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獎

  • 諾獎”之光閃耀
    策劃_姜乃強 設計_邵麗娟諾貝爾獎獎牌制作中 (CFP 供圖)北京時間10 月2 日下午,2023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率先揭曉??茖W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與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以mRNA 技術為新冠疫苗研發奠基的特別貢獻獲獎。此后幾天,2023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相繼揭曉。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以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留學 2023年20期2023-12-23

  • “美麗”與“曖昧”的對話倫理及其共通感奠基
    成;大江健三郎;諾獎;對話;共通感〔中圖分類號〕I313.0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769(2022)03-0204-09引言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與大江健三郎(e Kenzaburō)是在談及日本當代文學時難以避開的兩位代表作家,圍繞著二人的諾獎獲獎演講——《我在美麗的日本》(『美しい日本の私』、1986)與《我在曖昧的日本》(『あいまいな日本の私』、1994)——而展開的討論不在少數。與前者對日本古典之美

    社會科學研究 2022年3期2022-06-10

  • 諾貝爾獎科學家引進熱潮引發的思考
    科學家(以下簡稱諾獎科學家)引進源于何時,已無從考證。隨著我國人才計劃的實施,“帽子”效應愈演愈烈,諾獎科學家引進熱情只增不減,“名譽教授”“特聘教授”層出不窮,自“雙一流”戰略實施以來,我國各高校更是求賢若渴。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4月,我國共有22所院校聘請了28名諾獎科學家,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引進3名諾獎科學家并成立以諾獎科學家名字命名的研究院。此后不足4個月時間里,我國院校至少引進9位諾獎科學家,其中4位為海南大學一次性引進(李晨陽,20

    科技中國 2022年2期2022-03-01

  • 冷靜看待諾獎
    識界的年度盛世,諾獎的是是非非,顯然有一套專業的評述話語,不可能被大眾輿論“帶節奏”。如果說文學獎代表的是人文領域的最佳成果,經濟學獎象征著社科領域的最高水準,那么物理學獎、化學獎等則意味著人類在自然科學領域探索的精華之作。一個知名的國際獎項對相關學科的推動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但縱觀人類科技史,注重科學的實用性,其實也就兩三百年的歷史。甚至直到當今,仍有不少人認為科學的理論性才更有“研究價值”,而偏重技術層面的實用性探索,往往不被納入所謂的“純科學”。這種思

    南風窗 2021年23期2021-12-03

  • 回到中國古代,哪些人能獲“諾獎
    金陵小岱隨著2021年度諾貝爾獎各大獎項陸續公布,“諾貝爾獎”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我們試想,假如回到中國古代,哪些人會獲得諾貝爾獎呢?醫學獎 葛洪? 在中國古代的醫學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醫學家,如華佗、扁鵲、張仲景等等,他們在醫學上的成就與葛洪相比,毫不遜色,但為何這么多醫學大師會成為了葛洪的“陪跑”?這還得從葛洪的醫學著作《肘后備急方》說起。這里的肘是指備在胳膊肘后,讓你隨身攜帶的應急書!它的實用性非常強。在書中,葛洪寫了大量救急用的處方,都是他在行醫、游

    文萃報·周五版 2021年43期2021-11-17

  • 諾獎”告訴你,可以向老板提加薪
    李德林如果有一天,你覺得底薪太低,跟老板談升職加薪的問題,老板說,現在人才一大把,讓你滾蛋,你會不會擔心自己失業呢?絕大部分經濟學家告訴你,你要小心點。但是他們都錯了,2021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戴維·卡德告訴你,別怕!最低工資是全球人民關心的一個問題,傳統的經濟學家警告大家,不要輕易跟老板談升職加薪,因為一個充分競爭、沒有信息不對稱的勞動力市場中,處于市場均衡的工資是效率最優的,人為地設定把最低工資設置在市場均衡之上,會提升失業率,這樣一來,愿意接

    商界 2021年11期2021-11-16

  • 諾獎不高冷
    諾獎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在它每年頒發時,學科業界的目光匯集在此,自不必說。尤其可貴的是,平凡的普通人們,往往也同時投來關注。他們在試圖了解,這些在平時絕不會感興趣的“高大上”研究。因此,諾獎就像是一座橋,連接了業界和民眾。如同“鵲橋”那樣,一年一會。這是它高過其它獎項的地方。所謂的“高大上”研究,與普通民眾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這讓我想到“希臘第一個哲學家”泰勒斯的故事—據說,在一天晚上,泰勒斯望著天上星穹,頭腦中思考著物質本源,一不小心,他掉進了土

    南風窗 2021年22期2021-10-27

  • 新晉“諾獎”得主的另類成才路
    龔樂涵——克勞斯·哈塞爾曼關鍵詞2021諾貝爾?物理學獎?地球氣候物理建模?預測全球變暖“如果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天才,那就先去做一些對社會有用的研究?!?931年10月5日,克勞斯·哈塞爾曼出生于德國漢堡。在他3 歲時,隨家人一起移居英國。當克勞斯13歲時,他花了兩先令六便士半克朗(在當時價值一張電影票)從朋友那里買回來一個“晶體探測器”,這個奇妙的儀器點燃了克勞斯對物理學的興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即使沒有接上電源插座,我也可以通過耳機聽到美妙的音樂!”為

    科學Fans 2021年12期2021-01-13

  •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因為作品太火?
    者越追捧的作家,諾獎越不會考慮。所以,越是有‘熱度’的作家,可能越是獲不了獎?!敝膶W評論家白燁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提到,村上春樹在藝術上跨度很大,有高雅之作,也有通俗之作,有一些作品如《挪威的森林》已成為流行文學的經典。村上春樹獲不獲諾獎,都不會影響他在讀者心中已有的地位。他獲諾獎的可能性有多大?“陪跑”之外,還有一個問題比較熱門:未來村上春樹獲得諾獎的可能性有多大?由于諾貝爾文學獎似乎一直偏愛“嚴肅文學”作品,因此有人認為,村上春樹的作品通

    初中生世界 2020年45期2020-12-17

  • 教育漫談:2020諾獎給予的啟示
    勤堅2020年度諾獎的發布適逢小長假,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吃瓜看熱鬧。當然,在吃瓜之余也是感慨良多。例如,反復刷屏的諾獎女科學家的獲獎感言。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兩位授予了?,敿~埃勒·沙爾龐捷和珍妮弗·道德納兩位女科學家,她們是因為發明了“基因剪刀”技術而獲的獎。反復刷視頻是為了能記住她倆極其簡要的感言。珍妮弗·道德納說,“我熱愛科學領域中不斷解謎的過程,而最讓我開心的應該是能夠與志同道合的杰出科學家們一起工作”。?,敿~埃勒·沙爾龐捷則認為好奇心、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20年20期2020-11-09

  • 諾貝爾獎的“村上春樹”們
    最高榮譽。一、 諾獎的提名制度諾貝爾獎是先由同行提名再評審產生的,不能毛遂自薦。每年委員會向有資格的提名人發出秘密問卷:目前有資格提名的人大約有3000人,包括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諾獎委員會委員,前諾獎得主,西方部分高校的教授,諾獎委員會特聘科學家或認可的提名者以及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等。委員會根據提名名單進行審議后提出候選名單,并委托專家調查,組織審閱調查報告,最后評出獲獎者。而且諾獎只頒給生者,每年同一獎項獲獎者不能超過三

    電腦報 2020年40期2020-11-06

  • 諾貝爾獎越來越“過時”了?(焦點話題)
    很多科技工作者對諾獎有很深的情懷,有的國內科技網站提早把諾獎公布的時間表發布出來便于人們第一時間了解動態。然而,隨著獎項逐次公布,不但像《金融時報》、《華盛頓郵報》、CNN這樣的媒體未作重點報道,連《科學》雜志網站都沒有將其列為頭條。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首先,時代不同了。110多年前開始頒發諾獎時,正在發生第二次科技革命,科學的進步使人類對自然、宇宙的認識大為深化,物理、化學、生理學/醫學獎項授予愛因斯坦、波爾、普朗克等著名科學家,為諾獎贏得極大的聲譽,也

    環球時報 2020-10-092020-10-09

  • 非正式觀察獲“諾獎
    胡學蓮約翰是紐約齊克林商學院的退休教授,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進行了五花八門的“非正式觀察”,撰寫了80多篇論文。憑借這些觀察,他在2003年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最初,約翰從事的是嚴肅研究,但他發現很多人都在進行符合道德標準的正向研究,而反向研究很少有人做。于是他想進行反向研究。自從有了這個想法,約翰經常逛大街小巷,尋找研究的內容,見人就問東問西,有人認為他是個瘋子。但他相信自己的研究有價值。比如,在每年圣誕節來臨前,約翰會利用1個月的時間,每天準

    做人與處世 2020年14期2020-08-28

  • 愛因斯坦為什么沒有兩次獲諾獎?
    人對他沒有兩次獲諾獎耿耿于懷,也有人對他因光電量子效應而不是更負盛名的相對論而獲獎表達不解,于是出現了很多種猜測。有人說諾獎委員會有潛規則“一個人不能兩次獲獎”,也有人認為諾獎委員會不喜歡愛因斯坦的政治偏好,甚至認為諾獎委員會有歧視猶太人的傾向。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首先,歷史上的確有人多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如居里夫人于1903年獲物理學獎和1911年獲化學獎;也有人在同一個學科內兩次獲諾獎,如巴?。↗ohn Bardeen)于1956年和1972年都獲得了

    南風窗 2020年17期2020-08-20

  • 諾貝爾文學獎“拍了拍”一直陪跑的你
    上期,我們放送了諾獎獲獎秘籍,但拿獎這事除了憑實力,還得靠點運氣……這些諾獎趣聞,一般人我不告訴他聊“陪跑”前,讓我們先聊聊那些奇怪的諾獎“花邊”。每年9月,各類新聞媒體便開始大肆報道諾獎大熱人選。但如果你聽到有人說某某作家被諾獎提名,卻遺憾陪跑時,大可對他邪魅一笑,用戲謔的表情反問一句:“你確定?”根據諾獎評審的官方規則,每一屆的提名候選人名單,要封存50年才能對外公布!據說這么做的原因是避免輿論影響這些潛心寫作和搞科研的人的心情。所以,就算今年你掌握的

    課堂內外(高中版) 2020年11期2020-01-01

  • 大學生諾獎作家閱讀調查與思考
    大學生群體對美國諾獎作家閱讀的認知和表現,將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代表性,從而產生一定的啟示意義。在此背景下,本課題組成功申報了2018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我最喜愛的美國諾獎作家與作品閱讀調查與分析——以江蘇高校為例(項目編號:201810300108)”。本研究融合了文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理論,運用統計學的相關方法,針對當前大學生的人生觀教育,結合美國諾獎的巨大影響力,設計調查問卷,編制多項題目,選擇江蘇省南京市四所不同性

    文學教育 2019年29期2019-11-27

  • 猶太人為什么能成為諾獎霸主?
    織獎項7個。根據諾獎基金會的章程,諾獎獎項既可以頒發給個人,也可以頒發給組織??墒?,到目前為止,諾獎頒發給單位的獎項,只是諾貝爾和平獎而已。迄今為止,諾獎獲得者,最小的年齡只有17歲,那就是201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馬拉拉(Yousafzai);而諾獎獲得者最大的年齡是96歲,那就是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亞瑟(Ashkin)。猶太人獲諾獎的概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0倍在尚未計算2019年諾獎獲得者的情況下,全球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是美國

    中國經濟周刊 2019年20期2019-11-12

  • 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的“恩怨”
    后,都有許多人對諾獎委員會沒有因相對論而給愛因斯坦頒獎耿耿于懷,甚至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遺憾。對愛因斯坦本人來說,諾獎委員會對相對論的態度也是令他不快的。經常聽見一種說法,某人有超越自己諾獎之上的成就。如果有人問那為什么沒有兩次獲諾獎呢?回答就是,諾獎委員會規定不給一個人兩次獎,你看,愛因斯坦不也沒有得兩次獎。這種說法的邏輯顯然有問題,用此邏輯套在任何一位諾獎獲得者頭上,都可得出該人與愛因斯坦并駕齊驅的結論,這當然是可笑的。另外,上面關于愛因斯坦為什么沒有得兩

    科海故事博覽·下旬刊 2019年1期2019-09-10

  • 日本屢獲“諾獎”的教育秘籍
    在促成日本成為“諾獎”大國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好奇心是科學啟蒙的種子,閱讀是引領成才方向的燈塔,探究課堂是助力成長的主陣地。[關鍵詞] 日本;“諾獎”;好奇心;閱讀;探究課堂2018年10月1日晚,日本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在自己的研究室里與助手們一起討論論文時,接到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打來的獲獎電話。迄今,他是日本近18年來第18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為何日本連續18年每年都能斬獲“諾獎”?其中的奧秘在哪?首當其沖,教育功不可沒,提供了最大支撐。一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8年11期2018-11-19

  • 剎住諾獎得主“站臺”的歪風
    一句話總結就是,諾獎嘉賓很忙!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多姿多彩的論壇沒幾個是奔著學術去的。分析起來也好理解。畢竟咱已不是一窮二白的年代了,幾萬美元的勞務費花起來,嘉賓舉家的頭等艙機票買起來,中華深度游走起來……只要人家有諾獎的頭銜,咱都能請得到,大把的中介公司做著這個生意。這年頭連奧巴馬都要來中國跟微商合影了,諾獎嘉賓來講科學才是真正的高大上。這事辦好了自然有人很高興。主辦方可高興了——利用國人的諾獎情結,不管是論壇還是會議立馬高端起來了,只要掛上諾獎嘉賓出

    文萃報·周五版 2018年36期2018-07-13

  • 中國“諾獎”打破國籍限制
    香港《南華早報》6月28日文章,原題:獎金達76萬美元的中國“諾貝爾”未來會頒發給外國科學家嗎? 北京計劃改變該國享有聲望的獎項的評審規則,這是中國在科技領域引領發展的努力的一部分。若目前正公開征求意見的規則變化獲得通過,那外國人或許很快就能夠競爭中國最高科學技術獎項了。本周出現在司法部網站上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送審稿)》指出,獎勵對象由“公民”調整為“個人”,放寬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對象的國籍限制,“使今后適時將符合條件的外籍人士納入國家科技獎勵

    環球時報 2018-06-292018-06-29

  • 諾獎更青睞誰?近5年自然科學獎小盤點
    續頒布以來,關于諾獎的方方面面就成了線上線下各大媒體熱議的話題。小編盤點了近5年來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獲獎者和獲獎成果,看看諾獎究竟更加垂青于誰?;Aor應用?諾貝爾獎更青睞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梳理近5年的諾獎獲獎成果,可以看到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這兩大獎項,都是4屆頒給了基礎研究,1屆頒給應用研究。獲獎的應用研究分別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療法”“蛔蟲感染新療法”(2015年生理學或醫學獎)、藍色LED管(2014年物理學獎)。相比之下,以“不務正業

    創新時代 2017年12期2017-12-22

  • 諾獎”的可能 ——流沙河新詩導讀
    □鄒建軍“諾獎”的可能 ——流沙河新詩導讀□鄒建軍流沙河是當代抒情詩人、散文作家和批評家,1957年因為散文詩《草木篇》而被批判,并因此而被打成“右派”,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事件”,其詩也因此而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五十年代有詩集《鄉村夜曲》、《告別火星》等,沒有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案母镩_放”以后,他開始了詩歌創作的“第二春”,創作了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故園九詠》、《理想》、《妻頌》、《一個知識分子贊美你》、《老人與?!返?,1982年

    中國詩歌 2017年7期2017-11-01

  • 詩性人生,詩意表達
    一種怎樣的向導?諾獎評委會給出了他們的頒獎理由?;厮莸街形魑膶W的源頭之處進行對比分析,人們也不難得出肯定的答案。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詩性始終流淌在鮑勃·迪倫歌詞創作的字里行間。關鍵詞:鮑勃·迪倫;諾獎;詩歌;藝術特色諾貝爾文學獎的締造者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在遺囑中曾對獲獎者做出描述:在文學方面曾創作出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v觀歷史上獲此殊榮的各位作家,多以小說見長,作為四大主要文學體裁之一的詩歌卻占比甚微。2016年諾獎分歧的焦點還不止于小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2017-05-22

  • 歌手也能拿“諾獎”,文學不應存偏見
    周子杰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因在傳統歌曲領域中開創出詩意的表達方式被授予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而備受爭議。這一事件被有人詬病為評委的“行為藝術”,認為這缺乏文學的嚴肅性??烧l又曾規定歌詞不屬于文學的范疇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文學不應存偏見。認為諾貝爾文學獎不應頒給歌手的看法,實質上反映了一些人固化的思維定式。在這些人看來,文學獎只能頒給詩人、小說家等所謂的“本職工作者”,就如同生物學成就只能由生物學家取得一般,是一種狹隘的偏見。事實上,獲獎領域并非專攻方

    第二課堂(初中版) 2017年4期2017-05-08

  • 屠呦呦獲“諾獎”對大學學術管理的啟示
    要: 屠呦呦獲“諾獎”對我國大學教育的啟示是,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讓教師和學生安心地讀書想問題,以科研帶動教學,是大學實現自己價值和意義的必然條件。然而,這個邏輯在我國目前的大學中卻可能是斷裂的,尤其是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面。因為在我們的教育觀念中,社會是將大學當作工具看待的,而大學又是將科研當作工具看待的。而當學術研究不是遵從自己的目的和規律時,其成果的膚淺和平庸可以說是必然的,對學生的影響也相應地是淺顯和表面的,自然難以實現以新知識、新思想熏陶學生健全

    大學教育科學 2016年6期2017-03-17

  • 得了諾獎就是不說
    □王 朔得了諾獎就是不說□王 朔我得了諾獎,我就是不說,因為我的話很少,跟我的錢一樣。我像往常一樣出門,陽光很好,心情不錯,鳥兒沒在我頭上拉屎,它肯定知道我得了諾獎,唉。我嘆了口氣,這個世界沒有不透風的墻,就像沒有不曝光的艷照一樣,我很憂傷。我決定先去吃個早飯,老秦說,不吃早飯,容易得膽結石,我雖然得了諾獎,但不想得膽結石,我并不是個貪心的人。我吃了一碗胡辣湯外加兩根油條,有點兒地溝油的味道,很合我的胃口。然后去干什么呢?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很適合我這

    微型小說選刊 2016年25期2017-01-20

  • 韓春雨事件背后的諾獎焦慮
    其原因,是國人“諾獎情結”或“諾獎焦慮”與科研純潔性焦慮等多重情緒疊加并相互作用的結果。一項科研成果的取得,其保障條件的復雜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如果因為其在學界內部遭到質疑而立即斷言其造假,未免過于草率??茖W事業以真實為底線,不管是力挺韓春雨還是質疑韓春雨,只要動機真誠、實驗真實,都是從不同的方向和立場在維護科學共同體,都值得我們尊重。如果這種科學的態度受到足夠的保護、尊重并發揚光大,成為所有科研人員以及科研事業領導者、管理者的自覺行動,諾貝爾獎也就不可

    甘肅教育 2016年22期2016-12-20

  • 諾獎頒給了鮑勃?迪倫,是頒給了什么?
    著,迪倫本人卻對諾獎只字未提,就像是從來沒有發生過?!斑@就是迪倫?!钡却l聲的人們一半失落又一半欣喜。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比迪倫本人更了解他自己,而他做的任何事,也都可以用這句話做出解答。法新社報道,瑞典文學院雖然已經與迪倫的經紀人以及他的巡回演出負責人進行了會談,但卻無法和鮑勃·迪倫本人取得聯系。因此,新的擔憂和期待出現了:12月10日,迪倫是否會出現在斯德哥爾摩的晚宴上,是否會拒絕領獎?沒有人知道。反正至少沒有人認為迪倫需要這個諾獎?!都~約時報》的一篇評

    三聯生活周刊 2016年43期2016-10-28

  • 別讓莫言的調侃成真
    響力的文學獎項,諾獎無疑居首。從歷屆評選來看,結果也基本上能夠服眾。問題在于,一旦頒獎結果出爐,社會輿論的關注點往往轉向新人,而冷落了上一年的“舊偶像”。莫言獲獎后曾表示,希望下一個獲獎者趕緊出現,好把他解救出來。不幸的是,“莫式調侃”在某種程度上已然成真。莫言獲獎后不久,筆者在航班上曾看到不少人都在讀他的小說??梢荒旰?,筆者在公共場所卻再也沒見過有人捧讀莫言。我們對于這個嚴肅獎項的態度,是否過于消費主義了?國人愛湊諾獎的熱鬧,愛趕文學的時尚,本也無可厚非

    環球時報 2016-10-142016-10-14

  • 諾貝爾獎金趣聞
    的工資。近年來,諾獎獎金數額逐漸增加,2013年諾獎總額達4000萬克朗,相當于3100多萬人民幣,已經遠遠超過了諾貝爾3100萬克朗的本金。如此下去,獎金會用完嗎?諾獎獎金除了基金本身外,還有利息和保值。諾獎基金作為一種永久性儲蓄,利息肯定高于一般存款。諾獎基金還會投資國債、外放貸款,由此諾獎總額大大增加。當然這些還不夠,上個世紀80年代,專家們把基金轉到一家上市公司名下,然后將公司股票全部售出。簡單地說,上市公司可以發行股票供人們購買,賺回了相當多的錢

    學與玩 2016年2期2016-05-26

  • 屠呦呦獲“諾獎”對中國基礎教育的啟示
    出新的、更多的“諾獎”獲得者?所以,要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遵循人才培養的基本規律,立德樹人、科學育人,實施素質教育。二、加強挫折教育:勿因困難而退縮,要用信心爭勝利屠呦呦說:“我經歷了190次失敗,但我還要繼續努力與嘗試。一個科研項目的成功不會很輕易,要做出艱苦的努力?!钡拇_,從1969年1月開始,調查了2000多種中草藥制劑,選擇了其中640種藥方,歷經380多次實驗、190多個樣品、2000多張卡片,屠呦呦和課題組成員以鼠瘧原蟲為模型,發現青蒿提取

    中小學校長 2016年4期2016-05-14

  • 諾獎”少年,翩翩而來
    成子2016年5月,素有“中學生諾貝爾獎”之稱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在美國鳳凰城落下帷幕。中國有37名學生攜30個項目參加了競賽,這些學有余力的天才少年,盡管知識結構和年齡都有限,卻試圖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改造這個世界。心懷創客夢的滑板少年廈門六中的蔡煒楨和顏明,一個高二,一個高三,憑借自己打造的遙控滑板獲得了這次大賽的機械工程類項目三等獎。蔡煒楨從小受開維修店的父親影響,喜歡重組一些小電器。在看過動畫片《名偵探柯南》后,蔡煒楨愛上了里面的滑板車。上高中

    知識窗 2016年8期2016-05-14

  • 諾獎下的閱讀值得警惕
    繆、貝克特等這支諾獎作家隊伍時,我們應該承認瑞典文學院確實給出了一份還不賴的閱讀書單,盡管其中也摻雜了一些面目可疑的作家,例如賽珍珠、高爾斯華綏、米斯特拉爾等。與此同時,我們也還可以舉出另一支規模龐大的獎外隊伍,他們不僅毫不遜色,甚至有逾越之勢。單看20世紀,隨手就可列出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卡夫卡、喬伊斯、普魯斯特、卡爾維諾、里爾克、龐德等等。這份名單之所以這么信手拈來,是因為每次有人要鄙夷一下諾獎時,這些名字就會被不斷重復。這支獎外隊伍名單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12期2015-12-11

  • 諾貝爾獎的秘密
    張興軍諾獎的運營模式還是值得我們國家的相關機構加以借鑒的,如我們的紅十字會、社?;?。1900年,瑞典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將他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旨在獎勵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這一基金最初設立了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從1901年開始頒發,并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獲獎者。后來,瑞典皇家銀行在1968年加磅,獎金又增設了經濟學獎,至此諾貝爾獎的六個單項獎基本成型。截至20

    中國經濟信息 2015年20期2015-10-27

  • 哪些經濟學家受諾獎青睞?
    有這樣幾個感慨:諾獎學者多是通俗寫作的高手諾獎是經濟學界的最高獎項,是很高大上的獎項,但人們很難將諾獎學者與暢銷書作家劃上等號,但很多學者確實是暢銷書作家,而且不是因為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們的書才暢銷,而是因為他們在獲獎之前就非常暢銷,比如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是典型的暢銷書、弗里德曼的《資本主義是自由》是暢銷書、阿瑪蒂亞-森的《以自由看發展》是暢銷書,希勒的《非理性繁榮》是暢銷書,克魯克曼、斯蒂格利茨也都是暢銷書寫作的高手。當然凱恩斯、亞當斯密等諾獎

    中國經濟信息 2015年16期2015-09-17

  • 莫因華人科學家落選諾獎氣餒
    等無緣獲獎。今年諾獎的物理獎評選前,四位華裔科學家是奪獎的熱門人選,也是改革開放后在中國內地接受教育的新一代,更令國人期待。四位華裔科學家落選的消息傳來后,令很多中國民眾扼腕嘆息,有些網友對諾獎“吐槽”說:“這樣的諾獎,華人科學家不參選也罷?!鄙踔劣腥擞X得民族感情受到了傷害:“華人沒選上也就算了,選上的居然還是日本人!”其實,網友們大可不必如此耿耿于懷,應該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看待這一問題。首先,我們不能因為落選,就否認諾獎在當今世界的權威性。根據諾貝爾的

    環球時報 2014-10-082014-10-08

  • 諾獎』得主也打架
    ◎ 青 絲『諾獎』得主也打架◎ 青 絲許多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以下簡稱“諾獎”)的作家都打過架。就拿馬爾克斯來說,他憑借《百年孤獨》獲得巨大名聲后,秘魯作家略薩也乘時崛起,與之并肩而立。略薩1971年獲得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的博士學位,論文就是對馬爾克斯作品的研究,馬爾克斯認為這是踩著自己的肩膀往上爬,非常不滿。1976年的一天,兩人于墨西哥的一家影院里相遇,隨即廝打在一起。令人驚奇的是,經過這一次斗毆,略薩于2010年也獲得了“諾獎”。莫言獲獎時,我聽聞許多人

    愛你 2014年21期2014-08-09

  • 諾獎”大行跟風熱村規不走群眾路
    點評人/揚森“諾獎”大行跟風熱村規不走群眾路點評人/揚森本月人物帕特里克·莫迪亞諾: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周 庭:學民思潮前發言人,在“占中”期間宣布辭職程錦坪:“成都錦江時評”的諧音,發表時評《警惕哆啦A夢蒙蔽我們的雙眼》岳霆、葛平華:舉行“毛式”婚禮的碩士研究生劉潤為: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稱法治不能代替人民民主專政秦 明(化名):北大法學院前學生會主席,因盜竊被判刑2年半趙本山:演員,深夜在本山傳媒開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學習會,發言40分鐘陳

    傳記文學 2014年11期2014-04-22

  • 莫言獲獎后的反思
    關注。莫言獲 “諾獎”,注定會在有著深深的諾獎情結的國人中引起相當長時間的亢奮喧囂。我們為莫言慶賀,為中國作家終于榮登 “諾獎”頒獎席而激動,這都無可厚非。然而莫言獲獎,究竟是現實文學生態下的偶然特例,還是一個可以復制的良好開端呢?莫言獲獎,是否就能真正反映當前國內的文學生態,激發中國文學的正能量?實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其一,反思 “諾獎”的持久魅力,汲取 “諾獎”評選的成功經驗。 “諾獎”建立到現在,100多年的歷史,它能擁有如此巨大的聲譽,就是因為

    辦公室業務 2012年20期2012-08-15

  • 莫言獲“諾獎
    獲獎時說道:“(諾獎頒獎詞中)我們用的詞是‘幻覺的現實主義,而避免使用‘魔幻現實主義,因為這個詞已經過時了。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詞,會讓人們錯誤地將莫言和拉美文學聯系在一起。當然,我不否認莫言的寫作確實受到了馬爾克斯的影響,但莫言的敘述方式來自于中國古老的敘事藝術,比如中國古老的神話和傳說。他將中國古老的敘事藝術與現代的現實主義結合在了一起,這是莫言自己的創造?!痹谖膶W作品中所體現的精神追求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這也正是人類文明得以從文學中獲取發展與進步的原因

    晚霞 2012年22期2012-07-13

  • 諾獎照出中國作家的“小”
    中國作家對諾獎的態度很有意思,有人以一種輕蔑、不屑的態度對待之,以為不足觀或不足論。此言已酸氣撲鼻,卻還聽到另一種更可愛的說法,以為自己的不能獲獎,是沒有好的翻譯將其作品推薦給評委,而評委亦抱有對中國作家的成見……這就頗有點怨婦的情緒了。諾獎究竟如何?有歷年評出的百余位作家和作品在,非不足論,實不必論。至于中國作家鮮有得獎者,究竟原因何在?怕也不能把板子打在翻譯或者評委的頭上,中國作家及作品擺在那里,評委固然鮮有能讀懂中文的,但中國讀者讀不懂中文的恐怕不多

    共產黨員(遼寧) 2010年22期2010-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