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側鋒

  • 中國畫用筆的時代延伸性探討
    法——中鋒運筆、側鋒運筆等;同時他們還在筆墨上做了大膽探索。但從筆墨技法發展趨勢來看,當代畫家在繼承傳統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以更加自由流暢、生動活潑的用筆方式去表現自己心中所想所感。因此我們有必要去探討當代中國畫用筆特征和表現方式等問題。二、中鋒用筆——中鋒是中國畫最基本、最重要的用筆方法中鋒是指筆畫的線條須直而有力,筆力剛勁沉實,力透紙背,表現出遒勁有力的氣勢。其筆力要求堅實凝重、沉穩沉著、剛柔相濟。中鋒的特點是使筆力沉實穩健,力透紙背。它要求用筆準確而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16期2023-11-28

  • 書法線條怎樣才能“圓厚”
    這種準中鋒稱之為側鋒。準中鋒是介于側鋒與中鋒之間的一種筆鋒狀態,但嚴格來講,它與側鋒的用副毫、落墨即成偏側之勢是不同的。側鋒一般只用于起筆處,以便于取勢,勢成則轉換為中鋒;如不能轉成中鋒,則線條就易出現一邊光一邊毛的偏鋒狀態?!肮P用中鋒,非徒執筆端正也”,準中鋒的筆鋒狀態也應屬于中鋒。典型的提筆中鋒是南宋陳在《負暄野錄·篆法總論》中贊賞李陽冰、徐鉉用于小篆的筆鋒狀態:“映日觀之,中心一縷之墨倍濃”,這是“用筆有力,且直下不”書寫的結果。提筆中鋒一般以筆尖著

    老年教育 2023年9期2023-10-14

  • 書法學習的動筆與動腦
    得淋漓盡致。二是側鋒居多。古人云:“中以取質,側以取妍?!敝袖h是體現字形的質感與線條的力度,而側鋒則是以塊面來求得視覺上的沖擊,這個妍就是妍美,漂亮。2017年有幸在長沙聆聽首師大葉培貴先生的書法講座,葉先生論及行書用筆,講到王羲之的行書,說他是恨不能筆筆側鋒時,深有同感。其實清代以來,很少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行書大家,與其長期偏重于碑派那種稚拙、雄強而一味地去追求中鋒質感有著很大關系。另外握筆姿勢的不同,也同樣制約了側鋒的表現。有著晚清書壇第一人之譽的道州何

    書畫藝術 2023年3期2023-07-20

  • 荷花的畫法
    驟一筆尖蘸重墨,側鋒用筆畫出荷葉,畫的時候注意荷葉的透視關系和兩側形狀的變化;淡墨干筆補畫荷葉內部結構,中鋒用筆畫出荷葉梗。再以淡墨畫出另一片荷葉,并用重墨側鋒皴出葉筋;淡墨寫出荷花,注意花瓣的大小變化和穿插疊壓關系。步驟二中、側鋒并用,在畫面上方畫出下垂的柳枝,用筆要灑脫;畫兩只向下觀望的黃鶯,與荷花形成呼應,畫的時候注意黃鶯的動態和表情刻畫。步驟二步驟三步驟四步驟五步驟三調胭脂染出黃鸝的喙,赭石加藤黃調和染出額頭、胸部和翅膀重色部分,尾部和頸部以藤黃接

    老年教育 2023年6期2023-07-19

  • 書法
    意:一是起筆處多側鋒直入,使線條側鋒明顯,略乏圓勁;二是有些字的用筆有行草書的牽絲連帶,不符合篆書作為靜態書體的特征,書寫時需注意收斂筆勢。尤全生書友的楷書作品點畫精雅,用筆勁健果斷,字形結構平中寓奇,靈活多變,足見作者扎實的書寫功底。小楷題跋部分用筆亦如大字,靈動飄逸,但偶有錯字出現,如“戲劇”的“劇”字??钭謨热菔亲髌返漠孆堻c睛之處,故書寫時也需重視用字規范。陜西省漢中老年大學 尤全生李素美書友的行草書用筆爽利,點畫迅捷,書寫自然,可見作者對草書的用筆

    老年教育 2023年5期2023-06-15

  • 書法
    意:一是起筆處多側鋒直入,使線條側鋒明顯,略乏圓勁;二是有些字的用筆有行草書的牽絲連帶,不符合篆書作為靜態書體的特征,書寫時需注意收斂筆勢。尤全生書友的楷書作品點畫精雅,用筆勁健果斷,字形結構平中寓奇,靈活多變,足見作者扎實的書寫功底。小楷題跋部分用筆亦如大字,靈動飄逸,但偶有錯字出現,如“戲劇”的“劇”字??钭謨热菔亲髌返漠孆堻c睛之處,故書寫時也需重視用字規范。陜西省漢中老年大學 尤全生山東省青島市老年大學 李素美李素美書友的行草書用筆爽利,點畫迅捷,書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3年5期2023-06-15

  • 淺析沈曾植行草書用筆特點
    本單位。用筆的中側鋒和筆畫取勢直接影響了筆畫形態,沈曾植行草書中典型筆畫形態具體表現為方圓筆和波磔的使用,筆者以下欲具體分析。(一)取逆 清代包世臣認為帖派用筆注重起筆、收筆與牽絲連帶,而忽略了筆畫的中端部分,造成筆畫“中怯”。他進而提出“取逆”的用筆方法,具體就是筆管的傾斜方向與筆畫書寫方向相反,用筆逆鋒頂著紙面走。沈曾植受到包世臣的影響,認為筆畫“中實”是對帖糜弱流滑的改進?!叭∧妗钡挠霉P方法使筆鋒在運筆過程中得以調整不易失去控制;“取逆”使點畫更加豐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03-15

  • 《高山流水》創作范例
    面中下方,以中、側鋒并用畫出彈琴的高士形象,然后在其左上側以同樣的筆法畫出傾聽高士與之相呼。畫的時候注意筆墨濃淡干濕和用筆的轉折變化。2.以濃墨寫出人物周邊的古松,畫的時候注意樹的造型、枝干的穿插以及松枝的疏密變化。3.添畫出右上角的瀑布及周圍環境,使構圖成“S”形。背景的補畫要做到胸有成竹,力爭景物布置合理,筆墨層次分明,能有效地豐富畫面。4.對畫面進行整體著色,弱化配景,突出畫面主題。最后,整體收拾畫面,題款、鈐印,作品完成。

    老年教育 2022年12期2022-03-05

  • 魯山寫生(下)
    驟一用小號毛筆、側鋒,從山脊和每一塊石塊的上下邊緣處皴起,刻畫山石。步驟二換中號毛筆,點出山頂和草甸上端的松林。按照先淡墨再重墨的順序點出,筆與筆之間要疊加進行,以產生厚重感。步驟三渲染山體石塊。山體的側面墨色偏重,正面則相對偏淡,因此先對石塊側面進行渲染,待干透后再整體罩染淡墨。步驟四用中淡墨繪出左右兩側的遠山。注意,遠山的山形要以三角形起伏為主,墨色從山頂至下產生漸變效果,切忌平鋪、涂勻。最后,整體調整畫面,作品完成。

    老年教育 2022年2期2022-02-27

  • 談談行書的用筆特點
    行書用筆是中鋒與側鋒互用。筆畫無論方圓,以中鋒為主,乃是一個基本法則。但行書在書寫過程中不斷地起止、轉折,筆鋒無時無刻不向側鋒方面轉化。熟練地運用中鋒和側鋒并非易事,關鍵在于調鋒。筆鋒要能隨倒隨起、能側能中,如此,便不會有僵臥之病。觀前賢名跡,古人作行書無不兼用側鋒,以“中鋒取勁,側鋒取妍”為準的。因此,不能偏信“筆筆中鋒”之說。就連以中鋒著稱的顏真卿,其《祭侄文稿》中亦時露側鋒之筆。行書的用筆特點,應是以中鋒立骨、以側鋒取態,微露鋒芒而富生氣,隨筆勢往來

    老年教育 2021年10期2021-11-10

  • 饑餓的老虎
    軟筆書法的中鋒與側鋒: 中鋒與側鋒是毛筆在書寫時筆鋒的兩種不同狀態。行筆時筆尖在筆道的中間稱之為中鋒,筆尖偏于筆道的一側稱之為側鋒。在楷書中,楷書的起筆、行筆收筆的過程中,中鋒與側鋒往往自然地轉換。中鋒行筆,筆畫圓勁厚實,側鋒行筆,筆畫俏麗活潑。書法家小故事: 張芝是東漢著名的書法家,相傳張芝學習書法非常勤奮,每天都要練字,有時竟然從日出寫到日落,連吃飯都忘記了。他每次寫完字,都要在門前的水池中洗筆洗硯,久而久之,清清的池水變成了墨汁一樣的黑色,因此有

    雪豆月讀·中年級 2021年10期2021-10-26

  • 墨色生香
    于調好。拾起筆,側鋒握筆,與宣紙接觸,形成一朵桃花般的印跡……那印跡隨著水愈散愈開,漸漸綻出一個手掌心大。糟了,我迅速抽出吸水紙進行搶救。為時已晚,一幅畫作廢了,淚水立刻沾濕我的眼眶。這幅畫可攢了我十多天的心血,只剩一周就要交了,怎么辦???老師走過來,也無奈地搖頭,遞給我一張新的宣紙。紙素白,墨青黑,讓我靜下心來,繼續執筆作畫。我吸取上一次的慘痛教訓,筆尖沾濃墨,筆身淡墨,少沾些水,側鋒,收……我一筆筆勾勒著,一遍遍渲染著,一次次地在腦海里重復“丹青之美在

    快樂語文 2021年7期2021-05-07

  • 寫下你的第一筆:用鋒的“秘密”
    種叫中鋒,一種叫側鋒?!爸袖h”是正鋒的基礎,就如蔡邕的描述,“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意思便是書寫的時候,要讓筆尖盡量垂直向下,筆毫的中心始終行進在線條的正中間,壓力會聚焦在筆畫中心,由此向四周延展。所以,中鋒線條的主要特征就是均勻和對稱,有厚實的體積感。我們可以在秦代的篆書,比如《嶧山刻石》中,看到典型的中鋒用筆,其中線條圓實、有厚度,是一種粗細一致的圓筆線條,所以人們也稱之為“圓筆中鋒”??刺拼目瑫?,會看到顏真卿的書寫方法較魏晉時代有所變化,字跡顯得厚

    齊魯周刊 2020年24期2020-12-14

  • 書法用筆在山水畫創作中的體現—以趙孟頫為例
    用筆方法為中鋒、側鋒、藏鋒、逆鋒等,表現了抽象的書法線條;山水畫的用筆也可分為中鋒、側鋒、藏鋒、逆鋒等,不同的是,山水畫中的筆法主要是用來表現物象的外部造型,通過對山水畫中山石、樹木、水波、房屋等進行勾勒、皴擦,來表現山水畫的空間結構和體積感。在勾勒和皴擦時主要運用了中鋒和側鋒、藏鋒相結合的用筆方式。(一)中鋒用筆在山水畫中的體現在山水畫中,勾勒物象的輪廓大多采用中鋒的筆法,在趙孟頫的《雙松平遠圖》中,山石不再是先勾勒完外輪廓后染上顏色那么簡單,出現了皴、

    藝術家 2020年12期2020-12-07

  • 以宋代為例研究書法的時代特征
    書法的筆法奧義:側鋒筆法。這就是宋代書法雖然距離晉唐書法很近,但晉唐書法對它的影響卻不是決定性的原因。側鋒這種奇特的筆法對毛筆的要求很高,起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到了唐朝仍然很受書法大家的追捧,這就得益于王羲之等書法家對后世不可磨滅的影響。不追魏晉的風流姿態,唐代的寫法和大唐的氣度一樣,方正規法,格局甚大,但唐代的書法家還是保留了側鋒筆法,因為唐代書法家知道側鋒筆法確實是一個書法藝術上的巔峰,一時之間還很難形成另一種可堪比側鋒的筆法,所以晉唐雖書法風格不甚相

    名家名作 2020年11期2020-11-19

  • 花鳥畫班畫梅教案
    1)筆法:中鋒、側鋒、順鋒、逆鋒、藏鋒、露鋒、拖鋒。梅花畫中主要運用的是中鋒和側鋒。(2)墨法:“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3.造型訓練對梅花畫的筆墨、造型、構圖等基本常識都有了較好的掌握,對梅花畫的寫意精神也有了深層的認識。但是對于基本功的訓練我們還得加強,造型方法是最基本的訓練,但也是最重要且不可忽視的,該下的功夫是不能取巧的。4.臨摹練習對梅花素材進行組合訓練。練習過程中,要求學員仔細體會筆墨的應用變化,構圖的基本常識和用筆墨造型的基本規律。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0年9期2020-09-22

  • 饑餓的老虎
    軟筆書法的中鋒與側鋒: 中鋒與側鋒是毛筆在書寫時筆鋒的兩種不同狀態。行筆時筆尖在筆道的中間稱之為中鋒,筆尖偏于筆道的一側稱之為側鋒。在楷書中,楷書的起筆、行筆收筆的過程中,中鋒與側鋒往往自然地轉換。中鋒行筆,筆畫圓勁厚實,側鋒行筆,筆畫俏麗活潑。書法家小故事: 張芝是東漢著名的書法家,相傳張芝學習書法非常勤奮,每天都要練字,有時竟然從日出寫到日落,連吃飯都忘記了。他每次寫完字,都要在門前的水池中洗筆洗硯,久而久之,清清的池水變成了墨汁一樣的黑色,因此有

    雪豆月讀·中年級 2020年10期2020-09-10

  • 書法中的“陰陽”觀念探析
    :陰陽觀;中鋒;側鋒;中和;書法藝術一、“陰陽觀”的基本內涵早期的“陰陽”只是簡單的對自然現象的表述。隨著哲學、文化、藝術的不斷發展,“陰陽”觀念被注入了新的內涵,其內涵逐漸抽象化?!瓣帯迸c“陽”發展成為兩種具有對立屬性的哲學范疇,“陰陽”觀念發展成為具有表征意義的哲學概念。據《易傳》記載:“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奔础瓣帯焙汀瓣枴睘樯勺匀蝗f物的兩個基本元素,“陰陽”二者的變化推動宇宙的運行和發展?!瓣庩枴庇^念具有普遍性和比附性,“陰陽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0年2期2020-06-03

  • 米芾書法以《惠柑帖》為例
    曾指出:“中鋒、側鋒、藏鋒、露鋒、實鋒、虛鋒、全鋒、半鋒,似乎鋒有八矣。[2]”《宣和書譜》中記米芾說:“別家善書的,只得一筆,而我獨得四面。[3]”對于如何控筆米芾做到了得心應手,意在筆先,將筆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筆法是服務于書寫的存在,筆畫的形態是由起筆的一瞬間發生的,起筆的豐富可帶來線條的豐富性,進而帶來整體的豐富性。不同審美需求對筆法的要求不同于筆法所塑造出來的有關筆墨的審美。明代之前的書家對于中鋒與側鋒并沒有將它們區分開來的想法,到了明代及明以后

    人物畫報 2020年15期2020-03-13

  • 圖說小楷技法(七)
    濫觴于隸法,兼用側鋒;而小楷用筆,畫之中段,雖以篆法為主,但起止、轉折、鉤趯處則用側鋒者居多,此亦欲以側鋒取勢,欲求書寫時便捷之緣故。清周星蓮《臨池管見》說:“至側鋒之法,則以側勢以其利導,古人間亦有之?!彼尾堋稌s言》亦說:“偶用偏鋒亦以取勢?!边@是因為,側鋒用筆要比篆法的逆入平出來得便捷之緣。古人作小楷,從不排除偏鋒,以中鋒立骨,以側鋒取妍,用筆極圓極活,四面八方,筆意俱到,特別是以方筆為主的小楷,豈能守定中鋒為一定成法。故明豐坊《書訣》中說:“古人

    老年教育 2019年12期2020-01-10

  • 圖說小楷技法(五)
    得最多。其法兼有側鋒,蘸墨掭筆時,使筆鋒微微上翹,握管執筆時,使筆管微向右后傾斜,手腕挺起,隨后尖鋒入紙,順勢落筆。由于發筆時尖鋒側入,鋒芒外耀,所以能給人以精神抖擻、清勁秀拔的藝術感受;又由于其發筆時順勢落筆,可使點畫間的筆勢更加流暢。正如董其昌《容臺別集》中說:“虞永興嘗自謂于道字有悟,蓋于發筆處,出鋒如抽刀斷水,正與顏太師錐畫沙、屋漏痕同趣?!边@種發筆方法,一般用于短畫較多,而主畫不宜過露,過露則意不持重。唐人寫經《清靜經》(局部)元.趙孟運用這種筆

    老年教育 2019年10期2019-11-07

  • 如何用筆
    根。筆鋒有中鋒、側鋒、順鋒、逆鋒的區別。中鋒運筆要執筆端正,筆管垂直于紙面,筆鋒在墨線的中間,用筆的力量要均勻,進而畫出流暢的線條,其效果圓渾穩重,多用于勾畫物體的外輪廓。側鋒運筆需將筆傾斜,使筆鋒偏于墨線的一側,筆鋒與紙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側鋒運筆用力不均勻,時快時慢,時輕時重,其效果線條變化豐富。由于側鋒運筆是使用毛筆的側部,故可以畫出粗壯的筆觸。此法多用于山石的皴擦。順鋒運筆采用拖筆運行的方法,畫出的線條輕快流暢、靈秀活潑。逆鋒運筆,筆管向右前方傾倒,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15期2019-10-21

  • 王羲之《十七帖》臨習要點解讀(七)
    邛”字粗闊濃郁,側鋒取致,力在筆不到處,末筆更是用意入微?!敖浴弊止P觸活潑。第二行:“士、人”連寫,人字之捺盡力伸出,間插第一行之“得、足”兩字空當。第三行:“分”字,一字之內,重若崩云,輕如蟬翼。第四行:“之、至”兩字,悠悠忽忽,倏然而遠?!妒穸继贰踞屛摹渴∽阆聞e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楊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傻霉?,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

    老年教育 2019年9期2019-10-11

  • 荷花花頭的沒骨法畫法
    水,筆尖蘸胭脂,側鋒用筆,點畫不同朝向的花瓣。(2)圍繞花心點畫花瓣,豐富花瓣。(3)蘸取胭脂,勾勒花瓣的輪廓,描繪花瓣的紋路。(4)最后,以重墨勾蕊絲,以石綠點雌蕊,以藤黃點雄蕊。 荷葉荷花的組合畫法步驟: 荷葉呈圓形,邊緣呈不規則的波浪形,葉大如傘,十分寬闊但又非常輕盈。由于荷葉的體型較大,在整幅畫面中的位置也特別重要?;ㄅc葉呈現出各種姿態,如折、仰、合、反等。 (1)蘸取淡墨,側鋒運筆,大膽下筆繪制荷葉,順勢勾畫葉脈。(2)調重墨,在空白處添加靠后的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26期2019-09-10

  • 談在油畫中對草書的學習與借鑒
    對草書中的中鋒、側鋒、露鋒、疏密勻稱、布白、大小變化、傾斜等技法的學習,來體悟書寫語言的美,研究其在油畫筆法中的轉換。以下便列出幾例:一、草書筆法中的“側鋒、露鋒”?!?span class="hl">側鋒”由筆桿傾斜所致,側鋒輕捷。草書書寫時的快節奏,可以創造出神采飛揚、自然流暢的效果。線條表現力與速度是行草書審美元素中關鍵的因素,而“露鋒”是凌空取勢而成,有高峰墜石之力量與速度,露在字外增加了線條的書寫速度以及力量。而在油畫用筆中同樣可體悟借鑒此技法,如在勾勒樹枝等線條時,側鋒起筆,并

    油畫藝術 2019年2期2019-08-07

  • 徽人程瑤田對用筆“偏鋒”的新解
    筆;偏鋒;中鋒;側鋒程瑤田( 1725-1814),徽州歙縣人,清代著名經學家、書法家。字易田、易疇,號伯易、讓堂等。乾隆時舉人,任嘉定縣教諭。嘉慶初,舉孝廉方正。著有《九勢碎事》。程瑤田在《九勢碎事》第二條中,討論了中鋒與偏鋒的含義。他說:“中鋒者,作書之體也,其用偏鋒焉而已矣。夫書之成,成于筆也。成于筆,其鋒安得而不偏?”[1]他在書論中引入了偏鋒的概念,所謂偏鋒,應當是與中鋒相對應的,即與“正”相對。但僅僅這樣解釋偏鋒的內涵,是不足夠的,不妨先了解程

    書畫世界 2019年3期2019-06-11

  • 工筆仕女畫畫法 (二)
    工整、秀潤勁健。側鋒用筆:筆鋒偏向一邊用筆,側鋒變化豐富,粗細自由。藏鋒用筆:收筆均做逆向動作,運筆時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即書論所言“無往不復”“無垂不縮”。一般順序,先勾線。線的起筆落筆過程是關鍵,線條之間筆與筆要做到筆氣相同,氣脈相接。而配景所用筆墨,則需根據畫面需求運用不同的筆墨來處理。在用筆過程中,頭發的用筆要流暢,粗細要均勻、富有彈性,發根、發梢要虛收筆。此外,仕女的眉毛纖細而彎,用筆時也要虛入虛收。

    老年教育 2019年4期2019-05-06

  • 淺談書法中的側鋒原理及運用
    本文從談論中鋒、側鋒的概念和差異,來探討中側鋒的具體表現和運用,詳細分析了中側鋒的運用和所呈現線條質感的關系以啟發學書者。關鍵詞:中鋒;側鋒;線質;點畫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024-02書法之用筆貴在用鋒,筆鋒的狀態決定了毛筆和紙張接觸時力的大小和變化,決定了毛筆和紙張作用最終產生的藝術效果。掌握中鋒、側鋒的書寫原理,掌握中側鋒的運用和轉換方式,對書法線條的理解和運用有著理論指導作用。一、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2期2019-04-26

  • 《玄秘塔碑》名跡賞析(二)
    之語。3.中鋒與側鋒的運用大約自清以來,書家多強調時中鋒運筆,乃至學童習字,也以中鋒為金科玉律,習柳體者亦然。然而仔細分析《玄秘塔碑》中的筆畫,可以看到大量的側鋒運筆。很多筆畫,非側鋒無以盡其妙處。茲舉一例,便可說明這個問題?!扒А薄笆薄胺睢比值哪┕P皆為懸針豎。其中,“千”“十”二字末筆的形態近似,豎畫收尾處的兩個邊緣并不對稱,左邊緣大體垂直而右邊緣逐漸向左靠攏?!胺睢弊帜┕P的收尾處有所不同,左右兩個邊緣大體對稱,都逐漸向中線靠攏。之所以形成不同的形態

    老年教育 2019年2期2019-03-14

  • 從《江山漁樂圖》看王紱的筆墨特點
    厚蒼勁,山石多用側鋒干擦橫掃,極見筆力,遠山或簡筆勾勒或淡墨染出,自然平淡。一、筆法雜糅 融會各家王紱早年學習同鄉畫家倪云林,所見小幅竹石筆墨清淡含蓄,格調清雅,倪云林的用筆習慣中鋒勾線,側鋒皴擦,折帶皴,畫樹干中鋒用筆,樹梢多用露鋒,此類作品如《秋林隱居》(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后學吳鎮,吳鎮作畫善于用水,筆筆中鋒,故其畫筆厚墨濃,深厚華滋,此類作品如《山亭文會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從此卷中我們都能看到兩種風格對王紱的影響。首先來看倪云林對王紱的影

    大眾文藝 2018年21期2018-07-13

  • 穆如軒書法點評
    鋒多是中鋒,很少側鋒。作者所用側鋒太多,如“乘”“欲”等字的撇畫。最關鍵的是,起筆略用側鋒以后,到行筆階段要迅速轉換到中鋒,而作者卻沒有做到這一點。因此,作者還需多體會,多練習,定有改觀。內蒙古老年大學 姜 忠過仕進書友的草書立軸,書寫的是毛主席的詩。此作從整體格調來看,屬于蒼茫遲重一類作品。作者書寫時筆速比較遲緩;結體則使用了內之法,縱長字形的中部多呈向里擠壓的狀態,所以重心有些搖曳不定;用墨則枯多于濃,略顯燥氣;章法的左下部分太過滯重,“晶”字用墨太重

    老年教育 2018年5期2018-05-30

  • 清簡神逸 不墮家風 ——文彭《草書滕王閣序》賞析
    使用中鋒,很少用側鋒,點畫比較細勁。但是文彭的用鋒則突破了中鋒為主而大量使用側鋒,這就使得點畫的形態變化多端。因為中鋒取凝練,能解決點畫的質感,側鋒取妍媚,能解決點畫的形態。以此作前半部分為例,許多鉤挑,尤其是向右上挑出的鉤法,如“廬()”“光”的末筆,以及大量的圓轉出鋒的處理,如“新”“興()”“而”“荊”“列”的末筆,在經過輕提筆右轉后迅速側按筆,增加點畫的厚度和輕重對比,再快速出鋒變為中鋒。還有“交”字后兩筆的側鋒轉中鋒的變化更明顯,這種筆法顯然是由

    老年教育 2018年3期2018-03-31

  • 論書法用筆的重要性
    格。(三)中鋒與側鋒用筆中鋒運筆是毛筆書寫時的主要運行方式。在書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謂中鋒既蔡邕《九勢》中所說的“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中鋒運筆時,筆毫著紙筆鋒就平鋪展開,使每一根毫毛都發揮作用,由于筆心能經常保持在點畫的中線運動,故中鋒運筆所產生的線條能給人似一種渾厚飽滿圓潤立體而有質感的藝術效果。初唐四大書家之一的褚遂良在《論書》中的原話?!板F畫沙”、“印印泥”是兩個展現筆意的著名術語,是從事書法的人不可不知的概念?!板F畫沙”,意思是說長矛一類武器

    成長·讀寫月刊 2017年12期2017-12-26

  • 虛度(外兩首)
    首)饒君萍中鋒 側鋒筆力所致 飽滿劍氣所指 跌宕點 勾 皴 染 暈記得為生命留白遠離圈子 流派把平庸的日子在一方潔白的生宣上泅開 泅開……嫩微雨燕子斜鳥鳴啄破季節的嬌羞紅潤,悄悄溢出沖開重重關隘蓄了一冬的情奔涌而出結痂,褪皮。春天猶如我的舊傷口,長出新皮肉紅紅的,癢癢的摘草莓翻開年齡的鹽堿地田野里鋪陳笑臉草莓花潔白,羞澀,純真草莓園開闊,包容我的滄桑撇開綠葉鮮嫩水靈的紅心咬上一口,童話酸甜順著味蕾,在我心上踩出一串串童年的小腳丫

    長江叢刊 2017年4期2017-11-25

  • 淺析《始平公造像記》的線條立體感
    求并不在線條的中側鋒之爭,而是在于線條的講不講求厚度的區別??涤袨榉Q龍門石刻“皆雄峻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規也”。在眾多石刻中,《始平公造像記》又是龍門二十品中方筆的代表作,同時又把“厚度”做一個極致,到了可謂是極規總之極規,故胡鼻山評價說“方筆雄健,允為北碑第一”。而我們研究其立體感無論對于我們的學習還是線條質感的提高上都很有意義。關鍵詞:立體感;中鋒;側鋒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042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2017-09-22

  • 孫過庭《書譜》臨習:筆法 談
    鋒、露鋒、中鋒、側鋒,無拘無束,自然揮灑。其筆法、意趣、氣韻,頗近陸機《平復帖》和王羲之《寒切帖》《遠宦帖》,用筆破而愈完,紛而愈治,飄逸愈沉著,婀娜愈剛健”?!稌V》(局部)唐·孫過庭 紙本 26.5cm×900.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臨習此帖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用筆要干凈利落,不要拖泥帶水,筆畫精簡、勁健,寓點畫于使轉之中,不可矯揉造作。其二,提按有度,主帶分明。筆畫和字與字之間的連帶變化非常豐富。主干筆畫寫得較重,如“宜、追、遲、重、夫、速”等字

    老年教育 2017年7期2017-08-07

  • 簡練隨意 挺勁秀雅 —— 俞和臨《十七帖》欣賞
    由提按筆法變少與側鋒筆法的使用減少造成的。因為,相對而言筆畫粗細變化小了,字形也就變瘦了,甚至個別字形看上去在縱向上比原帖略微拉長,如“蜀中”二字。王羲之的書法多中鋒與側鋒交替使用,變換較多,經常切換筆鋒,而俞和所臨則整體上圓筆多于方筆,很多筆畫都是“轉”而不是“折”。個別字改變了原帖的寫法,如“諸”字,原帖“言字旁”的寫法是尖筆而入,逐漸變粗,到根部提筆翻筆上提,整個筆畫較直,而俞和所寫的筆畫是方筆而入,還有很大的弧度,粗細變化不明顯。從這一點上而言,俞

    老年教育 2016年12期2017-01-09

  • 怎樣寫《乙瑛碑》(三)
    方筆。四、中鋒和側鋒中鋒和側鋒,是用筆上的非常重要的內容,對這個問題也存在著不少片面和模糊的認識,需要認真加以研究。1.中鋒中鋒,也稱正鋒,指毛筆在行進過程中筆管直立,筆鋒(主毫)在筆畫中路運行,副毫在筆畫兩側運行,這樣的運筆就叫中鋒用筆。圖6-1、6-2“百石卒史”的“卒”字、“永興元年”的“年”字,它們的最后一筆豎畫系中鋒用筆,渾厚豐滿,看去似有圓柱體的感覺。中鋒用筆是東漢著名的書法家蔡邕首先提出來的,他在《九勢》中說:“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

    老年教育 2016年9期2016-10-27

  • 每一天
    墨如潑。我帶出的側鋒,挑住了風吹草動宣紙太薄,吹彈可破。江山脆生,尚需寸勁把握尺幅千里,我始終不被大我囊括于邊框留白處,虛擬出一個人的國每一天我確信天空中的星星只有一粒其余皆為復制品;變幻的每種形式都是粘貼月亮,也只是半枚那余下的半枚,握于我的掌心,被我的字句溫潤我日日補丁,卻無法將心情刷新只因內網還缺少一道防火墻中 秋 夜父親守在老宅守著一個人的孤獨和清貧女兒寄讀在校。兄弟姐妹隔在祖國幾個不同的省分享著八月最圓的月亮愛人在飄香的廚房我在鍵盤上。月亮掛在天

    詩選刊 2016年2期2016-05-23

  • 融會貫通寫新風——韋學東書作淺析
    過程中,以中鋒與側鋒交替使用,充分發揮行書筆隨心至的暢達筆意格調,大膽地以隸書側鋒行筆為主,在行書中糅合隸書,使書體既保留行書瀟灑大氣的線性構成,又有隸書的肥厚壯實、撇捺雙飛燕的特色,呈現出行隸交融一體、相得益彰的新書風。他書寫的唐代詩人張旭《桃花谿》詩行書作品,以中鋒行筆為主,兼以側鋒健碩筆畫,線條纖細處,如剛性游絲,遒勁有力;線條粗壯處,雄健峻拔,端莊飄逸。書體糅合了米芾、趙佶書體筆意,舒展勁挺,粗細張弛有度,彰顯出行云流水般的爽朗明快、古雅脫俗的書藝

    企業文明 2016年3期2016-04-21

  • 書法用筆教學探索
    二、中鋒和正鋒、側鋒和偏鋒在古代書論中存在中鋒和正鋒、側鋒和偏鋒含糊不清互相混用的情況,常令學者茫然。我們先來說說偏鋒,它的含義相對于中鋒而言,行筆時“毛筆筆尖在筆畫的一側運行,寫出來的線條一邊光潔,一邊毛糙”。也就是筆毛倒臥時的方向和行筆方向不一致,筆毛常常會卷曲起來。與之相混淆的是側鋒。如我剛才引用的話出自最近出版的書法教材,教材中就把“偏鋒”說成“側鋒”,表述的內容和偏鋒的概念完全一致,叫法不同而己。只是教材未能明確指出偏鋒(或者叫做側鋒)行筆是一種

    新教育 2016年12期2016-03-01

  • 師古不泥 獨樹一幟
    畏軍人氣質;三個側鋒筆畫各有特點,前后映照,最后一筆輕收中鋒,使行筆順利轉入陡峭起落、俊逸灑脫的筆法,緊接著,又書寫出急促、低沉、流變有序的章草范式。在揮毫抒懷過程中,書家或略為側鋒行筆,或以中鋒行筆為主體,章草與狂草結合,線條生動活潑,呈現出音韻般的起伏變化美感。在毛澤東《七律·送瘟神》詩句書作中,書家以側鋒為主體,將千鈞之力凝聚筆端,行草結合,恣意妄為于無人之際,激情飛揚,書寫出大氣磅礴、地動山搖的浩然正氣。在毛澤東《沁園春·雪》章草書作中,書家開篇以

    企業文明 2014年10期2014-10-23

  • 墨韻神會 心為書畫
    橫幅,中鋒硬朗,側鋒敦厚,行筆清爽,字體方正,流變有序?!罢\信和善”斗方,開合有序,一波三折,線性纖柔,變異遒勁。同樣是行草書,李秀林也暢達神逸地書寫出不同的范式。例如:“詩文無聲能言志,書畫非酒可醉人”楹聯書作,以側鋒筆法為主體,在書寫中略微使用中鋒行筆,字體飽滿敦厚,筆畫雄健有力,使得整幅書作流露出北派厚實壯美的書風格調?!跋饔星槟苋虢?,山壁無欲可極云天”楹聯書作,中鋒側鋒兼用,第一個“溪”字側鋒為主,第二個“流”字中鋒側鋒兼用?!跋?、有、入、江、

    企業文明 2014年4期2014-06-19

  • 書畫兼修 相得益彰
    其代表作。敦厚的側鋒起筆,第一個“一”字,以側鋒為主,在飽滿的墨色書寫過程中,略有頓筆節奏的變化。接著,第二個“竿”字,中鋒側鋒兼用,以中鋒寫出連筆“竹頭”與下方“干”字兩橫,一氣呵成,纖細的筆畫中,各不相同,呈現出起承轉合的細微起伏流變魅力;最后一筆豎畫,為側鋒起筆,中鋒收尾,書寫出上粗下細的線性變異。第三個“風”字,中鋒為主,纖柔勁鍵,并以側鋒收尾。由此形成開頭三個字體,或粗壯深沉,或濃纖相宜,或纖美變異,異彩紛呈??v觀整幅書作,書家暢達地運用不同筆法

    企業文明 2014年3期2014-06-18

  • 張弛有度 開合有序
    他在筆法上以中鋒側鋒兼用,在書寫中或用中鋒,或用側鋒,注意筆法的自然變化;筆力暢快,勁健硬朗,書體清爽,蘊含漢簡、隸書遺風;行筆亦快亦慢,快慢結合,粗細映襯,開合有序。而在《道法自然》橫幅書作中,又表現出了另一種味道。他用側鋒起筆,后又迅速轉入中鋒,兩點快捷相連一體;隨即側頓拐錯,回鋒收筆,乘勢完成“首”字健碩有力的形態。接著,瀟灑點出三點筆畫,一點頓出左挑出鋒,一點順勢落筆如挑回鋒,一點輕盈飄逸收鋒,三點筆畫各不相同,藕斷絲連,遙相呼應,氣韻貫通。最后書

    企業文明 2014年2期2014-02-20

  • 略說米芾的“八面出鋒”
    鋒”,注重中鋒、側鋒等多種變化,不拘一格,表現了動態的美感。能夠將運筆的多種方式統一在書寫的過程中,米芾當是一個典型的代表。所以,米芾所謂“八面出鋒”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對中鋒的辨證運用,中鋒行筆則不論筆鋒左行、右行、轉彎和變向都使筆鋒保持在筆畫中軸線,但是在書寫過程中根據筆畫的不同走向,則必然有一定角度的傾斜。因此,要保持中鋒行筆,不可能只有一個鋒面?!鞍嗣娉鲣h”就是要根據不同筆畫的不同走向,使用不同的鋒面,在行筆過程中或轉換時,使點畫轉折處既有骨力而又氣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13年1期2013-08-15

  • 基于筆法模型的國畫一筆多色模擬
    ]的基礎上,就“側鋒”、“智能筆法”方面作了進一步的探討。1 筆鋒模型當一根毛筆同時沾有不同的墨水和顏料,墨水和顏料將會在筆尖至筆腹形成一定的分布規律。當毛筆在紙上畫過留下痕跡,該筆跡也會受顏料在毛筆中分布的影響,顏色有一定的分布規律。因而我們將毛筆的筆鋒模型抽象成由若干特性組成的數據結構。本研究的模擬輸入設備是數位板 Intuos3 PTZ-431W,配有壓感筆,如圖 1所示。筆法模擬的基本思想是:從采集壓感設備定時傳輸給電腦的離散信息開始,首先生成單個

    圖學學報 2012年6期2012-07-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