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化縣

  • 寧化縣水土流失治理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耦合路徑探索
    黃惠清(寧化縣農業農村局,福建 寧化 365400)寧化縣地處武夷山東麓、福建西北部,是位于閩江、贛江和汀江“三江”源頭的一個“千年古縣”,轄16個鄉鎮和1個華僑農場,總人口38萬人,縣域面積2 407 km2,其中耕地面積316 km2,占縣域面積的13.13%,人均耕地僅0.08 hm2,人口密度過大、耕地不足、上山開發耕作不當(順坡種植)、砍燒柴草等,導致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據2011年遙感普查,全縣水土流失面積352 km2,占縣域面積的14.62%

    中國水土保持 2023年11期2023-12-18

  • 寧化縣畜禽遺傳資源現狀及保護利用探討
    吳小華(福建省寧化縣農業農村局)畜禽遺傳資源是非常重要的生物資源,也是地方畜禽遺傳資源多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當地畜禽新品種的培育、產業發展與畜禽養殖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十分重要。寧化縣地處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脈東麓,為閩贛兩省交界縣之一,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其中畜禽遺傳資源是其主要特色之一。目前,寧化縣擁有許多珍貴的畜禽品種,具有優良的遺傳特性,適應當地的環境和氣候條件,為當地的農業經濟和生態系統的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寧化縣

    中國畜牧業 2023年21期2023-12-06

  • 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寧化茶產業轉型升級
    張鈺娟(福建省寧化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服務站 福建寧化365400)寧化縣地處武夷山東麓,氣候屬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18℃,≥10℃的年積溫5 600℃,無霜期 214~248 d,年降雨量 1 700~1 800 mm,年均日照時數1 757 h,為中亞熱帶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豐富的溫、光、熱、氣、水條件適宜茶樹生長發育和茶葉優良品質的形成,全縣現有宜茶山地6 000 hm2,為發展茶葉生產提供了廣

    農業科技通訊 2022年1期2023-01-05

  • 寧化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探索與思考
    黃東福(寧化縣農業農村局,福建寧化 365400)近年來,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作為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的重要內容正蓬勃發展?,F階段農業產業全面轉型創新進程中,托管服務模式貫穿于整個農業生產的作業實施鏈條中。農業產業目前正趨向于規模經營的轉型,客觀上決定了農業生產托管的實踐工作應得到深入推進。從本質上講,農業生產托管的總體實施思路就是委托具備專業資質的農業服務組織,全面完成農業生產的耕、種、防、收各環節操作流程,據此達到促進農業產業規?;l展、優化配置使用農業產業資

    南方農業 2022年4期2023-01-04

  • 寧化縣松林改造提升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謝阿瓊(寧化縣林業局,福建寧化 365400)馬尾松是寧化縣用材林主栽樹種、荒山綠化先鋒樹種、水土流失治理功勛樹種,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發揮了重大作用。然而,過去由于營造了大面積馬尾松純林,造成林分單一,抗逆性差,易受病蟲侵害,同時降低了土壤肥力,減少了地表生物種群和土壤生物含量,對于森林的持續發展極為不利。當前,馬尾松正面臨松材線蟲病的威脅,松材線蟲病被稱為松樹的“癌癥”,是一種能在短時間內引起松樹枯死的毀滅性、流行性林木病害[1-2],嚴重

    現代農業科技 2022年8期2022-12-13

  • 荃優967在寧化縣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邱劍華(福建省寧化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福建寧化 365406)寧化縣位于北緯 25°58′~ 26°40′、東經116°22′~ 117°02′,地處福建省西部,武夷山東麓,東鄰明溪、清流縣,西毗江西省石城、廣昌縣,南接長汀縣,北界建寧縣,總面積2 407.19 km2,全縣耕地總面積28 236 hm2。寧化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屬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18℃,高于10℃(含10℃)的活動積溫為5 243.7℃,年平均降雨量1 700~1

    福建稻麥科技 2022年1期2022-11-22

  • 寧化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效及建議
    張伍才(福建省寧化縣農業農村局,三明 365400)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僅可激活土地要素,還可有效促進集體經濟發展[1]。福建省寧化縣根據《寧化縣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工作安排,于2018年全面完成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清產核資工作,于2019年完成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于2020年對有經營性資產的村全面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在此背景下,為促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目標的順利實現,現筆者擬對寧化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工作進

    上海農業科技 2022年2期2022-11-17

  • 客家地名文化景觀聚類分析 ——以寧化縣為例
    [4],福建省寧化縣大部分地區都屬于鄉村地區,與鄉村振興戰略聯系緊密,因此研究客家地名也是響應國家的號召,讓更多的人民關注到我國廣大的鄉村地區。自魏晉南北朝開始已有漢人南遷至寧化,遷徙的客家人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寧化,而寧化縣也被譽為客家民系的搖籃之一??图椅幕侵腥A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5],研究寧化縣的地名文化景觀有利于對客家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也可以從文化地理學的角度分析客家人民對于自然環境與人文歷史的認識和表達。國外對地名的研究有著較悠久的歷史,從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 2022年4期2022-10-13

  • 隆晶優蒂占在寧化縣作煙后稻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劉清亮(福建省寧化縣濟村鄉農業和農村經濟服務中心,福建寧化 365414)香型稻以其氣味芳香而得名,其香味可存在于水稻植株除根部外的莖、葉、花和稻米中[1]。寧化縣“河龍貢米”歷史悠久,極富特色,是一款中高端優質香型大米,多次獲得國家、省部級多項榮譽。但目前寧化縣“河龍貢米”種植的品種以玉針香為代表,在田間表現高感惡苗病和稻瘟病,易倒伏、產量低的問題,嚴重阻礙“河龍貢米”進一步擴大推廣。隆晶優蒂占是由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種業科學研究院

    福建稻麥科技 2022年4期2022-04-16

  • 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 ——基于寧化縣的調查
    □張鈺娟(寧化縣農業農村局,福建 三明 365400)土地是農民基本生活保障,也是農業第一生產要素。土地流轉是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主要形式,是農業規?;?、集約化和高質高效的有效路徑。2019 年全國人大修訂頒布《農村土地承包法》后,農業農村部也相應修訂完善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流轉進入了依法依規、規范有序的新發展階段。近年來,寧化縣圍繞深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前提下,積極探索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

    山西農經 2022年24期2022-02-28

  • 寧化縣水稻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的現狀及對策
    王 玲(寧化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服務站,福建寧化 365400)寧化縣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地處閩西北武夷山東麓,東鄰明溪縣、清流縣,西毗江西省石城縣、廣昌縣,南接長汀縣,北界建寧縣,版圖面積2 407 km2,耕地面積2.93 萬公頃,現轄11 鎮5 鄉210 個行政村,2019 年末總人口37.5 萬,其中鄉村人口30.7 萬,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 783 元。寧化縣境內丘陵起伏,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莊”之稱,低山、丘陵、盆地占總面積的9

    南方農業 2021年21期2021-12-25

  • 寧化縣薏米產業發展分析
    張遠勤(寧化縣農業農村局,福建寧化365400)寧化縣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7.6℃,無霜期227~248 d,年日照時數達1 900 h,年均降雨量為1 700~1 800 mm,氣候溫暖,日照充足。寧化縣土地資源豐富,有耕地面積28 200 hm2、園地8 320 hm2、林地171 913 hm2;水田土壤主要為灰泥田、青泥田、爛泥田、紫泥田和黃泥田;土壤耕層厚度15 cm左右,土壤質地以輕中壤為主,過砂過粘土壤為輔。寧化縣的地理和氣候

    福建稻麥科技 2021年2期2021-12-03

  • 淺析寧化縣花卉產業的現狀與對策
    謝阿瓊(福建省寧化縣林業局綠化工作站,福建 寧化 365400)花卉產業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之一,其作為“朝陽產業”,發展前景較為廣闊。寧化縣苗木花卉業始于70年代后期,經過40多年的努力,有了良好的發展基礎,為發展壯大寧化縣花卉業,進一步加快產業化進程,本人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對寧化縣花卉業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思考,并提出推進其產業化進程的若干對策。1 概況寧化縣目前共有綠化苗木花卉企業12家、花店8家,苗木花卉從業人員310

    農村實用技術 2021年11期2021-12-03

  • 寧化縣稻魚綜合種養高產高效技術
    張伍才(福建省寧化縣農業農村局,福建寧化365400)水稻受水土資源約束性強,單一稻作的稻田利用率不高,資源利用不充分、生產效能低。寧化縣屬丘陵山地,山垅田多,單純的種植水稻成本高、收入低,探索可持續發展新模式是唯一的出路。稻田養魚在寧化縣有傳統,只要提升改進就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稻田養魚既保證水稻種植面積,確保糧食產量不減少,又可以在稻田里面養殖魚類,把水產養殖業和種植業緊密結合起來,整個種養周期沒有使用任何化肥、農藥,只施用生物有機肥,合理提高了稻田的

    福建稻麥科技 2021年2期2021-12-03

  • 寧化縣:做山水文章,享康養勝境
    文/寧化縣林業局在萬綠群山中,一汪山泉在錯落有致的山間川流而出,形成幾處落差各不相同的自然壯觀瀑布群,漫步在清幽寧靜的濱河步道,聞著樹木散發的沁人清香,微風習習吹過,樹葉沙沙作響,悅耳的鳥鳴伴隨著輕盈的腳步,猶如在仙境中漫游。這就是寧化縣首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 聚龍閣。聚龍閣森林康養基地,位于寧化縣城南鎮水口村,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是一處極佳的休閑、禪修、康養的勝地,吸引了寧化及周邊的許多游客前來打卡。但是現今如此火爆的背后其實并不容易,這就要從

    福建林業 2021年2期2021-12-02

  • 福建省寧化縣2010—2019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5400;2.寧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福建 三明 365400)梅毒屬于一種乙類傳染病,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幾乎可侵犯人體全身各器官,產生各種各樣的癥狀和體征,可導致神經、骨骼、心血管等系統損害,傳染性強,并可傳給下一代,是性病防治重點之一。近年來全國報告梅毒發病趨勢呈快速增長,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1]。本研究對福建省寧化縣(2010~2019)年梅毒流行特征進行分析,為今后制訂防治策略提供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資料來源 所有梅毒資料信息

    皮膚病與性病 2021年5期2021-11-20

  • 三明市學生常見病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為城區監測點、寧化縣作為郊縣監測點。1.2 對象在三元區調查7所中小學校(2所小學、2所初中、2所高中、 1所職高),在寧化縣調查5所中小學校 (2所小學、 2所初中、 1所高中)。在12所學校共抽取4 983名學生(各年級抽取≥80名) 作為調查對象。1.3 方法按照《兒童青少年近視篩查規范》《學生健康檢查技術規范》(GB/T 26343-2010)開展視力、身高、體重、齲齒、脊柱彎曲、血壓等檢查,填寫《學生重點常見病監測表》;采用《學生視力不良及影響因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2021年5期2021-11-10

  • 寧化縣煙后水稻化肥利用率試驗初探
    慶華 (福建省寧化縣農田建設與土肥技術推廣站,三明 365400)水稻是福建省寧化縣主要糧食作物,全年播種面積在2.13×104hm2以上,其產量高低直接影響到當地的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而施肥是維持水稻高產穩產的關鍵,據統計,肥料對水稻產量的貢獻率為30%~50%[1-3]。但是,化肥的盲目過量施用,不僅會影響化肥利用率,還易引起土壤質地變差和環境污染,甚至會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因此,在減少肥料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水稻產量和肥料利用率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

    上海農業科技 2021年4期2021-08-27

  • 明清時期寧化縣學的建設和運行
    設。筆者將以《寧化縣志》為中心,對寧化縣學在學校選址、空間布局、教學內容和學校經費等方面作一探討。一、學校選址官學作為傳播儒家思想、培養儒家弟子的場所,教育與祭祀并重是其顯著特點,故而常被稱為“廟學”。其選址往往受行政因素影響,“明代福建府州縣學往往與政區官衙相伴而設,其地址方位的描述以治所為基準”[2](P57); 但同時,古人的“風水”、神靈等一些今天看來是迷信的因素,對學校選址的影響也不能忽視。這些因素往往是寧化縣學屢次搬遷的主要原因。寧化縣學的地址

    三明學院學報 2021年1期2021-03-18

  • 利木贊牛改良寧化本地黃牛的效果觀察
    黎朝生(福建省寧化縣城郊畜牧獸醫水產站 365400)寧化縣地處福建西北部山區,黃牛飼養量占三明市黃牛飼養總量的35%左右[1,2],因長期無序的自然交配和近親繁殖,導致寧化縣地方黃牛體型小,生長發育遲緩,生產性能大幅下降[3]。1996 年寧化縣開始引進法國利木贊細管凍精對當地自然發情的地方黃牛進行人工授精,2004 年寧化被列為三明市肉牛良種繁育試點縣。經過近20 年的改良,寧化地方黃牛的生產性能得到顯著提升。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區域利用城郊、城

    中國畜禽種業 2020年12期2021-01-09

  • 甘薯新品種福薯604在寧化縣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鄧 南(福建省寧化縣農業農村局,福建三明365400)甘薯作為主要糧食作物,近幾年在寧化縣的播種面積均保持在1 800 hm2左右[1],在確保糧食安全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自16世紀末引入中國福建、廣東一帶起[2],甘薯在農業生產中就扮演著重要作用。甘薯可作為糧食和飼料,還可作為工業原材料[3]。為適應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專用甘薯新品種的需求,寧化縣加大力度開展甘薯新品種區試、生產試驗、展示及示范推廣,其中福薯604的主要性狀、品

    福建稻麥科技 2020年3期2020-12-19

  • 水稻科技服務團隊赴寧化縣開展技術培訓
    月22 日,應寧化縣農業農村局邀請,水稻科技服務團隊首席專家涂詩航副研究員赴寧化縣進行2020 年優質稻示范推廣項目技術培訓,召開相關的優、特稻栽培技術培訓會。培訓會由寧化縣農業農村局邱筱箐副局長主持。參加培訓會的人員還有水稻所掛職干部寧化縣農業農村局吳志源副局長、各鄉鎮農技站技術人員、優質稻品種示范實施主體技術負責人、各鄉鎮優質稻種植大戶以及縣級水稻種子經銷商代表等50多人。會上,涂詩航副研究員就目前優、特稻的發展現狀,影響優質稻品質的相關因素,優質稻“

    福建稻麥科技 2020年2期2020-11-29

  • 謝華安院士一行參加第二屆河龍貢米后備品種品質鑒評會
    等一行5 人赴寧化縣參加第二屆河龍貢米后備品種品質鑒評會。鑒評會由寧化縣農業農村局、河龍鄉人民政府主辦,福建省現代農業水稻產業技術體系、三明河龍貢米米業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寧化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陳明朗、三明市農業科學院許旭明院長、寧化縣農業農村局張少敏局長等30 余人參加鑒評會。由謝華安院士、三明市農業科學院、水稻所、寧化農業農村局、河龍貢米米業股份有限公司、市民代表等14 人組成的鑒評組,以“玉針香”為對照,以米飯氣味、米飯外觀、米飯適口性等為評分標準,通

    福建稻麥科技 2020年2期2020-11-29

  • 寧化:復工復產加速度
    文/寧化縣林業局一年之計在于春,為保障疫情期間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做到戰“疫”復工兩不誤,寧化縣林業局因時制宜、多措并舉,為復工復產加速度。一企一掛包,加快林企復工復產及時制定《科級干部掛包林業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責任制》《周例會制度》《支持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五條措施》。局長為企業和項目掛包總責任人,分管領導為掛包第一責任人,副科級以上領導和有關股室負責人為掛包具體責任人,負責所掛企業和項目的復工復產工作,幫助企業落實“四個必須”(必須制定復工復產預案、必須嚴

    福建林業 2020年1期2020-06-10

  • 寧化縣志》志序與李世熊史學經世思想
    國方志史上,《寧化縣志》有“論史而崇馬班,言志而尚寧武”之譽,《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稱其“與正德十四年康?!段涔h志》、韓邦靖《朝邑縣志》鼎足而立,夙稱名志”,在中國方志史上有著重要地位?!?span class="hl">寧化縣志》內容廣博、材料翔實、考證詳密、議論精辟,有著極高的成就,被譽為天下名志?!?span class="hl">寧化縣志》的作者李世熊,字元仲,別號媿庵,自號寒支,汀州寧化人,其生平事跡詳見《清史稿》、《清史列傳·文苑》、鹿鼎元《寒支先生傳》、黎士弘《前征君泉上李先生墓表》等。李世熊是古今學者公認

    上海地方志 2020年4期2020-02-24

  • 寧化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王 玲(寧化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服務站,福建寧化 365400)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很好地解決大市場與小農業間存在的矛盾,有效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寧化縣地處福建省西部,全縣耕地面積2.81萬hm2,水稻常年種植面積2.47萬hm2,是國家和省產糧大縣。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寧化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面臨新的矛盾,本文針對寧化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問題進行初步探討。1 寧化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現狀截至2019年12月,寧化縣建立起了705家

    江西農業 2020年15期2020-02-14

  • 搭建檢察權運行監督橋梁
    明市政協委員、寧化縣人大代表高紅華在參加寧化縣檢察院舉辦的“檢察護航民企發展”主題檢察開放日活動時如是說。近年來,寧化縣檢察院牢固樹立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的理念,不斷提升接受外部監督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建立精準化、多樣化、常態化代表委員聯絡機制,把外部監督作為反映檢察工作的“晴雨表”,讓干警習慣在聚光燈、顯微鏡下開展工作。服務發展大局很“用心”。從民營經濟、環境攻堅戰和維護公共利益等方面提供立體化服務。致力營造有序發展環境,制定《服務民營企業經濟發展工作

    人民監督 2019年5期2019-12-23

  • 寧化縣農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
    曾竹花摘?要:寧化縣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成效顯著,農業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為加快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奠定了堅實基礎。但農業資源過度開發、環境污染等問題相互疊加,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介紹了寧化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分析在資源環境、農業品牌、基礎設施、經營主體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了發展特色農業、打造特色農業品牌、建設智慧農業、培育農業新型主體等對策措施。關鍵詞: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特色農

    福建農業科技 2019年7期2019-09-10

  • 明遺民李世熊與康熙《寧化縣志》的編撰
    生,福建汀州府寧化縣泉上里人(今福建省寧化縣泉上鎮),文名盛于明清之際,著述甚富。歷經明清鼎革后,李世熊見證南明隆武政權在福建的興亡和清軍平定閩西地方;他一度逃禪,晚年建土堡、組建地方軍事武裝以抵御流竄的散兵與流寇;重修祠墓、續修族譜,重建鄉族和宗族的社會秩序。在李世熊之前,寧化縣有記錄的修志共有六次。第一次據《文淵閣書目》所載,編修時間當在永樂至正統年間;第二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張洵編修;第三次為萬歷八年(1580年)金俸重修,黃鵬霄、鐘榮纂;第

    上海地方志 2019年3期2019-02-20

  • 積極引導和扶持家庭農場發展
    農業經營主體。寧化縣在發展家庭農場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通過對寧化縣鄉鎮家庭農場的走訪調查,認識到家庭農場對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對其發展進行積極的引導與扶持顯得意義重大。1 寧化縣家庭農場的發展現狀與特點近年來,寧化縣家庭農場出現多形式、多內容、多成份、多領域競相發展的良好勢頭。目前全縣已在市場管理局登記的家庭農場已達186家,流轉耕地面積20480畝,常年聘請的勞力728個,季節性勞力2184個,自主勞力546個,占全縣勞動力的2.6%。1.1 寧

    農民致富之友 2017年22期2017-12-08

  • 寧化縣水土保持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0013;2.寧化縣水土保持辦公室,福建 寧化 365400)寧化縣水土保持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對策羅旭輝1,黃錦祥2,李振武1,廖善評2,張仁濤2,應朝陽1(1.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農業生態研究所/福建省紅壤山地農業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農業部福州農業環境科學觀測實驗站,福建 福州 350013;2.寧化縣水土保持辦公室,福建 寧化 365400)水土保持;產業發展;對策;寧化縣針對寧化縣水土流失及治理實際,基于生態產業理論,借鑒新時期長汀縣水土保持發展思路,提

    中國水土保持 2017年10期2017-10-13

  • 兩系雜交稻新品種作中稻栽培試驗小結
    峰(1.福建省寧化縣城南鄉農技站,福建寧化365407;2.福建省寧化縣方田鄉農技站,福建寧化 365415)兩系雜交稻新品種作中稻栽培試驗小結彭秀金1,黃隆峰2(1.福建省寧化縣城南鄉農技站,福建寧化365407;2.福建省寧化縣方田鄉農技站,福建寧化 365415)2016年引進“隆兩優3188”等6個兩系雜交稻新品種(以深兩優876作對照),在寧化縣城南鄉作中稻進行生產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參試新品種在生育期、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米質及其它主要特征

    福建稻麥科技 2017年2期2017-07-18

  • 欠發達閩西山區縣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探討
    烽文摘要以福建寧化縣為例,綜合分析了欠發達山區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深入開展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結果表明: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調整完善工作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確了規劃調整完善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探討了規劃調整完善的相關重大問題,主要包括:優先建設生態文明,打造宜居宜業山區;發揮區域特色優勢,優化土地結構與布局;規范調整建設用地管制區;扎實推進多規合一,夯實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基礎,以供規劃編制、決策參考。關鍵詞土

    安徽農業科學 2017年20期2017-05-30

  • 隆兩優華占在寧化縣作煙后稻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曾慧瑩(福建省寧化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福建寧化365400)隆兩優華占(隆科638S×華占)是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水稻研究所共同選育的兩系雜交秈稻新品種,2015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稻2015026)[1]。2015年引進寧化縣多點示范種植,2016年在寧化縣水茜、淮土、安遠等鄉鎮推廣面積近70 hm2,均表現為產量高、耐肥抗倒、抗病性強、米質優等特性,得到廣大種植戶的好評。為能繼續發揮隆兩優華占的增產潛能,進一步提高種糧農

    福建稻麥科技 2017年4期2017-04-04

  • 油茶林低產原因分析及其改造措施探討
    艷秋 (福建省寧化縣農機辦 365400)油茶林低產原因分析及其改造措施探討孫艷秋 (福建省寧化縣農機辦 365400)油茶是我國南方主要的木本油料樹種,用途廣泛,在福建省寧化縣雖得到了廣泛種植,但油茶單產低且不穩定、經濟效益較低。為提高油茶產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對寧化縣油茶林低產原因進行了分析,且依此提出了相關改造措施,并介紹了相關改造成效。油茶;低產原因;改造措施;改造成效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國南方主要的木本油料

    上海農業科技 2017年2期2017-02-01

  • 寧化縣貧困空殼村村財增收的實踐探索與思考
    曹連毅(福建省寧化縣農業局 365400)?寧化縣貧困空殼村村財增收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曹連毅(福建省寧化縣農業局365400)摘要:寧化縣是福建省扶貧開發試點縣,有貧困空殼村74個。該文闡述了寧化縣實施“五促三?!?,整合、盤活、轉化村級涉農資金、資產、資源,推進貧困空殼村村財增收,并提出化解村級債務、增強干部能力、加強“三資”監管、狠抓責任落實、強化部門協作等對策和建議。關鍵詞:寧化縣;貧困空殼村;集體經濟貧困空殼村是指村集體經濟自有收入為零的行政村。截至2

    福建農業科技 2016年4期2016-12-18

  • 薏苡新品種“翠薏1號”直播栽培技術
    才(1.福建省寧化縣農業科學研究所,福建寧化 365400;2.福建省寧化縣安遠鄉農技站,福建寧化 365400)薏苡新品種“翠薏1號”直播栽培技術雷春旺1,張欣榮1,張原才2(1.福建省寧化縣農業科學研究所,福建寧化 365400;2.福建省寧化縣安遠鄉農技站,福建寧化 365400)翠薏1號是寧化縣種子管理站、寧化縣農業科學研究所從寧化縣地方薏苡品種中采用系統選育而成的新品種,2014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認定。2015年在寧化縣進行翠薏1號直播種植示

    福建稻麥科技 2016年4期2016-12-16

  • 寧化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現狀與發展思路
    黃新財(福建省寧化縣農業局 365400)?寧化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現狀與發展思路黃新財(福建省寧化縣農業局 365400)分析了寧化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就進一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出相應的對策,以輔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科學發展,更好的發揮合作社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農民專業合作社;現狀;問題;對策自《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寧化縣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呈現迅速發展趨勢。至2015年底全縣已達300余家不同類型的合作

    福建農業科技 2016年8期2016-12-15

  • 背著家人去參軍
    我的家鄉福建省寧化縣開展了招收志愿兵的宣傳動員。我的腦海里立刻閃現出一個念頭:參加志愿兵。因我是小時候被拐賣到寧化的,怕家人不同意,我決定背著家人去參軍。1951年1月13日,天還未放亮,我就悄悄起了床,顧不上吃飯,趁著霧靄,快快地離開家里,沿著山路,直奔寧化縣城。為了防止家人發現,我連衣服、鞋子等一切日用品都未攜帶。從家里到寧化縣城有二十多里,盡是羊腸小道,道路崎嶇。過去,我每次去縣城,總覺得山道彎彎、路途漫漫??墒?,此時卻覺得眼前的山路,似乎平坦寬闊了

    特別健康·上半月 2016年4期2016-08-13

  • “福兩優366”作煙后稻的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美金 (福建省寧化縣方田鄉農技站 365415)“福兩優366”作煙后稻的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吳美金 (福建省寧化縣方田鄉農技站 365415)“福兩優366”在寧化縣作煙后稻種植,具有生育期適中、高產穩產、米質優和抗病性強等特點。為促進該品種的推廣種植,現將該組合在寧化縣作煙后稻種植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總結,包括適時播種、培育壯秧、合理密植、科學水肥管理、防治病蟲害等技術要點,以供參考。福兩優366;種植表現;栽培技術;寧化縣“福兩優366”系福建省農業

    上海農業科技 2016年1期2016-03-28

  • 淺談革命老區的精準扶貧
    麗萍 (福建省寧化縣農業局 365400)淺談革命老區的精準扶貧范麗萍 (福建省寧化縣農業局 365400)寧化縣是福建省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近一年來,實施了“領導掛鉤幫扶、部門駐村幫扶、干部結對幫扶”,建立了淮土鎮禾坑村精準扶貧工作試點,解決了精準扶貧工作中“幫扶誰、誰去扶、怎樣扶、長期扶”等一系列問題,探索出了一套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3483”扶貧工作經驗,其中“3”為三步工作法、“4”為四因四缺分類法、“8”為八種幫扶模式、“3”為三

    上海農業科技 2016年2期2016-03-27

  • 閩西地區方言復雜的地理學解釋——以寧化縣為例
    互溝通。本文以寧化縣為例,通過文獻閱讀和實地考察,用地理學的思維解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關鍵詞:方言;地理阻隔;遷移;中心地理論一、 研究區域概述本文選擇寧化縣作為研究對象有兩個原因。一是寧化地處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脈東麓,為閩贛兩省交界縣之一。其西部的石壁鎮被譽為“客家祖地”,是漢人南遷時候的重要落腳點?,F在中國大陸和臺灣以及東南亞各地,約有五千多萬客家人,他們大部分的族譜中,明確記載其始祖或祖先是石壁人或寧化人。語言是隨著人們的遷移、交流或者隔離發生改變

    地理教育 2016年3期2016-03-14

  • 寧化紅軍醫院 舊址煥然一新
    閩名祠之一——寧化縣謝氏家廟時,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番煥然一新的景象:家廟頂部坍塌修繕完好,大廳正頂“寶樹堂”三個大字金碧輝煌,20多根特大頂梁柱金光閃閃,修繕后到處都比以前更為合理整潔。據了解,日前,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此次共募集修繕資金約100余萬元,早期募集約30萬元,族人還籌集20多根大杉木支持修繕家廟。謝氏家廟是謝氏祖祠,坐落于千年古縣寧化城關上進路薛家坊,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占地300多平方米。1933年9月,以毛澤東

    紅土地 2015年7期2015-10-27

  • 淺談寧化館藏《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
    想?!娟P鍵詞】寧化縣 軍號譜 工農紅軍 初步研究在寧化縣革命紀念館內,珍藏著一本《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以下簡稱《軍號譜》)。這本《軍號譜》為橫式小32開本,內頁20頁對折成40頁,長21.8厘米,寬13.5厘米,用毛邊紙黑油墨印制而成(見圖1)。1994年10月,國家文物局近、現代文物專家組來到福州,時任寧化縣革命紀念館館長的陳勤寧同志,專程送《軍號譜》前往福州鑒定,經沈慶林組長和其他專家們鑒定,一致認為這本《軍號譜》是目前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正規出版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8期2015-08-13

  • 寧化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保持措施及效果探討
    摘要:以福建省寧化縣紫色土區的土地侵蝕地為研究對象,針對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分別采取相應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通過樣地和徑流小區的觀測,分析林地、坡耕地、茶果園的水土保持效果。結果表明,通過林草治理,隨著治理年限的增長林草覆蓋度明顯提高,林草覆蓋度2號(95%)>3號(80%)>4號(50%)>1號(35%);并且提高了土壤有機質、水解氮、速效鉀、速效磷的含量,增強了土壤肥力;從徑流量及侵蝕量可以看出,魚鱗坑種植油茶+生物帶措施控制土壤侵蝕效果最顯著,徑流量及

    農學學報 2015年5期2015-05-30

  • 寧化縣生豬疫病防控現狀及應對策略
    鄭德華 福建省寧化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365400寧化縣生豬疫病防控現狀及應對策略鄭德華福建省寧化縣動物衛生監督所365400文中闡述目前主要危害寧化縣生豬生產的疫病及發病特點,分析生豬疫病防控現狀及誤區,對當前疫病防控提出應對策略。生豬疫病現狀防控策略近年來,養豬業不管是從飼養品種、方式還是飼養數量都得到持續快速的發展,同時也暴露出寧化縣生豬養殖的一些問題。首先,在引進先進的養豬技術和優良種豬的同時,也引進了令人頭疼的豬病。其次,生豬疫病的發病頻率越來越高

    福建畜牧獸醫 2015年1期2015-04-17

  • 續服務老區民生
    寧化縣老促會續服務老區民生寧化縣老促會持續服務老區民生,積極為老區人民辦實事,是推動老區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寧化縣老促會工作的一大特色。城郊鄉馬源村、安遠鎮肖坊村、淮土鄉仕邊村、城郊鄉雷陑村,在修通往村民小組的道路中,資金緊缺,無法進展。2014年6月中旬縣老促會到省老區辦、省慈善總會匯報,爭取到扶持款20萬元,使這4個村順利完成了20公里道路的水泥硬化。治平畬族鄉高地村地處高山邊遠,一百多畝毛竹林由于受雪災影響,幾年來老竹枯黃,不長幼竹,影響了村民收入。

    紅土地 2015年7期2015-02-06

  • 水土流失治理,不妨交給專業公司
    洪2012年,寧化縣由縣財政出資500萬元,注冊成立福建省首家水保生態建設公司,對全縣水土流失地進行統籌治理。這也告別了以鄉鎮為業主單位的傳統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兩年多來,寧化縣水保生態建設公司如何運轉?是否取得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今后的發展方向又在哪里?【初衷】整合各部門水保項目資金該縣近8萬畝成片治理的山地上,一層層梯田層次分明、間隔有序,一排排油茶樹覆蓋了原本光禿的地表,一座座“火焰山”重新煥發生機?!?span class="hl">寧化縣紫色土面積大且集中,土層淺薄,易被侵蝕,但土

    黃河黃土黃種人·水與中國 2014年5期2014-07-03

  • 朝天椒栽培管理技術
    徐 鋒(福建省寧化縣湖村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365401)?朝天椒栽培管理技術徐 鋒(福建省寧化縣湖村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365401)從品種選擇、播種育苗、選地施肥、適時移栽、合理追肥、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總結朝天椒的栽培管理技術。朝天椒;栽培;生產技術朝天椒為茄科辣椒屬、多年生半木質植物,俗稱“小米椒”,是辣椒的一個變種,因其椒果朝天生長而得名。朝天椒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辣椒堿和辣椒素,營養豐富且辣性強烈,具有增進食欲、健胃、預防消化道疾病、祛寒、抗

    福建農業科技 2014年5期2014-04-18

  • “金鑰匙”打開致富門——福建省寧化縣質監局促河龍貢米產業快速發展側記
    /曾 麟福建省寧化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舉世聞名的客家祖地,地處內陸山區,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擁有耕地44萬畝,是國家和省商品糧基地縣,年產稻谷2.2億公斤以上,是實施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的理想所在地。河龍米及延祥茶等產品在歷史上曾被列為貢品。近年來,寧化縣質監局立足實際,突出特色,把做強做大河龍貢米這一品牌作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解決革命老區脫貧致富的“金鑰匙”,提高到戰略的層面全面規劃,全力推進,取得顯著成效。抓“示范”為大力推進全縣農業標準化

    中國質量監管 2013年1期2013-12-10

  • 寧化縣農機購置補貼直接受益農戶超萬戶
    寧化縣從2004年實施國家農機購置補貼9年來,已累計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3455.6019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687.7586萬元、省級資金767.8433萬元),補貼機具13675臺,直接受益農戶1.1905萬戶,帶動農戶投入4992.7439萬元,實現補貼機具銷售總額8448.3458萬元,新增農機總動力10.7002萬千瓦。寧化是農業大縣,擁有耕地面積42.2萬畝,其中水田面積40.4萬畝,水稻種植面積60萬畝,年產稻谷2.2億公斤,是國家和省商品

    福建稻麥科技 2013年1期2013-04-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