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體法

  • 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優化路徑
    民商法領域中,實體法和程序法都是指導法律行為和解決糾紛的重要法律規范。一方面,實體法是指規定法律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的法律。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都屬于實體法范疇。實體法規定的是法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的基礎。因此,在實踐中實體法被廣泛應用,用于指導交易、擔保、糾紛解決、合同效力等諸多方面。另一方面,程序法則是指解決糾紛的程序規則,以及訴訟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

    法制博覽 2023年27期2023-10-15

  • 民法典的訴訟分析
    要的方面是作為實體法的民法典與作為程序法的民事訴訟法如何有效地實現協同與對接。協同與對接這一命題的前提是,實體法與程序法各自獨立存在,并有各自獨立存在的價值。由此也形成了人們對實體法與程序法相互關系應當如何認識的追問。在實體法與程序法相互關系的認識上,人們最基本的觀點是程序法相對實體法既具有工具性,同時也具有自身的獨立性。其獨立性體現在程序法也同時擁有自己的獨立價值。其自身的獨立價值源于程序作為手段自身的正當性要求。這種手段的正當性就直接體現在程序的公正、

    社會觀察 2023年2期2023-04-06

  • 訴訟評注 ——開啟民法典研究的新視角與新方法
    平主持人話語: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系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認為是法律的“兩翼”或兩個“車輪”。實體法離開程序法無法“落地”或“起飛”,程序法離開實體法便失去了對象、存在的價值和基礎。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分立或分離從來都是相對的。分離在于彼此有其自身調整的對象、規律、規則和體系,其相對性在于彼此間的相互作用、影響、滲透、關聯,始終處于一種“糾纏狀態”。因此,離開彼此的觀照也就無法真正認識彼此,攜手共進。正是基于此,從民事訴訟的視角觀察、認識和分析民法典就變得非常重要,相

    云南社會科學 2023年1期2023-03-12

  • 民法典的訴訟分析
    事法治——民事實體法治和民事程序法治——乃至整個法治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大舉措。但作為一部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民法典》更重要的還在于能夠實施和落實。法律只有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得以實施和落實,才能使其真正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在法律的實施和落實之中一條最重要的方法和路徑,就是在具體爭議事件的訴訟裁判中能夠得以有效適用。一部法律只有在司法中適用,才能將法律的抽象規定與具體的生活事件和行為

    云南社會科學 2023年1期2023-03-12

  • 文書提出義務之實體法配套規定的重要性
    ,應如何應用,實體法規范也須呼應已出臺的程序性規定而加以細化配套。畢竟實體法領域規定的實體權利,最終都是通過法院的個案裁決得以具體實現。若沒有“牢牢抓住可得以實現的權利”,縱然法律上當事人享有權利,卻實然無法期待權利實現,到頭來只不過是一紙空文。目前,我國實體與程序間聯動仍然存在問題,許多實體法規定與訴訟制度間存在不協調情況。有必要加強反思民事訴訟制度相配套的實體法規范重要性且切實予以完善,進而具體到每個案件適用時皆能達成真正實現公正效果。新出臺的文書提出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22年2期2022-11-24

  • 論連帶責任的共同訴訟類型
    實務,以及民事實體法理論對于連帶債務共同訴訟類型的界定還處于一種混亂的狀態。(一)立法對連帶責任共同訴訟類型的界定我國的民事訴訟法采用了傳統的二分法,將共同訴訟分為必要共同訴訟與普通共同訴訟?!睹袷略V訟法》第五十二條以訴訟標的作為劃分共同訴訟的標準[2]。根據該劃分標準,連帶責任之訴屬于必要共同訴訟。但《民事訴訟法》對于共同訴訟類型劃分的規定,存在兩個問題:一方面,訴訟標的的認定存在困難。訴訟標的作為民事訴訟法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同時也是民事訴訟法學中一個

    南陽理工學院學報 2022年5期2022-04-08

  • 既判力標準時后的形成權行使的規制路徑
    路徑加以排斥。實體法視角是將各種形成權的性質、行使效果以及形成權人與對方當事人的利害狀況等實體法因素投射到遮斷效路徑,進而得出是否加以排斥的結論,其本身并非解決路徑,但卻為訴訟法上的誠信原則適用時的價值判斷提供了客觀標準。既判力標準時后的撤銷權或解除權的行使構成不誠信的訴訟行為,屬于對訴訟權利的濫用,依據實體法因素進行具體的價值判斷后,應當適用誠信原則加以排斥,從而維護法的安定性;但抵銷權的行使并未危及法的安定性,因而不受限制。 關鍵詞: 形成權;既判力標

    現代法學 2022年2期2022-03-23

  • 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制度及其優化策略
    (二)民商法與實體法之間的關聯性不強民商法是民法和商法的總稱,在具體的處理案件和糾紛過程中民商法與實體法在一些方面存在著共通的部分。而與實體法相比,民商法中規定的內容較為寬泛,對一些實際的案件無法作出明確的判斷[2]。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將實體法與民商法相結合,在讓民法與商法的法律體系更加完善的同時,能夠為糾紛案件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然而在實際的民商法應用過程中,對于連帶責任的判定并沒有與實體法中的相關規定聯系起來,難以發揮連帶責任制度的作用。(三)訴訟主體

    法制博覽 2021年20期2021-11-25

  •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法律問題研究
    訴訟中程序法與實體法的沖突問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在刑事案件審判的過程中就涉及的民事案件進行一并審理,其中運用的審判程序與一般的民事訴訟有所差異。在刑事訴訟中,司法機關可以通過經濟量刑加速民事賠償的執行,如此可以讓受害人更加快速地獲得相應的賠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但是也正是因為民事訴訟是在刑事訴訟中穿插進行的,所以也能對民事訴訟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其中就民事賠償范圍的限制最為明顯,其中明確規定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民事賠償的范圍限制在物質損失

    法制博覽 2021年21期2021-11-24

  • 民營企業經營中的刑事風險及其防控
    風險。關鍵詞:實體法;犯罪主體;人格權一、民營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一)產權風險產權風險是困擾民營企業的首要法律問題,從法律角度看,產權是人們對某些具有使用價值的資源所享有的一系列權利。其本質是排他性的,產權的排他性帶來了潛在的法律風險,產權的法律風險是我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許多民營企業的產權狀況并不明確。特別是那些戴著紅帽的人,以及其他私人擁有的企業,也存在著產權問題。由于民營企業的特殊歷史背景,一些民營企業為了規避政治風險,獲得特許經營權,戴上了"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4期2021-01-12

  • 民法典的實施對刑法的影響
    布以后,如何從實體法角度對刑民交叉案件進行界分與判斷、民法典的新規定將給刑法的犯罪主體構成帶來的影響等問題進行分析,以期我國法治化環境越來越完善。關鍵詞:實體法;犯罪主體;人格權一、從實體法角度界分與判斷刑民交叉案件學術界和實務界對刑民交叉案件一直關注。民法典頒布以后,如何從實體法角度對刑民交叉案件進行界分與判斷值得思考。從實體法角度對刑民交叉案件進行界分,應堅持以下判斷邏輯:一是基于法秩序統一性原理,考察行為在民法等前置法上的定性。如果行為屬于民法上的合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4期2021-01-12

  • 民事訴訟標的淺析
    中形成之訴包括實體法的與訴訟法的形成之訴。但是在我國關于訴的類型大都是從實體法角度去認識,一般沒有從訴訟法角度去認識訴的類型。二、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聯系(一)訴訟標的訴訟標的一詞源于德國,是德國民事訴訟中最先使用的概念。但是對于訴訟標的,最先是從實體法出發去認識實質意義上的訴訟標的。德國學者赫爾維格就率先從訴訟法方面去進行了一定的論述。按他的觀點,訴訟標的指原告在訴的聲明中表明的具體權利主張。我們認為訴訟標的就是指的訴訟中法院對此來進行審判的對象。下面本

    法制博覽 2020年28期2020-11-30

  • 論我國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法律認定
    過中外對比,從實體法和程序法兩個方面對集體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進行研究,并且提出了程序上和實體方面的制度設想。關鍵詞:公共利益;土地征收;程序法;實體法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笨梢?,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基礎和目的,也是唯一的依據。然而,在實踐中,公共利益就像是一個“籮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因此,對集體土地進行規范、征收的行為日益普遍,引發各種不和諧因素,甚

    科學與財富 2020年5期2020-05-06

  • 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 民商法與實體法的聯系程度不強由于當前所使用的民商法的相關局限性,對連帶責任的實施以及制度的規定都有一定的影響?,F在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有一點是民商法與實體法的聯系程度并不強,以至于再利用連帶責任相關規定時處理某些糾紛時,作用并不大。民商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通過其對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來進行案件的處理,并不能夠全面的處理好這個事件[2]。而且一旦民商法和實體法之間出現矛盾,會優先實體法中的相關法律規定條文,用連帶責任制度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輔助判定,

    贏未來 2019年30期2019-12-17

  • 反致的價值衡量
    院即適用本國的實體法的法律適用方法。而反致的具體類型又分為直接反制,間接反致,甚至有些國家也承認雙重反致。國際私法學界對反致制度的爭議各執一詞,究其本質來看,其實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而主張采納反致制度的學者或者是實務者和持反對意見的學者,他們爭議的焦點,主要有幾點,一是反致制度是否會造成司法效率低下和司法資源的浪費,二是采納反致制度到底是保護國家司法主權還是有損司法主權,三是法律適用是否一致,是否有損司法公平。接下來將主要從以上的爭議點入手,探討反致制度

    法制博覽 2019年15期2019-12-15

  • 淺析反致制度
    回了原來國家的實體法,最終適用這一國家的實體法的過程;轉致和間接反致則涉及到了三個國家,指向大致都為a-b-c,兩者的不同在于轉致最后指向的是c的實體法,而間接反致指向c的沖突法后有重新回到了a國的實體法,最后適用a國的實體法的過程。二、反致產生的淵源在處理相關涉外民事案件時,各國的司法程序大致按照如下順序:第一,確定該國法院對此案件是否有管轄權;第二,在確定具有管轄權之后,在對相關案件進行識別,確定案件的法律性質;第三,識別之后在兩方主體所在的國家是某一

    法制博覽 2019年13期2019-12-14

  • 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與改善分析
    困難。(三)與實體法銜接不當改變我國現行民商法的具體條款或要求,有關連帶責任的法律實踐也將發生巨大的改變。但由于民商法與實體法之間的銜接不當,導致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制度在實際應用中,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效用。若從民商法的宏觀角度對案件進行審理,又會出現權責關系劃分不明確的問題。當民商法與實體法在對同一事件的規定出現矛盾和差異時,應優先依照實體法中提出的規定和方案,然后再考慮連帶責任的民商法要求,對債權問題的處理方案進行設計。該過程中,民商法連帶責任的效用發揮受阻

    法制博覽 2019年29期2019-12-13

  • 刑法學教學中刑事習慣問題的話語轉換
    刑法理論、刑事實體法和刑事程序法的規范空間中,刑事習慣的相關情形完全可以得到恰當處理并得出合理結論。關鍵詞:刑事習慣;理論;實體法;程序法;話語轉換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30-0196-02一、問題與目的在民族院校法學專業特別是諸如藏漢、彝漢、蒙漢等雙語法學專業《刑法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經常面臨的問題之一是如何恰當處理各民族仍然存在的刑事習慣問題,特別是在專門開設了諸如《藏族習慣法》、《彝族習慣

    教育教學論壇 2019年30期2019-07-31

  • 芻議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協同構建
    盡量避免在民事實體法和民事程序法上的內容重復,保留民事訴訟法的存在空間和價值。民法典和民事訴訟法協同構建所要秉持的理念我國傳統的法制和理念上一直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現象,這也就導致了我國實體法和程序法之間的割裂。但是實體法和程序法本身具有同樣的精神內核,從本質上來說兩者是不可割裂的存在,彼此聯動而又依賴。因此民法典和民事訴訟法的協同構建應當以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內在聯系為理念,以尊重兩者的獨立性和依存性為原則。(一)程序法應當發揮實體法形成的母體作用首先從

    21世紀 2018年9期2018-10-12

  • 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探究
    的建議:第一,實體法和程序法融入民商法連帶責任認定。隨著民商法連帶責任的制度進一步完善,要充分注重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引入,如果單純的把民商法作為唯一背景,對共同責任進行判斷的時候連帶責任認定就不能體現出全面性,所以在案例中就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加以應對,將程序法和相應實體法結合起來。這樣在將程序法引入到民商法當中后,其能夠對實體法進行保障,劃分連帶責任形式時就要加強實體法以及程序法的引入,共同審理,這樣才能保障案件審理的科學公正。為能更好說明程序法和實體法引入民

    職工法律天地 2018年8期2018-05-30

  • 警察刑事實體法納入警察法學內容體系可行性研究
    如何將警察刑事實體法納入警察法學體系?一、什么是警察刑事實體法關于什么是警察刑事實體法,目前學界沒有提出統一的概念,或者說,學者普遍認為沒有必要提出這樣一個概念。眾所周知,刑事實體法是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為主體,包括憲法、司法解釋、單行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淵源的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從現代警察的職能看,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始終是公安機關的主業。打擊犯罪即刑事司法,自然離不開對刑事實體法的解釋與適用,而從“警察法學是關于警察法律制度和警察法治實踐活動的科學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8年3期2018-03-31

  • 淺談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三)民商法與實體法之間聯系不緊密作為我國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法律,民商法在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其他法律相輔相成,一起組成我國法治社會的基礎。然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由于實體法下的法律法規的變化,相應的變化將導致連帶責任的適用,最后導致連帶責任的出現,為社會的發展造成了阻礙。而在民商法和實體法中,不能夠確保連帶責任的處理效果,民商法與實體法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最終導致二者在這種狀態下不能夠兼容,使其發生一定程度的沖突,無法保證連帶責任的實際效果。

    傳播力研究 2018年26期2018-03-28

  • 讀張衛平教授著《訴訟構架與程式》
    程序法始終作為實體法附庸式的存在,不僅打擊了學者研究的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科的平衡發展以及實務操作的規范。關鍵詞:實體法;程序法;民事訴訟失權中圖分類號:D915文獻標識碼:A一、程序法價值認識張衛平教授的《訴訟構架與程式》不僅從宏觀理論構架上突出了民事訴訟的理論價值,更從各項制度專題上強調了訴訟法的魅力,以此將訴訟法研究置于同等于實體法研究價值的層面上。 第一,是從宏觀構架上對“民事訴訟基本模式”這樣一個抽象的理論作出透徹分析,界定一國訴訟模式的關鍵因素在

    求知導刊 2017年31期2018-03-21

  • 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二)民商法與實體法沒有連接性民商法與實體法都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一部分,互相彌補范圍上的缺陷,共為我國完整的法律環境搭建做出了貢獻。在社會生活的實際應用情景下,民商法與實體法缺乏連接性,導致了使用了民商法進行法律以后,通過實體法進行應用時連帶責任的法律規則發生了變化。這樣一來,有時導致了同一情況下,民商法與實體法針對于連帶責任判決會出現較大的偏差,造成連帶責任的依法處理在實體法執行過程不能得到有效的判決,從而在實行過程中產生錯誤。目前普遍的處理措施是,與民

    法制博覽 2018年18期2018-01-23

  • 長期股權投資“逆流交易”會計處理解析
    ;完全權益法;實體法;單行合并一、“逆流交易”個別財務報表會計處理及其解析投資方與合營企業或聯營企業之間發生了內部交易的,如果是被投資方向投資方出售資產,稱為逆流交易。下面以一個案例來說明逆流交易:甲企業于2017年1月取得乙公司25%有表決權股份,能夠對乙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假定甲企業取得該項投資時,乙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2017年8月,乙公司將其成本為600萬元的某商品以8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甲企業,甲企業將取得的商品作為

    科學與財富 2018年34期2018-01-15

  • 我國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認定和處理思路
    連帶責任認定 實體法 程序法 有償追究現階段,我國民商法對于連帶責任的認定與處理方面,還存在較多不合理問題。對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處理的明確界定,已經成為我國司法界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民商法中相關法律關系的重復界定以及法律規定的不明晰,對民商經濟糾紛案件的審理該來諸多不利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因此,必須加強對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認定與處理方面的研究。1.我國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認定1.1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歸屬連帶責任的歸屬是在其認定

    西部論叢 2017年8期2017-11-29

  • 刑事推定辨正
    定是集程序法與實體法理論于一身的特殊問題。英美法系國家的刑事推定制度的產生以嚴格責任制的發展為基礎,在社會歷史的變遷中逐漸自我完善。我國刑事推定的理論探討深受英美法系“重程序而輕實體”的影響,多將刑事推定納入程序法學的范疇,忽略了實體法推定責任規范的司法適用對證明責任分配等的程序啟動功能。在我國的刑事立法現狀中,實體法上以推定責任代替嚴格責任入刑,而程序法上卻只有無罪推定原則,立法者對推定規則的程序適用采取的是默許態度。在刑事推定規制路徑的重構上,立法犯罪

    政治與法律 2017年11期2017-11-07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疑難問題研究
    度,不僅需要從實體法的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而且也需要從程序法的角度對此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對其中的疑難問題來說,更應當從刑事程序的獨特情況出發,以程序公正為基本要求展開研究。認罪認罰不只是實體法意義上的從寬、程序法意義上的從簡,在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中的含義存在明顯差別:在實體法中主要是作為量刑的一個情節;而在程序法中主要應作為一種證據,在偵查、起訴、審判等不同階段均有其價值。應當以認罪認罰在刑事程序中的證據價值為基礎,堅持無罪推定、權利保障、職權規制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17年5期2017-06-02

  • 認罪悔罪制度的反思與重構
    認罪悔罪制度;實體法;制度規定;程序法;處理機制[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176認罪悔罪制度是我國刑法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新的制度措施。這項制度在實際應用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該制度的執行,能積極促進罪犯改過自新,反思自己的行為,自覺接受教育和改造,更好地回歸社會,在社會上做出貢獻。但同時也可能帶來一些問題,例如,一些罪犯以認罪悔罪制度為借口逃避刑罰,滋生不當權錢交易等,導致腐敗現象產生。司法實踐中,一些罪犯及其家人采用造

    中國市場 2016年50期2017-04-06

  • 論訴訟上抵銷的性質* ——對雙重要件說的再修正
    條件,使其符合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原理以及訴訟上抵銷的實踐特征。抵銷;訴訟上抵銷;抗辯;雙重要件說;附解除條件抵銷是實體法上一種債的消滅制度,指雙方互負相同種類的債務且均屆清償期,則任何一方均可主張以其債務與對方之債務在同等額度內互相消滅。主張抵銷的債權稱作主動債權、抵銷債權或反對債權,債權人被抵銷的債權,稱為受動債權、主債權。抵銷可溯及至羅馬法時代,具有簡易清償、減少交易成本、債的擔保等功能,為各國民法所采納,但其具體形態各有不一。英美法將抵銷視為程序法問題

    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6期2017-04-02

  • 再論訴訟標的
    舊說、新說、新實體法說等,各家學說并非先后繼替,而是互相展開論戰,始終并存。各家學說“其見解差異之大,謂其對于概念之說明有所貢獻,倒不如謂其只有增加混亂?!北疚臑榱死迩逅悸?,在仔細甄別各家觀點的基礎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娟P鍵詞】訴訟標的 訴一、訴訟標的理論學說的簡要回顧最初,訴訟標的并不是訴訟法而是實體法上的概念,訴訟標的即實體法上的請求權(實體法說,亦稱舊說)。隨著社會和法律的發展,尤其公法及其觀念和理論的發展,德國學者Hellwig首先從訴訟法的角度

    商情 2016年46期2017-03-06

  • 民事訴訟抗辯制度的體系化建設
    民事訴訟;抗辯實體法;抗辯訴訟法;抗辯反駁一、我國民事訴訟抗辯體系的建設我國民事法和民事訴訟抗辯體系有著本質的區別,在總體設計規劃方面能夠得到集中映射和體現。筆者認為兩說由于未能夠充分了解訴訟法抗辯以及實體抗辯之間的關聯性,從而導致其在整體規劃設計時存在較大缺陷。集中表現為其與訴訟法抗辯和實體法抗辯之間存在概念偏差的情況出現。從法系意識角度出發,抗辯的意義我們將其總結為訴訟法和實體法分化之后的概念?;诖宋覀儗⒚袷路ǖ目罐q分化為實體法抗辯和訴訟法抗辯兩種基

    法制博覽 2017年27期2017-01-27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疑難問題研究
    度,不僅需要從實體法的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而且也需要從程序法的角度對此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對其中的疑難問題來說,更應當從刑事程序的獨特情況出發,以程序公正為基本要求展開研究。認罪認罰不只是實體法意義上的從寬、程序法意義上的從簡,在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中的含義存在明顯差別:在實體法中主要是作為量刑的一個情節;而在程序法中主要應作為一種證據,在偵查、起訴、審判等不同階段均有其價值。應當以認罪認罰在刑事程序中的證據價值為基礎,堅持無罪推定、權利保障、職權規制

    中國檢察官 2017年9期2017-01-25

  • 互聯網環境下國際私法面臨的挑戰
    本文從沖突法、實體法和法律程序三方面著手,分析了互聯網環境下國際私法所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相關解決對策。[關鍵詞]互聯網;國際私法;法律沖突;實體法一、網絡環境下沖突法面臨的挑戰及其解決對策(一)挑戰首先,連接點指的是沖突規范中就范圍所指法律關系或法律問題指定應適用何地法律依據的一種事實因素,在準據法表述公式中占據著決定性地位。然而,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傳統的國際私法理論無法適應當前環境,如何確定連接點變得更加困難,進而影響到法律沖突的解決。比如屬入連接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6年14期2017-01-04

  • 程序正義,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
    位越來越重要,實體法在一定程度上總是或多或少的滯后于社會生活和司法實踐。本文旨在通過論述程序正義在司法進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來說明程序正義作為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應該得到尊重和重視。關鍵詞 司法公正 程序正義 實體正義 程序法 實體法作者簡介:雷澳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檢察學。中圖分類號:D9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6)02-113-02一、司法公正對社會心理的基礎性支撐作用司

    法制與社會 2016年4期2016-11-19

  • 論訴訟標的的識別標準
    事爭議,保護其實體法上的權利的請求。簡而言之,訴是司法解決糾紛的請求或者司法保護的請求。[1]學界關于訴的要素存在二要素說和三要素說,二要素說認為訴的要素包括訴訟標的和訴的理由,三要素說認為訴的要素包括訴訟標的、訴的理由和當事人。正確識別訴的要素有助于訴特定化,正確區分此訴與彼訴。無論是二要素說還是三要素說均認為訴訟標的是訴的要素之一,而訴訟標的理論是民事最核心的問題之一,因為訴訟標的的正確識別影響著訴的合并、訴的變更的正確識別,影響著既判力客觀范圍的正確

    法制博覽 2016年9期2016-05-14

  • 刑事和解在刑事實體法上的理念對接與完善
    現實,無法提供實體法層面應有的操作空間,從而陷入實踐中運行不暢的困境。針對刑事和解在實體法層面規則闕如的客觀現實,把刑事和解等同于“花錢免刑”是混淆視聽的最大誤區,應立足刑事和解在實體刑法中擁有可以契合的價值根基,在實體法層面通過良好的程序性引導,在實體與程序的雙向互動下,積極推進刑事和解?!碴P鍵詞〕 刑事和解,實體法,罪刑法定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中圖分類號〕DF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6)02-0105-05刑

    理論探索 2016年2期2016-03-18

  • 客觀處罰條件和訴訟條件的區分* ——兼論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區別
    分* ——兼論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區別王鈺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浙江杭州310008)刑法教義學上的客觀處罰條件中“真正的處罰條件”不屬于構成要件不法,也無需被罪責包含,那么它與訴訟條件的區別就成為一個難解的問題。由此問題進一步引出一個更普遍的疑問,那就是實體法與程序法的界限在哪里。不區分實體和程序的一元觀點不具可取性,作為主流觀點的二元論更具合理性。實體法與程序法是需要加以區別并且是可以加以區別的,其標準是實體法要素具有直接的行為相關性??陀^處罰條件;訴訟

    政治與法律 2016年7期2016-02-11

  • 論訴訟標的的識別標準
    事爭議,保護其實體法上的權利的請求。簡而言之,訴是司法解決糾紛的請求或者司法保護的請求。[1]學界關于訴的要素存在二要素說和三要素說,二要素說認為訴的要素包括訴訟標的和訴的理由,三要素說認為訴的要素包括訴訟標的、訴的理由和當事人。正確識別訴的要素有助于訴特定化,正確區分此訴與彼訴。無論是二要素說還是三要素說均認為訴訟標的是訴的要素之一,而訴訟標的理論是民事最核心的問題之一,因為訴訟標的的正確識別影響著訴的合并、訴的變更的正確識別,影響著既判力客觀范圍的正確

    法制博覽 2016年26期2016-02-01

  • 實體法說在民事訴訟實踐中的運用
    遼寧 大連)舊實體法說在民事訴訟實踐中的運用董晉露(116025 東北財經大學 遼寧 大連)訴訟標的在民訴法學說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被稱為民訴法學理論的脊梁。在民訴法學發展過程中,關于訴訟標的的學說種類繁多,其中以舊實體法說、一分肢說、二分肢說和新實體法說為代表。而其中的舊實體法說對我國的民事訴訟實踐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對舊實體法說的認識和完善,使其更好的運用于民事訴訟活動,發揮其在當事人訴訟和案件審理中的優勢。訴訟標的;舊實體法說;訴訟請求一、舊實體法說的

    職工法律天地 2016年22期2016-01-31

  • 連帶責任在民商法中的問題和對策分析
    題1.程序法與實體法之間的聯系問題民商法屬于實體法,在民商法的實際應用中,即使是細微的規則變化也會影響到連帶責任的具體實施。與實體法不同的是,程序法的主要功能在于為當事人行使權利和義務之前提供相應的程序和規則,實體法更加側重的是明確公民應該獲得的權利及義務??梢钥闯?,實體法與程序法之間具有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民商法的執行中,如果民商法與程序法的聯系不足,民商法程序啟動時,其中的連帶責任將會失去原有的效用。而當程序法與實體法在某些規定和執行中發

    職工法律天地 2016年20期2016-01-31

  • 論我國反傾銷法律制度探析
    詞:反傾銷法;實體法;程序法一、我國反傾銷法的目的、任務和基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一章總則部分第一條就規定了我國反傾銷法的目的和任務是“維護對外貿易秩序和公平競爭”。即通過制定和實施反傾銷法,利用合法的反傾銷措施,糾正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維護正常的貿易秩序,保護國內相關產業免遭因國外產品的傾銷、外國政府歧視性待遇或濫用反傾銷措施等原因造成損害。反傾銷法的目的和任務是我國反傾銷實踐的指導依據。我國有關部門在進行反傾銷立案時,必須以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7期2015-09-15

  • 論我國國際私法中權利質權設立地的認定
    概念在沖突法與實體法上的區別導致的可能的邏輯循環。為了準確認定權利質權設立地這一概念,必須從比較法的層面對法院地法作廣義理解,并且準確區分權利質權的設立在沖突法中的特殊含義。權利質權;質權的設立;識別;沖突法概念一、問題的提出權利質權是指以所有權以外的財產權(如依法可轉讓的各類債權或者其他權利)為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權[1]?,F代社會以證券設質融資的方式甚為普遍,尤以國際貿易中商業票據的設質為最。而這種權利質權的興起,必然帶來的是相關涉外案件數量的增加,因此相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3-26

  • 國際商會買賣合同仲裁中運用意思自治原則確定準據法
    方同意其選擇的實體法,同時因此帶來不公平的結果時,仲裁庭會考慮拒絕適用該選擇的法律的,即理論界的“公平條款”或者“公平合理”在實際中是會被運用于案件中,作為制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適用的一個工具,仲裁庭并沒有義務適用當事人選擇的任何法律,如果違背了公平公正原則,仲裁庭是不會適用當事人選擇的法律的。再者,本案還提到“強制適用條款”,雖然本案仲裁庭最終的裁決是:“不適用被申請人提出的強制性條款”,但是可以看出,實踐中,在裁決某些案例時,國際商會的仲裁員們會考慮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3-19

  • 司法改革背景下再論“法律信仰”——讀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關鍵詞:法律;實體法;《法律與宗教》自1991年梁治平先生將伯爾曼的《法律與宗教的相互影響》譯成中文以來,“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此句風靡中國學界。時下中國就“法律信仰”的探討分裂為支持“信仰”論和反對“信仰”論兩大派別,兩大派別就“法律”一詞的不同語境,中國是否具有類似的宗教傳統等問題展開論證。就法律層面而言,“信仰”是公民內心對法律的信服,相信它能指引自己的行為。伯爾曼從宗教與法律的共同點著手,賦予其價值形態,說明法律是一種目的。本文不欲探

    法制博覽 2015年35期2015-02-06

  • 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
    實務中的變化。實體法與民商法之間聯系不夠緊密,如果只是單獨的啟動民商法程序,那么只會讓連帶責任的判定和實行存在與表面。當實體法的運用與程序法的應用出現沖突的情況下,那么實體法優先級別應該高于程序法。在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中,改變實體法中關于共同侵權行為連帶責任的規則是現在的主要所要注意的。進而適應程序法中共同訴訟規則的需求,這種做法使得連帶責任無法很好的確定。(二)責任人確定不夠具體對于共同侵權行為,如果沒有經過法院審理,那么就不會去追究未被起訴侵權人與被侵

    法制博覽 2015年23期2015-02-06

  • 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系
    平 陳燾摘要:實體法與程序法之關系論是訴訟法學研究的理論問題之一,但由于概念不清和視角欠妥,導致各種學說無法為解決“重實體輕程序”問題提供恰當的理論依據。誠然,出現“重實體輕程序”現象具有深層次的復雜原因,但學術研究對此幾乎無所建樹也難咎其辭?;诖?,我們著眼于將糾紛解決機制作為一種“場”的理論,進而分析實體法和程序法各自發揮作用的空間及其功能,得出程序法之功能僅在于保障程序自身的順利進行,它與實體法的創設或實現并無必然的聯系。關鍵詞:實體法;程序法;重實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6期2015-01-15

  • 法院地法適用的正當性證成
    法院地的民商事實體法(Forum Substantive Law or Local Substantive Law)。于是有學者就得出了晚近國際私法實踐中存在法律適用的“回家去趨勢”(homeward trend)的結論?!?〕See Eugene F.Scoles,Peter Hay,Patrick J.Borchers& Symeon C.Symeondes,Conflict of Laws,§2(3d.ed.2000),pp.18-106.認為這不利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4年6期2014-04-01

  • 揭開神秘的面紗:民事訴訟標的識別理論的解放
    事人首先應借助實體法框架,從糾紛中提煉出受損權利類型,而實體法作為規范的前提,早已對民事主體已然享有或可以享有的權利進行過類型化處理,如果原告所提煉的受損權利在實體法上能夠找到與其對應的權利類型,那么由于權利在受到損傷后,作為權利保護手段的請求權會在受害人的主觀世界中自動衍生,于是法官的審理中心就是判斷原告主觀世界中的權利保護手段之請求權是否存在。而實體法在請求權確認上采“行為模式加法律后果”,即“如果A,那么B”的條文構造模式(A是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B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2期2014-03-22

  • 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系*——兼談“重實體輕程序”問題
    S39)摘要:實體法與程序法之關系論是訴訟法學研究的理論問題之一,但由于概念不清和視角欠妥,導致各種學說無法為解決“重實體輕程序”問題提供恰當的理論依據.誠然,出現“重實體輕程序”現象具有深層次的復雜原因,但學術研究對此幾乎無所建樹也難咎其辭.基于此,我們著眼于將糾紛解決機制作為一種“場”的理論,進而分析實體法和程序法各自發揮作用的空間及其功能,得出程序法之功能僅在于保障程序自身的順利進行,它與實體法的創設或實現并無必然的聯系.文獻標識碼:ADOI:10.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6期2014-03-19

  • 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系探討
    中國現行的刑事實體法為主、刑事程序法為輔的錯誤法律指導思想,以及在這一指導思想下所產生的立法、執法和司法息息相關。比如,為了追求實體上的公正,在立法的時候,我們的法律比較偏向于對實體結果的追求,以至于連程序法都被制定成了一部以保證實體公正為主的法律。在這樣的思想和法律指導下,執法和司法自然就變成了一個以強調實體公正為主的過程,忽視了程序公正的重要性,其結果就變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局面。因此,要想真正地依靠法律實現司法公正、保障人權,首先要重新定義刑事實體法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 2013年1期2013-04-11

  • 羅馬訴訟制度的演變與功能——追問實體法之生成史
    功能 ——追問實體法之生成史宋旭明,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 ,上海 201306羅馬訴訟制度伴隨著羅馬社會發展而經歷了法律訴訟、程式訴訟和非常訴訟的歷史演變。在程式訴訟時期,為因應社會變革之需,裁判官運用司法自由裁量權,通過創設訴訟程式解決新型糾紛,間接地催生出大量的實體法規范,為后世實體法與程序法分離創造了條件。但是,作為實體法之生成的母體的,并非羅馬訴訟制度,而是存在羅馬人心中的抽象的實體正義觀念,以及他們在個案中對具體的實體正義的追求。羅馬法;訴訟;實體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6期2010-04-08

  • 雙師同堂解析民事案例——案例教學模式的新嘗試
    )為克服傳統的實體法與程序法分離的案例教學的弊端,創造了知識產權法與民事訴訟法相結合的雙師同堂解析民事案例教學法,教學體系、內容按照民事訴訟一般流程設計安排,由知識產權法專業和民訴法專業的兩位老師同堂授課,實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師互動。既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使老師在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碰撞、交流中得到提高。雙師同堂;知識產權法;民事案例;師生互動法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科學。大多數法學專業的學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0年5期2010-04-07

  • 芻議未成年人犯罪之刑事立法完善
    現狀和缺陷,從實體法和程序法兩個角度提出了立法完善建議。關鍵詞未成年人犯罪 立法理論基礎 實體法 程序法中圖分類號:D92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0-072-02未成年人犯罪與吸毒犯罪、環境污染被世界列為“社會三大公害”。其中未成年人犯罪被列為首位,有“社會瘟疫”之稱。日益嚴重的未成年人犯罪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一個不和諧音符,使我們不能不予以關注,并發揮我們的智慧予以解決。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是我們首先應當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8期2009-12-17

  • 自由貿易與貿易保護的法律分析
    要本文從WTO實體法和程序法探討了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的法律依據,WTO法的宗旨是自由貿易,金融危機背景下,本文對于堅持自由貿易具有實際意義。關鍵詞實體法程序法自由貿易貿易保護中圖分類號:D9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129-02根據世界銀行最近報告的統計,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已有78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被提出,其中47項已付諸實施。在20國集團內就有17個國家存在貿易保護行為。因此,當前形勢下,審視WTO法的有關自由

    法制與社會 2009年18期2009-07-08

  • 宏觀探討我國的稅法體系
    ;稅收基本法;實體法;程序法[中圖分類號]F810.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9339(2009)02—0076—05我國的稅收法制建設基本上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以各項稅收法律法規為組成部分的多層次的稅法體系,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國,完整的稅法體系尚未建立,現行稅法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不僅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公共財政建設以及依法治國的要求不相適應,而且也與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和國家機關權力分立、制衡的憲法思想

    稅務與經濟 2009年2期2009-04-13

  • 關于程序正義
    ,程序的公正與實體法制度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兩者甚至是不可分開的,例如,無論是美國憲法中的“正當程序”還是英國法中的“自然正義原則”。都可以既解釋為實體法的原則,也可以解釋為程序法的規則。程序法與實體法也就象兩棵生長在一起的大樹,枝葉交叉,根莖相連,卻又彼此獨立。首先,從程序法與實體法的產生來看,有社會就有糾紛,通過一定的社會制度來解決糾紛就尤為必要,出于保持社會安定的本能,傾向于對一定種類的糾紛采取大致相同的解決方法,社會的組成人員對此也加以承認并形成特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09年8期2009-03-25

  • 刑事和解在實體與程序二維視角的考量
    實空間。在刑事實體法上,應該既肯定它與刑法基本原則的內在契合,又要在現有立法技術上突破傳統的偏見和認識誤區;在刑事程序法上,應該把刑事和解限制在審查起訴與審判階段,在刑事三元結構的基礎上使參與刑事和解的當事人進行良性互動,通過刑事程序滿足實體法踐行刑事和解的旨趣。[關鍵詞]刑事和解;理論基礎;實體法;程序法[中圖分類號]D925.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7408(2009)01-0099-03刑罰權是不是國家的獨占性權力,這一問題隨著現今

    理論導刊 2009年1期2009-03-18

  • 論我國的法律解釋
    在我國這樣一個實體法的國度,法律解釋一直擔負著重要的使命。近年來,隨著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進一步了解清楚法律解釋的概念、分類、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有助于把握我國的法制現狀,從而推進我國法治建設的穩步前進。關鍵詞 法律解釋 實體法 法治社會中圖分類號:D920.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1-383-01律解釋,是一定的解釋主體(如立法部門、執法部門)根據法定權限和程序,按照一定的標準和原則,對現行的法律的含義及

    法制與社會 2009年31期2009-01-20

  • 刑事和解的實體法思考
    和解;被害人;實體法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9)10-0079-04一、刑事和解概念解析刑事和解是一種以協商合作形式恢復原有秩序的案件解決方式,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加害人以認罪、賠償、道歉等形式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后,國家專門機關對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責任、免除處罰或者從輕處罰的一種制度。刑事和解,也稱為被害人與加害人的和解,對于和解協議,由司法機關予以認可并作為刑事處罰的依據。刑事和解中所體現的一定程度的自治、

    唯實 2009年10期2009-01-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