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

  • 上善若水任方圓
    。老子說:“上善若水?!睘槭裁??水之善,方方面面,《道德經》中老子已經做了全面的回答,無須誰來饒舌。我這里只想說水難能可貴的一善是:隨順。你看,不論外境如何,水都能隨機而變,順勢而為,隨遇而安,順境而處。不要小看了一個“隨”,不要小看了一個“順”,就是這了不起的“隨順”,讓水成就了上善的品性,正所謂上善若水任方圓:任你或方或圓,我都隨心順意。于是,水享有了萬事如意的至上至善。若要萬事皆如意,唯有若水任方圓。我知道,朋友筆名“如水”,正是朋友為人處世的寫照。

    保健與生活 2023年20期2023-12-13

  • 上善若水任方圓
    。老子說:“上善若水?!睘槭裁??水之善,方方面面,《道德經》中老子已經做了全面的回答,無須誰來饒舌。我這里只想說水難能可貴的一善是:隨順。你看,不論外境如何,水都能隨機而變,順勢而為,隨遇而安,順境而處。不要小看了一個“隨”,不要小看了一個“順”,就是這了不起的“隨順”,讓水成就了上善的品性,正所謂上善若水任方圓:任你或方或圓,我都隨心順意。于是,水享有了萬事如意的至上至善。若要萬事皆如意,唯有若水任方圓。我知道,朋友筆名“如水”,正是朋友為人處世的寫照。

    保健與生活 2023年18期2023-10-18

  • 企業管理與“上善若水
    道,強調了“上善若水”。因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的目的),以及“柔勝剛,弱勝強”(水的手段),被世人廣為傳頌。在《論語·雍也篇》中,孔子以水比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至今仍然耳熟能詳。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五千年歷史充滿“水”的隱喻。換言之,“水”在中國社會扮演了濃墨重彩的角色,包括水利萬物的目的維度與水柔弱勝剛強的手段維度。近年來,管理學界越來越強調基于中國深厚的文化、哲學和歷史,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并開始注重中國傳統哲學中“水”的獨特象

    清華管理評論 2023年4期2023-06-27

  • 上善若水” 之道與霍桑的自然生態觀
    【摘要】上善若水作為《道德經》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包含了老子之道中諸多方面的生態意蘊?!暗馈弊鳛槔献诱軐W中最基本道范疇,是老子生態智慧的基礎。從本源性上來說,“道”實際上蘊含的是一種生態意義上的平等價值觀。而上善若水這一基礎性觀念正好與老子生態智慧的幾大方面與之相對應。因此,將這一觀點與霍桑的自然生態觀相結合,可以更為具體地分析中西生態文化之間的關系和差異?!娟P鍵詞】上善若水;自然之道;霍桑;生態觀【中圖分類號】B223? ? ? ? ? ? 【文獻標識碼】

    今古文創 2022年15期2022-04-23

  • 江河匯百川 ——以水蔭路小學為例傳承中華經典文化的“上善若水”特色課程開發與實踐
    ,研發了以“上善若水”為主線,用“愛”貫穿六年六冊的校本特色課程,讓愛的信念貫穿始終,讓向善、向上的如水精神滲透其間。我們的《上善若水愛澤童心》教材由六冊組成:一年級《愛我的新家》、二年級《如水兒童愛水蔭》、三年級《如水兒童愛越秀》、四年級《如水少年愛花城》、五年級《如水少年愛南粵》、六年級《如水少年愛中華》。全冊共16 個課時,每學期展開教學8 課時。為了保障課程學習的順利開展,學校安排各年級班級每周利用一節品德課進行教學,確保課程有效落實。學校實行層級

    師道(教研) 2021年11期2021-01-30

  • 上善若水”釋意
    德經》中的“上善若水”的分析,認為上善若水就是有為與無為的恰到好處的把握,上善是七種善的有機結合的最高境界。關鍵詞:上善若水;無為;有為上善若水,最能體現老子的思想,一般認為老子的思想是無為,這是片面的。無為是為了有為,從有為達到無為?!盁o為而無不為”,“無不為”就是有為。那么,什么時候無為?什么時候有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弊詈玫模ㄉ仙疲〇|西或人就像水一樣,水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善利萬物,滋潤萬物成長,這是有為。如果萬事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7期2020-09-10

  • 上善若水 潤澤桃李
    長。關鍵詞:上善若水;德育工作;問題學生水,有著你熱,我便沸騰的包容;你高,我便退去的忍讓;你動,我變隨行的陪伴;你低,我便涌來的補缺;你靜,我便長守的關愛。對學生的教育,應如水一般,寧靜致遠,靈活變通;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更應似水一樣,包容萬物,滲透智慧。以下就以水為德育教育的核心思想,具體論述如何汲取水的品質,對“問題學生”進行更好地教育。一、水之恒——持之以恒當前大多數教師在面對“問題學生”時有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屢教不改后就喪失耐心,放任學生自由生

    新教育論壇 2020年4期2020-09-10

  • 上善若水”與企業文化管理研究
    【摘 要】“上善若水”是老子在《道德經》第八章中提出?!?span class="hl">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薄?span class="hl">上善若水”不僅是一種道家的價值取向,也是中華文化數千年來的精華,更是華夏子孫更應該得到的一種傳承。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傳承中華文化的最好辦法就是將其融入新時代的潮流。將“上善若水”的管理哲學融入企業當中,既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是對企業文化的創新與升華?!?/div>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0年3期2020-06-30

  • 上善若水(之二)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講:“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蹦?,托起多彩的生命、托起豐富的生活、托起美好的希望。在綠水上,在大山中,在水霧間,在夢幻里;沖過激流,沖過險灘,沖過今日,沖向明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孔子說,水似德、似法、似義、似道、似勇、似正、似志、似察、似善化,包容萬象,妙不可言。船槳正撩起晶瑩剔透的水花。豬槽船慢慢搖曳,搖曳著歷史的記憶,搖曳著美麗的傳說,搖曳著神奇的夢幻,搖曳著悠揚的歌聲。上善若水,通達而廣濟天

    慈善 2020年3期2020-05-28

  • 上善若水
    泛的包容性。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1]意思為:至高的人生品質就如同水的品質一般,潤澤天下所有事物卻不與其爭奪天下的名分和利益,不去與人爭一時的對錯,這是一種極具包容性的胸懷和氣度。道家學說里也稱贊水至善至柔的品性:輕,悄然無聲似虛非虛;重,氣勢洶洶無人可擋,與天下世人無爭卻同時滋養和容納世間萬物。水本身具有滋養和容納萬物的能力,它可以使天下的萬物都得到它,卻不與其他萬物的利益發生矛盾、沖突,這就是

    藝術科技 2020年2期2020-03-30

  • 論《老子》中的水意象
    老子》;水;上善若水;以柔克剛作者簡介:葛艷(1994-),女,漢族,長安大學美學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藝美學。[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8-0-02一、水意象的形成在古代,人們對水的認識與現在有著很大的區別。沒有發達的科學技術,人類對大自然充滿敬畏,洪水造成的災難給人們帶來了恐懼,讓人們不得不對其進行膜拜,這就產生了原始的水崇拜。當先民們體驗到水和植物生長的關系之后,便通過占卜與祭祀,祈

    青年文學家 2019年8期2019-04-16

  • 從“上善若水”中學習管理藝術
    。關鍵詞:“上善若水”;學習;管理藝術文化是社會發展的靈魂,是時代不斷演變的關鍵性因素,而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而“水”又是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文化建設搞好,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到位,才能得到貫徹落實。因此,在初中學校管理中,牢牢把握文化建設的核心——水,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增進師生的情感交融,構建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形成和諧、溫馨的校園環境。突出“水”在文化建設中的主導地位,發

    新課程·中學 2018年6期2018-12-28

  • 以水喻道:淺談老子的處世哲學
    頭和基礎?!?span class="hl">上善若水”“為而不爭”“自然皈依”作為一種理想化的君子模式,體現了老子“以水喻道”的思辨特質。而老子的水哲學,不僅可以喻道,而且對當今浮躁的社會中如何為人處世更有著以古喻今的作用。關鍵詞:老子,上善若水,處世哲學老子其人以及其書《道德經》在年代上存在著爭議,通常認為《道德經》成書于春秋末期,是老子所著或者老子口述經過后學整理而成。關于老子的水哲學、水思想已經有些相關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討論老子“上善若水”的人生哲學思想。一、《道德經》中與水有關

    贏未來 2018年26期2018-12-24

  • 上善若水”給教育管理者的啟示
    《道德經》中上善若水的思想精髓,對于校長樹立以師為本、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管理中施加有溫度、人性化的措施,實現教育最終為實現人的全面這一目標的價值追求。關鍵詞:傳統文化 教育管理 包容 仁愛 自律《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崩献印兜赖陆洝分兴枋龅摹?span class="hl">上善若水”作為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表述,對于作為學校管理者的校長管理理念的提升帶來了很多啟

    祖國 2018年19期2018-10-25

  • 淺談工會工作中“上善若水”的溝通之道
    會;溝通;“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顧幾于道?!边@句話源自《道德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一點。在老子生活的亂世,眾人均紛紛尋找治國理政之道,用思想謀求權力,或以權力推行思想。之后延續千年的封建社會不斷進行這朝代的更替,因此上至君主朝臣,下至學者專家都認為老子消極、悲觀、厭世,而然老子“無為”、“無知”的思想在當時可看作是是對原始狀態的追求,在盛世也可看作是抑制“暴君”和“暴民”?!?span class="hl">上善若水”便是老子為人處世思想的體現,用水為喻來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8年4期2018-09-01

  • 淺談水的化學哲學
    ,老子曰:“上善若水”,真實的反映了水的自然屬性,其中“性柔”和“不與爭”,從兩個方面更深層次的體現了道家的哲學思想和倡導自然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學生建構完善人格,做人若善水,為人先修行,因此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觀念、國學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上善若水,以水為師,把水當精神,正合做人的道理。關鍵詞:水;化學;哲學;上善若水水,流暢自然,剛柔相濟,點滴成海。流水不爭先,是忙也忙,慢也慢,一滴一滴地積攢自己的力量。老子在《道德經》第九章中由衷地

    東方教育 2018年22期2018-08-23

  • 上善若水”塑造歷史課堂
    嬰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告訴我們人要像水一樣滋潤萬物,卻從不與萬物爭高下。對于教師來說更應該如此,要將個人價值體現在對事業的默默奉獻中。作為一名教師,教學的責任在于“鍛造思想,涵育人格,陶冶精神,不斷提升人的文化品格”,而后使學生具備如水一般“善利萬物”的品質與精神?!昂<{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愛心,最具包容性、滲透力、親和力。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各種教學理論、教學手段紛呈,往往會出現改革優劣的爭論。其實新舊理念的沖突不可避免,假如教學能像水一樣包容萬物,

    中學政史地 2018年2期2018-08-15

  • 上善若水看人生品格
    人生哲理?!?span class="hl">上善若水”是老子以水性喻人性提出的一個重要命題,這一命題蘊含著豐富的處世之道,對于現代人格的完善有著深刻的啟示?!娟P鍵詞】上善若水;人生品格;啟示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八笔抢献拥赖乃枷胫幸粋€尤為關鍵的德性象征,“上善若水”蘊含了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特征,這對現代人格的完善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上善若水——水德之總綱“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

    智富時代 2018年6期2018-08-06

  • 淺談紫砂“上善若水壺”的道家思想
    思想在紫砂“上善若水壺”上體現得尤其明顯(見圖1)。圖1 上善若水壺1 紫砂“上善若水壺”的造型花貨是紫砂壺的一個重要品類,主要取材于花草樹木、瓜果蔬菜、鳥獸蟲魚這些自然形態,以提煉、取舍和夸張為造型手段,追求神韻而不唯形似。紫砂“上善若水壺”用純正紫砂泥全手工制作而成,器型穩重,古樸典雅。此壺似碗似盤,晶潤端正,泥色滋潤。平蓋大口,水花造型的壺鈕與壺身形成完整的弧形。一彎嘴出水強勁,耳形把剛韌有力。近看,蓋面過渡有致,壺流、壺把的手工銜接精細,轉承協調有

    江蘇陶瓷 2018年3期2018-07-09

  • 上善若水”塑造歷史課堂
    嬰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告訴我們人要像水一樣滋潤萬物,卻從不與萬物爭高下。對于教師來說更應該如此,要將個人價值體現在對事業的默默奉獻中。作為一名教師,教學的責任在于“鍛造思想,涵育人格,陶冶精神,不斷提升人的文化品格”,而后使學生具備如水一般“善利萬物”的品質與精神?!昂<{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愛心,最具包容性、滲透力、親和力。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各種教學理論、教學手段紛呈,往往會出現改革優劣的爭論。其實新舊理念的沖突不可避免,假如教學能像水一樣包容萬物,

    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2018年1期2018-02-26

  • 從“上善若水”中學習管理藝術
    中,如何從“上善若水”中學習管理的藝術呢?一、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優勢和特長,為學校管理奠定文化基礎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其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的文化精髓已經深深地滲入每個華夏兒女的腦海里,并逐漸被發揚光大、傳承和弘揚,成為目前初中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和精神。為此,在初中文化校園建設中,要發掘“水”的內涵和主旨,尋找地域文化的特色和長處,真正地為學校管理所用,博采眾長、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堅持為我所用的原則,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

    新課程(中學) 2018年6期2018-02-24

  • 明“上善若水”,修為政之道
    許家怡明“上善若水”,修為政之道許家怡老子“上善若水”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其體現的滋潤萬物而不爭思想、甘愿停留在卑下地方、謙虛包容及柔韌力量體現的精神品質對官員為政具有重大的導向作用,為官員從政提供了基本的為政態度、原則及方法,對于實現政治清明具有重大意義。老子 上善若水 為政之道一、“上善若水”和為政之道概念及關系探析(一)“上善若水”老子在《道德經》第八章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1]意思是最大的善是像水一樣的,

    長江叢刊 2017年26期2017-11-25

  • 上善若水的人生智慧
    章闡述了老子上善若水的人生智慧,主要內涵是:謙虛處下、寬容大度、仁慈柔和、誠信無偽、善于約束、方圓有致、適時而動。關鍵詞:老子 道德經 上善若水 人生 智慧水是什么?生命的源泉。人無水則無以生,水無德則無以存。水之德令人艷羨,大家更是濃縮其精華于傳世佳作,以供世人學習借鑒。老子的《道德經》尤為經典,睿智哲思,給人無盡啟迪。其第八章通篇言水,開篇即云:“上善若水?!敝辽迫缢话?,潤澤萬物,普惠眾生,最接近于道,是道的外象化。老子進而又闡發了水的七大處世原則,

    文學教育 2017年12期2017-10-30

  • 上善若水
    丁玲上善若水,是《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我著實喜歡。它的意思是至高無上的品德像水一樣。水有兩大善德,即“善利萬物而不爭”和“處眾人之所惡”。首先,水樂意使萬物滋長而不與它們競爭,它樂于奉獻而又不為自己爭取任何利益。不爭,是一種睿智,是一種境界。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意思是,處世要像水那樣安心低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親善友愛,言談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理,辦事要像水那樣靈活變通,行動要像水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16年20期2016-07-25

  • 從“上善若水”到《文心雕龍》的“以水喻文”
    趣。關鍵詞:上善若水;文心雕龍;以水喻文中圖分類號:I2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6)06-0132-06老子談“道”,用人們最常見的“水”作比,讓人們去體道悟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保ò苏拢┻@樣,本來無法把握的“道”雖不可言傳也大體不難意會了。水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維柯說:“文化從水開始,人先感到水的需要,然后才感到火的需要?!雹偎巧?、發展的必需品,人體70%由水組成,有水就有生命

    中州學刊 2016年6期2016-07-04

  • 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
    文/劉云燕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文/劉云燕“上善若水”語出《老子》第八章“水善利萬物不爭”。而厚德載物,則出自《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弊屑毾雭?,上善若水和厚德載物雖出自不同的典故,意義卻有相似之處,都是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朋友送我一幅裝裱精美的書法作品,字體遒勁有力,上書“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我久久凝望、品悟。這區區八個字,可謂一語道出了人生的大智慧?!?span class="hl">上善若水”語出《老子》第八章“水善利萬物不爭”。在自然萬物中,老子最

    青春期健康 2016年23期2016-04-14

  • 中華傳統美德的核心精神論
    概括,但以“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來加以凝聚,將是中華道德文化特色的完美體現。上善若水體現的自然無為性,使萬物因循自己本性而發展的外在環境有了保障;厚德載物所持有的對社會他人的擔當精神,正是實現自我與他者完美結合的基礎;厚德載物是道德的目中有人、心中有他真諦的凝聚。[關鍵詞]美德;精神;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傳統美德無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中華傳統文化資源的梳理中來分析整理傳統美德,牽涉到如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問題,對此的回答就是立足文化強國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3-12

  • 滴水留恩 上善若水
    滿滴水留恩 上善若水□汪 滿上善若水,水善養萬物而不爭,水善利萬物而不語,一捧清泉,滌盡心中無盡的塵埃,一滴水,解我生命之源,水孕育了天地萬靈,花開花落幾春風,夏雨冬雪,滋潤一年四時,靜時看枝頭落滿梨花,動時聽翻江倒海浪高幾丈。古人對水有不一樣的情感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水都融入我們生命的每一個細節,流淌在每個生命的血肉中。今天水資源逐漸減少,水顯得尤為珍貴,水資源的減少和水資

    河北水利 2016年10期2016-03-12

  • 上善若水
    丁玲上善若水,是《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我著實喜歡。它的意思是至高無上的品德像水一樣。水有兩大善德,即“善利萬物而不爭”和“處眾人之所惡”。首先,水樂意使萬物滋長而不與它們競爭,它樂于奉獻而又不為自己爭取任何利益。不爭,是一種睿智,是一種境界。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意思是,處世要像水那樣安心低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親善友愛,言談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理,辦事要像水那樣靈活變通,行動要像水

    國學 2016年3期2016-03-10

  • 上善若水”是一種信仰
    輯/吳冠宇“上善若水”是一種信仰文/李宗新 編輯/吳冠宇【主持人推介語】“上善若水”可以說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子名言,在家中、在辦公室,甚至在服飾上,都會經??吹竭@四個字的書法作品,但當我們深入探討時,卻發現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對“上善若水”的解釋,甚至相當數量的人對此一知半解。當前,我們國家正在迎來中華復興的美好時代,而首先要“復興”的,就是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傳承,“上善若水”的思想無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水文化專家李宗新先生在這篇文章中對

    中國三峽 2015年8期2015-12-20

  • 上善若水
    □ 丁 玲上善若水□ 丁 玲上善若水,是《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我著實喜歡。它的意思是至高無上的品德像水一樣。水有兩大善德,即“善利萬物而不爭”和“處眾人之所惡”。首先,水樂意使萬物滋長而不與它們競爭,它樂于奉獻而又不為自己爭取任何利益。不爭,是一種睿智,是一種境界。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意思是,處世要像水那樣安心低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親善友愛,言談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理,辦事要像水

    中外文摘 2015年9期2015-11-22

  • 老子“上善若水”的智慧
    高景瑤老子“上善若水”的智慧河北大學高景瑤摘要:“道”是老子哲學的基本范疇,他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消除社會的紛爭,使人幸福、安寧的生活?!?span class="hl">上善若水”是老子哲學的精神實質,體現著老子“以水喻道”的睿智的思辨特質,體現著以水之德為人之德的處世智慧。關鍵詞:道;以水喻道;水之德中圖分類號:B22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08-02一、以水喻道(一)、老子對道的詮釋“道”作為老子哲學的核心概念,具有雙重的意義,一是天地萬物

    人間 2015年12期2015-10-13

  • 上善若水
    丁玲上善若水,是《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我著實喜歡。它的意思是至高無上的品德像水一樣。水有兩大善德,即“善利萬物而不爭”和“處眾人之所惡”。首先,水樂意使萬物滋長而不與它們競爭,它樂于奉獻而又不為自己爭取任何利益。不爭,是一種睿智,是一種境界。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意思是,處世要像水那樣安心低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親善友愛,言談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理,辦事要像水那樣靈活變通,行動要像水

    公務員文萃 2015年7期2015-07-24

  • 論老子“上善若水”的內涵及現代意義
    進行探論?!?span class="hl">上善若水”是老子從經驗世界出發,結合形而上的“道”的哲學理念所提出來的一個重要觀念。結合水的作用與地位、道的特征以及老子理想中悟道與得道的人生等方面對其內涵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闡述“上善若水”這一富有生命力的觀念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意義。[關鍵詞]老子 上善若水 內涵 現代意義[中圖分類號] B2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05-0087-02一、導言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曾經說過:“世間的道理與事情,

    大學教育 2015年5期2015-05-30

  • 上善若水”澤潤校園文化體系建設
    建設的體系。上善若水的精神文化老子說:“上善若水”。意思是,擁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如同水一樣。水就是教師的形象寫照。教師成就了千千萬萬各行各業的出色人才,奠定了一個國家與民族的脊梁。職業造就了教師的偉大,職業也造就了教師的如水品格?!八贰闭恰皫熤贰钡膶懻眨鹤鲇欣趯W生的事情而不與世爭,忍辱負重,任勞任怨,滋潤學生而不居功自傲。學校的校訓是“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就是像水一樣付出,上善若水就是像水一樣包容。水存于江河湖海,不管在什么地方,她都能存放。不管遇

    教育 2015年15期2015-05-18

  • 老子《道德經》中做人做事的智慧
    、無為而治、上善若水等命題闡釋,展現了老子對做人做事的哲學思考,給世人以無盡的啟迪。關鍵詞:道德經;智慧;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上善若水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被稱為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第一個軸心時代,在這一時期,東西方的文明區域都出現了一個思想解放的黃金時代。尤其是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達到了高潮。在中國出現了孔子、老子、莊子等諸子百家,在古代印度出現了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古代希臘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大家,其中,我國的老子和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2015年2期2015-02-13

  • 上善若水”思想在當代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保障。二、“上善若水”的運聲之道許多著名的歌唱家終其一生都在研究歌唱,許多世界著名的歌唱大師耄耋之年,其聲音依然年輕,他們何以使歌喉永葆青春?其秘訣是什么?愚以為,其宏觀層面是遵循了自然的歌唱之道,其微觀層面則是自然與不自然地悟到了上乘的運聲方式。高規格的好聲音在整個歌唱技術層面,一如人的臉面和膚色一般,其光鮮、潤澤、清澈、柔和等,往往給人以先入為主的良好印象。除了少數天生悅耳的嗓音以外,多數人是在后天的訓練和發掘的過程中逐步獲得的。聲音美且上下音色統一的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2期2013-08-15

  • 上善若水”與企業文化
    好處。先哲們上善若水的贊嘆,不愧為千秋后世取之不盡的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而筆者認為水之柔德,正是一個企業優秀文化之精髓所在。1 企業文化的內涵及目的有人說企業文化不過就是買兩套圖書供大家學習,或者就是唱唱歌、跳跳舞,還有人說文化這東西博大精深,不是等閑之輩能看懂、看透的。其實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成員共有的價值和信念體系,這一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成員的行為方式,代表了組織成員所持有的共同觀念。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起著導向、維系和約束的作用,它有很強的維持現

    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13年1期2013-03-31

  • 從“上善若水”看老子的理想人格
    011)從“上善若水”看老子的理想人格劉明(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編輯部,河南鄭州450011)以水為喻是先秦思想家的一個共同思維特點。相比先秦時期的其他思想家,老子對水的認識是比較深刻的。他不是簡單地用水這個喻體來比附其理想人格,而是從水的特性中尋找出其內在規律和邏輯關系,以水為脈建構起了自己的理想人格。上善若水;老子;理想人格以水為喻是先秦思想家的一個共同思維特點,或以水喻人,或以水比德,或以水喻兵,或以水論道,都把水作為論證自己觀點的喻體。在老子的思想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6期2011-08-15

  • 上善若水”的思考
    老子曾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奔慈俗罡叩牡赖戮辰鐟缢?,水利于萬物而不與其爭高低,甘居下游奉獻而不求有回報?!叭送咛幾摺?,故低處是“眾人之所惡”,而偏偏“水往低處流”——這才是“上善”,才最接近于“道”?!昂竦隆辈拍堋拜d物”,最高尚的道德才可以包容最廣大的東西??鬃又v“水有五德”,它守法、正直、明察、有志、善于變化,它集德、義、道、勇于一身,它的美德常使君子遇而必觀。水有寧靜達觀的謙遜。水從來不趾高氣揚,更不會攀高結貴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6期2009-08-17

  • 上善若水”中的人生哲學
    要:本文從“上善若水”中闡釋了老子的思想在現實生活的層面并不是一味地消極退縮,是主張以迂回的、非常規的、看似消極的方式來爭取積極的人生目的。這是老子人生觀的獨特之處,也是老子的機智之處和常常被人誤解之處。指責老子的人生觀消極,是膚淺之見。關鍵詞:“上善若水”;貴柔守弱;謙下不先;不爭之爭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八章)這里的“善”即是

    學周刊·下旬刊 2009年10期2009-07-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