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族共同體

  • 論恩格斯民族與國家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圖分類號]A81;D0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23)06—0027—08[作者簡介]吳晶,女,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專業博士生,研究方向:民族理論、民族政治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恩格斯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

    兵團黨校學報 2023年6期2024-01-22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關系探究
    大學 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關系探究張福強(北方民族大學 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論述,又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話語表述,皆是“兩個結合”在民族領域的重要體現。從三個維度對二者的話語表達進行二元分析。在歷史與現實的時間維度中,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話語帶有濃厚的歷史意涵,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話語的階段性特征突出。在理論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 2023年5期2024-01-03

  • 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的乾隆《重修岱廟記》碑考釋
    是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過程的珍貴史料。 關鍵詞:乾隆《重修岱廟記》碑;滿漢合璧碑;中華民族共同體;民族融合岱廟是中國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靈并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歷代帝王封禪泰山或致祭時,先在岱廟內祭泰山神,開展齋戒活動并為封禪大典作準備,然后登山祭告。岱廟作為一座傳承千年的廟宇,康熙、乾隆兩代帝王對泰山和岱廟極為崇祀,曾多次到泰山致祭,均拜謁岱廟并舉行過隆重的祭祀活動,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乾隆皇帝前后10次到泰山,巡幸岱廟并駐蹕于東御座,乾隆皇帝在岱廟內

    東方收藏 2023年8期2023-10-14

  • 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共同體”話語的演進脈絡及構建邏輯*
    以來,中華民族共同體、社會治理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等共同體系列概念成為中國共產黨政治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標識。其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中國共產黨統戰工作特別是民族工作領域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這一概念之上構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等話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5期2023-10-09

  • 少數民族報道建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圖景
    民族與中華民族共同體之間堅實而緊密的聯系,這些概念隱喻共同建構起民族團結進步的圖景。關鍵詞:概念隱喻;民族團結;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3)09-0046-04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強調,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要緊緊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進一步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今傳媒 2023年9期2023-09-11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核心概念再審視
    視追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概念是推進該議題研究走向深入的條件與保障。經由思想史梳理可以認為,共同體是共同生產生活、具有明確邊界的人群聚合體,共同體意識是對這一人群聚合體的感知、覺察和想象。共同體意識在其內部表現為共生意識、共建共擔共享意識與規約意識,在其外部則表現為邊界意識?;谖迩Ф嗄曛腥A文明大歷史而形成的“四個共同”是理解中華各民族與中華民族關系的基石?,F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是國家民族,這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本質。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2023-09-06

  • 中國共產黨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探索歷程、邏輯闡釋及經驗啟示
    黨,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尋路、定路、拓路的每一段歷程中都進行了寶貴實踐探索。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是一項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國家政治實踐,有著深刻的邏輯理據,既是順應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應對中國近代境遇的切實方案,更是賡續守望相助民族傳統的時代要求。中國共產黨在艱辛探索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進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發揮制度優勢,以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為根本政治保證;堅持人民至上,激發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推進共同富裕,以各民族繁榮發

    理論導刊 2023年8期2023-08-18

  • 新中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內蒙古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研究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在內蒙古的民族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寶貴的民族地區經驗,如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壯大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有生力量;發展經濟建設,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基礎;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制度保障等。關鍵詞:新中國;內蒙古;中華民族共同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3年1期2023-07-29

  • 新時代培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實踐路徑
    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精神家園;實踐路徑在全球化和現代化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面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在此背景下,要凝聚力量,凝聚共識,必須建立起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園[ 1 ]。中國國家的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愿望,而要達到這一目標,不僅要有雄厚的物質保障作為后盾,還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作為支撐。一個沒有民族精神的國家注定是走不了多遠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目光深遠,在推動我國事業發展的同時,提出了要堅持社會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3年2期2023-07-29

  • 同位素視角下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與發展的物質基礎
    文明和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其中的“飲食文化基因”,是探討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回答“何以中國”問題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我國蓬勃發展的穩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學研究積累了大量的同位素數據,為我們揭示我國先民的生存策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機。通過對北方地區中華文明形成期和中華民族形成期人骨同位素數據的收集、梳理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粟作農業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可謂中華文明“飲食文化基因”?!?/div>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23年12期2023-07-27

  • 從“移民”到“公民”:朝鮮族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進程
    正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完成了從一個邊緣的跨國移民身份轉變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身份的歷史演進。[關鍵詞]朝鮮族;移民;公民;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圖分類號:C9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23)02-0001-07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構建中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少數民族視域研究”(17ZDA152)階段性成果。作者簡介:樸今海,女,朝鮮族,吉林龍井人,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李響,

    民族學刊 2023年2期2023-07-14

  • 蒙古馬精神的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
    生態;中華民族共同體基金項目:滿洲里俄語職業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蒙古馬精神文化內涵研究”(2020MYK01);內蒙古大學滿洲里學院本科教學改革研究與建設項目“新文科背景下中國語言文學教學的探索與實踐”(MYJG2105)。習近平總書記在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強調:“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系。堅守我們的價值體系,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必須發揮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

    絲綢之路 2023年2期2023-07-10

  • 中國共產黨領導力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辯證邏輯及其意蘊
    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中國共產黨自身的發展歷史就是不斷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通過整合國內各個民族而成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事關中華民族的前途與命運,事關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與核心價值,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最高凝練與最終體現。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堅持、完善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面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能力。關鍵詞:中國共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5期2023-07-04

  • 樞紐與融合:民國時期拉薩北平商人的經商之道和歷史經驗
    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寶貴的歷史借鑒與當代啟示。[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拉薩北平商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國時期中圖分類號:C95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23)01-0131-09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2022年度資助科研項目(BSYB22-06)、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2022年度重大項目“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匯編四川卷·中華民國時期”(SC22ZL03)、西藏大學中華民

    民族學刊 2023年1期2023-06-08

  • 國家統編三科教材建設助推民族地區教育現代化:價值與路徑
    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促進民族地區教育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民族地區教育現代化進程中推行統編教材,須遵循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原則。民族地區使用統編教材具有突出的現代化價值,是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有力舉措,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區教育水平,促進教育改革先進理念落地,推進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以統編教材建設推進民族地區教育現代化,要處理好現代與傳統的關系,增強教材建設的時代性,科學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處理好整體性與多元性

    統一戰線學研究 2023年3期2023-06-05

  •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統編教材的歷史發展、現實價值與實踐路徑
    安全;中華民族共同體;國家教材制度;統編教材中圖分類號:D61;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3378(2023)03-0120-11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保?]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也是滿

    統一戰線學研究 2023年3期2023-06-05

  • 中國共產黨的反分裂斗爭:邏輯、原則與策略
    邏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治理邏輯等整體性理念。中國共產黨在反分裂斗爭中,始終堅持權威集中但有積極性的原則、底線思維但有靈活性的原則、共同一致但有差別性的原則。中國共產黨根據不同分裂勢力、不同時間情勢、不同歷史發展等開展具體的反分裂斗爭,以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為基礎鑄牢反分裂斗爭的銅墻鐵壁,以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核心鑄牢反分裂斗爭的認同基石,以成熟定型的法律為武器鑄牢反分裂斗爭的堅強后盾,以我為主鑄牢反分裂斗爭的主導權主動權,以國際合作為支撐鑄牢反分裂斗爭的國際統

    統一戰線學研究 2023年3期2023-06-05

  •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對外話語創新與國際傳播實踐
    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外推廣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兩者有機結合應是民族議題國際傳播的中國話語框架。除此之外,應緊密關注以人權為代表的政治議題通過挪用民族議題所引發的國際輿論博弈,直面意識形態爭鋒,參與國際輿論斗爭。在上述多個方面,“道中華”等新媒體平臺作出了有益嘗試?!娟P鍵詞】民族議題 國際傳播 中華民族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 道中華民族議題在我國的國際傳播工作中有著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一方面,涉藏、涉疆等民族議題時常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作為惡意攻擊中

    對外傳播 2023年5期2023-05-31

  • 從北京冬奧會看中華民族共同體形象構建
    ,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形象構建的獨特場域。中華民族共同體形象構建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播是一體兩面,蘊含著對國家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華民族共有身份的認同。通過分析北京冬奧會呈現的民族元素、冰雪運動以及“冬奧精神”的涵育過程,可以發現中華民族在文化、經濟等各層面愈發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形象。與此同時,冬奧傳播數字化轉型重塑了中華民族認同維度,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形象國際傳播提供了歷史契機?!娟P鍵詞】 冬奧會 媒介事件 中華民族共同體 形象傳播在體育深度媒介化

    對外傳播 2023年2期2023-05-30

  • 增強文化認同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
    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擬從最深層次認同即為文化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中華文化共同體,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和推行國家統編教材之于文化認同的重大意義以及深入挖掘內蒙古文化資源,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進行解析。關鍵詞:文化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國家統編教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中圖分類號:D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1-0030-04一、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從國家的角度來看,文化認同是最基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5-30

  • 傳承弘揚伏羲文化精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筆者經過深入研判,為助力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出了對策和方案。關鍵詞:伏羲文化;協同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伏羲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其剛柔相濟的變通精神和包容求同的和合精神,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殊途同歸、不謀而合。天水境內流傳有多個版本的伏羲故事,被群眾口口相傳、代代傳承,對伏羲的祭祀活動更是由來已久,伏羲也被認定為是發源于天水的中華民族共同祖先——“人文始祖”。如何依托對伏羲文化的研究挖掘,講好伏羲

    百花 2023年3期2023-05-30

  • 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的元代國家語言治理
    推進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凝聚與發展。關鍵詞:語言治理;中華民族共同體;元代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4-0032-06引言中國傳統語境下的“治理”一詞多指國家統治機構有效運用政治權力鞏固政權,《荀子·君道》中有“明分職,序事業,材技官能,莫不治理”的說法,這里的“治理”與現代西方公共治理理論理念有較大差異。在中國古代治理體系中,語言治理一直都是與政治治理、經濟治理、社會治理等并行的治理方略,是解決穩定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2023-05-19

  • 15載“內高班”育人實踐:畫好民族團結最大“同心圓”
    同”;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2384(2023)02-0045-03舉辦內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簡稱“內高班”),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快新疆各民族人才培養步伐而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對于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和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廣東肇慶中學(以下簡稱“肇慶中學”)自2007年開始承擔內高班辦班任務,15年來始終嚴格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秉持“嚴、愛、細”的教育原則,并通過不斷創新育人方式,在

    中小學管理 2023年2期2023-03-31

  •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特點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生成研究
    特點和中華民族共同體都是學界關注的重點問題,民族團結代表著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最高利益,民族認同是民族團結的基礎和根本,所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核心就是對民族認同的研究,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認同思想具有延續性和繼承性,對古代民族關系的特點進行梳理,結合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涵,揭示中華民族共同體生成的內在機理,并談談如何在民族關系的歷史性和整體性的特征中,更好地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產生和發展提供學理支撐。關鍵詞:中國古代民族關系;民族認同;中華民族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22期2023-01-01

  • 基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中國民族文學價值觀念及其文學批評意義
    要]“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中國民族文學價值觀念區別于“民族的民族文學”。作為應然價值觀念,它的基本涵義為:“中國民族文學”基于“中華民族共同體”屬性并得到規定,是56個民族文學組成的整體性概念,中國民族文學是多民族一體的文學。本研究從歷史與現實的合理依據、審美情感與藝術選擇的合理性與可能性、“中國民族文學”走向世界的合理性與可能性等三方面論證了該價值觀念之成立,尤其提出和論證了“微”“獨”“同”互相制約綜合的思維方式怎樣實在地落到批評的操作層面:通過“微”對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2年9期2022-11-22

  • 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的初創及新近發展:學術研究之現狀評估與前景描繪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這一主線,不斷推進民族工作創新發展。盡管“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的提出還不足十年,但學術界基于該主題的研究已涉足十分廣泛的領域,探討深度也隨之漸漸增強。本文旨在通過歷史的回顧,探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創立和發展歷程,并展望未來前景。為達此目標,該文將主要以國內學者們發表的期刊論文和出版的專著作為考察對象,剖析近七年來有關“中華民族共同體”主題下的研究成果和新近進展,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也反思尚且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期望給予后繼學者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4期2022-11-22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新疆職業院校地方思政課實踐教學研究
    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路徑之一。在熟知課程的性質、開設目的及內容體系的前提下,強調該課程實踐教學中應重點遵循的幾點原則。在此基礎上,對該課程校內實踐教學進行探索,進而提出制定相關制度、與頂崗實習和大思政同向同行、實行“1+1”實踐教學模式、補充虛擬實踐教學素材、綜合協調相關領域資源為課程實踐所用等路徑構建全方位的實踐教學體系,做到“八個相統一”,幫助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鍵詞:簡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形式

    成才之路 2022年26期2022-10-27

  • 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要求。正確認識中華民族歷史觀的內涵,包括深切認識中華民族在歷史走向上的統一延續性、歷史發展格局上的多元一體性、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動態連貫性、歷史發展動力上的人民主體性,在中華民族全員參與和全方位響應的實踐過程中強化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關鍵詞] 民族;? 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歷史觀;? 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圖分類號] D633.0?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

    學習與研究 2022年8期2022-08-23

  • 闡述新疆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對策
    高校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上承擔著重要責任,新疆高校要明白自身教育的使命與責任,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新疆各高校要認真把握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深刻認識到內外部教育環境的機遇與挑戰,明白鑄牢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價值,探索新疆高校正確發展的道路,制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對策。關鍵詞:新疆;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對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牢事關祖國的統一,對推進民族團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5期2022-07-16

  • 加強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加快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進一步開創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經之路,是我國的一項國家戰略,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思想的重要體現。目前國內研究高校學生管理方面的成果較多,但是研究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方面的成果較少。新時期,隨著少數民族大學生人數在逐年增加以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所面臨的少數民族大學生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管理問題復雜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2年6期2022-07-11

  • 文化“鐘擺”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園圃”比喻
    融入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一體化進程中。但在此基礎之上,人們又在新的意義上開始注重民族文化特色。這種變化預示著中華民族共同體中“一體”與“多元”的關系發生了微妙變化。隨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加深,“一體”的社會基礎正日漸牢固,但與此同時民族的“多元”文化也獲得了新的時代形式。這種“多元”的綻放不會損害“一體”的基礎,而是在更高層面上使“一體”得到強化。關鍵詞:一體多元;文化變遷;中華民族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C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4期2022-07-08

  • 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的現狀、熱點與展望 ——基于Cite Space的研究視角(2014-2021)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1]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進入新階段,在此時代背景下,整體回顧、總結學界相關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服務和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和發展。本研究運用Cite Space對2014年-2021年的CNKI中國知網數據庫“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整體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的現狀與熱點,并對未來研究方向及側重點進行展望,有利于為未來研究提供參考依據。一、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基于CNKI中國知網數據庫,以“中華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3期2022-07-08

  • 《皇清職貢圖》中的廣西壯族形象研究
    了清初中華民族共同體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而且也是此歷史過程的確鑿視覺事實?!娟P鍵詞】 皇清職貢圖;壯族形象;視覺表征;中華民族共同體【作 者】 黃金東,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中國邊疆民族歷史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北京,100081。楊燕飛,山西大同大學輔導員。山西大同,037009?!局袌D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22)02-0148-0009視覺是人類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韓叢耀認為,人類主要通過以視覺為

    廣西民族研究 2022年2期2022-07-06

  •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三元觀
    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號召我們繼往開來,推陳出新,探索新理論,發展新方法,發現新路徑。本文從三元符號理論及其相關思想,探索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新認知,指出物感物覺、物物相指、象征意義三元交融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皮爾士符號三元交融論不同于索緒爾的符號二元對立論,在兼容物感物覺的同時,更強調物感物覺、物物相指、象征意義三元互相滲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一體。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古人“形”“氣”“神”缺一不可的觀點,也在思想層面上與

    廣西民族研究 2022年2期2022-07-06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在意涵的研究范式與關系重構
    】有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意涵形成了基于時空視角和基于結構要素兩種不同的研究范式。作為一種兼具自主性和建構性的集體意識,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回歸作為意識主體的人及其關系的考察。作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客觀實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兼有整體性、共同性、包容性等共通性特質,構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基質結構,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意涵和本質規定。同時,受人的意識的獨立性規律支配,實踐中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與運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與國家要求、時代需

    廣西民族研究 2022年2期2022-07-06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背景下的蒙漢語言接觸現象探究
    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背景下蒙漢語言接觸研究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助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政策的實施。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蒙語;漢語;語言接觸 中圖分類號:H102;H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2)05-0060-0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蔽?/div>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06-20

  • 文化資本理論視角下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探析
    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的資源基礎。文章基于布迪厄文化資本理論的視角,闡述了文化資本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依據培育文化資本的各個環節,可從夯實經濟基礎、強化文化認同教育、構建良好文化生態、以文旅融合促進民族文化消費、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推進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認同;文化資本;民族地區基金項目:西藏大學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養計劃”資助項目(2019-GSP-S093);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

    領導科學論壇 2022年5期2022-06-09

  •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倫理認同微探
    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倫理認同;“家天下”倫理觀;血緣羈絆;民族符號 中圖分類號:G122;D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2)01 — 0012 — 0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準確把握和全面貫徹我們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1〕。充分說明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法寶。 中華民族共同體倫理認同的第一

    理論觀察 2022年1期2022-06-09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文化根基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扎根于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抓住了中華民族共同性、整體性不斷增強的歷史趨勢,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歷史自覺。大一統思想是這一理念賴以形成的思想源泉和文化根基。這一理念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志著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理論進入新階段,為黨的民族工作實踐指明了發展方向。[關鍵詞] 中華民族共同體;?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大一統;? 傳承;? 創新[中圖分

    學習與研究 2022年10期2022-05-30

  • 融媒體環境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與探索
    了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樣板,既為維護邊疆的團結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促進我國與各國之間睦鄰友好作出了應有的努力,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安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宣傳教育;媒體融合;創新;示范樣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各民族共同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才能有效抵御各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2年4期2022-05-30

  • 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發展及實踐要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和合凝一的狀態,又是各民族間彼此互動交往趨于緊密的過程,在思想上要樹立多元一體的觀念,在心理上要有“五個認同”意識,在發展上要著眼于夯實物質基礎,在制度上要有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做保障,這樣才能在實踐中鞏固鑄牢效果、增強鑄牢意識。[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多元一體;“五個認同”;民族復興[中圖分類號]D626?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9-0169-(2022)08-0040-04我國是統一的多民

    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2022年8期2022-05-30

  • 道以美化 美美與共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巨大的現實和啟示意義。關鍵詞:金原省吾;春爐;美育理念;中華民族共同體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69批面上資助項目“多民族交融視野下的西藏阿里民俗藝術整理與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回復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群體信函,公開強調美育立德樹人的重要價值,指出做好美育工作以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引起學界熱議以及全國各界的關注。蔡元培、李叔同、魯迅、朱光潛、宗白華、豐子愷諸先生所倡

    美與時代·下 2022年6期2022-05-30

  • 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要求。正確認識中華民族歷史觀的內涵,包括深切認識中華民族在歷史走向上的統一延續性、歷史發展格局上的多元一體性、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動態連貫性、歷史發展動力上的人民主體性,在中華民族全員參與和全方位響應的實踐過程中強化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關鍵詞] 民族;? 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歷史觀;? 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圖分類號] D633.0?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

    學習與研究 2022年8期2022-05-30

  • “三個起來”歷史進程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來”;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2.01.010[中圖分類號]D63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339(2022)01-0063-07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工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無疑是其當然的民族主體基礎和重要建設內容。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正確認識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狀態,結合不同時期的社會歷史條件探索出了一條實現中華民族自立自強于世界民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5-27

  • 總體國家安全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價值關聯研究
    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兩者之間維護價值安全與建設價值共同體的目標屬性,反映出共同的價值內核??傮w國家安全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均以價值為本質性歸屬。以價值認同為切入點,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審視國家共同體建設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成為驗證兩者關系的重要方法。維護總體國家安全的核心在于維護價值安全,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關鍵在于增進價值認同,兩者之間在價值層面實現了互嵌和互構。在現實中,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外來等多重價值張力,已

    統一戰線學研究 2022年3期2022-05-25

  • 民族地區美好生活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共生關系研究
    生活 中華民族共同體 民族地區發展 共生[中圖分類號]D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803(2022)01-0084-08共生理論來源于生物學,1879年德國植物學家德巴利(HenrichAntondeBary)提出了廣義的不同生物之間普遍存在“共生”的概念,而后這一概念被廣泛應用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藝術等各領域。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系的,共生共存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基本

    湖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4-27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論域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文化發展之間有著密切關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能夠有效傳承歷史文化、締造文化共識和實現文化教化等。然而,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中面臨著偏狹的民族文化觀、乏力的文化傳播、凸顯的文化窘境和不良的文化活動等問題。必須通過進一步提高文化認知、完善文化傳播、增強文化認同和深化文化實踐等路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娟P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策略【作 者】彭繼裕,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施惠玲,

    廣西民族研究 2022年1期2022-04-25

  •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結構與秩序
    族以及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起源、含義、結構和秩序,有助于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以及新時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綱的民族工作主線,正確把握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文章結合費孝通先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從政治、地理、經濟、社會、文化、心理、語言、歷史等多個維度,在學術話語上梳理了看似雜亂的民族現象,整理了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協同和調整整體與局部以及局部之間的關系,正確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民族結構與秩序安

    廣西民族研究 2022年1期2022-04-25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與升華
    考驗著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凝聚力。相比其他西方國家,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具體實踐中涌現出的偉大“抗疫”精神是“戰疫”取得勝利的精神動力和不竭之源。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與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懈追求的目標。關鍵詞:抗疫精神;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圖分類號:D64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06-0085-04中國在抗擊疫情的具體實踐中涌現出的偉大“抗疫”精神,是“戰疫”取得勝利的精

    大學·課外閱讀 2022年2期2022-03-28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三重邏輯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著悠久的歷史邏輯、清晰的現實邏輯和嚴密的理論邏輯。三重邏輯既提供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要性重要性闡釋,又提供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要內容和努力方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進中華民族文化融合發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努力提升治理效能,鑄牢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根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娟P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 共同體認同? 文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22年3期2022-03-23

  •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的多維解讀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其意蘊是豐富而多維的,既從理論層面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又充分發揮了實踐層面對民族工作的核心統領作用;既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辯證法思維,又進一步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了深刻解讀。[關鍵詞]習近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圖分類號]D633 ? [文獻標識號]A ? [文章

    中共石家莊市黨委黨校學報 2022年3期2022-03-21

  • 從“民族平等”到“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國共產黨民族觀的百年演變歷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中國共產黨民族觀的最新成果。通過百年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特質的認識愈發深刻,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水平不斷提升,最終成為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領導力量。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國共產黨;多元一體;民族觀中圖分類號:C9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63(2022)01-00061-07現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是多元性和一體性的有機統一體,如何把握“多元”與“一

    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17

  •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基因探析 ——以儒家倫理為視域
    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概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一系列中央文件中,這一概念的內涵得以不斷豐富和發展?!?span class="hl">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我國進行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基礎性資源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支撐性力量,由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成了研究的熱點。筆者通過使用中國知網檢索系統統計發現,截至2022年2月5日,共有2291條篇名中含“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論文,內容主題涉及“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概念內涵、歷史演變和內在結構、多維面向和建構方略及其與“認同”“民族團結進步”之間關系等方面

    大連大學學報 2022年6期2022-03-15

  • 幼兒民族團結教育的意義與路徑
    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抓手,在幼兒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有助于幼兒深刻認識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積極認同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就要求幼兒民族團結教育要幫助幼兒樹立各族人民都是中國人的意識和信念,促進幼兒對中華文化多樣性和交融性的感知與內化。融合不同學科領域、組織實施專題活動、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與幼兒園文化建設是保障幼兒民族團結教育有效開展的基本路徑。[關鍵詞] 民族團結教育;幼兒民族團結教育

    學前教育研究 2022年2期2022-03-03

  •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設歷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呈現
    程,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設歷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在民族工作領域的重要特寫,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實踐縮影?;诙咴诶碚搩热?、邏輯線索、價值目標上的學理相契,對中國共產黨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邏輯、實踐向度、理論成果在《概論》課中進行教學呈現,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理論修養,幫助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推動轉化為立志修身博學報國行動。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國共產黨歷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

    廣東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2022年1期2022-03-02

  •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認同
    :從“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三重差序格局”的觀點,認為中華文化共同體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及其文化認同的靈魂和根基。中華文化包含了三個方面: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中華文化;基于中國文化的中華文化;面對世界的基于中華文明的中華文化。相應地,中華文化有三個方面的文化認同:各民族凝聚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認同;以國家為凝聚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認同;世界華人“祖國”基礎上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認同。本文的主要觀點是將“中華文化”視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靈魂,文化認同是一個學術概念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22年1期2022-02-23

  • 民族院校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路徑研究
    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利于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促進民族團結事業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動力支持。本文以大連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論》課程為例,對其進行調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培育對策,對民族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使命和實踐進行初步探討。關鍵詞:民族院校;中華民族共同體;大學生;培育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4.051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4期2022-02-22

  • 用語文的方式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當前云南邊境地區語文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如何培育則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采用反復誦讀、品詞品句、課內練筆、語言文字綜合實踐的語文方式,讓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關鍵詞:語文 方式 培育 中華民族共同體 意識 2014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首次提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這一概念,隨后全國掀起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熱潮。鑄牢中華民族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2022-02-19

  •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憲制內涵
    ”和“中華民族共同體”術語的“法制化”(載入憲法和法律文本)上。(7)關于“中華民族”入憲的意義,參見李占榮:《論“中華民族”入憲》,載《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10期;李占榮:《憲法的民族觀——兼論“中華民族”入憲》,載《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熊文釗、王楚克:《“中華民族”入憲: 概念由來、規范釋義與重大意義》,載《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江國華、肖妮娜:《“中華民族”入憲的意義》,載《河北法學》2

    法學論壇 2022年6期2022-02-17

  •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觀念建構與意識鑄造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綱領性論述,這一重要論述至少蘊涵兩層意義:一是從觀念建構的維度闡明“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共同體”這一基本事實;二是從意識鑄造的維度引導各族人民形成對“中華民族是一個共同體”的思想自覺和情感、價值與理性認同。就此而言,“四個共同”精準概括了中國各民族之所以是一個中華民族的歷史與理論依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精辟闡述了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共同體的歷史與現實形態,“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形象而辯證

    甘肅社會科學 2022年4期2022-02-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