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東國家

  • 和解與合作仍是中東國家的主要選擇
    界為之震動,中東國家亦深受鼓舞。隨后,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與敘利亞阿薩德政府關系開始改善,5月7日,敘利亞重獲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資格。與此同時,沙特與以色列的幕后接觸也開始增加。此外,土耳其與埃及、埃及與敘利亞、巴林與敘利亞、巴林與伊朗等國也紛紛宣布恢復外交關系或進行復交談判。沙伊和解是近些年中東地區緩和趨勢的繼續,它標志著中東大國開始進一步弱化強調地緣政治競爭與軍事選項的傳統政策考量,并通過協調與合作的管理型思維處理國家間的重大關切。中東地區發展趨勢

    世界知識 2024年1期2024-01-09

  • 大變局下中東地區新發展:特征、挑戰及前景
    局加速演變,中東國家戰略自主能力增強,發展優先成為地區國家的共識,中東國家間的“和解潮”由弱變強;中東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出現新變化,成為“全球南方”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百年變局下,完善全球治理、解決全球和地區挑戰的新理念和新方案不斷涌現,特別是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理念及其實踐,有助于推動中東地區走出安全困境和發展困境,塑造一個不同于以往的“新中東”。中東地區發展的新特征中東地區發展的新變化,主要體現在中東國家將發展作為

    當代世界 2023年10期2023-10-28

  • 碳中和目標下中國與中東國家的能源合作
    標下,中國與中東國家的能源關系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與新機遇。因此,探討碳中和目標下中國與中東國家的能源合作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碳中和目標下全球能源轉型的趨勢及影響隨著碳中和逐步由目標共識轉變為全球集體行動,國際能源體系勢必出現結構性、增量性和系統性變革。中國與中東國家作為全球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源體系的重大和根本性變革將對雙方能源供需、能源結構和能源安全產生影響。(一)新目標下全球能源轉型的趨勢第一,結構性變革。優化能源結構是實現碳中

    社會觀察 2023年3期2023-09-23

  • 中國的中東外交政策日益成熟
    的外交政策,中東國家并非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優先對象。在1955年4月舉行的萬隆會議上,中國支持包括中東國家在內的亞非拉國家開展反帝反殖民斗爭,埃及、敘利亞、也門等多個阿拉伯國家在此后與中國建交,中國中東外交初現成就。上世紀70年代,包括阿爾及利亞在內的“阿拉伯一大片”為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提供了有力支持。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后,中國與中東國家迎來了一波建交高潮,到1992年已與所有中東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從總體來看,在冷戰期間,中國雖不干預中東國家

    世界知識 2023年9期2023-05-16

  • “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中東國家合作的進程與前景
    分布于亞非的中東國家,在地緣上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天然合作伙伴,其中許多國家更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支點國家,該倡議順理成章成為中東國家“向東看”大趨勢下謀求對華全方位合作的主渠道。中國是“中東和平穩定的維護者、公平正義的捍衛者、共同發展的推動者”,致力于以“一帶一路”合作為主要抓手來推進新時代中國與中東外交的跨越式發展。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中東國家不斷探尋合作新領域并取得顯著成效,雙方合作的機遇巨大、前景廣闊。以“一帶一路”連接命運與共習

    當代世界 2022年11期2022-11-22

  • 大國競爭下中東局勢新變化與中國—中東合作
    意破壞中國與中東國家的經濟合作,對沖中國在中東的經濟優勢。美國威逼利誘以色列、阿聯酋等傳統盟友調整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尤其是在高科技、通信技術、基礎設施、港口等領域,破壞它們與中國的互利合作關系。同時,美國加強與伊拉克、以色列、沙特等部分中東國家的經濟關系,企圖抵消中國在這些國家的經濟優勢。第三,利用在中東地區的軟實力優勢,抹黑中國與俄羅斯的形象,破壞中東國家與中俄合作的民意基礎。美國利用其所能利用的一切與新疆相關的議題,極力離間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友好關系。

    當代世界 2022年10期2022-10-25

  • 深化傳統友誼共謀安全合作創新發展 ——中國與中東國家關系邁上新臺階
    以來,中國與中東國家守望相助,雙方在多領域開展了高效合作,用言行詮釋了中國與中東國家命運共同體的真諦,樹立了合作抗疫的全球典范。2021年8月17日,“第二屆中國與中東合作論壇:深化友誼與創新發展”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指出,“一年多來,中國與中東國家交流合作持續深化,雙方友誼日益鞏固,雙方人民福祉和前途命運更加緊密相連,充分展現出雙方是患難與共、抗疫與共、命運與共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2021年7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

    人民論壇 2022年1期2022-10-21

  • 中國與中東共建“健康絲綢之路”
    伊朗和沙特等中東國家始終如一地滿足其能源需求。同時,宙國選擇與大多數中東國家建立強有力的經濟關系,中國將中東視為其商品市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該地區產生影響,崛起中的中國正以新的活力與中東國家接觸。中國發布了對阿拉伯國家政策白皮書,支持與所有阿拉伯國家建立合作共贏的關系。中東也是中國投資增長的一個重要地區。例如,在2018年,中國僅在中東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就投資了200億美元,另有30億美元的貸款用于該地區的銀行業。這些發展拉近了中國和中東國家的距離。

    環球時報 2022-05-182022-05-18

  • “和解潮”開啟中東外交新航向
    的延續,顯示中東國家止戰求和并非權宜之計。中東國家間這波“和解潮”有范圍廣、力度大、持續性強等特點,最引人關注的是阿拉伯國家與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等中東地區三個非阿拉伯國家實現關系緩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內部矛盾也得到初步解決,卡塔爾與沙特、阿聯酋等國歷時近5年的外交凍結宣告結束。從外部看,美國實施從中東戰略收縮是中東外交休兵的最重要原因。拜登延續了前幾屆美國政府淡出中東的戰略,美國將恢復伊朗核協議作為中東政策的重要目標,同時要求其中東盟友承擔更多的安全責任。

    環球時報 2022-03-232022-03-23

  • 地區治理與大國責任:中國中東抗疫合作論析*
    援助。中國與中東國家領導人保持密切溝通,僅2020年2月6日至3月3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領導人9次通過電話或致電方式,同沙特、伊朗、阿聯酋等中東國家領導人保持溝通。(2)陳芳等:《中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新華網,2020年4月6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4/06/c_1125819214.htm, 上網時間:2022年1月2日。中國還同阿聯酋合作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22年6期2022-03-03

  • 深化傳統友誼共謀安全合作創新發展
    聯【關鍵詞】中東國家 傳統友誼 抗疫合作 “一帶一路” 中阿命運共同體【中圖分類號】D80 【文獻標識碼】A自從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發生以來,中國與中東國家守望相助,雙方在多領域開展了高效合作,用言行詮釋了中國與中東國家命運共同體的真諦,樹立了合作抗疫的全球典范。2021年8月17日,“第二屆中國與中東合作論壇:深化友誼與創新發展”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指出,“一年多來,中國與中東國家交流合作持續深化,雙方友誼日益鞏固,雙

    人民論壇 2022年1期2022-02-09

  • 中東國家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成就與治國理政經驗的認知與解讀*
    章 遠中東國家是中國與世界增進互信、共同維護地區安全和促進穩定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國與中東國家的合作始終重視互惠互利,并正在共同構建完善的信任機制。中國已經同19個阿拉伯國家以及中東的土耳其和伊朗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與中東國家已經組建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中阿峰會、中國—阿拉伯國家改革發展論壇、中東安全論壇、中阿關系暨中阿文明對話研討會等不斷增強戰略互信的重要溝通合作機制以及高級別交流對話機制。在政黨合作方面,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以下簡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21年6期2021-11-29

  • 擔心中國陷入“中東泥潭”?大可不必(縱橫)
    分說明中國與中東國家的關系已達到歷史新高度,同時也標志著中東在中國外交中的排序顯著上升。從行程和成果看,這次訪問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中國高度關注中東安全問題。中東是世界安全赤字最嚴重的地區,是武裝沖突和人道主義危機的重災區。作為這次王毅中東三國之行首站的敘利亞,內戰已持續十年之久。兩個月前,巴以爆發新一輪沖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中東多場沖突經年歷久,已成中東之殤、世界之恥。中東沖突一日不解決,世界一日不太平,解決中東沖突是考驗國際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指標。然而

    環球時報 2021-07-202021-07-20

  • “阿拉伯之春”十年,留下多少教訓(大勢)
    治理能力構成中東國家核心任務。從國家轉型的角度看,中東國家可以劃分為四種類型:第一,近期尤其是2019年以來陷入嚴重危機的國家,主要包括蘇丹、阿爾及利亞,以及近幾年受多重疊加危機(如政府難產、民眾抗議、貝魯特港大爆炸)沖擊的黎巴嫩,其面臨的主要問題依舊是民生和民主,但具體原因各不相同。第二,以埃及和突尼斯為代表的,進入政治經濟轉型關鍵期的國家,其形勢雖有所好轉,但依然遠未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第三,以敘利亞、也門、利比亞、伊拉克為代表的,持續處于內戰、準

    環球時報 2020-12-112020-12-11

  • 積極應對中東未來新圖景
    務實地發展與中東國家的關系。以色列和巴林于本月18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巴林這個海灣小國也成為第四個與以色列實現關系正?;陌⒗畤?。值得注意的是,有報道稱,雙方是在美國的斡旋下達成協議的。一個由美國和以色列官員組成的高級別代表團對巴林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訪問?;谀壳熬謩莸男伦兓?,對于中東未來的新圖景,我們需要注意一些特點:一是中東三個非阿拉伯國家的地區影響力提升明顯。在中東20余個國家中,土耳其、伊朗、以色列是非阿拉伯國家。歷經多年戰爭和動亂,埃及、敘利亞

    環球時報 2020-10-212020-10-21

  •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中東國家關系探究
    密,而中國與中東國家關系將會迎來新的變化與契機。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國;中東國家;經濟合作;人文交流一、“一帶一路”政策“絲綢之路”之名首見于近代德國地理學家斐迪南?馮?李?;舴业摹吨袊芬粫?,并經過瑞典學家斯文?赫定出版的同名著作而聞名于世界。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第一次提出了為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歐亞各國可以采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即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新一代 2019年15期2019-10-30

  • 中東國家為什么歡迎中國
    表明,中國與中東國家的雙邊關系在不斷深化,如今中國正成為中東地區經濟和政治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活動多以經濟為重點。中國已成為中東能源出口國的主要貿易伙伴,鑒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進口國,這并不令人意外。但是,這種貿易關系并不像人們預期的那樣一邊倒;中國也向中東各國大量出口產品,造就了相對平衡的貿易關系。貿易增長的同時,中國在中東地區布局的金融機構也在增加。迪拜擁有中東最大的華人社區,人口在20萬至30萬之間,這里有4200多家中國企業。中

    環球時報 2019-09-202019-09-20

  • 中東國家為何押寶中國
    寶中國當前,中東國家領導人似乎競相對中國示好。該地區充滿對美國政策的批評,其政治精英們卻大加稱贊中國,紛紛前往北京簽署廣泛的雙邊協議。比如,埃及總統塞西2014年以來已6度訪華。中國與中東國家之間的往來仍以能源和經貿關系為主。不過,合作也越來越擴大到新領域如防務。此外,沙特和阿聯酋不久前宣布,計劃在全國教育課程中引入中文課程。這引發了兩個問題:為什么中東國家押寶中國?在何種程度上,中國能填補美國活動減弱所造成的地區政治真空?乍一看,中東國家政府對中國的新熱

    環球時報 2019-08-242019-08-24

  • 中東如何走出翻烙餅的循環
    年中東劇變后中東國家民主化道路失敗,中東政治轉型似乎已無所適從,進退維谷。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在文官政府與軍人/威權統治之間翻烙餅,乃是政治轉型的通病。民主制度主要解決的是表達民意、選舉領導等程序合法性問題,其本身并不能解決生產關系落后、財富分配不公等深層問題。相反,在很多情況下,民主只是為不合理統治模式披上現代外衣,使國家陷入持久的政治衰朽狀態。就此而言,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民主化是個巨大的豆腐渣工程。不帶感情地說,正是由于民主政體運轉失靈,才使中東軍人/威權

    環球時報 2019-05-102019-05-10

  • 中國與中東: 貿易潛力巨大,風險猶存 貿易互補性強
    推進,中國與中東國家的經貿關系不斷深化。被譽為“世界油庫”的中東地區既為我國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也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潛力巨大的市場。中國與中東地區貿易發展進入“快車道”近年來,隨著中國全方位外交的展開和“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中國與中東國家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在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和文化交流等領域簽署了多項協議,使雙邊貿易迅猛增長。據統計,中國與中東地區的進出口貿易額從1995年的不足60億美元提升至2008年的接近1700億美元,2018年再提升

    進出口經理人 2019年11期2019-03-25

  • 2019,中東以變求存風險不小
    數年過去,但中東國家仍面臨如何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難題。強化集權,但穩定基礎仍很薄弱國家權力組織方式主要有“集權”與“分權”兩種方式。集權的好處是政府行動能力強,但容易導致權力腐敗和政體僵化。分權的好處是可以相互制衡,但容易導致權力內耗。發展中國家因同時面臨諸多挑戰,一般來說更需要強化集權,以便有效統合資源和力量。2011年中東劇變后,部分中東國家嘗試用“分權民主”的辦法解決自身問題,結果事與愿違,出現了政局動蕩、治安惡化等一系列新問題,使穩定本身也

    環球時報 2019-01-112019-01-11

  • 2019年中東國家是巴基斯坦芒果主要出口市場
    2019年中東國家占據巴基斯坦逾70%的芒果出口份額,是巴基斯坦主要出口市場。2019年巴基斯坦芒果產量從2018年的130 萬t 增長到150 萬t,價值為8 000 萬美元。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六大芒果出口國。巴基斯坦水果和蔬菜出口商、進口商和商人協會 (PFVA) 主席 Waheed Ahmed 稱 :“ 中 東國家仍是巴基斯坦芒果的最大市場,截至2019年9月中旬逾8.28 萬t 芒果用于出口,比2018年(8.2 萬t)有所增加,并創下紀錄。阿拉伯聯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19年10期2019-01-05

  • 從總體超脫到積極有為: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中東外交
    原則立場,與中東國家的關系上強調尊重自主選擇、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這一時期中國與中東國家的關系基本上建立在維持良好政治關系的基礎之上。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中國開始以積極的姿態融入國際體系,努力推動國際合作,建立超越意識形態的新型國際關系。這一變化也體現在中國與中東國家的關系中。在21世紀的前十年,隨著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中國越來越認識到,參與中東熱點問題的解決和地區環境塑造,既是中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大國應該承擔的責任,也是促進中國與地區國

    社會觀察 2018年11期2018-11-17

  • 中東國家政治發展的新變化及其影響
    政治動蕩后,中東國家在政治治理、政治參與、政治抗爭、政治思潮等方面出現了許多新變化。在一些國家,自上而下尋求變革的勢頭正在加強;而在另一些國家,隨著政治轉型受挫,“強人政治”回歸,這既顯示了中東政治發展中獨特的“鐘擺效應”,也反映了避亂求治,重塑政治權威,提供有效政治權威供給的現實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相關國家的政教關系、軍政關系、族群或教派關系。然而,中東“強人政治”的回歸及其治理方式,究竟能否破解現階段中東國家發展等諸多問題,仍有待觀察。關鍵詞 中東

    當代世界 2018年10期2018-10-26

  • 建設“絲路經濟帶”背景下中國對中東國家投資環境評價探討
    背景下中國對中東國家投資環境評價探討文/張燁山東科技大學濟南校區伴隨一帶一路戰術部署的落實和中國參加中東絲路帶順沿國家基本設備創建,能極大優化中東區域投資氛圍。本文將主要圍繞我國對中東國家直接投資的現狀以及特點展開分析,并對絲路經濟帶背景下中國對其投資環境的評價提供主要依據。絲路經濟帶;中東國家;投資環境雖然中國對中東區域的投資份額逐漸上升,但在其迅速提高的同時,還冒著諸多安全隱患以及投資風險,所以要強化對中東投資以及東道國的環境條件進行探析和掌握,這在提

    新商務周刊 2018年4期2018-05-26

  • 我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的現狀及未來前景
    鍵詞:中國;中東國家;國家貿易;經貿合作經貿合作,屬于雙邊合作內容的基礎,國家或地區間的經貿合作,有利于提高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效益,使其獲得持續的發展。近幾年,受經濟一體化的影響,我國逐漸開始重視其他國家或地區構建友好合作關系,其中,就包括構建經貿合作關系。據調查,我國已于中東歐的多個國家建立了經貿關系。文章依據現階段我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現狀,提出的其未來發展前景,對強化經貿合作關系具有理論性意義,對促進我國的經貿發展具有現實性的指導意義。一、我國與中東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18年3期2018-05-14

  • 杜特爾特呼吁中東國家善待菲傭
    爾特還向所有中東國家政府發出呼吁,希望后者能夠保護菲律賓海外務工人員的權益。他說道:“我不想與你們起爭執,因為我們需要你們的幫助來發展我們的國家。但是,我請求你們能像對待一個有尊嚴的人那樣對待我的國民嗎?”法新社稱,菲律賓約有200多萬海外務工人員在中東地區謀生。杜特爾特的表態引發網民的強烈反應,人們紛紛表示,海外務工人員在中東國家遭受不公待遇由來已久,如今總算有人敢于對這些“傲慢的大老爺們”說實話了?!▍慰啥「呶挠睿?/div>

    環球時報 2018-01-262018-01-26

  • 第三屆絲綢之路“天山論壇”在烏魯木齊舉行
    能——中國與中東國家攜手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前景展望”為主題,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東發展前景,與中東國家各領域合作及發展成果共享,與中東國家人文交流、智庫交流、社會治理等內容,進行深入討論。本屆絲綢之路“天山論壇”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中東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民族發展研究所、新疆國際經濟文化發展中心主辦,由新疆中亞區域發展研究中心、新疆野馬集團協辦。伊朗、沙特、土耳其、卡塔爾、埃及、阿爾及利亞等國學者、政府官

    新西部 2017年7期2017-08-04

  • 華盛頓的中東反恐思維在變(討論)
    目標。其次,中東國家本身也需美國支持。除了打好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針對“伊斯蘭國”的反恐戰爭,地區國家還要防止恐怖組織被擊潰后反向滲透到它們各自境內。在奧巴馬時期,地區國家都跟美國漸行漸遠、貌合神離。新任白宮班子注意到了這種情況,知道長此以往將不利于美國維持世界領導權,因此適時作出改變。第三,巴以問題是中東國家的核心關切,巴以達成兩國協議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一致要求。在奧巴馬任內,時任國務卿克里曾十多次前往巴以斡旋但均無果,隨后奧巴馬政府基本放棄了努力,巴以

    環球時報 2017-05-252017-05-25

  • 中亞與中東國家政治風險量化對比分析
    蘇暢中亞與中東國家政治風險量化對比分析蘇暢本文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中東國家政治風險因素為參照,提取中東國家發生政局動蕩的10個要素,與中亞國家進行量化對比,分析2008~2015年中亞國家的政治風險變化,試圖定量分析當前中亞存在的政治風險及對未來走勢進行預判。經過量化分析,本文認為,中亞國家的政治風險值低于中東國家,尤其在伊斯蘭政治勢力、宗教及民族特性、公民(青年)群體、民主化訴求、經濟發展、社會矛盾等方面;但是,中亞國家在核心領導人穩定

    戰略決策研究 2016年4期2017-01-21

  • 建設“絲路經濟帶”背景下中國對中東國家投資環境評價研究※
    背景下中國對中東國家投資環境評價研究※田澤內容提要:東道國投資環境評價是企業投資區位選擇的首要因素。隨著“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實施和中國參與中東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將大大改善中東地區投資環境。該文基于中國對中東國家直接投資現狀及特點分析,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對沙特、伊朗、阿聯酋和埃及等21個國家的投資環境進行評價分析,依據評價結果將中東投資環境分為Ⅰ類、Ⅱ類和Ⅲ類國家,并提出加強對外投資的區位選擇、健全投資風險管理體系、創設中東國家

    現代經濟探討 2016年1期2016-08-25

  • 中國—中東經貿合作要有新思路
    。中國主要從中東國家進口石油、天然氣和石化產品,主要出口機電產品和紡織品等輕工業產品,但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所占比重不斷提高。投資合作呈現出以能源合作為主,其他合作同時并進,并且領域不斷擴大的態勢。金融合作以及信息、通信技術等高新領域的合作,則成為雙方合作的新亮點。目前,中國是中東多個國家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海合會國家重啟對華自由貿易談判,并制定明確時間表。中國與八個阿拉伯國家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與六個阿拉伯國家建立了“一帶一路”協議,多個中東國家成為亞投

    世界知識 2016年5期2016-05-14

  • 中國在中東地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挑戰及應對
    提出后得到了中東國家的積極回應,其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絲綢之路”對于中國與中東國家而言,既引起共鳴,又形成共識,彰顯了古代“絲綢之路”所蘊含的價值和理念。這是中國與中東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歷史依據和思想基礎。主要表現在:第一,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經驗揭示了“共需”和“互利”理念。古代“絲綢之路”既是連接東西方之間的貿易通道,又是早期經濟文化交流的共同市場。中國與西亞、中亞、歐洲等地物產的差異性和獨特性造就了相互之間貿易上的互補性,利益驅動和消費需求催

    新絲路(下旬) 2015年9期2015-10-21

  • 中國在中東地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挑戰及應對
    提出后得到了中東國家的積極回應,其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絲綢之路”對于中國與中東國家而言,既引起共鳴,又形成共識,彰顯了古代“絲綢之路”所蘊含的價值和理念。這是中國與中東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歷史依據和思想基礎。主要表現在:第一,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經驗揭示了“共需”和“互利”理念。古代“絲綢之路”既是連接東西方之間的貿易通道,又是早期經濟文化交流的共同市場。中國與西亞、中亞、歐洲等地物產的差異性和獨特性造就了相互之間貿易上的互補性,利益驅動和消費需求催

    當代世界 2015年9期2015-09-10

  • 印度:杧果出口可能轉向中東
    目標市場轉向中東國家。印度園藝部負責人指出,中東國家如阿聯酋,對杧果的需求量很大,隨著歐盟禁止進口印度杧果,印度會將更多的杧果出口到中東市場。由于在進口杧果中發現果蠅,歐盟禁止從印度進口杧果。此外,從5月1日開始,歐盟也禁止從印度進口茄子、芋頭、苦瓜和絲瓜等蔬菜。2013年印度向英國出口杧果37 598.64 t。目前Raspuri,Malgova,Sindura和Mallika杧果的價格每公斤上漲了25%~30%,而阿方索杧果的價格則保持穩定。業界人士預

    中國果業信息 2014年7期2014-01-23

  • 中東各國政治危機再評估
    的政治浪潮是中東國家出現的嚴重“政治危機”,是“原生性”的、以改善民生為起始,帶有一定的民主訴求、同時夾帶著某些宗教教派和部族沖突的“政治危機”,但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有選擇性的干預下”,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結果:有的國家很快平息了危機,但有的國家則出現了政權更迭,實際上被納入了多年前美國提出的改造中東的“大中東計劃”框架內,并不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據是:——中東各國的政治危機或動蕩風潮基本上都屬于“三無產品”,即“沒有一呼百應的政治領袖或領

    當代世界 2013年3期2013-11-16

  • 中東地區GMP情況淺析
    南部的地區。中東國家中有22個阿拉伯國家和5個非阿拉伯國家,包括巴勒斯坦、以色列、伊拉克、科威特、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敘利亞、突尼斯、黎巴嫩、巴林、卡塔爾、也門、阿曼、毛里塔尼亞、阿爾及利亞、埃及、約旦、土耳其、塞浦路斯、蘇丹、迪拜、利比亞、摩洛哥、索馬里、阿富汗等。其中,除以色列、塞浦路斯外,都是伊斯蘭國家。在中東伊斯蘭國家中,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為非阿拉伯國家,阿拉伯國家都是伊斯蘭國家。這些國家都比較富裕,以石油為主的礦產業和農業是其主

    機電信息 2013年8期2013-04-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