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慎

  • 曾一魯《瀘陽八景圖》的藝術意境
    名城”,曾經狀元楊慎品題,江山勝跡,情景交融,詩中有畫。近世川南國畫名家曾一魯的粉墨山水《瀘陽八景圖》則惟妙惟肖,在似與不似之間狀寫瀘州人文風物,與楊狀元的詩交相輝映,畫里有詩。關鍵詞:畫意詩情;曾一魯;楊慎;《瀘陽八景圖》川南國畫名家曾一魯先生的粉墨山水《瀘陽八景圖》,畫的是民國年間瀘州的“八景”。曾一魯(1914—1987),瀘縣特興鄉人,世業農耕,瀘縣簡易師范學校畢業,就小學教席??谷哲娕d,1938年,他偕夫人劉志瓊赴延安,報國請纓,入魯迅藝術學院專

    文史雜志 2023年2期2023-05-30

  • 楊慎巧搬豬市街
    據說和明朝大才子楊慎有關。明朝正德六年,楊慎高中狀元,這一年,他二十四歲。歷數大明三百年,四川籍狀元只出來一個,就是他,可見多么了不起。其實,他在三年前就能中狀元,卻因為身份,推遲到了現在。楊慎的父親是當朝大學士楊廷和,他的老師是閣老李東陽,這么赫赫有名的家世,卻沒給他帶來好處,反而在二十一歲名列頭甲第一名時,父親楊廷和怕人非議,將他拿下了,誰讓楊廷和是閱卷官呢。三年后,楊慎再次中了頭名,楊廷和看著卷子還是猶豫不決,這時候李東陽說了一句話:“內舉不避親,外

    民間文學 2023年5期2023-05-29

  • 楊慎、徐霞客與西山
    這樣的背景之下,楊慎來到了云南。楊慎(字用修,號升庵)是四川新都人,其父楊廷和,貴為首輔。但楊慎卻沒有通過這層關系謀取官職,而是依靠自己的勤學苦讀,在24 歲時高中狀元。本來應該一帆風順的仕途生涯,卻因嘉靖皇帝登基后的“大禮議”事件戛然而止。由于得罪了皇帝,楊慎37 歲被充軍到了云南,于72 歲逝世,他在云南整整待了35 年。這半生時間,也成就了楊慎在云南的傳奇。昆明西山腳下的高峣有一座升庵祠,是為了紀念楊慎而建。升庵祠里面還有一個大旅行家徐霞客的紀念館。

    今日民族 2022年11期2022-11-29

  • 楊慎詩詞同源說探究
    :在《詞品》中,楊慎開宗明義提出“詩詞同源而異派”,認為六朝詩是唐律與唐詞之源,并提出“風華情致”“胸中有萬卷”的詞學主張,與其詩學推崇的“緣情綺靡”“無一字無來處”如出一轍,是其對六朝詩的繼承與發揚,也深刻展現了其“以詩為詞”,詩詞互融的主張。 關鍵詞:楊慎 《詞品》 六朝詞學 詩詞同源楊慎(1488-1559),明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被譽為明代博學第一[1],現存著述二百余種。楊慎詞作在明代占據一定地位,明人有推之為“當代詞宗”者[2],其詞學著作,詞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2年6期2022-06-27

  • 楊慎尺牘偽書四種考論石
    容席嘉關鍵詞:楊慎;尺牘集;偽書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2)04-0137-04楊慎(1488—?),字用修,號升庵,“明三才子”之首?!睹魇贰吩疲骸懊魇烙浾b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span class="hl">楊慎著述極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下簡稱《四庫》)云:“不下二百余種?!盵1]其著書范圍遍及經史子集,除了前人重視的古音古字、古史箋證、詩文評點等方面,楊慎在尺牘集編纂方面亦有成果。史料中可見19 種尺牘集題為楊慎編,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2年4期2022-06-01

  • 楊慎為云南書寫的七絕贊歌《滇海曲》
    要:《滇海曲》是楊慎貶謫云南后創作的一首深情婉轉、別具風調的七絕組詩,唱響了對云南獨特景致、歷史和民俗文化的贊歌。通過與唐代杜甫創作的《夔州歌十絕句》進行比較,可看到楊慎對杜甫詩歌的學習?!兜岷G酚袑Α顿缰莞枋^句》內容建構、句式上的學習,但表現出不同的情韻風貌,可見楊慎對經典作家、作品的學習中,有繼承亦有揚棄,這是楊慎詩學觀的體現?!兜岷G愤\用了中國詩歌傳統,學習了前代經典創作,卻是以詩人自己的藝術視角,反映了新鮮的時代生活內容和獨特的審美感受。關鍵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2期2022-02-19

  • 楊慎詩歌批評中的辨體意識
    韓碩楊慎,字用修,號升庵,明代著名的學者、文學家,以博學譽名。不管是他的創作、詩歌批評,還是考據,成就均不菲?!睹魇贰?span class="hl">楊慎傳》記載:“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蹦壳皩W界研究楊慎多在探究其尊崇六朝之論,并將其置于明正德嘉靖時期的復古文學思潮背景下,與前七子一味推舉盛唐、尊杜甫的文學主張相比較,從而將楊慎的文學理論個性化。本文只關注楊慎詩歌批評本身,從他的詩論中去發掘其深刻的辨體意識。辨體,就是根據文學作品的不同行文結構、聲韻、章法等對文學進行梳理

    青年文學家 2021年20期2021-09-05

  • 楊慎和黃峨的愛情
    豐家驊一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學者、文學家。祖父楊春官至湖廣提學僉事,父親楊廷和是正德、嘉靖兩朝的首輔。楊慎自幼聰慧過人,十二歲作《古戰場文》,祖父贊賞他為“吾家賈誼”。十四歲作《黃葉》詩,文壇領袖李東陽見而稱他“非尋常子”,收為門下。二十歲鄉試中舉。二十四歲廷試第一,名滿天下。任職翰林院時,讀盡秘閣藏書,以博學聞于當世,與解縉、徐渭并稱“明代三大才子”。黃峨(1498-1569),字秀眉,四川遂寧人,明代著名女詩

    尋根 2021年4期2021-08-27

  • 楊慎金石思想的意蘊與啟發探究 ——以其與經學的融通為核心
    ⊙ 羅惠文一、楊慎金石思想的形成(一)對宋明理學的反思明朝時期宋明理學是官方的正統思想,但流弊漸多。宋儒解經,多重義理,其弊流于空疏。此時期經學的發展總體呈衰微之勢。明人注經之說,多因循宋人。皮錫瑞《經學歷史》曰:“論宋元明三朝之經學,元不及宋,明又不及元?!盵1]針對時代的困境,楊慎提出了自己對經學的理解。他主張實學,而儒家是實學,可以儒家之實,實天下之虛學,糾正時弊。在楊慎看來,經過秦始皇焚書之后,經學的發展隨時代而有變化。漢朝解經重傳注,唐朝解經重疏

    大學書法 2021年3期2021-06-29

  • 楊慎對云南文學創作的引領
    代漢文學的興盛與楊慎的積極引領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楊慎在充軍云南期間,一直活躍于文壇,他大力宣揚科舉,匯聚文人創作,迅速帶動了漢文學創作的興盛,對后世的云南文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關鍵詞:楊慎 云南 漢文學 引領云南地處偏僻的西南邊陲,遠離漢文化中心,眾多民族聚居于此。歷史上,云南與中原王朝的聯系時斷時續,云南對內地朝廷也是“叛服靡?!?,因而,漢文化在云南的傳播過程極其漫長曲折,漢文學創作者如鳳毛麟角,漢文學作品也鮮有流傳,云南被人們視為蠻夷之地、文學荒漠。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中國文學史楊慎書寫評議
    教材。一、文學史楊慎書寫梳理情況本文首先擬對從民國至當今的以《中國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史》為名的,以供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等專業本??茖W生使用的各種較有代表性的文學史教材進行逐一梳理比較,從中找出所有關于楊慎及其文學創作的書寫,即介紹、論述、評價的文字,如果沒有相應文字,也要注明。將這些文學史按時間進行梳理比較,分析推斷其如此書寫的原因和理由。限于條件,目前無法找到所有“有代表性”的文學史來進行考察研究。另外,在寫作時,深感從資料文獻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2期2021-03-25

  • 淺談貶謫前后楊慎詠梅詩的特點差異
    ,李彬 摘 要:楊慎作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三十余年的戍滇年月是其文學的集大成時期。在其所有詩作中,詠梅詩約有133首,絕大多數在貶謫云南后完成。其貶謫前的詠梅詩主學前人、蕩放流動,給人淵雅秾麗之感,貶謫后的詠梅詩風格自成一派、清新綺麗,內容豐富且情感富于變化,別有一番風趣。 關鍵詞:楊慎;詠梅詩;貶謫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1)12-0062-04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12期2021-01-12

  • 楊慎散曲的代言體淺論
    內容摘要:學界對楊慎的詩詞文已有很多研究,但對楊慎散曲的研究較少,尤其是對其代言體散曲關注極少。楊慎散曲集《陶情樂府》收錄了他的散曲作品,其中代言體散曲約有26首,這些散曲通過運用一些藝術手法代不同女子口吻來抒發感情,或是代妻子口吻以慰相思之情,或是代伎女口吻以表脂粉之意。同樣這些代言體散曲也是楊慎代自己而言,其中寄寓了作者無限的情思和難以直說的心境。 關鍵詞:楊慎 陶情樂府 代言體 楊慎,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和學者?!短涨闃犯肥瞧渖⑶?,真實地記錄了楊慎

    文學教育 2021年12期2021-01-03

  • 楊慎的《出嘉陵江》與《宿金沙江》
    內容摘要:楊慎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后世學者對他生平事跡進行考索,成果頗豐,但是仍存在一些遺漏。以楊慎《出嘉陵江》與《宿金沙江》這兩首詩作切入點,闡述楊慎在云南的行跡、“瘴?!钡目甲C以及詩歌創作心境這三個方面。關鍵詞:楊慎 《出嘉陵江》 《宿金沙江》 瘴海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府新都縣人。正德六年(1511年),楊慎24歲高中狀元并授翰林修撰?!睹魇贰ぞ硪话倬攀?span class="hl">楊慎傳》中說:“明世紀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盵1]508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0年7期2020-08-31

  • 楊慎詩詞中的云南風光
    者、文學家、詩人楊慎謫滇三十五年,成為云南歷史上重要的文化名人,是云南歷史文化發展的大恩人。楊慎被貶謫到云南的這些年,遍游了云南名山大川,在其游歷期間,創作了大量反映云南風光的詩詞作品。這些作品創作于云南,書寫了云南,其中涉及到云南的氣候、山水、花木,讓我們感受到一個美麗鮮艷的云南?!娟P鍵詞】楊慎;詩詞;風光【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楊慎(1488 -1559),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于云南永昌衛。曾率家奴助平尋

    中國民族博覽 2020年6期2020-07-04

  • 庭榴
    狀元、翰林院修撰楊慎(升庵)結為伉儷,婚后棲于新都桂湖之濱的榴閣,夫妻二人吟詩論文,切磋砥礪,彈琴作畫,琴瑟和鳴。她還關心國事,考究民瘼,鼓勵楊慎伸展其政治抱負,次年,隨楊慎到京城,成為升庵的得力內助。世宗嘉靖三年(1524),楊氏父子在“議大禮”的政爭中,忤觸嘉靖,楊慎兩次受廷杖,后來被謫戍云南永昌衛,黃峨回到新都居處,其間以詩詞寄情,《黃鶯兒》詞四闋最為感人。嘉靖五年,楊慎回家探父病,黃峨獲允同赴云南戍所。嘉靖八年,楊慎夫婦由戍所奔父喪,后來升庵返回戍

    美文 2020年12期2020-06-19

  • 楊慎玉堂時期的文學交游考論
    內容摘要:楊慎是明代著名文學家,其文學交游以嘉靖三年遭謫云南為界,分為玉堂(翰院任職)時期和南中(謫戍云南)時期。通過對楊慎玉堂時期詩作中與其交游相關的詩篇進行梳理,發現楊慎在翰苑時期為官時期的交游對象主要可分為三類:一是知交同道,如張含、薛蕙等;二是結社唱和,如夏邦謨、程啟充等;三是翰院同僚,如張潮、金皋等。在文學交游的過程中,楊慎對六朝初唐詩風的推崇和學習,影響了眾友的創作,為明代正德嘉靖文壇帶來了新氣象。關鍵詞:楊慎 玉堂時期 文學交游楊慎(1488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0年2期2020-04-19

  • 楊慎玉堂詩對《詩經》語詞的襲用
    明代“博學狀元”楊慎,少有詩名,然不幸于嘉靖三年被遣戍滇南,以此為界,其詩歌創作亦分為前、后期,即玉堂時期與南中時期。楊慎詩歌創作講求“無一字無來處”,注重對歷代詩歌的繼承與發展。通過對其玉堂時期詩作語詞來源的分析統計,發現其對古典詩歌的源頭文本《詩經》的承繼特點突出,具體表現為:一是對《詩經》文本中疊音詞的襲用,計有123處;二是以《詩經》篇名入詩,具有借原篇之意抒當下之情的作用。關鍵詞:楊慎 玉堂詩 《詩經》楊慎嘗舉少陵“不及前賢更無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0年2期2020-04-19

  • “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作者楊慎“是非成敗轉頭空”的悲喜人生(下)
    匠前文我們說到,楊慎因為“大禮議事件”,而被充軍發配到了云南永昌衛。其時,楊慎都不及將杖傷養好,就在兩個解差的押送下,披枷戴鎖,踏上了去往云南的萬里征途。史載,在楊慎去云南的一路上,還受到了不少仇家的追殺,因為當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后,雖然馬上就宣布了興王朱厚熜是皇位的繼承人,但當時朱厚熜并不在北京,而在湖北的安陸,要把他從安陸接來,才能舉行登基大典,這中間就有了一個多月(37天)朝中沒有皇帝的空當。在這期間,時任首輔的楊廷和裁撤了很多冒領軍功的官員。這些被

    北廣人物 2020年12期2020-04-01

  • 楊慎謫滇哀祭文研究
    成果,項目名稱:楊慎謫滇哀祭文研究。摘? 要:楊慎,字用修,號升庵,又號金馬碧雞老兵、博南戍史、博南山人、博南遠游子。楊慎是我國明代三才子之首,其存世文學種類眾多。散文是其存世文學種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哀祭文又是其散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其哀祭文中可以窺視楊慎謫滇后的心境及交游狀況。本文擬以《楊升庵叢書》中收入的21篇哀祭文為文本,對楊慎謫滇后生活及創作的心境及交游狀況進行窺探,以此說明謫滇對楊慎整個人生產生的影響。關鍵詞:楊慎;謫滇;哀祭文;影響作者簡介

    青年文學家 2020年2期2020-03-02

  • 是非成敗轉頭空:史上最知名狀元楊慎
    楊慎像當我們說某人的生活跌蕩起伏時,便暗示了這人一生有極強的戲劇性,逸出了尋常路徑與方向,使人極欲一窺究竟。楊慎一生的戲劇性遠超過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人,因為沒有任何人像他一樣獲得狀元殊榮卻又流放邊陲,且文名如此之高的。換言之,他是狀元中最有文名的人,也是頗具文名的人中唯一的狀元。一般說來,文人倒霉的概率比較高,因為言論既可獵譽邀名更容易獲遣遭罪。在倒霉乃至流放這一點上楊慎并不孤獨,其鄉賢李白、蘇軾均遭此難。李、蘇文名之盛,楊慎自是有所不及,但在舉業上他們卻

    四川文學 2019年10期2019-11-08

  • 淺談楊慎的詞學風格論
    :明代嘉靖年間,楊慎為明代詞學添上一筆——《詞品》。本文主要以《詞品》為例來論楊慎的詞學風格論,主要概括為婉約、豪放兼容并包。本文主要用“知人論世”與“文本分析”兩種研究方法進行論文寫作。全文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繼承《花間詞》的“婉”、包容豪放詞人的“豪”。關鍵詞:楊慎 詞學 風格論 兼容并包明人張綖最早將詞分為婉約、豪放二派,婉約派以秦觀、李清照為代表,語言和表達方式委婉而含蓄;豪放派以辛棄疾和蘇軾為代表,表達方式雄放。自此以后,文人大多崇婉約而貶豪放。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2019-10-21

  • 真愛經得起考驗
    來?!队裉每汀方o楊慎留下深刻印象,覺得她是罕見的才女。楊慎找人提親,黃娥一口答應?!吧袝畠褐?,宰相兒媳狀元妻?!辈抛蛹讶说拿罎M婚姻轟動一時。楊慎、黃娥感情非常融洽,他們不僅異常恩愛,而且有共同興趣愛好,在湖畔散步賞花,彼此提問;在榴閣說文賦詩,相互酬答。黃娥以石榴自喻,賦詩表達對新郎的深情,自己不與桃李爭春,就像火紅的石榴花,仲夏五月才開放。喜得狀元結為連理,黃娥對生活信心百倍,寫出明艷動人、充滿愛意的詩歌《庭榴》:“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

    做人與處世 2019年16期2019-09-20

  • 情深何處不相逢
    楊興文楊慎、黃娥都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享年都是71歲。在結婚后的50年漫長歲月里,他們有42年分居兩地。距離無法改變黃娥的癡心,在絕句《寄外》里,她表明深切的杜鵑啼血心緒:“懶把音書寄日邊,別離經歲又經年。郎君自是無歸計,何處春山不杜鵑!”如影隨形,情深似海楊慎出生于四川省新都縣,父親楊廷和是武英殿大學士,官至吏部尚書。楊慎自幼天資聰穎,特別喜歡學習,在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23歲參加殿試的楊慎名列前茅,如愿以償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正式

    現代婦女 2019年9期2019-09-10

  • 淺談楊慎詞體起源論與創作論
    詞品》為例來探究楊慎的詞體起源論與詞體創作論。楊慎認為詞體起源于六朝,創作時應堅持“主情”說。本文主要用“知人論世”與“文本分析”兩種研究方法進行論文寫作。關鍵詞:楊慎;詞品;起源論;創作論中圖分類號:G21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0517105一、詞體起源論——源于六朝文體源流論是從歷史縱向上對文體進行源頭的尋找和脈絡的梳理。為什么他會認為詞體起源于六朝呢?一方面與他的詩學觀念息息相關。楊慎年少之時,便成為李東陽的門生,李東陽門下的李夢陽、何景

    銀幕內外 2019年5期2019-09-10

  • 近三十年楊慎音韻學研究綜述
    王耿摘 要:楊慎著述宏富,影響深遠。其中音韻學著述自問世以來,研究者主要圍繞其音韻學源流、考據音韻學方法、對后世影響以及其著述的點校等方面進行的。但其音韻學觀點中如中古韻分合、音韻學觀與其詩歌用韻等問題研究仍有待深入。關鍵詞:楊慎;古音學;源流;成就楊慎是明代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著述之富堪稱明代第一,其著述現存約兩百多種,內容涉及經、史、子、集等諸多方面。其中音韻學著作《轉注古音略》、《古音余》、《古音附錄》(又名《古音余后語》)、《古音叢目》、《古音

    青年時代 2019年20期2019-08-30

  • 楊慎與云南的綠水青山
    山。明朝一代才子楊慎慘遭貶謫,流放至此。他憑借自己的廣博學識點亮云南的綠水青山,一改云南落后面貌,帶動云南文化發展,促進中原文化和云南文化的融合。文章以楊慎貶謫時間為線索,結合王文才先生選注的《楊慎詩選》,對楊慎描寫云南綠水青山的詩歌加以分析,發現楊慎在云南的綠水青山中所創造的文學文化價值。關鍵詞:楊慎;云南;綠水青山;文學文化作者簡介:王蕊,女,河南省鄲城縣人,鄭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青年文學家 2019年20期2019-08-13

  • 一方素帕寄相思
    楊慎是明朝正德年間的狀元,他才思敏捷,除精通四書五經外,對俚曲謎語也很有研究,而妻子黃娥也是一位知書達禮、能詩善曲的女文學家。楊慎在仕途上很不順意,正德皇帝死后,嘉靖皇帝即位,楊慎被貶謫至云南永昌。當時,朝廷腐敗,奸臣當道,常以文字興獄。楊慎一去多年,黃娥日夜思念遠在邊關的丈夫,想捎信問候,又怕遭來橫禍,只得托人捎給丈夫一方白絲絹,將萬語千言寄托在上。楊慎接到妻子托人捎來的白絲絹,心中感慨萬分??墒?,打開一看,一個字影兒也沒有,他翻來覆去地看了許久,終于猜

    學生導報·東方少年 2019年14期2019-06-11

  • 白飯如霜
    紅……”便是出自楊慎的《廿一史彈詞》。楊慎,“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這是明史對他的評價,恰如其分。揆諸明朝276年歷史,楊慎確實不負第一才子之名,存詩2300多首,詞曲、雜劇、彈詞、金石、書畫均有涉獵,天文、地理也是觸類旁通。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問群臣“注張”是什么星,欽天監和翰林院的資深專家都答不上來,楊慎卻引經據典說是西方白虎七宿之一的柳宿。無獨有偶,湖廣土官向朝廷進貢,文書署“水盡源通塔平長官司”,同僚們都以為是三個地名羅列在一起,唯

    知識窗 2019年1期2019-02-26

  • 文治武功——楊慎與彝族
    要:明代博學狀元楊慎貶謫與返家途中縷經川滇黔彝族地區,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楊慎曾率領家奴參與平定武定彝族土司安銓的叛亂,并作詩《惡氛行》記下此次事變。楊慎與巍山彝族左氏土司左禎為代表的彝族子弟交游研學,在居住的冷泉庵講學并留下了《中秋寓蒙冷泉庵》詩。關于楊慎與彝族,有《巍寶山游記》《彝漢兩族結親家》《石林的狀元峰》等傳說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人們滿懷尊敬和愛戴之情賦予他足智多謀的形象。楊慎描寫火把節的詩及其他操觚題刻也從側面反映了他對彝族的關注。關鍵

    當代旅游 2019年8期2019-01-10

  • 復古文藝思潮影響下的楊慎書學觀
    這種思潮的影響,楊慎主張書法向晉人書法學習,要求書法有風韻、婉媚、古雅的格調?!娟P鍵詞】 楊慎;書法;風韻;婉媚;古雅[中圖分類號]J29 [文獻標識碼]A楊慎是明中期一位著名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書法家,其書法理論主要收錄于《墨池瑣記》及《書品》當中。作為明中期的一個書法家,他的書學思想很明顯地帶有這個時代的印跡。明中期,正是復古主義思潮盛行的時期,以李夢陽為代表的“前七子,在詩學理論方面,提倡“詩必盛唐”“作詩必須學杜”,倡導向古人學習。在書學理論方面,

    藝苑 2018年5期2018-11-23

  • 淺談楊慎貶謫對其詞作的影響
    詞寫作對象的突破楊慎在謫滇期間,無法用文韜武略來展示他的經緯之功,便在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方面展現了他的非凡之處,其中校訂了《花間集》二卷,繼承花間詞的范式,寫了很多作品,但其作品中對花間詞有所突破。楊慎戀情詞中除了寫妓女、歌女,還有一個寫作的對象就是他的第二個夫人——黃峨。楊慎貶謫永昌時,黃峨也曾有一點時間在滇南陪伴,但是大多數時間兩人異地,兩人之間的相思詞也被傳為佳話,王文才先生編的《楊慎詞曲集》也將黃峨的一些作品收入其中(有的作品真假難辨)。黃峨的《寄

    戲劇之家 2018年25期2018-11-15

  • 從《升庵詩話》看楊慎“代代有詩”的批評理念
    詩話》是明代學者楊慎的詩論專著,整部書層次分明,條目精當,既包含了作者本人對詩人詩作的獨到見解,又包含了一些對細節名物的考證,折射出學者楊慎淵博的學識與天才般的藝術感悟力。翻閱整本《升庵詩話》,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楊慎那種不同于流俗的詩歌批評理念,因為從時代角度來看,這部詩論形成于楊慎被貶云南期間,算得上是他后期的代表作品。而在那個時候,明代文壇復古思潮聲勢正盛,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的“前七子”余音未消,“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呼喊還依舊盤旋在當時文學的天

    名作欣賞 2018年29期2018-07-22

  • 楊慎際遇論蜀地文人“好文刺譏”
    以明代的蜀地文人楊慎來說,他是個勤奮的“百科全書式”的大才子,除2300余篇詩文外,雜著多達100余種,內容涉及文史哲、天文、地理、醫學、生物、金石、書畫、音樂、戲劇、宗教、語言、民俗等等。這足以證明,楊慎的確“好文”。然而,做出如此豐厚的文化、學術成果的大才子,一生的際遇卻是非常不幸的。這是因為他不僅“好文”,還特別“刺譏”。楊慎之所以“好文刺譏”,因為這是蜀地文人的傳統。班固說蜀人“好文刺譏”,實際上是對蜀地文人的褒稱。關鍵詞:楊慎;蜀地文人;好文刺譏

    文史雜志 2018年4期2018-07-12

  • 明朝傳奇女子黃娥五年相伴換一生相思
    到21歲才嫁給了楊慎。這在古代是極為少見的。而楊慎也不愧是黃娥父親精心挑選出來的女婿,他父親是內閣首輔大臣,三朝元老;而他本人則是明武宗年間殿試頭名狀元,賜進士及第,滿門榮耀。那一年,黃娥鳳冠霞帔,滿心歡喜嫁進了楊家。兩人婚后,過了一段柔情蜜意又如詩如畫的日子。楊慎精通經、史、詩、音韻、金石、書畫;黃娥有情致,風格婉約,尤為擅長散曲。他倆或在湖畔散步,或在樓閣賦詩,相互酬答。朱門繡戶里,充滿著別樣的文藝氣息??上?,這樣柔情蜜意的日子,只過了五年。嘉靖三年(

    北廣人物 2018年1期2018-01-05

  • 從《詞品》看楊慎的詞學觀
    要:《詞品》是楊慎的詞學理論代表作。他提出“詩詞同工而異曲,共源而分派”的觀點。在詞作內容上,他推崇六朝詩的“風華情致”,同時認為詞抒情須有節制。此外,他認為最初的詞調名與其內容一致。本文從《詞品》出發,以具體的作品解讀作者的詞學觀,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詞學理論素養。關鍵詞:楊慎;《詞品》;詞學觀作者簡介:寇小娟(1994-),女,漢族,甘肅天水人,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學。[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

    青年文學家 2017年21期2017-07-28

  • 楊慎在大理地區的文學活動及其影響
     沙振坤摘 要:楊慎在大理地區結交的最重要的友人是李元陽,他兩次漫游大理都以文學活動的形式展開,通過李元陽引介,結識許多士紳文人,創作了大量詩文,促成了大理地區文學的興盛,大大增強了楊慎在云南的文化影響力。關鍵詞:楊慎 大理地區 文學活動 文化影響明代學者謝肇曾言:“士大夫閑居野處,必有同道同志之士相與往還,方稱其樂?!??譹?訛此語點出了志同道合者的酬唱往還對賦閑在野士大夫文人的重要性。楊慎為一代奇才,遠謫滇云煙瘴之地,友人的頻繁往還更是給予他莫大的精神慰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7年7期2017-07-19

  • 楊慎在大理地區的文學活動及其影響
    678400]楊慎在大理地區的文學活動及其影響⊙彭新有 沙振坤[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中文系, 云南 芒市 678400]楊慎在大理地區結交的最重要的友人是李元陽,他兩次漫游大理都以文學活動的形式展開,通過李元陽引介,結識許多士紳文人,創作了大量詩文,促成了大理地區文學的興盛,大大增強了楊慎在云南的文化影響力。楊慎 大理地區 文學活動 文化影響李元陽(1497—1580),字仁甫,號中溪,大理太和人,白族,云南學者,嘉靖元年(1522),中云貴鄉試第二;嘉

    名作欣賞 2017年20期2017-07-18

  • 楊慎《五言律祖》研究綜述
    :《五言律祖》是楊慎被貶云南期間編纂的一部五言古詩選本,20世紀以來關于楊慎研究的著述豐富,但對楊慎《五言律祖》的研究卻多為零星、分散,蜻蜓點水式的論述,本文擬從版本研究、詩學研究、選本研究三個方面對當下學界對楊慎《五言律祖》的研究加以評述。關鍵詞:楊慎;《五言律祖》;研究綜述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人,祖籍江西廬陵。正德六年(1511年),殿試第一,授翰林院編修。嘉靖三年(1524年)因偕同列大臣與當今世宗皇帝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12期2017-04-17

  • 楊慎卒年卒地再證
    周雪根摘要:楊慎的卒年卒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有過激烈的爭論,但因為可據材料的有限和材料本身的真假難辨,一直懸而未決。本世紀初,隨著董運來、豐家驊先生對《明文?!分杏尉泳础逗擦中拮謼罟怪俱憽返陌l現,此討論終告一段落。然仍存在個別疑問,如李元陽《升庵七十行戍稿序》記楊慎嘉靖三十八年冬由瀘至滇,這就導致楊慎卒于昆明而非永昌、卒于嘉靖三十八年七月之說的可疑。本文在指出舊說不合理的同時,試補充三則材料,用以強化楊慎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于昆明高峣寓所的可信性和毋

    貴州文史叢刊 2016年3期2016-12-09

  • 楊慎《世說新語》評點特色
    410000)論楊慎《世說新語》評點特色周 易(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世說新語》是中國志人小說的典范之作,主要記述了漢末魏晉人物的言談風尚和遺聞軼事。其評點在明清達到了鼎盛,而楊慎評點《世說新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人物行為或事件的評價;二是對詞語的解釋,以疏通文意;三是對訛誤的解釋。其評點給明清《世說新語》的評點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楊慎;《世說新語》;評點;特色《世說新語》自南朝宋劉義慶編撰,梁劉孝標作注以來,便受到了

    小品文選刊 2016年16期2016-12-06

  • 由《升庵詩話》看楊慎的宋詩觀
    雨 李丹摘 要:楊慎為明代學者,詩文雜著至一百余種,其中《升庵詩話》內容涵蓋廣泛,匯集了其大部分詩歌批評言論,雖言雜論散不成體系,但其不拘時俗、新奇獨特的詩學觀念仍足以傾動當時而影響于后世。本文試從《升庵詩話》中體現的唐宋詩觀、否杜詩“詩史說”及其對宋人的評價三個方面來探索楊慎的宋詩觀。關鍵詞:楊慎;升庵詩話;詩學觀念;宋詩作者簡介:阮思雨(1991-),女,湖北宜昌人,遼寧大學文學院2014級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古代詩文。[中圖分類號]

    青年文學家 2016年6期2016-04-27

  • 楊慎的樂府研究
    21116)?論楊慎的樂府研究王立增(江蘇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摘要:楊慎雖然沒有專門研究樂府詩的著作,但其著述中有多處文字論及樂府,在明代的樂府研究中獨具特色。他推崇六朝樂府,重視民間歌謠,反對酷擬之風。以其博學,他對樂府詩的曲調來源及名稱進行考釋,對樂府詩的文本進行考辨、校訂與補遺,解讀樂府詩時努力挖掘其中的諷諭之意,追求樂府詩書寫的真實性。楊慎的樂府研究形成了一種新的重比興、重考據的范式,對后世的樂府詩研究具有較大影響。關鍵詞: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4-13

  • 楊慎智對先生
    ●曾 旭楊慎小時善于吟詩作對。父親為了讓兒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便請來一位教書先生,教兒子讀書。一次,那位教書先生給楊慎出了這樣一個上聯:花塢春晴,鳥韻奏成無孔笛;楊慎聽了上聯后,想到日暮時蟬聲不絕的情景,便對道:樹庭日暮,蟬聲彈出不弦琴。父親聽后,很是驚喜。這時先生又出了個上聯:柳線鶯梭,織就江南三月景;楊慎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云箋雁字,傳來塞北九秋節。先生想難倒楊慎,最后又出一聯:楊花亂落,眼花錯認雪花飛。小楊慎向前走了幾步,便立即對出下聯:竹影徐搖,心影

    對聯 2015年23期2015-11-14

  • 楊慎的文獻學理論與實踐
    710119)?楊慎的文獻學理論與實踐韓慧清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陜西西安710119)[摘要]楊慎是明代著名的文獻學家。楊慎重考據,反對空談心性;倡漢唐舊疏,重訓詁章句;堅持求實原則,在大倡心學的明代提出了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獻學理論。另外楊慎重視文獻版本,編纂成果豐富,為文獻的流傳和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關鍵詞]楊慎??本幾隱分類號]G256楊慎(1488~1562),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學者、文學家、書法家。楊慎學識之博,著作之

    圖書館學刊 2015年10期2015-02-12

  • 臨江仙
    著名學者、文學家楊慎,號升庵,他一生著作很多,文學作品主要收錄在《升庵集》里。這首詞是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將其用于開篇,流傳極廣。楊慎化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意,感嘆宇宙永恒、人生有限。一代代英雄人物,無論生前如何功勛卓著,百年之后,無一不是歸于黃土,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如浪花激起,轉瞬即逝。既然“是非成敗”煙云過眼,則人生在世,何必計較太多?不如學自在漁樵,寄情山水

    月讀 2015年1期2015-01-21

  • 楊慎,被皇帝嫉恨一輩子
    明第一博學者”的楊慎。楊慎出身于書香門第、官宦之家,24歲中進士、點狀元,春風得意,平步青云??墒?,到了人生旅程的中途,37歲時,他卻因朝堂之爭被貶至邊陲云南,至死都沒能得到皇帝的赦免。真可謂“是非成敗轉頭空”,這首詞,恰如楊慎的人生。四川新都人常說:“相如賦,太白詩,東坡文,升庵科第?!鼻懊娴膸讉€大家可能都猜得出來,司馬相如的賦,李白的詩,蘇東坡的文,而所謂的“升庵科第”,是說楊慎不僅高中狀元,楊家幾代也是科第顯赫。楊慎先世是江西廬陵人,六世祖在動蕩的元

    環球人物 2014年11期2014-09-10

  • 近十幾年來楊慎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041004)楊慎,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學者與文學家。本世紀以來,楊慎逐漸成為了古代文學界的研究熱點,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下面從五個方面將近十幾年來的楊慎研究情況擇要回顧與展望。①關于20世紀楊慎研究的情況,可參閱拙文《百年來楊慎研究綜述》,《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一、文獻整理近年來,在楊慎著述整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王文才、萬光治主編的《楊升庵叢書》(天地出版社,2002年)收錄楊慎著作42部。王大厚《升庵詩話新箋證》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6期2014-08-15

  • 楊慎、黃峨夫妻往還之作考論
    的作品留存很少,楊慎與黃峨夫婦留下的往還互贈之作,多至18篇,是文學史上夫妻間文學交往的典型個案。他們的往還之作,極大地充實了古典文學中夫妻之情這個主題。這些作品,有序地展現了楊慎、黃峨從夫妻情深到感情出現裂痕的全過程,既寫出了初期兩人之間深摯的情感與深刻的理解,又反映了兩人在三十載分居生活中夫妻感情的逐漸變化,揭示了二人在變化中的真實心態,也揭示了二人在對抗現實壓力、在生活的自由度、情感的專一度等方面的不對等關系。在楊慎、黃峨之前,還未有夫妻往還之作能如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3期2013-07-09

  • 關于楊慎的云南民間傳說
    678000)楊慎(1488—1559),字用修,別號升庵,出生于書香門第。楊慎從小就十分聰穎,五歲能記誦父親口授李育的《飛騎橋詩》,七歲便習讀唐人絕句,八歲正式跟從老師學習,十一歲時開始學寫近體詩,二十四歲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十六年(1521),荒淫無度的明武宗朱厚照駕崩,但他無子嗣。朱厚熜以皇室子孫入繼帝位。按照明朝例律,朱厚熜應當尊稱朱厚照之父為“皇考”。但朱厚熜有意要提高自己支系的地位,堅持繼統不繼嗣,硬要將自己的生父奉為“皇考”,并強迫群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13年5期2013-04-12

  • 雅、俗之辨與楊慎俗文學創作及研究述評
    踐。明代博學之士楊慎的文學創作就體現出雅、俗兼善的創作趨向。關于楊慎雅文學(詩文、音韻訓詁、學術著作等)的研究,學界已有頗多質量上乘之作;但對于楊慎俗文學的研究,尤其關于楊慎俗文學創作和研究的歷史狀況和發展趨勢則不甚明朗,筆者擬對此問題略作述評。一雅、俗之辨在中國文學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是一個充滿無限誘惑卻又難以徹底明了的焦點問題,尤其自宋代“忌俗為雅”與“以俗為雅”對立互補的二元化文學思想格局形成后,雅、俗問題更成為文學研究者爭論不休的話題?!?/div>

    城市學刊 2013年6期2013-04-02

  • 楊慎對聯得御酒
    封 俊明代文學家楊慎自幼勤奮好學,才思敏捷。有一年他隨父親到北京覲見弘治皇帝,時值寒冬,在大殿上,火盆中的炭火正紅,皇帝看著火盆中的火光跳躍,即席隨口吟出了個上聯讓群臣對句:炭黑火紅灰似雪:聯語非常自然巧妙,好大一陣子殿前一片寂靜,群臣無人能對。這時楊慎沉思片刻,想起家中吃的白米飯,略作沉吟上前施禮奏道:“我有下聯相對?!闭f完,便從容地對出了下聯?;实勐牶笈氖址Q贊,并賜御酒三杯。讀者聯友們,請您也根據米飯的特征來試對一下下聯吧。(056002河北邯鄲市北斜

    對聯 2011年21期2011-11-20

  • 楊慎風光詞唱和詞的藝術特色
    摘 要:楊慎被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明代偉大的文學家,在其作品《升庵長短句》中,有大量的描寫云南自然風光,以及楊慎和友人應酬唱和的作品,這些作品都抒發了他內心的情感和人生經歷,本文淺論了楊慎風光詞、唱和詞的藝術特色。關鍵詞:楊慎 《升庵長短句》作者簡介:林嘯 女 1981年12月 陜西漢中人 陜西理工學院文學院 碩士研究生 助教 主要研究古代漢語 古典文獻學方向楊慎,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卒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

    青年文學家 2011年2期2011-06-08

  • 楊慎后期詞風
    一次痛苦的沉淪,楊慎便生活在其中,作為明詞由低谷轉向上揚的關鍵人物,楊慎的創作實是有承前啟后之功。而長期以來,對楊慎的研究多集中于學術,卻忽視了他在詞上的貢獻。楊慎前期詞沿襲了花間詞的詞風,多為閑暇之作,且數量不多,格調不高;后期自貶戍云南開始到他逝世為止,三十多年間,不問政治,遠離宦海沉浮,心性收斂,這一時期,他著有《詞品》《楊慎詞曲集》《升庵長短句》《升庵長短句外集》等書。因身處動蕩的社會環境之中,目擊時艱,所作詞慷慨多姿、詞采絢爛,表現出大家風范,形

    飛天 2009年16期2009-03-15

  • 楊慎研究《風骨》篇述評
     攀[摘 要] 楊慎批點《文心雕龍》,在《文心雕龍》研究史上,具有比較特殊的意義,標志著較為體系地研究《文心雕龍》的開端。他對《風骨》篇的頗有研究,是楊批中圈點字數最多的一篇。本文主要從楊慎的文學觀出發,來分析他研究《風骨》篇的狀況。[關鍵詞] 楊慎;《風骨》;圈點楊慎(1488-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是明代的著名學者和文學家,他的著作頗豐,《明史·楊慎傳》稱:“明世記誦之,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詩文外,雜著至一百余種,并行于世?!逼涞闹饕髌肥杖?/div>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09年1期2009-03-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