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型

  • 基于生物信息學手段探討趨化因子CXC配體9在胃癌組織中表達及臨床意義
    劉效伊 張春斌 鄒佳賀(1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汕頭大學醫學院龍崗婦幼臨床學院)中心實驗室,廣東 深圳 518172;2漳州衛生職業學院醫學技術系/轉化醫學檢測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3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汕頭大學醫學院龍崗婦幼臨床學院)檢驗科)胃癌(GC)是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數據顯示,GC是2018年全球第四大最常見的腫瘤〔1〕。由于多數GC患者是在晚期才被確診,因此GC死亡率也很高,其是第三大最常見的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3年22期2023-11-27

  • 基于Lauren分型的胃腺癌研究進展
    長模式,將其分為腸型及彌漫型。但仍有15%~20%的胃癌不能被歸類為這兩組。在后來的發展中,1995年Carneiro et al[4]提出了修訂版Lauren分型,將不能被Lauren歸類的胃癌分為混合型和實性型,并提出各成分≥5%應該歸為混合型。因Lauren分型在生長過程中不存在互相轉化,體現了生物學上的差異,且在流行病學上體現出了不同的趨勢,目前這種組織學分型已成為胃癌最常用的分型之一。在各Lauren分型的胃癌中,它們不僅在形態學上存在差異,流行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2023年6期2023-08-10

  • DNMT3A過表達與胃腺癌的侵襲行為和腸母細胞分化有關
    率的Lauren腸型(患者多為男性和高齡,表現為遠端或非心臟位置以及腸化生)而非Lauren彌漫型、侵襲行為及腸母細胞分化,腫瘤呈管狀-乳頭狀結構,細胞富含糖原,胞質透明,表達AFP、SALL4和Glypican-3。獨立 (solitary)分析的346例免疫組化,其中120例(34.7%)有明確的DNMT3A核陽性,與Lauren腸型、高頻淋巴管血管侵犯 、淋巴結轉移及復發有關(P均(方三高1摘譯,魏建國2審校/1上海金域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病理科,上海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2年2期2022-11-24

  • 經新輔助治療及根治術后肺臟和陰莖轉移的膀胱腸型腺癌病例討論
    癌組織,形態提示腸型腺癌可能,免疫組化結果:CK20(+,部分細胞)、P53(+)、CDX2(+)、β-Catenin(+,細胞膜)、CD44(+,部分細胞)、MUC5AC(+,少數細胞)、Ki67(+,局部約80%)、CK7(-)、Vimentin(-)、GATA-3(-)、p63(-)、SATB(-),綜合病理形態及免疫組化結果考慮腸型腺癌?;颊攥F為進一步治療,來我院泌尿系腫瘤多學科診療團隊門診(MDT門診)就診。既往史:酒精及雞蛋過敏。個人史:吸煙史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2022年7期2022-07-31

  • CT紋理分析在壺腹周圍癌術前評估中的價值
    十二指腸乳頭癌,腸型;C.胰頭部軟組織腫塊,輕度不均勻強化;D.胰頭部導管腺癌,胰膽管型圖1 PAC患者術前CT動脈期圖像及術后對應病理圖片(HE×100)對CT平掃、動脈期和靜脈期所有圖像分別進行分析和計算。對2名放射科醫生觀察者間的一致性以及測量的平均值進行統計學分析。1.4 病理評估由1名有7年病理學診斷經驗的病理科醫生將術后病理診斷為PAC患者的組織標本進行PAC分型,即腸型和胰膽管型兩種病理亞型(圖1B、D)。1.5 統計學處理2 結 果2.1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年3期2022-07-06

  • 影響Lauren分型胃癌患者行根治術治療后早期復發的因素分析
    n分型將胃癌分為腸型、彌漫型和混合型[8],腸型胃癌組織腺管結構明顯,分化程度較好,而彌漫型胃癌細胞彌漫生長,缺乏連接,組織分化較差[9]。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Lauren分型胃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探究患者行根治術后早期復發的影響因素,并建立預測模型,以期為胃癌患者的診斷及預后提供依據。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9年4月于我院行根治性切除術的胃癌患者236例,其中男139例,女97例,患者年齡29~76歲,平均(58.94±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22年3期2022-06-28

  • 尾側同源盒轉錄因子2在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及腸型胃癌中的表達研究
    型方法將GC分為腸型、彌漫型、混合型和不確定型四種病理組織學類型,我國以腸型GC為主[1]。目前認為,腸型GC可能是通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粘膜腸上皮化生(IM)、胃粘膜上皮異型增生等一系列前期病變構成的Correa氏級聯反應發展而來[2]。異型增生是GC重要且明確的癌前病變,當胃粘膜上皮細胞發生異型增生后,表現出與GC相似細胞形態學及功能代謝學特征[3];胃粘膜上皮細胞可通過異型增生進展為腸型GC[4]。尾側同源盒轉錄因子2(CDX2)是維持腸道表型的重要

    貴州醫藥 2022年5期2022-06-09

  • 肝硬化患者腸道菌群的初步分析及腸型分析
    群的變化;再通過腸型分析,預測肝硬化腸型對于疾病及嚴重程度的判斷,旨在初步分析肝硬化患者腸道菌群的變化,為臨床輔助評估肝硬化病情提供多一個無創的新指標,也為從微生態角度治療肝硬化提供多一些臨床證據。1 資料與方法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診于福建省立醫院消化內科的肝硬化患者80例,同期選取福建省立醫院體檢中心健康志愿者40名。肝硬化患者的納入標準:組織學或影像學符合肝硬化者可診斷為代償期肝硬化;在診斷肝硬化基礎上,出現門靜脈高壓相關并發癥如腹水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22年2期2022-04-11

  • 兔球蟲病的診斷與防治
    膽管上皮細胞)、腸型(球蟲主要寄生在腸管上皮細胞)和混合型(肝型與腸型混合感染)[5],日常生產中混合型較為常見。3.1 肝型癥狀兔只感染肝型球蟲病后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欲減退,虛弱,消瘦,貧血,四肢無力,腹瀉,肝部腹水,肝腫大,肝腹圍增大和下垂,肝區觸診有痛感,眼結膜可見輕度黃疸[6]。3.2 腸型癥狀兔只患腸型球蟲病后常呈急性經過,有的不表現任何癥狀而突然倒地,蹬腿仰脖,發出尖叫聲,短時間內死亡[7];有的出現不同程度的頑固性腹瀉,或便秘與腹瀉交替發

    當代畜禽養殖業 2022年5期2022-04-07

  • 腸型腺癌研究進展
    織病理學亞型,肺腸型腺癌 (pul monar y enteric adenocarcino ma,PEAC)是其中一種少見的特殊變異亞型,其原發于肺,病理卻表現為腸道來源或腸道組織學特征。迄今為止,PEAC的病例報道多數為個案,尚無大宗病例研究。為提高對PEAC的認識,減少漏診、誤診,現將PEAC 研究進展綜述如下。1 肺腸型腺癌的定義Tsao等[2]于1991年首次報道了1例具有腸型分化特點的原發性肺腺癌,并命名為肺腸型腺癌;2011年公布的肺腺癌國際

    國際呼吸雜志 2021年5期2021-11-30

  • 腸型十二指腸乳頭癌的MRI診斷價值
    根據起源不同分為腸型及膽管型兩種,腸型起源于十二指腸乳頭黏膜,胰膽管型起源于胰膽管上皮[2],兩者有著不同的生物學特點和臨床預后[3],腸型十二指腸乳頭癌手術切除率及術后生存率明顯高于其他胰頭壺腹部癌[4],早期明確診斷并手術切除成為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5]。本文回顧性分析經手術病理證實的早中期腸型十二指腸乳頭癌患者的常規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影像資料,以提高對本病的認識。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

    海南醫學 2021年20期2021-11-06

  • MRI術前鑒別診斷腸型和胰膽管型壺腹周圍癌的價值研究
    分為以胰膽管型和腸型為主的兩種病理亞型[1]。臨床研究表明,腸型PAC 的預后要明顯好于胰膽管型,PAC 的病理亞型可以作為判斷預后的一個獨立預測指標[2-3]。此外,這兩種亞型對不同化療方案的反應不同,胰膽管型PAC治療相似于胰膽管癌,可以從吉西他濱化療中獲益,而腸型患者主要從5-氟尿嘧啶為基礎的化療中獲益[4]。因此相對于傳統分型,新的病理亞型分型對PAC預后的判斷和臨床治療方案的制訂都具有重要意義?,F階段,PAC 病理亞型的診斷主要依靠術后病理,而一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07-06

  • 374例根治術后腸型胃癌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
    特征將胃腺癌分為腸型、彌漫型、混合型和不確定型。腸型胃癌好發于胃竇,與腸上皮化生有關,腺體樣結構為其典型特征;彌漫型胃癌好發于胃部,由彌散的腫瘤細胞構成,腺樣結構少見;混合型胃癌同時含有腸型和彌漫型的特征。研究表明[2],腸型胃癌5年生存率優于彌漫型和混合型,但仍有超過40%的腸型胃癌患者于術后5年內出現腫瘤復發轉移或死亡。目前,探討腸型胃癌預后影響因素的系統性分析較少。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接受根治性切除術后腸型胃癌患者的臨床病例及隨訪資料,探討影響患者預后的

    中國腫瘤臨床 2021年11期2021-07-06

  • 修訂版Lauren分型對胃癌患者臨床病理學特征及預后的影響
    癌分為4種類型:腸型、彌漫型、實性型、混合型,并且認為混合型胃癌的預后比其他3種亞型差。本文采用修訂版Lauren分型對195例胃癌進行分型,比較分析各亞型的特點和預后,為更好地認識胃癌的病理學分型積累經驗。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收集2008年1月~2015年12月蘇州市立醫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術及淋巴結清掃術的195例胃癌患者,患者術后均有完整的隨訪資料,剔除接受術前新輔助治療、有遠處轉移和術后1個月內死亡的病例。其中男性134例,女性61例,年齡22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21年4期2021-06-17

  • 腸道菌群結構特征在血壓大幅升高患者的預測價值
    多維定標。1.4腸型分析根據屬的相對豐度,采用Jensen-Shannon散度法和medoids法對各樣品的群落類型進行聚類。使用Calinski-Harabasz index16評估集群的最佳數量。設定平均相對豐度≥10-4且在≥6個樣本中出現的屬將進行最終分析。本研究中,通過探究LVMAP和HVMAP兩組在基線時期的腸道微生物群落結構差異。采用PAM聚類劃分方法,根據菌屬的豐度確定腸型。根據Calinski-Harabasz (CH)索引,最佳腸型數為

    醫學研究生學報 2021年3期2021-04-17

  • 幽門螺桿菌陽性要注意什么
    胃癌的風險更高。腸型胃癌(占胃癌絕大多數)發生模式為正常胃黏膜→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已獲得公認。Hp感染者均會引起慢性活動性胃炎,在胃黏膜萎縮和腸化生的發生和發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因此Hp感染在腸型胃癌發生中起關鍵作用。眾多證據表明,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及其癌前病變發生的風險。因此,Hp感染是目前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危險因素,根除Hp應成為胃癌的一級預防措施。

    保健與生活 2021年2期2021-02-04

  • 胃和腸表型在伴腸母細胞分化胃腺癌中的表達
    D10表達陰性;腸型為MUC2和(或)CD10表達陽性,而MUC5AC和MUC6表達陰性;混合型為MUC2和(或)CD10表達陽性與MUC5AC和(或)MUC6表達陽性;未分類型為4項指標均陰性。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分析。GAED中MUC2、MUC5AC、MUC6和CD10表達以及胃和腸表型分型在GAED中的分布以n(%)表示。不同細胞標記物表達與GAED臨床病理參數之間的關系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

    醫學研究生學報 2020年10期2020-11-26

  • 腸型巴雷特食管危險因素臨床分析
    [3]。其中伴有腸型化生為具柱狀上皮和腸型杯狀細胞的絨毛狀粘膜的特殊類型,發生癌變的風險更大,通常被認為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癌前病變,至于不伴腸型化生狀態是否屬于癌前病變,醫學界仍有爭議[3?4]。BE被認為繼發于持續的胃食管反流?。╣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BE患者中大約有7~10%者有GERD病史[2,5]。然而,目前尚不主張對所有具有GERD癥狀的患

    中華胃食管反流病電子雜志 2020年3期2020-08-05

  • Vater壺腹部腺癌的病理分型及臨床特征分析
    r壺腹部腺癌分為腸型、胰膽型和混合型。但由于壺腹部復雜的解剖構成,有時無論通過影像學分析還是組織病理切片對Vater壺腹部腺癌進行病理分型,均較為困難。因此,希望尋找有效的腫瘤蛋白標志物來更好地進行組織分型。本文通過分析Vater壺腹部腺癌患者MUC1、MUC2、CK7、CK20及CDX2五種蛋白標志物在Vater壺腹部腺癌不同病理亞型中的表達情況,總結各亞型的臨床特征和預后結局,以期更好地對Vater壺腹部腺癌進行預后判斷和術后治療。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0年5期2020-06-16

  • 雙能CT多參數測量對胃癌Lauren分型的診斷價值
    auren分型:腸型、彌漫型及混合型。研究表明彌漫型胃癌組織分化差,五年生存率較腸型患者低[3-5]。故對胃癌進行Lauren分型的評估對指導患者預后有重要臨床意義。既往研究多應用MSCT對胃癌的Lauren分型進行術前評估,但采用雙能CT(DECT)鑒別胃癌Lauren分型的相關研究比較少。本文旨在應用雙能CT多模態參數定量評估胃癌的Lauren分型,旨在為臨床提供更準確的輔助診斷信息。材料與方法1.病例資料搜集2016年11月-2019年3月在本院確診

    放射學實踐 2020年4期2020-05-07

  • HER2與腸型胃癌臨床病理的相關性研究
    引起了廣泛爭議,腸型胃癌的預后相較于其他分型胃癌的預后較好,而HER2陽性高表達更常見于腸型胃癌[5],因此,本研究應用免疫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檢測HER2蛋白表達和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精確檢驗其擴增,探討HER2陽性在腸型胃癌患者與臨床病理參數的關系,為胃癌的診療提供一定的參考。1 資料1.1 一般資料納排標準:納入術前未行新輔助放化療,病理切緣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6期2020-03-15

  • 白光內鏡與放大內鏡聯合窄帶成像技術對腸型胃腺瘤與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
    ME-NBI鑒別腸型胃腺瘤與早期胃癌的診斷效能。結果:共納入301例患者(301處病灶),其中腸型胃腺瘤171例,早期胃癌130例。兩名內鏡診斷醫師的觀察者間一致性良好(白光內鏡:κ=0.70;ME-NBI:κ=0.81)。ME-NBI鑒別腸型胃腺瘤與早期胃癌的敏感性(89.2%對76.9%)、特異性(90.6%對71.9%)、陽性預測值(87.9%對67.6%)、陰性預測值(91.7%對80.4%)和準確性(90.0%對74.1%)均顯著高于白光內鏡(P

    胃腸病學 2019年7期2019-09-19

  • E-鈣黏素及β-連環素在胃癌分型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分為彌漫型胃癌和腸型胃癌兩種,并且認為這兩型胃癌無論從形態學、發病機制、生物學行為及預后上都明顯不同,彌漫型胃癌和腸型胃癌相比其惡性程度更高,預后更差,多項研究證實彌漫性胃癌的致瘤背景、組織學發生與腸型胃癌是一樣的[1-2],以及兩者與胃癌臨床病理因素之間的關系,探討E-cadherin 和β-catenin 在兩型胃癌中表達的意義。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收集江門市中心醫院2014 年1 月~2016 年12月首發胃癌手術切除標本共74 例,每例均包括

    中國醫藥科學 2019年15期2019-09-16

  • 進展期胃癌行SOX方案新輔助化療臨床觀察
    auren分型:腸型27例,彌漫型11例,混合型10例。1.2 方法1.2.1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1)胃鏡活檢病理診斷為胃癌;2)影像學檢查判定為T3或T4期腫瘤,有或無胃周淋巴結轉移,無遠處轉移;3)既往未接受過放、化療;4)無合并的其他惡性腫瘤;5)患者無明顯的心肺疾病,無骨髓抑制或臟器功能障礙等化療禁忌證;6)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SOX方案新輔助化療知情同意書。1.2.2 化療方案、手術及隨訪 SOX方案化療:第1天靜脈滴注奧沙利130 mg·m-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9年1期2019-05-27

  • 腸型胃癌細胞中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與轉化生長因子β1表達的相關性
    方法,將胃癌分為腸型、彌漫型、混合型和不確定型。我國胃癌高發并以腸型胃癌為主,因此研究腸型胃癌的發病機制對胃癌防治有著重要意義。目前認為胃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涉及多種促癌、抑癌基因的表達失調,最終導致各種蛋白產物的表達失衡[1]。酪蛋白激酶2 相互作用蛋白1(casein kinase 2 interaction protein 1,CKIP-1)是新近發現的一種調控蛋白。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CKIP-1 可能作為一種抑癌基因參與了腸型胃癌的分化、浸潤

    實用醫學雜志 2019年2期2019-02-23

  • 腸上皮下肌成纖維細胞與腸型胃癌相關性的回顧性分析*
    筆者通過對臨床腸型胃癌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 采用α-平滑肌肌動蛋白單克隆抗體對腸型胃癌患者和非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組織標本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腸型胃癌胃黏膜組織中ISEMF 的表達及分布情況,對ISEMF 與胃癌的關系進行初步探討。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德州市人民醫院病理科2014年10 月—2016 年8 月病理確診為非萎縮性胃炎的胃鏡活檢標本30 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17 例,女13 例,平均年齡53.32 歲。 病理確診

    實用醫藥雜志 2019年2期2019-02-20

  • 腸型腺癌15例臨床病理分析
    吳龍 楊映紅肺腸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PEAC)在最新WHO(2015)肺、胸膜、胸腺及心臟腫瘤分類[1]中,定義為原發于肺的,與結直腸腺癌相似的一種腺癌,屬于肺腺癌的組織學變型。PEAC發病率低,自Tsao等[2]于1991年首次報道以來,至今國內外文獻報道的僅100多例。本科室同時期收到肺腺癌標本6 011例中發現PEAC15例,僅占所有肺腺癌病例數的0.25%。由于PEAC較少見,目前對其臨床病理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8年24期2019-01-16

  • NF-κB活化受體因子在胃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亞組分析中,胃癌腸型患者91例標本中有64例RANK高表達,陽性率為70.3%。見圖1。2.2 RANK的表達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RANK的表達與性別、年齡、分化程度、浸潤深度、臨床分期以及淋巴結轉移等病理因素無顯著相關性 (P > 0.05),Lauren分型相關 (P = 0.000 1) ,見表1。圖1 RANK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 ×100Tab.1 RANK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rcinoma original ma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18年10期2018-10-15

  • 多層螺旋CT三期增強掃描對胃癌術前Lauren分型的診斷價值
    auren分型:腸型78例,彌漫型124例,混合型91例。納入標準:(1)經胃鏡活檢確診為胃癌;(2)治療前在本院行腹部CT三期增強掃描;排除標準:(1)病灶過小,在CT圖像上難以識別或測量;(2)胃充盈差致病灶觀察受影響。1.2 檢查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VCT 64排128層螺旋CT進行腹部CT平掃加三期增強掃描。檢查前禁食5h,且于檢查前10min肌注丁溴東莨菪堿20mg,飲溫水600~1000mL。采用高壓注射器經肘前靜脈留置針注射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8年8期2018-08-17

  • Nanog、Sox 2、TFF 3在腸型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腸型胃癌預后關系的研究△
    u‐ren分型中腸型胃癌占大部分,但由于胃癌具有非常明顯的異質性,Lauren分型無法區分不同生物學行為的腸型胃癌,減弱了其對預后的指導作用。因此,尋找腸型胃癌的預后生物標志物一直是腫瘤學研究的熱點。而聯合檢測多個生物標志物能更準確地判斷預后,有利于更好地評估腸型胃癌的生物學行為,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腸型胃癌的發生是循序漸進的,被認為是由一系列癌前病變發展而來的,即Correa[1]提出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不典型增生→黏

    癌癥進展 2018年1期2018-04-08

  • 原發性腸型肺腺癌1例報告
    組化,考慮肺原發腸型肺腺癌(PAED),淋巴結均未見轉移。免疫組化染色:TTF-1(-),NapsinA(-),CDX-2(-),Villin(+++),CK20(+++),CK7(+++),PaX-8(-),Ki-67(+,5%~20%),Her-2(-),SATB-2(-)。術后病理分期為ⅠB期(AJCC第8版),建議定期隨訪觀察。既往史:病人2002年5月22日在江蘇省人民醫院行“右半結腸癌根治術”,術后病理示結腸腺癌Ⅱ級,潰瘍型,大小4 cm×4

    實用老年醫學 2018年10期2018-02-01

  • 兔球蟲病防治技術
    部位可分為肝型、腸型和混合型3種類型;肝型球蟲病的潛伏期為18~21天,腸型球蟲病的潛伏期依寄生蟲種不同在5~11天之間。癥狀 腸型球蟲病多發生于20~60日齡的小兔,多表現為急性;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腹瀉,從間歇性腹瀉至混有黏液和血液的大量水瀉,常因脫水、中毒及繼發細菌感染而死。肝型球蟲病則表現為病兔厭食、虛弱、腹瀉(尤其在病后期出現)或便秘,肝腫大造成腹圍增大和下垂,觸診肝區疼痛;口腔、眼結膜輕度黃疸,幼兔往往出現神經癥狀(痙攣或麻痹);除幼兔嚴重感染

    農業知識 2018年39期2018-01-17

  • 腸道菌群影響阿卡波糖降糖藥療效
    糖治療糖尿病,B腸型腸道菌群的人群明顯效果更好,降低體重、降脂以及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情況更為明顯,并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令人欣喜的是,中國人群中,B腸型腸道菌群的人群比例更高。長期以來,阿卡波糖(小腸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醫生在臨床中發現,相比傳統磺脲類藥物,阿卡波糖可以為部分糖尿病患者帶來控制血糖以外的療效,包括體重下降、血脂降低等。研究團隊首先對尚未接受藥物治療的106例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將患者隨機分配為服用阿

    醫藥前沿 2018年8期2018-01-16

  • 633例胃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
    3例胃癌患者分為腸型胃癌、彌漫型胃癌,對兩組的臨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數據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對比彌漫型胃癌而言,腸型胃癌比例略高(51.66%vs. 48.34%),男性比例較高(2.94∶1vs. 2.03∶1,P=0.035),更易發生于老年患者(發病年齡≥60歲比例54.43%vs. 35.94%,P胃癌;Lauren分型;臨床病理特征;生存分析;預后因素胃癌是異質性最突出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的胃癌研究中,Lauren分型頗受研究者青睞。本研究回顧性分

    實用腫瘤學雜志 2017年5期2017-11-07

  • 結腸腺癌鼻腔轉移一例
    有兩種主要類型,腸型腺癌和非腸型腺癌。腸型腺癌:腸型腺癌發病率占鼻腔鼻竇腺癌的4.0%[1]。腫瘤組織學起源尚不明確。目前認為可能來源于一個多能干細胞,向多種類型的上皮細胞分化;也可能與鼻腔及鼻竇黏膜的腸上皮化生有關。其病理學形態類似腸道來源的腺癌,鏡下很難鑒別是原發性還是轉移性。Barnes[2]把腫瘤分為五型:乳頭型、結腸型、實體型、黏液型、混合型。鼻腔鼻竇腸型腺癌鏡下特點:腫瘤細胞呈乳頭狀、腺管狀、巢狀排列,突出特點為瘤細胞內、外常有多量黏液,見較多

    中國腫瘤外科雜志 2017年3期2017-09-16

  • 肺原發性腸型腺癌1例
    病例報告肺原發性腸型腺癌1例劉 月1,王齊敏2,李 丹1,張 弦1(1.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腫瘤科,遼寧 大連 116027;2.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病理科,遼寧 大連 116027)肺原發性腸型腺癌;鑒別診斷;病理學;免疫表型1 臨床資料患者,女,63歲。2015年5月出現刺激性咳嗽,伴有呼吸困難,無咯痰、咯血,抗感染治療無效,于2015年5月16日就診于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行胸部平掃CT提示右肺上葉結節、右側胸腔積液,行胸腔穿刺引

    大連醫科大學學報 2017年4期2017-09-12

  • 腸型腺癌并浸潤性腺癌一例報告
    王星,王菁肺腸型腺癌并浸潤性腺癌一例報告王星1,王菁2肺腸型腺癌是一種非常少見的肺腺癌亞型,以肺部癥狀就診,而無任何胃腸道癥狀及病變。筆者發現1例左肺雙源發腺癌,經手術病理證實一處為肺腺癌,一處為罕見的腸型腺癌。本文回顧了該例患者的診療經過并復習了該病診斷及治療的相關文獻資料。肺腫瘤;病例報告;肺腺癌;肺腸型腺癌腸型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罕見病理類型,具有結直腸癌的一些形態學和免疫組化特征,當這種成分超過腫瘤的50%,同時排除消化道來源的腺癌,則命名為腸型

    天津醫藥 2017年6期2017-06-29

  • 胃癌患者組織病理分型及HP感染相關性分析
    結果 HP感染率腸型胃癌患者相對較低,為21.43%,混合型胃癌患者為25.93%,彌漫型胃癌患者最高,高達34.9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Hp感染與胃癌組織病理分型有關,在彌漫型胃癌中的作用較混合型及腸型胃癌更為重要。HP感染;胃癌組織病理分型;13C-呼氣試驗(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7,32:627~628)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死亡率較高。目前能否對胃癌早發現、早診斷,在世界范圍內仍是一個難題,很多患

    實用癌癥雜志 2017年4期2017-06-05

  • 腸型胃癌和彌漫型胃癌的臨床特點及預后研究
    ,李慧娟·論著·腸型胃癌和彌漫型胃癌的臨床特點及預后研究曹文君1*,李 敏2,李慧娟2目的 探討腸型胃癌和彌漫型胃癌的臨床特點及預后。方法 選取2007-01-01至2015-12-30在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外科病房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392例,其中腸型231例(58.9%),彌漫型161例(41.1%)。建立胃癌流行病學調查問卷,并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按統一標準采集胃癌患者信息,包括基本情況(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血型、幽門螺桿菌

    中國全科醫學 2017年13期2017-05-18

  • CXCL12/CXCR7生物學軸在腸型與彌漫型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差異及意義
    CR7生物學軸在腸型與彌漫型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差異及意義辛琪1,張勤1,張娜2,劉貴秋1,溫立坤1,張傳山1,戰忠利3(1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天津300170;2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醫院;3天津市腫瘤醫院)目的 觀察CXCL12/CXCR7生物學軸在腸型與彌漫性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差異,并探討其臨床意義。方法 收集腸型胃癌組織60例、彌漫型胃癌組織55例,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組織中的CXCL12、CXCR7,分析其與兩型胃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結果 腸型胃癌組織

    山東醫藥 2017年10期2017-05-03

  • PET/CT在胃癌術前診斷分期中的應用價值綜述
    DG PET診斷腸型早期胃癌的靈敏度為44%,而腸型進展期胃癌的靈敏度為92%,對非腸型早期胃癌的靈敏度為的0%,而非腸型進展期的靈敏度為77%,腸型與非腸型、早期及進展期間均有很大的差別[7],研究表明,這與腸型胃癌中葡萄糖轉運蛋白-1高表達,而在分泌粘液的胃癌和印戒細胞癌中低表達相關。為提高PETCT對胃癌探測靈敏度,有學者實驗其他的正電子顯像劑。一項研究提示,18F-FLT PET增加了對原發腫瘤不攝取18F-FDG時檢出原發灶的靈敏度,這些研究對于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76期2017-03-08

  • 胃癌Lauren分型的臨床病理研究
    008)目的比較腸型和彌漫型胃癌臨床特征及生物學行為的區別;比較常用于胃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的各種酶標在腸型和彌漫型胃癌中的陽性率是否有統計學差異;比較腸型和彌漫型胃癌的預后差異性及化療敏感性的差異性。方法將200例胃癌患者的病理切片進行Lauren分型,統計腸型和彌漫型患者在發病年齡、性別、腫瘤發病部位、腫瘤局部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數目、臨床分期等方面的區別以及病理組織化學的各個酶標在兩者中表達的差異,比較腸型和彌漫型胃癌的5年生存率、化療敏感性及復發轉移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6年20期2016-11-10

  • XELOX方案與SOX方案治療老年Ⅳ期腸型胃癌療效對比
    方案治療老年Ⅳ期腸型胃癌療效對比姬穎華楊曉煜1陳美玲王犖楠張敏靳彩玲苗戰會(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河南衛輝453100)摘要〔〕目的探討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XELOX )方案與奧沙利鉑聯合替吉奧(SOX)方案治療Ⅳ期腸型胃癌患者的療效及副反應。方法采用隨機對照法將65例Ⅳ期腸型胃癌患者分為兩組,分別采用XELOX 方案與SOX方案,至少規律化療2 個周期后評價近期療效、毒副反應和無進展生存時間。結果XELOX組與SOX組總有效率(RR)及疾病控制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年10期2015-12-29

  • 胃癌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蛋白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中HER2蛋白在腸型胃癌中的過表達率明顯高于彌漫型胃癌、混合型胃癌;HER2蛋白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過表達率明顯高于低分化胃癌;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胃癌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蛋白的高表達與高-中分化胃癌、腸型胃癌具有密切聯系.胃腫瘤;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蛋白;表達0 引言胃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較高,HER2蛋白的表達與腫瘤的發展具有密切聯系[1].本研究通過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86例胃癌組織以及40例癌旁組織中的HER2蛋白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5年5期2015-11-25

  • 胃癌Lauren分型的臨床特點和預后研究
    uren分型分為腸型、彌漫型和混合型, 本文探討各類型胃癌的臨床特點及預后。方.311例胃癌患者, 其中腸型胃癌患者有196例, 彌漫型胃癌患者有34例, 混合型胃癌患者有81例, 比較腸型、彌漫型和混合型胃癌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預后。結果 各類型患者在性別、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情況、浸潤深度和腫瘤分期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通過生存函數顯示, 彌漫型胃癌患者預后效果較差, 腸型的胃癌患者在預后效果較好。結論 通過對胃癌進行Lauren分型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5年1期2015-05-09

  • 氨磷汀對小鼠腸型急性放射病的防護作用及其機制
    玉文氨磷汀對小鼠腸型急性放射病的防護作用及其機制趙致維1,2,崔 宇2,王麗梅2,善亞君2,柳曉蘭2,唐紅衛3,從玉文2目的 研究氨磷汀(amifostine, WR2721)對小鼠腸型急性放射病的防護作用及其機制。方法 建立小鼠腸型急性放射病模型。C57BL/6J小鼠隨機分為對照組和WR2721給藥組,接受15 Gy60Co-γ全身照射,照后移植健康小鼠骨髓細胞,觀察小鼠受照后30 d的存活率和平均生存時間,以及用隱窩細胞微克隆實驗,研究照后3.5 d隱

    武警醫學 2015年8期2015-03-24

  • 犢牛大腸桿菌病的發生與防治
    為不同程度腹瀉的腸型大腸桿菌病和表現為敗血性和迅速死亡的敗血性大腸桿菌病。該病在犢牛群中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據報道,在集約化條件下飼養的乳用犢牛發病率可達75%,但通常約為30%,病死率在10%~50%,肉用犢牛的發病率為10%~50%,病死率為5%~25%,在某些年份甚至更高一些。犢牛的群體死亡率在管理良好的畜群可低至3%,而在有本病存在的牛群可高達60%。所以,對該病的預防尤為重要。1 誘發因素本病最常在2~10日齡牛群發生,也可早至出生后12~18小

    現代畜牧科技 2015年9期2015-02-22

  • 胃癌Lauren分型與其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的關系
    特點分為彌漫型、腸型和混合型,因其能夠多途徑地分型胃癌生物學行為和為流行病學特征提供參考,而被腫瘤防治工作者所廣泛接受[5]?;仡櫺苑治鲋心洗髮W湘雅醫院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97例納入研究的Lauren分型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胃癌Lauren分型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查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確診為原發性胃癌并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247例,手術后返院定期治療、電話和門診定期隨訪5年,

    實用癌癥雜志 2014年4期2014-09-12

  • 胃癌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蛋白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P<0.01)。腸型胃癌HER2蛋白過表達率(17.90%)明顯高于彌漫型胃癌(4.18%)和混合型胃癌(8.57%),均P<0.01;高-中分化胃癌HER2過表達率(14.91%)明顯高于低分化胃癌(6.58%),P<0.01。HER2蛋白表達與胃癌臨床分期、淋巴結轉移及漿膜浸潤無關(均P>0.05)。結論胃癌中HER2表達增強,其高表達與腸型胃癌和高-中分化胃癌密切相關。腸型胃癌和高-中分化胃癌中HER2高表達的機制有待進一步探索。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浙江醫學 2014年2期2014-04-12

  • 胃癌組織病理分型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分析
    auren 分型腸型5例,彌漫型18例,混合型7例。1.2 方法 30例患者通過胃鏡對胃部病變部位進行取材,病變為隆起部者,在頂部和基底部四周分別取4~6塊黏膜組織,對于潰瘍性病變組織,在周圍和接近病變內側取4~6塊黏膜組織,對于較為平坦型的病變組織可以選取周圍和中央4~6塊黏膜組織進行送檢,所采集的標本采用10%中性福爾馬林進行固定,石蠟包埋,切片蘇木精-伊紅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病變組織的病理分型、浸潤程度情況。同時,患者通過14C-呼氣試驗檢測HP感染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年21期2014-03-14

  • 胃癌組織中SIRT1、β-catenin的表達水平及價值
    瘤的相關性。結果腸型胃癌組織中SIRT1陽性率為30.26%(23/76),彌漫型SIRT1陽性率為85.29%(29/3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其他均無統計學意義;腸型胃癌組織中β-catenin陽性率為60.53%(46/76),彌漫型β-catenin陽性率為8.82%(3/34);有淋巴結轉移者SIRT1陽性率為55.26%(42/76),無淋巴結轉移者SIRT1陽性率為20.59%(7/34);按照TNM分期,Ⅰ~Ⅱ期SIRT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4年4期2014-01-19

  • 美沙拉嗪腸溶片治療腸白塞病臨床療效觀察
    統出現病變,則為腸型白塞病。白塞病的治療方法尚未標準化,多為對癥治療[2]。有研究表明白塞病與腫瘤壞死因子α密切相關,因此將腫瘤壞死因子α作為白塞病好轉的衡量指標之一[3]。美沙拉嗪腸溶片常用于治療潰瘍型結腸炎,減輕腸道炎癥。本次研究即探索美沙拉嗪腸溶片用于治療腸型白塞病的療效,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于本院確診為腸型白塞病的78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齡 25~57 歲,平均(

    中國當代醫藥 2013年7期2013-09-07

  • 三磷酸腺苷結合盒轉運體G2與CD24在賁門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研究
    en分型[6]:腸型119例,彌漫型21例;所有患者術前未進行任何治療且術后病理證實為腺癌。1.2主要試劑ABCG2鼠抗人多克隆抗體購自美國Santa Cruz公司,鼠抗人CD24多克隆抗體購自上海邁新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DAB顯色試劑盒購自北京中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免疫組化Maxvision2/HRP檢測試劑盒購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每次染色均同步設陰性和陽性對照。ABCG2陽性對照為胎盤組織,CD24陽性對照為扁桃體。1.3方法采用免疫

    中國全科醫學 2013年21期2013-04-20

  • E-鈣黏蛋白與胃癌關系的研究進展
    o等[6]指出在腸型胃癌中存在miR-101-EZH2-E-cadherin通路,是由于miR-101的表達缺失,導致EZH2的表達上調,從而使E-cad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調,并使其功能失調。1.3 E-cad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大量研究發現E-cad的表達減少與淋巴結轉移、分期、淋巴管和血管浸潤、5年生存率以及腫瘤的分化程度有關,并且E-cad的表達減少率在中-低分化/混合型胃癌組織和高分化/腸型中也有明顯差異。Xing等[7]通過Meta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3年9期2013-03-18

  • 胃癌前病變內鏡活檢組織γH2AX蛋白的表達及意義
    的表達情況。結果腸型化生和異型增生組織γH2AX蛋白的相對含量高于正常組織(P<0.01);異型增生組織γH2AX蛋白的相對含量高于腸型化生組織(P<0.05)。結論γH2AX蛋白在胃癌前病變組織中的表達反映了胃黏膜上皮細胞發生DNA雙鏈斷裂的情況,可能與胃癌前病變演變成胃癌的幾率大小有關。胃腫瘤;流式細胞術;DNA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各種環境因素(如紫外線、活性化學物質、電離輻射等)和機體代謝產物(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2年3期2012-05-08

  • SOX2和CDX2在胃癌發生中的作用及相關性研究進展
    sia,IM)是腸型胃癌發病機制Correa's級聯反應的一個中間步驟,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其機制尚未詳細闡明。若想預防IM發展為胃癌,就有必要研究IM向胃癌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基因?,F對性別決定區Y框蛋白 2(SRY-related high-mobility group box 2,SOX2)和尾型同源盒轉錄因子2(CDX2)在胃癌發生中的作用及相關性研究進展綜述如下。1 SOX2的基因結構與功能SOX是一類Y染色體性別決定區(Sex determina

    山東醫藥 2012年27期2012-04-13

  • 13例腹部手術后早期腸梗阻的治療
    部膨隆,未見明顯腸型及蠕動波,腹肌軟,無明顯壓痛,腸鳴音弱。②2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4例粘連性腸梗阻、2例直腸癌術后24 h后肛門曾排氣排便,腸道功能恢復,5 d后又出現腹脹,肛門停止排氣排便;查體:腹膨隆,腹部軟,無明顯壓痛,腸鳴音增強。③1例直腸癌術后一直未排氣排便,1周時出現腹痛、腹脹,經胃腸減壓,腸外營養治療,未見緩解,2周時腹痛加重,呈持續性絞痛;查體:腹膨隆,可見腸型及蠕動波,腹部有壓痛。1.3 治療方法及結果5例經胃腸減壓、腸外營養支持治療,

    實用臨床醫學 2010年11期2010-04-13

  • 河南賁門癌高發區賁門腺癌組織化學染色分類與癌旁腸上皮化生的關系*
    準[6-7]:小腸型IM組織化學染色為藍色(IM細胞的胞質內含唾液酸黏蛋白);大腸型IM染色為黑色(細胞的胞質內含硫化黏蛋白)。1.5 GCA的分類標準 ①AB-PAS[6]:腸型GCA組織化學染色為藍色,癌細胞的胞質內和(或)胞外含酸性黏蛋白;胃型GCA染色為紅色,癌細胞的胞質內和(或)胞外含中性黏蛋白;混合型GCA染色為紅、藍相間,癌細胞的胞質內和(或)胞外含酸性及中性兩種黏蛋白;干細胞型GCA不顯色,癌細胞的胞質內和(或)胞外無黏蛋白分泌。②HIDA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年2期2010-03-19

  • HER-2/neu蛋白在胃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ren分類法分為腸型35例,彌漫型27例,混合型5例。無淋巴結轉移者28例,有淋巴結轉移者39例。臨床分期采用1997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制定的TNM分期標準,Ⅰ期10例,Ⅱ期32例,Ⅲ期17例,Ⅳ期8例。對照選用20例癌旁黏膜。標本經10%中性福爾馬林液固定,石蠟包埋,常規4 μm厚切片。所有患者術前均未經放療和化療。1.2 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免疫組織化學技術采用EliVisionTM二步法。EliVisionTM試劑盒和兔抗人單克隆抗體c-erbB

    大連醫科大學學報 2010年5期2010-01-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