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膠

  • 桑蠶絲織物蒸汽脫膠工藝及其性能
    。蠶絲及其織物的脫膠方法主要有堿性脫膠[4]、酸性脫膠[5]以及酶脫膠[6],但是堿性脫膠法對絲素具有一定的損傷[7],同時脫膠廢液中含有大量無機離子和官能團,絲膠蛋白難以回收[8];酸性脫膠法雖能避免傷害絲素,但其酸性試劑可能與絲膠發生反應,需脫膠液濃度大才能使絲膠去除;酶法脫膠具有一定的高效性,但酶菌的培養和存儲要求較高,增加了脫膠成本[9]。近年來,許多學者也在不斷提出新型脫膠方法,如高溫高壓水脫膠、CO2超臨界流體脫膠法[10]、超聲結合酶脫膠[1

    現代紡織技術 2023年1期2023-02-13

  • 黑曲霉短時浸漬法亞麻纖維脫膠研究
    歡迎[3-5]。脫膠是提取亞麻纖維的重要加工環節,直接影響著亞麻纖維的品質和用途。傳統的亞麻纖維脫膠方法有溫水浸泡法和雨露法,上述方法存在對環境污染較大,受氣候條件的限制,脫膠耗時長,麻纖維品質的一致性較差等弊端。為了實現亞麻纖維生產環節的綠色環保,提升亞麻纖維的品質,國內外學者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生物法脫膠[6-8]。生物法脫膠是利用生物酶分解黏結亞麻纖維的果膠、半纖維素等膠質,獲得光潔的亞麻纖維[9]。本文試驗采用前期工作中選育的黑曲霉為菌種,探索黑曲霉孢

    毛紡科技 2022年10期2022-10-31

  • 磷脂酶C對大豆原油脫膠效果的研究
    果[2]。因此,脫膠工序在油脂精煉過程中必不可少。傳統的油脂脫膠方式有水化脫膠和酸化脫膠。水化脫膠用于去除原油中大部分的水化磷脂[3];酸化脫膠可把部分非水化磷脂轉化為水化磷脂而脫除[4-5]。然而,傳統的脫膠方式不僅化學品消耗大、水耗高,而且脫膠油得率低、殘磷量高[6],這給精煉后續工序帶來較大的操作負擔,同時也使成品油的品質降低,影響成品油的使用特性[7]。近年來,酶法脫膠因反應條件溫和、環境友好,符合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發展戰略理念,越來越受到油脂加

    中國油脂 2022年8期2022-09-19

  • 近三年麻纖維生物脫膠技術研究進展
    非纖維素物質(“脫膠”過程)是獲取麻纖維的必經之路[3]。目前,工業上大多采用化學脫膠法,其成本高、能耗大、嚴重污染環境,而且纖維制成率低、品質較差[4]。脫膠難的問題是制約麻類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生物脫膠可節省大量化工原料和能源,極大減輕脫膠廢水造成的環境污染,能獲得更優質的纖維[4]。生物脫膠有酶法脫膠和微生物脫膠兩種途徑:酶法脫膠是將功能酶(果膠酶、木聚糖酶等)異源表達后用于麻纖維的脫膠;微生物脫膠是利用脫膠菌(多為細菌)的新陳代謝特異性地

    中國麻業科學 2022年4期2022-08-30

  • 酶法脫膠在濃香菜籽油上的應用
    往只采取傳統水化脫膠工藝,將濃香菜籽毛油中的膠質等雜質去除[3],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同時,還保留其獨特風味。酶法脫膠技術是近年來廣受關注的綠色生物加工技術,因油脂得率高、經濟收益好、綠色環保等顯著優點,在我國大豆油的生產加工中得以快速推廣,但在菜籽油生產加工中尚未得到有效應用。截至目前,酶法脫膠技術在菜籽油上的應用還處于小試研究階段,主要集中在新型酶制劑的開發、脫膠工藝參數的優化、脫膠效果驗證等方面,且沒有明確針對濃香菜籽油和精煉菜籽油開展研究。其中,有研究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22年6期2022-07-14

  • 羅布麻纖維的微生物脫膠
    羅布麻纖維是通過脫膠工藝從羅布麻韌皮部制取的纖維,脫膠方式會對纖維性能產生直接影響[3]。工業上常采用的麻脫膠方式是化學脫膠,可獲得性能良好的精干麻,但該方法對環境污染大,能源消耗高[4]。酶脫膠法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大幅減輕環境污染[5]。微生物脫膠是繼酶脫膠后又一種綠色、環保、高效的新型脫膠工藝。微生物脫膠的本質是利用微生物分泌的酶來催化麻類膠質降解,在脫膠過程中提高酶的產量與酶解效率,對于脫膠效率起關鍵性的作用[6]。因此通過單因素試驗,探

    紡織科技進展 2021年9期2021-10-14

  • 植物油酶法脫膠技術的研究進展
    主要是四個步驟:脫膠、堿煉、脫色、脫臭。脫膠即是將毛油中的膠質脫除的處理過程,膠質主要是指蛋白質、糖、磷脂和其他粘液等的混合物,但是其主要成分是磷脂,所以脫膠也被成為脫磷[2]。膠質的脫除情況不僅影響精煉后續堿煉脫酸、脫色、脫臭的效果,增加經營成本,也會對最終產品的色澤、氣味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響[3-4],所以脫膠在油脂精煉的步驟中是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影響較大。目前,植物油脫膠的方法主要包括水化脫膠、酸法脫膠、超臨界萃取法、吸附法脫膠、膜過濾脫膠、酶法脫

    糧食與食品工業 2021年4期2021-08-19

  • 山麻桿韌皮纖維結構與性能分析
    物理化學及生物酶脫膠的方法進行山麻桿韌皮纖維的精細化提取,分析其成分,研究山麻桿韌皮纖維主要性能。1 試驗與方法1.1 原料與準備選用寧夏和氏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果膠酶作為酶脫膠的主要用劑,選用濟南鑫隆化工有限公司的NaOH作為堿脫膠的主要用劑。山麻桿韌皮纖維取自于大豐某農場,電子天平、玻璃杯等均由江蘇省生態紡織研發中心提供。1.2 提取方法與工藝預處理工藝路線[3?4]:山麻桿韌皮自然、機械處理→開松→去離子水浸漬→酸浸漬→低濃度堿煮→酸洗→水洗→晾干。

    棉紡織技術 2021年8期2021-08-17

  • 冷榨胡蘿卜籽油酸法脫膠工藝優化
    原料,優化其酸法脫膠工藝,可為冷榨胡蘿卜籽油脫膠工藝提供參考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與儀器冷榨胡蘿卜籽油,購于江西金源有限公司;丙酮,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檸檬酸,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磷酸,分析純,太倉滬試劑有限公司。DHG-9140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三發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H-6型數顯恒溫水浴鍋(方科儀器有限公司);SHB-III型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TDZA-WS型離心機(上海盧湘

    農業工程 2021年6期2021-07-29

  • 漢麻生物脫膠技術研究進展
    2]。目前漢麻的脫膠方法主要有傳統漚麻法、化學脫膠法和生物脫膠法三種。傳統漚麻法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生物脫膠技術,存在污染大、耗時長、受氣候環境影響等缺點,難以適應工業生產。以往工業生產多采用化學脫膠法,該方法生產漢麻纖維需要較高的能耗,環境污染相對嚴重,且漢麻纖維往往因為生產使用的酸堿成分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影響纖維質量[3]。生物脫膠法與上述兩種方法相比具有顯著的優勢,更具發展潛力。生物脫膠法主要分為兩種,微生物法脫膠和酶法脫膠。微生物法脫膠是以漢麻纖維

    中國麻業科學 2021年2期2021-05-21

  • 麻纖維厭氧生物脫膠系統的脫膠特性研究
    質組成,必須經過脫膠,除去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非纖維素物質才能獲得可用于輕紡的麻纖維,因此脫膠對麻纖維的加工處理至關重要。目前,傳統化學脫膠法生產1 t精干麻可產生高達500 t以上廢水(其中洗麻水約300 t)[2],造成嚴重的水體污染,嚴重阻礙了麻紡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生物脫膠技術是解決這一行業難題的重要途徑。酶脫膠法因酶制劑的培養條件嚴苛,成本較高,限制了其應用與推廣。厭氧微生物脫膠具有高效穩定、脫膠后精干麻質量好、不損傷纖維和無二次污染、運行成本低等

    中國麻業科學 2021年1期2021-04-01

  • 芽孢桿菌苧麻脫膠動態過程分析
    紡織工業中,苧麻脫膠過程稱為“脫膠”[2-3]。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脫膠方法有化學脫膠、生物脫膠、微生物脫膠[4-5]?;瘜W脫膠是指利用苧麻韌皮中纖維素和膠質對酸、堿和氧化劑的穩定性差異進行脫膠,國內外普遍采用此類方法。由于化學脫膠工藝過程中需要滿足的條件比較復雜,纖維素與半纖維素物質對化學反應試劑及高溫的穩定性沒有嚴格界線。因而苧麻化學脫膠工藝存在工藝多、耗時長、能耗高、勞動強度大、污染嚴重等缺點,無法滿足綠色環保的要求[6-7]。而且,苧麻原纖維的酸處理對

    生物技術通報 2021年12期2021-02-10

  • 基于響應面分析法優化冷榨花生油酸法脫膠工藝
    的膠質去除,如果脫膠不完全,當油溫升高時,毛油中的磷脂會焦化發苦,導致油脂顏色加深且渾濁。所以在冷榨花生油的精煉工藝中脫膠就成了極其重要的一個步驟[6]。目前對于花生油脫膠工藝的研究較少。實驗以冷榨花生油為原料,利用響應面法優化其酸法脫膠工藝條件,為冷榨花生油的工業化生產提供更多可利用的信息。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與儀器冷榨花生油、毛油,河南南陽市南召縣磨坊;丙酮,分析純,河南省新鄉市中原有機化工;檸檬酸,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磷酸,分析

    糧食與食品工業 2021年1期2021-02-06

  • 影響葵花毛油酸法脫膠因素的研究
    質等,因此需進行脫膠、堿煉、脫色、脫臭[1-2]等工序精煉后才能食用。植物油中的磷脂等膠質被脫除的過程,稱之為脫膠。脫膠效果的好壞對堿煉、脫色、脫臭精煉工序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毛油的脫膠工序在油脂精煉中尤為重要。毛油中的磷脂可為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兩類。其中水化磷脂含極性較強的親水性官能團,當毛油中添加水時,產生吸水膨脹并凝聚沉降,再通過離心分離,即可脫除。而非水化磷脂含有極性較弱的基團,導致親水性降低[3]。脫膠的難易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非水化磷脂的脫除

    糧食與食品工業 2020年5期2020-10-22

  • 胡麻籽油脫膠工藝優化及理化指標分析
    為油脂精煉,包括脫膠、脫色、脫酸、脫臭等一系列工序[3]。其中除去毛油中的膠質成分為脫膠工序,主要是除去磷脂,磷脂作為一種表面活性劑,通常與黏液質、蛋白質及微量金屬結合,形成1~100 nm 的微粒,呈膠溶態分散于胡麻毛油中[4]。雖然磷脂對降低人體膽固醇和治療神經障礙具有積極作用,也可提高油脂的抗氧化能力,但其對油脂的加工工藝和感官品質會產生負面影響[5]。目前植物油常用的脫膠方法有水化脫膠、酸法脫膠、酶法脫膠、吸附脫膠、膜法脫膠和螯合脫膠等[3-4,6

    食品與機械 2020年9期2020-10-18

  • 超聲輔助菜籽毛油脫膠工藝研究
    質量標準[1]。脫膠是油脂精煉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毛油中的膠質成分主要是磷脂,故脫膠也稱為脫磷[2]。磷脂去除不徹底,對后續的精煉工序產生影響,還會引起返酸及返色的發生[3-5]。另外,磷脂還是食用油回味的前體物質,研究表明,通過水洗及檸檬酸處理使磷脂“失活”能有效防止回味的發生[6]。磷脂包括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水化磷脂在有水存在時會吸水膨脹并沉降,經油水分離可脫除[7]。食用油的傳統脫膠方法為水化脫膠和酸法脫膠,水化脫膠只能去除其中的水化磷脂,脫膠后磷

    中國糧油學報 2020年5期2020-06-11

  • 在助劑作用下山桐子油的軟脫膠工藝研究
    儲藏和深加工;且脫膠不徹底會給后續脫酸脫色等精煉工藝增加負擔,造成設備結焦、過濾困難等不良影響。因此,開發和研究高效的脫膠工藝是實現山桐子油工業化應用的關鍵[9-10]。多年來,已開發有水化脫膠、酸化脫膠、干燥脫膠、酶脫膠、膜脫膠、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螯合脫膠等工藝技術[11-16],其中傳統的水化脫膠和酸化脫膠工藝已廣泛應用于石油行業,但水化脫膠只能脫除水化磷脂,對非水化磷脂卻很難脫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20年4期2020-02-29

  • 苧麻纖維制備研究進展
    提取出苧麻纖維。脫膠是苧麻纖維提取的關鍵步驟,脫膠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苧麻纖維性能。本文總結近幾年的脫膠技術進展,探討脫膠技術的發展趨勢。1 苧麻纖維制備的歷史、現狀和問題苧麻脫膠歷史悠久,我國古代苧麻布的制作由種麻、浸麻、剝麻、漂洗、績麻、成線、絞團、梳麻、上漿、紡織等12道工序組成[1]。其中浸麻工序又叫漚麻,就是將苧麻浸漬在水中進行天然微生物脫膠,這種方法漚麻時間長,產品質量不穩定,容易受到天氣狀況的影響,已經不能適應高效率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要求。20世

    棉紡織技術 2020年11期2020-02-27

  • 稻殼灰二氧化硅(RHAS)的制備、表征及在菜籽油脫膠中的應用
    常大的影響,因此脫膠是植物油精煉的重要環節[1]。植物油脫除磷脂的方法很多,例如水化脫膠、酸法脫膠、酶法脫膠、吸附脫膠以及超臨界脫膠等,其中吸附脫膠是最為環保的方法之一[2]。脫膠劑是一種物理吸附劑,對植物油中的磷脂具有良好的選擇吸附性,能夠通過吸附分離直接脫除植物油中的磷脂。早期的磷脂吸附材料Trisyl 和Sorbsil 有一定的脫膠效果,但價格較高[3];Sabah等[4]研究了活性海泡石脫膠效果,雖然效果良好,但處理溫度高達100℃以上,能耗較高,

    中國油脂 2020年2期2020-02-26

  • 影響油菜籽毛油脫膠因素的研究
    質等,因此需進行脫膠、堿煉、脫色、脫臭[1-2]等工序精煉后才能食用。脫膠作為油脂精煉最重要的一步,若脫膠不徹底會影響后續精煉效果、加重工藝負擔以及油的品質與質量。目前,脫膠方法有水化脫膠、酸法脫膠、過濾膜脫膠、酶法脫膠、微生物脫膠、吸附脫膠[3]等。酸法脫膠因其工藝簡單易行,成為目前國內油脂加工廠普遍使用的植物油精煉脫膠方法。毛油中的膠質主要是磷脂,磷脂既含有易與水結合的極性較強的親水基團(如膽堿、乙醇胺、肌醇、絲氨酸),也含有易與油結合的極性較弱的疏水

    云南化工 2019年10期2019-12-03

  • 大麻脫膠方法綜述
    必須對原麻作適度脫膠得到精麻。大麻纖維由于單纖維過短(一般為12~25 mm)、纖維整齊度差、纖維素質量分數相對于其他麻類低,木質素、果膠和半纖維素的質量分高達40%,增大了脫膠的難度,嚴重影響纖維的可紡性,可以說脫膠的好壞決定了纖維(束)的長度、細度和斷裂強度等,對穩定和提高后道工序的產品質量起著重要作用。目前業界對大麻脫膠的研究主要基于3 類方法:化學脫膠法、生物脫膠法和物理脫膠法。1 化學脫膠法化學脫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原麻中纖維素和膠質成分對堿、無機

    染整技術 2019年7期2019-09-06

  • 羅布麻纖維脫膠工藝研究進展
    羅布麻纖維是通過脫膠工藝從羅布麻韌皮部制取的纖維,脫膠方式會對纖維性能產生直接影響。羅布麻紡織產品未能在市場上大規模推廣,最關鍵的制約因素就是羅布麻的脫膠工藝,因此本文對羅布麻纖維脫膠工藝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總結。2 羅布麻纖維的成分分析脫膠的目的是制備具有可紡性的羅布麻纖維,因此在脫膠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去除膠質且使纖維盡量分散。羅布麻纖維制備方法主要包括化學法(酸、堿、氧化性鹽)、物理法(人工、閃爆、超聲、微波)、生物法(天然漚制、細菌、酶)、物理化學聯合

    山東紡織科技 2019年4期2019-09-03

  • 發酵方式對苧麻韌皮生物脫膠效果的影響
    非纖維素物質,經脫膠后才能分離出纖維[1-3]。國內外對苧麻韌皮脫膠普遍采用以燒堿煮煉為中心的化學方法,但由于存在環境污染重,水量消耗大,纖維品質損傷嚴重等問題,制約了產業進一步發展。生物脫膠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品質等特點,是苧麻脫膠的發展方向[4-5]。英國牛津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進行了生物脫膠研究,并取得了實質性突破。但由于微生物酶法脫膠存在高成本、難控制等缺陷[6],很難得到規?;茝V,而菌脫膠

    中國麻業科學 2019年3期2019-07-30

  • 響應面法優化小桐子油酸法脫膠預處理工藝
    此,非食用植物油脫膠預處理成為生物航空煤油制備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脫膠方法主要有水化脫膠[3]、酸法脫膠[4]、膜過濾脫膠[5]、酶法脫膠[6]、超濾脫膠[7]等多種脫膠技術,但相比之下,水化脫膠和酸法脫膠應用更廣泛[8-9]。那治國等[10]采用草酸對米糠毛油進行脫膠,米糠油脫膠率達94.3%。蔣曉菲等[11]以菜籽毛油為原料,研究了酸法脫膠的工藝條件,得出在處理溫度60℃、50%檸檬酸添加量為油質量0.22%、水添加量為油質量3.34%、酸處理時間2

    中國油脂 2019年2期2019-04-29

  • 亞麻浸泡脫膠與短時間浸漬脫膠的比較
    由膠質相互黏結。脫膠就是從非纖維組分中分離出纖維的過程。由于脫膠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亞麻纖維的特性,因此,被認為是制纖過程中重要的環節[4]。亞麻制纖的歷史非常悠久,傳統的方法主要是雨露法和溫水浸泡法。雨露法長期占用耕地,而溫水浸泡法對環境污染嚴重。20世紀80年代,隨著生物學的發展,研究者們開始關注添加微生物或生物酶進行亞麻脫膠。酶法亞麻脫膠效率高,纖維生產率高,纖維的強力損失較小,但成本高制約了酶法脫膠工業化的進程。近年來課題組探索了短時浸漬脫膠方法

    毛紡科技 2019年4期2019-04-24

  • 菠蘿葉纖維的脫膠工藝及其結構與性能研究
    的穩定性也不同,脫膠工藝也會影響纖維的組織結構與功能[3-4]。目前纖維脫膠工藝包括發酵法脫膠工藝、化學脫膠工藝、機器脫膠工藝、超聲波脫膠工藝、冷凍放射脫膠工藝等[5-6]。工業生產中最常用的是化學脫膠工藝與酶法脫膠工藝,同時安全環保將成為未來紡織纖維脫膠工藝的發展趨勢[7]。本實驗主要研究了酶法脫膠工藝與化學脫膠工藝處理后菠蘿葉纖維的結構變化,并且分析了纖維性能的變化。1 實驗1.1 材料菠蘿葉纖維來源于廣東省湛江地區,從我國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自行研制的

    印染助劑 2019年3期2019-04-20

  • 構樹纖維生物酶脫膠過程及影響因素研究
    能對構樹纖維有效脫膠的生物酶,研究利用該生物酶對構樹纖維進行脫膠及其相應的工藝路線,并分析影響脫膠效果的相關因素。1 構樹纖維的微觀形態和化學組成研究構樹纖維微觀形態和化學組成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通過觀測構樹纖維的長度和其截面形態,計算長細比,看其是否滿足作為紡織纖維的要求;二是通過分析構樹纖維化學組成中的果膠質含量大小,以此為依據研究制備生物酶脫膠,并探討相應的技術工藝。1.1 構樹纖維的微觀形態纖維是一種細而長的物質,其直徑從幾微米到幾十微米,長度則

    生物化工 2019年1期2019-04-10

  • 梔子果油軟脫膠工藝優化及對梔子果油品質的影響
    字 梔子果油 軟脫膠 磷脂梔子為茜草科梔子屬植物,是衛生部第1批發布的藥食兩用植物,性寒味苦,具有抗氧化[1-2]、護肝利膽[3]、降血糖[4]、抗炎鎮痛[5]等作用。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梔子的藥理活性上,對梔子果油的研究鮮有報道。梔子果的含油量在12%以上,含有較為豐富的脂肪酸,其中以亞油酸的含量最高,高于橄欖油、葵花籽油等[6]。梔子果油中含有豐富的植物甾醇、谷維素以及生育酚等活性成分[7],還有鎮定助眠以及治療抑郁癥等療效[8-9]。因此,梔子果油作為

    中國糧油學報 2018年10期2018-11-13

  • 菠蘿葉纖維物理生物聯合脫膠工藝探討及其性能分析
    紗之前都會對其做脫膠處理。本文利用物理和生物酶處理的方法從菠蘿葉片中提取可紡性的菠蘿纖維,并分析探討了脫膠工藝對菠蘿葉纖維性能的影響。1 實驗部分1.1 原料及儀器1.1.1 實驗材料干菠蘿葉、半纖維素酶、木質素酶和果膠酶,1mL/L稀硫酸溶液、30%過氧化氫溶液、植物油 。1.1.2 實驗儀器PTX-FA210電子天平,玻璃棒,橡皮錘,濾布,HH-ZK4智能數顯恒溫水浴鍋,量筒、各種容量瓶,鼓風干燥箱,拉伸強力儀,電鏡掃描儀,不同型號的燒杯。1.2 脫膠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報 2018年2期2018-05-24

  • 苧麻微生物脫膠技術的研究進展
    用于紡織[1]。脫膠是苧麻纖維用于紡織前的關鍵步驟,目前苧麻脫膠的方法有傳統漚麻法、化學脫膠法和生物脫膠法。傳統漚麻法污染大、耗時長,已不適應于工業化的生產。工業上常用的化學脫膠法高耗能、高污染,廢水中COD含量高,且該方法中的酸和堿對苧麻纖維的損壞較大[2],嚴重制約了苧麻纖維加工行業的發展,高效環保節能的生物脫膠方式則改變了這一現狀。苧麻生物脫膠有微生物脫膠和酶法脫膠兩種。酶法脫膠中的生物酶大多來源于好氧微生物,酶制劑的生產環境苛刻,成本較高,限制了生

    中國麻業科學 2018年1期2018-03-15

  • 柞蠶絲冷軋堆脫膠工藝研究
    0)柞蠶絲冷軋堆脫膠工藝研究張藝馨 趙 盼 王 浩 劉金如(遼東學院服裝與紡織學院,遼寧丹東118000)采用冷軋堆方法對柞蠶絲脫膠工藝進行了系統研究。選用不同濃度、溫度、時間工藝參數的條件下對柞絲綢脫膠,脫膠結果快速、理想。通過對脫膠后絲綢的脫膠率、強力和白度等各方面指標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探究冷軋堆脫膠工藝,找到最佳的冷軋堆脫膠工藝條件和最佳結果。柞蠶絲;冷軋堆;脫膠工藝柞蠶絲業最早起源于我國,歷史悠久,我國產繭量和產絲量均為世界第一。柞蠶絲擁有許多優

    遼寧絲綢 2017年3期2017-10-16

  • 脫膠工藝對蠶絲溶解及再生絲素蛋白纖維性能的影響
    215009)脫膠工藝對蠶絲溶解及再生絲素蛋白纖維性能的影響吳惠英(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蘇州 215009)為探究脫膠工藝與蠶絲溶解及纖維成形之間的關系,討論了脫膠溶液質量分數、脫膠次數對蠶絲脫膠率、蠶絲表面形貌、絲素溶解度以及再生絲素蛋白纖維結構及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蠶絲脫膠率隨Na2CO3溶液質量分數與脫膠次數的增加而增加,當Na2CO3溶液質量分數為0.1%、脫膠3次時,脫膠絲素纖維表面出現明顯劈裂的微原纖結構,纖維的斷裂強度下降了27

    紡織學報 2017年8期2017-09-03

  • 米糠油酸法脫膠工藝及對γ-谷維素、β-谷甾醇損失的影響研究
    28)米糠油酸法脫膠工藝及對γ-谷維素、β-谷甾醇損失的影響研究李俊杰1,2,李 珂1,2,莫玉花1,2,李羅明1,2(1.湖南農業大學 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長沙 410128; 2.食品科學與生物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長沙 410128)采用磷酸脫膠法對米糠毛油進行脫膠,考察了磷酸添加量、水添加量、脫膠溫度、脫膠時間對米糠毛油脫膠率、γ-谷維素和β-谷甾醇損失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磷酸添加量0.15%、水添加量5.0%、脫膠溫度65℃、脫膠時間40 min

    中國油脂 2017年4期2017-05-10

  • 大豆油脫膠方法的研究進展
    0461)大豆油脫膠方法的研究進展滿永剛(九三集團天津大豆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461)脫膠是大豆油加工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其原理是將大豆毛油中的磷脂等膠質脫掉。在綜述大豆油脫膠技術研究進展的基礎上,主要介紹了水化脫膠法、酸法脫膠法和酶法脫膠法。水化脫膠法與酸法脫膠法作為傳統脫膠方法應用廣泛,但脫膠率較低;酶法脫膠法綠色環保,在保證了脫膠率的同時,對產品和環境影響極小。脫膠方法;水化脫膠;酸法脫膠;酶法脫膠黑龍江是我國大豆主要的生產區之一,大豆油產量居國內

    農產品加工 2017年9期2017-02-03

  • 復合重組磷脂酶用于大豆油脫膠的工藝優化
    磷脂酶用于大豆油脫膠的工藝優化程實1,2,王長坤1,2,張梁1,2,*,李贏2,石貴陽2,楊盛榮3,陳國安3(1.江南大學 工業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 無錫 214122;2.江南大學 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江蘇 無錫 214122;3.無錫江大百泰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122)利用實驗室前期構建的重組大腸桿菌所產磷脂酶A1(phospholipase A1,PLA1)和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進行大

    食品科學 2016年18期2016-10-18

  • 菜籽油酶法脫膠的研究
    祝 品菜籽油酶法脫膠的研究毛程鑫1李桂華1薛武軍2孫 勤3康雪梅1祝 品1(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1,鄭州 450001) (廈門銀祥油脂有限公司2,廈門 361100) (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3,合肥 230031)研究磷脂酶對菜籽油脫膠及品質的影響,通過單因素、正交試驗并結合生產成本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結果表明最佳工藝參數為:酸堿比(V/V)1∶4.5,加酶量88 mg/kg,反應溫度50℃,反應時間4 h。在此條件下,菜籽油的磷含量可由原來的406.

    中國糧油學報 2016年8期2016-01-03

  • 幾種常見韌皮纖維脫膠工藝研究現狀
    用的難度主要在于脫膠,本文通過闡述韌皮纖維的生物脫膠、化學脫膠、蒸汽閃爆法脫膠等工藝的研究現狀并通過對各種工藝制得的韌皮纖維性能的表征對比介紹,為實際生產中高效、清潔的對韌皮纖維進行脫膠及新型韌皮纖維的開發利用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1 韌皮纖維成分韌皮作物的皮層包括表皮層與韌皮部,表皮層主要由一層破壁細胞組成,外附有少量的蠟質和角質層,其中纖維素含量較低,利用價值較小,而韌皮部的韌皮纖維纖維素含量豐富,是韌皮纖維開發利用的主要來源。表1列舉了幾種常見韌皮纖維

    紡織科技進展 2015年5期2015-12-31

  • 菜籽油磷脂酶C脫膠工藝優化及效果分析*
    00)目前,油脂脫膠較多采用傳統脫膠方法,如水化脫膠、酸法脫膠、超級脫膠、聯合脫膠等,傳統脫膠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水化磷脂,但很難除去非水化磷脂,但很難除去非水化磷脂[1-2]。酶法脫膠通過添加磷脂酶,使非水化磷脂水解成溶血性磷脂,溶血性磷脂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可以利用水化方法去除[3]。酶法脫膠是一種經濟環保的油脂精煉方法,磷脂酶根據其作用于磷脂的位點不同分為磷脂酶A1(PLA1)、磷脂酶A2(PLA2)、磷脂酶C(PLC)和磷脂酶D(PLD)4種,除了磷脂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15年11期2015-12-25

  • 脫膠次數對樟蠶絲物理性能與表面結構的影響
    料、織物染色性能脫膠次數對樟蠶絲物理性能與表面結構的影響龍丹,閆書芹,盧晨,王亞飛,張強*(武漢紡織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將樟蠶絲進行1到6次脫膠,計算每次脫膠完成后樟蠶絲的脫膠率,分析樟蠶絲的脫膠情況。用萬能型纖維物性分析儀對1到6次脫膠后的樟蠶絲的強力、斷裂強力和線密度進行測試,分析脫膠次數對樟蠶絲物理性能的影響。使用掃描電鏡觀察1到6次脫膠完成后樟蠶絲的表面結構,分析脫膠次數對樟蠶絲表面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既能將絲膠

    武漢紡織大學學報 2015年6期2015-08-30

  • 響應面優化黃色蠶繭超聲輔助酶法脫膠工藝
    蠶繭超聲輔助酶法脫膠工藝邵雙雙1,賀亮2,韋朝陽1,李衛旗1*(1.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杭州310058;2.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生物技術所,杭州310023)對黃色蠶繭超聲輔助酶法脫膠工藝進行研究。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選擇對蠶繭脫膠率有顯著影響的3個因素:pH(X1)、酶加量(X2)、超聲功率(X3),進行三因素三水平的響應面分析實驗。最終確定最優條件為:pH5.5、酶加量5.5%(E/S)、超聲功率390W、超聲處理時間35min、溫度60℃、料液

    中國林副特產 2015年4期2015-02-25

  • 冷榨芝麻油酸法脫膠工藝
    )冷榨芝麻油酸法脫膠工藝吳云靜1,張勛1,2,宋國輝1,2,孫強1,2,張麗霞1,2,黃紀念1,2,*(1.河南省農科學院農副產品加工研究所,河南鄭州 450002;2.河南省農產品生物活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鄭州 450002)以冷榨芝麻油為原料,研究酸法脫膠工藝參數對其脫膠效果的影響。在單因素實驗基礎上,通過正交實驗得出檸檬酸脫膠的最佳條件:脫膠溫度60℃,檸檬酸添加量5.0g/kg,加水量2.5%,脫膠時間45min,該條件下脫膠率為72.9%,脫

    食品工業科技 2014年17期2014-09-20

  • 苧麻微生物脫膠菌株的最佳脫膠條件
    成,因此可采用全脫膠的方法獲得單纖維,從而得到線密度小、均勻度好的苧麻紗[1]。苧麻脫膠有化學脫膠和微生物脫膠2種方法?;瘜W脫膠主要采取強酸強堿等方法去除膠質,生產成本高,脫膠制成率低,用水多,能耗高,排污量大,不符合目前我國節能減排的號召。微生物脫膠是利用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分泌出的一種酶來分解膠質,使高分子質量的果膠及半纖維素等分解成低分子質量的物質溶于水中,完成脫膠[2],該工藝過程環保,對纖維損傷小,對提高苧麻纖維的單纖維強力和麻纖維的質量十分有利[

    紡織學報 2014年12期2014-03-27

  • 木瓜蛋白酶與還原劑A復配脫膠的工藝條件*
    酶對生絲和坯綢的脫膠效果好,是一種優秀的絲類脫膠用蛋白酶類[9,11]。但是如果僅僅采用木瓜蛋白酶脫膠,用酶量高,生產用成本高,難于在實際生產中推廣應用,因此相應助劑的開發及其配套工藝的開發,是木瓜蛋白酶在絲類原料整理中實際應用的關鍵。在前期的研究中發現,助劑A與木瓜蛋白酶復配可以提高脫膠的減量率,本實驗通過單因子實驗,調查在不同條件下復配劑對生絲脫膠的減量,由此確定木瓜蛋白酶與還原劑A復配用于生絲脫膠的最佳工藝條件。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家蠶生絲:2

    蠶學通訊 2014年3期2014-02-14

  • 蓮纖維脫膠工藝的實驗研究
    ,要對蓮纖維進行脫膠處理來減少膠質的含量,降低纖維的取向度和結晶度,改善纖維的韌性、剛度、模量和抱合力.1 實驗1.1 實驗材料和主要儀器表1 脫膠處理的條件設定Tab.1 Degumming condition setting試劑:氫氧化鈉, 98%濃硫酸, 硫代硫酸鈉(均為分析純).主要儀器:恒溫水浴鍋,燒杯,恒溫烘箱,電子天平,玻璃棒,溫度計,蓋玻片,膠頭滴管,酒精燈,石棉網,鑷子,E-220G顯微鏡,Instron5565萬能材料實驗機.1.2 工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年4期2013-11-20

  • 食用植物油酶法脫膠關鍵技術
    脫膠是植物油精煉中的一個重要工序,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品質。工業上傳統的方法多為水化脫膠和酸法脫膠,需多次反復操作方可實現有效脫磷,操作繁瑣;而且,需后續加入大量的堿進行脫酸,降低成品油得率;加工過程水耗、汽耗、溶劑消耗較高,同時會產生大量廢水、廢液。酶法脫膠是利用磷脂酶將毛油中的非水合磷脂水解掉一個脂肪酸生成溶血性磷脂,溶血性磷脂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可以方便地利用水化的方法除去。酶法脫膠與傳統脫膠方法相比,具有化學試劑和水電用量少、操作簡單、三廢排放少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13年12期2013-04-09

  • 青豆油脫膠工藝研究
    很大的影響。水化脫膠是脫除毛油中所含的磷脂、蛋白質、糖基甘油二酯等膠溶性雜質,其中以脫除磷脂為主,磷脂可以分為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因此脫膠也常被稱為脫磷。以成熟大豆為原料,加工所得的毛油中含有的磷脂多為水化磷脂;以青豆為原料,加工所得的毛油中含有的磷脂多為非水化磷脂[1-3]。青豆的存在會造成毛油中非水化磷脂增多,采用常規的水化脫膠法不能將膠質脫除徹底,而磷脂的存在將影響成品油的煙點和風味,還會在后續的堿煉脫酸工序中造成乳化現象,增加煉耗和燒堿量[4]。

    中國糧油學報 2013年3期2013-03-28

  • 微藻DHA油脂的酶法脫膠工藝研究
    DHA油脂的酶法脫膠工藝研究陳園力1,胡耀池1,龔東平1,梁井瑞2,蔣 露2,張紅漫2,*(1.南京工業大學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南京210009;2.南京工業大學理學院,江蘇南京210009)采用嗜熱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產磷脂酶A1對裂殖壺菌產DHA毛油進行脫膠處理,以脫膠油磷含量、酸價為考查指標,先對脫膠時間、反應溫度、加酶量和加水量等因素進行單因素實驗,然后通過正交實驗得出微藻DHA油脂的

    食品工業科技 2012年1期2012-11-15

  • 花生油水化脫膠工藝條件的研究
    63)花生油水化脫膠工藝條件的研究吳克剛1,張 文2,*,柴向華1(1.廣東工業大學輕工化工學院食品添加劑與食品質量安全研究室,廣東廣州 510006;2.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663)研究了花生油的水化脫膠工藝,考察離心轉速、加水量、電解質、恒溫時間、恒溫溫度等因素對花生油水化脫膠效果的影響。采用比色法檢測脫膠花生油磷脂含量,通過對磷脂含量的分析討論,最終確定花生油水化脫膠的最優工藝條件為:預熱溫度75℃,按每100g油加入1mL濃

    食品工業科技 2012年7期2012-10-24

  • 苧麻生物脫膠復合菌群的構建
    品的核心競爭力。脫膠是苧麻紡紗的必經工藝,目前我國主要采用化學脫膠,污染重、能耗高、成本高,嚴重地限制了我國苧麻產業的發展,生物脫膠是目前研究較多的苧麻清潔生產方法。漚麻是我國民間使用的較原始的生物脫膠方法,該方法利用自然環境中的脫膠微生物降解苧麻韌皮膠質,制備質量要求不高的麻纖維。由于漚麻存在污染環境、膠質去除不徹底、產品質量不均一等先天性不足,該方法未能應用于苧麻纖維的工業生產,只有少數地方織造夏布還在沿用。高效可控的苧麻生物脫膠技術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

    中國麻業科學 2012年3期2012-05-23

  • 部分脫膠壓電復合材料層合梁黏結界面失效擴展有限元分析
    材料基體黏結界面脫膠會不同程度降低智能結構的傳感和控制精度,大面積脫膠會導致壓電元件傳感和驅動的功能的不作為,從而導致整個壓電智能復合材料結構的失效。所以,壓電材料與復合材料黏結界面的脫膠起裂和擴展等問題越來越引起學者的關注[1-4]。Seeley等[5]通過實驗研究了部分脫黏的智能復合材料層和結構響應的影響。Tong等[6]通過解析方法建立一個含有黏結層的部分脫膠的壓電梁模型。Kumar等[7]通過數值方法分析了閉合回路下壓電驅動器脫膠對結構振動控制的影

    大連工業大學學報 2011年6期2011-09-26

  • 復合生物酶在竹纖維生物脫膠中的應用探討
    物酶在竹纖維生物脫膠中的應用探討朱正鋒1,2,蔡麗麗1,2,齊大鵬1,2(1.中原工學院;2.河南省功能性紡織材料重點實驗室,鄭州450007)通過單因子實驗、正交設計實驗及其驗證實驗,優化了復合生物酶的脫膠工藝參數,優化的參數組合為:酶濃度4g/L,pH=7.5,t=10h,T=55℃,并認為此酶在竹纖維的生物脫膠中有一定作用.復合生物酶;生物脫膠;單因子;正交設計竹纖維是一種新型纖維,而我國又是世界第一竹資源大國[1],因此,對竹纖維的開發利用有廣闊的

    中原工學院學報 2010年5期2010-12-27

  • 大麻纖維脫膠主要工藝參數與纖維分裂度關系的回歸分析
    “工藝纖維”即半脫膠纖維進行紡紗,工藝纖維是單纖維的集合體,依靠果膠、木質素等黏結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可紡性。全脫膠很不容易,并且脫膠后的單纖維無論是纖維的強力和長度都不具備可紡性,因此大麻纖維的脫膠采用與亞麻相近的半脫膠。大麻纖維的木質素、半纖維素、果膠含量較高,這是大麻纖維區別于其他麻纖維的主要特征[2]。脫膠條件和脫膠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纖維的分裂度和成紗質量。大麻纖維的分裂度決定了大麻可紡支數,分裂度的提高對改善成紗條干亦有好處,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成紗

    大連工業大學學報 2010年3期2010-09-26

  • 果膠復合酶的生產及其在亞麻脫膠中的應用
    的方法。通過測定脫膠過程中果膠酶、半纖維素酶活力及脫膠周期,確定脫膠的適宜條件。工藝優化后脫膠周期可縮短至 22 h,麻莖失重率與溫水脫膠的相當,脫膠液可重復利用 4 次。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production of the pectin compound enzyme by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with aspergillus niger HYA4. By detecting the ac

    紡織導報 2009年8期2009-12-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