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

  • 普遍主義還是特殊主義? ——康德人類學的疑難
    永久和平的哲學家康德,離特殊主義更為遙遠的了。長期以來,康德一直被描繪成一位純粹的道德哲學家,“頭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是他廣為流傳的格言,關于普遍法則和人性準則的定言命令則要求每個人按照普遍法則的基準行事,并且人總應當作為目的而不是手段,這些提法奠定了康德在平等主義思想傳統之中的地位。此外,世界主義構想反復出現在康德的行文之中,它是康德哲學最為難以撼動的成就與結論之一。相對而言,讀者在康德哲學中也發現了諸多關于非白人種族的激烈且貶損性的評論,這些評論散見

    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5期2023-12-16

  • “要康德,還是要黑格爾”問題系統考察 ——緣起、實質與跨越
    022)一、“要康德,還是要黑格爾”問題的緣起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的關系或者兩者對立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國際學術界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之一,爭議一直很大。這種對立幾乎成為某種哲學范式,如同柏拉圖主義和亞里士多德主義對立的范式。并且,他們之間的對立已經涉及到哲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包括分析哲學、實用主義。其中,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西方馬克思主義中,康德主義和黑格爾主義的對立異常尖銳。這個問題在國內的爭論有著自身的理論需要和現實需要,一開始似乎并沒有國際學界的激烈程度,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9-04

  • 我不做魚
    沈海清康德銘新任市國土資源局局長,負責全市土地出讓。于是,那些房地產開發商就有意無意地向他套近乎,還有些開發商暗地里打聽他有什么愛好。康德銘的愛好其實很簡單:喜歡吃魚吃螃蟹。于是,有些人試探性地用各種理由送來大螃蟹。康德銘的妻子明佳樂買來兩斤螃蟹,掛在院子里的羅漢松上。凡有人送來螃蟹,康德銘就指著那串螃蟹說:“你看,這幾只螃蟹不知是誰送來的,我把它掛在樹上,等著那人來拿回去呢!”送螃蟹的人見了,自然明白康德銘的意思,便知趣地走了。康德銘還喜歡釣魚,每個星期

    上海故事 2022年2期2022-04-15

  • 康德對貝克萊式的“獨斷的唯心論”的批評
    100871)康德于1781年出版的第一版《純粹理性批判》(以下簡稱《批判》)被認為是貝克萊式的唯心論(Idealismus)(1)關于“Idealismus”的譯法,學界并不統一,過去大多譯為“唯心論”,也有譯為“觀念論”。本文不具體討論這個詞的翻譯問題。由于本文主要集中討論康德對貝克萊的批評,這便涉及康德對貝克萊的界定。一般認為,“唯心論”指心靈實體相對于外部物質實體具有優先性,而在康德看來,貝克萊否認外部對象的存在并認為它們只是觀念,這就是一種典型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4期2021-12-08

  • 康德倫理中“認識自我的義務”的“矛盾”澄清
    西方倫理學史上,康德是第一個將“義務”(duty)概念作為道德的核心概念的哲學家[1]。傳統上“義務”是指加在個人社會、經濟或政治職位上的一些要求。康德使用“義務”這個概念卻與人的職位無關,而是對每個人都具有規范作用的;這個概念也與“效益”無關,行為不應因其結果而為,而只應因義務本身而為,在康德看來,只有因義務而為的行為才具有道德價值。在《道德形而上學》里,康德區分了兩種普遍的道德義務,一種是對自己的義務(duties to oneself),另一種是對他

    文化學刊 2021年4期2021-03-08

  • 關于康德“人是什么”思想的研究述評
    論述,翻閱和感悟康德的哲學思想,可以看到其關于“人是什么”的系統研究和前沿思考?!叭耸鞘裁础钡膯栴}是康德思想的重要內容,更是康德哲學研究的“最高問題”。康德抨擊把人作為手段和工具的舊觀點,批判泯滅人性的“舊社會”,從多重角度研究“人是什么”的問題,提出了“人是目的”的跨越性觀點,對“人是什么”的正確認識和人的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康德的“人是目的”這一命題的提出使關于“人是什么”的問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也使得“人成為真正的人”有了關鍵的理論支撐。厘清“人

    社會科學動態 2021年8期2021-01-27

  • 康德的統覺理論及其價值一文補正
    溫純如《康德的統覺理論及其價值》發表在《青年生活》學術版2020年08期第420-423頁,龍源網收錄。摘要:420頁,“二、闡述赫爾巴特的統覺理論…”改為:二、闡述赫爾巴特的統覺概念及其統覺機構(統覺團)理論,與康德建構自己系統化的統覺理論;(一)420頁,“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康德的統覺理論也是…理論的影響”改為: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康德的統覺理論也是與約翰·弗里德里?!ず諣柊吞兀↗ohann Friedrich Herbart)統覺理論有理論相關之處。(

    青年生活 2020年17期2020-10-21

  • 打敗與戰勝
    去拜訪德國哲學家康德,親眼見到康德給兩人解惑。康德跟第一個人說,你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你自己打敗了自己。接著,他又跟第二個人說,你之所以勝利,是因為你自己戰勝了自己。朋友不解地問:“自己打敗了自己,與自己戰勝了自己,都是自己與自己在斗爭,你能告訴我,什么叫自己打敗自己,什么又叫自己戰勝自己嗎?”康德說:“自己打敗自己,就是自己與自己的缺點、身處的惡劣環境作斗爭,比如缺點有:懶惰、懦弱、兇殘、貪婪、嫉妒等,比如惡劣的環境有:貧窮、病痛、爾虞我詐等?!迸笥延謫枺?/div>

    作文周刊·八年級版 2018年28期2018-10-18

  • 康德道德哲學中的上帝設定 ——從《絕對視域中的康德宗教哲學》談起
    黃啟祥康德的《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一書中有兩個看似彼此沖突的觀點:一方面他認為,“道德為了自身起見(無論是在客觀上就意愿而言,還是在主觀上就能夠而言)絕對不需要宗教,相反,借助于純粹的實踐理性,道德是自足的”*① 康德:《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李秋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頁。;另一方面他認為,“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導致宗教”*② 康德:《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李秋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年6期2018-03-17

  • 關于國內康德自由觀研究文獻寫作方法分析
    度去闡述。例如《康德自由概念的三個層次》(鄧曉芒)等就是從康德的自由觀本身出發,去理解其概念層次以及層次劃分的內在邏輯。但是《論康德的道德自由觀》(李建華 覃青必)、《康德的主體性自由觀》(孫月才)等文章則是從康德自由概念的不同層次和具體觀點內容去闡釋康德的自由觀。也存在著例如《康德自由觀的歷史貢獻及當代意義》(洪克強)等這類的從康德自由思想的歷史貢獻和當代意義去挖掘康德自由觀的文章。再次,即使文章題目范圍相近但具體內容因分析角度的差異,會出現新的視角和方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2018-01-24

  •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中實在論與反實在論辨析
    49)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作為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代表,學者對其道德哲學的評價和爭議突出表現在兩個層面。 首先,康德的道德哲學是否做出了本體論的承諾。 認為康德做出本體論承諾的支持者往往將康德視為道德“建構主義”和反實在論者。 在康德道德哲學中,作為客觀有效的道德最高原則能夠被認知(從而將康德的立場與非認知主義的反實在論區分開來),道德最高原則的有效性從根本上依賴于我們的信仰、概念或者心理活動,在這個意義上,康德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4期2018-01-13

  • 光棍康德的幸福生活
    馮曉虎康德自幼厭世,理由充分。因為他身高僅有1.57米,雙肩高低不一,大腦袋與瘦小的身材不成比例。他精神脆弱,十分敏感,連剛印好的報紙也能讓他狂打噴嚏。他還高度近視,但目光炯炯如烈焰,至老不衰,令人不敢逼視。康德13歲喪母,16歲即升入哥尼斯堡大學。家貧,剛一入學他便因褲子破了拿去縫而出不了宿舍門。6年后,父親猝然去世,把三妹一弟留給康德。長兄如父,康德毅然輟學,先后在哥尼斯堡郊區的三個貴族家庭當家庭教師11年,養活弟弟妹妹和自己。1755年6月,弟弟妹妹

    讀者 2017年5期2017-02-15

  • 德國新《康德詞典》出版與中國康德研究之再起航* ——兼談康德哲學transzendental概念
    學巨人伊曼紐爾·康德(1724—1804)始終構成最為重要的理論支點之一。他在理論哲學以及倫理政治哲學領域所創造的理論成果至今仍然規定著或至少影響著當代哲學問題意識的走向。然而,康德在現代中國思想界和哲學界的命運卻是跌宕起伏。①有關康德在中文思想界接受史的系統性敘述,晚近的研究可參考李明輝:《康德哲學在現代中國》,載《中華文化與域外文化的互動與融合》(卷一),黃俊杰編輯,喜馬拉雅研究基金會(臺北)2006年版,第89—134頁;李明輝:《王國維與康德哲學》

    外國哲學 2017年1期2017-01-26

  • 康德調鐘
    夜蓉你知道嗎?康德是德國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善于思考,而且生活特別有規律。一天,他家的鐘停了,附近又沒有合適的鐘可供他校對時間。這可怎么辦呢?康德惜時如金,可不能離開時間??!為了把鐘調到正確的時間,康德決定去拜訪一位朋友。他走之前,先把家里的鐘調到12時整,然后上足發條(當時的鐘表都是機械的,要用發條帶動),就出發了。他不緊不慢地走到相隔幾個村莊的朋友家。朋友家的大廳里掛著一面鐘,康德記好了進門的時間是9:30,然后就在朋友家愉快地逗留了一段時間。

    小天使·四年級語數英綜合 2015年11期2015-11-23

  • 康德萊信披數據有待商榷
    正常的財務法則,康德萊 2013 年不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數值之差 444.94 萬 元應該與上述 4 家非全資子公司凈利潤中不歸屬于康德萊的利潤總計值相等,但 是事實二者卻相差 221.66 萬元,差比高達近 50%。信息披露是IPO企業與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溝通信息的橋梁,但是部分企業卻在信息披露上面做起了“文章”,以 致不能真實全面地反映出企業的實力,所以信息披露一直 是監管層監督工作的重點。2014年財經媒體就一直質疑大中礦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其中,《中

    投資與理財 2015年10期2015-09-10

  • On the Identity of Personality and the Concept of Human〔*〕
    〔德〕伊曼努爾·康德:《道德形而上學》。李秋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24頁?!?〕〔德〕伊曼努爾·康德:引前書,第452-453頁?!?〕〔德〕伊曼努爾·康德:引前書,第290-291頁?!?〕〔德〕伊曼努爾·康德:《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李秋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6頁?!?〕轉引自〔美〕亨利·E·阿利森:《康德的自由理論》,陳虎平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

    學術界 2015年11期2015-02-26

  • 康德調鐘
    蔣明玉康德是德國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善于思考,而且生活特別有規律。一天,他家的鐘停了,附近又沒有合適的鐘可供他校對時間。這可怎么辦呢?康德惜時如金,可離不開這面鐘??!為了把鐘調到正確的時間,康德決定去拜訪一位朋友。他走之前,把家里的鐘調到“12∶00”,上足發條(當時的鐘表都是機械的,要用發條帶動),然后就出發了。他不緊不慢地走到相隔幾個村莊的朋友家。朋友家的大廳里掛著一面鐘,康德記好了進門的時間——9∶30,然后就在朋友家愉快地逗留了一段時間。好

    第二課堂(小學版) 2014年10期2014-12-12

  • 康德的先驗邏輯:邏輯的還是認知的?
    ,637000)康德的先驗邏輯:邏輯的還是認知的?廖德明(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四川南充,637000)康德在對傳統邏輯進行清理時提出只有普通純粹邏輯(形式邏輯)才是邏輯,但問題在于他又建構了一種聲稱為邏輯的先驗邏輯。其實,康德建構的先驗邏輯并不是邏輯的,而是認知的,他的先驗邏輯實質上為我們提供了一種人把握邏輯,并運用于經驗的認知圖景,這種認知圖景表明人先天就具有一種認知能力(知性、判斷力和理性)。這種認知能力本身就內嵌著邏輯的所有要素與東西,一旦被激發,就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05-08

  • 權力的康德茂規則
    羅馬有一位皇帝叫康德茂,他喜歡在角斗場與剽悍的奴隸格斗,甚至與兇猛的動物對決,從未輸過,屢戰屢勝。康德茂制勝的法寶是什么呢?勝在規則上。這個規則是他制定的:但凡他上場都是手執利刃,而對方只能持木質的家伙或是徒手,再強悍的奴隸讓他赤手空拳和康德茂決斗,求生欲望再強烈也禁不起他手起刀落如砍瓜切菜,如虎入羊群,都會被追得連滾帶爬,哭爹喊娘,直至斃命。大象也不是他的對手。大象被牽到角斗場,他坐在那兒,拿銅鈴般的大眼睛瞪著大象。大象見了他,就開始流淚,環顧四周,向眾

    中外文摘 2014年4期2014-03-22

  • 老宅男康德
    哲不解康德,男,生于1724年,卒于1804年,一輩子宅在柯尼斯堡,康德小時候是個窮苦放牛郎。爹爹是工匠,家境極其貧苦,家中兄弟姐妹又多,康德十三歲喪母,四年后,喪父。如若放在中國,康德同學的案例可以為“希望工程”拍廣告了??蓛灥壬?span class="hl">康德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毅然決然輟學回家,靠當家庭教師補貼家用。從此,康德在家教之路上走了十一年,更將學生家長——女東家凱薩琳伯爵夫人家教成自己的緋聞女友。1755年,昔日同學都已然成為名流新貴,弟妹們這時也長大成人,康德以三

    意林 2013年18期2013-09-22

  • 權力的康德茂規則
    羅馬有一位皇帝叫康德茂,他喜歡在角斗場與剽悍的奴隸格斗,甚至與兇猛的動物對決,從未輸過,屢戰屢勝。康德茂制勝的法寶是什么呢?勝在規則上。這個規則是他制定的:但凡他上場都是手執利刃,而對方只能持木質的家伙或是徒手,再強悍的奴隸讓他赤手空拳和康德茂決斗,求生欲望再強烈也禁不起他手起刀落如砍瓜切菜,如虎入羊群,都會被追得連滾帶爬,哭爹喊娘,直至斃命。大象也不是他的對手。大象被牽到角斗場,他坐在那兒,拿銅鈴般的大眼睛瞪著大象。大象見了他,就開始流淚,環顧四周,向眾

    意林 2013年24期2013-05-14

  • 康德美學在中國三十年
    250014)康德美學在中國三十年李占偉(山東師范大學 文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康德美學在中國已經經歷了上百年歷史,然而真正擺脫政治束縛,以較為自由、平和、開放的心態去看待它卻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仡欉@30年,康德美學在中國的研究及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可以看做是康德美學研究的恢復與重建期,90年代是康德美學研究的反復與繁榮期,而新世紀以來則是康德美學研究的細化與反思期。康德;美學:藝術自律;反思康德的影響是巨大

    河南社會科學 2011年1期2011-04-13

  • 康德的“第三種自由”
    100872)論康德的“第三種自由”蘇婭(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北京100872)自由概念是康德哲學中最為復雜的概念之一,因為它至少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分別為先驗的自由、實踐的自由以及法權的自由。其中,康德的“第三種自由”,即法權自由作為康德法哲學的核心概念,不僅彌補了康德道德哲學的不足之處,而且構成了人們追求自身幸福的權利基礎。康德;自由;法權;幸福自由概念是康德哲學中最為復雜的概念之一。在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與《實踐理性批判》兩部著作中所涉及到的自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年2期2011-04-12

  • 康德美學研究的新收獲 ——評胡友峰著 《康德美學的自然與自由觀念》
    102488)康德美學研究的新收獲 ——評胡友峰著 《康德美學的自然與自由觀念》黨圣元(中國社會科學院 外國文學研究所,北京 102488)胡友峰著《康德美學的自然與自由觀念》一書從自然與自由觀念出發重構了康德美學體系,從自然觀念出發建構了康德的先驗美學體系,從自由觀念出發建構了康德的本體論美學,并將康德美學的主旨概括為“自然與自由和諧論”,這是新世紀以來康德美學研究的新收獲?!?span class="hl">康德美學的自然與自由觀念》;自然;自由;康德美學體系康德哲學素來以難解稱著,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6期2010-08-15

  • 康德辭典發展簡史
    200433)康德辭典是指為了注釋著名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的哲學思想而編纂的一系列專門辭典。眾所周知,康德哲學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深刻也最晦澀的學說之一,自從批判哲學問世以來[1],關于康德哲學著作的語文學研究便應運而生,原因無他,皆因康德寫作時所使用的術語太專業也太個人化,而他討論的問題又極抽象,以至于僅借助語文詞典或哲學辭典是無法順利完成閱讀的。由此,學者們意識到,編纂一部康德辭典勢在必行。自18世紀

    辭書研究 2010年3期2010-04-04

  • 康德的時間觀
    陳志專有一次,康德和他的朋友格林說好在第二天早晨8時乘格林的馬車到城外作一次旅行。差15分鐘8點的時候,格林就已準備停當,差5分8點時,他戴上帽子提起手杖,從樓上下來,8點鐘一到,他便乘車飛駛而去。他在普列高里河的一座橋上遇到氣喘吁吁的康德,竟然不顧康德的大聲呼喊揚長而去,這件事情對康德教訓極深。從此,他的時間觀念加強了,并很快養成了準時的習慣,每天晚上他都在7時準時離開格林的住所,只要康德從格林家出來,準是7點鐘,可以據此對表。(宋新勇摘自《青年月報》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5年8期1995-01-01

  • 康德養生有術
    起源學說的創立者康德,在天文學、哲學等科學方面有過不少重要貢獻。在養生健身方面,他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這位度過八十個春秋的偉大學者,日常生活中有諸多與眾不同之處:準時的習慣。康德平時生活很有秩序,不論是寫作、講課、與人談話,還是睡覺、吃飯、散步,時間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在寇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鄰居每當看到康德教授于凌晨拿著手杖步出家門時,就知道此刻是五點半了。無論春夏秋冬,他每天都保證睡眠七個小時:晚上十點整睡覺,早上五點鐘起床。到晚年,睡眠增多了一小時,提

    祝您健康 1990年6期1990-12-30

  • 康德哲學的現代意義
    批判哲學的創始人康德。當代頗負盛名的德國學者,兩卷集《當代哲學主流》的作者施太格繆勒曾經說過,現代哲學(確切說是現代西方哲學)的歷史淵源無疑可以有許多線索,但康德哲學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因為今天只有少數哲學不是以探討康德觀點的方式為特征的。饒有趣味的是,這倒是與康德本人的預料相吻合。早在十八世紀,這位哥尼斯堡的哲人就斷言:他的哲學是為未來出現的科學的形而上學準備的導論,它必將在后世得到復興。不過,我們更感興趣的是,康德哲學為什么會與現代哲學結下不解之緣。換

    讀書 1987年6期1987-07-15

  • 風格即人
    忻劍飛我愛讀《康德傳》,它說明康德哲學的特征是:風格即人一位科學哲學家充滿敬意地告訴人們:“晚近一百五十年來,凡是想談論哲學、創立自己哲學體系的人,無一例外都要拜康德為師。即便是后來他成了康德的反對者,他也可以從他的哲學中學習到東西……”(〔美〕賴辛巴哈)無獨有偶,一位文藝理論家也說出了同樣的意見:“在哲學這條道路上,一個思想家不管他是來自何方和走向何處,他都必須通過一座橋,這座橋的名字就叫康德?!?〔蘇〕Я·Э·戈洛索夫克爾)可是康德太遙遠了,往往使青年

    讀書 1982年9期1982-07-15

  • 李澤厚:《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
    章認為,李著“把康德哲學的體系的輪廓描述了出來”。這“是一大功績”。有了李著,再去讀康德的書,“就會有一種有了頭緒的感覺”。文章認為,康德哲學主要由認識論、倫理學、美學三部分組成。李著正是把著重點放在體現這三部分思想的三大批判著作上?!袄钪敿氄撌隽?span class="hl">康德認識論以及包含在《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中的幾乎全部主要命題的論點”,并“看出了康德哲學中許多在哲學史上起過作用的、合理的、獨創的見解”。比如,作者不僅“指出了存在于康德哲學中的健康的唯物主義成份”

    讀書 1982年4期1982-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