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邕

  • 孟諸澤:賈至
    :“前幾天我接到李邕的信,他說他侄孫正謀齊州的差事,而他自己也可能會調去北海。如果諸事和諧,他明年也許會抽空去齊州住些日子。他說如果我那時恰好逛到那邊,最好約個時間找他一起玩兒。齊州那邊值得逛的地方也挺多的。再說,明年還早,余下的時日,我還是想在梁宋逛逛?!崩钍f:“明年我也正好要去齊州紫極宮,我們倒是又可以一路了?!蔽艺f:“李十二兄,你這是要出家嗎?”李十二說:“還沒完全想好。這也是一個去處,不是嗎?”杜二說:“這是你的心愿,我知道你慕道多年,能有這種

    雨花 2023年11期2023-12-19

  • 歐陽修的書法鑒賞觀
    “意”。例如對于李邕,他說:“余始得李邕書,不甚好之,然疑邕以書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為他書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篤。譬猶結交,其始也難,則其合也必久。余雖因邕書得筆法,然為字絕不相類,豈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見邕書,追求鐘、王以來字法,皆可以通,然邕書未必獨然。凡學書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余偶從邕書而得之耳?!眲倓偟玫?span class="hl">李邕書作的時候,他感到不以為意,并沒有發現李邕書法的過人之處,但因為李邕是以書名聞世的人物,而且書法水平得到前代眾人一致的認可稱贊

    收藏與投資 2023年8期2023-09-07

  • 《唐詩夜航》選輯四
    也應該磨一磨的。李邕斥崔顥輕薄唐代詩人崔顥很有名氣,李邕想見一見,打開館閣等待崔到來。崔顥到時,先獻上自己的詩文,第一篇便是:“十五嫁王昌?!?span class="hl">李邕斥責崔:“年輕小子不懂禮?!庇谑遣唤哟?。事見唐李肇《國史補》。一詩不合,竟被李邕趕了出去。李邕年歲長于崔,可算前輩。此人有愛賢的美名,李白曾向他獻過詩,把他比成“宣父”(孔子),勸告他不要小看“后生”。杜甫也曾以“李邕求識面”為榮,可見在當時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李邕后來擔任北海太守,為李林甫所妒,被杖殺,但英風豪

    文史雜志 2023年3期2023-05-06

  • 《李思訓碑》筆法臨析(一)
    應字例練習鞏固。李邕(678-747),唐代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玄宗時任汲郡和北海太守,故稱李北海。其工文善書,撰制銘頌,聞名天下,書法初學王羲之父子,后有所創造,自具面貌,變右軍行法,頓挫起伏,既得其妙,筆力一新,李陽冰謂之“書中仙手”;擅以行楷書碑,筆勢雄健,為后世效法。傳世李邕所書諸碑,“刻手最精者,推李思訓碑”?!独钏加柋啡Q《唐故云麾將軍右武衛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稱《云麾將軍碑》。墓碑通高4.1米,寬1.5

    老年教育 2023年1期2023-02-08

  • 《李思訓碑》筆法臨析(一)
    應字例練習鞏固。李邕(678-747),唐代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玄宗時任汲郡和北海太守,故稱李北海。其工文善書,撰制銘頌,聞名天下,書法初學王羲之父子,后有所創造,自具面貌,變右軍行法,頓挫起伏,既得其妙,筆力一新,李陽冰謂之“書中仙手”;擅以行楷書碑,筆勢雄健,為后世效法。傳世李邕所書諸碑,“刻手最精者,推李思訓碑”?!独钏加柋啡Q《唐故云麾將軍右武衛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稱《云麾將軍碑》。墓碑通高4.1米,寬1.5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3年1期2023-02-08

  • 聲華當健筆,風流散金石 ——岳麓訪碑記
    時,不知不覺地被李邕的激情和美妙帶走,隨著大師的步伐,跨越時間的遙遠,我的思緒回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唐玄宗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9月,55歲的李邕剛從遵化(今廣西欽州)縣尉任上,因討賊平叛有功,徙遷至澧州(今湖南澧縣一帶)司馬任上不久,應潭州(今湖南長沙、湘潭、湘鄉、益陽、醴陵一帶)司馬竇彥澄之請,為始建于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原稱慧光明寺的麓山寺撰文并手書了被后人認為是李邕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中國書法史上屈指可數的行書珍品《麓山寺

    中國民族博覽 2022年11期2022-08-25

  • 李白:我的朋友圈你點贊了嗎?
    ”(誰造謠說我和李邕關系不好的?快出來讓我揍一頓)記者:李邕先生,外界傳言您與李白先生關系不太好吶,您怎么解釋?李邕:嗐,提起李太白,之前呢,確實有個小插曲,俗話說得好嘛,不打不相識。想當初我客客氣氣地擺設筵席招待他,好家伙這個人卻在我的酒宴上肆意妄為,毫無禮數,這個沒見過什么世面的人居然也敢在我面前這么放肆?!李白:老夫就是想讓你擦亮眼睛好好欣賞我身上的才華。李邕:可別巴拉巴拉了,言歸正傳——我也不怎么好惹嘛,所以我也沒多待見他,他后來直接寫了一首詩給我

    中學生博覽·文藝憩 2022年8期2022-05-30

  • 李邕:北海安如象?
    懷素的狂草,以及李邕的行楷,每一位杰出的書法家,都有其開拓性,共同構成了包容而個性鮮明的盛唐氣象。李邕(678-747),字泰和,有說他是揚州人,也有說他是江夏人,史稱李北海,北海之稱源自他做過北海太守,并因李林甫之構陷,死于北海太守任上。李邕父親李善,曾注釋過《昭明文選》,李邕自幼受家學熏陶,寫文章名重一時,“獨步有唐四十年”,書法更是獨具風格,后人評價有“右軍如龍,北海如象”的說法,李邕行書中參有楷法,厚重與靈動兼得,歷經千載而不衰,對后世書風影響極大

    小說林 2022年3期2022-05-19

  • 古人的稿費
    一位著名的書法家李邕。據《新唐書·李邕傳》記載,李邕尤其擅長寫碑志頌詞,朝中的大臣、道觀的道士、寺廟的僧人,都拿著綾羅綢緞跑到他家請他寫文章,因此他家經常門庭若市。他所寫的碑文繞院,滿屋子都是綾羅,房梁上都是綢緞。時人曰:“賣文獲財者,未如李邕也?!碧拼?,以文字奇僻險奧而聞名天下的文學家皇甫湜,曾給宰相裴度作《福先寺碑》。裴度很器重皇甫湜,便派人送去很多車馬、彩綢作為潤筆費。而皇甫湜仍抱怨酬金太少,說:“碑文有三千字,每字應得三匹絹,你們算算,為什么只賞這

    作文通訊·初中版 2021年10期2021-12-21

  • 碑銘仙手李邕
    李白有一首詩《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時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這首詩,表達了李白對書法家李邕的贊譽之情。李邕少時在咸寧東南30 公里鐘臺山石室讀書習字,天然石室位于山腰處,冬暖夏涼,深愜人意,側臨桃花泉,近傍古木溪。成天面對石壁讀書習字,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一種安排,這些時日在文字中的浸潤,造就了他集才氣、正氣、銳氣于一身的性情,造就了他舒展遒勁、險峭爽朗的筆法,注

    養生月刊 2021年6期2021-12-02

  • 印象與真相:梁巘書法真偽考辨
    、蘇軾、董其昌、李邕和“二王”等,而受李邕影響最大。梁巘用印組合方式及其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性,署名習慣也有一個由繁到簡、漸趨符號化的演進過程。在《梁巘全集》所收131件墨跡中,有29件應系偽作。關鍵詞:梁巘;李邕;《承晉齋積聞錄》;用印組合方式;署名習慣中圖分類號:J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444X(2021)05-0077-09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b.2021.05.011梁巘,生年不詳,字聞山,號松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21年5期2021-11-27

  • 李邕如象始端州
    《端州石室記》是李邕存世唯一的楷書作品。此作取法北碑,融隸入楷,書風逐漸由清麗到勁健,變妍關為雄強,是其“中年變法”的開始,在初唐到中唐的書風轉變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由其發端的雄強、健碩書風,得到了張旭、徐浩、顏真卿等書法家的遙相呼應,大唐盛世氣象遂臻完善。董其昌“右軍如龍,北海如象”的評語,把李邕與王羲之相提并論,并得到多數人的贊同。其楷書對后世蘇軾、趙孟頫等眾多書法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鍵詞:李邕;楷書;書風;變革;影響李邕《端州石室記》現存

    書畫世界 2021年7期2021-09-24

  • 李邕
    時,詩名所提及的李邕(yōng)是當時的渝州(即今重慶)刺史,“上李邕”是說此詩是上書給李邕的。 為什么要上書給刺史李邕呢?李白游渝州時謁見李邕,李白為人豪放,不拘俗禮,與李邕交談時放言高論,縱談王霸。但李邕這個人,《舊唐書·李邕傳》中說他“頗自衿”,也就是自負好名,對待后生頗為驕矜。李邕對李白的態度感到不悅,對他多有訓誡,于是李白便大筆一揮,作了此詩,上書給李邕,以回應李邕的不滿,證明自己的抱負。 李邕在開元初年是一位頗負盛名的大名士,而當時李白還是一

    小天使·初中版 2021年5期2021-09-10

  • 耿介磊落的李邕
    李乃慶李邕(678-747),字泰和,廣陵江都人,一說江夏人。天資聰慧,幼承家學,因為才華出眾,且精于書法,擅長辭章,少年即成名,很年輕時即被召為左拾遺,歷任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陳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職。為人耿介磊落,不畏權貴,屢遭貶謫。晚年在北海太守任上,遭人暗算,七十歲時,被宰相李林甫定罪下獄,寧死不屈,被酷吏活活打死。耿介磊落,宦海沉浮神龍元年(705)正月初二,鳳閣侍郎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范、司刑少卿袁恕己,乘武則

    清風 2021年7期2021-09-10

  • 李邕書法地位在北宋的確立
    摘? 要:李邕書法“碑版照四裔”,在唐代卻不以善書之名見于正史。而北宋時期,李邕書跡不僅被官私刻帖多次收錄,其墨跡與碑版書跡都得到了時人的追捧,諸多書家一如歐陽修、蘇軾和黃庭堅等不僅在實踐上學習李邕書法,且對李邕書風作出了高度評價。這意味著李邕書法在唐時的不公正待遇已經徹底得到了轉變,其書法地位不僅得到了北宋朝野上下的認可,也得到了此后元明清歷代書家的認可。關鍵詞:李邕;書法地位;北宋一、李邕在唐代的書法地位李邕一生仕途坎坷,官職不高,在唐代屬于位卑而聲名

    美與時代·下 2021年5期2021-07-19

  • 李邕書法史的地位思考
    330022)李邕(675-747),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市)人。官至北海太守,故時人稱“李北?!?。李邕少負才名,工詩文,尤長碑頌。其諸體兼擅,尤以行草見長,別具一格。其書法初學“二王”,又參以北碑、唐初諸家楷書及行書筆意,變革二王書風,自成一家。同時代著名書法家李陽冰稱其為“書中仙手”。唐代書法成就斐然,實可謂大師云集,群星璀璨。有唐三百年間,歐、虞、褚、薛,顏、柳,是以法度嚴謹的楷書而聞于世,張旭和懷素則以草書而聲名大噪。然而中唐的李邕等卻沒

    大眾文藝 2021年6期2021-07-12

  • 李邕《李秀碑》的風格與價值探析
    趙永遠摘 要:李邕《李思訓碑》和《麓山寺碑》向來為藝林所重,而《李秀碑》卻由于好的拓本不多,流傳不廣,知之者甚少。文章結合李邕其他書跡,分別從用筆、結字和章法三個角度對《李秀碑》的風格特征進行分析,認為《李秀碑》雄渾深厚,沉著痛快中兼有含蓄渾融之妙,可被視為李邕晚年書風的典范。此碑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并且這種風格的形成對于唐代書風從初唐向盛唐的轉變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關鍵詞:李邕;《李秀碑》;書法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上饒師范學院校級自選課題(20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1年4期2021-06-20

  • 李邕對蘇軾書法的影響
    趙永遠摘要:李邕作為唐代的書法名家,其書法在北宋因時而風行,對當時很多書法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蘇軾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其晚年師承李邕的書學經歷,亦得到了當代多數人的肯定,只是這種影響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尚未明了。本文結合歷代文獻與二人書法作品,從書體、用筆結字以及書學理論的角度進行具體分析,認為李邕對于蘇軾書法的影響,不僅在于風格的傳承,還有行真書體和書學觀念的影響。關鍵詞:李邕;蘇軾;書法;影響一、對蘇軾行書書體的影響李邕在書法史上以擅長行書而出名,他的行

    收藏與投資 2021年2期2021-05-04

  • 略論蘇、黃、米對李邕書法的接受與創變
    摘? 要:李邕是中國書法史上極具影響力的書法大家,然而他的書名被其文名掩蓋。作為“宋四家”的蘇軾、黃庭堅、米芾對李邕書法的接受一方面來源于官方的認可,另一方面源自對“二王”書法的尊崇,確立了李邕在北宋書法史上的地位。李邕開創了行書入碑的先河,其“似我者俗、學我者死”的書學觀對蘇軾、黃庭堅、米芾影響極大。本文以李邕書法在北宋的接受情況為切入點,重點探討其被蘇軾、黃庭堅、米芾接受后的創變,以期有所啟示。關鍵詞:宋四家;李邕;書法;接受作者簡介:豐俊青(1990

    青年文學家 2020年30期2020-11-18

  • 觀畫·鑒字
    聞見記》里講的“李邕鑒字”,就是一樁笑談。原來,唐玄宗時有位書法家李邕,常自夸能鑒別書法。有個人寫了字交給他看,他總是不贊揚。那人恨李邕壓低自己,就偽造了幾幅古字帖,冒稱是家里珍藏的王右軍真跡,又拿去給李邕看。李邕見這字帖紙張墨跡陳舊暗淡,根本不懷疑它是假的,贊嘆說:“確是真品,平生未見?!痹谧娜硕颊J為他說得對。過了幾天,那人暗暗等到李邕賓客云集的時候,對李邕說:“您一直不贊揚我寫的字,前幾天呈上的幾張字,是我幼時寫的,您為什么說它是王右軍真跡呢?鑒別力

    雜文月刊 2020年8期2020-10-28

  • 大唐會日本,攢下黑歷史
    ),當世書法名家李邕任海州刺史。海州是唐朝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很多外國使團都選擇在這里登陸。一次,海州口岸來了個日本使團,成員多達500人,一共乘坐10艘大船,里面裝了無數珍奇寶物,可謂價值連城。他們聲稱帶有日本天皇的親筆書信,要去長安覲見唐玄宗,并將這些珍寶悉數進貢。辦過一系列相關程序后,李邕將日本使者全部安排到驛館住下,好生招待,但禁止他們隨意出入。日本使者怎么也沒想到,當晚,李邕競偷偷派人將他們船上的珍寶全部搬運下來,隨后將那10艘大船搞沉。次日一早

    百家講壇 2020年1期2020-09-02

  • 風流猶在,殘楮斷墨間 ——麓山寺與《麓山寺碑》
    碑飲譽后代的,是李邕。李邕是唐朝書法大家,人稱“李北?!?,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把他與王羲之并稱:右軍如龍,北海如象。李白寫過多首與李邕有關的詩,如《東海有勇婦》:“北海李使君,飛章奏天庭。舍罪警風俗,流芳播滄瀛?!痹娭许灀P了李邕的德政;李邕死后,李白還寫下《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等詩表示懷念。杜甫一出道就受到了李邕的關照,在他著名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就有“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后來又寫了《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同李太守登歷下古城員外新亭》等詩

    廣西城鎮建設 2020年1期2020-03-02

  • 以書自名,必有深趣 ——李邕書史地位及其行書創變價值芻議
    時局發展之必然。李邕(678—747)善行書,工碑文。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翰墨文章,少已知名。他身處初唐和盛唐書風轉變的關節點,書法受“二王”及初唐歐、虞、褚等楷書大家影響,但其能不為所囿,以筋骨立形。他既能尊奉同朝先賢,參歐、虞、禇之瘦硬圓勁,唐太宗、孫過庭之豐潤飽滿;又能取法碑學,涉其雄壯與潑辣。筆圓形方,方圓互用,陰陽互藏,其書既有圓潤、中和、灑脫之韻味,又有陽剛、勁健、揚厲之美感。故何紹基在《東洲草堂金石跋》卷五稱:“北海書發源北朝,后以其干將

    文藝研究 2019年4期2019-12-21

  • 杜甫“早充觀國賓”當為開元十八、十九年前后 ——由太學獲監舉參加科考事考辨
    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庇捎凇坝^國賓”有由鄉貢參加科考的含義,且杜甫又云他曾“中歲貢舊鄉”“忤下考功第”(《壯游》),表明他開元二十三年或二十四年曾由鄉貢參加過進士考試,古今注者遂把“早充觀國賓”釋為“中歲貢舊鄉”之事。此說其實是存在不少疑點的,若作開元十三年至十九年之間入太學、由國子監舉薦參加科考解,不僅更為合理,也可對杜甫早年的生平事跡有更為準確細致的認識,從而有助于對他的思想、詩歌有新的理解。一、“早充觀國賓”為開元二十三年前后預鄉

    杜甫研究學刊 2019年4期2019-11-12

  • 豪放縱逸的《李思訓碑》
    為唐碑中之巨制。李邕撰文并書,行書,30 行,行70 字。碑現存陜西蒲城縣西7 公里的麥田中。碑下截已漫漶不清,上截亦布滿石花。碑文內容為李邕為其叔伯、唐代著名將軍兼畫家李思訓立的神道碑。書作者李邕(678—747 年),字泰和,江都(今揚州)人,工書法,以行書著名,開元中為官汲郡北海太守,人稱“李北?!?。其書法初學王羲之,后獨創其體,以雄肆豪放勝,被譽為“書中仙手”。傳世書作有《麓山寺碑》《葉有道碑》《法華寺碑》《任令則碑》等,尤以此《李思訓碑》為著名。

    江蘇教育 2019年61期2019-09-25

  • 盛唐風范 雄強之氣 ——《云麾將軍李思訓碑》考察記
    之一,著名書法家李邕撰并書,篆額“唐故右武衛大將軍李府君碑”十二字,亦為李邕所書。此碑碑形高大,高約400 厘米,寬130 厘米,碑文行書30 行,每行70 字,下截文字多漫漶,上截亦石花滿布,不可卒讀。該碑書法用筆自然,筆法瘦勁,結字縱長取勢,奇宕流暢,其頓挫起伏顧盼有神,奕奕動人,繼唐太宗《晉祠銘》之后以行書入碑,一改碑文以正書端刻之風,妍麗之中寓有雄強之氣,猶顯盛唐風范,為李邕精心之作,為歷代書家稱道。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稱:“若唐碑則懷仁所集之《

    江蘇教育 2019年61期2019-09-25

  • 縈轡回策 盡有蘊藉 ——李邕《李思訓碑》書法欣賞
    李邕(678-747),字泰和,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唐代著名學者李善之子。李邕曾任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職,人稱“李北?!?。李邕才華橫溢,有文章翰墨之才,文章盛名遠揚,所謂“獨步有唐四十年”,其行書獨具一格,后世推崇備至。李邕書法初學王羲之,其后形成了敦厚開張的個人書風,可與王羲之分庭抗禮。李邕一生擅長書寫碑版,大都以行書入碑,有《李思訓碑》《麓山寺碑》《李秀碑》《端州石室記》《法華寺碑》等碑傳世?!独钏加柋罚ㄒ妶D1),全稱《唐故云麾將軍右武

    江蘇教育 2019年45期2019-07-15

  • 顯晦有時:明后期李邕兩種書法摹本的流傳
    《大照禪師碑》是李邕(678—747)為嵩岳寺撰寫的碑文,原石不存,明后期有硬黃紙本流傳?!秺J上人帖》是李邕為撰寫《大照禪師碑》事向嵩岳寺僧眾致意的函件,晚明有數份仿制品。明代后期是它們流傳的重要時期。這里所說“流傳”,不僅指摹本,也包括摹本的仿制、臨摹或刻石等。本文觀察李邕撰寫這兩種文獻的背景,討論知識人對李邕書法的鑒賞與這兩種摹本流傳的關系。一、李邕撰《奐上人帖》與《大照禪師碑》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刊行的《全唐文》收有李邕撰《大照禪師塔銘》①。比

    文藝研究 2019年4期2019-06-15

  • 運用創設情境提高學生古詩詞理解能力探究
    解。以李白的《上李邕》教學為例。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李邕在擔任渝州刺史時,李白游渝州謁見李邕,因為不拘禮俗使李邕不悅。李邕為人自負好名,對年輕后生態度頗為傲慢,李白對此不滿,臨別時寫了這首態度不客氣的《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如果學生不了解寫作背景,在實際學習中單就離別贈言詩而言,很容易讓學生以為是對李邕的贊賞,在不了解李邕的品性:下很容易對此詩產生錯誤的理解。雖說詩歌常讀常新,見解也難免會有更新之意,但就單一作品而言,有作者具體的處境心情和思想在

    決策探索 2019年8期2019-05-16

  • 桃花尖村:長在深山人未識
    大名鼎鼎的李善、李邕父子聯在一起。據說,李邕六七歲時,李善帶著他回到祖居的江夏,看中了遠離塵囂環境清幽桃花流水的鐘臺山。于是,在李善的指導下,李邕在這里開始了為期四五年的苦讀。游客來到桃花尖村,不僅能觀賞鐘臺山、桃花泉的美景,聽到桃花洞的美麗傳說,還能想起那千百年前鐘罄悠悠、書聲瑯瑯的情景,能感受到李善和李邕這兩位咸寧歷史文化名人的風貌。從大幕鄉到桃花尖,首先要經過桃花尖村八組章尤,這里有被當地村民稱作“夫妻樹”的兩棵千年紅豆杉。所有來過這里的人,都會不約

    農家書屋 2019年4期2019-05-15

  • 石上經典(十四)
    片(局部) 唐.李邕北海如象李邕字泰和,揚州江都人。父善,有雅行,善以《文選》講授諸生,邕能補益其意。邕少知名,既冠,見李嶠,請假直秘書,未幾,奧篇隱帙,了辨如響。嶠嘆曰:“子且名家!”由此可見,文人總是愛惜有才華的少年。李邕跌宕起伏的人生,伴隨著他豪邁的氣息、爽朗的笑聲,給后人留下峻拔昂揚的書法面貌。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邕始為括州刺史,喜興利除害,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哪知禍患生于毫末,復坐誣枉且得罪,天子識其名,詔勿劾。清代劉熙載《藝概》中評曰

    老年教育 2019年2期2019-03-14

  • 李邕書風變革探源
    吳曉彬李邕(675—747),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祖籍江夏(今湖北武漢),郡望趙郡,世稱李北海。李邕資性超悟,才氣縱橫,且剛毅忠烈,有稱“文章、書翰、公直、詞辯、義烈、英邁為一時之杰”[1]。他不僅文名隆盛,“獨步有唐四十年”,且以擅長行書而聲高一代。然而其一生仕途坎坷,幾翻起落,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最后于北海任上被杖殺。一、歷代書論對李邕的評價對于李邕書法的價值及其在書法史上的地位,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認識過程,我們梳理出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唐

    文史雜志 2019年2期2019-02-27

  • 古亭話名士
    (今青州市)太守李邕恰好也在濟南,于是一場敘舊加迎賓的宴會便在歷下亭里開始了。之所以說敘舊,是因杜甫、李邕兩人早已相識,而且他們還是忘年之交。當時,作為書法家的李邕已名滿天下,而杜甫還沒有太大名氣,但慧眼識珠的李邕認為杜甫是個人才,就主動與其結交?!?span class="hl">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說的是李邕尋求機會和杜甫見面,王翰愿意與杜甫結為近鄰。王翰也是一位著名詩人,其《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同樣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名作。李

    走向世界 2019年1期2019-01-24

  • 唐代江夏異僧如曉及其靈泉寺*
    海太守,大書法家李邕(675-747年,生卒年參見附表)之子,為躲避父親蒙難可能遭遇連帶性的追殺,化名李洞,經過一段時間的輾轉后,與堂兄李暄選擇江夏山,鑿山建屋定居。后以宅作寺,出家為僧,法號曉然,后更名如曉。從鄉邦文獻紛繁的記述中,筆者梳理李洞出家修行、云游求法的脈絡,發現此僧及其創建的靈泉寺,非同凡響。一、奇異幽僻的寺院環境寺院自然環境奇異之處在于其方位、朝向、幽僻及周邊的地理物象。方位:誥軸峰叢和天馬峰叢猶如兩條巨龍,呈東西走向并行,延綿十里,橫臥在

    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8年4期2019-01-11

  • 米芾譏評李邕書法的歷史真相
    君德忱帖歷來談到李邕書法,學書者基本分為兩派,一類以董其昌“右軍如龍,北海如象”評李書為主,雖不甚了解其中之意,但因出自董其昌之口,故深信不疑。另一類以米芾評李書“乍富小民,舉動屈強,禮節生疏”“乏纖秾”為主,對李邕書法不屑一顧,然亦是人云亦云,未能解米芾之意,造成李邕書法今日的尷尬局面。筆者僅以此文盡力還原米芾眼中李邕書法的真實面目。一、早年厭惡李書原因北宋以來,“尚意書風”興起,不僅促使了手札行書的風行,同時,也引發了書法品評的風潮。相較之北宋專門性書

    藝術品 2018年11期2018-12-25

  • 古代的假古董
    兩位書法家蕭誠和李邕。蕭誠以寫見長,李邕以評論見長——蕭誠老想讓李邕品評一下自己的字,可李邕卻根本不給他面子。蕭誠把自認為寫得最好的字給他,他都不看。次數多了,蕭誠覺得,李邕是嫉妒自己,就是想在氣勢上壓著他。蕭誠寫了幾幅字,還給做舊了,天天在人面前把玩。有天見著李邕,蕭誠說:“我家有王羲之的字,啥時候您給看看?”李邕立馬答應了??墒沁^了十幾天,蕭誠也沒再提這事兒。李邕說:“哎,那王羲之的字,你都答應了卻不拿出來,別是忽悠人吧?”蕭誠一拍腦門兒,趕緊讓家童回

    讀者 2018年4期2018-02-02

  • 崔顥:大招不能輕易出
    、作詩協會老干部李邕。為了與李邕會面,崔顥做了精心準備。他要證明,即便是寫兒女情長,自己也可以寫出好詩。這一天終于到了。崔顥帶著他最新、最滿意的一首五言律詩去了李邕家:“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閑來斗百草,度日不成妝?!边@首詩把一個女人從芳華妙齡到懶得化妝的黃臉婆寫得傳神入骨。他一定要讓李邕震驚。結果,李邕的反應是震怒。崔顥剛念出“十五嫁王昌”這五個字,李邕就大喝一聲:“小兒無禮!這種庸俗之作就不要給我看了!”當時,崔顥的內心是崩潰的。這種崩潰的情緒在幾

    百家講壇(紅版) 2017年10期2017-12-11

  • 情誼綿邈 比況深長
    李邕之秦王昌齡別怨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長夢無隔,月映在寒水。這是一首深情的送別詩。李邕是詩人的朋友,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新唐書》說他“詞高行直”,“素負美名,頗被貶謫”?!爸亍本褪堑角刂荩ㄌ茣r地處隴東的一個邊防軍事重鎮)去。詩中的“楚”即“楚州”(治所在今江蘇淮安),時任北海太守的李邕到過楚州,并寫有《楚州淮陰縣婆羅樹碑》一文。當時,李邕是王昌齡的前輩,因李“能文養士”,故此他與晚輩詩人王昌齡、李白等都有交往。這首詩是詩人為送別李邕到秦州去而寫的。

    創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5期2017-12-07

  • 唐代文豪李邕為何遭人誣陷?
    丁啟陣唐代文豪李邕為何遭人誣陷?文 丁啟陣李邕的高才、多金、慷慨,有些人會發自內心地嫉妒,有些人會認為是對自己權位的威脅。不久前寫的幾篇短文,關于著名詩人崔顥、李白和杜甫的,都涉及李邕。李邕喜歡誰,不欣賞誰。估計會有一部分讀者對李邕其人感到陌生,會覺得有點奇怪:崔顥、李白、杜甫都是赫赫有名的詩人,李邕算什么角色,他是否喜歡、欣賞重要嗎?挺重要的。因為在唐朝,在他們生前,李邕的名聲很大,名望很高。至少,他是崔顥、李白、杜甫等人所仰望的人物。有新舊《唐書》本

    北京觀察 2017年10期2017-12-01

  • 李邕書法技法解析 ——以《麓山寺碑》和《李思訓碑》為例
    □連程峰李邕書法技法解析 ——以《麓山寺碑》和《李思訓碑》為例□連程峰趙孟頫《蘭亭十三跋》里說過一段著名的話:“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绷硗馑€說過:“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不精,雖善猶惡;字形不妙,雖熟猶生?!保ā墩摃罚┫旅婀P者就從字法(字形)和筆法這兩個層面并以《李思訓碑》和《麓山寺碑》為例來論述李邕的書法技法以期為學習李邕書法的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有意義的學書參考。一、字法眾所周知,字法是書法技法的

    中國篆刻 2017年11期2017-11-24

  • 唐朝人就是這么隨性
    年曾先后投奔名臣李邕和名將張守珪,可惜兩次都動身太晚,這兩位名臣都翹辮子了,因此范液不無感慨地作詩道:“舉意三江竭,興心四???。南游李邕死,北望守珪殂?!彼氖甯阜都兎浅8挥?,也很同情他,經常私下里周濟他。一天,范純想測試一下范液的詩文功力,就對他說:“你雖然有才,但是困于貧窮,你可作一首自詠詩,也不枉我常年的救濟?!狈兑簭埧诰蛠?,他的詩翻譯成白話文,大意是:“蒼天啊,大地啊,你為什么不睜開天眼瞧瞧呢,為什么像我這樣的國士卻貧病交加,而那些不學無術的人卻非

    百家講壇 2017年16期2017-11-07

  • 唐朝人就是這么隨性
    年曾先后投奔名臣李邕和名將張守珪,可惜兩次都動身太晚,這兩位名臣都翹辮子了,因此范液不無感慨地作詩道:“舉意三江竭,興心四???。南游李邕死,北望守珪殂?!彼氖甯阜都兎浅8挥?,也很同情他,經常私下里周濟他。一天,范純想測試一下范液的詩文功力,就對他說:“你雖然有才,但是困于貧窮,你可作一首自詠詩,也不枉我常年的救濟?!狈兑簭埧诰蛠?,他的詩翻譯成白話文,大意是:“蒼天啊,大地啊,你為什么不睜開天眼瞧瞧呢,為什么像我這樣的國士卻貧病交加,而那些不學無術的人卻非

    百家講壇(藍版) 2017年8期2017-10-18

  • 唐朝·李邕
    李邕(公元六七八—七四七年),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官至北海太守,故世稱李北海。李邕資質極為優秀,才力超出常人,并且剛毅忠烈,嫉惡如仇,擅長文章的名聲最為盛大,當時被稱有“文章、書翰、正直、辭辯、義、烈”六絕。李邕書法得力于二王,又能變其法而參以碑意,自成一體,當時有“書中仙手”,“右軍如龍,北海如象”的美譽?!缎蜁V》記載:“當時奉金帛而求邕書,前后所受巨萬余,自古未有如此之盛者也?!?span class="hl">李邕靠寫字而至巨富,但他卻崇尚義理,愛惜人才,周濟貧寒學

    視野 2017年10期2017-05-26

  • 李善生平及其著述考略
    身,所以李善之子李邕等一直自稱江夏李氏,同時期的李白、杜甫等亦稱李邕為江夏人,皆因江夏為李氏郡望所在。兩《唐書》記載李善為揚州江都人,是以居住地而言。李善本出自趙郡李氏,李恪是李善家族遷居江夏的渡江之祖。李善曾歷任太子右內率府錄事參軍、潞王府記室參軍、兼沛王侍讀、蘭臺郎 、經城令等官職。 李善一生的榮辱與賀蘭敏之息息相關。他受賀蘭敏之舉薦任崇賢館學士,又因賀蘭敏之出事受到牽連被流放姚州。唐高宗上元元年(674),李善遇赦還揚州。李善寓居江淮,后來又移居鄭汴

    殷都學刊 2017年4期2017-01-28

  • 從《興福寺半截碑》到 李北海書法
    那么,中唐時代的李邕李北海,則是臨王羲之最成功的書家。李邕的一生,書寫過八百多塊石碑,最著名的有《李思訓碑》、《葉有道碑》、《岳麓山寺碑》、《端州石室記》、《法華寺碑》、《東林寺碑》、《盧正道碑》、《李秀碑》、《任令則碑》等大量的碑刻。傳世墨跡有《古詩十七首》、《出師表》,以及在《淳化閣帖》傳世的《晴熱帖》等。明朝書畫家董其昌說:右軍如龍,北海如象。這當然說的是他們的書法氣勢。而清朝詩人馮班則說:董宗伯云王右軍如龍,李北海如象;不如云王右軍如鳳,李北海如俊

    收藏界 2016年9期2016-11-30

  • 中國 石刻 簡介?。ǘ耍?/a>
    年(730年),李邕撰文并書,楷書。位于湖南長沙岳麓山岳麓書院南面護碑亭內。碑為青石,高272厘米,寬133厘米,圓頂。有陽文篆額“麓山寺碑”四字,碑文28行,行56字,共1400余字。因年久碑面風化,部分斷裂,現存1000余字。碑文敘述自晉泰始年間建寺至唐立碑時,麓山寺的沿革以及歷代傳教的情況。詞章華麗,筆力雄健,刻藝精湛。因文、書、刻工藝兼善,故有“三絕碑”之稱?!稏|林寺碑》,全稱《廬山東林寺碑》,又稱《唐東林寺碑》《唐廬山東林寺碑》,李邕撰并書,唐開

    老年教育 2016年4期2016-09-06

  • “鐘繇三體”視閾下的晉唐行書演進態勢
    ,涌現出王羲之、李邕等名家,但隨著楷書系統內部的融合統一,作為其草體的行書也逐漸融通為一。關鍵詞:鐘繇三體;行狎書;李邕;晉唐時期;書法東漢末年,主導書體由隸書系統向楷書系統轉型,這里的楷書系統包括楷書正體及其相應的草體,就東漢末年書體演變的實際情況來看,作為隸書草體規范化的章草已經形成了獨立的系統,其向今草的演變自成路數,而與從隸書系統演進出來的楷書正體相應的草體實際是行書,當時稱為“行狎書”,取其書寫輕松便捷之意。而楷書正體在從隸書演進出來的過程中,由

    衡水學院學報 2016年2期2016-07-19

  • 淺論李邕的書法
    薛娟摘 要:李邕在書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歷代評價甚多,褒貶不一。眾所周知,他是行書入碑的代領人物,確有不小影響,但觀今日書法,他對后世的影響的確不大。因此,他既有成就又有缺憾,應持辯證態度評之。本文梳理歷代書家對李邕的評論,客觀分析其書法成就和對后世的影響。關鍵詞:李邕;碑版;歷代評論;影響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8-0077-01歷代對李邕的評價甚多,新舊唐書均有李邕傳,但是對其書法未作記錄,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2016-05-14

  • 家之南,是大幕山
    文化名人李善攜子李邕在此靜心苦讀的場所。剛正不阿的李善為官遭貶,在李邕六七歲時,他帶著愛子回到祖居的江夏。當他看到不遠處清幽靜雅的鐘臺山,認定這桃花流水的世外桃源為修身之地。在冬暖夏涼的石室,他悉心指導兒子李邕,讀詩文,論古今,博聞強記。四五年的閉關苦讀,邕學業大有長進。少年時便以擅長辭章而聞名。李邕能詩善文,工書法,長行楷書,為唐朝著名的書法家。他一生濟貧救苦,仗義疏財,文人學士莫不以交邕為榮。李白、杜甫多次輾轉拜訪李邕,留下流芳千古的佳話。邕為人光明磊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16年7期2016-05-14

  • 蕭誠、李邕與襄陽
    ?蕭誠、李邕與襄陽蕭誠書碑,據同治版《襄陽縣志》記載,在襄陽的有三塊:一是《襄陽令庫狄履溫頌》;二是《襄陽牧獨孤冊遺愛頌碑》;三是《襄陽牧衛玠遺愛頌碑》。第一塊碑碑文為周擇從撰,后二塊碑碑文皆為書法家李邕撰。書體均為行書。蕭誠,蘭陵人。生平不詳。文獻中記載很少,米芾《海岳名言》曰:“御史蕭誠書太原題名,唐人無出其右。為《司馬系南岳真君觀碑》極有鐘、王趣,余皆不及也?!焙檫~《容齋隨筆》卷八《賞魚袋》云:“衡山開元二十年所建南岳真君碑,衡山司馬趙頤貞撰,荊州府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15年4期2015-03-27

  • 《李北海集》版本源流述略
    較為全面的概觀。李邕; 《李北海集》; 版本一 、 李邕其人及其現存詩文李邕(678—747),字泰和,人稱李北海。祖籍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漢市),出生于廣陵江都(今屬江蘇揚州市)。李邕的父親是著名的《文選注》的撰著者李善。李邕早擅才名,其父注《文選》書成,使邕補益之。李邕附事見義,其父以為不可奪,遂兩本并行于世。當時名士李嶠、張廷珪薦其才高行直,朝廷召為左拾遺。宋璟劾奏張昌宗時,李邕階下大言助之,名聲益振。開元初,為殿中侍御史、戶部郎中,因執政忌其才,屢遭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6期2014-09-25

  • 古代文人靠寫什么賺錢
    手。如唐代,詩人李邕文筆出眾,當地及鄰近州縣官衙紛紛拿錢請他寫奏折,李邕一生代寫公文800余篇?!缎绿茣分杏涊d:“李邕代撰官折受籌銀巨萬,據此為豪富者?!绷硗?,賀知章、宋之問、駱賓王等也曾是代寫公文的高手,所得報酬均都不菲。再是寫文賦,西漢時期,陳皇后失寵,為表明原委,她請幾個文人給漢武帝寫文賦,但陳皇后看了都不滿意。這時有人推薦以寫《子虛賦》揚名的司馬相如,陳皇后便鳳輦親駕來找司馬相如。他聽完陳皇后的傾訴,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文思泉涌,揮筆而就一篇凄楚委

    第二課堂(課外活動版) 2012年8期2012-09-22

  • 李邕之死與玄宗朝的立嫡之爭
    261061)李邕(675—747)①關于李邕的生年,一些工具書如吳榮光《歷代名人年譜》、譚正璧《中國文學家大辭典》等均作“高宗儀鳳三年(678)”,乃是承《新唐書》天寶六載正月李邕被杖殺于北??ぁ?,時年七十”而誤。而據李昂所撰《李邕墓志》,天寶六年正月“,年七十三卒于強死”,則其生年當為高宗上元二年(675),與《舊唐書》“年七十馀”正相符。,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一說為湖北江夏)人,著名學者李善之子,盛唐文學家、書法家。初為諫官,歷任郡守。天

    濰坊學院學報 2010年5期2010-08-15

  • 崔沔卒年考
    理由如下:(一)李邕撰、徐珙書墓志開封博物館藏石《有唐尚書左仆射崔孝公之墓》有北海太守江夏李邕撰、潁陽縣丞徐珙書《有唐通議大夫守太子賓客贈尚書左仆射崔公墓志》一篇,墓志明確記載崔沔卒于開元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這一文獻當屬可靠。又李邕自稱其為崔沔“故人”,對其身世應該極為清楚。邕撰《有唐通議大夫守太子賓客贈尚書左仆射崔公墓志》文末云:“邕十三同學,廿同游,晝連榻于蓬山,夕比燭于書幌,直則為友,道則為師,一剛一柔,厥跡頗異;好文好義,職允攸同。情以久深,心以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5期2010-03-21

  • 唐朝作家富豪榜
    里“金帛盈積”。李邕不但文章寫得好,書法也一流,朝廷中的達官貴人和各地的寺廟,紛紛拿著金錢請他寫文章。李邕一生,這類文章寫過數百篇,“受納饋遺,亦至巨萬”。杜甫有詩描寫李邕家的豪華奢侈:“干謁滿其門,碑版照四裔。豐屋珊瑚鈞,麒麟織成罽(毯子一類東西)。紫騮隨劍幾,義取無虛歲?!薄缎绿茣飞险f,當時大家公認,自古以來,因為寫文章獲得錢財者,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李邕。韓愈是文章高手,很多人找他寫墓志銘,他的“諛墓”收入很豐厚。韓愈寫了一篇《平淮西碑》,唐憲宗將這文

    百家講壇 2009年12期2009-07-2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