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雛鵝

  • 雛鵝曲霉菌病的診斷與治療
    擴大。曲霉菌病對雛鵝的生長會造成嚴重傷害,感染曲霉菌的雛鵝往往會出現極高的致死率,同時傳染率也有明顯增加。1 雛鵝曲霉菌病的診斷1.1 臨床癥狀雛鵝在感染曲霉菌之后出現的臨床表現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在感染的早期可能會出現食欲明顯下降、厭食、精神萎靡不振、翅膀下垂、羽毛松亂、閉眼縮頸以及運動量顯著下降的現象。平時進行觀察的過程中能夠明顯發現雛鵝出現反應遲鈍、行動遲緩的現象。在曲霉菌感染的中期,雛鵝會出現呼吸困難、氣囊腫大、口黏膜、面部顏色變化、飲水量增加以及咳

    吉林畜牧獸醫 2023年3期2024-01-03

  • 淺析提高雛鵝成活率的技術措施
    嶺 136100雛鵝是指4 周齡以內的鵝,這個階段的雛鵝身體素質相對比較差,身形瘦弱,整體的抗病性能并不是十分理想,對雛鵝的飼養條件要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為了保證雛鵝實現健康穩定地生長,保障雛鵝的成活率,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了解影響雛鵝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技術措施和方法,保障雛鵝的成長效果,提高雛鵝的成活率。1 雛鵝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影響因素1.1 在飼喂方面存在問題在雛鵝飼養過程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影響雛鵝成活率,其中飼養管理是主要因素。如果在飼

    吉林畜牧獸醫 2023年6期2023-08-14

  • 常見雛鵝疾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400現階段我國雛鵝養殖的范圍逐步擴展,對應的存欄量不斷增加,使得雛鵝養殖得到理想化效益收入。然而雛鵝的養殖中,很有可能出現一些疾病,阻礙養殖業正常發展。即便我國進行雛鵝養殖技術有所創新,可是雛鵝的患病情況體現出繁雜趨勢,多種細菌均存在耐藥性,增加雛鵝疾病的防治難度。雛鵝養殖中,養殖戶應加大力度加以疾病防治,通過科學方式促進雛鵝健康生存,提高養殖效益。1 雛鵝來源以及基本特征雛鵝獲取以自繁自養、集中收購的形式為主,前者主要是養殖戶自主進行雛鵝飼養以及雛鵝

    吉林畜牧獸醫 2023年6期2023-08-14

  • 提高雛鵝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防控意識,尤其是雛鵝生長階段,成活率是養鵝生產中面臨的最嚴重問題,根據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以及數據分析,雛鵝的成活率一般維持在80%左右,死亡的雛鵝有90%是集中在3~20日齡,管理因素引起雛鵝死亡大概占60%,由于疾病引發的死亡大概有40%,所以在實際生產中應該給予雛鵝飼養充分的重視。1 原因分析1.1 飼養者管理水平低下農村基層的養鵝生產模式主要是以農戶作為生產單位,飼養者大多是農民,不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飼養圈舍也相對比較破落,不能保持良好的衛生條件,

    吉林畜牧獸醫 2022年9期2022-11-16

  • 提高雛鵝成活率“七要點”
    雛鵝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養鵝的經濟效益。要想提高雛鵝的成活率,在養殖時應做好以下七個要點:一、堅持自繁自養自繁自養一方面能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能降低長途運輸給雛鵝帶來的意外傷害和應激的風險,可以大大降低雛鵝的死亡率,還能保證本地區優良品種的純度,有利于發揮本地區優良品種的優勢。二、適時開食飲水一般在雛鵝出殼后20~30小時開食較好,但必須先飲水。水里宜添加5%的葡萄糖和電解多維,水溫要接近舍溫,以緩解雛鵝的應激反應,便于胎糞排出,增強雛鵝體質。飲水后1小時

    農村百事通 2021年8期2021-08-20

  • 雛鵝培育技術
    項培育要求,是由雛鵝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的。一、雛鵝的生理特點1. 生長發育快大部分中小型鵝種的出殼重量在100~130克。3周齡結束時,小型鵝種的體重比出殼時至少增長6~7倍,中型鵝種則會增長9~10倍,而大型鵝種能夠增長11倍以上。雛鵝體重快速增長,需要足量的營養供給。2. 體溫調節能力差雛鵝出殼時,全身絨毛稀少,保溫能力和調節能力差,對冷應激缺乏必需的適應能力。育雛過程中,如果環境溫度低于26℃,雛鵝很容易發生感冒、腹瀉,還會因相互扎堆取暖而被壓死;如果

    科學種養 2021年3期2021-07-01

  • 雛鵝的飼養管理技術
    -0045-03雛鵝是指出殼至30日齡前的鵝,具有生長發育快、體溫調節能力差、代謝旺盛、喜水等生理特點,因此其培育要求同成年鵝有很大差異,因此要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雛鵝培育,以提高其成活率。1? 雛鵝的生理特點1.1? 生長發育快? 大部分的中小型鵝,出殼時體重小,重量基本都在100~130 g左右。但是到3周齡結束,小型鵝種的體重比出殼時的重量至少增長6~7倍,中型鵝則會增長9~10倍,而大型的鵝能增長11~12倍以上。體重的快速增長,需要足量的營養供給,

    家禽科學 2021年2期2021-05-14

  • 如何提高鵝雛成活率
    個月的鵝都被稱為雛鵝。雛鵝絨毛發育不完全,有著自身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抵抗外界溫度變化能力較低、消化機能發育不完善等特點。能否在雛鵝期間進行良好的飼養管理對雛鵝的生長發育及存活率有著直接影響,這也關系到后期成鵝的飼養及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因此,依據雛鵝期生理特點和生長發育特性科學合理的制定飼養管理措施對提高雛鵝成活率尤為重要。1 育雛前期準備針對雛鵝絨毛稀疏的特點,要提前準備好育雛室的保溫措施,增設加溫設備,維持室內適宜的溫度,保持空氣干燥、環境清潔、通風和光

    吉林畜牧獸醫 2021年12期2021-04-17

  • 淺析如何解決雛鵝成活率低的問題
    弊端的影響,導致雛鵝成活率不足,影響了養殖經濟效益。雛鵝機體發育不健全,免疫力低,環境適應能力不足,管理過程中一旦出現紕漏就會患上疾病,死亡率極高。例如患上小鵝瘟病的雛鵝,如果沒有及時加以防控,短短幾天內就會出現超出50%的死亡率,若是后續管控力度仍然不足,還會出現高達90%~100%的死亡率。為了提高雛鵝成活率,保障經濟效益,養殖戶需對雛鵝購入、飼養管理等予以足夠重視,并嚴格開展疾病防控工作。1 雛鵝成活率低的原因就雛鵝成活率低的原因而言,主要包含下述三

    吉林畜牧獸醫 2021年5期2021-04-16

  • 雛鵝水中毒的綜合防治
    和神經系統癥狀。雛鵝出現水中毒后,如果防治不及時,可給養殖戶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原因和機理 ?雛鵝水中毒的直接原因為脫水后短時間內大量飲水,發病率較高。如雛鵝喂養過程中長期缺乏水分,在飲水時可能攝取高于機體需求的水量,水分無法常規代謝,進入血液中,并隨血液快速進入雛鵝機體組織和細胞內,導致細胞水腫,未能得到及時治療,雛鵝機體內的細胞交換活動受阻,紅細胞破裂,同時雛鵝腦組織水腫可致顱內壓快速升高,這是導致其神經功能障礙的基本原因。臨床表現 ?從直接表現上看,

    家禽科學 2020年5期2020-07-04

  • 雛鵝的飼養與管理
    1305001 雛鵝的選擇與分群飼養為保證良好的經濟效益,必須對雛鵝進行嚴格的篩選。雛鵝要求外貌特征符合品種特征,出殼時間正常、體質健壯的雛鵝,體重符合品種要求,群體整齊,臍部吸收良好,絨毛潔凈而富有光澤,臍部被絨毛全部覆蓋,柔軟,抓在手里,雛鵝掙扎有力,并有彈性。雛鵝的選擇時間最好在12~24 h內,雛鵝的絨毛已經干燥,能站立到處活動。雛鵝的分群飼養是根據出雛時強弱進行的,頭2周每群100只,3周后進行合群飼養,每群大約300~400只。在飼養過程中時刻

    吉林畜牧獸醫 2020年10期2020-04-17

  • 雛鵝一周內死亡的原因分析及其預防措施
    以0~21日齡的雛鵝為育雛期,因為環境條件惡劣、管理不當而造成的死亡,約占雛鵝死亡總數的55%左右,在0~7日齡死亡的雛鵝最多,約占65%~74%不等。初生雛鵝個體較小,絨毛稀薄,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力比較差。雛鵝生長的快,而胃腸容積較小,消化能力比較弱。同時,其生活力、抗病能力也較弱,很容易患病,所以必須針對雛鵝的生理特點認真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加強飼養管理,以滿足雛鵝對環境的需求,促使其正常生長發育。1? 溫度忽高忽低,不穩定一般在

    家禽科學 2020年2期2020-04-14

  • 肉仔鵝的飼養技術要點
    好充足準備。2 雛鵝的飼養雛鵝入舍后首先挑選殘次雛直接淘汰,淘汰的準則是挑選體態萎靡不振,再看臍肛檢查卵黃吸收是否徹底,活力弱的殘次雛建議淘汰。挑選殘次雛的同時要及時給雛鵝飲水,以溫開水為佳,水溫初期應為25 ℃左右,第1 天雛鵝飲水中應加5%的葡萄糖,頭5日水中還要添加電解質、維生素系列,同時還可以添加預防腹瀉的藥物。要仔細觀察有沒有雛鵝沒喝到水,沒喝到水的雛鵝要人工輔助飲水。等雛鵝都飲到水后就可以開食,給雛鵝飼喂配合飼料時,為了防止營養性腹瀉,可以在配

    養殖與飼料 2020年10期2020-02-16

  • 提高雛鵝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敖禮林雛鵝機體發育不健全,適應環境能力較弱,免疫力較低,管理稍有不慎,極易感染疾病,導致大批死亡。比如雛鵝染發小鵝瘟病,若防控不力,幾天內死亡率就會超過50%,嚴重時達到90%~100%。養殖戶應足夠重視雛鵝的購入、飼養管理及疾病防控等,并采取相應措施,以提高雛鵝成活率,達到較理想的經濟效益。一、雛鵝的購入1.選擇種鵝場雛鵝應從正規的種鵝場購入。鵝場要求證照齊全,技術力量強,講誠信、信譽好;品種純正,飼養時間長,免疫到位等。2.挑選雛鵝雛鵝應來自具有該品

    科學種養 2019年12期2019-12-30

  • 雛鵝育成率低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不到位等,均會對雛鵝的育成率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應對育成率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逐一進行改善和優化,才可使育成率得到顯著提升,幫助養殖戶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1? 雛鵝育成率低的主要原因1.1? 育雛溫度波動較大? 在養鵝過程中,育雛溫度的掌握難度較大,如若溫度過高,則會加速水分流失,使雛鵝的體溫上升,容易影響食欲、生長緩慢、引發呼吸道疾病等,導致死亡率上升;如若溫度過低,則會使雛鵝的體溫迅速流失,難以保持正常體溫,導致雛鵝相互扎堆,呼吸困難,出現腹瀉、感

    家禽科學 2019年9期2019-10-28

  • 淺談雛鵝養殖關鍵技術措施
    萬春意本文介紹了雛鵝來源、生物學特性,然后提出了提高育雛成活率的關鍵技術措施。提升雛鵝的成活率在養殖中是關鍵要點,同時雛鵝養殖技術有利于解決農村勞動力問題,還能夠提升養殖效益以及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一、雛鵝來源及特點1、雛鵝的來源常見的雛鵝獲取方式主要有自繁自養、集市收購等幾種。自繁自養,就是采取自己飼養種鵝、交配、產蛋最終獲取雛鵝。而集市收購,則指的是從具有種禽生產經營資質、且信譽良好的大型種鵝場統一的采購雛鵝。經過長期的實踐操作,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9期2019-08-02

  • 雛鵝的飼養管理技術
    汪肖媛 王瑞寧雛鵝是指孵化出殼后到4周齡的小鵝,這一階段的飼養是整個養鵝生產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事關整個養鵝生產的成敗。因此,必須根據雛鵝生長發育快、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與抵抗能力較弱、消化能力較弱、體溫調節能力差、抗病力差、死亡率高等諸多生理特性進行合理育雛。鵝舍消毒和空置地面消毒采用2%的熱堿水或20%熱草木灰,將事先打掃干凈的地面均勻噴灑一遍,然后再度打掃干凈。墻壁的消毒采用20%鮮石灰乳中加入3%的來蘇爾溶液的涂料,將鵝舍墻壁全部粉刷一遍。對育雛室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19年2期2019-04-07

  • 淺談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的診斷與防治
    趙文宏一、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的介紹雛鵝新型病毒腸炎是一種雛鵝高發性傳染病,由于傳染源是一種腺病毒,導致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和傳染性極高。特別是30日以內的雛鵝很容易受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的威脅,發病率為25%以上,有時甚至能夠達到100%,這種高發的雛鵝疾病經常會造成雛鵝大量死亡。而且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在發病時間上沒有明確的限制,不論春夏或者秋冬,還是雨季或者雪季,都會出現雛鵝新型病毒腸炎的發生。在發病的臨床現象上來看,和小鵝瘟有很相似的地方,經常被誤診,導致在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2期2019-03-16

  • 雛鵝的飼養管理技術
    汪肖媛 王瑞寧雛鵝是指孵化出殼后到4周齡的小鵝,這一階段的飼養是整個養鵝生產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事關整個養鵝生產的成敗。因此,必須根據雛鵝生長發育快、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與抵抗能力較弱、消化能力較弱、體溫調節能力差、抗病力差、死亡率高等諸多生理特性進行合理育雛。鵝舍消毒和空置地面消毒采用2%的熱堿水或20%熱草木灰,將事先打掃干凈的地面均勻噴灑一遍,然后再度打掃干凈。墻壁的消毒采用20%鮮石灰乳中加入3%的來蘇爾溶液的涂料,將鵝舍墻壁全部粉刷一遍。對育雛室

    農村.農業.農民 2019年4期2019-03-08

  • 雛鵝育成率低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66100)1 雛鵝育成率低的主要原因1.1 育雛溫度波動較大在養鵝過程中,育雛溫度的掌握難度較大,如若溫度過高,則會加速水分流失,使雛鵝的體溫上升,容易影響食欲、生長緩慢、引發呼吸道疾病等,導致死亡率上升;如若溫度過低,則會使雛鵝的體溫迅速流失,難以保持正常體溫,導致雛鵝相互扎堆,呼吸困難,出現腹瀉、感冒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死亡。1.2 密度過大擠壓嚴重在養鵝過程中,由于部分養殖戶受飼養場地限制,往往在狹窄的空間內飼養大量雛鵝,使雛鵝之間的密度過大,加上飲

    獸醫導刊 2019年16期2019-02-12

  • 雛鵝育雛前的準備工作與育雛方法
    蔡世芹摘要:雛鵝是養殖好肉鵝的基礎,對成年鵝的生長發育和抗病能力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雛鵝的飼養管理需要做好育雛前的準備工作,給雛鵝提供適宜的養殖條件,還要掌握科學合理的育雛方法,以提高育雛的成功率,促進雛鵝的健康生長發育。關鍵詞:雛鵝;育雛;準備工作;消毒;育雛方法;飼養管理;日糧;環境中圖分類號:S835.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6-0033-011 育雛前的準備工作育雛舍的準備。育雛前需要做好育雛舍的準備工作,先對育

    現代畜牧科技 2018年6期2018-10-21

  • 淺談種用雛鵝飼養管理
    ~4周齡的鵝稱為雛鵝。必須做好雛鵝的飼養管理工作,飼養管理不好會造成雛鵝生長發育不良,成活率低。由于雛鵝是基礎階段,雛鵝飼養不好,必然會影響育成鵝的生長發育,進而影響鵝的種用性能。1 雛鵝的生理特點1.1 體溫調節能力差雛鵝身上被覆絨毛,而且稀少,因而保溫能力差。對外界環境的溫度變化適應能力弱。所以既怕冷又怕熱,還怕潮濕。因此,在育雛時要把溫度控制在適宜范圍。20日齡內的雛鵝對環境溫度要求較高。如果溫度低,雛鵝會擠壓在一起,造成死亡。1.2 消化能力弱鵝的

    中國畜禽種業 2018年5期2018-06-26

  • 雛鵝運輸的管理技術
    邵良東摘要:雛鵝運輸是肉鵝養殖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雛鵝經過運輸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到雛鵝的健康,使成活率降低,因此需要做好運輸前的準備工作,并在運輸的過程中要加強管理,在運輸后也要做好雛鵝的入舍管理工作,以確保雛鵝的健康。關鍵詞:雛鵝;運輸;準備工作;應激;飼養管理;飼喂;飲水;控制中圖分類號:S835.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042-011 運輸前的準備工作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運輸車輛的選擇

    現代畜牧科技 2018年5期2018-05-14

  • 雛鵝脫水、水中毒發生的原因及防治
    成局部細胞缺氧。雛鵝由于飲水不足,造成不同程度的脫水,一旦遇水而暴飲,使體內水分突然增加,導致組織細胞內大量積水(水腫),從而出現水中毒。脫水與水中毒在各種年齡的鵝都有發生,但以雛鵝最為多見且受損嚴重?,F將引起雛鵝脫水與水中毒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1 發生的原因1.1 種蛋孵化溫度偏高或偏低 當溫度偏高或偏低的情況下,則加速蛋內水分的蒸發,促使雛鵝出殼的時間可能會提前半天至1d。由于出殼時間不一致,從第1只雛鵝出殼到全批基本出齊,約需要24~36h,那

    家禽科學 2018年2期2018-03-13

  • 炎夏養鵝好賺錢
    1℃ ~24℃。雛鵝管理(1~22日齡)雛鵝出殼后要精心飼養、細心照料。雛鵝在運輸過程中溫度不能過高,最好保持在25℃~30℃,并做好消毒工作。陸路要降低雛鵝密度,如運雛盒平時裝雛鵝約60只,在夏季應減少到50只左右。雛鵝運到后在育雛舍內稍停片刻讓其休息,然后按大小強弱分群,當雛鵝全部能站立活動時,進行第1次飲水,應供給0.02%高錳酸鉀涼開水,長途運輸時應供給5%葡萄糖水。如運輸時間過長(30多個小時),在飲水之前應將青綠多汁飼料切碎,飼草長度0.1~0

    農家之友 2018年7期2018-01-31

  • 采用雙層網上培育雛鵝的技術要點
    152500)在雛鵝育雛期,一般都采用傳統的平面飼養方式,這種飼養方式弊病很多,如衛生條件差,舍內過于潮濕,糞便與雛鵝接觸,育雛的溫度忽高忽低,很不好掌握,致使雛鵝的成活率低。多年來,經過實踐總結出一種辦法,即雙層網上育雛技術,此項技術具有保溫好、容易管理、省工省料、雛鵝不與糞便接觸、使雛鵝很少發病、生長均勻、整齊、成活率高、經濟效益高等特點。適合農戶300~500只的小戶育雛,也適合上1000只到3000只集約化養鵝場的育雛?,F將雙層網上育雛主要技術介紹

    家禽科學 2018年4期2018-01-16

  • 鵝優質高產養殖技術(4)雛鵝的飼養管理
    產養殖技術(4)雛鵝的飼養管理湖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410131) 張 旭 蔣桂韜 劉伯承 瀏陽市畜牧獸醫水產局(410312) 陳 柳(續第9期第15頁)雛鵝是指0~4周齡的小鵝。雛鵝生長發育快,新陳代謝旺盛,需及時飲水,不可斷水,且公母雛鵝生長速度不同,宜分群飼養,雛鵝體溫調節能力差,培育溫度很重要。雛鵝消化道容積小,消化能力弱,排空速度快,添料宜少量多次,飼喂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1.溫度可以通過觀察雛鵝的行為表現來判斷溫度是否適宜,如果雛鵝

    湖南農業 2017年10期2017-10-12

  • 雛鵝的飼養管理技術淺析
    雛鵝的飼養管理技術淺析李 亞(山東省成武縣畜牧獸醫局 274200)雛鵝的飼養管理是養鵝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一項細致的工作,雛鵝的飼養管理直接影響雛鵝的成活率、生長發育和成鵝的產蛋率。若管理不當,就會引起雛鵝發病甚至死亡。所以在雛鵝的飼養管理階段,應精心飼養。1 選擇健康正常的雛鵝育雛中,對雛鵝選擇非常重要,應選擇卵黃吸收好、臍帶收縮好、叫聲響亮,毛色光亮、眼睛有神的雛鵝來飼養。2 雛鵝的飼喂雛鵝出殼24~30h開始喂食,開食前先飲水,開食用用水淘洗過的

    山東畜牧獸醫 2017年3期2017-04-04

  • 雛鵝大腸桿菌病的診斷和防治措施
    平353400)雛鵝大腸桿菌病的診斷和防治措施季芝榮(福建省浦城縣畜牧站福建南平353400)雛鵝大腸桿菌病是危害2周齡內雛鵝的重要傳染病之一,給養鵝業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對本病的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診斷和防治措施詳細闡述。雛鵝;大腸桿菌??;診斷;防治措施雛鵝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埃希氏桿菌引起的傳染病,2周齡內的雛鵝多發,呈急性敗血癥,病鵝和帶毒的健康鵝是本病的傳染源,其主要通過種蛋、空氣中的塵埃、污染的飼料和飲水而傳播。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雨

    中國動物保健 2017年4期2017-01-25

  • 雛鵝病毒性腸炎的防治
    發生在3~7日齡雛鵝常無前兆,發現時即呈現出極度衰弱癥狀,繼而昏睡死亡或死前兩腿抽搐,病程幾小時至1d。急性:多發生在8~15日齡的雛鵝,主要癥狀是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離群呆立,走動無力;排淡黃綠色、灰白色或蛋清樣稀糞;呼吸困難,鼻孑L流出分泌物,嘴端及其邊緣色暗,死前不能站立,兩腿抽搐,病程3-5d。慢性:多發生在15日齡以后的雛鵝,主要癥狀是精神萎頓,間歇性拉稀,消瘦,最后衰弱而死。2.剖檢腸道病變最具有特征性。4日齡死亡的雛鵝,各小腸段嚴重出血;粘

    水禽世界 2016年5期2016-12-23

  • 淺析雛鵝非傳染性疾病死亡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王秀茹在雛鵝飼養中,由于忽視種蛋、孵化、飼養管理、缺乏營養和疾病等諸多非傳染病因素,引起死亡要占很大比例,給養鵝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幾年來,筆者在農村技術服務中,總結了雛鵝非傳染病死亡原因及應采取的防治措施,現介紹如下,以供參考。1 種蛋與孵化因素1.1 種蛋選擇不嚴 目前,每到孵化季節,良種蛋供不應求,一般僅對種蛋畸形、破損與否略作選擇。至于種蛋大小,是否被病原菌污染,或砂皮蛋,均不加考慮,做為種蛋進行孵化。在選擇種蛋時要選蛋殼清潔、沒有被糞便或臟物污

    水禽世界 2016年3期2016-12-02

  • 培養雛鵝要做好育雛前的準備工作
    青草已有了,作為雛鵝開食吃青綠飼料有了保證。當雛鵝長到20日齡左右時,青綠飼料已普遍生長,質地幼嫩,能全天放牧。到70~90日齡左右時,仔鵝進入育肥期,剛好大麥田收割期,接著是小麥收割期,可以放麥茬育肥。在冬季養鵝,要解決保溫、飼料、技術水平適應等,是可以養鵝,以充分利用雛舍、設備等,北方天氣很冷一向不適宜養鵝,可是采用塑料薄膜扣壓的暖棚,其棚內溫度在7~9℃之間,是可以養鵝的。2 育雛室、育雛設備的準備及檢修接雛前要對育雛室進行全面的檢查,對有破損的墻壁

    水禽世界 2016年3期2016-12-02

  • 雛鵝疾病多發的原因與防治
    545900)雛鵝疾病多發的原因與防治王海強(武宣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武宣 545900)近年來,養鵝業發展迅速,給養殖場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收益。隨著養殖場數量的增多,鵝的傳染病也隨之增多。尤其是雛鵝,感染疾病的可能性極大,造成疾病多發的主要原因是養殖人員沒有掌握專業的養殖技術,沒有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導致雛鵝的發病率升高,存活率下降,嚴重影響了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和養殖人員的飼養積極性,無法促進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對雛鵝疾病多發的原因進行分析,并

    獸醫導刊 2016年18期2016-04-05

  • 雙層網上培育雛鵝的主要技術要點
    0008-03在雛鵝育雛期,一般都采用傳統的平面飼養方式,這種飼養方式弊病很多,如衛生條件差,舍內過于潮濕,糞便與雛鵝接觸,育雛的溫度忽高忽低,很不好掌握,致使雛鵝的成活率低。多年來,經過實踐總結出一種辦法,即雙層網上育雛技術,此項技術具有保溫好、容易管理、省工省料、雛鵝不與糞便接觸、使雛鵝少發病、生長均勻、整齊、成活率高、經濟效益高等特點。適合農戶300~500只的小戶育雛,也適合上1000~3000只集約化養鵝場的育雛?,F將雙層網上育雛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水禽世界 2016年2期2016-02-24

  • 雛鵝成活率低的原因和對策
    151600)?雛鵝成活率低的原因和對策李秀艷(黑龍江省青岡縣畜牧獸醫局,黑龍江 綏化 151600)養鵝生產中,雛鵝成活率的高低是養鵝的關鍵。雛鵝是指0~3周齡的小鵝,因初生雛鵝絨毛稀薄,體溫調節能力差、消化機能發育不良,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差,如果飼養管理不當,極易患病甚至死亡。為了降低雛鵝的死亡率,須了解引起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相應對策。雛鵝;死亡率;成活率;原因;飼養管理1 雛鵝成活率低的原因種鵝因素。主要是種鵝日糧中的營養成分不全面、配比不合理而導致營

    現代畜牧科技 2016年9期2016-02-21

  • 雛鵝飼養環境調控
    雛鵝飼養環境調控1.環境溫度。雛鵝對溫度的反應非常敏感,高溫或低溫對雛鵝生長都不利。溫度高,雛鵝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或感冒;溫度低,易受涼,導致消化不良或擠壓死亡。2.相對濕度。生產中,要求育雛舍內濕度適宜。如濕度過高,病原微生物容易生存、繁殖,導致墊料出現霉菌,雛鵝易發白痢、球蟲病、曲霉菌病和大腸桿菌病等多種疾??;濕度過低,舍內干燥,會加快雛鵝體內水分散失,絨毛發脆,腳趾干癟,且雛鵝易患呼吸道疾病等??刂粕醿葷穸瘸2扇∫韵?種方法:一是在通風換氣窗上裝上布簾

    鄉村科技 2016年25期2016-02-19

  • 雛鵝的飼養管理技術
    0)禽 業科 技雛鵝的飼養管理技術張美瓊(華寧縣飼草飼料站,云南 華寧 652800)雛鵝的飼養管理是整個養殖過程的基礎,雛鵝絨毛稀少,體小嬌嫩,體溫調節能力差,消化機能不完善,抗病力弱。如果不加強飼養管理,容易引起發病死亡。因此,對雛鵝精心飼養,科學管理,才能提高雛鵝的成活率。雛鵝;飼養;管理雛鵝是指從出殼到1月齡的小鵝。這時期的雛鵝生長速度快,消化道容積小,消化能力弱,抗寒能力差,難以適應外界環境溫度變化。因此,雛鵝培育是件極其細致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

    云南畜牧獸醫 2015年6期2015-12-10

  • 雛鵝飼養過“五關”
    100)禽業科技雛鵝飼養過“五關”丁廣華(昆明市東川區銅都鎮街道辦獸醫中心,云南 昆明 654100)雛鵝指孵化出殼后至4周齡的小鵝,這一階段的飼養稱為育雛期。這個時段雛鵝具有體溫調節能力差,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與抵抗力較弱,消化道容積小,消化能力較弱,體溫高,呼吸快,新陳代謝旺盛等諸多生理特性。因此,雛鵝的培育是養鵝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關系到整個養殖生產的成敗。筆者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雛鵝飼養的五個原則或五關,供大家參考。1 保溫關昆明市東川區氣候條件優

    云南畜牧獸醫 2015年5期2015-12-10

  • 農村養雛鵝糊肛發生的原因與防治措施
    )在農村養鵝中,雛鵝糊肛是一種多因素、復雜的應激癥狀,雛鵝常因肛門被糞便堵塞,使雛鵝排便困難,若糞便排不出來,最后則衰竭而死亡。如防治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會使雛鵝生長、發育緩慢,成活率低下,給養鵝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幾年來,筆者在售后服務中,總結了雛鵝糊肛的常見病發生原因與防治,現介紹如下,僅供參考。1 發生原因分析及癥狀1.1 雛鵝消化不良雛鵝消化不良是胃腸黏膜表層發炎的一種消化道疾病,是雛鵝發生糊肛最常見原因。剛出殼的雛鵝消化器官容積小,消化機能尚未

    養禽與禽病防治 2015年1期2015-12-09

  • 雛鵝飼養管理的技術要點
    時洪君新生雛鵝身體發育不完全,抗病能力差,為了保證其能夠迅速的生長發育,科學高效的飼養管理技術也就必不可少。目前看來,雛鵝的飼養管理必須從準備、培育以及飼養三個階段來進行技術落實。1 準備階段育雛方式的選擇。由于雛鵝的飼養數量與飼養環境往往不理想,所以在育雛方式的選擇上,業主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來作出取舍。一般來說,飼養數量較多以及飼養環境偏冷時宜采用給溫育雛,即主要通過人工供熱來保證良好的育雛溫度。而在小群飼養和溫度偏暖的情況下,通常以鵝體散熱為主、人為

    現代畜牧科技 2015年1期2015-10-21

  • 雛鵝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其預防措施
    位等,因此,育的雛鵝很多,但到后來卻所剩不多,雛鵝成活率低。農村要想養好鵝,必須從以下幾方面找原因,并加以逐一落實,才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1 ?育雛溫度忽高或忽低在農村養鵝中,育雛時很難掌握合適的溫度,溫度過高雛鵝的體熱和水分散失受到影響,食欲減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長緩慢,死亡率升高。如果溫度過低,雛鵝不能維持正常的體溫平衡,會導致部分雛鵝相互扎堆、呼吸困難、下痢等,甚至出現死亡。一般育雛溫度是,1~2日齡28~26℃,3~7日齡26~24℃,第2周溫度

    水禽世界 2015年3期2015-09-16

  • 雛鵝育雛期飼養管理技術問答
    85(1 ?問:雛鵝有哪些生理特點?答:雛鵝出殼后,全身僅覆蓋稀薄的絨毛,保溫性差。3周齡時,才能比較適應外界氣溫變化。因此,在雛鵝階段(0~3周)需要人工供給溫度,以保證雛鵝的正常發育。雛鵝的體積小,消化系統嬌嫩,消化能力弱,生長述度快。小型鵝出殼70g左右,20日齡增長8~9倍。為此,在飼養上喂給含粗纖維低、易于消化吸收的營養全價的配合飼料。青飼料要選擇新鮮、幼嫩的莖葉。飼喂時應少給多餐,適當延長采食時間,滿足雛鵝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雛鵝對外界敏感,抗

    水禽世界 2015年3期2015-09-16

  • 雛鵝的飼養管理
    牧站161499雛鵝的飼養管理高躍飛 黑龍江省嫩江縣嫩江鎮畜牧站161499雛鵝飼養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雛鵝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繼而影響中鵝的生長發育。0~4周齡為育雛期,此期飼養管理的重點是培育出生長發育快、體質健壯、成活率高的雛鵝,充分發揮所選品種的最大生產潛力,提高養鵝生產的經濟效益。1 做好飲水工作因為鵝是水禽,加之雛鵝在孵化室高溫環境下存放時間較久,體內水分喪失較多,如果長時間不供水,容易造成雛鵝虛脫,影響其健康和食欲,故必須盡早飲水。雛鵝出殼后16

    當代畜禽養殖業 2015年10期2015-03-22

  • 肉用雛鵝的飼養技術
    肉用雛鵝的飼養技術吳鵬宇(黑龍江省寧安市海浪鎮畜牧獸醫站157400)作者簡介:吳鵬宇(1976-),男,黑龍江省寧安人,本科,助理畜牧師。1 生產特點1.1 季節性明顯多數養殖場雛鵝生產在上半年,是由于季節性所致,也是考慮到養殖戶的成本投入,飼養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節氣,要考慮當地的氣候狀況、以及相關青飼料的生長情況、農作物的收割時間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 肉用雛鵝飼養方式相對其他養殖比較靈活,舍飼、放牧或放牧都可以進行。舍飼費用相對較高,包括設備、飼料、人工

    現代畜牧科技 2015年6期2015-02-23

  • 籽鵝育雛期飼養環境調控
    期飼養環境調控是雛鵝飼養管理的工作重點,直接影響到雛鵝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繼而影響到育成鵝的生長發育和鵝的生產性能。籽鵝屬小型鵝品種,雛鵝個體較小,對環境適應力較弱,前期生長發育緩慢。因此,針對籽鵝育雛期的生理特點,進行科學的飼養環境調控具有重要的意義。1 環境溫度雛鵝對溫度的反應非常敏感,高溫或低溫對雛鵝生長都不利。溫度高,雛鵝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或感冒;溫度低,則易受涼,導致消化不良或擠壓死亡,所以育雛階段要有專人看護,及時調整育雛溫度。因籽鵝屬小型

    現代畜牧科技 2015年6期2015-02-23

  • 冬季怎樣養好雛鵝
    冬季怎樣養好雛鵝雛鵝(1~30日齡)的飼養管理是一項細致的工作,它決定著雛鵝的成活率、中鵝的生長發育和種鵝的產蛋率。剛出殼的雛鵝絨毛稀,體溫調節能力差,對周圍環境的適應性和抵抗力較弱,管理不當就會感染疾病,造成死亡。在冬季雛鵝飼養管理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精選雛鵝首先,應選擇體型大、生長快、耐粗飼、抗病力強的品種鵝或雜交鵝進行飼養。其次,從外部形態觀察,健康的雛鵝體重適中,卵黃吸收和臍帶收縮良好,毛干后能站穩,叫聲有力,用手握住其頸部提起時雙腳迅速

    鄉村科技 2015年21期2015-02-21

  • 雛鵝飼養管理要點
    063600)雛鵝飼養管理要點才向紅(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 063600)要想養好雛鵝,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必須選擇那些大小適中,卵黃吸收好,臍部收縮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聲洪亮,活潑,眼睛明亮有神且靈活的健康雛鵝。重量較輕或較重,臍部收縮不良,卵黃吸收欠佳,呈現大肚臍或釘臍或帶有血污,叫聲尖而低沉,毛干燥,眼睛無神,這些小鵝難以飼養,應予淘汰。此外在飼養管理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 控制好溫度剛出殼的雛鵝絨毛稀少,自身調節體溫能力差,難以適

    中國畜禽種業 2015年2期2015-01-23

  • 雛鵝脫水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間市畜牧水產局)雛鵝脫水作為一種強應激,嚴重影響其成活率,且常常是不可逆轉的,極易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水是鵝必需的物質之一,而且水參與鵝機體生理活動的全過程,是體內物質轉運和利用的媒介,是生命活動化學反應的場所,并對體溫的調節起決定作用。水分占到雛鵝體重的60%~70%,體內水分損失10%即可導致嚴重的代謝紊亂,損失20%以上則可威脅生命。由于鵝日糧含水率一般在10%左右,所以必須持續不斷地給鵝提供清潔衛生的飲水,尤其在天氣干燥的春季更不能斷水。雛鵝脫水癥

    中國畜牧業 2014年10期2014-12-20

  • 中西醫結合治療雛鵝病毒性肝炎
    ,152500)雛鵝病毒性肝炎是雛鵝一種急性病毒性傳染病,主要特征是肝腫大,并有出血點。該病傳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常發生于孵化季節,一般主要侵害5~20日齡的雛鵝,傳播迅速,成年鵝不易感染。鵝飼養管理不當,飼料中缺乏維生素、礦物質飼料,育雛舍潮濕、通風不良、擁擠等因素均可促使本病的發生,嚴重威脅養鵝業的發展。筆者在門診遇到一例典型病例,現介紹如下,以供參考。1 發病情況黑龍江省鐵力市某鄉呂某的養鵝場,于2012年6月5日,購進2000只雛鵝,飼養在倉房

    中獸醫學雜志 2014年1期2014-08-15

  • 提高春季雛鵝成活率的綜合措施
    牧師。春季是飼養雛鵝的高峰季節,但春季氣溫低、氣候多變、致病因素多,加之雛鵝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病力較差,極易造成雛鵝大批發病或死亡。因此,春季培育雛鵝要根據氣候特點和雛鵝的生理需求,采取綜合措施,以提高雛鵝的成活率。1 做好準備工作1.1 檢查維修首先,根據進雛數量計算育雛舍的面積,并對舍內照明、通風和加溫設施進行檢修。其次,查看門窗、地板、墻壁等是否完好無損,如有破損,及時修補。1.2 嚴格消毒雛鵝入舍前半個月,先對育雛舍進行徹底清掃;然后用高壓水

    養殖與飼料 2014年2期2014-03-08

  • 雛鵝非傳染性疾病死亡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近幾年來,在飼養雛鵝中,育雛期普遍存在雛鵝成活率低,雖然重視傳染病的預防,但忽視了非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往往使飼養雛鵝失敗。據2010~2013年4年來門診不完全統計,死于非傳染性疾病的比例占20%~35%,高的可達39%以上,給養鵝場(養鵝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F就養鵝場(戶)飼養雛鵝非傳染性疾病死亡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參考。1 雛鵝糊肛雛鵝糊肛是由多種應激引發的一種癥狀,如雛鵝開飲或開食不及時,雛鵝在出殼后24小時不能開飲、36小時不能開

    養禽與禽病防治 2014年12期2014-03-06

  • 雛鵝飼養管理技術
    545003)雛鵝飼養管理技術馬翠芳 廖清華 張偉(廣西柳州畜牧獸醫學校,廣西 柳州 545003)本文闡述雛鵝的生理特點、育雛前準備、飼養管理及衛生防疫工作,旨在為養殖戶科學飼養雛鵝提供一個理論指導。雛鵝;飼養管理;育雛雛鵝是指0~4周齡的鵝。雛鵝的培育是養鵝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雛鵝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雛鵝生長發育和成活率,繼而影響育成鵝生長和種鵝的生產性能。因此,關注雛鵝的培育工作,才能提高養鵝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1 雛鵝的生理特點初生雛鵝個體小

    江西畜牧獸醫雜志 2014年5期2014-02-08

  • 肉仔鵝發生啄癖的原因分析與對策
    鵝生產中,啄癖是雛鵝的一種異常行為。啄癖是雛鵝相互啄某個部位或者相互攻擊傷害的行為,其主要表現為啄肛、啄羽、啄頭、啄趾和啄尾等。啄癖在任何年齡的鵝群中都會發生,但以雛鵝為最多,個別雛鵝被啄傷,很快就會蔓延到全群。輕者啄傷翅膀、尾基,造成流血傷殘,影響生長發育,重者造成死亡。特別是高密度大群飼養最易發生,危害較大。筆者在五年來的技術服務中,對近200萬只的肉仔雛鵝在育雛期啄癖發生的原因及防治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有65.5%~85.6%的肉仔雛鵝,發生啄癖,給

    養禽與禽病防治 2012年9期2012-12-09

  • 雛鵝死亡原因與對策
    特性和生理特點。雛鵝是指21日齡以內的小鵝,此時的小鵝絨毛稀少,體小嬌嫩,體溫調節能力差,消化機能不健全,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強飼養管理,忽視防疫免疫,極易造成其發病和死亡。要降低雛鵝的死亡率,必須了解引起雛鵝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相應對策。1 管理因素1.1 溫度 鵝是恒溫動物,雛鵝對低溫和溫度驟變的環境適應力弱。雛鵝會在26℃以下的環境中擁擠扎堆,扎入堆里的雛鵝常因窒息而亡。人工撥散擠堆的雛鵝時,出汗多的雛鵝易著涼感冒。鵝舍溫度一旦超過

    四川畜牧獸醫 2011年10期2011-04-13

  • 雛鵝飼養管理要點
    301903)雛鵝是指4周齡以內的幼鵝。剛出殼的雛鵝比較嬌嫩,不能獨立生活,且出生雛鵝個體小,絨毛稀薄,體溫調節能力差,怕濕、怕冷,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較弱。雛鵝的新陳代謝旺盛,生長速度也很快,到20日齡時的體重可達出生體重的10倍。由于雛鵝的消化器官和消化機能尚未發育完善,隨飼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飼養雛鵝要注意飼料的營養價值和雛鵝的生理特點,抓好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1 育雛準備(1)育雛舍的準備,做到舍內光線充足,保溫良好,防止賊風,堵塞鼠洞,防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1年5期2011-02-12

  • 提高雛鵝成活率技術要點
    的經濟效益。根據雛鵝(出殼后至20日齡)絨毛稀,體溫調節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熱又怕濕的特點,現將鵝的育雛技術要點介紹如下:1.育雛舍的準備。進雛前兩周,應將育雛室沖洗干凈,用10%新鮮石灰水消毒地面、墻壁,用2%燒堿水洗刷用具,并將食糟、飲水器以及照明、保溫、排氣等設備準備好。2.選好雛鵝苗。雛鵝的質量優劣,對雛鵝的成活率和生長發育有直接影響。鵝苗應選自注射過小鵝瘟疫苗的母鵝后代。選擇雛鵝的方法可歸納為“一看二摸”。一看是看雛鵝的精神狀態,絨毛色

    農村百事通 2009年4期2009-03-0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