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振器

  • 失諧整體葉盤多模態振動抑制的吸振器陣列方法1)
    在葉片上安裝有吸振器的整體葉盤的振動特性,分析結果表明葉片上的吸振器能夠有效抑制葉盤振動,且在失諧情況下也有很好的效果.但該研究沒有給出吸振器的具體實現形式,且該吸振器安裝在葉片上,在實際應用中實現難度大.密歇根大學Lupini 等[25-26]在摩擦環阻尼的基礎上集成了吸振器的概念,給出了摩擦環阻尼與吸振器的集成設計方案,并針對一個簡化葉盤結構進行了仿真分析,展示了良好的減振效果.但研究中所設計的吸振器構型加工制造難度大,且容易因磨損而削弱減振性能.近期

    力學學報 2023年10期2023-11-16

  • 考慮彈性振動的城市軌道車輛頻變吸振器減振方法
    用不同種類動力吸振器抑制城市軌道車輛振動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曾京等[2-3]將軌道車輛的車體看作為均質的等截面Eluer梁,從而建立了軌道車輛垂向系統的剛柔耦合動力學振動模型,研究分析車體彈性頻帶振動的影響,確定車體彈性振動對軌道車輛平穩性指標影響明顯大于剛性車體。Tomioka等[4]利用彈性體圓環作為動力吸振器安裝在軌道車輛下方,并仿真驗證其能夠有效地降低車輛的彎曲振動;Gong等[5-7]在研究最佳頻率比和最優阻尼比理論的基礎上對鐵道車輛的車

    振動與沖擊 2023年17期2023-09-20

  • 振幅放大型鋼軌吸振器對彈性波傳播的控制研究
    ]以及安裝動力吸振器等。其中,鋼軌動力吸振器具有減振效果好、易于安裝及維護等特點,尤其對于已經建成的線路,安裝動力吸振器無疑是實現減振降噪的最優措施之一,其作用原理是給鋼軌結構附加上質量-彈簧-阻尼系統,使鋼軌同質量塊之間產生諧振及阻尼耗散從而降低鋼軌的振動。國內外已有不少關于動力吸振器應用于軌道結構減振降噪的研究。Wu[4]分析了吸振器的不同參數和安裝位置對鋼軌減振效果的影響。Thompson[5]提出了一個多自由度多調諧頻率的組合式吸振器,可以在更寬頻

    振動與沖擊 2023年16期2023-09-05

  • 基于并聯機構的三維動力吸振器各向同性設計及減振特性研究
    并不明顯。動力吸振器(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DVA)是一種通過自身振動抑制主系統振動的裝置,具有對環境依賴小、安裝簡單,以及可針對性地控制線譜振動等優點,為解決動力機械設備低頻線譜振動問題提供了一種重要技術選擇。國內外學者對此開展了大量研究,研發出形式各樣的動力吸振器[1-11]。例如,賀輝雄等[1]針對船舶輔機設備引起的振動問題,應用有理分式多項式法識別出安裝位置處主系統等效參數,并通過定點理論設計出組合式動力吸振器,可將

    中國機械工程 2023年3期2023-02-20

  • 城市軌道車輛負剛度非線性吸振器減振方法
    1]。車體動力吸振器相對于其他的減振裝置來說,具有結構簡單,減振性能好的優點,已經逐漸成為降低軌道車輛車體振動、提高乘客乘坐舒適性的有效手段之一[2]。近些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動力吸振器的結構與應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2-14]。Tomioka等[2]在車體下方安裝彈性圓環作為動力吸振器,能夠有效地降低車輛的彎曲振動;周勁松等[3-5]建立了包含動力吸振器的剛柔耦合車輛動力學模型,研究分析了動力吸振器對彈性車體振動的抑制效果,認為動力吸振器的質量越大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22年6期2022-12-20

  • 彈簧基非線性能量阱的剛度誤差許可范圍研究
    量阱和單自由度吸振器構成的減振裝置,該裝置有較好的振動抑制效果。王國旭[9]等人研究了含有兩個彈簧的非線性能量阱在簡諧激勵下的優化問題。楊一帆[10]研究了一種兩自由度非線性能量阱。該系統相對于單自由度NES能夠高效抑制主結構的振動。Gourc[11]等人研究了在車削過程中出現不穩定的顫振時,非線性能量阱的被動控制問題。劉艮[12]等人研究了非線性能量阱對懸臂矩形板振動的抑制。Wang[13]等人提出了一種新的軌道雙穩態非線性能量阱,目的是解決傳統軌道結構

    現代機械 2022年4期2022-09-05

  • 基于動力吸振器的整車平順性研究
    架控制器。動力吸振器是由質量、彈簧和阻尼元件組成的單自由度振動系統,它是一種通過彈性元件把輔助質量連接到振動系統上的減振裝置。動力吸振器通過調節自身結構參數及主系統的耦合關系,將主系統振動能量轉移到動力吸振器,衰減主系統振動。動力吸振器結構簡單,便于維護,能有效減小系統的振動,已廣泛應用于機械[4-6]、車輛[7-8]和航空航天[9-12]等工程領域。白世鵬[13]等以1/4車輛模型,研究了不同位置處動力吸振器分析對車輛垂向振動耗散功率及其懸架性能的影響。

    齊魯工業大學學報 2022年2期2022-05-10

  • 薄壁零件銑削的磁流變彈性體吸振器的理論分析及試驗
    線性磁流變吸收吸振器,它可以改變其固有頻率,在各種恒定工作條件下具有更寬的吸收帶寬??梢姶帕髯儾牧蠈p振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采用的磁流變彈性體是一種鐵顆粒,硅橡膠和硅油的混合物,由它制作的吸振器具有響應時間短、結構簡單、易于控制等優點,是一種較好的半主動吸收器[18-21]。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礎上,設計研究一款適用于銑削薄壁零件加工的吸振器。1 基于不同工件的固有頻率1.1 建模薄壁件的銑削加工過程中,工件比刀具更脆弱。工件被認為在Y方向上有一個自由度,如圖

    機械科學與技術 2022年2期2022-03-30

  • 基于差分進化法的三要素吸振器參數設計
    載主體——動力吸振器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安裝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橋梁、樓房、潛艇等結構或設備減振。近年來,科研人員也對動力吸振器抑制轉子振動進行了多項研究。姚紅良等[1]為了抑制轉子振動,提出了一種將負剛度和正剛度相結合的吸振器;Taghipour 等[2]利用線性調諧質量減振器、非線性能量吸收器和組合能量吸收器對轉子系統的減振問題進行了研究;Yao 等[3]提出了一種由螺旋彈簧和磁性彈簧組成的可調諧動力吸振器,研究結果表明該吸振器能有效抑制不平衡轉子系統的

    中國工程機械學報 2022年1期2022-03-22

  • 組合式懸臂梁吸振器的雙自由度吸振研究
    度組合式懸臂梁吸振器,可實現對被減振結構橫縱兩個方向上的吸振。建立雙自由度組合式懸臂梁吸振器動力學模型,按照單自由度吸振器的方法設計吸振器參數,將吸振器建模并安裝在橫縱兩方向固有頻率不同的桿梁結構上,并通過有限元軟件進行諧響應分析,觀察主系統安裝本吸振器前后的位移峰值變化。結果表明,對于橫縱兩方向共振頻率不同的桿梁結構,在安裝該吸振器后,在雙方向上的減振效果均達到了25dB以上。

    機電工程技術 2021年3期2021-09-10

  • 二重動力吸振器在汽車振動控制中的應用
    重點。傳統動力吸振器因簡單的結構、良好的減振性能在汽車振動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劉杰為降低某汽車發動機制動踏板抖動嚴重的問題,基于吸振器最有阻尼比關系設計了不同質量比的動力吸振器[1]。姜駿等人針對汽車方向盤抖動異常抖動的問題,設計了不同固有頻率的吸振器,并通過實驗分析吸振器的減振性能[2]。何山設計了一款結構簡單的動力吸振器,并將其應用于車輛副車架上,解決因副車架縱梁共振造成的車內后排噪聲過大的問題[3]。劉國政利用動力吸振器抑制某車輛驅動橋的振動,降低了車

    汽車實用技術 2021年16期2021-09-09

  • 槳-軸-船艉耦合系統分布式動力吸振器多頻優化
    要[2]。動力吸振器(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DVA)又稱調諧質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是一種附加在主系統上用于振動控制的裝置,其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不改變已有系統結構等特點,因此自1909年被Frahm發明以來,采用動力吸振器就被作為結構振動與噪聲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Den Hartog與Brockz在Hahnkamm定點理論的基礎上推導的動力吸振器的最優調諧公式是動力吸振器優化設計的最經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21年4期2021-08-21

  • 應用動力吸振器降低動車組司機室內噪聲*
    結構,采用動力吸振器降低其振動,提高隔聲性能,改善車內噪聲水平。1 加筋板隔聲性能分析在運行過程中司機室主要受到外界氣動噪聲激勵以及輪軌激勵傳遞過來的振動,如圖1 所示。由于司機室加筋板結構本身的特殊性,在外界激勵的作用下,導致加筋板結構的振動,進而產生振動輻射,向車內輻射噪聲。為了掌握加筋板結構的隔聲性能,制作1 500 mm×1 200 mm 試驗樣件,筋間距為290 mm,筋高80 mm,如圖2 所示。在混響室測試加筋板以及斷面的隔聲量,以160 H

    鐵道機車車輛 2021年2期2021-05-21

  • 城市軌道車輛車體被動式吸振器減振設計研究
    受關注。被動式吸振器由于結構簡單,減振性能好等優點[1],已成為抑制車體振動、提高乘坐舒適度的有效手段之一。為了降低軌道車輛車體的振動,國內外很多學者將動力吸振器引入到車體上。Tomioka等[2]在將彈性圓環作為動力吸振器安裝在車體下方,能夠有效地降低車輛的彎曲振動;曾京等[3]在車體底架中央布置被動式動力吸振器,認為吸振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抑制車體某些振動頻率成分,但未提出吸振器的具體設計方法。周勁松等[4-7]利用基于二自由度設計的被動式吸振器抑制了彈

    鐵道機車車輛 2021年1期2021-03-20

  • 動力吸振器對薄板聲輻射效率的調控特性
    7]、安裝動力吸振器等[8-10]。除了以上各種被動的噪聲抑制方法,還有主動、半主動形式的振動噪聲抑制方法能夠有效減小聲輻射,而目前針對較大壁板結構的減振降噪方法主要是上述被動式的。壁板加筋以及在壁板表面敷設阻尼材料都能夠獲得寬頻范圍的減振降噪效果,然而針對低頻范圍內的振動噪聲,其抑制效果較弱。動力吸振器利用其自身的共振特性來達到振動吸收效果,而吸振器的共振頻率可以很方便地進行設計調諧,因而動力吸振器能夠對低頻的振動和噪聲產生針對性的抑制效果。對于壁板的結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21年1期2021-02-25

  • 艇體結構分布式動力吸振器設計與分析
    0 引 言動力吸振器是一種有效的低頻振動噪聲控制技術,由于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減振效果顯著,已被廣泛應用于建筑、汽車以及船舶等工程領域。在汽車NVH領域,動力吸振器被安裝在轉向盤[1]、動力總成部件[2]以及懸置系統[3]等部位,成功解決了車內低頻轟鳴聲等一系列由于結構共振引起的振動噪聲問題。船體結構共振有時會引起嚴重的低頻線譜噪聲,具有攜帶能量高、傳播距離遠、難以有效隔離等特點,為此大量的學者對動力吸振器的應用進行了研究。Goodwin[4]首先分析了使

    艦船科學技術 2020年5期2020-11-27

  • 基于動力吸振器的艦炮徑筒減振分析
    術的出現,動力吸振器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李新興等[1]分析了吸振原理,重新推導了傳統吸振器的優化公式;宋孔杰等[2]對動力吸振器進行了優化設計,主要考慮了吸振器在不同的振動源的作用下的影響;張洪田等[3]設計了一種電磁式吸振器,并且將其應用在船舶用發動機上;鄧華夏等[4]用磁流變彈性體替代傳統的動力吸振器的彈性體,并且將新型的動力吸振器用移頻調諧的方法進行控制,得到了一種更加靈活可靠以及能夠調頻的動力吸振器。張琳[5]基于動柔度方法中的被動修改法,推導得出

    兵器裝備工程學報 2020年10期2020-11-05

  • 基于歐拉梁的管路吸振器振動特性研究
    1?2]。動力吸振器(DVA)是被動控制振動線譜的有效手段,已經在汽車、船舶、建筑等領域廣泛應用。在設計和應用動力吸振器時,往往將控制對象簡化為質點或多自由度系統,根據等效質量和剛度來確定吸振頻率。艦船管路系統跨徑比大、自身固有頻率低、邊界條件復雜,對吸振頻率和控制效果有較大影響,在開展管路系統吸振設計時,管路已不適合簡化為質點或多自由度系統。因此,有必要針對艦船管路系統的特點,開展管路吸振器的振動特性研究。吳崇建等[3]用彎曲波法建立了多點支撐歐拉梁的運

    艦船科學技術 2020年8期2020-10-29

  • 多重動力吸振器對高速列車地板振動的控制
    立包含多重動力吸振器的地板振動控制模型,同時根據車體結構參數建立包含地板的精細化有限元模型,對地板局部振動進行仿真模擬,隨后研究多重動力吸振器在控制地板振動中的應用。分析吸振器最佳安裝位置及最優參數對地板局部振動控制效果。1 地板振動試驗分析本文對某存在地板局部振動的高速動車組進行線路試驗,分析其成因。在進行線路試驗時,基于UIC標準[8],于前轉向架上方車體、車體中部及后轉向架上方車體地板面布置加速度傳感器。當車輛運行速度為300 km·h-1時,前、后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4期2020-06-16

  • 全速度區間內車體多重被動式吸振器減振方法
    方法而言,動力吸振器具有結構簡單、減振性能好的優點[2],因此,利用動力吸振器對車體減振已逐漸成為研究熱點[3-5]。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動力吸振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6-16]。周勁松等[6-7]設定車輛運行速度為200 km/h,在彈性車體上安裝動力吸振器,提出了動力吸振器的具體設計方法并對其參數進行優化,獲得了吸振器的最優的減振效果。GONG 等[8-9]在特定速度下將車下設備作為動力吸振器,對車下設備懸掛參數進行優化設計,從而降低了車體的彎曲振動。文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3期2020-05-18

  • 多級立式泵動力吸振器設計與分析
    題,涉及了振動吸振器,以期有效抑制振動。1 動力吸振器設計計算圖1 水泵機組簡圖1.1 水泵機組參數本文分析的水泵機組參數如下:三相異步電動機功率為20 kW,質量為80 kg,泵體質量為200 kg,揚程為120 m,流量為20 m3/h,轉速為2270 r/min,彈簧隔振器的剛度為230 N/mm,阻尼比為0.07,數量4個。根據現場采集的數據,泵組在運行時基座4個角的垂向振動加速度超標,振動最大幅值對應的頻率為1275 Hz。期望通過設計動力吸振器

    機械工程師 2020年1期2020-02-11

  • 質量—剛度可調的吸振器寬頻減振機理研究*
    22)1 概述吸振器最早于1902 年出現,最開始應用在船舶減振[1]。因為吸振器工作機理簡單,設計成本低,減振性能穩定而廣泛應用于機械、建筑、航空等各個領域。傳統吸振器結構參數不可調,只有外界激振頻率和吸振器固有頻率相同時才可進行有效的減振[2],外界激振頻率一旦偏離,減振效果迅速降低,甚至引起主系統振動加劇,即其在變頻或寬頻(如汽車發動機引起的激勵隨轉速的變化)激勵下,工作性能一般,這使得吸振器的應用范圍受到很大限制。近十年,半主動吸振器發展迅速[3,

    汽車實用技術 2019年16期2019-09-11

  • 連續參數型動力吸振器吸振效果分析*
    究的熱點。動力吸振器又稱調諧質量阻尼器,其基本原理為:在主系統上附加一個子系統,適當調節該子系統的結構參數和安裝位置使得主系統振動的能量發生轉移,從而達到振動控制的目的。由于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等優點,動力吸振器已廣泛的應用于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和車輛公程等學科領域,成為振動控制的重要手段[1-2]。動力吸振器按照其結構形式可以分為離散參數型動力吸振器和連續參數型動力吸振器[3]。離散參數型動力吸振器結構簡單且易于實施,但較窄的抑振帶寬導致其使用有很大局限

    西安工業大學學報 2019年4期2019-08-05

  • 動力吸振器在某車型聲學開發中的設計及應用
    動問題,而動力吸振器作為消除噪聲和振動的1個重要方法,已經在整車聲學開發中進行了大量的運用,比如傳動系統上的傳動軸及卡丹軸、動力裝置支承、方向盤、副車架、排氣管及座椅靠背等。動力吸振器一般針對某個特定噪聲頻率,通過產生與主系統相位差180°的振動,從而抵消主系統某個頻率的振動。根據主系統產生噪聲頻率的不同,通過調節動力吸振器的質量、剛度、阻尼等抵消某個頻率的振動,同時動力吸振器作用的頻率范圍覆蓋十幾Hz到幾百Hz。比如:針對座椅抖動,可在靠背上增加的動力吸

    汽車與新動力 2019年3期2019-06-26

  • 用于含阻尼薄板結構減振的分布式動力吸振器的優化方法研究
    0000)動力吸振器是由Frahm[1]在一個世紀以前發明的。它是一款能夠針對特定頻率減振的理想裝置。由于具有簡單、可靠和高效等特點,動力吸振器廣泛應用于結構減振降噪工程中[2-4]。吸振器的減振性能對于結構振動特性的誤差非常敏感,單個吸振器用于結構減振時,參數設置稍有偏差就會造成減振效果的明顯下降。因此,學者們研究了具有自調諧功能的吸振器、多自由度吸振器、復式動力吸振器或者多個頻率不同的吸振器組合來克服這些缺點[5-7]。近年來,多個動力吸振器用于連續體

    振動與沖擊 2019年11期2019-06-21

  •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主動式動力吸振器
    法的主動式動力吸振器賈富淳,孟憲皆,王琳燕(山東理工大學 交通與車輛工程學院,山東 淄博 255049)在傳統的動力吸振器和主系統之間添加作動器,采用PID控制器,根據主系統的位移反饋對作動器進行調節,從而達到主動控制的目的.首先推導了激振力和控制力對位移的傳遞函數;其次通過對電磁作動器與PID控制器的分析,得到了作動器和控制器的傳遞函數,建立了主動式動力吸振器控制系統模型;最后對控制系統進行了數值仿真,得到了主系統位移的頻響函數曲線和在不同激勵下主系統位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1期2018-10-20

  • 軌道車輛車體半主動式磁流變吸振器的減振特性研究
    一定影響。動力吸振器由于具有結構簡單、減振效果好的優點,已成為降低車體振動、提高旅客乘坐舒適度的有效手段之一[1]。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動力吸振器已進行大量研究。Foo等[2]在車體中部布置了動力吸振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乘客舒適度;Tomioka等[3]將轉向架之間的縱向運動作為動力吸振器,明顯降低了車體的彎曲振動;周勁松等[4-8]引入了車輛運行平穩性指標對車體動力吸振器的減振效果進行評價,并利用最優頻率比和最優阻尼比對車體動力吸振器進行優化,大大降低了

    振動與沖擊 2018年16期2018-09-03

  • 鋼彈簧浮置板動力吸振器設計
    軌道上加設動力吸振器,降低由隔振所引發的浮置板軌道道床和鋼軌振動增大的部分。動力吸振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借助吸振器的阻尼和剛度元件,通過自身振動,從目標系統中吸收能量并進行消耗,從而降低目標系統的振動。目前,國內外已經有很多關于動力吸振器在工程中的研究與應用[7-8],在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主要應用于鋼軌,而在浮置板上應用較少。將單自由度動力吸振器設計理論和多模態控制理論相結合,根據有限元模型中車輛運行狀態下浮置板軌道振動頻譜特性,對浮置板動力吸振器的參數進行優

    都市快軌交通 2018年3期2018-07-25

  • 空間航天器用動力吸振器設計與試驗驗證
    就提出了動力吸振器(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的概念,用以增加機械結構的阻尼,減小機械結構的振動[2].傳統動力吸振器的阻尼部分一般采用摩擦阻尼、橡膠材料、油阻尼等形式,但由于在實際應用中會出現摩擦阻尼易磨損,橡膠材料易氧化和油阻尼器易漏油等問題,因此采用傳統阻尼材料的動力吸振器在應用中受到一定限制[3].動力吸振器基于電渦流耗能原理,其阻尼力可非接觸產生,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相對運動部件的磨損,因此受到研究者們的重視[4-5].

    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年4期2018-07-09

  • 動力吸振器對有軌電車彈性車輪的減振降噪影響分析
    屏蔽、安裝動力吸振器等措施。其中彈性車輪能有效降低輪軌噪聲,已經廣泛應用于輕軌車輛[3]。而在彈性車輪的基礎上,采用加裝動力吸振器的措施有著安裝簡單、維護方便、經濟實用和便于調控某幾個特定頻率的優點,可用以進一步降低輪軌噪聲。許多研究人員對列車車輪安裝動力吸振器優化措施的降噪效果進行了相關研究。在德國[4],ICE2高速列車上所添加的VICON-RASA型動力吸振器,如圖1(a)所示,現場測試表明,該類型吸振器能夠降低列車總輻射噪聲5 dBA~8 dB(A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18年3期2018-06-25

  • 變質量-負剛度動力吸振器試驗研究
    方法,利用動力吸振器可以“吸收”主系統的振動,其力學原理是通過相對運動產生慣性力作用在主系統上,從而抑制主系統振動。傳統的動力吸振器有效頻率范圍較窄,不適合于激勵頻率經常變化的工況。為克服這一缺點,研究者研發了各種頻率可調的動力吸振器[1]。改變吸振器的連接剛度是改變吸振器固有頻率的主要方法,一般采用智能材料或者可變結構來實現,例如文獻[2-3]采用磁流變彈性體、文獻[4]采用磁流變液、文獻[5]通過改變連接梁截面矩來調節剛度等。改變吸振器的質量是另外一種

    中國機械工程 2018年5期2018-05-03

  • 船用磁流變彈性體動力吸振器的性能研究
    變彈性體在動力吸振器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3-6]。本文從船舶推進軸系縱振的動力學特性出發,結合磁流變彈性體結構特點,提出一種新型船用磁流變彈性體動力吸振器結構,通過利用磁流變彈性體的剪切模量可調特性設計一種新型的寬頻帶動力吸振器,實現變轉速工況下對船舶推進軸系縱振實施有效控制。根據上述思想設計并加工出一套完整的基于磁流變彈性體的動力吸振器,并對其移頻特性進行測試,對磁流變彈性體動力吸振器固有頻率的影響規律進行研究,從而為船舶軸系縱向振動控制研究提供理論和工

    船舶力學 2018年4期2018-04-25

  • 磁懸浮式動力吸振器減振性能的研究
    的磁懸浮式動力吸振器,與傳統的機械式吸振器相比具有非機械接觸,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分析了磁懸浮式動力吸振器的系統結構和吸振原理,建立了磁懸浮式吸振系統的理論模型。通過仿真得出在磁懸浮式動力吸振器工作前后主系統的振動對比;當吸振器的固有頻率與外部干擾力頻率一致時,吸振器的振動可以滿足機械結構的要求。最后通過實驗研究,驗證了磁懸浮式動力吸振器具有一定的減振效果,與理論相吻合。

    振動工程學報 2017年6期2018-04-11

  • 基于反共振原理的管路吸振器調諧方法
    共振原理的管路吸振器調諧方法楊 愷,張針粒(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武漢 430205)針對船用管路線譜振動傳遞的抑制問題,提出一種基于反共振原理的管路吸振器調諧方法。該方法利用吸振器帶來的反共振物理特性,通過調諧動力吸振器固有頻率,改變管路振動傳遞函數的反共振區域,使需要抑制的線譜頻率處于該區域,從而改變管路振動傳遞特性,實現振動抑制。首先,介紹采用動力吸振器抑制管路線譜振動傳遞的策略。隨后,針對船用管路提出動力吸振器的結構形式及其安裝方式。其次,利用結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17年5期2017-10-23

  • 基于雙穩態發電的非線性吸振器的動力學特性及參數影響研究
    態發電的非線性吸振器的動力學特性及參數影響研究任博林, 劉麗蘭, 張小靜, 李淑超(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西安 710048)基于雙穩態發電建立了在簡諧激勵下的非線性吸振器的動力學模型。從數值仿真的角度研究了在簡諧激勵下基于雙穩態發電的非線性吸振器的動力學特性,分析了激勵頻率和激勵幅值對吸振器發生大幅混沌運動的影響規律。研究了調諧頻率比f、質量比μ、非線性強度β和吸振器的阻尼系數γ1對非線性吸振器和主系統動力學特性的影響,得到了主系統發生共

    振動與沖擊 2017年17期2017-09-25

  • 考慮非線性阻尼的雙穩態電磁式吸振器的動力學特性研究
    的雙穩態電磁式吸振器的動力學特性研究劉麗蘭, 任博林, 朱國棟, 楊倩倩(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 西安 710048)將非線性阻尼引入到雙穩態電磁式振動能量捕獲器中,提出了考慮非線性阻尼的雙穩態吸振器。建立了考慮非線性阻尼的雙穩態吸振器和主系統的力學模型和數學模型。分析了考慮非線性阻尼的雙穩態吸振器隨非線性阻尼系數的分岔情況。數值仿真研究發現,特別是在頻率共振區域,考慮附加非線性阻尼的雙穩態吸振器比線性阻尼的雙穩態吸振器對主系統減振更有優勢

    振動與沖擊 2017年17期2017-09-25

  • 懸臂梁式動力吸振器多頻減振研究
    )懸臂梁式動力吸振器多頻減振研究周榮亞(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將懸臂梁作為動力吸振器附加在振動主結構上來達到振動抑制的目的,數值計算分析表明懸臂梁式動力吸振器具有多頻減振特性。按照模態理論建立基于懸臂梁的具有集中參數的等效復式動力吸振器模型,懸臂梁的每一階模態作為一個自由度的彈簧質量系統,把懸臂梁每階模態的有效模態質量和等效模態剛度作為每一自由度彈簧質量系統的集中質量和剛度。用懸臂梁式動力吸振器的附加動剛度驗證等效復式動力吸振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17年4期2017-09-03

  • 簡諧激勵作用下強非線性吸振器的能量轉移效能
    作用下強非線性吸振器的能量轉移效能陳建恩1,劉 軍1,葛為民1,孫 敏2(1.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市先進機電系統設計與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384;2.天津城建大學 理學院,天津 300384)以單自由度主結構承受簡諧激勵作用時強非線性吸振器的減振能力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復變量平均法獲得系統的慢變方程,并進一步得到描述穩態響應的非線性方程組。通過對比復變量平均法和龍格庫塔獲得的解,驗證推導過程的正確性。利用復變量平均法分析吸振器的能量轉移效能及其恒定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17年3期2017-06-28

  • 有色噪聲激勵下非線性吸振器的能量傳遞
    聲激勵下非線性吸振器的能量傳遞劉麗蘭 任博林 李淑超 張小靜西安理工大學機械與精密儀器工程學院,西安,710048將雙穩態振子作為非線性吸振器,建立了含非線性吸振器的主系統力學模型,給出了有色噪聲激勵下系統的控制方程并進行了量綱一化。借助數值仿真,研究了系統初值、調諧頻率比、質量比、阻尼系數對主系統和非線性吸振器振動能量的影響規律。通過系統結構參數的逐步優化選擇,獲得了將主系統振動能量最小化并使非線性吸振器振動能量最大化的最優結構參數配置區間。有色噪聲;非

    中國機械工程 2017年8期2017-05-03

  • 基于動力吸振器的中空軸系縱向減振研究*
    6)?基于動力吸振器的中空軸系縱向減振研究*趙 帥, 陳 前, 姚 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210016)針對中空軸系的縱向振動,在軸系內部安置阻尼動力吸振器對其進行了減振設計。結合子結構綜合法和傳遞矩陣法建立了附加阻尼動力吸振器復雜軸系的動力學模型,分析了阻尼動力吸振器與軸系的耦合系統在簡諧激勵下的動力學響應,并采用了有限元仿真,表明阻尼動力吸振器的加入使得軸系的縱向共振峰得到抑制,軸系共振頻率附近的頻響曲線趨于平緩。

    振動、測試與診斷 2017年2期2017-04-27

  • 動力吸振器在懸置系統隔振中的應用
    車有限公司動力吸振器在懸置系統隔振中的應用周旭峰蕪湖凱翼汽車有限公司介紹了動力吸振器的原理及在整車NVH性能開發中的應用。針對某款轎車噪聲振動的實際問題,對噪聲來源,傳遞路徑進行了測試,并通過有限元分析驗證了右懸置支架為噪聲的主要傳遞路徑。采用了在右懸置支架上安裝動力吸振器的隔振方式來解決問題,并根據空間位置、動力吸振器的固有頻率目標值和試驗測試確定了動力吸振器的結構,質量和靜剛度范圍。動力吸振器在懸置系統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減小發動機某一頻率的噪聲,提高整

    環球市場 2016年15期2016-12-02

  • 垂尾抖振控制中多重動力吸振器設計
    控制中多重動力吸振器設計牛文超,李斌(西北工業大學 飛行器結構力學與強度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西安 710072)針對飛機垂尾抖振抑制的需要,進行小型電渦流耗能動力吸振器設計,并推導多重動力吸振器最優參數設計方法。分別以懸臂梁系統和縮比垂尾為被控對象,并考慮動力吸振器與垂尾實際尺寸,選定合理安裝位置,通過有限元仿真驗證多重動力吸振器吸振性能,仿真結果表明多重動力吸振器具有良好的振動抑制效果,可滿足設計預期要求。振動與波;抖振抑制;電渦流阻尼力;多重動力吸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16年3期2016-10-14

  • 中空軸系多模態縱向減振研究
    )采用阻尼動力吸振器對中空軸系縱向多階模態進行振動控制,結合子結構綜合法和傳遞矩陣法,建立了多個阻尼動力吸振器-軸系耦合系統的動力學模型,并進行了動力學特性分析??紤]到各階阻尼動力吸振器間的相互影響,以極小化目標頻段范圍內軸系位移響應的均方值為目標函數,對各階阻尼動力吸振器的參數進行了聯合優化;針對軸系中空特點,設計了阻尼動力吸振器的具體結構形式,利用有限元仿真對理論計算進行了驗證。研究表明:軸系多模態控制時,在多階阻尼動力吸振器作用下,目標頻段范圍內的軸

    振動與沖擊 2016年12期2016-08-04

  • 新型歐拉屈曲梁非線性動力吸振器的實現及抑振特性研究
    曲梁非線性動力吸振器的實現及抑振特性研究劉海平, 楊建中, 羅文波, 錢志英(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北京100094)將歐拉屈曲梁和線性彈簧并聯使用,構建非線性動力吸振器。建立了安裝歐拉屈曲梁非線性動力吸振器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利用諧波平衡法推導了主從振系的頻響方程組。利用四階龍格-庫塔法對比計算了在瞬態激勵和多頻穩態激勵條件下,未安裝吸振器、安裝線性和非線性吸振器時主振系在時間域和頻率域的響應特性。在此基礎上,開展歐拉屈曲梁的初始撓度、初始傾角和阻尼系

    振動與沖擊 2016年11期2016-08-04

  • 有阻尼吸振器參數優化與應用
    007)有阻尼吸振器參數優化與應用王衛峰1,2,丁智平1,賀才春2,涂奉臣2,穆龍海1(1.湖南工業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2. 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7)針對某一特定頻率下的振動問題,優化有阻尼吸振器參數來對其進行吸振。先對懸臂梁進行模態分析,得到對振動貢獻最大的頻率并確定吸振器的安裝位置;然后,應用單自由度質量感應法得到動力吸振器在主振動系統上安裝位置點的等價質量和等價剛度,并由其組成一個等效的單自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 2015年5期2015-12-08

  • 雙振子動力吸振器設計與仿真分析
    9)雙振子動力吸振器設計與仿真分析張武林(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飛機所,陜西 西安 710089)針對傳統振子吸振器單頻吸振的局限性,以及為減小薄板結構的振動響應,基于單振子模型建立雙振子多頻動力吸振器。先介紹了雙振子動力吸振器的模型,采用彈簧-質量單元構成吸振系統對振動能量進行吸收;再介紹模型參數的確定方法;最后,利用有限元軟件對雙振子模型的吸振效果進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結果表明:所設計的雙振子吸振器具有較好的吸振作用,且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優點。雙振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 2015年5期2015-12-08

  • 基于磁流變彈性體變剛度動力吸振器的研究
    十分必要。動力吸振器始于1902年,由Frahm 發明[1]。因為其結構、性能及經濟等方面的優勢而得到了廣泛研究。但傳統動力吸振器由于結構參數固定,只有當固有頻率等于外界激振頻率時,才可對主系統進行有效減振[2],對于變頻激振,其減振性能會大幅降低,嚴重制約了吸振器的使用范圍。近些年自適應動力吸振器[3-7]由于結構簡單,性能穩定,且可以有效拓寬吸振器減振頻帶而得到快速發展。磁流變彈性體 (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s,MRE

    艦船科學技術 2015年11期2015-12-07

  • 懸臂梁動力吸振器在艦艇變流機組上的應用研究
    3)懸臂梁動力吸振器在艦艇變流機組上的應用研究龐天照1,何其偉2,代 振2(1.海軍駐葫蘆島431廠軍事代表室,遼寧葫蘆島 125004;2.海軍工程大學 動力工程學院,湖北武漢 430033)為了降低艦艇變流機組傳遞至基礎的振動,機腳位置加裝了懸臂梁動力吸振器。分析了變流機組的振動特性,研究了懸臂梁動力吸振器的基本原理,并對其減振效果進行了仿真驗證;在此基礎上,為了確保懸臂梁動力吸振器的減振效果,提出了懸臂梁動力吸振器的調試方法以及使用、維修基本要求。變

    中國修船 2015年4期2015-11-28

  • 吸振器底座對減振效果的影響研究
    研究熱點之一。吸振器技術就是一種能夠有效抑制結構彈性模態共振的振動控制技術,該技術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等優點。柔性結構由于其自身特性,在一定頻率范圍內通常具有多階彈性模態。若僅某一階模態需要進行控制,則可將柔性結構等效為單自由度結構,其控制方法相對成熟[1]。因此該領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多模態控制方面,適用的吸振器技術包括多吸振器[2-4],多自由度吸振器[5-6]以及主動[7-8]或半主動吸振器[9-10]技術。多吸振器技術使用多個吸振器來控制結構的多階

    振動與沖擊 2014年13期2014-09-07

  • 軍用船舶動力吸振器性能與參數優化研究
    )軍用船舶動力吸振器性能與參數優化研究郭有松1,3,李 超2,王德禹1,張 敏3(1.上海交通大學 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240; 2.北京明航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23;3.常州容大結構減振設備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31)降低輻射噪聲低頻線譜能量一直是各國海軍提高船舶聲隱身性能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動力吸振器被認為是一種解決低頻線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艦船振動控制領域應用廣泛。從目前軍用船舶動力吸振器使用情況來看,控制頻率主要集中在

    艦船科學技術 2014年7期2014-07-31

  • 簡支平板上多個慣性主動吸振器的控制原理以及數值分析
    上多個慣性主動吸振器的控制原理以及數值分析劉孝斌,俞孟薩,高巖(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江蘇無錫214082)文章使用阻抗方法建立了多個吸振器分布式反饋控制簡支平板的振動模型,數值計算分析了這種控制方式的機理。慣性吸振器的電磁力、慣性力與彈性力耦合產生作用力于簡支平板,慣性吸振器之間通過平板振動也會產生耦合,通過數值模擬揭示了反饋控制方式的“模態控制”和“主動阻尼”的機理,吸振器的數量和分布范圍越大,控制的振動頻率范圍和控制性能就會越高,為吸振器的優化布置提

    船舶力學 2014年7期2014-06-15

  • 時滯動力吸振器抑制扭轉系統的振動*
    63)時滯動力吸振器抑制扭轉系統的振動*趙艷影?李昌愛(南昌航空大學飛行器工程學院,南昌 330063)本文研究了采用時滯動力吸振器抑制扭轉振動系統的振動問題.采用穩定性切換方法分析了時滯動力吸振器及其扭轉振動系統的穩定性問題,分別得到了時滯動力吸振器和扭轉振動系統的時滯穩定和不穩定區域.結果表明,當時滯調節到動力吸振器的臨界穩定值時,主振動系統的振動可以完全消除.當時滯在小于時滯動力吸振器的臨界穩定范圍進行調節時,可以將主振動系統的振動部分消除;并且時滯

    動力學與控制學報 2013年1期2013-09-17

  • 懸臂梁吸振器建模及吸振性能分析*
    0 引 言動力吸振器(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DVA)由于結構簡單,對于主系統的窄帶響應有良好的減振效果,受到廣泛的研究[1].這種設備通過在振動主體上附加一子系統分流振動能量來達到對主系統振動控制的目的.傳統吸振器多由彈簧和質量塊組成,動力參數固定不可變,吸振帶寬極窄,吸振效果會隨著設備工況的變化而變差.針對這點,文獻[2]設計了懸臂梁吸振器,它是由梁及質量塊組成,隨著質量塊在梁上的滑動,相應地改變吸振器的剛度以此來改變吸振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13年1期2013-03-09

  • 磁流變彈性體主動式自調諧吸振器控制系統的研究
    0027)動力吸振器作為一種常用的減振設備,按是否有源可以分為:主動式,半主動(或者自調諧)式,被動式。主動式吸振器主要有電磁式[1]和壓電式[2]等。主動式吸振器由于其主動元件工藝相對成熟以及普遍良好的減振效果,研究和應用廣泛。文獻[1]中設計了一種船用柴油機減振的電磁式主動吸振器,并為其設計了基于MLMS的自適應控制率。文獻[2]中設計了以壓電陶瓷作動器為主動元件的主動式吸振器,并設計了主動力控制程序。然而主動式吸振器能耗大,結構復雜,影響實際應用。自

    振動與沖擊 2012年6期2012-02-13

  • 非線性吸振器剛度調整策略研究
    使用壽命.動力吸振器(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DVA)由于結構簡單,對于主系統的窄帶響應有良好的減振效果,受到廣泛的研究[1].由線性振動理論可知:在單頻激勵的情況下,即使是優化的被動線性吸振器,在某些頻率范圍內不僅沒有吸振效果,反而會加劇主系統的振動.實際應用中,主系統的工況往往會變化,被動線性吸振器的應用范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只要附加的線性動力吸振器的自然頻率與施加在主系統上的外激勵頻率一致,主系統就能保持最好的減振效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11年1期2011-02-2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