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耳

  • 免疫性內耳病的相關研究進展
    56600免疫性內耳?。╥mmune-mediated innner ear disease,IMIED)可分為兩大類,即器官特異性內耳疾病和系統性自身免疫?。?]。IMIED是一種由免疫介導的內耳疾病,臨床特征為累及雙耳的進行性、不對稱性或波動性感應神經性聽力損失、耳鳴和眩暈[2]。其可在數天或數周內引起嚴重的雙側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極少數可表現為突發的單側或雙側耳聾,僅在幾天至幾年后導致對側耳朵聽力下降[3]。在免疫介導的內耳疾病中,患者常常遭受復發性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23年20期2023-12-14

  • 基于多層螺旋CT低劑量容積掃描多平面重組探討其對感音神經性聾兒內耳畸形分型診斷價值的臨床研究
    聾,是因為患者的內耳、聽覺神經或者大腦聽覺中樞出現了病變,直接導致患者的聽力下降,嚴重的還有可能出現聽力消失[1]。在聲波進入內耳時,耳蝸毛細胞并不能產生電位的刺激,若只是鼓膜小穿孔,有可能自愈,但若發生鼓膜大穿孔,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一般來說,內耳畸形是常見的出生缺陷,也是發生先天性耳聾的主要原因,發病率在1%左右[2]。針對內耳畸形的種類進行準確判斷,可為下一步的治療提供有利參考。然而,因為內耳位置較深,解剖結構比較復雜、精細,采用常規的臨床檢查存在較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23年17期2023-09-01

  • 聽力下降也要查血脂
    異??梢鹬|在內耳的沉積。這會導致內耳血管的細胞受損,使內耳的血管萎縮,進而引起聽力減退。二是血脂異常會導致患者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從而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內耳供血不足,出現內耳微循環障礙,進而影響聽力,甚至可引起雙耳對稱感音神經性耳聾。因此,老年人出現聽力減退時,需要進行血脂檢查,并將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就可以延緩聽力的繼續下降。摘自《求醫問藥》

    保健與生活 2023年15期2023-08-04

  • 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聾患兒中內耳畸形的顳骨影像學表現
    學測定可有效評估內耳畸形類型和程度,成為臨床確診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聾內耳畸形的金標準。本研究,旨在探討CTMRI 檢查對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聾內耳畸形篩查的重要性,分析顳骨影像學的表現特征,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耳鼻喉科2015 年6 月至2021 年11 月收治的135 例擬診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聾患兒,本組患兒均行聽力學檢查后擬診,隨后進行顳骨側高分辨率CT/MRI 補充檢查。135 例患兒中男78 例,女57 例;年齡7 個月~9

    當代臨床醫刊 2023年2期2023-07-18

  • 前庭電刺激對內耳電場分布影響的仿真分析
    統功能進行調控。內耳位于顳骨巖部,分為前庭、半規管和耳蝸三部分[1],主要負責位覺感受和聽覺感受,實現軀體的平衡和聽力兩大主要功能,是前庭電刺激的主要作用部位。到目前為止,GVS的作用機理還不明晰,GVS對內耳各組成部分和前庭相關功能區的電磁效應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在人體電磁效應研究中,人體內部的電磁場分布一直都是研究人體組織受到熱效應和產生神經興奮性的有效手段,因為電流可以改變神經電沖動的閾值,改變神經元細胞膜離子通道的開關特性,并且對神經元可塑性也會

    計算機仿真 2023年5期2023-07-03

  • 地塞米松鼓室內注射治療內耳眩暈的臨床療效研究
    300202)內耳眩暈是一種耳源性眩暈癥,可表現為反復發作的眩暈以及耳鳴、耳脹、聽力下降的癥狀[1]。目前尚不明確內耳眩暈的具體發病機制,而其發病的具體原因是內耳膜迷路水腫。治療上可采用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其中手術治療效果不明確,且聽力損傷的風險高,故不作為首選治療方案[2]。而在內耳眩暈的藥物治療中依然缺乏特效藥物,予以患者鎮靜、血管擴張藥物及維生素、利尿劑等能在一定程度緩解臨床癥狀,但其治療效果依然難以令人滿意[3]。近年來,在內耳眩暈的治療中有學者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23年12期2023-06-24

  • 7招延緩耳朵衰老
    腺素分泌增加,使內耳小動脈血管發生痙攣,內耳因供氧不足而易發生突聾。合理膳食 多食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可有效擴張微血管,從而有助于內耳的血液供應。慎用耳毒性藥物 用藥之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向醫生詢問是否有耳毒性,嚴格掌握藥物使用的適應證。避免接觸噪音 耳朵長時間接觸噪音可導致噪音性耳聾,故應遠離噪音,聽收音機的時間不宜過長,音量不宜過大,聽久了應休息一會兒,避免聽覺疲勞。經常按摩耳朵 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頸后發際兩側凹陷處的風池穴,可促使內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2023年6期2023-06-20

  • MRI內耳水成像對內耳畸形的診斷及人工耳蝸植入的術前指導價值分析
    的疾病,而先天性內耳畸形是導致SNHL的重要病因。人工耳蝸植入術是治療重度或極重度SNHL的最有效手段,但部分嚴重的內耳畸形是該手術的禁忌證,故了解內耳畸形狀況并據此制定相應的手術計劃或其他治療方案,對提高手術成功率和術后康復效果有重要作用[1]。受內耳位置特殊、結構精密且繁復等因素制約,傳統檢查方式對其病理變化及耳蝸基地的探查較為困難[2],CT對內耳畸形、神經病變等檢出效果不佳。MRI對軟組織的分辨率良好,利用水成像原理和多種后處理技術可獲取內耳的三維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2年7期2022-06-26

  • 蕩秋千治暈車
    度變化過快,給人內耳中的前庭器官帶來強烈刺激。蕩秋千就是一種容易操作的治愈暈船、暈車的好辦法。蕩秋千時,人的位置前后搖擺,逐漸變化,會給人內耳的感知神經帶來一定的刺激。一段時間后,內耳感知神經對搖擺、速度變化等運動狀態漸漸適應。同時,蕩秋千也是一種很好的全身心性的鍛煉方式。蕩秋千時,人的骨骼肌會有節律地收縮與放松,有利于人的肌肉健康;蕩秋千對人的心理也非常有益,它能不斷克服人的緊張心理和恐懼情緒。此外,蕩秋千對治療腰疾也大有裨益。

    科教新報 2022年11期2022-05-30

  • 內耳MR水成像診斷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價值
    3]。前庭位置在內耳,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水成像能夠清晰呈現人體內耳結構狀態,明辨罹患部位半規管,從而為醫師提供患者內耳變化詳細信息。有報道指出,顱MR顯示BPPV患者具有聽小骨受損、耳石脫落以及半規管受累等主要陽性表現[4]。本研究以160例疑似BPPV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內耳MR水成像對BPPV的臨床診斷價值。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BPPV患者,其中男87例,女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1年1期2021-12-21

  • 內耳MR 水成像在聽力篩查異常嬰幼兒中的診斷價值分析
    。相關研究顯示,內耳MR 水成像方式能夠將聽力篩查異常的嬰幼兒診斷準確率提升,在檢查中發現嬰幼兒是否出現聽力障礙疾病以及內耳的實際情況,從而為臨床提供更加有利的參考數據,讓嬰幼兒早期得到治療[1]?;诖?,本文選取我院2020 年4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60 例經過聽力篩查發現異常的嬰幼兒,探討內耳MR 水成像在診斷聽力篩查異常嬰幼兒中的診斷價值,現將具體內容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20 年4 月—2021 年1 月收治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1年20期2021-12-02

  • 恐龍內耳的秘密
    —古代爬行動物的內耳。美國耶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說:“對動物來說,內耳有一種特定的功能,我們通過化石重建內耳的形狀,就可以找到關于已滅絕動物的實際行為的證據?!边@位古生物學家與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合作,收集并分析了128個物種的內耳數據。他們發現,內耳的形狀可以表明動物是優雅地在空中翱翔、還是斷斷續續地飛行,是在地面上行走、還是在游泳。在某些情況下,內耳的形狀甚至可以表明動物是否可以聆聽其幼崽尖銳的哭聲,從而證明該物種是否養育后代。

    知識就是力量 2021年7期2021-07-28

  • 經靜脈注射造影劑行內耳相關疾病3D- FLAIRMRI的初步研究
    映聽力功能,對于內耳異常無法檢測。常用的耳部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CT和MRI。高分辨率CT薄層掃描加上后期重建可以很好地顯示骨迷路結構,對于先天性或者后天性內耳骨性結構的異常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但是對膜迷路無法進行顯示。常規的MRI可以區分骨迷路和膜迷路,目前臨床最常使用的T2加權水成像圖像上膜迷路表現為高信號,顯示清晰,但是無法區分內外淋巴信號。隨著MRI的進步以及新的成像序列的研發、應用,使得內外淋巴分別顯影成為可能。經鼓膜穿刺注射造影劑或者經靜脈注射造

    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1年1期2021-04-08

  • 內耳磁共振水成像在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對提升診斷特異性的價值分析
    耳石癥通俗的講是內耳的碳酸鈣的結晶,也可以理解成小的石頭脫離原來的位置,漂浮在內耳半規管中引起的天旋地轉感覺[1]。最突出的癥狀是眩暈,擁有屬性嚴重,甚至有在棉花上行走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耳鳴和聽力喪失,眩暈的時間很短,可能在幾分鐘內幾秒鐘或更長,大多數患者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出汗,跌倒,一般來說,沒有神經系統的癥狀[3]。由于內耳結構細小復雜,位置特殊,所以實體解剖標本的獲取比較困難。高分辨率CT 成像對骨質顯示較好,但只能顯示迷路及內聽道的骨性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1年4期2021-04-07

  • 局部給藥途徑對內耳耳蝸作用機制的研究
    029)近年來,內耳疾病如突發性耳聾、梅尼埃病、耳鳴、自身免疫性內耳疾病、感音神經性耳聾等的發病率顯著增高,且呈現明顯年輕化趨勢[1]。這已成為一種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質量。糖皮質激素已成為應用于內耳疾病治療的最廣泛使用的藥物,臨床上將其列為治療內耳疾病的一線方案。目前常見的給藥途徑有三種,即全身用藥、鼓室內給藥及耳后給藥[2-5]。全身給藥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方式,但由于血-迷路屏障的阻擋,藥物很難在內耳維持有效的治療濃度。所以要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20年5期2020-11-10

  • 1.5TMR在兒童內耳畸形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州 510623內耳畸形是導致兒童感音性神經性耳聾主要原因之一,其具有較高病發率,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生長[1]。人工耳蝸植入術是目前臨床治療感音性神經性耳聾最有效的方式,但該術治療存在相對禁忌癥,且手術方法與植入電極類型與內耳畸形類型密切相關,因此臨床治療時需正確評價耳蝸形態、耳蝸通暢性及蝸神經發育情況,以選取最佳治療方式[2-3]。既往臨床診斷內耳畸形多依靠高分辨CT(HRCT),其可有效顯示骨迷路結構,了解內耳發育情況,但有研究顯示,80%患兒內耳畸形多

    黑龍江醫藥 2020年9期2020-09-29

  • 免疫球蛋白水平與老年突發性耳聾患者內耳微循環障礙的相關性
    者多伴不同程度的內耳微循環障礙,這種內耳微循環障礙既包括內耳血管痙攣、改變、栓塞、血栓等,也包括血液、血管、血流動力學等異常,是直接導致耳聾發生的主要原因〔3〕。目前,突發性耳聾患者的治療,以改善患者內耳微循環障礙為主要目標,但因疾病發病機制不明確、病因復雜,受較多因素影響,不同患者微循環障礙程度不同、病機病因不同,因此預后也有較大差異〔4,5〕??梢娫缙谠u估突發性耳聾患者內耳微循環障礙情況極為關鍵。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內耳具有免疫應答能力,其淋巴囊被認為是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0年17期2020-09-11

  • 經靜脈內耳釓造影MRI對可疑梅尼埃病的診斷價值
    e)是一種特發性內耳疾病,以膜迷路積水為主要病理特征[1],臨床多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眩暈合并耳蝸癥狀,波動性、進行性聽力下降,耳鳴,可伴有耳悶脹感[2~5]。梅尼埃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主要依據完整、詳實的病史資料,缺乏明確可靠的客觀檢查指標;早期和非典型梅尼埃病難以與其他相關疾病鑒別。內耳內淋巴顯像對梅尼埃病的臨床診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外對內淋巴顯像的研究越來越深入,Nakashima[6]、劉芳[7]等采用鼓室內注射釓造影劑后行3D-FLAIR序列掃描顯影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20年4期2020-07-27

  • 倍他司汀+甘露醇治療內耳眩暈癥的臨床療效及癥狀緩解時間觀察
    我院收治的80例內耳眩暈癥患者作為觀察的對象,通過電腦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為(34.2±2.2)歲,實驗組患者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為(33.9±2.3)歲,納入標準:我院收治的內耳眩暈癥患者,患者及其家屬配合本院研究工作,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精神疾病或者溝通障礙的患者,藥物過敏患者。兩組內耳眩暈癥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結果差異不明顯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29期2020-06-18

  • 3D FLAIR增強掃描在內耳內淋巴成像中的應用探討
    341400)內耳疾病的種類較多,而梅尼埃病與突發性耳聾等內耳疾病的發病機制、病理過程,臨床尚未明確,只能借助影像學手段觀察患者內耳的病變情況,分析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再者,因為患者內耳組織過于隱匿,所以無法獲取患者的內耳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有研究[1]指出,內耳磁共振成像可在內耳疾病的診斷中發揮重要價值。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3D FLAIR增強掃描在內耳內淋巴成像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2017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0年9期2020-05-20

  • 納米粒子給藥系統在內耳靶向給藥的研究進展
    聽力[2]。由于內耳某些特殊的生理和解剖學特征嚴重阻礙藥物對耳蝸靶細胞的供應和吸收[3,4],臨床上對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疾病的治療方案有限。內耳特殊的生理特征決定不同給藥途徑及療效。給藥過程中,許多藥物的血漿半衰期短,隨著身體新陳代謝的變化,個體間存在很大差異[1,5],上述因素都會影響藥物的有效輸送和吸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治療聽力損失的關鍵。近些年,伴隨納米技術的發展,興起的納米給藥系統能夠解決上述難題,靶向給藥和治療內耳疾病具有極大的潛在希望,通過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20年2期2020-04-27

  • 蝸神經發育不良患兒臨床特點及影像學表現分析
    ND患者往往出現內耳畸形以及內耳道狹窄情況,然而CND患者也有內耳內耳形態均正常的患者,目前國內外有不少相關報道,且由于研究的對象和方法差異,結果具有較大的差異[3]。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60例蝸神經發育不良患兒HRCT掃描和內耳道及內耳MRI表現,探討蝸神經發育不良患兒臨床特點及影像學表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60例蝸神經發育不良患兒臨床資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齡2個月-12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0年4期2020-04-21

  • MRI內 耳水成像檢查對位置性眩暈的診斷價值
    目的:研究MRI內耳水成像檢查在位置性眩暈病因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納入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市大興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的確診為位置性眩暈的患者56例為觀察對象,其中26例確診為耳石脫落,12例確診為壺腹脊病變,18例確診為半規管病變。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內耳水成像及顳骨高分辨CT檢查。分析單純MRI內耳水成像檢查和單純顳骨高分辨CT檢查診斷位置性眩暈病因的檢出準確率,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統計學差異。結果:MRI內耳水成像診斷不同位置性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0年3期2020-03-20

  • 重聽的飲食治療
    高脂血、糖尿病和內耳道骨質增生導致內耳耳蝸供血不足有關。近年來還發現,聽力下降與某些營養素缺乏也有一定關系。所以,可以改善飲食保護聽力。鈣和維生素D,能夠保護內耳聽小骨,避免發生耳硬化癥。鐵能夠防止內耳血管硬化。維生素A和鋅是內耳感覺細胞和中耳上皮細胞必須的營養品。以上的礦物質存在于許多食物中,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補充。

    金秋 2019年16期2019-01-13

  • 內耳釓注射高場MRI技術在內耳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017000)內耳位置較深,結構微小復雜,且無法行活體病理檢查,該部位疾病的確診對醫師要求較高。內耳釓注射高場MRI技術操作方便、診斷效率高,可為內耳疾病的病理基礎提供直觀的影像學“證據”,使了解內耳微結構成為可能,在鑒別診斷中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1 內耳解剖基礎及成像原理內耳又稱迷路,位于顳骨巖部,居于中耳與內耳道底之間,由骨迷路(骨密質構成的一系列復雜的曲管)及膜迷路(骨迷路內形態與其基本一致的膜性曲管)兩部分構成。骨迷路包括骨耳蝸、前庭和骨半規管。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9年3期2019-01-04

  • 3.0TMRI在內耳成像及內耳畸形中的應用研究
    3.0TMRI對內耳結構的顯示情況及對內耳畸形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內耳MRI圖像,數據采集后行MPR、MIP、VR重建。結果 80例患者中,42例雙側內耳結構正常,38例內耳畸形,其中耳蝸畸形7例,前庭畸形4例,半規管畸形23例,前庭水管擴大4例。結論 3.0TMRI能立體直觀的顯示內耳的細微結構,并對內耳畸形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對于制定臨床干預策略、選擇治療方式提供了重要依據?!娟P鍵詞】磁共振成像;內耳畸形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年25期2018-12-14

  • 圓窗途徑內耳藥物載體的研究現狀
    公共衛生學院由于內耳結構位于顳骨內相對封閉,且與全身血液循環之間存在血-迷路屏障,因此經全身給藥途徑進入內耳的藥物劑量極為有限,此外經全身給藥也可能對身體其他器官造成不良反應,而內耳的局部給藥相比全身給藥具有高效,副作用小的特點[1],故內耳局部給藥越來越受到關注。內耳局部給藥主要分為有創給藥和微創給藥,而有創給藥可能對外耳道和中耳造成永久性損害,故微創給藥具有廣泛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其中圓窗給藥途徑是微創治療方法的重要選項。圓窗是通過局部給藥治療內耳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8年5期2018-11-07

  • 內耳畸形CT分類在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中的應用
    州510080)內耳畸形是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聾的重要原因之一,臨床上約20%的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聾是由內耳畸形導致。Jackler于1987年依據胚胎學和多軌跡體層攝影的研究結果提出了經典的內耳畸形分類方法[1]。Sennaroglu根據高分辨率顳骨CT的掃描結果,對Jackler的內耳畸形分類方法進行了改進,并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2]。人工耳蝸植入是治療雙側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的有效手段,隨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適應癥的擴展,內耳畸形患者接受人工耳蝸植入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8年5期2018-11-07

  • CT在內耳畸形兒童術前診治中的應用
    玲1 王知祥2內耳畸形是兒童感音神經性耳聾的重要病因,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新生兒及青少年患病率各約為1‰和6‰,近年來隨人工耳蝸植入術不斷發展及其適應癥范圍逐漸擴大,其已成為內耳畸形患兒重要有效治療方案[1-2]。相關研究指出內耳畸形時骨迷路結構深藏在顳骨巖部內且結構較為精細,實施人工耳蝸植入術前積極評估內耳畸形分類、內耳畸形的嚴重程度對手術方案的制定有著重要臨床意義[3]。一直以來影像學技術是內耳畸形的有效診斷手段,其中多層螺旋CT因具有掃描層厚小、掃描時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8年6期2018-08-03

  • 動物也會暈車嗎
    強小強在我們的內耳中有負責協調人體平衡感的感覺器官,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內耳中的3組半規管,大腦可以通過接收半規管中的淋巴液的流動信號,來判斷人的位置變化。而當我們的眼睛看到的移動信息與半規管給大腦發出的信號不一致時,人就會出現暈車的癥狀。而研究顯示,脊椎動物都可能會暈車,因為它們和人類一樣都擁有半規管。不過不是所有的脊椎動物都有3組半規管,有些只有1組或者2組,比如盲鰻就只有1組半規管,這是進化選擇的結果,可以滿足它們的平衡感需要。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18年7期2018-07-26

  • 犬狗的畫法(二)
    可見耳背,也可見內耳。耳背色重,內耳多毛。背面,只見耳背。正面,內耳見得大。折 耳4.鼻和嘴的畫法:垂 耳毛 耳狗的鼻頭是上大下小的梯形,鼻孔在鼻的半腰處。所有狗的鼻頭都是藍黑色的,鼻腔肥而長。嘴的中縫兩側重,上有黑皮斑點,有短須。側面看鼻梁有隆起,鼻頭前突,與嘴成鼻長嘴短的斜線,上下唇皆有黑色唇邊。很多大型犬的上吻寬大而下垂,下唇幾乎為上唇所包括。

    老年教育 2018年2期2018-03-31

  • 突發耳聾或是腦血管在報警
    卒保車”的反應。內耳的血管是腦血管的一個分支,頭部血供能占到全身血供的60%,而內耳這樣不起眼的小器官,居然就能占到全身血供的14%,也就是說內耳是身體的一個“耗能大戶”。一旦身體出現供血不足,首先就會丟棄內耳功能,因為比起心功能、呼吸功能和腦功能,內耳畢竟有兩個功能,可以犧牲掉一個,來確保其他臟器功能的發揮。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突發性耳聾不僅是耳朵的問題,還是腦血管意外的先兆或是腦血管意外中比較輕的一個類型。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出現了突發性耳聾,很有可

    保健與生活 2018年8期2018-01-28

  • 3.0TMRI在內耳成像及內耳畸形中的應用研究
    750001)內耳,其為復雜的人體結構,故也被稱為迷路。隨著磁共振水成像技術的發展,其可以有效呈現出內耳的直觀結構,并呈現緊密的內耳膜迷路。如果患者的內耳發育呈現畸形,則可以通過影像學進行臨床診斷?,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材料選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80例患者的內耳3.0TMRI圖像,男34例,女46例,年齡11月~46歲,平均10.4歲。1.2 方法采用GE Signa 3.0T超導型MR掃描儀,8通道頭顱線圈,取仰臥位,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8年25期2018-01-14

  • 耳鳴或是動脈硬化信號
    的聽覺感受器位于內耳,內耳感受器的微細結構與大腦組織一樣,對缺血和缺氧的情況非常敏感,而且內耳感受器對缺氧的耐受性往往比心肌更差。支配內耳血液供應的是一根叫作內聽動脈(迷路動脈)的非常細小的動脈,由于其本身的管腔就比較細,因此,一旦動脈硬化發生,內耳的血液供應量就會進一步隨之減少,可能引起蟬鳴樣高調耳鳴,如果血流量繼續減少或者完全阻斷時會導致突然的聽力喪失,又叫作突發性耳聾。除了耳鳴、耳聾之外,有研究表明動脈硬化患者表現在耳朵上的癥狀,還可能是耳垂皮膚出現

    醫食參考 2017年11期2018-01-05

  • 耳朵有異?;蚴莿用}硬化的信號
    的聽覺感覺器位于內耳,內耳感受器的微細結構與大腦組織一樣,對缺血和缺氧的情況非常敏感,而且內耳感受器對缺氧的耐受性往往比心肌差。支配內耳血液供應的是一支叫作內聽動脈(迷路動脈)的非常細小的動脈,由于其本身的管腔比較細,因此,一旦發生動脈硬化,內耳的血液供應量就會進一步減少,可以引起蟬鳴樣高調耳鳴。如果血流量繼續減少或者完全阻斷,可以導致突然的聽力喪失。除了耳鳴、耳聾之外,有研究表明,動脈硬化患者表現在耳朵上的癥狀,還可能是耳垂皮膚出現皺紋等。因此,如果在不

    保健與生活 2017年12期2017-04-17

  • 基于Otsu法的內耳MRI圖像三維快速分割的研究
    州325000)內耳,又稱為迷路,包括骨迷路和膜迷路,位于顳骨巖部骨質內,其結構精細而復雜,對其解剖斷面的研究較多,但大多基于組織切片觀察,缺乏空間方向信息[1]。隨著醫學影像學的發展,臨床CT和MRI檢查可以顯示骨迷路結構,許多學者利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對內耳進行了三維可視化、幾何形狀分析,以建立三維可視的內耳模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觀察內耳的形態、空間位置關系等,另一方面對于臨床常見疾病,如耳石癥中耳石復位演示,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導航,內耳三維模型在醫學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7年6期2017-03-07

  • RTOG推薦靶區與中國推薦靶區對T1-2期鼻咽癌IMRT計劃內耳及耳蝸NTCP差異性研究
    區IMRT計劃間內耳及耳蝸NTCP(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NTCP)的差異分析,為鼻咽癌IMRT中保護內耳及耳蝸提供劑量體積效應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06月至2015年02月經病理證實的并在本院接受放療的T1-2期鼻咽癌患者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中位年齡48.5歲(24~80歲),其中T1期6例,T2期14例,N0、N1、N2 、N3期各4、5、8、3例。所有患者采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7年6期2017-03-07

  • SOX10基因在內耳發育中的作用
    SOX10基因在內耳發育中的作用郝青青1侯琨1鐘玲玲1,2任巍1郭維維1楊仕明11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南開大學醫學院SOX10基因(性別決定區盒基因,SRY-box 10)是調控神經嵴發育的關鍵轉錄因子。人類SOX10基因突變會導致神經嵴性疾病,如以耳聾及色素異常為主要表型的Waardenburg綜合征。近年來發現SOX10在內耳發育早期即廣泛表達于耳板及耳囊,且其突變可導致不同程度內耳畸形。本文重點討論SOX10基因在內耳發育時期的動態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7年2期2017-01-13

  • 內耳手術聽力保護及激光技術應用
    頭頸外科·綜述·內耳手術聽力保護及激光技術應用伊海金1楊仕明21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2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傳統內耳手術包括各種鐙骨足板開窗手術、半規管手術、耳蝸植入等,伴隨醫學發展,內耳手術進一步發展,包括手術范圍擴大、手術方式改良等,其中聽覺功能保護是內耳手術發展的關鍵。傳統的耳科手術電鉆產生的聲損傷和熱損傷會影響內耳,可能造成不可逆的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激光技術具有極低的熱、聲損傷等優勢,可以減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7年5期2017-01-12

  • 魚的耳朵
    只有藏在頭骨里的內耳。魚的內耳構造形式是所有脊椎動物中最簡單的一種,它位于頭骨后方、小腦兩側,被包藏在由幾塊耳骨組成的小室內。內耳呈薄的囊狀,外部充滿外淋巴液,內部充滿內淋巴液。內耳有橢圓囊、球狀囊和瓶裝囊,每個囊中有一塊由碳酸鈣和氧化鈣等組成的耳石,這些耳石均懸浮于內淋巴液中,并有纖維物質與內耳內壁相連。內耳內壁分布有感覺上皮和神經末梢,神經末梢與大腦相連。魚類的內耳具有平衡感覺和聽覺兩種功能。魚的耳石懸浮于內淋巴液中,當魚體位置改變時,連接感覺上皮與聽

    海洋世界 2016年10期2017-01-04

  • 模擬長期微重力環境對大鼠聽力及內耳淋巴液容積的影響△
    環境對大鼠聽力及內耳淋巴液容積的影響△韓浩倫 張馳 吳瑋 陳娜 王剛 周麗斌 丁瑞英目的 探討長期微重力環境對大鼠聽力及內耳淋巴液容積的影響。方法 健康SD大鼠22只,隨機分為實驗組(微重力組)12只和空白組10只。分別于實驗前,實驗后2、4、8周檢測大鼠雙耳聽性腦干反應(ABR)閾值并行內耳磁共振成像(MRI)掃描,應用專用軟件計算內耳淋巴液容積。結果 實驗組動物聽力在暴露后ABR閾值逐漸升高,實驗前與實驗后4周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瞻?/div>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6年6期2016-12-15

  • 耳病或是動脈硬化的信號
    的聽覺感覺器位于內耳,內耳感受器的微細結構與大腦組織一樣,對缺血和缺氧的情況非常敏感,而且內耳感受器對缺氧的耐受性往往比心肌更差。支配內耳血液供應的是一支叫做內聽動脈(迷路動脈)的非常細小動脈,由于其本身的宮腔就比較細,因此,一旦動脈硬化發生,內耳的血液供應量就會進一步隨之減少,可以引起蟬鳴樣高調耳鳴;如果血流量繼續減少或者完全阻斷時可以導致突然的聽力喪失,又叫做突發性耳聾。除了耳鳴、耳聾之外,有研究表明動脈硬化患者表現在耳朵上的癥狀,還可能是耳垂皮膚出現

    科學養生 2016年6期2016-08-01

  • 耳病或是動脈硬化的信號
    的聽覺感覺器位于內耳,內耳感受器的微細結構與大腦組織一樣,對缺血和缺氧的情況非常敏感,而且內耳感受器對缺氧的耐受性往往比心肌更差。支配內耳血液供應的是一支叫做內聽動脈(迷路動脈)的非常細小動脈,由于其本身的宮腔就比較細,因此,一旦動脈硬化發生,內耳的血液供應量就會進一步隨之減少,可以引起蟬鳴樣高調耳鳴。如果血流量繼續減少或者完全阻斷時可以導致突然的聽力喪失,又叫做突發性耳聾。除了耳鳴、耳聾之外,有研究表明動脈硬化患者表現在耳朵上的癥狀,還可能是耳垂皮膚出現

    科學養生 2016年7期2016-07-13

  • LDV在耳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耳科學;中耳;內耳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570934).Declaration of interest:The authors report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激光多普勒測振儀(Laser Doppler Vibrometer,LDV)是利用激光的多普勒效應和干涉現象來測量物體振動的一種精密光學儀器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6年3期2016-07-11

  • 內耳道及穿行結構的顯微影像解剖學
    肥230032)內耳道及穿行結構埋藏于顳骨巖部內,位置深在,結構細小復雜,一直是神經解剖、影像醫學和顱底外科研究中的難點,但在CT、MRI等二維圖像上難以反映各結構間的空間關系,根據二維影像來想象各結構的空間關系,往往難以形成準確的印象。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及三維重建技術的開發和利用,直觀、立體的展示內耳道的精細解剖結構及空間位置關系成為可能。但有關報道不多,且不夠全面和詳細[1-3]。為此,本實驗對內耳道及穿行結構的解剖及影像學資料進行了觀測,旨

    四川解剖學雜志 2015年2期2015-12-16

  • 磁共振內耳水成像的臨床應用價值
    洋 陳國棟磁共振內耳水成像的臨床應用價值張文武 李維 傅偉琪 周旭洋 陳國棟目的 探討磁共振(MRI)內耳水成像在內耳病變患者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對45例懷疑內耳病變患者, 行磁共振內耳水成像掃描, 并進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積重建(VR)后處理。結果 45例患者均能清晰顯示內耳結構, 其中內耳畸形8例, 結構正常37例。結論 內耳水成像能清晰、立體的顯示內耳膜迷路及內聽道精細解剖結構, 并顯示其發育狀況及通暢程度, 能夠為內耳

    中國實用醫藥 2015年2期2015-02-01

  • 內耳局部給藥臨床與實驗研究進展
    劉 婭,孫建軍內耳局部給藥臨床與實驗研究進展劉 婭,孫建軍藥物治療一直是內耳病的首選方法,由于內耳與全身血液循環之間存在血-迷路屏障,藥物進入內耳的劑量極為有限。內耳局部給藥可以減小用藥劑量與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在內耳的作用效力也會提高。關于內耳局部給藥的臨床應用有鼓膜穿刺/經咽鼓管給藥、經圓窗膜緩釋/控釋給藥、內耳開窗給藥,實驗研究包括緩釋藥物制劑和控釋給藥裝置的研究。作者對內耳局部給藥的臨床與實驗研究進行綜述,為更加微創、有效治療疾病提供依據。內耳;圓

    轉化醫學雜志 2015年4期2015-01-22

  • 東亞古人類化石中發現“尼人內耳迷路模式”
    具有獨特的“尼人內耳迷路模式”。但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東亞古人類中的許家窯人的內耳迷路形態與尼人相似。這挑戰了以往尼人內耳迷路模式專屬尼人的看法,促使學者重新思考應用孤立特征(包括形態上和分子遺傳上)追溯人類遷徙及判斷人群親緣關系的可靠性。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7月7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據文章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吳秀杰研究員介紹,內耳迷路是埋藏在人的顳骨巖部內面的結構,無左右和男女性別差異,是遺傳變異形態反映的最好證據。尼人的內耳迷路表

    科技創新導報 2014年20期2014-11-10

  • 容積再現技術診斷內耳畸形2例
    至工作站,對兩側內耳行VRT重建。VRT重建發現例1雙側內耳畸形,右側耳蝸未見發育,前庭顯示為一空腔影,水平半規管與該腔融合,未見顯示,后半規管呈扁寬的半環狀,上半規管僅可見短棒狀突起(圖1、2),左側耳蝸底周寬大,中周與頂周融合,僅顯示一周半,前庭寬大,水平半規管短小,上半規管與后半規管未見異常(圖3)。例2左側內耳畸形,也未見耳蝸顯示,僅顯示寬大的前庭,呈囊狀,上半規管部分顯示,呈基底部較寬大的柱狀,未見后半規管(圖4)。右側內耳耳蝸、前庭及半規管均顯

    河北醫藥 2014年24期2014-04-02

  • 內耳的多層螺旋CT及影像后處理分析
    耳聾(SNHL)內耳是十分常見且診斷復雜的疾病,在臨床治療中,準確的對內耳部位進行診斷是重要環節。以往的治療通常用X線片對神經性耳聾(SNHL)內耳部位作輔助診斷,但是其不能夠對神經性耳聾情況做出全面診斷,而多層螺旋CT有強大的三維后處理功能,能夠對內耳損壞等情況做出清楚的顯示[1]?;仡櫺苑治?2例神經性耳聾(SNHL)內耳患者的影像學資料,多層螺旋CT掃描的影像學資料及三維重建的影像學資料,并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

    當代醫學 2013年34期2013-08-15

  • 維甲酸在內耳發育中的作用及其機制
    ,治療困難。隨著內耳發育機制研究的深入和干細胞組織工程技術的逐漸成熟,科學家們發現許多因子,如EGF、FGF、TGF-α、甲狀腺素等在內耳毛細胞、支持細胞的分化、成熟、再生中起作用,試圖通過加入這些活性因子促進毛細胞再生,或誘導干細胞分化為毛細胞來治療感音神經性耳聾。維甲酸(RA)作為維生素A的活性衍生物,在許多器官的發育中必不可少。同樣,RA在胚胎期內耳發育和出生后內耳功能維持中起關鍵作用。本文就維甲酸合成酶、維甲酸分解酶,維甲酸受體在內耳中的特異性表達

    醫學研究雜志 2012年12期2012-12-08

  • MRH在內耳成像及病變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賈文霄臨床上由內耳原因導致感音神經性耳聾(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NHL)很常見[1]。一些常見的臨床診斷方法只能夠判斷傳導性或者神經性耳聾,不能準確顯示病變的具體位置或描述出病變的具體形態;在顯示內耳結構方面,X線、CT等只能顯示骨迷路等骨性結構,對含有淋巴液的膜迷路顯示不佳[2,3],磁共振技術(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應用,使內耳結構顯像趨于成熟[4]。本研究利用MR水成像技

    磁共振成像 2012年1期2012-09-25

  • MRI在先天性內耳畸形兒童人工耳蝸植入術前的評估價值
    舫,燕 飛先天性內耳畸形是兒童感音神經性耳聾的主要病因,其群體發生率約為1/2000~1/6000[1]。迄今為止,人工耳蝸植入術是治療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最為有效的方法,而內耳畸形一直是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相對禁忌證[2]。隨著手術方法的改進和人工耳蝸裝置的發展,國內外均有報道先天性內耳畸形的患者人工耳蝸植入術后亦可以取得較好的康復效果,但是手術方法和植入電極的類型因不同的內耳畸形類型而異[3],并且不同內耳畸形在人工耳蝸植入術中并發癥的出現及術后康復效果亦

    磁共振成像 2012年6期2012-09-25

  • HRCT在診斷內耳先天性畸形中的價值
    吉HRCT在診斷內耳先天性畸形中的價值劉 鐵 夏 爽 魏世棟 祁 吉內耳 先天畸形 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 高分辨率CT先天性耳畸形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出生缺陷,是導致先天性耳聾的一個主要原因,新生兒中先天性耳聾的發病率約0.01%~0.03%。大多數的內耳畸形為耳蝸及膜迷路發育不良,傳統X線及CT檢查難以發現。高分辨率CT(HRCT)能夠清晰顯示內耳結構中的耳蝸、半規管、前庭導水管等骨質結構的異常改變,為臨床進一步診治先天性內耳畸形提供豐富的影像學信息[1

    天津醫藥 2012年8期2012-08-15

  • 旋覆代赭石湯治療內耳眩暈癥12例
    旋覆代赭石湯治療內耳眩暈癥12例趙繼文1杜世全2侯朝福3(1甘肅省康縣城關衛生院,康縣746500;2甘肅省康縣岸門口鎮中心衛生院,康縣746500;3甘肅省康縣第一人民醫院,康縣746500)目的研究旋覆代赭石湯治療內耳眩暈癥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內耳眩暈癥門診患者12例,均采用旋覆代赭石湯加減治療,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結果12例患者臨床全部治愈。結論旋覆代赭石湯治療內耳眩暈癥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旋覆代赭石湯;內耳眩暈癥;經方內耳眩暈癥(美尼爾氏綜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2年8期2012-01-28

  • HRCT在感音神經性耳聾伴內耳畸形中的應用研究
    聾包括多種病因,內耳畸形是其中之一,一般對于感音神經性耳聾的常規影像學主要是評價發生于耳蝸至聽皮質區的病變。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r tomography,HRCT)通過薄層掃描,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可以清晰顯示蝸軸、骨螺旋板及鼓階與前庭階的分隔及蝸神經管等細微結構以及與周圍結構毗鄰的關系,是評價感音神經性聾觀察耳蝸結構的首選檢查方法[1]。1 材料與方法1.1 材料收集83例臨床及聽力學檢查確診為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的

    中國醫藥指南 2011年22期2011-08-03

  • 倍他司汀聯合甘露醇治療內耳眩暈癥療效觀察
    王明婷內耳眩暈癥亦稱梅尼埃病,是由于內耳的膜迷路積水所致的特發性內耳疾病,耳鼻喉科門診較為常見。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旋轉性眩暈,波動性感音神經性耳聾,伴有耳鳴、耳悶感,間歇期無眩暈,可持續耳鳴。目前尚無特殊的治療方法。我校醫務室采用倍他司汀聯合甘露醇治療內耳眩暈癥76例,收到良好效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2000年10月至2008年9月,76例均為門診患者,男11例,女65例;年齡17~64歲,其中30歲以下10例,30~40歲54例,

    河北醫藥 2011年17期2011-04-08

  • 先天性內耳畸形的影像學診斷及進展
    5001)先天性內耳畸形是指內耳胚胎期不同階段發育障礙導致的內耳結構異常的一組疾病,是兒童感音神經性聾的主要病因,其群體發病率約為 1/2 000~1/6 000[1]。內耳分為骨迷路和膜迷路,迷路由前向后分為耳蝸、前庭和半規管。先天性內耳畸形可發生在骨迷路和膜迷路的任何部分,其中約20%為骨迷路畸形,約80%為膜迷路畸形[2]。由于內耳位置深在,結構細小,過去一直是影像學檢查的盲區,隨著能清晰顯示內耳細微結構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1年5期2011-03-16

  • 突發性耳聾應及早治療
    眩暈。一般認為,內耳血運障礙與突發性耳聾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內耳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基底動脈的分支——迷路動脈,又叫內聽動脈。當病人有頸椎病變、心血管病變,以及因過冷、疲勞、情緒激動,過敏、內分泌失調等原因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時,均可引起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內聽動脈痙攣,使內耳缺血缺氧。內耳局部缺血缺氧時,內耳的毛細胞很容易因缺氧而產生暫時性或永久性的損害,致使聽力下降。高壓氧能迅速增加血中物理溶解氧量,提高血氧分壓和血氧彌散率。氣體的分壓差越。大,彌散速度也越

    祝您健康 1987年1期1987-12-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