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力學

  • 工程力學”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遼寧科技學院工程力學教學團隊和東北大學的工程力學教學團隊進行合作,參加了遼寧省教育廳組織“遼寧省高??缧P拮x學分課程”計劃,以“工程力學”這門重要課程為基礎,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并且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混合式教學改革之中,經過5年教學改革實踐,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以其為基礎,在2021年12月成功申報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優質教學資源建設與共享項目,并且獲得批準。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跨校修讀;思政建設 工程力學是機械專業

    科技風 2024年3期2024-01-30

  • 低致敏性線上課程思政教學路徑研究與實踐
    ? 要:針對工程力學線上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該文提出低致敏性線上課程思政教學路徑。該路徑引入生物體中過敏性原理,建立工程力學低致敏性線上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構建學生為主體的“混構”教學方法,建立基于互動視頻技術的工程力學線上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平臺。相關研究和實踐成果證明,低致敏性線上課程思政教學路徑可以有效改善工程力學線上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參與線上課程思政教學的積極性,建立擬真的課程思政實踐情境,引導學生堅持職業操守、認同工程理論、踐行愛國情懷,為線上

    高教學刊 2023年25期2023-09-06

  • “互聯網+”背景下“工程力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蘭摘? 要:工程力學是高校不同工程學科專業的一種關鍵的專業基礎課,是后續課程學習的基礎。本文分析了當前工程力學課程的實際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使用自主研發的輔助教學軟件,在教學過程中達到課堂和課后與學生的通暢溝通,引進工程案例,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激勵和引導學生參與力學競賽以及改革考核模式等手段,開展工程力學課程綜合改革。關鍵詞:互聯網+;工程力學;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G42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7-01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3年6期2023-09-03

  • 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力學”一流本科課程建設
    新工科建設,工程力學作為傳統學科及工科專業的基礎,也應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探索,以更好地服務高等教育變革。以新工科建設為背景,介紹北京交通大學“工程力學”本科專業課程的基本情況,詳細介紹了“工程力學”課程在課程體系、教師隊伍、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以及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具體經驗和思路,以期為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提供參考。[關鍵詞] 新工科;工程力學;課程建設;課程思政[基金項目] 2022年度北京交通大學教改項目“‘工程力學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作者簡介] 蘇曉星(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26期2023-08-31

  • 基于雨課堂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工程力學”教學模式探索
    信息技術的“工程力學”課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并以智能制造專業48學時版的“工程力學”為例,詳細介紹了課程目標、課程建設及應用情況,科學合理地提出了混合式課程內容設計方案,通過課程滿意度調查分析,學生對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課堂滿意度高于傳統線下教學,該教學模式為相關專業的相關課程的創新、改革提供新的參考。關鍵詞:雨課堂教學;混合式課程;工程力學;教學模式;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3年7期2023-08-28

  • 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探索
    境工程專業《工程力學》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課程學習難、工程案例分析缺乏等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環境工程專業特點和需求,提出了明確教學目的,理論與工程案例相結合的改進措施,強調了在課程教學中過程考核和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優化改進,《工程力學》課程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為核心,課程教學和工程實際緊密聯系的教學模式,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使課程教學更加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關鍵詞:工程力學;環境工程;課程教學;工程案例;應用型人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7期2023-08-26

  • 基于新教學模式的工程力學課程實踐與討論
    式。該文分析工程力學的教學現狀,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重構改進,并探討如何使用“慕課+翻轉課堂”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將線上和線下教授大學課程工程力學巧妙結合。調查學生對新型教學模式的接受度并分析此種學習模式的效果,認為新型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提升課堂質量,也能使學生更全面發展。關鍵詞:工程力學;慕課;翻轉課堂;線上教學;教學實踐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8-0122

    高教學刊 2023年18期2023-07-24

  • 新工科視角下工程力學課程混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新工科視角下工程力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工程力學課程混構教學模式。該模式以真實工程案例為導入背景,以開放性問題為教學模塊主體,進行沒有唯一答案的開放式設計,以封閉性問題為學習輔助支撐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和引導,構建開放與封閉相協調、自由與限制相統一的教學模式。教學實踐結果表明,該模式可以理順新工科視角下工程力學教學設計思維,提高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質量,促進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成效不斷提升。關鍵詞:混構教學模式;開放性問題;封閉性問題;工程力學;混合式

    高教學刊 2023年19期2023-07-20

  • 立德樹人背景下“工程力學”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同行。圍繞“工程力學”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結合課程內容,著力尋找專業倫理、職業操守、人文精神、家國情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德育元素的融入點。提出了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探索了“工程力學”課程思政考核方式,為“工程力學”課程思政教學提供了參考。[關鍵詞] 課程思政;工程力學;立德樹人;教學設計[基金項目] 2021年度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工程力學”(教高2021-174號);2020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第二批課程思政項目“土木工程專業核心課程群思政教學團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18期2023-07-10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工程力學課程教學創新探索
    光摘? 要:工程力學是工業設計專業重要的學科專業基礎課程。結合工業設計學情特點,基于OBE教育理念,對工程力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三方面進行教學創新改革,助力培養有理想、有能力、有情懷、有擔當的高級工程設計人才。關鍵詞:工程力學;OBE理念;教學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S1-0118-04Abstract: Engineering

    高教學刊 2023年37期2023-07-04

  • 工程力學課程跨校修讀學分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有效途徑。以工程力學課程為例,闡述了跨校修讀學分教學模式對比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優勢,分前期準備、課前預習、課堂互動、課后答疑和課程考核五個階段開展跨校修讀學分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實踐證明,跨校修讀學分教學模式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對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關鍵詞:跨校修讀學分;工程力學;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2期2023-06-28

  •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專業工程力學教學改革探索
    礎理論知識。工程力學是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將傳統的工程力學教學內容與新興的海洋牧場建設相結合,在課程中注入新工科的發展理念,以深遠海養殖網箱為教學背景,將理論計算與數值仿真相結合,以期通過多項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全面提升課程的授課水平,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研究性思維。關鍵詞: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工程力學;教學改革;海洋牧場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3年2期2023-05-30

  • 工程力學專業“工程熱力學”課程的教學方法研究
    科發展需求,工程力學專業為提高畢業生就業和讀研的質量開設了“工程熱力學”課程?!肮こ虩崃W”課程在工程力學專業教學大綱中作為一門選修課,一般采用短課時教學。然而,“工程熱力學”課程具有概念多、內容抽象、學習難度大等特點,本科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較為吃力。針對“工程熱力學”課程以短課時教學面臨的問題,結合工程力學專業實際,提出了能夠學為所用的短課時授課內容以及保障授課效果的學習監督機制,為“工程熱力學”課程短課時授課提供一定參考。[關鍵詞] 工程力學;工程熱力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10期2023-05-30

  • 新工科背景下“振動力學”雙語課程教學實踐與反思
    工科背景下對工程力學專業學生開設“振動力學”雙語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從學情分析、教材選用、教學措施、教學評價等方面,介紹了在教學過程中提高雙語教學質量等方面采取的具體措施和反饋,總結經驗,并反思不足,以便改進。[關鍵詞] 振動力學;雙語教學;新工科;工程力學[基金項目] 2021年度江蘇省力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新工科背景下力學專業實習類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作者簡介] 翟相華(1988—),女,江蘇泰州人,博士,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分析力學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10期2023-05-30

  • 新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路徑探究
    工科背景下對工程力學專業學生開設“振動力學”雙語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從學情分析、教材選用、教學措施、教學評價等方面,介紹了在教學過程中提高雙語教學質量等方面采取的具體措施和反饋,總結經驗,并反思不足以便改進。[關鍵詞] 振動力學;雙語教學;新工科;工程力學[基金項目]2021年度江蘇省力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新工科背景下力學專業實習類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作者簡介] 翟相華(1988—),女,江蘇泰州人,博士,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分析力學、動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13期2023-05-30

  • 工程力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合探究
    爛摘? 要:工程力學專業開展“課程思政”改革是現代社會的必然趨勢,也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徑。本文首先闡述了將思政元素融入工程力學課程的意義,其次分析了典型教學案例,最后提出了工程力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合策略,以期對工程力學教學有所裨益。關鍵詞:工程力學;課程思政;挖掘融合;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03-0161-04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教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1期2023-05-30

  •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與實踐研究
    踐意義,總結工程力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如學生參與度相對較低、課程思政運用的教學手段相對傳統、課程思政開展的教學環節相對單一等。針對上述問題,明確工程力學課程教學內容各模塊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與育人目標,并提出多媒體的利用和微課的制作以提高課程思政學生參與感,橋梁模型的加載比拼與有限元軟件的模擬分析以創新課程思政展現形式,學習通的加入和新媒體平臺的融合以豐富課程思政實施手段等對策。最后,以梁的合理設計這節課為例,通過教學設計詳細說明基于信息技術支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1期2023-05-30

  • 新工科背景下力學創新實驗教學體系探索
    詞:新工科;工程力學;創新實驗;行業特色;研究型教學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23)01-0024-07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創新的起點和目的[1]。未來幾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必將重塑全球創新版圖、經濟結構乃至政治格局[2],為了支撐、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國家重大計劃,2017年2月以來,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先后形成了“復旦共識”“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1期2023-05-30

  • 基于微信平臺的“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學習效率?!?span class="hl">工程力學”是各高等學校工科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就基于微信平臺的“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進行討論,從“工程力學”課程的教學現狀、二維碼教材、展示工程實例、結合工程研究熱點,以及課后延伸和改進等幾方面進行分析,從而鍛煉學生的力學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合格的工程力學人才。[關鍵詞] 工程力學;二維碼教材;微信;網絡;教學改革[基金項目] 2022年度西南石油大學校級教改項目“工程力學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的方法途徑探索與實踐”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12期2023-05-30

  • 基于學生視角對工程力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手段等已成為工程力學教學改革的熱點。文章基于學生視角,以重慶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為例,首先介紹已實施的工程力學教學改革措施及其成效,包括優化課程結構設置、深化專業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領域的結合、引入信息化教學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成績評定方式;接著探討目前工程力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優化教學方法與模式、搭建導師與學生間溝通的橋梁、深化雙語教學等工程力學教學改革建議。[關鍵詞]學生視角;工程力學;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

    大學教育 2023年4期2023-05-22

  • 基礎課程“工程力學”思政元素挖掘與教學融入探討
    人尤為重要。工程力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旨在使學生掌握力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使學生建立出基本力學概念,初步具有運用力學的相關知識對簡單工程構件進行分析和設計的能力,體現了高等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工程力學是與后續的專業核心課程銜接的橋梁紐帶,也是工科類本科生所接觸到的第一門和工程實際相聯系的課程,力學的相關知識與我們的生產生活、自然現象息息相關并一脈相連,生產生活中基礎設施事業的迅速發展和力學知識密切相關,所以說工程力學課程既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2年30期2023-01-02

  • 融入思政教育的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要:本文以工程力學課程中平面桁架內力計算的教學內容為例,引入雙層橋梁桁架的錢塘江大橋工程實例,通過對大橋平面桁架相關知識講解的同時,將大橋建造中的一些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使知識技能與價值引領相結合,實現教書、育人同向同行的教學改革目標。關鍵詞:工程力學;平面桁架;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7.0860 引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要用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17期2022-07-16

  •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工程力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程專業學生對工程力學學習興趣不足、學習難度大、學習效果不佳的問題,開展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工程力學教學改革與實踐。首先,分析目前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工程力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其次,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教學優化方法,以解決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工程力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學時不足問題,提升學生對工程力學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學生推導工程力學公式的能力,突破實驗教學的局限性,貫徹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要求。結果表明,“工程力學”的教學改革思考與實踐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人

    教育教學論壇 2022年20期2022-06-21

  • 工程力學課程教學中PBL教學法的運用探究
    要:當下,工程力學教學方式較為刻板,需要加強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偨YPBL教學法的定義,分析PBL教學模式實施的必要性,結合PBL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PBL教學的有效運用。關鍵詞:工程力學;課程教學;PBL教學法工程力學是多項專業課程中的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直接影響教學效果。PBL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教師通過該方法,對教學課程進行研究設計,完善教學中的不足,提升教學質量。1? PBL教學法的定義P、B、L分別是Problem、based、lear

    民族文匯 2022年31期2022-06-19

  • 信息化條件下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模式探析
    混合式教學;工程力學;仿真技術;教學模式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14-0098-04Abstract: Modern education reform is imperativ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me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were explored by

    高教學刊 2022年14期2022-05-22

  • 工程力學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政摘? 要:工程力學內容抽象,公式繁多,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基礎課程,亟需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文章采用線上輔助線下模式,其中課前和課后,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在線發布課前預習資料和布置課后作業;課堂中,通過手機客戶端與學生進行互動,實時掌握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情況,構建工程力學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實踐表明,該模式能增加學生課外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教學效果。關鍵詞:工程力學;多元化教學;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G642 文

    高教學刊 2022年14期2022-05-22

  • 學生如何才能學好工程力學課程
    摘要:本文以工程力學課程為例,針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普遍現象,比如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效的學習方法、消極懈怠的學習狀態等方面,積極查找問題根源,分析尋求解決辦法。據此,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教師要準確把握工程力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盡量做到重點突出,難點分散,使靜力學、材料力學兩塊學習內容既相獨立,找到各自的學習方法,又要體現二者的承接關系,使整個教學內容連貫完整;其次是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同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期2022-05-15

  • 高職工程力學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
    結合高職院校工程力學教學現狀,圍繞學生特點,積極開展工程力學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探討了高職工程力學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加強學生工程力學基礎素養的培養做出積極貢獻。關鍵詞:高職;工程力學;教學內容;優化整合引言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畢業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要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就必須積極進行工程力學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使學生有效地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將學與教緊

    民族文匯 2022年13期2022-05-07

  • 工程力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 通過對《工程力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探索出線上教學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在線上直播授課時采用網格化劃分學員,自主學習時采用課后測試,小組討論時采用“問題式教學模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得以提升,線上答疑促進師生情感交流;線下教學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將思政內容融入課堂,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更加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出理論性較強的這類課程的教學新模式,對該類課程今后的授課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娟P鍵詞】? ? 工程力學?

    中國新通信 2022年1期2022-03-27

  • 工程力學為主線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實踐
    的工科專業,工程力學是土木工程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推行課堂教學-實驗教學-數值實驗一體化教學體系,搭建力學教研室、專業教研室、土木工程實驗室和土木仿真實訓中心協同運行的工程力學教學平臺,將工程力學融入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主題活動、創新思維、能力訓練和學科競賽的全過程,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增強創新意識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關鍵詞:創新能力;工程力學;土木工程;教學平臺;能力培養中圖分類號:C96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

    高教學刊 2022年5期2022-03-26

  • 媒體重頭文章概覽 :《工程力學》等
    工程力學》03/2022一種考慮高階振型影響的模態條件均值目標譜方法研究采用傳統條件均值譜作為目標譜匹配選波未能有效考慮結構的高階振型影響,針對這一缺陷,在條件均值譜方法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一種考慮高階振型影響的模態條件均值譜方法。該方法以振型參與質量系數作為權重,將各振型下的條件均值譜組合起來,得到一條新的目標譜,稱為模態條件均值譜。設計了一座30層的鋼框架-中心支撐結構,分別生成其主周期的條件均值譜、模態條件均值譜以及一致危險譜作為目標譜,各選取11

    重慶建筑 2022年3期2022-03-26

  • “課程思政”背景下傳統文化融入《工程力學》的教學實踐*
    傳統文化在《工程力學》中的具體運用(一)融入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詩歌1.教學目標:力的平移定理工程靜力學中“力的平移定理”是將復雜力系化簡成簡單力系的重要基礎理論,是學習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教學設計導課環節中,可以引用唐代詩人韋應物的《滁州西澗》這首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闡明大自然中“野渡無人舟自橫”的現象與“力的平移定理”有直接聯系,采用啟發式教學,從而調動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帶著問題去聽課。課程最后,請學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2年36期2022-02-09

  • 基于慕課的工程力學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與虛擬實驗的工程力學慕課,基于慕課完成了3輪翻轉課堂教學實踐。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分析了翻轉課堂的優缺點。線上教學給予學生充分自主性,對于難點可多次回放,有問題可在線提出,完成基本教學功能。線下教學可重點強調、深挖知識內涵、擴展知識外延,提高教學的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線上和線下教學相互補充、相輔相成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改進教學效果。關鍵詞:工程力學;慕課;翻轉課堂;金課建設;問卷調查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高教學刊 2022年2期2022-01-19

  • 基于對分課堂的工程力學課程線上教學設計
    沙摘 ?要:工程力學是高等院校工科類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力學素質,加強學生的工程概念,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打好理論基礎,在工科學生整個本科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擔負著承前啟后的任務。2020年以來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很多高校因無法進行課堂教學而采用了線上教學模式,突然轉變的教學模式正如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措手不及,隨之也帶來線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很多棘手問題。文章針對目前工程力學的教學現狀,結合多年的基礎力學教學經驗,對工程力學以對分課堂為基礎的線上

    高教學刊 2022年1期2022-01-06

  • “空手劈磚”基于《工程力學》的探索
    與分析,結合工程力學,逐步分析其中的力學問題及影響因素。(2)工況A中,砌塊簡支時,將磚橫放,選中間位置劈磚,破壞荷載為2 936 N。工況B中,砌塊懸挑時,將磚橫放,選最遠端劈磚,破壞荷載為1 078 N。工況B明顯省力??紤]動力因數Kd后,工況B的破壞荷載不超過539 N。(3)文獻[3]中的分析存在兩個問題:磚的破壞強度應以抗拉強度為驗算目標,而不是抗壓強度;文獻中動力因數Kd所用公式有誤,該公式只適用于自由落體。應將劈磚過程基于“能量守恒”原則進行

    江蘇建材 2021年6期2022-01-04

  • 基于OBE的《工程力學》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分析
    。本文將以《工程力學》的課程考核為基礎,談一談如何基于OBE理論改革考核方式。關鍵詞:OBE;《工程力學》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引言:“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就是根據課程教育的目標來設計教學過程,通俗來講就是學生需要在一門課程中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就需要以這些為依據來設計教學和評價,使教學和評價為教育產出而服務。1.OBE教育理論介紹OBE教育理論即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最早在美國被提出,后被各國借鑒,用于教育改革。該教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期2021-12-24

  • “3+2”高職與本科機電工程專業《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
    理工學院在《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討,為實現職業教學體系提供一定的參考。關鍵詞:高職;本科;工程力學;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企業面臨著技術革新和轉型,對高級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質量要求高。國家指出需要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適應時代的發展。國務院《決定》指出,職業教育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基礎,具有專業技能,最重要的是能較好地適應職業的變化和融入不同的企業文化中去。[13]2017年,常熟理工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

    科技風 2021年27期2021-10-12

  • 工程力學”課程的改革實踐探究 ——以省教學能力比賽參賽模塊為例
    才的重任?!?span class="hl">工程力學”作為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面向通用設備制造業的設備操作、工裝設計、安裝調試等工作崗位。本文以參加省教學能力比賽為契機,進行“工程力學”課程的改革實踐探索。以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崗位能力為標桿,選取起重設備為載體,按照“素質為先、能力為本、應用為目的、必需夠用為度”的思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構建線上線下互動交融的一體化課堂。通過弱化理論、強化應用、拓展提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其職業發展、終身學習和服務社

    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 2021年2期2021-09-17

  • 工程力學》實施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本文對在《工程力學》課堂教學中采用一種能夠提高學員主動學習能力的創新教學模式——“對分課堂”進行了初步探索和實踐。本文中闡述了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起源、主題思想,結合《工程力學》課堂教學實踐,從課堂討論、課堂講授、對分作業的布置3個方面闡述了一些在教學中摸索出的具體經驗方法,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在授課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關鍵詞:工程力學? 創新? 對分課堂? 教學模式中圖分類號:G642;TB1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科技創新導報 2021年15期2021-09-17

  • 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水平力學教學團隊建設的探索研究
    礎。關鍵詞:工程力學;新工科;教學團隊引言力學課程作為大多數理工科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尤其對土木、機械、石工等專業的學生的后續課程的學習和工程邏輯思維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工科”的能力要求之下,如何打造“金課”、杜絕“水課”成為高水平教學團隊建設必須要解決的任務。而如何培養青年教師、不斷壯大、提高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又成為高水平教學團隊迫切要解決的任務。1工程力學教學團隊的主要做法西南石油大學力學教學團隊自1958年建校以來就已成立,長期以來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1年2期2021-09-10

  • 工程力學”雙語教學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思考
    用。介紹了“工程力學”雙語教學在線課程的建設和實踐情況,對該課程在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構建科學教學體系、開發現代化的課堂教學方法、創建有特色的力學實驗室、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競賽提升創新能力、綜合全面的考核體系、建設一流的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綜述梳理,為高校力學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提供參考。[關鍵詞] 工程力學;雙語教學;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方法;考核體系[基金項目] 2020年度工程力學江西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2038);2020年度工程力學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32期2021-09-10

  • 工程力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摘要:鑒于《工程力學》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點研究了《課程力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及其實踐邏輯,以實現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面塑造。關鍵詞:工程力學 課程思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程思政的本質是對課程體系從知識到文化的升華,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及綜合素質培育至關重要。而《工程力學》是面向所有工科專業的必修課,因此,對該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十分必要。本文重點研究《工程力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及其實踐邏輯,即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工程力學教學過

    公關世界 2021年14期2021-08-27

  • 工程力學》07/2021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蒸壓加氣混凝土砌體墻抗震性能試驗研
    蒸壓加氣混凝土(AAC)砌塊砌體墻自重輕,但其抗震性能較差,為提高該類墻體的抗震性能,提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面層和條帶對其進行加固。設計制作了4個無筋砌體墻和2個構造柱約束墻體試件,其中2個試件采用HDC面層加固,2個試件采用HDC條帶加固,通過擬靜力試驗,研究AAC砌體墻的破壞形態、滯回性能、承載力及變形能力等性能。試驗結果表明:HDC面層可改變AAC墻體的破壞模式;對于無筋砌體墻,加固后試件的承載力、變形及耗能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墻體裂

    重慶建筑 2021年8期2021-08-27

  • 面向混合式教學的高職《工程力學》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策略
    。針對高職《工程力學》課程混合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文章從學生、教師、教學軟硬件、課程質量等方面進行分析,給出六個方面的建設策略,即學校頂層設計做好保障、課程負責人組建好團隊、重構課程體系、優化學習資源設計與實現、完善評價機制、推進學分互認。關鍵詞:工程力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混合式教學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21)12-0060-06一、引言教育部于2020年2月4日印發《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21年6期2021-07-27

  • 工程力學”線上線下智慧教學的課程設計方案探索與實踐
    合能力,對“工程力學”課程開展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開發制作了具有“高階性、創新性與挑戰度”的“工程力學”MOOC。線上教學側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體現了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先進性;研討式的線下教學,側重立德樹人與高級思維能力培養,采用多元化的過程考核,實現了從 “教過了”到 “學到了”的轉變。關鍵詞 慕課(MOOC) 線上線下智慧教學 教學改革 “工程力學”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科教導刊 2021年11期2021-07-20

  •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機械類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校機械類專業工程力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出發,提出了工程力學課程在教學內容上的優化及與機械專業的融合。結合“互聯網+”背景下先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應用,構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同時,改革現有的考核評價體系,智慧地實施個性化的學習,為其他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指導和依據。關鍵詞:“互聯網+” 機械專業 工程力學 教學改革1 引言2015年,“互聯網+”一詞第一次鄭重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國家鼓勵將此新型互聯網技術全面地應用到制造業、服務業、教育領域等[1

    時代汽車 2021年10期2021-07-16

  • 疫情防控背景下工程力學和材料力學課程多通道在線教學探索與實踐
    為中心,結合工程力學和材料力學課程特點,綜合運用中國大學MOOC、QQ、慕課堂和在線直播等多個通道,結合平臺學生學習的數據反饋,注重知識的前后銜接,對教學設計進行安排和完善,并以知識點截面法的教學為例,進行多通道在線教學模式的具體實踐,從而為其他力學課程疫情防控背景下或突發事件引起延期開學期間的在線教學提供參考。[關鍵詞]疫情防控;工程力學;材料力學;在線課程[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1)06-0

    大學教育 2021年6期2021-07-16

  • 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力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摘 要] 工程力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性較強,與工程技術聯系極為緊密的基礎學科,實驗教學是不可或缺的內容。然而目前的工程力學實驗教學體系和內容無法滿足新工科背景下培養多樣化、創新型卓越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在深入分析現有工程力學實驗教學體系和內容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三三二一”的工程力學實驗教學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教學內容建設方案與實施途徑,最后對教學改革實踐進行了總結,以期對工程力學實驗教學質量水平的提高產生積極的影響。[關鍵詞] 新工科;工程力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21期2021-07-11

  • 工程力學”課程建設的創新實踐
    摘 要] “工程力學”課程是西南交通大學眾多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針對“工程力學”課程的建設目標,緊跟高等教育的發展形勢,強化改革舉措,結合“工程力學”課程特點開發了一系列教學資源,包括視頻教程、電子教案、數字課程、在線課程和數字化教材等。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的緊密聯動,實施探究式、啟發式、關聯式教學法和課程思政,扎實推進了“工程力學”的課程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實效。[關鍵詞] 一流課程;工程力學;慕課;數字化;課程思政[基金項目] 2020年度中國高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21期2021-07-11

  • 基于OBE理念“工程力學”課程教學設計
    為中心,對“工程力學”課程的學習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評價進行重新設計,將提高學生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作為目標,應用OBE理念閉環教學體系的教學方法為手段,采用OBA教學評價體系為評價標準,使學生在畢業時完成相應的畢業要求,達到培養目標要求具備的各項能力,適應工程需要和社會需求,讓學生與企業無縫對接,實現學生、學校、企業共贏。[關鍵詞] OBE;工程力學;學習目標;閉環教學體系;OBA評價體系[基金項目] 2017年度營口理工學院教學改革項目“基于OBE模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19期2021-07-07

  • 工程力學教學改革探討
    姜愛峰摘要:工程力學是一門研究物體機械運動以及物體承載能力的基礎科學,為工科類院校重要的技術基礎課之一,其理論性系統性強、邏輯嚴密、比較抽象,但與工程實際具有密切的聯系。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學生實踐經驗缺乏、綜合分析實際問題能力差,以及學習差異性大等問題。本文以內蒙古工業大學為例,分析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的成績分布情況、差異性以及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為工程力學的學習和教學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方法。關鍵詞:工程力學;教學

    科技風 2021年1期2021-06-30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材料類《工程力學》教學改革探索
    與控制專業《工程力學》課程進行有效的教學改革。文章主要從德育素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融入思政教育及“新工科”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以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拓展課程深度,提升本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創新性的卓越工程師?!娟P鍵詞】工程力學? 教學改革? 工程師【中圖分類號】G642.0;TB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4-0193-02面對新一輪的科技和產業革命,需要對傳統工科教育進行升級改造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2021-04-14

  • 工程力學》課程思政元素設計與實踐
    【摘要】在工程力學課程教學中深挖課程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有機統一,做到潤物無聲、如鹽入湯地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強化學生工程倫理教育,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娟P鍵詞】工程力學? 課程思政? 家國情懷【基金項目】河南省本科高?!皯鹨摺鳖愓n程思政樣板課程(高教2020-426號),安陽工學院思政課程立項(安工院2020-11號)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38期2021-04-13

  • 工程力學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
    茜摘? 要:工程力學實驗是工程力學課程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國目前學習工科專業的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工程力學實驗是在學習工程力學理論的前提下進行的鞏固操作,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工程協作意識,同時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該文主要從目前工程力學實驗教學所存在的問題處罰,提出了促進工程力學教學改革的相關舉措,希望能對工程力學實驗教學的改革探索,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關鍵詞:工程力學? 實驗教學? 改革? 探索中圖分類號:G64? ? ?

    科技資訊 2021年3期2021-03-25

  •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封面介紹:Launcher structures usually use thin-walled structures,such as cylindrical shells,as primary components. These thin-walled cylinders are prone to be limited in their load carrying capability by buckling and are highly sen

    中國學術期刊文摘 2015年13期2015-10-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