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樂死

  • 安樂死之爭
    國家和地區實行安樂死合法化。但由于該問題關乎人的生命、道德倫理、醫學、法律等多個方面,一直以來,圍繞安樂死的爭議不斷。荷蘭荷蘭是全球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荷蘭議會于2001年11月29日通過安樂死法令,并從2002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安樂死從此在荷蘭結束了近30年的“不合法”歷史,開始擁有“合法身份”。據統計,截至2021年,荷蘭累計進行了超過7萬例安樂死。對于安樂死,荷蘭的法律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必須滿足以下所有條件:1. 由患者本人“深思熟慮”后

    新民周刊 2023年27期2023-08-02

  • 安樂死正趨商業化
    的生活選擇——安樂死。PPT中寫道,選擇安樂死,是對痛苦的承認和表達;是滿足好奇心,對人生下一步勇于探索的勇氣;是提升人生控制感和選擇感的一種方式。2016年,加拿大通過了“死亡輔助與自由選擇法案”,只要符合一些前提條件,申請人可以在醫生和家人的監督下選擇安樂死。隨后的幾年中,加拿大安樂死政策的限制一再被放開,加拿大安樂死的人數也在逐年上升。而加拿大對于安樂死的爭議也在變得更為激烈。當安樂死合法化,死亡成為一種選擇,甚至成為一種“時髦的死亡方式”。但安樂死

    新民周刊 2023年27期2023-08-02

  • 當“安樂死”成為生意
    王悅關于安樂死的爭議,最近再度進入了公共討論的范疇。4月中旬,荷蘭政府證實,正在擴大現行的安樂死法,涵蓋12歲以下身患絕癥的兒童,今年晚些時候,新規定將正式出臺。而根據荷蘭當前的法律,安樂死僅適用于1歲以下的嬰兒和12歲以上的兒童。2002年,荷蘭就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符合嚴格條件下可以合法進行安樂死的國家。屆時,這項新規將全面突破年齡限制。荷蘭政府表示,每年可以幫助5至10名身患絕癥、深受病痛折磨的兒童結束痛苦。在絕大多數國家,安樂死都是一個不可能的選項,

    北方人 2023年7期2023-07-21

  • 當“安樂死”成為生意
    順利》劇照關于安樂死的爭議,最近再度進入了公共討論的范疇。4月中旬,荷蘭政府證實,正在擴大現行的安樂死法,涵蓋12歲以下身患絕癥的兒童,今年晚些時候,新規定將正式出臺。而根據荷蘭當前的法律,安樂死僅適用于1歲以下的嬰兒和12歲以上的兒童。2002年,這個國家就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符合嚴格條件下可以合法進行安樂死。屆時,這項新規將全面突破年齡限制。荷蘭政府表示,每年可以幫助5至10名身患絕癥、深受病痛折磨的兒童結束痛苦。在絕大多數國家,安樂死都是一個不可能的選

    看世界 2023年10期2023-06-12

  • 安樂死之爭
    愈。西蒙想選擇安樂死,但在英國安樂死并不合法。最終,西蒙前往瑞士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是2016年,英國BBC播出的紀錄片《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擇》(How to die: Simon's Choice)中講述的真實故事。安樂死是指醫護人員或其他人出于對病人的同情和憐憫之心,為了消除其痛苦,在征得病人或者其親屬的同意下,用科學人道的方式結束病人生命的方式。自安樂死進入社會視線以來便爭議不斷,肯定和否定者皆宣稱其理由充分。1993年2月9日,荷蘭議會通過了一項有

    新民周刊 2023年4期2023-02-19

  • 國內外安樂死立法進展研究*
    億 舒德峰一、安樂死概述(一)安樂死的起源及其概念定義人類的進化史也是一部不斷研究與抵抗疾病的斗爭史,在人類產生、發展進程中主要關注和解決如何“生”,如何認識、預防和治愈疾病,延長生命,減輕痛苦。對于“死”特別是主動尋求生命終結方式的研究相對較少?!?span class="hl">安樂死”的定義眾多,有古希臘語的定義,有美國醫學學會對其的定義,也有英國倫理委員會的定義和《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卷》的定義。目前,國內外學界關于“現代安樂死”并無統一的概念界定,但通常有以下共同點:指病人肉體、精

    醫學與法學 2022年4期2022-12-11

  • “一鍵死亡”
    投入使用。想要安樂死的人,無需得到醫生的許可,也無需特殊藥物,只需選好地點,躺入密閉艙內,從內部啟動程序即可。聽起來似乎很便利,不過,正是由于這款機器過于簡易的“死亡”方式,引發了廣泛關注和巨大爭議。有人將其稱為“殺人機器”“美化了的毒氣室”;也有人認為,這為承受痛苦的人提供了解脫方式。事實上,一直以來,安樂死在倫理、法律等方面都飽受爭議,僅在瑞士、荷蘭等少數國家被法律允許。瑞士也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能為外籍人士提供安樂死的國家。然而,現實中想實現安樂死,

    科學大觀園 2022年2期2022-01-23

  • 論積極安樂死的合法化
    11105)“安樂死”一詞源于希臘文,意思是“幸?!钡厮劳??!杜=蚍纱筠o典》對安樂死的解釋是:“指在不可救藥的或病?;颊咦约旱囊笙?,所采取的引起或加速其死亡的措施”。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安樂死的種類劃分十分繁多,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根據實施方式來劃分的安樂死類型,即積極安樂死和消極安樂死,這也是當今刑法學界主要爭議的一種類型,因為其手段行為飽受爭議。消極安樂死是指通過停止供藥和撤除醫療設備等行為(如停止使用飲食導管、停止使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21年2期2021-12-22

  • 安樂死合法化在中國的可行性
    院 劇麗嬋1 安樂死的概念“安樂死”一詞源于希臘文“Euthanasia”,有人將其翻譯為“安詳地死去”?!俄f氏大詞典》將安樂死定義為無痛苦地死亡或者憐憫地殺死。而從嚴格的醫療意義上講:安樂死是指當患者得了當下醫療條件無法治愈的重病,經過患者本人或其家屬同意,專業醫療機構進行嚴格鑒定后,由醫師運用醫學手段無痛加快患者的死亡速度。由定義可見,安樂死對于其實施主體、適用條件以及實施客體的要求都是極其嚴格的。安樂死的意義在于維護現有的生命質量和提前終結生命,屬于

    河北農機 2021年2期2021-12-01

  • 國內外安樂死研究知識圖譜分析*
    ,以“關鍵詞=安樂死 OR 篇名=安樂死”為條件進行檢索,共檢索到1 703篇,通過人工篩選去除會議綜述、通知、新聞報道等與本研究無關文獻,共獲得1 178篇文獻。國外數據選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為采集來源,檢索時間跨度同樣為1990年~2019年,以“關鍵詞=Euthanasia OR 標題=Euthanasia,文獻類型=Article OR Review,語言=English”為檢索條件,共檢索到1 828篇文獻,再經過人工比對

    醫學與哲學 2021年16期2021-08-21

  • 緩和醫療與安樂死:差異或協同*
    1 緩和醫療與安樂死的爭論隨著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及人們思維模式的漸變,中國對緩和醫療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1]。同時,有關緩和醫療、安樂死的討論也日漸增多,其中包括對兩者概念及關系的爭論。人們對緩和醫療與安樂死的理解不盡相同[2-4]。有人認為緩和醫療等于臨終關懷或安寧療護,名稱不同本質相同,且兩者皆針對臨終或疾病末期患者的治療,并認為緩和醫療屬于消極治療,排斥積極治療。一些人將撤除和不給予生命維持干預稱之為安樂死,或消極安樂死,并將其視為緩和醫療的一部

    醫學與哲學 2021年10期2021-06-15

  • 中國公眾對安樂死的態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2019年民意調查數據
    的,這直接導致安樂死成為一個敏感的話題。然而,安樂死并不是一個新問題,在一定意義上它幾乎與人類歷史一樣悠久,在古希臘,安樂死被人類尊為理想的善終方式之一,允許病人自己及在別人幫助下結束自己的生命。在中國,盡管人們忌諱論及死亡話題,但就如何實現善終卻又是很多人最本真、樸實的客觀需求①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時常會發生安樂死案例,人大代表亦屢次向全國人大提案安樂死立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公眾個人權利觀念已達到新的高度,人們對生命、死亡質量有更高要求。在老齡

    人口學刊 2021年2期2021-03-13

  • 沈德詠:推進安樂死立法,才能減少濫用風險
    用尊嚴死亡指代安樂死,指出臨終關懷和尊嚴死亡現已成為無法回避的社會問題、法律議題,建議有關部門對此能予以重視,對相關問題盡早組織研究、論證,并適時予以立法規制。提案被報道后,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創始人、開國大將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在網上發表一篇商榷文章,提出在國內外的語境下,尊嚴死亡事實上指向安寧療護,與安樂死不同。與其挑戰有多重障礙的安樂死立法規制,不如在安寧療護的法律法規建設上投入更多精力。對此,沈德詠曾給予積極回應。2018年,沈德詠從最高法院到全國政

    中國新聞周刊 2020年26期2020-08-11

  • 安樂死的合法化研究
    要:近些年來,安樂死早已不是一個新問題,比利時等國對于安樂死已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美國也有對消極安樂死的相關判例,國內學者也在安樂死是否應當合法化,合法化之后會產生的后果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對于安樂死和故意殺人罪的異同,也有了較明確的區分。然而,在安樂死引起的刑事責任和具體的立法制度上,卻少有建樹。因此,日后研究應更加關注安樂死的法律制度建立和認定,完善刑法體系,促進社會發展。關鍵詞:安樂死;刑法對于安樂死的法律認定,不同學科立場的人角度不同,對此一直有著

    錦繡·上旬刊 2019年9期2019-10-21

  • 近30年我國安樂死民意調查的文獻計量學分析
    蓋恬恬 王 燕安樂死(euthanasia)一詞源于希臘文,原意為“無痛苦的死亡”或“尊嚴死”,20世紀90年代后逐漸趨向于對患有不治之癥的患者在危重瀕死狀態時,由于精神及身體的極端痛苦,在患者或親友的要求下,經醫生的認可,用人工的方法使患者在無痛苦狀態下度過死亡階段而終止生命的全過程[1]。在世界范圍內,安樂死的適用范圍及合法性備受矚目且一直存在爭議,我國民眾對于安樂死的深層討論和認識仍不足[2],民眾對安樂死的態度對于安樂死在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醫學與哲學 2019年8期2019-05-10

  • 淺析安樂死的合法化
    前司法實務中,安樂死仍被作為一種違法行為,以故意殺人罪來定罪處罰。但是,安樂死的本質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樂。故安樂死合法化的問題一直為人們所爭論,筆者認為我國急需構建安樂死具體刑法制度,最終實現安樂死的合法化。關鍵字:安樂死;合法化;刑法死亡問題,是每一個活著的人都不可回避的問題,人之死亡,作為一個重要法律事件,必將會引起與之相關的許多法律后果。人之死亡,體現了新陳代謝的普遍規律,但死亡的方式各有不同。安樂死的本質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樂,不

    西部論叢 2018年9期2018-09-04

  • 安樂死執行一半,老人站起來反抗
    74歲婦人進行安樂死時,先是讓這位婦人喝下了添加鎮靜安眠藥的咖啡,數分鐘后再注射安樂死的藥劑。然而,就在這位婦人被注射到一半時,卻突然站起來反抗……11月9日,荷蘭公共檢察官辦公室正式起訴了一名為腦退化老婦人執行安樂死的女醫生——這是荷蘭安樂死合法16年來,執行安樂死的醫生首次遭到起訴的案例。檢方稱,這位老婦人在被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反抗,說明醫生并沒有搞清楚這名接受安樂死的患者是否一心求死,因此有“越界”嫌疑。實際上,對于安樂死的執行,荷蘭國內一直有著頗為

    新傳奇 2018年47期2018-08-09

  • 漂洋過海,只為尊嚴死
    下,于瑞士執行安樂死(協助自殺)。一個月前的5月10日,同樣在瑞士,104歲的澳大利亞科學家古德爾以相同手法執行了安樂死,這讓安樂死的話題又在世界范圍內掀起討論。為“求死”而奔波的不止這兩位老人。2014年,29歲的美國姑娘梅納德無法忍受病痛的折磨決定安樂死,為此她攜全家搬到允許安樂死的俄勒岡州,該州于1994年通過的《尊嚴死亡法》是美國第一個協助自殺法案。迄今為止,人們通常所說的“合法安樂死”包含三種方式。第一種是“主動安樂死”,允許病人在“不能忍受”及

    中國新聞周刊 2018年22期2018-06-20

  • 淺析安樂死的生理作用機制與倫理基礎
    張家緒【摘要】安樂死作為一種“另類”的死亡方式,近年來在我國理論界引起極大的討論,尤其是關于其是否應該合法化,即是否應該普及的問題上,而這樣一種討論更多的是基于一種社會學視角,缺乏從根源部分的討論。對于安樂死的爭議點產生的根源應該從醫學、法學、倫理學的角度出發,旨在通過對安樂死在醫學生的生理作用機制與在法學和倫理學視角上的倫理基礎的討論,進一步加深人類在安樂死問題上的認識?!娟P鍵詞】安樂死生理機制倫理一、問題的緣起關于安樂死的討論不是今天才開始,國外關于安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8年2期2018-05-14

  • 荷蘭人質疑執行“安樂死”太容易
    青木“在荷蘭安樂死太容易?”2017年荷蘭執行安樂死的案例數量大增,引起官方關注。據德國《焦點》周刊12日報道,荷蘭檢察官目前正在對四起安樂死事件進行刑事調查。檢方認為協助患者執行安樂死的醫生疑似違反相關規定,自行替四名老婦人結束了生命。據荷蘭《萊頓日報》透露,這四名被安樂死的老人均已年過65歲。在一起案件中,一名67歲的女性由于老年癡呆癥而缺乏表達自己意愿的能力。盡管醫生無法確定她的死亡請求是否出自自愿,還是在經過充分考慮后于去年5月助其安樂死。在另一

    環球時報 2018-03-142018-03-14

  • 淺析安樂死的生理作用機制與倫理基礎
    問題的緣起關于安樂死的討論不是今天才開始,國外關于安樂死的討論由來已久,我國關于安樂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一些典型的安樂死案例。例如,美國的昆蘭案,荷蘭的代爾夫特成案,中國的漢中醫案。筆者在參與一些辯論賽過程中,也曾做過“在中國,安樂死應不應該合法化”問題的探討,可是在對這些典型案例和辯論的過程中,會發現探討起來難以落地,很難具有一個相對傾斜性結論;在探討是否應該合法化問題上,所有的點都在于合不合法,對于國家和社會中整體的影響,很難對這樣一個關切到人生命本

    中國校外教育 2018年4期2018-02-10

  • 安樂死在中國可行性問題的探析
    與主張。尤其“安樂死”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去思考屬于自身的各項權利應如何保障與實現。一、安樂死概說安樂死的定義存在諸多說法,現在廣泛被大眾所知悉的安樂死是旨在解除患者的痛苦,通過本人或家屬的同意,在諸如醫院等醫療領域,由專業的醫務人員來實施的且一切法律后果應當由患者及其家屬承擔的加速死亡的方式。無論是各學界抑或是民間對安樂死是否應當合法化的爭議并不是在“何為安樂死”這個問題上,更多的是基于安樂死的定義而去追尋究竟什么情況下才能夠實施安樂死,即是對于

    山西青年 2018年10期2018-01-26

  • 臺體育主播取消安樂死引關注
    日前赴瑞士成為安樂死機構合格會員,并準備近期實施安樂死。不過,事情在19日有了轉變。據臺灣“中央社”19日報道,傅達仁透露,成為會員后,院方會先確認病情與病人意識,只要沒有問題,隔天院方會進行第二次面談,定出安樂死時間,本來他結束第二次醫生談話后就進行,“但是我取消了,因為我舍不得他(兒子)”。他說,瑞士的安樂死機構就像是上帝在世界開了一扇窗,解救所有飽受病魔折磨的國際人士,任何年滿18歲以上的成年人都能成為會員,“前提是你必須得了絕癥,以及完全出自你的自

    環球時報 2017-11-202017-11-20

  • 瓊瑤式“尊嚴死”離現實還有多遠
    在網上熱傳,“安樂死”或“尊嚴死”的話題再次被推向輿論風口浪尖。這種“美好告別”離我們有多遠?說起來也很近,從1994年始,全國人代會提案組每年都會收到安樂死立法的提案,今年提出這項建議的是全國人大代表、溫州醫科大學原校長瞿佳。但同時,安樂死真的很遙遠,官方文件中除了司法部公證司于1986年作出的《關于不宜辦理“安樂死”公證事項的復函》外,我國尚未針對安樂死進行立法。因涉及法律、醫學、倫理、道德等多個方面,安樂死成為一個古老復雜的問題。全球共性的爭議在于,

    上海采風月刊 2017年6期2017-06-12

  • 比利時去年迎來兩千“安然赴死”客
    塞爾正成為新的安樂死的中心”,德國《焦點》周刊日前稱,去年,到比利時實施安樂死的歐盟游客大增,達到2023人,比5年前激增一倍。根據規定,手持歐盟健康保險卡的游客在比利時可以免費安樂死。比利時于2002年將安樂死合法化,并于2013年將該法適用范圍延伸至兒童。布魯塞爾醫生維爾邁倫告訴歐洲媒體,五六年前還沒有太多游客到當地求死,但現在人數不斷增加。這其中有許多法國人,因為法國不允許安樂死。維爾邁倫工作的布魯格曼大學醫院去年協助15名病人安樂死,其中7人是法國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1期2017-04-06

  • 關于安樂死在中國合法化的研究
    學金融學院關于安樂死在中國合法化的研究田宇慧1.汪雨婷1.龍雪洋2.劉鈺晗1.崔雪鑫1.1.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2.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一、對安樂死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和分類我們認為,安樂死是指,在尊重當事人意志的基礎上,以積極方式或消極方式實施的,主動或被動的終止當事人生命的,以解除當事人痛苦、維護當事人尊嚴為目的的死亡方式。(一)積極安樂死即主動安樂死,是指醫務人員采取一定措施,如藥物注射等方式幫助別人結束生命的方式;(二)消極安樂死即被動安樂死

    消費導刊 2017年11期2017-03-12

  • 安樂死的法理分析與思考
    130000?安樂死的法理分析與思考于 鑫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安樂死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社會情況,其中涉及了各個社會層次的價值觀、人理常倫、法律法規、醫療科技等?,F如今我國由于安樂死的特殊性質,對安樂死作用的目標,方式和條件有著一套嚴格的法律法規,同時又要求實施安樂死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登記審核和批準執行。安樂死;法理學;意義;公民;權利一、引言安樂死實施的對象從現代的醫學角度上來看,應當是瀕臨死亡并且挽救無效,病人肉體上和身心上承受的痛

    法制博覽 2017年18期2017-01-27

  • 南非大主教圖圖希望“有權利安樂死
    他希望獲得選擇安樂死的權利。在文章中,圖圖稱自己“不希望不惜一切代價地活在世上?!彼麑懙溃骸拔蚁M塬@得富有同情心的對待,允許我按照個人選擇的方式進入生命旅程的下一階段。對那些無法忍受痛苦且行將走到生命盡頭的人來說,只要知道自己能接受安樂死,就能獲得不可估量的慰藉?!?日,圖圖大主教剛剛在開普敦度過85歲生日。上月,他曾因反復感染而住進醫院接受手術治療。據悉,南非至今尚無規范安樂死的確切法規。但在2015年,一家南非法院曾賦予一位瀕死男子選擇死亡的權利,這

    環球時報 2016-10-092016-10-09

  • 比利時實施全球首例未成年人安樂死
    援引比利時聯邦安樂死委員會的消息稱,比利時一名未成年人近日接受了安樂死,這是2014年該國解除安樂死年齡限制后,首位申請安樂死的未成年人。比利時聯邦安樂死管理與評估委員會主席迪斯特爾曼斯在發給比利時《新聞報》的一封郵件中稱,這起案例是該國一名醫生上周向委員會報告的,提出申請的未成年人罹患晚期重疾。除此之外,迪斯特爾曼斯沒有公布其他信息。迪斯特爾曼斯稱,“幸好在人們看來能夠實行安樂死的兒童很少,但這并不是說我們應該拒絕讓他們有尊嚴地死去”。據英國《每日電訊報

    環球時報 2016-09-192016-09-19

  • 比利時去年迎來兩千“安然赴死”客
    塞爾正成為新的安樂死的中心”,德國《焦點》周刊21日稱,去年,到比利時實施安樂死的歐盟游客大增,達到2023人,比5年前激增一倍。根據規定,手持歐盟健康保險卡的游客在比利時可以免費安樂死。比利時于2002年將安樂死合法化,并于2013年將該法適用范圍延伸至兒童。布魯塞爾醫生維爾邁倫告訴歐洲媒體,五六年前還沒有太多游客到當地求死,但現在人數不斷增加。這其中有許多法國人,因為法國不允許安樂死。維爾邁倫工作的布魯格曼大學醫院去年協助15名病人安樂死,其中7人是法

    環球時報 2016-08-222016-08-22

  • 安樂死合法化的法理探析
    ●高志勇安樂死合法化的法理探析●高志勇安樂死涉及倫理、道德、醫學、法律諸多領域,關乎生命的處分。實施安樂死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和法律問題,因此,應該審慎對待安樂死合法化的立法。本文通過分析安樂死正反兩方的觀點和理由,提出自己對安樂死合法化的立法建議。安樂死合法化;生命的處分權;生命質量1 安樂死的概念安樂死一詞,源于希臘文Euthanasia,其本義是“無痛苦地(或安樂地,有尊嚴地)死亡”,是指為解除痛苦授予死者以安樂的行為?,F代意義上的安樂死,一般是指對于

    保健文匯 2016年4期2016-03-28

  • 積極安樂死之合法化淺析
    政府建議應當將安樂死合法化,并將其列入民事法修正草案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提議一出便受到了越南人民乃至世界的廣泛關注,引發了新一輪關于安樂死合法性的討論。安樂死一詞的產生可追溯至古希臘語中的enthanasia,其詞義為“幸福地死亡”。它包括以下兩層含義,一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簡單地來說,安樂死就是指對于某些特定的患有絕癥或瀕臨死亡的病人,由于難以忍受肉體上的巨大痛苦,基于患者本人的請求或者同意,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死亡提前實現的行為。從細致劃

    卷宗 2015年5期2015-06-10

  • 615名護生對安樂死的認知態度分析
    會早期就產生了安樂死的思想和主張。到了現代,安樂死問題在西方醫學教育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在醫學院校的倫理學課程設置中安樂死問題占全部課程的三分之一[1]。在中國,安樂死問題引起高度關注是由于國內外的相關事件引起的,包括1986年陜西漢中安樂死事件、2001年荷蘭成為世界上首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等。目前世界上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有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2]。通過對荷蘭等國十多年安樂死的臨床實踐研究發現,安樂死的實施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患者臨終關懷的質量,保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3期2015-04-15

  • 615名護生對安樂死的認知態度分析
    會早期就產生了安樂死的思想和主張。到了現代,安樂死問題在西方醫學教育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在醫學院校的倫理學課程設置中安樂死問題占全部課程的三分之一[1]。在中國,安樂死問題引起高度關注是由于國內外的相關事件引起的,包括1986年陜西漢中安樂死事件、2001年荷蘭成為世界上首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等。目前世界上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有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2]。通過對荷蘭等國十多年安樂死的臨床實踐研究發現,安樂死的實施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患者臨終關懷的質量,保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5年3期2015-04-15

  • 安樂死權利
    惠近年來,有關安樂死的話題不斷見諸報端、網絡,引起世人的高度關注。2015年1月,安徽有個一歲男童患嚴重腦損傷,勉強維持生命,父母請求醫院為孩子實施安樂死而遭到拒絕。2015年2月,加拿大最高法院通過廢除一項禁令,對醫生幫助身患絕癥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實施自殺不再加以禁止。2014年2月,比利時眾議院通過一項沒有設定特定年齡的“讓重癥患兒享有安樂死權利”的法案,其包含“有辨別能力”的重癥患兒享有安樂死的權利。生與死是人類永恒不變的主題。在人類漫長的文明發展史

    醫學與法學 2015年6期2015-02-12

  • 安樂死在中國的實現 ——從安樂死的存在合理性說起
    命倫理與法律論安樂死在中國的實現 ——從安樂死的存在合理性說起宋維志安樂死作為一種實現人由生到死的轉變的死亡方式,其對人的根本意義在于使人對專屬于自己的生命有了一個更完整的掌握。人不僅可以決定自己如何生存,更應當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而安樂死的實踐需要一個合理的規范制度,以促使人們適當地行使權利,真正實現由權利為生命帶來的價值。在我國現階段,安樂死還設有合法化,但可以通過實施“事實上的非犯罪化—法律上的非犯罪化—憲法確定”這一規范路徑最終實現安樂死的合法化

    醫學與法學 2015年4期2015-02-12

  • 河南省公眾對安樂死的認知、態度及意向調查
    100049“安樂死”一詞最早源自希臘文euthanasia,本意為“快樂死亡”或“尊嚴死亡”。我國學者給安樂死下的定義是:患不治之癥的病人,在危重瀕死狀態時,由于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及其家屬的要求下,醫生用人為的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下度過死亡階段而終結生命的全過程[1]。安樂死在國外已有很久的歷史,然而,在我國圍繞安樂死的醫療糾紛和法律糾紛卻很多,但因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在審理和評價上都遇到困難。安樂死已成為我國法制建設不能回避的問題。同時,

    醫學與社會 2014年10期2014-08-28

  • 大中專護生對安樂死的態度及意向調查分析
    2大中專護生對安樂死的態度及意向調查分析李莉1李永生21湘潭市中心醫院介入科 湖南 湘潭 4111992湘電風能有限公司 湖南 湘潭 411102目的:了解大中專護生對安樂死的態度、意向及二者的差異情況,為護理倫理教育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長沙市某職業學院的中專護生二年級學生共231例,大專護生二年級學生200例,共431例研究對象進行現場自填式問卷調查。結果:431名大中專護生中,67.1%的學生贊同安樂死,64.0%的護生表示如果自己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年21期2014-06-09

  • 比利時安樂死人數飆升
    日披露,比利時安樂死人數呈迅猛增長之勢,僅2013年就飆升27%。2012年該國安樂死人數為1432,2013年增加到1816。這家報紙說:“這也就是說,比利時去年每月有150例安樂死,每天有5人在醫生‘協助下‘自殺?!鼻安痪?,該國又通過兒童安樂死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取消安樂死年齡限制的國家?!皩捤伞钡?span class="hl">安樂死政策讓不少病重老人開始擔心自己被強迫安樂死。 比利時去年執行的安樂死中,73%的選擇者是癌癥患者。就年齡分段比例來看,70歲至90歲年齡段所占比

    環球時報 2014-06-032014-06-03

  • 醫學院校學生安樂死觀念調查初步分析——以皖南醫學院為例
    241000安樂死是指患不治之癥的病人在垂危狀態下由于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及其親友的要求下經過醫生認可,用人道的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結束生命的過程,它的目的是通過人工調節和控制,以避免精神和肉體的折磨,達到舒適或愉快,即改善死者瀕臨死亡時的自我感覺狀態,維護死亡時的尊嚴[1]。為更好了解在校大學生對安樂死的了解和認知程度,分析不同人口學特征下對該觀念的認知差異,探討可能的原因,筆者于2013年9月—2013年12月對皖南醫學院2009 屆至2

    中國衛生產業 2014年9期2014-02-18

  • 荷蘭、比利時安樂死合法化的成效與反思
    懷荷蘭、比利時安樂死合法化的成效與反思李亦萌1,李 旭2,李恩昌3(1北京市中兆律師事務所,北京100027,sugarlemon@qq.com;2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西安710061;3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編輯部,陜西西安710061)荷蘭等國安樂死合法化十年的臨床實踐顯示,請求安樂死的患者人數和實施安樂死案例逐漸增加;主要涉及終末期不可治愈的癌癥患者,沒有擴大病種范圍的現象;有80%的執行案例都上報安樂死復審委員會接受監督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4年4期2014-02-06

  • 促進中國安樂死立法的建議*
    om)促進中國安樂死立法的建議*張小嬌,楊山田(昆明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zxjjojo@qq.com)中國安樂死合法化進程中出現的現實障礙主要有:傳統倫理道德觀念;法律依據缺乏,法制建設不完善;針對這些障礙,提出了促進我國安樂死合法化進程的相關建議:加強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安樂死;明確操作程序,實施全面監控;加強理論研究,界定安樂死實施要件;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多方位為安樂死立法;健全醫療衛生制度,提高醫療“軟硬件”。安樂死;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4年3期2014-01-29

  • 積極安樂死的非罪化研究
    擇死亡的權利?安樂死的出現對于他們來說到底是解脫還是犯罪,這一直是我國刑法實務與理論界爭論的焦點。安樂死問題是一個涉及倫理學、醫學、社會學、法學等諸多學科的復雜問題,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是當今社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在大量的地區和大量的人群中,或明或暗的出現了各種各樣積極和消極安樂死的現象,使之成為了法學界不可回避的問題。本文在收集了國內外學者的眾多觀點后,對安樂死問題作了一個簡單的整理,以期待大家對安樂死問題有一個全面系統

    科技視界 2013年23期2013-08-15

  • 安樂死合法性問題淺議
    0042)一、安樂死概述安樂死由來已久,其原意是“舒適或無痛苦的死亡”。而安樂死的現代含義是指“對于在現有醫學條件下患有不治之癥而又極度痛苦的病人,醫生在不違背患者本人意愿的前提下,為了解除其痛苦而采取適當的措施,以提前結束病人生命的行為”。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講,安樂死的理論和實踐可謂古已有之。古代有些原始部落為了其整體的生存和健康強盛,常把病人、老人擊殺或埋葬,以此來減少病弱者的痛苦和部落的負擔[1]。一般來講,安樂死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指主動的安樂死,指醫

    河南警察學院學報 2013年2期2013-08-15

  • 相守70年 同日安樂死
    伴下,一同接受安樂死。他們的追悼卡上寫著撼動人心的字句:“我們攜手走過人生道路,也一同離開?!边@對老夫妻相識70年,結婚64年,無法接受沒有另一半的生活,誰也不希望承受另一半先離開人世的痛苦,于是他們決定在同一天接受安樂死,一起走向人生終點。比利時2002年將安樂死合法化,準許無法忍受身體或精神痛苦的成年絕癥患者接受安樂死。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3年9期2013-05-14

  • 安樂死出罪的域外司法實踐考察
    文◎楊 靜安樂死源于古希臘允許病人或殘疾人“自由辭世”的“好死”之道。到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在《新大西洋》中提出:醫生的職責不但要治愈病人,還要減輕他的痛苦和悲傷。目前一般認為安樂死是讓使患者自身安樂的無痛苦死亡。支持者稱安樂死是死者“安詳的解脫”,且自由行使選擇死亡的權利是尊重人權的基本要義。反對者認為安樂死是“合理謀殺”,因為生命權至高無上,安樂死與尊重生命價值互相矛盾,可能會被濫用。20世紀30年代開始,支持安樂死的呼聲越來越高。在英、美、荷、澳

    中國檢察官 2013年2期2013-01-30

  • 道德悖論視域內的安樂死問題
    情況[1]。自安樂死出現以來,它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和爭議的話題,原因就在于安樂死是一個典型的自相矛盾的悖論現象,在安樂死的選擇和實現過程中面臨的是一個同時出現善與惡兩種截然不同結果的尷尬處境,安樂死面臨倫理爭論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一方面,它體現了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為患絕癥的患者帶來了福音;另一方面,它也帶來許多的負面影響。因此,用悖論的方法分析安樂死在倫理道德方面的善與惡,對于我們真正認識和了解安樂死的倫理價值,推進安樂死的施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一、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1期2012-04-07

  • 刑法角度下的“安樂死
    趙勤犇“安樂死”是一個跨越多學科的問題,社會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法學等各個領域對此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它突破了傳統的倫理觀念,牽涉到醫學中一對固有的矛盾,即延長病人生命與解除病人痛苦的矛盾,同時由于其具備了犯罪的形式特征而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對于這樣一種激進的、帶有強烈反傳統特征的新現象,我國的刑事法律應怎樣應對,怎樣的制度設計才是兼顧傳統與現實、順應國際潮流又不失本土特色的選擇,這是本文的研究方向。一、安樂死的含義“安樂死”一詞源于希臘文euthan

    魅力中國 2009年27期2009-11-09

  • 意17年植物人爭議聲中死亡
    處于安樂死漩渦中的意大利38歲女植物人艾魯阿娜·英格拉羅9日晚在醫生撤去進食管后死亡。此前,圍繞她是否應該被實施安樂死,整個意大利分裂為兩派,甚至還因此引發了憲法危機。英格拉羅17年前遭遇車禍后便成了植物人。她的父親貝皮諾十多年來一直爭取能讓她獲得安樂死。在他的堅持下,醫生于上周五停止給英格拉羅進食。4天之后,英格拉羅離開了這個世界。安樂死在以天主教徒為主的意大利屬違法行為,但拒絕治療屬于合法行為。在貝皮諾提出為女兒實施安樂死之后,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堅決

    環球時報 2009-02-112009-02-11

  • 安樂死:無法回避的問題
    雖然安樂死的立法看來還距離遙遠,但在實際上,不論在醫院中還是在家里,悄悄實施的情況一直在進行。我們的立法不能裝作沒有看見、不知道這種情況,不能長期脫離和落后于社會生活安樂死問題,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是近年來經久辯論的熱點。寧夏女孩李燕不久前在網上公布“安樂死申請”,并請求人大代表提交安樂死議案,再次使安樂死立法問題處于不容回避的位置。在我國,對安樂死問題的注意要比西方發達國家晚得多,但從一開始就以尖銳的形式出現,觀點截然對立。1986年6月,陜西漢中某

    中國新聞周刊 2007年14期2007-05-14

  • 在我國能實施安樂死嗎?
    年來竟有人大談安樂死。求生是人的本能,好死不如賴活,難道死還能安樂嗎?201生紀以來,許多病入膏肓的病人,由于得到先進的治療措施,他們的死亡過程大大延長了。但病人不堪忍受拖沓的瀕死前的痛苦折磨,家屬也不忍目睹親人的痛苦掙扎,因此向醫生提出要求,希望能采取無痛措施,盡早使病人擺脫痛苦、結束生命。所謂安樂死,即由此而來。安樂死是現代醫療技術時代中出現的新問題。早在30年代,世界各國就開始辯論安樂死問題。由于安樂死與傳統的死亡概念和傳統的醫療職能相沖突,而且與自

    祝您健康 1989年1期1989-12-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