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莼菜

  • 珍稀水生蔬菜莼菜研究進展
    445000)莼菜(J. F. Gmel.)屬原始花被亞綱睡蓮科(Nymphaeaceae)莼屬(),多年生淡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別稱湖菜、馬蹄草、水葵、露葵,是一種傳統的珍稀水生蔬菜。莼菜屬于藥食兩用植物,富含多糖、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加上其獨特而美味的食用口感,深受古今中外人們的喜愛。近年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莼菜的種性嚴重退化,其產量和質量受到影響,本文從莼菜的特性、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生產技術、病蟲害發生情況及其防治方法以及莼

    江蘇農業科學 2022年19期2022-10-28

  • 莼菜鮮美宜做羹
    。莼齏醬,就是用莼菜切碎腌成的小菜。陸游在《洞庭春色》一詩中有“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莼”的句子?!敖z莼”則是用莼花絲做成的莼羹,也是一道名菜。莼菜,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止嘔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高血壓、瀉痢、胃痛、嘔吐、反胃、癰疽疔腫、熱癤等。莼菜以鮮品入藥,可煮食或搗爛吞服,外用則以鮮品搗爛敷患處。椒油莼齏醬將新鮮莼菜洗凈,入開水中焯熟,切碎,拌上鹽、姜末、蔥末、蒜末、椒油等腌制而成。此菜爽滑脆嫩,香鮮酸辣,具有健脾開胃、潤腸通便的功效,適宜胃呆脾

    保健與生活 2022年20期2022-10-17

  • 西湖莼菜羹,別樣西湖“景”
    美景,一定是西湖莼菜羹。莼菜,又名馬蹄草、水蓮葉,葉片呈橢圓形,色暗綠,嫩莖和葉背部都有膠狀透明物質,食用部分是沉沒在水中尚未展開的新葉。關于莼菜造就的美食,古往今來流傳著無數佳句。蘇東坡有詩“若話三吳勝事,不唯千里莼羹”,詩人楊蟠形容其“鶴生嫩頂浮新紫,龍脫香髯帶舊涎”,陸游更是以“店家菰飯香初熟,市擔莼絲滑欲流”來表達對莼菜的喜愛。文人雅客口中的莼菜到底有多美味?不妨去杭州久負盛名的飯店——西湖玉一探究竟。這家飯店古樸中透著雅趣,精簡中蘊含著極致,與西

    風流一代·青春 2022年8期2022-05-30

  • 南宋文人春天的私房菜
    時屬紹興的)產的莼菜。行澤說,我帶來了會稽山出產的竹筍。林洪聽了笑了起來,說這可以湊成一道菜了。于是,主人叫仆人去做這道菜。因山筍白如玉,莼菜色如翡翠,林洪就將此菜取名為“玉帶羹”。竹筍是蔬菜中最為鮮嫩的食材,蘇東坡有詩贊:“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边@位宋代有名的詩人和美食家,以魚的鮮美與筍的鮮嫩對應稱贊,可見人間美味以魚與筍為上。而蔬菜中,能與竹筍媲美鮮嫩的,恐怕只有蘑菇,其他皆等而下之。莼菜也是大名鼎鼎,《詩經》《楚辭》《齊民要術》等經典著作

    杭州 2022年7期2022-05-07

  • 水生蔬菜答農民問(51):莼菜主要生存繁衍特性有哪些?生產上如何進行莼菜提純復壯?
    王明紅 劉義滿在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產區,關于品種問題,有的反應品種單一,有的反應品種混雜退化,有的咨詢莼菜提純復壯和良種繁育問題。其實,這些都是莼菜產業發展中需要重視的問題,也是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問題。1 莼菜生存繁衍特性莼菜自然生存繁衍特性,也就是莼菜這個物種的生存繁衍策略。在水生蔬菜植物中,莼菜生存繁衍方式最為多樣化。1.1 無性繁殖①根狀莖 著生于水底土壤中,一般深5 cm以內,對于適宜莼菜生長、具有一定

    長江蔬菜 2022年1期2022-02-18

  • 水生蔬菜答農民問(49):為什么說莼菜是一種典型的名、特、稀、優蔬菜?
    劉義滿 魏玉翔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在世界范圍內分布廣泛,但長期以來,我國一直視其為名、特、稀、優蔬菜。其實,這個問題與莼菜的采集及栽培食用歷史、文化、產地、品質、烹飪技藝等有密切關系。1 莼菜食用歷史悠久《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本詩歌總集?!对娊洝旐灐ゃ酚涊d,“思樂泮水,薄采其芹……思樂泮水,薄采其藻……思樂泮水,薄采其茆”,其約創作于公元前7世紀,是歌頌魯僖公平定淮夷之武功的長篇敘事詩。魯國首都位于山東曲阜,

    長江蔬菜 2021年19期2021-11-16

  • 水生蔬菜答農民問(48):莼菜是一種什么植物?其主要分布地區和栽培地區在哪兒?
    劉義滿 魏玉翔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異名Brasenia peltataPursh 等)亦名蓴菜、水案板等,英文名water shield、purple wen-dock、Junsai 等。莼菜是一種采集和栽培利用歷史悠久、品質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的水生蔬菜,產品器官為植株地上莖莖端的頂芽,包括未充分展開的葉片及花蕾,產品器官外覆蓋一層透明膠質,即莼菜膠體。莼菜膠體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占膠體干質量的27.4%~36.

    長江蔬菜 2021年17期2021-10-08

  • 江西莼菜產業發展現狀
    園農業有限公司)莼菜(Braseni a schreberi),又名湖菜、蒪菜、水葵、馬蹄菜、水荷葉等,是睡蓮科多年生宿根水草,1999年8月4日被國務院列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被譽為“中國第一綠色食品”和“21世紀生態蔬菜”[2]。莼菜一般生長于溫暖潔凈的清水池塘、沼澤或湖泊,一般4月中旬至10月下旬采摘嫩芽或幼葉食用,嫩芽與幼葉表面附著透明瓊脂狀黏液,富含酸性多糖、多酚、脂肪、組胺、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黃酮類化合物等多種活性成

    長江蔬菜 2021年10期2021-07-04

  • 莼菜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質分析
    趙征宇摘要 莼菜多糖具有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種生理活性。從莼菜(Brasenia schreberi)中提取膠質多糖,采用堿提和酶法預處理提取莼菜多糖,經過除蛋白、醇沉、透析得到多糖組分,并結合高效液相色譜(HPLC)、原子力顯微鏡(AFM)和掃描電鏡(SEM)等現代儀器技術和物理化學方法對其進行單糖組分、純度及分子量測定等分析。莼菜多糖的提取工藝為料液比1∶20(W/V),纖維素酶100 U/g、果膠酶100 U/g 、木瓜蛋白酶1 100 U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2期2021-06-17

  • 石柱縣莼菜種植現狀及引種試驗
    柯劍鴻摘 要 莼菜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莼菜產業目前已成為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四大農業支柱產業之一,種植總面積達933.8 hm2,年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針對石柱莼菜種植、管理、采摘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開展調研,以期有助于解決石柱莼菜產業萎縮問題。檢測分析了石柱莼菜的幾項營養指標含量,以及各種營養元素和氨基酸含量。此外,研究團隊在石柱縣開展了莼菜引種適應性試驗,初步篩選出具有在石柱黃水地區大面積推廣潛質的本地莼菜3和利川紅葉莼菜。關鍵詞 莼菜;現狀;

    南方農業·上旬 2021年12期2021-03-17

  • 石柱縣莼菜種植現狀及引種試驗
    409199)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又名蒪菜、馬蹄菜、湖菜等,睡蓮科(Nymphaeaceae)莼屬(Brasenia)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國家I 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蘇、重慶、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云南等省區[2]。由于莼菜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嚴苛,其規模生長的區域越來越少。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依靠得天獨厚的水質、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目前已成為全球集中人工栽培莼菜的最大基地。石

    南方農業 2021年34期2021-03-13

  • 四大產區莼菜黃酮類物質組成分析及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
    ,400715)莼菜(Braseniaschreberi)為莼菜科(Cabombaceae)多年生水生蔬菜,野生種已瀕危[1-2]。原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現主要分布在亞熱帶等地區[3]。莼菜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與保健功能,在我國逐漸形成重慶石柱、湖北利川、四川雷波和杭州西湖四大產區[4]。莼菜以被覆透明膠質且帶嫩莖的葉為其產品部分,富含多糖、多酚、蛋白質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腫瘤、降血糖等功效,被譽為“水中人參”“植物胎盤”,為中國傳統藥食兼用植物[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1年1期2021-01-20

  • “水上盒馬村”助力莼菜產業發展
    天能采摘150斤莼菜,“莼菜采摘狀元”靠的是20年的經驗。據了解,石柱人工規模種植莼菜始于1991年。與其說是“石柱選擇了莼菜”,不如說是“莼菜選擇了石柱”。這個對生長環境極其挑剔的物種,偏偏愛上了石柱的山水,也讓世代居住在此的土家族人找到了致富的良方?!耙郧柏毟F是這里的寫照,直到30歲,吃過的肉兩只手數得過來;40歲了還住土房子,一下暴雨,趕緊往房外跑,房子會塌?!?0多歲莼農陳代樹是村里最先種莼菜的人,看著莼菜在村里世代繁衍,他也逐漸老去。長久以來,莼

    中國品牌 2020年8期2020-12-30

  • 莼菜—泥鰍生態套養模式與技術要點
    優勢,其中泥鰍與莼菜套養是一種常見的生態套養模式?,F就莼菜—泥鰍生態套養模式及技術要點進行分析,以提升泥鰍的養殖效益。一、莼菜—泥鰍生態套養模式的優勢及價值在目前泥鰍的養殖過程中,莼菜與泥鰍套養的模式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也是泥鰍養殖中比較理想的一種養殖方式,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優勢,具有較高的價值。1.減少整體的養殖成本在泥鰍養殖過程中,通過與莼菜進行套養,可使泥鰍養殖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得以增強,降低養殖風險的發生,減少投入成本。具體而言,在這種套養

    漁業致富指南 2020年16期2020-12-18

  • 莼菜保健價值及應用研究進展
    003)0 引言莼菜又名馬蹄草、湖菜、蒪菜,屬睡蓮科野生植物,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水生植物,性喜溫和,適宜生長于清水之中,主要生長在湖泊、沼澤、池塘等濕地環境中。 莼菜葉子為橢圓狀矩圓形,成熟后漂浮在水面上,下面藍綠色,兩面光滑無毛,從葉脈處皺縮,根狀莖具葉及匍匐枝,后者在節部生根,并生具葉枝條及其它匍匐枝,其嫩莖和葉背含有豐富的透明膠狀物質[1]。 近年來,由于環境污染以及莼菜品種的退化,使得莼菜在我國的分布范圍和自然種群數量急速減少,瀕臨滅絕,于1999年

    貴州農機化 2020年3期2020-10-12

  • 左宗棠與莼菜
    一。左宗棠就愛喝莼菜湯,在調任新疆軍務大臣后,他身在瀚海戈壁里卻時不時地想念當年在杭州喝過的新鮮莼菜湯。浙江富商胡雪巖得知左大人這一心事后,用紡綢一匹,將新鮮莼菜夾在里面,并托人帶到新疆。由于保存得當,莼菜至新疆后做成的湯羹,仍然味美新鮮,讓左大人大快朵頤,飽了口福?!稌x書·張翰傳》有“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這是成語“莼鱸之思”的由來。莼菜,為睡蓮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以嫩莖和嫩葉供食用。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寒,入脾、肺經,有

    保健與生活 2020年15期2020-08-25

  • 家鄉莼菜
    家探親,帶來一些莼菜,更勾起我對兒時鄉味的回憶,其中最使我回味無窮的,就要數這香溢滿塘的野莼菜了。家鄉的池塘中,當桃花水兒蕩漾時,水面上便漂浮起一張張滾圓的綠色水草,因形圓而小,只有舊時的頭痛膏藥那么大,家鄉的人習慣地稱它為“水膏藥”,這就是野莼菜。它平平地齊水面貼附,未開口時葉兒卷著,活像一把小梭子,一枝一葉,一根細長柔軟的枝桿插于淤泥之中。肥綠色的小圓葉滑潤得很,風兒吹拂,池塘中便掀起一片層層綠波,好看極了。這“水膏藥”自老一輩傳下來便是家鄉用作喂豬的

    家庭醫藥 2020年7期2020-07-28

  • 莼菜-泥鰍生態套養模式及技術要點淺析
    的一種就是泥鰍與莼菜的生態套養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泥鰍養殖效益的提升,可促使泥鰍養殖產業的更理想發展。因此,養殖技術人員需要充分把握這一模式及技術要點。關鍵詞 莼菜;泥鰍;生態套養;技術要點在當前水產養殖領域不斷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養殖技術得以出現,并在各種水產品的養殖中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表現出較高的經濟價值?,F代泥鰍養殖與水生植物套養的模式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出明顯優勢,其中泥鰍與莼菜套養是一種常見的生態套養模式?;诖?,就莼菜-泥鰍生態套養模式

    南方農業·中旬 2020年3期2020-06-23

  • 質本潔來還潔去
    鯽魚湯,那湯中的莼菜可謂一絕。過去的白洋淀,并不缺莼菜,人們叫它小荷葉,大片大片的漂在水面上。入湯,是它未展的葉卷兒,春季過去以后,采集不易。所以,這道真正的趙北口鯽魚湯,只偶現于酒樓、豪宴和產婦少奶的境況。如今,滬上蘇杭,這道湯價值不菲,但遠不及白洋淀的色香味。那天,在水上漂了一個清晨。我不敢肯定,白洋淀是否還有它的身影。莼菜——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水生植物,生性本潔,對水質要求極高。還好,在水邊,我發現了瘦瘦小小的兩片,在一片睡蓮旁,顯得那么瘦弱而孤單,楚

    河北畫報 2020年19期2020-06-16

  • ?莼菜中鋅蛋白的分離及初步分析?
    摘 要:為了明確莼菜中鋅蛋白的分布及氨基酸組成,以富硒高鋅土壤中種植的莼菜為材料,對其幼葉蛋白質進行分離提取和分析。結果表明:莼菜中蛋白質主要類型為弱堿性蛋白質,比例為44.79%,但其鋅含量相對較低,水溶性蛋白比例只有15.43%,但其鋅含量卻是弱堿性蛋白質中的2.17倍,表明大部分鋅離子是與水溶性蛋白結合的;通過逐級鹽析從水溶性蛋白中獲得5個餾分,進一步分析各餾分的蛋白質含量及鋅含量,獲得WSⅡ和WSⅤ這2個高鋅含量的蛋白質餾分,電泳分析顯示這2個餾分

    湖南農業科學 2020年4期2020-05-25

  • “綠色”的莼菜
    ”就是我們今天的莼菜。嬌嫩的“綠色蔬菜”莼菜也叫馬蹄菜,屬于睡蓮科,是一種嬌嫩的水生植物,古時主要生長于長江、黃河流域的大小湖泊中。由于水域環境的惡化,莼菜在1999年被國家列為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如今我們在飯桌上品嘗到的莼菜,多為人工培育品種。莼菜對于生長環境的要求十分嚴格——水質必須是清潔的,溫度要維持在20~30℃,水深必須為20~60厘米,同時需要弱酸性的土壤。莼菜對于化肥和農藥十分敏感,它主要依靠土壤中的養分和自身冬眠時腐爛的根葉作為養分,是真

    食品與健康 2020年2期2020-05-18

  • 天然有機莼菜培育技術研究進展
    003)0 引言莼菜,又名水葵,俗稱露葵、馬蹄草、水荷葉或湖菜,屬睡蓮科,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水生植物,主要生長在湖泊、沼澤、池塘等淡水濕地環境中。在東亞、西印度群島、澳大利亞、北美和中美洲等熱帶和溫帶地區廣泛但零星分布,國內主要分布在蘇南太湖、杭州西湖、湖北利川、重慶石柱等地。莼菜幼葉與嫩莖有一種瓊脂狀粘液,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維生素與組胺、蛋白質與氨基酸、多糖以及微量元素等,營養價值極高,被譽為“水中人參、植物胎盤”[1]。莼菜味道鮮美嫩滑,為珍貴蔬菜之一

    貴州農機化 2020年1期2020-05-06

  • 四大產區商品莼菜多糖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400715)莼菜(BraseniaschreberiJ.F.Gmel.)是莼菜科(Cabombaceae)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在我國重慶、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浙江和江蘇等地均有分布[1]。莼菜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多糖物質和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2-4],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和調節免疫等功效[5-11],應用前景廣闊[12-13]。莼菜幼葉的果膠中富含多糖,莼菜多糖的單糖組成成分及生物活性一直是莼菜的研究熱點。據KAKUTA等[14]、王倩[7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20年1期2020-01-07

  • 家鄉莼菜
    家探親,帶來一些莼菜,更勾起我對兒時鄉味的回憶,其中最使我回味無窮的,就要數這香溢滿塘的野莼菜了。家鄉的池塘中,當桃花水兒蕩漾時,水面上便漂浮起一張張滾圓的綠色水草,因形圓而小,只有舊時的頭痛膏藥那么大,家鄉的人習慣地稱它為“水膏藥”,這就是野莼菜。它平平地齊水面貼附,未開口時葉兒卷著,活像一把小梭子,一枝一葉,一根細長柔軟的枝桿插于淤泥之中。肥綠色的小圓葉滑潤得很,風兒吹拂,池塘中便掀起一片層層綠波,好看極了。這“水膏藥”自老一輩傳下來便是家鄉用作喂豬的

    家庭醫藥 2020年13期2020-01-03

  • 莼菜綜合應用價值研究進展
    025)0 引言莼菜,又名馬蹄菜、湖菜、蒪菜,在我國屬于國家Ⅰ級重點野生保護植物,屬睡蓮科,是一種多年生的野生浮葉植物。由于莼菜的藥用價值、營養價值及保健價值很高,近年來已受到國內外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相關研發不斷深入有關莼菜的相關開發及應用逐漸擴展至生活的各領域。莼菜對環境要求非常高,只有水質較好且適宜高海拔地區產出的莼菜品質才足夠好。近年來,由于環境條件的改變,莼菜在國內外的分布范圍及自然種群數量正在急劇減少,已瀕臨滅絕。目前對莼菜的利

    貴州農機化 2019年3期2019-11-05

  • 青莼之思
    圣陶的散文《藕與莼菜》。文中敘道,身在異鄉,偶爾吃到莼菜,于是懷念起故鄉。在故鄉的春天,幾乎天天可以吃到莼菜。那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無味之味令人心醉。語言潔凈平實,感情豐厚雋永。如此美文,自是意趣橫生引人回味,同時也勾起了一名吃貨的好奇心。葉老是江蘇蘇州人,那么莼菜應是產自那里。究竟何等美食,令大文豪如此念念不忘?文中所指“詩意”是何意?“無味之味”又當作何理解?簡單查了資料方略知一二:莼菜,又名蒪菜、馬蹄菜、湖菜等,富含蛋白質、糖、鐵和天門冬、亮氨酸

    散文詩世界 2019年7期2019-09-10

  • 5種藥劑及鯽魚放養對搖蚊防治效果比較
    陽 劉召摘要 莼菜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睡蓮科作物,常因搖蚊幼蟲的為害而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了篩選出莼菜田中搖蚊的有效防治方法,本研究選取了5種殺蟲劑(阿維菌素、滅蠅胺、敵百蟲、噻蟲嗪、毒死蜱)進行田間防治試驗,同時與莼菜田中放養鯽魚的防治方法進行效果比較。結果表明,所選取的5種藥劑和放養鯽魚均能有效抑制搖蚊幼蟲。其中,90%敵百蟲原藥的速效性較強,1.8%阿維菌素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次之,但是5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和鯽魚放養法的持效性較好,在21 d

    植物保護 2019年4期2019-09-04

  • 西湖莼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孫家焱 郭得平莼菜 (Brasenia schreberiGmel.),又名蒪菜、水葵等,是我國的珍稀蔬菜之一,深受消費者喜歡。目前我國莼菜栽培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湖北、四川等省,浙江省氣候溫暖,湖泊眾多,水資源豐富,是栽培水生蔬菜的良好地區之一[1]。西湖莼菜是杭州市著名的水生蔬菜,有著較長的栽培歷史。據清·乾隆《杭州府志》記載,在南宋時期西湖莼菜已是當時的名菜。目前,西湖莼菜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杭州市的西湖莼菜主要在市郊

    長江蔬菜 2019年16期2019-03-17

  • 太湖莼菜
    太湖莼菜是蘇州著名特產之一,產于中國太湖沿岸的淺水湖灘和沼澤區。太湖莼菜又有水菜、水葵等別名,每年清明至霜降可采摘嫩梢供食用。太湖莼菜本是野生,至明萬歷年間開始人工培植。明萬歷之后,太湖莼菜被列為“貢品”。2002 年12 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式批準太湖莼菜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太湖莼菜人工栽培,生長繁殖快,每年清明前后水底的地下莖開始萌芽生長。在這個時節采摘的莼菜嫩梢稱為“春莼菜”;立夏之后,氣溫上升,莼菜生長旺盛,每年夏秋,水面布滿了一簇簇莼菜

    中國蔬菜 2019年8期2019-01-20

  • 莼菜的營養價值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業技術人才獎等。莼菜(J.F.Gmelin),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屬睡蓮科(Nymphaeaceae) 莼 屬( )的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莼菜又名蒪菜、馬蹄菜、湖菜,在亞洲東部、大洋洲、非洲西部和北美洲地區廣泛分布[1];在中國,莼菜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重慶、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云南等地。1 形態特征莼菜根為簇生的須根系,著生于地下匍匐莖莖節近葉柄基部的兩側。莖可分為地下匍匐莖、縮短莖和水中莖三大類。匍匐莖入泥深5~10 cm,延伸生長的

    長江蔬菜 2018年18期2018-11-28

  • 莼菜的栽植管理與綜合利用(3)
    自古以來,中國視莼菜為珍貴佳蔬。其食用部位就是帶有透明膠質尚未露出水面的初生卷葉和嫩梢。早在《晉書》中就有“莼羹鱸膾”的記載,把莼菜和松江鱸魚并提。成語有“莼鱸之思”,出自《晉書·張翰傳》中的一個典故,說張翰在洛陽當官,思念家鄉美味的莼鱸,后來辭官返鄉,說明美味的莼鱸可以引起人們的思鄉之情,官也可以不做了。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每到杭州,必以莼菜調羹進食?,F今,外國賓客和歸國華僑每到江南,都以品嘗莼菜為口福。莼菜潤滑不膩,清香可口,最適宜做湯,還可以拌、煸、炒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18年10期2018-10-12

  • 基于α—多樣性指數的西湖莼菜群落物種多樣性分析
    州西湖區雙浦鎮的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居群和群落基本特征,結果表明,與莼菜相伴生的物種主要有8科10屬10種,莼菜群落的群叢名為莼菜-輪葉黑藻。群落的物種多樣性研究表明,莼菜群落D(Simpson指數)、R(Partrick指數)、H′(Shannon-Wiener指數)、 J(Pielou指數)和SN(生態優勢度)分別為0.719、10、1.684、0.731、0.242。人工定植管理和頻繁采摘莼菜可能是導致莼菜群落的物種多樣性降低

    湖北農業科學 2018年17期2018-10-12

  • 配方施肥對莼菜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3.雷波縣湖濱莼菜廠)莼菜屬于睡蓮科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是以帶透明晶狀膠質的卷葉和嫩梢供食用的稀有名貴水生蔬菜,具有藥食兩用的保健作用。尤其是莼菜多糖,能夠增加人體免疫功能,具有防癌、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1,2]。國內種植莼菜的地區主要有5個,即杭州西湖、江蘇吳縣、湖北利川、四川雷波馬湖、重慶石柱,農業部《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13-2020)》將該五個區域規劃為全國種植莼菜的優勢區域。莼菜是珍貴的野生水生蔬菜,可以生

    長江蔬菜 2018年14期2018-08-21

  • 莼菜的栽植管理與綜合利用(1)
    aCasp.]屬莼菜科(abombaceae)莼菜屬或莼屬(BrasniaSchreb.,1789)水生植物,又名水葵、馬蹄草,為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莼性純而生,種以淺深為候,水深則莖肥而葉少,水淺則莖瘦而葉多,其性逐水而滑,故謂之莼菜?!?span class="hl">莼菜又名莼頭、馬蹄草、水荷葉、水葵、露葵、湖菜,被譽稱為20世紀的生態水生蔬菜。古人一向對莼菜的風味十分推崇,西晉時,人們就把它與菰菜(茭白)、松江鱸相提并論。莼菜不僅是餐桌上的美食佳肴,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18年8期2018-08-07

  • 鄉愁
    風起,想念家鄉的莼菜羹和鱸魚膾,就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快樂,何必不遠千里跑到洛陽來做官呢?”然后辭官回家了?!叭松袠范?,須富貴何時?!笨稍诹趾樗摹渡郊仪骞防?,莼菜羹又叫錦帶羹。他說張季鷹想念莼菜羹,并非僅僅因為思鄉,而是官做得不順,心情郁悶,而莼菜與鱸魚同羹,可以下氣止嘔,實是對癥藥也。一位風姿秀逸的高士,就這樣變成了失魂落魄的可憐蟲。一個人小時候喜歡吃什么,成年后還是喜歡吃什么。思鄉即思飲食。(若 子摘自《今晚報》2018年5月18日)

    讀者 2018年15期2018-07-18

  • 莼湖看莼菜
    寒石去莼湖看莼菜。以莼為名的莼湖,在浙江奉化,象山港北,三面環山,是個山海交匯、人文薈萃之地。唐朝以前,莼湖名海陽鎮,域內有個面積近千畝的湖。由于山海相親,湖水清澈甘洌,遍生一種水生植物——莼。據傳,唐朝開元年間,楊貴妃身患重癥,尋醫問藥久而無果,吃了奉化一魯姓人進獻的莼菜,竟奇跡痊愈。海陽因此被唐玄宗賜名“莼湖”。但是,滄海桑田,莼湖并未因御賜湖名而逃脫自然造化和人類出于生存需要的圍填,最終湮沒在歷史的風塵中。湖沒了,湖中滋生的莼菜也隨之消亡,空留一個地

    食品與健康 2018年7期2018-07-05

  • 太湖莼菜
    江南名揚海內外的莼菜盛產于太湖、西湖、湘湖等處,而以太湖為最,年產量在5萬公斤左右。當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是吳縣人,他喜愛吃家鄉的莼菜。他在《藕和莼萊》一文中贊美莼萊“富有詩意,令人心醉”。據傳,蘇州木瀆靈巖山頂有一個花池,是吳王專為西施賞荷而鑿的。古時池水“旱不竭,澇不盈”,并產過一種葵莼(即莼菜),食后夏能解熱,冬可驅寒,入口而化,為西施愛吃的一種清香之菜,故而名“西施莼”。這種葵莼在清代以前,每年由地方官組織采集曬干后作為“貢品”。朝廷稱吳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8年6期2018-07-02

  • 心藥的引子
    病,必須用新鮮的莼菜和鱸魚煮湯做藥引。時值暮春,太湖中的莼菜正是豐收季節,要用莼菜湯做藥引子還不是簡單的事。夫差傳令下去,命人每天將最新鮮的太湖莼菜和鱸魚送到廚房熬湯??墒?,湯喝了,藥也服了,幾天過去,西施的病癥絲毫沒有得到改善,俏麗的臉龐越發憔悴,有時候全天病臥在床上。夫差又氣又急,責問御醫為何治療無效。御醫戰戰兢兢地跪在地上,反復為娘娘診脈,又問詢一番,才回復說:“大王,娘娘的病只能用她家鄉的莼菜和鱸魚做藥引才能起效!”湘湖水淺環山,最適合莼菜生長,這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7期2018-06-22

  • 太湖莼菜
    ■ 文 憶江南莼菜可煮、可炒,尤其是與魚肉、熟雞、火腿、香腸等配在一起做湯,鮮嫩可口,味粘甘滑,色、香、味、形俱佳。如在盛夏季節吃上一碗莼菜湯,實有防暑爽口舒適之感。名揚海內外的莼菜盛產于太湖、西湖、湘湖等處,而以太湖為最,年產量在5萬公斤左右。當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是吳縣人,他喜愛吃家鄉的莼菜。他在《藕和莼萊》一文中贊美莼萊“富有詩意,令人心醉”。據傳,蘇州木瀆靈巖山頂有一個花池,是吳王專為西施賞荷而鑿的。古時池水“旱不竭,澇不盈”,并產過一種

    青春期健康 2018年12期2018-06-20

  • 雷波縣莼菜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
    ;3.雷波縣湖濱莼菜廠)莼菜屬睡蓮科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是以帶透明晶狀膠質的卷葉和嫩梢供食用的稀有名貴水生蔬菜,具有藥食兩用的保健作用。尤其是莼菜多糖,能夠增加人體免疫功能,具有防癌、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國內種植莼菜的地區主要有5個,浙江杭州、江蘇吳縣、湖北利川、四川雷波、重慶石柱,農業部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13-2020)將該5個區域規劃為全國五大莼菜基地。雷波縣是四川省唯一的莼菜生產基地和外銷中心,莼菜也是雷波縣重要

    長江蔬菜 2018年6期2018-03-25

  • 莼菜優質高產種植技術
    于杰摘要 本文從莼菜種植前準備、種植、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總結前人經驗、調研生產實際,形成一套莼菜生態高產種植技術規范,以期指導莼菜生產。關鍵詞 莼菜;栽培技術;優質;高產中圖分類號 S645.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1-0064-02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Water ShieldWANG Miao-miao 1 WU Y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期2018-02-03

  • 無味之味 ——莼菜敢當天下“鮮”
    日品嘗故鄉鮮美的莼菜羹和鱸魚片,毅然辭去身在北方的官職回鄉,不少人為他這種“吃貨”作風擊節贊賞,后世更是用“莼鱸之思”來形容人們對故鄉深刻的思念之情。相比張翰,現代人就要幸福得多了,可以通過互聯網快速選擇一款帶有濃濃故鄉味道的美味佳肴,等待片刻就能送菜上門,讓我們大快朵頤,這一點張翰絕對無法預料。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小小莼菜的魅力。淺淺淡淡的一種味道,卻能讓人牽腸掛肚,隔著千里也被這味道吸引回來。從《詩經》中走出的嬌貴“軟妹子”《詩經》用質樸卻又朗朗上口

    益壽寶典 2018年22期2018-01-26

  • 利川莼菜發展概況及建議
    445000)莼菜(Brasenia schreberi)是睡蓮科莼菜屬多年生水生植物,是第三紀植物區系的殘遺珍稀物種,是中國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世界著名珍稀水生蔬菜之一。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北緯30°以南地區。利川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重要的野生莼菜資源棲息地,為莼菜資源的保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莼菜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自古以來都是非常珍貴的水生蔬菜,備受青睞。本文主要針對利川莼菜發展歷程、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現代園藝 2018年5期2018-01-18

  • 莼菜
    郁海紅莼菜又叫馬蹄草、水蓮葉、水葵,是一種葉子為橢圓形,比銅錢略大的類似小荷葉的水生菜,多生長在西湖、太湖一帶,每年清明至霜降時節大量上市?!叭~青如碧蓮,梗紫如紫綬,味滑若奶酥,氣清勝蘭芳”,這首古詩對莼菜的色香味形以及口感作了全面的評價。明代還有一首《煮莼歌》:“琉璃碗盛碧玉光,五味紛錯生馨香,出盤四座已嘆息,舉箸不敢爭先嘗,淺斟細嚼意未足,指點杯盤戀余馥,但知脆滑利齒牙,不覺清虛累口腹,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離品目”,更是把莼菜的色、香、味、形、質以

    散文百家 2017年11期2017-11-14

  • 莼莼的愛
    條微信,“今年的莼菜開采了?!蔽覂刃囊魂嚫`喜,回了三個字:“你懂的?!崩侠钭匀皇呛芏?,幾天后,一個包得嚴嚴實實的包裹送到了我手上。里面裝著四個密封好的廣口塑料瓶,瓶中裝著清澈透亮的水,水里懸浮著一片片黃綠色的葉片,葉片還未舒展開,兩頭尖尖,中間向內卷起來,類似米粒的形狀。這就是石柱新采摘來的莼菜了。和老李一樣,親友們大多知道我對莼菜的喜愛,這也是讓他們頗為納悶的一件事。一個總是自稱口味極重、無辣不歡的重慶人,怎會數次去蘇州這樣口味清淡的城市,還會對莼菜、

    城市地理 2017年6期2017-09-03

  • 全球最大莼菜種植示范基地落戶重慶石柱
    農民在全球最大的莼菜種植示范基地重慶市石柱縣莼菜田里采摘今年第一茬莼菜。近年來,重慶市石柱縣黃水、冷水、楓木三鎮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莼菜產業,在田面積已達到1.3萬畝,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重慶市石柱縣多次落實人大代表議案,通過20余年的努力,不斷整合老區建設、水土整治、農業綜合開發建設項目,逐年擴大種植面積,提升科技含量,建成全球最大莼菜基地。莼菜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市場前景越來越好。眼下,該縣培育的莼菜進入采摘期

    中國報道 2017年6期2017-06-19

  • 利川市莼菜主要病蟲害及綠色防控技術
    5400)利川市莼菜主要病蟲害及綠色防控技術陳高杰1陳洪波2朱萬輝2(1.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鎮農業服務中心 45400;2.湖北省利川市植物保護站 445400)利川素有“莼菜之鄉”的美譽,莼菜常年種植面積2000hm2。海拔1400m以上、能灌能排的稻田,非常適合莼菜的栽培。近年來,隨著莼菜特色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受規?;N植、莼菜苗老化、病蟲基數等影響,莼菜病蟲害危害逐年加重,嚴重制約莼菜的產量與品質。經過多年觀察、試驗和調查分析,逐步摸清了莼菜主要病蟲

    湖北植保 2017年3期2017-02-26

  • 莼鱸之思話莼菜健康養生
    的鱸魚,莼羹,即莼菜湯羹,也是筆者所述重點。莼菜是一道江南名菜。黏滑如泥鰍,形狀如茶葉,呈棕褐色,漂浮在或濃或淡的湯汁里,彌漫一股淡淡的清香。想要用筷子夾,卻夾不住,只得拿起湯匙,舀起一勺徑往口中送去,始而蹙眉,繼而神清氣爽,忍不住大口品嘗起來。這是莼菜湯的獨特味道。初嘗者可能不適應莼菜的黏滑,但那種似茶非茶,遠比茶葉的苦澀和更脆嫩的口感是如此玄妙,如使人同時坐擁品茗之樂和口腹之實,給人的感覺實在暢快,大概可謂詩意與現實的完美結合。于是莼菜湯便超越了時間的

    家庭醫學·下半月 2016年12期2017-02-20

  • 深度剖析利川莼菜大減產原因,探尋破解良策
    富忠深度剖析利川莼菜大減產原因,探尋破解良策蔡國勇劉西堯周富忠導讀: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利川莼菜的商品價值被發現,并人工栽培試驗成功,經近30年發展,已成為當地特色支柱產業。但是,自2013年以來,利川莼菜出現大面積減產,年產量下降近1/3,嚴重打擊了莼菜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制約了該產業的規模發展。通過調查、走訪等方式發現,蟲害是利川莼菜減產的主要原因,病害及局部的水體污染等微生態環境被人為破壞則加劇了莼菜減產。同時,對利川莼菜減產原因提出了3點不同看

    長江蔬菜 2016年17期2016-12-20

  • 深度剖析利川莼菜大減產原因,探尋破解良策
    0年代中期,利川莼菜的商品價值被發現,并人工栽培試驗成功,經近30年發展,已成為當地特色支柱產業。但是,自2013年以來,利川莼菜出現大面積減產,年產量下降近1/3,嚴重打擊了莼菜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制約了該產業的規模發展。通過調查、走訪等方式發現,蟲害是利川莼菜減產的主要原因,病害及局部的水體污染等微生態環境被人為破壞則加劇了莼菜減產。同時,對利川莼菜減產原因提出了3點不同看法,最后提出了生物防治、科學施肥、發展莼魚共生模式、改善生態等治理措施,有效提高

    長江蔬菜·技術版 2016年9期2016-10-20

  • 翠綠清香的莼菜
    有找到睡蓮科的“莼菜”。我在同里的荷園曾見一口大缸里浮養點點莼菜和漫游的金魚。所謂“莼鱸思鄉”感觸,這應該是現代城市人“思鄉病”的一種吧。葉圣陶先生的《藕與莼菜》一文,應是現代人對“莼鱸之思”典故的詮釋,簡摘共享:“因為想起藕,又聯想起莼菜。在故鄉的春天,幾乎天天吃莼菜……而在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館子就難以吃到這東西?!騺聿粦俟枢l的我,想到這里,覺得故鄉可愛極了?!裎椰F在,偶然被藕與莼菜所牽系,所以就懷念起故鄉來了?!?span class="hl">莼菜是睡蓮科中珍貴的野生水生蔬

    食品與生活 2015年9期2015-09-12

  • 莼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技術
    陳淑玲摘要 闡述莼菜的特征特性,介紹其栽培管理技術,包括品種選擇、栽培水面選擇、定植方式、水分管理、施肥方法、蟲害防治、采收方式、選種方法等方面內容,以提高莼菜種植效益。關鍵詞 莼菜;特征特性;栽培技術中圖分類號 S645.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2-0101-021 莼菜的特征特性1.1 種類與分布莼菜為睡蓮科莼菜屬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莼菜原產我國,是我國古代常見的野菜之一,其食用時間可追溯至3 000年前,栽培

    現代農業科技 2015年12期2015-08-17

  • 千里莼羹,一箸秋風
    個小飯館,點一盆莼菜羹好了。莼菜與茭白、鱸魚一同被稱為“江南三大名菜”,這三者皆是水中物,入盤時清白碧綠,讓人想起泛舟湖上、頭扎藍印花布的少女。江南屬于文人和女子,書卷氣和閨秀氣并存,風雅而精致,莼菜便有這兩種性情。思樂泮水 薄采其茆晉人張季鷹見秋風起,心生莼羹鱸膾之思,遂掛冠南去。從此,千里莼羹便成了歷代文人心中的鄉愁。西晉另一個吳中人士陸機,也曾對家鄉的特產頗為自詡。有一次,他去拜訪洛陽侍中王濟。王濟指著面前羊酪,問他吳中有什么好吃的可與之媲美。陸機不

    城色in生活 2013年12期2014-01-23

  • 湖北利川莼菜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湖北利川莼菜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吳會會,劉樂承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荊州,434025)在介紹湖北利川莼菜種植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分析了湖北利川發展莼菜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如擴大生產并保護環境和資源、加強技術培訓、建立農業合作社、加大科技投入、發展深加工、注重宣傳提升品牌影響力等。利川;莼菜;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湖北利川市位于鄂西南邊陲,東接恩施,南接咸豐,西南與重慶黔江、彭水毗鄰,西北與重慶萬州交界。系湖北“西大門”、重慶“后

    長江蔬菜 2013年18期2013-03-09

  • 四川雷波馬湖莼菜生產及加工情況考察
    所)四川雷波馬湖莼菜生產及加工情況考察朱紅蓮1,柯衛東1,劉玉平1,劉獨臣2(1.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430065;2.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雷波縣地處四川省西南邊緣的橫斷山脈東段小涼山,位于金沙江北岸,是涼山州的東大門,地處北緯 27°49'~28°36',東經 103°10'~103°52',屬亞熱帶山地立體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多年平均氣溫12℃,降水量850.6 mm。雷波自然資源豐富而獨特,尤其是農副土特產資源品種十分豐富,以

    長江蔬菜 2013年6期2013-02-10

  • 出口莼菜如何防范農藥殘留超標
    章強華 董國堃莼菜主要出口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市場,隨著國外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的日趨嚴格,出口莼菜制品應特別注意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問題,在莼菜的生產上,應有效控制農藥的使用,推行農業良好操作規范(GAP)。莼菜又名水葵、莼頭、馬蹄草,是多年生宿根性浮生水生植物,原產于我國。蘇州太湖、杭州西湖是我國莼菜的主要產區,其中以杭州西湖出產的莼菜最負盛名。近年來,湖北省利川市、重慶市石柱縣黃水鎮等地莼菜產業化生產發展迅猛,莼菜規模種植面積超過667 hm2,從基地面

    中國蔬菜 2011年11期2011-05-22

  • 莼菜資源利用研究綜述及展望
    ,400715)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又名馬蹄草、湖菜、水葵、露葵,生長于池塘、湖泊和沼澤中,系原始花被亞綱睡蓮科(Nymphaeaceae)莼屬多年生淡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可能起源于毛莨科的古植物[1],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已瀕危。莼菜原廣泛分布在北半球的許多地區,現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北美、古巴和墨西哥等地,集中分布在北緯40°以南的亞熱帶地區[1]。在中國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湖南、湖北

    長江蔬菜 2011年10期2011-02-10

  • 黃水莼菜出“黃金”
    滋地說,“這幾年莼菜豐收,我家年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毕衽硎抗膺@樣種植莼菜致富的農民,這幾年,在整個黃水山區的黃水、楓木、冷水、石家等鄉鎮,已有上萬戶。而這一切,都歸功于石柱縣委、縣政府利用特色資源吸引外商入駐,加速莼菜深加工產業發展的理念。莼菜,古時為貢品,是珍貴的水生蔬菜,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人種植。莼菜有消腫、解毒、美容之功效,所含葡萄糖甘露聚糖成分有較好抗癌作用,因此被稱為“山菜之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莼菜類產品開始風靡日、韓等國。但由于莼菜

    當代黨員 2009年2期2009-03-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