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克白

  • 麥克白》的生態女性主義解讀
    【摘要】《麥克白》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本文以生態女性主義的視角對其重新解讀。戲劇在自然的妖魔化和女性的狂野化兩個方面,表現出自然與女性的本源同構關系;同時其對性別特質的區分與排斥、女性形象的背景化和對依賴性的否定,以及自然審美主體性的缺失,表現出壓迫同構性。戲劇中的荒原、雙性色彩又與生態女性主義相契合,為自然與女性的反抗提供思路?!娟P鍵詞】莎士比亞;《麥克白》;生態女性主義【中圖分類號】I56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今古文創 2023年45期2023-12-25

  •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論麥克白的弒君奪權
    思羽內容摘要:麥克白,莎士比亞四大著名悲劇之一。多年來人們將麥克白的“弒君奪權”歸咎于:赫卡忒的評價“為了一個剛愎自用、殘忍狂暴的人;他像所有的世人一樣,只知道自己的利益,一點不是對你們存著什么好意[1]”。一個權欲操縱的傀儡,然而誰又能真正了解麥克白的所感呢?他也曾迷茫與痛苦,他也曾陷入人生的兩難境地。文學創作是通過作家對社會生活的理解、反應、闡釋、而產生的。這創造是“透過生活真正的表層對社會生活內蘊做出藝術的揭示和表現?!鄙淘谶@里不僅僅是簡單給我們展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7期2023-08-08

  • 麥克白》中的悲劇根源及深層主題探析
    000)引言《麥克白》作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莎士比亞在這部作品中討論了悲劇的根源以及成因,向觀眾展現出優秀的性格悲劇和心理悲劇。通過曲折故事情節揭示出文藝復興末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激烈的矛盾,在物質生產獲得發展的同時,人類的精神也產生了攻擊性與掠奪性,因為貪婪而產生出種種悲劇,諷刺了人性中貪婪狡詐的陰暗面和人性的弱點。莎士比亞以麥克白的悲劇給讀者以警示,自我主義思想極端錯誤,只有堅守人性底線才能夠真正實現人生價值。一、《麥克白》中的悲劇故事情節(一)悲劇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5期2023-06-02

  • 論《麥克白》的批判現實意義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于1606年創作的悲劇。與莎士比亞早期(1590年—1600年)的劇作相比,該劇的主題有了較大轉變。在早期的劇作中,莎士比亞常宣揚人文主義思想,肯定個性解放。但是到了17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英國社會矛盾激化,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極大地敗壞了社會風氣。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理想被黑暗的社會現實擊碎,他痛感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于是這一時期(1601—1607年)莎士比亞轉向揭露和批判社會黑暗面?!?span class="hl">麥克白》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創作

    雨露風 2023年1期2023-05-30

  • 麥克白》,一段暗黑愛情
    烈方面占先;《麥克白》在想象的狂放和劇情進展迅速方面占先;《奧賽羅》在立意與有力的情感變換方面占先;《哈姆雷特》在思想和感情精致的發展方面占先?!薄?span class="hl">麥克白》是四大悲劇中篇幅最短的一部,從情節的緊張、推進的速度、恐怖氣氛的營造來看,在莎劇中無與倫比。在“戲劇性”這一點上,《麥克白》堪稱“情感最激烈、情節最集中,甚至可以說是一出最令人恐懼的悲劇”,是“莎士比亞對邪惡最深邃而成熟的想象”。1603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去世,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王位。他身兼

    環球人物 2022年18期2022-05-30

  • 概念隱喻對麥克白夫人身份的建構作用 ——基于語料庫的隱喻研究
    》《李爾王》《麥克白》,這四部戲劇被稱為莎翁的“四大悲劇”。其中,《麥克白》脫胎于《蘇格蘭編年史》中的故事,講述了身為人臣的麥克白受野心的驅使,弒君奪位,最終在折磨與煎熬中走向毀滅的故事。莎翁的戲劇以其極具個性的人物形象聞名世界,也正是有了這些鮮明且具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學界對莎翁著作的研究才層出不窮,使用概念隱喻理論研究莎翁戲劇便是其中的一部分。20世紀后半葉,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隱喻理論將隱喻研究轉向了認知層面,為文學作品的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22年4期2022-03-18

  • 傳統悲劇的當代新解 ——評倫敦阿爾梅達劇院版《麥克白的悲劇》
    的悲劇之一,《麥克白》歷來的改編版本不勝枚舉。同時,《麥克白》也以其中充斥超自然的因素、復雜的人物動機成為莎士比亞最難被重新詮釋的悲劇。2021年年末,英國倫敦北部的阿爾梅達劇院上演了南非導演法伯版本的《麥克白的悲劇》(The Tragedy of Macbeth),并通過流媒體平臺全球放映。其演員陣容十分強大,男女主角都是曾演過多部著名電影的好萊塢影星。其中,麥克白夫人由曾出演過《小婦人》《伯德小姐》《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女星西爾莎?羅南飾演,麥克白則由曾

    劇作家 2022年3期2022-02-08

  • 淺析《麥克白》中的秩序
    16033)《麥克白》是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創作成于1606 年,此時正處于文藝復興晚期,王權統治階級與資產階級及新貴族之間的暫時聯盟逐漸瓦解,導致社會矛盾深化,其政治和經濟形勢也日益惡化。這就導致了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不得不與政治和經濟的權力密切關聯,《麥克白》就明顯體現了當時社會通行的價值理念和意識形態——秩序。一、相信秩序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因此生活在莎士比亞時代的英國人在意識形態上帶有根深蒂固的托勒密宇宙思想。英語中的“宇宙”一詞是從希臘

    戲劇之家 2021年3期2021-11-14

  • 莎士比亞戲劇創作手法淺談 ——以《麥克白》為例
    義思想。其中《麥克白》作為四大悲劇之一,更是反映了莎士比亞作品中的藝術成就。下文將以《麥克白》為例,分析莎士比亞在戲劇上的創作手法。莎士比亞劇作中戲劇元素的運用在莎翁的劇本中,他多次運用女巫、鬼魂等戲劇元素,增加劇本中的神秘元素。女巫作為《麥克白》中起線索作用的人物,一直牽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女巫在劇本中共出現了四次,第一次是在戲劇的開場,給戲劇增加了一絲神秘的氛圍。第二次出場是在麥克白戰爭勝利歸來,三個女巫前去贊揚,并且開始了預言,此時女巫的話已經種在了

    聲屏世界 2021年7期2021-11-13

  • 淺析《麥克白》中畸形感情的毀滅
    張磊《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里面的人物形象性格復雜多變且均具悲劇性。除麥克白本身人物形象的悲劇性值得深思,莎翁塑造的麥克白夫人與麥克白這二者形象之間的相互呼應與極大的相似性也值得我們推敲,其二者感情線的悲劇從側面渲染著作品的悲劇色彩。本文將根據劇本的時間順序來闡述這場感情是如何從幸福美滿走向毀滅的。劇本里塑造的麥克白夫人(以下簡稱“夫人”)形象數百年來飽受爭議,有人說是她的自私與狠毒使麥克白走上不歸路,她是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也有人說她有著對麥克

    青年文學家 2021年26期2021-11-03

  • 命運之踵
    文 | 丘雪《麥克白》2015導演: 賈斯汀·庫澤爾編?。?托德·路易斯/雅各布·科斯考夫邁克爾·萊斯利/莎士比亞主演: 邁克爾·法斯賓德/瑪麗昂·歌迪亞帕迪·康斯戴恩/西恩·哈里斯從古希臘的神話、史詩開始,命運就以一個絕對的文學母題存在,它仿佛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漂浮在人類的頭頂,彰顯著人們對生命和存在的困惑。電影《麥克白》就是一部在欲望戰場上出演的命運悲劇,它精妙地平衡戲劇美學和電影美學,讓莎士比亞的經典悲劇在忠于原著時也呈現新質。它不是以我們熟悉的

    中國三峽 2020年6期2020-07-03

  • 麥克白的故事
    麥克白睜開眼,仿佛處于一片白霧之中,再細細一看,原來是一片高樹參天的森林。迎面走來的是那三個預示了他命運的輝煌高潮以及悲劇結局的女巫。麥克白憤怒地想要沖上前殺了她們,卻發現身上什么武器也沒有,腳也是光著的,身上只有包裹著自己身體的一件白色長袍。他想起來了,那場最后的戰爭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他已然是一個鬼魂了。想到這,他更憤怒了,他認為這個結局就是面前的三位女巫造成的,要不是她們三個在多次他思想動搖的時刻當著他的面保證了一次又一次他日后的美好生活,他怎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3-10

  • 麥克白的“虛無”:拉康視閾下的主體脫罪之辭
    eare)的《麥克白》(Macbeth)演繹了麥克白在聽信三女巫的預言后弒君當上國王,殺害班柯、麥克杜夫妻小,后又被馬爾康率大軍將其從王位拉下并被麥克杜夫砍下首級的悲劇。在對麥克白人物形象的評析中,有相當一部分評論者對麥克白報以同情,如威廉·海茲利特(William Hazlitt)就曾評論:“麥克白充滿了‘人類慈善的乳汁’,他坦率、喜歡交際、慷慨大方。他是讓大好機會、妻子的慫恿和預言的告知給引誘得犯罪的?!盵1]但是,在對麥克白進行拉康式的精神分析并以近

    昭通學院學報 2020年2期2020-02-24

  • 人格的三重崩塌——精神分析批評視角下的麥克白夫婦形象
    士比亞而言,《麥克白》無疑已將他心中最美好的東西——“人格”破壞殆盡。在從前的研究中,人們往往只看到麥克白如何從高貴走向卑劣,認為《麥克白》的價值在于展現命運的反復與人性的無常。然而,人性的轉變固然令人感嘆,其背后人格的摧毀卻更值得關注。下文對此進行詳細闡述。一、悲劇伊始,性別認同障礙的出現由于班柯的詳細描述,我們不難記住女巫們“女性+胡須”的顛覆性外貌。根據吳兆鳳的說法,麥克白和班柯之后都不約而同地稱呼女巫們為“Weyard Sisters”(奇怪的姐妹

    名作欣賞 2019年23期2019-09-27

  • 論《麥克白》的悲劇藝術
    0000)一、麥克白的性格悲劇——野心與善良的博弈麥克白是蘇格蘭的一員軍事大將,是一位有實力的野心家,為了實現預言當上國王不惜殺掉賢明的君主鄧肯,為了鞏固自己的王權而排除異己,濫殺無辜。麥克白最大的性格悲劇在于他自己內心是有善良的因子的,但是他的野心又戰勝了人性的善良的一面,導致了他后期的殺人成性。麥克白的最大的悲劇源于他自己的野心,而非其他。三女巫的話就像一個引子將他心里嗜血的野心引導了出來,他心里的那點作為人臣的良知已經在慢慢被對于權力的渴望占有,真正

    大眾文藝 2019年17期2019-07-14

  • 淺析麥克白的悲劇成因
    大悲劇之一,《麥克白》以其特有的陰沉而震撼的悲劇效果影響著讀者。其中的主人公麥克白,則用其跌宕起伏、血腥殘酷的一生,向人們呈現出一個被自己所陷的悲劇形象。許多學者從如人類學、接受美學及心理學等學科對其悲劇的內在成因進行過綜合探究。在本文中,筆者試從人物性格角度入手,去發掘其悲劇人生,揭示作為悲劇典型的麥克白和人類性格缺陷的相近之處。一、麥克白性格特點之——“不安分”不同于莎士比亞其他三部悲劇中的主人公,本身不壞但因為各種原因一步步被“命運”毀滅,麥克白是一

    名作欣賞 2019年24期2019-07-12

  • 麥克白夫人:盛開在地獄深淵的曼陀羅花
    高玉煥一.麥克白夫人與曼陀羅花千百年來,麥克白夫人一直被人們定義成慫恿丈夫麥克白弒君奪位的千古罪人。對于麥克白夫人的首次出場,莎士比亞并沒有著墨描寫她的外貌特征,而是以麥克白的來信作為表達的中心,我們無從知道她的外貌特征。但是麥克白在信中稱呼她為“我最親愛的人”還有后面拜見完國王鄧肯以后麥克白快馬飛奔回城堡來看,麥克白深愛自己的嬌妻,迫不及待地想要馬上見到她與她共享成功的喜悅。在國王鄧肯來訪并稱她為“尊敬的主婦”時,她回以溫婉的答復:“我們的犬馬微勞,即使

    文學教育 2018年23期2018-11-28

  • 淺析《麥克白》悲劇中的矛盾因素
    以莎士比亞的《麥克白》為例,本文認為,麥克白性格中的矛盾因素導致了他最后的垮臺,這也是他性格上的致命缺陷之一。一、客觀層面首先,在客觀層面上,麥克白最初的人物設定顯得十分出色,有著許多不同于普通人的特征。他是強大的,勇敢的,深受國王的信任。一方面這些人物光環塑造出了一個偉人的品格,使他在道德指導中獲得了崇高的聲譽;但另一方面,他們又保證了他有足夠的能力和競爭力去參加王位的游戲,并從道德的束縛中反叛一切。這種雙重性格屬性既有助于他的成就,也為他的苦難和悲劇埋

    北方文學 2018年21期2018-08-28

  • 論《麥克白》中女巫的存在意義
    獨立的女巫不是麥克白內心欲望、野心的人格化,是獨立存在的。因為她們的預言并不僅僅針對麥克白本人,而是針對所有世人,具有誘導作用,但不是主宰和支配,命運的決定權還是在麥克白本人。由于她們不完美的預言,促使麥克白不知道自己“命定”的悲慘結局,決定鋌而走險,所以具有愚弄和懲罰的味道。其一,是因為班柯也是能夠看見女巫們的,僅從這點就能排除這種夸大麥克白的主觀性的設想。其二,女巫曾預言麥克白會成為考特爵士,這是麥克白完全沒有想到的,就算麥克白內心有對權欲的野心,但此

    名作欣賞 2018年33期2018-07-13

  • 麥克白(節選)
    《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莎士比亞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9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第二幕第一場 殷佛納斯。堡中庭院仆人執火炬引班柯及弗里恩斯上。班柯 孩子,夜已經過了幾更了?弗里恩斯 月亮已經下去;我還沒有聽見打鐘。班柯 月亮是在十二點鐘下去的。弗里恩斯 我想不止十二點鐘了,父親。班柯 等一下,把我的劍拿著。天上也講究節儉,把燈燭一起熄滅了。把那個也拿著。催人入睡的疲倦,

    閱讀(書香天地) 2018年6期2018-05-14

  • 歌劇《麥克白》的故事(三)
    又一次應驗了:麥克白當上了蘇格蘭的國王,麥克白夫人成了集萬千榮耀于一身的皇后。但麥克白并不能高枕無憂,因為女巫們還曾預言,班戈的子孫將來會成為君王。這個預言讓麥克白惶惶不可終日。為了坐穩他的王位,麥克白下定決心殺死班戈和他的兒子弗里恩斯。麥克白夫人聽后,歡欣鼓舞。這天,麥克白要夜宴群臣。同時,麥克白命令刺客埋伏在班戈和他兒子來王宮的必經之路上。班戈和兒子騎著馬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有了某種不詳的預感。突然,幾個刺客從道路兩側竄了出來,拿著劍直刺班戈的咽喉

    琴童 2018年1期2018-03-26

  • 歌劇《麥克白》的故事(一)
    麥克白》創作于1606年,和《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被公認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span class="hl">麥克白》的故事,大體上是根據古英格蘭史學家拉斐爾·霍林獻特的《蘇格蘭編年史》中古老故事改編而成的?!芭褋y平定得如何?”蘇格蘭國王鄧肯焦急地向受傷的軍曹詢問?!拔覀兊膶④?span class="hl">麥克白驍(xiao)勇善戰,帶領我們的軍隊擊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但是,但是……”軍曹突然變得吞吞吐吐?!暗鞘裁?,難道我的表弟麥克白將軍還不夠英勇?”鄧肯盤問?!笆菤埍┑柠溈颂迫A德

    琴童 2017年11期2018-03-05

  • 歌劇《麥克白》的故事(二)
    薇薇麥克白和班戈回到王宮后,受到國王鄧肯熱情的贊譽。鄧肯希望能到麥克白的城堡暢飲一番。國王親臨府邸,這對麥克白來說是無限的榮光。麥克白立刻寫信,將這一好消息帶給自己的妻子。在麥克白的城堡內,麥克白夫人正在讀著丈夫的來信。信中麥克白還將在荒野中遇到女巫以及女巫的預言全部告訴了夫人。麥克白夫人看后欣喜若狂。麥克白夫人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她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幫丈夫奪取王位,那樣她就可以成為天下最至高無上的女人?!巴跎辖裢硪礁蟻??!币粋€使者早早前來稟報?!爸魅耸?/div>

    琴童 2017年12期2018-01-09

  • 麥克白》的敘事邏輯分析
    00234)《麥克白》的敘事邏輯分析趙 夢(上海師范大學 語言研究所,上海 200234)四大悲劇之一的《麥克白》(Macbeth)是莎士比亞1606年根據蘇格蘭歷史改編的一部歷史劇。該劇雖然篇幅較短,但其深刻的主題 、嚴謹的結構和精湛的藝術 ,使不少評論家認為它是莎士比亞最優秀的悲劇之一 。本文試圖從敘事邏輯角度用序列結構分析法分析《麥克白》的情節發展,用行動元分析法分析該劇的主要事件,用語義方陣分析法分析該劇的悲劇主題。麥克白;悲??;命運;性格莎士比亞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6期2017-09-21

  • 麥克白“選擇”的悲劇
    【文學評論】談麥克白“選擇”的悲劇溫家豪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極有特色的一部,與其他三大悲劇不同的是,主人公麥克白是一個反面悲劇人物,所以他的悲劇很難給人一種悲劇感,但他又不是那種“極惡的人”,也很難給人一種“惡人受懲”的暢快。本文認為,麥克白的悲劇不是其自身欲望的必然,麥克白的自身良知與其野心欲望的作用是一樣的,而麥克白的悲劇其實是他自身在欲望與良知相同的情況下做出的自由選擇,這種選擇最終讓麥克白

    文化學刊 2017年6期2017-07-01

  • 麥克白
    出特色是主人公麥克白并非正面人物的代表,而是一個泯滅人性的野心家。劇中講述的是麥克白——中世紀蘇格蘭的一名將軍——在成功抵御外侵歸來的路上,偶遇三個女巫,女巫預言他會成為國王,于是,麥克白在夫人的慫恿和教唆下殺害了國王鄧肯,篡奪了王位。其后,為了掩人耳目,麥克白不得不實施了一系列血腥的屠殺:他先后害死了鄧肯的侍衛,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貴族麥克德夫的妻子和兒子。而這接二連三的弒殺也使得麥克白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十惡不赦的暴君。最后,這位蘇格蘭新王落得了個孤立無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12期2017-06-20

  • 麥克白夫人的性格悲劇
    262400)麥克白夫人的性格悲劇劉天祎(山東省昌樂二中,山東 濰坊 262400)莎士比亞的悲劇極具藝術魅力。他的悲劇人物麥克白夫人更是一個悲劇的典型。麥克白夫人的悲劇不在于最終的結局,而在于造成結局的性格悲劇。男女氣質在麥克白夫人身上的不平衡才是導致她悲劇的原因。因此,分析麥克白夫人的性格悲劇能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亞悲劇的魅力。莎士比亞;麥克白夫人;性格悲劇莎士比亞(1564-1616)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出色的戲劇家,其一生創作了39部之多戲劇,包括喜劇、悲

    化工管理 2017年2期2017-03-04

  • 麥克白欲念產生因素的分析研究
    730000)麥克白欲念產生因素的分析研究張 芒(西北民族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歷來有許多學者對麥克白悲劇造成的原因有諸多的分析研究。而造成麥克白悲劇結果最關鍵的原因在于麥克白不正當的欲念的產生。分析麥克白欲念產生的因素能使麥克白的悲劇顯得更加合理化。麥克白;欲念;產生《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篇幅最短的小說。近年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造成麥克白悲劇原因的研究。造成麥克白悲劇的最大

    小品文選刊 2016年19期2016-11-26

  • 倫理選擇與道德啟示 ——《麥克白》的倫理意蘊
    德啟示 ——《麥克白》的倫理意蘊王文哲一直以來,麥克白都被認為是一個悲劇英雄。而造成這位高貴人物悲劇命運的并不僅僅是因為其不受控制的野心,也是由于麥克白自身倫理意識的淡漠,他肆意踐踏倫理秩序,僭越個人倫理身份,放棄自身的倫理責任和義務,做出了錯誤的倫理選擇,最終造成了這場家國悲劇。設置麥克白由功臣到叛徒的轉變并不是偶然,人物的這種轉變恰恰暗示了深層次的社會轉型。在一個道德多元化,物欲橫流的社會,人究竟該如何堅守自己的內心,維護正常的道德秩序,這是在新時期《

    世界文學評論 2016年1期2016-11-25

  • 被曲解與被損害的 ——評麥克白夫人
    損害的 ——評麥克白夫人江 琳(重慶大學 美視電影學院,重慶 400044)《麥克白》作為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一朵瑰麗之花經典流傳,然而對于劇中人物角色的觀點卻不免帶上歷史局限性和社會形態色彩。本文將麥克白夫人歸元于歷史最簡單也最復雜的人本身,消除對麥克白夫人的誤讀,以戲劇認識人。誤讀;麥克白夫人;人性;流動的性格不朽的作品之所以“不朽”,在于創作者反映了創作人物的真實性。世人對經典戲劇《麥克白》中麥克白夫人的解讀過于偏激,不是把她妖魔化為麥克白自身罪孽的替代

    戲劇之家 2016年18期2016-10-27

  • 麥克白》(2015) ——如何從眾多《麥克白》改編劇中脫穎而出
    倩  關長平《麥克白》(2015) ——如何從眾多《麥克白》改編劇中脫穎而出文倩 關長平電影《麥克白》海報《麥克白》是莎翁四大悲劇之一,經久不衰的故事不僅深受全世界觀眾所喜愛,也是各國導演不斷嘗試“炒”出新味道的經典題材,被反復搬上大銀幕。如1948年奧遜·威爾斯執導的《麥克白》堪稱經典;1983年BBC錄制Jack Gold執導的劇場版《麥克白》,以挖掘人性悲劇的深刻給世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黑澤明對《麥克白》的改編電影《蜘蛛巢城》將《麥克白》的故事搬到

    電影評介 2016年10期2016-08-29

  • 麥克白》:以現代意識詮釋莎翁的古典價值
    、激烈的戲劇《麥克白》。也許,當時的莎翁也曾對著燭光喃喃自語:“熄滅吧、熄滅吧,這短促的燭光……人生如癡人說夢,充滿了喧嘩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00年后的今天,我們依然關注著麥克白的一舉一動,他的瘋狂、他的掙扎,以及他在道德良知和權力欲求間的焦灼。雖然他犯下了一系列的滔天大罪,我們卻依然心有不舍。我們眼看一位偉大的戰士雙腳陷在血泊中涉血前行,最終毀滅了自己。2015年,澳大利亞新銳導演賈斯汀·庫爾澤攜英國演員邁克爾·法斯賓德和“法國玫瑰”瑪麗昂·歌迪

    世界文化 2016年6期2016-06-27

  • 莎士比亞與歌劇
    國王鄧肯的表弟麥克白將軍,為國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歸來,路上遇到三個女巫。女巫對他說了一些預言和隱語,說他將進爵為王,但他并無子嗣能繼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戈將軍的后代要做王。麥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慫恿下謀殺鄧肯,做了國王。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奪位,他害死了班戈和鄧肯的侍衛??謶趾筒乱墒?span class="hl">麥克白越來越疑神疑鬼,也越來越冷酷。麥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而自殺,對他也是一大刺激。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麥克白面對鄧肯之子和英格蘭援軍的圍攻,落得梟首的下場。麥克白一出

    歌劇 2016年3期2016-05-31

  • “美即丑,丑即美”在《麥克白》中的妙用
    ,丑即美”在《麥克白》中的妙用張廣花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金華,321004“美即丑,丑即美”作為主要線索,貫穿于《麥克白》全劇,實現了特定的主題表達效果。深入分析“美即丑,丑即美”這一特定轉換與麥克白的自我毀滅、麥克白夫人的瘋癲、班柯的慘死、女巫及其預言的善與惡之間的巧妙聯系,從而揭示《麥克白》文本研究中被忽略的深層思想內涵。莎士比亞;《麥克白》;女巫;“美即丑,丑即美”1 問題的提出在聞名于世的悲劇著作《麥克白》中,莎士比亞融入了巫術、幽靈、謀殺

    宿州學院學報 2016年11期2016-04-12

  • 麥克白》中麥克白死亡觀的發展與變化
    高倩《麥克白》中麥克白死亡觀的發展與變化高倩莎士比亞的《麥克白》是其四大悲劇之一,其中貫穿著死亡的主題。戰爭與謀殺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揭示了人類的貪婪殘忍與道德良知在精神層面的斗爭,以及因此產生的人類的迷茫。在麥克白身上體現出了面對死亡的不同態度。本文就麥克白死亡觀的發展與變化談點個人看法。麥克白 死亡觀 發展與變化莎士比亞所著的《麥克白》是其四大悲劇之一,其中貫穿著死亡的主題。戰爭與謀殺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揭示了人類的貪婪殘忍與道德良知在精神層面的斗爭,以及

    文學教育 2016年29期2016-04-03

  • 受迫害的麥克白 ——論欲望模式中的他者因素
    01)受迫害的麥克白 ——論欲望模式中的他者因素周 珂(鄭州大學 文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1)多數學者認為麥克白的悲慘結局源于自身對權欲的貪戀,而以勒內·吉拉爾的“模仿欲望”理論來看,麥克白欲望的背后隱藏著眾多的第三者:女巫、鄧肯父子、麥克白夫人和班柯。這些他者對麥克白野心的暗示與推動作用不可抹滅,使麥克白一直深受模仿欲望的驅使,模仿著他者的欲望。麥克白看似是一個弒君奪位的殘暴君主,但在歷史編纂層面上,他是一個受迫害的悲劇人物形象。麥克白;模仿;第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3-06

  • 莎士比亞:戲劇如同醉酒
    繁華。即使在《麥克白》和《暴風雨》最有趣的場景中,酒也灌入了冤屈與悼亡。門房在門外打趣“酒挑起情欲,又把它壓下去”,麥克白在門內洗去雙手上的罪惡。斯丹法諾和特林鳩羅在抱著酒桶痛飲時策劃謀殺。每部劇幾乎都會提到酒,但很多時候,它帶來的都是不祥。酒與人性中的罪惡總糾纏在一起,而莎士比亞執念于描寫這樣的糾纏。最能體現酒帶來的災禍與悲哀的,大抵是《麥克白》,它的情節發展之迅速,讓人想起奔涌的河流,而酒,就是使這大河激蕩的狂風。在一開始,麥克白邀請國王赴宴,不明就里

    人民周刊 2016年2期2016-02-01

  • 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中的服裝意象及其功能
    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中的服裝意象及其功能李瑩瑩上海理工大學莎士比亞的戲劇是戲劇藝術史上的里程碑。而莎士比亞在其戲劇中對意象的應用,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所用的意象中,服裝意象相對簡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本文中,筆者結合《麥克白》,首先描述了《麥克白》中存在的服裝意象,隨后總結了服裝意象的三種功能(反映人物思想、預示故事情節的走向、加深悲劇氣氛),最后總結本文,希望為莎士比亞其它戲劇中服裝意象的研究提供參考。莎士比亞戲劇 《麥克白》 服裝意象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5年11期2015-10-26

  • 劍指頒獎季
    季文/馬瑩倩《麥克白》導演:賈斯汀·庫澤主演:邁克爾·法斯賓德、瑪麗昂·歌迪亞類型:劇情 / 歷史故事:11世紀,蘇格蘭國王鄧肯的表弟麥克白將軍在為國王平叛和抵御入侵后,立功歸來。在路上,他遇到三個女巫。女巫對他說了一些預言和隱語,說他將晉爵為王,但他并無子嗣能繼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將軍的后代將接任。麥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慫恿下謀殺鄧肯,做了國王。但最終因為殺人太多而眾叛親離,麥克白面對鄧肯之子和他請來的英格蘭援軍的圍攻,最終只能自刎結束自己的

    電影故事 2015年47期2015-09-06

  • 麥克白悲劇根源之探析
    243031)麥克白悲劇根源之探析呂雪芬(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31)莎士比亞在作品《麥克白》中創造了麥克白這個典型悲劇人物。主人公麥克白急切地想發展和提升自己,但是他無法克服所在時代和自身的限制,最后經歷不可避免的失敗。該人物的悲劇根源在于其自身性格、欲望和思想意識。麥克白 性格 欲望 思想意識1.引言麥克白的悲劇是麥克白本人、麥克白夫人及女巫等造成的,但根源是麥克白本人。因為真正的必然性不是外來的,而是人的意志。人的行動是由以出發的原

    文教資料 2014年27期2015-01-20

  • 論《麥克白》命運圈套中的循環敘事
    學文學院)論《麥克白》命運圈套中的循環敘事溫素娜(暨南大學文學院)文學上對《麥克白》的主題分析集中在對麥克白麥克白夫人的研究上,對劇中出現的人物命運循環的研究仍有空白。本論文通過闡釋“鄧肯→考多爾爵士→麥克白→馬爾康→班柯后代”中出現的 “即位→平判→篡位→再即位→再平判→再篡位”這一循環,展現莎士比亞在這一圈套中的思想寄托:鄧肯的感性與麥克白的理性是不完整的,只有馬爾康的理性與感性的結合才是人文主義的完美體現?!?span class="hl">麥克白》 主題 循環敘事《麥克白》劇中展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4年10期2014-12-12

  • 本我與超我的斗爭 ——解讀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
    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張秀芳( 武漢大學珞珈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4 )《麥克白》一劇著重采用心理刻畫的手法展示了主人公麥克白強烈的思想斗爭,直至最終走向毀滅的命運。本文將結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手法,即人格的自我、本我與超我的斗爭來分析麥克白一步步走向毀滅的必然性。麥克白;自我;本我;超我;毀滅引言《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發表的時間最晚,篇幅也最短,但這絲毫并不影響它的精彩與獨特,布拉德雷就認為,四大悲劇中,《麥克白》是“情感最激烈、情節最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年3期2014-04-10

  • 麥克白夫人 ——他者形象的再現
    10520)《麥克白》是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盡管這是其中最短的一部劇,但莎士比亞依然成功地創造了麥克白這位引起我們同情與敬畏的悲劇英雄。論及“悲劇英雄”,人們不禁懷疑,這位弒君并且無情地殺害麥克德夫夫人及其孩子的麥克白能否被稱為悲劇英雄?然而,若能將麥克白夫人視為麥克白的另一自我,便能了解麥克白復雜的心理,他在謀殺之前有過激烈的內心斗爭,之后也承受著良心的譴責。麥克白夫人正是外化了麥克白“內在的精神狀態”[1](P17)。因此,麥克白是一位悲劇英雄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3-26

  • 人文主義視角下對《麥克白》的解讀
    主義視角下對《麥克白》的解讀羅建芳一、引 言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悲劇之一的《麥克白》講述的是11世紀蘇格蘭發生的故事,人物是麥克白將軍,情節就是麥克白將軍在11世紀,也就是英國封建社會背景下弒君篡位,最后落得眾叛親離,導致最終死亡的結局。莎士比亞筆下的麥克白是封建大貴族的象征,但是又和封建時代的大貴族不同,因為莎士比亞給麥克白賦予了人文主義思想,麥克白弒君篡位并不是單純為了獲得王位,他也有良心,表現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特有思想。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用

    短篇小說 2014年3期2014-03-11

  • 論《麥克白》的文學敘事模式
    王 瑾論《麥克白》的文學敘事模式王 瑾與小說灑脫式的由作者通過對各類環境、場所、人物的描寫就能進行全知全能的敘事不同,戲劇的敘事主要是靠人物間的對話實現敘事,通過一個個不同的舞臺來讓主人公進行共時敘事。但是西方的戲劇敘事與中國戲劇敘事又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在我國的戲劇中,可以通過出場主人公來把整個故事的前情及主要人物交代清楚,而西方戲劇敘事則不是這樣做的,西方的戲劇主要是繼承了之前古希臘與古典主義時期的敘事模式,但是作為西方戲劇大師的莎士比亞的敘事模式又在此

    短篇小說 2014年3期2014-03-11

  •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cbeth and Macduff in Shakespeare's Macbeth
    .(莎士比亞《麥克白》中的黑白世界和正反人物對比:麥克白與麥克德夫)作為莎士比亞經典戲劇作品,《麥克白》以鮮明的筆觸刻畫出主人公麥克白由輝煌走向衰敗的歷程,以此將11世紀蘇格蘭王室勾心斗角的王位之爭和人性的陰暗面完整而真實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然而,書中最為耀眼的仍然是麥克白與另一主角麥克德夫的人物塑造。通過一正一反、一明一暗的對比,皇室貴族麥克德夫英勇無畏和正直善良的品質填補了麥克白殘缺的人格碎片,側面烘托了麥克白奪取王位后心驚膽戰直至覆滅的心理歷程。本文通

    世界文學評論 2013年3期2013-11-14

  • 一場無規律可循的噩夢:淺析《麥克白》中的悲劇
    0031]“《麥克白》的世界不是現實的世界,這里沒有規律,無論是社會發展規律還是客觀歷史規律?!彪m然《麥克白》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但是想要在它之中找到悲劇的歷史根源或者現實根源,似乎是一件白費心機的事。因為《麥克白》的整個故事框架是建立在古希臘的命運悲劇之上的,它的故事并不是以探尋歷史變遷的規律為目的,也不是為了揭示社會的丑惡而具有某種現實意義。類似于《俄狄浦斯王》,它擁有一個預示著結局的開始。一、女巫的預言麥克白是蘇格蘭大將,在故事的開始,他和另一

    名作欣賞 2013年32期2013-08-15

  • 麥克白夫人:麥克白的另面自我
    430079)麥克白夫人:麥克白的另面自我陳富瑞(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9)本文結合弗洛伊德的自我分析理論,從被扼殺的女性氣質、自我意識的雙面表達和麥克白麥克白夫人二者此消彼長的自我狀態三個層面分析麥克白麥克白夫人在劇本中所表現出的自我關系,從將二者融為一體的自我塑造到麥克白夫人死去時的自我分裂,進而得出“麥克白夫人是作為麥克白的另面自我來呈現”的結論?!?span class="hl">麥克白》 麥克白夫人 自我意識 自我分裂德國評論家海涅寫道:“《麥克白》是批評家

    華中學術 2013年2期2013-04-12

  • 邪惡的幫兇 ——試析《麥克白》中的麥克白夫人及班柯
    兇 ——試析《麥克白》中的麥克白夫人及班柯郝 瀅(安慶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安慶 246133)在《麥克白》中,麥克白夫人對于麥克白行為的挑唆作用往往被刻意夸大,而班柯對于麥克白的影響力卻往往被忽視。試從麥克白夫人惡毒的言語,脆弱的內心角度來解釋她作為一個妻子給丈夫給予的情感幫助,而從班柯的看似大義凜然的外表,其下包藏的險惡的用心來分析他對于麥克白惡行所實際產生的作用。麥克白夫人; 挑唆; 班柯; 隱于暗處的幫兇在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麥克白》中,造成

    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3年9期2013-04-06

  • 能預知未來的水晶球
    B的后果。就像麥克白問巫婆們時所說的,“如果你們能夠根據時間的種子判斷出哪些莊稼能生長哪些莊稼不能生長,你們再來跟我說話”。我的水晶球程序會把它變成事實。小鏈接《麥克白》( Macbeth)是莎翁的四大悲劇之一,且被認為是其悲劇中最陰暗的一部。這部作品以一個反面人物做主角,寫的是蘇格蘭大將麥克白和班柯征服叛亂后班師回國,路上遇見三個女巫。女巫預言麥克白將成為考特爵士和未來的君王,又預言班柯的子孫也要做國君,而且比麥克白更有地位,更富有?;貒?,國王果然將考

    瘋狂英語·口語版 2013年1期2013-01-31

  • 欲望悲劇的典型人物麥克白
    造成的悲劇?!?span class="hl">麥克白》就是一出欲望的悲劇,麥克白的悲劇在于他的政治欲望,欲望的惡魔使麥克白失去自我,毀滅了自己。一、麥克白的政治欲望麥克白是一位驍勇善戰、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將軍,在平定叛亂中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是蘇格蘭軍中不可多得的大將。赫赫戰功使他野心膨脹,萌生了取國王而代之的政治欲望。為了實現自己的欲望,他弒君以篡奪王位。在預言命運的三女巫出現之前,麥克白就早已密謀刺殺國王陰謀奪權。三個女巫的出現,助燃了他的這種欲望。女巫預言的前兩部分成功實現后,麥克

    小說評論 2012年2期2012-12-17

  • 麥克白》中的敘事倫理研究
    。幾百年來,《麥克白》作為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歷來為中外人民傳誦,本文認為,從敘事學角度講,莎士比亞超前的倫理敘事意識和駕馭這種意識的敘事技巧是作品成為經典的關鍵性因素。分析莎士比亞的敘事倫理時,要從戲劇敘事中去尋找證據,因此在研究敘事倫理時,必然會牽扯到倫理敘事。①一《麥克白》的倫理敘事《麥克白》敘述了一個倫理事件:蘇格蘭英雄麥克白在三個女巫的誘惑下殺害了國王鄧肯,篡位稱王,但最終眾叛親離,不久就被國王之子馬爾康率領的復仇大軍親手殺死。敘事主題主要圍繞著麥克

    小說評論 2012年2期2012-12-17

  • 人性超越中的對立與統一:《麥克白》悲劇的解讀
    和世間百態?!?span class="hl">麥克白》是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也歷來被人們認為是四大悲劇中最為陰暗深沉的一部。它描述了蘇格蘭大將麥克白從一個光輝正面的英雄墮落為一個殘忍無道的暴君的過程,深刻揭示了人性中卑下的欲望和野心對人的侵蝕。蘇格蘭大將麥克白為王國而戰凱旋,在路上遇到的三個女巫預言他將成為蘇格蘭國王。于是麥克白在其夫人的慫恿下謀殺了國王鄧肯,自己登上了王位。為了防止東窗事發和鞏固自己既得的王位,他相繼殺害了朋友班柯和貴族麥克德夫的家室。最后,麥克白夫人神經崩潰自

    電影評介 2012年6期2012-11-22

  • 麥克白形象新論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在人性探險方面突進得最深刻、最奇崛的一部劇作。其中的麥克白形象,既十分英勇、高貴,令人崇仰,又十分殘酷、兇惡,令人憎恨。善與惡、美與丑在他身上難解難分地纏繞在一起,讓人在驚訝、困惑中幾乎要迷失索解的方向。以麥克白形象的復雜、深邃,要全面地評析他絕非三五千字所能勝任;這里只圍繞一個問題——麥克白何以能成為悲劇主人公——談一點看法。 麥克白為什么能成為悲劇主人公?對此,有的論者認為,是“人性與魔性的激烈沖突把麥克白推到了悲劇主人公的地位”;

    電影評介 2012年9期2012-08-15

  • 人性的沖突* ——淺談麥克白夫人的悲劇
    突* ——淺談麥克白夫人的悲劇陳治云(湖南科技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湖南永州425100)從麥克白夫人這一人物角色在《麥克白》全劇中的地位及作用出發,分析了麥克白夫人受到憎惡的不公平性及麥克白夫人背后隱藏的文化特點,揭露了麥克白夫人背后所體現的社會對女性權益忽視的事實。麥克白夫人;地位;女性權益“莎士比亞”(W.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在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是一個讓人震耳發聵的名字。因此

    外語與翻譯 2011年2期2011-08-15

  • 人性善惡之戰 ——《麥克白》解讀
    惡之戰 ——《麥克白》解讀⊙邵芳菲[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河南 新鄉 453007]《麥克白》悲劇的實質,是貪欲和野心侵蝕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但這個劇本最令人震撼之處,并不在于主人公是如何由高大的英雄蛻變成了千夫所指的獨夫民賊,而在于主人公在不擇手段追求權力頂峰過程中內心的矛盾斗爭,以及由作惡而產生的強烈的負罪意識和恐懼意識。最終,人性的墮落摧毀了主人公內心的安寧,使之精神崩潰,在強烈的幻滅感中走向了身敗名裂的不歸路?!?span class="hl">麥克白》 人性侵蝕 負罪意識 恐懼意

    名作欣賞 2011年9期2011-08-15

  • 不能說的戲
    鄒殿偉《麥克白》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莎士比亞的重要悲劇代表作之一。劇中描寫一個戰功顯赫的英雄麥克白在邪惡的女巫和追名逐利的夫人誘惑下,殺死國王成為嗜血暴君的故事。然而,幾百年來,它居然成了西方戲劇史上最晦氣、最不吉利的一部戲?!?span class="hl">麥克白》的首次演出就很叫人瞠目結舌。它的第一次演出是1606年在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王家劇院里進行的。詹姆士一世正是劇中被殺的那位慈祥的國王鄧肯的后裔。由于當時舞臺上不允許女性演出,所以飾演麥克白夫人的是一位臨時雇傭的男演員。令人沒料

    中學生百科·悅青春 2009年6期2009-11-2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