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層

  • 基于最小數據集的黃淮海旱作區耕層土壤質量評價及障礙分析
    )0 引言良好的耕層能夠滿足作物生長發育所需的水、肥、氣、熱等多種因素,對保障糧食高產穩產具有重要的作用[1-3]。但由于農田長期機械化作業等高強度開發利用以及重用輕養的管理方式導致中國部分地區出現耕層變薄變硬、基礎地力下降、結構惡化等問題,影響了糧食高產穩產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4]。耕層土壤質量作為反映土壤肥力和生產能力的綜合性指標,是糧食作物能否取得高產的關鍵,然而它難以通過觀察某個特定指標進行判斷[5-7],因此對耕層土壤質量進行評價可以全面、準確地

    農業工程學報 2023年12期2023-09-13

  • 四川盆地近40年降雨量對耕層土壤pH時空變化的影響
    究意義】pH作為耕層土壤重要的化學質量評價指標,影響著作物養分吸收和有益微生物群落結構,同時也影響著耕層土壤中金屬元素存在狀態和電子轉移狀態,在整個耕層土壤生態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3]。耕層土壤pH一般與成土母質pH相近,氣候環境、土壤地質構造、人為利用方式等是影響pH的重要因素[4]。自然條件下,土壤pH產生一個量級的變化是很漫長的過程。但近年來,我國土壤pH整體上呈現南酸北堿的格局,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土壤酸化現象日益顯現[5-6]。四川省位于我國西

    西南農業學報 2023年5期2023-07-05

  • 不同濃度沼液處理對土壤及玉米苗期生長發育的影響
    多在0~20cm耕層中。這也證明了郭忠全等[3]發現的沼液在土壤中遷移效應是正確的,即隨著沼液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氮磷鉀以及鹽分等物質向更深層土壤中轉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鹽漬化,土壤中所含鹽分過多會導致植物水分丟失,造成死亡。玉米(Zea mays L.)作為國家主要農作物品種,其種子萌發以及幼苗生長易受到非生物脅迫,由于鹽堿地面積的增加,探討鹽脅迫對玉米的影響也成為業界專家的研究重點[4]。鹽分最主要影響的是種子萌發以及幼苗生長,胡艷梅等[5]研

    農業與技術 2023年10期2023-05-30

  • 麥秸覆蓋還田對大豆耕層物理性狀及產量形成的影響
    秸覆蓋還田對大豆耕層物理性狀及產量形成的影響吳宗聲1,**徐彩龍1,**李瑞東1徐一帆1,2孫 石1韓天富1宋雯雯1,*吳存祥1,*1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研發中心, 北京 100081;2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6黃淮海是我國優質高蛋白大豆主產區, 但前茬小麥秸稈嚴重制約著該地區的大豆生產。本試驗通過研究秸稈免耕覆蓋還田下大豆耕層溫度、含水量、容重、團粒結構等耕層物理性狀以及大豆產量構成因素, 試圖解析免耕配合秸

    作物學報 2023年4期2023-02-25

  • 冬小麥生長期土壤耕層溫濕度和地表、冠層溫度變化特征及其相互關系
    冠層、地表和土壤耕層溫度及其土壤耕層濕度,研究作物整個生長期土壤溫濕度與冠層溫度和地表溫度的關系及其變化規律,為冠層和地表溫度應用于麥田墑情監測以及為冬小麥生產和管理提供理論支持。1 材料與方法1.1 監測地點研究區設在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街頭鎮湖酋村(29°5′53″N,120°47′20″E)。試驗地區以低山、丘陵地貌為主。氣候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又因四周山體環繞,中間低平,而小區域氣候特征顯著,帶有一定的盆地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16.8 ℃,年降水

    浙江農業科學 2022年10期2022-10-10

  • 水田肥沃耕層構建模式與機具選型
    質含量迅速減少,耕層變薄,自然生產力逐年下降。為培肥地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遼寧地區全面推行以秸稈還田為主要內容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還田與肥沃耕層構建技術集成秸稈還田和肥沃耕層構建作業,通過建立深厚耕層來控制有機質下降和增肥地力。以減緩土壤肥力下降為目標,基于水田肥沃耕層構建原理,探索適合遼寧地區的秸稈還田和耕層構建模式,通過實踐作業篩選適用性強的作業機具,為構建肥沃的土壤耕層提供實踐經驗和機具支持。1 秸稈還田及耕層構建技術翻耕可以打破犁底層,將一定深度的緊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2年2期2022-07-13

  • 基于ICP-MS 技術的黑龍江綠豆主產區土壤重金屬調查
    個平行樣品,得到耕層土壤(0~20 cm)75 份、亞耕層土壤(20~40 cm)75份,共計150 份土壤樣品。土壤樣品經過室內自然風干,除去植物殘體、石塊等雜質,研磨(每研磨一份樣品后,需清理干凈研磨機,避免數據誤差),磨碎后過100 目尼龍篩網,裝袋密封備用。1.2 材料與儀器69.0%~70.0%硝酸,美國J.T.Baker 有限公司;99.999 9%氬氣(Ar),大慶雪龍氣體股份有限公司;99.999 9%氦氣(He),大慶雪龍氣體股份有限公司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 2022年3期2022-06-30

  • 秸稈粉碎和焚燒還田對石灰性紫色土耕層土壤孔隙和有機碳的影響
    陵紫色土地區旱地耕層土壤孔隙和有機碳的影響,本研究從區域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和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的角度出發,針對石灰性紫色土有機質含量較低、土層淺薄、抗侵蝕能力弱等問題,通過長期定位試驗,結合CT掃描技術,分析川中丘陵區秸稈粉碎還田及焚燒還田對耕層土壤孔隙特征及有機碳的影響,旨在為當地秸稈循環利用對土壤的影響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礎數據,為探明適合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區農業綠色發展的秸稈還田方式提供科學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區概況試驗站(105°27'E,3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22年3期2022-04-01

  • 東北地理所在黑土耕層厚度影響作物養分吸收和產量研究中獲進展
    黑土耕層變薄,有機碳儲量下降,以及作物生產力和土壤肥力降低,是侵蝕黑土農田的主要特征。由于土壤退化過程緩慢,評估土壤侵蝕與作物生產力的關系較為困難。目前,研究土壤侵蝕影響作物生產力的方法主要有剖面線法、小區比較法及人為加土和削土法等人工模擬方法。作物產量對土壤侵蝕的響應取決于作物類型、土壤性質、管理措施和氣候特征。然而,土壤侵蝕導致黑土層變薄,降低中國黑土不同作物生產力的研究,尤其是有關作物根系吸收養分方面的研究缺少科學數據。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

    糧油與飼料科技 2021年6期2021-12-22

  • 土壤肥沃耕層模式創建機理與效益分析
    年的不合理耕作使耕層形成堅硬的犁底層,導致耕地地力嚴重下降。針對土壤耕層的理化變化,提出一種土壤肥沃耕層創建模式,分析在沈陽市耕地中應用的綜合效益,為提高沈陽地區的耕地地力提供參考。關鍵詞:土壤;耕層;綜述;效益中圖分類號:S15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1)06-0111-02土壤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物質條件,肥沃土壤是保證農業豐產的重要條件,合理的耕層結構有利于農作物高產穩產和可持續發展。然而,多年的不合理耕作形成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1年6期2021-12-17

  • 江西省紅壤所組織開展紅壤旱地肥厚耕層生物構建技術測產
    范的紅壤旱地肥厚耕層生物構建技術開展現場測產。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實施情況匯報,實地考察了技術示范區,認為示范區集中連片,作物長勢均衡,無明顯病蟲害。測產結果表明,紅壤旱地生物深耕方式是構建肥厚耕層的有效方式之一,對作物產量有較大提升作用,達到了預期研究目標。據介紹,該技術主要針對紅壤旱地耕層淺、肥力低、結構差等問題,通過粉壟耕作、增施有機肥和深根系作物根系下扎的方式逐步提高耕層厚度和亞耕層土壤肥力,有利于底層土壤水養分有效調配。該技術研發得到了江西省重點研發

    電腦迷 2021年2期2021-11-26

  • 基于最小數據集的東北旱作區耕層質量評價與障礙診斷
    3)0 引言農田耕層是指人類為了栽培農作物,利用工具對土壤進行擾動的深度層,其能夠協調土壤水、肥、氣、熱的關系,維持作物的生產[1]。但長期高強度的開發利用以及重用輕養的管理方式導致我國局部地區農田耕層出現基礎地力下降、耕層結構惡化等問題,直接影響了農作物的高產、穩產及農業可持續發展[2]。耕層質量是反映耕層土壤肥力和生產性能的綜合性指標,準確評價農田耕層質量并識別其主要障礙因素,對區域合理耕層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由于耕層質量受多種自然因素及人為因素共同作

    農業機械學報 2021年9期2021-10-13

  • 短期翻耕和有機物還田對東北暗棕壤物理性質和玉米產量的影響
    實,犁底層增厚,耕層變淺,造成土壤的水、肥、氣、熱性質傳導和運移轉化受阻,作物生長受限,致使玉米產量降低[1]。因此,改善耕層土壤物理結構,打破犁底層,增加耕層水分和養分有效庫容[2],是解決糧食穩產增產技術瓶頸,保證黑土地戰略地位和黑土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暗棕壤是東北黑土區主要的土壤類型之一,主要分布于黑龍江省、吉林省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山區、半山區及低山丘陵區,根據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暗棕壤總面積約3 200 萬hm2[3],是東北主要糧食產區。

    農業工程學報 2021年12期2021-09-15

  • 不同施肥水稻土可溶性有機氮變化速率及對細菌的響應
    類型為壤質黏土。耕層土壤的初始基本理化性質為:pH 5.53,有機質含量17.65 g·kg?1,堿解氮含量29.95 mg·kg?1,速效磷含量20.85 mg·kg?1,速效鉀含量96.65 mg·kg?1。1.2 試驗設計根據當地的施肥模式及紫云英的常規施用量,試驗設置單施化肥(對照,CK)、紫云英配施化肥(紫云英翻壓量30 000 kg·hm?2,CMV1)、單施紫云英(紫云英翻壓量45 000 kg·hm?2,CMV2)3 種處理,每種處理設置3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21年7期2021-08-07

  • 博州農田耕層土壤養分現狀及肥力評價
    依據[1-2]。耕層土壤養分的變化與土地利用類型、耕作和施肥方式的改變密切相關[1]。馬杰總結出農田土壤養分變化幅度大于果園、林地、水域和草原等其他土壤利用類型[3]。徐莉總結了干旱綠洲區耕層養分的變異程度[4]。吳志勇總結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近30年間耕層土壤速效鉀下降,有效磷上升[5]。張玉霞等分析了博州自第2次全國土壤普查至2008年30年間土壤養分變化規律,并提出了施肥建議[6-8]。近年來隨著農作物產量的增加、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耕作措施的改變和測

    農業科技通訊 2021年7期2021-07-29

  • 輪作制度對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狀影響的研究
    作制度對增加土壤耕層厚度,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機質、全氮以及磷鉀等理化性狀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1 土壤理化性狀指標變化情況1.1 耕層厚度 監測結果表明,通過三年輪作,輪作試點區耕層厚度呈增加趨勢。 試點前耕層平均厚度為19.5cm,2019年耕層厚度為20.0cm。與試點前比,耕層厚度增加0.5cm,增幅2.6%。與對照區比,2019年輪作試點區耕層厚度為20.0cm,對照區耕層厚度為19.8厘米,比對照區增加0.2cm(見圖1)。1.2 土壤容重

    吉林蔬菜 2021年2期2021-07-19

  • 高溫悶棚技術防治茄子黃萎病研究
    棚處理,探討對各耕層溫度變化及對茄子黃萎病防治效果的影響,以闡明高溫悶棚土壤熱量傳導及增溫機理,旨在將太陽能產生的熱量更加有效地傳導到土壤耕層,使一定土壤耕層溫度有效積累達到滅殺或抑制土壤耕層內黃萎病病原菌的所需溫度,以期解決溫室大棚茄子生產中的土傳病害、嫁接的高成本等問題。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材料及儀器茄子品種為安娜(荷蘭瑞克斯旺種苗集團公司),高溫悶棚所需材料和儀器:塑料棚膜、光照培養箱、有機農家肥、玉米秸稈、小型旋耕機、DRE -Ⅲ多功能快速導

    福建農業學報 2021年5期2021-07-16

  • 近40年來陜西省耕層土壤pH的時空變化特征*
    土壤普查后陜西省耕層土壤pH空間分布的研究多局限于縣域尺度,全省尺度的研究鮮有報道。此外,與前人研究[10-12]相比,本研究采用了GS+與ArcGIS相結合的地統計方法獲取精準的空間分布特征,且進行了空間尺度上和時間尺度上變化特征的雙重研究,使得該研究更為全面科學。隨著化學肥料的大量施用,在全國耕層土壤南酸化北鹽堿的大背景下,南北跨度大、地形地貌復雜的陜西省耕層土壤pH時空如何變化?其變化主控因素是什么? 這些問題都不清楚。為此,本文以陜西省為研究對象,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21年6期2021-06-09

  • 粉壟深耕對長沙稻作煙區土壤物理特性及烤煙根系發育的影響
    的旋耕、翻耕使得耕層結構變淺,耕地土壤理化性質等各方面特性不斷下降,良好的耕作層遭到破壞[1-3]。研究表明[4-6],良好的耕作活動能明顯地改進耕層土壤特性,改變土壤持水及導水能力,其改善程度取決于耕作方式。通過深松耕作可有效降低容重、降低緊實度、增大孔隙度[7],同時耕作層的深淺是決定烤煙根系下扎的重要因素,疏松的土壤環境有利于烤煙根系的延伸和發育,過高的緊實度則會抑制烤煙根系穿透能力,同時疏松的環境會使得表層土壤的水分、養分進入根系吸收范圍的阻力降低

    華北農學報 2021年1期2021-03-26

  • 嵊州市稻田土壤理化性狀變化與改善對策
    “S”形取樣法取耕層(0~20 cm)混合土樣,每個樣品由小區內20個以上的取樣點采集的分樣充分混合而成,并用四分法縮分至1 kg,隨標簽一起裝入樣品袋。土壤理化性狀年度監測內容包括土壤pH值,及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依照NY/T 1121.2—2006、NY/T 1121.6—2006、NY/T 53—1987、NY/T 1121.7—2014、NY/T 889—2004中規定的方法進行。2 結果與分析2.1 2019年度稻田土壤理化

    浙江農業科學 2021年2期2021-02-02

  • 褐土區氮磷在土壤發生層中淋溶的差異性*
    褐土的發生層包括耕層、淋溶層、鈣積層、黏化層和母質層。耕層和淋溶層有機質積累多,顏色深暗,植物根系和微生物也最集中,多具團粒結構,土質疏松; 鈣積層多為粉砂質黏土或黏壤土,具有極強發育的屑粒狀和次棱塊狀結構,干時硬、濕時堅實,結構體面上具有褐土區是我國農業主產區,在山西省分布的面積最大,歷史最久。本試驗以山西省典型褐土為研究對象,利用土柱模擬試驗研究不同特征的土層中氮磷遷移轉化的特征及其與土壤性狀的關系,辨識不同土層影響氮磷遷移轉化的主導因素,以期建立科學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21年1期2021-01-13

  • 秸稈還田對耕層土壤理化性質及冬小麥-夏玉米產量的影響
    -玉米周年產量與耕層理化性狀的影響,為該區域土壤培肥及小麥-玉米均衡增產提供科學依據。[方法]試驗設置4個處理,分別為小麥和玉米秸稈均不還田(CK)、小麥秸稈還田玉米秸稈不還田(W1M0)、小麥秸稈不還田玉米秸稈還田(W0M1)、小麥和玉米秸稈均還田(W1M1)。結果秸稈還田處理尤其是W1M1處理顯著提高0~20 cm土層土壤有機碳與活性有機碳含量,增幅達14.22%與33.25%;顯著提高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與速效鉀含量。與CK相比,W1M0處理通過

    安徽農業科學 2020年23期2020-12-28

  • 長期施用有機肥對減緩菜田耕層土壤酸化的影響
    期不同施肥措施與耕層土壤pH值間具有緊密關系,長期單施氮肥或不合理的氮肥配施導致土壤pH下降明顯,連年大量施用氮肥也是加劇土壤酸化的重要誘因。長期化肥有機肥配施可減緩因氮素轉化過程產生的H+導致的土壤酸化問題(曾沐梵,2017;蔡澤江,2019)。農產品移除和有機肥投入對于農田土壤酸化是互逆的兩個過程,長期有機肥投入可彌補農產品移除引起的土壤鹽基礦物損失,因而有機物料常作為土壤肥力提升和酸化防治的材料,在農業生產中得到普遍應用(徐仁扣,2015)。中國有機

    生態環境學報 2020年9期2020-11-23

  • 耕層厚度對黃瓜葉片光合熒光與根系生理特性的影響
    成土壤結構退化,耕層變淺,通透性變差,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降低,蔬菜根系發育不良,吸收養分和水分的能力減弱,成為蔬菜優質高產的障礙因素[3]。土壤耕作層與土地生產力密切相關,土壤耕作層為植物提供物理支撐和其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與水分[4]。高建勝等[5]對黃淮海平原冬小麥耕層厚度的研究表明,適宜的土壤翻耕深度可以促進小麥的生長,當土壤翻耕深度為25 cm時,可顯著增加小麥的株高,相對傳統耕層顯著增高 11.3%。鄭祥楠[6]研究發現,當土壤翻耕深度為30 cm

    浙江農業學報 2020年7期2020-07-28

  • 不同耕作措施對紅壤坡耕地耕層質量的影響*
    cm 四種措施耕層土壤質量指標之間的差異性,以闡明不同耕作措施對耕層土壤抗侵蝕性能和生產性能的作用機理,研究結果可為紅壤坡耕地耕層質量評價、完善保護性耕作技術提供科學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設計試驗地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馬龍區舊縣鎮高堡村(25°20′13.06″N,103°22′32.10″E),屬于低緯高原季風型氣候,平均海拔2 000 m,坡度6°~8°,年平均氣溫13.4 ℃,大于等于10 ℃有效積溫2 500 ℃以上,無霜期241 d,年均

    土壤學報 2020年3期2020-06-23

  • 小麥旋松一體化技術增效顯著(2020.5.28 中國科學報)
    4日,冬小麥旋松耕層優化綠色提質增產增效技術現場會在山東省德州市召開。會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糧豐工程”重點專項組織專家對旋松耕層優化小麥綠色提質增產增效技術千畝示范田進行了灌漿后期提前測產驗收。驗收結果顯示,旋松耕層優化田比對照田每畝增產103.6公斤,增產率24.1%,旋松一體化耕層優化小麥縮差增效顯著。該技術由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研發。針對華北平原耕層普遍變淺,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地下水超采、氣候變暖、干旱加劇、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危害

    三農資訊半月報 2020年10期2020-06-08

  • 山西省典型縣域農田耕作層厚度空間格局及影響因素
    團聚結構[6]。耕層為作物的根系生長、水分養分利用以及作物產量提供了必要環境[6]。耕層厚度直接影響作物根系生長情況、土壤水肥養分在土壤中的運移和土壤水分與外界的交換速率,也對作物地上部分的莖葉生長有所影響[7];同樣,耕層厚度對于作物的產量和土壤質量評價有著重要的作用[7-8]。耕作層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農業研究不可忽略的部分。前人的研究均證實了耕層厚度對于農業生產的影響[9-12],耕層各項性質的空間分布的研究也一直是國內外農業研究的熱點[13-17],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20年2期2020-05-26

  • 駐馬店市耕地質量監測分析報告
    、面積。分析全市耕層養分平衡狀況、主要作物耕層(1-20cm)養分盈虧情況、不同土壤類型耕層養分平衡情況及全市土壤耕層養分含量變化狀況、不同土壤類型土壤耕層養分含量及變化趨勢等,得出耕地土壤耕層養分及PH值變化趨勢及氮、磷、鉀盈虧結論,并提出耕地土壤改良的建議。一、自然條件和土壤概況駐馬店市土地總面積136萬公頃,耕地面積85萬公頃。耕地分布有黃褐土、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黃棕壤和粗骨土六大土壤類型,粗骨土和黃棕壤主要分布在西部淺山丘陵區,耕地面積較少,

    農民致富之友 2020年10期2020-05-11

  • 耕層構造對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態的影響
    馮 晨 張 哲耕層構造對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態的影響白 偉1孫占祥1,*張立禎2,*鄭家明1馮良山1蔡 倩1向午燕1馮 晨1張 哲11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遼寧沈陽 110161;2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北京 100193建立適宜耕層構造是解決旱作農田耕層“淺”、“實”、“少”問題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 對北方旱作農田具有重要意義。在國家農業環境阜新科學觀測實驗站利用長期定位試驗, 設置虛實并存耕層(furrow loose and

    作物學報 2020年5期2020-04-16

  • 紫色土坡耕地耕層質量影響因素及其敏感性分析
    健樂紫色土坡耕地耕層質量影響因素及其敏感性分析史東梅1,江 娜1,蔣光毅2,楊 軍3,葉 青1,張健樂1(1. 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重慶 400715; 2. 重慶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重慶 401147;3. 重慶市萬州區水利局,重慶 404000)坡耕地耕層質量變化特征由降雨侵蝕、耕作活動交互作用影響。該文以紫色土坡耕地為研究對象,結合主成分分析與評價模型對耕層質量特征進行分析,并解析了海拔、坡度、有效土層厚度和坡位4個地形因子對坡耕地耕層質量

    農業工程學報 2020年3期2020-04-09

  • 鹽城市各縣耕層土壤肥力指標評價
    個縣(市、區)的耕層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鉀含量、緩效鉀含量、pH6項常規指標進行分析,并對土壤肥力現狀進行合理評價,以期為科學指導鹽城市土壤培肥改良和科學施肥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樣品采集與制備綜合鹽城市土壤區域圖、土地利用現狀圖、行政區劃圖等資料,篩選有代表性、能充分反映耕層土壤特性的農田,并按照江蘇省耕地質量監測管理辦法和技術規程要求建立監測點,采集土壤樣品。土壤采樣深度為0~20 cm,連續12年共采集耕層土壤樣

    上海農業科技 2020年1期2020-02-12

  • 紅壤坡耕地耕層質量特征與障礙類型劃分
    715)0 引言耕層是人類為了栽培農作物,利用農業耕作工具對耕地土壤進行擾動后,形成的具有一定深度(通常為0~20 cm)的土壤層[1],是作物根系分布的主要區域。與土壤質量不同,耕層質量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具有保持作物生產力、維持生態環境質量和促進作物生長的能力[2-3]。目前基于耕層質量的研究多集中在耕層土壤屬性特征、質量評價和指標選擇、障礙因素診斷等方面。丁文斌等[4-5]比較了不同區域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屬性參數的差異性,并對耕層蓄水保土及耕作性能進行了研

    農業機械學報 2019年12期2019-12-31

  • 深耕對植煙土壤溫濕度及烤煙根系發育和經濟性狀的影響
    模式下作業使土壤耕層變薄,犁底層增厚[3],通氣透水性能不良,煙株根系不發達,影響了煙葉產質量的形成[4]。深耕(粉壟深耕)是在傳統耕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深松耕層土壤,使土壤增加蓄水保濕能力,為作物生長發育提供更為適合的土壤和水分環境。深耕能夠打破犁底層,改善土壤耕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從而促進作物的生長發育,進而提高作物的產量[5-6]。有研究表明,深耕能夠改善土壤物理結構和理化性質,提高玉米[7]、小麥[8]、水稻[9]、馬鈴薯[10]等作物產量,而在

    煙草科技 2019年12期2019-12-28

  • 紅壤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退化特征及障礙因子診斷
    段 騰紅壤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退化特征及障礙因子診斷金慧芳1,史東梅1※,鐘義軍2,黃尚書2,宋 鴿1,段 騰1(1. 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重慶 400715;2. 江西省紅壤研究所,國家紅壤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南昌 331700)坡耕地耕層質量退化是在土壤侵蝕等自然因素和農業耕作等人為因素綜合作用下,在坡面尺度上耕層土壤剖面損毀、土壤養分貧瘠化、農作物-環境調控能力衰退或完全喪失的農業生態過程。該文以紅壤小流域坡耕地耕層為研究對象,采用耕層質量退化指數法(

    農業工程學報 2019年20期2019-12-19

  • 鹽城市耕層土壤肥力現狀評價
    據,分析了鹽城市耕層土壤的pH、有機質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鉀含量等指標,以期科學合理地評價鹽城市耕層土壤肥力現狀,從而為科學指導土壤培肥改良和科學施肥提供理論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樣品采集與制備綜合鹽城市土壤區域圖、土地利用現狀圖、行政區劃圖等資料,選出有代表性并能充分反映耕地土壤特性的農田,同時按照《江蘇省耕地質量監測管理與技術》要求,建立監測點,采集耕層土壤樣品。采樣深度為0~20 cm,2007—1018年連續12年共采集耕層土壤樣

    上海農業科技 2019年6期2019-12-18

  • 基于最小數據集的紫色丘陵區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評價
    侵蝕嚴重[2]。耕層是人類為了栽培作物,利用工具對土壤進行擾動的深度層[3],耕層土壤質量關乎作物的高產穩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4]。土壤質量是個綜合的概念,涉及土壤學、土地利用、農業種植措施和管理等眾多方面[5],從農作物的角度來看可以定義為土壤維持作物生長的能力而不引起土壤退化或損害環境[6]。土壤質量評價是為了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內綜合分析土壤各方面的功能[7],從而有效管理和保護土壤。對紫色土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進行評價,可為地塊尺度上紫色土坡耕地合理耕層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9年5期2019-11-12

  • 秸稈還田對雙季稻土壤有機碳和全氮含量的影響
    之一[1-2]。耕層不但是土壤最大的有機碳庫,還含有80%以上的有機氮素,耕層土壤中有機碳、氮素含量的細微變化都會對作物高產穩產產生深遠影響,短期內微生物量碳和氮是反映耕作措施的敏感指標,中期內土壤有機碳可以敏感反映土壤健康狀況[3-4]。余姚市是浙江省典型的雙季稻農業系統生產區,由于傳統農業生產水平低、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質量退化,導致農業系統穩定性差。通過適宜的基于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管理措施,如秸稈還田、水旱輪作、保護性耕作等,可改善土壤肥力,促進土壤健康

    浙江農業科學 2019年11期2019-11-09

  • 土壤侵蝕對坡耕地耕層質量退化作用及其評價趨勢展望
    土壤侵蝕對坡耕地耕層質量退化作用及其評價趨勢展望史東梅1,金慧芳1,蔣光毅2(1. 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重慶 400715; 2. 重慶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重慶 401147)土壤侵蝕是導致坡耕地耕層質量退化和土壤生產力不穩定的關鍵驅動因素。該文從水蝕區坡耕地侵蝕控制和生產功能角度,在解析地塊尺度土壤侵蝕、水土保持、農業活動對坡耕地耕層生態過程作用特征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土壤侵蝕對坡耕地耕層質量退化作用、影響效應及作用途徑。認為:1)坡耕地耕層

    農業工程學報 2019年18期2019-11-08

  • 畢節市植煙土壤耕層厚度空間分布及其與地形因子的相關性
    要:了解植煙土壤耕層厚度的空間分布及其與地形因子的相關性,可以為植煙土壤耕層保護、優化農業生產管理措施和實現耕地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依據。本研究以畢節市472個植煙土壤樣點調查數據為基礎,結合地形數據,利用地統計學、IDW插值法和Pearson相關分析等方法探討了畢節市植煙土壤耕層厚度、空間分布及與地形因子的相關性。結果表明,畢節市植煙土壤耕層厚度平均為15.9 cm,略低于全國平均值16.5 cm;全市86.68%土壤耕層厚度處于10.1~20.0 cm,但

    中國煙草科學 2019年2期2019-09-10

  • 基于最小數據集的東北風沙土農田耕層土壤質量評價指標
    耕造成土壤緊實、耕層變淺、犁底層增厚、通透性變差等諸多耕層結構問題,是該區域風沙土農田耕層質量下降的突出問題[2]。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耕層土壤質量問題,因為對土壤質量的深入了解是土壤可持續管理的基礎。耕層土壤質量是土壤的健康、肥力和環境的綜合體現,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土壤生產力[3]。準確提取適宜評價指標是耕層土壤質量評價的重要環節,而在評價指標篩選中,除了利用原始變量作為評價指標外,Larson和Pierce提出采用土壤參數最小數據集(MDS)來評價指標

    水土保持研究 2019年4期2019-06-26

  • 西南紫色土坡耕地農作物-耕層質量適宜性的耦合度診斷
    土坡耕地農作物-耕層質量適宜性的耦合度診斷婁義寶1,史東梅1,金慧芳1,蔣光毅2,段騰1,江娜1(1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重慶 400715;2重慶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重慶 401147)【目的】紫色土坡耕地是西南區農業生產重要的耕地資源,其耕層質量集中表現為侵蝕性退化嚴重且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在地塊尺度上農作物產量變化較土壤質量退化具有較明顯的滯后效應。論文在紫色土不同地力等級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分析基礎上,定量分析紫色土坡耕地耕層質量對農作物的適

    中國農業科學 2019年4期2019-03-18

  • 基于土壤管理評估框架的云南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評價
    框架的云南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評價陳正發1,2,史東梅1※,金慧芳1,婁義寶1,何 偉2,夏建榮2(1. 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重慶,400716;2. 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650051)坡耕地作為云南地區耕地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評價和參數適宜范圍確定是合理耕層構建的基礎?;谕寥拦芾碓u估框架(soil management assessment framework,SMAF),構建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指數評價模型(

    農業工程學報 2019年3期2019-02-23

  • 耕層土壤虛實結構優化春玉米根系形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壤耕作制度,導致耕層“淺”、“實”、“少”問題日益凸顯,加上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東北地區“暖干化”,直接造成了該區域水分利用效率不高,春玉米產量低而不穩[3-4]。合理耕層構造是提高作物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技術途徑之一[5-9],其機理主要是耕層構造能夠增加耕層厚度、打破犁底層、調節土壤三相比等土壤物理性狀[10-12],同時能夠改善作物地上部生長發育和根系形態生理[13-16]。因此,確立遼西北地區合理耕層構造、建立合理土壤耕作制度對提高春玉米產量和水分

    農業工程學報 2019年21期2019-02-21

  • 耕層殘膜回收機的工業設計研究
    的白色污染。本次耕層殘膜回收機的工業設計研究將是對當代農業發展的又一巨大的推動。關鍵詞:耕層 ?殘膜 ?回收中圖分類號:S223.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c)-0103-02就近幾年來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現階段有3種使用后的地膜回收方式,分別為人工回收、使用可降解地環保地膜和機械化回收。使用人

    科技創新導報 2019年24期2019-01-14

  • 耕層增減對作物產量、養分吸收和土壤養分狀況的影響①
    郭熙盛,李 敏?耕層增減對作物產量、養分吸收和土壤養分狀況的影響①韓 上1, 2, 3,武 際1, 2*,夏偉光3,陳 峰4,雷之萌3,王允青1, 2,郭熙盛1, 2,李 敏1,2(1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合肥 230031;2 安徽養分循環與資源環境省級實驗室,合肥 230031;3 安徽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合肥 230036;4 濉溪縣五鋪農場,安徽淮北 235118)試驗于2012—2015年在淮北平原中部的濉溪縣展開,設原始耕層(T

    土壤 2018年5期2018-11-15

  • 石家莊市鹿泉區農田耕層土壤養分的演變
    ,建立了農田土壤耕層養分長期定位監測點。通過定位監測,分析主要農田土壤耕層肥力演變特征、耕層養分盈虧狀況和主要影響因素,提出改良措施,以提升農田耕地質量,為農業的高產優質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1 監測內容與方法1.1 監測點的基本情況。長期定位監測點位于大河鎮大河村王銀亭地內,屬于輕壤質石灰性褐土,常年種植小麥、玉米。1.2 年度監測內容。主要包括田間作業情況、作物產量、施肥情況和土壤理化性狀。田間作業情況記載每一年度內每季作物的名稱、品種、播期、播種方式、

    現代農村科技 2018年10期2018-10-17

  • 基于聚類及PCA分析的紅壤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評價指標
    分析的紅壤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評價指標金慧芳1,史東梅1※,陳正發2,劉益軍1,婁義寶1,楊 旭1(1. 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重慶 400715; 2. 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 650051)為準確評價紅壤坡耕地耕層土壤質量特征,該文采用聚類分析法(C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分別建立了南方紅壤丘陵區坡耕地耕層質量診斷最小數據集(minimum data set,MDS),并利用最小數據集土壤質量指數(soil quality in

    農業工程學報 2018年7期2018-04-11

  • 輪耕對雙季稻田耕層土壤養分庫容及Cd含量的影響
    ?輪耕對雙季稻田耕層土壤養分庫容及Cd含量的影響湯文光1肖小平1張海林2黃桂林1唐海明1李 超1劉勝利2汪 柯11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湖南長沙 410125;2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 北京 100193研究長期不同耕作措施下雙季稻田土壤結構、養分及重金屬含量的變化規律, 對構建稻田合理耕層、提升耕地質量、促進糧食可持續豐產具有重要意義。2005—2014年在湖南醴陵雙季稻田設置長期免耕(NT-NT)、長期旋耕(RT-RT)、長期翻耕(CT-CT)、翻免輪

    作物學報 2018年1期2018-01-18

  • 干旱區長期膜下滴灌農田耕層土壤鹽分變化*
    長期膜下滴灌農田耕層土壤鹽分變化*孟超然1顏 林2張書捷3危常州1?(1 石河子大學農學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綠洲生態農業重點實驗室,新疆石河子 832003)(2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一四七團,新疆石河子 832045)(3 新疆農墾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新疆石河子 832003)新疆地處干旱地區,水資源短缺,膜下滴灌作為有效的節水灌溉技術在新疆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但新疆同時是鹽堿化普遍發生的地區,采用滴灌技術后,傳統灌溉的灌溉洗鹽過程隨之消失,且該地區

    土壤學報 2017年6期2017-12-11

  • 成都市龍泉驛區耕層土壤養分現狀分析
    為摸清龍泉驛區耕層土壤的養分現狀,調查分析4 360個土壤樣品,并與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數據比較。結果表明,有機質為17.9 g/kg,較缺乏;全氮為1.4 g/kg,屬中等偏高水平;堿解氮為95 mg/kg,多集中在3級、4級水平,屬較缺乏水平;有效磷為17 mg/kg,多集中在2級、3級水平,屬中等水平;速效鉀含量為110 mg/kg,多集中在3級水平,屬中等偏缺乏水平。水田中有機質、速效鉀缺乏,全氮豐富,堿解氮、有效磷中等,絕大部分土壤為酸性;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3期2017-08-09

  • 不同耕作措施對土壤和小麥籽粒重金屬含量的影響
    041)在成都某耕層土壤總鎘含量超標(亞耕層不超標)的農田上開展小區試驗,研究了5種耕作措施對土壤及小麥籽粒重金屬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深翻耕作可以將亞耕層土壤與耕層土壤混合,降低耕層土壤總鎘含量;小麥籽粒鎘含量與耕層土壤總鎘含量具有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與土壤pH值具有顯著負相關關系;深翻土壤+施用有機肥的耕作措施,可以顯著降低耕層土壤總鎘含量,并提高土壤pH值,緩解鎘對小麥的毒害作用,最終降低小麥籽粒鎘含量。因此,在成都地區耕層土壤鎘含量高于亞耕層的農田,

    四川農業科技 2017年6期2017-04-03

  • 錦州市松山新區三十年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變化分析
    市松山新區三十年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變化分析有機質是土壤養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檢測結果是土壤肥力分級的重要依據。土壤有機質能夠直接或間接地改變或影響著土壤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土壤有機質能提供作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氮、磷、鉀和各種中、微量元素等養分,還可以改善和調節土壤的物理性狀。錦州市松山新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農業技術人員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數據和松山新區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檢測數據,對全區30年來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變化情況進行對比,結合生產實際分析了變化的

    現代農村科技 2016年17期2016-10-24

  • 陜西省農田土壤物理障礙評價
    )陜西省農田土壤耕層厚度平均為17.3 cm,其中陜北地區耕層較薄,平均為14.4 cm;全省犁底層平均厚度接近20 cm,其中陜北、關中和陜南犁底層厚度平均為14.5、18.1 cm和20.1 cm。(2)全省耕層土壤容重平均為1.25 g·cm-3,其中陜北耕層土壤容重平均為1.35 g·cm-3,容重偏大;全省犁底層土壤容重平均為1.49 g·cm-3,陜北、關中和陜南地區犁底層容重都明顯偏大,影響作物根系生長。(3)陜西省農田耕層土壤緊實度平均為7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6年3期2016-03-31

  • 太湖縣耕層土壤速效鉀時空變化研究
    6400)太湖縣耕層土壤速效鉀時空變化研究葉邦局(太湖縣種植業管理局檢測站,安徽太湖246400)以太湖縣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所獲取的耕層土壤速效鉀測試值為基礎,探討了該元素時空變化特征與變化趨勢,同時分析其發生變化的成因,并提出提高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的合理化建議。30多年來,太湖縣耕層土壤速效鉀測試值總體增加19.98mg/kg,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從西北向東南有逐漸升高的趨勢,提高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的有效措施主要有提倡秸稈還田、合理推薦施肥用

    安徽農學通報 2016年9期2016-03-27

  • 杭州灣南岸濱海圍墾區耕層土壤有機碳的變異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灣南岸濱海圍墾區耕層土壤有機碳的變異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鄧勛飛1, 陳曉佳1, 麻萬諸1, 王飛2, 任周橋1, 秦方錦2, 呂曉男1*(1.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數字農業研究所,杭州310021;2.寧波市種植業管理總站,浙江 寧波315012)摘要研究農田土壤耕層有機碳庫的變異特征及影響因素,有助于理解耕層土壤碳庫變化,并采取合理的種植管理方式來減少土壤碳排放,減緩全球變暖。本文通過對杭州灣南岸濱海圍墾區農田土壤有機碳含量及其空間變異的研究,揭示在不同圍墾年限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015年3期2016-01-15

  • 機械深松對農業糧食增產的必要性探析
    念的理解。土壤的耕層大致如下:第一是覆蓋層,距體表0~5 cm,也叫表土層,顧名思義,是覆蓋播后種子的層面,它對全部土壤有著一定的保護作用;第二是種床層,大約深在5~10 cm,緊挨著覆蓋層,這一層是糧食種子萌發著床的;第三是底土層,大約深在種床層后10~20 cm處,它是重要的土層,在這一層中,糧食根系密集,生理活躍。底土層在耕層中已是下半部分,各種農業作業,將從這一層開始。糧食在這一層還算是比較滋潤,它們受氣候的干擾小,有一定的緩沖氣候的影響和抗災能力

    農機使用與維修 2014年5期2014-09-23

  • 文縣耕層土壤養分空間分布研究
    個縣域境內農田內耕層土壤養分豐缺狀況,指導科學施肥和服務精準農業,我們選擇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作為主要指標,根據空間插值的基本原理[9~11],使用Arcgis軟件中的kriging插值法,對文縣耕層土壤養分的空間分布進行了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資料來源研究資料來源于2008年文縣測土配方施肥2390個實際測量數據以及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空間數據庫。1.2 方法根據2 390個實際土壤測試基礎數據,利用Arcgis軟件

    甘肅農業科技 2013年4期2013-12-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