經濟全球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出的現實背景。我們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對黨員干部、宗教人士以及高校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培養一批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和民族工作隊伍。對少數民族群眾進行教育,培育各民族群眾的“五個認同”意識和提高他們團結統一的意識,從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多元一體

    青年時代 2019年12期2019-06-15

  • 民族融匯與中國歷史發展第二條基本線索論綱
    族攜手創造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及璀璨文明。元和清王朝的建立,反映了北方民族向中原內聚等歷史主動性和漢族、蒙古族、滿族輪流為天下主的趨勢。蒙古人、滿族人較多漢化與漢人不同程度地受蒙古或滿族文化影響,相互激蕩,構成了元、清兩代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基本風貌及走向?!把律街畱稹?,特別是清朝建立之后,的確已無漢族為首的大一統王朝。但元、清二王朝分別以“內蒙外漢”和“內漢外滿”君臨天下卻方興未艾。在中國的特定環境下社會經濟固然充當主要原動力或主線,同時還應格外重視民族融匯

    史學集刊 2019年1期2019-03-10

  •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理論與“和合”思想的內在理路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理論的提出,即體現為對傳統“和合”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傳統中國是一個重視“和合”思想的國度,在近代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華民族”的提出,成為“和合”人心、凝聚力量進而建構現代國家的思想基礎。進而,經由“中華民族是一個”的倡議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理論的提出,得到大多數中國人的心理認同。深究這一思想演變的內在理路,實則與中國人對“和”“合”以及“和合”的理解密切相關。一、“和合”思想的內涵及社會功用“和合”的思想傾向及思維模式由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19年4期2019-01-26

  • 新疆民間舞蹈文化形態初探
    基,也是中華多元一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它的認同也是各民族對自我文化之根的追溯,也是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認同,本文參照舞蹈學研究中對民間舞蹈文化類型的研究,從舞蹈存在的生態環境和生產方式對新疆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文化形態做一綜述,探索其深厚底蘊。關鍵詞:新疆? ?民間舞蹈? ?文化形態? ?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J7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23-00

    藝術評鑒 2019年23期2019-01-09

  • 正確認識“多元一體”是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
    摘 要】 “多元一體”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格局和特色,統一于中華文化發展史中。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可將“多元”與“一體”的內在關聯性分離開來,要防止求異性、狹隘性、淺表化三種錯誤傾向。正確認識“多元一體”,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更好地促進各民族文化認同和鞏固新時代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更好地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娟P鍵詞】 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費孝通在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經歷了由“自在民族實體”向“自覺的民族實體”的轉變,經歷了由華夏多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7期2018-10-20

  • 新中國少數民族題材美術創作的發展(1990-至今)
    ;美術創作;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J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067-01中國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形象中不可分割的元素。新中國的少數民族題材美術是研究中國文化多元轉型的重要視覺文本,其主動性的話語實踐不僅表現在文化圖像和文化形式的多樣化,也體現在文化價值觀和文化內涵的多元化,而這種實踐成果則形象的展示了中國近現代文化向多元一體的文化集體身份的轉化過程。1989年2月《中共中央關于進一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8年5期2018-07-23

  • 論中華民族的多元性與整體性
    逐漸形成了“多元一體”的發展格局?!娟P鍵詞】中華民族;多元性;整體性;多元一體【中圖分類號】C9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475(2018)003-0060-02各少數民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員,其形成、發展和歷史淵源不盡相同凸顯了中華民族“多元”的一面。同時,各民族之間鑒于戰爭、民族遷徙、通婚等多方面的需要,其交流交往交融的程度不斷深入,中華民族漸具“一體”的總體形態,“多元一體”格局逐漸顯現。一、中華民族的多元性多元性是中華

    世紀橋 2018年3期2018-07-04

  • 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古今對比
    ,洋為中用,多元一體,上下貫通”是當代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的整體框架,其中“古為今用”處于首要地位。雖然古今時代不同,文化資源的內容不同,價值目標具有差異,但是基本理念、結構、形式和方法存在許多相通之處。通過古今共有精神家園的系列對比,我們認為當代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構的基本路徑是一體化、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娟P鍵詞】共有精神家園;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多元一體;上下貫通【作 者】劉然,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哲學博士。北京,100081【

    廣西民族研究 2018年2期2018-06-13

  • 現代學徒制建構的實踐癥結及對策探析
    些問題,提出多元一體、協同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方式,對解決這些問題有著很好的實踐意義。[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多元一體;協同參與[中圖分類號]G717???????????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088-02近年來,在職業教育領域大力推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現代學徒制在逐漸展現其優勢與獨特魅力的條件下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在工業時代快速發展時期極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8年12期2018-06-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