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烙畫

  • 指尖傳承的民間非遺
    烙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烙畫的工具、材料、技法和內容等方面不斷發展演變,其創作過程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形成了“以鐵為筆,以火為墨”的藝術特征。烙畫的起源與發展烙畫最早源于西漢時期,盛于東漢,后來由于連年災荒戰亂一度失傳,直到清朝才被一位趙姓的民間藝人重新發現、整理并繼承,此后又逐漸興起。葫蘆本身造型優美,又有中國人賦予的吉祥美好的寓意,它與烙畫的結合從明朝起就有了史料記載。葫蘆彩烙畫是用特殊的色彩顏料通過低溫烘烤讓之附著在葫蘆表面,

    科學之友 2023年10期2023-12-15

  • 以火為墨 暈染丹青 ——津派葫蘆彩烙畫工藝流程簡述
    葫蘆彩烙畫對手藝人有著極高的要求,制作一件作品需要經過很多步驟,主要包括選材、構思、烙畫、上色等幾大流程。選材挑選至少存放兩年,水分完全干透且皮質密度大的葫蘆,這樣的葫蘆承受溫度高,更適合烙畫。構思不同于平面創作,葫蘆是立體三維的,所以構思的圖案必須與葫蘆的形狀相匹配,圖案要隨葫蘆的形狀而改變。構思時,需結合創作者的美術功底,設計出百變的葫蘆烙畫圖案。烙畫先用烙筆在葫蘆上進行勾線,線條講究一筆成型。烙畫時要用到潤色、燙刻、細描、烘暈、渲染等技法,烙畫的過程

    科學之友 2023年10期2023-10-13

  • 津派彩烙畫:火針下的絕美“刺繡”
    李月作品《福娃》烙畫,亦稱燙畫、燙花、烙花、火筆畫、“火針刺繡”,它是以烙鐵為筆,通過對溫度的控制,在竹、木、葫蘆、宣紙、絲絹等材質上烘燙作畫的一項珍貴民間技藝。烙畫起源于漢代,后失傳,清代遂又興起,其歷史悠久,表現形式多樣,藝術風格獨特。葫蘆烙畫是以葫蘆為載體,以烙刻為手段,輔以彩繪、鏤空、浮雕等工藝,運用國畫中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葫蘆烙畫集拙樸自然與高雅精美于一體,體現出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天津是烙畫藝術發展的重要

    科學之友 2023年10期2023-10-13

  • 李月:匠心堅守的烙畫人生
    挑選出的部分葫蘆烙畫作品,待接受完記者的采訪,她還要帶著這些作品趕去參加一場非遺活動。采購挑選材料、制作葫蘆烙畫、宣傳葫蘆文化……這樣的奔波忙碌是李月生活的常態。從事烙畫藝術三十余年,李月對于烙畫的熱愛始終如一,未曾消磨分毫。青年時期的李月和孫克綱老師兩塊錢起家的從藝之路得益于家庭文化氛圍熏陶,李月從小就喜歡民間藝術,涉足過多個藝術門類。年少時跟隨外祖母學習過山西剪紙和刺繡,跟隨美術老師學習過國畫,還在天津美院研習深造過兩年,這些都為她日后的從藝之路打下了

    科學之友 2023年10期2023-10-13

  • 新時代語境下烙畫藝術的回顧與前瞻
    摘要:烙畫是以烙鐵為筆,以高溫代墨在各類材料上作畫的一種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藝術。21世紀后,它成為我國國家級非遺傳承項目。步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加大了非遺保護工作力度,烙畫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以2018—2023年間國內發表的相關文獻為依據,梳理回顧烙畫藝術的研究現狀并總結熱點趨勢,從而探尋未來可深入研究的方向,從而更好地應對新時代烙畫發展變化。關鍵詞:烙畫;民間美術;新時代烙畫,又稱“烙花”“燙畫”“火筆畫”“火針刺繡”等,是一種用金屬體作筆,在高溫下

    收藏與投資 2023年5期2023-06-03

  • “宋氏烙畫技法”怎樣烙畫用色
    宋兆峰 馬健華烙畫,也稱火筆畫,是指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據文獻記載,烙畫始于西漢,盛于東漢。受時代和社會變遷影響,加上古代烙畫大多使用木炭、香制品或者燒紅的鐵杵來進行創作,因而作品的炭化程度比較高,不易保存。烙畫技藝在歷史長河中曾一度失傳,直到清末光緒年間才被河南南陽民間藝人趙星重新發現和整理,后輾轉傳到北方的京津冀等地區,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不同的派系,并在新中國成立后實現了繁榮發展。2021年,南陽烙畫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

    東方收藏 2023年1期2023-05-30

  • 烙畫映照時代
    記載,于是就有了烙畫作品《城市的誘惑》?!冻鞘械恼T惑》是用一個大多數人都還陌生、古老的畫種——烙畫來表現當代社會生活,采用半抽象的藝術表達構圖,讓烙畫具有“一步跨千年”的超越感。張明志1951年生,重慶渝中區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高級工藝美術師,重慶工藝美術大師,重慶烙畫傳承人。1993年辭職,專門從事重慶本土民間民俗文化的研究及創作活動,并以中國民間傳統手工操作表達創作意圖。如:烙鐵畫、剪紙、民俗漫畫。烙畫代表作品:《根》《故

    現代藝術 2022年7期2022-07-07

  • 情系烙藝木火間
    影響八歲就認識了烙畫,并產生濃厚的興趣,1993年大專畢業后的他,開始在宿遷南關教學儀器廠從事圖案設計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退休老教師找到他要兩塊小椴木板,起初并不了解要去干嘛用,后來那位教師多次來要畫板,這便引起了顏士昌的注意,通過詢問才知道原來要畫板是用來燙畫用的(烙畫以前叫燙畫),出于好奇顏士昌便隨老教師回家一探究竟,剛進家門就發現之前拿回的畫板上都已畫滿了圖案,有山水、有花鳥,那褐色畫面上濃淡相宜、疏密有度,或行云流水或秀美有佳,本來就對書畫很

    華人時刊 2022年8期2022-05-30

  •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地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延伸
    文化遺產——南陽烙畫,進而探究出獨具文化特色且深受大眾喜愛的旅游紀念產品設計策略,令非遺文化更加具有創新性、時代性,更有利于助力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紀念品;烙畫;一、南陽烙畫的美學價值作為“南陽三寶”之一的烙畫,起源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陽。它是我國的傳統民俗藝術,以一支高溫鐵釬代替畫筆,利用碳化的原理在木板、絲絹、宣紙等物品上烙制出豐富的畫面,不僅保留了傳統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風格。南陽烙畫的創作十分講究布局

    文學天地 2022年2期2022-03-27

  • 烙畫皮革工藝裝飾藝術研究及應用
    30600)引言烙畫皮革工藝極具特色,富有藝術魅力。烙畫皮革講究意在筆先、落筆成形,因而烙畫皮革作品給人一種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深受國內外藝術收藏家的喜愛。1 烙畫的概念以及它的歷史淵源烙畫又稱火筆畫或燙畫,以火針刺繡,是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遺產[1]。烙畫由過去的針燙,發展為現在的電烙畫,電烙畫就是通電以后就可以操作,并且電烙畫烙畫筆頭樣式各樣,用于烙畫所需的各種形態的繪制。電烙畫在各種材質上烙出的痕跡像中國畫又像版畫。烙畫顏色深淺的調節主要靠

    西部皮革 2022年2期2022-03-14

  • 南陽烙畫工藝特色與發展現狀探究
    市科學院民間傳說烙畫始于秦漢,興于東漢,盛于明清。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漢墓出土的漆匝等器物上發現烙印戳記,為傳說漢代曾出現烙畫工藝品提供了證據①艾秀琪:《中國烙畫技法》,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吨袊囆g家征略》與《新修南陽縣志》兩本著作也記錄了在唐代與清代烙畫的發展狀態。南陽烙畫在清光緒三年(1877年)由南陽民間藝人趙星三發掘整理,后經繼承發揚至今,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梢?,隨著火與鐵的出現,烙畫藝術的產生醞釀了上

    天工 2022年33期2022-02-28

  • 葫蘆烙畫技藝的運用與研究
    祁娜摘要: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 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既能保持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葫蘆自古有“福祿”的寓意,葫蘆烙畫具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備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葫蘆烙畫手藝不同,唯美度相差甚運,這就是需我們在實際運用中不斷地去學習和研究。關鍵詞: 烙畫;暈染 ;烙跡現在越來越多的烙畫愛好者喜歡在葫蘆上面烙畫。以下是我對葫蘆烙技藝的運用與研究:一、“烙跡”分五色真正的葫蘆烙畫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8期2021-09-22

  • 徐州烙畫文創產品的設計與應用分析
    中華文化的繁榮。烙畫,古稱“火針刺繡”,始見于西漢末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根植于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烙畫這一傳統的手工藝正變得邊緣化,做好相關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勢在必行。繼承發展烙畫要注重傳承民族文化情懷,關注本土生活方式,將傳統民間烙畫藝術應用于文創產品的開發與設計,賦予烙畫作品精神內涵和時代氣息,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傳統文化,實現其社會和經濟價值,促使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文章對徐州烙畫民間工藝

    黃河黃土黃種人 2021年5期2021-06-29

  • 讀郭增輝烙畫《揚雄先生像》
    張莉摘 要:烙畫是中國古代一種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最大的特點是“烙”。西漢末至東漢初蜀郡郫縣人揚雄是那個時期學術界的著名領軍人物。在“清殿藏本”中,有揚雄的圖像,雖然畫得很不錯,但立體感有所欠缺。郭增輝先生是烙畫藝術領域權威專家,他的作品題材,人物畫是其強項。他的烙畫揚雄圖像得到社會一致的認可與好評。關鍵詞:烙畫;揚雄畫像;郭增輝最近偶然見到郭增輝先生的烙畫揚雄像,欣賞之余,忍不住想說說烙畫,說說郫都區的揚雄,說說郭老師的這幅揚雄畫像。一、烙畫的風格和緣起

    文史雜志 2020年6期2020-11-06

  • 淺談烙畫的歷史起源與發展創新
    [摘 要]烙畫藝術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術形式之一,在物資匱乏的古代,因其便捷低廉的材料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隨著造紙術的發明,烙畫藝術開始盛行,但是伴隨著近代工藝技術的進步,烙畫藝術這一傳統的手工技藝也開始逐漸被邊緣化。作為烙畫藝術的從業者,要從烙畫藝術的歷史起源進行追溯,重新挖掘它的藝術價值,從而更好地去進行發展創新。[關鍵詞]烙畫;民間藝術;技法[中圖分類號] J229? ? ? ? ? ? [文章標志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5-75

    天工 2020年2期2020-09-24

  • 南陽烙畫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中的傳播與發展*
    475001)烙畫是用溫度在攝氏三百至八百的鐵桿代筆,利用碳化原理,在竹木、絲娟、宣紙等材料上作畫,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陽烙畫起源于河南省南陽市,是一種民間的工藝美術形式,也是地方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抖音平臺傳播南陽烙畫利用抖音平臺進行傳播南陽烙畫,具有創意性,也具有趣味性。抖音以易模仿、低門檻、草根原創短視頻的傳播形式提升了即時互動的深度,是當下最受歡迎的信息傳播和社交平臺之一。目前抖音平臺上有南陽烙畫相關視頻在傳播,也有南陽烙畫手藝人在抖音平臺上運

    大眾文藝 2020年22期2020-07-14

  • 陳東敏老師烙畫作品選登
    烙畫師陳東敏老師簡介生於1958年,2003年到東莞,2015年開始烙畫燙金畫等工藝品設計製作至今。2017年5月9日第一次以作品《白尾鹿》參加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榮獲銀獎;2018年5月9日以作品《窗系列之遠方》參加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榮獲金獎?,F為《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深圳市烙畫藝術》協會會員。

    今日華人 2020年4期2020-04-16

  • 宣紙烙畫非遺技能人才培養及產品研發探索
    非遺創新項目宣紙烙畫為例,探索宣紙烙畫在技能人才培養、產品研發、技法創新、市場走向等方面的實踐過程。產品研發與人才培養是相輔相成的,是烙畫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持續綿綿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傳承非遺文化,更有助于實現烙畫這一寶貴的非遺項目的延續。[關? ? 鍵? ?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宣紙烙畫;實踐[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0年37期2020-03-17

  • 烙畫技藝及發展前景探析
    文 王 磊烙畫又被稱為燙畫和火筆畫,屬于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形式。事實上,傳統烙畫工藝與民族文化及歷史具有深厚的淵源,特殊的材質肌理及獨特的色彩關系等,都體現出這種技藝的美感。烙畫表現形式與繪畫一樣,都能依據作者所需畫出不同種類的物體,比如花、魚及鳥等;因烙畫屬于高溫條件繪制的作品,能夠長期保存且受環境影響較小,這種作品持續時間長、無污染,常常用作室內裝飾。隨著時代不斷推移,各種繪畫藝術都在快速發展,新的繪畫形式不斷出現,必定為烙畫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因此,探討

    天工 2020年6期2020-01-09

  • “以鐵為筆”繪制民俗烙畫
    位于武漢曇華林的烙畫工作室里,可以看到,他正一手握著電烙鐵筆,一手緩慢地轉動葫蘆,不出10分鐘,一只栩栩如生的褐色小蝦便呈現在這只3厘米高的葫蘆上了。烙畫源于漢代,又被稱為“火針刺繡”。繪制烙畫多以木板、樹皮、葫蘆等為作畫材料,以烙鐵燙烙使其炭化,形成天然的棕褐色“顏料”。它是古代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如今已成為中國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摘自“中國新聞網”2019年2月11日)

    作文周刊·中考讀寫版 2019年14期2019-09-10

  • 火筆生花
    烙畫古稱“火針刺繡”,近名“火筆畫”“燙畫”等,是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是中國古代一種極其珍貴的畫種。作品題材廣泛,有花鳥、風景、仕女、多體書法等,講究畫面布局和色彩的層次感。江蘇省張家港市鳳凰鎮古稱河陽,誕生了“河陽烙畫”。2017年9月,張家港市港口學校成立“河陽烙畫”社,邀請河陽烙畫的傳承人陳友忠先生帶領同學們感受烙畫的魅力,體會制作烙畫的樂趣。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河陽烙畫”社,看看同學們都有哪些收獲!在古代,鐵針是烙畫的工具,先在油燈

    初中生世界·八年級 2019年8期2019-08-29

  • 讓火焰點亮人生
    出其右者,這便是烙畫。在河北的烙畫界中,有一位不同凡響的人,他便是盧紅濤先生?!断M繁R紅濤/作說他特別,這里或許有些宿命論的成分。正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睂⒁删痛笫轮?,上天必定會先賜予他一份苦難,待到他克服了苦難,大事自然也就成了。在大學就讀時的盧紅濤,耳疾突然加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失去了聽力,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不可謂不是一場劫難。在盧紅濤的記憶里,失聰使他的人生完全改變,

    天工 2019年7期2019-08-15

  • 鳳兮,涅槃在木與火之間
    悅耳耐聽。聽說是烙畫家,試探著接觸。其自報師門說桂子是她的恩師,我便謊稱是桂子的老師,她也不辨真假,于是喊起“師爺”來。我立馬聯系桂子,告知冒稱之事,并要他牽線搭橋,想認識鳳,認識鳳的烙畫。然好事總是多磨,相見的過程有點曲折:不是鳳沒空,就是桂子有事。三番五次之后,我直接與鳳電話,約定見面時間。周一,鳳休假。約好安男,美協肖主席和《魅力安仁》的記者一同前往。見面地點:在水一方,“美人魚”雕塑下。見面時很平淡,沒有握手,只同時說了“您是……”便心照不宣地認定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07-23

  • 烙畫藝術,鐵與火的花
    如生圖景的藝術叫烙畫,古稱“火針刺繡”,是傳統美術中獨特的藝術形式。烙畫雖有悠久的歷史,但何時何地產生烙畫,僅有民間傳說:最早起源于山火,山林失火后,人們進山伐木,剝開樹干上的纏藤,驚現出美麗的花紋,受之啟發。這種說法雖有道理,卻不見史料記載。在1975年出土于漢墓的器物上,可發現清晰地烙印戳記,這足以證明,在漢代烙畫藝術早已流傳于民間,但正式步入歷史舞臺,可確切地追溯到西漢末年。在漢朝,南陽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畫工匠,無論尺子、筷子,還是手杖、扇墜,都是

    當代工人 2019年11期2019-07-10

  • “以鐵為筆”繪制民俗烙畫
    位于武漢曇華林的烙畫工作室里,可以看到,他正一手握著電烙鐵筆,一手緩慢地轉動葫蘆,不出10分鐘,一只栩栩如生的褐色小蝦便呈現在這只3厘米高的葫蘆上了。烙畫源于漢代,又被稱為“火針刺繡”。繪制烙畫多以木板、樹皮、葫蘆等為作畫材料,以烙鐵燙烙使其炭化,形成天然的棕褐色“顏料”。它是古代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如今已成為中國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摘自“中國新聞網”2019年2月11日)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14期2019-06-24

  • 烙畫的流變與創新
    、竹簡與縑帛,而烙畫的載體則僅限于竹木。烙畫源于對簡書的模仿。既然字可以在竹簡上寫,那么畫當然也可以在竹木上烙。南陽烙畫、遼寧烙畫和兩廣烙畫并稱烙畫三大流派。南陽烙畫的最初載體主要是冬青木筷子,而筷子是家庭常用之物,極利于流行;廣西廣東多竹,而竹耐磨,擱置既久,烙畫更顯古樸,故兩廣烙畫主要借重于竹器;遼寧烙畫主要借助于椴木,椴木質地細白,適宜烙畫。在蔡倫發明造紙之前,文契與繪畫的流傳與收藏多借以縑帛與竹木。即使有了造紙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般百姓也用不起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19年5期2019-06-17

  • 烙畫藝術在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傳承與創新
    團的基礎上成立了烙畫社團。使烙畫藝術在我校少年宮正式生根發芽,并為烙畫藝術的傳承和創新奠定了基礎。一、成立烙畫社團的背景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是中國古代一種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屬于民間工藝,用火燒熱烙鐵(現在用電烙鐵)在物體(如:木板、樹皮、葫蘆等)上熨出烙痕作畫。烙畫既能保持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烙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面臨著傳承與保護的問題。學校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上、下) 2019年6期2019-04-29

  • 烙畫的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探究
    孫開勤(江蘇雨卓烙畫藝術工作室,江蘇 徐州 221000)烙畫是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具有清晰的歷史文化脈絡傳承,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豐富了工業的內容與形式,使其文化底蘊加深,并展現出了獨屬于自身的特點。目前這一工藝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區域,然而,因為對傳統手工文化保護機制的欠缺,這一工藝正面臨著較差的處境,為了振興傳統工業就應該對其傳承、發展進行探討,使其在時代的發展下發揚光大。一、烙畫藝術概述烙畫主要是借助于發熱工具在各類材料上進行繪畫的過程,不同的材料也就會使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7期2019-04-08

  • 張守福:潛心弘揚千年烙畫
    心于非遺項目——烙畫,而變得不普通。2001年來深圳創業至今,張守福一直從事潤滑油銷售工作,憑借自己的勤勞努力,在2012年創立深圳市嘉實寶潤滑油有限公司,專業銷售潤滑油和汽車養護產品。事業有成后,張守福一邊關注社會公益活動,一邊致力于建立、發展深圳市烙畫藝術協會。如今,已年過不惑的他,不僅因善心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同,更因為繼承、傳揚傳統的烙畫手藝而豐富了自己的人生。緣分烙畫,起源于西漢,興盛于東漢,古稱火針刺繡,又稱燙畫、火筆畫,漢族傳統藝術珍品,距今

    民生周刊 2019年3期2019-04-02

  • 『鐵筆』燙出美麗圖畫
    畫,這種畫被稱為烙畫,又稱燙畫,是中國傳統藝術珍品。鐵作筆,火作墨,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隨著時代的發展,烙畫的工具也在“更新換代”,從炭火烤燒鐵具到電烙鐵,作畫的方式變得更為省時省力,但工藝的難度與水平并沒有降低,反而更考驗藝人的能力與耐力。據史料記載,烙畫源于西漢、盛于東漢,后由于連年災荒戰亂,曾一度失傳,直到清代光緒年間,才被河南南陽的一名叫趙星的民間藝人重新發現整理。烙畫以前多在木質材料上烙繪,畫面上自然產生不

    農家書屋 2019年1期2019-02-19

  • 烙畫的流變與創新
    、竹簡與縑帛,而烙畫的載體則僅限于竹木。烙畫源于對簡書的模仿。既然字可以在竹簡上寫,那么畫當然也可以在竹木上烙。南陽烙畫、遼寧烙畫和兩廣烙畫并稱烙畫三大流派。南陽烙畫的最初載體主要是冬青木筷子,而筷子是家庭常用之物,極利于流行;廣西廣東多竹,而竹耐磨,擱置既久,烙畫更顯古樸,故兩廣烙畫主要借重于竹器;遼寧烙畫主要借助于椴木,椴木質地細白,適宜烙畫。在蔡倫發明造紙之前,文契與繪畫的流傳與收藏多借以縑帛與竹木。即使有了造紙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般百姓也用不起

    農村.農業.農民 2019年10期2019-01-09

  • 烙畫藝術 ——客家風情
    611130)烙畫,又稱為“燙畫”,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通過運用火燒熱烙鐵控制溫度和力度在木板、竹制品、絹布和宣紙等不同材料上產生深淺不一的烙痕進行作畫。烙畫創作需要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①烙畫的手法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顏色呈現出深深淺淺的褐色,烙刻紋理非常自然、清晰,給人以大方美觀的視覺印象。烙刻的線條有的流暢細膩,有的粗獷大方,明暗關系虛虛實實,既保留了中國的儒雅氣息,又具有趣味和立體感。由此可見,烙

    戲劇之家 2018年17期2018-11-14

  • 傳統烙畫技藝與現代傳承的探討
    150040)烙畫藝術是我國傳統的民俗藝術,經過長久的發展融匯了民間無窮的智慧和地域獨特的文化。烙畫也叫“烙花”、“燙畫”、“火筆畫”等,是利用碳化的原理,用溫度較高的金屬器具在宣紙、絲絹、竹木等材料上進行對焦痕進行勾畫烘燙。烙畫藝術特有的自然褐色散發出傳統民俗藝術的典雅,線條紋理清晰,以材質的基本顏色為主,在單色中尋求起伏與明暗的對比,利用渲染、勾勒等不同技巧尋求豐富的肌理美感?,F如今,烙畫以很多形式融入人們的生活中,從筷子、牙簽,到桌椅、床,這些精致

    家具與室內裝飾 2018年9期2018-11-07

  • “烙”筆生花之南陽人物烙畫的藝術特征探析
    筆生花之南陽人物烙畫的藝術特征探析朱巧靈(陜西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烙畫亦稱燙畫、火筆畫、火針刺繡,是為“南陽三大寶”之一,其靜謐于中華之藝術,也如天河群星般璀璨;其磅礴于民族之文化,也如山川群峰般巍峨。史料記載,南陽烙畫始于秦漢,興于東漢,盛于明清,流傳至今已為稀世珍寶。雖經歷災荒戰亂,世事變遷卻仍然幸存,后經有序傳承,使其蓬勃發展。南陽烙畫,以鐵桿代筆,似筆而勝筆;烙融暈染,將斷而未斷。古樸典雅的色彩,獨特繪制的奇觀,可以說“天

    今傳媒 2018年6期2018-07-20

  • 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產業。河北省成安烙畫集獨特的藝術觀賞性與經濟性為一體,具有多重價值。本文以成安烙畫為例,探討了文化創意產業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模式,希望能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提供一定的借鑒。成安縣所處河北省南部,屬于古時的燕趙大地,該地人杰地靈,成安烙畫在這廣袤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就如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熠熠生輝。然而,近些年來,成安烙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相關的烙畫藝人所剩無幾,使得成安烙畫面臨失傳的尷尬局面。因此,加強成安烙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8年5期2018-05-30

  • 非物質文化遺產紙烙畫活態傳承的實踐探索
    壓力,活態傳承紙烙畫刻不容緩。保護和發展紙烙畫這一山丹民間技藝,需要做到多管齊下,活態傳承,走進課堂,走向市場。其意義不僅有利于展示和弘揚西部文化,更在于促使紙烙畫這一甘肅寶貴非物質文化項目的延續由可能變成現實,由靜態演化為動態。[關 鍵 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紙烙畫;實踐[中圖分類號] J52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0-0157-01一、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紙烙畫的當代意義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8年10期2018-05-14

  • 烙畫工藝和技法的演變與發展
    (淄博羅光祿陶瓷烙畫藝術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 255100)一、關于烙畫工具及烙畫材料的演變歷程可以使溫度產生與傳導,并能夠在一些材料上面形成印記的工具種類眾多,如玻璃、烙鐵以及噴燈等等。有民間流傳認為最初的烙筆為先把鐵釬放于炭火上面加熱,之后使用被燒熱的鐵釬在材料上面熨燙從而形成痕跡的方式進行繪畫創作。有志書中記載道:在清代光緒三年的時候,南陽喜歡繪畫于擅長繪畫的人把專門用于吸食鴉片的煙扦放于燈上面進行加熱以后,隨手在一些材料上面將花鳥蟲魚繪畫出來,之后

    絲路藝術 2018年7期2018-04-01

  • 烙畫工藝在現代皮具上的運用
    產品本身的裝飾。烙畫工藝歷史悠久、畫面豐富可為皮具設計提供豐富的裝飾設計資源。因此,針對烙畫工藝在皮具上的應用展開研究,將烙畫工藝應用到現代皮具產品上,不斷的創新皮具產品是皮具設計師的責任。1 烙畫工藝概述烙畫起源于西漢盛行于東代,在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是中國珍貴的民間繪畫,被稱為“中華一絕”。經過兩千多年,烙畫的姿勢、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都有了飛速的發展。最初烙畫采用“臥燙”姿勢,制作過程需側臥利用油燈加熱鐵針烙燙繪制圖案,因姿勢和手活動的限制,這

    西部皮革 2018年1期2018-03-01

  • 烙畫藝術的發展
    李峰烙畫,歷史悠久,人類最為古老的畫種。畫者利用高溫烙筆或鐵、銅釬在竹木、宣紙、皮革、絲絹等烙畫介質表面烙繪而成的畫,又稱燙畫,火針刺繡等。烙畫材料天然、無需顏料,具有自然古樸、素麗典雅等特點。它表現力獨特,具象寫實、抽象寫意皆可。烙畫藝術被文化界及收藏界譽為“藝術的活化石”,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在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類憑著偉大的智慧創造了很多優秀的文化和藝術。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烙畫藝術歷經數萬年的風風雨雨,最終被傳承下來成為當今最為人們所親睞的藝術

    神州·上旬刊 2018年2期2018-02-27

  • 烙畫藝術應用于江南地區家居制品之研究
    Harbin)烙畫藝術應用于江南地區家居制品之研究招赫ZHAO He 李鵬LI Peng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150040(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150040 Harbin)烙畫作為源于民間的工藝美術形式與江南地區的特色家居文化相融,形成了具有強烈的地方文化色彩的特色家居制品。分析江南地區家居制品的烙畫題材,例說烙畫藝術在江南地區家居制品中的應用,探究烙畫藝術在江南地區家居制品中應用的優勢。烙畫藝術;江南地區;家居制品

    設計藝術研究 2017年1期2017-03-23

  • 大象無形 烙筆有痕
    曉,緣于她的葫蘆烙畫。有人開始冠以她“大師”的稱呼,她其實是山東省招遠市一名普通美術教師。葫蘆烙畫改變了她的生活,逐漸把她推到藝術前沿。在中國,葫蘆烙畫有著古老的傳說。它不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正影響著世界上很多愛好藝術的人通過葫蘆烙畫了解中國文化。葫蘆烙畫是用烙鐵在葫蘆上燙出烙痕作畫,與葫蘆融為一體能永久保存、收藏,藝術價值高。葫蘆烙畫藝術風格獨特,相傳起源于秦朝,但有跡可循的是在漢朝,發祥于河南南陽,后失傳,清朝復興。傳說劉秀在河南南陽被王莽追殺

    名人傳記·財富人物 2016年12期2017-01-19

  • 南陽與恩施烙畫創作題材的比較探究
    00)南陽與恩施烙畫創作題材的比較探究趙梓含 (湖北民族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445000)烙畫是我國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其創作題材豐富多樣;但因地理環境和風俗人文的影響,又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地域性特色。本文以南陽和恩施烙畫為研究對象,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南陽與恩施兩地烙畫的創作題材展開比較分析;通過研究可以看出南陽烙畫以表現祖國名山大川、漢族歷史傳說、人文典故為創作素材,且作品風格呈現出強烈的裝飾趣味;恩施烙畫以本地自然風貌、土家族苗族風俗歷史故事為基

    大眾文藝 2016年15期2016-12-05

  • 略談南陽烙畫
    000)略談南陽烙畫張彩華(南陽理工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烙畫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漢族工藝美術品,起源于河南南陽,享譽國內。本文從南陽烙畫的起源、傳承入手分析,對南陽烙畫技藝的發展進行了闡述。南陽烙畫;起源;傳承;技藝烙畫,也叫烙花,或者燙畫、燙花、火畫等等?!袄印?、“燙”、“熨”字面都含“火”字,字義也相近。如:熨燙、熨烙或烙燙等,顧名思義就是用燒熱的鐵扦,在木、紙、絹上面烙繪出各種圖畫。由于烙筆的高溫使木、紙、絹發糊變色,顯出線條和輪郭及濃淡。它

    人間 2016年21期2016-08-01

  • 阜陽民間烙畫藝術初探 ——以岳武為代表
    030)阜陽民間烙畫藝術初探 ——以岳武為代表邢宇航 趙晶晶 (安徽財經大學文藝學院 233030)近年來,阜陽烙畫在以岳武為代表的民間藝人手中得以傳承和保護,并于2016年入選阜陽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以岳武烙畫藝術為研究對象,從其藝術風格、制作工藝、傳承人等方面入手,通過田野調查的方法對阜陽烙畫的發展做進一步探索。旨在使這一傳統民間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阜陽;岳武;烙畫一、阜陽烙畫的發展淵源環境影響著人們的各種文化活動和審美方式。阜陽地區位于

    大眾文藝 2016年19期2016-07-12

  • 烙畫的特征及表現方法
    術品有限責任公司烙畫的特征及表現方法鄭紅偉安徽省淮南市山河堂藝術品有限責任公司烙畫古稱“火針刺繡”,又稱燙畫,烙花,火筆畫,是我國較早的一門民間藝術,用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所以它的語言特征是獨特的,發展到今天,我們更要強化它的獨特藝術語言個性。烙畫;特征;藝術語言;創新烙畫是中國的一門古老藝術,相傳起源于春秋戰國。烙印。莊子《馬蹄》:“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烙)之。

    科學中國人 2016年27期2016-03-11

  • 火針刺繡,鐵筆生花
    ,這就是謝志安的烙畫——《采蜜圖》系列。烙畫古稱“火針刺繡”,近名“火筆畫”“燙畫”等,是中國古代一種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是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利用的是碳化原理,通過控溫技巧,不施任何顏料,以烙為主,在竹木、宣紙、絲絹等材料上勾畫烘燙作畫。烙畫以前僅限于在材質較硬且厚實的木質材料上烙繪,如木板、樹皮、葫蘆等,畫面上自然產生不平的肌理變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淺褐色乃至黑色,烙制較易掌控。而現代烙畫大膽采用宣紙、絲絹等較薄的材質,但不

    天工 2016年3期2016-02-09

  • 木火交織的精靈
    至愛安靜的獨處。烙畫傳承于傳統的國畫,又與其截然不同,因其使用工具和作畫方式的不同,讓這種作品層次感非常豐富,立體感非常強。有時候,一幅動物的烙畫作品,會讓人精確地看到動物身上毛皮的光澤變化,根根毛發的走勢,仿佛間是一只真實的動物被人為地置于畫框之中,一伸一曲之間,便要躍然而下。烙畫既有中國畫的傳統藝術元素,又有西洋畫的嚴謹寫實,是集兩者可用之處為其所用而發展出來的。烙畫在掌握火候、木板的細膩程度上,都有很大難度。尤其掌握火候是非常關鍵的。溫度高了,木板就

    天工 2016年2期2016-02-09

  • 宿遷烙畫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研究
    劉作琳〔摘要〕烙畫藝術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作為宿遷傳統文化產業發展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引起人們的重視與保護。通過與本地藝術家的溝通,結合市場調查,探討目前宿遷烙畫藝術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隨著時代的變化,烙畫藝術的發展需要拓寬繪畫題材、開發新的載體以滿足更廣闊的市場需求,通過與高校合作,擴大烙畫的傳播,這樣烙畫藝術才能與時俱進,滿足現代設計的需求?!碴P鍵詞〕宿遷傳統文化烙畫藝術傳承與創新烙畫始于西漢末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藝海 2015年11期2015-12-01

  • 走進烙畫的靈性世界
    石亞博烙畫《洛陽龍門盧舍那大佛》榮獲中國(開封)首屆工藝美術展銀獎一支通電預熱的烙筆在白色絲絹上輕輕游走,用火熱的溫度燙出一條條或深或淺的線條。隨著線條的延長、曲折,一只虎頭的輪廓逐漸顯現在輕薄的絲絹之上。傳統的烙畫起源于漢,后因戰亂災荒,一度失傳。直到清代光緒年間,才被河南南陽的一民間藝人重新發現整理,歷經幾代傳授,逐漸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為代表的幾大派系。傳統烙畫多以燒熱的烙鐵為筆,在絲絹、宣紙、皮、竹、木等材質上烙繪成畫。我所尊敬的一位朋友楊金婷繪制

    河南電力 2015年12期2015-05-16

  • 平中見美的南陽烙畫
    蟲魚等各種各樣的烙畫作品來。這便是被稱為“世界藝林一絕”的南陽烙畫。烙畫亦稱烙花、燙畫、火筆畫,是以溫度在攝氏三百至八百度的烙鐵代筆,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顏料,在竹木、宣紙、絲絹等材料上取其相應溫度進行勾、擦、點、烘,巧妙自然地把繪畫藝術的各種表現技法與烙畫藝術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所創作出的書畫作品為茶褐色,古樸典雅,精美絕倫。據史書記載,烙畫起源于西漢,興盛于東漢。后由于連年災荒戰亂,曾一度失傳。到了光緒三年,才被南陽的民間藝人趙星三重新

    時代報告 2015年1期2015-01-22

  • 李氏葫蘆烙畫發展初探
    縣高堡鄉李氏葫蘆烙畫傳承人,河南 濮陽457300)李氏葫蘆烙畫發展初探董鳳雪1李化龍2(1.濮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南 濮陽 457000,2.河南省清豐縣高堡鄉李氏葫蘆烙畫傳承人,河南 濮陽457300)隨著國家、地方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非遺知識的普及,社會對非遺的認識不斷的深入,相信李氏葫蘆烙畫工藝會傳承發展下去。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氏葫蘆畫濮陽市清豐縣高堡鄉李氏葫蘆烙畫工藝為家傳技藝,自第一代開始,至今已經有120余年的傳承歷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4年8期2014-11-28

  • 當代民間烙畫發展之路
    000)當代民間烙畫發展之路林 偉 (山東省實驗中學 山東濟南 250000)一、當今烙畫的現狀在這個多元化時代,各個美術畫種都在蓬勃發展,并不斷涌現出一些具有時代性、杰出的作品。烙畫就是眾多畫種中的一個。同許多民間畫種一樣,烙畫在民間以自然生存的狀態存在并且以與時代同步的步調前進著。走在民間,人們會發現烙畫有如許多的形式深入百姓的生活中。小到一根牙簽、筷子;大到桌椅、床柜,那些精心烙繪的花紋形象代表一種精致的烙畫文化,使人們的生活品味與歷史與傳統在此匯集

    大眾文藝 2014年6期2014-03-13

  • 木火丹青品烙畫
    烙畫,又稱火筆畫、燙畫,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即用發熱的工具在一定材料上烙出豐富的圖案。傳統烙畫工藝與本民族的文化和歷史有著深厚淵源,其豐富的藝術語言、特殊的材質肌理、獨特的色彩關系都能夠充分展示其裝飾美感。當下,在烙畫創作上有幾種現象:重視傳統描繪,忽略當代藝術語言,重視傳統技法上的追求和考究;重視外在形式設計而忽略藝術語言,把藝術語言簡單化;這些對烙畫的發展極為不利。烙畫藝術如何找到自身的位置,更好地發揮烙畫藝術語言的特點,需要抓住兩個要點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4年1期2014-03-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