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視

  • 間歇性外斜視與眼球旋轉角度關系的研究進展
    6000間歇性外斜視是最常見的外斜視亞型之一,其發病率為3.42%~3.90%[1]。間歇性外斜視患者可于注意力不集中、視物疲勞、望遠時出現眼位偏斜,此種情況或很少發生,或每日有規律地出現[2-3]。間歇性外斜視是介于外隱斜視和恒定性外斜視之間的過渡性斜視;間歇性外斜視若發展為恒定性外斜視,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預后產生較大影響[4]。目前,臨床對間歇性外斜視的發病機制、手術時機及治療方法存在爭議。研究認為,眼球旋轉角度與間歇性外斜視的嚴重程度存在相關性。本

    中國現代醫生 2023年36期2024-01-20

  • 云南省青少年兒童斜視手術回顧性分析
    ,湯 雯0 引言斜視(strabismus)是指一眼注視時,另一眼視軸偏離平行的異常眼位。原因包括屈光不正、雙眼融合異?;蛑溲鄄窟\動的神經肌肉異常。斜視一般可分內斜視、外斜視、下斜視、上斜視、旋轉斜視等。一項薈萃分析顯示,全球斜視總患病率、外斜視和內斜視患病率分別為1.93%、1.23%和0.77%[1]。研究表明,人們對有明顯斜視的兒童的看法是負面的,斜視患者幼年時就受到社會的疏遠[2]。同時,斜視是導致弱視的常見因素,書寫時歪頭可能是一個危險因素,而

    國際眼科雜志 2023年5期2023-05-12

  • 孩子目光總“飄”當心這種斜視
    任珊珊斜視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3%~5%。其中,間歇性外斜視斜視中發病率最高的類型,約占斜視患者的一半。其癥狀是非持續性的,患兒在身體狀況不佳、精神狀態較差的時候較容易出現斜視。一般情況下,家長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現孩子是否患有間歇性外斜視。中山眼科中心斜視與弱視科主任醫師顏建華提醒家長注意觀察孩子有無斜視的情況,特別是間歇性外斜視的孩子習慣在陽光下瞇起一只眼睛,顯得比較畏光?!叭绻议L注意到孩子的目光有時會不自覺往眼角‘飄’,就需要盡早找眼科醫生尋求幫助了。

    保健與生活 2022年20期2022-10-13

  • 斜視術后立體視重建的影響因素
    寧 530021斜視患者雙眼視軸分離,注視一個物體時,注視眼物像落在視網膜中心凹上,斜視眼物像落在視網膜中心凹外,由于代償雙眼復視或混淆視的需要,逐漸形成異常的視網膜對應和單眼抑制,視皮層神經細胞興奮性降低,立體視覺發育受影響,從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立體視損害[1]。立體視破壞使人對物體細節的識別以及空間定位能力下降,從而影響精細操作能力,對生活造成不利影響,并限制了就業選擇范圍。斜視手術通過改善患者的眼位,促進視軸協同作用,進而促使立體視功能恢復[2]。本文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年2期2022-08-12

  • 斜視,讓我如何看世界
    ●郁林蔭斜視是眼科多發病、常見病,患病率約為3%~5%。斜視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屬眼外肌疾病。正常人兩個眼睛能同時注視一個目標,自由地轉動,大腦會將來自兩只眼睛的圖像組合成一個單一的三維圖像,實現人能判斷目標距離人有多近或者多遠(稱為深度知覺)。雙眼看到的是一個立體的目標。當兩眼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同時注視目標時,就會向大腦發送兩張不同的圖片。在年幼的兒童中,大腦忽略了偏離方向眼的圖像,它只看到來自正常眼或者視力更好眼的圖像,是一個平面的圖像,結

    江蘇衛生保健 2022年5期2022-05-24

  • 下斜肌肌腹轉位術治療輕度下斜肌亢進伴小度數垂直斜視
    亢進,多伴有垂直斜視、V癥和外旋轉斜視,通常需要行下斜肌減弱術。傳統下斜肌減弱術一般適用于下斜肌亢進明顯且第一眼位垂直斜視度在10~15PD以上的患者。對于伴下斜肌功能亢進程度輕的小角度垂直斜視,采用常規下斜肌減弱術,術后可能出現下斜肌功能不足、過矯或繼發性A型斜視的可能[1-2]。Bhatta等[1]觀察下斜肌后徙或切除術后,有35.4%患者在術后2wk~6mo出現持續的、輕度無癥狀的下斜肌功能不足,6.3%患者因下斜肌功能不足癥狀明顯需要做進一步手術;

    國際眼科雜志 2022年5期2022-05-05

  • 微小斜視的研究進展
    石明華0引言微小斜視最早于1961年由Lang提出,描述了18例無明顯斜視的屈光參差性弱視,并將這一類疾病稱為微小斜視。1967年,Helveston等[1]報道了20例微小斜視患者,表現為遮蓋試驗陰性,偏中心注視和異常視網膜對應。自此微小斜視這一概念被學者們廣泛接受,并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將從微小斜視的分類、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等方面進行綜述。1微小斜視的分類1.1 按照發病原因分類按照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微小斜視、失代償性微小斜視和繼發性微小斜

    國際眼科雜志 2021年5期2021-12-08

  • 改“斜”歸正要趁早
    視。事實上,小兒斜視的患病率也不低,如果沒有及時干預,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身、心兩方面的傷害。一些斜視具有隱蔽性斜視是指兩只眼睛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目標,一眼注視目標,而另一眼視軸偏離目標的現象。斜視的種類較多,有的是眼球向內靠攏,這是內斜視;有的是眼球向外分開,是外斜視;還有的眼球一高一低,這是垂直性斜視。有些斜視從外觀上就能看得出來;有一些斜視癥狀就比較隱蔽,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具體癥狀表現為眼睛“時斜時不斜”,當兒童思想不集中、發呆和疲勞生病或看書寫字時間過

    家庭醫藥 2021年16期2021-12-02

  • 改“斜”歸正要趁早
    視。事實上,小兒斜視的患病率也不低,如果沒有及時干預,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身、心兩方面的傷害。一些斜視具有隱蔽性斜視是指兩只眼睛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目標,一眼注視目標,而另一眼視軸偏離目標的現象。斜視的種類較多,有的是眼球向內靠攏,這是內斜視;有的是眼球向外分開,是外斜視;還有的眼球一高一低,這是垂直性斜視。有些斜視從外觀上就能看得出來;有一些斜視癥狀就比較隱蔽,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具體癥狀表現為眼睛“時斜時不斜”,當兒童思想不集中、發呆和疲勞生病或看書寫字時間過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2021年8期2021-08-30

  • 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下斜肌切斷術聯合應用于小兒斜視的治療效果觀察
    0)0 引言小兒斜視是臨床兒科常見的眼外肌疾病,主要是指患兒雙眼無法同時注視同一個目標,可根據眼球運動及斜視角有無變化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非共同性斜視[1]。其中共同性斜視是指眼球能正常運動,雙眼斜視度數一致;非共同性斜視包括麻痹性斜視及限制性斜視兩種[2]。斜視患兒常伴發下斜肌的功能亢進,導致弱視、立體視覺減弱或喪失,同時也會對其美觀造成嚴重影響。手術是治療小兒斜視的最為直接有效的治療手段,可有效矯正眼位、重建雙眼視功能、改善眼部美觀。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主要是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80期2021-07-26

  • 雙眼外直肌傾斜后徙術治療集合不足型間歇性外斜視的療效
    穎0引言間歇性外斜視(intermittent exotropia,IXT)是一種介于外隱斜與恒定性外斜視之間的過渡性外斜視,約占外斜視的50%~90%[1],患者注意力集中時眼位正位,疲勞、注意力分散、遮蓋打破融合時表現為外斜視,該類患者同時存在正常視網膜對應和異常視網膜對應兩種視網膜對應關系。其發病機制可能與中樞性集合和分開功能平衡失調有關,當融合及調節性集合功能減退時,眼位控制能力減弱,最終可進展到恒定性外斜視。IXT不但會影響患者的外觀,造成患者自

    國際眼科雜志 2021年7期2021-07-08

  • 水平肌加強減弱術聯合下斜肌切斷減弱術治療小兒斜視的臨床價值探究
    莊277000)斜視是指雙眼無法在同一時間內注視同一目標,該癥又可分為麻痹性斜視、共同性斜視2種類型[1]。斜視大多數發生在幼兒時期,斜視患者由于其眼位不正,在注視目標時,其目標影像會落在中心凹處外,造成視物時出現復視[2]。而影像受到抑制時,則會喪失雙眼的單一視功能及立體感,導致視力發育不良,最終造成弱視[3]。水平肌加強減弱術是臨床治療小兒斜視較常用的手段,具有一定的療效,但患者在術后視功能恢復不明顯。下斜肌切斷減弱術分為部分切除、切斷和后徙術3種,可

    當代醫學 2021年15期2021-06-02

  • 年齡、斜視類型和斜視度對間歇性外斜視患兒生活質量的影響
    023)間歇性外斜視是兒童最常見的斜視類型[1],多項研究表明,間歇性外斜視對患兒及其父母生活質量均會產生影響[2-4]。近期研究結果顯示,斜視兒童消極態度出現的時間呈低齡化趨勢[5-7],年幼兒童便能產生對斜視兒童的偏見,更好地理解間歇性外斜視兒童心理與年齡之間的關系不僅有助于指導醫生確定手術時機,還可幫助護士及患兒父母更好地應對幼兒斜視。本研究使用中文版間歇性外斜視生活質量評估量表(intermittent exotropia questionnair

    皖南醫學院學報 2021年2期2021-05-13

  • 先天性白內障相關斜視研究進展
    的建立,從而引起斜視發生。據報道,先天性白內障術前斜視的發生率為20%~40%[10-11],白內障術后可高達80%以上[12-14]。斜視是阻礙雙眼單視建立及影響弱視治療效果的危險因素,并且會嚴重影響患兒美觀和身心健康[15-16]。適時合理矯正斜視,對于先天性白內障患兒視功能重建及身心健康極為關鍵[12]。先天性白內障相關斜視的治療一直是專業內廣大醫師關注并存有爭議的話題。本文就先天性白內障相關斜視的發病率、發病機制、影響因素、手術治療時機選擇以及預后

    中華實驗眼科雜志 2021年4期2021-04-17

  • 斜視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以及影響因素分析
    223300)斜視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多發生于兒童人群,而外斜視是一種常見的斜視類型,臨床上將外斜視分為間歇性外斜視、恒定性外斜視及其它特殊類型外斜視,患者斜視角度變化較大,在看遠時外斜視較為明顯[1]。兒童發生外斜視后,其視力受損,視物時出現立體視覺偏差,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2]。臨床上針對兒童外斜視主張實施手術治療,但部分患者外斜視手術治療后效果不夠理想,本研究針對2016年1月~2020年5月在淮安市淮陰醫院眼科接受手術治療的40例外斜視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71期2021-01-20

  • 目不斜視
    究員 劉宏偉目不斜視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與之相近的成語是目不轉睛,它們都有眼睛直視的意思。這種狀況,臨床上稱為第一眼位。當眼睛向上、向下、向左、向右轉動,臨床上稱為第二眼位。當眼睛斜著向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轉動,臨床上稱為第三眼位。眼睛為了視物,可以停留在不同的眼位,這樣可以擴大視野。此時的眼睛可以是斜的,但這種眼斜是主動的。還有一種主動的眼斜,是翻白眼,有鄙視、憤恨、不滿的意思。這些情況下,雙眼的眼位是一致的。如果

    保健醫苑 2020年12期2020-12-15

  • 水平肌加強減弱術聯合下斜肌切斷減弱術治療斜視伴下斜肌功能亢進的效果
    475000)斜視是臨床常見眼外肌疾病,主要分為麻痹性斜視、共同性斜視兩大類,多發于兒童時期,常伴有下斜肌功能亢進,造成弱視、立體視覺減弱或喪失[1]。目前,手術是治療斜視的最佳手段,且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手術時機以6~7歲最佳,以改善外觀、矯正眼位、建立雙眼視功能。水平肌加強減弱術是近年來治療斜視的主要術式,以改變視軸方向,矯正視力。研究指出,下斜肌功能亢進造成起內旋作用肌肉、起外旋作用肌肉間力量失衡,加重斜視癥狀[2]。下斜肌切斷減弱術通過針對性

    河南醫學研究 2020年31期2020-11-25

  • 發現斜視后應該如何治療,你知道嗎?
    生,這一種情況是斜視所造成的。除此之外還會有外斜視,上斜視和下斜視等情況斜視,不僅給人的外觀帶來了影響,還會給眼部帶來危害,很多家長認為斜視孩子眼睛沒有發育好,年齡太小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斜視的癥狀就會緩解,其實斜視這種情況一定要早診斷,早治療。如果沒有及時矯正,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會給孩子帶來難以挽回的傷害。那斜視究竟是怎么一種情況?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又該如何治療呢?這些情況讓我們一在文章里面尋找答案吧!1? 斜視的癥狀和危害知多少?正常人兩側的眼球運

    康頤 2020年14期2020-11-10

  • 當孩子發生斜視或弱視時,這6點不容忽略!
    文 于剛1.斜視的具體癥狀有哪些?斜視常常被人們稱為“斜眼”“對眼”,顧名思義就是眼球的位置不正。用醫學術語描述,就是:眼的視軸發生了偏斜,并且不能被雙眼的融合機能克服。常見的表現形式為內斜視、外斜視、上斜視、下斜視等。斜視時時刻刻都存在的稱為恒定性斜視;時而正位,時而斜視,或僅在疲勞、患病、精力不集中時表現出來的稱為間歇性斜視;當正位和斜視有規律地、交替隔一天出現的就稱為周期性斜視,最常見的是48小時周期。圖1 美和眼科原創畫作——內斜視2.“斗雞眼”和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 2020年6期2020-06-15

  • 兒童斜視要糾正
    眼習慣越來越差,斜視已經不再是成人的“專屬”病癥,小兒斜視患者已然占據了斜視患者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據統計,我國3億多名兒童中約有1000萬人是斜弱視患者,數量十分龐大。兒童斜視不僅會影響到其視力,還會引發其他眼部疾病,影響孩子的心理和外貌,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未來的就學與擇業。為此,家長要充分重視孩子斜視這一問題,及早發現,盡早治療,以免給孩子留下遺憾。斜視可以自檢自查在一般人看來,斜視僅僅是影響孩子的外貌,實際上斜視更重要的是影響孩子的雙眼視功能,也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2020年3期2020-04-20

  • 斜視矯正術對共同性外斜視與共同性內斜視患者視覺功能的影響
    213000)斜視是臨床眼科常見疾病,也是引起雙眼視覺功能異常的常見原因[1]。共同性外斜視與共同性內斜視均是常見的斜視類型,斜視病因有調節學說、雙眼反射學說、解剖學說及遺傳學說,多種因素可引起斜視。但值得肯定的是,斜視受到雙眼融合和調節相關功能的影響,如果存在一定發育缺陷,則斜視的發病率將會大大提高。斜視患者的視角不穩定,共同性斜視指兩眼視軸不互相平行,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目標。當前,我國少年兒童斜視發病率已超聲過1%,斜視同近視、弱視等疾病一樣,已經成為

    醫藥前沿 2020年30期2020-03-01

  • 兩種矯正手術方案治療基本型間歇性外斜視臨床療效比較
    雷文忠間歇性外斜視是兒童最常見的外斜視,介于外隱斜與恒定性外斜視間[1]?;拘烷g歇性外斜視則為臨床最常見亞型,主要臨床特征為遠斜視度與近斜視度差值≤10 三棱鏡度(prism diopter,PD),且隨病程延長逐漸表現為正位立體視功能的損傷[2]。目前對基本型間歇性外斜視患兒臨床首選外科手術治療,而單眼一退一截術(R&R)和雙眼外直肌后徙術(BLR-rec)是最為常用的兩種方案。研究顯示,BLRrec 方案較R&R 方案在矯正遠斜視度方面具有優勢,更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年6期2019-07-02

  • 新版美國眼科臨床指南(PPP)對間歇性外斜視診治的指導及解讀
    031)間歇性外斜視是臨床最常見的外斜視類型,不同種族間外斜視的發生率有明顯差異。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間歇性外斜視的發病率為3.42%~3.9%[1-2]。間歇性外斜視常在3歲前發病,但是早期表現為間歇性,并且兒童檢查欠配合而不易被察覺,所以發現時間可有早晚。當患兒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或生病時,融合代償功能減弱,就容易出現斜視。間歇性外斜視患兒在發病初期表現為視遠時出現外斜,而視近時仍可維持正常眼位和雙眼單視功能。如果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恒定性外斜視,最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9年1期2019-04-11

  • 單眼一退一縮術式矯正集合不足型間歇性外斜視短期效果分析
    0 引言間歇性外斜視(intermittent exotropia,IXT)是兒童外斜視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外斜視的40%以上,間歇性外斜視能夠通過融合集合功能控制眼位正位,精力不集中或破壞融合后出現顯性外斜視,即正位和外斜狀態交替、間歇出現。它不但會影響兒童的外觀,也會影響其雙眼單視功能。對于病情發展,外斜視頻率增加及斜視度增加的IXT,手術治療是主要治療方法,但手術治療的長期隨訪療效并不令人滿意,因術后隨時間推移,眼位趨于向外漂移而導致眼位回退可能。術

    國際眼科雜志 2019年7期2019-03-19

  •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青少年兒童斜弱視的流行病學調查
    乾,張 揚0引言斜視、弱視是青少年兒童時期導致視力受損和視覺發育缺陷的高發眼病,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國外學者對于不同人種和民族方面的流行病學研究已見諸多報道,而我國目前關于少數民族青少年兒童斜視、弱視的患病率和影響因素研究尚少。本課題針對云南省獨有的少數民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當地漢族青少年兒童斜視和弱視的患病情況、影響因素及民族之間的差異性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1對象和方法1.1對象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目前有少數民族人口793084名,

    國際眼科雜志 2019年2期2019-02-13

  • 水平直肌移位術對斜視的臨床療效觀察
    325035)斜視是目前眼科臨床上常見疾病之一,斜視是指任何一眼視軸偏離的臨床現象,可因雙眼單視異?;蚩刂蒲矍蜻\動的神經肌肉異常引起[1]。臨床上主要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非共同性斜視。共同性水平斜視伴小角度垂直斜視及A-V型斜視較常見。A-V型斜視可以理解為在垂直方向上有非共同性的水平斜視[1]。有人主張在退后或縮短內外直肌的同時將兩眼同名水平肌肉附著點向上或向下移位來矯正A-V型斜視[2]。本文通過對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56例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8年8期2018-08-06

  • 眼科門診兒童斜視患病率流行病學調查
    610081)斜視(Strabismus)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斜視又可以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麻痹性斜視兩大類[1-2]。斜視是一種兒童視功能發育異常、嚴重危害兒童視力發育和視覺功能的眼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提高治愈率,減少患者立體視覺功能的喪失[3-4]。3~12歲兒童時期是視覺發育的敏感時期,兒童視覺發育情況以及斜視等常見兒童眼科疾病篩查一直是眼科醫師關注的重點問題,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子產品的增多等因素,我國兒童斜視的發病率也

    醫藥前沿 2018年18期2018-06-21

  • 水平直肌移位術在斜視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3800臨床上,斜視屬于一種十分常見的眼科疾病,在共同性水平斜視手術過程中,通常會觀察到部分患者存在水平斜視現象的同時,還伴隨有不同程度的垂直斜視現象,但其垂直肌功能未明顯異常[1]。部分學者認為,在將水平斜視矯正的同時,應該同時完成垂直肌上下移位處理,以此來將水平斜視與垂直斜視同步矯正,最大程度上將患者的手術次數減少,將手術痛苦降低[2-3]。該研究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3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水平斜視伴垂直斜視患者行水平直肌移位

    系統醫學 2018年24期2018-02-19

  • 寶寶麻痹性斜視怎么辦?
    查了,說是麻痹性斜視。請問,應該如何治療?答:兒童麻痹性斜視是指兩眼視軸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僅一眼視軸注視目標,而另一眼視軸偏向目標一側的現象,分為內斜視、外斜視、上斜視和下斜視。兒童麻痹性斜視多由先天發育異常、產傷和出生后數月內患病引起,所以首先應尋找病因,并請耳鼻喉科、神經內科、腦外科、小兒科等會診,排除眼周、腦神經和顱內等部位的疾病,準確地診斷原發病,防止延誤治療時機。治療麻痹性斜視除針對病因治療外,同時可口服和肌注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還可

    益壽寶典 2018年25期2018-01-26

  • 寶寶麻痹性斜視怎么辦?
    查了,說是麻痹性斜視。請問,應該如何治療?貴州貴陽 童東風兒童麻痹性斜視是指兩眼視軸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僅一眼視軸注視目標,而另一眼視軸偏向目標一側的現象,分為內斜視、外斜視、上斜視和下斜視。兒童麻痹性斜視多由先天發育異常、產傷和出生后數月內患病引起,所以首先應尋找病因,并請耳鼻喉科、神經內科、腦外科、小兒科等會診,排除眼周、腦神經和顱內等部位的疾病,準確地診斷原發病,防止延誤治療時機。治療麻痹性斜視除針對病因治療外,同時可口服和肌注維生素B1、維生素B

    保健與生活 2018年7期2018-01-26

  • 雙眼外直肌后退術治療間歇性外斜視療效觀察
    退術治療間歇性外斜視療效觀察馬玲目的 觀察雙眼外直肌后退術治療各類型間歇性外斜視的療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行雙眼外直肌后退術的52例間歇性外斜視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術后至少隨訪6個月。記錄比較每一位患者術前及術后的眼位及視功能,分別記錄其術前及術后,看遠和看近的平均斜視度,以及遠近斜視度差值的改變。結果 52例患者中,基本型28例,外展過強型11例,集合不足型13例,均行雙眼外直肌后退術,術前、術后斜視度數變化具統計學意義。結論

    臨床眼科雜志 2017年4期2017-08-27

  • 成人共同性外斜視術后雙眼遠立體視功能重建及影響因素分析
    劉洋成人共同性外斜視術后雙眼遠立體視功能重建及影響因素分析卜立敏,楊積文*,劉洋(沈陽愛爾眼科醫院視光科,遼寧沈陽110003)目的:探討成人共同性外斜視術后雙眼遠立體視功能重建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在我院進行共同性外斜視手術的成人患者122例的臨床資料,根據發病年齡、手術年齡、斜視度將患者分組?;颊咝g前均無同時視,術后6周用同視機檢查是否出現雙眼立體視覺。應用χ2檢驗比較不同組別雙眼遠立體視重建情況,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發病年齡、手

    沈陽醫學院學報 2017年2期2017-07-24

  • 弱視和斜視先治哪個?
    問,既有弱視又有斜視,該先治療哪一個呢?四川威遠李小娟弱視合并斜視的治療比較復雜,應該因人而異制訂治療原則,以下是我們多年來摸索的治療原則:間歇性外斜視如果孩子經過弱視訓練,雙眼的視力平衡,同時檢查發現雙眼視功能逐漸變弱,可以考慮先行斜視手術,然后再行弱視訓練。部分調節性內斜視雙眼視力平衡后,孩子應該在存在三級視功能的情況下盡早手術,手術后重新配戴合適的眼鏡,之后再行弱視治療。恒定性外斜視可以考慮先行弱視治療,待視力達到正常后再行斜視手術治療。恒定性內斜視

    保健與生活 2017年5期2017-02-27

  • 兒童斜視弱視等不起拖不得
    其實未必。弱視、斜視和近視并稱兒童三大常見眼部疾病。很多斜弱視兒童的表現也是視物不清,與近視癥狀相似,正因為此,沒得到及時的治療,造成永久性雙眼視功能障礙。弱視患兒多伴有屈光不正。近視,通過配戴眼鏡后矯正視力可達正常;而弱視患兒只有佩戴眼鏡矯正屈光不正的基礎上同時進行遮蓋治療(或壓抑治療)和弱視訓練,才能有效治療。弱視的危害性不僅表現為視力低下,更重要的是造成雙眼視功能異常,以致將來不能勝任需正常立體視覺的精細工作。斜視同樣危害嚴重。很多人以為斜視僅是影響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16年10期2016-11-15

  • 水平肌移位術治療水平斜視并伴垂直斜視的探討
    肌移位術治療水平斜視并伴垂直斜視的探討王 閏(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心醫院眼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目的 探究水平肌移位術在水平斜視并垂直斜視患者中的治療效果,以便為臨床提供指導。方法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水平斜視并垂直斜視患者40例(62只眼),兩組均進行水平肌移位術,按照移位量的不同分成兩組,每組20例,對照組移位量<3 mm,觀察組移位量在5~7 mm,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經水平肌移位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平均矯正的

    中國醫藥指南 2016年26期2016-11-14

  • 斜視手術后如何防復發
    羅興中預防斜視術后復發,首先要幫患者建立完善雙眼單視高級功能,故術后應盡早開始雙眼單視康復訓練,利用雙眼單視功能來穩定眼位。目前同視機訓練是雙眼單視康復訓練的傳統有效方法,不過這需要家長配合,每天帶小孩上醫院訓練治療。最近市場上有雙眼單視訓練儀(即FOL復合弱視儀)用于訓練治療,由于該儀器較同視機便宜很多,有條件者可以購買在家訓練治療。另外,為了預防術后斜視復發,一般斜視術后半年內不要做幅度過大的眼部運動,如外斜視術后還保留有小幅度的外斜視可做筆尖訓練,也

    中老年健康 2016年1期2016-03-07

  • LASEK對近視合并間歇性外斜視眼位的影響
    近視合并間歇性外斜視眼位的影響Effect of LASEK on Ocular Alignment in Myopes with Intermittent Exotropia柳國華摘要:目的探討準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鑲術(LASEK)對間歇性外斜視合并近視患者眼位的影響。方法對26例(52眼)間歇性外斜視合并近視患者行LASEK術,比較術前和術后3個月患者斜視度和調節幅度的變化,并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術后3個月,患者斜視度平均(21.53±16.04)△,

    食管疾病 2015年4期2016-01-20

  • 集合不足型間歇性外斜視的手術方式分析
    006)間歇性外斜視是外斜視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類型,因其雙眼融合功能不穩定,患者斜視角經常發生變化,最終由于雙眼單視功能的破壞而迅速發展為恒定性斜視,因此強調早期手術治療。集合不足型是間歇性外斜視中手術設計難,手術量不易掌握,術后易發生過矯或欠矯的外斜視,其手術設計方式是大家比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本文通過總結分析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09年3月-2012年9月手術治療的集合不足型間歇性外斜視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集合不足型間歇性外斜視的手術治療方式。1 資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5年15期2015-04-20

  • 顯微斜視手術和傳統斜視手術的臨床療效分析
    謝亞平顯微斜視手術和傳統斜視手術的臨床療效分析謝亞平目的對比顯微斜視手術和傳統斜視手術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診的60例斜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0例,采用顯微斜視手術進行治療;對照組30例,采用傳統斜視手術進行治療。治療后對兩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傳統斜視手術相比,顯微斜視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15期2015-01-04

  • 孩子“心不在焉”可能是斜睨眼
    斜睨眼(外斜視)是兒童斜視中較為常見的類型,多與近視、散光有關,如果遠視度數很高,也會出現外斜視。如果斜視低于15度,一般人不會察覺,但只要細心觀察,斜睨眼還是能夠被檢查出來的:如果一個人與你面對而坐時,總是有一只眼斜看著旁邊,好像心不在焉似的,這位很可能就是斜睨眼患者。斜視的人因為眼位不正,物體的影像落在黃斑中心以外的位置,視物就會出現復視。由于斜視患者長期靠一只眼注視,另一只眼的影像受到抑制而停止發育,導致廢用性視力下降,造成弱視,甚至喪失雙眼的單眼視

    中華家教·幼兒版 2014年6期2014-09-15

  • 探討水平直肌移位治療水平斜視伴小角度垂直斜視的效果
    直肌移位治療水平斜視伴小角度垂直斜視的效果謝照林(株洲縣第一人民醫院,湖南 株洲 412100)目的分析探討水平直肌移位治療水平斜視伴小角度垂直斜視的效果。方法對我院收治的水平斜視伴小角度垂直斜視患者80例(121只眼),在行外、內直肌手術時,把附著點進行上、下移位。結果80例(121只眼)患者中43例的垂直斜度5°~7°,把單眼水平直肌行垂直移位5 mm,平均矯正的垂直斜度為(5.82±0.68)°,治療效果很好,28例的垂直斜度8°~20°,把水平直肌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22期2014-01-26

  • 下斜肌轉位術在知覺性外上斜視中的應用
    位術在知覺性外上斜視中的應用姚婕穎 封利霞目的探討下斜肌轉位術聯合水平斜視手術矯正知覺性外上斜視的療效。方法對我院收治的22例知覺性外上斜視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手術方式均為下斜肌轉位術聯合水平斜視矯正術,術后隨訪觀察半年。結果22例患者眼位均明顯改善,第一眼位角膜映光基本正位,患者均無上轉受限,9例在鼻上方注視時出現輕度功能不足,無瞼裂縮小,患者均無復視,手術效果滿意。結論下斜肌轉位術聯合水平斜視手術可有效矯正知覺性外上斜視,手術肌肉條數少,無需健眼手術及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3年5期2013-03-02

  • 麻痹性斜視244例臨床分析
    視軸分離時就稱為斜視[1-2]。據報道,國外斜視的發病率比我國的發病率高。麻痹性斜視是其中一類伴有眼外肌或其支配神經異常的斜視[3-4]。本文探討麻痹性斜視的病因、麻痹肌的分布及對視功能正常功能的干擾。通過回顧性分析長葛市人民醫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244例行斜視矯正手術的麻痹性斜視患者病歷資料,對麻痹性斜視病例進行臨床分析。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麻痹性斜視患者244例,其中男性184例,女性60例;手術年齡分布為3~43歲(平均17.

    河南醫學研究 2013年2期2013-01-27

  • 兒童斜視的流行病學研究
    虎·綜 述·兒童斜視的流行病學研究郁佳佳 劉虎兒童斜視的流行病學,主要研究斜視的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斜視不僅影響兒童雙眼視覺功能的正常發育,而且對患兒的知覺功能發育以及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故早期對斜視及其危險因素進行篩查和干預非常重要。本文就近年來兒童斜視的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作一綜述。斜視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眼病,是弱視的危險因素,若不及時治療,可對患兒雙眼視覺功能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本文對近年來國內外斜視流行病學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希冀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3年5期2013-01-22

  • 遮蓋試驗在臨床中的應用
    檢查者有無隱斜、斜視以及測量隱斜視的大小。2 設備視力表、近用遮蓋視力表、遮蓋片、手電筒、水平和垂直棱鏡排。3 步驟a.被檢查者配戴習慣用遠矯正眼鏡。b.視標選擇。①遠距離檢查時,使用被檢查者雙眼中較差眼的最好矯正視力之上一行的視標;②近距離檢查時,使用近視力表,能控制調節的單個視標,檢查距離約40cm。使用被檢者雙眼中較差眼的最好矯正視力之上一行視標,或使用相應大小的圖形視標。c.被檢者手持視力表,檢查者手持遮蓋片。d.室內的照明使被檢查者可以觀察到被檢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 2011年5期2011-10-20

  • 183例智力障礙患者的斜視發病特點
    發現,MR患者的斜視發病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我們在2007年2月-2008年4月期間對溫州市新碼道學校與溫州醫學院特奧體檢中心的563例MR患者進行斜視??茩z查,結合患者有關MR程度、MR病因等方面進行資料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1 對象和方法1.1 對象 收集來自溫州新碼道學校與溫州醫學院特奧體檢中心的563例MR患者,男331例,女232例,年齡8~22歲,平均(14±6)歲。入選患者均經過學?;蜥t院精神??频闹巧虦y定(韋氏智力測量表),確定智商在70

    溫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1年6期2011-08-21

  • 43例分離性垂直斜視手術治療臨床觀察
    王偉分離性垂直斜視(DVD)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斜視,是指一眼注視時另一眼自發或在遮蓋情況下出現上轉且與Hering法則相矛盾的特殊斜視,其發病原因不明,手術仍是目前的有效治療方法[1]。作者回顧性分析鹿邑縣人民醫院眼科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間行上直肌超常量后徙術及下斜肌后徙轉位術治療43例(70眼)分離性垂直斜視患者的臨床資料,術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和方法1.1 資料 DVD患者43例(70眼),其中男20例,女23例,

    中國實用醫藥 2011年2期2011-08-15

  • V型斜視的臨床分析及手術治療
    曉玲 馬果敏V型斜視的臨床分析及手術治療陳曉玲 馬果敏內蒙古包頭市眼科醫院目的:探討V型斜視的病因、臨床表現、手術方法及療效。方法:分析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手術治療46例V型斜視的治療效果,所有病例均用三棱鏡或同視機檢查9個診斷眼位,根據有無下斜肌功能異常分別選擇下斜肌減弱術或/和水平直肌移位術,即下斜肌斷腱術、下斜肌后徙轉位術、內外直肌后徙或聯合上下移位,術后觀察眼位、斜肌功能、雙眼單視功能,隨訪時間1~24月,平均10月。結果:V型斜視

    海峽科學 2010年5期2010-07-24

  • 麻痹性斜視的臨床分析
    玲 康與明麻痹性斜視是臨床常見病,而且治療較棘手。其主要原因是沒有理想的方法替代麻痹肌的功能,尤其是涉及多條肌肉麻痹的斜視。近年來,由中風和糖尿病等引起的發病有增多的趨勢,所以,有關麻痹性斜視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 1995至 2009年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醫院和河南省鶴壁市職業技術學院收治的麻痹性斜視患者的臨床分析,共 156例,其中男 92例,女 64例;年齡在4.5~ 67歲,平均年齡 28.9歲。其中上

    河北醫藥 2010年19期2010-04-08

  • 共同性外斜視的臨床診治分析
    000)共同性外斜視斜視的常見類型,不僅影響美觀,并且不同程度的損壞雙眼視功能,多數患者需手術治療才可改善外觀,建立雙眼正常視功能[1]。我們于2005~2009年期間手術矯正共同性外斜視患者66例,取得滿意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組共同性外斜視患者66例,男31例,女35例。年齡3~35歲,平均10.8歲。其中7歲以下13例(19.70%),7~14歲35例(53.03%),15歲以上18例(27.27%)。1.2 斜視

    中外醫療 2010年22期2010-02-10

  • 寶寶為什么“斜視
    的問題——比如“斜視斜視是指雙眼向前方正視時有一眼不能維持正位而向內側或外側偏斜。產生斜視的原因有好幾種,對于嬰幼兒來講,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可能:正常情況下,雙眼睛裂的寬度與雙眼內眥部(俗稱內眼角)的間距是相等的,但有的小兒雙眼內眥的間距較寬,看上去雙眼似“斗雞眼”,易被誤認為有斜視,但這時檢查角膜(俗稱黑眼珠)的映光點的位置,如正好在角膜的中央,這表明沒有斜視。不需治療,待其長大后大多就看不出異樣了。倘若角膜映光點的位置不在中央,表明存在著斜視。兒童的斜

    為了孩子(孕0~3歲) 2001年10期2001-07-13

  • 針刺為主治療麻痹性斜視39例臨床觀察
    穴位注射對麻痹性斜視的療效。選擇麻痹性斜視患者39例,進行辨證取穴,采用相應施針手法,配合神經生長因子穴位注射,對治療前后的眼位進行觀察比較。結果:本治療組全部有效。認為以針刺為主配合神經生長因子穴位注射對麻痹性斜視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主題詞斜視/針灸療法斜視/穴位療法神經生長因子/投藥和劑量麻痹性斜視是臨床常見的眼科疾病,以眼位偏斜、眼球運動受限、復視眩暈為主癥,祖國醫學稱之為"目偏視""神球將返""風牽偏視"等,多用能量合劑、維生素B1、B12

    中國針灸 2000年6期2000-06-13

  • 斜視的處理
    徐曜瑩斜視,常見的是共轉性斜視,是由于一個或一雙眼睛(遠視,近視)的視覺系統構造有先天缺陷或因后天受損,眼球的協調動作發生障礙而產生的。開始時,斜視只是在疲倦、生氣或者集中看某件東西時才顯得明顯,后來有可能逐漸加劇,成為經常性的了。同時,斜眼的視敏度也會急劇下降。有些人是單眼斜視。有些是雙眼,也有雙眼輪流斜視的。斜視在幼兒階段就能出現,有時在重病后或受驚嚇后變得明顯。在起始階段是可以矯治的,要及時發現,及時去醫院檢查,并在醫生指導下及時配斌眼鏡治療,否則由

    祝您健康 1987年4期1987-12-2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