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書法中的側鋒原理及運用

2019-04-26 01:10張睿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點畫中鋒

張睿

摘要:本文從談論中鋒、側鋒的概念和差異,來探討中側鋒的具體表現和運用,詳細分析了中側鋒的運用和所呈現線條質感的關系以啟發學書者。

關鍵詞:中鋒;側鋒;線質;點畫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024-02

書法之用筆貴在用鋒,筆鋒的狀態決定了毛筆和紙張接觸時力的大小和變化,決定了毛筆和紙張作用最終產生的藝術效果。掌握中鋒、側鋒的書寫原理,掌握中側鋒的運用和轉換方式,對書法線條的理解和運用有著理論指導作用。

一、中側鋒的概念和差異

中鋒和側鋒的運用一直是書法史上經久不衰的議題,就筆鋒的狀態而言,中鋒指的是書寫時毛筆筆尖在所書寫的筆畫最中間運行的行筆狀態,側鋒則指的是毛筆筆尖在筆畫左右兩側運行的行筆狀態。東漢蔡邕在《九勢》中提到:“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就筆桿的狀態而言,直執筆時筆桿垂直于紙面,在提按毛筆的時候,所施加的力是垂直于紙面的,筆畫正容易形成中鋒;而在斜執筆時毛筆筆桿是傾斜的,毛筆筆尖左右兩側的受力分布不均勻,筆桿往右斜的時候,毛筆筆鋒易往左偏,筆桿往左斜的時候,毛筆筆鋒易往右偏,筆桿傾斜度大容易出現側鋒。中鋒和側鋒的差異還反映在書寫的筆畫的質感中,中鋒用筆時,毛筆的每根筆毛受力相對均勻,書寫時萬豪齊力,使得筆畫容易表現出力量感;而側鋒書寫時,毛筆筆鋒受力不等,一個筆畫里有的部分筆毛和紙面之間摩擦力較大,有的部分和紙面接觸小甚至不接觸紙面,故筆畫質感豐富多變。

二、中側鋒的表現與運用

中鋒和側鋒的筆尖運動位置不同,筆桿傾斜程度不同,筆尖受力狀態也不同,因此中側鋒的線條表現方式是不同的,中鋒用筆容易使毛筆力量得到發揮,從而易寫出有力量感、有立體感的筆畫。而側鋒用筆容易使毛筆運用多個鋒面,和紙面以不同大小的力進行摩擦而產生質感更豐富的線條。

清代朱和羹說:“正鋒取勁,側筆取妍。王羲之《蘭亭》取妍處時帶側筆?!本驼f明了中鋒、側鋒所取各不相同,運用中鋒、側鋒也會產生不同的書寫效果。中鋒、側鋒的使用歷來在書法史上頗有爭議,明代豐坊說過:“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為主,間以側鋒取妍、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笔侵v各種書體的書寫都要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尤其是分書及分書之前的篆書書寫中,中鋒用筆占到了十分之八。書法線條的力量美、立體感是書法線條審美的主要構成,所以中鋒用筆既是書法用筆的基礎,又是書法用筆的根本,中鋒用筆一直被重視,甚至有學者迷信“筆筆中鋒”的說法,但是過于強調中鋒,要求“筆筆中鋒”反而會讓筆法技巧和審美過于簡單化,不能領會用筆的豐富奧妙之處。在我們臨摹字帖的時候也能發現很多字帖,尤其是行書、草書字帖,其中有大量側鋒的運用和大量筆鋒在中側鋒轉換時產生的藝術效果,如果單純地把筆桿立直,那么書寫出的很多筆畫也難以接近原帖。中側鋒的使用上要靈活,懂得根據具體藝術表現的需求來變通。

三、中側鋒運用和線質關系

線條質感是書法審美的深層次要求,和中側鋒書寫也有密切關聯。孫過庭《書譜》中談到:“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睍ǖ碾y度和妙處都在于用筆的改變帶來的線質變化,點畫起伏之中體現出力量感、立體感、節奏感、流暢感、飽滿感…線條質感帶來的美的特征是豐富的,自古以來有種種譬喻:“萬歲枯藤”、“千里陣云”、“蠶食木葉”、“高山墜石”、“蟬翼”、“崩云”……這些自然之物里真實存在的質感都能以書法線條的質感展現出來;書法不同線條能帶給人豐富的美的聯想,是因為書寫工具筆豪柔軟而有彈性,在紙面上變化多端,才使得自然萬物的質感都能一一展現在筆端。

“小篆自李斯之后,唯陽冰獨善其妙,……映日觀之,中心一縷之墨倍濃。蓋其用筆有力,且直下不欹,故鋒常在畫中?!标悩┌丫€條的力量感和中鋒用筆關聯起來,中心一縷之墨倍濃的成因就是運用了中鋒書寫,使得毛筆筆鋒在筆畫最中間,最中間的墨顆粒聚集,筆畫最中間墨色最濃,也賦予了筆畫立體感。中鋒書寫也是線條飽滿的保障,在運用中鋒時,筆鋒聚攏在筆畫中心,毛筆始終是錐狀體形狀,毛筆也保持著彈性性能,書寫出的筆畫外輪廓是圓的、飽滿的。因為筆畫圓,筆畫在紙面上就近似于“圓柱體”,筆畫也容易有立體感。

米芾在《群玉堂法帖》中說過:“得筆,雖如髭發亦圓,不得筆,雖粗如椽亦扁?!闭f的也有關中鋒用筆,“得筆”是要能學會好的掌控毛筆,在書寫時能做到能向中鋒調整,把毛筆彈力運用到紙上,做到趨向中鋒時筆畫極細也是“圓柱體”壯的,是飽滿而又立體感的,反之,不能掌握毛筆狀態,不能得毛筆中正,書寫的筆畫再粗,也是扁薄的?!爸袖h取質,側筆取妍”,米芾雖然精于鋒出多面,但他也是扎根在對中鋒用筆的理解基礎上的。但中鋒用筆的理解絕不是指沒有一點側鋒,筆鋒整個運行過程中都在筆畫最中間,這樣的理想情況在書寫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毛筆性軟,筆尖會有起伏波動,且手臂、手腕在自然書寫中不會一直不轉動,筆桿不能始終垂直于紙面。但歷來不斷強調中鋒和點畫力量感、立體感、飽滿度的關系,其意義就在于,在毛筆筆鋒偏側的時候要能使毛筆筆鋒能回到中正的狀態;在毛筆筆鋒散開的時候還要能使毛筆往聚鋒的狀態調整;在毛筆失去彈性勢能的時候還要蓄勢使毛筆恢復在紙面的彈性,這樣就是米芾說到的“得筆”,中鋒和側鋒是可以轉換的,但是中鋒的目的是“取質”,側鋒的目的是“取妍”,中鋒的使用和從側鋒轉向中鋒的過程都是線條有力量感、立體感、飽滿度的保障,其問還要保持毛筆彈性的控制。有美感的線條,無論中鋒、側鋒,都是在毛筆有彈性勢能的變化的基礎上進行探討的,信筆所書,隨意涂抹,不能掌握并運用好毛筆彈性的書寫方式,就算筆鋒都在筆畫正中間也不會有中鋒線條應呈現出的美感。

側鋒線條質感更趨于豐富,在掌握中鋒用筆的基礎上,手對于毛筆的控制力在訓練中也不斷得到加強,側鋒書寫時,垂直于紙面的筆豪會變少,部分筆豪斜側著接觸紙面,和紙面接觸產生的彈力勢必減弱,這是側鋒用筆難以保持和中鋒用筆相當力量感的原因,但是側鋒用筆可以在紙面上營造多種效果,毛筆接觸紙面的不是不只有筆鋒最前端,還會運用到筆肚甚至筆根部,和紙張產生“皴”、“擦”的效果,側鋒線條比中鋒線條更難以控制,如果把中鋒比作汽車在直道上行駛,那么中鋒就好比汽車在彎道上行駛,毛筆筆鋒是側向一邊的,因此容易和紙張失去摩擦力,也就是“打滑”,這樣的側鋒就屬于線條質量不高的側鋒;陳振濂在《書法教育學》中談到:“中鋒與‘側鋒是方位意見的技巧類型,而‘偏鋒的特征是敗筆,是一種價值判斷。所以應該避免這種概念上的重復與缺乏科學性的分類?!逼渲刑岬降摹捌h”就是指線條質量不過關的側鋒,仍然屬于側鋒的討論范圍。要掌握好側鋒的書寫,應該先打好中鋒書寫的基礎,在中鋒書寫能把握要領時,把中鋒線條寫得有彈性、有立體感且飽滿有力的基礎上,再去掌握側鋒線條的各種變換,就能避免偏鋒的大量出現。

猜你喜歡
點畫中鋒
顏真卿楷書“點畫”的教學課例
論晚明立軸行草書風在清代的衰落
民間藍染花布淺析
七絕·春雪
小小“點”里乾坤大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rogressive Aspect in English and Chines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