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動脈狹窄

  •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應用B超診斷的準確率及臨床研究
    斑塊類型、頸動脈狹窄程度的檢查結果與其對照,計算B超的診斷準確率。結果:研究組的頸動脈回聲強度比對照組高,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比對照組厚,斑塊面積比對照組大,頸內動脈、頸外動脈、頸總動脈及分支中的斑塊分布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經顱多普勒相比,B超的診斷準確率為96%(48/50)。結論:B超可以通過回聲強度、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等參數實現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類型、分布以及頸動脈狹窄閉塞程度的準確診斷,與經顱多普勒影相比其臨床價值同樣非

    婚育與健康 2023年14期2023-08-19

  •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的圍術期護理
    A)治療的頸動脈狹窄患者的影響。方法:抽取50例患者,均為頸動脈狹窄行CEA治療,本次調取均為2020年1月—2021年5月內患者,隨機分組后,分析組采取圍術期護理,對比組僅采取常規護理。比較組間護理干預前后不同時間點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分、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QOL-100(生存質量測定量表)評分、并發癥發生率及滿意結果等指標。結果:就對比組患者而言,分析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總滿意率等指標結論更優(P【關鍵詞】頸動脈狹窄;頸動脈內膜剝脫

    婚育與健康 2023年3期2023-03-05

  • 影響頸動脈狹窄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危險因素
    目的 探討頸動脈狹窄患者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及其相關危險因素。 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諸暨市人民醫院收治的215例頸動脈狹窄患者進行MoCA量表評估,依據患者是否發生認知功能障礙將其分為認知障礙組(n=90)和對照組(n=125);比較兩組間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受教育程度、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癡呆家族史、長期吸煙史、長期飲酒史、頸動脈狹窄程度、狹窄部位、CRP、Hcy等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法篩選

    中國現代醫生 2022年16期2022-07-15

  • 微信平臺的建立在頸動脈狹窄支架植入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
    臺的建立對頸動脈狹窄支架植入患者的影響,以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改善就醫體驗。方法 將4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照組使用常規的健康教育;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借助微信進行圍手術期健康教育。結果 實驗組患者在術后疼痛、主動活動和住院天數方面明顯好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微信平臺的建立提高頸動脈狹窄患者的護理質量,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關鍵詞:微信平臺;頸動脈狹窄;支架植入頸動脈狹窄在腦梗死的發病中多見,是腦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健康護理 2022年4期2022-05-25

  •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危險因素
    EA手術的頸動脈狹窄患者進行隨訪調查,根據術后30 d的隨訪結果,將其分為并發癥組(n=51)和無并發癥組(n=107);分析患者CEA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及其分布,采用χ2檢驗、逐步logistic回歸法分別篩選影響患者CEA術后發生并發癥的相關危險因素。 結果 158例行CEA手術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32.28%(51/158),主要以缺血性腦卒中、心肌梗死、創面血腫、腦過度灌注綜合征、神經損傷等為主;logistic回歸結果顯示:影響患者CEA術后發生

    中國現代醫生 2022年4期2022-03-27

  • 循證護理在降低頸動脈狹窄患者支架成形術后腦高灌注的應用
    護理在降低頸動脈狹窄患者支架成形術后腦高灌注的應用。 方法 選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頸動脈狹窄患者支架成形的86例患者,術后所有患者均進行統一治療方式,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45例和對照組41例,其中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接受循證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腦高灌注的發生率。 結果 研究組發生CHS率為4.44%(2/4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9.51%(8/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臨床護理;頸動脈狹窄;

    中國現代醫生 2021年16期2021-09-30

  • 血管超聲與腦血管造影對頸動脈狹窄的診斷效果及特異性與準確性分析
    血管造影對頸動脈狹窄的診斷效果及特異性與準確性。方法:選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78例疑似頸動脈狹窄患者,均進行血管超聲與腦血管造影,對比兩種方法的陽性檢出率、特異性與靈敏度,分析兩組的不同程度狹窄檢出率以及腦血流動力學。結果:血管超聲與腦血管造影特異性、準確性均沒有顯著差異(P>0.05),靈敏度差異明顯(P0.05),腦血流動力學血管超聲與腦血管造影有明顯差異(P【關鍵詞】血管超聲;腦血管造影;頸動脈狹窄;特異性;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中圖分類號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8期2021-09-21

  • 頸動脈狹窄介入治療術中的護理
    目的:分析頸動脈狹窄介入治療術中的護理有效性。方法:將我院收治的頸動脈狹窄患者 60 例作為觀察對象,針對 60 例患者實施介入治療,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 60?例患者分成兩組,針對常規組 30?例患者實施基礎性護理,針對研究組 30?例患者實施優質護理, 對比兩組頸動脈狹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護理后的并發癥發生率、手術成功率及護理滿意度存在差異(P?< 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頸動脈狹窄介入治療術中給予優質護理干預的有效性較為顯著,

    康頤 2021年1期2021-09-10

  • 神經介入治療頸動脈狹窄合并短暫性腦缺血的臨床效果及價值
    :目的:對頸動脈狹窄伴有短暫性腦缺血患者臨床治療中神經介入治療方法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選取醫院頸動脈狹窄伴有短暫性腦缺血患者56例,研究時間區間2019年1月-2020年1月,常規藥物治療的28例納入對照組,采用神經介入治療方法的28例納入觀察組,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觀察比較。結果: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治療前兩組患者基本相近,治療后1個月、治療后6個月觀察組評分結果相比對照組均較低,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出現1例短暫性腦缺血

    醫學概論 2021年2期2021-09-10

  •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的圍術期護理要點
    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的圍術期護理要點。方法:選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的頸動脈狹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圍術期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χ2=4.320,P=0.038)。結論: 予以頸動脈狹窄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可顯著減少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關鍵詞:頸動脈狹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圍術期護理

    健康之家 2021年1期2021-07-01

  • 血管超聲與腦血管造影診斷頸動脈狹窄的效果對比
    管造影診斷頸動脈狹窄的效果。方法:選擇平度市人民醫院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85例,均實施腦血管造影和血管超聲檢查,并將腦血管造影結果作為金標準,比較兩種檢查方式在頸動脈斑塊方面的檢出情況、頸動脈狹窄程度方面的差異。結果:兩種檢查方式在頸動脈斑塊方面的檢出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檢查方式在輕度狹窄及中度狹窄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檢查方式在重度狹窄及閉塞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2021-06-10

  • 慢性腦缺血患者CT腦灌注參數與頸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
    灌注參數與頸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臨床擬診為CCI的患者52例,均接受全腦CT灌注成像(CTP)和頭頸部CTA檢查,測量患側和健側額葉、顳葉、基底節區的腦血流量(CBF)、腦血容量(CBV)、平均通過時間(MTT)、達峰時間(TTP)。計算各灌注參數的相對比值(rCBF、rCBV、rMMT、rTTP),分析頸動脈狹窄程度。Spearman分析灌注不足組患者灌注參數相對比值與頸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結果:納入本研究

    中國醫學創新 2021年25期2021-03-24

  • SCTA診斷急性腦梗死頸動脈狹窄的臨床研究和早期針刺對其神經功能及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
    急性腦梗死頸動脈狹窄中的診斷價值和予以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針刺對其神經功能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均開展SCTA檢查,并將X線血管造影(DSA)結果作為金標準,計算SCTA在頸動脈狹窄診斷中的準確度、敏感度和特異度。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早期針刺。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與hs-CRP

    中國醫學創新 2021年16期2021-03-24

  • 頸動脈超聲對頸動脈狹窄與腦卒中的早期診斷價值研究
    目的:探討頸動脈狹窄與腦卒中患者早期診斷中應用頸動脈超聲的診斷價值。方法:針對2019年5月到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頸動脈狹窄與腦卒中患者設為觀察組(n= 103),同期抽取健康體檢人員作為對照組(n=100),觀察兩組頸動脈超聲檢查頸動脈血管壁斑塊形成、頸動脈內膜增厚等情況,對比血流動力學以及頸動脈血管壁內 中膜厚度(IMT),判斷有無頸動脈狹窄以及狹窄程度。結果:頸動脈狹窄與腦卒中患者IMT檢測結果顯著高于健康體檢人員,差異有明顯統計學意義(P【關鍵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1期2020-12-30

  • 頸動脈超聲和經顱多普勒超聲技術聯合評價和隨訪頸動脈狹窄患者行支架置入術(CAS)的治療效果分析
    的 分析在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治療中頸動脈超聲聯合經顱多普勒超聲技術所取得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于2018年2月份~2019年6月份在我院進行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治療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分析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超聲顯示狹窄段內徑術后1周及1年均大于術前,PSV術后1周及1年均小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頸動脈超聲;經顱多普勒超聲技術;頸動脈狹窄;頸動脈支架置入術;治療效果【中圖分類號】R445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26期2020-12-14

  • 血管超聲與腦血管造影診斷頸動脈狹窄的對比研究
    管造影診斷頸動脈狹窄的準確性及其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間我院內科接診的共計100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開展血管超聲技術檢查和腦血管造影技術檢查,對所有患者的檢查結果和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兩種不同的診斷方式對于頸動脈狹窄的準確性。結果:將腦血管造影技術檢查的結果作為頸動脈狹窄的黃金標準,結果顯示,100例患者中診斷出72例頸動脈狹窄、7例頸動脈閉塞,21例頸動脈正常,和血管超聲技術檢查結果相比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0期2020-10-28

  • 微創介入治療缺血性腦卒中頸動脈狹窄患者NIHSS評分、MRS評分變化分析
    血性腦卒中頸動脈狹窄患者NIHSS評分、MRS評分。方法:隨機將所有缺血性腦卒中頸動脈狹窄患者按照1:1分為研究者與對照組。對照組接受內科保守治療;研究組接受支架介入治療。觀察所有缺血性腦卒中頸動脈狹窄患者NIHSS評分、MRS評分變化;治療后頸動脈狹窄程度。結果:治療后研究組缺血性腦卒中頸動脈狹窄患者的NIHSS評分、MRS評分、頸動脈狹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P【關鍵詞】介入;腦卒中;頸動脈狹窄;治療【中圖分類號】 R651.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0期2020-10-19

  • 腦卒中頸部動脈狹窄介入術后血管再狹窄程度與術前血清炎癥指標的關系
    觀察腦卒中頸動脈狹窄介入術后血管再狹窄程度與術前血清炎癥指標的關系。方法:對所有患者行頸動脈狹窄介入治療,術前檢測血清IL-6、hs=CRP水平。觀察術后血管再狹窄程度與術前血清IL-6、hs=CRP水平的關系。結果:術后輕度狹窄患者、中度狹窄患者IL-6水平、hsCRP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輕度狹窄患者、中度狹窄患者IL-6水平、hsCRP水平均明顯低于重度狹窄患者,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腦卒中;頸動脈狹窄;介入治療;影響因素【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0期2020-10-19

  • 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的臨床效果
    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頸動脈狹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25例)與觀察組(25例)。對照組采用經典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方法,觀察組采用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方法。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頸動脈狹窄;手術時機;住院時間[中圖分類號] R61

    中國當代醫藥 2020年22期2020-10-09

  • 預見性護理在預防頸動脈狹窄內膜剝脫術后并發癥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分析在接受頸動脈狹窄內膜剝脫術治療的患者中,應用預見性護理的實際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接受頸動脈狹窄內膜剝脫術治療的患者為樣本,將其隨機均勻分成對比組(34例)及研究組(34例),對比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而研究組對象則需接受預見性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情況進行觀察。結果:研究組對象出現并發癥的例數明顯少于對比組,數據分析后差異存在意義(P【關鍵詞】頸動脈狹窄;預見性護理;內膜剝脫術;并發癥頸動脈狹窄內膜剝脫術是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8期2020-09-14

  •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的圍術期護理要點
    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的圍術期護理要點。方法:選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的頸動脈狹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圍術期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χ2=4.320,P=0.038)。結論: 予以頸動脈狹窄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可顯著減少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關鍵詞:頸動脈狹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圍術期護理

    健康之家 2020年1期2020-09-03

  • 頸動脈狹窄患者應用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的臨床效果
    治療就診的頸動脈狹窄患者70例作為調查對象,按照患者入院順序單雙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應用阿托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進行藥物治療,對照組僅實施阿司匹林進行藥物治療。收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資料,分析相關生理指標,開展回顧性分析。結果 觀察組左頸總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為(1.19±0.08)mm,左頸內動脈中層厚度為(1.27±0.16)mm,右頸總動脈內膜中層厚度(1.47±0.14) mm,右頸內動脈中層厚度為(1.35±0.13)mm,各項指標均優于

    中外醫療 2020年14期2020-08-09

  • 丁苯酞聯合頸動脈支架置入術治療眼缺血綜合征的效果
    血綜合征;頸動脈狹窄;頸動脈支架植入術;丁苯酞;視網膜中央動脈[中圖分類號] R743.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20)06(c)-0127-04[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in the tre

    中國醫藥導報 2020年18期2020-07-27

  • 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狹窄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
    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狹窄與腦梗死的相關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該院65例糖尿病并發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研究組?;仡櫺苑治?018年5月—2019年5月該院65例非糖尿病并發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接受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DSA)檢查,比較兩組患者頸動脈狹窄的發生情況,以及頸動脈狹窄程度。結果 研究組中42例患者出現頸動脈狹窄,對照組28例患者出現頸動脈狹窄,研究組頸動脈狹窄的發生率64.62%高于對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9期2020-07-17

  • 血管超聲與腦血管造影診斷頸動脈狹窄的對比研究
    管造影診斷頸動脈狹窄。方法:納入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腦血管病變患者74例,根據入院時間分為兩組(血管超聲組與腦血管造影組)各37例。比較不同診斷方法頸動脈狹窄情況、頸動脈閉塞敏感性。結果:兩種診斷方法對頸動脈狹窄敏感性無差異(P>0.05)。血管造影診斷頸動脈閉塞敏感率高于血管超聲檢測(P【關鍵詞】血管超聲;腦血管造影;頸動脈狹窄;敏感性一直以來,缺血性腦血管患病率不斷增加,給患者生活、工作、學習帶來嚴重影響。該類患者頸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4期2020-06-24

  • 淺談頸內動脈狹窄的超聲精準評估及臨床價值
    】目的 對頸動脈狹窄的超聲精準評估及對其所具備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方法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至我院就診的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患者160例,對患者分別進行血管造影檢查以及超聲檢查,并分析兩種檢查方法的各項指標差異,研究兩種方法診斷頸動脈狹窄所具備的價值。結果 患者行血管超聲檢查的陽性率為58.13%,行血管造影檢查的陽性率為62.19%,兩者的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評估頸動脈的狹窄程度方面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6期2020-06-05

  • 神經介入治療頸動脈狹窄合并短暫性腦缺血的療效分析
    目的 探析頸動脈狹窄合并短暫性腦缺血進行神經介入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頸動脈狹窄合并短暫性腦缺血患者中抽取60例患者進行研究,時間范圍為2016年6月~2019年6月,行常規藥物治療的患者為對照組(30例),行神經介入治療的患者為觀察組(30例)。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與殘疾程度評分無差異,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與殘疾程度評分均高于觀察組,t值為5.675,7.563,P【關鍵詞】神經介入治療;頸動脈狹窄;短暫性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11期2020-06-04

  • 頸動脈狹窄診斷中彩色超聲的應用價值分析
    彩色超聲在頸動脈狹窄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疑似頸動脈狹窄患者188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均行彩色超聲檢查診斷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比較檢查結果,分析彩色超聲檢查在頸動脈狹窄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結果 以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作為檢查標準,彩色超聲檢查的準確率為90.43%(340/376)、靈敏度為88.07(192/118)、特異度為93.67%(148/158)、陽性預測值為95.05%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7期2020-06-04

  • 頸動脈狹窄的危害認知
    斑塊是引起頸動脈狹窄的重要原因,頸動脈是大腦主要的輸血管道,頸動脈狹窄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狹窄越顯著,發生腦梗塞的危險性越高。因此,必須認識頸動脈狹窄給健康帶來的危害。關鍵詞:頸動脈狹窄;危害;腦梗塞頸動脈斑塊是引起頸動脈狹窄的重要原因,頸動脈是大腦主要的輸血管道,就像生活中的自來水管道一樣,需要晝夜不停地工作。如果管理不好,就會有“鐵銹”“淤泥”沉積在血管壁,造成血管管腔的狹窄,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這就是所謂的“斑塊”。而這些斑塊在血流的沖擊下就像“剛糊

    科學大眾 2020年3期2020-06-01

  • 腦血管造影血流動力學改變對早期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的影響
    ,根據患者頸動脈狹窄情況將其分為輕度狹窄組10例、中度狹窄組15例、重度狹窄組15例、完全閉塞組10例。并選取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體檢的健康者20例為對照組。對其進行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檢查,觀察其血流動力學改變情況,對不同狹窄患者神經功能進行評估。結果:輕度、中度、重度狹窄組以及完全閉塞組的額葉CBV、MTT、TTP均高于對照組,CBF均低于對照組(P【關鍵詞】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 急性腦梗死 頸動脈狹窄 血流動力學 神經功能Effect of

    中國醫學創新 2020年10期2020-05-08

  • 磁共振成像與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診斷頸動脈狹窄中的應用價值于加貝 徐剛 唐雨
    A)在診斷頸動脈狹窄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對36例頸動脈狹窄患者行MRI及MRA,之后1周內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從圖像質量、血管狹窄程度及斑塊成分三方面判斷MRI聯合MRA在診斷本病中的應用價值。 結果 經DSA證實共存在53支頸動脈狹窄,并對其中13支重度狹窄血管行手術治療;以DSA結果為檢驗標準,MRI聯合MRA診斷頸動脈狹窄的敏感度為92.98%,特異度為98.17%,準確性為92.45%,MRI聯合MRA與DSA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

    心腦血管病防治 2020年1期2020-04-20

  • 頸動脈超聲在腦卒中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力學指標、頸動脈狹窄情況,觀察頸動脈超聲的診斷價值。結果 卒中組患者頸內、外、總動脈血管壁內-中膜厚度均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頸動脈超聲;頸動脈狹窄;腦卒中;早期診斷;價值分析[中圖分類號] R743.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3(b)-0134-03Application value of 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 in early

    中國當代醫藥 2020年8期2020-04-16

  • 標準式與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術后并發癥對比分析
    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情況,以選擇一種更為有效、安全治療頸動脈狹窄的手術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于2014年9月—2018年9月期間于我院接受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的頸動脈狹窄患者75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使用標準式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的患者33例,使用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的患者42例。對比接受兩種不同術式治療的患者術后腦卒中情況、神經損傷概率、出現頸動脈再狹窄等并發癥發生的概率。結果:①標準術式組腦卒中概率為12.90%,外翻術式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9期2019-10-21

  • 預見性護理預防頸動脈狹窄內膜剝脫術后并發癥的效果觀察
    目的:探討頸動脈狹窄內膜剝脫術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的臨床價值及并發癥預防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08月-2018年08月本院收治的頸動脈手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表為基準,分為實驗組(n=40例)、對照組(n=40例),實驗組:預見性護理,對照組:常規護理,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結果: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對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對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頸動脈狹窄內膜剝脫術患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年4期2019-09-10

  • 神經介入治療頸動脈狹窄合并短暫性腦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
    的:研究對頸動脈狹窄合并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的治療中應用神經介入治療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對象均出自我院,經臨床檢查與病癥分析確診為頸動脈狹窄合并短暫性腦缺血,符合研究納入條件的患者共96例,其中有48例患者采取常規藥物治療,設立為參照組,另外48例患者在藥物基礎上實施神經介入治療,設立為研究組,對比療效。結果:研究組在治療后各階段的NIHSS評分、缺血性腦卒中(IS)和短暫性腦缺血(TIA)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參照組(p關鍵詞: 頸動脈狹窄;神經介入;短暫性腦

    中國保健營養 2019年10期2019-09-09

  • 單側頸動脈狹窄患者一級側支循環與中醫體質相關性
    確診的單側頸動脈狹窄(狹窄率≥50%)患者80例,以北美癥狀性頸動脈內膜切除試驗(NASCET)標準分為中度狹窄組、重度狹窄組及閉塞組。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A評估各組一級側支循環開放類型及例數;所有入組患者分為側支開放組與無側支開放組,分析一級側支循環開放與中醫體質的關系。結果? 3組一級側支循環開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一級側支開放組與無開放組患者體質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頸動脈狹窄程度與一級側支循環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19年6期2019-06-30

  •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同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相關性探討
    .9%,其頸動脈狹窄輕度為41.7%,中度為37.5%,重度20.8%,所有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頸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狹窄;相關性探究【中圖分類號】R5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9..02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常見的非炎性血管病變,有研究表明,頸動脈粥樣硬化時,其余大小血管發生粥樣硬化的概率有顯著提高[1],故而,頸動脈的血管狀態往往被用來反映全身血管狀況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年9期2019-05-28

  • 頸動脈支架植入術病人的護理方法研究
    的100例頸動脈狹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50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50例患者實施強化護理干預,具體包括圍術期護理與術后偱證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頸動脈支架植入術;頸動脈狹窄;護理方法;臨床效果;【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62-01頸動脈狹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5-16

  •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對頸動脈狹窄患者腦灌注、認知障礙的影響
    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對患者腦灌注、認知障礙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嚴重頸動脈狹窄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另選擇3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頸動脈狹窄患者采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比較兩組入組時MMSE、MoCA水平。比較頸動脈狹窄治療前后患者腦灌注、認知障礙相關指標水平。 結果 (1)入組時,頸動脈狹窄組MMSE、MoCA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頸動脈狹窄;腦灌注;認知障礙

    中國現代醫生 2019年34期2019-02-20

  • 螺旋CT頭頸部血管成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
    中,對患者頸動脈狹窄程度的診斷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該院診治的3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納入實驗組研究范圍,并選取同期體檢的36例非急性腦梗死人員納入對照組研究范圍,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被研究人員均應用螺旋CT頭頸部血管成像方式進行檢驗,分析兩組頸動脈狹窄程度的不同,判別螺旋CT頭頸部血管成像的診斷價值。結果 經研究,實驗組出現血管閉塞(13.89%)、重度狹窄(16.67%)、中度狹窄(33.33%)與輕度狹窄(11.11%),與對

    中外醫療 2019年31期2019-01-13

  • 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對不同年齡段的頸動脈狹窄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不同年齡段頸動脈狹窄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接受CAS治療的5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按年齡分為3組:中年組(< 60歲)20例,老年組(60~< 80歲)18例,高齡組(≥ 80歲)1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影像(CDFI)聯合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測量各組CAS治療前后頸動脈狹窄局部管徑(D)、狹窄段收縮期峰值流速(PSV)、血管阻力指數(RI)及患側大腦中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

    中國醫藥導報 2018年26期2018-12-21

  • 頸動脈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術對中遠期血壓的影響
    【關鍵詞】頸動脈狹窄;支架;血壓【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8..01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用原因[1]。頸動脈支架置入術(CAS)是治療頸動脈狹窄的重要方法[2]。本文通過回顧分析性相關臨床資料,探討CAS術對患者中遠期血壓的影響。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CAS治療的患者15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頸動脈狹窄診治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年28期2018-11-19

  • 頸動脈支架置入對頸動脈狹窄患者認知功能變化與腦白質改變的相關性研究
    的 研究給頸動脈狹窄的病人植入支架后,其認知能力改變情況同腦白質損傷程度之間的聯系。方法 選擇126位頸動脈狹窄的中老年人患者作為受試者,所有受試者在實驗開始之前都要接受MRI和血管造影檢查,根據卒中量表(NIHSS)對受試者的神經功能做出評價,根據改良Rankin量表分析受試者的功能恢復程度。根據簡易智力狀況檢查法(MMSE)、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及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測試量表中文版來評價受試者的認知程度。在實驗的第3個月、6個月、12個月和1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年14期2018-09-12

  • 頸動脈支架血管成形術治療頸動脈狹窄臨床分析
    管成形術在頸動脈狹窄臨床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救治的62例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依據患者的意愿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31例采用頸動脈支架血管成形術進行治療,對照組31例采用常規的治療方法。結果: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3.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6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頸動脈支架血管成形術; 頸動脈狹窄; 臨床分析doi:10.14033/j.cnki.cfmr.2018.12.072 文獻標識

    中外醫學研究 2018年12期2018-08-28

  • 頸動脈狹窄支架術后低血壓原因分析
    。關鍵詞 頸動脈狹窄:支架:低血壓:原因腦卒中是造成人類死亡的3大疾病之一,在我國為死亡原因的第1位。約30%的缺血性腦卒中都是由顱外頸動脈病變所導致,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顱外頸動脈狹窄[1]。因此,改善頸動脈狹窄,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病率,目前頸動脈狹窄的治療主要有3種方法:傳統的藥物保守治療(抗凝、抗血小板、擴血管、擴容等)、頸內動脈內膜剝脫術fCEA)、頸動脈球囊擴張和支架置入術(CAS),CEA早已被證實能有效改善頸動脈狹窄,降低卒中發病率,在

    中國社區醫師 2018年8期2018-07-25

  • 多排螺旋CT與MR在粥樣硬化斑塊和頸動脈狹窄中的診斷意義分析
    硬化斑塊和頸動脈狹窄采用多排螺旋CT與MR的臨床診斷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粥樣硬化斑塊和頸動脈狹窄患者70例,采用抽簽法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35例,參照組患者給予核磁共振檢測,研究組患者給予多排螺旋CT檢測,對比2組患者粥樣硬化斑塊與頸動脈狹窄的診斷結果。結果:對比2組患者粥樣硬化斑塊與頸動脈狹窄的檢出率,研究組患者粥樣硬化斑塊檢出率9428%高于參照組患者7713%,組間對比統計學意義存在(P【關鍵詞】粥樣硬

    健康大視野 2018年7期2018-07-23

  • 頸動脈狹窄與進展性腦卒中的相關性
    :分析研究頸動脈狹窄與進展性腦卒中之間的聯系,探討其相關性,進而確定進展性腦卒中可能產生的危險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我院神經內科住院120患者作為研究,患者經過核磁檢查確定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根據患者是否呈現進展性分為兩組,行頸動脈超聲檢查,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結果:通過研究,進展組相對非進展組頸動脈狹窄發生概率明顯較高,且呈現相關性特征。結論:頸動脈狹窄程度與進展性腦卒中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可以通過觀察患者頸動脈狹窄

    健康大視野 2018年5期2018-07-16

  • 雙源CT頭頸部血管成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狹窄的評估作用
    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狹窄的評估作用。 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征得患者家屬知情同意下實施雙源CT頭頸部血管成像檢查并以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為參照標準,探討雙源CT頭頸部血管成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狹窄的評估作用。 結果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結果證實,7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無狹窄5例、輕度狹窄8例、中度狹窄35例、重度狹窄14例、完全閉塞8例,雙源CT頭頸部血管成像診斷符合率分別為100.00%、100

    中國現代醫生 2018年9期2018-06-14

  • 功能磁共振對頸動脈狹窄患者支架植入術前后腦功能改變的評估作用
    DTI)對頸動脈狹窄患者支架植入術前后腦功能變化的評估作用。 方法 選取20例經腦血管造影證實的單側頸動脈重度狹窄患者,于頸動脈支架植入術(CAS)前后行PWI、DTI檢查,評估術前術后腦血流量(CBF)、腦血流容積(CBV)、平均通過時間(MTT)的變化以及各向異性分數(FA)的變化情況。 結果 20例患者術前雙側腦灌注存在差異,患側MTT延長,CBF、CBV降低,術后患側MTT縮短(t=4.396,P=0.000),CBF升高(t=-2.812,P=0

    中國現代醫生 2018年6期2018-03-29

  • 血管超聲和腦血管造影診斷頸動脈狹窄的效果差異研究
    探討診斷頸動脈狹窄采用腦血管造影與血管超聲的診斷效果差異。 方法 擇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超聲和腦血管造影診斷,對兩種診斷方式診斷頸動脈狹窄的結果及敏感率進行比較分析。 結果 160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共320支頸動脈,腦血管造影檢查出82例患者頸動脈狹窄,狹窄血管為87支;血管超聲檢查出73例患者頸動脈狹窄,狹窄血管81支。血管超聲與腦血管造影在頸動脈輕度狹窄、中度狹窄的診斷檢出

    中國現代醫生 2018年35期2018-02-26

  • 血管內超聲虛擬組織學成像在診斷頸動脈狹窄斑塊性質與狹窄程度相關性的價值分析
    VUS)對頸動脈狹窄斑塊性質以及狹窄程度的相關性的診斷價值進行研究。方法:選擇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頸動脈狹窄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通過IVUS檢查,明確患者頸動脈狹窄斑塊的性質與狹窄程度。按照管腔狹窄程度將其分為輕度狹窄組(狹窄程度≤50%)、中度狹窄組(狹窄程度50%~69%)及重度狹窄組(狹窄程度≥70%),分析頸動脈狹窄程度與斑塊性質的相關性。結果:三組狹窄管腔面積、斑塊面積及斑塊負荷越來越重(P0.05),而輕度狹窄組鈣化組織面

    中國醫學創新 2018年28期2018-02-23

  • 頸部血管超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狹窄程度及頸動脈斑塊的檢測作用
    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狹窄程度及頸動脈斑塊的檢測作用。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14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頸部血管超聲對頸部動脈狹窄程度及頸動脈斑塊進行檢測,并以DSA為診斷金標準,對頸部血管超聲的診斷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經DSA檢出狹窄133例,其中輕度狹窄42例、中度狹窄51例、重度狹窄40例,檢出斑塊93例;頸部血管超聲檢出檢出狹窄129例,其中輕度狹窄40、中度狹窄50、重度狹窄39,檢出斑塊89例;頸部血管超

    中外醫療 2018年33期2018-02-20

  • 頸動脈狹窄病人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圍術期護理效果觀察
    察和探討對頸動脈狹窄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對51例患者術前進行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完善各項檢查,調整患者全身狀況,術后進行體位及活動指導、腦高灌注綜合征的觀察和護理、傷口觀察、呼吸道護理、抗凝治療護理。結果 51例患者術后經彩超復查,均顯示頸動脈通暢程度良好。術后未出現腦出血、腦梗死等并發癥。結論 術前全面評估、術后進行嚴密監測和護理有助于及時發現并發癥先兆,及時處理以預防術后并發癥,對確保手術療效和促進術后康復具有重要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年25期2018-02-06

  • 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與認知功能相關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頸動脈狹窄患者支架置入術(CAS)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方法:納入2014年10月1日-2016年4月10日本院住院的頸動脈狹窄患者36例,均經DSA檢查明確診斷,狹窄程度>50%,對患者進行一般情況評估。23例患者行CAS治療(CAS組),13例患者給予藥物保守治療(對照組)。所有患者在治療前,治療后6、12個月進行MoCA評分。結果:CAS組患者治療后6、12個月MoCA量表總分及視空間與執行功能、注意力、延遲回憶力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P0.0

    中國醫學創新 2017年29期2017-11-15

  • 頸部血管超聲與血清Hcy在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中的應用價值
    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病變中予以血清Hcy(同型半胱氨酸)及頸部血管超聲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腦梗死合并頸動脈狹窄患者110例為研究組,同期選取健康體檢人員110例為對照組。對所選對象予以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并對血清中其他血液成分和Hcy含量進行測定。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血管狹窄發生率及頸動脈血管狹窄程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頸動脈狹窄; 腦梗死; 血清Hcy; 頸部血管超聲doi

    中外醫學研究 2017年22期2017-11-14

  • 超聲診斷早期發現頸內動脈斑塊患者頸動脈狹窄的臨床價值
    脈斑塊患者頸動脈狹窄的臨床價值。方法 50例頸內動脈斑塊患者均接受超聲檢查, 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超聲檢查斑塊檢出率為88.00%, 包括扁平斑15例, 潰瘍斑12例, 軟斑10例, 硬斑7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斑塊檢出率為90.00%, 包括扁平斑18例, 潰瘍斑12例, 軟斑11例, 硬斑4例。兩種檢查方式斑塊檢出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超聲檢出扁平斑、潰瘍斑、硬斑以及軟斑檢出率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結果接近。

    中國實用醫藥 2017年22期2017-09-07

  • 頸動脈超聲與CT造影診斷頸動脈狹窄的比較研究
    CT造影對頸動脈狹窄的診斷價。方法 選取2016年1月~3月醫院收治的頸動脈狹窄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在1周內分別對患者實施頸動脈超聲與CT造影(CTA)診斷,并以MRI檢查作為最終診斷依據,分析比較超聲與CTA診斷頸動脈狹窄的準確度。結果 以MRI診斷結果作為最終標準,頸動脈超聲與CT造影檢查的患者在頸動脈無/輕度狹窄、中度狹窄、重度狹窄、完全閉塞的分級診斷中,準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頸動脈超聲與CT造影對頸動脈狹窄的診斷均有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年5期2017-09-07

  • 頸動脈多普勒彩超在頸動脈狹窄或閉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普勒彩超在頸動脈狹窄或閉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方便選擇2015年1—6月該院收治的40例疑似頸動脈狹窄或閉塞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均行頸動脈多普勒彩超(CDUS)及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檢查,以DSA檢查結果作為頸動脈狹窄或閉塞診斷的金標準,分析CDUS對頸動脈狹窄或閉塞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符合率。結果 以陰性(正常)與陽性(狹窄或閉塞)作為切分點時,頸動脈CDUS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3.7%、90.7%、91.9%,與DSA診斷

    中外醫療 2016年35期2017-05-31

  • 蛭龍活血通瘀膠囊對頸動脈狹窄患者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
    通瘀膠囊對頸動脈狹窄患者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方法 納入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就診、經頸動脈彩色超聲證實為頸動脈狹窄的患者142例,其中輕度狹窄60例,中度狹窄60例,重度狹窄22例,按1∶1的比例簡單隨機分為蛭龍活血通瘀膠囊觀察組(簡稱蛭龍組)和阿司匹林對照組(簡稱對照組),在生活方式干預和基礎疾病治療的基礎上,蛭龍組給予蛭龍活血通瘀膠囊1.2 g,tid口服,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qd口服。療程1a。觀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7年2期2017-03-09

  • CTA與DSA在頭頸部血管狹窄疾病診斷中的價值
    )用于診斷頸動脈狹窄的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54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行CTA與DSA檢查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DSA發現有87支頭頸動脈存在不同程度的狹窄,其中輕度狹窄Ⅰ級11支、中度狹窄Ⅱ級16支、重度狹窄Ⅲ級34支、完全閉塞Ⅳ級26支。CTA發現有115支頭頸動脈存在不同程度的狹窄,其中輕度狹窄Ⅰ級為37支、中度狹窄Ⅱ級為18支、重度狹窄Ⅲ級為35支、完全閉塞Ⅳ級為25支。與DSA比較,CTA的靈敏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年24期2017-03-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