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政策

  • 公共政策社會心理逆效應原理 ——基于心理控制逆效應理論視角
    127)一、公共政策社會心理逆效應命題的提出(一)公共政策制定、實施和完善的實踐視角實踐證明,公共政策制定、實施和完善的實踐過程中可能生產和傳播兩個方面的信息,并且相應地形成不同的公共政策社會心理效應。一方面是有利于建立和強化社會公眾對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實施和完善主體認同和信任的公共政策信息,我們稱之為“積極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形成公共政策社會心理正效應;另一方面是導致社會公眾逐漸或突然放棄對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實施和完善主體認同和信任或認同和信任意愿的公共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2年4期2022-09-23

  • 網絡輿情對公共政策影響的研究
    38)引 言公共政策是政府維護公共利益,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目標,規范指引社會行動的準則。學者查爾斯·珀西·斯諾提出,“在任何高度復雜的組織中,要想使任何決策得以貫徹執行,必須調動各個層次的人員。只有他們的決心、他們的積極性和他們的認可才能決定一項決策能否及時得以貫徹?!保?]公共政策需要民眾積極配合,一項得到公眾廣泛認同的政策,才有利于順利實施。民意上網后,網絡輿情成為決策層傾聽民意的重要窗口,對輔助公共政策完善具有重大意義。網絡輿情是一把雙刃劍,一方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04-07

  • 公共政策視域下精準施策問題探究
    ? 要:從公共政策視角對精準施策進行分析,能夠更好地把握精準施策要義,在實踐中真正做到精準施策。精準施策必須注重政策系統的整體協同,協調好所施之策與其他政策的關系,以精準研究公共政策。精準施策要精準把握公共政策的邏輯起點,運用精準思維不斷增強公共政策的針對性和指向性,對公共政策實施過程中的重點和要害發力,以精準制定公共政策。精準施策要在精準落實中突破“中梗阻”,通過政策精準評估做好責任落實督察。大數據為精準施策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因此,應構建大數據時代

    行政與法 2021年6期2021-07-16

  • 媒介融合環境下公共政策危機應對策略
    融合環境下,公共政策面臨著公信力危機、合法性危機、傳播危機和執行危機。要通過強化公共政策制定的公眾參與,強化公共政策的價值追求,強化公共政策輿情治理和強化媒介素養提升等途徑,應對公共政策危機。公共政策服務于國家社會治理,促進公共利益的實現,是現代化社會運轉和實現政府職能的極其重要的元素。在媒介融合環境下,公共政策的各個方面,如制定的主體、制定的過程、運行的過程、內容、法律與倫理依據等為更多的主體所關注。同時,公共政策危機也在媒介融合環境下不斷呈現。公共危機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1年2期2021-01-15

  • 公共政策變遷之原因探析
    /張留飛一、公共政策變遷的理解公共政策是統治階級為維護階級統治,通過調節社會公共利益,減少和弱化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一種過程。公共政策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等,大到國家的內政外交,小到公民的日常衣食住行都要受其影響。公共政策學的開創者哈羅德·拉斯韋爾認為:“公共政策是一種含有目標、價值和策略的大型計劃?!盵1]而我國學者陳慶云認為:“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據特定時期的目標,通過對社會中各種利益進行選擇與整合,在追求有效增進與公平分配社會公共利益的過

    就業與保障 2019年24期2019-11-25

  • 新媒體傳播輔助下公共政策傳播效能提升的方式
    、新媒體傳播公共政策渠道中存在的問題(一)新媒體形式不受約束,網絡輿論力度太強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微信和微博以及各種短視頻軟件充斥在社會民眾的生活當中,成為新媒體的主力軍。公民在言論的同時,會發現在網絡新媒體的方式下會出現一類被稱之為“鍵盤俠”的群體,這類人群在網上發表一些過激偏執的言論,在法律以及道德的邊緣線上進行挑戰。無論是對于社會事件還是國家的社會公共政策的發布上,都導致其的社會負面影響更大。在對于公共政策的發布上,需要的是能夠積極正面并且給

    傳媒論壇 2019年19期2019-03-20

  • 我國公共政策執行的優化對策
    )行政部門在公共政策擬定執行之前,需要全面考慮公共政策的科學性與有序性,并且逐漸形成成熟的執行方案。公共政策的執行力應該由行政部門及時跟蹤與監督,以提升公共政策在監控過程中的科學性與有效性,進而提升公共政策的執行力。一、公共政策執行的事前優化對策(一)適當強化部門責任歸位行政部門對于權力與責任的歸屬,需出臺相關的文件或規定進行約束,在出現行政事項與矛盾問題的時候,對部門的責任進行歸位,對責任部門進行追責,這是一項責任流程。但是如何對責任部門所出現的責任進行

    韶關學院學報 2019年7期2019-02-20

  • 中國公共政策的話語指向及其演化
    59)中國的公共政策要符合中國的社會實踐。從中國的政策制定過程中可以看出,黨和國家根據實際狀況做出正確科學的決策,是國家與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當代社會科學以及管理政策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如何推動中國政策科學的話語指向,特別是符合中國本土政策擬定的話語體系,是當代中國政策科學發展的重點,也是政策制定與形成的難點。探索中國政策話語指向及其演化過程,有助于決策者對當代中國政策科學的發展路徑進行重新梳理,同時聯系中國的社會治理實踐,為中國政策科學的發展提供路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3期2019-02-15

  • 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價值實現及作用
    重要的分支,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公共管理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茖W的、合理的公共政策促使政府更加順利的發揮管理與服務職能,是公共管理價值的重要體現。分析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價值對準確的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的促進公共政策的分析具有重要意義。一、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的概念解析(一)公共政策的含義解析公共政策實際上就是政府公共部門為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實現經濟增長、維護公民的公共利益、實現社會資源協調分配而制定和施行的一種

    今日財富 2018年1期2018-05-14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公共政策民心導向
    為中心”,而公共政策的根本落腳點和歸宿是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堅持公共政策民心導向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公共政策在本質上反映的是公共權力與公民之間的關系①,公共政策是以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為導向的?!懊裥摹笔侨嗣竦男枨?、情感、利益訴求和滿意度的統稱。公共政策的民心導向是指公共政策的制定、實施、調整、評估和終結要以人民群眾的需求、意愿、情感、利益和滿意度等為目標和方向。公共政策的民心導向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社會科學動態 2018年3期2018-04-03

  • 公共政策執行研究
    本概念(一)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掌握公共權力的國家、政府、執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為實現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目標,經過一定的合法程序而制定的行動方案或行動依據,其表現形式為法律法規、政府首腦口頭或書面的聲明和指示、報告、行政命令、會議決議文件等。公共政策本質上是一種直接或間接地對社會利益的進行權威性的分配方案。(二)公共政策執行政策經過一定的合法程后,就進入了政策執行階段,政策執行是公共政策過程的中間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學術界對公共

    福建質量管理 2018年11期2018-04-02

  • 試論公共政策決策中的公眾參與
    73155)公共政策是政府實現自身職能的關鍵,對于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政府合理界定公共政策決策的科學性與理性維度,將有效完善政府的行政職能。從公共政策決策主體構成看,政府的決策包括公眾參與和精英決策兩種基本的模式,就一般公共政策制定的流程來看,絕大多數國家采用精英決策模式,精英決策是一種自上而下制定政策的模式,掌握著社會公共權力的政治精英制定公共政策。這種決策方式雖然在效率上相對較高,但是在社會多元利益的現代社會,公眾的參與度相對較低,

    武漢商學院學報 2018年4期2018-03-07

  • 農村公共政策傳播模式及效果優化路徑
    10018)公共政策傳播需要優化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具體來說,硬件環境方面需要重視公共政策信息編排、整合媒介力量以及培養理性受眾等工作;軟件方面則需要完善公共政策傳播制度,構建公共政策傳播良好互動模式,注重評價公共政策傳播效果[1]。目前,一些地區公共政策傳播中存在公共政策制定不夠科學、傳播效果不佳、傳播渠道受限、信息傳遞失真、受眾信息理解存在偏差以及傳播媒介不平衡等問題,對此應遵循傳播規律,增強受眾公共政策傳播意識,建立公共政策傳播互動機制,改善公共政策

    鄉村科技 2018年33期2018-02-22

  • 全媒體時代公共政策傳播中的政府責任研究
    磊全媒體時代公共政策傳播中的政府責任研究文/許 磊在公共政策傳播中,政府和公民難以在短期內實現質的改變,因此公共政策傳播全媒體模式的構建是短期內實現公共政策傳播效能提升的重要方法。但渠道媒介無法以內生的力量進行改革,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做公共政策傳播的“引路人”、媒介融合的“調控人”、公共政策傳播的“督導人”,切實轉變公共政策傳播觀念,推動渠道媒介的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并做好公共政策風險防控工作,推動公共政策傳播效能的提升。全媒體時代 公共政策傳播 政

    傳媒 2017年22期2017-01-28

  • 民生型公共政策變革的悖論性難題及推進策略
    44)民生型公共政策變革的悖論性難題及推進策略■ 付偉 郭丹(南昌理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南昌 330044)民生型公共政策是化解民生問題、提升民生水平的基本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主要形態。然而,現實中的民生型公共政策在變革過程中往往面臨著保持不變與推動變革、盡量少變與頻繁多變、部分變革與全面變革、突然變革與逐漸變革、宣傳變革與隱藏變革等諸多悖論性問題,為了提升民生型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為了避免民生型公共政策變革誘發新的風險,當前,要在民生本位的基礎上

    商業經濟研究 2016年21期2016-12-05

  • 中國公共政策學研究的現存問題和應對措施
    00)?中國公共政策學研究的現存問題和應對措施吳曉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四川成都610000)二戰之后,在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政策科學作為一個綜合性、跨學科的全新研究領域率先出現。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政策科學這個新的研究領域才逐漸被中國的一些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傳統政策研究人員重視起來。他們對興起于西方世界的政策科學進行引進、傳播、研究和吸收,大大加速了政策科學在國內的發展。政策科學研究或稱公共政策研究在中國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個年頭,學科本身越發成熟,取得

    福建質量管理 2016年11期2016-04-16

  • 公共政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研究
    26000)公共政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研究徐振華(南通中氣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江蘇南通226000)公共政策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是指預測、分析和評估在制定并實施公共政策后可能引起的環境影響。對公共政策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能夠預防或減少制定和實施公共政策的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方面的不良影響,并對此提出具體可行的對策及解決方針,最大程度的減少或避免發生較大的環境危害。本文主要簡述建立公共政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有利前提、原則和不利因素,并針對不利因素提出相應政策。公共政策;環境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6年9期2016-02-08

  • 互聯網在公共政策中作用
    來,互聯網對公共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大,在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逐步影響到公共政策制定的每一個環節,進而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更民主、更合理以及更理性,互聯網所具有的即時性、互動性,快速的輿論聚集和放大效應等特點,使小范圍的社會問題在短時間內得到廣泛傳播,由此形成的輿論壓力能夠促使政策問題盡快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確認、加速政策議程的建立、拓寬政策方案的選擇空間和及時調整和改變政策。本文以互聯網在公共政策中作用為研究對象,根據政策過程理論,從公共政

    商 2015年45期2015-05-30

  • 公共政策引人向善的實踐要求
    究重點項目“公共政策引人向善的作用與機制研究”(S2014Z10)作者簡介:柳敏和(1959-),男,河北靈壽人,教授,主要從事文化產業與政策研究。一、公共政策引人向善具備的條件(一)公共政策何以引人向善公共政策何以引人向善?一般而言,只有善的才是合理的,即善是合理的必要條件,而合理是合法的必要條件,那么可以得出善是合法性的必要條件。而公共政策一定意義上說是各級政府制定的具有不同程度法律效力的社會活動規則,即一般情況下,公共政策都是合法的。既然善是合法性的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5年4期2015-04-10

  • 我國公共政策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006)我國公共政策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覃耀堅(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公共政策評估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參考和指導作用在政府活動中越來越重要。公共政策評估是促進政策科學的重要手段,是公共政策順利執行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公共政策評估在我國方興未艾,在促進公共政策科學化、規范化和高效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文章通過闡述進行公共政策評估的重要性,揭示現階段我國公共政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完善我國公共政策評估的建

    大眾科技 2015年1期2015-03-31

  • 公共政策倫理環境的本質與特征
    0080)論公共政策倫理環境的本質與特征向俊杰(東北林業大學 文法學院,哈爾濱 150080)公共政策的倫理環境是指圍繞公共政策而存在的、并對公共政策產生影響的倫理觀念、倫理制度、倫理關系等方面因素的總和。公共政策倫理環境在本質上是公共政策在增進和分配公共利益的過程所受到的潛在的約束性規則,它是無形性與客觀性、動態性與穩定性、多元性與多層次性的統一。正確認識公共政策倫理環境的本質與特征,有利于政府在行為過程中透過各種倫理現象及其約束,有效推進政府公共政策。

    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 2015年2期2015-03-26

  • 創建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政策科學體系 ——評《公共政策學——一種政策系統分析新范式》
    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政策科學體系 ——評《公共政策學——一種政策系統分析新范式》王樂夫(中山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系,廣東 廣州510275)為了說明這一新的思維范式,作者列了公共政策科學導論和公共政策本質論、系統論、信息論、策劃論、決策論、執行論、控制論、評價論、實現論、方法論、組織論、民主論、發展論共十四論(章),分別作了具體的論述,從而建構起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政策科學新體系,表明我國公共政策科學正在走向成熟。周樹志;公共政策;深層結構公共政策學(或政策科學

    文化學刊 2015年8期2015-03-20

  • 熵視角的公共政策傳播分析
    000)一、公共政策傳播與熵的關系(一)公共政策傳播的熵視角在熱力學中,熵被用于描述在熱學系統中能量的無序分布。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獨立系統中熵會自發達到最大熵值的平衡狀態。熵作為描述狀態變化的函數,被廣泛運用到了信息學、管理學和生物學等領域中。但是把熵的概念引入政治傳播學領域的討論并不多見。接下來,我們將用熵理論去思考公共政策的傳播問題,也就是對公共政策熵進行探討。一般認為,在一定范圍的社會中,公共政策的有效能在社會運轉過程中不斷被消耗,基于傳播主體無效

    經濟研究導刊 2015年14期2015-03-19

  • 公共政策學本土化的困境與出路
    肖生福公共政策學本土化的困境與出路肖生福公共政策學以研究解決公共政策的問題為己任,必須與本國或本地區的公共政策實踐活動相聯系,實現本土化發展。我國的公共政策學不注重基礎研究,而且研究對象非中國化、研究方法西方化、理論研究與公共政策實踐嚴重脫節,因此至今依然沒有自己獨立的學科地位。推進公共政策學的本土化發展,需要加強研究隊伍建設,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堅持為我國公共政策實踐活動服務的方向,構建富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政策理論。公共政策學;本土化;基礎研究;方法論公共政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12期2015-02-20

  • 淺析我國公民參與公共政策過程的困境及對策
    展,尤其是在公共政策的過程中公民參與得到了切實的發展。公民參與到公共政策的過程中不僅對公共政策的科學合理地制定以及執行與完善有著重大影響,而且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梢哉f,公民參與在公共政策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公民參與公共政策過程的作用制定公共政策主要是為了使社會的公共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最終實現社會的公共利益。公民作為公共政策的作用對象,如果在公共政策的整個過程中都進行廣泛參與,那么,制定出來的公共政策將會更有利于公共

    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2015年2期2015-01-30

  • 基于國際比較的公共政策審計理論、計劃及方法研究
    共資源,制定公共政策,協調社會事務,解決公共問題,以維護公共利益,滿足公眾需求。換言之,公共政策作為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工具,其制定和執行情況是反映國家治理能力高低的關鍵依據。一、基于國外經驗對公共政策審計內涵的理解及國家治理視角下我國公共政策審計理論框架的構建(一)國外開展公共政策審計的現狀:由政策績效審計向全面公共政策審計過渡在公共管理理論和公共監控理論的影響下,不論是在理論,還是立法、實踐方面,以美國為代表的諸多國家都早已開展了政策審計的探索,比如:在

    商業會計 2014年13期2014-09-19

  • 公共政策管理:公共政策研究的一個新維度*
    )毫無疑問,公共政策是需要被管理的。但是,長期以來,公共政策多是被視為管理工具來研究,將其作為管理對象來研究分析還十分薄弱。公共政策是政府公共治理活動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政府管理和治理社會的重要工具,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內容。在當代政府行政“公共政策化”特征日趨明顯的背景下,公共政策在政府公共行政中扮演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凸顯。正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曼昆所言:“一個社會的興衰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睂τ诂F代社會的人們來說,公共政策作為政府用來影響我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1期2014-08-15

  •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基于醫療改革視角的探析
    ]醫療改革與公共政策公共性存在密切的聯系。一、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主要內涵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界定范圍較廣,無法做出單方面的理解。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對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反映是通過劃分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維度來進行的。他認為,公共領域是公共政策形成的場所,社會公眾通過大眾媒體充分地發表言論和意見交換,從而達成最終的共識。而日本學者藥師寺泰藏則認為,公共政策是政府用來處理或解決公共問題或公共目標的,是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2]從政治學角度看,“公共性”被作為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2期2014-08-15

  • 不良公共政策利益導向的矯正
    11450)公共政策是以公共權力為依托的,代表著國家意志,從而能夠有效地規范和導引社會經濟的發展,因而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但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加速了公共政策利益導向的多元化、復雜化,這既有好處也有弊端,好處是有利于滿足多方面的利益訴求,使社會整體呈現和諧;弊端是公共政策極易失范,容易背棄傳統和應然的價值取向。因此,公共政策的利益導向就顯得極為關鍵和重要了,甚至可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公共政策的利益導向的好壞,完全決定著公共政策的好壞,這就使得公共政策的利益導向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14年2期2014-08-15

  • 公共政策執行“中梗阻”產生的上行原因及破解之策
    阻”,是指在公共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執行主體的中間環節、中層干部由于自身的態度、素質、能力或基于個體利益的考慮等消極、被動或低效的貫徹執行,從而導致公共政策執行不暢目標難以完成,被社會廣為詬病的一種“上令不行于下,下情不達于上”的不良現象。[1]公共政策執行的“中梗阻”集中體現為中層干部的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現象,它一方面嚴重影響機關工作效能,導致政令不暢、效率低下,阻礙公共政策的有效執行;另一方面則引致機關內部人員凝聚力低下,外部干群關系緊張,削弱黨和政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14年4期2014-08-15

  • 湖南“兩個率先”目標下政府公共政策創新探析*
    度安排,政府公共政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如何以完備而合理的公共政策助推“兩個率先”目標的實現已經成為擺在決策者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從學理上和實踐上來看,政府公共政策一旦制定下來,政策內容一般會處于一種穩定的狀態。然而,這種穩定狀態并不是完全絕對的,因為公共政策運行的外部環境會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公共政策不可能永遠固定不變,這就需要公共政策主體根據公共政策在執行、評價、監控等環節的運行情況適時地作出改革和創新,以增強公共政策的生命力,從而達

    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3年2期2013-08-15

  • 公共政策執行偏差及其矯正
    51450)公共政策執行偏差及其矯正□ 高玉貴(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河南 中牟 451450)公共政策執行在公共政策活動中處于關鍵環節,對于公共政策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公共政策執行偏差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措施:加大公共政策宣傳力度,確保對公共政策實質的認識;提高公共政策執行認知程度,確保公共政策 “利益超脫”;提高公共政策執行人員的素質,強化公共政策的預測性;提升公共政策的質量,確保公共政策執行有序推進;提供有效的制度設計,建立有

    行政與法 2012年7期2012-12-23

  • 公共政策的構成要素與價值分析
    的表達構成了公共政策的主要內容,而政治意愿的執行形成了對公共政策活動進行規制的管理過程。順理成章的命題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作用在于對公共政策管理過程進行制度性界定。但是在國內外公共學教材與研究文獻中還沒有對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動與公共管理三個容易混淆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進行明確的闡述,對于公共政策的價值也是眾說紛紜,因此有必要對公共政策的特點與構成要素進行系統分析,對公共政策的價值進行客觀的判斷。二、公共政策的特點分析與要素界定西方學者對于公共政策的研究始于20

    當代經濟 2012年12期2012-08-15

  • 公共政策質量的影響要素分析
    寧有才公共政策質量的影響要素分析寧有才(濟南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山東 濟南 250022)公共政策質量是公共政策的生命線。因此,分析公共政策質量的影響要素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公共政策質量的影響要素是多元的,其中,元政策與制度環境、信息資源與信息整合、公共政策主體、公共政策彈性等是影響公共政策質量的重要因素。公共政策;公共政策質量;影響要素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目標、實現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

    湖北社會科學 2012年7期2012-04-12

  • 公共政策價值目標和理性目標的調適*
    為了解決有關公共政策問題而采取行動所要達到的目的、指標和效果。[1]公共問題確定后,公共政策目標的確定就成了接下來的重要一環,而一個明確的、合理的政策目標是政策方案制定和選擇的前提條件,而公共政策目標又具有多元化、多樣性,有的政策目標甚至是相互沖突的。公共政策目標,在縱向上有多個層次,在橫向上涉及到各個方面。本文探討公共政策的價值目標和理性目標是從橫向的同一層次上來進行的。政府日益公共政策化,政府與公眾之間往往通過公共政策來進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換,對公共政策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2年3期2012-03-11

  • 對公共決策的參政議政要抓住五個環節
    參與政府組織公共政策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的過程。公共政策領域知名學者M.Ramesh教授把公共政策分為五個環節:公共政策議題確定環節、公共政策制定環節、公共政策方案決定環節、公共政策執行環節以及公共政策評估環節。其中,公共政策方案決定環節的參與者很少,一般而言僅限于政府部門。那么在公共政策的議題確定環節、公共政策制定環節、公共政策執行環節和公共政策評估環節,這四個環節 (不包括決定環節)中,民主黨派是如何通過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參與和影響政府公共決策

    團結 2010年5期2010-12-26

  • 中美公共政策學教材建設比較研究
    006)中美公共政策學教材建設比較研究肖生福(廣州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廣州 510006)美國公共政策學的教材建設有其特色與優勢:一是教材作者的資深化和高水平化,二是教材內容的本土化和案例化,三是教材的學術價值高,四是教材語言生動、簡潔明了、圖文并茂,版式編排人性化。對比美國公共政策教材,不難發現我國公共政策學教材建設的差距和不足,從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示與借鑒:一是應當重視專家學者在公共政策學教材建設中的作用,二是應當高度重視公共政策學教材內容的本土化和案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3期2010-04-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