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叔衡

  • 何叔衡:與毛澤東攜手建黨
    毛澤東影響下,何叔衡走上馬克思主義信仰道路“毛潤之所謀,何胡子所趨;何胡子所斷,毛潤之所贊”何叔衡(1876-1935),湖南寧鄉人。毛澤東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同學。中共一大代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毛澤東和何叔衡相隔17歲,但他們相知相交,從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的忘年密友到中共湖南黨組織的創始人,始終風雨同舟。1935年,何叔衡壯烈犧牲,是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犧牲的。兩年后,毛澤東才得知他犧牲的消息,十分沉痛?!笆逦剔k事,可當大局”1913年春,37歲的何叔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3年5期2023-05-19

  • 何叔衡政法思想與事功探析
    410081)何叔衡,字玉衡,號琥璜,湖南省寧鄉縣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擔任中央蘇區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部代部長和臨時最高法庭主席的職務。工作中,何叔衡堅持以黨和人民的利益至上的原則開展政法建設,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進行革命根據地政法建設的領軍者。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學界對蘇區法制史料的梳理,掀起了研究革命根據地法制史的熱潮,何叔衡作為蘇區的第一位紅色大法官自然也引起諸多學者的關注。2000年,湖南省政協文史委員會首次以口碑資料作為主

    濰坊學院學報 2022年3期2023-01-06

  • 叔翁辦事 可當大局
    江大偉 孟珊何叔衡,字玉衡,號琥璜。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寧鄉縣沙田鄉杓子沖一個農民家庭。1902年,26歲的何叔衡考中秀才,縣衙委任他去掌管錢糧,但他深感“世局之洶洶,人情之饋饋”,于是拒絕官衙任命,開啟了自己10年鄉村私塾的教育生涯。在舊環境中成長的何叔衡沒有落入封建制度的窠臼,他關心時局,心憂國家,積極探求教育與民風變革之路,以期用先進的思想文化開啟民智。他執著而熾烈地追求真理,反復鑒別比較改造社會的各種學說,最終毅然選擇走上無產階級革命

    學習與研究 2022年3期2022-05-30

  • 一件“神秘”的羅長衫
    的無產階級戰士何叔衡。這件羅長衫是何叔衡在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印刷廠工作時用來偽裝身份的衣服。何叔衡,字玉衡,號琥璜,1876年出生在湖南寧鄉的一戶農民家庭。雖然生在農家,但是年少的何叔衡在從事農業勞作的同時,還在私塾斷斷續續地學習了8年。在1902年,也就是何叔衡26歲時,他考中了秀才。雖然成了清朝的一位秀才,但是為人正直、疾惡如仇的何叔衡當時已經意識到清朝政府和各級衙門的腐朽與黑暗。何叔衡不怕被不理解他的人譏笑為“窮秀才”,寧愿種田、教私塾,也不愿意從事縣

    黨史文苑 2022年4期2022-05-18

  • 一件“神秘”的羅長衫
    的無產階級戰士何叔衡。這件羅長衫是何叔衡在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印刷廠工作時用來偽裝身份的衣服。何叔衡,字玉衡,號琥璜,1876年出生在湖南寧鄉的一戶農民家庭。雖然生在農家,但是年少的何叔衡在從事農業勞作的同時,還在私塾斷斷續續地學習了8年。在1902年,也就是何叔衡26歲時,他考中了秀才。雖然成了清朝的一位秀才,但是為人正直、疾惡如仇的何叔衡當時已經意識到清朝政府和各級衙門的腐朽與黑暗。何叔衡不怕被不理解他的人譏笑為“窮秀才”,寧愿種田、教私塾,也不愿意從事縣

    黨史文苑 2022年4期2022-05-17

  • 一只“突破重圍”的懷表
    黨創始人之一的何叔衡在前往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途中偽裝成大商人所使用的一只懷表。 何叔衡,湖南寧鄉人,出生于1876年。少年時邊務農邊讀書,到26歲時考中了秀才。但是他在目睹清政府各級衙門的腐朽黑暗后,選擇繼續務農、教書。在1913年時進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講習班。作為發起人之一,成立了新民學會和長沙共產黨早期組織,宣傳馬克思主義。1921年7月,作為代表之一,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曾經作為湖南自修大學附設補習學校的主事、湘江學校校長、湖南省立

    黨史文苑 2022年2期2022-03-27

  • 叔翁辦事 可當大局
    江大偉 孟珊何叔衡,字玉衡,號琥璜。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寧鄉縣沙田鄉杓子沖一個農民家庭。1902年,26歲的何叔衡考中秀才,縣衙委任他去掌管錢糧,但他深感“世局之洶洶,人情之饋饋”,于是拒絕官衙任命,開啟了自己10年鄉村私塾的教育生涯。在舊環境中成長的何叔衡沒有落入封建制度的窠臼,他關心時局,心憂國家,積極探求教育與民風變革之路,以期用先進的思想文化開啟民智。他執著而熾烈地追求真理,反復鑒別比較改造社會的各種學說,最終毅然選擇走上無產階級革命道

    學習與研究 2022年3期2022-03-23

  • 叔翁辦事 可當大局
    江大偉 孟珊何叔衡,字玉衡,號琥璜。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寧鄉縣沙田鄉杓子沖一個農民家庭。1902年,26歲的何叔衡考中秀才,縣衙委任他去掌管錢糧,但他深感“世局之洶洶,人情之饋饋”,于是拒絕官衙任命,開啟了自己10年鄉村私塾的教育生涯。在舊環境中成長的何叔衡沒有落入封建制度的窠臼,他關心時局,心憂國家,積極探求教育與民風變革之路,以期用先進的思想文化開啟民智。他執著而熾烈地追求真理,反復鑒別比較改造社會的各種學說,最終毅然選擇走上無產階級革命道

    學習與研究 2022年3期2022-03-23

  • 叔翁辦事 可當大局
    江大偉 孟珊何叔衡,字玉衡,號琥璜。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寧鄉縣沙田鄉杓子沖一個農民家庭。1902年,26歲的何叔衡考中秀才,縣衙委任他去掌管錢糧,但他深感“世局之洶洶,人情之饋饋”,于是拒絕官衙任命,開啟了自己10年鄉村私塾的教育生涯。在舊環境中成長的何叔衡沒有落入封建制度的窠臼,他關心時局,心憂國家,積極探求教育與民風變革之路,以期用先進的思想文化開啟民智。他執著而熾烈地追求真理,反復鑒別比較改造社會的各種學說,最終毅然選擇走上無產階級革命道

    學習與研究 2022年3期2022-03-23

  • 與毛澤東攜手創建湖南共產黨 早期組織的湘籍英烈
    們是:毛澤東、何叔衡、彭璜、賀民范、易禮容、陳子博、彭平之。精神如炬,光照千秋。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湘籍革命先驅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湖南共產黨早期組織創建和發展書寫了開天辟地的恢宏篇章。其中,何叔衡、彭璜、陳子博、彭平之均在革命斗爭中犧牲或失蹤。何叔衡:“叔翁辦事,可當大局”因一同探索創立湖南共產黨早期組織,何叔衡與毛澤東結緣。何叔衡雖是清末秀才,卻厭惡封建禮教,主動接受孫中山民主主義思想和西方近代科學知識,是當時湖南先進知識分子當中的佼佼者。何叔衡大毛澤東

    湘潮 2021年11期2021-12-03

  • 何叔衡:人民政權的『首席大法官』
    要政治犯,委任何叔衡為臨時最高法庭主審,即臨時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成為黨領導的人民政權的“首席大法官”。此時,何叔衡已經56歲,同時承擔著檢察、司法、內務工作,擔子確實很重。為了革命事業,他毅然承擔下來,為我們黨領導的審判工作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何叔衡上任之際,正值中央蘇區逐步貫徹王明“左”傾錯誤時期,中央蘇區的司法工作產生了“左”傾肅反擴大化,影響了司法的公正公平。何叔衡堅持法律的公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地做到了公正、公平。1932年2月25日至2

    湘潮(上半月) 2021年9期2021-11-24

  • 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革命生涯
    余瑋何叔衡,中共一大代表。在艱險而忙碌的革命生涯中,他創造了多個紀錄:年紀最大的師范學生、年紀最大的新民學會會員、年紀最大的中共一大代表、蘇維埃紅色政權首任“大法官”、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犧牲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最終,他踐行了“我要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錚錚誓言,這也是他“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著還不如死”的人生觀的終極體現。印刷完成于1921年冬的湖南寧鄉《溈寧何氏族譜》,由何叔衡擔任總纂,全38冊?!蹲遄V》中記載了何叔衡的相關信息:“啟璿,字玉衡,號

    紅巖春秋 2021年5期2021-09-29

  • 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
    輪出國門。這是何叔衡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途經哈爾濱時寫的一首詩。在詩中,何叔衡稱自己為“忘家客”。確實,這三個字可以高度概括他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一生。何叔衡,1918年4月與毛澤東等創建新民學會。1920年冬,與毛澤東共同創建中共湖南早期組織。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同年10月參與創建中共湖南支部(省委前身)。1928年,赴蘇聯學習并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1930年回國后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兼任工農檢察人民委員、臨時最高法庭

    民主與法制 2021年28期2021-09-28

  • 何叔衡:人民政權的“首席大法官”
    要政治犯,委任何叔衡為臨時最高法庭主審,即臨時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成為黨領導的人民政權的“首席大法官”。此時,何叔衡已經56歲,同時承擔著檢察、司法、內務工作,擔子確實很重。為了革命事業,他毅然承擔下來,為我們黨領導的審判工作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何叔衡上任之際,正值中央蘇區逐步貫徹王明“左”傾錯誤時期,中央蘇區的司法工作產生了“左”傾肅反擴大化,影響了司法的公正公平。何叔衡堅持法律的公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地做到了公正、公平。1932年2月25日至2

    湘潮 2021年9期2021-09-23

  • 蘇區時期何叔衡用過的瓷板畫
    民委員部代部長何叔衡使用過的擺件——瓷板畫。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有這么一件藝術擺件,并且流傳下來,實在是一件“風流雅事”。瓷板其物何叔衡使用過的這件瓷板畫,是一件典型的粉彩瓷板。瓷板呈圓形,直徑22.4厘米,厚度0.7厘米,上面畫有一株三頭菊,花瓣顏色各異,分別為粉、藍、紫三色,用色鮮艷,粉潤柔和,畫面清麗雅致。瓷板畫產于江西景德鎮,是一種在中國傳統畫法、陶瓷彩繪和西方照相術相結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藝術形式。粉彩瓷出現于清康熙年間,手工匠人先在高溫燒成的胎

    黨史縱覽 2021年9期2021-09-17

  • 代表湖南共產黨早期組織參加黨的一大的是誰?
    大的是毛澤東和何叔衡。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國內各地的黨早期組織和旅日的黨早期組織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大會,他們代表著全國的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代表尼克爾斯基也出席了這次大會。毛澤東、何叔衡成為參加黨的一大的湖南代表,絕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他們追求新學,接受馬克思主義,并建立湖南(長沙)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必然結果。何叔衡年長毛澤東17歲。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求學期間,毛澤東和何叔衡相識了

    湘潮 2021年1期2021-09-05

  • 血鑄忠誠
    帽,身材清瘦的何叔衡,沿著村路夾著書本朝自家走來,他從腋下抽出一本名叫《天演論》的書,走幾步又停下來翻看。字幕:1902年9月,已26歲的何叔衡從小金陀館李藕芳先生那里借到了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從此點燃了他心中追求新知識的欲望火花。這時,耳邊突然傳來了嗩吶鑼鼓聲。他的眼前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堂侄何又石快步奔跑過來:“衡叔!恭喜你中了!中了!”何叔衡:“什么中了?”何又石:“你中了秀才!”一群老少鄉鄰全涌了上來:“恭喜!恭喜中了!”一位雙鬢斑白的何家長輩

    海外文摘·文學版 2021年6期2021-08-27

  • “叔翁辦事,可當大局” ——記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何叔衡
    祖國》/鄭杰川何叔衡何叔衡(1876 年—1935 年),出生于湖南省寧鄉縣一個農民家庭,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913 年,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講習班,與毛澤東、蔡和森等同學志同道合,成為最好的朋友。在第一師范結業后,先后在長沙楚怡學校和第一師范附小任教,同時積極參加毛澤東、蔡和森等組織的革命活動。1920 年冬,何叔衡與毛澤東共同發起成立湖南的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 年7 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

    祖國 2021年4期2021-08-01

  • 何叔衡:此生合是忘家客
    黨的創始人之一何叔衡(1876—1935)曾經奮斗過的地方。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以后,革命形勢陷入低潮,國民黨四處抓捕共產黨員。1928年6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何叔衡離開上海,準備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途經哈爾濱時,他住進了位于紅專街的秘密交通站。在這里,他給女兒實山、實嗣寫了一封信,向她們表達了自己的離國心情,也希望她們堅定理想信念,等待革命勝利的那一天。在信中,他附了一首詩:身上征衣雜酒痕,遠游何處不消魂。此生合是忘家客,風雨登輪出國門

    文史博覽·文史 2021年5期2021-07-27

  • 無私舍身的何叔衡
    黨 創始人中,何叔衡先生年齡最長,德高望 重,為黨的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1935年,從 江西瑞金向福建汀州 轉移途中,59歲的何先生和戰友們被匪兵發現了。何先生年紀大,跑動困難。他不愿因自己的拖累給同志們造成損失,便求大家不要管他,趕緊離開。大家不肯,架著他一起跑。到了懸崖邊,何先 生突然掙脫,縱 身跳下。所有人都為何先生的大公無私和剛毅品質而感動,更為他的壯烈犧牲感到無比痛心。你知道嗎在福建龍巖梅逕村何叔衡先生殉難的山崖處,后人立起了紀念碑,以寄托對烈士

    東方少年·布老虎畫刊 2021年4期2021-06-18

  • 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
    出國門?!边@是何叔衡改編自陸游的一首詩,“忘家客”也是他一生革命歷程的真實寫照。1876年,何叔衡出生于湖南寧鄉一個農民家庭,他參加科舉考試得中秀才,卻憤于衙門黑暗腐朽,甘愿回家種田、教書。1913年,已經37歲的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講習班,與毛澤東、蔡和森等同學志同道合,成為最好的朋友。第一師范結業后,何叔衡先后在長沙楚怡學校和第一師范附小任教,同時積極參加毛澤東、蔡和森等組織的革命活動。1918年4月,他與毛澤東、蔡和森等發起組織成立新民學會,曾

    黨建 2021年6期2021-06-08

  • 何叔衡:用生命踐行錚錚誓言
    產黨創始人之一何叔衡便出生在這里。1876年,何叔衡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他自小刻苦勤奮。1913年,37歲的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講習班。在此,何叔衡結識了毛澤東,兩人志趣相投,結下深厚友誼。1918年4月,何叔衡與毛澤東等人發起組織成立了新民學會,又于1920年共同發起成立湖南的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年7月,毛澤東與何叔衡作為湖南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何叔衡參與組建中共湖南支部,任支部委員。1927年5月21日,長沙

    科學導報 2021年30期2021-06-03

  • 何叔衡:求知嗜學的典范
    李煒永何叔衡(1876—1935年),出生于湖南寧鄉一個農民家庭,無產階級革命家。1921年7月,他同毛澤東一起作為湖南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作為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的最年長者,何叔衡并不倚老賣老,而是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抓緊一切機會與時間努力求知,是中國共產黨人“活到老、學到老”的典范。何叔衡畫像1913年春,37歲的何叔衡以“大齡學生”的身份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學校,當校長陳夙荒問他,為什

    人民周刊 2021年8期2021-05-17

  • 從“反封建的窮秀才”到革命家
    何叔衡幼年時過著邊務農邊讀書的生活,1902年,他26歲,遵父命參加晚清科舉考試得中秀才。這年11月,因深感“世局之洶洶,人情之饋饋”,他寧愿教書種地也不愿擔任縣衙委任的管理錢糧的職務,被鄉親們稱為“反封建的窮秀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后,他率先剪去辮子,并把家里的裹腳布和尖膠鞋全部搜出砍爛,以示強烈的反封建決心。在長沙求學期間,何叔衡結識了毛澤東、蔡和森等一批志在改造社會的青年知識分子,并逐漸轉變成一名馬克思主義者。在長沙讀書和任教期間,他開始閱讀陳

    新長征 2021年4期2021-05-10

  • 何叔衡:“三?!本竦?詮釋者踐行者
    先驅、革命先烈何叔衡(1876年-1935年),湖南寧鄉人,是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何叔衡一生“做事不辭牛荷重”,生動體現了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踐行孺子牛精神的典范 何叔衡26歲考取晚清秀才,拒不做官而甘當教書育人的“窮秀才”,37歲考上湖南第一師范繼續求學、探索真理,與毛澤東一道以傳播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為己任,從不惑之年投身建黨偉業到知天命的矍鑠老翁毅然遠赴蘇聯留學,再到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從事地下斗爭,而后進入革命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21年12期2021-03-22

  • 代表湖南共產黨早期組織參加黨的一大的是誰?
    大的是毛澤東和何叔衡。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國內各地的黨早期組織和旅日的黨早期組織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大會,他們代表著全國的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代表尼克爾斯基也出席了這次大會。毛澤東、何叔衡成為參加黨的一大的湖南代表,絕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他們追求新學,接受馬克思主義,并建立湖南(長沙)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必然結果。何叔衡年長毛澤東17歲。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求學期間,毛澤東和何叔衡相識了

    湘潮(上半月) 2021年1期2021-02-01

  • 一件簡簡單單的毛衣
    厚的戰斗情誼。何叔衡與林伯渠既是同鄉又是多年的老戰友。1934年10月初,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央蘇區紅軍被迫作出戰略轉移的決定。轉移前夕,黨政干部誰走誰留成了大家關心的問題。當時,年近六旬的何叔衡也打好了草鞋,準備隨紅軍主力轉移。但是由于何叔衡在蘇區時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依法辦事,避免和糾正了許多冤假錯案,因而受到了王明“左”傾錯誤領導者的打擊。最后,何叔衡被留下來在根據地繼續開展工作、堅持斗爭,而他的老戰友林伯渠等其他幾位革命老人則隨紅軍主力

    文萃報·周五版 2020年32期2020-09-06

  • 何叔衡: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哀的名單中念到何叔衡的名字時,大家莫不為這位在黨內被尊為“五老”之一的革命長者的犧牲而深感震驚和悲痛。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寧鄉人。1914年,何叔衡與毛澤東相識于長沙,二人志同道合,成為摯友。1918年4月,何叔衡與毛澤東、蔡和森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曾任執行委員長。1920年,與毛澤東等發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并參加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黨的一大。會后,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委員。1927年馬日事變后,在上海為黨創辦地下印刷廠,開展黨的地下工

    支部建設 2020年2期2020-02-19

  • 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一大代表
    劉瑛何叔衡和毛澤東作為湖南代表參加了中共一大。12名一大代表中,30歲以下的11名,何叔衡以45歲“高齡”成為年紀最大的一大代表。而在此之前,何叔衡已經創造了兩個紀錄:年紀最大的師范學生、年紀最大的新民學會會員。此后他又創造了兩個“紀錄”:蘇維埃紅色政權首任“大法官”,一大代表中最早犧牲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創造的最后一個紀錄,踐行了他“我要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錚錚誓言,也正是他“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著還不如死”的人生觀的終極體現。何叔衡,一個永遠

    新湘評論·上半月 2020年2期2020-02-17

  • “紅色管家”何叔衡
    黨中央的命令,何叔衡從上海秘密前往中央蘇區。他通過中央蘇區紅色地下交通線輾轉到新汀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濯田,并居住在濯田的紅軍客棧。這是何叔衡第一次來到濯田。隨后,何叔衡前往瑞金。1931年11月5日,何叔衡參加中國共產黨蘇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同年11月7日,何叔衡在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并于11月27日,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央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部長。1932年2月27日,中央人民委員會決議何叔衡代理內務部部長

    人才資源開發 2019年3期2019-12-12

  • “做事像牛,一概要公”
    愚懦子孫……”何叔衡出身貧苦,從幼年時起,就秉承“像牛一樣做事”“一概要公”的父訓。后來,即使當了“大官”,他也沒有官樣子,而是常拿“何門家訓”提醒自己,盡心竭力地為公家當好差。 何叔衡任職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期間,一直有個想法:“政權從建立的那一刻起就必須被監督。不等群眾上訪,就先下訪?!?span class="hl">何叔衡經常下鄉調查,走訪群眾。他隨身攜帶三件寶:布袋子、記事簿和手電筒。布袋子用來放實物和文件,手電筒用來走夜路,記事簿則事無巨細無所不記。 由于何叔衡恪盡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
    主持公道!” 何叔衡(1876-1935),湖南寧鄉人。1913年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師范學校(后并入公立第一師范學校,以下簡稱一師)。1918年4月,與毛澤東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任執行委員長。1920年,與毛澤東等發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并共同發起成立長沙的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年7月,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委員。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任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執行委員、監察委員。 1927年,到上海為黨創辦地下印刷廠。1928年,赴蘇聯出席中共六大。9月進入莫斯科中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想為國為民出力”
    黃禹康 趙賡何叔衡家風“做事像牛,一概要公” 他多年育人,辦事踏實,“像牛一樣做事”;胸懷大志,獻身革命,“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熱情正直,勇于擔當,被毛澤東稱贊:“叔翁辦事,可當大局?!彼龑蓚€女兒投身革命,舍身忘家;他教導養子“書要讀好,路要走正”;他的后人中,三代務農,以他為榜樣,靠自己的勞動自食其力。他就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何叔衡。 1876年5月27日,何叔衡出生于湖南省寧鄉縣杓子沖(今寧鄉縣沙田鄉長沖村)一個貧困農家,家譜名啟璿,字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何叔衡后人:憑力氣養命,用正道養性
    日上午,記者在何叔衡故居見到了何家后人,面前的這些老鄉——衣襟沾滿泥土、皮膚黝黑、頭發斑白,上點兒歲數的背已佝僂,粗糙的老繭像荊棘一樣刺入手掌。他們中有何叔衡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后人,都是何叔衡的養子何新九的直系后裔。 何新九育有四男三女,大多已辭世。記者在采訪中見到了何新九之子何霞飛,孫子何光華、何盛明,孫媳李國輝等人。何盛明、何光華這一輩的子女都已成年,很多已離開村莊進城務工,但身份還是長沖村的村民。隨同采訪的鄉宣傳委員胡躍波告訴記者,他們都是放下鋤頭從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何氏三姐妹:大手大腳好姑娘
    易鳳葵 袁有為何叔衡引導女兒走上革命道路何實懿甘當革命后盾,默默無聞地奉獻;何實山、何實嗣舍小家為大家,隨時準備為革命犧牲。她們是那個時代的女性典型真的革命者,不怕流血犧牲;真的革命者,精神傳續后代。雖然何叔衡在革命戰斗中壯烈犧牲,但他的女兒,延續了他的革命精神。 在湖南寧鄉,何氏三姐妹的知名度不亞于宋氏三姐妹。她們分別是何實懿、何實山、何實嗣?!拔业呐畠翰灰獙W這些臭規矩” 何氏三姐妹從小就在父輩的影響下,經受了新思想、新文化的洗禮。 何叔衡雖是學舊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
    楊鳳城 輯何叔衡(1876-1935年),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湖南寧鄉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成員,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1931年秋赴中央蘇區,歷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內務部代理部長和中央政府臨時法庭主席等職。1935年2月,途經福建上杭縣被敵人追捕,英勇犧牲。1935年春季,由于敵軍從四面進行圍攻,中央蘇區的形勢變得十分險惡。在這緊急關頭,上級指示中央分局開始做分散突圍的準備工作,由鄧子恢、何叔衡、瞿秋白等近十人組成一支便衣隊,抄小道去閩西(

    老年世界 2019年2期2019-06-01

  • 沙田叔翁
    鼎盛之勢。沙田何叔衡便是其中佼佼者。杓子沖里,百年老宅102年前的夏天,毛澤東、蕭子昇相伴從長沙出發,一路徒步向西,經夏鐸鋪石侖關、玉潭勸學所、宋家潭、廖家老屋、回龍山白云寺、橫市云山書院,游學調查、邊走邊看,約兩三天時間,來到何叔衡老家——沙田鄉長沖村杓子沖。差不多同樣的路線,今天驅車前往,兩個多小時便到。駐足屋前,斯人已逝,百年老宅又走過了百年風雨,依舊是當年模樣。老宅依坡而建,坐東朝西,前有小池,后有青山,近觀綠樹掩映,遠眺田野青翠,頗有開闊氣象。論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19年4期2019-05-13

  • 何叔衡,一個窮秀才的革命
    孔璞何叔衡犧牲后3年,一直在尋找他下落的好友謝覺哉,突然從毛澤東口里聽到了他的死訊。謝覺哉呆住了,他想起年輕時與何叔衡的戲言:后死者要為先死者做傳。那時,謝覺哉只有二十五六歲,當即吟出四句挽聯贈與長他八歲的何叔衡。何叔衡聽罷哈哈大笑,說:“很好?!蹦歉北?span class="hl">何叔衡贊為“很好”卻無處可寄的挽聯是四句成語:“即痛逝者,行自念也。名之所至,謗亦隨之?!?span class="hl">何叔衡年輕時名滿鄉里,中年名滿湖南,老年名滿黨內,而反對他的聲音也如影隨形。謝覺哉說,挽聯的后面兩句正是何叔衡一生的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9年3期2019-03-29

  • 毛澤東與何叔衡:攜手革命的忘年密友
    李麗毛澤東和何叔衡相差17歲,但他們相知相交。他們的同學、朋友形容兩人的友誼說:“毛潤之所謀,何胡子所趨;何胡子所斷,毛潤之所贊?!边@對湖南第一師范的忘年密友成為中共湖南黨組織的最早創始人,他們風雨同舟,攜手共進,在歷史上譜就了一曲昂揚奮進的壯歌。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相識相知何叔衡(1876—1935),湖南寧鄉縣黃涓鄉杓子沖(今寧鄉縣沙田鄉長沖村)人。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何父對他十分看重,節衣縮食供他讀書。他也十分刻苦勤奮。1909年,受聘于云

    黨史文匯 2018年7期2018-08-20

  • 中共創立時期共產黨人的初心解讀
    王相坤何叔衡論“初心”投身革命有作為 神州遍地起風雷,投身革命有作為,家法縱嚴難鎖志,天高海闊任鳥飛?!?span class="hl">何叔衡 《贈夏明翰同志》(1920年)主張過激主義 主張過激主義。一次的擾亂,抵得20年的教育,我深信這些話?!?span class="hl">何叔衡 新民學會新年大會上發言(1921年1月2日)注重傳播,促進暴動 會員一方面成就自己,多研究,一方面注重傳播,從勞動者及士兵入手,將武人政客的腐敗專制情形,盡情宣布;鼓吹勞工神圣,促進沖突暴動;次則多與俄人聯絡?!?span class="hl">何叔衡 新民學會新

    黨史文苑 2018年4期2018-06-08

  • 何叔衡:蘇維埃的“一頭?!?/a>
    的革命生涯中,何叔衡創下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幾個之最:最年長的中共一大代表,蘇維埃紅色政權最早的“大法官”,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壯烈犧牲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何叔衡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寧鄉縣(今寧鄉市)一個農民家庭。由于家境貧寒,家里經常揭不開鍋。一天,何叔衡放?;貋沓燥垱]吃飽,期待地說:“吃飯要是像牛吃草那樣能放肆吃就好了?!彼赣H聽后說:“你長大了像牛一樣做事,一定會吃得飽的?!鄙倌晔搴饫斡浟烁赣H的這句話,平生一直“像牛一樣地做事”。何叔衡自幼勤奮好

    新湘評論·上半月 2018年9期2018-05-14

  • 中共第一個省支部
    7月,毛澤東、何叔衡代表長沙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毛澤東、何叔衡從上?;叵婧?,把積極、慎重地發展黨組織,籌建中共湖南支部放在首位。他們將學生進步組織擴大為群眾性的學術研究團體,吸收進步青年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再吸收入黨。10月,一個秋涼的日子,在長沙城外的協操坪旁邊的公共墓地里,毛澤東、何叔衡、陳子博、易禮容、彭平之等人,在這里討論組織湖南共產黨支部的問題。就這樣,“湖南省的共產黨組織就正式成立了”。這天正值“中華民國十年十月十

    百年潮 2017年7期2017-07-28

  • 何叔衡蘇區反貪二三事
    王春華何叔衡1876年出生于湖南省寧鄉縣一個農民家庭。1914年,何叔衡和毛澤東相識于長沙,兩人一見如故,成為摯友。1921年7月,兩人一起奔赴上海參加了中共一大會議,何叔衡和毛澤東成了中國共產黨史上第一批共產黨員。他也是中共一大最年長的代表。紅軍主力長征后,何叔衡留在革命根據地堅持斗爭。1935年2月11日,何叔衡在福建上杭被敵人追捕而壯烈犧牲。何叔衡為人正直,對黨赤膽忠心,他雖然在黨的時間不長,但他對我黨的貢獻卻不少。何叔衡是深受毛澤東敬重的一位革命家

    檔案天地 2017年5期2017-05-26

  • 何叔衡蘇區反貪二三事
    無產階級革命家何叔衡(1876-1935年)是中共一大最年長的代表,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他被黨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學進修,回國后在瑞金擔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部部長。這是紅色政權成立的第一個檢察機關。初期的工農檢察部下設控告局和突擊隊。突擊隊相當于現在的中央巡視組,可以突擊檢察任何蘇維埃機關團體,同貪污浪費與官僚主義作斗爭。何叔衡要求突擊隊成員經?;b成普通百姓,去蘇維埃機關請求解決問題,以此來檢驗蘇維埃機關人員的辦事態度和效率。何叔衡在共和國臨時政府的各

    鐵軍 2017年5期2017-05-23

  • 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之死
    共一大代表中,何叔衡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詮釋所信仰的主義者。雖然年齡大,但他的誠實、熱情連張國燾也不否認何叔衡,字玉衡,號琥璜。1876年生于湖南省寧鄉縣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一面務農,一面斷斷續續讀了八年私塾。1902年他考中秀才,縣政府讓他去管錢糧,他卻憤于衙門黑暗腐朽,甘愿回家種田、教私塾。1913年,何叔衡到長沙,雖已經37歲,卻報考第四師范學校(翌年合并入第一師范)當新生。校內主事頗為驚詫,何叔衡卻說:深居窮鄉僻壤,風氣不開,外事不知,急盼求新學。

    領導文萃 2017年8期2017-04-24

  • 謝覺哉與何叔衡的革命情誼
    謝覺哉和何叔衡都是湖南寧鄉人,他倆與王凌波、姜夢周4人,號稱大革命時期的“寧鄉四髯”。他們4人于1904年結為盟兄弟,志同道合,五四運動后都來長沙參加革命活動,并先后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謝覺哉和何叔衡的友誼尤為深厚。他們兩人的經歷很相似,從小同鄉、同學,是至好的朋友,20多歲時先后中秀才。何叔衡是謝覺哉的入黨介紹人。參加革命后,他們是親密戰友。他們之間共同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不屈的斗爭精神和深厚的友誼,被傳為佳話。兩個秀才走上一條革命

    黨史縱覽 2017年2期2017-02-06

  • 何叔衡秉公辦案
    埃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收到了瑞金縣黃柏區幾位農民寫的控告信,檢舉中共瑞金縣委組織部部長陳某某有嚴重問題,何叔衡看完信后,便向其他干部征求處理意見,有的同志說:“證據不充分,不足為信?!?span class="hl">何叔衡決心弄個水落石出。于是,他帶上干糧袋和斗笠,親自下鄉調查,在區政府的配合下,他走訪了幾個鄉村的群眾,并設法找到了寫檢舉信的同志,重新核實了有關情況,大量證據說明,陳某某是個逃亡的惡霸地主,是混入革命隊伍的反革命分子,他利用職權借肅反之機,誣陷殺害革命干部十余人,并且貪污腐

    百年潮 2016年4期2016-11-19

  • 此身合是“忘家客”道是無情卻有情 ——讀何叔衡寫給兒子何新九的信
    卻有情 ——讀何叔衡寫給兒子何新九的信◎陳紅新九閱悉:接十一月祖父冥壽期,由葆(指袁葆華——引者注)代筆之信,甚為感慰。我承你祖父之命,撫你為嗣,其中情節,誰也難得揣料。惟至此時,或者也有人料得到了!現在我不妨說一說給你聽:一、因你身瘠弱,將來只可作輕松一點的工作;二、將桃媳早收進來;三、你只能過鄉村永久的生活,可待你母親終老。至于我本身,當你過繼結婚時,即已當親友聲明,我是絕對不靠你給養的。且我絕對不是我一家一鄉的人,我的人生觀,絕不是想安居鄉里以善終的

    湘潮(上半月) 2016年9期2016-10-09

  • 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之死
    仰的主義者,唯何叔衡一人。雖然年齡大,但他的誠實、熱情連張國燾也不否認說到何叔衡,作為中共的一大代表,他是最年長者。當時他已45歲了,比董必武長10歲,比年齡較大的陳獨秀還大3歲。他時常穿件長衫,戴副眼鏡,頗似老學究。他的朋友、作家蕭三描寫他的外貌是“寬肩膀、矮矮身材、一口黑胡子”。所以,熟悉他的人都叫他何胡子??傊?,是溫文爾雅,德高望重。按理說他若不是過早地犧牲的話,可能會是長壽之人。因為他在黨時間不長,人們往往忽略了他的離去。筆者原本亦如此,直到意外看

    黨史博覽 2016年8期2016-09-13

  • 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
    ?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文劉肅勇何叔衡 湖南寧鄉縣枸子沖人 1876年生于清貧的農民家庭 5歲時母親病故 是靠父親扶養長大 并送他上學讀書 學業一向優秀 26歲考中清末秀才隨之即在鄉村當私塾教師。辛亥革命后 何叔衡為求得新知識 而于1913年放棄多年鄉村塾師教職 去往湖南省城長沙 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學校讀書 以38歲的大齡學子與比他小17歲的毛澤東為同班同學 并與毛澤東結成志同道合的密友。1918年4月 何叔衡與毛澤東、蔡和森等人在長沙成立新民學會。1920

    僑園 2016年7期2016-08-10

  • 此身合是“忘家客”道是無情卻有情
    二月二十三日)何叔衡從莫斯科寫給兒子何新九的一封家書。1928年,何叔衡受黨組織派遣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會后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特別班,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學習。在千里之外的異國他鄉,何叔衡十分惦念家中的親人,關心著家里的一切,在信中用樸實的語言表達著他的關愛之情。何新九是何叔衡的養子。1898年,22歲的何叔衡與袁少娥結為夫妻。袁少娥比何叔衡大3歲,沒有讀過書,不識字。她雖是文盲,卻通情達理,勤勞儉樸。二人雖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式婚姻,但是婚后夫妻感情

    湘潮 2016年9期2016-05-14

  • “蘇區包公”何叔衡
    年5月,有人向何叔衡舉報瑞金縣委組織部長陳景魁濫用職權,向群眾攤派索要財物,利用地痞流氓欺壓群眾。何叔衡不相信共產黨內竟有這等組織部長,決定親自帶人到組織部駐地黃柏村進行調查,最終查明舉報情況屬實,還了解到陳景魁拉攏、結交一伙賭徒、打手、惡棍,經常在一起打牌、酗酒,強攤款物,對不服從者施以打擊報復等惡劣行為。何叔衡以臨時最高法庭主席名義簽發了對陳景魁的逮捕令,然而此時,他收到一封裝有子彈的恐嚇信。面對這種情況,有人勸說道:“陳景魁有一幫黑勢力,千萬要小心!

    黨史縱覽 2015年7期2015-06-12

  • 血染山崖護戰友
    中共創始人之一何叔衡在當年中央蘇區福建省長汀縣壯烈犧牲80周年。80年來,何叔衡烈士血染山崖護戰友的故事一直在這里的廣大干部群眾中傳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堅貞勇毅,奮發圖強。何叔衡,1876年6月(農歷五月初五)出生于湖南省寧鄉縣,1914年畢業于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后到長沙楚怡學校任教。1918年4月,與毛澤東、蔡和森等同志發起成立新民學會,后被推選為該會執行委員長。1920年協助毛澤東創辦文化書社和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參加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

    紅土地 2015年3期2015-02-06

  • 何叔衡夫人袁少娥鮮為人知的人生軌跡
    易鳳葵何叔衡的夫人袁少娥,1874年出生于寧鄉縣西部山區的一個農民家庭,1898年和何叔衡結婚。袁少娥雖然不知書識字,但通情明事,在家侍奉父母,掌管家務,無條件支撐丈夫及女兒實山、實嗣參加革命,雖含辛茹苦,卻毫無怨言。尤其在關鍵時刻更表現出異常的清醒和堅定。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屠殺共產黨人,懸賞捉拿何家父女的通緝令貼滿寧鄉城鄉各路口。袁少娥為了躲避敵人的盤問和折磨,幾次被迫躲進深山。一個受封建禮教毒害的裹腳婦女,逃難時的情景是常人難以想

    湘潮 2014年2期2014-09-09

  • 何叔衡對中央蘇區法制事業的探索與貢獻
    524025)何叔衡對中央蘇區法制事業的探索與貢獻苗體君(廣東海洋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廣東湛江 524025)何叔衡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司法戰線的先驅和卓越領導人,中共黨史上反腐第一人,為中央蘇區的法制建設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主政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期間,注重調查研究,走群眾路線,嚴厲打擊貪污腐化分子;擔任內務部代部長期間,積極開展行政立法,開創性地以順口溜的形式對法律進行傳播,為法律社會學及法律傳播學的研究提供了范本;擔任臨時最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49期2012-08-15

  • 被歷史湮沒的何叔衡親侄何量澄
    涂勝華何叔衡烈士對于廣大讀者來說耳熟能詳,但是何叔衡烈士的親侄何量澄烈士不要說對于我們,就是對于他的家鄉父老,甚至對于他的同族后輩來說,也已經茫然不知了。一根據近年從何量澄烈士家鄉——湖南省寧鄉縣沙田鄉找到的《何氏二修族譜》記載,何賢立的次子是何承述,行六;何承述的長子是啟琳,字玉書,號淑予,行一;何啟琳的五子是佑秋,號量澄。何承述的三子是啟璿,字玉衡,號琥璜,學名瞻岵,行五,也就是何叔衡。如此,何量澄便是何叔衡的親侄。何叔衡到上海從事革命活動時,帶上了何

    黨史博覽 2012年3期2012-06-25

  • 氣長存勵后人 ——走進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
    進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文/黃禹康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筆者慕名前往湖南省寧鄉縣尋訪中共 “一大”代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何叔衡的故居。汽車沿著蜿蜒曲折的鄉村公路奔馳向前,沿途一片片剛插下早稻的田野、一座座青山環繞的村莊從我的眼前一晃而過。汽車突然在一片綠樹翠竹環繞的山坳里停下,眼前是一座坐北朝南、青瓦黃土墻的農舍。只見門樓上鑲有一塊由胡耀邦題寫的黑底金字的 “何叔衡同志故居”牌匾。風景秀麗的山村,孕育了大批中華英才何叔衡故居位于寧鄉縣城

    中華魂 2011年12期2011-11-11

  • 中共一大代表的迥異人生②
    。3.鄧恩銘、何叔衡、陳潭秋:血灑疆場志未酬鄧恩銘,字仲堯,貴州荔波人,水族,“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數民族代表?!耙淮蟆敝?,鄧恩銘回到山東,擔任中共山東支部委員,支部書記為王盡美。1922年7月,鄧恩銘出席了中共“二大”。此后,鄧恩銘到青島工作,后接替病逝的王盡美出任中共山東省執行委員會書記。1929年1月19日,鄧恩銘和中共山東省委的一批負責人在濟南被國民黨特務逮捕,鄧恩銘想方設法組織越獄。7月21日晚飯后,鄧恩銘組織難友經過短暫而激烈的搏斗,按原定計

    老同志之友 2011年4期2011-04-26

  • 何叔衡妙答女青年
    產黨創始人之一何叔衡烈士(1876—1935)是寧鄉縣的前清秀才。1920年秋,何叔衡被湖南省教育委員會委派為湖南通俗教育館館長。他利用該館出版發行的《湖南通俗報》傳播新文化,宣傳新思想。他的身邊吸引了一大批進步青年。一次,幾個女青年來館向他求教,和他探討社會人生和婦女解放的問題。她們問:“何館長,要什么時候,我們婦女才能得到自由?”何叔衡搖搖頭,沒有直接回答,卻反問道:“你們看小吳門外被牽去殺頭的,有沒有女的?”女青年不解地答道:“沒有,盡是男的?!薄笆?/div>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9期1991-01-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