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手

  • 針灸聯合中藥熏洗對中風恢復期肩手綜合征患者血清ET-1的影響
    降低,但是中風后肩手綜合征確比較常見[1]。中醫治療中風恢復期肩手綜合征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藥熏蒸可以通過溫度效應增加局部藥物的滲透作用,促進局部炎癥滲出物的消散,來增加血液循環,有利于藥物的吸收,但是很難持續改善患者的預后[2-4]。經筋是古人對人體韌帶學、肌學及其附屬組織生理、病理規律的總結,要求在治療疾病中注重骨骼、經筋在生理上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影響,也為針灸治療肩手綜合征提供了理論基礎[5]。內皮素-1(Endothelin-1,ET-1)是體內重要

    貴州醫藥 2023年2期2023-04-04

  • 身痛逐瘀湯和針刺聯合康復治療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臨床觀察
    林奕君肩手綜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是腦卒中臨床治療中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也被稱為反射性交感神經性營養不良綜合征[1]。肩手綜合征是一組癥候群,主要特征為偏癱側肩關節、腕部、手部等出現疼痛、溫度升高、腫脹、運動受限等癥狀,對患者的日?;顒佑绕涫巧现\動功能的影響較大[2,3]。目前,臨床上對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治療主要以物理康復療法為主,但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近年來,隨著中醫治療的廣泛應用和推廣,中藥、針灸等中醫特色療法被

    光明中醫 2022年16期2022-08-26

  • 針灸結合作業療法治療肩手綜合征臨床研究*
    源 459000肩手綜合征屬于腦卒中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主要是患者中風后1~3個月出現[1]。肩手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患側肩、腕、指、手疼痛,活動受限,上肢水腫,肩關節脫位等臨床綜合征,隨著病情加重,患者甚至會出現關節僵直、肌肉萎縮等癥狀,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2]。對肩手綜合征予以早期干預,對促進腦卒中患者機體功能康復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針對該并發癥尚無確切的特效方法,主要給予肩吊帶、按摩、良肢位擺放、康復療法等,但不能獲得確切療效[3-4]。為探尋更有效的

    河南中醫 2022年6期2022-05-19

  • 超聲引導下注射藥物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肩手綜合征臨床效果觀察
    200042)肩手綜合征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多為腦卒中引起,為腦卒中常見并發癥,病人發病后患側肩痛、手腕腫痛,嚴重甚至手部肌肉萎縮及變形,阻礙病人上肢功能,其發病率較高,影響病人生活質量[1-3]。疼痛使得病人懼怕活動患肢,病人抵觸康復訓練,嚴重影響康復的進程,影響病人上肢功能恢復,故而解決病人肩痛,給予病人康復訓練十分重要[4-5]。超聲引導下注射藥物可較好改善肩手綜合征病人疼痛等臨床癥狀,有助于病人病情好轉,同時配合康復訓練,可進一步促進病人康復[

    廣州醫科大學學報 2022年6期2022-03-21

  • 24 小時康復管理對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效果觀察
    點的腦血管病變。肩手綜合征為卒中患者常見的肢體障礙并發癥,表現為患側關節活動受限、上肢腫脹及疼痛,嚴重時會出現患手肌肉萎縮甚至關節攣縮畸形,影響患者運動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因此,積極有效的康復護理干預對肩手綜合征的防治有積極效果。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自2018 年9 月份開展了中樞整合技術及24 小時康復管理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以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康復醫學科2020年5 月至2021 年5 月66 例卒中后

    人人健康 2021年20期2021-12-13

  • 懸吊下運動療法聯合沖擊波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臨床效果觀察
    70%的患者并發肩手綜合征[1-2],表現為肩關節疼痛、水腫、活動受限。有研究[3-4]指出,肩手綜合征是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的一種表現,多發于腦卒中后3~16周。該病的發生機制尚不明確,如控制不佳,上肢肌肉、關節功能障礙,故對于肩手綜合征的及時診治尤為重要。對患肢及時功能康復[3-4],能防止出現不可逆的功能障礙;現階段對肩手綜合征康復治療方法有限,效果并不肯定。目前據國內外大量文獻及研究顯示,沖擊波治療肩手綜合征有效,且效果得到肯定[5]。懸吊訓練技

    寧夏醫學雜志 2021年11期2021-12-08

  • 中西藥合用治療腦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綜合征療效觀察
    475400)肩手綜合征常發于腦卒中后的3個月內,多以手部明顯腫脹、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并疼痛為特征。臨床常用止痛類藥物改善肩手綜合征患者的局部疼痛,例如降鈣素注射液、雙氯芬酸鈉膠囊等,但療效不甚理想,還需聯合其他療法強化治療。補陽還五湯可以止痛祛瘀、通絡、活血,且副作用較?。?]。本研究用中西藥合用治療腦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綜合征療效較好,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共84例,均為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醫治患者,按隨機雙盲法分為兩組各42例。觀察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1年3期2021-07-14

  • 中藥涂擦聯合穴位按摩治療中風患者肩手綜合征的臨床效果分析
    510220)肩手綜合征屬于中風患者治療后的常見病癥,多出現在中風后的1~3 個月,最早可出現在中風后的第3 天,發病率高達13%~70%,患者會表現為患側肩、手疼痛、上肢水腫、關節活動受限、肩關節脫位等癥狀[1]。根據表現癥狀,肩手綜合征可分3期,Ⅰ期為手部色澤改變、水腫,肩、手疼痛,運動障礙等。因此,早期干預治療肩手綜合征,對促進中風患者功能康復具有積極意義[2]。目前,臨床對中風后肩手綜合征的治療方法較多,如肩吊帶、良肢位擺放、藥物手術干預、康復鍛

    當代醫學 2021年17期2021-06-23

  • 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局部皮溫變化影響因素研究
    多種并發癥,其中肩手綜合征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并發癥,多見于腦卒中后上肢偏癱患者[1],肩手綜合征又稱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因卒中后影響因素的不確定,直接制約了卒中后相關測評工具的研制和開發,這極大阻礙了腦卒中后危險人群的快速篩查[2]。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臨床表現為患側肩痛及運動受限,嚴重者可以出現同側手腕、手指的疼痛、浮腫,浮腫以手背明顯,患者手指關節多出現為屈曲的活動范圍受限,甚至可出現手部肌肉萎縮等,這是嚴重影響癱瘓上肢功能恢復的重要原因之一[3]。然而

    中西醫結合護理 2021年2期2021-06-21

  • 懸吊運動輔助康復訓練對肩手綜合征患者患側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東 266500肩手綜合征是指手部突然腫脹疼痛、肩關節疼痛,并患側關節及手功能受限的一種綜合征,常發于腦血管疾病后期,如中風、心肌梗死等[1]。由于患者疼痛明顯,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受到影響,長期可引起患者產生心理問題,喪失對生活的信心[2]。因此,了解患者發病機制,盡早給予康復治療和訓練,對防治肩手綜合征至關重要?,F代醫療應用物理治療、藥物對癥治療、運動康復訓練等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疼痛,但在改善運動功能等方面效果不盡如人意[3]。懸吊運動是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21年10期2021-06-11

  • 超聲波聯合水療治療肩手綜合征的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200941)肩手綜合征是患者患手出現水腫、 疼痛等癥狀,導致手功能出現障礙的一種疾病[1]。 引起肩手綜合征的因素較多,常見的如腦卒中、心肌梗死、頸椎病等。臨床關于肩手綜合征的發病機制并不明確,但多數學者認為與交感神經受損,造成末梢神經血管障礙密切相關[2]。超聲波是肩手綜合征的常見治療手段,在臨床上已被廣泛應用,可促進患肢功能的改善和恢復。 水療是一種特殊的治療手段, 其主要通過水的浮力、靜水壓力和熱能傳遞等,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3]。 目前,臨床關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21年1期2021-05-24

  • 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星狀神經節阻滯對肩手綜合征療效觀察
    金振華 譚同才肩手綜合征是腦卒中最嚴重的肢體功能障礙之一,臨床發生率為12.5%~70%[1]。肩手綜合征通常發生在腦卒中后1~3 個月,病情發展迅速,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患肢肌肉萎縮和關節攣縮,疼痛加重,阻礙患者全面康復[2]。肩手綜合征越早進行干預治療,效果越好,尋求早期治療措施能夠有效減少患者上肢殘疾率[3]。重復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主要是在清醒狀況下利用固定頻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1年2期2021-03-04

  • 探究早期體位及運動護理在預防急性腦卒中患者肩手綜合征中的效果
    221700)肩手綜合征是卒中后常見并發癥,表現出肩關節活動疼痛,運動受限、腫脹等,同時患者血管出現運動性改變,而且肌肉萎縮,加劇患者痛[1]。為預防發生肩手綜合征,本文取我院收治急性腦卒中患者病例,實施不同護理措施,以此選擇最佳護理方案,對比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急性腦卒中患者82例,入選對象均為首發腦卒中。根據雙盲法分組。對照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齡57~87歲,平均(69.5±7.5)歲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57期2021-01-15

  • 循經遠取動法治療中風后早期肩手綜合癥療效觀察
    54031)早期肩手綜合癥是一種常見于腦卒患者的臨床并發癥,主要發于中老年人群,絕多數患者會感覺到患側肩疼痛、手指關節腫脹、肘關節活動受限,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殘疾,其發病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四,極大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1]。為此,本文將具體研究循經遠取動法治療中風后早期肩手綜合癥的療效,以給研究人員提供科學依據,具體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中風后早期肩手綜合癥患者26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35期2020-07-25

  • 早期康復治療對腦卒中肩手綜合征與上肢運動功能的影響
    發于中老年群體,肩手綜合征是腦卒中等腦血管疾病常見合并癥,主要表現為患手突然浮腫疼痛和肩周疼痛,影響患者的上肢關節活動度,進而對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復造成影響[1]。因此,如何有效預防腦卒中肩手綜合征的發生,加速患者上肢運動功能改善成為臨床康復治療關注的重點。本研究分析早期康復治療在腦卒中肩手綜合征預防及上肢運動功能改善中的應用效果?,F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100 例,采用隨機數字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0年6期2020-07-10

  • 中藥泡洗聯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恢復期肩手綜合征療效觀察
    期,不少患者突發肩手綜合征,影響到手部運動功能,是康復的一大阻礙[1-2]。此次試驗旨在探究中藥泡洗聯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恢復期肩手綜合征的療效,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為研究段,結果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將該院收治的中風恢復期肩手綜合征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采集患者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如下:(1)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者48歲,最大者75歲,平均年齡為(61.18±4.73)歲;基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20年5期2020-07-03

  • 早期康復在腦卒中肩手綜合征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老年人群,腦卒中肩手綜合征是此疾病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肩手綜合征對患者的肢體任意部位都會有影響,患者的臨床表現根據其影響程度各不相同,此疾病的發病因素為:肩關節正常結構功能產生變化、中樞損傷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發生障礙,腕關節長時間受到壓力或屈曲。不管是以上哪種發病原因,都會對交感神經產生影響,并導致末梢神經血管障礙,肩手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為:患側上肢關節疼痛、血管運動性改變、活動受限等,晚期會出現肌肉、皮膚明顯的萎縮,導致攣縮和畸形,最終會導致上肢功能受到限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20年15期2020-06-24

  • 偏癱患者早期預防肩手綜合征的體位康復及運動護理效果
    110024 )肩手綜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是一種偏癱患者常導致的并發癥,好發于偏癱后1-3個月內,臨床也稱為反射性交感神經性營養不良 (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1]。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出現運動障礙,關節區疼痛及活動受限,同時伴有肩部及手部的疼痛及腫脹感[2]。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會導致患者出現運動功能的障礙及肌肉萎縮,導致肩、手及手指關節處出現畸形活動受阻等,對患者的疾病康復

    中國傷殘醫學 2020年5期2020-06-22

  • 中藥泡洗對老年肩手綜合征患者手部疼痛的護理研究
    530023)肩手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疾病,泛指患者患手突然出現浮腫疼痛或肩關節疼痛,導致其手部功能下降,造成肩手綜合癥的疾病有很多,主要有中風、頸椎病以及肺疾病等,多見于中老年人,若不及時治療,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2]。有研究結果表明對肩手綜合征患者采用中藥泡洗進行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疼痛,有助于疾病的轉歸[3]。鑒于此,本文將中醫泡洗實施于肩手綜合征患者,探討其應用價值,主要內容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甄選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20年13期2020-06-12

  • 以經絡腧穴為基礎的中醫外治法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選穴規律研究
    風后的并發癥中,肩手綜合征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并有數據調查顯示,該病在重度腦血管疾病中的患病率高達70%,這給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質量等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由于中風后肩手綜合征其詳細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中西醫目前尚缺乏特別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國內很多學者都在臨床上探索采用中西醫結合的康復治療方法治療肩手綜合征[1-2],其中主要以經絡腧穴為基礎的治療手段占據目前中醫治療方法的大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傳統體針與從體針發展出來的火針、溫針灸以及推拿、穴位貼敷

    廣西中醫藥 2020年2期2020-05-29

  • 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康復研究進展
    娥 王楠 鄭遵成肩手綜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稱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于1994 年被國際疼痛研究學會歸納為復雜局域疼痛綜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Ⅰ型[1],即與交感神經介導性密切相關的疼痛。該病是腦卒中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一般發生在腦卒中后1~3 個月[2],其發病率達12.5%~70.0%[3

    中國醫學創新 2020年34期2020-01-14

  • 功能性電刺激配合系統化康復治療對肩手綜合征的臨床應用*
    341000)肩手綜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是偏癱后突然出現的手腫脹疼痛的繼發性并發癥,據統計,其發生率約占偏癱患者的12.5%~27%,嚴重的疼痛將影響患者全面康復,如果不給予治療,將導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影響手的功能[1]。肩手綜合征分為三期[2],Ⅰ期出現肩痛、活動受限,同側手腕、手指腫痛,出現發紅、皮溫上升,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時受限,被動屈曲可引起劇痛,此期可持續3~6個月,治療應盡早進行,力爭避免進入Ⅱ

    贛南醫學院學報 2019年8期2019-09-14

  • 腦卒中并發肩手綜合征實施康復護理的價值評定
    常見的如偏癱和肩手綜合征,患有肩手綜合征的腦卒中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肩部和腕關節疼痛,手功能障礙和關節僵硬等,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不利于生活質量和生活能力改善。本研究分析了腦卒中并發肩手綜合征實施康復護理的價值,報告如下。1 資料和護理方法1.1 資 料將我院2017.2至2018.8的60例腦卒中并發肩手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組,康復護理組年齡50-76歲(65.80±2.80)歲。男18例,女12例。常規組年齡51-77歲(65.57±2.88)歲。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9年15期2019-05-18

  • 五苓散冷熱浸泡聯合壓力泵干預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療效觀察
    530011)肩手綜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卒中后常見并發癥,發病率12.5%~70.0%[1]。臨床表現為患側肩手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后期加重可導致患手肌肉萎縮、攣縮變形甚至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患者康復及預后。包艷等[2]研究采用五苓散冷熱浸泡結合康復訓練對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進行干預,可有效緩解患手的腫脹、疼痛及活動受限狀況;而張立波[3]研究通過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對患側肢體進行規律地充氣、放氣,可以促進肌肉、血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9年4期2019-05-11

  • 基于德爾菲法的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中醫康復護理技術方案的建立
    衛生問題[2]。肩手綜合征是腦卒中常見并發癥之一,其發病率為12.5%~70.0%[3]。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發病機理尚不明確,國內目前主要采用中西醫綜合性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治療、中醫康復治療、中藥治療、各種物理康復治療、口服藥物治療、交感神經阻滯及交感神經切除術、封閉治療等[4-5]??祻妥o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干預、良肢位的擺放、康復訓練及物理療法上[6]。目前較為常用的護理技術主要有[6-9]:向心性按摩、向心加壓纏繞法、冰水浸泡法、冷熱水交替療法、石蠟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19年1期2019-02-26

  • 中藥膏摩及紅光照射對于緩解中風導致的肩手疼痛的臨床觀察及效果評價
    100078)肩手疼痛是發生于中風后的一種常見并發癥,會導致肩同性運動障礙以及同側手腫脹疼痛,若不及時治療,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風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甚至可造成患側手部肌肉萎縮、關節痙攣變形等嚴重后果,進而導致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因此,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诖?,本研究為了探討緩解中風導致的肩手疼痛的有效治療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7月收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9年4期2019-02-19

  • 加味補陽還五湯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綜合征療效觀察
    430000)肩手綜合征是由于末梢神經出現血管障礙,從而引發肩部或肩關節疼痛以及手功能受限的一種疾病,屬于腦卒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1]。筆者用加味補陽還五湯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綜合征療效滿意,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共76例,均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受治療的腦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8例。研究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50~75歲,平均(60.12±7.43)歲;肩手綜合征病程20~76天,平均(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8年9期2018-10-26

  • 鏈狀康復護理模式對腦卒中早期肩手綜合征康復護理效果觀察
    寧 530021肩手綜合征(shoulder2hand syndrome,SHS)又稱作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綜合征 (reflex sympa–t hetic dyst rop hy,RSD)[1]是腦卒中后偏癱病人的常見并發癥,臨床主要表現為偏癱側肩痛、手腫及被動活動疼痛加劇,其嚴重影響偏癱肢體功能恢復,如不給予及時的治療,將導致肩和手、指的永久性畸形[2]。肩手綜合征發病率有報道可達5%~32%[3],且大多發生在發病后1~3個月間,最早在發病后第3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18年15期2018-09-11

  • 加味補陽還五湯聯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綜合征的療效
    046000)肩手綜合征是腦卒中后常見并發癥,患者主要表現為活動障礙、上肢疼痛等癥狀,嚴重可影響關節功能,甚至出現肩手畸形。本文將對腦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綜合征患者采取加味補陽還五湯聯合康復訓練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綜合征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已經過確診。其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68.72±2.94)歲,平均病程(1.85±0.24)個月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8年11期2018-07-07

  • 腦卒中患者應用康復護理聯合神經肌肉刺激預防肩手綜合征的效果
    637000)肩手綜合征是指患者手部浮腫、腕關節肩關節疼痛,使肩手功能受損,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與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1]。肩手綜合征同時也是腦卒中后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本文選取了我院診治的腦卒中患者130例,并對其采用康復護理及神經肌肉刺激治療方法進行研究分析,顯示此方法治療效果顯著。具體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卒中患者13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按照單雙號順序將其分為觀察組(單號)與對照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8年9期2018-02-01

  •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肩手綜合征的效果
    率及復發率特點。肩手綜合征屬于腦卒中較常見合并癥,表現為患側肩手疼痛、上肢水腫、肩關節活動受限等,嚴重可導致手及手指變形,手功能完全喪失[2]。據報道[3], 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發病率為12.5%~74.1%, 且一旦發生上肢功能很難恢復至發病前的水平??祻妥o理是腦卒中治療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和運動功能恢復的有效途徑。本研究旨在觀察早期康復護理的預防效果,為預防控制腦卒中肩手健康教育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20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8年2期2018-01-24

  • 三聯護理在腦卒中中年患者肩手綜合征預防中的應用研究
    在腦卒中中年患者肩手綜合征預防中的應用研究史 麗目的:探討三聯護理模式在中年腦卒中患者肩手綜合征預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起開始采用三聯護理模式對中年腦卒中患者實施肩手綜合征預防性護理實踐,選擇實施前(2015年4~12月)和實施后(2016年1~9月)收治于我院的腦卒中中年急診入院患者各55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兩組患者肩手綜合征發生情況及患者的生活滿意度。結果: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肩手綜合征發生率及Ⅱ、Ⅲ期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生活滿意度評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年23期2017-12-20

  • 中風后肩手綜合癥的康復研究進展
    7)11--02肩手綜合征是腦卒中后影響患者肢體功能康復的重要并發癥,患者表現出上肢活動受限、肌肉萎縮,患側手臂、肩胛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其發生率約為12.5%~70%。肩手綜合征多在中風后的1~3個月內出現,并且貫穿于中風恢復的各個階段。它通常影響局部肢體,但也會影響身體的多個肢體或者多個部位,患者徹底康復比例僅有20%左右,如不給予系統的康復治療,可能會導致永久性的肩、手、指畸形。1 流行病學特征中風又稱卒中,是臨床常見的高發病之一,具有高致死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7年11期2017-11-30

  • 中藥泡洗聯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恢復期肩手綜合征療效分析
    練治療中風恢復期肩手綜合征療效分析蔡彥偉 王曉麗(河南省舞陽縣人民醫院中醫內科舞陽 462400)目的:分析中藥泡洗聯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恢復期肩手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中風恢復期肩手綜合征患者進行觀察,將其隨機分為單項組與聯合組各30例。單項組僅給予康復訓練治療,聯合組則采用中藥泡洗聯合康復訓練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聯合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上肢疼痛評分、上肢運動功能等指標均優于單項組,差異具有統計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7年5期2017-07-19

  • 基于仲景六經理論探討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中醫療法*
    經理論探討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中醫療法*謝靖萍1,潘銳煥2,陳紅霞2△1.廣州中醫藥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生(廣州 510304),2.廣東省中醫院(廣州 510006)目的:探討仲景六經理論對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臨床診治上的指導意義。方法:以仲景六經理論為基礎,對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發病機制進行分析,根據其不同時期的發病特點闡述辨證治法。結果:仲景六經理論中的經方論述可用于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辨證治療。結論:仲景六經理論對于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診治具有指導意義,可為臨

    陜西中醫 2017年12期2017-04-04

  • 海桐皮湯配合康復訓練防治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效果觀察
    訓練防治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效果觀察翁小容(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腦病科,廣東 廣州 510000)目的:觀察海桐皮湯配合康復訓練防治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訓練,觀察組在常規康復訓練的基礎加用上海桐皮湯治療,比較兩組發生肩手綜合征的情況以及肩手綜合征的上肢疼痛、肩關節活動度評分。結果:肩手綜合征發生率觀察組12.0%,對照組28.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6年2期2016-10-31

  • 針刺結合功能鍛煉對肩手綜合征的治療價值評析*
    刺結合功能鍛煉對肩手綜合征的治療價值評析*趙曉(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骨科,廣東 廣州510080)目的分析評價肩手綜合征的治療中應用針刺結合功能鍛煉的治療價值,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選取收治的肩手綜合征患者共計120例。按照隨機的原則,分為2組: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60例。研究組患者應用針刺結合功能鍛煉治療,對照組僅應用功能鍛煉治療,治療時間均為4周。對比2組的治療觀察指標。結果治療前VAS評分研究組與對照組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學報 2016年4期2016-09-05

  • 伸筋丹膠囊聯合綜合康復訓練對肩手綜合癥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
    合綜合康復訓練對肩手綜合癥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王洪流Δ,劉冬(浙江省江山市峽口醫院 骨外科,浙江 江山 324100)目的 探討肩手綜合癥治療中伸筋丹膠囊聯合綜合康復訓練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90例肩手綜合癥患者隨機分為3組,以單純接受伸筋丹膠囊治療者為A組,以單純接受綜合康復訓練治療者為B組,以接受伸筋丹膠囊聯合綜合康復訓練者為C組,每組30例。對比3組肢體功能改善情況及治療效果。結果 入組時3組間FIM和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接受治療3周后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6年3期2016-07-18

  • 針灸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肩手綜合征59例
    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肩手綜合征59例柴廣慧(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中醫院,476800)肩手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的腦卒中并發癥之一,主要發生于腦卒中恢復期,嚴重影響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和身心健康[1]。目前常規采用康復訓練治療肩手綜合征效果欠佳。本研究采用針灸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肩手綜合征,現報道如下。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118例肩手綜合征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59例,男31例,女28例;年齡48~74歲,平均(60.3±

    中國民間療法 2016年3期2016-04-20

  •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作用研究
    復護理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作用研究姚麗娟1,孫 陶2*(蘇州市吳江區第一人民醫院,1. 神經內科;2. 中醫康復科,江蘇 蘇州 215200)目的研究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的肩手綜合征的發生率的影響,以及對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在給予內科常規治療及護理的同時,采用良肢位擺放、運動訓練、手法按摩、心理干預等方法進行處理;對照組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6年26期2016-03-29

  • 肩手綜合征應用針灸結合康復訓練治療的效果評定及研究
    222042)肩手綜合征應用針灸結合康復訓練治療的效果評定及研究高 勇(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方醫院,江蘇 連云港 222042)目的 探究肩手綜合征患者采用針灸結合康復訓練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連云港市東方醫院收治的肩手綜合征患者100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給予康復訓練治療,實驗組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結合針灸治療,對比2組治療的效果。結果 實驗組肩手綜合征患者治療后的上肢運動功能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針灸結

    中國醫藥指南 2016年28期2016-01-29

  •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并發肩手綜合征康復治療中的效果觀察
    護理在腦卒中并發肩手綜合征康復治療中的效果觀察張 緯 (遼寧省鞍山市湯崗子醫院八療區,遼寧 鞍山 114048)目的 觀察應用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并發肩手綜合征康復治療中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腦卒中并發肩手綜合征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常規組(n=32)和康復組(n=40),常規組患者予以常規的護理干預措施,康復組患者性康復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常規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2%,康復

    中國醫藥指南 2016年19期2016-01-29

  • 針灸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研究進展
    張衛關鍵詞:肩手綜合征;中風;針灸中圖分類號:R255.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5)03-0088-03肩手綜合征( 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是指腦卒中恢復期患者,患手突然浮腫,肩手疼痛、皮溫升高、膚色改變、手的運動功能受限,局部無感染、無外傷和周圍血管病的證據等,研究表明肩手綜合征常見于腦卒中后l~3個月發生,多發生在1個月左右,遲至6個月后發生,其發病率為12.5%~70%[1],是臨床常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5年4期2015-08-20

  • 中西結合分期施護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癥療效的影響
    期施護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癥療效的影響仲 麗(江蘇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京 212000)目的 觀察中西結合分期施護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癥療效的影響。方法 篩選符合標準的患者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5例,2組患者均行腦卒中常規診療方案,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根據肩手綜合癥分期行中西結合護理,最后根據患肢疼痛、水腫情況評價療效,采用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價法(FMA)評價上肢運動功能。結果 與治療前比較,兩者總有效率、上肢FMA評分變化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5年10期2015-03-24

  • 針刺治療肩手綜合征選穴規律
    021)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是腦卒中偏癱常見的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主要表現為肩部疼痛、手部浮腫和疼痛(被動屈曲手指時更為明顯)筆者在分別整理自1996年以來針灸治療肩手綜合征的臨床文獻,發現諸家對肩手綜合征的選穴組方均有較強的規律性可循,并且給予分析評價,以期為進一步的臨床研究和實驗提供參考。1 資料與方法1.1 文獻資料來源 期刊數據庫來源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時間為1996~2014年。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并有明確的診斷標準,以肩手綜合征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年6期2015-01-25

  • 馮明清教授從瘀論治肩手綜合征經驗
    明清教授從瘀論治肩手綜合征經驗任彬彬肩手綜合征主要是指患側上肢出現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手部浮腫、皮溫膚色改變, 甚至攣縮畸形使患臂喪失功能, 多見于中風恢復期或后遺癥期。馮明清教授認為肩手綜合征多以瘀血為主,中風之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 氣血陰陽虧虛均可致瘀, 標實之痰、濕、熱、瘀阻塞經絡, 氣血痹阻, 亦致瘀血, 因此以活血理血之四物湯加減治療。肩手綜合征;中風;瘀血在我國, 腦卒中的年發病病例超過150萬[1], 肩手綜合征為中風患者常見并發癥之一, 多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年15期2015-01-23

  • 中藥療法治療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
    告·中藥療法治療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過靈香 倪 偉 祈 芳 艾 坤 張 泓△(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目的運用Meta分析方法比較中藥療法與其他干預措施治療肩手綜合征臨床療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中藥治療肩手綜合征臨床觀察文獻,對中藥和其他干預措施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進行Meta分析。結果共納入20篇符合要求的文獻,Meta分析其總有效率,上肢運動功能和疼痛評分。結果顯示,3個檢測指標均具有

    中國中醫急癥 2015年3期2015-01-04

  • 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早期康復護理干預
    524037)肩手綜合征又稱反射性交感神經性營養不良,是腦卒中偏癱患者常見的并發癥[1]。常表現為肩部疼痛,手腕部腫脹和疼痛,肌肉強直和萎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影響患者的情感,還延長了患者神經功能的康復[2]。筆者對124例確診為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6月~2013年4月我院神經內一科收治的124例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均符合全國第五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

    吉林醫學 2014年8期2014-12-02

  • 中藥熏蒸療法治療腦卒中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
    蒸療法治療腦卒中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秦劍劍1秦德寶2閆瑋娟1孫珊珊1(1.濟南軍區青島第二療養院全軍神經疾病診療康復中心,266071;2.山東省萊州市中醫醫院,261400)目的 探討中藥熏蒸療法在腦卒中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60例腦卒中肩手綜合征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采用中藥熏蒸加常規康復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康復治療。分別在治療前、治療4周后進行患肢Fugl-Meyer(FMA)、疼痛評分、肩關節活動度評定,觀察患側肩手綜合征恢復情況。結

    中國療養醫學 2014年9期2014-11-06

  • 易罐療法治療卒中后肩手綜合征30例療效觀察
    京 101200肩手綜合征是卒中恢復期常見癥狀之一,是指卒中恢復期患手突然水腫、疼痛以及患側肩部疼痛,并使手的功能受到限制[1]。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患手及手指變形,使手的功能全部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012-06—2013-06,我們應用易罐療法治療卒中后肩手綜合征30例,并與基礎康復治療30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全部60例均為我院針灸一、二病區住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22例,女8例;腦梗死26

    河北中醫 2014年9期2014-10-10

  • 早期肢體鍛煉對預防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臨床分析
    煉對預防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臨床分析張云芬(云南省劍川縣人民醫院,云南大理 671300)目的探討腦卒中早期肢體鍛煉對預防肩手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選擇100例腦卒中患者作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分組就常規干預(對照組)與早期加強肢體鍛煉(觀察組)對肩手綜合征發生率的影響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選取病例肩手綜合征發生率為20%,顯著低于對照組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前簡化FMA評分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4年2期2014-10-09

  • 壓力回流及水療結合關節松動術對肩手綜合征的療效觀察
    結合關節松動術對肩手綜合征的療效觀察馮學偉鄭州人民醫院康復科 鄭州 450003目的 觀察壓力回流及水療結合關節松動術對肩手綜合征的影響。方法 綜合治療組與對照組各15例腦卒中患者,2組患者均采用我科室一般的康復治療手段。綜合組增加我科理療室的空氣壓力回流和OT室的水療﹑關節松動術進行治療。2組患者于治療前﹑治療6周時上肢進行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和疼痛評定。結果 綜合治療組肩手綜合征的改善很明顯,對照組沒有改善,2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壓力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年1期2014-09-12

  • 綜合康復護理在腦卒中肩手綜合征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肩手綜合征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觀察郭 君目的 綜合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觀察。方法 選擇70例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兩組患者均給予康復訓練, 觀察組除了康復訓練之外, 給予良肢位的擺放、冷熱水交替浸浴、壓迫性向心纏繞, 兩組于治療前及治療4周進行疼痛評定(VAS)、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I)評定和手部腫脹測量。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運動功能較治療前均有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肩手綜合征;日常生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15期2014-09-04

  • 綜合康復治療肩手綜合征的療效與觀察
    療·綜合康復治療肩手綜合征的療效與觀察楊曉靜目的探討肩手綜合征綜合康復治療措施。方法腦卒中偏癱后并發肩手綜合征患者78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9例, 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訓練, 觀察組在常規康復訓練的基礎上,還采用了一系列綜合康復治療措施:向心性纏繞法、紅外線照射法和冷熱水交替療法。結果觀察組39例患者, 總有效率為87.2%, 明顯高于對照組76.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康復治療措施可有效緩解患肢疼痛, 消除患肢水腫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年20期2014-07-18

  • 27例腦卒中肩手綜合征患者的康復訓練及護理
    0082)腦卒中肩手綜合征又稱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綜合征,發生率為12.5%~74.1%。主要表現為肩部疼痛攣縮,活動受限,患手腫脹等改變,以及被動活動時疼痛加劇,部分伴有肩關節脫位,嚴重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由于攣縮腫脹疼痛嚴重影響患者上肢康復訓練,我們采用綜合訓練方法,觀察肩手綜合征恢復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為我科住院腦卒中并發肩手綜合征患者共27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50~75歲。肩手綜合征診斷標準:患者有神經系統疾病,單側

    天津護理 2014年2期2014-02-10

  • 中藥熏蒸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療效觀察
    310016)肩手綜合征是指腦卒中患者在恢復期間患手突然出現浮腫、疼痛及患肩疼痛,使其運動功能受限。一旦發生肩手綜合征,將嚴重影響康復進展,如不及時發現和治療,會導致手變形,使手功能全部喪失[1]。因此加強本病的治療和護理,對患者功能康復有重要意義。筆者近年采用中藥熏蒸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療效滿意?,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浙江省中醫院住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72例,均經頭顱CT及磁共振確診,其中腦出血

    中國中醫急癥 2013年1期2013-10-02

  • 通消和絡法治療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療效觀察
    011)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是指卒中后在患側上肢的肩胛帶和手的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后期皮膚和肌肉萎縮等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是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常見并發癥,發生率5%~32%,成為影響中老年人中風后康復的常見病、多發病。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出“血不利則為水”,根據此理論,肩手綜合征為中風后血瘀脈絡,不通則腫,不通則痛,經絡肢體失養所致,我們總結出通絡活血、消腫利水方法治療卒中后肩手綜合征,名為通消和

    中國民間療法 2012年8期2012-01-26

  • 健康教育路徑在肩手綜合征中的應用
    5健康教育路徑在肩手綜合征中的應用歐素瓊 黃小麗 羅亞晶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科,廣東省廣州市 510095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路徑在肩手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用常規西醫傳統健康教育方法,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路徑。結果: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路徑能提高肩手綜合征患者的肢體功能及生活質量。肩手綜合征 健康教育 護理路徑 效果肩手綜合征是并發肩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2年17期2012-01-24

  • 癱瘓肢體靜點與肩手綜合征的臨床觀察
    癱瘓上肢靜點。因肩手綜合征不是即刻出現的癥狀,對入選病人進行跟蹤觀察1個月。1.3 數據分析采用配對t檢驗對數據進行分析。表1 治療前表2 治療后2 結果治療前,2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1)。治療后,治療組22例(73.3%)出現肩手綜合征,平均發生時間17d左右,對照組僅4例(11.1%)出現肩手綜合征,平均發生時間29d,而且運動功能級別的恢復也受嚴重影響(以BrunnstromIII為界,治療組III級及III級以上為46.7%,對照組為

    中外醫療 2010年20期2010-06-19

  • 肩手復康散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的臨床觀察
    月內;臨床診斷為肩手綜合征(SHS),主要指腦血管病患者在恢復期患手突然水腫、疼痛及患側肩疼痛,并使手的運動功能受限。排除標準:丘腦病變所致的疼痛者、病前明顯有肩關節疾病而致疼痛或運動功能障礙者以及臨床資料不全者。共入選65例,其中男47例,女18例。肩痛與上肢麻木、腫脹并存者34例,肩痛與上肢腫脹并存者18例,上肢腫脹與麻木并存者15例。1.2 診斷標準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協作組起草制訂的《中風病診斷療效評定標準》(試行)19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0年4期2010-06-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