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毫

  • 建盞的藝術特征與創新設計
    特點2.2.1 兔毫兔毫的形成原理為:在窯爐內燒制時,坯胎內的鐵隨釉層溫度上升而逐漸轉移到釉層中。釉面熔融后,釉中生成的氣泡穿透釉面,并沿熔融的釉料下流而形成條紋狀花紋。兔毫釉和油滴釉成核過程具有某些相似性。兔毫釉結晶所需時間較長,融合釉與有機氧化物共同構成成核屏障可跳過還原過程。重力在兔毫建盞中起著重大作用,使它具有特殊的晶體形狀,特別是條狀。兔毫長短、粗細不一,色澤明顯不同。另外,兔毫盞還是建窯中最為成熟和知名的陶瓷工藝,是茶友們心中斗茶的理想工具。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3年9期2023-12-07

  • 盛世華彩 古窯新韻
    ,細如兔毛,稱“兔毫盞”。也有燒成“鷓鴣斑”“銀星斑”的,別致美觀。釉下毫紋,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跡作為裝飾,因建窯瓷皆仰燒,釉水下垂,成品口緣釉色淺。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纖細毫紋,流速稍慢則粗,就成兔毫之狀。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進琖”等字樣,為貢瓷。建窯所產的黑釉“建盞”影響十分廣泛,深受日、韓等地區茶道的重視。其中,“曜變天目”“油滴建盞”等南宋曠世珍品被日本視為國寶級文物,飲譽四方。2011 年,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

    東方娛樂周刊 2023年6期2023-09-27

  • 關于“兔”字的那些事
    后世演變為銅牌。兔毫,是文房四寶之首毛筆的代稱。兔毫是長而尖銳的兔毛,是古時制筆的最佳原料之一。先秦至漢,筆毫皆為兔毫。兔毫制筆,以秋季兔肩部的兩列毫毛最好,強健有力,亦稱紫毫。白居易《紫毫筆》云:“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蓖豸酥豆P經》曰:“漢時諸郡獻兔毫,出鴻都,惟有趙國毫中用。時人咸言:‘兔毫無優劣,管手有巧拙?!?span class="hl">兔毫盞,是宋代建窯燒制的一種飲茶用的茶碗。所謂兔毫,指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勻細密的絲狀條紋,

    銀潮 2023年3期2023-04-22

  • 探析宋代斗茶文化對兔毫盞的影響
    000一、建盞與兔毫盞的介紹喜歡喝茶的朋友一定認識建盞,建盞是指建窯燒制而成的黑釉瓷,多為口部大、底部小的漏斗形狀,有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大類,每一類又分為大、中、小型。建盞早在東漢時期就出現,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在宋代達到了頂峰。建盞根據釉色斑紋的不同又分為很多種,流紋像兔子毫毛的是兔毫盞,像油滴在水中的叫油滴盞。宋代茶文化的興起,帶動了建盞的發展。兔毫盞是建盞的一種,顧名思義,因其斑紋形似兔子的毫毛,所以稱之為“兔毫盞”。兔毫的形態長短、粗細不一,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2年5期2023-01-14

  • 淺析建盞的美學特征與價值體現
    分為曜變、油滴、兔毫三類。說起曜變盞,咱們先看一下對素來以研制黑色釉陶制瓷而享譽盛名的譚瑞林博士的解讀:"曜變是黑瓷器物在強光照下,在器表的涂膜上所激發出的紅黃藍綠紫等顏色,融揉在一塊的彩光。而黑瓷形成曜變的局限更大,除了形成窯變的自然條件之外,玻璃質地中強烈的黑亮釉,是一種關鍵原因。這是因為,這種釉色在燒造過程中,在特定條件的影響下,更能形成一層極薄的鐵結晶薄層。而沒有了這層膜,迎光也就無法形成如虹一般的異彩效果。"從中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曜變是建盞釉色中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2年5期2023-01-14

  • 建盞藝術之美*
    之美鑒賞2.1 兔毫兔毫盞是建盞的一大品種,是宋代對于建盞最出色的一款作品,根據其顏色和紋理上的細微差距,還分為金兔毫盞和銀兔毫盞等不同款式。兔毫盞的特點在于燒制的過程中在盞身上形成均勻細密的絲狀紋路,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般,故因而得名。上好的兔毫斑紋應如流星穿梭一般,均勻地散落在茶盞上,如盛開的鮮花花蕊,極致的張揚,極致的美麗。兔毫盞在制作過程中還要把控紋理的深淺,分布是否均勻,邊界是否清晰,整體效果是否呈現一種立體感。因制作手藝繁雜,對匠人手藝和運氣

    陶瓷 2022年1期2023-01-14

  • 淺談建盞的鑒藏
    宋徽宗,他說:“兔毫連盞烹云液,能解紅顏入醉鄉?!币馑际怯?span class="hl">兔毫建盞烹上建陽好茶餅,能使美人迷醉進入夢鄉。不僅如此,咱歷史名臣蔡襄,也寫了一本書叫《茶錄》大力宣傳建盞。還有宋代的美食大家蘇軾、著名茶人陸游等等文壇豪杰,也都是建盞的小迷弟。由此可見,建盞在兩宋時期的風光,上至玉樓宮闕,下至街頭巷尾,凡有飲茶處皆有建盞!然而,隨著趙宋王朝的覆滅,斗茶之風逐漸衰落,名噪一時的建盞因此沉寂,消失了將近八百多年。直到197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輕工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2年5期2023-01-14

  • 建盞燒制工藝的傳承*
    ”、“油滴”、“兔毫”這些稱為所迷惑,明明一樣的東西卻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名稱很難分辨?!敖ūK”一詞特指宋代“建州”(現今建陽)所出產的茶盞。日本榮西和尚曾于宋代兩次進入我國研修佛事,于天目山兩次將其所收集飲茶器具帶回日本,開創日本茶禪一脈。因此榮西和尚所帶回的當時宋代所流行的黑釉盞也就漸漸被日本人統稱之為“天目”盞,而“窯變”一詞也被翻譯為“耀變”,因此被封為日本國寶的茶盞也就被日本人所命名為“耀變天目盞”。所以從根源上來講,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天目”包

    陶瓷 2022年9期2022-12-07

  • 建盞釉面窯變之美
    面大致分為烏金、兔毫、油滴、曜變、雜色五大類。2.1 烏金烏金釉通體呈墨色,幽黑透亮、釉色肥厚,帶著一絲紺黑,強光下可反射出寶藍色的光芒,口沿處偶爾會呈現茶末或油滴紋理,部分部位有隱約可見晶狀體,表面黑中泛青,更增添莊重素雅之美,烏金釉往往釉層較厚,摸在手里溫潤宜人。烏金釉以黑為盛,顏色越純凈越深厚,其藝術價值與經濟價值就越高,宋時人們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崇尚簡約、素樸,喜歡穿黑白純色的衣服,家具也喜愛黑色,而烏金釉恰好符合彼時人們的審美理念,因此大受

    江蘇陶瓷 2022年3期2022-08-02

  • 兔毫建盞的鑒賞*
    354200)兔毫建盞因其斑紋形似兔子的毛發,所以稱之為兔毫。它的斑紋不僅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有清晰有模糊,還有顏色之分,不同部位的斑紋疏密程度也不一致,下部較稀疏,上部較緊密,分布不均勻,這也是兔毫建盞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兔毫斑紋整體看上去會有向下拖拽的痕跡,這是由于建盞施厚釉,在燒制的過程中釉水受到重力的作用往下流動造成的,有時也會形成釉淚,使得整個兔毫建盞更為美觀。即使是到了當今社會,兔毫也是市面上最普遍的一種釉面,有收藏建盞的人一般都有一

    陶瓷 2022年7期2022-07-14

  • 以建盞探尋宋代審美藝術*
    斑紋主要有曜變、兔毫、油滴、鷓鴣斑等,這些建盞的名稱也是根據紋飾命名的。3.1 建盞曜變斑紋建盞的曜變斑紋(見圖2)是圓環周圍的薄膜,以圓環為中心向外散射,構成斑紋的物質最為分散和自由,似乎要沖破形的束縛,形狀酷似光暈。曜變斑紋的主要特征是“影像”,而不是“形狀”。圖2 曜變斑紋3.2 建盞鷓鴣斑紋鷓鴣斑紋(見圖3)是建窯產品中較為名貴的產品。鷓鴣斑紋的羽毛顏色在北部呈紫赤相間的條紋,胸羽則有白點正圓如珠,這種胸羽的正圓白點為其他鳥類所沒有。圖3 鷓鴣斑紋

    陶瓷 2022年5期2022-06-02

  • 黑釉茶盞的復古與創新*
    ,且其自然形成的兔毫、鷓鴣斑等紋理有獨特之美,是點茶的上佳之選,并創造花樣繁多的描述。1 黑色釉系茶盞的分類宋代茶盞的結晶釉在燒制過程中,不同茶盞由于在窯內所處位置的窯溫和氣氛不同,在燒制過程中釉水在高溫階段發生變化,出現各種自然簡約的斑紋。這種不是人工通過色釉料控制產生的獨特結晶斑紋,而是釉水在高溫還原氣氛的自然變化,稱之為“建盞窯變”。建盞結晶釉的窯變花紋取決于燒成技術,宋代一般采用龍窯和柴火作為燃料,由于窯爐的形狀頭高尾低,窯內不同位置的窯溫和氣氛差

    陶瓷 2022年5期2022-06-02

  • 淺析建盞的燒制工藝
    溫是關鍵。(二)兔毫釉的燒制兔毫盞是建盞的主要代表形式之一,甚至人們對兔毫盞的認知一度超過了建盞,由此可見兔毫盞的影響十分廣泛。在兔毫釉的燒制過程中,對自由能的控制至關重要,這是因為自由能會直接影響到晶體晶型的穩定性,即隨著自由能的降低,晶型的穩定性會隨之提升。建盞的燒制溫度通常都在1280℃~1350℃之間,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受自由能的影響,會使曜變、油滴斑紋不穩定的晶型趨向于兔毫盞斑紋相對穩定的晶型。由此可見,在建盞燒制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兔毫盞。在燒制

    天工 2022年11期2022-05-19

  • 安可以文房清供以小之
    為羊毛,比外圍的兔毫低二分,兩層纏縛后成為柱,副也有兩層,先羊毛、后兔毫。而王羲之的《筆經》則稍微簡化,但他也指出柱的部分并非單一的毛料,而是雜用人的發杪、兔毫和羊脊毛,以麻紙裹其根部,在外面再加一層薄薄的上選兔毫為被。從崔豹的《古今注》可知,蒙恬造筆往往“鹿毫為柱,羊毛為被”,也就是說毛筆的筆頭由柱與被兩層組成,柱與被皆選料單純。這就與所傳韋誕、王羲之的文獻之間有所抵牾。如此復雜的筆頭選料與制作工藝,其意義究竟是什么?關于筆芯,傳李陽冰《筆法訣》又說以紙

    中國書畫 2022年4期2022-05-09

  • 建盞的造型設計研究*
    釉面種類有油滴、兔毫、鷓鴣斑等13種不同釉面的風格。其名貴品種有曜變、油滴和兔毫三種。建盞制品追求的是自然形成的藝術效果,它的釉色紋樣不是人工畫上去的,而是在嚴格的配方工藝和燒成氣氛及其燒成溫度曲線下形成的,三者缺一不可。這種制品所形成的藝術效果,絲毫沒有人工雕琢之感,完全是其制品本質美感顯示。1.1 曜變盞“曜變”一詞不見于中國古籍,公元1511年日本古籍《君臺觀左右賬記》明確記載了建窯曜變盞,并稱之為世之至寶?,F傳世的曜變建盞(見圖1)海內外僅見3件,

    陶瓷 2022年3期2022-04-22

  • 建盞的藝術特質分析
    窯黑釉、金(銀)兔毫制品傳統風格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陸續研發出黃、紅、藍、虹彩兔毫、金、銀、紅、藍、虹彩油滴、白點、藍點、黑點、銀點鷓鴣斑、曜變、異毫、毫變、窯變、黃天目、灰被、鐵銹斑、柿紅釉等建盞制品,凝練了古法建盞的奧秘,在繼承中有創新。(二)紋理1.兔毫兔毫”一詞在宋代文獻中已頻繁出現,如《茶錄》中“紋如兔毫”、祝穆《方輿勝覽》中“兔毫盞,出甌寧之水吉”,蘇東坡、黃庭堅、楊萬里等詩文中也頻頻出現這個詞。兔毫盞是建窯最典型且產量最大的產品。兔毫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2年11期2022-03-14

  • 建盞的審美與文化
    盞紋理一般可分為兔毫、油滴、鷓鴣和雜色四大類。1.兔毫兔毫”一詞在宋代文獻中已頻繁出現,如《茶錄》中“紋如兔毫”、祝穆《方輿勝覽》中“兔毫盞,出甌寧之水吉”,蘇東坡、黃庭堅、楊萬里等詩文中也頻頻出現這個詞。兔毫盞是建窯最典型且產量最大的產品。兔毫亦是兔毛,指形狀如兔子的絨毛,同時根據顏色分為金兔毫和銀兔毫,兔毫細密、緊湊、繁多,時而如大雨傾盆,時而如細密松針,不同的形狀、顏色簇集在一起,煥發出了無窮的魅力,兔毫是建盞藝術中常見的紋理之一,成品率較高[3]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2年11期2022-03-14

  • 建盞的新發現
    主要有五種,一是兔毫釉、二是鷓鴣斑、三是烏金釉、四是曜變釉、五是雜色釉。兔毫盞顧名思義其黑底析出均勻細密的絲狀條紋狀如兔子身上的毫毛而得名,是建盞中數量最多的品種,由于“窯變”的影響,“兔毫”又有粗細長短的變化,顏色也分金兔毫、銀兔毫、黃色兔毫,玉白兔毫、青綠兔毫、雞毛藍兔毫、紅兔毫、綜色兔毫等。鷓鴣斑是建盞里較為名貴的品種,“鷓鴣斑”指釉面呈現出類似于鷓鴣鳥胸部散綴正圓白點的形狀?!敖ǜG的黑釉屬于結晶釉,結晶的斑點大小、疏密、形狀、顏色等都受到溫度和窯內

    陶瓷 2021年5期2021-12-09

  • 厚植文化自信 ——建窯黑釉瓷應使用古人稱謂
    瓷器、秘色瓷器、兔毫釉瓷、鷓鴣斑釉瓷,等等。陶瓷名稱的主要作用是體現器物特征以及區分陶瓷器物。古人對于陶瓷器的命名較簡單,沒有一定的標準,主要根據器物的外觀特征、地域特征等?;诖?,一種新陶瓷器的出現,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知,產生不同的命名,甚至引起諸多分歧[1-6],如瓷器的定義;原始瓷器的定義;青瓷的定義;粉青釉的認知等。建窯黑釉瓷更是產生了各種名稱,如鷓鴣斑釉瓷又稱油滴釉、雨點釉等,建窯黑釉瓷在日本還被稱為天目釉瓷,等等。建窯黑釉瓷馳名中外,特別是日

    陶瓷研究 2021年5期2021-12-02

  • 從宋代建窯建盞的釉色看黑釉之雅
    盞代表性釉色包括兔毫紋、油滴釉、烏金釉、鷓鴣斑、曜變等幾種,不同的配方和燒制工序會析出不同的鐵結晶。這些絢麗的斑紋為宋人斗茶中帶來了不同的審美情趣,文人雅士也創作了大量的詩詞來抒發自己斗茶的獨特感受,來贊頌建窯建盞如詩如畫的意境之美。二、兔毫盞北宋蔡襄曾寫道“兔毫紫甌新,蟹眼青泉煮。雪凍做成花,云閑未垂縷?!弊嫌癞T是建盞,而兔毫便是建盞中狀如兔毫的斑紋,一根根纖細的條紋自然垂流,紺黑如漆的釉面上多了金屬的光澤感,這種自然流露的典雅氣息,使盞中茶湯都多了一份

    藝術品鑒 2021年32期2021-12-02

  • 盞中窺見萬般釉色
    的那樣:宋 建窯兔毫盞 穹究堂藏宋 建窯兔毫局部 穹究堂藏宋 建窯烏金釉藍兔毫 穹究堂藏宋 建窯灰被釉 穹究堂藏“茶色白,宜黑盞?!苯ūK中以黑釉盞為主,而黑釉中又以烏金釉最為上乘。烏金釉烏黑如漆,潤澤如玉,幽玄深邃。在現有的完整器與標本中,出現烏金釉的茶盞其底胎都是灰鐵胎,胎質細膩堅硬,可見首先得經過嚴格的胎土淘洗才會施以烏金釉;其次只有足夠的爐火溫度才會燒造呈現出烏金釉的釉面。在數十米至上百米的龍窯中,不同的區域溫度也不盡相同,需要高溫才能燒造出來的烏金

    中國收藏 2021年9期2021-09-13

  • 南宋遇林亭窯黑釉描金詩文盞
    了獲得品相完美的兔毫盞,幾乎是百里挑一,而其他不符合要求的兔毫盞,基本上全部銷毀。但到了南宋階段,就不再如此奢侈[1]。1.2 戰爭的破壞讓一些窯廠已經出現倒閉現象南宋戰爭的頻繁爆發,讓一些在邊境的窯廠不得不徹底的倒閉,戰亂的威脅,導致了很多的窯廠已經徹底的消失。這也讓一些不外傳的陶瓷技術徹底的消失,因此,南宋時期的很多陶瓷燒制技術,都已經開始下滑,無法達到北宋的級別。這也就意味著,在南宋時期中,很多的瓷器技術已經消失,南宋的陶瓷也就沒有北宋的精美。也就只

    陶瓷 2021年7期2021-08-26

  • 建盞珍品的研究
    因重力下墜而拉出兔毫絲來,此時突然急速降溫,兔毫絲斷裂,就形成了雨點油滴。仔細觀察雨點油滴,還可以看到在油滴斑點之間多有細如牛毛的銀色線條相連。鱗片油滴的形成機理更為復雜,需要特別的釉料配方以提高鐵、錳的含量,并在金屬離子析出之后緩慢降溫,使其慢速冷凝,形成層狀疊壓[2]。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建盞的變化形式,其本身的花紋特點也被人們所認可,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七彩鷓鴣盞,通過不同顏色的變化,讓鷓鴣盞的特點更加的明顯,從而展現出了獨特的建盞美感,這也是很多人認為

    陶瓷 2021年6期2021-07-17

  • 建盞的美學特征與造型文化
    ,分別是曜變盞、兔毫盞、油滴盞。1.曜變盞目前,我國沒有完整的曜變盞,考古中獲得的都是一些碎片和殘片,沒有一盞是完整的?,F在全球唯一有完整曜變盞的國家是日本,并且有三件,這三件都被日本政府珍藏,列為國寶級別。曜變盞如其名,其釉面特征是在盞的內外壁上會有一些圓形小斑點,這些小斑點大小不同,也有一些是橢圓形,這些斑點在黑釉的對比下,會表現出濃淡不一,并且在太陽光下會展現出不同的顏色,有紫、藍、棕、褐暈狀等,色彩奪目,就像是夏夜的璀璨星光。2.兔毫兔毫盞是建盞

    名家名作 2021年6期2021-07-06

  • 建盞的美學特點
    致可以分為烏金、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和雜色等六大類,每種紋飾都極具特色,其中以金、銀兔毫花紋為主,油滴是珍品,曜變則更是罕見之物。兔毫盞作為建盞中最常見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算是建盞的代表物。所謂兔毫盞,便是在黑色或褐色的釉層中均勻分布且宛如兔毛紋理的絲狀條紋。兔毫不僅有長、短、粗、細的形狀之分,還有金黃和銀白等顏色之分,金黃色的叫金兔毫,銀白色的叫銀兔毫。普遍認為條紋清晰明了且分布均勻的銀色兔毫更佳,最好是帶有藍光。但不論哪種兔毫,在光的照射下都是可

    藝術品鑒 2021年14期2021-06-05

  • 建窯之黑釉瓷分析
    層中呈現出銀白色兔毫狀窯變花紋,其中在右器外壁有著斑點狀的結晶,大多是由于在燒窯過程中出現溫度變化所造成的。造型多為口大底小,口沿稍有收斂,深腹,在宋代可稱為極為上乘的器具,為文人所喜愛。黑釉瓷可謂是一種十分難以收藏的珍品,雖然在明清時期有許多北方窯口都會燒制黑瓷,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南方建窯之黑釉瓷,但在現階段所留下的珍品以及對黑釉瓷的研究較為稀薄。2 建窯之背景建窯可謂是宋代最著名的黑瓷產地之一,大多所產出的黑釉盞帶有條狀紋,正因如此也成為了建窯最富有特征

    陶瓷 2021年7期2021-01-06

  • 淺談建盞釉斑的魅力和鑒賞
    兔皮上纖毛一般的兔毫釉;有在自然光的作用下,盞壁色彩多變的曜變釉;有在盞心及內壁表面上繪制花草園林的描金銀彩盞。由此可知,建窯的制作加工過程遵循了形下器啟形上之道的理念,其獨特的視覺藝術和效用讓人驚嘆,在我國陶瓷史占據著較高的位置,在助力瓷業發展和提高技藝方面體現出積極影響。1 建窯建盞名稱的由來建窯遺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境內的水吉鎮(水吉窯)、太平鎮(茶洋窯)、星村鎮(遇林亭窯)一帶,古代的窯口均以產地命名,今南平市境內宋時屬建州府,故名建窯。建窯主要燒造

    陶瓷 2021年4期2021-01-05

  • 有關建盞的視覺造型特點的探究
    ,其黑中有油滴、兔毫以及鷓鴣斑等較為神奇的結晶體,所以說,建盞的黑是一種“五彩斑斕”的黑??傮w來講,建盞是宋代文明遺留的重要瑰寶,深入研究建盞對了解宋代文明的審美有突出的作用,對了解宋代文化以及藝術等也有重要的價值,所以對建盞的視覺造型特點做分析與討論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建盞的整體造型特點建盞作為兩宋審美的重要代表作品,其在整體造型方面有非常突出的特點。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建盞在造型方面表現出了普遍的規整性,線條整體較為流暢,但又有婉約的特點。另外,建盞修

    天工 2020年5期2020-11-14

  • 淺談建盞之兔毫
    葉禮旺摘要:兔毫盞是宋代文化的濃縮與審美、情趣與意境的反映,建窯兔毫盞雖小,卻蘊含乾坤,有著自然窯變的不可再生性與無法預測性。黑釉兔毫盞不僅是中國瓷器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歷史與文化的闡釋。關鍵詞:建盞;兔毫;宋文化建窯是我國宋代南方名窯之一,位于今福建南平市建陽區境內。建窯燒制的黑釉瓷以盞類為主,故有建盞之稱。建盞,由于釉色斑紋的不同,又有許多品種,其中以“兔毫”最負盛名?!?span class="hl">兔毫”古籍中也將其稱為玉毫、異毫,以福建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建窯出土的數量及精

    神州·中旬刊 2020年8期2020-08-19

  • 素簡玄妙
    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他處出,或薄色或色紫,皆不及也?!苯ǜG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的蘆花坪一帶,歷史上屬于建州,故名建窯。該窯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燒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主要產品以盞、碗、盤、碟為主,兼燒盒、罐、壺、燈、爐、缽、梅瓶、冥器等,在宋代以盛產黑釉瓷而聞名于世?!敖ūK”是產于建窯的黑釉瓷器,以碗類占絕大多數,宋代稱“甌”或“盞”,統稱“建盞”。甌的本意是碗,盞的本意是比碗小的器皿,或說小碗。建盞造型的共同特征是大口小足,形如

    收藏家 2020年4期2020-06-08

  • 建窯系瓷器鑒賞
    滴滴晶瑩的油珠。兔毫紋是在黑釉上透出黃棕色或鐵銹色的細密條狀紋,恰似細長柔軟的兔毛,毛上還帶細點的閃光,纖細柔和、光彩耀眼。鷓鴣斑就像鷓鴣鳥頸上的斑點紋,且帶有云狀和塊狀,呈紫、藍、粉青、黃、暗綠諸色,猶如節日夜空的禮花五彩繽紛,又不失天然淳樸之氣,甚是美觀可愛。陶瓷裝飾有剪紙貼花、木葉貼花和剔花加彩三種,其中:剪紙常用花鳥紋飾及“金玉滿堂”、“長命富貴”、“福壽康寧”之類吉祥文字組成的圖案。剪紙貼花是將剪紙藝術與制瓷工藝相結合,先在器物上施一道黑釉,然后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1期2020-03-23

  • 美器何來 燒造工藝
    的瓷器制作工藝!兔毫盞出自福建建窯,宋代最有名的飲茶用具。建窯兔毫盞北宋始燒,南宋繁盛,元代不再生產。北宋蔡襄《茶錄》:“建安所造黑盞,紋如兔毫”。兔毫盞名揚天下,完全借助于宋代的飲茶之風。從皇帝到士大夫,都以兔毫盞為點茶、斗茶的首選。蔡襄說:“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協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span class="hl">兔毫以建盞最為著名。其特點是在黑釉上透出狀如兔毫的黃棕色、鐵銹色或銀色流紋。兔毫的形成是由于燒成過程中釉層中產生的氣泡將其中的鐵質帶到了

    旅游世界 2019年11期2019-12-20

  • 福建古志中的建窯瓷器研究
    見于文獻,主要有兔毫盞和鷓鴣斑盞兩類。20 世紀30 年代始,有中外學者開始關注建窯。1935 年6 月,美國人詹姆士·馬歇爾·普拉瑪曾考察建窯遺址,并著有《天目瓷考察》一書。(一)建窯概況“建窯”這一名稱最早出現于明代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論》中記載:“建窯器出福建,其碗盞多是撇口,色黑而滋潤,有黃兔斑、滴珠大者真。(2)”福建省的古志中記載,在建寧、甌寧、建甌地區均有建窯系的窯廠。明弘治《八閩通志》卷二十五《食貨·瓷器》載:“出松溪,又建陽亦有窯。(3)”

    黑龍江史志 2019年6期2019-11-17

  • 尋找兔毫
    古董,竟然是一件兔毫盞。兔毫盞是宋朝飲茶名器,當時就有千金難買之譽,到了明朝,更是價值連城。當朝的嚴嵩嚴閣老在一次飲茶的時候,曾經撫須長嘆說:“能得一件兔毫盞,那真是此生富貴無憂了?!眹泪缘母蓛鹤觽兟犃?,一個個都睜大了眼睛。他們知道,如果自己能搶先找到一件兔毫盞,將來定能飛黃騰達了。尤其是豐城豪紳朱三才的哥哥,在朝廷做侍郎,是嚴嵩門下有名的干兒子,就悄悄寫信告訴弟弟朱三才,小城古董很多,趕快打聽,如能找到一件兔毫盞,咱們家以后就發了。朱三才讀罷信,派出仆人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10期2019-11-04

  • 傳承建盞工藝,讓品牌更完美更響亮
    ”,說的就是建窯兔毫盞。當時其他窯口仿盞,因工藝原料等因素的制約,極難仿出建窯正窯的水平,尤其是達到徽宗要求的精品兔毫盞水平。為什么茶盞必須夠黑,又需要具備“條達”的“玉毫”?徽宗自己解答了,為的是“取其煥發茶采色”。就是說精品建窯兔毫盞的釉色表現,最能煥發(白色)茶湯的顏色。明朝“罷團茶興散茶”,建盞斷燒了700多年。如今一系列的建盞擺在眼前,看得眼花繚亂,根本分辨不出哪個是宋代的,哪個是現代的。張健鑫先生的《仿宋建窯銀兔毫盞》《仿宋油滴天目盞》《黑底銀

    天工 2019年5期2019-08-08

  • 茶動建盞
    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筆者今天要去拜訪的童興春師傅更擅長油滴盞和兔毫盞。油滴盞釉面密布著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兒,直徑從數毫米之微至針尖大小,形似油滴?!坝偷巍钡男纬善鋵嵤氰F氧化物在釉面富集,冷卻后以赤鐵礦和磁鐵礦的形式從中析出晶體所致。在黑色釉面上呈銀白色晶斑的稱“銀油滴”,呈赭黃色晶斑的稱“金油滴”。百花簇擁金油滴第一次見到金油滴時,我就想到了公園里簇擁開放的黃色郁金香。經過高溫的洗禮之后,盞壁形成了一個個黃色的斑點,它們大小不同,形狀各異

    天工 2019年5期2019-08-08

  • 臘八蒜(外二首)
    壓心頭泛起的酸澀兔毫盞如果我醉了可能會打碎您的兔毫盞窯變的圖紋里,混入酒紅色的淚我不用兔毫盞喝茶我醉,不能讓茶也醉我要把茶供在您的面前遠離世外的仙人陪您品飲口沿圓潤,留有您的余溫猜不出這只茶盞,究竟有多少兔毫掩藏一千度爐火灼燒的疤痕茶盞閃著赭石色的光,端坐在蓮花池上鐵觀音柔和,鷓鴣斑點吸附臉上的塵埃兔毫穿過月光千絲萬縷,縫補醉酒人刮破的傷口掛在樹上的魚還有魚的外形風化的花崗巖整齊排列進入冬季,水泥叢林融入霧霾的色塊光線透過魚鱗形的結構,勾勒小鳥的巢穴在遷徙

    詩歌月刊 2019年5期2019-07-02

  • 曜變碗的傳奇
    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苯ò菜旒兒?span class="hl">兔毫,是當時最好的極品。建窯出產的獨一無二的黑釉茶盞,因其釉色美艷、黑白分明而獨占鰲頭。建盞獨特的釉色在易于顯現茶湯乳花的同時,還能在飲茶過程中供人賞玩,給人以許多飽含意蘊的遐思,因此建盞成為雅俗共賞的茶盞。建茶與建盞成為宋代文人點茶的絕佳組合,建茶與建盞的珠聯璧合、交相輝映,共同成就宋代茶文化的一段佳話。由此,建窯的爐火愈燒愈旺。

    福建文學 2019年2期2019-03-18

  • 建窯建盞的釉色賞析
    色品類豐富,尤以兔毫、鷓鴣斑、曜變等名貴瓷品飲譽海內外。建盞的釉,屬于我國古代結晶釉范疇。在燒制過程中,由于不同盞所處位置的窯溫和氣氛不同,釉水會變化出各種自然奇特的花紋。這種由于釉水本身的變化,而不是人工通過色釉控制產生的花紋,稱之為“窯變”。建窯建盞的成功,便是結晶釉的窯變花紋。但是由于燒成技術的關系,古代都采用龍窯和柴火燒成,窯內各處的窯溫和氣氛都具有較大的差別。建盞不可能具有一致的釉色和花紋,并且也不是所有的盞都具有窯變的效果,燒成后的釉色花紋復雜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8年11期2019-01-26

  • 建窯黑盞之美
    的率真!黑牡丹“兔毫盞”單憑簡單的厚胎黑釉,建窯斷不能坐穩貢盞的位子,在單調的黑色之中,還要加進一些變化?;兆谡f的“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青黑”指黑釉,“玉毫”就是白色條紋,既銀兔毫。除了兔毫,建窯還產一種帶斑點的黑釉盞,名油滴。注意無論油滴還是兔毫,都不是建窯的專利。比如當時定窯產叫“兔毛花”的兔毫盞、汝窯和耀州窯產油滴盞等等。但是毫無疑問,建窯做的兔毫油滴最漂亮。下面嘗試解釋油滴和兔毫的燒成原理,比較枯燥。建盞釉中氧化鐵的含量在3%以上,當窯

    藝術品鑒 2018年10期2018-10-29

  • 建窯瓷器的胎釉結構研究
    黑釉瓷為業,并以兔毫盞及油滴盞而聞名于世。建盞胎釉含鐵量一般均超過5%,高者甚至超過10%,故建窯胎質鐵黑,釉色漆黑光亮且釉面肥厚;且施釉不及底,圈足露胎,整體造型厚重端莊,具有良好的保溫性和隔熱性[2]。在黑釉之上因為過多的氧化鐵析晶則大多呈現黃色及銀色兔毫紋,還會出現有油滴,鷓鴣斑甚至曜變天目等稀少紋飾?!恫桎洝分姓f“茶色白,宜黑盞”,建盞黑色的釉面與潔白的茶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視覺效果上佳[3]。所以建盞便成為宋代文人間斗茶的首選,特別是在北宋時被徽

    陶瓷學報 2018年4期2018-09-13

  • 黃色兔毫釉的研制
    001)1 前言兔毫釉是一種名貴二液分相釉,在黑色的底釉上自然流淌著兔毛狀流紋,屬于以鐵為呈色劑的黑釉系列。其自然流淌的、恰似兔毛漂浮在釉面上的流紋,釉面光滑明亮、條紋清晰、富有韻味,因而在裝飾和藝術上有很大的價值,成為自古以來眾多陶瓷收藏家的愛好之一。根據兔毫釉的釉面效果可以分為金兔毫釉、黃兔毫釉、銀兔毫釉、灰兔毫釉等。金兔毫釉為在棕黑色的底釉上呈現出金黃色的兔毫流紋,黃兔毫釉為在棕黑色的底釉上呈現出黃褐色無光的兔毫流紋,銀兔毫釉為在蘭黑色的底釉上布滿白

    佛山陶瓷 2018年3期2018-05-16

  • 建盞之初探
    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燌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因此建窯建盞異軍突起,各式建盞備受青睞。宋代著名的文人墨客留下許多名句來稱頌它:如“忽驚午盞兔毫斑”“建安瓷碗鷓鴣斑”“松風鳴雷兔毫霜”“鷓鴣碗面云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鷓鴣斑中吸春露”等。建窯黑釉天目瓷也倍受恩寵,成了進貢宮廷、御前伴駕的貢器。在今日所見建窯黑釉器中,有不少器皿的底部刻有“供御”“進盞”等字樣,就是進貢朝廷的御器。宋亡元興,飲茶風俗漸漸改變。明代

    中國茶葉 2018年1期2018-03-07

  • 建盞 用黑色承載一盞星空
    。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黃兔毫、建盞、建州垸等記載。15世紀以后,他們把建盞及黑釉器稱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為黑釉一類陶瓷器的國際通用名。此外,美國、英國等國的世界級博物館也有收藏建盞,甚至在國外的拍賣中不斷創下佳績。美器,以斑紋論對建盞的熱愛,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完全是不吝贊美的,總有一些名句來稱頌它。例如“兔毫紫甌新”“忽驚午盞免毫斑”“建安瓷盌鷓鴣斑”“松風鳴雷兔毫霜”“鷓鴣碗面云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鷓鴣斑中吸春露”等,這里頻頻出現的“兔毫”和

    收藏·拍賣 2017年4期2017-05-15

  • 宋代黑釉瓷 至簡至美
    瓷產品,品種包括兔毫釉、油滴釉、曜變釉、結晶冰花紋釉、芝麻花釉、龜裂紋釉、醬褐釉等由窯變產生的自然結晶釉產品,以及黑釉點白斑、黑釉鐵銹花、黑釉描金彩等人工繪飾藝術的作品。宋代人流行用各種漂亮的、精致的瓷碗飲茶,其中兔毫盞、天目碗等都是當時有名的茶具。兔毫盞是建窯最具代表的產品之一,瓷器的釉面顏色紺黑如漆,溫潤晶瑩,釉面上布滿密集的筋脈狀白褐色紋飾,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細,閃閃發光。兔毫盞的形成是因為燒制過程中窯內溫度的變化,釉中鐵元素析出到釉層表面,流動

    中國新時代 2016年11期2017-01-23

  • 宋代黑釉瓷至簡至美
    瓷產品,品種包括兔毫釉、油滴釉、曜變釉、結晶冰花紋釉、芝麻花釉、龜裂紋釉、醬褐釉等由窯變產生的自然結晶釉產品,以及黑釉點白斑、黑釉鐵銹花、黑釉描金彩等人工繪飾藝術的作品。宋代人流行用各種漂亮的、精致的瓷碗飲茶,其中兔毫盞、天目碗等都是當時有名的茶具。兔毫盞是建窯最具代表的產品之一,瓷器的釉面顏色紺黑如漆,溫潤晶瑩,釉面上布滿密集的筋脈狀白褐色紋飾,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細,閃閃發光。兔毫盞的形成是因為燒制過程中窯內溫度的變化,釉中鐵元素析出到釉層表面,流動

    中國新時代 2016年11期2016-11-24

  • 績溪縣博物館藏幾件宋代瓷器賞析
    一共發現2件黑釉兔毫盞、1件青白釉執壺、1件青白釉盒,現藏于績溪博物館。另有1件抄手硯未追回。由于出土瓷器比較精美,且有很大的學術及藝術價值。下面分享給大家。黑釉兔毫盞1,侈口,圓唇,弧腹,矮圈足,足墻稍外撇,內足有削痕。黑胎,黑釉,玻璃質釉,有積釉、流釉和飛釉現象??谘靥幱需F銹色釉斑,碗內釉為兔毫狀(見圖1~圖3)。黑釉兔毫盞2,侈口,圓唇,弧腹,矮圈足,內足墻極矮,足墻稍外撇,有削足現象。黃褐胎,胎內夾砂,較粗糙。黑釉,釉面發澀,有積釉、流釉和飛釉現象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年9期2016-10-27

  • 烏金建盞
    。成品的釉面呈現兔毫狀、油滴狀或曜變狀,溫潤晶瑩,瑰麗悅目,具有典型的中國民族風格和濃郁的東方藝術色彩。在沒有隨手泡,保溫瓶的古代,冬天用白瓷杯飲茶茶水冷得快,讓喜好品茶之人總有如骨梗喉的感覺,而建盞胎體內細小的氣孔利于茶湯的保溫,適合斗茶的需求。宋代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們都認為建盞是斗茶的最佳茶具。油滴、兔毫、鷓鴣斑、曜日天目是建盞中常見釉面圖案。油滴的釉面多數為邊緣界限清晰的不規則結晶。盞內底部油滴斑紋布滿的尤為珍貴。兔毫多為絲狀呈放射狀結晶,具有藝術

    神州民俗 2016年9期2016-10-27

  • 烏金建盞
    。成品的釉面呈現兔毫狀、油滴狀或曜變狀,溫潤晶瑩,瑰麗悅目,具有典型的中國民族風格和濃郁的東方藝術色彩。在沒有隨手泡,保溫瓶的古代,冬天用白瓷杯飲茶茶水冷得快,讓喜好品茶之人總有如骨梗喉的感覺,而建盞胎體內細小的氣孔利于茶湯的保溫,適合斗茶的需求。宋代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們都認為建盞是斗茶的最佳茶具。油滴、兔毫、鷓鴣斑、曜日天目是建盞中常見釉面圖案。油滴的釉面多數為邊緣界限清晰的不規則結晶。盞內底部油滴斑紋布滿的尤為珍貴。兔毫多為絲狀呈放射狀結晶,具有藝術

    神州民俗(學術版) 2016年9期2016-09-26

  • 古代文化詞義考釋四則
    是一個詞,又稱“兔毫盞”、“建盞”,是宋代常見的黑瓷茶具。狀如倒扣的竹斗笠,敞口小圓底。兔毫盞產于福建建陽的建窯,是宋代有名的黑瓷生產地之一,歷史悠久,從晚唐至明清,延續千年。之所以將建窯生產的黑瓷稱為“兔毫盞”.是因為瓷器表面的黑釉面里夾雜著均勻的銀色或者黃色絲縷,狀如秋天的兔毫,故名為“兔毫盞”,也叫“兔毛甌”。這也是建窯黑瓷的最大特征。兔毫盞在宋代大興,這與宋代茶文化有密切的關系。宋代皇帝好茶.因此帶動了貴族士大夫的好茶風氣。當時,上至皇親國戚、大臣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6年6期2016-08-26

  • 紫玉甌心翠濤起
    的就是建窯生產的兔毫盞。一建窯的窯址位于福建省建陽縣水吉鎮。建陽縣始建于東漢末年,最初名為建平,后在西晉改名為建陽,唐代改為建州,宋代以“圖書之府”和“理學名邦”而聞名于世[1]。建窯生產的器物,胎體中含鐵量較高,所以胎體的色澤多呈黑色、黑灰色或深褐色,歷史上又稱之為“烏泥建”“黑建”或“紫建”。器物內外皆施黑釉,釉色烏黑晶亮,釉面上常滲透出自然形成的黃棕色或鐵銹色絲條狀紋,俗稱“兔毫”,在宋代又稱為“玉毫”“兔褐金絲”“兔毛斑”等。由于建窯生產的茶盞上常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年6期2016-06-27

  • 宋代建窯兔毫盞探析
    ?宋代建窯兔毫盞探析劉鵬(中共望謨縣委黨校貴州 望謨552300)1 宋代建窯與兔毫盞探源建窯亦稱“建安窯”、“烏泥窯”,是宋代名窯之一,其制品是不可多得的傳世珍品。建窯窯址主要分布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一帶,建窯燒瓷始于晚唐、興盛于宋、衰落于元,以燒造青白瓷、青瓷、黑釉瓷為主,并以燒制黑釉瓷聞名于世。建窯原本只是南方民窯,北宋晚期因皇室盛行“斗茶”之風,為滿足這種特殊需要,建窯為宮廷專門燒造黑釉盞,至南宋時建窯窯爐群集號稱有長龍窯九十九條。1977年,對

    陶瓷 2015年9期2015-12-21

  • 雙城市蘭陵鎮房身泡村出土的宋代兔毫
    。其中有一個宋代兔毫盞,此盞身碎裂,口沿已殘,看去完整實已修復,敞口,盞口大,足小,深腹,汪圈足,形如漏斗,里外施釉,口沿上的釉是深黃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處自然垂流成滴珠狀,口徑15.5、高度7.5。造型敦厚古樸,線條自然流暢,修坯隨意大方,一眼看去給人一種古意煥然的感覺?!巴煤纸鸾z寶碗,松風蟹眼新湯”這是宋代的大書畫家黃庭堅對黑釉“兔毫盞”的贊譽之詞。這是由于宋代當時人們飲茶、斗茶之風的盛行所致。而那黑如漆器般的“兔毫盞”釉面上所現出的絲絲黃褐色

    黑龍江史志 2015年14期2015-08-15

  • 窯變黑釉 瑰寶天目
    窯燒制的黑釉瓷有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結晶冰花紋、龜裂紋等由窯變產生的自然結晶釉,以及黑釉點白斑、黑釉鐵銹花、黑釉描金彩等“人力之巧“裝飾釉。吉州窯燒制的黑釉瓷除窯變自然產生的兔毫、油滴(鷓鴣斑)、玳瑁斑、虎皮紋等釉外,還有“人力之巧”為之的木葉貼花、剪紙貼花和剔花加彩等。黑釉瓷中最名貴的是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釉瓷:“兔毫”因其在黑色或暗褐色釉層中透射出均勻細密的狀似兔毫的自然結晶紋理而得名,又因其釉中閃現出變化多端的色彩而有金兔毫、銀兔毫、灰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5年1期2015-08-15

  • 宋 建窯兔毫
    下厚勢態,滿布如兔毫般上下通達的流紋,因而俗稱“兔毫斑”。此外,其口沿呈黃褐色,內施滿釉,外施釉不到底,釉面有開片和使用痕跡,?;潭雀?,深沉光潤、古拙樸素。其底足部露胎,削足工整。參考目前國內外拍賣價格,應在人民幣三十萬元以上。中國是茶的故鄉,而中國古代的茶具,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以福建建窯兔毫盞為代表的黑釉瓷茶盞,因其精湛的工藝水平和適應當時的“斗茶”而著稱,在兩宋時期盛極一時,當時的人以擁有一只漂亮的兔毫盞為榮。大文豪蘇東坡對兔毫

    愛尚生活 2015年9期2015-05-30

  • 油滴盞 斗茶香
    紫建”。建盞中以兔毫盞最為人稱道。兔毫盞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于觀察茶面白色泡沫湯花,故名重一時。蔡襄《茶錄》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敝谱鹘ūK,配方獨特,窯變后會現出不同的斑紋和色彩。除釉面呈現兔毫條紋的兔毫盞外,還有珍珠斑點、鷓鴣斑點和日曜斑點的茶盞,這些茶盞分別稱為油滴盞、鷓鴣盞和日曜盞,它們最適宜斗茶。我家收藏的即為黑釉油滴盞,用這種茶盞斗茶,一旦茶湯入盞

    當代人 2015年4期2015-05-30

  • 茶器欣賞:愛茶愛生活
    鐵結晶而析出絲絲兔毫般的效果。建窯位于福建省建陽縣水吉鎮,以生產黑釉盞而聞名。根據兔毫盞色澤的微妙不同,又分為“金兔毫”、“銀兔毫”和“黃兔毫”。此為“銀兔毫”。建窯黑釉盞一般胎體較厚,從造型上看,以斂口和敞口兩種為多,無論哪種造型,其盞壁都很深,設計的目的為了點茶的需要:盞底深利于發茶;盞底寬則便于茶筅攪拌擊拂;胎厚則茶不易冷卻。中國茶葉博物館茶友會旨在搭建一個茶主題服務平臺,專家、茶友、茶企以及跨行業共同關注、參與并實現深度合作,弘揚茶文化、推動茶產業

    茶博覽 2015年1期2015-01-04

  • 斗茶品建盞
    小碗最多,古稱“兔毫盞”,也有“鷓鴣斑”和“銀星斑”,皆別致美觀。早年,筆者在隋唐大運河遺址周邊,收得一枚包銀口建盞,即建窯兔毫銀口盞。內口沿處有約1.5厘米寬的銀鑲邊,外口沿的銀邊痕,寬0.5厘米,銀飾已被氧化得斑斑駁駁,銹蝕得所剩無幾。盞口沿上還有一橫約5厘米、縱2.5厘米的粘修痕,不缺肉。乍看品相一般,底釉為柿褐色,釉面的黑色兔毫紋,只在狀若垂淚的厚釉部分有發出,碗內下部有大塊的柿釉沒能發出兔毫來,看胎釉特征,類似于建窯系福清窯的作品,東西一眼老、有

    檢察風云 2013年22期2013-07-12

  • 唐代宣筆考辨
    而非漢趙之中山郡兔毫。宣筆的制作十分精良,使用宣筆的人群非常廣泛,人們對其評價也很高。宣筆作為貢筆最晚當在唐玄宗天寶年間。作為貢筆的宣筆,在質量上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然而,經歷了唐北宋的繁華后,宣筆因種種原因走向衰落。關鍵詞:唐代;宣筆;紫毫;諸葛筆;宣城;兔毫中圖分類號:K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04(2013)03?0202?05宣州,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屬楚地,秦為鄣郡,漢武帝改為丹陽郡,順帝立宣城郡,隋開皇九年平陳,改郡為宣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3期2013-07-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