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叔衡,一個窮秀才的革命

2019-03-29 06:58孔璞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何叔衡夏明翰吳佩孚

孔璞

何叔衡犧牲后3年,一直在尋找他下落的好友謝覺哉,突然從毛澤東口里聽到了他的死訊。謝覺哉呆住了,他想起年輕時與何叔衡的戲言:后死者要為先死者做傳。那時,謝覺哉只有二十五六歲,當即吟出四句挽聯贈與長他八歲的何叔衡。何叔衡聽罷哈哈大笑,說:“很好?!?/p>

那副被何叔衡贊為“很好”卻無處可寄的挽聯是四句成語:“即痛逝者,行自念也。名之所至,謗亦隨之?!?/p>

何叔衡年輕時名滿鄉里,中年名滿湖南,老年名滿黨內,而反對他的聲音也如影隨形。

謝覺哉說,挽聯的后面兩句正是何叔衡一生的寫照。

“窮秀才”造反

1902年,何叔衡考上秀才,縣里給他下了掌管錢財的委任令,但他深感“世局之洶洶,人情之憒憒”,拒不到任。在父親的罵聲中,何叔衡回鄉種地教書,并與其他三位志同道合的秀才結為拜把子兄弟,他們就是被合稱為“寧鄉四髯”的謝覺哉、姜夢周和王凌波。這幾位秀才都不愿為官,卻關心政局,聚在一起時常抨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鄉鄰們稱呼他們為“窮秀才”,許多人覺得他們沒有能耐。

1906年,這幾位文縐縐的“窮秀才”做出一件震驚鄉里的事情。

這一年寧鄉遭災,在何家祠堂做工的貧農余老伯偷祠堂的半擔積谷被捉住,何氏族長決定將他沉塘處死。何叔衡得知后,立刻讓學生四處通知自己的把兄弟,幾個人一起趕到何家祠堂,他們遠遠就開始高喊:“放人,快放人!”

一群長袍秀才的突然闖入,令在場眾人目瞪口呆,大家眼睜睜看著何叔衡給余老伯解開繩索,竟沒人阻攔。

何叔衡恭恭敬敬作了個揖,然后向何氏宗親懇切陳述余家的難處,說得在場許多人紅了眼圈,族長無奈,只好免了余老伯的罪。

除了在鄉間推動民風革新,“寧鄉四髯”也在他們工作的云山學堂積極推動學校的改革。辛亥革命后,在何叔衡等人的倡導下,學堂組織了學生會,進步師生一起反對尊孔讀經,提倡寫應用文,開設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何叔衡還帶著學生們上勞動課,植樹種草綠化校園。

何叔衡的改革很快遭到新來校長的反對,他當著學生的面斥責何叔衡“公然造反”,何叔衡怒而辭職,決定赴長沙求學。他夾著包裹雨傘,在妻子的目送下走出了山村,走向了一片全新的世界。

計驅張敬堯

1913年,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范(后并入第一師范),成為學校里一名大齡學生。在第一師范,他認識了毛澤東,在校園的辯論活動中,這一對年齡相差17歲的朋友時常站在一起。

何叔衡畢業后,留在長沙楚怡學校教書。毛澤東和蔡和森籌辦新民學會時,何叔衡積極支持。

五四運動爆發后,在新民學會的組織下,湖南也爆發了大規模學生運動。當時湖南督軍皖系軍閥張敬堯武力鎮壓了學生運動,導致流血事件。

當年12月,軍警再次打傷請愿學生和工人后,新民學會在楚怡學校開會,何叔衡主持研究具體的“驅張”事宜。向皖系軍閥吳佩孚請愿,是“驅張”的既定方針,何叔衡希望利用吳佩孚的勢力打壓張敬堯,但吳佩孚并不表態。何叔衡于是拜訪了當地著名鄉紳——夏明翰的爺爺夏時濟,希望他推動吳佩孚做決定。這一舉動讓夏明翰大發雷霆。

“你為何與夏時濟勾結?”夏明翰劈頭就問。

何叔衡得知夏明翰對夏時濟頗為不滿后,笑著問:“吳佩孚比起你爺爺如何?”

“比起吳佩孚,我爺爺當然還好?!?/p>

何叔衡說:“既然如此,吳佩孚我們還要爭取,利用他的力量‘驅張,更不要說你爺爺了?!?/p>

三言兩語就讓夏明翰消了火。在他們的努力下,夏時濟與湖南衡陽15位知名人士聯名向北京政府通電,聲援“驅張”。何叔衡隨后赴湖南郴州,請湘軍首領譚延闿策動吳佩孚武力“驅張”。

譚與北洋軍閥本有仇隙,吳佩孚與張敬堯也有不和,在何叔衡的聯系和推動下,譚與吳很快達成協議,兩人同時出兵,將張敬堯趕出了長沙。從此湖南開始了“湘人治湘”。

反對教條主義

譚延闿統治湖南初期,任用了一批開明人士,何叔衡也被安排去辦報,但很快就因為提倡“自治”“民權”而被撤職。

1920年冬,湖南成立黨小組,何叔衡是最初的6個發起人之一,并于第二年7月參加了中共一大。

何叔衡是職業的革命家,但他對妻子袁少娥和兒女非常牽掛。每次回家,他都要幫著干活,盡量讓妻子歇一歇。

1927年,大革命失敗,何叔衡逃離湖南,赴蘇聯讀書,每次給兒子寫信,最后總要寫兩句話給妻子,讓兒子念給不識字的妻子聽。他還要求兒子在回信時把妻子想說的話一并寫上,而且盡量記錄她的原話。

袁少娥很珍惜那些信,晚年時偶爾還會讓兒子何新九拿出來讀。何叔衡那些灼熱的話語,何新九讀來有些別扭,袁少娥卻每次都聽得落淚。

1931年11月,何叔衡奉命進入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那里他當選為內務人民委員部代部長、臨時最高法庭主席等職。

何叔衡的古道熱腸令他一到蘇區就和教條主義發生了沖突。當時《土地法》剛剛頒布,里面有一條規定:“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焙问搴鈱@一條非常不理解:如果地主不分田,他們吃什么?如果叫他們給別人耕田,他們不是又成為別人的雇工了嗎?革命不是要實現社會平等嗎?

但何叔衡這些意見沒有得到重視,反而受到了當時左傾教條主義者的批評。

熱血灑長汀

與土地政策一脈相承的是嚴厲鎮壓反革命勢力這一左傾方針。作為判決的復審工作負責人,何叔衡發現送到他手中的死刑判決越來越多。

1932年10月,何叔衡收到了會昌縣蘇維埃送來的死刑判決。他仔細閱覽了全部材料,發現所謂的犯罪,大多是偷魚、偷牛的瑣事,他立刻批示不能處死,改換主審人,重新審批。

判決書中充滿了各種口號標語,說嫌疑人“藐視國法”。何叔衡不客氣地批示道:“我們沒有頒布什么‘國法,他到底藐視了何國的法?還請你們回答回答?!?/p>

何叔衡“慎殺”的做法受到了當時左傾思潮主導的中央的嚴厲批評。外表守舊多禮的何叔衡,這次卻拒絕接受這些批評且一一反駁。會議開了幾天,何叔衡始終堅持他的觀點:階級斗爭不能代替法制,也不能排除人道主義。

1933年底,何叔衡被撤銷了一切職務。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轉移時,何叔衡被留在根據地。謝覺哉如此描述那次分別:“習慣了患難中分手,患難中相逢,又患難中分手的我倆,雖然不知道會面何時,但卻保持著嚴肅與沉默?!?/p>

蘇區淪陷后,何叔衡雖然年近花甲,卻每天拄著拐棍到各村去做動員工作。沒過多久,他又被派到白區工作。

1935年2月24日,在向白區轉移的過程中,何叔衡等人遭到國民黨部隊的圍堵。為了不連累同志,何叔衡在福建長汀跳崖犧牲,尸骨無人收殮,最終難以尋覓。

猜你喜歡
何叔衡夏明翰吳佩孚
夏明翰妙對審問
何叔衡:用生命踐行錚錚誓言
一件簡簡單單的毛衣
陳云鳳:夏明翰烈士之母的革命人生
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一大代表
鐵骨錚錚壯烈死,高風亮節萬年青——深切緬懷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何叔衡同志
從“三不主義”管窺吳佩孚的儒學情懷
低情商,易受傷
夏明翰詩諷蠢法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