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英帝國

  • 通向帝國巔峰之路 ——大英帝國的政治邏輯
    00871)大英帝國既是世界帝國的頂峰,也是人類帝國歷史的絕響。雖然人類歷史上有過眾多著名的帝國,它們都對本地區甚至整個世界歷史進程產生過深刻的影響,但就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來說,沒有任何其他帝國超過大英帝國。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面積達到3550萬平方公里,整個帝國體系管轄的人口超過4 億,無論是領土規模還是人口規模,均占當時世界總量的近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大英帝國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近現代的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格局。憑借大英帝國的巨大影響力,英國人創造的自由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2024-01-22

  • 曾經的地名
    年,我看完“大英帝國三部曲”,才知道這兩個詞都源自印度的語言,類似的還有“巴扎”“叢林jungle”“涼鞋sandals”等等?!?span class="hl">大英帝國三部曲”是英國作家簡·莫里斯的作品。第一部《天命昭昭》,從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寫到登基六十周年慶典。第二部《帝國盛世》,以登基六十年慶典為橫切面,寫這個時期英帝國的統治。第三部《永別了,軍號》從布爾戰爭寫起,英帝國的統治受到了懷疑,到二戰結束,民族國家概念深入人心,大英帝國走向末路。我看這本書,很多時候是把它當地理書看的,簡

    新民周刊 2024年2期2024-01-11

  • 《達洛維夫人》中大英帝國沒落主題探究
    后,戰爭后的大英帝國逐漸走向衰落。作為見證了英國由盛轉衰的現代主義作家,伍爾夫在小說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對帝國的態度,她既看到了大英帝國的輝煌,但是也對于帝國統治的腐朽、無能有著深刻的洞察?!哆_洛維夫人》對表面風光實則背后深藏危機的英國進行了客觀的描寫,暗含其對大英帝國沒落的憂傷。一、統治階級的腐敗無能統治階級,作為在政治、經濟上占支配地位,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對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興旺發達起重要作用,理應正確判斷世界局勢,制定相應的政策。然而在《達洛維夫人

    名作欣賞 2023年20期2023-09-28

  • 女王之后再無女王
    接近于巔峰的大英帝國。一戰后根據巴黎和會協定,大英帝國疆域達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3550萬平方公里,包括了英國的領土、自治領、殖民地、托管地及其他受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覆蓋世界陸地的四分之一,遍及七大洲、四大洋,是唯一“日不落帝國”。二戰后由于巨大戰爭損耗以及美蘇崛起,在伊麗莎白21歲那年,以印度獨立為標志,大英帝國逐漸解體,各大殖民地和自治領逐步成了獨立自主的國家,有些與聯合王國關系緊密且國格平等,成形為當今的英聯邦。伊麗莎白二世任命了15位首相,接見了另

    新民周刊 2022年35期2022-10-08

  • 布爾戰爭:大英帝國落幕的起點
    待地發起加入大英帝國的公投。而這確實就是羅德斯們的夢想,在完成對布爾人的經濟革命后,再通過政治革命將撞得大運黑地飛金但仍抱殘守缺——沉迷于前現代的農牧經濟和個人牛仔英雄主義,并有著嚴重的種族歧視做派——的布爾人納入象征現代文明典范的大英帝國。在此過程中,實現南非利益集團、布爾人、在布爾共和國的英國人,以及大英帝國的多贏。對于倫敦的帝國官僚們來說,如果能將布爾人的地盤納入麾下,自然求之不得。帝國的勢力范圍和榮光以及制度和道路自信得到進一步加持,平添了一個海外

    中國新聞周刊 2022年21期2022-06-21

  • 通過與大英帝國的比較看俄羅斯歷史
    過對俄羅斯與大英帝國的比較研究,揭示了俄羅斯與西歐在帝國主義發展史上的基本共性。喬伊·查特吉是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歷史學教授俄羅斯是一個具有輝煌歷史和獨特命運的世界大國,橫跨廣袤的歐亞大陸,普遍被認為是歐洲文明的另類。印度裔美國學者查特吉(Choi Chatterjee)卻對這種主流觀點提出質疑,她在《世界歷史中的俄羅斯:一個跨國研究》(Russia in World History: A Transnational Approach)一書中,通過對俄羅斯與大

    第一財經 2022年5期2022-05-12

  • 帝國的命運航程——《到燈塔去》的后殖民主義解讀
    入點。通過對大英帝國必然滅亡命運的暗示,伍爾夫揭示了戰后大英帝國的衰落與無望。伍爾夫在書中闡釋的大英帝國的優越性,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小說中表現出的大英帝國的光輝形象及殖民侵略和擴張的野心。在《東方主義》一書中薩義德引用英國保守黨領袖貝爾福談論埃及的一段話作為自己的論據,貝爾福認為埃及像其他殖民地國家一樣因為沒有能力統治自己,才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而薩義德認為這就是典型的宗主國視角,他們眼中的殖民地是需要宗主國救援的,而殖民地要以此為榮。伍爾夫也恰好在文本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2021-11-12

  • 《新大西洋憲章》的正反面
    秩序。就是說大英帝國即便戰勝,戰后也可能面臨解體的命運。從這個意義看,《大西洋憲章》其實是“大英帝國”的退位詔書。不管美國高舉的反殖民主義大旗之下有什么國家利益考量,這面大旗總是正義的,因為殖民主義是罪惡的。當然,大英帝國也不是因為良心發現而簽署《大西洋憲章》,只是迫于形勢。為了維持對德作戰,當時英國人以在西半球的所有軍事基地的使用權向美國換取了50艘退役驅逐艦。美國則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吃力不討好的教訓,在武器交易中堅持按1939年中立法,一手交錢一手交

    中國新聞周刊 2021年23期2021-07-19

  • 《新大西洋憲章》的正反面
    秩序。就是說大英帝國即便戰勝,戰后也可能面臨解體的命運。從這個意義看,《大西洋憲章》其實是“大英帝國”的退位詔書。不管美國高舉的反殖民主義大旗之下有什么國家利益考量,這面大旗總是正義的,因為殖民主義是罪惡的。當然,大英帝國也不是因為良心發現而簽署《大西洋憲章》,只是迫于形勢。為了維持對德作戰,當時英國人以在西半球的所有軍事基地的使用權向美國換取了50艘退役驅逐艦。美國則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吃力不討好的教訓,在武器交易中堅持按1939年中立法,一手交錢一手交

    中國新聞周刊 2021年23期2021-07-19

  • 美國到了“蘇伊士時刻”嗎
    時刻”指的是大英帝國在全球事務中失去了既有領導力、不得不讓位于新的世界霸主美國的那個標志性時刻——1956年冬天,當一支英法聯軍重返蘇伊士運河軍事基地,試圖阻止納賽爾的蘇伊士運河國有化計劃,并維護其在這一戰略樞紐地區的傳統地位時,美國通過金融和輿論手段迫使英法無條件撤出埃及,并順勢填補了這一地區的權力真空。當時,英國的處境正如其時任財政大臣哈羅德·麥克米倫所說,“要么作為一個第二世界國家,要么向建立第三個大英帝國邁進”。實際上,“蘇伊士時刻”過后,英國只剩

    黨員文摘 2020年9期2020-10-27

  • 圓桌會運動:大英帝國的“裱糊匠”
    ,大清帝國、大英帝國先后轟然倒下。有關帝國生命最后時光的記憶,支離破碎地散落在書籍史料中,若將歷史中那一幀幀影像、一組組鏡頭拾起拼接,尚能斷續回放出二十世紀的一幕幕場景:這些帝國曾經引領一個時代,代表某種輝煌,到頭來背上太多那個時代的負擔,無法延續既有的輝煌,衰敗的征兆終會顯露。然而,在這個歷史時刻,總有一群人,感知到帝國徐徐趨弱的脈象,卻仍懷念著帝國舊時的榮光,孜孜探求良方妙藥,竭力對抗歷史的車輪。清末洋務派領袖李鴻章曾自嘲是一個“裱糊匠”,為了維系清王

    書城 2020年9期2020-09-10

  • 大英帝國華麗面具下的暗涌
    這個過程中,大英帝國展示了兩副面孔:一個強有力的不斷在擴展的帝國,一個在地方卻時不時展示其脆弱性的帝國。19世紀至20世紀初,這既是一段殖民地民眾仍在大量承受殖民壓力的殘忍時期,也是一段不斷孕育未來改變的種子的時期。盡管遭遇政治上的打壓、經濟操控,身處大英帝國殖民統治下的人們,仍展示了他們性格的韌勁與包容,最為重要的是,他們仍然擁有創新的能力、接觸的動力和整合的效力?;仡櫄v史大事件學界用Black experience(黑人體驗,本文譯為被殖民體驗)來形容

    百科知識 2020年15期2020-08-13

  • 哈里夫婦呼吁大英帝國認錯
    會上公開指出大英帝國以及英聯邦建制的“歷史錯誤”,在英國國內引發廣泛反感與爭議。多家媒體表示,這番不當言論勢必會惹怒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據英國廣播公司(BBC)7日報道,哈里夫婦于本月1日出席女王英聯邦信托基金會(QCT)每周舉行的視頻例會,這一期會議的一個主要議題是非裔權益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與會者中有很多非裔青年領袖,哈里夫婦分別是QCT的主席和副主席。6日,這場會議的爭議片段被多家英國媒體轉發:哈里夫婦會議期間大談平等與人權,還將話題引向英聯邦的“

    環球時報 2020-07-082020-07-08

  • 網絡與平臺:大英帝國的重要商業模式
    庭巔峰時期的大英帝國對世界的影響力,超過當今的美國,是人類歷史上全球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帝國。究其原因,我們可能首先會想到的是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其次是其背后世界領先的科技和工業實力。工業強,生產的產品自然就又多又好,賣到全球各地,能賺到不少的錢,自然就養得起龐大的海軍,也支撐得起海外殖民地的開支。聽起來很符合邏輯,也很了不起。但是,英國從1710年到1900年,對外貿易都基本是處于逆差狀態。而且,這種入超程度在近200年的時間里是不斷增大的。到1900年,英國

    戲劇之家 2020年14期2020-06-03

  • 大英帝國為何會混成二流國家
    澳洲曾僅僅被大英帝國當作罪犯的流放地)等。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地盤都不適合開發。比如英屬印度,不僅地盤夠大,而且早在幾千年前就作為人類文明的繁衍地,但也正因為適合人類生存開發,所以早在英國進入之前,南亞次大陸就已形成成熟的農耕文明體系,想將其徹底摧毀消滅然后再移民重建,難度和耗費太高了。也不是所有殖民地都受到這樣那樣的限制,比如后來的美國??蛇@么一大塊具備良好開發資質的土地,隨著它的工業化開發程度提高,本地勢力崛起,勢必不愿再受英國的政治統治和經濟盤剝,就會

    文史博覽·文史 2020年1期2020-03-12

  • 技術的發展是否一定會帶來經濟增長?
    從工業革命與大英帝國崛起的關系來看,大英帝國的確是由于工業革命的技術創新而崛起的。然而,回顧工業革命以來的技術發展歷程與大國成長的關系,我們會得出另一種結論。正如本期專題文章所提及的,托馬斯·麥克勞在《現代資本主義——三次工業革命中的成功者》一書中對英國、德國、美國和日本經濟發展史的考察發現,這四個國家在前三次工業革命中得以勝出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只是這些國家的技術創新領先于其他國家,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都很好地實現了企業家、公司和政府三類主體的良性互動,并且

    社會科學 2020年2期2020-03-11

  • 大英帝國為何會混成二流國家
    《牛氣哄哄的大英帝國,怎么就混成了個二流國家?》曾經坐擁全球最大地盤,最豐富資源,又首先邁入工業文明的英國,為何會在19世紀后期開始衰落瓦解?筆者認為有幾大原因。首先是本土的局限。英國的本土英倫三島本身面積也不過30萬平方公里出頭,其中愛爾蘭還長期不服英國統治(后來果然脫離獨立),而在這其中,蘇格蘭、威爾士又以山區為主,地緣潛力有限,真正具備工業開發潛力的,不過就是英格蘭一隅而已。隨著工業化的鋪開和普及,英國本土地緣潛力的劣勢就逐漸凸顯。其次是英國無比廣袤

    文史博覽 2020年1期2020-03-11

  • 大英帝國從何而來?
    王虎《締造大英帝國:從史前時代到北美十三州獨立》大英帝國曾經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它曾統治著全球四分之一的陸地與人口。在它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被人們稱為“日不落帝國”。那么,這個最初僅是孤懸于歐洲大陸之外的海島,是如何成為后來的龐大帝國的呢?本書是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普利策獎獲得者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新英格蘭史三部曲”的第一部,敘述了英國人的文化基因與性格的形成過程。羅馬人結束混戰帶來長時間的和平與穩定,建設城市提倡溝通;凱爾特人內斂“憂郁

    南風窗 2020年3期2020-02-10

  • 英國裁決世界前首富七十年前一筆遺產官司
    的世界首富、大英帝國印度一王公的后人在英國贏得一場官司,獲準繼承3500萬英鎊遺產。倫敦一家法院裁定,在英國一家大銀行賬戶中存有的3500萬英鎊(約合4200萬美元)必須由上世紀大英帝國時代的一位印度王公的后人繼承,而非目前的帳戶擁有者巴基斯坦政府所有。這場爭端始于1948年。當時,仍然獨立的海得拉巴大公國的最后一位國王(大公,土邦王)米爾·奧斯曼·阿里·汗在印度武裝吞并這個大公國之前,將100萬英鎊存入了當時的巴基斯坦駐英國高級專員(即駐英大使)持有的英

    海外星云 2019年19期2019-12-10

  • 英國裁決世界前首富 年前一筆遺產官司
    的世界首富、大英帝國印度一王公的后人在英國贏得一場官司,獲準繼承3500萬英鎊遺產。倫敦一家法院裁定,在英國一家大銀行賬戶中存有的3500萬英鎊(約合4200萬美元)必須由上世紀大英帝國時代的一位印度王公的后人繼承,而非目前的帳戶擁有者巴基斯坦政府所有。這場爭端始于1948年。當時,仍然獨立的海得拉巴大公國的最后一位國王(大公,土邦王)米爾·奧斯曼·阿里·汗在印度武裝吞并這個大公國之前,將100萬英鎊存入了當時的巴基斯坦駐英國高級專員(即駐英大使)持有的英

    海外星云 2019年19期2019-11-13

  • 大英帝國套裝
    書籍簡介大英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曾統治全球1/4的陸地與人口;在其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是為“日不落帝國”。那么,最初僅僅是孤懸于歐洲大陸外的一個海島,如何成為后來的龐大帝國?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普利策獎得主詹姆斯亞當斯在本書中,以時間順序為框架,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將我們帶回一個個具體的歷史場景:被羅馬人與野蠻人相繼入侵、島上七大王朝興衰更替、與法國等大陸強國數百年的血腥廝殺、以商業和殖民稱霸全球、北美13州反叛獨立……通過對近2000年歷史的

    海外星云 2019年6期2019-04-26

  • 天天跟出去打仗
    師,這些都是大英帝國的自治領派來支援的部隊??墒堑搅岁P鍵時刻,英國人的表現實在讓人不敢恭維。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同時,也向東南亞進軍了。日軍一口氣打到新加坡,澳大利亞急了。新加坡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戰略堡壘,駐扎著十幾萬英國大軍,澳大利亞還把精銳第八師也派到了新加坡一起防守。在澳大利亞人的心目中,新加坡是堅不可摧的,結果沒想到,守衛新加坡的英國貴族指揮官居然沒打多長時間就向日軍投降了。經過二戰的洗禮,澳大利亞的外交完全轉向美國,跟大英帝國

    特別文摘 2019年3期2019-02-28

  • 何為“杰出的男管家”?
    這個職業隨著大英帝國的衰落而日漸式微。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u)在《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這部小說中以其獨到的、細膩優雅的文字,敘述了主人公對自己30年的男管家職業歷程的回顧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達林頓官邸的美國新主人法拉第先生建議男管家史蒂文斯去附近的鄉村放松幾天,于是史蒂文斯駕著福特車開始了六天的旅程,他沿途經過的英格蘭鄉村的美景使他想起昔日達林頓的輝煌以及大英

    英語學習 2019年1期2019-01-31

  • 何為“杰出的男管家”?
    這個職業隨著大英帝國的衰落而日漸式微。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u)在《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這部小說中以其獨到的、細膩優雅的文字,敘述了主人公對自己30年的男管家職業歷程的回顧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達林頓官邸的美國新主人法拉第先生建議男管家史蒂文斯去附近的鄉村放松幾天,于是史蒂文斯駕著福特車開始了六天的旅程,他沿途經過的英格蘭鄉村的美景使他想起昔日達林頓的輝煌以及大英

    英語學習(上半月) 2019年1期2019-01-29

  • “一帶一路”是中國的戰略需求
    們后來看到的大英帝國以及美帝國,全都有它自己的全球化進程。古羅馬的所謂全球化雖然有很多歷史學家把它拔得很高,甚至有學者鼓吹說是古羅馬開啟了直到今天尚未完結的全球化進程。實際上古羅馬的“全球化”,并不是一個延續到今天的歷史過程,不過是它自己圍著地中海周邊繞圈子的一個區域化進程。大秦帝國的“全球化”也是這樣一種區域化進程。大秦帝國崛起于秦晉高原,自西向東而下,兼并六國,最后拿下了整個亞洲最廣袤的一片平原,然后一直到漢唐完成了它的“全球化”。因為在當時人們眼里,

    軍事文摘 2018年21期2018-12-10

  • 英布戰爭及其影響
    ,英布戰爭是大英帝國的輝煌頂峰,同時也是大英帝國衰落的開始。這場戰爭使英國意識到,繼續維持海外擴張已經力不從心,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戰略收縮,并將戰略重心轉移到歐洲。此外,由于戰爭帶來的影響,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社會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鍵詞:大英帝國 布爾人 殖民戰爭中圖分類號:K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6-0242-03一、英布戰爭的背景發生于1899年至1902年的英布戰爭,又稱布爾戰爭、南非戰爭或第

    現代交際 2018年16期2018-11-26

  • 帝國的消失
    人突然發現,大英帝國“消失了”——英國的領土,只剩英倫三島。盡管每個英國人都心知肚明,但沒有人想面對。1970年,英國一個名叫庫倫的喜劇演員在舞臺上嘲諷“一無所有”的大英帝國。他身著百慕大總督制服走上舞臺,對觀眾說:“從小,父親就告訴我,只要我學好當地的方言,隨時可以出任總督?!苯又?,庫倫說了一大段百慕大的方言。他把方言串成押韻的歌詞,并在表演時穿插詠嘆大英帝國的歌曲,還不時以單膝下跪的方式向女王呈報“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王室的景仰。終場,庫倫以風暴區為獻禮

    中外文摘 2018年8期2018-11-21

  • “一帶一路”是中國的戰略需求
    們后來看到的大英帝國以及美帝國,全都有它自己的全球化進程。古羅馬的所謂全球化雖然有很多歷史學家把它拔得很高,甚至有學者鼓吹說是古羅馬開啟了直到今天尚未完結的全球化進程。實際上古羅馬的“全球化”,并不是一個延續到今天的歷史過程,不過是它自己圍著地中海周邊繞圈子的一個區域化進程。大秦帝國的“全球化”也是這樣一種區域化進程。大秦帝國崛起于秦晉高原,自西向東而下,兼并六國,最后拿下了整個亞洲最廣袤的一片平原,然后一直到漢唐完成了它的“全球化”。因為在當時人們眼里.

    軍事文摘 2018年11期2018-11-15

  • 地緣政治博弈與國際體系的擴張
    。比如,近代大英帝國展開的地緣政治博弈就展現了心臟地帶、離岸平衡國家、邊緣地帶國家彼此間縱橫博弈的原因。比如地緣政治理論金句曾指出“美國儼然變成了東方強國,但他沒有直接介入,而是利用俄國對歐洲進行影響……”由此可見,美國對外政策的本質就是大英帝國堅持的地緣戰略核心?;诘鼐壵我暯欠治?,離岸平衡國家的大英帝國,一直在以俄國為核心,制定對外戰略。如俄國強大后,其四周的國家便會投奔大英帝國,大英帝國就能快速地構建反俄同盟。在俄國敗落或邊緣國家快速發展成為大國后

    海外文摘·藝術 2018年15期2018-11-13

  • 帝國的消失
    人突然發現,大英帝國“消失了”——英國的領土,只剩英倫三島。盡管每個英國人都心知肚明,但沒有人想面對。1970年,英國一個名叫庫倫的喜劇演員在舞臺上嘲諷“一無所有”的大英帝國。他身著百慕大總督制服走上舞臺,對觀眾說: “從小,父親就告訴我,只要我學好當地的方言,隨時可以出任總督?!苯又?,庫倫說了一大段百慕大的方言。他把方言串成押韻的歌詞,并在表演時穿插詠嘆大英帝國的歌曲,還不時以單膝下跪的方式向女王呈報“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王室的景仰。終場,庫倫以風暴區為獻

    領導文萃 2018年3期2018-03-12

  • 帝國詩人吉普林
    的是,出生在大英帝國殖民地印度的他,帝國主義意識深厚,堪稱通過語言建構帝國形象,為大英帝國殖民政策合法性進行辯護的“帝國詩人”。吉普林的帝國主義意識直接聯系著泛濫于他生活在其間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帝國榮譽與優越感。首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在19世紀后半期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隨之各種關乎帝國和殖民合法性的言論不絕于耳。比如,約翰·羅斯金在其牛津大學教授就職演說中絲毫不加掩飾地呼吁:“命運之神已經降臨,這是一個民族所能接受或者拒絕的最崇高的命運……的確,一條普照仁慈

    財經 2017年25期2017-11-23

  • 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的戰爭
    們仍希望留在大英帝國的內部,得到庇護?!边@個說法雖然與很多關于北美獨立戰爭的教科書大相徑庭,卻符合歷史事實。在流行的閱讀印象中,北美獨立戰爭是因為北美人“為了擺脫英國政府的殖民統治,為了民族獨立”而爆發的——有著這樣“閱讀印象”的人肯定會問:既然“大多數人不想獨立”,既然“仍希望留在大英帝國的內部”,沒有軍隊的北美大陸人為什么要拿起槍來,與強大的大英帝國打一場沒有勝算把握的戰爭?《歷史樞紐》沒有回答這個問題,沒有對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做深入的探討。如

    書屋 2017年6期2017-06-27

  • 古來帝王知多少
    人突然發現,大英帝國“消失了”——英國的領土,只剩英倫三島。盡管每個英國人都心知肚明,但沒有人想面對。1970年,英國一個名叫庫倫的喜劇演員在舞臺上嘲諷“一無所有”的大英帝國。他身著百慕大總督制服走上舞臺,對觀眾說:“從小,父親就告訴我,只要我學好當地的方言,隨時可以出任總督?!苯又?,庫倫說了一大段百慕大的方言。他把方言串成押韻的歌詞,并在表演時穿插詠嘆大英帝國的歌曲,還不時以單膝下跪的方式向女王呈報“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王室的景仰。終場,庫倫以風暴區為獻禮

    中外文摘 2017年13期2017-06-19

  • 維多利亞統治時期對亞洲殖民地的文化植入
    【摘要】大英帝國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大英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其實大英帝國的形成是幾百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帝國的領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曾被形容為“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參與歐洲其它國家事務的歷史悠久,對亞洲的殖民統治具有一定影響,本文通過對維多利亞時期大英帝國的部分殖民地的研究為切入點,深入了解大英帝國對亞洲殖民地的文化影響與植入?!娟P鍵詞】大英帝國 亞洲殖民地 文化植入一、引言英語作為當前世界的

    校園英語·中旬 2017年5期2017-06-13

  • 帝國的消失
    人突然發現,大英帝國“消失了”——英國的領土,只剩英倫三島。盡管每個英國人都心知肚明,但沒有人想面對。1970年,英國一個名叫庫倫的喜劇演員在舞臺上嘲諷“一無所有”的大英帝國。他身著百慕大總督制服走上舞臺,對觀眾說:“從小,父親就告訴我,只要我學好當地的方言,隨時可以出任總督?!苯又?,庫倫說了一大段百慕大的方言。他把方言串成押韻的歌詞,并在表演時穿插詠嘆大英帝國的歌曲,還不時以單膝下跪的方式向女王呈報“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王室的景仰。終場,庫倫以風暴區為獻禮

    讀者 2017年10期2017-04-26

  • 經典與帝國:“對位”視角下英國經典文學作品解讀
    品的背后發現大英帝國的背影,體現出經典文學敘事與帝國事業共存共榮的關系。愛徳華·賽義德;經典;帝國;對位閱讀法14世紀以來,西方帝國殖民擴張的浪潮向東方滾滾襲來,自殖民過程的開始之日起,西方文學作品不僅承載著對其他國度的闡釋努力,還不遺余力地設法喚起本國的讀者的殖民開發想象,以激發本國民族鼓足新的殖民擴張勇氣、爭取更大的殖民獲取。毋庸置疑,帝國的構建需要通過血腥的軍事征服、空前的民族遷徙和貪婪的財富掠奪等強力手段而得以保障。但同時,帝國要憑借無以數計的文化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7年2期2017-03-07

  • 責任與疆界:毛姆東方故事中的英國紳士與帝國
    在20世紀初大英帝國日益衰落、難以維持其殖民統治的社會大背景下,毛姆的東方故事也像當時的許多文學作品一樣對白人與土著生活、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的關系等進行了深入思考。饒有意味的是,毛姆對于紳士文化的迷戀,使得他習慣于從英國紳士的角度來考量大英帝國與殖民地的關系。那么,毛姆的東方故事中描寫了什么樣的英國紳士?他們與大英帝國及其東方殖民地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毛姆對于大英帝國是什么樣的態度?這些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毛姆的紳士情結與大英帝國的衰落英國紳士傳統源于

    社會觀察 2016年10期2016-11-26

  • 為什么英式下午茶是紅茶不是綠茶
    8世紀后葉,大英帝國成為雄踞全世界霸權帝國之首,而新近崛起的糖、茶葉等貿易產業為大英帝國那無堅不摧的海軍艦隊提供了后援資金。然而,有一件事,英國人很不爽:每日生活必不可少的茶葉是由中國人把控著的!乾隆統治時期,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得到了飛速發展,在這種貿易中,茶葉所占比重最大,自17世紀50年代茶葉被首次引入倫敦之后,英國對茶葉的需求量直線上升。在五十年內,茶葉逐漸取代了咖啡,成為英國社會中的一種時尚飲品。那個時候,大英帝國絲毫沒有意識到茶葉一直是中國負責生產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7期2016-10-14

  • 歐盟自詡獎牌數第一遭英國人揶揄
    名議員發出“大英帝國奧運代表團”獎牌統計揶揄歐洲議會。英國廣播公司23日說,英國保守黨女議員韋勒在推特上分享一張圖片,對比“大英帝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里約奧運會上的奪牌數,標題為“大英帝國奪金”?!?span class="hl">大英帝國”以396枚獎牌絕冠全球,“世界上其他國家”以320枚獎牌排名第二,歐盟(不含英國)則以258枚獎牌排名第三。韋勒稱發這條推特是開玩笑,但工黨非洲裔議員拉米抨擊發這種帖子“缺乏敏感性、無知,冒犯許多人和他們的祖先”。雖然不少人批評“大英帝國”的說法,

    環球時報 2016-08-242016-08-24

  • 世上未有盛而不衰之帝國
    偉,讓人懷想大英帝國之光榮。但那個大英帝國統轄數千萬平方公里、國旗插遍地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投票脫歐后,他們又一次孤懸海外,這一次,連蘇格蘭都琢磨著要退出了呢。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大英女王又成為了孤島女王,不再是世界女王了。值得嘆惋嗎?也未必。我們也只是恰好生在了20世紀末21世紀初,因為英語流行世界,而相信了英國的宏偉霸權。但如果早五百年呢?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人干掉時,西班牙國內一位詩人如是說:過去百年,西班牙人仿佛成了上帝的選民。他們

    看天下 2016年18期2016-07-22

  • 論小說《消散》中的殖民創傷
    治入手,分析大英帝國對圭亞那長達兩百年的殖民統治帶給被殖民者和殖民者的心理創傷,進而探討殖民統治對人的精神戕害?!断ⅰ?;殖民統治;殖民創傷0 引 言戴維·達比丁(David Dabydeen)是土生土長的圭那亞作家,現任圭那亞駐中國大使。他的長篇小說《消散》講述的故事發生于1966年圭那亞獨立后到20世紀70年代。圭那亞位于南美加勒比海地區,英國對它的殖民統治長達兩百年之久。小說的故事情節有兩條線索并行:一條講述年輕的圭亞那工程師的筑壩工程,此為明線;另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3期2016-02-19

  • 憑什么都要學英語
    7世紀開始,大英帝國開始它的“巴別塔計劃”,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大英帝國控制的地區,占世界面積的四分之一和人口的四分之一,英語也一舉擴散到四分之一個世界。既然英語是一門繞不過的世界語言,還不如積極一點看待“巴別塔”——因為語言障礙,有了翻譯這樣一門技能,有時候翻譯作品竟能讓我們體味別一種滋味。像詩集《飛鳥集》,像電影《佐羅》,像《一步之遙》里姜文用渾厚的男中音北京話念叨:To be or not to be,這么著還是那么著……對待英語,究竟該怎么著?日本

    新民周刊 2015年10期2015-09-10

  • 丘吉爾:理想領袖與悲劇英雄
    陸地到海洋,大英帝國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連續挫敗。丘吉爾上任后僅僅一周,德軍就攻破了法國的戰爭圖騰馬其諾防線,法國戰敗已是一個非?,F實的風險。上任后,丘吉爾很快就在下院發表了那次著名的演說,大大鼓勵了沉浸于失敗情緒當中的議員老爺們,“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奉獻給大家”。演說的關鍵詞是“戰斗”和“勝利”,前者針對國內與希特勒媾和的聲音,后者針對的是失敗主義者?!澳銈儠?,我們的政策是什么?我只能回答:我們的政策是努力戰斗,在海上、陸地上、空中

    讀者 2015年7期2015-04-01

  • 重返中東:英國重溫“帝國舊夢”?
    是不是想重溫大英帝國的舊夢?曾是大英帝國維系全球霸權的“命門”遙想19世紀大英帝國鼎盛時代,英國通過“無敵艦隊”控制了全球海權,通過霸權戰爭擊敗了歐洲列強,通過殖民擴張掠奪了大量財富,通過船堅炮利主宰了世界貿易,這一切促使大英帝國登峰造極,從1815年擊敗法國起,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大英帝國成為世界第一霸主,主導整整一個世紀的全球事務。特別是維多利亞女王時代(1837~1901年),大英帝國的經濟、科技、文化及藝術空前繁榮,大英帝國的領土面

    世界知識 2015年2期2015-01-20

  • 大英帝國:全球化演進的重要推手——再讀尼爾·弗格森《帝國》①
    的強大帝國。大英帝國的盛衰與全球化的發展在時間上重合了四百年,前者之于后者的關系無疑是密切的?!叭蚧笔侵袑W歷史教學中的重大課題,筆者再次閱讀《帝國》一書后,認為它有利于深刻理解英帝國在推動全球化發展中的作用問題?!兜蹏穭澐至肆鶄€主題,表達了在四百年的盛衰過程中,大英帝國在商品、勞動力、文化、政體、資本、戰爭六個方面全面影響著全球化的進程。1663 年,一個名叫亨利·摩根的英國人奇襲了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前哨陣地,就此拉開了17世紀最令人矚目的“打、砸、

    文教資料 2012年29期2012-08-15

  • 丘吉爾的 三環外交”
    念卻不會因為大英帝國的衰落而自行消失。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的丘吉爾積極尋求對策,以盡力延緩英國的衰落,維護其大國地位。為此,丘吉爾提出了著名的“三環外交”思想。 1946年3月5日,丘吉爾在美國富爾敦發表演說,認為如果把美國和英國、英聯邦的力量聯合在一起,就會“為未來的世紀,帶來一個廣闊的前程,這是明確無誤的?!?946年9月19日,丘吉爾發表了《歐洲的衰落》的演說,在這篇演說中,他主張英國和法國接近,而法德應摒棄前仇,共同建立“歐洲聯盟”。1948年1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1年8期2011-07-20

  • 思索一下羅杰斯的“賣國言論”
    美國與沒落的大英帝國相提并論,并不時對此流露出幸災樂禍神情的時候,中國聽眾是不是應該思索一下:根據我們慣常的思維邏輯,這家伙難道不是個十足的“賣國賊”嗎?我非常想對中國的讀者說,200多年來,正是因為美國社會的各個領域里不斷地有羅杰斯這樣人和這樣的言論,美國才能一步步從大英帝國的一片殖民地變成世界頭號強國。反過來,美國的法律制度和社會文化也保證了這個國家永遠都有羅杰斯們的生存空間。不管羅杰斯們的判斷是對還是錯,也不管他們發表那些言論究竟出于何種動機,他們的

    領導文萃 2010年3期2010-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